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3 醫聲.Podcast
搜尋
焦慮症
共找到
228
筆 文章
-
-
2022-07-03 醫療.心臟血管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最近有項有趣的研究發表在「日本動脈硬化與血栓雜誌(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 2022 April 20,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發現睡眠干擾(定義為起夜頻率)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脂異常有關,並探索可能的性別差異。這項研究是我與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陳怡伶,及環職部醫師陳宗延一起完成。較高的起夜頻率,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有關,尤其是女性。我們邀請1,368名19至70歲成年人,於2008至2012年,在台大醫院進行生活方式及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研究。進行多因素邏輯氏回歸分析,發現每晚起夜3次或以上者,增加血脂異常風險1.96(1.17-3.28)倍,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較高(non-HDL 160mg/dL)風險為1.78(1.09-2.89)倍。與男性相比,女性有較高的起夜頻率,且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增加有關。如果女性失眠且同時每晚有2次或以上起夜者,經多變因調整後,有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值較高或高膽固醇值(200mg/dL)的相對風險,分別為3.05(1.27-7.34)和4.01(1.29-12.45)。總而言之,較高的起夜頻率與台灣成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有關,尤其是女性。這項研究為睡眠干擾增加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另一個證據。起夜(夜間醒來)可能的原因如下:1. 疼痛,特別是關節炎,心臟衰竭,貧血或癌症。2. 哮喘、支氣管炎或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3. 消化問題,特別是胃酸逆流引起的疼痛和咳嗽,或腸躁動症候群。4. 經期或更年期對女性的影響,如潮熱和盜汗。5. 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6. 由於白天喝大量液體,或由於慢性病、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疾病或膀胱炎症(前列腺肥大或尿路感染)而導致的頻尿。7. 壓力和其他精神障礙,包括焦慮症、躁鬱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8. 在晚餐或睡前食用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咖啡、茶、酒精或水果。9. 環境因素,如天氣非常炎熱或寒冷,潮濕或吵雜,空氣品質差,環境太暗或太亮。可能有潛在疾病、睡眠紊亂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因此,起夜頻率表明許多潛在疾病或生理狀況、生活習慣或睡眠環境紊亂的常見現象,導致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脂異常,隨後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起居生活與飲食習慣,皆會明顯影響我們的血脂異常。這項研究重要之處,雜誌認為「起夜」是新的心血管危險因子,是很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反映出血脂異常的表現,也連結到睡眠品質與心血管的相關性。研究也指出,晚上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與食物內容,運動與作息,皆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晚餐不要超過8至9點,減少利尿水果、蔬菜、湯品以及飲料,例如咖啡、茶、酒或果汁攝取,應酬也不要太晚,別超過9至10點。運動時間不宜太晚,例如九點以後,睡前不宜劇烈運動等。找到失眠原因並解決,睡得好是最好的健康密碼。為失眠困擾的人,應可從本文研究,找到失眠的原因或根源,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得好就是人類最好的健康密碼。心血管健康就在生活中實踐,所謂的生活醫學中求健康。黃帝內經從自然界的角度論述了養生內容:「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一日有四時「春夏秋冬」,晚上九點以後是進入冬天,所謂秋收冬藏,盡量不要在此時有過多的活動及進食。晚上九點以後就準備睡覺,子時十一點之前睡著,心血管、內分泌代謝及神經系統,皆能充分休息,以減少不良血脂症的風險,才能養心護血管。參考文獻:Association between Wakeup Frequency at Night and 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Evidence for Sex Differences
-
2022-06-26 醫療.心臟血管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二尖瓣脫垂是所有心臟瓣膜異常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盛行率約為10%,女性發生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據健保數據顯示,近三年就醫人數與就醫率持續增加,並未受到疫情影響減少,醫師分析,二尖瓣脫垂雖大多屬於「無症狀」,但新冠疫情出現的症狀類似二尖瓣脫垂,加上施打疫苗也會有心血管相關副作用,因此增加就醫檢查的機會,可能因此讓就診人數提高。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國人因此警覺就醫。根據健保數據顯示,108年二尖瓣脫垂就醫人數6萬7,810人、109年7萬6,298人、110年7萬9,618人,近三年的就醫率從每十萬人口287人到340人,明顯增加。北醫附醫內科部主任、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黃群耀表示,二尖瓣脫垂會伴隨著二尖瓣逆流現象,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心臟亂跳、頭暈等現象,多數症狀都不典型。黃群耀表示,108年底到現在,全球都還籠罩在新冠疫情中,新冠肺炎雖然常以呼吸道症狀表現,但仍會伴隨胸悶等其他症狀,特別是新冠疫苗可能會產生心肌炎等副作用,也讓國人更加緊張,只要有疑似症狀,幾乎都會向醫院求助。他認為,新冠疫情增加民眾檢查的機率,可能是因此讓二尖瓣脫垂患者增加的原因。患者多為年輕女性,但經常在50歲後症狀加劇才發現。過去介紹二尖瓣脫垂,醫界多指向是「年輕」、「女性」常見的疾病,但根據健保資料顯示,患者集中在51歲到60歲,若以就醫率來看,則以71歲到80歲最多。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簡韶甫表示,二尖瓣脫垂發生在「心臟發育完成」時,平均20歲左右就能透過聽診或是心臟超音波得知,不過高達九成的二尖瓣脫垂患者,並不會有任何症狀。只是隨著年紀增長,二尖瓣脫垂可能會導致二尖瓣逆流,從發生逆流到產生明顯的症狀,大約是50歲以後,因此50歲以後才被診斷,是蠻普遍的現象。簡韶甫表示,二尖瓣脫垂仍是盛行在20多歲的民眾身上,盛行率一直都是女性高於男性。據健保資料庫,110年被診斷為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女性占5萬6,267人、男性占2萬3,351人,相差二倍多。「胸痛」是最常見的主訴症狀,合併焦慮比率高。根據健保數據顯示,110年二尖瓣脫垂患者常見的十大共病,排名依序為,胸痛、心臟節律不整、心悸、高血壓、非特定性焦慮症、非類風濕性二尖瓣閉鎖不全、高血壓性心臟病(無心臟衰竭)、混合型高血脂症、高血脂症、非風濕三尖瓣閉鎖不全。簡韶甫表示,與二尖瓣脫垂直接有關的共病,只有心臟節律不整、非特定性焦慮症、非類風濕性二尖瓣閉鎖不全。胸痛與心悸屬於症狀,並非疾病;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無心臟衰竭)、混合型高血脂症、高血脂症則是50歲以上常見的疾病,因此屬於背景值的疾病;至於非風濕三尖瓣閉鎖不全則是太過常見,總人口中至少有50%以上的人有三尖瓣閉鎖不全。簡韶甫表示,二尖瓣脫垂主要是因為二尖瓣逆流導致心臟節律不整,但發生機率相當低。而有些患者會感受到胸悶、胸痛以及心悸,長期以來就可能讓患者出現焦慮感。8%患者曾因二尖瓣閉鎖不全就診,住院比率僅4%。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在過去最擔心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臟瓣膜或是心臟內膜受到細菌感染,並擴散到全身器官,可能會引發栓塞性腦中風、敗血性休克、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恐造成猝死。根據健保資料顯示,110年被診斷為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僅有102人因為心內膜炎就醫,比率約為0.1%。黃群耀表示,現今台灣衛生環境好,也讓心內膜炎的機率降低。不過,嚴重二尖瓣逆流的患者,臨床上要執行比較容易細菌感染的手術,如肛門手術等,就會特別小心處理,避免出現心內膜炎。二尖瓣脫垂常會合併二尖瓣閉鎖不全,根據健保統計,110年被診斷為二尖瓣脫垂患者有7萬9,618人,曾因二尖瓣閉鎖不全就醫為6,614人,占整體約8%。而110年被診斷為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僅3,200人需要住院。黃群耀表示,二尖瓣脫垂大多屬於無症狀,需要住院的機率極低,住院通常都是因為心律不整或是心房顫動等因素就醫,並非二尖瓣脫垂所致。
-
2022-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腦霧嚴重影響記憶力 醫師授5策略應對新冠後遺症
今年1月感染Omicron病毒的33歲男性資訊工程師前來看診,很擔心PCR陰性已過了快3個月,仍出現強烈的疲倦感和焦慮感,無法專注於工作,腦海常冒出無關緊要的事情,甚至連開車時會突然發呆放空而險些發生意外。腦霧嚴重影響記憶力被稱為人腦iPad資工神童的他,治療痊癒後出現了「長新冠精神後遺症」。不僅寫不出應用語言和軟體程式,長官交代的簡單作業流程也在幾小時後全忘了。他難過哭泣地描述這些令人沮喪憂鬱的長新冠預後狀況,還喃喃自語地說:「公司讓我領200萬的高薪,但現在的能力和效率表現連一個月2萬都達不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長新冠(Long COVID)或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s)定義:獨立於其他疾病的影響而至少持續兩個月的COVID相關症狀表現,即使在感染痊癒後三個月,症狀也會出現「腦霧」(Brain Fog)的認知障礙,與精力不足和常感昏沉有關,使人更難集中注意力和嚴重影響記憶力。日本St. Marianna University Hospital的Tomoya Tsuchida醫師觀察指出,腦霧頻繁的困擾,大多出現在COVID-19感染時,曾經有嚴重疲倦感和焦慮感的患者身上。近7成患者影響工作神戶市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許多長新冠的患者,很難讓周圍的人了解他們在工作和其他生活的身心失調狀況,無法得到支持與資源而讓他們自己來處理問題;67%長新冠患者的精神後遺症,對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多達41%的人請假,7%的人不得不離職。2021年12月美國馬里蘭州一項針對逾150,000名COVID-19感染者的一年研究發現,被診斷患有憂鬱症可能性增加39%、焦慮症35%、適應障礙38%、睡眠障礙41%,出現腦霧、注意力失調與健忘增加80%,有鴉片類藥物使用障礙增加34%,非鴉片類物質使用障礙(酗酒)增加20%,服用處方抗憂鬱藥增加55%,服用處方抗焦慮藥物增加65%。總體而言,患者感染後一年內接受神經精神問題診斷或開具處方的可能性高達60%;即使輕症或無症狀者也表現出精神健康障礙。對於飽受長新冠精神後遺症所苦者,建議可採行五項合適身心健康的應對策略。1.照顧好你的身體:深呼吸、適當伸展、美好冥想,或練習正念;吃健康食物獲取均衡營養;充足的睡眠;避免飲酒和吸毒。2.騰出時間放鬆一下:試著做一些喜歡的運動、活動和勞動。試想一下每天可以完成的小而可行的活動,這些活動會給你一種享受和成就感。3.與家人和朋友聯繫:通過電話與他們交談,也可以通過視頻通話,與您信任的人談談您的擔憂和感受。4.寫恢復日記:試著寫下恢復情況以及在此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寫下經歷的任何困難的想法和感受,幫助建立積極的「退後一步」。5.善待自己:恢復需要時間,讓自己休息和恢復很重要。如果任何持續的症狀被「隱藏」,可能會讓人感到困難。此時應尋求精神專科診治療或心理專業諮詢,有效緩解長新冠精神後遺症狀,重新恢復身心自信與健康。
-
2022-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死者24小時內火化 醫師:葬禮染疫機率比KTV唱歌低
