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生命
共找到
4184
筆 文章
-
-
2020-10-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安寧共照護理師——與時間賽跑的調味家,在死亡來臨前讓病人好好說愛、好好告別!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護理師的心聲」,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三位資深護理師剖心掏肺地與大家分享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愛」,以及由病人或親友的病痛、甚至死亡所得到的對護理志業與人生更深一層的體認。衷心希望這真誠的「心聲」能使讀者更瞭解神聖的護理工作,讓台灣社會大眾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更加珍惜、尊重這些白衣天使,更希望台灣會有更多有愛心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這令人尊敬的行業。面臨疾病無法治癒、身體逐漸虛弱,也許生活需要依賴他人,也許有很多計畫被迫改變,也許變化又快到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在鋪天蓋地而來的絕望與無奈聲中,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在明知道盡頭就在不遠處,卻還是這麼奮力地奔跑著,希望在最後一哩路,仍可以用盡全力。看著賽道旁為你加油吶喊的家人朋友們,即使你身體已疲憊不堪、汗流浹背,卻仍然豎起大拇指比著讚,因為你不想讓他們擔心與失望,因為你知道就算是你獨自衝向終點線,他們還是會大聲的為你喝采並永遠記得有你參與的光榮時刻。這一切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 答案其實很簡單,是「愛」呀!沒錯,就是這樣如此八股的答案,卻幾乎可以用來理解任何情境中的不捨、為難、崩潰、憤怒與無法放手。每個家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結」,所以「解法」當然也就無法使用單一套路,無法複製先前的照護經驗,必須透過不停的傾聽與對話、訊息梳理、依循個人家庭的信念價值,才可能促成病人善終。這些就是「安寧緩和療護」的專業了,不僅要盡力地將造成病人不適的症狀控制好,還要開啟對談,無論是醫病間、病家間或是病人自己內在的窗口,透過對話傳達愛與生命價值。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有心力去「感受」別人給的愛,進一步去「付出」愛給身邊的人,而我們都在這施與受的過程締造屬於當下的「圓滿」。在病人離世後,大家可以無懼地想念他,可以勇敢地悲傷,然後帶著這些愛與力量繼續好好地生活。不需去否認「難過」確實存在,我們容納與承接所有的感受,正因為「那一天」隨時可能到來,在這之前的每一刻都應該好好把握。但,這些理想情節在現實世界中並沒有這麼容易達成,關係著每個家庭的原生結構,還有多年累積的愛恨情仇;更不用說是在以抗癌與拯救生命為宗旨的醫院病房內,安寧照護就像是一個死神般的形象,非常突兀。「我們還沒有要安寧,他還想活,我會陪他努力!」這是我踏入病房還沒開口前最常聽到的話。可能是我胸前的名牌卻已經洩漏了我的底細,所以有些家人一看到我就先關上門拒絕我的拜訪,但我明明就只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忙」的呀!更何況我還剪了齊眉的瀏海、穿著溫暖粉紅色的制服耶!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和善且充滿誠意。事實上讓他們害怕的不是共照護理師,而是象徵死亡將近的「安寧照護」。壞消息確實令人難以消化,但不面對並不代表壞事就不會發生。身為一名結合愛、勇氣、希望的熱血安寧共照護理師,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先想辦法開啟那扇因不理解而深鎖的大門。當了這麼多年的鎖匠,我總算是理出一些頭緒,也造就現在的自己幾乎是擁有master key可以自由進出這些禁區。大家對於安寧長久以來的誤解,呈現出目前現今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在許多民眾的心中(甚至在部分的醫療人員)仍存在著「安寧就是『等時間』」、「安寧就是打嗎啡」、「安寧就是醫生放棄我了」這些迷思,讓人光聽到安寧就聞之色變。不是我誇大或是推銷安寧的功效,而是我們其實都知道醫療是有極限的,但病人在醫療極限盡頭與死亡之間常常還存在著一段可長可短的歲月。我們知道疾病不會好,但心會。安寧緩和療護就是希望在死亡來臨前,減輕症狀、減少死亡恐懼與焦慮,讓每個病人可以好好說愛、好好告別。我們尊重生命的自然歷程,不延長瀕死期但也絕不縮短存活期。要照顧好病人的不舒服,是需要很縝密地診斷,並評估各個器官功能,才能給予最合適的藥物與照顧。但一開始跟一個處於十分驚嚇地家庭解釋這麼多是沒有用的,我習慣先照顧病人生理上的不舒服,並同時關心全家人當下的壓力,分次慢慢建立關係後,大部分會聊到「這段治療有多辛苦、病人有多努力」、「照顧者懷疑自己是不是沒照顧好,所以病人病情惡化」、「病人這麼努力為的是什麼」,然後會發現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時間有限,只是不知道該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效益。在訪視病人之前,我必須先做足功課,完整地了解病人的診斷、治療,以及原來病房的照護計畫,好好去評估病人的病情期待符合實際病情嗎?需不需要銜接社區資源?病人還有多少時間?他未來可能會有哪些讓大家慌亂的狀況,需要提早準備嗎?病人所希望的和醫療團隊的計畫有一致嗎?他們的決定對病人來說合適嗎?也細細地去評估照顧者在體力與情緒的負荷情形,他已經多久沒好好休息了呢?其他家人在生活的改變都還適應嗎?都了解病人的病況嗎?若病人離世後,家人有沒有辦法好好照顧自己呢?而在非安寧病房裡提供安寧照護並不容易,因為不像安寧病房隨時能有心理師、宗教師協助,這些「非疾病相關」的問題也不容易動員各病房醫護團隊一起來幫忙,因為他們連本來的工作都已經做不完了呀!就是這樣「慢慢靠近」,讓整家人都習慣了我的存在,能信任我的評估與建議,也能自在地和我傾訴不容易在日常分享的各種失落,然後他們會看到彼此為自己的努力,堅信自己在對方生命中是多麼重要,而這些從他們心裡燃起的力量,是他們自己點燃的,誰也熄不了。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病房最幽暗的地方,悄悄滲入一點光,引著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能夠有力量往前走,讓愛能超越生死地持續存在著。你說,這份工作是不是很美好?我曾經見證,幼稚園年紀的小女孩與爸爸道別,她說著爸爸看到自己當助人小天使好開心,以後她想爸爸要合掌禱告給爸爸聽;曾經,我們陪著二十出頭歲的男孩討論對維生醫療的想法、開始和父母交心,參與夢寐以求的電影展,也自己執導了一部微電影;曾經,我們陪著七八十歲的「兒女們」,討論鼻胃管適不適合過百歲的美麗失智母親,聊到媽媽以前買菜都穿旗袍;曾經,我們陪著隔天就要學測的高三考生,述說對病榻上母親的不捨,既不捨她離開,卻也不捨她持續辛苦,也陪著他去和長輩討論是否可以留在醫院陪伴最後一程……那些被仔細呵護的感受與愛,無法改變「分離」這個已經寫好的結局,但在這個過程我試著加入調味料,摻了一點「甘」味去調和其中的「苦」感。這份美麗與哀愁的工作其實也讓我體驗到五味雜陳,有時是來自資源有限的現實問題,有時是遇到理念很不相同的人,看著病人受苦自己卻無計可施真的好無助,為了要爭取更多關注常讓自己身心俱疲,我努力告訴自己這些都會值得。會值得的吧?是嗎?是吧!我遇過很多很有智慧的病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把握每個當下,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與身邊的親友都及時互相道愛,也主動和家人談論「死亡」、「希望的照護方式」,他們甚至會和我說「我這一生好滿足」,他們的生命旅程並非一帆風順,可能經歷了很多辛苦與挫折,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我也時常跟著掉淚,被他們的勇敢與智慧所感動,然後帶著這些感動繼續照顧下一個病人,也內化成滋養我生命的重要養份。我永遠記得在高三那年,爺爺在醫院得到的溫暖照顧,成就了我念護理系、成為一名護理師的力量。我現在在做的事情也都是在為社會延續溫暖,讓這些家庭能夠持續運轉,是一個多好的良性循環,這讓我深信「愛」是能延續並且能流動的。對我來說,這樣就非常值得。
-
2020-10-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5分鐘測出新冠肺炎感染程度!交大今發表快篩系統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4萬,交通大學生科團隊今天發表獨步全球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5分鐘就能了解感染狀況,最快2021年上市量產。校方表示,只要五分鐘就可以判斷人體內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數值,更可依數值分析感染程度,排除肉眼無法判斷的偽陽、偽陰性檢測結果,可判斷病患是否近期染疫,或是已康復帶有抗體,作為後續診斷依據。交大指出,交大副校長林一平、生科系教授陳文亮與百歐生命科技、萬能生物科技、農譯科技組成研究團隊,開發出「AIICHECK組合式電晶片」,五分鐘便可在全血樣品中,檢測人體內是否存在新冠肺炎抗體、抗原及核酸。透過雲端資料連接,更可即時監控患者體內感染變化,讓第一線醫護人員依病患情況進行隔離或其他醫療處置。陳文亮負責晶片技術研發,他指出,電晶片平台由生物感測晶片與電化學感測裝置組成,晶片透過半導體製程與特殊生物材料製作,達到高再現性、高準確性、高穩定性等特性,符合國際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所制訂誤差標準。裡頭的電化學感測裝置採用交流電阻抗的分析法,能夠降低臨床複雜樣品基質所產生的干擾,直接使用全血樣品進行量測,檢測靈敏度和精準度都符合歐盟CE和台灣TFDA的認證標準。百歐生醫執行長李彰威表示,團隊正實驗比一般快篩產品多五倍數量以上的臨床樣品,且組合式電晶平台具高擴充性和方便攜帶性,可提供於機場、醫療單位、公共集會等需要大量檢測的場所。萬能生物科技執行長王裕國說,團隊開發的電晶片平台技術已順利完成IRB申請並預備執行,並已取得美國FDA緊急許可申請臨床測試,預計2021年可投入量產上市階段,但要先等法規通過。許多科研團隊搶著研發快篩,陳文亮解釋,交大開發的是「全定量」快篩系統和以往不同,能檢測或區分出患者是在第1到14天的潛伏期、第2到6天的感染前期、第7到9天的感染中期,或第10到33天的恢復期。交大指出,和其他快篩技術比較,qPCR核酸檢測無法測出感染後期;抗體快篩無法測出潛伏期和感染前期;抗原快篩無法測出潛伏期和感染後期。交大的技術可檢測出四個階段,助醫護人員做更精準的醫療判斷。
-
2020-10-27 寵物.寵物長照
寵物離世患創傷壓力症候群 憂傷失眠惡夢逾1個月
一名35歲女子日前目睹愛犬過世,事發後不停哭泣、憂傷,連連失眠、惡夢超過1個月。精神科醫師提醒,現代人與寵物關係親密,經歷寵物離世可能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今天上午在記者會分享,一名35歲女子帶愛犬去溪邊遊玩,因狗狗不慎落水,冒險下水救援,寵物仍不幸溺斃。女子事後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懼、目睹狗狗溺斃過程,至今無法接受。個案情緒起伏,不停哭泣,憂傷、愧疚,無法忘記搶救過程的每個細節,責備自己,失眠、惡夢,過度警覺及全身緊繃,整天關在房裡不願與外界接觸,情形嚴重超過1個月未改善,家人陪同下就醫,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傷慟反應。施妍安20多年門診經驗,過去一年看不到2、3名因為寵物問題而求助者;但現在每個月都有3例以上,凸顯現代人與寵物的親密關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指當親身經歷、目睹到威脅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創傷後反應診斷準則的症狀有4項,包含再次經驗創傷事件的感覺、逃避、情緒麻木和警覺性增加,且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施妍安說,許多創傷、災難經驗都容易引起創傷壓力症候群,現代人寵毛小孩像寵小孩,彼此的牽絆與依賴性越來越深,寵物的死亡所帶給飼主的痛苦已不亞於親近家人逝去的狀態,容易出現傷慟反應,特別是親眼目睹寵物死亡的過程,內心所受到的衝擊更易導致病態性傷慟,即使再度收養其他寵物也走不出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若長期未接受治療,可能會引起生理上症狀,如頭痛、胃痛、消化系統不適、氣喘、頭暈;心理上會陷入憂鬱、焦慮,或是出現偏差行為、厭食或暴食;甚至開始出現人際關係問題、酒精與藥物濫用、自傷行為等。當自身或身邊親友有異狀時,應儘早就醫治療。施妍安提醒,經由自我檢測表初步評估,例如有沒有睡眠困難、情緒是否容易波動、易生氣等。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很重要,若傷慟反應及症狀持續時間太久,應儘早求助。
-
2020-10-27 癌症.卵巢.子宮
