2020-10-16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生命
共找到
4184
筆 文章
-
-
2020-10-16 養生.樂活人生
接納外遇罹癌父回頭、53歲自己險瞎!陳鴻決心陪伴爹娘,不留遺憾
因《阿鴻上菜》美食節目紅遍亞洲的陳鴻,去年受邀回母校明新科大擔任副教授,現在除了教書,他的工作之一是陪伴父母的老後生活。他笑說自己一直是個「職業媽寶」,已經54歲了,仍然像個孩子,「現在我卻要帶著兩個老小孩。」但他知道,陪伴是最好的對待,只要時間允許,他就會帶著父母趴趴走,讓生命不留遺憾。陳鴻的母親今年77歲了,只要允許,工作時他就會帶她出門,「出來一次少一次,只要她還能走、還能動,我就會帶著她。」他強調:「與其說我愛你,不如陪伴。」 父親外遇,他替母抱不平挺到底 他來自一個富裕家庭,母親是嬌滴滴的鹽號千金小姐,父親是大男人的碾米廠十三少公子哥。母親在22歲時遇到英俊挺拔的乒乓球國手父親,不顧家庭反對,隔年結婚。然而,就在陳鴻高中時,父親外遇了。 原生家庭不幸福,讓他很早就離家工作,直到30歲那年,陳鴻決定將母親接來台北同住,再度當起「職業媽寶」。他說,母親對他的照顧無微不至,他從來沒有削過水果,被褥總是乾淨清爽,而他,也總是站在母親這邊,替她的人生抱不平,「她覺得自己將生命中所有的力量都放在家庭,為何得到的回報是這樣?」 2年前放下恩怨,終接老父回家 後來,陳鴻的父親到大陸當起台商,他始終無法諒解父親長年不在家,兩人幾乎沒有聯絡和往來。直到2年前,父親回到台灣,並發現得到癌症,他和母親選擇放下一切恩怨,重新接納他,「我看到父親也老了、步履蹣跚,不能再這樣對待他。」 「我很清楚他們個性是不合的,又太早結婚,但,就算做不成夫妻,也能當朋友。」陳鴻將父親接來同住後,一家三口經歷多年的分離,終於又同住一個屋簷下。他們擁有各自的房間、各自的冰箱。 只是,要和兩老相處並不容易,他說:「我的最大挫折是,我也是一個孩子,現在卻要帶2個老小孩;有時你講東他會往西,我在想怎麼會這樣?」 他發覺和年近8旬的父母無法用理性溝通,「有時和我爸爸講道理,會講到發火,也會被媽媽的固執氣死,我現在想想這不就是功課,我要學會順服。」 眼睛險瞎,決定改變生命態度 去年,陳鴻遇到人生中的另一個考驗,他的視網膜剝離兩次,「我瞎了!」剛開始是飛蚊症,加上小診所誤診,醫生只給他降眼壓的藥,飛蚊症就變成視網膜剝離。 幸好,他遇到一位好醫生,全力救治他的眼睛,「醫生說不可能治好,但至少能補得回來,總比瞎了好吧!」經歷幾個月的醫治,右眼狀況比較好,但左眼視力只有0.1。 「視網膜剝離很辛苦,開刀後要趴著3個月,這是我人生中的煉獄。」他懊惱道:「我一點都不愛自己,只知道要把工作做好,一再延誤治療。」 陪伴父母,從媽寶變靠爸族 「我還有一個很糟糕的問題,太硬了,以為只是小毛病。」他說自己向來都不服老,這次不得不承認「我真的老了」,而且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我還有這麼多財富,卻沒有好好享受。」 大病一場後,他決定改變自己,「我會選擇性的做我想做的事」,他解釋:「從前我是為了把事情做好,做作品,現在會去評量我為何要做這件事。」 同時,他也很享受有父母相伴的日子,他體悟:「是他們陪伴我的,不是我陪伴他們;我在含飴弄孫,含的是父母,我從職業媽寶,變成靠爸族。」 任教獲父親肯定,是人生驕傲 最近,他將多年來的美食心得,揉和家人故事寫了一本溫馨感人的書《鴻時代—27道人生菜單》,是對自己和家人的和解。 去年,陳鴻回到母校當副教授,「父親覺得我回學校當副教授,比做亞洲美食天王,讓他更有面子。」他這才說起,從前父親看到他就是個「無用的咖小」,「得到父親的肯定,才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驕傲。」 他明白,父母有一天終究會離開他。雖然早已習慣母親生活上的照顧,以及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但他也開始學習一個人的生活,他喜歡園藝,「我家有一個很大的露台,有空閒時就種四季不同的花,我要將每一扇窗戶都變成隨著季節更遞不一樣風情的畫作。」●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頭暈目眩又胸悶心悸,恐是高血脂症頭!中醫給6+1招,快速降數值.一家人住,也有一家人的熱鬧!女兒對母親告白:一起生活,想有天你老了做菜給你吃.沒有跨不過的關卡,只有跨不過去的自己!一個人可以很好,只要我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
2020-10-15 癌症.乳癌
乳癌是婦女殺手 醫師:乳房X光攝影能早期發現
乳癌是婦女殺手,台灣每37分鐘就有一名乳癌患者,嘉義基督教醫院影像醫學科醫師林姿岑說,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發現的乳癌,有超過6成是早期個案(0到1期),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發現乳房疼痛、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等,應立即就醫。嘉市府衛生局副局長廖育瑋今天和林姿岑等人與婦女暢談「乳房攝影的秘密」,林姿岑現場解說乳癌常見症狀,嘉義市放射師公會紀采岑放射師細說乳房攝影疼痛的原因,以喝咖啡輕鬆暢談。廖育瑋說,乳癌患者好發在45到69歲的族群,乳癌死亡率在女性癌症排名第三位,45到69歲或40到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才能降低危害。不過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不願意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前3名原因是「覺得身體健康沒有需要」、「太忙沒有時間」、「乳房攝影檢查過程不舒服會痛」等。紀采岑說,乳房攝影檢查為了增加影像的清晰度,在檢查過程中,必須用機器夾緊乳房,壓迫乳房成一個平面,減少組織重疊,因此造成不舒服感,但乳房攝影是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短暫的疼痛能換取健康很值得,不要因怕痛延誤檢查。林姿岑說,當乳房有疼痛、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甚至分泌物中帶血、乳房大小不一或形狀改變、乳房的皮膚出現橘皮、發紅潰瘍等異狀、乳頭凹陷、出現腫塊等症狀時,必須立即就診乳房外科,經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避免延誤治療。市府衛生局趙姓女志工說,民國100年的例行性公教人員健檢,乳房有個鈣化點,回診後確認是乳癌,當下情緒陷入愁雲與黯淡,感覺是走在死蔭幽谷中,透過醫生詳細的解說病況及醫療的步驟,配合家人們愛的支撐,勇敢面對開刀切除及重建,現在也將生命經驗分享給大家。
-
2020-10-15 科別.腦部.神經
面對失智症 如何去做一個更聰明更健康的老人
台灣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到2020年5月底已達368萬,佔所有人口的15.6%,因為老人的人口不斷地上升,導致老人疾病不斷的增加,據統計,2019年台灣失智老人已達28萬餘人,全球大概每三秒就有一名失智症患者產生,全球大概估計有五千萬人患有失智症。每年花費在失智症照顧上大約八千多億美金。而且三分之二花在照顧身上。2017年LACENT雜誌的全世界宣言裡面,發現一個狀況,高收入已開發國家的患有失智症的比率慢慢持平。奇怪的是低收入開發中的國家失智症的病人越來越增加。這個發現也代表了多受教育及多動腦的老人患有失智症比率比較少,不讀書不動腦的人比較容易失智。一般人們為什麼會患有阿茲海默症,為什麼會腦部退化,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是腦部類澱異常沈澱所致,但是後來才發現藥物溶解腦部的類澱粉後並沒有辦法中止腦部不退化或知能的不減退。過16年全世界已經再沒有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物出來,所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第一期、第二期成功,第三期全部失敗,所以很多國內外的藥廠,已經準備退出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這是我們最大的隱憂。連世界衛生組織對失智症的宣言也提出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風險的。失智症症狀 ◎記憶力減退並影響到生活◎無法很好處理原本熟悉的事務◎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失智症檢查詳細病史、 物理檢查、智能、功能、精神狀況評估、照顧者/家屬狀況評估, 實驗室檢查、神經影像檢查,是否符合失智症之診斷標準、是否有運動系 統病變或憂鬱症症狀;找出可逆病因,尋找其他原因引起之失智症以對症下藥。失智症醫療照護這是一件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照護工作,隨著病程的發展,必須提供不同的服務模式,才能滿足失智症病人及家屬的需要。研究發現由基層醫師與有護理專業的個案管理師合作,在失智症專業人員「神經內科醫師、(老年 ) 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等」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執行失智症臨床照護指引的工作,病人的症狀與照顧者的壓力亦明顯改善。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1.多動腦2.多運動3.增加日常生活社交網絡4.健康飲食5.充足睡眠6.減少壓力 以上六點已成為現在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所以多存腦本、減少腦部受傷、減少腦部發炎這個是在2017年Lacent所提出來的延緩失智新的策略。多存腦本,平常就是要多動腦。但多動腦的前提之下要先保存聽力、視力、增加社交網絡減少憂鬱。平常多運動除了能延緩失能也能延緩失智。地中海飲食也是減少腦部及心血管病變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減少我們腦部受傷的部分,就是要治療好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戒菸減少肥胖等等。曾經在2011年美國的梅約中心做一個研究報告發現原來運動可以延緩腦部退化及改善失智症,研究中顯示中年人開始運動訓練,有效降低老年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維持一年的有氧運動,腦部的海馬迴皮質不但不萎縮還會增厚及可以減少腦部因為年齡相關的灰質減退,另外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攝影顯示人類經過6-12個月的運動,可以讓大腦的網絡連結性有明顯的改善,同時增加腦部的神經可塑性及改善學習成果,誘導出腦神經營養因子,因為經常運動,增加腦部循環減少腦部血管病變的機會。所有延緩失智體能訓練是不可以被忽視的。建議國人每天要進行30分鐘的活動,每星期最好要進行150分鐘為理想,假如一天做30分鐘會比較累,可分成三次,每次至少十分鐘。以一個60歲的長輩來說運動後心跳起碼要在110下以上,運動完以後有微喘流汗,這樣就能達到運動生理學的概念。假如是年輕人是40多歲,心跳要130下;假如是70幾歲,心跳在100下就夠了,運動要根據個人的需求、興趣、技能與能力來設計不同的運動,哪怕只是在國外的鏟雪、掃落葉都是一個適當運動,平常的人可能快走、買菜、拿個食物快走也是運動。研究報告指出年長時不單止要存老本來養老,還要多存腦本來活得健康。臨床上有不少個案証明熟齡後多動腦、退而不休可延緩腦部退化的症狀出現,「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式失智照顧模式早已在國外及加拿大等運用多年,有效利用治療可治療的概念,不要在乎失智老人己失去的記憶力,應在乎他還保有的能力,儘量發揮他還保有的才能,來讓長輩生活在有意義、有目的、有成就感的生命裡。
-
2020-10-14 新聞.杏林.診間
只是個嬰兒怎麼會中風?一次如常的洗澡、餵奶後…卻是母親「人生噩夢的開始」
洗澡,是她們親子間最美好的快樂時光。她看過不少育兒書籍,有些寶寶並不喜歡洗澡,甚至會為此大吵大鬧;但是,蓉蓉不會。她總是笑著一張臉,享受溫暖的水流,猶如還在她肚子裡那般,不時揮舞著手腳,輕輕地打出小水花;那是她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唯一能靠自己的能力所創造的小世界。可是,這幾天,蓉蓉的媽媽細心地發現,她不時會握緊雙拳。這個年紀的孩子握拳不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有時餵她喝奶,她也會伸出一隻小手緊抓著她的大拇指,似乎這樣就可以讓她感到安心。但是,蓉蓉握拳時的模樣貌似是一種最輕微的痙攣;她逼自己不要多想,有了小孩的母親總是會有點恐慌症。不過,蓉蓉另一個症狀就不容小覷了:她常常會嗆奶,甚至在喝完奶沉沉睡去時,突然因為吐奶而嗆醒。不對勁?一定是哪裡出了錯!她必須要帶女兒去就醫。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要安然地照顧她健康成長。病發 蓉蓉是這個家的第二個女兒,出生時有兩千八百九十五公克,三十八週又過三天以足月的姿態誕生;雖然不是在預期內所誕生的孩子,她的到來依舊讓整個家族開懷不已。她的成長隨順著老人家琅琅上口的七坐八爬,一刻也沒有落下;快要五個月大的她,早早就學會了翻身,也能坐得很穩了。「她一向都是那麼健康,所以我們都沒想過,她竟然會在七個多月大的時候癱掉。」蓉蓉到花蓮慈院就醫時已經六歲了,看到她的人都知道這個孩子正在受苦;她的病讓她沒有辦法像一般孩子那樣活潑大叫,只能像個植物人般躺在床上任由醫療無情介入。蓉蓉出事的時候,還不滿週歲;「五個月大時,她嗆奶嚴重,怕會有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醫生幫她裝上鼻胃管。七、八個月大回診時,她因為打針而哭鬧,竟然哭著哭著就癱掉了。」蓉蓉媽回憶過往,仍覺心酸。就醫 緊急地帶著女兒先到臨近某醫院就診。經過檢查後,醫生告訴他們,蓉蓉確定是罹患了罕見的「毛毛樣腦血管病變」。將電腦螢幕微微調整方向,醫生貼心地讓他們可以看得更清楚;「這一條大條的血管承擔供給血液的要務,可是它卻閉塞了,導致後方的小血管雜亂的生長;因為血流量不夠,這些小血管長得又細又小。」這些醫學解釋往往令聽者頭痛;緊接著,醫師以最簡單又容易聽明白的話語給他們最沉痛的打擊:「說白一點,這就是一種缺血性腦中風。」其實,蓉蓉在洗澡時的握拳、嚴重嗆奶都是一記記的警鐘,他們並非渾然未覺,只是不曾往最壞的方向思考;「中風?她還只是個嬰兒怎麼會中風?」蓉蓉的媽媽幾乎驚叫出聲,這個解釋雖清楚明白,卻像一個謎團,她糾纏其中,解不明白。直到日後心情稍微平靜下來,在閱讀大量資料之後她才知道,「毛毛樣腦血管病變」原來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發病年齡從六個月到六十幾歲都有可能,尤其好發於十五歲以下的兒童,或是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年輕人。面對這種罕見疾病,並非無法可解。醫生建議,蓉蓉可以做腦血管繞道手術;他有信心地說,院內曾替一個跟蓉蓉年紀相仿的孩子做過一樣的手術,手術非常成功,癒後狀況相當良好。他們動了手術,在蓉蓉媽媽生日的前一天;手術後,她失去了過生日的興致。因為,一樣的疾病,一樣的手術,預後狀況卻往極端的方向發展:蓉蓉沒有那個孩子的幸運,做完右邊的腦血管繞道手術後,她不僅腦部塌陷,還出現大量的腦積水;醫師緊急再次動刀,為她放置引流管,但是奇蹟並沒有降臨。「那是我人生噩夢的開始。」蓉蓉的媽媽自言,在蓉蓉發病之前,她是一個快樂的女人。早早就從美容師、專櫃櫃姐的身分退下,生活無憂無慮,生活中最常做的娛樂就是跟姊姊一起逛百貨公司、做臉洗頭;從蓉蓉倒下那一刻起,她卻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看護。腦積水、胃出血、吸入性肺炎、癲癇反覆發作,至花蓮慈院之前,整整快要六年的時光,蓉蓉飽受折磨;不僅連左邊也緊急做了腦血管繞道手術,為了保命,甚至還做了胃造廔口與氣切。蓉蓉媽媽學會操作呼吸器、甦醒球,連抽痰的動作都比剛到院實習的護理師還要熟稔快速;每一個動作都像是演練過數千萬回的教官,完美優雅,沒有一絲遲疑。有人曾問她:「抽痰這件事情,很多家屬都做不來,因為過程中患者會很不舒服,家屬會不忍心,妳怎麼可以做得這麼好?」「為了守住她那一口氣!我告訴自己我不是媽媽,我是護理師。」她平靜的雙眼中沒有一絲波瀾;多年來,照顧蓉蓉的生活早已將她的情緒消磨殆盡。「每次要去接大女兒放學時,我推著蓉蓉前往學校的路上,有時見她一口痰卡著,顧不得旁邊那麼多雙眼睛,我還是得在路邊替她抽痰。」那段路程才短短十五分鐘,她經常要走上半個小時,往往是邊抽痰邊等著大女兒放學。她的心思全放在蓉蓉身上。有一回,她發燒到四十度,緊急送醫;醫生告訴她是腎臟發炎,必須住院幾天。但是,只要點滴打完一拔針,她就會偷偷溜下床、騎上機車,回家看孩子;「因為全家只有我敢替她抽痰。」慈院團隊的診治 即使她奮鬥多年,蓉蓉雖然活著,但就只是了無聲息地躺著,只有在抽痰或是極度不舒服才有大幅度的動作。她不願放棄,轉診各院,並試圖在網路上尋求解方。最終,她帶著女兒來到我的門診。她當時走入我診間的那一幕,我始終無法忘懷:她推著一臺推車,車上除了幾乎接近全癱的蓉蓉,還有一大疊的病歷資料,六年來的就診紀錄無一遺漏。我花了一些時間,仔細閱讀這些病歷,心中充滿著惋惜,卻不敢出聲,只能在心裡喃喃自語:「怎麼會開刀開到腦部萎縮了呢……」然而,醫生的本分並非打擊患者與家屬的信心,而是要幫助他們迎向希望。「她罹患的確實是毛毛樣腦血管病變,日本人又稱這個病為『煙霧病』,因為小血管細如煙霧。」我告訴她,這個病好發在兒童時期,顱內內頸動脈到中大腦動脈交界處為何會萎縮狹窄,至今仍舊是個謎,也因此讓她發病的症狀像中風一樣;蓉蓉發病得早,有些人拖到成年甚至會引起腦溢血。「當時選擇做腦血管繞道手術是正確的。」我知道,蓉蓉的母親始終認為那是個錯誤的決定,因此才害了孩子的一生;五年多來。她一直將自己關在自責之中,難受得像是溺水般。「只是,問題在於,接血管的切口只有零點三公分而已;以我的經驗標準,必須要零點六公分才能夠引接足夠的血流。因為血流量不夠多,她後續的恢復就不盡理想,再加上其他的併發症狀,蓉蓉才會這樣持續惡化下去。」「那麼,我們要再動一次刀嗎?把切口弄大一點?」她眼底湧現的不再是淚水,而是希望。