新冠疫情持續2年多,過往遺體需24小時內火化,讓不少家屬留下遺憾,北市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認為,空氣/氣溶膠傳染為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戴口罩參加親友的葬禮,染疫機率比去KTV唱歌低很多,建議衛福部檢討確診死者處理流程。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過去從沒要求確診死者需在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部分第5類法定傳染病規定在24小時內火化,但新型流感、新冠肺炎未限定24小時,「規定24小時內要通報,不是24小時內要火化」,外界好像一直都誤解。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很多家屬哭著問,為何爸爸、阿公突然就走了,睡眠不足、腦袋打結的他想不出安慰的話,面對昨晚10時過世的病人的空病床,凌晨5時又有其他縣市轉來的新病人,醫護人員只能打起精神面對疫情下的生活。蘇一峰表示,人生的生老病死、老與病的過程,讓人能接受死亡的到來,也來得及對親人道別、道歉及道謝,但感染症把過程縮短成幾天,讓家屬與死者措手不及的離別,心中會留下無限遺憾,此時法規如果又剝奪死後弔念的過程,只是徒增一輩子的傷痛遺憾。潘建志指出,過去2年來有許多新研究指出,空氣/氣溶膠傳染才是病毒傳播主要方式,接觸帶有病毒的表面感染,機率微乎其微,不到萬分之一。在適當的個人防護及良好通風的情況下,「沒有呼吸的大體,不會產生氣溶膠,傳染力很低很低」。潘說,多給時間,讓親友能有機會戴著口罩參加確診者的葬禮,染疫的機率,比去KTV唱歌要低得多,裝入雙層屍袋後絕不能打開,連短短時間的見上一面都不允許,是過度嚴苛、沒有必要的規定,反而對家屬心理健康有危害,英國就已修改了為確診死者舉辦葬禮的指南。潘建志表示,台灣染疫死亡數近3000人,許多家庭是家人同時確診,死者在24小時內火化,家人(病患)又尚未解除隔離,無法參加告別式,才分開幾天,原本慈祥的奶奶、疼愛的幼子,再見到時,已是冰冷的骨灰罈,何其傷痛。親人葬禮在文化及心理上有重要意義,染疫死亡者的倖存家屬,有很高的比率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潘建志說,焦慮症及憂鬱症在他的門診中看到不少的個案,而傳統的宗教儀式,有安撫心靈的重要效果。潘建志表示,「見不到最後一面」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要開放解封恢復正常生活,誠心建議衛福部檢討確診死者的處理流程,照顧到家屬的心裡需求,給死者尊嚴,也保障殯葬業者的安全,提出一份時間上較寬鬆、更合乎人性的告別式方案。
-
2022-06-03 養生.運動健身
規律運動好處多! 這2類人比常人更可降低心血管風險
民眾平常保持規律運動,有益身體健康!而運動的好處除了可以緩解憂鬱、焦慮心情外,根據1篇今年3月發布於《Science Daily》的研究指出,運動能夠促進大腦激素,抵消壓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透過規律運動在心血管健康上所帶來的益處高出1倍。美國研究證實 運動可激活大腦抵銷壓力、改善心血管健康據了解,該研究是以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布里倫生物數據庫中5萬多名患者的健康記錄進行分析,其中超過4千名患者發生嚴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臟病發作、因動脈阻塞引起的胸痛或正在進行開心手術者。研究者以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患者和運動量較低者進行比較,發現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有更高的壓力相關神經活動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後來研究者又將沒有憂鬱症或焦慮症診斷者也加入比較,並使用大腦影像找出運動如何控制大腦的壓力反應來改善心血管健康。結果證實,藉由運動可激活大腦中抵消壓力的能力進而改善心血管健康,每週達到體能活動建議量的人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比運動量少的人低了17%。這些益處在患有焦慮症或憂鬱症者中更加顯著,他們的風險降低了22%,比沒有任何病況的人降低了10%。憂鬱、焦慮症患者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可靠運動降低風險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明,大腦壓力反應中樞HPA軸的異常(由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三者互動構成),是焦慮症和憂鬱症的生物病理學,HPA軸過度活化會讓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影響全身的器官甚至導致功能異常。詹佳真坦言,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是長期被注意到的現象,而運動是調控HPA軸反應的有效方法,上述研究結果再度證明規律運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合併有焦慮症與憂鬱症診斷的受試者,運動之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是沒有這兩種診斷者的兩倍,間接證明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大腦中壓力反應軸的異常活躍,研究也透過大腦影像,證明運動可以調控大腦的壓力反應,增進心血管的健康狀態。詹佳真呼籲,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而被居隔在家、覺得壓力很大的民眾趕快動起來,哪怕只是原地踏步30分鐘,也能增加自己的健康存摺。運動好處經證實! 暖身動作不可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前述研究已指出,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有高度關聯,這2項疾病都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具有強大威脅,及早發現並予以治療是須具備的認知。運動的好處也有多項實證,對心理的幫助像是減少壓力荷爾蒙、調節腦部血清素的分泌、增加腦細胞數,讓我們感覺到快樂、增強記憶力及產生自信。戴怡君指出,不少民眾對於「運動」仍有卻步,建議想要開始運動的民眾,出現再三猶豫的念頭時,不妨試著先想像運動過後的樂子,例如清涼解渴的飲品、汗水淋漓後沖澡的清爽、犒賞自己的美食等,透過想像讓自己期待進而踏出第一步。最後,戴怡君提醒,運動時應養成「喚醒」身體的習慣,很多人會忽略暖身的步驟,而造成身體產生不適的感覺就不想動,建議民眾運動前,先用簡單的暖身動作喚醒身體各部位,再動起來就不會覺得運動很難,防疫期間如果不知道可從事什麼運動,不妨參考董氏基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合作推展的「一分鐘紓壓操」、「樂動紓壓五招」,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喚醒身體動起來,幫助自己維持健康的身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確診康復竟失眠 醫:3招可改善
罹患新冠肺炎一般常見引發呼吸系統問題,一名竹科工程師確診後,卻出現焦慮與失眠症狀,原以為會自行痊癒,但經數月仍未改善。求診身心科醫師診治後,發現他有明顯焦慮症合併失眠症狀,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並搭配放鬆練習與「電刺激」輔助治療,患者的失眠與身體不適明顯緩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指出,雖然新冠病毒主要是一種攻擊呼吸系統的病毒。但根據國際期刊的研究,新冠肺炎仍有損傷人體中樞神經的可能。即使是輕症的新冠肺炎患者仍可能出現焦慮、失眠、記憶變差、嗅覺喪失等輕症;嚴重如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退化、失語症、中風、癲癇等,都可能是新冠肺炎的中樞神經後遺症。確診者同時需面臨長時間隔離壓力、無法工作的經濟壓力,以及擔心傳染給親友的心理壓力等,這些都是造成病患更容易出現如失眠焦慮等身心症狀的原因。鄭映芝指出,根據研究顯示,約有3分之1的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康復後,出現所謂的新冠失眠(Coronasomnia / Covid-somnia)。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發現,疫情後全台有5分之1的民眾對睡眠感到不滿意,較疫期前增加近1成7。有失眠症狀的比例,則從疫情前的 42.9%上升至 59.7%。鄭映芝指出,失眠治療有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通常建議從足夠的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 開始,一般建議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減少房間的噪音光線,睡前避免抽煙、吃太飽或喝太多飲料等。另外,民眾也需練習矯正睡眠的習慣與信念,破除一定需睡滿8小時才夠這類的想法,進而改善失眠症狀。其他如放鬆治療,也可以有效的幫助減少失眠。在藥物部分,最常使用鎮靜類藥物。民眾常誤認只要開始服用安眠藥後就必須一直吃?其實不然。臨床上有相當多個案在經過生活方式調整,以及短期藥物治療後,當睡眠恢復正常,有很高的比例可以停藥。雖然染疫後的失眠症狀,不一定能區分是新冠肺炎的中樞神經後遺症,或為染疫後的身心壓力所致,但只要及早接受治療都可以大幅緩解失眠症狀。在後疫情時代,民眾應該更該注重睡眠,因為擁有優質睡眠才能有健康的身體,也才能防範病毒上身。
-
2022-05-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病人的「代言人」——家人在醫療決策中的角色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心語」。三位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在教學醫院內、外科實習各三個月後,寫出他們由病人與家屬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敘述一位家屬過度關心病人造成許多醫病之間溝通的困擾,最後經過社工以及醫療人員的勸說,家屬改變態度後,病人病情好轉,使他領悟到自己過去在家人生病時,也曾犯下同樣的錯誤;透過「同理心」使他了解如何做個好醫師。一位醫學生追憶一位瀕死的病人,因為眷戀幸福的人生而無法接受死別的來臨,最後在病人過世後,學生寫出她對病人與家人願意與她分享他們的內心感受,使她更了解疾病與死亡而深表感激。一位醫學生敘述癌症病人在生病之後,才後悔當初因為事業忙碌而忽略了家人,直到生病之後才懂得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深感這場大病無異「塞翁失馬」,給學生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的課」。我們也在此謹向這些願意讓醫學生參與照護的病人與家人致謝,因為他們使醫學教育增加了愛與關懷,激發學生習醫的熱情,而病人也因此得到更有品質的照護,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病人接受醫學生的參與照護,讓這「雙贏」的醫學教育更上一層樓,我們的孩子、孫子將來才有好醫師照顧。在寒冬的某個星期一下午,病房狹小的會客室裡因為坐滿了人變得格外溫暖。而接下來這個故事,就在年末時節由內科教學團隊、社工師和我,與病人家屬們的談話中展開……年過古稀的洪先生罹患有肺腺癌合併骨骼與腎上腺轉移,並在過去六年來陸續接受肺葉切除手術、標靶治療和多次放射化學治療。我初次見到洪先生時是在12月初,每回探訪時他總會緩慢地從淺眠中醒過來和我問好,對於身體狀態的答覆也幾乎都是除了吃不太下東西、手腳有些無力外一切正常,虛弱的嗓音中隱隱帶有一絲興奮,盼望醫師們能儘快查明病因。詢問同樣是實習醫學生的朋友後才知道洪先生在一週前就曾因食慾差、手腳無力的問題來住過院,由於抽血發現有鈉、鉀等電解質流失合併有低濃度的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素,但心肺與神經檢查皆無異常,因此懷疑病人症狀為癌症惡病體質加上促食慾藥物的副作用導致,並在補充點滴兩三天後恢復體力與經口進食而出院。高度相似的症狀不禁讓我懷疑洪先生是否還有其他潛藏的問題。「醫師,會使請恁檢查一下,阮翁的病是不是頷胿腺(甲狀腺)的問題?」這是無論主治蔡醫師、住院醫師或我在洪先生住院期間每天都會面對的請求,提出的人正是病人的太太。和病人相比之下洪太太顯得活力十足且非常健談,對於丈夫的症狀變化乃至檢查數值甚至比醫師們還要清楚;洪太太自述去年曾被診斷甲狀腺癌並且動過刀,覺得先生食慾差與無力的情形與過去的她相符而一直希望我們能讓先生延長住院時間,同時安排甲狀腺穿刺檢查。這回病人接受了更全面的血液、磁振造影與內視鏡檢查,但結果除了輕微胃潰瘍外並無新的發現,腎上腺與甲狀腺功能也均正常;且病人在補充點滴與鈣、磷離子後體力食慾恢復極快,因此最後洪太太在蔡醫師積極勸說與病人反對下同意不做穿刺,帶著胃藥與電解質補充品一同回家。然而不到一週,我又在住院病人清單裡發現洪先生的名字,除了走路時變喘外,在症狀與檢查結果都與前兩次入院相差無幾。查房時洪太太繼續認真地和我討論先生食慾差的問題是否出在甲狀腺;洪先生則依舊會虛弱地和我問候,然而當初充滿期待的眼神已被不安與憂鬱取代,也開始妥協於太太提出的檢查。這次蔡醫師在洪太太的強烈要求下為病人安排了自費甲狀腺穿刺檢查。雖然結果發現有良性結節且經評估後不構成病因,但夫婦二人在得知結果後仍積極地詢問能否手術切除。情景轉眼間回到了一開始的會客室。此時面對我們的是洪先生的兩位女兒。考慮到洪先生快速進展的肺癌已成屬實,但一個月來反覆住院的現象似乎透露出病人吃不好的問題不僅僅只是癌症所致,加上先前和洪太太解釋的成效有限,因此蔡醫師與社工師一同邀請病人的女兒們參與家庭會議,欲了解病人在家中的照護以及夫婦兩人的心理狀態。有幸與會的我也透過兩位女兒的對白,逐漸還原出故事的全貌:得知洪先生長期只和太太兩人同住,自從罹患肺癌後無論住院或居家照護、乃至每次門診陪同的任務都是由洪太太一肩扛起。洪太太除了甲狀腺癌外也有輕微的焦慮症,多年來盡心盡力支撐起家庭、丈夫事業與健康使得洪太太經常對細微瑣碎的變化敏感。然而夫婦兩人皆不清楚這段期間肺癌的進程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而洪太太用自身的經驗將問題歸咎於甲狀腺異常,想陪伴先生在醫院住久一點以利後續檢查治療;追尋一個既不存在又非關鍵的疾病,同時反而忽略了調整飲食作息、讓洪先生盡快恢復元氣接受癌症治療才是當務之急。