性愛跟香菸一樣危險?WHO:癌症死亡人數20%起因於性交流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傳染病的世界史》,作者石 弘之】性愛跟香菸一樣危險最近各界強調香菸的可怕,但性愛其實也會引發癌症。引發肝癌的「B型肝炎病毒」與引發白血病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還有因為愛滋病而聲名大噪的卡波西氏腫瘤,起源於「人類皰疹病毒8型」,都是透過性行為傳染而引發癌症。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百分之二十,起因於性交流所傳染的病毒。香菸引發的癌症死亡人口約占百分之二十二,所以性愛跟香菸一樣危險。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評估,癌症死因最多的是「吸菸」,男性占百分之三十四點四,女性占百分之六點二。第二高的是「傳染病」,男性占百分之二十三點二,女性占百分之十九點四。也就是說,只要戒菸並小心傳染病,就有將近六成罹癌男性,兩成五罹癌女性,可以避免罹癌而死。尤其是最近年輕女性愈來愈容易罹患子宮頸癌,起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PV)」,這也是性傳染病中感染人數最多的一種,甚至比大家常提到的披衣菌性病(細菌性傳染性病)更多,連美國抗癌協會都要建議「抗癌活動的重點應該從香菸轉移到HPV」。如果模仿禁菸標語,大概可以改成「性愛會縮短您的生命」。WHO在二零一零年發表的「HPV與癌症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約有四十九萬三千人罹患子宮頸癌,約二十七萬三千人死亡,死亡人口有百分之八十三出現在發展中地區。在女性特有的癌症中,子宮頸癌僅次於乳癌,排名第二。如果現在這個趨勢不變,二零二五年大約會有七十五萬六千人發病,約四十三萬九千人死亡。觀察子宮頸癌的全球分布,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中南美洲、南亞等貧困國家。尤其是坦尚尼亞、尚比亞、厄瓜多、柬埔寨等國家最多,不少發展中地區的子宮頸癌死亡率,是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好發於壯年期日本將「子宮頸癌」與「子宮體癌」都分類為「子宮癌」,國家統計也都將兩者數據合併。子宮頸癌發作於子宮入口附近的子宮頸,子宮體癌則發作於子宮本體。就醫學上來說,這兩種癌不只是發作部位不同,連性質也完全不同,大概就像胃癌與大腸癌那樣的差別。子宮體癌通常在五十到六十歲(停經後)左右發病,但是子宮頸癌的發病巔峰在二十五到四十四歲。子宮體癌的發病原因不明,只知道懷孕分娩的經驗較少,就比較容易罹癌。另一方面,子宮頸癌有九成屬於性行為相關的傳染病。原因出在初次性交年齡降低,性伴侶數量增加,真是時代的表徵啊。根據國立癌症研究所資料,日本每年約有一萬七千五百人罹患子宮癌,其中大約一半(八千五百人)是子宮頸癌。每年約五千七百人因子宮癌而死亡,其中約兩千五百人(百分之四十四)為子宮頸癌。統計日本人一生中的罹癌機率,男性為百分之六十二,女性為百分之四十六,女性之中的子宮頸癌罹癌機率不到百分之一,但是在癌症死因排行榜上卻占了第三名。最近二十年,子宮頸癌病患數量大增,尤其二十到四十歲之間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是所有女性罹癌患者中人數最多的。
-
2020-10-27 養生.心理學解密
你的人生幸福嗎?心理學家阿德勒教你從3個面向檢視
【文、圖/摘自高寶《走出孤獨:阿德勒的勇氣指引》,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人生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三個面向:職業、社交和親密關係。三者密不可分、彼此纏繞,解決了其中一個,必定會推動另外兩個的解決。個體對這些問題的反應,顯示了他對人生意義最深層次的理解,並決定了他的人生是否會幸福。假如一個人覺得和別人交往是一件痛苦的事,那麼,他在三個問題上都會受到束縛和限制,他的人生必定是辛苦和危險的,充滿挫折且少有機遇。至關重要的三種關係:職業、社交和親密關係人類的現實生活是由職業、社交和親密關係這三種重要關係構成的,人人都要受其約束。這些關係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使人疲於應付,而我們對人生意義的理解決定了我們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第一種關係是職業關係。我們都生活在地球這顆小小的星球上,除非死亡,沒人能離開。地球上的物質資源是我們得以繁衍生息的根本。為了保證物種延續,我們不斷磨煉著自己的精神和肉體。迄今為止,地球上還沒有哪個人不受這一事實所影響。行為體現了個人對生活狀況的理解。透過行為,我們可以知道對他來說,什麼是必需的、有價值的、合適的和可能的。不過,這些解釋又無一例外地受到了這一事實的制約—我們是人類,我們在地球上生活。不堪一擊的身體狀況和危險重重的生存環境,使人類不得不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從可持續的角度,憑藉強大的意志力來修正自己的答案,以此來保證人類的安全和福祉。這就像解決數學難題,不能靠想像和運氣,只能竭盡所能、兢兢業業地演算。雖然很難找到最完美最正確的答案,但只要不斷努力,總能一步步接近正確答案。不過,任何答案都無法擺脫這一事實: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的好與不好,都由此而來。第二種關係是社交關係。地球上不止一個人,只要活著,我們就要和別人產生連繫,只是連繫的緊密程度各有不同。由於身體太過脆弱,受到的限制又多,我們很難憑藉個人力量達成某個確定的目標。任何想要獨自生活、獨自解決人生中一切問題的人,都必然會走向失敗和死亡。單獨的個人別說正常生活,連推動種族的繁衍都有心無力。所以,無論是為了個人的幸福,還是為了全人類的發展,我們或多或少都要和他人建立關係。這種連繫是解決人生問題的起點。請記住:孤立只會帶來滅亡。在這個星球上,個人生活和人類的延續都要依靠群居和與他人的合作。第三種關係是親密關係。人類是由兩種性別構成的,這一事實直接影響了個體和群體的存在和發展。任何一個男人或女人,都要面臨愛情與婚姻問題。毫無疑問,第三種關係正是建立愛情和婚姻關係的基礎。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中,看出他對這個關係的理解。他所認定的最佳解決方案,就在他的選擇中。以上三種關係帶來了三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一、我們要選擇什麼樣的職業,才能在這個充滿了限制和危機的星球上生活下去?二、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在群體中建立較為穩固的地位,以便與人合作,共用利益?三、我們要怎樣調整,才能讓自己好好地接受和處理人類由兩種性別構成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兩性繁衍問題?個體心理學發現,人生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歸結到這三個範疇內:職業、社交和親密關係。個體對這些問題的反應,顯示了他對人生意義最深層次的理解。如果一個人覺得和別人交往是一件痛苦的事,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婚姻生活上都表現得差強人意,朋友也很少。從這個人所受的束縛和限制中可以斷定,在他看來,人生必定是辛苦和危險的,充滿挫折且少有機遇。他的社交網路十分狹窄。他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為人生意義,畫地為牢,把自己圈禁起來,在潛意識中避免和別人交往。相反的,如果一個人不僅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婚姻生活也十分幸福,朋友眾多,交遊廣闊,那麼我們便可以斷定,人生在他眼中是一個充滿了希望和創新的過程,有很多機會,沒有不可戰勝的挫折。對他來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和朋友風雨同舟,作為人類的一分子,為全人類的幸福貢獻一份力量。在人類的生活中,這三個問題密不可分、彼此纏繞,解決了其中一個,必定會推動另外兩個問題的解決。所以,這三個問題其實是同一種情景、同一個問題—在當前的環境下,我們如何維持自己的生命的不同面向。
-
2020-10-27 失智.照顧喘息
照護選擇/「媽媽,我沒有不要你!」將失智母親送到安養院,是我最好的選擇
如果有那麼一天,媽媽變得不像媽媽,她認不得家人,開始「行為怪異」;而你沒有辦法全天候照顧,你剩下多少選項?「把父母送到安養院」真的是不孝嗎? 林先生將媽媽送到安養院,一住就是10年,期間他承擔非常多關於孝順的非難、親人的不諒解。可是林先生心裡很清楚-「媽媽我沒有不要你。」他要做的是解決家庭的困境,而不是被困境給綁架。▍ 當「老闆娘」的角色褪去後 換「失智」躍上舞台林先生的母親-英子女士,是台灣堅毅「查某人」的代表,從丈夫當兵三年開始,她一個女人辛苦地支撐著林家十幾個人口。天還沒亮,她便騎腳踏車出外批貨買賣,無論外頭是烈陽曝晒還是狂風暴雨,她不讓自己有休息的一天。她其實就像「經濟起飛」的時代縮影,一步一腳印,刻苦耐勞地拉拔孩子長大。 林先生回憶,家裡常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爸爸媽媽把賺的每一分錢都省下來,天還沒亮就開始做工,直到三更半夜,日復一日的打拼,家裡才能開枝散葉。精明又幹練的英子女士,婚不久後便開設雜貨商號並經營得有聲有色,一手包羅大小雜事,家事繁忙到她幾乎是嚴肅地「不苟言笑」、戰戰兢兢地過日子。 「現在的媽媽和以前真是判若兩人。」林先生細細地向我們回想媽媽最輝煌的歲月。 「過去沒有什麼娛樂集會場所,我們家開的『雜貨店』永遠聚集一堆人,來這裡看電視、聊天,永遠都熱熱鬧鬧的,我的媽媽,就是說話有聲量的老闆娘,也是場控氣氛的重要角色。」 雖然養家不易、工作操勞,但同樣地,也使英子女士的生活,發光發熱 但隨著都更計劃的進行,林家正好是都更預定地,在不得不的情況下,雜貨店的鐵捲門關上,褪下老闆娘的角色,舞台上看似熄燈,而憂鬱與失智,卻悄悄上場了。▍ 把生命奉獻給家人 吃碗餛飩麵都覺得奢侈 退休後的英子女士,整天都窩在家裡,子女好說歹說、強拉撒嬌,都很難將她拉出家門,一方面是她不習慣主動外出,過去她可是一拉開雜貨店鐵門,左右街坊便會主動親近;但其實真正的原因,竟是為了「省錢」。 「媽媽是『苦過來』的人,每一分錢都要算得恰到好處,花錢讓她會有罪惡感。有次好不容易她拉出來玩,點了碗餛飩麵給她,她把我們罵到湯都涼了還在罵,原因就是餛飩麵比陽春麵貴,貴十元她實在捨不得(就算是子女的錢)。她一生都獻給家庭,獻給工作,就是忘了獻給自己。」 英子女士從63歲便開始有「失智」的徵兆,但直到屢屢將空鍋燒焦,家人才意識到「媽媽變得不一樣了」。頭兩年,由疼愛妻子的林爸爸擔任24小時看護,但怎麼照顧怎麼不對,爸爸覺得媽媽一直很愛「歐北共」(台語:亂講),衝突不斷上演。 「怎麼一下就忘記了呢?就叫你忍一下怎麼就是沒辦法?」林爸爸常常氣得面紅耳赤。孰不知,一般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正是無法與失智症患者相處的痛。 「後來請外籍看護工,但她請假的時間、頻率都越來越長,媽媽走失了、跌倒了她也沒發現,久了,我們心裡越來越沒安全感,覺得聘請外籍看護工,也未必是長久可行。」▍ 「孩子,你已經不要我了嗎?」孝順的為難當媽媽失智狀況越來越嚴重,方法用盡的林家無不感到心力交瘁,下一步,到底該怎麼辦? 林先生的問題,也是許多失智家庭所面臨的困境。 當初要把媽媽送到照護機構,其他家人不會反對嗎? 「有,當然有,我和爸爸說,叫他們都來找我。」家族裡其他的親戚長輩,也會認為:還是要把媽媽接回來家裡,幾個兄弟姐妹再輪流顧,不就好了嗎? 「可是,光是媽媽突然意外生病,大家要排出時間來照顧媽媽都很困難了,更何況之後要永遠維持『輪班』制的生活。我當初也看了很多『我養你那麼大,你不要我了?』這類的文章,心裡不會有愧疚感嗎?當然會,但我們要想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孝順。」 「我心中認同的孝順是,我們要發自內心要愛護自己的父母,去判斷怎麼做對全家人最好,對爸爸好、對媽媽好,而且也要我們都做得到,這才是真正的孝順,照著大家的評價去做,就真的是最好的安排好嗎?我不認為。」 「做自己做不來的事,累垮了誰?痛苦了誰?只是為了『別人覺得這是孝順』,才去做嗎?」 林先生只要一有空,便會來和媽媽作伴,推著輪椅帶著行動不便的媽媽,有時去安養院附近的公園走走,有時邊走邊「五四三」(閒聊),一路走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有時帶著媽媽去淺嚐她最愛的冰淇淋-「只要看著媽媽吃冰淇淋的笑容,就什麼都值得了」。(但這是秘密,不要讓機構的護理師知道)甚至還會完成媽媽的「即時願望」,讓媽媽帶著「明天要去遠足囉」的心情,微笑地入睡。 「爸爸年紀也很大了,體力和心情上都不該有那麼大的負擔,我讓爸爸知道,媽媽現在受到很好的照顧;否則萬一爸爸也垮了,那我也垮了。」林先生說,真正的孝順不是逞強,而是有品質的陪伴;盡心、盡力,也不要自不量力。▍ 夫妻愛情長久之道-信守承諾 「媽媽只有在時空錯亂的時候,因為想到家裡的『瓦斯沒關』、『菜還沒洗』,才會吵得要『回家』。但大部份時候,她把安養院當成自己的公司了,她還是那個『人人尊敬的老闆娘』。媽媽雖然失智,但在情緒上很穩定,這是我最大安慰的事。 「但她常常誤會爸爸怎麼沒有睡在旁邊,是不是跑到外面找女人啊?」林先生笑說,媽媽竟以為爸爸有「小三」了,而且還覺得自己是傳統女人,要默默忍下來。 雖然英子女士經常「編劇」各種戲碼,但林爸爸對與英子女士可是一往情深。結婚超過六十年的他們,在英子女士住到安養院的十年來, 他每天從外雙溪騎腳踏車到松山的安養院, 風雨無阻,一定要和妻子見一面,和她說說話、聊聊天,一年365天幾乎不間斷。除非是林爸爸自己也有極重要的事耽擱了,否則對妻子的關心,說什麼也要堅持下去。 連醫護人員也驚呼林爸爸準時的程度-「最浪漫的事,就是與你一起慢慢變老。」在今年,他們夫妻還被選為「金婚代表」。▍ 很少有人是天生喜歡做看護 感謝她們的包容林先生選擇當時新成立、設備最新穎的安養院「我第一眼看到就喜歡了。」媽媽現在是安養院的「資深住民」,也遇過許多不諒解和其他「住民」的言語挑撥。「我都和媽媽說:『我們不要理他們』。」甚至也有住民不希望他們常常來探望。「我想,我們家那麼幸福,看在其他無人探望的老人家眼裡,實在覺得很心酸。」 他最後想和安養院內的護理人員、外籍看護工說聲謝謝:「很少有人是天生立志要做看護的,一個人要照顧那麼多人,真的很辛苦。」 身為資深住民的家屬,林先生也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希望台灣有更多設備良好的老人安養院,住得好又安全,我們才能放心很多。還有也希望院內可以舉辦更多活動,讓每個住民都可以參與,氣氛熱鬧、開心,減少呆坐的時間。」 對林先生一家人來說,將媽媽送到安養院居住,不僅讓爸爸透過觀察其他住民,更加了解、並接受媽媽的失智症:媽媽沒有錯,要怪就怪疾病吧!也讓家人有更多喘息的空間,爸爸找回自己的生活價值,我也繼續當我的綠天使(郵差)。最重要的是,媽媽在機構的照顧和家人不間斷的陪伴下,笑容變得越來越多。失智後,英子女士看似告別精明的自己,卻重塑了另一個愉悅的人生。 「我媽媽有什麼異想天開的劇情或是願望,我就陪她演。我的爸爸、弟弟、妹妹和全部的家人,都會自動自發地來陪伴媽媽,對我們而言,這就是最重要的事。」 不要活在他人的壓力下,每個家庭的幸福劇本,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真實演出。
-
2020-10-26 新聞.健康知識+
有一半基因來自父親 孕婦如何容忍體內的另一個生命?