我的想法並非如此:「開腦是大刀,更何況她小小年紀就已經動過四、五次的腦部手術了,其中的風險不可不謹慎。既然這個手術已經完成,雖然血量不夠多,但我們可以運用其他方式幫助蓉蓉恢復。」首先,我們必須先解決她水腦的問題跟癲癇的情況。根據蓉蓉媽媽說,她兩歲半發生過一次大癲癇後,癲癇的狀況就像開關被啟動,從此不再受控;尤其夜裡更加頻繁,嚴重時甚至連呼吸都停止了。她苦笑著對我們說:「因為她的癲癇,我已經好多年夜裡沒有好好睡過了。」聽到我們要為蓉蓉做引流手術,媽媽當下就拒絕了,她的字句間充滿著譴責:「以前蓉蓉做過兩次,這兩次卻讓她的病情愈來愈嚴重,甚至造成慢性顱內積水的狀況。」「以前的醫院做法是傳統的引流手術,跟我們要做的腰椎腹腔引流手術不同;我們的手術,管線短,不用開腦,傷口小,風險也小。」我以為這番話可以動搖她的堅定,但過往的不快回憶猶如一張黑網將她包得密不通風,她最後仍拒絕了我的提議。我請她務必三思,解決蓉蓉腦積水的狀況是首要之務,之後的其他治療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顯現。她在思考的同時,我緊接著告訴她我們第二項治療:「蓉蓉癲癇的狀況,之前一直以藥物控制,我看她的藥量愈吃愈重……蓉蓉現在睡著的時間是不是比醒來的時間長?」她嘆口氣,間接給予肯定的回答。「我們神經外科的蔡昇宗醫師在迷走神經電刺激手術治療方面是頂尖的高手。」我告訴她,這個手術可以有效控制蓉蓉癲癇的狀況;蓉蓉的癲癇若能緩和,我們才能接著談論她的未來。這個手術並不困難,但要價昂貴;日後還要更換電池,電池費用也是不斐。不過,對於這個提議,蓉蓉母親卻眼也不眨地點頭同意。後來我們才知道,她為了要讓蓉蓉做這個手術而四處奔走,向各大社福單位與基金會請求援助,最後才終於湊到足夠的手術費用。緊抓著希望,是這近六年來她最虔誠的信念。手術過後,我們再搭配輕微的抗癲癇藥物,蓉蓉清醒的時間愈來愈長。在癲癇控制之下,原本眼神難以對焦的她,漸漸地可以與我們四目交接;有一次,她看著我好一會兒,甚至還對我微笑呢!當美好的光灑進窗來,無害的塵埃漂浮其中,也會讓人覺得浪漫,我於是又向蓉蓉的母親提議引流手術。我告訴她,解決蓉蓉水腦的問題是根本;水腦問題解決之後,才可以真正看見蓉蓉身上奇蹟能有多大。這一回,她點頭同意了;引流手術後的成果,也讓她興奮不已。蓉蓉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表情,變得逐漸有力氣。媽媽笑說:「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她現在竟然可以跟姊姊搶玩具了!」她那開懷的神情就像一朵花,無畏寒冬凜冽地慢慢綻放;這是她這麼多年來,真正打從心底發出的笑靨。「我的手是不是很醜?」蓉蓉的媽媽攤開十指,纖細的指頭上佈滿著死皮以及裂痕。她的問題沒有得到任何肯定的回應,沒有人捨得嫌厭一位悉心照料病兒的母親那雙滿目瘡痍的手,也沒有人會不捨地別開眼;反之,心裡是盈滿著動容,因為那是一種印記,名為母愛。此時的蓉蓉,在病床裡正在自個兒玩;今天,她靠自己的力量,已經坐起來整整一個多小時,破了她自己這七年來的紀錄,也顯示蓉蓉愈來愈有力氣,正朝著復原的方向緩慢前行。看著小生命的強韌,我們也堅信,蓉蓉絕非是那個被算命師預言活不過六歲的孩子。再過幾天,她就要過七歲的生日,而我們相信,我們會看著她長大;終有一日,她會從女童成為女孩,再從女孩成為女人,傳承著她母親的堅強與勇敢。林院長的大腦小教室:迷走神經電刺激晶片植入癲癇是腦部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所致,發病時不僅會影響到意識、動作、感覺,許多幼童因此產生口語表達能力遲緩、動作不協調等病癥。一般而言,癲癇可以藉由抗癲癇藥物獲得有效控制,但有一部分患者無法藉由藥物控制癲癇病情。因此,二○○七年,衛生署通過以迷走神經刺激器做為新的癲癇輔助治療方法;此手術是將電極晶片植入視丘的前核或是將線圈圈在頸部的迷走神經,以適當的電流刺激,調節患者腦內的不正常放電以改善癲癇狀況。(本文摘自經典雜誌《能醒能走:林欣榮教授的腦醫學救命筆記》)
-
2020-10-14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當「大愛」與「己私」揪心拉扯,你如何選擇?蘇上豪細數從醫印象最深3器捐故事
當孩子被宣告,即將到另一個世界當天使了…身為家屬,面臨「大愛」與「己私」的揪心拉扯,如果是你,會如何選擇?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接受媽媽經專訪,語帶感性的說:「我常講,我們這個科是『攔虎科』,在鬼門關前攔虎,攔得過就過,攔不過就走了,所以對生死的概念,也不是說看得很開,應該說看得很多。」他平靜地敘述從醫數10年以來,印象最深刻的3個器捐故事。一、【女國中生與爺爺】救不了自己孩子,救别人的孩子「我還記得,那時候小孩子坐在腳踏車後面吃冰棒,所以被撞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抓住爺爺,她不是我的病人,但那時候是在同一家醫院,我都會去幫他們念經。」一名國中女學生,出身隔代教養家庭,跟爺爺兩人相依為命,過著雖然貧苦但是很幸福的生活。有一天,爺爺騎腳踏車載孫女出去玩,突然被汽車追撞,爺爺全身骨頭都斷了好幾根,開刀搶救撿回一條命;女國中生沒這麼幸運,被醫師宣判腦死。於是,器官捐贈的勸募社工前來詢問爺爺,是否有意願讓孩子當器官捐贈者?對家屬而言,當然希望能夠保留完整遺體,而且通常詢問家屬器捐意願時,仍處於搶救病患的狀態下,回頭想想,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醫師側面了解,爺爺擔負著巨大的痛苦,站在人道立場,他也覺得要捐,另一方面更令人難過的是——他窮到沒有辦法幫小孩辦喪事,若同意器官捐贈,就會有喪葬補助費。講到這裡,醫師停頓、嘆了一口氣,「所以後來就是這樣子(同意器捐),真的很窮,所以你看人家帶小孩去遊樂園,她只有爺爺載她騎腳踏車去玩。」二、【器官衰竭的患者】命懸一線仍不放棄等待不只是捐贈者的家屬,那些正在等待器捐的人,分秒都在承受著與死神拔河的痛苦,2020年3月22日,國標舞女王劉真,就因為等不到換心,辨膜狹窄搶救不治,病逝台北榮總。蘇醫師透露,「像我書裡面寫的那些主角,不是說你要接受移植,器官就從天上掉下來,他們在等待的過程中也需要勇氣,等不到器官,在我面前痛苦死去的很多。」醫師坦言,沒有人想寫痛苦的故事,但事實是每次寫出一個等到心臟的勵志故事,背後其實有更多等不到心臟,或等到不好心臟的人。蘇醫師回朔,曾有一個病人裝了葉克膜,狀況危急,在團隊評估與家屬同意的狀態下,接受一顆品質不是很好的心臟。結果做完心臟移植手術後,2個禮拜內開了13次刀,最後在虛弱崩壞中哀嚎死去。回想那陣子,每天來來回回送手術室開刀,家屬從焦慮、不安到絕望、心碎的臉龐,醫師永遠難以忘懷。蘇醫師透露,大部分病人最後往往等不到適合的器官,有人裝了葉克膜,放久了造成血球破壞、七孔滲血,整個人形容枯槁。有些家屬不忍心孩子「苟延殘喘、活著受苦」,就會忍痛放棄治療;但大部分的家屬只要裝了機器,都會堅持救到最後。因此,蘇上豪醫師才會在新書序中提到,無論是器捐者、器捐家屬、等待器官的患者—他們都需要勇氣。三、【受贈者的生命旅程】一段有時效性的父女情梁永斌是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成功案例。多年前,梁永斌的身體狀況不是很樂觀,幾乎已經呈現半放棄的狀態,後被弟弟梁永漢押著送進醫院,裝了一些體外體外維生器材,幸運地等了幾個禮拜之後,就等到合適的心臟,他完成「心臟移植」手術,開啟第二人生。2013年某天,蘇醫師接到梁永斌的電話,電話那頭認真地詢問,他和女友在討論結婚的事情,像他這種狀況,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醫師翻閱相關文獻後表示,接受器官捐贈者的患者,術後恢復只要沒有影響生育能力,一樣可以有小孩。梁永斌的難題在於,根據統計數據,接受這類心臟移植手術後的人,10年內的存活率約6成。當時,懷孕的女友不顧家中父母勸阻,堅決替梁永斌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蘇醫師告訴我們,「這就是真愛,明明知道你的枕邊人可能比你早離世,但你還是願意幫他懷小孩。」梁永斌的女兒現在6歲,當了爸爸的梁永斌,像完全變了個人似的,一掃過去病痛纏身、形容枯槁的陰霾。醫師笑稱,梁永斌現在看起來發福了,這是吃免疫藥變肥的緣故;但在我們看來,也許他是為了珍惜這一段「有時效性的父女情」,每天都有好好吃飯、認真生活,不肯錯過爸爸陪女兒長大的每個時刻吧!台灣器官捐贈的概況,急需分享給更多人見證過這些生死交關的高山低谷,蘇上豪醫師一手執刀、另一手提筆,致力讓更多人了解「器官捐贈與移植」的制度與現況,他指出目前台灣人對器捐的認識,尚停留在粗淺的階段。以器官捐贈的數量而言,全世界是以每百萬人口、每年捐幾次器捐為標的,台灣號稱每年有3、40例器捐,事實上大概10例左右而已,其他大多是遺體捐皮、捐骨頭,並不能算是狹義的器捐範疇。器捐制度有兩種:知情同意與預設默許一、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意即身體是你的私有財,像美國、香港、台灣都是使用這個制度,只要你不同意,你死後的器官就不能被用作器捐用途。二、預設默許(presumed consent),你的身體是公共財,簡言之,若你生前沒有表明不願意捐贈,那死後就視為默許,歐洲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都是採「預設默許」制。從實務上來說,西班牙每年器捐人數都在50人左右,是台灣的5倍。蘇上豪醫師認為,第二種想法比較有利於勸募,因為無論採行哪種制度,器捐小組還是要經過亡者家屬的同意才可以施行,因此,若全民普遍有「預設默許」的觀念,提前簽署(或考慮)勸募卡,在經歷生死交關後,就不會如此難以釋懷。生命無常,蘇上豪醫師認為,無論是器捐或接受器捐,這都是上天的賜予,並非人為可以決定的。對於那些有在考慮器捐的人,蘇醫師想說,如果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能宣洩掉家屬、勸募社工、等待者的壓力,這份福報是老天爺奉獻給你的;至於仍在那些等待器官的人,蘇醫師更不忘勉勵,只要繼續懷抱勇氣與希望,老天爺自然也會給你勇氣。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相信,只要活著,一切都還有機會。
-
2020-10-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皮在癢怎麼辦?皮膚科醫師的就醫用藥解方大公開
台灣氣候悶熱,高溫潮濕可能導致皮膚紅、腫、癢、痛,尤其皮膚癢常讓人難以忍受。部分民眾習慣自行買藥止癢,但其實皮膚癢的原因很多,需要醫師完整的診斷評估,才能對症下藥,有效治療,更有助於及早發現其他潛在原因或疾病,確保健康。藥害救濟基金會針對民眾常見疑惑,訪談皮膚科柯適中醫師,為民眾解答皮膚科就醫用藥的原則,順利解決惱人的皮膚問題。什麼時候該就醫?部分民眾發生皮膚癢的症狀時,可能會先自行買藥擦,但門診常見的皮膚癢原因很多,像是急性蕁麻疹、蚊蟲叮咬、隱翅蟲、黴菌感染、汗疱疹等,通常要針對症狀選擇不同的藥物,對症下藥才有效。因此柯適中醫師建議,若自行擦藥2-3天,症狀卻沒有改善時,應該儘快就醫,以免因搔抓破皮引發感染或更嚴重的皮膚問題。柯醫師並提醒,市售止癢藥膏成份多含有類固醇,若未經診斷下長期使用,可能造成皮膚萎縮或變薄、血管脆弱易出血等,使用量多時,甚至會影響腎上腺素的分泌,抑制身體正常的防衛系統。皮膚癢可能是疾病警訊?!柯醫師說明皮膚癢大多是由外在環境引起,但也有可能是某些潛在疾病的警訊,像是糖尿病、慢性貧血、甲狀腺異常、表皮淋巴癌、腎功能異常、C型肝炎等,都可能出現皮膚癢的症狀。他就曾在門診遇到一位慢性皮膚癢的病人,經藥物治療不太有效果,進一步照X光之後發現是胸腔淋巴腫瘤,雖然發生機率不是很高,但還是提醒民眾要有警覺,若有長期皮膚癢的情形,可觀察癢的狀態是否一直持續或反覆發作,也要注意身心狀態的改變如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焦慮等,就醫時告知醫師,評估是否安排進一步檢查。症狀病情怎麼說才清楚?柯醫師強調,看診時,最重要的是讓醫師「眼見為憑」,若因不好意思或其他因素而不讓醫師檢查患部,容易造成誤判病情;其次,建議民眾可事先準備相關資訊,包括:1.皮膚癢發生多久、發生的時間及頻率、地點或環境。2.家人是否有類似症狀,以確認是否為交互傳染。3.目前使用的藥物,以了解病人是否已先用藥抑制症狀,並排除藥物過敏。4.飲食情況,以釐清是否為食物過敏。5.旅遊史及其他生活作息等等,都是醫師診斷的重要參考。可以只擦藥膏不吃藥嗎?柯醫師解釋,針對胯下癢、嬰兒尿布疹、蚊蟲叮咬或異位性皮膚炎這類較輕微的皮膚癢,通常以藥膏局部治療即可;但若是全身系統性的皮膚問題如蕁麻疹,可能在不同部位同時發作,為避免全身擦藥用量太大且類固醇劑量較難掌握,因此較常開立口服藥緩解。此外,針對急性期的搔癢,也常有同時開立口服藥加上外用藥的情形,一旦症狀緩解,通常會調整或減少用藥,避免對病人身體造成其他的影響;而有些皮膚過敏的疾病如蕁麻疹,用藥後仍會反覆發作一、二週,並不是藥物無效,而是疾病必經過程,病人需要持續配合治療才能儘快痊癒。部分病人為求速效要求打針,柯醫師表示打針也有潛在風險,除非病人發生影響呼吸心跳的嚴重過敏,甚至是危及生命的情況,才會建議注射藥物。請勿萬年藥膏一條通門診常見有些病人表示之前開的藥有效,要求開一樣的藥,然而每次皮膚癢的病因不一定相同,可能上次是黴菌感染,這次是異位性皮膚炎;另外,醫師也會依據不同身體部位的皮膚特性來選擇藥物,例如:皮膚較薄的部位(如眼睛周圍),通常會使用劑量較低或較弱效的藥物,以免造成皮膚萎縮或變薄;而手、腳等皮膚較厚的部位,為加強吸收和止癢,則會開立較強效的藥物;此外,腳部濕疹可能伴隨黴菌感染,與手部濕疹用藥又有不同,所以不能藥膏全身一條通。柯醫師建議,無論取得的是原裝條狀藥膏或分裝藥膏(圓盒),要注意成份和保存期限的標示,藥膏拆封使用後,儘量在標示的期限內使用,不要囤積,以免存放過久變質,影響治療效果。最後,柯醫師提醒民眾天氣炎熱要注意防曬、保濕及保持涼爽,皮膚癢發作的時候,可在患部用冷毛巾冷敷,以降溫使症狀緩解,治癒後可視氣候或個人膚質,使用無香精的乳液、乳霜或凡士林保護皮膚,平時做好自我保護,預防惱人的皮膚疾病。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10-11 新聞.生命智慧
桃園醫院安寧園藝治療 讓患者與家屬互動敞開心胸
安寧照護常看病人因疾病痛苦、家屬焦慮疲憊,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安寧病房護理師陳禾芸坦言,醫護人員內心壓力也很大,她在接觸園藝治療課程後,發現有助於舒緩情緒,便將該治療帶入安寧病房,讓患者藉由植物的生命回顧自身歷程。護理師陳禾芸在安寧病房服務約6、7年,她回首剛接觸安寧照護時,除了注意患者狀況、安撫家屬焦慮的心情外,不知還能做些什麼,在安寧照護訓練時接觸到園藝治療,那時園藝治療課程舒緩了她內心糾結的情緒,才讓她想將其運用在臨床照護。陳禾芸說,民眾常對安寧照護有誤解,以為接受安寧療護就是等死,但安寧療護並非放棄生命,而是要讓生命旅程的最後一哩路有尊嚴、不留遺憾,在安寧病房內藉由園藝治療,讓病人與家屬在相互陪伴過程中,慢慢接受臨終過程的心境轉變。陳禾芸說,園藝治療顧名思義是運用園藝相關元素,設計出園藝相關的活動來獲得生理、心理、社交及認知的效益,過程中引導讓患者及家屬分享故事、說出心情,藉由植物的生命來回顧自身生命歷程。園藝治療的個案狀況,陳禾芸分享,一名80多歲的榮民文伯伯,育有一子一女,當時住進安寧病房一周都不說話、也不進食,因不想拖累子女,只想在醫院等死,其兒女也因照顧過程身心疲累、壓力無法紓解,在病房出現捶牆等行為。陳禾芸表示,防疫期間園藝治療皆以澆花及整理園藝花草為主,因此院方安排文伯伯和女兒一起參加,不過文伯伯卻閉眼不願互動,直到其女兒說,「爸爸你看花開得很漂亮」,他才睜開眼睛並動手摘除枯葉。院方不斷引導女兒分享心中的父親,女兒說著,「爸爸是很熱心常會幫助以前的同僚」、「爸爸是退伍軍人,養2個小孩很不容易」、「他很愛種菜,尤其喜歡辣椒」,文伯伯和女兒則透過一次次的園藝治療漸漸敞開心胸。陳禾芸說,醫護人員在園藝治療活動中,協助患者學習4道人生習題,包括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透過分享讓病人及家屬放下遺憾,而園藝創作的作品或盆栽則會送給家人,傳承愛的象徵及意義。
-
2020-10-11 科別.兒科
10天嬰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 泡奶餵奶前一定要洗手
家有小小孩的爸媽可別只關心孩子是否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三名一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一人僅出生十天,就因為腸炎而併發腸穿孔、腹膜炎和敗血症,性命垂危;所幸經過治療已無大礙。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提醒,嬰幼兒感染沙門氏菌主要來自家長餵食時未徹底清潔雙手,因此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務必洗手,若嬰幼兒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邱政洵說,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關係,許多家長都很注意不讓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感染流感、腸病毒的嬰幼兒確實減少很多,但食源性的傳染病,如沙門氏菌感染,卻不降反升,顯示家長忽略了呼吸道以外的傳染病。沙門氏菌腸炎好發於夏天,每年7月到10月是沙門氏菌感染盛行的季節,通常是因為生食或吃了未煮熟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大都以急性腸胃發炎表現,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但嬰幼兒抵抗力弱,尤其六個月以下嬰兒若是感染沙門氏菌,還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像是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未及時救治可能有生命危險。邱政洵表示,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經三年多的追蹤並運用基因體比對研究方法,針對近年來台灣沙門氏菌感染疫情深入探討,發現沙門氏菌更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經烹煮的肉品上驗出,再由這些肉品直接或間接造成一般人的感染。此外,雞、鴨等家禽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不僅會污染蛋殼,也可能侵犯到蛋本身,所以吃生蛋或半熟蛋,也可能感染。但嬰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少有肉類和蛋類,為何也會感染沙門氏菌?邱政洵則表示,長庚研究團隊藉由病童家長的問卷調查發現,主要是家長處理完肉品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是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再用帶菌的手或在受汙染的環境下,泡奶、準備副食品給孩子吃,進而導致感染。邱政洵提醒,家長碰觸嬰幼兒時,尤其是烹調食物和餵食嬰幼兒之前,務必洗手;砧板、刀具應區分生熟食外,也要區分肉品與蔬果類專用;雞蛋、肉品也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且避免使用未消毒或未煮過的水源,如井水或礦泉水等。另外,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避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