所幸病人的兩位女兒對於我們的想法皆表示理解,並在會後與我們一同前往病房與夫婦兩人討論治療方向。最終使我驚豔的不僅是洪先生在聆聽完解釋的當晚,就恢復食慾並於隔天順利出院;以及洪先生解開心結後的那份笑容,氣色甚至比初次見面時還要神采奕奕;還有病解過程中,洪太太不斷對我們點頭表示感激,同時分別緊握洪先生與大女兒的手,家人們的關懷與獨自肩負的壓力彷彿正透過彼此的掌心傳遞調和。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天。後來我將這個故事與內心的感觸在醫學人文討論會中和大家分享。醫學生陳同學作為洪先生最初住院時的照顧者,提到病人太太幾乎在每次見面時會代替先生回答所有問題,猶如病人的「代言人」;蔡醫師補充道病人對於檢查、治療也有自己的想法,但礙於太太較為強勢的話語權加上多年來接受的照顧,使病人認為太太懂得比較多,而選擇隱瞞心中的話;陳社工師也發表與病人一家互動後的心得,認為太太在擔憂丈夫疾病同時卻因不願給女兒們添加負擔,而鮮少告知她們病情,甚至會阻止其陪同門診或住院,得知這次家庭會議之初也一度感到焦慮。 如果我們站在醫療人員的立場,可能會認為家屬的作法充滿矛盾且缺乏理性;但如果今天為病人發聲的角色是我們的家人,或是我們自己呢?醫學生賴同學分享小時候感冒時,母親會在看醫師前囑咐她要把症狀描述地嚴重一些,好讓醫師給予比較有效的藥;住院醫師陳醫師也表示她的爺爺在被診斷肺癌後,父母親一輩擔心父親會難以承受,所以一直以來都要求家族成員與醫師不能告訴爺爺病情,直到爺爺過世前兩個月才告知真相。我自己即使早已進入臨床實習,也曾為了一張腰椎滑脫的影像而不斷追問神外醫師為何不為我父親安排手術或血小板增生治療(PRP)。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相似的經驗,在為親人作出醫療決策時常建構出一套準則,並在輩分或知識差異的潛移默化下使這套準則變得不容質疑或改變。然而,如此堅持的初衷大多數也都是盼望親人的身心能早日恢復健康,不再為疾病所苦,那股迫切想幫助病人的心情對家屬而言,絕對比要醫師更為強烈。 家人,一直是每個人歷經生老病死最重要的情感連結。好的家人可以照應病人生活的不便,也能夠即時給予病人心靈的慰藉,陪伴病人走過病痛;陪伴洪先生夫婦的日子使我深刻體會到家屬作為病人照護中重要的一環,為病人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更甚於醫療人員。然而家屬可能出於急切或無助,而在無形中過度干預病人的自主權,同時給醫護人員帶來治療照護上的困擾。如同賴教授在討論結束時給大家的勉勵:「醫師應該以一種縱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的思維來建立與病人、家屬之間的關係。」了解病人家庭背後的故事,不僅有助於醫師在同理家屬的想法和心境下說服成功;也讓醫師有機會找到能夠代表病人家庭的關鍵人物,解決家人間的問題同時也為最適合病人的醫療決策達成家庭共識。 醫師與家屬就猶如茫茫大霧中牽緊病人的兩隻手,唯有相互依靠才能引領病人朝同一個方向前行;也唯有雙方充分地溝通與信任,才能讓每一位病人無論何時都能得到正確且妥善的照顧。
-
2022-05-24 失智.照顧喘息
身心紓壓/你照顧累了嗎?難以察覺的心病,小心「侍病憂鬱」找上門
一大清早,48歲的林小姐已經起床協助媽媽如廁,順便檢查前一晚的紙尿褲是否溢漏。接著忙早餐、帶去失智據點、請其他家人接手,再趕著上班、回家做晚餐;若晚上媽媽黃昏症候群發作,要緊急安撫情緒......日復一日,林小姐也隨著罹病者的病情而起伏,身心壓力不堪負荷。注意失眠、想哭的隱形憂鬱警訊隨著醫療水準提升,現代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但晚年若不是健康活著,對家人的照顧負擔極大。根據統計,每個人一生平均長照需求約7-9年,每位家庭照顧者平均每天花上11.06個小時照顧家屬,還不包括其他突發狀況。有時候明明已經盡心盡力,卻因為患者病情不穩定而沮喪自責,或被其他家人指責,長期處在壓力下,容易成為「隱形第二患者」,若未紓解煩躁不安的情緒,小心身心失衡引發「侍病憂鬱」。什麼是「侍病憂鬱」呢?心理師李汶軒解釋,長時間照顧失智老人,卻沒有先妥善照顧自己,久而久之累積生理性疲累和精神性疲勞,產生了失落、無助、挫折、焦慮等負面想法,最後可能情緒憂鬱、甚至演變成憂鬱症。李汶軒說,情緒憂鬱不是憂鬱症!情緒憂鬱像是一片烏雲,生活偶爾都會出現不開心的事,想辦法調節散去。但若累積到一個程度而無法逆轉,極度悲觀讓生理機能失序,身體狀況也開始惡化,最擔心的就是自殺問題。小心侍病憂鬱的5大症狀●過程逐漸沒耐性:厭惡人際社交,對於陪伴家人也提不起勁。●對休閒活動失去興趣:對日常活動、原本喜好的興趣都提不起勁。●身體常出現痠痛不適:因神經緊繃而引起頭痛、失眠、肌肉痠痛。●因財務問題引發焦慮:一人失智,全家都會陷入身心與財務危機。●容易沒來由悲傷哭泣:突然流淚、覺得自己沒用,無法控制情緒。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力氣長期抗戰照顧家人,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時時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最終會累出病來,也困在負面情緒裡。要如何避免「侍病憂鬱」?李汶軒建議,首先就是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更好地去照顧別人。※要注意上述侍病憂鬱5大症狀,若持續出現2周以上就要小心;另外可參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當壓力過度沉重,影響睡眠、食欲、情緒等,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如何紓解負面情緒●保持正面樂觀態度:允許心情低潮、不完美,自我肯定照顧家人的工作很有價值,記得每天稱讚自己:我很重要!●別一個人扛下全責:善用身邊的家人、後援,別全部攬在身上,或找幾個家屬支持團體,一起解決照顧上的難題。●善用喘息服務資源:不管多忙,都要給自己喘息的空間,轉換心情和環境做些喜歡的事,看場電影、運動或放空。●注意攝取均衡營養:補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能擺脫憂鬱情緒!色胺酸可以促進血清素的合成,改善睡眠的狀態。●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可在家簡易伸展四肢,或是參加線上運動課程;也可帶著失智長輩一起互動,重溫親子時光。快樂飲食健康吃,遠離憂鬱對抗憂鬱可掌握五種營養素的飲食來源:●魚油、深海魚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可對抗憂鬱及焦慮症,對於憂鬱症高風險者也可作為預防。●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與睡眠相關,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元素。●色胺酸: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又稱快樂荷爾蒙)的重要原料,為人體必需胺基酸,無法自行合成,需由食物中取得,有助睡眠品質及穩定情緒避免焦躁。色胺酸食物並不少見,如:雞肉、雞蛋、鮭魚、香蕉、堅果類、乳製品、大豆製品、深綠色蔬菜。●維生素B群: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運作,並參與人體的代謝與合成,足夠的維生素B攝取則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焦慮及減少睡眠中斷的次數。●礦物質鈣、鎂、鉀營養素:有助於人體的神經傳導,具有放鬆及鎮定功效的營養素。李汶軒強調,隨時注意自我壓力警訊,而非到了身心理出現異狀才尋求治療,檢視是否常睡不好、容易生氣或陷入沮喪,不時觀照自己:哪裡不舒服了?千萬不要忽視情緒健康。照顧者一定要先看到自己的價值,而非建立在付出與犧牲上,過度的付出容易疲勞,尤其是超出個人能負荷的量,當不斷自問「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還不夠好」時,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照顧者也成了潛在疾病的受害者。心理師提醒,每個人都會成為照顧者,都應為未來的照顧工作預做準備,事先了解長照2.0提供的四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補助。多留點時間給自己,定時清理情緒、養成規律運動、找到宣洩管道,把照顧好自己列為身心安頓的首要任務!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5-19 養生.運動健身
最新研究:規律運動 可紓壓護心臟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許多人感受到極大的壓力,最新研究顯示,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大腦激素分泌,抵消壓力、緩解憂鬱及焦慮,並且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今年3月發表於《Science Daily》的一項研究,是以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布里倫生物數據庫中5萬多名患者的健康記錄進行分析,其中超過4千名患者曾發生嚴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臟病發作、動脈阻塞引起的胸痛,或正在進行開心手術者。研究結果證實,藉由運動可以活化大腦中抵消壓力的能力,進而改善心血管健康,若是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達到體能活動建議量的人,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比運動量少的人低了17%;對於患有焦慮症、憂鬱症者來說,運動的好處更顯著,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22%,比沒有任何病況的人降低1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大腦壓力反應中樞HPA軸,是由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三者互動構成,HPA軸的異常是焦慮症和憂鬱症的生物病理學,HPA軸過度活化會讓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影響全身的器官,甚至導致功能異常。詹佳真指出,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而運動可有效調控HPA軸反應,經由上述研究結果,可再度證明規律運動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運動也可調控大腦的壓力反應,增進心血管的健康狀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有高度關聯,且威脅身心健康,運動有助於減少壓力荷爾蒙、調節腦部血清素的分泌、增加腦細胞數,讓人感覺快樂、增強記憶力及產生自信。民眾若對於「運動」有所卻步,戴怡君建議,可先試想運動後的樂子,例如清涼解渴的飲品、汗水淋漓後沖澡的清爽、犒賞自己的美食等,透過想像讓自己期待進而踏出運動的第一步。戴怡君提醒,運動時應先做暖身動作「喚醒」身體,再動起來就不會覺得運動很難,防疫期間如果不知道可從事什麼運動,不妨參考董氏基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合作推展的「一分鐘紓壓操」、「樂動紓壓五招」,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喚醒身體動起來,幫助自己維持健康的身心。
-
2022-05-17 養生.運動健身
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運動好處顯著
新冠肺炎疫情增加民眾壓力感,過去多項研究指出,規律運動可以緩解憂鬱及焦慮,近期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運動能促進大腦激素,抵消壓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憂鬱症、焦慮症患者運動後所帶來的心血管健康益處,比一般民眾高出1倍,少量運動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今年3月發表於《Science Daily》的一項研究,是以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布里倫生物數據庫中5萬多名患者的健康記錄進行分析,其中超過4千名患者發生嚴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臟病發作、因動脈阻塞引起的胸痛,或正在進行開心手術者。研究者以每周至少運動500代謝當謝(MET)分鐘的患者、相當於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比對運動量較低者,其主要冠狀動脈事件的發生率。另外,憂鬱症、焦慮症患者有較高壓力相關神經活動、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者將沒有憂鬱症或焦慮症診斷者也加入比較,並使用大腦影像,找出運動如何控制大腦的壓力反應,來改善心血管健康。研究結果證實,藉由運動可活化大腦中抵消壓力的能力,進而改善心血管健康,每周達到體能活動建議量的人,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比運動量少的人低了17%;患有焦慮症、憂鬱症者運動好處更顯著,風險降低22%,比沒有任何病況的人降低10%。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大腦壓力反應中樞HPA軸是由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三者互動構成,HPA軸的異常是焦慮症和憂鬱症的生物病理學,HPA軸過度活化會讓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影響全身的器官,甚至導致功能異常。詹佳真指出,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而運動可有效調控HPA軸反應,經由上述研究結果,可再度證明規律運動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詹佳真說,運動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焦慮症與憂鬱症診斷的受試者比沒有這2種診斷者降低2倍,間接證明焦慮症與憂鬱症患者大腦內壓力反應軸異常活躍,研究也透過大腦影像,證明運動可以調控大腦的壓力反應,增進心血管的健康狀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經由前述研究可見,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有高度關聯,且威脅身心健康,運動有助於減少壓力賀爾蒙、調節腦部血清素的分泌、增加腦細胞數,讓人感覺快樂、增強記憶力及產生自信。戴怡君建議,民眾若對於「運動」有所卻步,可先試想運動後的樂子,例如清涼解渴的飲品、汗水淋漓後沖澡的清爽、犒賞自己的美食等,透過想像讓自己期待進而踏出第一步。戴怡君提醒,運動時應先暖身動作「喚醒」身體,再動起來就不會覺得運動很難,防疫期間如果不知道可從事什麼運動,不妨參考董氏基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合作推展的「一分鐘紓壓操」、「樂動紓壓五招」,只要短短幾分鐘就能喚醒身體動起來,幫助自己維持健康的身心。
