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醫療.皮膚
搜尋
焦慮症
共找到
228
筆 文章
-
-
2023-03-19 名人.黃斌洋
牙齒黃有時並非單純染色問題 牙齒能不能變白取決於3關鍵
疫情趨緩,在終於能自在決定穿脫口罩的時刻來臨前,「容貌焦慮症」的新名詞也因應而生。最近醫美診所的微整形,以及牙醫診所牙齒美白等服務項目需求量有增加趨勢。根據英國臨床心理學家Linda Blair研究,第一印象短短七秒,最重要的兩個致勝關鍵,除了「眼睛有神」外,就是「牙齒潔白」。牙齒不夠閃亮的因素,有時並非單純牙齒染色。若不了解牙齒黃的背後原因,只想透過宣稱牙齒美白功效的坊間產品,或者未經由醫師專業評估後逕行使用具腐蝕性的牙齒美白藥劑,不但無法如願,甚至可能因為不當使用而產生牙齒健康風險。為了方便說明,我把牙齒變白的方式區分為三種:1.牙齒亮白:牙齒變黃的原因如果來自外在因素,例如食物染色,或抽菸、紅酒、咖哩、濃茶等造成色素沉積,色素層主要附著在牙齒琺瑯質表面。透過牙醫師將牙齒表面仔細清洗、拋光及打亮,將卡在牙縫死角的色素用噴砂等方式清潔乾淨後,牙齒外觀就可以回復原本的潔白。這有點像居家環境大掃除後的一塵不染,汙漬還不需要用到化學藥劑,我將它稱為「牙齒亮白」。2.牙齒美白:但如果天生就是黃板牙,或色素沉積較久,導致穿越琺瑯質孔隙,並滲透進入內部象牙質時,就像地板汙漬太久未清,滲透到地磚間隙。此時再怎麼掃拖刷地板,效果都不明顯時,只好使用化學性清潔藥劑將內部染色藉由氧化還原反應分解後排出。這個概念如果套用到牙齒內部的色素去除,我們就稱它為「牙齒美白」。3.牙齒健白:我想強調的重要概念是:「唯有健康的基礎,才有持久的美麗」,這個觀點我把它定義為「牙齒健白」。由於牙齒變色因素千變萬化,更不會有所謂「人人可用,人人有效」的單一美白產品。真實狀況是包含牙齒結構完整度、有無蛀牙與病變、牙根敏感狀況或牙齦健康情形等,都會直接影響牙齒美白所選擇的方式、美白藥劑濃度上限,以及使用頻率等。在牙齒美白標準流程上,首先牙醫師會將計畫美白區域,透過臨床檢測或X光片分析等,來確認牙齒沒有結構性病變、脫鈣或隱藏性蛀牙。接著透過超音波洗牙過程確認牙周健康,以降低藥劑對發炎牙齦產生刺激的風險,並了解牙齒與牙根敏感狀況。這些檢測對後續牙齒美白方式及藥劑濃度選用等,都是重要資訊。而當上面檢測發現問題,就需要先治療完成後,再進行牙齒美白。這一切的醫療把關,對於後續降低牙齒美白產生的副作用風險而言,無比重要,也不能假手於非醫事人員操作。在衛福部心字第1081761682號函中,已清楚表明「牙齒美白」屬於醫療行為,需由牙醫師親自執行。「由醫事人員做健康把關前提」的牙齒美白,我稱之為「牙齒健白」。因此,當我們迎接正式脫下口罩的那一刻,正思考如何讓牙齒更閃亮動人時,請千萬記得:「唯有健康的基礎,才有持久的美麗」。因此我們所追求的,不僅止於表面的亮白或外觀的美白,而是以醫事專業照護與健康為前提的「牙齒健白」喔!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0 醫療.眼部
降眼壓治療青光眼,卻導致視神經仍惡化!8種青光眼替代療法改善
【本文重點】本文提及青光眼為一潛在使人致盲的疾病,每年三月第二周為「世界青光眼周」,各國相關機構提醒國人重視。在亞太眼科醫學會中有學者提出數種考量的替代療法,包括中藥、針灸、調整飲食及補充維他命等,但尚無定論證明其對青光眼治療有明確效果。--by ChatGPT青光眼是一個潛在使人致盲的疾病,為了強調它的嚴重性,每年三月第二周訂為「世界青光眼周」,各國的相關機構都利用此機會提醒國人重視這疾病。今年二月底在吉隆坡召開的亞太眼科醫學會,其中有關青光眼的替代療法引起與會者高度的興趣。青光眼的治療以降低眼壓為主,但許多患者就算眼壓降低了,視神經仍持續惡化,因此大會中有學者提出數種考可慮的替代療法,雖然這些替代療法尚無定論證明對青光眼治療有明確效果,但發現有12%青光眼患者使用過某種形式的替代療法,包括中藥、針灸、調整飲食及補充維他命等。8種青光眼替代療法1. 銀杏葉:銀杏除了能中和自由基,亦可穩定及保護粒線體避免受損。同時被證實具有血管舒張及抗發炎特性,在治療青光眼時可提供神經保護作用,因此在臨床上常見患者服用。2. 一氧化氮、深綠色蔬菜:文獻報導食用深綠色蔬菜,可能與降低罹患青光眼的機率有關。但大多數深綠色蔬菜含有維生素A、C、K和硝酸鹽,因此不確定相關確切來源,其中硝酸鹽可能在青光眼相關的一氧化氮途徑中發揮作用,因此臨床使用的青光眼藥也有含一氧化氮的降眼壓藥物。雖然吃深綠色蔬菜和青光眼之間的關聯仍然不明,但考慮其豐富的營養價值,鼓勵青光眼患者適量攝取。3. 必需脂肪酸:包含Omega-3及Omega-6已被證實在許多疾病中發揮作用,以青光眼為例,Omega-3對於青光眼的氧化反應提供了保護作用。Omega-3作用於視網膜內的細胞,發揮抗氧化及抗發炎的功效,並幫助視網膜紫質的再生。由於必需脂肪酸亦具有抗血栓及止血作用,每日攝取量以3克為上限,若大量攝入則有出血風險。4. 維生素A:維生素A是維持視網膜和視網膜紫質正常運作的重要化合物,可做為抗氧化劑。每日攝取量不超過3,000微克,大量攝入可能會導致顱內高壓。5. 維生素B群: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B12患者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較薄,因此維生素B12對視網膜具有神經保護作用。6. 維生素C:維生素C在青光眼的作用機轉未知,但是在房水及玻璃體液中含有高單位維生素C,為血漿中的20至70倍。推測這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抵抗陽光和氧化引起的自由基。7. 褪黑激素:青光眼可能與睡眠障礙、憂鬱症、焦慮症等心理障礙有關。青光眼造成視網膜損傷後,睡眠及晝夜的調節會直接干擾,褪黑激素則可能在眼組織中發揮抗氧化劑的作用,因此具有神經保護功能。8.薑黃素或薑黃:薑黃是一種流行的印度香料,主要成分之一為薑黃素。研究顯示,薑黃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及抗腫瘤的功效;薑黃素能夠調節細胞凋亡、增生和轉化,也能調節與發炎反應相關的基因路徑。青光眼的動物實驗顯示,薑黃素可降低青光眼中粒線體損傷、提高眼壓引起的視網膜缺血後保護。雖然青光眼的替代療法引起廣泛興趣,但替代療法的有效性和臨床可行性仍有許多研究需進行。不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戒菸、鍛鍊、冥想、運動和均衡飲食,皆對青光眼有正面的影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0 醫療.精神.身心
易被忽略的老人精神疾病!譫妄與失智、老年憂鬱如何分別?
● 譫妄是一種精神狀態,常出現混亂、幻覺、妄想症狀● 老年人因疾病、藥物和社交孤立,易增譫妄風險● 發生譫妄的長輩,失智風險比較高一位80歲女性患者,因情緒不穩定,出現妄想和幻覺等症狀,被送入急診室,經評估診斷,患者在幾天前進行了大腸癌手術,住院期間使用大量的止痛劑和鎮靜劑,再加上重症病房的環境,引發術後譫妄現象。譫妄類似精神病症狀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譫妄是一種精神狀態,大腦的認知和反應出現了混亂、混淆、幻覺、妄想等症狀,最常見的現象是突然胡言亂語、認不得人、激躁不安、忘東忘西、失去定向感和時間感等,甚至有患者表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家屬以為是中邪帶去收驚。發生譫妄6原因為什麼會發生譫妄現象?楊聰財表示,主要是因為大腦發生瀰漫性代謝障礙,進而可能有6原因導致譫妄:1.生理狀態:某些疾病或身體損傷,例如感染、中風、腦外傷、癲癇等。2.精神狀態:情緒不穩、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等心理狀態。3.缺乏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可能導致譫妄現象。4.身體失調:長期飢餓、脫水、高燒、低血糖等身體失調。5.藥物或毒品使用:某些藥物或毒品也會導致譫妄現象,例如酒精、安眠藥、抗精神病藥、迷幻藥等。6.環境改變:最常發生在醫院,因住院產生身心壓力,大腦意識狀態突然改變。楊聰財提醒,當出現譫妄現象時,應儘早尋求醫療幫助,找出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方式,只要把發生原因控制好,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恢復。譫妄易與失智、老年憂鬱搞混譫妄無特定年齡層,但是常見於老年人身上,研究統計顯示,與慢性疾病、藥物使用和社交孤立等因素相關,增加了發作風險。譫妄症狀與失智、老年憂鬱相似,容易被搞混而錯過黃金治療期,楊聰財強調,譫妄通常包括混亂、幻覺、妄想;老年憂鬱則是情緒低落、失眠、自我否定、體重減輕等;失智症狀屬於持續性、逐漸惡化的認知功能障礙,當長輩記憶力衰退、語言障礙、思維能力下降,就要多加注意。另一個觀察重點是時間,譫妄通常是暫時性,可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緩解,而失智是一種持續性、逐漸惡化的認知功能障礙,病程長達多年。要特別注意的是,容易發生譫妄的長輩,失智風險也較高;譫妄跟失智可能並存,若失智長輩突然陷入譫妄,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惡化得更快。區分這些疾病的關鍵是詳細醫學及心理評估,逐項檢查身體狀況、腦部功能,並評估情感和認知功能等,及時診斷及早治療。預防譫妄4方法1.警惕藥物副作用:使用藥物應注意是否會出現相關副作用。2.維持健康生活方式:足夠的睡眠、健康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減少壓力和情緒波動。3.保持社交活動:社交活動可以減少社交孤立和抑鬱等情況的發生。4.預防感染:感染是譫妄常見原因之一,要注意預防感染,勤洗手、打疫苗等。
-
2023-01-31 焦點.用藥停看聽
精神疾患用藥大量回收 抑鬱錠10毫克多達1600萬錠需下架
食藥署今發布藥品第二級回收警訊,兩款精神疾患用藥都出現問題,焦慮症用藥「百事隆錠10毫克(鹽酸布匹隆)」出現異常黑斑點,回收10萬錠;治療及預防鬱症復發的「抑鬱錠10毫克」則因原物料出現不純物未至效期就達規定上限,多達1600萬錠需回收。「百事隆錠10毫克」白色錠劑外觀異常由「鴻汶醫藥實業有限公司」產製的「百事隆錠10毫克(鹽酸布匹隆)BUSRON TABLETS 10MG (BUSPIRONE HYDROCHLORIDE)」,主成分為BUSPIRONE HCL,主要用於焦慮狀態。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百事隆錠10毫克」屬於處方用藥,1月中接獲有北部的醫療院所通報,發現白色的錠劑出現外觀異常,泛出黑色斑點,經查公司留樣的藥品也有同樣情形,於是啟動回收,批號為「222101」。「百事隆錠10毫克」許可證字號為「衛署藥製字第041445號」。洪國登說,該藥品健保年度用量50萬顆,在同成分、同劑劑藥品中市佔率3成,此次回收10萬顆,初估不致影響民眾用藥。看更多「百事隆錠10毫克」相關資訊「抑鬱錠10毫克」原物料出現不純物另一款精神疾患用藥,「抑鬱錠10毫克 Epram Tablets 10mg」由東竹藥品股份有限公司產製,主成分為ESCITALOPRAM (AS OXALATE),主要用於鬱症之治療及預防復發,恐慌症、社交焦慮症、泛焦慮症及強迫症之治療。洪國登說明,業者在進行長期安定性試驗時,在第24個月時發現不純物含量達規格上限,因此通報食藥署,並啟動預防性回收。業者初估是原料藥出問題,一共需回收批號「BKC461、BKC471、BKC481、BKC491、BKC501、BKC511、BKC521、BKC531、BKE471、BKE481、BKE491、BKE501、BKE511、BKE521、BKE531、BKE541、BKK551、BKK561、BKK571、BKK581、BKK591、BKK601、BAB461、BAB471、BAB481、BAB491、BAB501、BAB511、BAE471、BAE481、BAE491、BAE501、BAE511、BAE521、BAJ391、BAJ401、BAJ411、BAJ421、BAJ431、BAJ441、BAL471、BAL481、BAL491、BAL501、BAL511、BAL521、BBD591、BBD601、BBD611、BBF491、BBF501、BBF511、BBF521、BBF531、BBF541、BBF551、BBF561、BBF571」以上58批。根據廠商回報,使用到相同原料藥製造的批號產品共1600萬顆。洪國登則說,該藥在健保市占率1成,年用量約650萬顆,由於有其他可替代藥物,評估不會造成於缺藥。看更多「抑鬱錠10毫克」相關資訊洪國登說明,「抑鬱錠10毫克」效期為36個月,此次在第24個月時被發現不純物含量達到上限的0.5%,雖未超標,但業者評估12個月後恐怕大大超標,因此啟動預防性回收。洪國登也說,檢出的不純物是藥品內原先就預期就會出現的,並非有害物質。民眾若對使用的藥品有任何疑慮,應盡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食藥署已要求「鴻汶醫藥實業有限公司」、「東竹藥品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廠商應於2月17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亦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
-
2023-01-17 醫療.心臟血管
疲勞、睡眠障礙恐是心臟警訊 名醫洪惠風曝症狀相關原因