2020-10-11 癌症.肺癌
打敗肺癌大魔王 從安定心靈開始
2017年台灣有14,282人罹患肺癌,肺癌不只晚期確診比率最高、健保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成了國人畏懼的三冠王,也成了「新國病」。隨著藥物的進展,肺癌患者的生命有機會延長,治療的計畫也從「病」延伸到「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與聯合報共同舉辦「以病人為中心之肺癌全人照護」專家會議,邀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及醫界人士,從身心靈出發,開出讓肺癌患者安身立命的解方。台灣有兩位前副總統蕭萬長及陳建仁罹患肺癌,最近立法委員高金素梅也證實得到肺癌。肺癌已成了國人最焦慮的癌症之一。一份針對晚期肺癌患者的調查發現,首次確診者約35%到45%的人會有害怕、挫折、焦慮等負面情緒;即使是早期肺癌患者也有86%擔心癌症復發。患者心理照護納入治療指引,增醫病信任,有助醫療決策。另一份針對晚期肺癌患者的調查也顯示,無論是病人或家屬,對醫護人員討論病情過程普遍感到滿意,但在心理照護方面,有35%仍期待醫療人員多向其表達關心及同理心。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和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莊永毓指出,今年底心理照護將正式納入肺癌的治療指引中,心理照護團隊也會納入醫療團隊裡,選擇肺癌為優先,是因為它是國人癌症的頭號殺手,這也象徴國內癌症治療的一大進步。莊永毓指出,心理照護除了分階段的關懷病人情緒問題,臨床上也確實發現,病人若感受到醫師的關心,雙方信任感會增加,對未來醫療決策會有幫助。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尋求第二意見的患者,會回頭罵第一個醫師,其實不是原醫師的處方不對,而是雙方沒有足夠的信任感造成。全人照護著重緩和醫療,生活品質大大改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陳煌麒也認同,每個醫療團隊的召集人都必需先接受心理腫瘤學的受訓,因為醫師一句話勝過團隊成員的十句話,這除了增加醫病間的信任感外,也有助於後續治療。在病情告知的部份,國際上已將心理腫瘤學與緩和醫療結合,成為支持性的部門。陳煌麒指出,之前有研究指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經診斷後早期介入緩和醫療,可以增加患者30%的存活率,這也顯示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也在專家會議中明白指出,肺癌的全人照護已不談安寧療法而是談緩和醫療,這代表病人的生活品質改變很多,病人的存活可能從半年增加到四年,對患者的照顧、支持就需要更全面。傾聽照顧者的心癌友家庭親子營 敞開心胸 談病說愛罹患癌症絕非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家庭的大事。一份針對北台灣醫學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晚期癌友家屬至少經歷六個月之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負荷問題,包括疲倦程度、無人輪替、擔心患者病情等狀況。家人間的心理壓力有時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莊永毓指出,曾經有一位年輕癌友媽媽,帶著讀高中的兒子來看診,原因是孩子在學校跟同學打架,孩子不肯講原因,希望身心科醫師可以跟孩子聊聊。後來得知孩子在學校打籃球,因為一個漂亮得分的動作,高興的振臂打氣,一名同學在旁邊說道:「你媽媽都快死了,你還這麼高興。」就這麼一句話,高中生非常生氣的跟同學打架。當醫師告知父母孩子打架的原因後,三人在診間痛哭起來。由於媽媽並沒有跟孩子討論過自己的病情,後來全家人坐下來溝通打開心房後,家人間有良好互動,關係就更緊密了。為了讓癌症父母與孩子能「說」出彼此對生病的看法,癌症希望基金會從2008年就推出癌友家庭親子營。病友服務部主任陳昀說,很多時候父母選擇不說,但孩子其實都感受得到家人生病,小腦袋就有「無限」的想法,而親子營提供了一個坦然面對的安全平台,至今已有258個家庭、總計847人參加。給肺癌病友的一句話王英偉 國民健康署署長請告知你的問題,我們一起來克服。王正旭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就醫提問單是賦能,共享決策是賦權,台灣這麼多公益團體就是提供賦能及賦權,善用工具能有更好的能量對抗肺癌。
-
2020-10-11 養生.運動天地
最保命的一塊肌!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 防老後嗆咳與吸入性肺炎
編按:50歲以後,走路容易喘不過氣、吃飯時嗆到、咳嗽,甚至誤嚥頻率增加?隨著人的年紀增長,肌肉會逐年流失,特別是平時較少刻意活動的肺部和喉嚨肌肉。這2個部位所主掌的呼吸和咀嚼機能,和老後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勤做「肺活」和「喉活」,保命又回春!人體有超過600多條肌肉,撐起我們每日的日常活動。然而,醫學研究顯示,年過40歲以後,人體肌肉量每10年會流失8%,最終可能引發使年長者失能的「肌少症」。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練肌肉的重要性。但你做的肌肉訓練,真的有練到該練的部位嗎?已步入高齡社會的日本,近年來提倡兩種肌肉訓練活動:「肺活」和「喉活」(編按:在日文中,「OO活」即積極進行某件事之意。例如「就活」是努力找工作、「婚活」則是積極結婚對象)。肺部和喉嚨,是人們平時較少刻意運動的部位,也因此肌肉特別容易流失。這2個部位的肌肉群分別主宰呼吸和吞嚥功能。因此可以說,保養肺和喉嚨的肌肉,就是為老後的生命安全買保險。肺不好,健康就不好! 每秒呼吸量測你的肺年齡東京有明醫療大學校長本間生夫指出,人的肺部周遭有多達20幾條肌肉,協助我們做出呼氣、吸氣的動作。這些肌肉統稱為「呼吸肌肉」,其中以肋骨間的肋間肌和肋骨下方的橫膈膜最具代表性。身體的肌肉量會因老化而流失,呼吸肌肉當然也不例外。因此,若沒有特別鍛鍊,人的呼吸機能在60歲前後會大幅衰退。呼吸變淺、走路、運動都特別容易喘,連帶使新陳代謝變差。肺活量大、呼吸機能好的人,不僅精神較佳、夜間更容易入眠,還能全面性的提升身體健康。怎麼判斷肺健不健康?日本呼吸學會有一套計算「肺年齡」的公式。男性的肺年齡:(0.036 X身高)- 1.178 – 儀器所測得之用力呼氣1秒量(FEV1)/0.028女性的肺年齡:(0.022 X身高)- 0.005 – 儀器所測得之用力呼氣1秒量(FEV1)/0.022相關調查的結果顯示,除了老化以外,抽菸、空汙、缺乏運動等因素,都會讓現代人的肺年齡遠高於實際年齡。想讓肺年齡「回春」,首先要有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戒菸、在空氣品質太差時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等。此外,呼吸肌肉的訓練也不可或缺。4 種「肺活」運動 幫你練到呼吸肌肉在日本,肺活量衰退已是大眾相當重視的健康議題。包括《東京電視台》、《日經新聞》等媒體,都以專題報導並提出訓練建議。以下整理4組肺活運動,每天撥出10分鐘,就能好好鍛練呼吸肌肉。1. 側腹肌肉伸展操(影片來源: GronG グロング)雙腳盤腿坐,舉起左手。伸直背部、左胸外側,緩緩往前伸展。維持10秒至20秒後,換右手重複相同動作。2. 寶特瓶吸氣法準備一個2公升的寶特瓶,在不會太難受的前提下,以嘴巴用力吸氣,直到寶特瓶凹陷的程度。這個簡單的方法可鍛鍊橫膈膜的肌肉,但因較容易累,因此做完可休息一下再進行。3. 吹氣球呼氣法和前述寶特瓶吸氣法相反,吹氣球的練習重點在於「盡可能用最少的次數,將氣球充飽」。根據統計,成年男性平均4次呼氣吹飽一顆氣球,成年女性則是6次。吹氣球的動作會使用到腹部周圍的肌肉以及部分背肌,多練習幾次,提升肺活量的效果相當顯著。4. 睡前呼吸肌肉按摩平躺在床上,嘴呈現O字型慢慢吐氣。手放在肋骨下緣橫膈膜的位置做腹式呼吸。用手按摩肋間肌、胸肌。睡前放鬆緊繃的肌肉,可讓呼吸更加輕鬆順暢。喉嚨肌肉退化 吃不下、易嗆到、聲音會變老為什麼長輩吃飯容易嗆到、咳嗽?這不是錯覺或恍神,可能是喉嚨的肌肉退化了。人的舌頭根部後方有塊會厭軟骨,就像是氣管上方的蓋子,可以確保食物吞嚥後進入食道,而非氣管。當支撐會厭軟骨上下移動的肌肉退化,導致這塊「蓋子」無法正常蓋上時,就會導致誤嚥、嗆咳。吞嚥功能不佳,會影響人的進食狀況,使身體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此外,長期有食物掉入氣管,久了就會成為吸入性肺炎。隨著年紀增長,喉嚨肌肉無力,甚至是足以致命的風險因子。怎麼判斷自己的喉嚨肌肉是否夠力?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井手慎介提出了幾個檢測標準:1. 吃飯嗆到機會變多2. 不自覺清嗓子的頻率變多3. 睡覺的時候會咳嗽4. 喝飲料的時候感覺「卡卡」5. 常覺得喉嚨裡有東西6. 說話的聲音變了若上述症狀中有2個以上符合,代表喉嚨肌肉已開始有退化的跡象。4個以上的症狀符合,則代表退化跡象相當明顯。4種喉活運動 降低肺炎風險還能瘦臉若你也是「喉無力」一族,不妨參考日本耳鼻喉科專家西山耕一郎設計出的4組「喉活」動作。每天花5分鐘練習,不僅能降低日後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還有其他額外的好處。喉結上下移動時,會運動到包含「喉頭上舉肌肉群」等一系列的喉嚨肌肉,讓鬆弛的頸部肌肉緊實。此外,聲帶的位置在喉結後側,鍛鍊喉嚨肌肉連帶會使聲帶變靈活,可改善老化所導致的聲音粗糙等問題。1. 額頭吞嚥操慣用手的手掌下緣放在額頭上,眼神看向肚臍方向。輕輕將頭往下壓,再將額頭往後推。做吞嚥動作,讓喉結維持在向上的位置5秒。重複5~10次。(出自美ST Online)2. 抬額下巴體操雙手大拇指放在下巴後方,用力往下壓,再用拇指的力量將下巴向上推。做吞嚥動作,讓喉結維持在向上的位置5秒。重複5~10次。3. 喉頭E聲操嘴角往兩旁延伸,發出「E」的聲音,持續感覺喉嚨周圍充滿力量,維持5秒。重複2~3次。4. 下沉吞嚥操慢慢地做吞嚥的動作,感覺喉結上下移動。每天花一點時間練習8組動作,就能對老後生活帶來決定性的改變,甚至可能救你一命!原文:最保命的一塊肌要練!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防止老後嗆到與吸入性肺炎
-
2020-10-11 新聞.杏林.診間
偏鄉醫師出頭天 林耕民獲選美國心臟學會院士
多年奉獻花蓮偏鄉的醫師林耕民,在資源匱乏環境中致力學術研究,屢次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希望以一己之力促進偏鄉發展,9月更以全台最年輕之姿獲選美國心臟學會國際院士。今年43歲的林耕民出生花蓮,長大後隨父母到台北生活,擔任醫師後又重回故鄉花蓮深耕偏鄉10餘年,年紀輕輕的他,已是國軍花蓮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回想起從醫這條路,除了家學淵源,更多的是「隨緣」。林耕民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他的父親是藥學系教授、媽媽是護理師,父母認為當醫師可以幫助別人,鼓勵他從醫,高中考大學時他聽從父母建議選了醫科,第一次考上南部大學的牙醫系,他心想在外地工作太花錢,為了不增加家裡負擔,再次重考考取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林耕民說,當了醫師,才發現在第一線和病人互動的感覺很好,透過幫助病人重拾健康,也帶給他莫大成就感,畢業後他決定回到熟悉的花蓮,到國軍花蓮總醫院擔任心臟科醫師。從都市的醫學中心到偏鄉醫院,讓他深深感受到偏鄉資源的匱乏及不便,他回憶,台北大醫院的門診總是很多人,一個門診經常得看超過100名患者,到了花蓮,「一個診有10個病人就算多了」,檢查設備更是陽春,但病人就像醫師的生命,當醫生卻沒有病人,彷彿失去存在價值。林耕民說,醫事人員流動率高是花蓮醫療面臨最大的問題,醫病關係必須花時間培養,患者才能漸漸建立起好的就醫習慣,但花蓮的醫事人員幾乎一年就換一輪,病人才剛剛熟悉一批醫師,沒過多久又換了一批新面孔,林耕民感嘆,不少原住民寧願花錢喝酒,也不願花錢看病。花蓮的醫療現況、社會問題不斷衝擊林耕民的內心,也讓他在心中暗下決定,希望以一己之力讓故鄉變得更好。既然沒有病人可看,林耕民轉而從學術角度著力,無奈花蓮受外界關注少、資源和設備也不夠,對於研究的投資自然也相當匱乏,在完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他靠著網路大量閱讀國際頂尖雜誌、期刊,並加入各國專家討論、撰寫評論文章,要證明自己深耕偏鄉也能登上世界舞台,才有力量影響花蓮。民國102年,他在因緣際會下遠赴美國西北大學、流行病學研究重鎮就讀碩士,專攻心血管流行病學,專注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研究範疇,也促成一項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心房顫動全球調查專案,在和各國專家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學習嚴謹的研究態度。回台後,他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軍醫身分,心想若要同時貢獻花蓮和軍人,不妨從軍人的健康著手,透過「台灣東部職業軍人體適能研究計畫」發現東部軍人約6000多人、年齡層主要集中於18至40歲,軍人運動量大,身體看似健康,實際上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高達20%,進一步研究發現,軍人可能因工作性質高壓、體能耗費高,飲食上比較沒有顧忌,高鹽、高油狀況較明顯,未來將持續透過了解軍人族群的健康問題,進而找出解決之道。行醫之餘,他致力本土及跨國研究,至今已發表148篇國際論文,多篇刊登在世界權威期刊,如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Internal Medicine)等,同時他也擔任4本與心血管研究相關且具有世界指引的國際期刊編輯委員。默默深耕花蓮10多年的他,今年9月獲選「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國際院士,是美國心臟學會表彰和獎勵卓越、創新和持續貢獻的傑出會員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全台獲此榮耀者僅不到10人,林耕民更是全台最年輕的院士。林耕民說,在花蓮從醫這些年,他漸漸獲得老病人的認可,建立起醫病關係,病人一句感謝、一句「醫師,我會永遠記得你」,都是他持續在故鄉付出的動力,如今他靠實力證明,即便身處偏鄉也能闖出一片天,除了提高民眾對他的信任,也希望將研究能量帶進花蓮,提升花東地區醫療資源及服務能量,盼各大醫院攜手努力,好好照顧10多萬名花蓮人,將花蓮打造成醫療模範縣市。
-
2020-10-10 新聞.生命智慧
簽DNR就是不孝?媒體請別再說這句話