-
2022-04-26 醫療.自體免疫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易合併失眠、焦慮、憂鬱
一名9歲男孩出生後,皮膚常泛紅脫皮,上小學後「身上好像千萬隻螞蟻爬不停」,奇癢無比,全身抓傷、流湯流血,傷口痛到無法行走,類固醇愈吃愈重,乳液擦遍了也沒用。媽媽帶他四處求醫,心痛告訴醫師「能不能讓他至少不要那麼痛、可以走路就好?」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皮膚是身體的障蔽,如果皮膚障蔽受損,加上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環境有過敏原刺激,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而讓瘋狂活化的免疫系統穩定下來,表皮細胞不再反覆受到刺激,障蔽就能慢慢修復,因此男孩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皮膚終於慢慢恢復正常。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80%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於6歲之前,延續到成年期,2020年就有37萬人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就醫。中重度患者就占了25%,相當可觀。楊靜宜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光靠口服類固醇達到短期症狀控制還不夠,且類固醇副作用多、減量易復發,不宜長期使用。唯有「長期而安全地調控過度活化的免疫系統」才是關鍵,但傳統免疫調節抑制劑對於中重度患者來說,療效還是不夠,許多患者仍一再復發。楊靜宜建議,中重度病友應考慮使用屬於「人工製造的蛋白抗體」生物製劑,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再長好、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症狀的目標。健保2019年已有條件納入給付。「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一個會癢的皮膚病!」朱家瑜表示,他的孩子也是患者,半夜還要起來換床單,換衣服,全家生活品質都受影響。調查發現,患者家屬每天平均比一般人少睡1至2小時,92.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影響、88.5%工作能力受影響、33.3%曾因病情而必須請假。患者睡眠失調風險是一般人2倍,焦慮症風險1.7倍,憂鬱症風險1.83倍,自殺意念增加風險1.67倍。
-
2022-04-25 醫療.自體免疫
擺脫千萬螞蟻爬膚酷刑 9歲異位性皮膚炎男孩重生
一名9歲小男孩從出生2、3個月起,皮膚就時常泛紅脫皮,上小學後更是奇癢無比的酷刑,孩子自陳「好像千萬隻螞蟻24小時不停爬」。孩子抓到全身是傷、流湯流血,傷口痛到無法行走,類固醇劑量愈吃愈重,各種乳液都擦遍了也沒用。媽媽帶他到處求醫,心痛告訴醫師「能不能讓他至少不要那麼痛、可以走路就好?」考量到長期使用安全性,短期使用口服免疫製劑,高劑量效果仍不好,醫師建議嘗試生物製劑治療。男孩的皮膚終於慢慢恢復正常,臉上也多了笑容,可以跟朋友一起揮汗打球、也能安穩睡到天亮。收治這名孩子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表示,讓瘋狂活化的免疫系統穩定下來,表皮細胞不再反覆受到刺激,障蔽就能慢慢修復了。楊靜宜表示,皮膚是身體的城牆障蔽,如果皮膚障蔽受損,加上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環境有過敏原刺激,就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80%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於6歲之前,延續到成年期,2020年就有37萬人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就醫。楊靜宜指出,健保資料庫顯示,中重度患者就佔了25%,相當可觀,中重度絕對不僅是輕微發炎過敏而已。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為何這麼難治療?楊靜宜表示,光靠口服類固醇達到短期症狀控制還不夠,而且類固醇有副作用多、減量就容易復發等問題,不宜長期使用。患者即便在病情穩定期,病人仍有肉眼看不到的免疫反應在發生,唯有「長期而安全地調控過度活化的免疫系統」才是最關鍵的,但傳統免疫調節抑制劑對於中重度患者來說,療效還是不太夠,許多患者仍一再復發,令人沮喪。楊靜宜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種類多,除了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健保2019年已通過生物製劑有條件納入給付。生物製劑屬於「人工製造的蛋白抗體」,可以抓住發炎因子,提供更精準的治療;生物製劑也不需要經過肝腎代謝,安全性佳。臨床試驗顯示,用藥4周後病情改善程度近8成,臨床療效可持續一年甚至更久。楊靜宜建議中重度病友應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再長好、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症狀的目標。「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一個會癢的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因為他自己的孩子也是患者,半夜還要起來換床單,換衣服,全家生活品質都受影響。許多帶孩子求診的媽媽最後辭職,就是因為白天上班精神實在太差,小孩整晚搔癢抓癢,睡不好,隔天上課也打瞌睡,影響課業及人際關係,嚴重者甚至有社會退縮,甚至有國三畢業就沒有工作,每次門診還是要媽媽帶他來。朱家瑜指出,調查發現,患者家屬每天平均比一般人少睡1至2小時,92.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為病情而受到影響、88.5%工作能力受到病情影響、33.3%近期曾因病情而必須請假,粗估生產力損失高達68億元。患者睡眠失調風險是一般人2倍,焦慮症風險1.7倍,憂鬱症風險1.83倍,自殺意念增加風險增加1.67倍。朱家瑜呼籲,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若能早期診斷和治療,有機會降低對社會與經濟的衝擊,讓病友發揮所長,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希望病友耐心地接受治療,政府也可以多給予關懷和照顧。
-
2022-04-19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讓你神經不再大條!專家教你活化腦部,預防腦退化從現在開始
只要是人,都會有變老的時候,手腳不再靈活、膝蓋總是隱隱作痛,皮膚粗糙、下垂,頭髮變白、變少等等老化現象,這些老化現象可透過保健品、保養品的補充改善,但是,民眾卻經常忽略大腦的老化,大腦的退化不像皮膚、骨骼,容易在生活中被察覺,一旦錯過保養大腦的好時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記憶力與專注力!除可透過「三動」來預防,所謂三動讓身體持續動維持體能、常用腦讓大腦持續轉動、維持與人互動社交連結📢再教你 6 招,攝取均衡營養|活絡筋骨|增強人體心肺功能!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培養生活好習慣 避免養出不健康的大腦老了就會不靈光?如何到老都能健康有活力、獨立不依賴他人、有清晰的頭腦?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說明,研究證實若持續堅持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延緩或改善已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資料來源:振興醫訊第298期)【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促進手眼協調,增強心肺功能)。✅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攝取均衡營養,促進腸胃蠕動)。✅ 進行 1 個健腦活動(活絡筋骨、腦袋清楚)。✅ 閱讀 3 篇健康知識(教你如何預防憂鬱、延緩失智)。★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放鬆活動●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居家運動,羽球有氧運動:運動專家 何宏胤👉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點此看全文》老年憂鬱和失智恐加速其他疾病惡化,醫提醒「三動」不能少,樂享老後生活⏰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腸胃保健,飲食消化問題:醫師 謝名宗👉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我家也是健身房(故事篇)👉課程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練習才藝⏰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吞嚥機能強化訓練:專家楊光榮嗓音耳鼻喉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蕭麗君👉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洗澡竟變成酷刑? 原來有一種痛是「洗澡頭痛」「醫生,你有遇到洗澡竟然會變成酷刑的例子嗎?」「所以你洗澡時發生什麼事情?」 聽起來是不尋常的症狀,腦神經內科 林志豪醫師開始發揮追根究柢的精神。聽著患者說明,「大約十天前,有一次很疲累的時候要去洗澡,但當水往我身上沖時,瞬間覺得那水好像化成一個巨大的榔頭往我頭狠狠的敲下去,當下覺得腦快爆裂了。由於來得太突然,以前從來也沒有這樣過,就馬上到醫院急診。急診醫師當下擔心我是腦出血,馬上排了腦部掃描,甚至還做了腦脊隨液的化驗,結果都是正常的。由於後來我頭再也沒有痛了,休息一陣子後,就先回家。本來覺得可能是那天太累了,再來回到家後也都沒有頭痛,於是鬆了一口氣。沒想到隔天晚上,我在洗澡的時候,那惡魔又降臨了,我頭痛欲裂,所以趕快離開浴室。因為昨天才去急診,我決定先在家裡休息看看,頭痛真的就緩解下來了。隔天早上人也都覺得好好的。後來發現,我的頭痛只有洗澡的時候才會發作。因此接下來好幾天,我幾乎不敢洗澡。」聽完之後,醫師心中大概已經有些可能的診斷,馬上請她做進一步的腦部以及血管攝影,果然,血管攝影顯示她有幾段血管痙攣的現象,於是給她一些緩解血管痙攣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回診時,洗澡時會誘發頭痛的現象好了許多,她終於又可以享受洗澡時的放鬆時光。誘發頭痛的原因很多,醫揭背後原因有這些。👉《點此看全文》洗澡也誘發「頭痛」發生? 神經內科醫師:這類女性要小心⏰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點此看全文》失眠睡不著?快來了解你是哪種失眠類型?⏰ 21:00 ~準備就寢————本課程規劃參考————※運動時間點:根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一書提及,於在早上運動,可以藉此達到,減重、提振心情、保持習慣、增加力量的效果;而下午到晚上運動,則可避免受傷、發揮最佳表現、略為提高運動快感,因為此時肌肉有彈性,不易受傷,心肺機能也較佳。※居家活動安排: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全銀運動 | 銀髮族遠距健康
-
2022-04-09 性愛.愛情診療室
「渣」不分男女,有這些共通人格特質!心理師不藏私分享「渣渣辨識法」