●疲勞、睡眠障礙,恐心血管疾病惡化●心臟疾病患者得憂鬱症機率,一般人2倍●不良生活習慣,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179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台灣有5.8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美國心臟協會提醒,若出現疲勞、睡眠障礙、體重增加、憂鬱等症狀,慎防心血管疾病上身。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建議,民眾若出現相關不適症狀,應先求助專業醫師,經醫師診斷疾病並接續治療。心血管疾病分6種外媒網站「每日科學」登載由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一篇文章,針對心臟病、心臟衰竭、瓣膜性心臟病、中風、心律不整、周邊動脈疾病等6種心血管疾病患者,歸納出常見疲勞、睡眠障礙、體重增加、憂鬱傾向等症狀。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微小的症狀通常不會被重視,但可能代表心血管疾病惡化、增加住院的可能性,提醒民眾不可輕忽。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指出,心臟疾病發作時,除了會有胸痛等常見症狀,也有少見症狀如呼吸短促、疲勞、出汗、惡心、頭暈等;心臟疾病患者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沒有任何疾病民眾的2倍;若有持續性胸痛、心臟衰竭、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等患者,通常都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甚至中風患者的認知功能也會受影響,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定期評估監測認知功能及憂鬱等級。洪惠風指出,疲勞感可能是心臟衰竭、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或打不開等引起,但也可能是呼吸中止症、肝功能異常、慢性疲勞症候群等其他疾病造成;若是頭暈、惡心等症狀,可能因血壓過低或高、貧血,或耳部功能、腦神經功能不佳影響;胸口痛的症狀,除了心臟問題外,也可能是食道、肌肉問題引起,但有相關症狀不代表就是心臟疾病造成,應由專業醫師就各項因素進行判斷。心臟疾病與憂鬱症彼此互為因果關係,許多研究也看到兩者有其相關性。洪惠風表示,憂鬱症患者對於藥物遵從性不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年僅30、40歲正值事業衝刺的階段,因病使得人生計畫改變、影響職場工作,造成嚴重心理衝擊,這中間會經過一段適應期,從生氣、否定、討價還價,甚至憂鬱,最後才會適應、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的確有可能產生憂鬱。宅與胖增罹病風險洪惠風提醒,各年齡層都有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像從事電子業的年輕族,每日工時超過12小時,嚴重過勞,甚至沒有周休二日;不良生活習慣,像長時間打電動、不運動等造成肥胖,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近年運動風氣提升,像從事騎腳踏車、慢跑、健身的年輕人愈來愈多,但同時宅、胖、躲在鍵盤背後生氣的人也多,朝兩極化發展,建議若要遠離疾病,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
2022-12-27 焦點.用藥停看聽
一次3款藥出包!適脈旺三度回收 市佔100%糖尿病藥也上榜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藥物回收訊息,本次不分國內外藥廠,一共有3款藥品出包,為「『台裕』樂心平膠囊30毫克」、「佳糖維100毫克膜衣錠」、以及「適脈旺糖衣錠10毫克」,分別因不純物超標、溶離度不合格等因素違規,皆廠商主動通報回收。其中「佳糖維」為美商默沙東藥廠產製的糖尿病用藥,該單方製劑在台市占100%,共3批號120萬顆,須於1月21日前完成回收。由「美商默沙東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產製的「佳糖維100毫克膜衣錠JANUVIA 100 mg F.C. Tablets」,藥品主成分為Sitagliptin (as monohydrate phosphate salt),主要用於第二型糖尿病。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新加坡前幾周亦針對「佳糖維100毫克膜衣錠」啟動回收,食藥署便開始追蹤調查,發現由英國廠製造出來的同批違規藥物,在分裝發售至全球各國時,被改為不同的批號,流入台灣市面的是「U011910、U015917、U018641」3批號,共120萬顆,需於1月21日前完成回收。洪國登說明,佳糖維本次檢出亞硝胺類不純物超過建議限值,雖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具有致癌性,但對人體的危害尚無相關實證研究,本次經由廠商主動通報後啟動回收。洪國登指出,該藥品的單方製劑在台灣市占率百分之百,健保年度用量達2700萬顆。但相同藥品還有複方藥可供選擇,仍有其他糖尿病替待用藥可選擇,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另款藥為,「台裕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產製的「『台裕』樂心平膠囊30毫克」,主成分為DULOXETINE HYDROCHLORIDE,主要用於重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纖維肌痛。洪國登表示,廠商於持續安定性試驗時,發現溶離試驗偏離規格,有影響藥效釋出與人體吸收之虞,因此主動通報回收,其健保年度用量有82萬顆、市占率約3%,共「WD1304」1批號,預計回收1萬6000顆,需於1月14日前完成回收。第三款藥則為「暉致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產製的「適脈旺糖衣錠10毫克」,主成分則為NICERGOLINE,主要用於末梢血管循環障礙。廠商在進行安定性試驗時,發現不純物含量偏離規格,因此通報回收。洪國登說明,該不純物為「正常預期」產生的物質,但該藥品仍偏離建議標準1%~2%左右故啟動回收,年度健保用量有630萬顆,預計1批號「DN2443」、270萬顆。「適脈旺糖衣錠10毫克」今年7月19日也因為外觀卡油汙而回收過1批,後續又在10月31日擴大回收5批,本次不純物超標再回收1批,食藥署已要求於1月19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食藥署提醒,民眾若對用藥有疑慮,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切勿自行任意停藥。
-
2022-12-24 醫療.骨科.復健
腰痠背痛讓人受不了!主要是因為身體出現這三種問題
「腰痠背痛」幾乎是全民問題,卻經常被忽略,多數人會透過按摩、貼止痛藥來緩解。其實腰痠背痛不完全是腰背肌肉的問題,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平時應該要多加注意。腰背痛大部分是肌肉拉傷,但也有可能是心臟或腎臟問題大部分的腰痠背痛應該統稱為背部疼痛,只是依照部位分出背部與腰部。而大部分腰背痛是因為肌肉拉傷問題,而有部分原因是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或是僵直性脊椎炎,而有極少數的原因是心臟、腎臟問題,癌症或相關感染。如果是肌肉拉傷,可以透過服用止痛藥物、肌肉按摩、物理治療等方式能有效緩解。如果是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就需要更詳細的檢查與治療;但如果是強烈、如刀割的背痛,也會造成胸痛,這時候可能跟主動脈剝離有關,需要儘速就醫治療。如果是單側疼痛,而且圍繞著一點,無法透過姿勢而改善,這有可能是尿路結石,需要就醫進行治療。另外,腎臟感染或相關癌症也會引起腰痛。腰背痠痛要如何預防?因為大部分的腰痠背痛是因為肌肉拉傷引起,所以在預防上,還是以防止肌肉拉傷為主,所以主要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預防。‧運動:定期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low-impact aerobic),像是:走路、騎腳踏車、游泳等,這些都可以維持肌肉強度。‧維持肌肉力量與彈性:定期進行肌肉訓練,鍛鍊背部與腹部肌肉,強化核心肌群可以減少腰痠背痛。‧維持標準體重:過重會讓背部肌肉容易拉傷,所以維持正常體重可以避免相關問題。‧戒菸:吸菸也有可能造成背部疼痛,所以盡量減少吸菸。特別是每天都要吸菸的人,更容易有腰背疼痛問題。‧維持身體正確姿勢:避免讓自己過度彎腰駝背,並且站立的時候,不要把重心放到單腳上。在坐姿上,盡量選擇符合人體工學座椅,不要讓身體過度前傾,也要避免一直維持同一個姿勢不動。如果可以的話,一段時間之後就要起來活動。‧搬重物時要注意:盡量避免搬舉重物,如果真的需要搬重物時,不要單用背部肌群力量,而是要適度使用腿部力量進行搬運。要如何緩解腰痠背痛?如果真的發生腰痠背痛的情形時,需要觀察一下是否屬於肌肉拉傷,如果不是的話,一定要儘快就醫,如果是肌肉拉傷的話,建議可以採取這些方式緩解。‧服用止痛藥物:如果是肌肉拉傷引起肌肉發炎,可以透過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物進行緩解,像是阿司匹靈與其衍伸藥物(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 sodium)等,都可以有效緩解疼痛。‧物理治療:可以透過一些物理治療或是復健方式進行相關治療,也可以詢問物理治療師如何透過伸展,緩解腰、背部疼痛。‧按摩:按摩是常見的緩解方式,但還是要注意避免直接按摩拉傷的部位,以免造成更大問題。‧針灸:針灸或穴位按摩可以緩解腰痠背痛,可選用陽陵泉、足三里、合谷、大腸俞、腎俞進行針灸或按摩。什麼時候需要看醫師?一般來說,如果是輕微的拉傷,可以自行服用止痛藥物或到附近骨科或復健診所進行治療。但是有以下情形,最好可以進行檢查:‧疼痛持續好幾個禮拜,卻沒有緩解的跡象。‧休息也無法改善疼痛狀況。‧疼痛越來越劇烈,甚至擴散到腿部。‧疼痛感覺影響生活狀況。但如果疼痛伴隨以下狀況,請儘快就診:‧發燒。‧體重快速下降。‧雙腿無力、刺痛。‧打噴嚏、咳嗽會更痛。‧晚上睡覺也無法止痛,反而疼痛更加劇烈。‧小便困難,或是排泄出現問題,導致大小便失禁。哪些人是高風險群?腰痠背痛最常發生在久坐、久站的族群,還有一些風險因素,大致如下:‧年齡:超過30歲更容易發生腰痠背痛的情形,可能的原因包括運動量減少,導致肌群無力,也有可能是椎間盤磨損造成的問題。‧職業:久站久坐的工作環境,或是經常需要搬運重物的工作,都有可能造成腰痠背痛。‧體重:體重過重的人,會對關節產生壓迫,讓肌肉更容易拉傷。‧身體健康:核心肌群跟背肌無力的人,沒有足夠力量支撐脊椎,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拉傷。因此,久坐、久臥的人更容易發生腰痠背痛等情況。此外,吸菸、酗酒的人也容易腰痠背痛。‧身體結構:脊椎側彎、脊椎壓迫的人都容易發生腰痠背痛的情況。‧罹患疾病:癌症、感染、尿道結石,都有可能引發腰痠背痛。‧身心狀態:憂鬱症、焦慮症患者也很容易引起腰痠背痛。【舒緩運動推薦】影音/肩頸痠痛好緊繃!3招簡易「肩頸肌肉放鬆」,改善痠痛超有感【參考資料】‧英國NHS:Back pain ‧梅約診所:Back pain ‧克里夫藍診所:Lower Back Pain ‧WebMD:Slideshow: A Visual Guide to Low Back Pain ‧元氣網:腰痠背痛怎麼辦? 中醫師:5穴位助舒緩‧元氣網:腰痛時好時壞卻置之不理 醫師:最怕變成慢性下背痛
-
2022-12-23 焦點.健康知識+
《刺胳針》:氣候變化帶來4大危害 包括多數人忽略的這層面