伯伯離開已經 1 個月了。端午節這一天,伯伯的女兒回到 8AI 加護病房來,跟所有醫護人員表達感謝,感謝每一位曾經照顧她父親的人。她告訴我們,她爸爸的後事都處理好了,而且現在兄弟姐妹和媽媽都過的很好,要我們不必擔心。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家庭,即使父親長期臥病在床,幾個子女仍然非常孝順,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對於醫療同仁的付出,始終心存感激。最後,他們家人共同決定讓患者善終,不再讓自己的爸爸辛苦地活著。在醫護的引導與協助之下,完成了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四道人生,了無遺憾。對比現今動不動就提告、上媒體爆料的社會氛圍裡,這一段良好的醫病關係與互動,讓人感動,也格外珍貴。一般人對加護病房的印象都不太好,覺得加護病房冷冰冰的,二十四小時燈火通明、氣氛緊張。裡頭有著各種高科技的機器與設備,隨時都有讓人心驚膽戰的警示聲,經常都在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不只是一般人,連非加護病房的醫療工作者,大多數也有著同樣的感覺。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專為需要高度密集醫療照護的重病患者所設置的病房,裡頭住的是命懸一線、處境危急的病人。好死,真的那麼困難嗎?危急時刻,這些重症患者身上往往插著大大小小的管子,可能是呼吸器,可能正在洗腎,可能得施打升壓劑與強心劑,甚至嚴重到裝上葉克膜(ECMO,體外循環維生系統),最後再經過 30 分鐘的「壓胸」與「電擊」才能宣布死亡。臺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師就曾感慨的說:「這些病人和我們無怨無仇,為什麼我們要讓他們『不得好死』呢?」對於明知救活機率極低的人,為什麼醫師還是要給予急救措施(CPR)。有些時候,這是因為病人家屬與醫療人員之間缺乏互信的關係。「這就是救給你看的,因為不救怕會被告。」醫護人員只差沒把這句話直接說出來吧!Q:什麼是『葉克膜』?A:葉克膜(ECMO,體外循環維生系統)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除了能暫時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減輕患者心肺負擔外,也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救治時間。主要是在心肺手術(如重度心肺衰竭、心臟移植等手術)時,為患者進行體外的呼吸與循環。近年來,隨著醫學進步,技術愈來愈純熟,使用葉克膜的併發症(如腎衰竭、血栓等)逐漸能被克服,於是應用範圍開始變大變廣,甚至被做為重度昏迷、腦死患者的維生設備。不過,卻也因此面臨無效醫療的爭議與倫理問題。有些醫師認為必須壓到最後一分鐘,才能讓家屬知道「我們盡力了!」才能交待、才不會被挑剔。有些醫師是無法承受病人在自己手中往生的挫敗感(覺得病人死在自己手上,就代表醫術不精),因此情願讓病人「賴活」,也不讓他「好死」。在這樣的情況下,醫療人員害怕家屬誤以為醫院不願進行積極作為,忌諱提出 DNR(即不進行心肺復甦術等任何延命措施)的建議與說明,家屬則怕被人說不孝不應該,即使理解卻不敢主動提出DNR 的請求。結果就是大家都在逃避,於是只好「順其自然」完成 CPR,救到最後一刻。不要再說:家屬決定拔管,放棄治療!新聞媒體經常下的標題「家屬決定拔管,放棄治療!」這樣的說法不只不符合臨床實際情況,還會加深家屬的內疚感。尤其是「放棄」這個字眼,不僅增加家屬的心理負擔,更加深他們的「內疚感」與「自責感」,對承諾「盡全力搶救到最後一刻」的醫療人員來說,也很不公平。在心跳停止以前,任何醫療團隊都不會放棄患者。然而,在心跳停止時不進行 CPR,也不代表醫療團隊就是放棄了。全力以赴卻無法攔截死亡的發生時,醫護的唯一選擇是和家屬一起面對,並試著讓病人好走。有時,醫師(尤其外科醫師)反而比家屬更放不下,總覺得「還可以再多一點努力!」只是心裡也了解,接下來的努力恐怕只是在讓不可避免的死亡晚一點發生罷了。面對無法救治、心跳停止的病人,不實施CPR(包含壓胸和電擊),其實只是讓病人自然的走(allow natural death),絕對不是「放棄治療!」而是「治療無效!」改用以下幾個說法,不僅符合臨床實際情況,也是站在同理家屬的立場,減少對他們的傷害,同時協助家屬與醫療團隊真正放下。「治療無效,家屬決定讓他好走。」「選擇不進行 CPR,家屬讓他好走。」「醫療團隊盡力了,家屬選擇不再讓他痛苦。」「感謝醫療團隊搶救,家屬選擇安寧善終。」不要被「病人於幾點幾分拔管後,宣告不治!」的報導干擾了,一般都是宣告不治之後,再移除管子的。除非是在心跳沒停止之前就「撤除維生系統」的程序中拔管(以目前的現況來說,要走這個程序,心理的負擔更高),否則「拔管」都是在心跳停止以後才會進行,也就是「死亡」後拔管。急救簡單,決定不急救反而困難其實,對醫師來說,替病人進行插管等急救措施,是簡單的事。然而,要決定「不進行 CPR」,無論對於家屬或是醫師,都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為了要減少病人的痛苦,為了要讓病人更有尊嚴的往生,我們還是得要花時間好好的討論。有人覺得在臺灣過去的醫學教育裡,沒有教醫生有關生命的哲學,也不知道該如何跟病人家屬溝通,於是學成之後,只知「醫生」,不知「醫死」。所以,最放不下的,常常是醫療人員。進行不必要的 CPR,迎來的是「四輸」的局面,患者本身、患者家屬、醫護人員與其他患者等四方,全盤皆輸。明明知道是救不活的人(指傷病嚴重者,經醫師診斷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卻施予 CPR,不論是對病人或對家屬而言,都是折騰,此外,醫護同仁也會因為忙亂而無暇顧及其他重症病人,因而增加其他病人病況惡化的風險。當然,也無法有效運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安寧善終,始於關懷。身為重症醫師應以關懷為出發點,不厭其煩地向家屬說明病人病情及預後,若是病情屬於無法救治的,也應該坦白告知,以進一步說明急救與否的結果,雙方共同討論出對病人最好(受苦最少)及符合家屬期待的治療方式。我期許自己能成為他們親人生命末期的領航者,同時也要成為他們在做出困難決定後的最大支持者。即使決定 DNR(拒絕臨終急救),在醫療上,並不是代表改採消極作為或無所作為,反而是應該更積極的減少病人痛苦(著重止痛、止喘、消腫等),增加家屬陪伴時間、鼓勵家屬與病人接觸,並引導家屬完成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四道人生。病人得以善終後,也要進行家屬的哀傷輔導,讓家屬可以走出悲傷。同時,醫護同仁也必須進行「團體療傷」。這是個不容易的使命,需要醫護人員、社工師、患者、患者家屬等各方協力合作才能達成。身為經常性面對生離死別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這幾年來,我與團隊成員不斷學習,與病人家屬一起成長。如今能看到病人家屬對我們的回饋與感謝,我們就知道「這是對的事情!」阿金醫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別讓你以為的急救,成為最殘忍的折磨。透過重症安寧醫療的推廣,讓無法救治的病人,都能善終。從旁協助與輔導,讓家屬了無遺憾,讓醫療人員學會放下。良好的生命末期照顧,始於對生命的尊重,對家屬與病人的真誠。良好的溝通不僅可以改善醫病關係,減少醫療糾紛發生也讓病人得以善終。※本文摘自《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 勇敢而發真心話》/出版社:原水/作者:陳志金
-
2020-10-1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醫病關係要好 人體器官也要對話
診間。醫生:「你先不要問,我先說明。」說明完了,病人想發問。醫生:「你的問題,我剛都已說明了,不再回答!」病人愣在那邊,不知所措。凡事講求溝通,有些醫生比較年輕,比較主觀,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逐漸發展溝通技巧,了解溝通的重要性。生物體內錯綜複雜的生命現象也是透過各種信息,通常是細胞內外的分子來運作。例如,在人體頸部前面的甲狀腺,小小的兩片,會分泌甲狀腺素,這種荷爾蒙很奇妙,過多會引起所謂的甲狀腺亢進,會心悸、體重減輕;過少會行動遲緩、肥胖、無精力,而甲狀腺荷爾蒙的分泌則是受到腦下垂體的荷爾蒙 ──促甲狀腺荷爾蒙,這個荷爾蒙與甲狀腺互相「對話」,讓人體可以保持平衡。在器官移植方面,以前瓶頸在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把移植進來的器官當成舶來品,群起而攻之,這樣移植的器官很容易被破壞,直到三、四十年前,抗排斥藥物的發展,突破這個瓶頸,這些藥物告訴免疫系統,這些移植入的器官不是壞人而是自己人,這種對話之下,免疫細胞就不會攻擊移植入的器官了。醫病關係要好,雙方要有好的溝通,醫療要進步,也要對人體器官的祕密多所了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及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1期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 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0-10 養生.樂活人生
退休重返校園圓夢!施昇輝與年輕同學激盪火花,熟齡人生注入新生命
「啊!對對對,我要講一件事。有一次我們班有個聚會,同學騎重機載我過去,哇!騎重機多威風啊!在高架橋上跟很多車輛一起,真的是乘風破浪、御風前行啊!我交年輕朋友,才有機會坐在重機後面啊!」回顧第一次乘坐重機的驚奇,施昇輝兩眼發光,興奮地比劃,60歲的他散發青春活力,絲毫不輸給碩專班上年輕他30歲的同學。年近六旬才讀研究所,收穫最大的不是專業知識,反而是一顆年輕的心;「虛無」的退休生活,也終於踏實了!以理財專家著稱、「樂活大叔」自詡的施昇輝,經常透過媒體和演講分享自己第三人生的經營之道,但他坦言,打造充實的退休生活並不容易。「很多人出國旅行,但我每次回來都有點空虛。『生活』本身是很虛的,需要你耐心、仔細經營。」 施昇輝育有2女1子,都已就業,不再需要老爸操煩。原本負責子女教養的他,現在的生活除了投資、寫作,還有個持續了大半輩子的嗜好─看電影。 去年12月,他特別選了與已婚的大女兒英文名字相同的《茱蒂》(Judy)作為第5千部觀賞的電影,別具紀念價值。為了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他好不容易把平時各自忙碌的全家人聚在一塊兒,一家六口難得一起進電影院看電影,留下珍貴回憶! 為家庭打拼淡忘電影夢,時隔35年重返校園 學生時代的他就是個影癡,每看完一部電影都要寫心得筆記,考大學時本想唸電影系,父母強烈反對。最後,他讀了商學系,但對電影熱情不減,「常常翹課,都跑去看電影。」畢業後,施昇輝就像多數四、五年級生一樣,全力為家庭打拼,尤其在子女陸續出生後,更是身兼數職賺奶粉錢,早就淡忘電影夢。 直到58歲,也就是2018年初的某一天,他靈光一閃,「反正也沒事。」乾脆去唸個電影系吧?「太太說我怎麼可能考得上,我還特別在臉書公告周知,逼自己不能反悔,她說我太高調了!」施昇輝直率地說,「大不了考不上嘛!沒有任何損失。考不上是正常的,但是你不做,永遠機會是零啊!」 決定之後,馬上行動。他鎖定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的碩士在職專班,申請用的備審資料,當編輯的大女兒還主動幫忙美編。通過資料審查及面試後,施昇輝順利考取,睽違35載,再次踏進校園! 與年輕同學激盪火花,熟齡人生注入新生命 回憶重返校園上課的第一天,施昇輝的心情忐忑不安。班上只有8名同學,年紀落在三、四十歲之間,大多是業界人士,「有廣告片導演、做配樂的、電影行銷的、剪接的。」雖然有年齡和實務經驗上的差距,施昇輝和年輕同學們卻沒有代溝。 他修習的課程包含:劇本寫作與分析、電影美學專題、電影風格研究等,上課方式以討論為主。「常常講老片,現在年輕人都沒聽過,我就很有感覺啊!教授很開心,同學也發現我好像『活Google』啊!」他幽默補充,「我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讓老師不要尷尬。」 「老」有「老」的優勢,施昇輝不安的心終於放下,但新世代的前衛開放,也著實讓他嚇了一跳! 在性別與影像研究課上,老師帶領大家討論「劈腿」、「第三者」等議題,令他大開眼界,「年輕人對感情的開放程度遠遠超過我的想像,哈哈!」「他們認為愛是很重要的,婚姻制度是違反人性的,對第三者比較是站在接受的立場。但我們這一代,愛不是重點啊!我們的重點是責任啊!」 課堂討論激發思辨,與年輕人互動更拓展眼界。保守觀念受到衝擊,卻能讓自己換個角度看世界,無形中也為熟齡人生注入新生命,不怕與社會搭不上線。 親眼見識同學熱忱,深受鼓舞堅持完成學業 不過,施昇輝坦言,這個年紀上學,還是挺累的。他以一年級為例,每周4堂課,從家裡到學校需1小時,上課從晚上6點半到9點半,「來回5個鐘頭,體力耗費很大,回到家什麼事都不想做,只想滑手機。」 「我一直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唸下去,但是我喜歡跟年輕同學一起上課,很開心啊!課堂討論激發很多新的想法。」 施昇輝也在學校交到朋友,和年約50的法國人尚若白最談得來,還在對方的畢業作品中擔任臨時演員,留下難忘回憶。研究所2年讀下來,同學們的吸引力早已超越課程本身。「我在他們身上得到最大的啟發,是他們(對電影工作)的熱情,一直鼓勵著我把它唸完。」 例如,他與擔任電影製片的同學聊天,不但瞭解業界如何運作,還學到VR電影如何拍攝。台灣電影市場小,發展不易,同學們仍堅持在電影產業打拼,令施昇輝相當感動。 事實上,2年前他報考碩專班時,本打算畢業後利用自己的理財專長,替有志拍片卻苦無經費的導演與投資人牽線,現在他坦言,機會不大。「導演想的是理想,出錢的人想的是賺錢,這兩個很難match(結合),所以我已經冷卻了。」 他也想過在拍片前推動群眾募資,但如何吸引民眾支持,仍是難題。改變電影市場不容易,拿到學位後,有其他想做的事嗎?「沒有!哈哈哈!我就直說。」他開朗大笑,「就是圓個人的夢吧!」 挑戰畢業論文持續圓夢,退休生活充實有趣 其實,修課壓力不大,倒是畢業論文讓他傷透腦筋。他說,系所規定必須先在期刊發表小論文,才有資格進行碩士論文,而他的小論文以「廈語片」為主題,因可蒐集的文獻不多,已被退稿4次;接下來可能會調整題目,繼續努力。 儘管尚未拿到學位,施昇輝開心地說,碩專班讓他的退休生活「變充實了!這2年有一件很實際的事情,你必須去把它完成。」 重返校園不需鼓起勇氣!付諸實行,就對了 針對也有興趣重返校園的退休族,施昇輝的建議很簡單,「just do it!(就去做吧)就去報考啊,不用怕丟臉,大不了就沒錄取嘛!」若順利考取,「就努力地去上學,努力地交年輕朋友吧!」 他分享,身邊有些同齡朋友也考上了文學系、美術系、國樂系的碩專班,純粹為了興趣而學習。重拾夢想、擺脫一成不變的退休生活,其實不難。「我覺得不需要鼓起勇氣,就do it吧!」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離死亡越近,愛得就越深!50後的2種浪漫:越是接近終點,越是讓人奮不顧身.心理健康,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養心的6原則,讓第二人生不怒不憂,悠活過日
-
2020-10-10 科別.腦部.神經
蹲下站起來頭就暈?姿勢性昏厥好發6大族群 醫師教這樣防範
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蹲著好好的,一站起來頭就暈等情況。這種情況雖然不是重大的健康警訊,但頭暈的摔跌往往可能間接危害到生命安全。 蹲著站起來後為什麼會出現昏厥? 家醫科王威傑醫師表示,昏厥主要分成心因性、腦血管性、神經性、姿勢性4種,蹲下站起來會頭暈就是典型的姿勢性昏厥的症狀。姿勢性昏厥發生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體在蹲、坐、躺的姿勢下,血液大多會集中在下半身,人體在變換至站立姿勢時,速度通常都是偏快且突然的,因此集中在下半身的血液便難以即時的將足夠的量回送腦部,也就容易形成短暫性的姿勢性低血壓,進而導致昏厥。不過醫師也表示,姿勢性昏厥通常都是相當短暫的,且較少會進入到失去意識的情況,民眾可以不必過度恐慌。 姿勢性昏厥常見6大族群,不常喝水也在其中! 王威傑醫師表示,姿勢性昏厥在昏厥的4大種類中算是最常見的,雖通常問題並不大,但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常出現的民眾可以留意自己是否為風險族群,並注意自己變換姿勢時的環境以免發生危險。 姿勢性昏厥常見出現於營養不良者、使用低血壓藥物者、貧血者(含大量失血)、嚴重腹瀉者、周邊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等族群身上,以及平常不常喝水的人血液循環不佳也容易影響血液循環,發生機率也會比較高,這些族群都應多加留意。而使用藥物者不論是服用何種藥物,若常出現姿勢性低血壓,都建議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更換藥物,切勿自行更換或停藥。 站起來前先動動腳,有助防範姿勢性昏厥 除了改善姿勢性昏厥應避開前述的風險因子,在防範方面王威傑醫師建議,民眾在變換姿勢從低到高時,最好以緩慢的速度進行為佳,以利讓血液有緩衝的時間能夠順利運送足夠的血量至腦部,避免姿勢性昏厥發生。在站起來之前也可以先活動雙腳,促進血液循環,如此也可避免。而常常發生姿勢性昏厥的民眾,在變換姿勢時最好先確保身旁是有穩固的物品可以攙扶的,以避免發生意外。若起立後開始頭暈,則應先坐下、躺下,確保沒事之後再回到站立姿勢為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10 新聞.生命智慧
等下就要檢查了 父親卻在就醫前離世...陳建仁來不及對父親說的話
如果有一天,我們失去了摯愛,回想起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唯一的遺憾,竟是不曾對他開口說愛,那將是再也無法彌補的失落。生命是一趟愛的旅程,副總統陳建仁來不及對父親說出口的話,讓他深感遺憾之餘,更要學習活在當下。生命的意義,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是一個很短暫的旅程,我們學習被愛,也學習如何去愛別人,整個生命的旅程,就是在建立愛的關係。但是華人文化裡面,常有「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情況,總是講不出「愛」這個字,副總統陳建仁說他與父親之間的相處就是如此。陳副總統的父親晚年為紅斑狼瘡所苦,某一天晚上,他說想泡個澡,陳副總統陪著幫他刷背,讓他洗了一個很舒服的澡。父親聊起最近身體不太舒服,陳副總統就說,等隔天去台大演講的行程結束後,就陪他去醫院做個檢查。沒有想到就在演講的時候,父親站起來說要去上廁所,卻大量出血,隨即就過世了。那對陳副總統及家人來說,是很大的震撼,因為沒有機會跟父親說:「爸我愛你,謝謝你把我生下來,照顧我,讓我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去做我愛做的事情,然後給我這麼多的幫忙。我以前還有一些得罪爸爸的地方,請爸爸原諒。」如果能有機會把愛說出口,那該多好?直到現在,父親的猝逝對陳建仁副總統來說都是莫大的遺憾,如果換成是他,他希望自己能跟所愛的人們說:「謝謝你們,讓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多好,而且多開心、多喜樂。」在人生的旅途當中,陳副總統當然也曾經責罵過孩子,也跟朋友有一些爭執,但因為還是很愛他們,所以也必須說:「很抱歉,我以前曾經得罪了你,但是請你們原諒我。」道愛、道歉、道謝之後,更重要的是要告訴所愛的人們:「我現在要離開了。但是我相信有一天,我們還會在一起,我盼望著有一天我們在一起。我們今天是一個短暫的告別,但是在未來,有更長久的歡聚。」相信孩子們也會感到欣慰,但是自己卻再也沒有機會跟父親告別。父親的突然過世,讓陳副總統深刻體認到更應該活在當下,相信愛是永不止息,即使生命告一段落,屬於愛的部分還是永存的。如果有這樣的了解,相信人們不會太忌諱談論死亡,當生命走到最後關頭時,也可以自主決定應該怎麼安排。※本文摘自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
2020-10-09 養生.家庭婚姻
一位明星國中女孩的自殺現場:沒有遺書只有裝滿保溫瓶的背包?資深警察揭「真相」,爸媽無言...