「渣是不分男女的」,很多人的在感情中沒有慧眼,總是「愛到了不該愛的人」,但是往往「愛到卡慘死」,明知對方是錯的人,卻難以割捨。現實生活中,渣男、恐怖情人事件層出不窮,例如這陣子關注度極高的李靚蕾PO出長文痛訴王力宏多年在外的不忠舉動;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到林秉樞施暴的事件,甚至在我們生活周遭一定也聽過親友淚訴遇到「渣渣」的經驗,然而這些人外表老實,完全看不出來私生活的狀態,而這樣的行為也並非男生的專利,諮商心理師張顯蓓坦言,現代社會也有不少男性遭到暴力對待。「渣是不分男女的」,很多人在感情中沒有慧眼,總是「愛到了不該愛的人」,但是往往「愛到卡慘死」,明知對方是錯的人,卻難以割捨,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快觀察對方有沒有這些行為? 很有「渣」的可能張顯蓓在過往的臨床經驗中,發現渣男/女,都有一些共通的人格特質,在現代的人格理論中,可以將人類區分三大人格群:A型人格、B型人格與C型人格。其中B型人格,當中有四種屬性,分為「戲劇性人格」、「自我中心人格」、「反社會人格」、「邊緣性人格」,這些都是渣男/女最常見的人格特質。張顯蓓解釋,渣渣通常很自我中心,但是內心極度空虛,伴有強烈的寂寞、孤獨感。在他們的內心裡,無法承受任何孤獨的狀態,也因此控制慾很大,非常擅於「操縱關係、操縱人,把人『工具化』」,張顯蓓強調,「人」對渣渣來說,就是要從中得到利益,得到實質上的性愛、金錢、社會地位、名聲,他們並不注重關係,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愛」,只想著什麼才是對我有實際的「利用價值」。為何面對渣男(女) 總是難分難捨?常常看見許多人長期被恐怖情人家暴,或是對方不斷劈腿,闖禍了還傻傻地幫忙收爛攤子,多方親友苦勸分手卻難分難捨、放不下,這種「愛到卡慘死」的行為,令人匪夷所思。張顯蓓表示,大多數都是女生會發現有這樣的情形。這是因為這些女孩子內在的自尊心低落、允許被他人操縱。尤其渣男很容易辨認出自尊感低的女性,進而靠近她、利用她。張顯蓓接著說明,B型人格的外在表現通常是很有魅力的,他們通常擅長打扮、擁有很有利的人脈,因為他們會想很多方法經營自己的人際魅力,但探究他的感情世界卻是亂七八糟,正因他們沒能力建立親密關係。正巧,就像磁鐵一樣,自尊心低、沒自信的女孩子,很容易被這些人吸引,一上勾,就等著被渣渣操縱。張顯蓓鼓勵,自尊感低落、自卑的女孩,要懂得「找回自己」,渣渣總覺得這些女孩很乖巧、很好使喚,也願意傻傻的給他們鼓鼓掌,正好符合渣渣總是需要觀眾捧他的「戲劇性人格」,而這些女性就是渣渣的「忠實觀眾」。女孩要把自己找回來、看見自己的價值,以致於在關係中畫出「健康的界線」。例如今天要出去玩,渣男說想去找你就去找你,根本不尊重你的時間規劃;一個男人索求性愛照、影片,這是非常侵犯人權、隱私權的,張顯蓓強調,這樣的人可以開除了。若今天是有自我價值的女性,會堅定自己的安排,會維護自己的界線、安全、尊嚴與權益,不會允許對方說怎樣就屈服,練習拒絕、不被控制,自然會「看清看明」,並且等到「對的人」,且高自尊的人能夠尊重人我之間的差異,不會犧牲他人和自己的主體性,願意藉由溝通找出你我都舒適的相處方式。華人社會教育文化 不慎養出各種渣男(女)張顯蓓更感嘆,在華人社會的教育體制下,尤其對教養男生,都是以「功能化」取向,例如:「你今天要能光宗耀祖才有存在的價值,有些父母親很虛榮,常把小孩子拿來當炫耀工具。」萬一孩子沒有達到成績標準、沒有符合父母的期待,就會被打、被罵,導致很多童年創傷,長大以後,養成了B型人格,同樣對待周圍的人,只有交換、圖利、利誘,沒有能力與人建立「真實的關係」。渣男/女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偏差的嗎?張顯蓓以經驗分享,通常他們會覺得自己很痛苦,但他們從來沒有深深看見這是從小的人格養成,所以,這些人也會伴隨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其實也是很可憐的。張顯蓓奉勸,不應硬逼小孩子達成父母心中沒有滿足的願望,小孩子一出生,就應看待成「獨立的生命個體」,孩子也是活生生的人,要真心關心他們的內在。張顯蓓坦言,很多時候我們忙著生存、為五斗米折腰,卻沒有好好感受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其實父母親為了養兒育女、賺錢養家是很辛苦的,也同樣生存在焦慮當中,但孩子畢竟還是活生生的「生命體」,並非為求生存的工具。
-
2022-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染疫也憂鬱 青少年焦慮倍增
新冠疫情延燒,全台許多學校因學生染疫被迫停課。最新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青少年出現憂鬱及焦慮增加一倍。現代神經免疫學研究也發現,壓力、精神疾病都可能造成腦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根據「大腦、行為和免疫期刊」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沒有確診新冠病毒的人,仍可能因疫情期間社交、生活型態中斷,出現大腦發炎,產生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和憂鬱等狀況,嚴重影響心理健康。2021年「JAMA Pediatrics」研究指出,比較疫情期間與未流行前的水平,發現青少年憂鬱、焦慮增加一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青少青焦慮症狀升高,顯示新冠肺炎不只威脅身體健康,心理層面問題更是全球的重大議題。董氏基金會觀察發現,兒童、青少年在面對疫情兩年多來,出現許多不安感。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青少年壓力會反映在情緒與身體上,試著寫下來或說出來,當一一列出,會訝異自己已承受了這麼多。有了自我覺察,就能適當調整解決,化壓力為助力。
-
2022-04-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確診也憂鬱!最新研究:新冠疫情兒少憂鬱、焦慮增加
國內疫情延燒,各級學校已有1667名學生確診,全台13縣市更有99所學校、因學生染疫被迫停課。最新研究指出,青少年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憂鬱及焦慮增加一倍;另項研究發現,即便沒有確診的人,可能因為社交、生活型態被中斷,而出現大腦發炎,影響心理健康。根據現代神經免疫學研究發現,壓力、精神疾病都可能造成腦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大腦、行為和免疫期刊》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即使沒有確診新冠病毒的人,仍可能因疫情期間社交、生活型態中斷,出現大腦發炎,產生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和憂鬱等狀況,嚴重影響心理健康。根據2021年《JAMA Pediatrics》另一項研究指出,比較疫情期間與尚未流行前的水平,發現青少年憂鬱、焦慮增加一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在臨床上焦慮症狀升高,顯示新冠肺炎不只造成身體健康威脅,心理層面問題更是全球的重大議題,特別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董氏基金會近日也觀察,兒童、青少年在面對疫情2年多以來,出現許多不安感,包括「沒辦法和同學出門玩,覺得越來越疏遠」、「在家看新聞覺得恐慌」、「戴口罩一直長痘痘,有容貌焦慮」、「生活日夜顛倒,爸媽一直唸我,我覺得好煩」等心境。衛生福利部與董氏基金會合作,製拍「防疫不防心-說出來,鬆口氣」影片,邀請全能藝人黃子佼參與拍攝。片中青少年們分享疫情下的種種限制、改變,與朋友不能見面覺得疏遠;在家學習、課業壓力仍是很重;居家上網時間增加,生活作息日夜顛倒,容易與家人、父母有衝突;每天看一樣的新聞,混亂的訊息讓自己很焦慮、很煩等等。黃子佼分享,用說出口或是寫下來的方式,覺察內心想法,有助於釐清自己焦慮的感受,並可上董氏基金會心情頻道聊天室,線上有專業的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提供建議,也有其他網友可在線上討論交流想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國外已有研究證實,透過網路提供的治療方案,能有效預防年輕人的焦慮和憂鬱;董氏基金會早於2004年設立的「心情頻道聊天室」,每週五晚間8:00-9:30開放,提供青少年在此平台紓發情緒、提出疑問,與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互動及討論,此平台具私密性、專業性同時有同伴交流支持的力量。葉雅馨提醒,青少年壓力會反映在情緒與身體上,試著寫下來或說出來,當一一列出,會訝異自己已承受了這麼多。有了自我覺察,就能適當調整解決,化壓力為助力。
-
2022-04-0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打嗝停不了的原因是什麼?專家教簡單10招止嗝及如何預防
多數人都有過打嗝不止的經驗,如果發生在重要場合,更是尷尬。究竟為什麼會打嗝?「當肋骨和橫隔膜之間的肌肉痙攣或收縮,就會發生打嗝,橫膈膜是負責呼吸的最大肌肉。」德州農工大學醫學院博士Jason McKnight說。「在每次痙攣期間,會吸入空氣,當空氣穿過聲帶,就會發出打嗝聲。」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家庭醫學專家Jennifer Boozer解釋。打嗝是非自願,無法輕易要它停就停。一般認為打嗝是一種發生在體內的反射作用。打嗝的原因是什麼?Boozer博士說,目前並不明確知悉所有打嗝的原因,一般認為,刺激橫膈肌或連結橫膈肌的神經(膈神經和迷走神經)的行為,可能導致打嗝,包括進食太快、喝碳酸飲料或酒精、壓力過大或過度興奮;某些疾病如胃酸逆流,也可能是觸發原因;打嗝也可能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例如用於治療焦慮症的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BZD)。如何停止打嗝?多數情況下,打嗝會在幾分鐘內消失,「有時忽略打嗝,就是最好的方式。」Boozer博士說。但如果你正準備進行演說或開會,沒有時間等它自動停止,該怎麼辦?目前常見的家庭療法包括:● 深呼吸、緩慢呼吸● 喝水(或冰水)● 漱口● 讓某人出奇不意嚇你一跳● 屏住呼吸5-10秒● 拉扯舌頭● 吹氣球● 對著紙袋呼吸● 坐下,將膝蓋拉至胸前一分鐘● 在臉上冷敷以上方式看起來像是偏方,但Boozer博士說,它們其實利用了幾種機制:破壞橫膈肌痙攣的模式(例如屏住呼吸);刺激膈神經或迷走神經以破壞神經衝動(例如在臉上冷敷或漱口)。而將膝蓋拉到胸前,則是透過對橫隔膜施加壓力,達到止嗝作用。McKnight博士則建議,可以嘗試捏住鼻子,然後強迫自己呼氣並向下壓,就像要上大號一樣,保持約10秒鐘。不過他提醒,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不適合這樣做。如何預防打嗝?經常打嗝的人,最好注意一下,什麼情況會引起打嗝,例如是在暴飲暴食後,還是吃了辛辣食物或其他刺激物,日後避免這些情況發生。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03-27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深部腦刺激手術治巴金森 術後仍須服藥控制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是因大腦「黑質」部位退化,神經傳導的多巴胺細胞死亡,而導致運動變得混亂和無法控制。疾病初始,病友大多能以藥物,如左旋多巴加以控制;但隨著病程拉長,藥物治療效果變差,有些病友便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隨病程進展、藥物失效,就需考慮是否手術治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病友因製造多巴胺的細胞退化,因此藥物治療包括給予左旋多巴藥物,以彌補退化的神經所減少的多巴胺,或是增強對多巴胺受體的刺激。一開始因人體還有適當的多巴胺分泌量,因此藥物劑量不需太多就能調節動作,一天只需要吃二至三次就能應付生活。但隨疾病進展,大約五年,藥物治療到中期,分泌多巴胺的細胞越來越少,藥物劑量隨之增加,有些患者會產生運動併發症,包括多巴胺太多時引起的異動症,也就是在藥效高峰時出現不自主、面部手腳揮舞的動作。有些病人則會出現「開-關現象」,也就是藥效存在時,病患運動正常,藥效一旦消失就像關上電源一樣,失去活動能力。這時就需要考慮是否需進行手術治療。胚胎細胞、幹細胞治療,仍在臨床試驗,非常規治療。振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鐘子超表示,巴金森氏症最常見的手術為「深部腦刺激手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他說,早期也曾使用視丘破壞手術或是蒼白球燒灼術,來破壞腦中不正常的細胞活性。但因電擊後燒灼屬於不可逆的手術,且「無法控制破壞多少」,怕破壞太多造成活動性下降,破壞太少則可能出現異動症狀,因此這類手術通常用於僅有顫動症狀或是只有單側症狀的病友,若有兩側症狀則不適用。另外,現在也正發展植入胚胎細胞、幹細胞的神經生長素治療,目的是希望腦部產生多巴胺的細胞能力再生,但仍在臨床試驗階段,並非常規治療。DBS手術在腦中植入電極,須讓患者在半清醒中執行。至於深部腦刺激手術(DBS)則是在兩側視丘下核或蒼白球內核植入電極,透過電流來調控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以控制巴金森氏症帶來的運動症狀。鐘子超表示,由於這項手術需穿過腦組織區域精準的置放電極,因此不同於其他手術讓病人全身麻醉,DBS手術過程中非常仰賴麻醉醫師,讓患者能在半夢半醒間接受手術,以隨時評估腦部其他組織是否受到破壞,病患的語言或肢體能力是否受到影響。108年DBS特材納入給付,病友可省下60至80萬。因這項手術不同於燒灼手術,反應可逆,加上已發展約20年,技術進步可利用導航系統精準定位植入的位置,而且健保於108年將DBS特材納入給付,原本花費需百萬的費用,約可省下60至80萬,因此漸漸取代燒灼術。手術後前半年,病患需較密集回診,約一個月回診一次,針對症狀調整相關參數;之後三個月追蹤一次即可。而除了植入腦中的電極外,DBS也會在鎖骨下埋置脈衝刺激器,也就是所謂的電池。葉篤學說,電極植入後不會再更動,至於電池約可使用五到十年,當電量降低時,需再次執行手術更換。病友最想問誰適合DBS手術?並非所有巴金森氏症病友都適合接受DBS手術。葉篤學表示,接受手術的病友必須為原發性巴金森氏症,而非因水腦、中風或腫瘤等引起的續發性巴金森氏症;且過去對於左多巴(levodopa)藥物的反應良好,也就是有藥效期症狀可大幅改善者。另外,無憂鬱症、焦慮症、心臟疾病等的患者,才適合接受手術。手術後就不必吃藥嗎?雖然DBS手術後可降低藥物劑量約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不過葉篤學也提醒,並非執行手術後,病友就不需吃藥,手術只是扮演輔助藥效的功用,無法完全取代藥物。另外,他也提醒,由於植入的電極屬於精密程式控制的電器,應避免接觸強大電磁波,例如避免接受核磁共振檢查、過海關安檢時也要事先說明。且位於鎖骨的電池會導熱,也要注意泡溫泉時不可泡太高,避免灼傷周圍皮膚。
-
2022-03-2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男抖窮、女抖賤」抖腳如何改善?醫指關鍵:未必要改,且還有助健康!