這幾年大家一直在談論氣候變遷、暖化對於人類的危害,權威期刊《刺胳針》於今秋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確認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四大危害:包括空氣品質、熱相關疾病、傳染病和心理健康。其中,你可能較難聯想「心理健康」跟氣候變遷有何關係。不過當我們看到南亞、北非等地的氣候難民,那種不知所措、無法應對的焦慮,應可略為同理。《刺胳針》第七屆追踪氣候變化對全球健康影響的年度報告,來自全球50多個學術機構、由近百名專家撰寫。該報告共同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氣候、健康和全球環境中心的醫學博士 Renee Salas表示,她經常看到氣候變化如何損害患者健康,尤其是那些無力減輕其影響的患者。而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人們,也受到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其所擁有的資源影響。她舉例,去年夏天在急診室看到一位體溫高達41度的中暑患者,他就住在沒有空調的公寓裡。氣候對心理健康4個影響不止他們,全球有更多落後地區的人們,他們無福享受經濟開發的好處,卻飽受天災摧殘。根據WEF今年發布的《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預估2050年會有超過2億人淪為「氣候難民」。氣候變化所導致的災害很多,諸如海平面上升、乾旱、高溫、火災、洪水等其。而在大眾認知中,高溫是氣候變化中最明顯的危害,但可能許多人都忽略了心理健康的影響層面。長期研究兩者關係的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心理學和環境研究教授Susan Clayton博士就指出,人們表達他們對氣候變化感到焦慮,但他們並沒有認知到,這是一種心理健康威脅。她提出了以下4個面向佐證:1.越來越多人經歷毀滅性氣候變遷後,產生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焦慮、抑鬱和藥物濫用等情況。2.隨著氣溫度持續慢慢升高,自殺率和精神病住院率也上升。3.非自願流離失所的氣候難民,其心理健康狀況不斷惡化。 4.隨著大眾見證氣候變化並越來越意識到其影響,集體焦慮水平上升。氣候變化對於心理的危害,前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理事長閻雲也曾於《聯合報》撰文提出相同警示,以美國辛辛那提的研究追蹤,長期暴露於交通相關的空氣汙染,與12歲兒童的憂鬱症和焦慮症狀有關;英國倫敦的另一個研究團隊則發現,暴露於較高標準室外空氣汙染的兒童,其在18歲時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增加。閻雲還分析,嬰兒和兒童是氣候變遷受害最深的2族群,因為與成人相比,他們需要更多的營養和液體、呼吸更多的空氣,因此更容易受到食物和飲用水供應中斷及空氣汙染的影響。氣溫不斷上升 5種食品可能消失此外,與更多人相關的飲食層面,你可有想過,氣候變化也威脅到你平常吃的食物。據《食力》報導,研究預估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未來可能有5種食品面臨再也吃不到的危機,即小麥、楓糖漿、海鮮、巧克力、葡萄酒。當你連想吃的東西都吃不到了,別再以為氣候變遷跟你沒關係,努力一起節能減碳,是地球上所有人的責任。【資料來源】.《WebMD》:Climate Change Is Harm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閻雲/氣候變遷威脅人類健康 2族群受累最深.乾旱、野火、海平面上升...氣候難民恐破億 各國幫助卻有限.全球氣溫再上升2°C,我們將與這5種食物永別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12-07 醫療.精神.身心
國中生頭暈肚絞痛 竟是焦慮引發
一位國中少女被家長帶來看診,主訴這兩年長期頭暈和肚子絞痛,時常因為上課出門前頭太昏了,只得請假在家休養。「看遍醫學中心的小兒神經內科、小兒腸胃科,各種抽血和檢查都做過,最後兒科醫師說要來看身心科。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家長心焦地說。與孩子談了一下,發現她的症狀初始時間,正好是家中最多變故、父母爭執最烈的時候。這兩年來,這孩子籠罩在不安環境下,有著說不出的焦躁、哀傷情緒。那些頭暈,肚絞痛,即是情緒疾患的身體化症狀。身體化症狀指的是「用身體的症狀取代情緒反應」,通常找不到明確的內外科病因解釋。這是一種原始的心理防衛機制,當排山倒海壓力襲來,應對資源不足,就可能發生。比如說,孩子心情低落,卻覺得「哭沒有用」、「表達自己心情不好,反而會被大人數落」,因而長期會選擇靜默忍耐,慢性心理壓力就化成身體化症狀。在兒少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中,常見身體化症狀,包含全身疲倦、腸胃不舒服、背痛、心悸、胸悶、喘不過氣、頭痛、頭暈等。瑞典研究顯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出現身體化症狀愈多,隱含著病情愈嚴重,未來較高風險發展為成年精神疾病。有些患者童年因身體症狀,求醫看診多年,卻忽略心理因素,直到成年開始看身心科,才漸漸回憶起當時的低落情緒和慢性壓力。確認沒有顯著生理疾病、也理解這名少女症狀背後的核心是焦慮之後,開始了身心科的治療。藥物治療方面,以抗憂鬱藥和抗焦慮藥,讓大腦正向情緒腦區的神經鍵結增生,也讓身體緊繃狀態解除。心理處遇方面,進行校園的密集心理輔導,認識自己有負面情緒,漸漸找到不同的紓壓方式;家庭方面,家長快速認知到家庭氣氛和孩子症狀互為牽動,積極學習非暴力、有效率的雙親溝通方式。數個月的門診追蹤後,孩子的表情輕鬆了,也比較願意上學了。
-
2022-12-04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沉靜的力量
小娟和母親再度出現在我的診間時,已經大學畢業,入社會工作過一段日子。她希望自己可以克服開會的恐懼,讓她在職場有好的表現。「我現在的問題和高中遇到的不一樣」,手上握著小抄的小娟強調,「那時候,我是被班上一個同學帶頭霸凌。現在是開會被點名發言,就臉紅心跳,緊張到語無輪次,所以一收到開會通知,就會拉肚子……」她分析自己兩次求助問題的不同。小娟高中時代的舊病歷,確實記載著她因遭霸凌無法上學,先被我診斷為憂鬱症,不久又加上社交焦慮症的診斷。簡言之,她先因在小組發言結結巴巴,被某位同學看不順眼,聯合其他人排擠,衍發成憂鬱症而來求助。治療改善後,有幾年沒回診,最近遇到困難,又回頭找我幫忙。「當年應該跟你和媽媽說過,你的核心問題是社交焦慮症,現在也是。」我將目光從螢幕轉向小娟,她立刻顯得手足無措。「高中時代因為畏畏縮縮,被同學盯上,成為霸凌的受害者;現在則因職場環境焦慮症復發。」我分析我的看法。「當年妳確實說過小娟有社交焦慮,但我覺得孩子只是比較內向、害羞……」母親忍不住加入對談。「一般人確實常把社交焦慮當成個性太內向。」補充說明後,我繼續詢問進入職場快兩年的小娟,為何現在才來求助。「其實,我一進公司就很怕開會。要不是新冠疫情,公司居家分流上班好一段時間,還停止實體會議,我應該早就完蛋了。」小娟囁嚅著。「真的不只是內向嗎?」母親質疑,女兒曾做過職業性向測驗,顯示她真的很內向。「性向測驗能告訴我們的是性格傾向,不是疾病。性格內向和焦慮症可能同時存在。」我鄭重強調。「我好羨慕同事開會可以侃侃而談,下班可以一起聚餐。對我來說,連搭電梯遇到不熟的人,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討厭這樣的自己。」小娟鼓起勇氣,說出內心的折磨與不堪,滔滔不絕的母親也靜了下來。解釋完診斷與治療方向後,我問小娟,「喜歡看書嗎?」「超喜歡,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我都喜歡。」「一共有兩本,都不是翻譯書,第一本書是精神科醫師寫的,有關社交焦慮症的科普書,叫做《宅男宅女症候群》,可以補充看診的資訊不足。第二本書是一位內向的職場女性寫的,書名是《安靜是種超能力》。當你的社交焦慮症改善後,可以更深入了解內向的人如何善用自己的特質,在職場發光發熱。」我開出書單。「大家不是都喜歡外向、勇於表現自我的人,小娟的個性不用改嗎?」母親又插嘴了。「認識、喜歡自己的特質比較重要。一味追求主流價值,無法建立真正的自信。」當我望向小娟,四目相對瞬間,我感受到她沉靜的力量。【延伸閱讀】《宅男宅女症候群—與社交焦慮症共處》╱林朝誠╱心靈工坊出版╱2014《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張瀞仁╱方舟文化出版╱2018
-
2022-12-03 醫療.心臟血管
胸悶、胸痛是心肌梗塞警訊!除了心臟問題,還有4種原因會造成胸口悶痛
又到了入秋時節,過往每當天氣變化大、溫差劇烈時,總是常常聽到救護車的警笛聲,發生心肌梗塞等急症的病患在這時特別多。談到心肌梗塞,大家第一個浮上心頭的畫面是否是手抱胸口、表情痛苦的畫面?是的,胸悶、胸痛確實是心肌梗塞的最重要警訊,但您是否知道,除了心臟問題外,還有很多常見原因會造成胸口悶痛。所以本文將介紹您不可不知的五大問題。心臟血管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這方面的問題雖然不是最常見,但卻是大家最關注的,尤其本身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人(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抽菸、肥胖、缺乏運動、家族史)需要特別注意。當負責輸送血液給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動脈粥狀硬化,進而造成血管內的狹窄與阻塞時,就可能心肌缺氧而產生心絞痛的症狀。心絞痛的感覺是胸口的擠壓感,比較類似鈍痛或悶痛,常見是胸前左側一大片的感覺或位於胸口深處,通常不會是位於明確的一個痛點,有時痛感會延伸到脖子、下巴、肩膀或手臂等處。心絞痛的症狀常在運動、爬樓梯或搬提重物時產生,一般來說休息5到10分鐘就會改善,若症狀持續過久或伴隨冒冷汗或噁心嘔吐等症狀要儘速就醫,有可能是疾病惡化甚至是心肌梗塞的情況。主動脈剝離代表胸腔內的大動脈產生血管壁撕裂的現象,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控制好的高血壓所造成。主動脈剝離的症狀是突發性強烈而銳利的胸痛,感覺像刀割一般,痛感常常延伸到背部。主動脈剝離是絕對需要馬上就醫的急症,常需要緊急手術才能降低死亡率。其他非急症的心臟問題如心包膜炎、二尖瓣脫垂、心肌肥厚等等也可能造成胸悶或胸口刺痛的症狀。腸胃道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造成胸悶、胸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胃食道逆流。分泌過多的胃酸進入食道而造成胸口灼熱或悶痛感,平躺或吃飽飯後比較容易發生,某些刺激性食物也容易誘發症狀。食道痙攣是由於構成食道的平滑肌功能失調所造成的,症狀常是胸口的強烈擠壓感,跟心絞痛的感覺很類似,不容易分辨,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也不一定有很明顯的誘發因子。其他腸胃道問題如胃炎、胃潰瘍、胰臟炎甚至膽結石也都可能造成胸口的不舒服。肺部或胸腔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肺栓塞是由於肺動脈被血栓或其他物質堵塞所造成,症狀通常包括喘、呼吸急促與伴隨呼吸的胸部刺痛。肺栓塞是比較不常見的急症,好發於長期臥床、急性骨折、重大手術、孕婦(羊水栓塞)與癌症病人等。氣胸是因為肺泡自發性或創傷性的破裂造成胸腔內充滿空氣,症狀是伴隨呼吸的胸部刺痛,嚴重時也會感到呼吸困難。其他還有許多胸腔相關的問題也可能造成胸悶或胸痛,如:肺炎、肋膜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肌肉骨骼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這一類型的問題也佔了胸悶胸痛原因中的大宗,尤其是生活型態常常久坐,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的人,容易造成胸壁相關肌群緊繃或痙攣,所以一直感覺胸口悶悶的,嚴重時甚至會痛。另外一直重複某些動作的職業或運動傷害也會造成類似的狀況,這類型的胸痛往往可以透過姿勢改變或深呼吸及某些動作引發。其他問題 造成胸口悶痛胸悶一直都是焦慮症、恐慌症與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常常隨著情緒壓力起伏與睡眠品質好壞等狀況改變。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由潛伏在人體內的水痘病毒所造成,當免疫力低下時,病毒就可能活躍而在皮膚產生水泡狀紅疹,伴隨厲害的神經痛。若發生在胸部,病發早期時尚未形成水泡,可能會誤解為其他原因的胸痛。由上所述的介紹造成胸悶胸痛的原因,大部分是輕症或是具有自我緩解性的狀況。然而,在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高膽固醇、抽糖尿病、菸、肥胖、缺乏運動、家族史)身上,即使是輕微的症狀也要特別警覺。而在一般族群身上,若出現高危險的症狀如:突發性胸痛、投射至下巴或肩膀、冒冷汗、強烈撕裂感伴隨背痛等,一樣要謹慎處理,儘速就醫。
-
2022-11-29 醫療.精神.身心
選後緊繃情緒難排解 醫師籲有這些症狀應就醫
九合一大選落幕進入第3天,當落選人展開謝票行程,但選舉結果難免牽動民眾情緒,甚至造成壓力,精神科醫師蔡昀霖提醒,選情激烈,選前選後若心情受到影響,出現睡眠障礙、焦慮,且症狀持續未改善時,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消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指出,每逢選舉因選情激烈,不僅候選人及助選員,就連一般民眾,都可能因生活壓力加上選舉勝敗結果等多重因素,出現睡眠障礙、焦慮、煩躁等症狀,選後則恐因選舉結果感到開心或失落,導致相關情緒或症狀拉長。草療精神科醫師蔡昀霖說,因選舉所產生的睡眠障礙、情緒困擾等症狀,壓力源通常會在選後解除,恢復至原有生活彈性後,症狀就會逐漸改善,但要是相關症狀仍持續,建議就要由醫療專業服務協助,以盡速及有效消除壓力造成的不適應。而民眾在面對壓力時常有的不適狀況,大致分成兩種,一種為頭痛、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或呼吸不順等特定身心症;另一種則是引發原有疾病之惡化或復發,如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蔡昀霖表示,臨床上,常見民眾因壓力引起頭痛、胸悶、胃腸不適、失眠等,而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偏方或接受民俗療法來治療壓力不適感等,難以完全解除不適症狀,還恐加重其症狀,造成依賴陷入惡性循環,呼籲應尋求醫療專業協助。民眾若感受壓力難以排解,就醫前可先自我檢視,透過自我教育、善待自己、固定運動、規律生活作息,並避免酒精和藥物濫用以免陷入惡性循環等,自行嘗試抒解壓力,若無法改善,甚至導致原有疾病惡化或復發,就應盡快就醫接受治療。