好不容易熬完了數回合令人疲於奔命的勤務,拖著沉重腳步走進公司,目光被角落裡的一件學生制服吸引───那應該是個國中女孩,綁著馬尾,青澀臉龐上有雙不該如此滄桑的眼。在嘈雜的空間裡,她出奇地安靜。我好奇地問同事:「這個學生是……?」「她是竊盜的嫌犯。」值班同事給了一個令我驚訝的答案。我邊繳回裝備、填寫工作記錄簿,邊聽承辦的學妹與她對談。「……保溫瓶是我偷的沒錯,我願意負責賠償。」女孩的語氣平淡,透露出這似乎不是她第一次這麼做。「店家已正式提告報案,我們也受理完成。按規定,因你未成年,必須請家長或監護人到場,才可以製作筆錄函送地檢署……」承辦的學妹不顧身後等著報案的長長人龍,耐心向她解說。「不要!不要找我爸媽!幹麼找他們來?!」一聽見警察表示需要聯繫父母,女孩的情緒波動明顯膨脹起來。但,法律規定就是規定,我們也莫可奈何。「拜託,能不能先放我回家?讓我自己先跟我爸媽說,明天一早我就會跟他們一起來警局。」「這……呃,好吧。」由於在女孩身上沒有起獲保溫瓶贓物,且偷竊的犯罪行為也已是過去式,沒有現行犯的問題,基於情、理、法,承辦學妹同意了她的請求。●「她的案子是怎麼回事?」女孩走後,我問學妹。原來,幾天前有店家來報案,說他們店裡架子上的一個紅色保溫瓶被偷了。學妹檢視當天店內的監視器,發現竊賊是個穿著國中制服的女學生。那是一所明星國中,制服形式與顏色特別顯眼,因此,學妹很快便確定了女學生的身分、住址。學妹先打電話到女學生家裡,但無論白天或晚上都無人接聽,於是聯絡學校。老師接到電話好驚訝,說她的成績相當優異,在學校常是獨來獨往,沉默寡言,可是,「她是個好孩子,家境又好,她為什麼會偷東西呢?」由於女學生未成年,所以警方只能留下電話,請老師代為轉達聯絡,沒想到她卻在放學後,自己一個人到警局報到。●隔日一早進公司,便覺氣氛凝重,見同事們進進出出很是忙碌,一會拿封鎖線,一會拿白粉筆,我心裡有數。晃到槍械室領裝備,值班學弟匆忙跑進來,喘著氣對我說:「學長,所長麻煩你去××大樓幫忙,清晨有件墜樓的案子。」果然,有案子要辦了。墜樓現場是一棟十幾層樓高的開放式商辦大樓,救護車已將遺體送往醫院,現場只剩鑑識小組還在採證。為了確認墜樓的過程及釐清是否有他殺的嫌疑,我問了當晚值班的警衛阿北。「沒印象耶……」阿北表示,因為人來人往的實在太繁雜了。去調了頂樓樓梯間的監視紀錄來看,螢幕裡,一步步踩著階梯踏向死亡的那個小小身影,怎麼看都覺得似曾相識。再看一遍,那件制服……我猛然想起,這不是昨晚那個偷了保溫瓶的女學生?身旁的學妹更是張大嘴,一臉詫異得說不出話來,保溫瓶案子正是她在辦的。我們到頂樓與鑑識人員會合,那裡還遺留了一些死者的私人物品。我赫見地上有個直挺挺的紅色保溫瓶,還有一個黑色後背包,裡面別無其他,塞滿了好多個不同顏色、大大小小的保溫瓶。該不會是有蒐集的癖好?尋遍現場,沒看到任何能以自殺結案的遺書。●回到公司,同事已經聯絡到女學生的父母,正為他們製作筆錄。女學生的媽媽恍神地低著頭,對於同事的提問不發一語,只是口中喃喃自語著:會不會是這次學測數學沒考好?會不會是上次英語多益聽力錯太多?……爸爸則始終不發一語,保持望向窗外藍天的姿勢,沒有太多的情緒起伏,似乎整個人抽離了現場。保溫瓶店的老闆也接到通知趕來,我向他簡單解釋了案情,沒想到老闆知道女學生已身亡後,仍然堅持要求賠償。女孩的媽媽突然對著店家撕心裂肺地哭吼:「我和她爸都是老師,我們教出來的女兒不可能偷東西!我們管得很嚴,不信你可以問左右鄰居,而且她每次考試成績都很好,我要她將來不是醫生,就是律師。你敢亂說,我要告你!」店家也不甘示弱地回說:「我沒有亂說話,店裡的監視器可以證明小偷就是你女兒!明明自己沒教好,還好意思在這裡大聲,你要告我,我也要告你!」情況一發不可收拾,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地大聲爭論,反而沒人去惋惜一條生命的流逝。學妹突然衝進來,塞給店家一張千元大鈔,然後彷彿用盡她人生所有力氣,滿懷憤怒地大叫:「從她晚上進入那棟樓到清晨跳下樓,中間至少還有6、7個小時,那段時間裡,為什麼她沒有任何一個朋友、同學可以訴苦?也沒有任何一位家人對她伸出雙手?我在那邊自責得要命,你們卻在這裡吵得要死!你對年輕不懂事的孩子有沒有一點包容心?你們對跳樓自殺的女兒有沒有一絲關心?你們知不知道,那是一條年輕的人命啊!」她說完就奪門而出。雙方沒有人再出聲。這瞬間,我恍然大悟:現場不但留了遺書,而且還是「好幾個」。書籍介紹書名: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作者:條子鴿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0/08/24作者簡介/條子鴿高中時,常無照騎車,警察總是神出鬼沒,不但後頭追著跑,罰單更是吃到飽,以致我對警察深無好感。沒想到,命運卻深不可測,走馬換位,造化弄人,瞬間便將我從戰機飛行員變成基層小警員,就此展開長達20年的警界生涯。從鎮暴警察、派出所管區、霹靂小組、國道警察到刑事警察,各項職位一路走來,歷經社會大大小小的刑案,數盡人生分分合合的聚散,我反而感謝這份工作,因為它給了我機會──幫助更多人的機會,改變更多事的機會,看見更多層面的機會。我從沒想過升官,也沒想要發財。我不期盼掌聲,更不在乎噓聲。無論在車流壅塞的街道,或是寒風刺骨的深夜,我只想盡我所能對得起身上的制服。若你問我原因,別無其他,只因我們總是能從想要守護的人身上,找到自己最大的勇氣。延伸閱讀: 隨時都能做!日本正夯「空氣跳繩」:下半身扭轉跳,小腹不見、大腿變細了!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0-09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結婚3個月發現腫塊 我32歲得了乳癌
我是米娜,在32歲那年,也是剛與愛情長跑十年的先生結婚三個月後,日常洗澡中發現自己的胸部有個小小的滑動腫塊,生活中常常聽到女孩們有纖維囊腫的困擾,所以並不感到特別害怕,但為求謹慎還是去乳房外科做了檢查,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的超音波檢查,超音波下的影像圓圓的,很像纖維囊腫的樣子,當下醫師也建議可以觀察,等三個月後回診看看,或是可以選擇直接切片,這樣是確保最正確的情況了。很慶幸自己做了切片的選擇,確診乳癌的那天,我獨自去看報告,醫師詢問我是否已婚,要請先生過來,結婚到現在彼此還在適應新的身分,而先生以先生的身分為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病理報告。我身邊沒有人得乳癌,被宣判罹癌的當下腦中一片空白,我30出頭,結婚不到半年,飲食習慣也很健康,為什麼是我?(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被解答,只是我已經不在乎答案,比起悔恨,努力生活是更重要的事。)得到乳癌比我想得忙碌,永遠有做不完的檢查以及困難的決定,不論是後續治療的醫院、主治醫師、手術的方式以及藥物的選擇,為此在一開始拿到報告後我看了幾位親友推薦的醫師,過程中也對這個疾病越來越了解,而了解似乎讓人比較沒那麼害怕,現在的癌症治療方式是很進步且多元的,同樣的病理報告在不同的醫院與不同的醫師考量下有個人化的做法,而能夠與患者溝通的醫師就是最合適的醫師,不用特別有名。當時在診間外的年輕面孔總是只有我一個人,與醫師談論後才知道年輕患者有許多要考慮的情況,包含乳房切除後的重建手術,或是化療之前的生育保存,這都是年輕人會遇到的情況。而不同於年長的患者,大多年輕人都還有經濟的壓力,孩子還小,工作該如何繼續,各種貸款也不會因為罹癌就暫停了。治療的過程很辛苦也很孤單,我開始將治療歷程記錄在網路上,才發現原來年輕病友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而能夠最快走出低潮與接受自己罹癌的方式是找到與自己有共同生命經驗的夥伴互相扶持,「花漾女孩GOGOGO」以社團的形式期望可以幫忙到更多人,在社團中我們一同交換心情、舉辦各種活動。因為我們知道每個患者背後代表的就是一個家庭,女孩們是病人,是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大家期待自己能夠度過治療的的辛苦,繼續陪伴家人孩子更多的時間,有乳癌病友曾經分享:「如果說生病有什麼好開心的,大概就是認識這群夥伴吧!」我們一起努力,走過治療辛苦副作用陰天的那段路,互相幫對方遮風擋雨,但也期待在天晴後繼續努力生活,生過病後,更能珍惜這個世界的美好,蛻變成更美更勇敢的自己。徵文/看見乳癌之後的天晴十月是乳癌防治月,聯合報、花漾女孩GOGOGO社團、諾華腫瘤(台灣)共同關心乳癌患者。抗癌的點點滴滴,堅持著度過種種身體不適,終能看見生命放晴之後的風景,生命軸的延伸必然有其意義,隨著乳癌發生日趨年輕化,越來越多更年期前就罹患乳癌的年輕病患,請用自身,或身邊親友抗乳癌的過程,看見延長生命的意義,以鼓舞其他病友。作品以500字為度,附照片者(JPG檔至少1M)優先採用,10月25日截稿。稿件請寄:電子郵件health@udngroup.com。郵寄:2216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4樓聯合報健康版,或傳真02-8692-5826。鼓勵以本名發表,來稿請附姓名、身分證字號、戶籍地址(含區、里、鄰)、通訊地址、聯絡電話、帳號(請註明分行),由聯合報刊出後奉酬。文章採用不另通知,未獲採用,恕不退稿,採用文章及照片同時選登健康版及聯合新聞網(udn.com),收錄於聯合知識庫(udndata.com),本報系海內外各報相關版面得選用轉載,不另支酬。
-
2020-10-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命的共在,怎麼樣才是「順順的走」?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團隊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一位年輕的神經內科醫師利用兩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家對於讓老伴接受氣切的後悔,道出當初沒有給她機會好好把心中的掛慮說出來,「大家就要我決定了……」,另外一位年輕人在老父生命末期時,拒絕回答醫師問他對電擊等急救處置的意見而有「無可理喻」的行為。作者由此呼籲病人與家屬最好都能在生前好好討論生死議題,家人間盡可能提早敞開心胸談論生命末期的相關安排。同時醫療人員因為具有醫療知識和實務經驗,應該能理解家屬心中說不出的苦,願意調整制式的處理方式,多給家屬多一分尊重和多一點時間,引導他們走過最艱難的生死關卡。另一位中生代的腫瘤內科醫師回顧自己多年來照顧病人經驗的累積以及態度的轉變,悟出自己需要竭盡所能,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狀況給予最適合他的建議,陪伴他走完全程。不管結局如何,希望能夠達到「寧靜」的目標。一位安寧療護的資深護理教授在詳讀這兩篇文章以後,認為如果醫療團隊能以同理溫柔地對待陪伴病人與家屬,那些未能說出口的想法與期待就會被看見,同時這二位醫療照護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除了「醫學」的科學實證性,也正因生命之沉重與其影響深遠,更須重視「療癒(healing)與關懷 (caring)」的柔軟與涵容的力量。參加2020年ICN於台北世貿中心舉辦為期數天之「國際護理會議(International nursing conference)」會場,返回醫院的捷運上,一路閱讀此二篇醫師撰寫之短文,思緒不自覺地跌落至短文敘及醫師與病人、家屬(家庭)相遇且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以及所激盪的照護情境,也讓讀者有機會反思生命現場的諸多健康議題與倫理困境。甫步出捷運站,天空不作美地下起雨彈,未帶雨具的我,疾步前行回家,晝日尚未散去的暑氣迎面拂來,卻也能感受到一絲絲夜裡秋日的涼意已悄然降臨,頓感生老病死的無常,不也依樣地在每天每個人的生活中不斷上演著。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杜威 (John Dewey)說:「我們並非由經驗中學習,我們是由反思經驗中學習(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 we learn from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透過敘事力書寫日常照護歷程的生命故事,再提出更多的探問,主動反思此珍貴的醫療照護經驗,將淬鍊出推動我們進步與成長的心智。在「面臨生死關卡」一文,我們看見了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信念背後所呈現的脈絡(context of care),意即每個罹患生理疾病的個體,其生命或生命情境是無法脫離複雜的生活背景,而此生活背景係由「心理社會、文化信仰、家庭歷程、經濟與生活習慣等因素」所交織而成。因此,當我們面對臨床「醫療照護問題」,尤其是倫理兩難困境時,更需要回到主題脈絡來釐清「問題」。醫療決定可能是「短暫」的事,但照顧是家人「一輩子」的事,家屬的感情、擔憂、苦累…等等,都是醫療人員少有機會見到的,有時受限於自己的想法而不自知。如同乃菁醫師回顧起當年江爺爺已退化到臥床又無法言語的狀態,插管接上呼吸器多日,仍無法自主呼吸,當緊急狀況入住加護病房氣切的關鍵時刻,醫師擔心插管太久對爺爺不好,勸江奶奶同意讓爺爺氣切;如今看見八十四高齡的老奶奶的心底深處,還是滿滿地怒氣與遺憾,奶奶會喃喃抱怨:「當我老了就聽不懂嗎?」 「只是在那當下有苦難言、很多話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很捨不得他走,可是我又不想要他痛苦。」 「我那時候都沒有想清楚,大家就要我決定了,氣切之後呢?誰來告訴我這之後的十幾、二十年中每一天的照顧要怎麼辦……」奶奶對穿白袍醫師多一分尊敬與不敢忤逆,卻換得老伴氣切且臥床這麼久而感到後悔,甚至懷疑醫療單位勸說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回扣可以拿﹖養護費用並不便宜,不知道未來自己還要撐多少年?也擔心自己比爺爺早離世……」但一想到自己累了,奶奶又立刻怪自己不應該這樣想。醫療人員在熟悉的醫療歷程,似乎容易直覺地認為自己都是為病人做出最有利的決定,並努力地告訴病人、家屬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或做了什麼,有意或無意間,透露出希望家屬依照我們的想法來做醫療照護決定,尤其面臨死亡關卡,醫療人員要讓病人、家屬都準備好並決定是否要電擊等急救處置,這是不容易的事。年紀輕不代表就有勇氣可以做決定,年紀大也不表示老了聽不懂,就能輕輕帶過;更何況每一個家庭內部有各自的歷史、情緒與不為外人道也的窘境,在醫療現場需有人力協助他們思考和表達意見。當疾病產生於人類的個體時,無論是疾病初期或末期,戰戰兢兢地謹慎面對當下每個生命,盡力讓病人恢復健康,是作為一個健康照護者尊重生命的表現;然而,當身體衰敗與生理的極限進入疾病末期,且無臨床試驗的機會與可能性時,依Jonsen, Siegler & Winslade(2010) 提出臨床倫理四象限,以「行善、不傷害、尊重自主及公義」為基礎,延伸出醫療決策四主題,包括「醫療因素、病人意向、生命品質以及其他經濟社會文化」考量,進行倫理反思,反思病人接受該項延命治療或措施的成效與未來生活品質為何?基於尊重病人的自主性,或許醫療照護目標將調整為強調生活品質的提升與生命的安適甚於延長存活期。如果醫療人員願意調整或跳脫制式的醫療處理模式,多給家屬時間同理病人或家屬說出心中的掛慮及苦處,以及能把醫療現場所有選擇攤在家屬面前,協助他們走過糾結的思考歷程,理解病人與家屬心中重視的價值,這也是提供適切醫療照護,達到自主共享決策的關鍵要素。就如同江奶奶一知道老伴確診帕金森氏症,就立刻自職場退休,帶著爺爺到世界各地去玩個夠,實踐著他們心中所認定的生活品質,而沒有遺憾。當乃菁醫師面臨案子口中喊著:「不要問我這個問題!」且拂袖而去時,她仍能因案子曾經表示「任何違反父親安排的舉動就是不孝」,進而同理案子可能係憂心「老父親從未交代過面對無效醫療時的意願,若父親想活下去,做兒子的決定不急救,父親因去世,有一天父子在另一個世界重逢時,老父親會把他罵得狗血淋頭」的行為反應;認真地詢問家屬:「那麼醫師要你同意氣切時,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怎麼樣才是『順順的走』?」