民眾對於抖腳普遍認為「男抖窮、女抖賤」或「沒定性」,但不論是出自於抖腳讓人感到輕浮,或甚至對此貼上的標籤或定論,撇開世俗的眼光,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抖腳其實只是個中性的行動表現,原因可能出自於身體或心理與人不同,若因社會在走、禮儀要有,可針對原因改善;若認為不要緊,其實也未必要改,抖腳其實還對健康有些幫助。 抖腳就是沒定性?醫:未必,可能原因有很多。 楊聰財醫師表示,抖腳可能原因有很多,除了可能因自小模仿出來的習慣,或無聊所做出的動作以外,原發性顫抖症也會出現抖手或抖腳的症狀,確切原因還有待醫學研究,推測與染色體異常有關,因此抖腳也有可能受到家族遺傳影響,像是常見父子看電視一起抖腳,這或許不單僅是模仿。另外,也有可能受到物理影響,例如酒精、咖啡因等,許多人酒精、咖啡因較大量時,會出現頭暈、顫抖等現象,也包括腿部。 疾病方面,常見則如不寧腿症候群,此與掌管活動的多巴胺分泌異常有關,最顯著的症狀就是腿在久坐、睡覺等身體靜止時刻,容易出現搔癢、發麻等不適,症狀在活動時得以消緩,因此身體也可能出現代償行動,無意間透過抖腳減緩症狀,常聽到「一直抖腳,腳在癢是不是。」確實有可能發生。 除此之外,過動症也是常見原因之一,過動症常不被重視,被認為只是小孩好動、沒定性,但其實成人也會有,且足以影響專注力,而在像是為了處理事情需久坐於桌前,活動受限的情況下,身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以抖腳滿足活動需要,是一種將腦部的壓力轉移至身體末稍的表現。焦慮症、社群焦慮症等情緒障礙,患者也可能為了消緩焦慮而不自覺抖腳,也是同樣的道理。 抖腳未必要改善,只是個行動,且還有助健康! 楊聰財醫師表示,抖腳只是個行動表現,如同伸懶腰,會被認為輕浮、沒定性,僅是因世人未不瞭解背後的原因所給予的定論。因此若不礙事也無妨,適度的抖腳反而還有助於身體健康,正如同伸懶腰其實是一種身體不自覺做出的伸展運動一般。 抖腳除了前述提到有助部分族群提高專注力以外,也可視為小幅度的腿部運動,可微幅提升下半身的血液循環,有助緩和因久久不動而產生的膝蓋不適,例如剛起床或是久坐後,也可防腳麻。也因可以轉移壓力,又是個小幅度運動,也有助於心情放鬆。 抖腳如何改善?醫:找出原因才是根本之道。 不過若是考量抖腳給人帶來的感受、眼光或影響他人,發現自己或小孩、親友等有抖腳的習慣想要避免,改善就不能單只認為是個壞習慣,而純粹只是要求停止抖腳,因為根本原因沒解開,抖腳一樣會持續,甚至讓當事人感到焦躁不安,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想改卻改不掉的原因。 改善抖腳,建議應從前述觀察是否有相關原因,對症下藥、從根本改善。而若找不出原因,也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釐清是否有精神方面或荷爾蒙分泌異常,透過藥物、心理衛教、行為治療等幫助改善。如此和單純要求停止抖腳,會更有助於整體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 .不寧腿糖友、缺鐵易出現,4招有助改善。 .手抖是疾病的警訊?醫:通常無傷大雅,4大情況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自閉症是神經系統發展障礙的疾病,呈現人際互動和相互溝通的缺損,以及狹窄、侷限、刻板的行為、動作或興趣等症狀,譬如,眼睛不看人、沒有聽力障礙,但叫他沒有反應、語言發展遲緩、仿說別人的話、你我代名詞反轉(如,給我說成給你),不喜歡和人互動但極度偏好某些物品或符號,用獨特的方式玩玩具、不會扮家家酒等,都是幼兒時期常見的現象。神經系統發展的問題大多是胎兒期就存在,在成長過程逐漸表現出來,或者在成長過程受到環境的影響出現症狀,或環境的要求增加,出現功能的缺損。神經系統的障礙可能繼續存在,因而自閉症的症狀可能持續終身。自閉症也常併發其他的發展障礙,譬如智能障礙、動作障礙、過動症、焦慮症、憂鬱症、土瑞症等神經精神疾病。因此,各年齡的自閉症患者,常因功能缺損和奇怪的行為,被另眼看待、覇凌、孤立,在求學、工作和生活上,承受很大的壓力和困擾;他們的父母,常因為自閉症子女受到他人的誤解和汙名化,努力要求大眾正確認識自閉症,爭取符合自閉症者的需要的制度和福利,譬如早期療育、特殊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輔導、生活輔導和必要的居住安置、長期照護等。2011年蔡文哲醫師追蹤了61位我在1987至1995診治的典型自閉症個案,追蹤時平均24歲。追蹤時他們的綜合能力,歸類為功能不良,即沒有語言或只有少數單字、完全要人照顧或有部分在家生活自理能力的,佔50%;歸類為功能尚可,即可以完全自理生活、會使用句子,但仍有仿說等怪異語言溝通方式、能在熟悉的社區活動、可以從事簡單工作的,佔25%;歸類為功能良好,即能與人語言相互溝通、在社區獨立生活,具有如同一般人工作能力的,佔25%。這61人,36%有工作經驗,以非技術性的工作為主,但能持續有工作的只有個位數;62%沒有朋友;都沒有結婚;只有1人是在外工作自己獨立生活,90%住在家裡,其中一部分可以獨立生活,已有5位住在養護機構或精神科慢性病房。這個資料告訴我們,自閉症者到成年期的個別差異很大,從完全不能獨立生活要人照顧,到完全可以獨立生活和一般人無異。因此在討論自閉症者的需要時,要考慮從最多需要的到最少需要的,以及是否合併情緒行為問題和神經精神疾病。上述資料也驗證了自閉症障礙的嚴重性和持續性,只有極少數可以自己完全獨立工作和生活。我在這裡要討論的是有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的22人,為什麼有持續穩定工作的只有個位數?進一步分析,他們不能持續工作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作督導者不知道如何分配適當的工作,使自閉症者的能力和工作的性質不符,讓自閉症者感到工作太難無法完成而挫折,或工作太簡單沒有成就感;工作的環境太吵雜,聽覺敏感或要求環境整齊有序的自閉症者無法忍受;大部分自閉症者對不喜歡的事情,不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情緒,到忍不住時爆發出來,讓同仁不能理解甚至害怕;同仁不瞭解自閉症,不知道如何和自閉症者相處,把自閉症者看成怪人,避開或是加以隔離排斥;有的同仁注意到自閉症者不會計較,一定會完成分配的工作,而把自己不喜歡做的或大量工作分配給自閉症者,欺負自閉症者。這些不利於自閉症者持續工作的因素,其實都可以解決的。我們大都以「一般人」的角度看功能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希望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可以「正常化」,譬如一般人看到聽力障礙者在學習和社區活動的困難,希望醫學進步,以人工電子耳、助聽器等,使其聽力正常得和一般人一樣。自閉症也一樣,父母希望透過各種方法幫助孩子達成正常化的目標;醫療研究者努力地從遺傳、基因、神經系統、生化免疫系統鑽研自閉症的成因,希望能發展有效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治療師也想盡可能的辦法,包括各種早期療育、特殊教育和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治療,幫助自閉症者正常化。然而,這四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自稱是「亞斯」的人(醫學診斷稱為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站出來說話,主張「人生而平等,我們不應該被特別對待;我們不是不正常,只是生來神經系統發展不同;我們有你們一般人沒有的特長,譬如良好的記憶、符號、空間能力,我們堅持原則。你們看不見我們的特長,只看見我們聽不懂比喻和諷刺的話,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等社會性溝通缺損;只說我們社會互動很差、不會建立社會關係;說我們看不懂別人的表情、不瞭解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情緒,亂發脾氣,亂講話。你們的研究方向錯誤,花那麼多金錢、時間、精力研究自閉症醫學生物學的成因,研究結果到現在都沒有用處,幫不了自閉症者。為什麼你們不研究我們在現實世界的需要?不硏究我們真正需要的政策並落實有用的措施?」這些亞斯的呼籲逐漸被社會聽到,有學者從社會正義和倫理的角度切入予正面回應,認為應將自閉症等神經發展障礙,看作神經發展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表現,人生而有不同的神經系統,發展各異,各有長處和短處,不能用醫學診斷治療模式只關注自閉症者的缺損,應同時關注自閉症者的強項和神經反應,譬如對某些知覺刺激的過份敏感和不敏感,較佳的記憶力但較弱的理解力,視覺符號的能力優於聽覺語言能力等。我們應該尊重神經多樣性表現出來的差異,依個別化的評估結果,發展對個人有利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和方式,使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工作、生活,就像社會已經普遍接受,對肢體障礙者提供無障礙環境的概念和做法一樣。譬如,若一個孩子不會和人互動溝通,但是有優良的絶對音感和旋律感,我們不應一直只想教他和人對話互動交朋友,要他克服人際互動的缺損,希望使他具有一般人的社會溝通互動,成為「正常人」,而應該以他在音樂的能力,協助他在音樂方面發展,欣賞音樂、演奏樂器,有機會成為演奏、作曲的人,甚至藉著他在音樂的優勢,創造人際關係,或是以其絕對音感,成為最棒的鋼琴調音師。這個觀念,和我多年來在教學和臨床工作,重視自閉者的優勢能力加以發揮和應用,在幫助自閉症者發展不會的能力時,要以自閉症者為中心,用稱讚鼓勵的策略幫助他們學習,這樣的原則是一致的。綜合而言,自閉症是神經多樣性的表現,這個觀念運用到早期療育,就是以兒童為中心,而非治療者為中心的療育策略,順著兒童神經發展的能力和特色,陪伴他協助他發展。到學齡和少年期,依學生的強項和神經反應特色,安排學生為中心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幫助學生學習發展。到成年期,同樣地以自閉症者為中心,依其特色和個人意願,協助他選擇合適的工作培訓、工作場所,協助工作同仁了解他的特色,學習相處的點點滴滴,促進他發揮能力,得到成就感,滿足地生活。至於需要生活和居住協助者,一樣要考慮自閉症者的神經發展特色和特殊需求,安排適性生活的環境,協助自閉症者適應和發展。在研究方面,應優先支持能找出幫助自閉症者有效的療育策略、模式的研究計畫,以推展有實證基礎的早期療育、教育、職訓、就業、生活、居住系統。這是我從事自閉症工作最大的期望。有關自閉症的研究,並不是生物醫學研究(biomedical research)不重要,而是要優先支持循證管理策略研究(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strategy research)。