【文、圖/摘自麥田《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作者伊丹.班—巴拉克】孕婦 vs. 胎兒說來奇怪,人們早在十七世紀就開始嘗試輸血了。當然,最初人們並不瞭解血型或關於血液的其他基本事實,但他們已經開始把血液從一個人的身體輸到另一個人的身體裡,事實上,這無疑等於謀殺(現在眾所周知的ABO血型劃分是從一九○○年開始的)。人們嘗試了各種類型的實驗和手段:把一隻動物的血輸進另一隻動物,把動物的血輸進人體,把一個人的血輸進另一個人體內,等等。說得客氣一點,結果有好有壞,不過,在出現了一、兩例死亡事件之後,法國立法禁止了輸血。在接下來的一個半世紀裡,輸血幾乎銷聲匿跡。到了十九世紀,這項操作又重新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時至今日,只要確保血型匹配,輸血就是安全的。這就是血液的情況。相對來說,輸血比較簡單,但是要在人與人之間移植其他細胞或組織,就困難多了。隨著移植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從供體那裡接受心臟、腎臟、肝臟,以及其他器官,但是受體會出現排斥。受體的免疫系統會馬上識別出一大塊外來物質進入了身體,並試圖反抗。即使移植的器官來自最匹配的供體,受體患者也需要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來緩解它們對「入侵器官」的免疫排斥。通常來說,人體並不會輕易接納外來物質—在上一章裡,我描述了人體不接納它們的一些方式。但是,即便我們知道了這些事實,直到一九五三年,才有人試著來認真思考懷孕這件事:在十月懷胎的過程中,孕婦可以跟肚子裡的孩子和平相處,似乎沒有什麼負面效應。顯然,孩子並不是母親的簡單複製品,他們的免疫組成也不盡相同—因為胎兒有一半的基因來自父親,因此遺傳重組之後產生了一個明顯不同的新個體。所以,問題是,母親如何容忍了體內的另一個生命呢?我們的生殖策略(即「用一個人來孵育另一個人」)裡有許多未解之謎,這不過是其中一個較不明顯並且格外難解的問題而已。事實上,即使在今天,我們也不清楚孕婦容忍胎兒的生理機制。我們知道,母親依然會對所有其他的外來物質產生免疫反應,我們也知道胎兒並沒有與母親的免疫系統在生理上完全隔離,受到特殊庇護。貌似孕婦與胎兒的關係裡有一些特殊而且非常複雜的事情。這可能早在受精之初就開始了。從那時起,母親的身體就開始逐漸習慣父親的基因。在懷孕的早期,發育中的胚胎就與母親的子宮開啟了複雜的對話。胚胎不僅躲在胎盤背後來逃避母親的免疫反應,而且還分泌一些分子用來針對性地防禦母親的免疫細胞,因為後者更危險。母親的自然殺手細胞和T細胞在胎盤外盤旋,但是它們並不是為了殺死胚胎細胞,而是轉入調控模式,開始釋放出抑制免疫反應的訊號,並確保胚胎安全進入子宮(同時促進胚胎的血管生長,這對胎兒來說是好事)。同時,胚胎細胞也不會表達第一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分子,以逃避免疫監視(有些感染病毒也使用這種策略來逃避免疫監視和攻擊)。此外,母親的免疫系統接觸胎兒的蛋白質並開始學著容忍它們。除此之外,母親的免疫系統也會受到廣泛且微妙的抑制—但不嚴重,因為孕婦仍然能夠抵禦感染。整個免疫系統會下調一級。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在懷孕期間會有所緩解。目前我們的理解是這樣的:在不同類型的細胞和訊號的作用下,子宮成了免疫系統的特區(其他免疫特區還包括大腦、眼睛和睪丸),更少發生發炎。胚胎與母親的免疫細胞會進行活躍的對話,它們能在整個孕期和平相處。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會出錯,而且偶爾也的確會出錯。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母親就會對胎兒發生免疫反應。在極端的情況下,這可能會導致女性不孕。在懷孕的早期,它可能會引起自然流產;在懷孕後期,這可能會引起一種叫作「子癇前症」的發炎反應,對母子都非常危險。最後,說一件有點詭異的事情:胚胎細胞有辦法從胎盤中游離出去,進入母親的血液系統。之前有理論認為,這也許是為了下調母親的整個免疫系統,使它對胎兒的出現做足準備,這可能也是母嬰對話的一部分。但是,最近幾年,研究者發現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有些胚胎細胞即使在分娩之後仍然在母親的血液裡逗留—事實上,可以在分娩之後存活數年,從免疫學的角度看,這真說不通。研究者發現,它們會出現在母親的許多組織裡—包括肝臟、心臟,甚至大腦—它們可以發育成熟,變成正常的肝臟、心臟或是腦細胞,留在母親體內。讓我再說一遍:由於我妻子生了我的孩子,她體內和大腦裡的一些細胞現在也有我的基因了。這被稱為母胎微嵌合。目前沒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
2020-10-26 癌症.乳癌
看見乳癌之後的天晴/經歷大病一場 我心重開機
發現罹癌才30歲,那時在家照顧一歲多的幼兒,腹中還有四個多月的孩子,沒想到乳房硬塊不是因為餵母乳使乳腺阻塞,而是癌細胞。脖子的淋巴也摸到腫塊,萬不得已,只能選擇把孩子引產,積極接受治療,希望還能繼續照顧一歲多的老大。剛發現時很驚訝,對癌是什麼也不是很清楚,雖聽說年輕得癌可能是基因問題,但反省生活習慣,在吃、睡、運動、心情方面,並沒有很重視,因照顧幼兒疲累,無暇關注自己,甚至沒有警覺身體已不對勁。好在有信仰,痛定思痛,把生命交給上帝,醫療交給醫師,我盡力調整生活、照顧家庭。治療過程中,得到許多人幫助和關懷,教會媽媽排班幫我做便當,讓我有體力面對治療,也能專心陪伴孩子;家人、朋友時不時的關心問候;爸媽、公婆的支援和照顧。在關愛中,我想要好好活下去,希望病好了能回饋社會。經歷了化療、標靶、開刀、放療、吃藥,從發現罹癌至今七年多,大病一場的經歷,讓我的心像是重開機,「生命如此有限,生命中的優先次序是什麼?什麼是重要的人事物?需要有怎樣合宜的界線保護身體與心靈?」經歷過辛苦抗癌,更珍惜習以為常的每一天;走過低谷,更能同理陪伴在病痛中的人。
-
2020-10-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重要的「小」事—— 護理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護理師的心聲」,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三位資深護理師剖心掏肺地與大家分享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愛」,以及由病人或親友的病痛、甚至死亡所得到的對護理志業與人生更深一層的體認。衷心希望這真誠的「心聲」能使讀者更瞭解神聖的護理工作,讓台灣社會大眾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更加珍惜、尊重這些白衣天使,更希望台灣會有更多有愛心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這令人尊敬的行業。做了13年的護理師,老實說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會離開我熱愛的臨床工作。我不是工作狂,也不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活菩薩,我只是跟大家一樣的普通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但熱愛究竟是從何而來,我也是花了一點時間才弄清楚,原來人與人之間良性的互動可以喚醒孟子二千年前倡導的人性本善論。在照顧病人的當下,我不曾想過偷懶,不是因為我人很好,而是因為我不希望自己的懶惰造成別人的傷害,這種惰性跟放假在家當沙發馬鈴薯截然不同,當沙發馬鈴薯這種無害的生物我真的可以。常常有人笑我們「當護理師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打針、發藥、翻身、換尿布」,小時候的我不懂得反駁,只覺得委屈。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是資優生,但從台大畢業之後就搖身一變,成了大家口中的「小」護士。現在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對於護理角色有了全新的定義,不再去在乎別人的誤解,但我相信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曾被我照顧過,你會很喜歡被我照顧著且打從心裡尊敬我,稱我林護理師或是護理長。當然我不是護理長,只是因為他們總是認為很厲害的護理師就是護理長!相反的,也有人會以為資深的我是新進護理人員,原因在於我總是笑容滿面,自然的與他們對話,盡量不露痕跡的把每天應做的日常評估藏在生活互動中。例如:「陳小姐早安,昨晚睡得好嗎?有沒有又半夜痛醒呢?」 「多虧你有幫我跟醫生說,昨天他幫我加的那顆睡前的止痛藥好像有效耶!」「哇!真是太好了,那你早餐吃了嗎?」「我還不想吃。」「你最近好像吃得很少耶,有排便嗎? 要不要我幫你聽聽肚子,看看蠕動的如何?」「好啊!我昨天是沒有排便,但屁倒是放了不少(害羞的笑了出來)。」「喔~那不錯,有排氣至少腸子應該是有在工作的,聽起來也蠕動蠻正常的,(叩診砰砰砰)嗯~確實空氣很多,少吃點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族繁不及備載)」「你一定是新來的吧!才會這麼親切。」「哈哈,我就當作是稱讚囉!」就這樣每天打針、發藥、翻身、換尿布,讓我知道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關乎病人生死的大事。在醫師開出處方,藥師調劑藥物,傳送人員送到病房,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出錯,在我的十幾年的臨床經驗中就遇過,醫師把藥物開錯床、藥師發錯藥、傳送人員送錯病房,最後的守門員當然就是護理師,萬一在給藥前仍沒有被發現,那承擔一切後果的就是完全沒有保護自己能力的病人了。我曾在一本書中讀到「護理師是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Nurses are the patient’s last line of defense)」,所以我們在打針、發藥的每一刻完全都馬虎不得。看到這裡或許你就可以同意,打針、發藥確實證明了護理人員具有醫療專業知識,不然怎麼在醫師開錯藥時知道那個藥不應該給那個沒有那些症狀的病人;也有藥物專業知識,才能告訴病人要注意什麼藥物相關副作用,還有什麼藥不能跟什麼食物一起吃,例如每年中秋節都要不厭其煩的提醒有在吃脈優(Norvasc)的病人,不能跟柚子一起吃,因為柚子跟葡萄柚一樣都會抑制體內的CYP3A4酵素,進而影響藥物代謝。那翻身跟換尿布呢?哪裡有專業可言,這不是每個人多練習幾次就會的技術嗎?不知道大家可否還記得第一次幫小baby換尿布的手忙腳亂,尤其怕他的排泄物呈現土石流狀,在翻開尿布的那一刻的進退兩難。更不要說我們換的尿布是大很多號的尺寸,也無法將他雙腳抬起來,快速把尿布進行抽換。再說,病人拉稀便並不是最可怕的情況,我最怕病人解血便或黑便,因為這樣的症狀往往代表著消化道哪個部分正在出血,若沒立即與醫師討論後續措施,病人的出血情形就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像是出血性休克。在旁人眼中以為很簡單的換尿布,但我們並不只是單純做這個動作而已,同時間眼睛也沒閒著,得一邊掃描查皮膚的狀態與完整性,幸運的話可以發現初期的壓瘡,在傷口產生前就可以開始給予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像是兩小時翻身一次或是使用特殊敷料進行皮膚保護。以上這些無論是醫學、藥理或是護理的專業知識,我們都必須依據病人的背景知識,用他們可以理解的語言來進行解釋達到衛教效果,否則說得再多都是徒勞。常常在醫師離開後,病人張大眼睛很像課堂上很想認真上課卻無法理解老師的一字一句,我看過那樣的眼神,也知道那種無力感。所以我試著用他們可理解的語言再解釋一次,同時鼓勵他們發問,因為我們總是可以透過一來一往的過程,了解彼此更多。但所做的一切難以為外人道,因為社會大眾總是以南丁格爾的神聖形象來視這些付出為理所當然。我不意外有些護理師因為在臨床遇到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會透過社群網路來宣洩不滿,我也有真的很不開心的時候,不是因為感覺自己做得沒得到回饋,而是在社會上有太多的家庭關係太過複雜。有時候病人並無法如願地當自己生命的主人,家屬有時因為太愛所以無法妥協在生命末期用支持療法(Best Supportive Care, BSC)取代侵入性或過分積極的醫療行為。身為被賦予病人代言人(patient advocate)的我們,在與家人溝通前期必須先充分了解他們的想法,這過程勢必會充滿火花,因為他們會以為你不懂得愛才會要他們放手,但你得讓他們理解,如果我們的愛只會增加並延長他的痛苦,不停用「我都是為他好」來說服自己,其實放手(let him/ her go naturally)才是真正愛的表現,但放下我知道一輩子都不可能真的放下。說到這,或許你會好奇既然我熱愛那又為何要離開。對我來說,其實我不曾離開。在臨床工作那麼多年,所以很清楚有那些問題仍需要改善,很多事情想做、該做、要做,無論是護理教育或是改善護理人員的執業環境。現在的自己專注在強化個人的研究與學術能力,未來無論會往哪裡走,我都知道一定不是捨棄理想的那個方向。
-
2020-10-26 養生.樂活人生
65歲買最後一棟房!張金鶚:選退休宅5指標,「這輩子賺的錢這輩子花」是最高境界
編按:2019年,房地產專家張金鶚從任教30多年的政大退休,在木柵半山腰買下人生最後一棟房子作為退休宅。他認為,一棟理想的退休宅應具備幾項特質:能讓人在地老化、和家人保有獨立但不失親密的關係。且最好在屋主生前,就能藉由以房養老、捐房養老等方式,換取老後生活的保障。怎麼為自己規劃老後理想的居所?走進清大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位於木柵半山腰的家,陽台擺著畫架,屋裡的背景音樂是古典歌劇。往窗外望去,眼前一片雅緻的綠意,還有松鼠穿梭其中。去(2019)年暑假,他從任教32年的政治大學退休,同年搬入新家。在這個離市中心稍有距離,但生活機能完善的社區,展開新的生活。66歲的張金鶚,曾任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市副市長,是台灣知名的房地產專家。他在台北出生、2度赴美留學、在政大任教多年。算下來,60年的人生已換過21個住所,前後買過4棟房子。「換屋跟搬家都很累,這應該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棟房子。」他笑說。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曾說過,「家,是生活的容器。」隨著生命階段轉換,居住需求自然也有所改變。人生最後一棟房子,怎麼挑?換屋前先看5大指標 退休宅尤重區位與管理鑽研房地產30多年,媒體總稱張金鶚為「空頭總司令」。他反對炒房,認為台灣房地產價格長期處於不正常的高點,房價終將泡沫化。但2019年,張金鶚賣掉2間房子買下退休宅,引起不少討論。有人笑稱,連「空頭總司令」都買了房,想必房地產前景看好,現在就是入場的好時機。但張金鶚澄清,退休宅是人生最後一棟房子,他優先考慮的不是增值空間,而是個人對生活的期待。「我退休在即,馬上就有自住需求,不管時機好壞我都會買。」人生下半場,孩子大了、生活型態改變,房子該怎麼換?張金鶚分析,購買房地產前要考慮5大元素:產品、價格、區位、時機、管理。以他自己為例,退休後工作時間縮短、個人時間變多,因此社區的居住品質、休閒育樂機能顯得特別重要。這次換屋,他最在意區位和管理。區位,指的是房子座落的地點。市場定義的區位有2種,一是距離市中心遠近的「大區位」,一是鄰里生活機能的「小區位」。張金鶚提醒,市場上的好區位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熟齡族買房主要是自住考量,不必執著於「蛋黃區」的房子,小區位比大區位更重要。在政大河堤邊住了20多年,張金鶚也曾想搬到交通更便利的市中心。但台北房價高漲,同樣的預算,市中心的房子總是比近郊更小、生活品質更差。最後,他和太太買下位於木柵的新家,離舊家只有走路10分鐘的路程。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木柵離市中心有段距離,且社區離最近的捷運站走路仍要15分鐘。但他在政大教書多年,木柵是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哪裡適合散步、哪裡有好吃的餐館,全都一清二楚。加上父親還住在舊家的社區,方便就近照顧。離捷運站有些距離,也讓房價相對便宜。不是蛋黃區,但是他心中的好區位。此外,張金鶚也指出,鄰里關係對老後的居住安全有極大的影響。「遠親不如近鄰是真的。老了跟鄰居關係不好會很慘。」他笑說。但現代人情淡薄,若沒有好鄰里,就要有好管理。例如,平日衣物送洗、叫計程車,都可以請物業管理公司代勞。他所住的社區總共177戶,住戶共用一棟會館,內含交誼廳、圖書室、健身房、電影院,游泳池、三溫暖和酒吧。雖然每坪100元的管理費不便宜,但張金鶚說,他和太太都愛游泳、平時又有健身需求。完善的公設,是他們考慮購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若社區管理不善,游泳池也會變成蓄水池。張金鶚指出,他曾研究過都市集合住宅的管理模式,發現:100戶上下、中型規模、住宅坪數相近的社區,因為住戶同質性高,更容易凝聚社區共識。規模大的社區雖管理費較低,但住戶協商、管理不易,反而會產生「規模不經濟」,使生活品質降低。換屋前,不妨多留意。老後理想的家人關係 同鄰不同居、獨立又相繫幾年前,張金鶚的媽媽過世,94歲的爸爸從養生村搬回家和看護同住。他和姊姊輪班,每週日都到爸爸家,陪他吃午餐聊天。他認為,中年人和父母最好住得近,但不用一起住。「端一杯茶、一碗湯過去還是熱的,這樣的距離剛剛好。」他形容。他回憶,32年前買下第一間房子時,曾有一段時間和父母同住。一個屋簷下有2個家庭,4人都過得有些辛苦。「長輩看到孩子會想問、想管,我們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加上爸媽總會護著自己的兒子,讓媳婦壓力更大。」幾年後,夫妻倆購入第二棟房子,把起家厝留給爸媽居住。後來,考量長輩年紀大了、不方便爬樓梯,他們又買下自家樓上的另一棟房子,讓爸媽住進同一社區。彼此「有點近,又不會太近」,方便照應又不會相互干擾。同樣的哲學,也適用於夫妻關係上。張金鶚指出,退休宅的格局原本是4房,他們改為2房2廳。2間臥室都是含衛浴的套房,中間以更衣室隔開,門也可以上鎖。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在各自的房間冷靜;晚上睡覺,也不會被對方的打呼聲吵醒。分房睡,反而更能維持感情。老夫老妻需要獨立的空間,但關係可不能像室友。退休後,張金鶚開始上油畫、古典音樂課,太太則學小提琴和藝術。2人的興趣重疊,也反映在空間規劃上。陽台正對窗外的好風景,適合放畫架、種花草。同一側,書房窗邊也有個小長椅,讓夫妻倆可以愜意的喝下午茶。