讓家屬感受到「醫師願意花時間聽我說」,抱持著同理關懷的態度,向案子分析各項處置的利弊得失,進行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以取得共識。從這二則故事中發現,相異的情境卻指出一個簡單且重要的事實,就是當人能置身於所處的情境中被探究與理解時,「要不要氣切」、「要不要急救」的棘手問題,就能轉變為陪伴病人與家屬的旅程。病人和家屬在伴行的路上,被同理溫柔地對待,那些未能說出口的想法與期待就會被看見。但伴行的旅程雖極其不易與珍貴,要原本不相識的人,從靜默不語的尷尬,因著苦痛及陪伴,發展出信賴的情誼。從醫療制度給付、人力分配、工作流程,乃至學業養成教育與臨床訓練、民眾的教育等,每個環節無不影響著終端照護現場,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的醫療工作環境,如何支撐起這等溫柔的人性化照護,將是我們無可迴避的問題。「角色的轉換」與「日漸繁忙」的工作,是多數臨床醫療工作者所面臨的情境。不辣醫師提及「住院醫師」一開始憑著一股傻勁和對生命的熱愛,跟著病人一起開心與難過,有時不忍病人與家屬的受苦,還會禁不住地潸然淚下;從不知所措、感同身受地真心付出,不離棄病人地陪伴病人而學習成長,直至能自在地面對,並接受到病人、家屬滿滿的感激,進而對這份工作產生強烈的使命感與承諾。住院醫師參加過多場的案例討論、家庭會議與團隊會議,以及在職教育、研習進修與討論會議,隨著年資的增長,成為主治醫師後,焦點大多專注於如何提供更佳的醫療照護,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夠專業與堅強,醫療人員常採用最簡單的因應方式,就是視而不見,與病人、家屬保持一點距離;常會不自主地壓抑心中的情緒及忍住眼眶中打轉的淚水……盡量不展露出自己的脆弱和不知所措,又得面對疾病的不確定性、醫療的極限與無止盡的忙碌。然而,對於注意力與焦點持續放在病人及家屬的醫護工作者,在我們的日常工作,是否創造了機會,將焦點暫時由被照顧者轉移至工作者?我們必須反思如何避免悲憫疲憊(compassion fatigue)呢?如同護理學家珍華森(Jean Waston)於照顧關懷理論(Human caring theory)提及照護過程,要透過自身的存在與對方的真實互動,進而促成雙方的共同轉化,讓照護成為真實的存在(being)與成為(becoming)。肯•史瓦茲 (Ken Schwartz)於1995年創造了史瓦茲中心(Schwartz center),此中心的任務是提供醫療健康照護者滋養慈心(compassion)素質的環境,透過定期舉辦的討論會及主題設計,創造慈心的工作環境,健康照護工作者能共同討論自身的感受與衝擊,促進醫療團隊成員間的相互理解、支持與省思,成為支持健康工作者的力量與資源,以緩解成員面對工作的壓力或苦難情境的情緒負荷,累積正向能量,這是我們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行筆至此,我們看到了兩位醫者對於末期醫療與自身的省思,一種「我是為了你好」的心意可能成了家屬的壓力,以及一種面對醫療照護,反求諸己的求好心切。在醫病關係上,當個超人累積滿溢的負面情緒,抱怨或激動哽咽落淚時,也莫忘了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除了關照病人家屬,自身與夥伴們,也希望在低潮時刻,有人拉自己一把,當您關心起別人的時候,常常自己的煩惱會一掃而空。病人、家屬、同事的回饋,也能讓自己感到溫暖而不孤單;讓我們一起透過回憶、體諒和放下,修復傷痕,帶著滿滿的愛與包容,雖負重前行,亦樂在道途上。從事護理教育工作三十餘年,要為這些始終堅守在臨床崗位,認真守護病人與家屬的工作人員,給予最大的掌聲。此二位「醫療照護」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除了「醫學」的科學實證性,也正因生命之沉重與其影響深遠,更須重視「療癒(healing)與關懷 (caring) 」的柔軟與涵容的力量。
-
2020-10-09 養生.樂活人生
當無常變日常、3度和至親死別…韓良憶領悟要為「一個人老後」作準備
作家韓良憶的父母和姐姐,在這10多年來相繼離世,讓她感覺到生命無常。荷蘭籍先生又年長她10歲,兩人沒有小孩,她坦言:「我勢必要面對一個人的老後。」於是,她結交年輕的朋友、尋覓未來居住的養老院、寫好遺囑,她強調:「我不要拖累別人。」歷經親人的死別,她發現自己變得更成熟了,「我比較活在當下。」而在父母走後,她也轉變寫作方向,以「日常」為主題,「我寫飲食、季節,因我們擁的是日常,它多麼珍貴,怎麼可以不好好面對每一天?」 她出生在一個幸福家庭。父親做砂石生意、母親是老師,「他經常帶我們去餐廳吃飯,他很會吃,一邊指著菜說它如何好吃、如何做。」再加上有個很會做菜的外婆,她和姐姐韓良露在耳濡目染下,對吃也頗有研究。 婚前就簽協議書、遺囑 韓良憶的英文很好,為持續練習英文,1998年透過網路,認識在大學任教的荷蘭籍老公,「我們很談得來,一次相約見面後發現彼此很適合,討論是否可以從筆友變成遠距離交往的情侶。」 當時,她從事翻譯和寫作工作,時間自由,「交往時一年飛到荷蘭3次,一次待1個月。」飛行生活疲累,她想安定下來,兩人討論結婚。 「面對婚姻,我很實際,我們是熟男熟女,先寫協議書、財產的分配和遺囑。她說明:「雖然我不想要離婚,但人生很難講,有些事先講清楚比較好。」 「結婚是找個談得來,價值觀不要差太大,能相處的伴侶。」就這樣,韓良憶在荷蘭住了10多年。2013年先生退休後,他們搬回台灣定居,回到人親土親的家鄉,她繼續寫作、主持廣播節目等工作。 喪母之痛多年難以走出 兒時的韓良憶是個胖妹,在校曾被霸凌。因此,她認為,人生很難求得十全十美,但自己的成長過程也算平順,直到40歲那年母親被檢查出罹患癌症、忽然過世,讓她對生命有許多感悟。 「這是我第一次碰到很強烈的生離死別,尤其是她走得很突然。」當時她旅居荷蘭,聽到母親罹癌的消息後,立刻返台照顧,「醫生說她還有半年生命。」沒想到,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母親就這樣走了,「那時我完全不能接受。」 「那是我生命中最憂傷的時候。」她落寞道,「那是2003年,那年發生的SARS已經夠讓人傷心,又遇這件事。」她花很長時間才走出喪母之痛,「最近我想,可能是她的靈魂不想要受苦,才這麼快走。」 連父親也來不及說再見 然而,女兒心中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和母親好好告別,「我沒有在她臨終時,在她耳邊說什麼;她的走讓我學會告別,我要彌補!」 2011年夏天,高齡87歲的父親心臟病發作,她再度返台、陪在父親身邊。「當時醫生說,父親可以再支撐半年到1年。」沒想到,隔年元月在例行檢查當天出了狀況,他也走了。 她依然沒能好好告別,「這是我一直覺得很可惜的事。」後來,一位親戚告訴她,父親「連尿都尿不出來、要導尿,走路很困難。」親戚轉述父親的話:「如果活成這樣,那不如不要活了。」 聽到這番話,她知道這是父親的選擇,「我釋懷了。」 姐姐早逝讓她了解無常 姐姐韓良露的過世卻讓她難以接受,「她真的太早走了,才56歲!」當時她已經回台定居,姐姐生病時每天陪伴,「我知道她已經準備好,接受自己的狀況,只是對先生不好意思,無法陪伴他走未來的人生。」 3度和親人的死別,韓良憶學會接受人生無常,「母親過世時,我知道人生無常,但沒有接受;爸爸走了,是因為他不想活了,我好像可以接受,但不太確定;姐姐的走,我了解無常,因此,更接受日常。」 於是,她的書寫更貼近生活,像最近出版的新書《好吃不過家常菜》,依照台灣農諺做料理,像1月是大白菜的季節,就做大白菜料理,「夏天有很多瓜,我就寫瓜,也寫麻辣豆腐,吃辣開胃、還可以去濕、流汗。」 她強調:「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來的節氣養生,我只是依照時令去吃而已,這是一種自然之道。」她引用美國料理大師費雪的話說:「既然活著就要吃,還要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 身為作家,韓良憶認為自己在社會上不是功成名就的人,「為什麼人要分成魯蛇和贏家,人生不應該分輸贏。」年逾50,她很滿意現在的自己和生活,「我們要先愛自己,自己快樂,身邊的人才會快樂!」 (協力場地/TAKE FIVE五方食藏)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離死亡越近,愛得就越深!50後的2種浪漫:越是接近終點,越是讓人奮不顧身.心理健康,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養心的6原則,讓第二人生不怒不憂,悠活過日
-
2020-10-09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搶手 帶動肺炎鏈球菌也接種熱烈
公費流感疫苗十月五日開打至今,因受新冠肺炎影響,接種踴躍,同步帶動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熱烈。有診所表示,近期進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也有診所醫師表示,除自費流感疫苗預約人數破歷年紀錄外,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最近民眾詢問度也變高、接種人數變多,甚至有一家人一同自費接種的情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他十月五日共進了兩百支公費流感疫苗,當日就打了近七十支,現只剩廿支,預計明天就會全數打完,隨後要再去衛生局領,但未必有貨。他說,因新冠肺炎讓民眾強化了預防觀念,讓公費流感疫苗搶手,不少診所連自費都超搶手。他自己的診所往年九月才開放自費預約,但今年不斷有民眾詢問,只好提早七月即開放預約;他進貨約七百支,往年民眾預約量僅半數,今年則是幾乎已預約光,民眾也已陸續來施打。林應然也提到,流感最怕的是併發肺炎,肺炎鏈球菌是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他進的是自費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往年詢問度不高,今年因疫情帶動民眾施打意願;上門詢問民眾變多,有民眾更是「左流右肺」,一次接種兩種疫苗,更有一家三代五口都來施打。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和眾診所則表示,公費流感疫苗幾乎打光,近期進的卅支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民眾詢問度高,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等待通知領貨中。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民眾若搶不到流感疫苗,建議可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尤其慢性疾病患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群,應優先考慮,可降低雙重感染對肺部的傷害,無論流感或新冠病毒,都可能引發肺炎而威脅生命。
-
2020-10-09 癌症.癌友加油站
自費治癌成常態…33歲癌友離婚 數著存款說「如果沒了,那就沒了」
今年33歲的楊家豪,兩年前事業正起飛、新婚半年、妻子剛懷孕,卻發現自己的長期背痛竟導因於肺腺癌末期,被宣告只剩下三個月生命。面對巨額治療花費,為了不拖累家人,妻子終止懷孕、兩人忍痛協議離婚。雖然標靶藥和放射治療幫助楊家豪存活至今,但自費藥物加上放療定位費用,讓他付出112萬元。算算自己的存款,他無奈地說「如果沒了,那就沒了。」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行「我挺健保改革,健保顧我健康」記者會,公布民調結果,有63.5%受訪者願意每個月多出100元的健保費,約有六成民眾願意提高檢驗檢查、藥品部分負擔,更有77.2%民眾願意平時看小病的部分負擔增加一些,讓健保可以給付更多新藥新治療,減少自費困境。另外也有55.8%民眾贊成,只減免經濟弱勢重大傷病者的部分負擔。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改善健保財務很重要,如果能透過部分負擔改制,達到節流之效,對重症患者很有意義,現在即便有很多科學證據新藥,人們卻因健保財務困境無法得到完整治療,或一開始就得不到最適當的治療,非常可惜,也失去健保照顧重症患者的美意。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楊志良表示,健保就是有能力的人要多負擔一點,互相幫助。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調查顯示,人民即便不願意多繳稅,但都很樂意支持健保,因為這正是台灣人民的幸福所在。王正旭表示,這代表民眾願意共體時艱,但同時也期盼健保能負擔更多照顧責任。王正旭表示,現在癌症病人自費已是常態,基金會看太多散盡千金只為了活下去的病患。許多治療即使在實證支持下,國際上已在第一線使用,台灣因健保財務考量,設下嚴格限制。癌症的標準治療如果長期落後於國際,未來有新藥臨床試驗,台灣病人便沒有機會參與。基金會指出,台灣健保在標靶藥、生物製劑等大分子藥的佔率只有16%,遠低於先進國家的34%。許多國際間已經列為第一線的療法,台灣癌友只能等化療無效才有給付,導致癌友自費已成常態。基金會呼籲衛福部應全盤檢討健保給付條件,保障重症病人能得到符合實證的第一線治療。楊家豪表示,自己生病之前並不特別關心健保,生病後深入了解,才知道健保已面臨財務危機。想到家人和所愛的人,可能都會面臨到這些問題,所以站出來支持改革訴求,希望健保有機會改制,大家平常再多付一點,保障更多新藥納入
-
2020-10-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懷孕遇到新冠疫情 4撇步安心養胎
當懷孕碰上新冠肺炎疫情,讓準媽媽們原就焦慮的情緒更加緊繃,專家建議減少接觸負面訊息,必要時可上網路社群尋求孕產婦同儕支持,若發現飲食與睡眠已受到影響,且無法抽離低落情緒時,請尋求專業心理資源。看見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陳彥琪正是於新冠肺炎期間生下二寶,但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卻是最需要頻繁產檢的最後孕期階段,雖然防疫中心呼籲民眾減少進出醫院頻率,但肚裡寶寶一有風吹草動還是只能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在疫情中的懷孕心情唯有親身體會才能了解其中酸澀;如何讓孕產婦能安度疫情中的孕期,提供如下四個撇步。撇步一:建立網路聯絡社群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防疫中心呼籲應減少出門、減少社交活動、減少出入醫院,也導致許多孕產婦媽媽教室也不能去、親友互動也減少,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閉關生活。但社交對孕產婦來說其實非常重要,陳彥琪建議篩選好的社群網站、line群組、PTT等,透過網路認識有相似經驗、共同話題的人,也能一起解決相似的難題,例如孕期不適如何舒緩、寶寶衣服怎麼準備、孕期體重與營養如何補充等。陳彥琪表示網路社群對孕產婦來說,是個可以提問、分享經驗、協助決策的地方,能減少孕期的焦慮外更重要的是「感覺不孤單」。不過,網路資訊也較難辨別真假,陳彥琪呼籲若是真有疑慮建議向專業人員諮詢為佳。撇步二:減少吸收負面訊息新聞不斷播送疫情造成的感染人數、死亡人數,過多的負面訊息容易造成閱聽人的焦慮緊張,陳彥琪建議孕產婦如果察覺自己開始胡思亂想就要「暫停」、「止損」、「正念」,去除此刻腦中的負面想法,了解自己是因為新聞報導才產生此刻的過度焦慮,轉念試著給自己一些正向思考,例如:在國內比起染疫人數,更多人因為確實配戴口罩、勤洗手而沒有感染,就算感染了,也是可以治療痊癒的。撇步三:對自己寬容一些陳彥琪表示孕產期生活作息變動大,如記性變差容易漏掉事情引發自責,產後可能因為照顧寶寶而無法充分睡眠等;建議孕產婦對自己寬容一些,生活步調放緩一些,不用強求母嬰同室或親餵母乳、接納親友照顧寶寶的意願等。依循固定產檢、新生兒回診時間並配合信任的醫師,減緩自身的焦慮。放下對於「100分媽媽」的執著,才能寬心地感受新生命的美好。撇步四:尋求專業諮詢新冠肺炎疫情中,親友探視寶寶過程是否確實隔離防護、帶寶寶出門打預防針怎麼戴口罩、推車防護罩如何裝置等,都讓新手媽媽更為忙碌,加重焦慮及挫折感。陳彥琪表示如果持續感到悲傷和心情低落、不再感到開心,總是感到疲倦、覺得自己無法照顧好寶寶、食慾不振或甚至想要傷害自己,都要記住請尋求專業心理資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心理諮商、資源轉介、成長課程、教育訓練等心理保健服務。在你需要的時候,心衛中心始終都在。諮詢專線:(02)3393-7885(請幫幫我),每週一至週五09:00-22:00官方網站:https://bit.ly/3iKlCga粉絲專頁:https://bit.ly/3jHPtqO孕產期身心調適及憂鬱防治衛教資源:https://is.gd/g9dLfK新冠疫情衝擊整個世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如何在疫情下安度孕產期,陳彥琪鼓勵孕產婦們學習自我覺察、自我接納、接受親友的幫助、好好的飲食與適量的運動;即便身處疫情中,新生命的到來還是一件值得用美好心情來期待的喜事。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25