-
2022-11-21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睡不好 小心其他疾病擾亂生理時鐘
●長新冠後遺症常見出現失眠困擾●染疫之後呼吸道系統更脆弱,導致睡不好●後疫情與病毒共存,保持平靜、減低焦慮「醫師,我已經好幾天睡不好了,一下夜咳、一下鼻塞,反反覆覆無法一覺到天亮,是不是得了長新冠?」林口長庚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黃彥霖說,疫情造成恐懼情緒,不少確診者康復一段時間後,會有呼吸道症狀,很擔心體內是否殘留病毒。面對一波波疫情,不論是害怕染疫或是擔心確診的後遺症,想抗疫應該先顧好心理健康。黃彥霖表示,不少人因為胸悶、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症狀而急著求醫,擔心長新冠找上門,其實心悸、肌肉痠痛、呼吸困難、睡眠障礙都是典型的焦慮症狀。尤其在睡眠困擾方面,民眾常反應輾轉難眠、睡眠中斷、睡眠品質下降、晚上睡不好導致白天嗜睡等。壓力大作息亂 更會睡不著心理學「墨菲定律」表述:愈害怕發生的事情,就愈會發生。適度焦慮有助於防疫,提醒自己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過度恐慌反而會出現身體不適,若有鼻塞過敏、緊張型頭痛等症狀,容易因為緊張加重生理症狀。黃彥霖強調,壓力大、作息亂,都是導致失眠原因,若有自律神經失調、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睡眠受干擾的狀況會更嚴重。黃彥霖分享失眠障礙的治療原則,急性失眠可使用短期藥物,超過3個月的慢性失眠可進行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透過了解新冠肺炎、癒後復原養生的「認知」,嘗試睡前閱讀、音樂紓壓、呼吸冥想等方式,可讓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放鬆,慢慢改善睡眠習慣,練習一步一步解除壓力源。白天多多運動 睡前放輕鬆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協助民眾重新建立睡眠規律,除了睡前放鬆,非睡覺時間也要避免躺床、增加白天的運動量、保持規律生活作息,鼓勵自己自律並徹底執行。黃彥霖建議,寫下「睡眠日記」追蹤睡不著的原因,重建「應該」、「必要」做的事情,學習控制煩惱的技巧。過度擔心、焦慮的「過度激發狀態」容易適得其反,試著放掉對「睡著」的期待,不讓干擾睡眠的思緒湧上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後疫情時代如何身心安適1 將注意力放在能讓自己內心安定的事情上。2 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提升身心免疫力。3 練習冥想、靜坐、呼吸,幫壓力找出口。4 維持勤洗手、戴口罩的習慣,做好防疫。課程資訊:https://pse.is/4l6rxj
-
2022-1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康復後容易失眠?醫師告訴你原因及終結睡眠障礙方法
● 新冠肺炎康復後遺症,失眠困擾最多● 心理壓力是主因,易現失眠焦慮症狀● 找出問題對症治療,不再輾轉難眠一名30歲的年輕男性,確診後隔離在家,原本就超標的體重又飆升5公斤,直逼破百大關。就醫主訴得到新冠肺炎之後,失眠症狀變嚴重,不僅躺床超過3小時才入睡,睡眠常中斷、醒來上廁所2至3次,導致白天精神不濟。隨著疫情趨緩,確診者陸續反映康復後出現腦霧、咳嗽、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呼吸困難、容易疲倦、專注力下降等,這些持續二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症狀又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其中,以影響日常生活作息的睡眠問題最令人困擾。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說,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確診康復的病患,約二成五的比率有睡眠異常狀況。染疫後導致全身性的發炎為什麼染疫後有這麼多的症狀出現?莊立邦表示,COVID-19病毒會透過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影響身上重要器官,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多數確診者在兩周內就會從急性感染到完全康復,而引起長新冠症狀原因,則可能是體內病毒尚未完全清除,或染疫後免疫系統失調,產生輕重程度不一的後遺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許多原本睡眠品質就不穩定的民眾,疫情引起心理恐慌,害怕確診、擔憂染疫後遺症,過高的壓力荷爾蒙分泌也會干擾生理時鐘。莊立邦分享門診個案,有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或肥胖的民眾,容易因慢性發炎而導致各種不適症狀,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失調。若還要面對確診後的工作業績壓力,會更睡不好。睡眠不佳易反覆惡性循環確診期間,生活作息亂了套,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居家隔離或在家工作有可能變得不規律,加上沒有運動,這些都是造成失眠的原因。莊立邦強調,確診後的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也會中斷睡眠,睡到一半突然喉嚨乾癢或喘不過氣,造成睡眠片段化、續睡困難而無法維持整夜睡眠,白天變得更不舒服、容易疲倦,反覆惡性循環。多數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痊癒,莊立邦建議,若有長新冠後遺症或是擾人的睡眠問題,應就醫找出病因。是否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個人心理變化等,給予藥物治療或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回到常規生活,規律運動、正常飲食、適度放鬆,有任何異常,記得及早就醫,以醫療專業解決症狀。●元氣網邀請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心理師黃彥霖分享長新冠的失眠問題,推出【哄大腦睡覺:如何改善失眠,晚安長新冠】免費線上直播課程,於12月1日(四)、12月8日(四)上午10:00,用2堂線上直播課程跟大家解說引發長新冠失眠的原因、改善的方法。課程資訊:https://pse.is/4l6rxj
-
2022-10-26 焦點.用藥停看聽
精神疾病用藥「樂心平」藥效不佳 回收2.4萬顆
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台裕樂心平膠囊60毫克因」溶離度試驗不合格,釋出劑量不夠恐影響藥效,衛福部食藥署要求於11月19日前回收三批、共2萬4000顆。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藥品市占率低,民眾無缺藥疑慮。洪國登表示,台裕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台裕樂心平膠囊60毫克 」,因廠商進行第18個月安定性試驗時發現,溶離度試驗不合格,也就是藥物到體內無法釋出預期劑量的有效成分,恐將影響藥效,因此主動通報回收。本次回收共三批(批號WA2503、WA2605、WA2704)、約2萬4000顆。洪國登說,廠商從以前到現在僅生產這三批,且這款藥品健保年用量不到一千顆、市占率不到0.1%,因此不會影響病患用藥。食藥署已要求廠商須於11月19日前回收,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另外,如有使用此藥患者勿自行任意停藥,若對用藥有疑慮者,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
2022-09-2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什麼全肉食飲食現在很流行?教授告訴你真的能吃太多肉嗎?
臉書朋友Peng Peng在2022-9-23用簡訊聯絡:「林教授 您好:打擾了,拜讀您的著作了解到很多正確的資訊,最近看到一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原來以為正確的健康均衡的飲食方式,此書的作者,提倡全肉食的飲食方式、及作者在書中提到非常多原本我認為健康的食物和很多議題,非常希望教授您百忙中抽空了解,很希望能夠知道您的看法,為我解惑,感激不盡。」這本書是2022-8-12發行的《肉食密碼》,而原作是2020-2-18發行的The Carnivore Code: Unlocking the Secrets to Optimal Health by Returning to Our Ancestral Diet。作者是Paul Saladino。他雖然有醫師文憑,但卻不在醫院或診所工作,也從未發表過任何醫學論文。他的全職工作是行銷全肉食飲食(Carnivore diet)和營養品。不管如何,我們來看《肉食密碼》的內容簡介:「改善自體免疫疾病,減輕發炎症狀,破解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用全肉食找回身體健康!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狼瘡、甲狀腺疾病、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許多病症都將獲得改善。保羅‧薩拉迪諾醫師在這本開創性的書中,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些我們以為對健康至關重要的食物,如全穀物、植物和綠葉蔬菜對身體並不如你想的有益處!薩拉迪諾醫師結合了科學、歷史以及自己身體力行驗,破解了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並揭示了全肉飲食的治癒潛力,提出這才是最符合我們的身體的飲食方式。」這份簡介裡有提到「科學」,所以我就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用Carnivore diet做搜索,結果共搜到三篇論文。2020年:Can a carnivore diet provide all essential nutrients?(全肉食飲食可以提供所有必需的營養嗎?)。這篇論文是作者在闡述個人意見,但卻沒有提供任何全肉食飲食的實驗結果。作者自己也說:「全肉食飲食是一種新近流行但尚未有研究的生酮飲食形式」。(註:生酮飲食不是全肉食飲食,而是高脂飲食,請看一位生酮醫師之死)2021年: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mong 2029 Adults Consuming a “Carnivore Diet”(2029 名「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的行為特徵和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這篇論文是用網路問卷調查做研究,而對象是自稱奉行全肉食飲食的人。它的結論是:「與普遍預期相反,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幾乎沒有受到不良影響,而是報告了健康益處和高滿意度。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發現的普遍性和這種飲食模式的長期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2022年:Limitations of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nd Metabolic Markers among Adults Consuming a “Carnivore Diet"(「全肉食飲食」的成年人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和代謝標誌物的局限性)。這篇論文是在批評上一篇論文不靠譜,例如:「最令人擔憂的是,包含與代謝標誌物(如血脂)相關的自我報告數據。如前所述,這些數據未經驗證,並且還存在報告偏差。此外,我們認為此類數據由於其未經驗證的性質而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是極不尋常的,特別是當前和飲食前值的使用不一致。考慮到將追隨者納入非常特定的飲食模式所固有的選擇偏差,缺乏經過驗證的生物標誌物數據也應謹慎處理,其科學有效性值得懷疑」。著名的克里夫蘭診所在2021-7-1發表The Carnivore Diet: Can You Have Too Much Meat?(全肉食飲食:你能吃太多肉嗎?):「全肉食飲食中纖維含量極低,這會導致大量便秘,而且風險變得比沒有排便要嚴重得多。