「當初規劃是我念書時,太太可以坐旁邊跟我聊天,不過搬家後好像還沒實現過!」張金鶚笑說。此外,家中雖然只有2人,但餐廳、客廳仍保留寬敞的聚會空間。張金鶚教書多年,學生們的感情很好,每年都會不定期聚會、旅遊。因為「鶚」容易被誤讀成「鴨」,張金鶚綽號「鴨子」,他指導過的150多位學生們也組成「鴨子家族」。即使退休,小鴨子們仍不時來家中造訪,讓頂客夫妻的生活不寂寞。房子不要太早給小孩 房產活化換老後保障最理想台灣房價高漲,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4、5年級的父母總會希望留房產給孩子,或者至少讓孩子住在家裡,節省生活開支。但張金鶚指出,學術研究已顯示,長期賴家會導致年輕人難以獨立、成長,更可能進一步推遲結婚、生子的年齡。他建議,若一時買不起房,父母可先資助孩子租金,讓他們即早離巢。假使孩子住在家裡,也要讓他們付生活費、幫忙家務,培養責任感,不能「無條件賴家」。至於房產繼承,張金鶚則認為,房子常會成為子女爭產的導火線。且過往的研究亦顯示,父母將房子過繼給孩子的時間愈早,他們日後聯繫、探望父母的次數愈少。「人生最後一棟房子,最好在生前就百分之百消費。」他說。他認為,父母與其將房子留給小孩,不如思考如何利用房產變現為養老金,減輕孩子照顧父母的負擔。例如,他曾大力推動「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即大眾熟知的「以房養老」),鼓勵退休族將名下的房子抵押給銀行,每月換取現金作為生活費,且仍可住在自己的房子。這樣的模式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可惜在台灣開辦5年多來,申辦人數不如預期。如果擔心申請以房養老,銀行鑑價較低、每月獲得的資金不足,也可考慮另一種「捐房養老」模式。張金鶚指出,幾年前有位獨居的長輩,長期接受伊甸基金會的照顧。他希望能將名下的房產捐出,條件是基金會必須持續提供照顧服務,直到他往生為止。在張金鶚的建議下,基金會和老先生簽訂了契約。長輩生前可在最熟悉的環境終老,平時也有人探望。在他身後,基金會將這棟房子當作中、南部癌症病友北上就醫時的臨時住所,達到雙贏的局面。除了伊甸以外,目前國內也有愈來愈多非營利組織接受這種名為「附負擔捐贈以房養老」的合作方案。此外,張金鶚也相當推薦國外盛行的「售後租回」養老模式,屋主將房產賣給保險公司,再以售屋所得向承租原本的房子。合約當中明文規定,保險公司有義務將房子承租給原屋主、並負責維護修繕,直到屋主往生為止。在這個前提下,屋主可拿回較多資金,也不用擔心老後居無定所。「或許有人認為,有房才有安全感。但你過世後房子一樣會被賣掉,差別只是生前能否拿到錢。」張金鶚直言。65歲買下人生最後一棟房子,張金鶚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在地老化、淨現值(NPV)歸零」。很幸運地,他和太太的人生下半場能住在熟悉的環境、享受生活的樂趣。這棟退休宅將來還可捐贈換照護或申請以房養老貸款,即使沒有小孩,也不用擔心老後無人看顧。身為房產專家的他,很清楚房子是身外之物。一棟房子若無法讓人活得更好,價值再高也只是負擔。「這輩子賺的這輩子花光,才是人生最高境界!」原文:65歲買最後一棟房!張金鶚:選退休宅5指標,「這輩子賺的錢這輩子花」是最高境界
-
2020-10-26 科別.皮膚
長期穿膠鞋工作 工人香港腳引發敗血症險喪命
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柯偉立指出,在台灣至少有二百萬人罹患足癬(香港腳),看起來好像不是嚴重的疾病,很多人都「與它同行」,一名建築工人因為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且細菌容易侵入血液,進一步引起敗血症,差一點因而影響生命。柯偉立說,這位45歲的建築工人,因工作關係經常穿著短統膠鞋,即使膠鞋進了髒水也只好忍受,頂多利用工作空檔脫鞋沖沖水後,又穿回膠鞋繼續工作,剛開始在右腳趾的縫間出現白色的皮膚小小裂縫,以為是泡水造成皮膚發白,沒想到竟然演變成疼痛紅腫,實在難以忍受,只好向工地請假看皮膚科門診。他說,事實上建築工人早已長期罹患香港腳未好好治療,加上天氣炎熱與腳部衛生不佳,香港腳進一步惡化,使得腳趾縫處的皮膚出現破損,讓細菌有可趁之機,侵入傷口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更嚴重的是,他的右鼠蹊部淋巴結已腫大疼痛,顯示細菌侵犯至淋巴組織,這樣的蜂窩性組織炎,如再延誤就醫,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柯偉立說,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當細菌感染已經侵犯到皮膚皮下脂肪層,因為皮下脂肪本身的排列方式有點像蜂窩,所以這類的症狀又稱為蜂窩性組織炎。他提醒,台灣氣候高溫溼熱,黴菌無所不在,很多人都有香港腳的經驗,常見的症狀除了癢、足部脫皮、生出小水泡,由於皮屑會掉到沙發、床舖或洗澡間,很容易感染給家人。感染香港腳的人,即使治好了,也很容易復發。因為很容易再從環境中感染到黴菌,這也是香港腳被認為較頑強的原因,必須耐心接受藥物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香港腳出現小傷口,不處理任其惡化,是有可能引起其他細菌的感染,而引發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該建築工人的蜂窩性組織炎,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後順利治癒,其嚴重足癬也在口服抗黴菌藥物數周後明顯改善。柯主任提醒,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不是很好,若有香港腳卻未好好治療,常因此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對於這個常見的疾病,仍不可不慎。
-
2020-10-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失眠吞安眠藥 當心四大飲食雷區
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許多人會服用安眠藥讓自己好好睡一覺。但有些人經醫囑服用安眠藥後仍無法入睡,或是早上起床後仍然昏昏沉沉,可能是吃了會影響藥品療效的食物,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服用安眠藥期間一定要避開四大飲食雷區,否則不但無法發揮藥效,更可能危及生命。常見的安眠藥物有兩大類,一為苯二氮平類藥品(BZD,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等)及非苯二氮平類藥品(non-BZD,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等)。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如果因為吃了安眠藥沒效再吃一顆抑或用藥期間在睡前喝點小酒助眠,可能不但無助於睡眠,還有害健康。因此整理出四大飲食雷區,提醒民眾注意:一、勿搭配酒和添加酒精的飲料及食品睡前來杯酒配上安眠藥是相當危險的行為,酒精會加乘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若與BZD、non-BZD、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及orexin受體拮抗劑等安眠藥同時服用,可能會導致暈眩、嗜睡、減弱警覺性、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抑制呼吸,危及生命。二、勿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及食品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失眠者飲用咖啡或含咖啡因的茶類後,常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入睡。尤其正在服用安眠藥的民眾,不宜在睡前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到了睡覺時間還精神飽滿,而自行增加安眠藥劑量,結果導致服用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三、服藥期間避免飲用葡萄柚汁葡萄柚汁會透過抑制體內肝臟酵素CYP3A4的代謝作用影響多種藥品的代謝,使得藥物的血中濃度升高,增加頭暈、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四、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太豐盛的餐點會延長腸胃的消化時間,不僅會影響睡眠,還可能會影響藥效。例如餐後立即服用BZD類藥品,吃進去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藥品的再吸收,導致藥效增強;non-BZD類藥品,則會減低藥品作用,因而無法及時緩解失眠問題。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則表示,過去曾有一位病人每天都需要飲酒應酬,但同時也因為失眠困擾正在吃安眠藥。沒想到吃完一個半小時後,左手、左腳突然無力,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經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酒精加重安眠藥效,出現「假性中風」的症狀。至於葡萄柚汁會拉長安眠藥的代謝作用,除了隔天睡醒後仍有頭暈的症狀,也可能導致夢遊、夢駕的風險。沈采穎說,尤其葡萄柚汁本身在體內代謝也慢,通常需要三天在體內的濃度才可能降至一半,因此不要認為喝完葡萄柚汁兩小時後就可吃藥,最好服藥期間都別喝為宜。藥師沈采穎說,安眠藥屬於管制藥品,需有醫師開立且有數量管制,無法從社區藥局購買。她進一步表示,失眠只是一種症狀,不一定要馬上尋求安眠藥,也千萬不要有「每一種疾病都一定有一種藥物治療」的觀念。如果有失眠症狀,可先從自身作息調整,或像藥局諮詢購買鎂、鈣等保健食品,或舒眠的中藥類指示用藥,以食療方式達到助眠效果,避免安眠藥成癮風險。
-
2020-10-25 科別.心臟血管
全球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 4「隱形殺手」超危險...坐太久要小心
150年前,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凡爾紹(Rudolph Virchow)發現了血栓形成3要件和其病理成因:(1)為血中成份異常,(2)是血管壁有改變,(3)為血流變化,時至今日這3項要素仍適用於今日的血栓臨床診斷。為了紀念該學者的偉大發現以及貢獻,國際血栓及止血學會將他的生日10月13日訂為「世界血栓日」 (World Thrombosis Day),以提高社會大眾對於血栓的認識與重視,並且關注血栓疾病,增進人民的生命健康。全球每16秒就有1人得血栓 世界血栓日呼籲大眾重視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為響應並呼籲民眾重視血栓問題,16日共同舉辦「世界血栓日—大家來重視」活動,由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彭慶添醫師等一同參與。彭慶添表示,舉辦活動的目的,是要呼籲民眾重視血栓問題,這個疾病雖然嚴重,但是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癒的。醫護同仁應該要重視鑑別診斷,用藥要精準。同時希望研究單位能夠進行更多深入的研究。彰基副院長林慶雄醫師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16秒有1人罹患血栓疾病、每37秒有1人因血栓死亡,重視血栓問題刻不容緩;尤其像現代人久坐的生活型態,加上肥胖、抽菸、飲酒等,都可能造成血栓風險,民眾除了需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戒除不良生活嗜好之外,更要對身體狀況有警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獲得妥善的照護。血栓分動脈、靜脈2種 血管阻塞不通即形成血栓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沈銘鏡教授表示,血栓即是血管(包括動脈或靜脈)阻塞不通。動脈血栓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及末稍動脈阻塞等;靜脈血栓則包括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及門靜脈栓塞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臨床上很常見,其症狀包括下肢腫脹、疼痛以及患處皮膚變褐色等。檢查時會出現大小腿壓痛、單側水腫、發熱、皮膚變褐色以及表層靜脈擴張的現象。大腿近端的深層靜脈血栓常會脫落流入肺部,引起肺栓塞,嚴重時還會導致嚴重血液循環障礙、下肢壞死,發生大量肺栓塞通常會導致休克而死亡。靜脈型血栓台灣患者有一半是先天遺傳 多與S或C蛋白缺乏有關根據研究,我國靜脈血栓每年發生率約為每1,000名大人中0.5人以下;發生靜脈血栓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傷、開刀、懷孕生產、久坐或久臥不動、心臟衰竭、癌症、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骨髓增生等後天性原因或是先天性遺傳;台灣地區遺傳性靜脈血栓占總發病人口約50%,其好發症的主要病因,是S或C蛋白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但也有病友是完全找不出原因的。目前血栓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服用抗凝固劑,可以有效控制血栓惡化,只要控制得宜,血栓症病友的行動、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台灣血栓醫學會秘書長林炫聿醫師提醒,血管壁損傷、血流速度異常、血液成份異常都是血栓形成的要素,雖然血栓症不易發現,卻會對民眾造成危及生命的影響,所以每年10月13日世界血栓日活動,期盼能讓民眾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危險因子、症狀及治療,喚起民眾對血栓的重視,減少因血栓造成失能甚至死亡的嚴重結果。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坐太久靜脈血栓會奪命! 多發生在單腳,5種人都屬高危險族群 輕碰就瘀青? 不是皮膚嫩,當心身體潛藏4疾病
-
2020-10-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帛琉旅遊泡泡破滅學者很意外 點名下個可跟越南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證實,帛琉旅遊泡泡暫緩,今年可能性很低。對此,學者表示很意外合作破滅,台灣下個目標可考慮跟越南或泰國談合作。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說,帛琉態度轉變,讓大家很意外,先前訊息是帛琉催台灣,很積極遊說,現在變成台灣積極討論結果帛琉認為台灣陸續有境外輸出,加上現在又適逢帛琉選舉,所以有點顧慮。面對帛琉旅遊泡泡生變,台灣可以放眼哪個國家?黃正聰說,越南狀況也很不錯,以百萬人次來看,台灣每百萬人有逾20個確診,越南每百萬才11個確診人數。先前越南一度失控,但有控制下來,總確診率低於台灣,是下個希望。泰國也沒有特別高,每百萬人50餘個,也可以考慮合作。至於旅遊泡泡何時才可以實施,黃正聰說連帛琉看起來這麼容易成為旅遊泡泡的都破局,更何況是別的國家,現在秋冬疫情可能又有變化,但如果年底秋冬疫情控制順利,明年第一季可能還有機會推廣旅遊泡泡。國旅已經有累積經驗去評估旅遊泡泡,明年上半年都有機會。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則說,不要勉強一定要和帛琉進行旅遊泡泡。現在這個時機點如果大家都有共識且是安全的,就會樂觀其成,反觀如果雙方面都有疑慮,涉及到人民安全,儘管產業很殷切期盼,但生命只有一個,還是謹慎比較好。劉喜臨說,現在全球面對疫情已經有新的策略,疫苗如果成功推出,每個國家都有談旅遊泡泡的機會,但還是以鄰近周邊為主。劉喜臨說,從產業的角度思考,出境旅遊對國人比較有感,離島國家或地區就會比較適宜。如關島、帛琉、日本沖繩或韓國濟州島,屬於島嶼型,管控上比較容易。若以經濟角度來看,我國應該更希望看到入境旅客,對台灣觀光才會有直接效益。至於何時能夠實施旅遊泡泡,劉喜臨說,每個時間點都有可能,無法預測推行旅遊泡泡時間點,現在全球預測疫情比較容易受控制是到2024年,不過還是要看今年冬季是否是好發期,疫情爆發迄今,還沒有全年資料,沒辦法看出端倪。
-
2020-10-24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迷信保養傳說 走火入魔損健康
世說新語。「什麼是領導?」「領導就是由相信到迷信!」「什麼是老闆?」「老闆就是服從到盲從!」「什麼叫小三?」「小三就是迷戀到迷惘!」說得也有幾分道理,信任或是迷戀一個人,可以是理智的,但也有可能後來走火入魔,失去理智。同理,對許多醫學常識也容易如此。例如坊間許多有關健康保養的傳說,可能有些地方是對的,但如果走火入魔,由相信到迷信,則容易危害健康而不自知。例如許多藥都有副作用,有許多藥需要長時間服用,甚至要吃一輩子。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用藥通常要吃一輩子,但如果糖尿病不厲害,經飲食控制、運動,控制體重,也許就不用一直吃藥。同樣地,如果有了高血壓,通常要一直吃藥,但如果是肥胖引起的高血壓,說不定減重之後,血壓就正常了,或者如果是緊張過度,或咖啡、茶喝太多引起的,只要控制情緒或咖啡、茶,說不定血壓就正常了。但有不少人沒那麼幸運,糖尿病、高血壓通常一輩子要服藥控制血壓、血糖,但也有一些人怕要吃藥一輩子就不吃藥,結果可能引發心臟病或腦中風或糖尿病併發症,才驚覺服藥的重要性,但通常為時已晚。又如B肝抗病毒藥物,目前無法消滅肝內的病毒,只能控制血液中的病毒,使肝臟不再一直發炎,但有些病友就怕要吃一輩子,不願意聽從醫師指示服藥,等到肝臟發炎甚至猛爆性肝炎發作,才緊急服藥,但有時就為時已晚,生命大受威脅,甚至因此往生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2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0-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代理孕母行不行? 風險和自然懷孕一樣?