-
2020-10-08 新聞.健康知識+
科學家用糞便打造一把刀 搞笑諾貝爾獎揭糞便冰刀傳說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材料科學獎」獎落誰家?加拿大人類學家韋德·戴維斯(Wade Davis)於1998年所出版的《Shadows in the Sun》書籍記載的內容,有一名因紐特人用自己冷凍後的糞便打造出一把刀,並利用刀子將狗殺死後製成一架雪橇。但一篇收錄於於《考古科學期刊》裡的研究顯示,大便做成的刀子連豬皮都切不斷!這篇研究也因此獲頒搞笑諾貝爾獎。用大便做成的刀......你敢拿來使用嗎?根據加拿大人類學家韋德·戴維斯(Wade Davis)於1998年所出版的《Shadows in the Sun》書籍記載的內容,有一名因紐特人用自己冷凍後的糞便打造出一把刀,並利用刀子將狗殺死後製成一架雪橇。不過,先撇開你敢不敢使用的問題,「糞便刀」真的切得斷東西嗎?這個問題如今有科學家實際驗證,並獲頒202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材料科學獎」!傳說極地生活的因紐特人,可用糞便刀殺死狗來打造雪橇戴維斯指出,這個故事源自於獵人Olayuk Narqitarvik跟他說的故事,據稱在20世紀時,加拿大政府強迫因紐特人必須定居,Olayuk的祖父當時卻拒絕搬去定居點,他的家人由於擔心他的生命,帶走了所有的工具和武器,認為這樣就能夠迫使他離開這片土地。相反的,他不但沒有離開,甚至還倚靠他的大便活下來。在一場冬季的暴風雪中,他走出冰屋排了便,接著將糞便手動成型成一把刀子的形狀,還利用自己的唾液磨刀,這把糞便刀就這樣製成了。接著老人用這把刀殺死了一條狗,用他的肋骨做了一架雪橇,並把牠的毛皮拴在另一隻狗身上,最後消失在黑暗中。研究人員模擬極地飲食製成糞便刀一般來說,可能不會有人真的去驗證這種奇聞軼事的真實性,但一篇收錄於於《考古科學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裡的研究顯示,就是有一群人類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這麼做了,就連撰寫這個故事的戴維斯都不敢相信竟然會有學者做了這個實驗,甚至發表在期刊上。為了實驗的準確性,研究人員就連大便的成分也考慮進去,為了模擬極地的飲食,一人進行了8天的高蛋白質以及高脂肪酸飲食(如:雞蛋、牛排、鮭魚、香腸等),並在第4~8天開始收集他的糞便。另一人則以西方人的日常飲食為主(如義大利麵、奶油乳酪貝果、起司漢堡、洋蔥圈等)。收集完兩人的糞便後,再模擬故事中的因紐特人以手動成型製成刀,以及以陶瓷模型製成另一組刀,並將糞便刀樣品保存在負20°C直至實驗開始。接著研究人員採購了豬皮、豬肉、豬腱,並同樣冷凍於負20°C,直到實驗開始前兩天,再將豬樣品放在4°C下開始融化。實驗開始前幾分鐘,將糞便刀從冷凍庫中取出並用金屬銼刀削尖刀片,並將糞便刀在負50°C乾冰中放置幾分鐘,以確保糞便刀的充分冷凍。真能像因紐特人糞便冰刀一樣殺死狗?研究人員發現豬皮都割不破那這大便製成的刀是否真的能切斷動物肉?實驗結果發現,不管是手動成型或模型製成的刀,或是以食用極地飲食、西方飲食所排出的糞便製成的刀都切不開無毛的冷藏豬皮,僅有在上方留下大便的痕跡。換句話說,這些實驗刀都比因紐特人的糞便刀更優化,但仍完全不起作用。研究人員認為,既然豬皮都無法割破,那麼豬肉以及豬腱也會是徒勞無功的。無論故事的真假,都顯示了因紐特人的聰明才智及文化儘管無數的考古學、人種學表明土著和史前人類足智多謀、附有創新的精神,但研究人員認為,當使用未經檢驗的主張來支持這些敘事時,那麼這些敘事可能就會受到影響。不過撰寫故事的戴維斯認為,無論這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它都是顯示因紐特人聰明才智的象徵,也是他們與大自然共生的文化。且實驗中仍有缺陷,就是豬皮和狗皮幾乎不相等,且因紐特人是在嚴寒的北極中,而非相對溫暖的實驗室中,這個實驗可能違背了科學極力宣稱的客觀原則。延伸閱讀▶粒粒分明的黃金炒飯為什麼這麼好吃?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揭曉炒飯美味秘密▶搞笑諾貝爾獎學者談:嚼口香糖的意外好處?▶用人尿栽培的丹麥啤酒!「尿源回收」新概念讓廢棄物也能創造新價值參考資料▶Experimental replication shows knives manufactured from frozen human feces do not work▶The Problem with the Frozen Poop Knife Study(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08 癌症.癌友加油站
手術、化療、放療都沒辦法了,我還有活路嗎?
2013 年07 月,歷經白血球偏低的隔離事件三個月後,我們做例行檢查—核磁共振MRI 檢查發現了腫瘤的陰影;而正子造影也確認了腫瘤的存在。其實我一直對於「腫瘤到底是復發?還是腫瘤根本從未消失過?」存疑,但不論是哪個理由,腫瘤沒有消失是既定事實,到底是哪個原因對我們來說也沒那麼重要了。聽到檢查結果之後,我整個人就像是浸在零下的冰川內,心情一整個瀰漫著一片冰冷絕望。但我卻要立刻收起悲傷,繼續打起精神問醫師接下來的治療計畫。在卡斯柏的部落格內也詳細記錄他的心情:不到一週,正子結果出來了。我看電腦中的報告有個字是 ”RECURRENCE” ,看到這個字,我不禁深深嘆口氣,因為我知道它復發了,怎麼不到三個月,就復發了呢? Karen 認為不是復發,是第一輪治療沒有殺乾淨。我知道她是想安慰我,但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再一次的晴天霹靂啊!滿腦想著:「要再來一輪治療嗎?還是?為何它陰魂不散呢?我到底該怎麼辦呢?我都已經回去上班將近三個月,難道不能讓我回復到以前正常的生活嗎?又要家裡、醫院跑來跑去嗎?天阿!它竟然又跑回來了!」霹靂還沒結束,醫師看完 MRI 跟正子片子後,不自覺地皺起眉頭,她認為暫時不應該再進行放療跟化療,原因是癌腫瘤太靠近動脈,若進行放射線治療有可能會造成動脈纖維化而破裂,而且這個狀況會像不定時炸彈一樣,在日後的生活中發生,最嚴重結果會因此往生或中風無法自理生活;而化療,醫師認為第一輪已經注射很多化療藥物,如果再注射,一來無法確定療效,二來也擔心會產生抗藥性。我的鼻科主治、放射線跟血液腫瘤醫師,都抱持同樣的看法。我事後回想,他們是仁心,擔心我治療後產生這樣的狀況,若中風,我下半輩子要如何生活呢?我心裡想:「我走到絕路了嗎?我沒得治了嗎?這比要去做治療更糟糕吧!」醫師們立刻幫我安排了硼中子的人體實驗前測,希望我能夠通過前測繼續進行治療。●我完全理解卡斯柏想放手一搏的心情,畢竟他不知道他曾經在生死關頭走過一遭!而目前傳統的放療和化療也無法進行,醫師所建議的所有治療方式他都願意一試。但我內心深處知道,當初放射線科醫師說過,他做完35 次放療後再無法承受任何的放射線治療了,而硼中子雖然不是傳統放療,但也是放療的一種方式,因此我打從心裡反對這個治療方式。我,還有活路嗎?但在當下沒有其他任何選擇時,雖然我仍如實地跟他說出我的想法,可是他一句:「如果不做硼中子治療,我還有別的活路嗎?」問得我啞口無言。於是,我只能默默陪他繼續在各大診間求診;再跑遍臺北每一間醫院、詢問過每一位癌症權威醫師。就這樣又一輪地 run 過之後,每個醫師給我們的建議及會採取的作法不一,但無非就是標靶化療加微量放療;甚至還有醫師提出百萬元的幹細胞治療等等。前面因為我們已經做完所有第一線治療,所以接下來的療程都將是完全自費。在生命面前也許金錢不是重點,我也願意為他借款治療,但根本的思維是:我們連最重劑量的放療和化療都起不了作用,其他任何的放療和化療能對腫瘤產生什麼效果呢?我們無法預知;而且,在這個時期,卡斯柏的身體已如風中殘燭,加上之前七次化療讓他被隔離一週的危機,也讓我確信目前的狀態不能再施打任何化療,放療就更不用考慮了;放射線科醫師也已經說得很直接,再做放療就是自殺行為。感謝上天聽到我的祈禱,卡斯柏沒能通過硼中子前測,而我也終於說服他現行的治療計畫都不可行了。只是當他一再無力地問我:「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我只能無言以對。我看著他,內心卻不斷地捫心自問:「接下來,我到底該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因緣際會,貴人相助黑暗中的一線曙光由於卡斯柏的癌細胞位置很靠近頸部的某一條大動脈,而且在上咽喉的中間,所以手術治療已確定不可行;至於放射線治療,醫師則是擔心已經做到最高劑量的放療,若再接著打放射線的話,恐會造成動脈大出血而導致中風的危險;但若只是單做化療,效果不佳,擔心只會傷身而無法針對鼻咽處的癌細胞產生很大的作用……,聽到這一連串的專業分析,我們很感謝榮總的醫師們盡全力保護我們的想法,他們並沒有放棄或是隨意決定治療方式,只是感覺碰到的瓶頸不小。因此我們也遍求各大醫院的名醫們,想尋求其他解決之道。經過一個月的探訪,不論是臺大醫院、新光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等,所有臺灣的醫師還是建議我們放療加化療一起進行,只是打法和用藥不同而已!但如上述的結論,這些治療方式都無法說服我們。●幸好,老天爺沒有放棄我們!上天終於在黑暗中給了我們一線曙光;我們的努力與期盼有了契機。在歷經快半年的生死煎熬,有一次在榮總看中醫時,中醫師聽到我們的困境後,便跟我們說,之前聽過日本有所謂的「免疫療法」,但他也不清楚是甚麼療法,也不確定對癌症的治療效果,但至少是一個新的機會,建議我們可以去了解一下……。就這麼一句話,讓我和卡斯柏的一生產生了無比巨大的變化。就在這個因緣際會下,我們發現:癌症除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外,還有第四種療法—免疫治療!但臺灣卻因為法規問題而無法進行癌症免疫治療;臺灣也沒有正規醫師是癌症免疫治療專科。在之前臺灣曾發生過許多的醫療詐騙,就是因為國外的免疫治療成為最新被接受的第四種治療癌症方式,詐騙集團便利用病人及家屬渴望治療的急切心情,而讓免疫治療成為不肖之徒欺騙病人與家屬的利器。雖然當時我們都不懂免疫療法,但我們仍盡全力去蒐集許多相關資訊,也和我們榮總的醫師討論哪一種免疫療法、哪一個國家的免疫治療計畫,甚至臺灣醫院是否可行等等細節問題;而醫師也幫我們想辦法與國外洽詢,只是得到的回應都不是很正面。就當我們快要放棄希望時,居然出現了奇蹟似的回應!關於本書從平凡的人妻到催生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的成立──《為愛勇敢:不放棄,才有轉機!獻給所有在黑暗中奮鬥的人》講述了一對平凡夫妻抗癌及陪伴醫療的不凡人生歷練,以及生病的小蝦米如何對抗大鯨魚的過程,字字句句,深刻動人!不只完整紀錄了辛苦的醫療之路,更詳實的將臺灣癌症治療推向新境界其背後一段無畏無懼的故事公諸於世。>>購書連結
-
2020-10-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美國染疫患者住院44天 帳單超過台幣5000萬元
新冠肺炎是個難以預料的疾病,因為有些病患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但也有些病患因器官、心血管系統,及免疫系統所承受的折磨而病故。像馬扎拉(Salvatore Mazzara)這類長期病危的患者,總共住院44天(包括待在加護病房23天)才出院。保險公司收到治療馬扎拉的帳單總金額約為188萬1,500美元(新台幣5,408萬元),但保險業者認為,其中約86萬7,000美元有爭議。減去保險公司商定的價格折扣額後,目前的賬單仍有178,200美元(新台幣513萬元)。這不是最終的金額,可能還會有變。馬扎拉一家要負擔多少錢,於他們的保險給付。華爾街日報(WSJ)記者採訪馬扎拉本人與其妻兒,以及西奈山醫院的醫生與工作人員,帶讀者一探馬扎拉住院治療的情況。全美各地的醫院都謝絕訪客,以免新冠病毒蔓延。在獨自踏入醫院前,馬扎拉對他太太說,你很快就會見到我。馬扎拉太太很害怕,她暗忖:「我還見得到他嗎?」他最終活了下來,但住院時間長達六周。當馬扎拉進到急診間,醫生馬上診斷出他感染新冠肺炎。現年48歲的他,肺臟、心臟和腎臟正在快速衰竭。為了維繫他的生命,醫生嘗試了實驗性藥物與測試其他治療方式。起初,醫生很快給他開了抗瘧疾藥物羥氯喹(HCQ)。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傳染疾病部門主管阿伯格說,該醫院最後在4月24日停藥,因為研究顯示HCQ藥效甚微,且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警告,有報告顯示HCQ會對新冠患者帶來嚴重的心律問題。FDA在6月中旬撤銷了3月底時對HCQ的緊急授權。馬扎拉在4月7日晚間按下緊急按鍵,警示他的症狀危急,醫生火速趕到他的床畔。見到眼前這個血氧濃度極低的病患,情況雖危急卻又能說話,醫生備感困惑,因為出現這種症況的病患通常會意識模糊,且因過於痛苦而無法說話。醫生為馬扎拉戴上呼吸器並使用大量鎮定劑,然後送進加護病房(ICU)以加強照顧。使用大量鎮定劑,雖能讓患者免除在喉嚨插管時的不適,但也對他們帶來譫妄、昏迷等神經系統的併發症。馬扎拉進加護病房的第一天,醫生就開了新的處方箋:瑞德西韋。醫生讓馬扎拉參與這個藥物的研究計畫。但在加護病房第三天,馬扎拉的腎臟開始衰竭,這是甚少人知的新冠肺炎併發症。這種腎臟功能 使馬扎拉難以繼續使用瑞德西韋;因而被迫退出這項研究計畫。在進到加護病房的頭10天,醫生用藥物治療馬扎拉的腎臟 ,並用側臥或俯臥的方式來幫助他的肺。此時他仍需使用大量鎮定劑。在沒有洗腎的情況下,他腎臟的情況慢慢好轉;他的肺部也逐漸改善,但他仍需呼吸器來幫助呼吸。後來他的心跳突然停了。心跳停止雖然短暫,但他心臟的肌肉卻開始顫動,也就是心房顫動。重症加護醫生說,病危的患者通常心臟會出問題,這是對壓力的一種反應。醫生用電擊去顫。馬扎拉先是戴上呼吸器,但為了避免長期使用呼吸器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後來醫生又改用氣切的方式,直接從他喉嚨開的孔洞輸入氧氣。於是,馬扎拉就可施打較少的鎮定劑,也拿下了呼吸器。醫生聚焦於改變馬扎拉的用藥,努力喚醒他。終於有所回報。醫生要求馬扎拉握緊她的手、動動腳趾。他都照做了。馬扎拉隨即離開加護病房,並換到另一個樓層,在這個樓層的工作人員會幫助患者擺脫輸氧設備的倚賴。在離開加護病房一周後,馬扎拉終於在34天後再次自主呼吸。他開始接受物理治療以恢復體能。馬扎拉在5月18日終於出院。馬扎拉太太向前抱住她丈夫,並哭了出來。醫生開給馬扎拉出院要服用的抗凝血劑,這是給新冠肺炎患者的預防性藥物,但這也引發了另一個未知的問題。醫生認為,新冠肺炎帶來的發炎症狀,會導致血液凝固,進而造成中風和肺栓塞。他們知道這種藥有效,但不確定要服用多久,「我們不知道要何時停藥」。