-
2022-03-18 新聞.健康知識+
心痛、手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容易被誤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四種病因
「心口好痛!我是不是有心臟病?」、「手好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其實有以上這些症狀,未必就是心血管的問題!振興醫院兼任神經內科醫師尹居浩說,雖然要提高警覺、時刻注意身體警訊,但是民眾也不用過度緊張。現在來看看,有哪些症狀會讓你以為是心血管疾病,卻是另外被你忽略的疾病:▍ 現代人手麻的元兇-腕隧道症候群尹居浩說,因為心肌梗塞有些病患的不典型症狀,是由胸痛傳到左胸或左手臂內側麻痛,因此有些人經常感覺手麻麻刺刺的,就擔心是心肌梗塞發作。但其實現代人手麻痛最常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那是因為我們做任何事主要都是用手來做,現代人常用電腦、滑鼠,或是在工作上長時間維持同一種動作時,會造成手腕骨骼和韌帶間變狹窄,其在中間有一個「正中神經」,則會被壓迫而引起手麻。正中神經被壓迫常見產生的症狀是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會產生麻鈍的感覺,有時則感覺如針刺,有些則五根手指都會麻痛。除了工作用手過度易引起腕隧道症候群以外,人體老化也容易造成骨骼韌帶硬化狹窄;另外,懷孕也容易引起腕隊道組織腫脹引起症狀。腕隧道症候群不只會引起麻痛而已,有些會因為神經壓迫嚴重而感到手無力,甚至有些患者會在半夜被麻醒,而且不侷限在左手。提醒有此症狀要趕快進行復健,因為嚴重者可能還要經過手術治療,以免神經壓迫所造成永久性損傷,從此變得手無力。▍ 胃食道逆流所引起的火燒心「我老是胸悶、心臟熱痛,可能是心肌梗塞了!」雖然大家都常聽說胃食道逆流症狀像「火燒心」,但是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它的症狀還真的很難跟心肌梗塞的症狀分清楚。尹居浩說,部份患者的症狀主要只有胸悶和胸痛,和心血管疾病類似,所以一定要先檢查心血管,排除心臟疾病的問題。其他的主要症狀是心口灼熱,多數患者會感到有一股火熱從胸口燒到喉頭,那是胃部酸液逆流的燒灼感,多數患者是睡著後發作而嗆醒。另外有些患者則是以慢性咳嗽、喉嚨長時間發炎、氣喘等為表現,要注意長期有腐蝕性酸性胃液經常侵蝕胃食道,還有可能會誘發癌症,所以一定要治療。 ▍ 恐慌症發作,心臟也會不舒服「突然胸悶、心跳快速、冒冷汗、無法呼吸」,許多以為自己心臟病發快死掉跑到醫院掛急症的患者,結果被診斷為「恐慌症」。藝人余天就曾經自曝恐慌症發作到台北榮總掛急診,後來醫師用紙袋教他吸吐、吸吐換氣使症狀緩解。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可尋求精神科協助。▍ 若是肌肉拉傷,不要自己嚇自己有些只是因為胸部的肌肉拉傷,可以回想病發之前是否曾有搬重物、運動拉傷等經驗,只要經復健治療,慢慢會改善。以上是為大家整理的四種可能引起「心痛」的原因,但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不能輕忽,建議仍諮詢專業醫生,除了「心」之外,還有更多器官需要你的愛護與關心。
-
2022-03-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是老天的玩笑,還是巧妙的安排…我是一位資源班老師,同時有兩個被診斷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我在孩子出生前,就擔任資源班老師,但卻是在孩子被診斷後,才清楚自閉兒從小的面貌原來是這樣,也因為兩個孩子雖然都是同樣的診斷卻展現完全不同的特質,讓我見識到自閉症的光譜原來真是有這麼多的樣貌。如果說學校的養成教育給了我專業知識,我的孩子無疑給了我最深度的實務訓練,促使我在家長和老師的身分轉換中,更能感同身受,也更有機會為星兒們爭取資源。擁有兩位自閉兒,與其說是老天爺開的玩笑,我更相信是上天巧妙的安排。原來,挑戰是從接受確診事實的那一刻起,才真正開始…「終於可以解釋她為什麼有些怪,也終於可以跟別人解釋她不是故意的……」剛確診時,我的心裡是這麼想的。即使訓練有素的專業理智告訴我,自閉症的特質乃天生,但我依然與一般家長相同地曾擔心著貼標籤的問題,猶豫著是否該辦理身心障礙手冊。但是,這樣的百感交集,無法掩蓋孩子需要療育的事實。即使我的孩子從小展現極佳的語文學習能力,但她對書本比對人有興趣,進到幼兒園便處處顯得格格不入,即使額外帶她到更少人的小團體,試著體驗音樂性、律動性的課程,但女兒從小在團體的經驗似乎就是,從充滿期待,接著不得其門而入,到最後變成想把自己隱藏起來,結果反倒讓她更排斥參與團體。印象中,她大概只對一位從小陪伴她的兒心科職能治療師的課程不排斥,而治療師的細膩觀察和有效建議,還有治療團體家長們的經驗交流,在那段漫長的時間裡,對我而言也具有療癒意義,大概是因為有「共同患難」的友誼和相互支持的力量,令我在面對不同挑戰和困境時,不至於太孤單無助。學不會沒關係,媽媽會一直教你…不同於女兒從小與人生疏、靜默不擅表達情感、動作不協調、觸覺敏感、愛書更甚親人的特質,我的兒子則擁有幾乎相反的特質,所以我從沒想過他可能也是自閉兒,直到他不管是進入幼兒園或是小學,都出現極大的分離焦慮,在開始學習注音和國字時吃足了苦頭,寫作業和考試時會漏字跳行更是家常便飯,身為特教老師的敏感度讓我不禁懷疑,孩子莫非是有注意力問題或是學習障礙?再次帶著孩子看兒心科門診,確診為「自閉特質,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意思就是共病(Comorbidity),一個在教育診斷上很難釐清的障別,竟讓我碰上了。因為自閉症的核心缺陷,讓他理解抽象概念有困難,加上注意力問題,所以學習成效更不彰,曾經帶過姐姐的經驗在他身上不太管用,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用他能理解的方式教他學習,還記得有一次,上學極挫折的他,看我坐在一旁不斷的想著,要如何拆解生字編一個故事讓他記住,他突然認真問我:「如果明天考試時,我忘記了怎麼辦?」我微笑地說:「沒關係,媽媽會再教你。」他繼續問:「我如果還是記不住怎麼辦?」 「那媽媽就再教你,如果一次不會就教兩次,兩次不會媽媽就教三次。」兒子不滿意的繼續追問:「那一百次呢?」 「就算一百次我也還是會教你。」我保持著輕鬆的口吻回答,兒子終於放心似地繼續練習,但我別過頭,眼眶盈滿了淚。我知道,努力想學的他比用心想教的我更辛苦!我們的睡前儀式有時孩子回到家,情緒莫名火爆,我猜想也許是因為一整天在學校接收過多的刺激,所以回到最熟悉安全的家,就全宣洩出來,顯得在家裡處處都不順心。為了舒緩孩子們的情緒,我們發展出一套「睡前儀式」,也就是「按摩加禱告」,通常就是我幫孩子按壓肢體,讓他們身體物理性地放鬆一些,接著釐清他們今天遇到的事,有時引導他們說出心中的委屈和不平,並向上天祈禱著希望下次再遇到相同狀況時,可以即時提醒自己用什麼合適的方式或態度面對。通常我也會在這個時刻,預告式地為孩子說明隔天可能遇到的事情,因為他們總對不可預期的狀況有莫名的焦慮,給個腳本,教他們如何因應面對,就像是我平常會為我的學生設計的「社會性故事」一樣,從認知上,幫助他們可以在不知所措的時候,讓自己不至於受困,能有較好的應對方式。這樣的睡前儀式,實際的效用多少我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孩子身心靈都放鬆之後,會比較好入睡。 因為熟悉的模式,讓他們有安全感,並減少焦慮不安所引發的種種延宕效應,而我和孩子們的「睡前儀式」讓我們一起度過了各種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兩個孩子都深信媽媽的「按摩加禱告」法能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各種難關。即使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們也能有方法穩定自己的情緒!黑暗中幸見曙光,感謝生命中的貴人們即便自己有特教背景,但孩子在成長和求學過程中,仍仰賴許多專業人士和特教資源的介入,女兒的學校「個管老師」就是我們很大的支持者,透過每學期召開的IEP (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個別化教育計畫) 會議,家長和班級導師會共同討論,了解孩子的適應狀況,並安排相關特教需求,諸如:特需課程、專業治療師的入校評估、年段間的轉換等。因為女兒在小學中高年級的整體適應狀況漸入佳境,因此到了國中需要再做鑑定時,家人們思索著,也許可以讓她回歸「一般生的生活」。萬萬沒想到,這個決定竟埋下日後心中久久難以撫平的痛!因為選擇放棄特教生身分,校園適應的許多環節便少了個管老師居中協調。女兒因為不懂得情境中非語文的線索,難以拿捏同儕間玩笑話的分際,她的怪逐漸被凸顯,各種冷言酸語在背地四處流竄,孩子被霸凌的狀態在國三畢業旅行時達到最高峰,遺留下每夜淺眠做惡夢且每日恐懼上學面對人群的身心焦慮症,導致最後僅能以向校方請長假,並安排每兩週固定密集到兒心科回診的方式來穩定情緒,熬過國三下面臨會考的日子。當時導師一句:「她有特殊需求,為什麼不幫她爭取身分得到服務?」狠狠敲醒了我,趕緊商請學校特教老師協助,重新送鑑定爭取特殊生身分。因為女兒情況特殊,一直了解且持續協助她的職能治療師,毅然以專家身分陪同參與了鑑定安置會議做說明,讓我非常感動。巧合的是,當天的鑑定會議,我既是家長也是老師,同時為女兒和我的一位自閉症學生爭取特教資源:一個是適應狀況不佳,需特教資源介入;另一個,則因為特教資源支持下適應良好,需重新評估跨階段到國中之後,是否仍需特教服務。幸好在各自說明後,兩人都通過鑑定安置,也都得到該有的特教資源。用我無可救藥的樂觀,接受挑戰!先生笑稱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天生樂觀,讓我可以坦然面對老天的美意,或是上天這樣巧妙的安排,造就了我的樂觀,才足以面對這一切。但無論如何,我依然會繼續用這樣樂觀的態度,陪伴我的一對孩子,迎接未來人生的挑戰!