【編者按】「性別與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但本週卻是「醫病平台」首次以這主題刊登三篇文章。張博淵教授以其心臟科的專長提出醫學數據,呼籲醫界及社會大眾不容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而延誤診斷。另外我們在此發表有關「代孕母立法」的兩種不同看法,一位在專業方面深受尊敬的藥師長年以本身是子宮發育不全的病人,挺身呼籲「代孕解禁」的推動;一位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意見領袖卻因擔心女性可能因代孕合法化而造成女性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這種「科技不能解決的社會文化問題」惟有在社會大眾透過理性的對話,了解事實並屏除誤解,才能達到共識。日前立法委員提出代理孕母的修法,再度引發社會的關注。不孕者悲情的處境及傾訴,讓社會難以回絕她們「要求代孕母」的訴求,但是,作為一個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團體,我們又很難不看到女性不但因此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且無法扭轉的命運。在這兩難下,希望從代孕制度可能帶給代孕母的風險及社會問題的討論,讓社會瞭解婦團的立場。代孕只是出借子宮嗎?多年前有位小兒科郭醫師投書論壇說:「就現代生殖醫學來看,子宮『只不過』是一個天然的『保溫箱』而已……代孕制度『只不過』是試管嬰兒外加一個別人子宮的天然保溫箱而已。」把子宮當成保溫箱來看待,是缺乏對懷孕的認識與經驗,更把女人視為生產的工具。代孕不是代孕母提供子宮而已。一條臍帶繫著兩個生命,孕母身體不斷地運作,提供養分、氧氣,呵護胎兒的成長。它是一個人近乎一整年的生理、心理、生活及生命的投入。不僅如此,懷孕婦女的生活需求也不是她一個人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有賴她的先生、公婆、甚至小孩。因此,整個家庭的生活也一併牽捲在其中,深受影響。所以,代孕不是簡單的「子宮」出借,而是代孕女人及其家人在生活、甚而健康、生命一併的付出。代孕的風險和自然懷孕一樣?代孕是以人工生殖的技術進行。目前,此技術35歲以下的活產率約為35%。所以代孕母平均要經過2.5到3次的懷孕週期才能成功,對代孕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不但如此,懷孕、生產是有風險的,如:羊水栓塞、植物人、死亡、胎死腹中等。代孕除了上述的風險外,又有減胎造成感染或致死、多包胎的問題。2017年發表在FERTILITY AND STERILITY的研究指出,代孕(人工生殖)的早產、新生兒體重不足、前置胎盤、妊娠性高血壓、妊娠性糖尿病等都比自然懷孕高很多。這些風險不是口頭上的語言或統計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因此,為了滿足不孕者的需求,讓健康的代孕母承受這些風險及複雜的處遇,不夠厚道,也有違社會倫理。如果媽媽因代孕而死亡,那麼我們將如何面對她的小孩?如果女人因代孕而重度身障,誰要照顧她一輩子?無情的包裝:無償或利他為了杜「商品化」之口,倡議者提出「利他」及「無償」的代孕制度。然而,瞭解這些風險及處遇還「願意」代孕,除了極少數的「善心人士」(還願者?),應該多為有經濟需求的人。以「無償」為基礎的代孕金額是以「成本」,如營養費、工薪資損失等來計算的。但是,不論怎樣防止變成倫理詬病的「交易行為」,都會是一個高額的價碼。因此,代孕制度將是一個為有錢人建立的制度,有錢人出錢購買會傷害他人健康或死亡的服務,甚而買斷提供者的身體自主權,將女人變成「生小孩」的工具,透過金錢誘因侵蝕經濟弱勢者的人性尊嚴!生殖專業醫生常說,看到不孕婦女很可憐,所以支持這個制度。如果是這樣,也請他們一併以「利他」及「無償」的愛心僅收取醫療成本費吧!我們國家對於活體捐贈限於五等親內,不允許一般「善心人士」的捐贈,理由是一樣的:對於捐贈者健康及生命的重視,以及防止藉「善心之名」行「買賣之實」的剝削行為。對於沒有他途的「救命」需求,我們尚且如此嚴謹地規範,而不孕,當然是社會必須關注的議題,但,它不是生死攸關,也有替代的選擇——收養。所以,代孕是否要比活體捐贈更寬鬆,開放給「善心人士」,這是社會要思考的嚴肅課題。科技不能解決社會文化的問題支持者說應給女人多一個選擇,然「代孕制度」究竟是多一個選擇?還是限制了她的選擇?有不孕的婦女告訴我們,她其實想收養小孩,但是因為《人工生殖法》通過,公婆要求她作試管嬰兒,讓她身心飽受傷害。代孕制度通過後,勢必有許多女性會被迫作這樣的選擇。但是,代孕即使試再多次也不保證一定會成功,或一定會生男孩,因此,對這些人而言,家庭間的問題還是會繼續存在。科技有它的侷限,再進步的科技也無法解開傳統文化的包袱,唯有我們的社會打開胸襟、改變思維,放手對血統的執著,女人才能掙脫包袱,自在地生活。
-
2020-10-23 新聞.生命智慧
人生一定會碰到的7種「臨終急救法」:葉克膜、氣切、CPR…你該知道可以怎麼選
編按:如果走到人生終點,你想怎麼告別身邊的人,和這個世界?自己的生命,自己作主。自己的終點,自己來寫!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擁有更多的「生存」機會。但是,「活著」≠「好活」。過多的醫療行為,只是延續生命,並未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我們都會老,但是又該如何「安老」?由《好活與安老》作者蔡宏斌醫師告訴大家。最後的尊嚴—臨終急救與處理臺灣高齡醫療時代來臨,「如何好好告別」已成為現今每個人都不可避談的事,無論是身邊摯友親人,還是自己遭遇,當生命無預警來到最終回,你會想要如何寫下生命結局呢?在媒體新聞中,或電影、電視劇中,常會看到昏迷很久的病人身上插滿各式各樣粗細不一的管子,獨自躺在加護病房的畫面。依照古典醫學的定義,「心臟跳動」就代表人還活著。但是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依靠機器運轉雖然能使心臟持續跳動,但這樣躺著,真的算是「活著」嗎?根據加護病房的資料統計,一個依照自然病程,5至7天便會自然死亡的病人,若已呈現多重器官衰竭,使用維生醫療延長30天生命,則相對的會失去救助其他六條生命的機會。換個角度想,如果躺在病床上的人換成自己或是親人,你會願意嗎?臨終急救的種類當因重大意外或是重病,導致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或生命徵象消失時,你會接受哪些臨終急救?我們常聽報導,「某某人因葉克膜關係,撿回一命……」,甚至「有家屬哭求醫院,找『葉醫師』救自己的家人一命……」,大家似乎耳熟能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葉克膜」是什麼、何時使用,又會帶來什麼後果?我們先來談談,所謂的「臨終急救」,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類:一、心肺復甦術(CPR)一般人最常聽到的「心肺復甦術」,是指對臨終末期病人所做的標準急救程序。雖然在心肺復甦術的搶救下,有15%的病人得以存活;但根據證據顯示,心肺復甦術無法讓多數重症末期病人的身體功能恢復到先前的水準,且若是患有多重病症,或是無法自理行動的病人,存活率更低於2%。此外,「成功的」心肺復甦術可能造成包括:肋骨骨折、胸部電擊灼傷、腦部受損、身體機能退化、無法恢復意識、必須依賴維生機器度日等等可能的後果。二、維生醫療意指用以維持末期病人生命徵象,但無治癒效果,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可能包含:1. 氣切(氣管切開術): 將氣管在頸部的位置切開一個洞,可以流通外界空氣,也可避免意識昏迷者的口腔分泌物嗆入肺部,同時做為長期抽痰使用。2. 透析治療(洗腎): 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在血液透析中,病人全身的血液必須流經一台機器,「洗淨」血中雜質,再將乾淨的血送回病人體內。透析的過程有時會讓病人感覺不適甚或精疲力竭,也常會伴隨有噁心、盜汗、頭暈、心跳加速、昏厥等現象。3. 呼吸器: 當病人無法自行呼吸時用來協助呼吸的機器,連接機器的軟管會從嘴巴置入直通氣管,利用機器將空氣打進肺部。對於可能會拔掉管子的病人,通常需要綁住雙手,或是注射鎮靜劑,避免因意外拔管而造成危險。4. 人工營養與流體餵養: 以一根能裝載流質食物的塑膠管,經由鼻腔直接插入胃或腸子。但對於末期的病人來說,太多的營養可能造成病人不適,且若對身體功能逐漸停擺的病患強迫灌水(靜脈輸液),累積的水分反而會讓病人感到不適。5. 抗生素: 末期病患常會反覆發生經常性肺炎,此時便會使用抗生素治療。藥物雖然可能暫時有效,但無法根治持續惡化的基本問題。6. 血液製品輸注(輸血) :當病人血紅素過低、血小板低下,或是有凝血功能障礙時,分別給予濃縮紅血球、血小板,或是新鮮冷凍血漿與凝血因子的輸注治療,可能延長病人數天時間 ,但若其病因無法治癒,會繼續出血或身體出現瘀青及血斑。過度輸血有可能發生肺水腫或是輸血過敏反應。7. 葉克膜(ECMO)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是一台取代或輔助心肺功能,使身體器官能得到充足的氧氣與血液灌流的機器,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包括:形成血栓或出血,感染時甚至會引起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而機械性幫浦運轉也可能引起溶血症狀,肢體末端也會因動脈插管造成的缺血而需要截肢,其他還會造成心肌的傷害或肺水腫等。葉克膜僅可以維持病人的心肺功能,但不能治病,生命末期病人使用葉克膜僅是延長死亡的過程,病人仍會死於原本罹患的疾病,或因葉克膜導致的併發症。在台大醫院的研究顯示,如果使用葉克膜超過14天,病人的臨床問題仍無法改善時,醫療團隊就應該與病人家屬討論未來的治療計畫,避免最後成為對病人無益的治療。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所提到的維生醫療,是指對臨終病人的無益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所提的維持生命治療,是對病人有益的醫療並不相同,雖然在醫療技術上同樣可以使用這七種方法,但是仍要依照病人的自主意願、醫病共同決策與臨床實際情況來做妥善處置。書籍介紹好活與安老:從病人自主權到安寧緩和,「全人善終」完全指南作者:蔡宏斌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0/02/26作者簡介/蔡宏斌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現職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發起人、荒野保護協會永久會員。長期關注醫護過勞與健康不平等議題,用心守護重症病人的健康, 陪伴家屬走出生命的幽谷。曾出版《好命到終老》系列書籍,主編《生命末期腎臟病人安寧緩和醫療評估指引》,經營《用心守護》臉書專頁,於2017年榮獲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用心守護-蔡宏斌臉書粉絲團:www.facebook.com/ntuhhint (粉絲人數14萬)延伸閱讀: 老舊枕頭捨不得丟,都是在養黴菌!譚敦慈:出現這兩種狀況,就應該要換新的
-
2020-10-23 養生.樂活人生
王竹語/退休容易得失智?從四個面向改變,越老越精彩!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倦遊錄》裡的故事。 歐陽修(1007-1072)在蔡州時屢次申請退休,他的門生覺得很可惜,對他說:「老師德高望重,素來為朝廷所以倚重。況且還不到退休年齡,為何一定要退休呢?」 歐陽修回答說:「我一生的名節,都已經被後輩描寫得差不多了,很詳盡了。只有早早退休,以保全晚節,難不成還要等著被驅逐嗎?」 無論是自願退休或是年限退休,在工作上我們被要求符合他人期待,自己也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所很多人在退休後放棄了部分生活,這種轉變太快,除非退休前已有準備或妥善規劃,否則最好不要一下子就跳到另一種完全不同生活。 若沒有心裡準備,較大衝擊有三方面: 1. 經濟來源縮減 雖然有退休金,但終究無法和退休前每月收入相比。又會擔心如果重大意外,退休金是否足以支付醫療費用。 2. 壯志未酬 退休前,公司若說,讓你駐派海外,並升當地主管。但能因為小孩還小而婉拒。現在小孩獨立自主,自己體能尚可,智慧與經驗又到了最成熟階段,卻要退休,肯定會在心理上造成衝擊。 3. 失落感首當其衝 有些人不喜歡自己的生活,他們把工作當作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尊嚴,現在退休,失去精神支柱。以前需要工作來證明自己、肯定自己。現在退休,失落感排山倒海而來。 退休後該做什麼?《樓功媿集》卷七十九載:前輩有一位做縣令的,退職後持念珠誦佛經,他叔父問他:「你難道想做佛嗎?」回答說「是!」叔父又問說:「你既然做了縣令,怎麼還想做佛呢?」回答說:「我有很多罪過啊!」其叔父非常吃驚。 退休後還是可以繼續做退休前做的事,比如轉無給職顧問;或是一直想做卻礙於公司政策經費而沒有趣做的事。 切莫什麼都不做,斷了他人資源需求與運用。 有四個面向給大家參考: 1. 保持社交聯絡 不要跟以前同事斷了線,甚至自己開發新的生活圈。 可以是公園裡三五位下棋的伙伴,或是聊得來的,認同自己想法的,不認同也喜歡開玩笑唱反調的,反正就是可以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的伙伴。 2. 保持學習,尋求目標 如果你是電腦工程師,學新的軟體;如果你是廚師,開發新的菜色。 對未來充滿希望,找別的目標,這目標不必多崇高偉大,可以是某一個短期的、容易達到的目標,全力以赴,又可以轉移注意力,不胡思亂想。 3. 保持自我功用,保持希望 不要因為從工作退下來,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一門職業認真二十五年,夠資格當顧問了。現在退休,有時間來做年輕時有興趣做卻沒時間做的事,這不是一般上班族想做就可以做的事。 4. 做一些不習慣的事 以前不習慣運動,那好,現在退休了,開始強迫自己運動。 並非所有新的嘗試都會得到報償,或是帶給你快樂。但是,那是轉移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你不會胡思亂想,身體一點小小不適就很緊張,認為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或不知道明天起床後要做什麼。 以前上班規規矩矩,朝九晚五,作息固定。太規律的生活有一個壞處:使人遲鈍。遲鈍,永遠都是不知不覺的,過了一段時間才後知後覺,驚覺自己怎麼變笨了。 我個人不相信退休後較容易失智,我想起下面的例子: • 2004年,86歲的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2013)成功讓南非主辦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他說這是給種族隔離制度結束十周年「最好的禮物」。 • 1547年,教廷任命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為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師,他時年72歲,其後不斷創作,至89歲去世為止。 • 1787年,已經退休的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出席了修改美國憲法的會議,那年他81歲。 •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於73歲出版《文明及其不滿》(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1929) • 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2004)1981年當總統,時年70歲。 • 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 Jr. 1880-1959)70歲任國防部長,他提出「歐洲復興計劃」,改善了西歐戰後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準,1953年他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 邱吉爾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1874-1965)於1951年大選,保守黨擊敗工黨,重新執政,77歲的邱吉爾再度出任首相。 或許老人會問:我擔心失智,但退休後資源好像沒有上班那樣充沛,又該如何? 有一次,一位非常有禱告經驗的信徒到海邊玩,當他漫步在懸崖,一不小心跌了下去,幸好被一棵樹勾住。於是他向上帝禱告,請上帝來救他。 當他迫切禱告之後,有一條小船經過,到了懸崖下方,船上的人都勸他跳到船上。 但他堅持繼續禱告,等上帝派天使來救,船只好離開。不久,有一架直升機飛過來想救他,可是他仍然堅持禱告,等上帝派天使救他,直昇機也離開了。 過不久這個人終於體力不支,落海而死。當他見到上帝,很不以為然地質問上帝為什麼沒有聽他的禱告?上帝回答說,那條船及直升機是聽到他的禱告後派去救他的...... 不是退休後擔心無所事事,很快失智,而是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 找幾個好友住一起,共同話題多,較談得來,有共同興趣,他們身上有吸引你的特質,背景類似,經歷相近。態度相同,價值觀相近。可以互補,互相照顧,支援彼此。 有人問法國小說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ere, 1802-1870):「為何你可以如此從容自若地步入晚年呢?」 他不以為然反問說:「我花了近一生的時光活到今天,當然足以泰然自若。」 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
2020-10-23 養生.樂活人生
悠遊卡前老董開啟田園退休生活: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