如果你已經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膽固醇、任何中風病史或其他心血管疾病,你絕對不應該嘗試這種飲食。這種飲食也會讓所有蛋白質和脂肪變得更糟,消化需要更長的時間。全肉食飲食含大量飽和脂肪,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或壞膽固醇升高,並使您面臨患心臟病的風險。」ABC Everyday在2022-8-11發表Why the carnivore diet is popular right now(為什麼全肉食飲食現在很流行)。這篇文章的作者Ange Lavoipierre問美國文化戰略家Matt Klein:「是什麼推動了歷史上這個時刻對肉類的熱情」。Matt Klein回答:「我們正處於一個極端的時刻。文化以緊張的形式存在……當我們看到素食主義興起時,就會看到逆向的拉動 ,那就是全肉飲食。我們生活在一個元宇宙或多元宇宙中,對吧?你可以選擇你自己的冒險。總的來說,機構信任正在下降,陰謀論正在上升。在文化不穩定的時刻,我們正在尋求解決方案、道德,以及志同道合的人來圍繞在我們身邊。」沒錯,物極必反。全肉飲食是一個極端,而全素飲食則是另一個極端。中庸的均衡飲食是老生常談,沒人愛聽,所以一定要胡扯極端的飲食才會有人願意花錢來聽,來看,來頂禮膜拜。台灣不是也有一本叫做《救命飲食》的書嗎?它不是說肉食是百病之源,而素食則是可以治百病嗎?有讀者來問我關於《救命飲食》這本書,所以我就直接用這個書名寫了一篇救命飲食。我在最後說:「總之,極端飲食主義者,不管是叫人家要多吃脂肪,還是叫人家要斷絕動物性食物,往往是會操弄或扭曲數據來支撐他們不可能被證實的主張。所以,像《救命飲食》這樣的書,看看就好,不要太信以為真。」這段話套用在《肉食密碼》這本書也是完全恰當:看看就好,不要太信以為真。畢竟,翻譯這本書的人也不相信嘛,不是嗎?您也可以打電話給出版社,問問看老闆和員工有多少人相信。註:我發表很多批評極端素食主義的文章,而最新的一篇是今年一月的What the Health影片,暗藏玄機。我在這些文章裡面揭露了極端素食主義者的種種行銷技倆,而這些行銷技倆現在又被極端肉食主義者如法炮製。原文: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
-
2022-09-20 醫療.精神.身心
震不停心慌慌 身心安定5字訣
近日地震頻傳,許多人產生焦慮症狀,加上餘震不斷,恐引發緊張、害怕、感到疲憊、失眠等,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建議,可透過腹式呼吸、慢跑、快走等運動習慣,或攝取溫鮮奶、香蕉、堅果等食品,有助舒緩焦慮,但若焦慮情形持續一至兩周未緩解,即應尋求醫師協助。黃裕達說,地震頻繁,民眾心裡難免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的情緒可能持續一陣子,在壓力源未能快速解除的情況下,心理調適是相當重要的,呼籲民眾可以依照心理安定五字訣「安、靜、能、繫、望」舒緩情緒。1. 安:促進安全確保環境的安全,營造內心的安全感,降低因地震帶來的創傷壓力反應。2. 靜:促進平靜與鎮定為了平衡身心狀態,應盡可能從事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平靜或安定的活動,尤其是平常就在從事的休閒活動,有助平定心情。3. 能:提升自我效能維持正常生活,確認自己飲食、睡眠、作息是否規律正常。4. 繫:保持聯繫利用網路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聯繫,互相表達內心感受與想法,使地震創傷經驗帶來的情緒能夠被瞭解、接納。5. 望:心存希望對於已發生的災難,避免不必要的自責,專注在可以達成目標的資源與力量,找到未來的希望感。
-
2022-09-10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出現這種「斑」,竟提高癌症風險!醫師揭白斑可能帶來的5種嚴重疾病
白斑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自體免疫、神經性影響等。目前學界盛行的理論,主要認為是自體免疫失調,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自身黑色素細胞所造成的。這是因為早期的白斑病灶病理切片檢查,會發現有很多發炎細胞聚集及黑色素細胞減少的現象。近10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白斑的形成和免疫細胞CD8 T細胞、還有自體免疫抗體有關,因為自體免疫失調,造成免疫系統的發炎細胞攻擊自身的黑色素細胞,導致黑色素細胞的破壞消失。而部分局部白斑,只是因為調節型免疫細胞,把這群具有自體攻擊力的細胞困在局部,當這些調節型免疫細胞無法控制時,就會隨者血液擴散到身體各處;除了造成身體各處的白斑以外,也會造成其他器官像是甲狀腺的破壞。24歲的林小姐是上班族,19歲時在左手臂發現一塊白斑,隨著時間白斑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林小姐四處求醫但是白斑仍然持續擴散,而最近1年以來,林小姐開始出現關節疼痛、疲累的症狀,抽血檢查發現血紅素、白血球都是偏低的狀況,同時也有落髮的情形。 到我門診後,幫她檢測ANA自體免疫指數,發現除了白斑之外,她也同時罹患了紅斑性狼瘡。大規模的研究統計發現,白癜風合併紅斑性狼瘡的發生率大約5%。全身型和成人才發病的白斑症,容易伴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的是甲狀腺疾病,其他包括紅斑性狼瘡、圓禿、愛迪生症、惡性貧血、胰島素依存性糖尿病等。由於白斑發生與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較高,病人最好同時接受甲狀腺方面的檢查。對於全身型白斑病患,一般皮膚科醫師會建議抽血檢查,看是否有甲狀腺功能、自體免疫指數、血液異常,以排除與這些疾病同時存在的可能。白斑的「寇博納」現象患有白斑的人,小心不要受傷或是摩擦皮膚。這是因為皮膚在受傷的時候,會吸引免疫細胞來對抗外來細菌和修復傷口,如果是有白斑體質的人,也會吸引到攻擊黑色素的自體免疫細胞,造成受傷/摩擦部位白斑的形成;這種名為「寇博納」現象(Koebner phenomenon)。這種受傷部位發生原本皮膚疾病的情形並不少見,像是乾癬和一些自體免疫失調相關的皮膚炎也會看到。白癜風的臨床表現白癜風的病徵是在皮膚出現界線清楚、形狀不規則的白色斑塊。如果是全身型的白斑,常常會呈現對稱性分佈。每個人影響的範圍不一定。有些病人在白斑出現前,皮膚先經歷了紅腫發炎,如濕疹一樣;或是先有皮膚曬傷或受傷,病灶癒合之後才出現白斑。但更多時候,白斑是靜悄悄的出現在身體的某處,漸漸的變大,甚至東一塊西一塊擴散到身體各處才被發現。白癜風可以分成擴散期和穩定期,擴散期的時候,黑色素細胞受到攻擊,臨床會發現白斑迅速的變大,在短時間1-2周內擴散出去。白癜風的病程無法預測,有時候發病之後會穩定一段時間,再次受到刺激就會擴散出去,因此規則的追蹤是必要的。目前所有的治療都無法「根除」白癜風,只能夠穩定它。就好比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我們使用治療來穩定它,不讓它持續破壞身體,否則破壞到最後,就只能夠用移植的方式去修復組織。白癜風常會合併其他疾病的發生40歲的黃小姐,斷斷續續出現感冒和暈眩,後來開始出現視力模糊,伴隨著臉部白斑的出現,同時還感到耳鳴。她四處求醫卻查不出個所以然,甚至因為這些不典型的症狀而到身心科治療,懷疑自己是否因為白斑造成情緒不穩和焦慮症。到門診檢查時,發現黃小姐是罹患罕見的「原田氏症 Vogt- Koyonagi-Harada」; 她所出現的頭痛,眼睛、 聽力以及皮膚的白斑,都與這疾病相關。這主要是因為黑色素細胞都存在於這些器官,當免疫系統混亂的時候,會連帶攻擊到這些器官。大約20-30%白癜風會合併其他疾病的發生,我們稱之為「共病」。這些年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皮膚疾病和內科疾病有關。因此在診斷白斑的時候,必須做全身性的問診、抽血評估。根據一項臺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白斑病人比較容易罹患甲狀腺癌、淋巴癌和膀胱癌。但是最常見的還是甲狀腺異常,圓禿和紅斑性狼瘡。此外,很多白斑病人也合併焦慮症、憂鬱症和失眠,這些心理因素會影響到病程,在治療的時候不容忽視。書籍介紹黑斑白斑有話要說作者:黃昭瑜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19/10/01作者簡介黃昭瑜/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延伸閱讀: 把按摩的錢省下來~每天練習「魚式」,改善背痛、駝背...幫自己整脊!
-
2022-09-08 焦點.健康知識+
6種常見、不起眼的健康警訊!醫籲3情況盡早就醫別再拖
日常生活常會出現許多毛病,許多民眾習以為常,確實很多只是個小問題而已,但怕的就是其實身體已經出現嚴重問題、亮起了紅燈。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盧泰潤醫師就指出6種常見不起眼的健康警訊,提醒民眾多留意,必要時盡早檢查。 6種常見、不起眼、卻可能嚴重影響健康的警訊! 盧泰潤醫師指出,常見不明顯但卻可能潛藏重大疾病的症狀,如體重減輕、時常頭暈、反覆頭痛、容易疲倦、異常耳鳴、經常胸悶等,這些問題可大可小,不可大意。 體重減輕:體重不明減輕是許多重大疾病常見症狀,定義在沒有特別的減重計畫下,6個月內下降了5%。較輕的問題可為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腸胃道疾病,或是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較嚴重的則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慢性感染等,也包括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 時常頭暈:頭暈也是診間常見的主述症狀之一,檢查下大多如良性的耳石脫落症、貧血、姿態性低血壓等。但嚴重的問題也可能為梅尼爾氏症、糖尿病血糖過高、聽神經瘤等,腦中風也會以頭暈的方式呈現。 反覆頭痛:一樣是診間常見問題,大多是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等原發性頭痛,較無健康疑慮。不過偏頭痛為單側、疼痛為中重度以上,且時間可能長至幾小時或幾天,也可能有畏光、噁心、嘔吐等症狀,通常比一般頭痛來得嚴重些,需經醫師診斷,並非痛一邊就是偏頭痛,因此也建議盡早檢查。而嚴重的問題則如腦部血管瘤、腦部腫瘤、中樞神經感染等續發性頭痛。 容易疲倦:診間常見大多為找不到原因的「非特異性倦怠」,可能為自律神經失調或貧血所致。疾病嚴重的情況下,後期也常出現疲倦,如心臟病末期、腎臟病末期、肝硬化末期、癌症末期、嚴重自體免疫疾病、慢性感染等。 異常耳鳴:耳鳴常見為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但也有可能為聽神經問題或過敏等,大多為良性,此情況多為兩側同時耳鳴。嚴重的如梅尼爾氏症、中耳炎、耳膜穿孔、耳中風、聽神經瘤、鼻咽癌等,這類情況大多是單側出現。因此特別提醒除了耳鳴太常發生需留意外,也要特別注意單側耳鳴。 經常胸悶:胸悶也多為自律神經失調所致,或是流感等一般呼吸道感染,但此處是心、肺重要器官所在位置,萬不可輕忽,也可能為心律不整、狹心症等心臟疾病,氣喘、肺部慢性阻塞、肺癌等肺部疾病,或是嚴重的胃食道逆流等。 身體出現症狀再觀察?該檢查?醫指3情況盡早就醫別再拖。 盧泰潤醫師提醒,前述這些症狀若是太常發生就應提高警覺。若是以前沒有但現在出現,或以前還好但現在變得較嚴重,也應盡早就醫。特別是若伴隨了其他症狀、症狀不只一種,例如頭痛伴隨著耳鳴,或頭暈伴隨著體眾減輕等,症狀種類越多越要小心。觀察時間除了體重減輕可觀察6個月,其他不宜觀察過久,多數一般疾病症狀通常約兩周就會好轉,但如有明顯疑慮自然越早就醫檢查越好。若不確定該到哪檢查個好可先至家醫科,並在必要時作後續轉診,以利確保健康安全。 男60歲無慢性病史,胸悶不以為意,檢查發現心血管阻塞有狹心症! 盧泰潤醫師也分享案例,一名60多歲有登山習慣的男性,常有些胸悶的情況,但只是輕微,自身也沒有三高等慢性疾病,因此認為只是年紀大了、心肺功能比較差,不以為意。約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注意到胸悶的情況有比以往更明顯,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到家醫科檢查一下,看個心安也好,經檢查發現心臟血管阻塞相當嚴重,轉診至心臟內科作更進一步的心導管檢查,發現為「不穩定型狹心症」,三條血管皆有嚴重阻塞。後續心臟內科為他裝上三個支架後並無大礙並作陸續觀察。盧泰潤醫師表示,該案例還好警覺性較高,雖若再更早一點檢查或許就不必裝支架了,但也應檢查得還算早,並沒有出現其他危險。 沒看醫生還好,看了反而嚴重?醫指常見就醫迷思,千萬母湯! 許多民眾也常見會有幾個迷思,例如「我才不要看醫生,沒看還好,看了反而更嚴重。」或是「看了醫生增加心理壓力,疾病反而容易惡化」,又或是「朋友吃那種藥都說有效,吃那個就好。」以及「我透過飲食保養、健康作息、好好生活就好。」等等。 迷思1:醫生沒看還好,看了反而更嚴重?對此盧泰潤醫師表示,看了醫生問題反而更嚴重,這比較像是結果論,用結果來檢視所發生的事情,其實常見是因為該問題已發展到「能被當事人觀察到,且需檢查的地步」,此情況自然在檢查完之後問題往往會更嚴重些,但在治療下得以控制。反觀,若此問題已經被觀察到,卻沒就醫,那後續恐怕就不只是變得嚴重些而已。 迷思2:看醫生增心理壓力,疾病反而容易惡化?心理壓力確實也會影響身體健康,但相較疾病而言影響幅度較小,以癌症舉例,不就醫拖到第四期,對健康的威脅絕對遠超過心理的影響,更不用說慢性疾病可能帶來急性危險,如糖尿病及心肌梗塞,千萬別因為怕心理負擔不看醫生,反而增加不可預期的生命危險。 迷思3:朋友吃那種藥都說有效,吃那個就好?至於親友推薦的藥物、保健食品、民俗療法等,盧泰潤醫師表示,若是合法且正常管道自然可以嘗試,前提是必須確定,來源是出自於如醫生、藥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或各大藥局等合法通路;若非如此,自然建議避免,以免偏方反而加重身體負擔使得惡化。而即便安全無虞的,這些也未必適合每個人、每種疾病、每種疾病的類型,還是應以正規治療為主,上述方式為輔進行,也可以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可行,誤單以上述方法自行改善,以免延誤治療。 迷思4:透過飲食保養、健康作習、好好生活就好?飲食、作息、好好生活等,也是同樣的道理,確實良好生活是有助改善身體狀況,但身體出現慢性疾病已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若不接受治療單以生活改善,往往只會越來越嚴重,急性疾病更不用說,自然是相當危險。因此若是症狀、疾病還沒出現,是可以健康生活維持;但若是已經出現就還是需要先檢查,並以健康生活輔助。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貧血怎麼辦?是什麼問題?醫:注意合併症狀小心癌症!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認知下降未必是失智 醫師教4關卡檢測助釐清認知障礙原因