-
2022-03-08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營養師5招「快樂」飲食 愈吃愈快樂 遠離巴金森病風險
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陳盈汝營養師建議於日常可以採取快樂飲食5元素及高纖蔬食原則,不僅能抗憂鬱還可降低巴金森病風險。 「快樂」飲食為什麼可以讓人快樂?對抗憂鬱可掌握五種營養素的飲食來源:・魚油、深海魚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可對抗憂鬱及焦慮症,對於憂鬱症高風險者也可作為預防。・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與睡眠相關,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元素。・色胺酸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又稱快樂荷爾蒙)的重要原料,為人體必需胺基酸,無法自行合成,需由食物中取得,有助睡眠品質及穩定情緒避免焦躁。・維生素B群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運作,並參與人體的代謝與合成,足夠的維生素B攝取則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焦慮及減少睡眠中斷的次數。・礦物質鈣、鎂、鉀營養素有助於人體的神經傳導,具有放鬆及鎮定功效的營養素。>>延伸閱讀: 5種「快樂」飲食秘訣,營養師詳細解析「快樂」飲食還有什麼好處?除上述快樂飲食5來源之外,營養師也推薦高纖蔬食與食用大量的蔬菜水果的地中海飲食,哈佛大學更曾發表追蹤十幾萬人長達20年的前瞻性研究,顯示多吃富含黃酮類的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花青素的草莓、藍莓及蘋果等,能明顯降低40%巴金森病的風險;除此之外,過往不少研究也支持咖啡因的攝取可降低巴金森病風險,這些研究大多建議一日兩杯咖啡攝取,可顯著預防巴金森病。「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表示,憂鬱也可能是罹患巴金森病前的徵兆,會在病程初期或中後期顯現,但早期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巴金森病跟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有關,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及早警覺憂鬱焦慮 不能忽略的巴金森病前兆 如何知道我有沒有罹患巴金森病?台灣動作障礙學會也鼓勵50歲以上民眾,可透過簡單的「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並搭配自評量表來測試。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等,可進一步確認後至神經內科就醫,及早診斷與治療。專家呼籲,民眾除了注意肢體僵硬、動作異常外,應養成定期自我篩檢習慣,動手跟著做巴金森病手指操,若發現異狀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 【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加入
-
2022-03-01 該看哪科.耳鼻喉
抗焦慮藥物 緩解慢性眩暈
李女士因為慢性眩暈問題,多年來跑遍各大診所及醫院,做了各種檢查,神經科、耳鼻喉科等藥物治療也乖乖配合,但病情就是起起伏伏。經轉介至身心科,服用抗焦慮藥物藥後,她的慢性眩暈才獲得顯著改善。她很疑惑自己沒有感覺到焦慮恐慌,為何眩暈卻是使用抗焦慮藥物治療改善了?究竟是得到什麼病症?這個現象連醫師也很感興趣,其實大腦各種功能區的連結,是醫學上最複雜且尚未被完全理解的領域,但隨著醫學研究發展,已有一些證據可以做為這個問題的解釋。大腦中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降低與情緒憂鬱相關,最新的研究發現,腦幹中的前庭神經核也有相當多的血清素接收器。憂鬱症常用的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能有效增加大腦血液中的血清素濃度,臨床經驗及研究也證實,有的病患在停用SSRI藥物後,會產生相關性的慢性眩暈;反之,少部分慢性眩暈病患,在接受類似藥物治療後,則感到極佳的療效。過去的大型研究顯示,偏頭痛病患得到重鬱症及焦慮症的風險比率,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有眩暈、耳鳴或視幻覺等前兆的偏頭痛,得到這類情緒性疾患的風險,也比無前兆的偏頭痛的患者略高。最新神經生理學發現,位於腦幹的前庭神經核,與腦幹的其他重要神經核,有複雜的相關連結,例如:與疼痛、清醒、臟器感覺及自主神經系統有關的臂旁核;與血清素及SSRI作用處、憤怒、冒險情緒有關的中縫核;與正腎上腺素週期、壓力反應有關的藍斑核等,形成複雜的前庭神經連結體系。前庭神經系統除了掌管身體的平衡功能感知、眼球、頸部及軀幹肌肉協調之外,還與我們的清醒、情緒、壓力狀態及內臟反射等功能糾纏不清,常見的頭痛、情緒、壓力、食欲、睡眠等,都不是不相干的問題,可以說牽一髮動全身。在慢性眩暈的理解與治療上,不同醫師會有各自不同的見解,主要是因為對大腦的了解仍未能透徹,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及嚴謹的研究,終究會揭開這些謎團,讓醫師們一步步把握這些關鍵,治療的成效也會愈來愈好。
-
2022-02-16 該看哪科.兒科
家長忽略兒罹過動症未治療 醫師指恐衍生更多偏差行為
一名9歲男童,就讀小學後,陸續有老師反應上課不專心、坐不住,會走來走去、傳紙條等干擾行為,並對同學摔東西、時常弄傷他人,現在甚至會偷東西,經就醫進行智力測驗和電腦化注意力測試,發現他患有混合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經予藥物治療,並協同心理師進行行為治療,男孩狀況獲得改善,比較不會衝動且行為有開始受到規範了。長安醫院小兒科醫師陳震南指出,男童其實去年就有來過,其母主訴小孩上課容易分心、無法安靜坐下來,當初即檢測評估患有混合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但家長覺得狀況不嚴重,想先觀察看長大一點會不會比較好,也沒再回診。沒想到男童後來在便利商店偷零食被抓到,才驚覺嚴重而再向他求助。陳震南說,混合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台灣盛行率為7%,可細分為注意力不足型、過動衝動型以及混合型三類,其中以混合型為大宗,發生的原因為患者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不足,以致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而出現過動、衝動等缺乏控制力的症狀。他提醒,切勿輕忽這個病症,因為若無接受穩定治療,青春期後可能會有憂鬱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成年後甚至會有很多偏差行為。心理師徐開慧說,男童知道偷東西是錯的,但就是會忍不住去做,事後雖很懊悔、說下次不會了,但卻又會再犯,所以有自己控制上的困難,因此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優先規畫行為控制的活動是必須的。她說,家長可以透過跟兄弟姊妹或同年齡相比,小孩是不是比較過動 ; 或是老師反映有注意力不足現象,只要有一個狀況符合,建議盡早帶孩子就醫、接受專業評估。6歲以前透過早期療育,治療效果最佳,一般治療的黃金時期是在國小以前為佳。
-
2022-02-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曬恩愛看太多? 醫:情人節到來恐懼症患者增加
農曆年過後,緊接著就是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到來,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怡如觀察,節日前後,不但長期單身者形單影隻壓力倍增求診,也有的是在過年看清對方真面目、失妻失和鬧離婚等求助於身心門診。陳怡如建議,不要害怕負面情緒,勇敢面對憂鬱等情緒,可諮詢專業醫師,共同找出問題根源。單身且對情人節有壓力者,可事先安排活動,與朋友或家人聚餐,或多參與社交活動、認識朋友,轉換情緒,別讓該擁有的幸福從手中溜走。陳怡如說明,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因感情問題求診,主要可歸類四大族群,包括第一類為想脫單的長期單身者,見他人雙雙對對,深陷持續的失落、壓力、憂鬱,嚴重影響日常作息,即「情人節恐懼症」。陳怡如指出,另三大類族群,第二類是因迷戀而過分放大對方優點,心理學稱「暈輪效應」,深入交往後才揭真面目,陷入低潮與抑鬱。三是夫妻多年,遇感情觸礁,走向離婚危機求助輔導;最後則是憂鬱症、躁鬱症或焦慮症患者對節日期待,卻懼怕疾病影響情感發展。陳怡如建議,一、 兩性關係中,尊重對方是獨立的個體,有其特有的生命經歷,給予空間,以欣賞、包容來代替控制與佔有。二、 熱戀過後,提醒自己感情不是世界的全部,多愛自己,珍惜擁有的其他人事物;退讓、委屈,會讓自己在關係中找不到定位;怨懟、報復,有可能導致兩敗俱傷。三、 世上沒有完美,用「正念」學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珍惜每一刻。正念是 指不帶任何評價的讓自身感知每個經驗的當下,在開展的覺知與認識中,練習讓身體、 情緒、想法、念頭等心理狀態,導向放鬆、減壓、平靜與自在的專注狀態。
-
2022-02-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狂洗手、頻檢查瓦斯開關是強迫症?精神科醫解答
你是否有過出門了,又進門看看瓦斯有沒有關?還是三番兩次的跑去看車燈有沒有熄滅?東西方都有與強迫行為相關的神話,例如東方的吳剛伐桂、西方的薛西弗斯推巨石,兩者都和死亡對抗有關,因而被處罰不斷做同件事。那麼,真實生活中,現代人為什麼會罹患強迫症呢?就有一位3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個性追求完美,老是擔心私人訊息會夾雜在紙片、公文中洩露,習慣性將丟到垃圾桶的紙片或交出去的公文再取回檢查,明知這樣不行,她仍無法克制重複行為,造成工作時常延誤。甚至回到家裡,垃圾已打包丟到清潔車,她還追車要拿回來檢視,經過醫師診斷為強迫症,接受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後,症狀逐漸改善。一直重複行為,不想做卻停不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表示,強迫症約有1/4是在兒童及青少年階段發作,男生在10歲前發病機率較女生高,但成年後比例相當,35歲後很少發生。一般而言,強迫症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體質、大腦神經迴路、心理與社會環境因素有關,通常是慢慢發生,據統計,產生強迫想法及行為到就醫治療,大約需7、8年時間。強迫思考的英文為Obsession,字意為「著魔」,在精神醫學領域,可以是「想法、衝動或是心像(mental image)」。它是一種無法控制的「侵入性想法」,自身也不想要,為了轉移這種想法,出現了強迫行為(Compulsion)。由於強迫症的重複行為是無意義的白耗工,因此會受苦。如何區分是正常行為,還是強迫症?唐守志說明,像是有些人個性謹慎,出門都要檢查電器、瓦斯有無關閉;也有些人擺放物品一定要成雙成對。唐守志說,強迫行為除了明顯的重複動作,心裡活動如數數、默念、策畫過程等也算是。與正常行為「因為喜歡而去做」,強迫行為不同之處在於,自身「並不想做」,卻停不下來,因而受苦,形成惡性循環。醫學上還會加上客觀條件,如果強迫行為在一天裡占據大於1小時以上,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並排除其他心理疾病,可診斷為強迫症。分為四大類型,可客製化治療強迫症大致有四種類型,因人而異。一、清潔類:怕感染弄髒,會不斷洗手或不敢上公廁,曾有青少年因不敢上學校廁所而休學;二、整齊控:要求東西按順序、成對擺放;三、禁忌想法:不斷出現暴力或傷害影像,會突然大叫大罵;四、憂慮傷害:總是擔心災害會發生,例如不斷檢查瓦斯開關。哪些人是高風險群?唐守志指出,通常是內顯性格的人,較容易難過、焦慮、孤單、負面思考;其次,神經迴路從皮質到紋狀體再連結到視丘的過程受到影響,也可能生病;此外,直系血親有強迫症,得到的機率較高。根據研究,長期追蹤病人大約3、40年時間,未治療的人,隨著生命歷程變化,2成會改善症狀,仍有8成不會好轉。而接受藥物結合心理治療的人,約有3至6成的療效。最後唐守志表示,精神疾病需量身訂做的客製化治療,目前藥物以抗憂鬱劑為主,劑量會比治療憂鬱或焦慮症強,治療時間也較長,病人需耐心配合,至少三個月,才能判別藥物劑量是否有幫助。而心理治療則採認知行為及精神動力取向治療,在研究上都有不錯療效。目前也有大腦深度刺激的新療法,仍在研究探討中,希望未來能提供治療的幫助。延伸閱讀: 。身體不適就醫檢查沒病?自測「廣泛性焦慮症機率」 中3項就要小心了 。胸悶、心悸...憂疫苗副作用小心變憂鬱症! 醫揭「典型徵兆」:3類人最容易發生
-
2022-01-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症候群上身 醫師傳授謝絕聚會最佳擋箭牌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春節,部分民眾出現「春節症候群」,精神科醫師建議,本來百害無一利的Covid-19疫情這時候派上用場,民眾若無法面對春節社交,不妨用Omircron當擋箭牌以避開聚會,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說,去年5月台灣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社區感染,很多民眾因擔心染疫,心理壓力上升,又在家防疫時日久,家人相處時間變長容易引發摩擦,一段時間自我隔離改變社交模式,使得生活失序,還有人擔心染疫,動不動就自我頻繁快篩,都讓憂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官能症人數增加。去年9月過後疫情緩和,精神官能症患者的症狀改善許多,但部分病人因春節將屆產生「春節症候群」,再度出現心裡不舒服、吃不下、睡不著、恐慌、鬱悶或焦慮等身心不適症狀。陳羿行說,春節症候群常見於過年親友聚會聯誼,被親友逼問不想回答的問題,包括單身者被追問何時結婚,已婚者被問何時生小孩、買房子,被比較工作薪資和職務,對一般人而言,春節症候群的不舒服的情緒持續幾天後,隨著年假結束而消失,精神官能症患者或心理層面比較脆弱的人恐會持續很久。近日Covid-19變異株Omicron在台傳播開來,精神官能症患者和內心較脆弱或有憂鬱、焦慮症的人,開始有緊張、煩躁、失眠、悲傷、作息混亂、體重下降、肩頸緊繃、頭痛、心悸等自律神經異常等病症,如果加上春節症候群,病情雪上加霜,壓力非一般人能理解。陳羿行說,家人和親友若出現「春節症候群」,應給予精神支持,如果紓解不了,建議求助專業醫師,今年比較特別的是病人仍無法平常心面對春節親友聚會,可以拿疫情當藉口婉拒參加,避開造成心理壓力的場合也是另類處理情緒的方法。
-
2022-01-25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的退休力/我是翩翩蝴蝶 自我成長不足
我是家庭主婦,既全年無休還無休可退,似乎會淪為「下流老人」,因此老後的生活必須及早規畫。數字不行的我,理財與我遙遠且陌生。對於姐妹淘津津樂道的基金猶如鴨子聽雷,聽了老半天才知道不是養生的「雞精」,惹來一陣哄堂大笑。我有重度焦慮症,旅遊的前一晚,一定睜眼到天亮;若獨自前往未到過的地方,會反覆確認哪條路左轉再右轉才敢上路,試想若在浩瀚的股市中將會是什麼情形?股市漲跌不定,想必心臟早已跳了出來?費盡千辛萬苦存了些許本錢,為了不被通貨膨脹啃食一空,還是在住家附近買房好了。在單純的認知裡,不管房價漲跌,至少物件和空間還在。孩子成家之前與我們同住,有房租可收,租金可自行運用;孩子大了想單飛,各自住一處互不打擾,孩子如在家附近工作,與其繳房租給別人,不如繳給我,晚上或周末想回家「探親」,還可順便蹭頓飯。孩子在外縣市,我也樂得清靜,繼續當包租婆,再將租金做保守理財。即使哪天孩子終結單身「移情別戀」,我也不用擔心,將房子賣了住養老院,至少可撐十年以上。正如退休力準備測驗結果,「我是蝴蝶」,像會飛的花朵,美麗的翅膀自在飛舞,非常獨立,但輕盈脆弱,我要重視自我成長,在健康方面多加一把勁。●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