人生上半場征戰世界,到了下半場,舞台漸次讓位給年輕人,留給自己的時間終於變多。他們靠「自處力」開啟人生潛能,為行事曆裡的空白格重添色彩,過放膽熟齡新生活!從台北轉運站搭上往宜蘭的巴士,經過雪山隧道,約一小時車程到了宜蘭市中心轉運站,再換搭計程車到永美路三段路口,這裡是礁溪、壯圍與宜蘭市區三地的交界,往裡走約莫百公尺距離的路邊,有一棟三層樓高的屋舍,這裡正是悠遊卡公司前董事長林向愷下一個三十年的居所。 從台北溫州街台大教授住宿處到宜蘭壯圍自家農舍,林向愷夫妻倆為了退休居所整整準備了五年時間。 「我一定要在台灣買一塊地!」身為外省二代的他,有一股濃濃的落地生根思想,退休成了加速推力。夫妻倆在二○一四年時,一眼看中此三地交會處、約四百坪土地,找設計師設計藍圖、自己監工,終於在一九年一月「落地生根」,開啟田園退休生活。 坐在被CD、黑膠唱片與書籍包圍的客廳,前面是一組古董級的真空管音響,玻璃窗外則是他與太太徐光蓉從溫州街宿舍搬移過來或新種植的花草樹木,林向愷坐在客廳沙發上眺望遠處的雪山山脈,這位經濟學領域專家,也曾任職於公部門與各路人馬打交道,這時,宛如坐鎮在自己一方天地的國王,悠然自得。 「看得到高速公路表示交通便利,但恰好又遠離市區帶著一份安靜。位在宜蘭、壯圍與礁溪交界處,買東西也方便。」林向愷解釋當初選中此地的理由。 這裡住屋的格局與陳設,都與夫妻倆過去的興趣息息相關。年輕時,林向愷就喜歡園藝生活,種樹養花對他們來說,在過去是怡情養性,現在滿目林園成了每日勞動力來源,也是少了規律工作生活後,退休的日常生活重心。 職場繁華已落幕 卸下光環、轉換心境 樂觀迎向第二人生 喜歡聽古典音樂的林向愷,客廳擺放CD的牆面上,從浪漫樂派、古典音樂、現代樂派到巴洛克樂派依次排列,且在每層樓都放有一台真空管音響;為了讓樂音原味真實地流瀉,窗戶還加厚兩層,不讓外面一絲嘈雜影響聽覺享受。更遑論,他還喜愛泡茶、抽菸斗與做菜的興趣了。走上二樓,滿面都是藏書與一套音響外,中間有一張泡茶桌,正是他與夫人品茗、聊天之處。愛好收藏菸斗的他,還想慢慢雕刻出自己專屬之物。 至於閱讀呢?「我只看我想看的書,最近讀的書是因為疫情,太太介紹的《鼠疫》。」林向愷說,迥異於一般人的習慣,自己看書很務實,因為寫專欄需要自我觀點,所以會找需要的主題閱讀,「腦筋不轉動,很容易加速衰老。」為了讓腦袋不閒置,林向愷還接了定期專欄,約束自己與社會不脫節。 相較於過去每天被事情填滿的生活,現在自己分配時間的彈性變大了,這也是一種學問。「充實,但要不一樣。」他解釋,自己與太太會有共同話題,像是早上在花園看到一隻鳥,在餐桌上與太太分享,太太就上網找相關資料,彼此有話題,便不會面面相覷。 從生活作息來看,林向愷的退休生活井然有序,興趣、勞動、工作⋯⋯一樣一樣服服貼貼地安置在他的時間表裡。但外人看不到的,是退休生活心境的轉變,這部分,林向愷認為需要花一些時間去調整。 「退休那天,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他提醒。 林向愷以自己當年出任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長到卸任為例,花了一年時間才調整心態。「太太當時說,(退職後)我只剩下一張嘴。」對許多曾有過豐功偉業的男性而言,要開始過著沒有名片的日子,還真是一件難事,但也因為有過去的經驗,對他來說,從搬到宜蘭之後,就決定放下。 他引用熟悉日文的母親曾說過的一句話:「退休的男人就像秋天掃不掉的落葉,又溼又髒。」不想成為那樣的景況,他除了調整心態外,也真正與未來三十年生活招手,積極行動著。 獨處不等於寂寞 懂得找樂子 學習安放情緒與心靈對話 從都市移居到鄉下生活,不僅是住處的改變,還包括習慣與內心世界的調整。從林向愷居住處到宜蘭市中心車程約二十分鐘,僅有全聯與家樂福可逛;離住家最近的超商也要走二十分鐘,最近的鄰居遠在二百公尺外。 「外出交通要進行規畫」,這是過去生活在台北的他無法想像的。出門前先開好單子,把該領的郵件、該辦的事一次辦好,也許下次出門是幾天之後。他也「戒掉」逛百貨公司的習慣,「在台北最喜歡逛百貨公司、買東西紓壓,一星期至少要逛兩次。」但在鄉下哪來的百貨公司,所以改去往返要四十分鐘的便利商店。 即使夫妻倆一起過著退休生活,但自己獨處的時間仍然很長。林向愷說,「要懂得自己找樂子」、「時間多了,跟自己常對話也是一種樂趣」。就像許多退休專家所說,退休無非就是找回「自處力」,從原本四處征戰的喧譁世界,逐漸退出鎂光燈後,剩下的就是自己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是名關注老後退休的專家,在她破百萬冊的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中,就開宗明義指出,「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對多數人來說,出生、就學、工作,多數時間活在人群裡,直到退休,時間變多了,才赫然發現獨處的時間好長。 「若一個人一生重心僅是工作與家庭,從未建構自我主體,從未學會獨處,當這兩根大柱移開,老年生活猶如汪洋孤舟,不知何去何從?空虛與寂寞,慢慢對一名老人削骨蝕肉,終於墜入毫無生活品質與品味的老年黑淵。」《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作者簡媜提醒。 然而「自處」,不是強迫自己進入個人獨處狀態就能慢慢習慣,如果沒有好好與自己對話,多數人反而是感到不安、恐懼的。 拿回人生發球權 視退休為禮物 別沉溺手機與日夜追劇中 諮商心理師莊博安表示,人們要面對的,從來都不只是自處的寂寞,而是無法找到與外界的連結,所以才會產生恐懼;當洞悉這層意思時,那麼自處就不再那麼困難,反而如前述所提,會在自處中抽絲剝繭得到一股清明。只是,如果能夠,可以怎麼準備呢?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醫師吳佳璇給予的第一個建議是:每天給自己一段時間,即使十分鐘也行。「靜下來寫一下今天的想法、日記或靜坐都好。」寫下來就是與自己對話,有時候負面情緒會透過一筆一畫慢慢梳理出源頭,慢慢整合紛亂的思緒。吳佳璇更建議,如果真的寫不出來,可從條列式寫出感恩的對象或事情做起,並保持正面思惟。 目前正在「練習退休」的富士達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廖學茂也分享,工作四十年遇到的挫折不斷,創業時還曾面臨年虧兩千萬元的壓力,但就是靠著正面思考度過難關,「一直喊累,或覺得老年過不好,那只會愈來愈糟。」他提醒。 其次,即使退休也要讓作息正常。不論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盡量讓時間固定,如此一來,才可能將勞動力、體力或腦力,甚至自處時間安排妥當,維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林向愷更提醒,要遠離手機與日夜追劇。他認為,退休是人生下半場的禮物,好不容易自己拿回時間的發球權,但若沉溺於片段、娛樂資訊裡,不僅影響睡眠也浪費時間。 英國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在其著作《孤獨,是一種能力》中,亦有相同見解。他指出,自處可培養想像力,有助於大腦整合與潛能的發揮。 飲食生活作家韓良憶自剖,從自處閱讀與欣賞藝術中得到快樂,而這些事情多半是她獨處時完成的。「閱讀可以讓思緒愈來愈清晰,欣賞藝術也是一種思考。」這也成為她寫作的養分。 最後,則是別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一個人居住的練習,可以從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上餐廳吃飯嘗試做起,看自己是否能自在與自己相處,練習不受別人眼光干擾。 生活,是自己的,尤其是人生後半場,就算是加油聲,也可以來自自己的內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退休後,別讓另一半成了「濡濕落葉」!善用這招,找回往日戀愛時的親密感.昔生死與共,今相敬如「冰」變室友!夫妻避免走上外遇路,應該重溫如何好好愛.忍一忍就過了,中年後何必離婚?分手也是生命禮物,放生對方,才能放自己自由
-
2020-10-23 寵物.照顧指南
慘!被愛貓抓破皮 妙齡女及中年大叔險失明
被寵物張爪抓傷千萬別輕忽。高雄一名20多歲女子遭貓抓傷眼皮,另名中年男子也被貓抓,造成眼皮、眼結膜撕裂傷、出血,險些失明。眼科醫師說,寵物的牙和爪可能沾黏細菌,一旦感染,恐怕連生命都不保。高雄新高醫院眼科醫師林世民近來收治不少民眾被寵物抓傷的病例,其中一名年輕女子被貓抓傷上眼皮,所幸及時就醫,術後一個月已能上妝。另名也被貓抓的中年男性,上眼皮被貓抓傷,造成垂直性傷口,眼結膜也被抓出一道撕裂傷及出血。林世民說,千萬別輕忽寵物抓傷的傷口,寵物的牙與爪可能沾黏糞便或各種細菌,免疫力較差的民眾、老人與孩童得小心感染,嚴重的可能有致命。萬一眼皮被抓傷,第一時間應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千萬不能揉並盡快就醫。若被寵物抓傷,造成紅眼睛、刺痛、視力下降、眼皮腫脹,出現水狀或膿狀分泌物及眼睛異物感等,一定要及早就醫。
-
2020-10-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研究團隊建老藥新用資料庫 為新冠肺炎找解方
台灣大學、陽明大學、中央研究院等單位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從「老藥新用」角度建立資料庫,公開給全球醫學研究團隊參考,可望加速找出新冠肺炎的解方。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新冠肺炎)在全球造成超過100萬人死亡,如何阻止疫情蔓延,成為各國當務之急。台大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等單位合作,在科技部經費支持下,從已知臨床安全性的藥物出發,以生物資訊技術,進行作用目標蛋白及藥物化合物親和力模擬預測,並將結果建立成DockCoV2資料庫。台大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上述研究計畫由台大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阮雪芬、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陳倩瑜共同指導,目前資料庫已累積2萬多筆模擬成果,並於今年10月份刊登於知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受到學術界重視。研究團隊解釋,過往藥物研發從化合物選定到安全性、效用性的評估,大約須歷時10至12年不等,面對迅速擴張的流行疾病時,往往緩不濟急。研究團隊在美國提出「老藥新用」想法前,今年2月便將「化合物與標靶蛋白結合性預測」的分析服務建立於TAIGenomics基因分析平台上,提供自動化、快速的模擬預測工具,並嘗試挑選3000多筆藥物,搭配5種新冠肺炎病毒蛋白、2種與病毒棘蛋白有交互作用的人類蛋白,進行結合性預測。資料庫包含每種藥物與不同標靶蛋白的結合分數,將模擬結果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在蛋白質結構上,再連結該藥物結構及實驗數據資料庫,提供研究評估使用。藉由這些整合資訊,可加速候選藥物選擇所需時間。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透過台大指出,團隊期盼利用AI力量,協助防疫國家隊前行,也協助台灣的軟實力在國際上被看見。台大教授阮雪芬表示,非常歡迎對任何藥物或是蛋白質有興趣的團隊,利用資料庫進行後續研究,所有的程式碼都公開在GitHub,也歡迎做生物資訊的研究團隊應用。
-
2020-10-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代理孕母法制化刻不容緩
【編者按】「性別與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但本週卻是「醫病平台」首次以這主題刊登三篇文章。張博淵教授以其心臟科的專長提出醫學數據,呼籲醫界及社會大眾不容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而延誤診斷。另外我們在此發表有關「代孕母立法」的兩種不同看法,一位在專業方面深受尊敬的藥師長年以本身是子宮發育不全的病人,挺身呼籲「代孕解禁」的推動;一位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意見領袖卻因擔心女性可能因代孕合法化而造成女性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這種「科技不能解決的社會文化問題」惟有在社會大眾透過理性的對話,了解事實並屏除誤解,才能達到共識。生兒育女是人權,是幸福追求權。人工生殖協助技術在台灣早已成熟,然法令獨苛於子宮有病變,需求代孕之女性,長期以來導致這群女性避婚,或讓已婚遭受身心俱創之重大遺憾,甚或造成婚姻家庭破裂。基於以下理由,我們要求政府應儘速推動代孕制度合法化。一、生育自由權應為受憲法所保障之權利法學專家陳英鈐教授曾指出:「生殖自由係由人格權與人性尊嚴結合所衍生,且為婚姻與家庭制度所保障,國家對於生殖自由的干預必須受到嚴格審查。為保障借腹生子涉及代孕婦女的人性尊嚴與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以及將出生者的人性尊嚴、生命權與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沒有必要禁止借腹生子,立法者可透過禁止商業性代孕契約、詳定代孕契約告知後同意的要件、醫療機構認證制度、代孕者資格限制、代孕契約的內容強制等等規定來平衡基本權衝突。」(http://www.taiwanlaw.com.tw/forumViewer.aspx?id=1039)法學專家顏厥安教授也指出:「各民主憲政國家的共同傳統,人民享有追求幸福的權力。而追求愛情與婚姻、建立家庭、生養小孩,而國家是為了保障這些權力而建立的。罹患不孕症的婦女及其家庭屬劣勢者,國家應致力建立正義制度以加以協助,使其處境獲得最大改善,而非立法禁止代孕。人民的自由只要不傷害到他人,國家就不能夠加以禁止。這是自由民主國家的基本價值共識,代理孕母並未傷害到什麼人。國家基於對人民基本權之保護義務,更應積極立法確定各項相關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係,以減輕將可能發生之爭議,此為現代法治國家之保護義務。不可鴕鳥的心態裝作視而不見,以為只要禁止,一切問題就不會發生。(http://in.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4/09.html#%E8%A8%BB1)二、代孕合法化已有堅實的行政與立法基礎個人於1996年1月以真名投書民生報,對於當時未有法律規範,卻逕以行政命令限制醫師為病人進行代孕,要求衛生署停止此違憲作為迄今。1996年衛生署已完成「人工生殖法草案」,並提出乙案(開放代理孕母方式),2004年9月2004年9月陳建仁署長指示辦理「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形成「有條件開放代理孕母」之共識。2005年9月草擬「代理孕母法草案」。2006到2011年召開20多次專家會議與召開國際會議,其中2012年9月國健署再次召開公民會議,會議結論為「不孕委託者同時提供健康精、卵之代孕,應早日開放」、「不孕委託者僅提供健康精、卵其中之一者,亦應予開放」。對於「不孕委託者僅提供健康精子,卵子同時由代孕者提供之情形(即基因型代孕)」是否開放,公民未形成共識。2012年11月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決議於一年內提出代孕生殖相關法案。2013年江惠貞委員等、尤美女委員等分別提出人工生殖法修法提案。2016年國健署草擬完成「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法案」,納入開放代孕條款。三、超過八成民意支持代理孕母合法化國健署歷年來舉辦三次代孕生殖全國性民意調查,每次都回收上千份有效問卷,超過八成民眾支持有條件開放代理孕母制度。2010年代孕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半數民眾(53.5%)表示贊成妻子子宮無法懷孕之不孕夫妻可以找人代孕,這些贊成者中,約95.6%的民眾表示贊成給予代理孕母因懷孕所需的費用或損失。2013年代孕立法民意調查更顯示,高達86%民眾贊成針對某些特殊情況、在有相關配套和管理的條件下,將代理孕母技術納入規範,提供給經過評估、有特殊需要的民眾。同時也有高達88.26%民眾表示贊成委託者提供代孕者營養和健康風險補償。四、代理孕母合法化已是先進文明國家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2010年委託辦理世界各國代孕生殖政策探討,經收集14個國家統計資料發現,允許代孕國家,包括美國(45州)、英國、澳洲、加拿大、香港、荷蘭、以色列、印度、泰國、韓國等10個國家;立法明文管理者:美國(11州)、英國、澳洲、加拿大、香港、荷蘭、以色列等7個國家。根據美國國際生育醫學聯合會2010年公布之調查,自21世紀之始,開放代理孕母合法化的國家快速增加,在2013年以前,連同美國的45個州在內,全球至少已有33個國家允許代孕制度。包括明文立法管理(例如英國,加拿大,澳洲,比利時,希臘,荷蘭,俄羅斯,巴西,以色列,南非,泰國,亞美尼亞等15國),或以指引管理(美國,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印度),或未立法通過也未禁止(孟加拉,哥倫比亞,南韓等14國)。總結綜上,代理孕母制度之開放早已是先進國家趨勢,此一重大議題,歷經多年國內各界耗費龐大社會與行政資源,反覆討論並已獲得有條件開放之共識,有高達八成以上民意之支持,主管機關已草擬出具體可行之法案已多時,萬事俱備,只獨缺政府積極推動立法之決心與魄力,怠惰拖延,不但已背離民意,更有牴觸憲法之疑慮,令人痛心。我國號稱以民主人權立國,執政者不應違背民意所趨與無視不孕者之痛苦,盲目抱持保守落後之鴕鳥心態,持續禁止文明國家早已開放多年之代孕,不但已嚴重違反了國家對於人民基本權之保護義務,剝奪台灣人民追求幸福以及生兒育女之基本權利,更是殘酷地長期漠視不孕者弱所處之弱勢處境,任憑不孕者在暗夜裡哭泣,孤獨承受悲傷與絕望,這豈是號稱追求民主、自由、人權、公義的國家所應有之作為?值此國家人權議題彰顯時代,少子化更是國安危機之共識,本人在此嚴正呼籲政府儘速推動已怠惰多時之代孕合法化立法,才是真正符合國際趨勢、順從民意、合乎憲法、保護弱勢,並可真正彰顯人權與公義之作為。
-
2020-10-21 養生.聰明飲食
魚皮有膠原蛋白但易殘留重金屬汙染?魚皮到底能吃嗎
讀者福英前天(2020-10-18)在《科學的養生保健》臉書網頁詢問:「魚皮到底能不能吃」。她有附上兩篇網路文章,一篇是《健康雲》在2018-10-17發表的不吃鮭魚皮「3大營養」全浪費? 譚敦慈:去皮重金屬少40%,另一篇是《健康遠見》在2020-1-15發表的魚皮有重金屬別吃?別把營養丟了,專家提醒把握這個大原則。《健康雲》那篇文章共有6段,而前4段是在講魚皮的好處,後兩段則是在講魚皮的壞處。它的最後一段是:在許多網友的認知裡,吃魚皮能補充膠原蛋白,但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卻曾指出,魚頭、魚皮及魚內臟等3個部位千萬別多吃!她解釋,由於近年來海洋汙染嚴重,使得深海食物鏈中大魚體內累積不少重金屬及汙染物,經過代謝後就會殘留魚皮下脂肪組織。她更在節目中提到,「去皮之後,重金屬會少掉40%」。可是,有關《去皮是否能減少污染物》這個議題,事實上絕非如此單純。我們就來看一篇2013年發表的研究論文Effects of skin removal on contaminant levels in salmon and trout filets(去皮對鮭魚和鱒魚魚片中污染物含量的影響)。這項研究發現,在褐鱒,虹鱒,銀鮭,和奇努克鮭魚這4種魚類裡,去皮只能減少其中3種魚類的《親脂性有機污染物》,而去皮非但不會減少汞污染,反而會稍微增加。也就是說,《去皮是否能減少污染物》是由許多因素來決定,例如污染物的種類和魚的種類。所以,譚護理師所說的《去皮之後,重金屬會少掉40%》,可能只是對了百分之一。至於《健康遠見》那篇文章,則是毫無疑問地在鼓勵大家吃魚皮,而它的理由之一是《能補充膠原蛋白》。它說:「魚的膠原蛋白分子小、身體很容易吸收利用,是最好的膠原蛋白食用來源!…補充膠原蛋白有助於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合成膠原蛋白時需要特定的胺基酸(羥脯胺酸Hydroxyproline等)僅存在於膠原蛋白中,是一般的蛋白質裡面沒有的。」有關《魚的膠原蛋白分子小》的說法,我搜索了無數的資料,但就是找不到任何可以支持此一說法的科學證據。例如下面這兩篇專門在講有關《魚膠原蛋白》的論文,就完全沒有提起《魚的膠原蛋白分子小》。2014年:Marine Origin Collagen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海洋來源的膠原蛋白及其潛在應用)。2016年:Characterization of Collagen from Different Discarded Fish Species of the West Coast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伊比利亞半島西海岸不同丟棄魚類之膠原蛋白的定性)。有關《身體很容易吸收利用》的說法,我實在是很難相信,它竟然會是出自一位《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兼任講師》(此文的作者)。要知道,最小的膠原蛋白大約有700個氨基酸,而最大的則有3000多個氨基酸。如此巨大的分子怎麼可能會是《身體很容易吸收利用》?(註:目前確定的科學證據是,頂多只能吸收三胜肽,即3個氨基酸)有關《合成膠原蛋白時需要特定的胺基酸(羥脯胺酸Hydroxyproline等)僅存在於膠原蛋白中》的說法,作者的意思很顯然是《因為只有膠原蛋白含有Hydroxyproline,所以攝食膠原蛋白才能提供Hydroxyproline》。可是,Hydroxyproline是轉化自Proline。它本身根本就不會被用來合成膠原蛋白。真正被用來合成膠原蛋白的是Proline,而不是Hydroxyproline。Proline是在膠原蛋白合成之後才被轉化為Hydroxyproline,而這個轉化是需要維他命C的參與。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常聽說要攝取充足的維他命C,才能使皮膚Q彈。不管如何,由於Hydroxyproline根本就不會被用來合成膠原蛋白,所以再多的攝取也不會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也就是說,《合成膠原蛋白時需要Hydroxyproline》,完全是一派胡言。有關讀者所問的《魚皮到底能不能吃》,就科學證據而言,只有《可能有風險》和《好處可能多於壞處》這兩種說法,而沒有《要吃》或《不要吃》的說法。也就是說,吃或不吃,是由個人選擇,沒有好壞對錯之分。而做為健康知識的傳播者,不應該只是根據個人的偏見,或局限的認知,就建議《要吃》或《不要吃》。就我個人而言,我是特別喜歡吃魚皮的,而我是從不會去煩惱吃魚皮是不是會危害我的健康。就像是去搭飛機,我也是從不會去煩惱搭飛機是不是會危害我的健康或生命。但是,我喜歡吃魚皮,完全是由於口感和風味,跟什麼維他命D,什麼Omega-3,什麼抗氧化物,什麼膠原蛋白,都毫不相干。原文:魚皮有毒?能補充膠原蛋白?