-
2020-10-08 科別.精神.身心
失戀也要超前部署!嘉市心理健康月:校園當生命守門員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衛福部統計108年國內0至24歲青、少年自殺率,與10年前比較上升54.4%,其餘年齡層皆下降至少15%,嘉義市衛生局表示,自殺去年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因,衛生局對此已進入校園推動防治,並推「失戀也要超前部署」等活動,希望校園成為守門員,讓青少年活得更健康。嘉義市將今年10到11月訂為心理健康月,市衛生局今天舉辦「桃城心生活運動」心理健康月啟動記者會,局長張耀懋號召民眾實踐「心生活6大招」,透過充足睡眠、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身體機能健康;練習正念冥想、培養正向人際,透過心理諮商檢視內在資源,進而提升身心靈健康。張耀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國內雖趨緩,社交活動逐漸解封,但國外疫情仍不斷延燒,各種真假資訊氾濫、擔心染病、社交疏離,這些訊息都可能引發民眾強烈情緒反應,造成心理健康問題。嘉義市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長陳怡靜說明,衛福部統計顯示,青少年死因首位是意外、其次是自殺,衛生局為此也走入校園,舉辦系列活動,鼓勵青少年珍愛生命、戒除網癮、少用3C,多參與人際交流活動,也期許校園師長、同儕都成為生命守門員,幫助情緒低落青少年。她說,近期也邀請心理師舉辦「失戀也要超前部署」講座,提醒青年男女、青少年如何處理情緒,學習如何面對失戀情緒,也可回顧過往經驗、省思,避免讓失戀之痛成為遺憾。
-
2020-10-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家屬與病患生前討論好生死議題 達到「寧靜」的目標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團隊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一位年輕的神經內科醫師利用兩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家對於讓老伴接受氣切的後悔,道出當初沒有給她機會好好把心中的掛慮說出來,「大家就要我決定了……」,另外一位年輕人在老父生命末期時,拒絕回答醫師問他對電擊等急救處置的意見而有「無可理喻」的行為。作者由此呼籲病人與家屬最好都能在生前好好討論生死議題,家人間盡可能提早敞開心胸談論生命末期的相關安排。同時醫療人員因為具有醫療知識和實務經驗,應該能理解家屬心中說不出的苦,願意調整制式的處理方式,多給家屬多一分尊重和多一點時間,引導他們走過最艱難的生死關卡。另一位中生代的腫瘤內科醫師回顧自己多年來照顧病人經驗的累積以及態度的轉變,悟出自己需要竭盡所能,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狀況給予最適合他的建議,陪伴他走完全程。不管結局如何,希望能夠達到「寧靜」的目標。一位安寧療護的資深護理教授在詳讀這兩篇文章以後,認為如果醫療團隊能以同理溫柔地對待陪伴病人與家屬,那些未能說出口的想法與期待就會被看見,同時這二位醫療照護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除了「醫學」的科學實證性,也正因生命之沉重與其影響深遠,更須重視「療癒(healing)與關懷 (caring)」的柔軟與涵容的力量。午夜時分,坐在空盪盪的護理站剛處理完一床發高燒,意識不清醒的病人。張大著疲憊的雙眼,不太聽使喚的手指輕敲著鍵盤,完成醫囑及記錄的同時,廣播電台傳來久未聽到卻又如此熟悉的旋律:「只剩下鋼琴陪我談了一天,睡著的大提琴,安靜的舊舊的……」那年輕時很喜歡哼唱的曲子,瞬間把我拉回另一個時空。年輕住院醫師值夜班時,夜裡忙碌無法入睡是稀鬆平常的事。跟著護理同事,一同為病人想辦法解決問題及不適,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及活力來源。在安靜的夜裡,也曾聽著杰倫剛出道時的這首歌,真摯的情感,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或修飾。那份對音樂的執著及熱情,映照著我們當時走入臨床照顧病人這條路的心情,儘管羞澀、笨拙、不安,但憑著一股傻勁和對生命的熱愛,我們從一路陪伴病人中學習及成長。此刻,身旁的護理師是我住院醫師時期跟我從菜鳥一起長大的同事,現在仍是好夥伴。我們一起經歷過許多照顧病人的時光,有好有壞,有喜有悲。如今我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她也即將調至作息正常的日間單位。回想起過去照顧病人的點點滴滴,此刻,身體是疲憊的,但心裡是快樂的。我是一位腫瘤內科醫師選這科有點是誤打誤撞。住院醫師時期,因緣際會,我來到一個很特別的環境,大多數接觸到的病人都是腫瘤科而且重病的病人。我的角色及任務就是陪伴病人度過治療或疾病造成的併發症。每次看到病人舒服些,露出笑容、順利出院,我心中也感到快樂,充滿成就感。但卻不是每一次,都有好的結果。我也曾陪伴病人最後一段路,嚥下最後一口氣。年輕的我,透過笨拙的言詞,但感同身受的跟病人及家人談著臨終不急救(DNR)的課題。看到病人受苦,家屬不捨,我也常克制不住的留下激動的眼淚。我永遠記得,照顧幾位臨終的病人,在最後一段日子裡,每一兩天幫他們抽腹水的場景。放完三到四千毫升的腹水,從超音波檢查、下針到拔針約莫需半小時的時間,我全程在旁陪伴著他們,試著跟他們聊天,聊聊家庭,生活……但總是會有短暫又漫長的幾分鐘,彼此靜默著不說話的尷尬時刻。我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到後來的自在面對。在病人閉眼享受著腹脹隨著腹水引流量漸多而舒服,眉頭得以放鬆的過程,我看著他們,想像著他們心中經歷的痛苦、難過、恐懼、憤怒……也對他們的勇敢、堅強、釋懷感到敬佩。抽完水,張開眼,我們彼此相視露出微笑。兩個原本不相識的人類,因為一個人的苦痛相識,卻建立起如此深深信賴又放心的情誼,如此特殊、珍貴,令我著迷。真心付出,感同身受,因此跟病人及家人建立了信任及感情,所以不管結果如何,我總會感受到來自他們滿滿的感激。這份住院醫師埋藏在心裡的感動,讓我在選次專科時,選擇了腫瘤內科,因為我相信我能幫上一些忙,也對這份工作有強烈的使命感及承諾(Commitment)。能力愈大,責任愈大升任主治醫師的前幾年,每天忙的團團轉。跟住院醫師時期把病人該次住院問題處理好即可不同,主治醫師要處理的,是從病人生病開始到最後,一路上所有的大小事都與我有關。隨著工作量的增加,下班的時間也愈來愈晚,週末也常進醫院加班,憑著一股熱情及莫名的堅持,我咬著牙撐著,卻也埋下了不快樂的種子。其實,我還是希望能跟住院醫師時期一樣,花時間陪伴病人,幫病人解決問題,跟病人一起開心、難過,也不背棄病人。但我發現身為主治醫師,一切都變得不太一樣了。為了保持專業度,讓病人家屬更信任,我必須某個程度戴上面具,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避免顯露出自己真實的情緒。在病醫關係上,也不自主的會保持一些距離,在這個病醫關係緊張的時代,對於我要說出口的一字一句,也要斟酌再三。我是要負全責的人,所以我不能犯錯。我是那個給予希望的人,所以我不能展露出自己的脆弱和不知所措。面對疾病的充滿不確定性和醫療的極限,我總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夠堅強,總是有辦法,值得信賴及依靠……面對照顧久了的病人受苦離開,即使心中萬般難過不捨,我也必須壓抑心中的情緒及忍住在眼眶中打轉的淚水……痛苦是成長的開始「 能力愈大,責任愈大」是電影蜘蛛人的一句經典台詞。我視為是對自己及這份工作的挑戰及承諾。卻忘了蜘蛛人和他的家人也因此而受傷。身為別人眼中的好脾氣醫師,對於同事、病人及家屬的請求總是來者不拒。但久了才發現,不懂拒絕的我,幾年下來,累積的不是成就感,不是快樂,而是無止盡的要求和期待。沒人要處理的病人,我來處理;治療成果不如預期,也受到責難。當我無法達到別人的期待時,卻變成彷彿是我的問題跟過錯。我開始懷疑起我所相信及堅持的一切……但面對無止盡的忙碌,最簡單應付的方法就是視而不見。隨著壓力日漸累積,昔日的陽光男孩不再,負面情緒也累積滿溢,也甚至影響且傷害到同事及家人,但我仍拒絕去承認、面對這一切,放任情況惡化……我或許想當個超人,但忘了其實,我也只是一個平凡人而已……這樣的日子,好像跟我當初想像的不同,我常常問自己,這是我要的生活嗎?我漸漸忘了,當時樂在工作的自己,是什麼模樣……生命總會在某些時刻拉你一把黑夜再漫長,終究會過去,天亮那一刻,提醒了我們太陽其實一直都在。或許老天爺仍是眷顧著我,低潮時刻,總會有人拉我一把。回想起第一位因為治療造成的併發症而離開的病人,她的先生儘管難過不捨,在加護病房仍幫我擋著其他家人的責難,在病人離開不久後的中秋節,送了我一盒月餅和感謝的卡片。在我止不住的淚水中,他教會了我什麼是寬恕。在全院的併發症病人討論會報告時,跟同事分享一路照顧一位病情跟心情都很難照顧的病人的點點滴滴,激動時哽咽落淚。會後許多同事的回饋,讓我感到溫暖,發現我其實不孤單。岳父罹患癌病的過程,我跟太太也成為了家屬,一路感受及體會身為病人及家屬端的心情起伏及變化。對於過去一些診間及病榻旁的不舒服對話,我也漸漸能理解及釋懷;對於身懷病痛卻仍願意賦予我信任及關懷的病人,我充滿感激。午間空檔,夜間值班跟熟悉的護理、醫師同事吃飯哈拉,彼此關心,討論著病人也分享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奇怪的是,當我抱怨時,腦海卻揮不去這些不愉快,而當我關心起別人時,自己的煩惱卻一掃而空……我漸漸發現,一路走來,我失去許多也獲得許多,我自覺孤獨受創卻其實被溫暖關懷環繞。我發現,內心中的喜樂平靜與否,都取決於我是否能從不同的視野去觀看。要成就人生的幸福與圓滿,似乎都要通過苦痛的考驗,回首時能幽默看待的自在豁達。一切都跟選擇有關「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這句話聽過幾次,但五月天於2017年金曲獎頒獎典禮後的分享,讓我格外有感。視野一換,心境一轉,想法於是完全不同了,過去不愉快的經歷,都成了滋養我生命的重要養分。外在的人事物如何對待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回應,一切都跟選擇有關。對於過去非黑即白的我,也學習到人生許多事不是哪麼兩極。我雖然想成為成熟長大(專業不再犯錯、懂得自我保護)的自己,也懷念著曾經年輕熱血(會犯錯、會懊悔、會落淚)的自己。但我其實不只有這兩個選擇,我也可以有第三個選擇,在這兩極的光譜之間有彈性、能自由移動的自己。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過去我一直找不到答案。現在我覺得,人性其實脆弱且善變,病人家屬端如此,醫療人員端亦如此。我們可以被別人影響,也可以選擇對世界做出正向且良善的改變。哈佛商學院狄隆教授在「女兒教會我的事」一文中,教我們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別人怎麼看你?第二個問題比較複雜但也影響了我:當別人跟你相處的時候,他們怎麼看自己?他教了我,別把焦點老放在自己身上,而是想想如何在關鍵時刻,把握對別人發揮正面影響力的機會。試著讓別人變的更好,幫助病人及家屬、同事和我的家人們找到他們的價值,也成為我這幾年努力的方向。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我會學著放棄妳,是因為我太愛妳」每場考試我們都想考高分,每場比賽我們都想贏。但陪伴太多病人打過那麼多場對抗病魔的硬仗,我知道結果常常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盡最大的努力,抱最好的期待,但也要做最壞的打算。」這是我常常跟病人分享的。醫學儘管進步快速,但仍有其極限。我常比喻對抗腫瘤像跑馬拉松一樣,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陪伴病人及家人一路的教練或好友。在每一場賽事,我會用盡全力,根據每個人的狀況不同,給予最適合他的建議,陪伴他跑完全程。不管結局如何,評價是好是壞,我都平心接受。寧靜(Aequanimitas),如同威廉‧奧斯勒(William Osler)對年輕醫師的演講中,期待行醫能達到的特質及狀態,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標。兩週前的週六下午,我在病榻旁陪著小惠,三年半的抗癌歷程,小惠最終離開了,靜靜的,沒有痛苦。我跟她比妹妹還親的表妹,靜靜地陪在她的身旁,沒有太多的情緒或悲痛,而是寧靜與釋然。一路相伴,無需想像便能體會她曾有過的恐懼及脆弱,也見證她面對可怕的病痛仍全力一搏的勇氣與堅強。臨終時刻病人不願意放棄,家人不願意放手,也花了我們好多時間去理解與溝通,最終還是把重點拉回到病人身上。愛會讓我們不捨,讓我們難過,讓我們失控。但愛也會讓我們學著體諒,讓我們放手,讓我們寬容。失去摯愛,讓一個家失去了重要的一角。自責、難過、憤怒無法填滿這失落的一角,卻可能傷了彼此和關心的人。但透過回憶、包容和放下,我們不僅可修復傷痕,更可添上不同的色彩,帶著滿滿的愛,邁向人生下一階段的旅程。
-
2020-10-07 新聞.生命智慧
積極治療疾病的不舒服…安寧緩和照護並非安樂死
在安寧病房服務,每次有新入院的患者或家屬,我都會詢問:「你對安寧病房的想像是什麼,或對這邊的照護有什麼期待?」多數認為安寧病房是個平順往生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明確表示對安寧沒有任何期待,認為到安寧就是要死了;也有部分人將安寧緩和跟安樂死畫上等號。積極治療疾病伴隨的不舒服其實,安寧緩和照護並非如一般人想像的消極。儘管不會針對癌症腫瘤或疾病本身做太多處理及治療,但會積極針對症狀進行處置及緩和照護,所以安寧緩和是積極治療疾病伴隨的不舒服,並嘗試從中找尋其他的可能性。或許當症狀控制穩定後,患者能有體力再次面對癌症腫瘤的治療;或許身體狀況已不適合再做腫瘤治療,那就可以考慮把生活品質當成目標,嘗試維持與創造新的生活意義。態度不同 安寧也可不一樣安寧病房就像修車廠一樣,生病就像車子零件出問題故障。在車子衰退到報廢前,仍會有其他狀況及問題需要處理,有些部分能夠修理如初,有些則已不適合做更換修理;但整體而言,只要車子能夠繼續行駛或發動,就有回到馬路上的機會,所以安寧緩和照護將問題處理完後,仍有機會出院繼續過生活,而非只是在醫院等待死亡。曾有家屬說過:「原以為安寧就是靜靜地等待死亡,但沒想到這邊仍做許多治療及努力,有許多的人情溫暖,有時會想如果能早點接觸安寧,或許家人就不會這麼痛苦。」所以,當我們把安寧視為等死,安寧可能就真的成為最後的歸處,但只要態度不同,安寧也可以很不一樣。重新審視人生 發現小確幸也曾有位長期洗腎的患者說:「因為洗腎,我的人生只剩一半,但至少這一半仍有價值,如果連這一半也失去價值時,我寧願讓自己好好離開,也不想要過沒有價值的生活。」我們選擇治療,通常是為了能維持或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但當治療逐漸達不到期待時,或許就想自己要的生活,跟現實是否愈離愈遠。無論如何,沒有人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但換個角度選擇想要過的生活,不是放棄治療,而是另一種面對未來的態度。時間並不會停留在停止腫瘤治療後,明天一樣會到來,嘗試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無論何時離開,都能從過去、現在或未來發現自己的小確幸,這也是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