失智症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大類,退化性失智多於血管性失智患者,而退化性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目前失智症並沒有藥物或其他方式治癒,僅能延緩腦部功能退化的時間。不過,除了退化性以及血管性的失智症以外,還有些人是因為使用特定藥物,或是缺乏營養素等,出現類似失智症的症狀,這類的失智問題,有機會透過對症下藥,讓症狀逆轉。1.醫師問診認知下降未必是失智症,初步區分屬哪一類、嚴重程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旻益表示,不是所有認知功能下降都是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占所有失智症約六成、血管性失智症近四成,其餘零星的案例,屬於其他原因引起的認知障礙,這類患者多數可找出原因,並有機會讓失智症逆轉。診斷失智症,會先透過「醫師問診」、「填寫量表」以及「抽血」,同時輔以「儀器檢測」,協助明確診斷罹患哪一類型的失智症。林口長庚神經內科失智症科主任陳怡君表示,第一關醫師問診以及填寫量表,可以先區分出屬於哪一類的認知障礙,並辨別嚴重程度,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關卡。2.填寫量表量表非常多種,懷疑家人失智時,可先上網搜尋AD-8量表自評。陳怡君表示,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為例,患者大多是由家屬陪伴就診,症狀大多主訴「記憶力變差」,也有些是「行為表現異常」,以前不會忘記的事情開始忘東忘西,學習力變差;平常很會理財,卻突然不會規畫;平時情緒穩定近期卻時常失控;偶爾迷路回不了家、誤闖管制區等。呂旻益表示,當判定極可能為失智症患者時,醫師會協助做簡短式智能評估(MMSE)、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後續再依照判斷做不同量表的評估。評量失智症的量表有非常多種,包含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簡易認知功能評估表(SPMSQ)、簡短式智能評估(MMSE)、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認知功能障礙篩檢量表(CASI)等。其中AD-8,家屬在懷疑親人罹患失智症時,即可從網路上找尋量表自評。3.抽血可釐清是否特殊原因引起認知障礙,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等。陳怡君表示,抽血是為了釐清是否為特殊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缺乏維他命B12或是葉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藥物副作用、酗酒、睡眠障礙、憂鬱症或是焦慮症,又或是水腦症等,這類情況只要給予適當的補充或是改善感染、降低腦壓等,都能讓原本出現的認知功能障礙恢復到正常。4.儀器檢查以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確診腦內是否發生變化。儀器檢查是透過電腦斷層掃描(CT)以及磁振造影(MRI)協助確認診斷,像阿茲海默症早期會出現內側顳葉萎縮。最後再透過神經心理學檢查,釐清患者罹患的是原發性失智症還是次發性失智症,呂旻益說,原發性失智症就是指退化性失智症,次發性是指可以找得出原因的失智症。兩大類用藥失智無法逆轉 藥物僅能延緩惡化失智症用藥主要以「膽鹼酶抑制劑」以及「NMDA受體拮抗劑」兩大類為主,這兩大類有四種成分是台灣最常用的藥物成分。膽鹼酶抑制劑有三種成分,分別為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NMDA受體拮抗劑則是Memamtine。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使用Donepezil的量最多,用於原發性失智症的患者,110年有1萬1,755千單位,其次依序為Rivastigmine,110年用量為8,475千單位、Memamtine 110年用量為4,749千單位、Galantamine為189千單位。呂旻益表示,阿茲海默症目前已知的原因是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堆積,影響腦中分泌乙醯膽鹼,乙醯膽鹼是腦神經傳導物質,當大腦逐漸退化,乙醯膽鹼會愈來愈少。因此透過膽鹼酶抑制劑減少患者腦中乙醯膽鹼被分解的機會,進而改善失智症狀。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患者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為最多 醫師籲須妥善控制
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約有29萬人被診斷為失智症患者,其失智症患者共病的情形,以心血管疾病最多,約有12萬1,609人,其次依序為視力障礙有4萬6,290人、代謝疾病4萬3,473人、憂鬱症4萬1,401人、焦慮症2萬2,884人、躁症3,744人、聽力障礙524人等。失智症患者同時有心血管疾病,須妥善控制避免惡化。林口長庚神經內科失智症科主任陳怡君表示,失智症患者最常見以心血管疾病為多,不過,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都屬於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難以判定是先有心血管疾病導致失智症,還是失智症發生後,才出現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的型態,除了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就是血管型失智症,因腦出血或是腦阻塞造成腦損傷引起的失智症。陳怡君表示,若失智症患者同時有心血管疾病,必須妥適控制,避免腦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發生,使失智症更加惡化。其餘風險因子,包含肥胖、氣喘、多重用藥的患者,都屬於可能讓失智惡化的高風險共病。患者多有慢性病,多重用藥影響病情、增加跌倒風險。陳怡君表示,失智症患者大多是長者,可能因慢性疾病而有「多重用藥」的問題,多重用藥也可能會影響睡眠、食欲、注意力等,增加跌倒風險。失智症患者跌倒後,可能會加重失智症狀,也會增加照顧難度。失智症照顧上,需要分失智症等級給予協助,陳怡君表示,極輕度失智或輕度失智症患者,如果具備自我照顧能力,照顧者僅需協助增加他們的認知刺激,以及定時服藥,照顧難度不高。如果進入到中度失智,家中要減少雜物堆積,避免因為碰撞增加跌倒的風險,此時患者會開始出現精神行為的明顯異常,容易與人發生衝突,照顧者得開始學習與患者溝通的技巧,避免衝突發生,也不用過度矯正他們的行為。重度的患者則會更放大行為異常的部分,包含可能會攻擊他人、出現幻覺等。短期記憶雖變差,仍可維持長期記憶,延緩退化速度。陪伴照顧失智症患者,可以透過懷舊的方式,幫助他們繼續維持部分的認知,協助熟悉相關事務。如果長輩年輕時有特別熟悉的技藝,也能讓回憶陪伴著他,雖然短期記憶變差,但長期記憶仍可盡量維持,持續使用才不會退化更快速,維持用進廢退的精神與失智症患者相處。失智症家屬最擔心患者深夜突然出門,也會增加照顧的難度,家屬可以尋求專業的協助,或是學習照顧技巧,避免類似情況發生。桃園長庚醫院提供照顧者免費諮詢服務,電話是(03)319-6200分機2199,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上班時段。尋求失智據點、共照中心,讓長者維持與人互動。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旻益表示,照顧失智症患者若出現困難,可尋求政府資源,包含失智據點、共照中心等。他說,失智症患者需要維持正常的作息,才能避免夜間外出,以據點而言,會給予長輩充足的活動量,也會讓老人之間相互交流,如音樂治療、懷舊治療等,協助動腦才能降低退化的速度。呂旻益表示,無論是已經罹患失智症或是預防失智症,都倡議採取「地中海飲食」、「蔬果飲食」等方式,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體內自由基的出現,也能降低三高發生的機率,蔬果飲食則是可以減少鹽分攝取,同時也建議要維持運動習慣,才能達到預防或是延緩的效果。
-
2022-08-26 醫療.精神.身心
婦長年頭暈得坐輪椅才能移動! 北醫大揪出新興疾病「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惹禍
宜蘭一名75歲的女性,長年飽受頭暈困擾,偶爾會暈到失去平衡,走路險些跌倒,如果走進人多吵雜的環境中,頭暈症狀會隨之惡化,嚴重時甚至無法正常行走,連踏出一步都有困難,必須仰賴輪椅行動。她到處求診,大多被診斷是「內耳不平衡」所致,或是將問題指向「年紀」,近期她赴雙和醫院就醫,才找出真正病因「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也是近年新興的疾病。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薰華表示,PPPD是近年新被發現的疾病,PPPD有幾大特色,一是過去曾發生過一次的急性前庭症候群,造成急性前庭症候群的原因,可能是感冒病毒造成發炎、前庭神經發炎等;二為患者的頭暈症狀,難透過止暈藥物緩解;三是患者的平衡系統會受到環境影響,如背景聲音過大、人多等情況會受到刺激,當下的頭暈症狀會明顯惡化。李薰華表示,根據統計,頭暈患者中約有二成屬於PPPD,而PPPD常見的共病為「焦慮症」以及「憂鬱症」,由於PPPD是近年國際上才開始討論的疾病,許多PPPD的患者,常會被誤診為內耳不平衡、眩暈、焦慮症等,也讓疾病難以獲得妥適的治療。李薰華表示,醫學界目前尚未找出導致PPPD的原因,僅知病因可能與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但仍待釐清。PPPD的治療方式,會先投以抗憂鬱症藥物,同時搭配前庭復健治療,能改善患者嚴重頭暈的情形,恢復正常生活。李薰華表示,頭暈並不是一件小事,很多民眾會以為頭暈僅是短暫的,自認是貧血或是姿勢性低血壓等,只要休息一下就好,頭暈背後可能潛藏視力、耳前庭功能、小腦及本體感覺問題,甚至有10%的頭暈患者,背後的原因是中風前兆或是中風。根據雙和醫院眩暈暨平衡障礙中心的資料分析,每一年眩暈門診約6000名患者,有20%的患者檢查後發現是椎動脈狹窄等血管問題,李薰華表示,這些民眾都是中風的高危險群,正視頭暈的症狀,能及早揪出病因,並及早治療。
-
2022-08-18 焦點.元氣新聞
網狂轟王瞳「為何不救艾成」抑鬱症患者曝心聲:沒這麼簡單
藝人艾成昨早墜樓身亡,震驚社會,艾成過去被憂鬱症困擾,情緒不穩定,有網友則認為,艾成如果看醫生,吃藥後說不定就好了,責怪王瞳和身邊親友為什麼不幫助艾成,對此,有一名抑鬱症11年的患者分享了自身經驗,表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一名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說,自己已經抑鬱症11年了,是重度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完全不敢跟身邊親朋好友,甚至是女友分享狀況,因為他們也沒辦法給予有效的意見和想法。網友的爸爸是頂大理工博士,開公司,媽媽則是23歲就考上教師,掛教務主任,女友長相漂亮在醫學中心當大夜班當護理師,網友表示,一路順遂的人,誰希望看到身邊的人如此狼狽又落魄,因此爸媽也在吃身心科的藥,自己有買房子女友卻想搬出去。網友表示自己在24、25歲時就有定期回身心診所看診,過著吃藥昏昏沉沉的日子,身邊朋友都念台清交成,如期當工程師,自己卻念一間學店,想擺脫憂鬱症陰影翻身,跨考有考上科大電機所,但最後選擇去乙級船訓班受訓,到散裝船公司實習,取得助理級適任證書。網友今年26歲,目前遇到船休期三個月,白天責任制去小公司代打船相關勞動業務、晚上去豪宅擔任保全,兩邊工作兼職加起來也是十萬多,工時長達18、19小時,每天就是睡覺洗澡馬上接著上班這樣過日子。網友說,憂鬱症的人只能這樣過日子,只能把自己弄得很忙碌,讓自己不要想太多,他表示,不管是錢財、家庭、課業與人際關係都有可能是壓垮一個人的最後稻草,希望大家可以適度去關懷身邊的人,但不要被攪進去,因為憂鬱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是患者一輩子的課題。★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08-17 醫療.精神.身心