-
2020-10-21 新聞.用藥停看聽
想要告別失眠? 服藥期間避開4大飲食地雷!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際,改變許多人原有的生活方式;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的疫情及社會疏離,有些人感到情緒低落與焦慮,甚至有長期睡眠困擾的人,也因此無法安心入睡,加劇身心健康問題。一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姓小姐,原本就有失眠症,定期服用安眠藥,但受到疫情影響,擔憂會在國外染疫,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可以快速入眠,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如果因為吃了安眠藥沒效再吃一顆抑或用藥期間在睡前喝點小酒助眠,可要當心這些錯誤的用藥行為,這些行為不但無助於睡眠且有害健康。建議有失眠困擾的民眾,要從生活習慣解決失眠問題,可藉由調整作息,適度運動,睡前避免吃太飽和製造舒適的睡覺環境,以改善睡眠品質1-2。若經醫囑服用安眠藥後,仍無法入睡或是早上起床後,仍然昏昏沉沉,可能是吃了會影響藥品療效的食物。服藥期間避開4大飲食地雷 助您一夜好眠!1.不能搭配酒和添加酒精的飲料及食品睡前來杯酒配上安眠藥是相當危險的行為,酒精會加乘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若與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簡稱BZD)藥品(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等)、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簡稱non-BZD)藥品 (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等)、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如ramelteon)及orexin受體拮抗劑(如suvorexant)等安眠藥同時服用,可能會導致暈眩、嗜睡、減弱警覺性、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抑制呼吸,危及生命。2.勿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及食品如果是咖啡愛好者或是習慣每日好幾杯咖啡的人,千萬不要再忙也來杯咖啡,這樣的習慣容易造成夜晚失眠!由於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失眠者飲用咖啡或含咖啡因的茶類後,常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入睡,建議有睡眠障礙的民眾每日不要喝太多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並避免在下午過後飲用。特別提醒正在服用安眠藥的民眾,不宜在睡前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到了睡覺時間還精神飽滿,而自行增加安眠藥劑量,結果導致服用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3.服藥期間避免飲用葡萄柚汁秋老虎發威,晴朗炎熱的天氣來杯喝冰涼果汁好健康,但有服用安眠藥習慣的民眾,最好避免飲用葡萄柚汁。葡萄柚汁會透過抑制體內CYP3A4酵素的代謝作用影響多種藥品的代謝,使得藥物的血中濃度升高,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葡萄柚汁與BZD類藥品(如diazepam和alprazolam等)、non-BZD類藥品(如eszopiclone)和orexin受體拮抗劑(如suvorexant)併用時,容易增加頭暈、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4.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喜愛油膩食物、嗜吃大餐或宵夜的民眾可要當心,這些飲食習慣可能會偷走你的睡眠。因為高脂肪食物、太豐盛的餐點會延長腸胃的消化時間,不僅會影響睡眠,還可能會影響藥效。例如餐後立即服用BZD類藥品 (如diazepam),吃進去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藥品的再吸收,導致藥效增強;non-BZD類藥品(如zaleplon、eszopiclone等),則會減低藥品作用,因而無法及時緩解失眠問題。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您,有睡眠困擾建議先透過改善生活習慣開始,若仍無法解決,應尋求睡眠或精神專科醫師診治,勿自行購買安眠藥及混用多種藥品;服用醫師開立之安眠藥品,應遵醫囑使用。透過正確用藥及良好飲食習慣,可降低藥品與食品交互作用的發生機率。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養成固定生活作息,減少睡前滑手機或使用3C產品11,睡前盡量保持身心平靜、放鬆,助您一覺好眠到天明!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10-20 新聞.健康知識+
吸血鬼傳說源自狂犬病?人類容易受到狂犬病毒危害嗎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 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作者凱瑟琳.麥考利夫】了解狂犬病的猖獗樣貌後,你會深深感謝每一位致力預防此疾病的研究人員,而這一切努力可以追溯到路易.巴斯德,他在一八八五年從狂犬病狗口中蒐集唾液,以研發第一個狂犬病疫苗。在那之前,對於這種令人聞之喪膽的傳染病的唯一治療方式,甚至包含燒灼遭動物咬傷的部位或截斷受創肢體。由於狂犬病的病原體作用緩慢,因此這類激烈手段通常可見效。病原體經由皮膚傷口進入人體後,並不像大部分病毒一樣滲透血管。相反地,它會沿神經纖維悄悄前進,一天緩慢移動數公分,直到抵達腦部為止,時間約為二至四個星期—但讓科學家困惑的是,在某些情況下這段潛伏期會長達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對多數人來說,感染狂犬病的第一個症狀像感冒一樣不適,而這表示病毒已經到達腦部。如果病毒抄捷徑,一般會入侵邊緣系統,即控制攻擊、性交、飢餓與口渴等基本需求的神經中樞。這時病患可能會產生激烈性慾。隨著病毒瘋狂複製,導致迴路不規則放電,任何光線、噪音、氣味或最輕微的碰觸(甚至只是微風),都會讓病患心煩意亂。這種名為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的現象,在狗、浣熊、蝙蝠與狐狸等常見宿主身上有其目的:易激動的動物會因生氣而弄斷自己的爪子和牙齒;狂犬病毒也會癱瘓宿主喉嚨的肌肉,導致宿主痛苦喊叫時發出嘶啞的窒息聲,聽起來就像在吠叫。隨著吞嚥動作變得愈發困難,含大量傳染原的唾液會不斷從嘴巴冒出並起泡,流到嘴邊牽絲。這時,病患會籠罩在恐水症—實際上就是「怕水」—的陰影。然而,恐懼並不能充分描述水對狂犬病患造成的折磨。狂犬病毒會導致喉嚨劇烈疼痛,因此玻璃杯裝有任何液體、或只是水盆裡濺起水花的畫面,都會讓患者產生嘔吐感。隨著狂犬病進入所謂的狂躁期,受害者的臉部肌肉會不由自主地痙攣,表情變得凶狠。不同於罹患狂犬病的動物,人類患者很少啃咬東西,但是會瞬間暴怒。恐怖的幻覺常見於這個階段。患者通常在嚴重症狀出現後幾天死亡,原因一般是窒息或心臟停止跳動。然而,狂犬病的發病過程不一定都如此戲劇性。在三分之一的案例中,患者基於不明原因只出現癱瘓的症狀,從被咬傷的部位開始逐漸蔓延全身,最終導致昏迷與死亡。這是比較溫和、卻往往拖得較久的死法,也導致患者受苦時間相當漫長。儘管狂犬病的症狀讓人恐懼,但或許較安撫人心的事實是,病原體不需讓宿主變成野獸才能散播。在受感染的動物開始出現詭異行為前,病毒已經在宿主的唾液中大量繁殖,並在動物舔舐另一隻動物的特定部位時擴散,尤其是眼睛、嘴唇、嘴巴、鼻孔、乳頭、肛門與生殖器內裡的粉紅色粘膜。「病毒透過哺乳動物的正常行為達到傳播目的。」狂犬病專家查爾斯.魯普雷希特(Charles Rupprecht)表示,「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喜歡舔舐、喜歡吸吮、喜歡啃咬。吸吮是母嬰關係的一部分;多數哺乳動物時常舔舐生殖器和四處嗅聞,狗兒們無時無刻都在做這些事情,小狗之所以蹦蹦跳跳、亂咬東西,是因為牠們想吸奶;而當牠們在交配時,雄性動物會咬住雌性的頸背以制伏對方。我們對病毒造成的奇特症狀感到緊張,但大致上那些對它的傳播來說微不足道。」幸好,我們不像其他哺乳類動物那樣容易受到狂犬病毒的危害。人對人傳染狂犬病毒(例如透過口交、接吻等等)的機率微乎其微。新聞報導的少數案例未經證實,而且多半來自貧窮國家,那裡的衛生官員缺乏預防狂犬病的資源,更別說進行嚴謹的流行病學研究,以判斷這類說法的真實性。儘管如此,魯普雷希特堅信,任何曾與狂犬病患者發生性行為、抽同一根香菸,或喝同一杯飲料的人,都應該接受預防治療—通常要在手臂上連續注射四次疫苗,而且這跟傳言相反,頂多就像打流感疫苗一般痛。他強調,「根據我們對狂犬病毒的認識,個體當然有可能經由接吻和口交傳染狂犬病。」此外,由於性慾遽增是感染狂犬病的初期症狀之一,因此病患很可能在確診前,就已在不知不覺間把病毒傳染給別人。舉印度的一個案例來說,一名二十八歲的已婚婦女突然間在性事上索求無度,讓先生備感壓力,因此婦女求診婦產科和內科,最後進了急診室。她當時恐水症發作,負責照顧她的醫師們立刻懷疑她得了狂犬病。在他們的追問下,她想起兩個月前被一隻小狗輕輕咬了一下。她進急診隔天就宣告不治,所幸她的先生有接種疫苗,並未遭到傳染。「一毫升的唾液中可能至少有一百萬個病毒微粒,」魯普雷希特說,「對於任何傳染原都能造成極高死亡率的疾病,誰會冒這樣的風險?如果你得了狂犬病,我救不了你。」總之,狂犬病毒似乎透過重創宿主腦部的方式來促進散播,並導致無數迴路出毛病。其間引起的某些症狀(例如恐水症)看似與病毒散播無關,不過提高性慾也許有效(至少對動物而言是如此)。當然,激起動物的怒火與感覺過敏—讓牠即使受一點刺激也會神經緊繃—促使牠咬人,是狂犬病毒更換宿主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宿主在發病前,於正常性交過程中輕咬交配對象頸部,也可能散播狂犬病毒;這意味著狂躁期是一種保險措施,也就是說,這是寄生生物在無法憑靠一般手段完成任務時,為了確保找到新宿主的備案。以上說的是現代版狂犬病。在早期無人認識狂犬病毒或知道它們如何擴散的時代,人們無疑將狂犬病視為傳染性的精神病。一隻野獸咬了你,牠的靈魂會進入你體內。身體被牠占據後,你也變成了野獸。你口吐白沫、抓狂暴怒,甚至在精神錯亂之際瘋狂亂咬。你像狼狗一樣吠叫,肉慾橫流,生活充斥著暴力、性與血腥。你是一個四處擴散、有生命力的惡魔。如果你覺得這種情節似曾相識,那是因為狂犬病幾乎是所有吸血鬼故事的基礎。在這些傳說中,尤其是起源於十八世紀上半葉東歐的版本,大部分都描述吸血鬼在白天是人(有時是死人),到了夜晚會現出原形(通常是狗或狼),並攻擊鄰人;而在他們的眾多惡行中,最令人髮指的是貪婪啃食人類肉體、吸吮血液或強姦。其實,這些不只是那年代人們的口耳相傳,而任何被指控擁有這種邪惡力量的人,很可能會遭處絞刑或被綁在火柱上燒死。一八九七年,布拉姆.史多克(Bram Stoker)筆下的德古拉伯爵正式建立在這些古老傳說上,不過這位恐怖伯爵廣為人知的是化身成蝙蝠。這些超自然形體具有狂犬病動物的邪惡特質與旺盛性慾,披著狂犬病常見宿主的外衣,其嗜血習性一如狂犬病透過咬痕散播的特質,這一切當然不是巧合。吸血鬼與狂犬病類似之處可不止於此。一九九八年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一篇專欄文章裡,西班牙醫師胡安.戈梅茲– 阿隆索(Juan Gómez-Alonso)指出吸血鬼與狂犬病動物間潛在的相似處:根據民間傳說,吸血鬼的壽命是四十天,正好是受害者被狂犬病動物咬了之後繼續存活的平均天數。而且,吸血鬼就跟狂犬病患者一樣害怕光線(才會發展出夜行習性)、強烈氣味(傳說大蒜氣味可以驅趕吸血鬼)和水(據說在墳墓周圍倒水可以將吸血鬼困在地下墓穴)。
-
2020-10-20 名人.黃軒
「還刪長輩文 ?」別到父母離世才感傷自己把對話紀錄都刪了