一肩扛四方壓力的中年男人!若有憂鬱、對生命的擔憂、對成就的反思等警訊,務必尋找醫師或心理師求助
當代的父親,出門面對股市下跌、經濟成長趨緩、通貨膨脹、利潤卻得越拼越薄。成長中經歷過去繁榮的四、五十年,許下壯志貸了資金想把家業越做越大,卻得面對接下來充滿不確定的世界局勢。回到家裏,孩子大點的離家發展,但在社會現實下,讓身為父親的看得幫他擔憂未來;小一點的正在叛逆的青少年時代,回家關在房裏,生活只有3C,看得父親火都來了。而太太也在埋怨,除了賺錢養家,做老公的能不能多陪陪家小,多點生活情調。此時手機響起,家鄉的父母殷殷期盼兒子何時回家探望一下。十字架階段的男人,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嗷嗷待哺,還得做個新好男人,還得應付外在的事業要求,多方壓力夾擊。2015年Lachman研究人生中不同年齡階段的幸福感,發現人們在成年後,隨著年紀越長心情越鬱悶,最低點幾乎就是在五十歲上下的中年,一直到接近六十歲左右,幸福感才又慢慢上升。身在中年的男士們,讀來一定覺得心有戚戚焉。由於中年男性生理上開始面臨多項功能的退化,心理上正面臨壓力來源錯綜複雜的階段,許多身心健康議題值得關注。以下酌列幾項讓各位男士們自我關照一下。◎焦慮有些壓力是因為事情太多或太難,也有時來自不確定性,經濟情勢會好會壞?疫情會高會低?不確定性會讓大部份的人感覺到焦慮度升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事情太繁雜、缺乏穩定規律等有關,林林總總的影響下,可能讓人情緒煩躁、失去耐心、脾氣變暴躁、急於求成。許多成功的男士的確來自自己大半輩子的努力奮鬥,但也可能失去放鬆的能力。嚴重的焦慮引發病態反應,可能出現恐慌、焦慮症等問題。◎憂鬱有時面對的壓力事件慢慢塵埃落定,但結果卻非常不如人意,此時失落感油然而生,甚至出現自責、悲觀的想法,如果有些可以支持自己的朋友一起聊聊散散心也好,但許多時候,男性崇仰自我承擔,悲苦肚裏吞,萬一負面情緒累積太多,甚而反覆在心中鑽,小心會出現病態性的沮喪,進入憂鬱症的程度。◎對生命的擔憂中年階段,面臨長輩生老病死的情境,甚至偶有同輩的親朋好友,上個月還嘻笑歡聚,這個月卻聽說疾病突然離世。生生死死的消息越來越頻繁,加上自己身體機能退化,還冒出幾個醫生提醒要持續關注的診斷,搞得心中對於後半輩子的人生越來越沒信心。◎對成就的反思這個年紀的男士,或許事業有點小成,但要拿來養老終身並照顧小孩完成學業,就在現有的跑道或規模下完成,似乎仍顯不足。再有雄心壯志要擴大事業版圖,好像也時不我予。有些人學著看開,慢慢接受自己的職涯極限。有些人躊躇滿志,在中年職業轉換的賭場中再次搏鬥。◎心身症 除了身體固然會因為年齡漸長而稍有機能上的退步之外,有時因為慢性的壓力,還會出現更明確的病症,有些病症不僅是肉體器官上的損傷,同時也肇因於壓力的累積,諸如許多的失眠與頭痛、耳嗚、腸躁、胃痛、肩頸腰背肌肉痠痛、心悸、慢性胸悶…等。除了以器官歸類的科別應該協助檢查之外,有時併有心理方面的調適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總之,現代男士承擔家庭與社會的同時,照顧了一家溫飽,也別忘了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平衡。如果壓力偏高,身體、心理、精神上發生警訊,務必尋找專業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師談一談,檢視身體,也檢視生活,當壓力與抗壓資源調節得當,能幫助一個人走得長遠,走到更美滿的人生境界。
-
2022-08-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求學路上的支持與守護:校園憂鬱症青少年的輔導經驗談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成為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憂鬱症」彷彿一層金鐘罩,青少年禁錮。在多年輔導過程中,不時遇到陷入這樣困境的青少年,近年來甚至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些青春正盛的個案,外顯的症狀大多是神情憂鬱、雙眼無神、出席不穩定、有些手上還留有自我傷害的痕跡。這些憂鬱青少年的人格特質,多有自我期待高、完美主義、易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也常伴隨人際困擾或生命中重大創傷等。他們在導師轉介或自覺需要求助下,開始進入輔導歷程;而在輔導憂鬱症青少年經驗中,歸結出運用「起、承、轉、合」四個步驟,陪伴青少年度過生命的幽暗低谷。這苦澀的青春歲月,就像曾經陪伴過憂鬱症個案的故事:小T升上高二後,開始出現強迫洗手與重複自傷行為,就診精神科醫師,初診診斷原為混合型焦慮症,然而隨著課業壓力與社團成果表演的壓力,躁鬱的情緒症狀越來越明顯。小T心情低落時會用美工刀劃傷手臂,甚至意圖攻擊他人。家長方才得知,並開始正視小T的情緒與問題。發病後的小T,由於自傷的狀況頻繁,家長除了協助緊急就醫住院治療外,並辦理休學,開啟了陪伴守護小T的旅程。 一、起點的評估:當青少年初次來談時,訴說近日的苦惱,甚至描述了憂鬱症的典型症狀,諸如情緒低落、失眠、食慾不振、對過去熱衷的事物失去興趣、情緒起伏大等,運用董氏基金會「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量表請該位青少年填寫,通常得分在12分以上,在徵求他同意後,會請導師邀請家長就醫。這過程彷彿拔河般,常常遇到家長拒絕,否認孩子有問題需要就醫,因此需要邀請家長到校,當面衛教說明就醫治療對孩子的助益與過去的輔導經驗分享。 休學兩年後的小T,準備復學重讀高二時,專任輔導老師即主動與家長聯繫,帶小T重新熟悉校園環境,以讓家長與小T安心銜接返校復學的生活。小T回到校園每天戰戰兢兢的學習與生活,然而躁鬱症與焦慮症合併發作,讓小T難以融入班級,恐懼他人的眼光,不時強迫洗手,成為每天到輔導處報到的常客。開學後兩周在一次偶發的事件中,小T再次在家中拿美工刀自傷,經過專任輔導老師危機處理與持續輔導,小T雖安頓了情緒,卻仍無法回班上課,遂在個案會議通過讓小T安置於輔導處,並轉介心理師定期晤談。因躁鬱症的反覆發作,為減少小T對課業成績的焦慮而能安心學習,專任輔導老師協助小T申請特殊教育鑑定,取得特教生個別化特殊教育輔導服務資格,並申請非學校實驗型態自學計畫,讓小T高二下順利轉為在家自學。二、承接的資源連結: 跨專業的資源合作對處理憂鬱症青少年個案的精神狀態與核心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如醫師的駐診,在協助衛教導師或家長時會是很大的助益。有時家長因忙於工作或困難就診時,會請家長簽署同意書,讓輔導教師陪同個案前往學校鄰近社區的精神科醫院診所就醫,以更了解個案的狀況,並提供看診醫師個案在校狀況。這樣的訊息交流,能讓雙方人員更精準的瞭解個案,以及處理的方向;同時陪同就診也會讓憂鬱症的青少年個案不孤單。 專任輔導老師在輔導過程會持續給予青少年個案及家長肯定支持,維持合作關係。家長在經歷小T發病的歷程,全心陪伴小T定期就醫、定期到校與心理師個別與親子晤談,並參與校外家長成長團體。在積極了解如何陪伴躁鬱症的小T過程中,家長也逐漸賦能處理小T起伏的情緒。漸漸地,小T站穩腳步,挑戰大學學測與身心障礙甄試,專任輔導老師在過程中持續陪伴打氣,協助處理危機狀況,安頓小T與家長的心情,連結課後輔導資源以幫助小T應考學測,陪伴填寫大學志願與準備備審資料,最後小T透過身心障礙甄試考取大學日間部,順利成為準大學新鮮人!三、轉變所需的重新建構憂鬱症的青少年個案往往發病時會出現抗拒學校生活的外顯行為,諸如開始無心上課、社交退縮、缺曠課頻繁等。這些學習上的退化行為,即便就醫治療,也無法預期問題可以馬上改變。這樣起伏的病程,也會因內在的恐懼加深而持續退化、遠離人群,因此輔導老師要能理解個案的狀態,時時保持正向視角、重新建構個案的問題行為,陪伴並協助個案以正向眼光看待自己,也放大個案的進步讓周圍的家長、導師可以練習用新的視角欣賞個案的進展。 在小T畢業前夕,家長寫下對於曾被長期協助過程的回饋,感謝輔導老師與心理師的協助,施展魔法把患有躁鬱症的孩子救回來了!還記得第一次碰到心理師說:孩子年幼時成功的經驗太少了、兒少時人會自動學習的功能他沒有學到!當下真的讓家長傻住了!心理師不但與孩子一起融入他的布袋戲生活還送他電影(素還真的書套),並從這裏去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思考邏輯、當他碰到情緒困擾/人際障礙時幫他整理情緒,給予指引當個(引路的人)陪他走這一段路真的不容易啊!四、合作的協力系統 在憂鬱症青少年個案處遇上,輔導系統與導師、家長保持合作是重要的工作守則,是成功的金三角、缺一不可。輔導系統往往是導師、家長遇到個案困難求助時,提供穩定協助的救援投手,為讓導師、家長與周圍的任課老師能夠理解個案的處境,會視個案需要召開個案會議,討論個案的症狀與出席、學習狀況,討論如何預防自傷的危機狀況,尋求任課老師的意見調整平時成績評量辦法,並分享有效的輔導策略。 學校心理師是協助憂鬱症青少年的好幫手。在輔導個案一段時間後,當憂鬱症青少年的問題嚴重性較大或自傷風險程度較高時,會徵求個案同意轉介學校心理師定期晤談,對青少年憂鬱狀況的改善亟有幫助。輔導老師則在轉介心理師後,轉換角色為個案管理者,定期跟心理師討論個案狀況,並提供個案在校資訊;心理師亦可以出席個案會議,提供對個案的評估,幫助與會老師更加理解個案的狀況與增進輔導知能。在相互信任下成長茁壯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輔導老師需抱持著穩定的情緒、疾徐的步調陪伴個案前行,或許個案原地踏步許久,或許個案進步緩慢,也或許個案像跳探戈舞般,前進兩步、後退三步,都是預期中可能發生的情形,即便如此,個案會愈發信賴輔導老師,而發生改變! 當信任的關係建立,每每在傾聽青少年個案訴說的故事,才發現觸及憂鬱情緒的核心議題的努力與掙扎,都有動人之處,每段曾經共同走過的輔導歷程,都在豐富彼此的生命經驗。
-
2022-08-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成為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 「整日看與疫情有關、重複報導的新聞內容,覺得好煩、覺得自己快得憂鬱症了。」這是今年初我們製拍一部提醒青少年如何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產生的壓力與情緒困擾的影片,其中一位受訪學生帶著笑容、脫口說出的分享。說出「憂鬱症」這三個字,對現在的青少年似乎不是難事;然而,在二十多年前,台灣民眾對憂鬱症的認識卻相當有限、難以啟齒,根據我們的調查,當時將近七成民眾不太清楚如何區辨憂鬱情緒和憂鬱症,也不知道怎麼找與憂鬱症有關的求助防治資源和資訊。經過多年來的教育宣導,許多民眾、尤其是較年輕族群,對憂鬱症的觀念認知已提升許多。青少年憂鬱知多少? 依據我們歷年調查發現,十多年前,台灣青少年每五位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近年下降至每七位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雖然如此,整體而言,青少年憂鬱比例仍高;這兩年來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球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比例大幅增加,年輕族群比其他族群更受影響,也因疫情使用網路時間更長。遭受網路霸凌而有情緒困擾比例更驟升,最新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結果發現,2.5%青少年曾經被網路霸凌,以全台110學年度國高中職數(117.3萬人)換算,全台有2.9萬名青少年被網路霸凌,而其近一年經常出現自傷或自殺企圖的比例就至少有3成。這是年輕世代面對的新危機,也是我們陪伴青少年、促進其身心健康過程中會面臨的挑戰。 一項由美國的遺傳學研究單位於2021年發布的調查指出,有16-24歲孩子的父母,僅半數能正確判別青少年的一般行為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而參與調查的青少年中,近四分之三心理困擾的青少年希望父母能為他們尋求治療。而一篇發表於2021年5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的研究指出,12至17歲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從2011年的8.3%增加到2016年的13%。僅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接受治療。一般而言,憂鬱的青少年許多症狀和青春期受荷爾蒙影響的成長反應類似,例如易怒、好爭辯、不易集中注意力,有厭食或暴食等現象,所以覺察及正確辨識青少年的憂鬱情緒或憂鬱症非常重要,避免錯失、及時發現,避免錯過予以協助的時機,是進行憂鬱防治宣導教育最重要的目標與任務。善用社群平台,結合資源進行憂鬱防治宣導 幫助及陪伴青少年度過深具挑戰的身心轉換期,「了解」是促進心理健康的第一步,需要持續透過宣導教育提升其對心理健康正面的認知,與對憂鬱症的正確認知。父母教師們要學習辨識青少年的憂鬱情緒與憂鬱症,除了了解相關症狀之外,建議可進行憂鬱症校園普篩,找出高關懷族群適時予以協助。並鼓勵青少年要開口求助,當壓力或負面情緒累積已無法自行紓解,馬上尋求專業協助,別讓憂鬱情緒持續惡化。 對身為數位原生代的青少年而言,現今認識世界、獲取資訊、人際互動方式多透過網路,進行憂鬱防治宣導教育,要善用不同的社群平台,結合不同的資源,提供青少年適合也需要的資訊,例如董氏基金會創建華文心理健康網站、線上諮詢聊天室、憂鬱檢測量表及APP、設置例如FB、IG、TIKTOK等社群帳號,透過這些平台持續提供憂鬱與心理健康新知,並將許多資訊以圖像、影音方式呈現,更能吸引青少年,藉由這些管道宣導推播,讓青少年提升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能。 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能提供有需求的青少年對應的支持與資訊。就像在Google Map設定一個目的地(需求)後,提供他們多種選擇,讓青少年了解如何到達,可以依據的路線、交通工具與時間訊息、中間是否有需要的停靠點、鄰近還有甚麼餐廳、休閒娛樂場所等等。給予指引和正確的資訊、讓孩子知道怎麼獲得憂鬱防治資源、有哪些求助的選擇,只要願意面對,方向對了,就不怕到不了健康生活的園地。
-
2022-08-02 醫療.腦部.神經
失眠、腸胃道不適檢查卻正常 醫:恐自律神經失調
60歲陳姓婦人長期飽受失眠困擾求醫,尤其隔天若有要事更易常擔心睡不好而失眠,醫師,醫師診斷為焦慮症,除開立藥物,也指導許多放鬆訓練技巧,症狀已明顯改善。衛福部台南新營醫院精神科主任許博彥說,問診時,陳婦稱,自己身體狀況良好,經濟無虞,家庭關係融洽,唯一困擾就是睡不好,尤其隔天有重要事情時,當晚易擔心失眠反常徹夜難眠,許博彥診斷為焦慮症。許博彥表示,焦慮症現代人常見,最常見症狀為失眠,常會使用安眠藥物。也有許多患者會以身體不適;如腸胃道不適、胸悶、胸痛、喘不過氣、手腳麻木等症狀,患者可能會去看各科醫師卻一切正常,最後才轉介至精神科。他進一步說明,焦慮症又稱「自律神經失調」,其實就是因心理因素,造成調控身體多項器官自律神經出狀況產生多項身體不適症狀。可透過藥物及非藥物等方式治療,許多患者會排斥吃藥,認為靠自己放鬆即可,殊不知愈想要放鬆,愈讓自己陷入緊張、焦慮惡性循環當中。許博彥說,透過藥物協助,改善腦部部分神經傳導物質,可增加抗壓性,他也建議患者可搭配腹式呼吸及放鬆訓練等非藥物治療方式,來幫助改善焦慮症狀。
-
2022-08-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 大腦其實是很複雜的器官,不能正常運作時,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六大功能,包括思考、知覺、情緒、資訊接收、身體和行為表現;而這些功能又同時會受人、時、地及過去的生活經驗所影響,增加人們對精神疾病觀察和了解的困難。藉由大腦影像科學的發展,讓人們了解更多的大腦神經生理機制,使得心理的問題不只是意志力和心態因素,也包括大腦神經生理運轉的綜合結果。因此,所謂精神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就無法像身體疾病(如感冒)的治療那麼簡單而單向,其病程更加漫長。民眾對大腦科學認知的不足,不只延緩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也影響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因應。舉例而言,生活中,對於罹患腹瀉的病人,人們不會覺得他不需要看醫師,只需要堅強努力去面對,但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卻常被認為他們應該堅強勇敢些,最好靠自己的意志力克服。這樣的觀點,讓精神疾病的求助被汙名化為不夠堅強的行為;再加上受症狀等因素影響所造成的退縮及不願表達的行為特徵,讓求醫之路困難重重。近五年來,當全世界的青少年自殺率不斷以倍數攀升時,也凸顯了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從早期發現到求助的重重障礙。 不只是悲傷的青少年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在習慣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社會文化氛圍下,更是疾病認知概念上的一大挑戰。罹患這疾病的青少年究竟有多少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為2至8%。董氏基金會2018年於臺灣六個直轄市,以國中與高中職學生為對象,使用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進行調查,在有效樣本3,478份中,發現13.3%的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著名的英國兒童青少年作家J·K·羅琳曾經如此形容憂鬱症:「很難向從來未曾經驗過的人描述,因為這不是悲傷。我知道悲傷,悲傷是哭泣和感受。但這是一種冷漠無感,完全空洞的感覺。」另英年早逝、深受憂鬱症所苦的美國作家內德·維齊尼(Ned Vizzini)也說過:「有時我覺得憂鬱症是應對世界的一種方式,就像有些人喝醉了、有些人吸毒、有些人則變得沮喪。因為堆疊在心理的東西太多了,必須做些處理。」健康因應,翻轉生活的不良循環 事實上,憂鬱症不僅是情緒低落,也影響了人們的想法、身體和行為,讓患者處於自我批評、記憶受損、猶豫不決、慢性疲乏、失去活力、人際退縮,讓進食、睡眠與作息變得混亂不正常。在青少年階段,這些症狀影響他們成長過程的規劃,使得生命任務無法履行,沒有成就感,也感到生命無望;而不健康的因應方式,更讓青少年陷入憂鬱情緒惡性循環的泥沼。 青少年若陷入持續的悲傷、無助、絕望、感覺自己毫無價值、內疚、無法感到快樂、學業表現下降,以及睡眠和飲食習慣改變,甚至是憂鬱激躁交替出現的躁鬱症;這些情況如果無法得到有效治療,青少年個案可能無法過上令人滿意、充實的生活,或進行日常活動。因此,精神藥物治療,如抗鬱劑、抗精神藥物、抗焦慮藥物,以及情緒穩定劑等,對於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個案來說,往往有其必要。若青少年出現嚴重的自傷自殺行為,為了能安全渡過這段情緒風暴,有時也會安排急性住院。 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個案通過藥物會改善,將藥物與心理治療結合會更有效。在開始服用藥物之前,宜由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以瞭解兒童和青少年個案是否有自傷風險的潛在因素,或罹患可治療的精神疾病,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物質濫用、躁鬱症、焦慮症或飲食失調等,並與父母討論評估的結果、藥物治療目的、不治療的風險、以及藥物治療的療效與副作用。服藥治療期間,父母、主要照顧者和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應該合作、密切監測,以瞭解是否要增加或減少劑量來達到藥物治療的最佳效果。 有時自殺念頭或自傷的跡象和症狀很難發現,青少年個案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這些念頭。但當青少年個案出現自傷、自殺未遂,激動、憂鬱、焦慮或恐慌發作惡化,易怒衝動、攻擊性或敵意增加,睡眠困難或失眠加重,花更多時間獨處等種種跡象,則應該監測病情是否正在惡化。另外,藥物治療的遵循性也是近年來鬱症防治探討的焦點,突然停用藥物可能會出現不適,也可能導致鬱症復發,宜在與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師討論下進行。 藥物、陽光、運動、放鬆、均衡飲食都是情緒重要的滋養因素,我們如果以溫暖接納的態度,結合不同資源,協助青少年控制、切割消極或不健康的行為與日常生活習慣,學習因應壓力的策略,覺察到自動化的不良認知,而從生活圈翻轉不良的惡性循環,青少年個案才有辦法找回原該屬於青春年華的健康與活力。透過各方一起攜手合作,讓處於冰冷黑洞、無助絕望的青少年,可以感受到每一道和煦的陽光,鼓舞每一點細微的進展,讓生活一點一滴成為可以接受的模樣,是這段康復旅程所需的重要指引。
-
2022-07-25 名人.精華區
閻雲/氣候變遷威脅人類健康 2族群受累最深
2021年9 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察覺到氣候變遷危機的迫切性,隨即和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全球200多個重要媒體及專業期刊發表聯合社論,呼籲各國領導人應立即對氣候變遷採取緊急行動,既拯救地球,也確保人類的健康不再受到威脅。然而,十個月後的2022年7月,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依舊繼續上升。「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石化燃料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全新系列專題,還加碼承諾整個2022年,將在自家集團期刊上每月至少刊登一篇與石化燃料導致健康危害相關的文章,以應對逐日增加的危機。2022年6月16日刊登的「石化燃料污染和氣候變化」系列專題中,8位聯合執筆的醫學專家指出,現在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水準高出1.1°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年初發布的報告警告說,如果我們要把氣溫上升控制在1.5°C以下,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必須在2025年之前開始下降,且到2030年要達到比當前水準下降43%的目標。這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6月16日刊登的另一篇「氣候變遷、石化燃料和兒童健康」回顧文章,就提到全世界有10億名兒童暴露在非常嚴重的空氣汙染中,加上用於化學物質解毒、修復DNA損傷和提供免疫保護的生物防禦機制,在嬰兒和兒童中還不成熟,增加了他們對社會心理壓力和物理毒物的脆弱性。此外,為了快速成長,嬰兒和兒童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營養和液體,因此更容易受到食物和飲用水供應中斷的影響。另就相對體重而言,嬰兒和兒童也比成人呼吸更多的空氣,進而增加他們接觸空氣汙染物的機會,加上他們的氣管比較狹窄,更容易受到空氣汙染和過敏原的影響。最近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空氣汙染也是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危險因子。在美國的辛辛那提,長期暴露於交通相關的空氣汙染,與12歲兒童的憂鬱症和焦慮症狀有關;另在英國倫敦的一個研究團隊則發現,暴露於較高標準室外空氣汙染的兒童,其在18歲時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增加。除了空氣汙染帶來的影響,氣候變遷引發的異常炎熱天氣、大洪水和颱風導致溺水事件、野火煙霧和空氣過敏原、減少食物和水的供應和安全、病媒生態變化等,都對兒童的成長及健康造成威脅。估計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亦即8.5億名兒童生活在至少有四種氣候和環境衝擊的地區,健康飽受威脅。為了解決這些迫切問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美國衛生部門脫碳──行動呼籲」的透視文章中再三強調,氣候危機是一場公共衛生和公平危機,如果不採取一致行動,它將繼續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威脅,所幸美國拜登總統已承諾將施政重點放在環境正義上,包括減少碳足跡,並採取行動提高對氣候變化的復原力和適應性。不僅行政部門採取行動,美國的司法系統也動了起來。「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另一篇「最高法院的氣候變化」透視文章中,就提到在西維吉尼亞州審理的一個案子中,對立雙方提供了一系列論據來解釋並支持自己的觀點,可望縮小環境保護署監管石化燃料發電廠的權力範圍,預計最高法院將決定環境保護署在根據「清潔空氣法」規範燃煤和燃氣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可以走多遠,這對美國來說是個重要里程碑。2022年3月8日公布的「2022年全球影響因子最高的100種期刊」中,「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和「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高居前三名,不難想見其在全球學術界的影響力。「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關注氣候變遷對地球及人類的嚴重威脅,並以持續性的系列文章呼籲各國政府、學術界乃至一般民眾重視此一問題,進而採取行動,展現了無私無我的道德勇氣。●更多台灣生醫創新學會文章:https://tibi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