你也許忘了,當你小孩子的時候,你只要寫一個字,畫一個圖,你的父母會在身旁,問你:這是什麼呀?你畫什麼呢?這是什麼意思呢?你長大了,父母老了我們長大了,其實家𥚃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衰老了!我們一天天的成長,也是家中老人,一天天更靠近著死亡邊緣!我們大家都製造出家庭和諧,在和諧中,家庭老者高興到不得了,即使大家只回來鄉下或老家一天而已,之後大家拍拍屁滾,走人了,隔天留下的又深深寧靜的兩老,隨著年紀增長,也隨著手機增加,長輩們,也開始會勤用手機了,於是各位手機𥚃,接受了不少的長輩文。然後很多晚輩,看到長輩圖文無感,你一定忘了小孩時候,長輩們,當大家看到你的圖文説明,是如何又如何在高興呢?你的長輩們,當下還可能認定:你一定可以光宗耀祖⋯⋯晚輩們,長大後長大後,我們「又」看到長輩文,有些晚輩不只是無感,可能也不讀了,心想:父母又亂送長輩文了⋯⋯什至「不讀」了!或是「已讀不回」了!有些什至偷「封鎖」,要和長輩說話再開始解封⋯⋯長輩文的真情與忽略我的病人女兒,自從爸爸、媽媽、相繼往生了!她一直跑來問我:黃醫師,你有沒有害死,我的父母親?為什麼我家的長輩,都這麼快的陸續往生了?我耐心傾聽,她和長輩們的互動:有事,我才line父母親!沒事,我直接封鎖長輩我問為什麼?你不知道,這些長輩們都愛傳「長輩文」...可是..可是...她忽大哭了...「我早已把他們的長輩文,大部分都刪了⋯⋯」「當我看到少部分的長輩文,我現在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都是父母的生命酸甜苦辣,更多是提醒我....而我一點都不在乎....但小時後,我只是一個小圖文,他們都是在問這些東西的感覺呢⋯⋯嗚...」我面前的她,早已成淚人了...這使我想起,不久之前,不是也發生過,父母親太思念子女,打去客服中心,請求留下往生子女的電話錄音,這是一樣的,令人揪心的故事,而我個人卻很少聽到子女們或晚輩們會有如此呢?!家庭溝和不通我在宣導「病主法」,我在說生死關頭的面對,出席者每毎心中都有同樣的問題:「回家,怎麼根父母說?」、「長輩們,都不説..」、「父母,叫我別亂說話」...其實,這是中國長輩們共同情況:老了,就不知,如何和已成年的子女,分享真情告白了?「長輩文」,你有收到嗎?我曾問現場一名觀眾,她點頭!我問:「你已讀長輩文了,然後呢⋯⋯」她回答:「刪了⋯⋯」現場頓時大笑了...從這些笑聲中,我竟然笑不出來了!我擔心開始出現:年輕人的「話聊」,消失殆盡!長輩文中的文字,長輩文中的圖背景,影像,其實是老人家們,對於生命過程的點滴感情,正如你小時候的圖文一樣,需要旁人一起分享和傾聽的,而我們以為是老人的囉唆。我告訴你們:甚至有子女,還直接告知長輩:「拜託,不要再亂傳圖文給我,好嗎?」可是呀可是....孩子啊,可知你小時後,當你在亂圖鴨時,你的長輩們,都很耐心的看完,用心的傾聽⋯⋯你的感受呢!當你不珍惜「長輩文」,不感謝父母的早安圖文,不知圖文,是家中長輩們的心情感受,長輩們內心深處或潛意識裡是多麼的焦慮啊!你,又可瞭解嗎?你可以這麼做1.感謝開始「長輩文」的出現,這或許是你父母思念予的message,你怎麼不感謝呢?2.分享含意這些「長輩文」,不是毎一個父母一定經歷過,但是父母生命看你長大,離開去工作的人生警語有感啊!3.聚少離多的工具現在長輩們,和我們已經是聚少離多。你們有沒有發現,即使有進步的交通工具,可以來回家裡,我們也很少與父母真的相聚。即使和長輩們相聚,都只是聽留在:你工作順利?家庭如何?孫子有來了?父母內心的感受,是晚輩們無法touch到的。而通訊軟體中的「長輩文」,才是連接長輩們的真情對話,而不只是過年過節,大家短暫的吃吃喝喝,然後隔天大家又鳥消散掉了⋯⋯4.長輩文,是小時候的畫鴨小孩子時,你我一定程度有在塗鴉,即使塗不好、畫不像,長輩們不會生氣,願意接受你的感覺表情,什至還以送給他的畫鴨,引以為傲偷向其他親戚和朋友炫耀🦚,孩子的真情流露呢!現在人的敬孝,就是 : 從你不刪長輩文開始,而你做到了嗎?小孩時,長輩陪我們成長,我們也陪「長輩文」長大,因為那是長輩的思念,人生哲學和真情流露!拜託,別再刪「長輩文」了!※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0-10-19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可預防?醫籲「三少一多」護血管
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 腦出血死亡率6成急救是關鍵 腦中風不但可能影響大腦功能,更是國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08年國人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達1萬2176人,平均每43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 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龍醫師指出,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研究資料顯示,高達4至5成以上的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到院前已心跳停止、沒有血壓,來不及急救就已經死亡,尤其是腦幹出血,平均死亡率更高達6成以上。 陳龍說明,出血性腦中風是因腦血管破裂引起,常見原因包括:高血壓、蜘蛛膜下腔出血、動脈瘤破裂。一旦發生腦出血,血塊會壓迫鄰近腦組織、腦壓升高,嚴重時就會造成昏迷、死亡。認識相關症狀、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是搶救中風患者生命的重要關鍵。 手腳無力誤以為工作疲勞 腦中風急救需要及時取栓 台灣有8成的中風為「梗塞性中風」,是血栓堵塞造成,症狀發生後經評估,應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國人對於中風徵兆「臨微不亂」──「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的警覺性仍有不足。或是在中風發生後,誤信民俗偏方導致嚴重後遺症。 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林士閔表示,常遇到民眾在中風徵兆發生時未計及察覺,誤以為是工作疲勞導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也有民眾在中風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錯失了緊急處置的黃金時間。提醒民眾不可誤信民俗療法,自行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都是錯誤迷思。 預防腦中風四大生活原則 三高病人謹記定時服藥 一名67歲張姓女子,本身有慢性病史,近期因疫情未定時回診,一日忽然發生眼睛上吊並出現無意識症狀,但約10分鐘就恢復,隔天又發生頭暈、不舒適,5分鐘後就癱軟昏迷,幸好通知救護車10分鐘內送抵雙和醫院急救,順利挽回生命。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指出,雙和醫院整合鄰近醫療機構組成動脈機械取栓治療聯絡網,北起基隆、東抵宜蘭、南至桃園地區內的北台灣250萬人口,都可即時接受取栓救護。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強調,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除嚴重致死外,多有後遺症出現,僅十分之一的病人可恢復到原先狀態。杜永光表示,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清楚瞭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並配合定期檢查,尊守「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的四大生活原則,而有三高的病人務必定時服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遠離腦血管病變的威脅。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19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病人是醫療人員最好的老師
能解除病人的痛、病人家屬的苦,是我們醫療人員行善的好命?瞎忙的苦命?正向思考或負面看待全在自己一念之間。我依然記得60年前在虎尾小鎮的往事:唸幼稚園時半夜發燒,媽媽抱著我去「李內科」求診,唸小學時幫媽媽洗碗,碗滑溜劃傷右手腕而流血,媽媽趕快帶我去「楊外科」縫合傷口,點點滴滴感恩醫界前輩仍在心頭。今年初我開始感覺有可能攝護腺肥大造成排尿不順的輕微症狀,也開始服藥。有一天,突然有嚴重便祕而導致完全無法解尿,便祕與解尿困難是會互有因果關係,我到成大醫院急診室時就先被導尿,果然舒服多了。但是,兩個當醫師的兒子卻擔心我的便秘是否因為大腸直腸長腫瘤的症狀?就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攝護腺與大腸。攝護腺是有肥大,不像長癌症;大腸沒事,沒看到癌症;卻意外發現右腎中間位置有個腫瘤,不知是良性是惡性?面對同時有攝護腺肥大與腎臟腫瘤的治療策略,真的是有故事可探討!攝護腺肥大通常先以藥物治療,再來有傳統以內視鏡經尿道電刀刮除手術,或更進一步用雷射刀切除手術。吃藥有藥物的副作用,開刀卻常聽見少數人有不可預期的漏尿合併症,醫療選擇就完全取決於醫病的溝通與相互信任。我很幸運!二兒子是高醫泌尿科醫師,他願意接受我先裝戴導尿管下要先用藥物治療的方向。於是他倆兄弟每週末都回家合作幫我拔除尿管,看看是否能順利解尿,若不行,就再為我重新放置導尿管,經過四周,在藥物治療下,終於能順利排尿,也排除因開刀合併症的風險。我利用這機會就跟兒子討論所有醫療行為均要以病人最大利益做考量,他說最近在診間若遇見病人抱怨「怎麼吃藥兩周了還沒好?」,他就舉出治療老爸的經驗為例,鼓勵病人接受治療要有耐心。我也告訴兒子,做為好的外科醫師不要只會要病人接受侵入性的外科手術,我們隨時檢視我們對病人的醫療決定,若能適用我們的親人那就對了!在腎臟中間位置那顆小的腫瘤是另個更大的挑戰等著我,雖然沒能有病理切片在術前證實是良性或惡性腫瘤,和哥哥討論後,避免腎臟部分切除的流血風險,我們決定請醫師給予全腎手術摘除。對我而言,是平常心面對與接受這必要的開刀,對照我昔日為病人進行親屬間活體捐贈腎臟的移植手術,這個內視鏡手術摘除病變腎臟應該比較單純。但出乎意料的,是因為我的腎臟周圍脂肪多,手術後出現有小血管不斷滲血的狀況,因此我很快再進入開刀房進行止血手術。從住院到復元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想是醫學有許多是無法預先掌握的,臨床上有太多的千變萬化。術後進加護病房的數日,尤其感謝高醫呼吸照護團隊協助我肺部呼吸運動來恢復心肺功能。目前健保給付肺部呼吸運動每次支付只有85點,而且一天只能計價一次,加護病房病人如果能多做幾次,確實有助於增加病人活動能力並減少急重難症住院天數,給予較合理的醫療給付,必然能更提升醫療照護的品質。有次陪部長向蘇院長面報健保業務,院長手比開刀手勢問我有沒有好些?我有感的說以前開刀的病人順利出院時,總以為他們的病都好了;這次我自己當病人,發現元氣要回復正常應該要一個月,可是,我當時只請假7天就回來上班。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次我因攝護腺肥大做檢查病,意外發現毫無疼痛、血尿等症狀的腎臟腫瘤,要感謝高醫醫療團隊悉心照顧,讓我可以迅速康復回到工作崗位。也由於我的病痛,更拉近了我們一家四人的感情,感受到家人悉心照料的幸福感,我會更珍惜當下活出自己的生命價值!
-
2020-10-17 癌症.乳癌
30歲罹患乳癌 她被迫面對生命與生育的抉擇
30歲的小嫻一直渴望有孩子,卻在今年6月確診乳癌,醫師告訴她,治療恐傷及卵巢功能,若想生孩子須冒著刺激腫瘤風險凍卵,挽救最後「生機」。全台每年卻有千名乳癌患者面臨相同選擇題。乳癌是全台最多女性罹患的癌症,一年新增多達1.3萬名病例,平均每10人有1人是年齡不到40歲的年輕族群,每年以新增1000人速度持續增加當中,平均一天就有3名年輕女性確診乳癌,人數仍在逐年攀升當中。醫療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了乳癌患者的存活率,但這些救命的化療、放療和藥物,卻可能剝奪年輕女性當媽媽的機會,愈來愈多人被迫提早對「生育」這件人生大事做出選擇,一旦決定放棄凍卵機會,恐怕再也沒有後悔餘地。今年30歲的小嫻(化名)在5月生理期過後,右側乳房突然神經抽痛,一摸竟摸到奇怪硬塊,就醫檢查發現長了一顆纖維囊腫,但纖維囊腫大多是橢圓形,她的卻是不規則狀,一週後切片檢查結果出爐,醫師僅淡淡地說「是惡性的」,短短幾字卻讓她的世界瞬間崩塌。她回憶,確診當下她腦中一片混亂,眼淚奪眶而出,她彷彿電視劇女主角,腦中不斷冒出「怎麼會是我」。在旁人眼中,小嫻看似是職場女強人,凡事都要求做到最好,但受家庭因素影響,內心一直渴望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如今單身的她正處於全力拚事業的階段,現實卻給了她重重的一擊。「醫師,我會死嗎?」這是小嫻開口的第一個問題,醫師解釋下,她才知道原來年輕乳癌患者並不少見,加上她是第二期、還沒有轉移,好好治療的話,治癒率相當高。只要完成化療、手術並吃5到10年荷爾蒙藥物,療程結束後,還是可以繼續人生旅程。不過,醫師也坦言,化療可能傷害卵巢功能,使用荷爾蒙藥物期間也不能懷孕,如果有計畫生孩子,必須趁治療前凍卵,留下健康的卵子。原以為罹癌已是一大折磨,殊不知取卵更讓她吃盡苦頭,小嫻說,凍卵的第一步就是取卵,每天得在自己肚皮上打排卵針,「打下第一針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費盡千辛萬苦,第一次只取到3顆卵,令她備受打擊,只好從頭來過,第二次總算補足到15顆,光取卵就花了新台幣20多萬元,每年還得繳8500元保管費用,對於踏入社會僅6年多的她,是筆不小的開銷,緊隨其後的癌症治療更花光她所有積蓄。癌症治療上,她決定先化療縮小腫瘤,化療雖有健保給付,但每月仍得花5000元打停經針保護卵巢,針劑、營養品費用也要價數千元,標靶藥物吃1年得花上200萬元,商業保險雖負擔部分醫療開銷,但每當她化療結束正是虛弱的時候,還得加緊處理申請保險金的文件,一刻都閒不下來。在沒有家人金援的狀況下,小嫻在抗癌之餘必須持續工作,但因時常得請假治療,收入也受到影響。「罹癌之後,真的容易變得沮喪。」小嫻坦言,即便知道每一次治療,都離痊癒更近一步,朋友也給予滿滿的支持,但內心深處總有個質疑的聲音:「就算痊癒,我的人生還能像生病前一樣精彩嗎?未來的對象會不會一聽到我曾罹癌就嚇跑,即便對方不介意,對方的家人也能接受嗎?」另因荷爾蒙藥物會增加畸胎風險,治療期間不可懷孕,完成為期6年療程後,也已步入高齡產婦階段,求子之路勢必更為艱辛。乳癌高居年輕女性罹癌之冠,每年有超過1000名癌友和小嫻一樣,面臨著經濟、家庭、生育、職場以及對人生悲觀的困境。「年紀輕輕就確診乳癌的患者真的變多了。」多名乳房外科醫師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都有相同感受。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玟伶表示,她收治的年輕患者有的才20幾歲、30歲出頭,很多根本還沒結婚,就不得不面對生育難題和高昂的醫療費用,是相當辛苦的一群。郭玟伶說,很多年輕女性初入社會沒幾年,對生育沒概念、沒規劃,也沒有對象可以討論,得知罹癌過後很慌張,只想著趕快治療保命,錯過凍卵機會,卻不知化療會傷害卵巢,恐怕再也無法生育,留下終生遺憾。長期關注年輕癌友生育議題的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乳癌患者是女性每年新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隨醫療技術進步,乳癌患者在抗癌過後,還有漫長人生道路要走,要面臨的問題也愈來愈多,生育問題更是重要的人生大事之一。為了確保癌友在確診當下儘早在「生命」與「生育」間取得平衡,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癌症希望基金會成立「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提供生育決策自我評估、病友故事分享以及生育健康衛教訊息,鼓勵癌友為自我生育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