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氣切
共找到
113
筆 文章
-
-
2024-06-25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有患者需急救看到的卻是自己媽媽 神經外科醫師辛明泰照顧中風母親才深感復健資源不足
「常看照顧中風患者的我,沒想到,2020年媽媽中風了,成為需要我照顧的患者之一。」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辛明泰頻拭淚地說,即便安排看護、復健治療、長照資源等,但媽媽臥床兩年後仍告病逝,「內心對媽媽真的是放不下」,非常思念。辛明泰是神經外科醫師、太太則是病理科醫師,兩人工作忙碌,家中三個女兒從小請住在嘉義的媽媽幫忙照顧。未料,2020年2月某日,媽媽突然說「雙眼看不見」,他緊急帶媽媽急診就醫,經治療視力恢復,但想到前一年媽媽常說,走路會喘,經心導管檢查罹患心臟疾病,吃藥控制,因此留院並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媽媽小中風。出院前又中風 左側偏癱隨後,辛明泰檢查家中的櫃子,發現有許多沒有吃完的心臟病藥物,推測媽媽並沒有按時服藥,因此導致小中風。住院治療一周後,就在出院前夕的半夜,媽媽突然急性昏迷,緊急插管轉送加護病房,經搶救後恢復清醒,但再次的中風,造成左側偏癱、無力,必須長期臥床、復健。「媽媽二次中風時,我正在為一名腦出血病人手術,剛踏出開刀房,即聽到醫院廣播有住院病人需要急救,我趕到病床時,看到的卻是自己的媽媽。」辛明泰回想起當時的場境,「心情真的很複雜,明明自己是醫師,也沒辦法給媽媽最好的照顧。」不想送安養院 看護照顧辛明泰說,這次中風經診斷,應是心房顫動造成血栓進入大腦血管,引起梗塞型中風,但病情較嚴重而無法手術。經治療一、二個月後,媽媽神智清楚了,但他不想把媽媽送到安養中心,希望每天可以看到媽媽、照顧媽媽,不影響工作下,決定請外籍看護幫忙照顧。順利聘請到外籍看護後,餵藥、拍痰、抽痰等外籍看護上手後,辛明泰花最多的時間是幫媽媽按摩左側無力的地方,當時媽媽已經氣切,只能點頭、搖頭,發出簡單的聲音,但因為肢體的不方便,罹患憂鬱症,因此他下班後會盡量多陪她。當媽媽心情不好時,會請女兒去逗逗她,讓媽媽心情好轉,可見一個人生病,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其實辛明泰有一位罹患自閉症的哥哥,比他大3歲,媽媽花很多心力在照顧,從小對他和姊姊的要求十分嚴格,他們也常與媽媽發生衝突吵架,但想到「媽媽一輩子很辛苦」,哥哥直到30多歲時,罹患嚴重肺炎,爸媽決定不插管,讓哥哥自然離開,媽媽才真正卸下肩上的重擔。母親臥床2年 還是走了辛明泰記得,媽媽臥床2年、2022年某一天,他在醫院剛結束手術工作,就接到外籍看護電話一直喊著「阿嬤、阿嬤」,卻說不清楚什麼事,他立即趕回家,到家一看「媽媽沒有了心跳,什麼都沒了」,研判應該是心臟突然停止,雖然經過急救,但沒有救回來。對於媽媽的離開,辛明泰想說的是「媽媽,辛苦了」,他也看開了,但一想起媽媽,心中還是充滿不捨。臨床上,辛明泰常照顧的是中風患者,親身照顧媽媽後才發現,對於中風後復健治療、尋找長照個管師協助等細項,他還真的不了解,也才體會到政府在中風醫療照顧的不足。復健資源 城鄉差距不小一般中風患者返家後,必須安排後續的復健照顧,如職能、語言等治療。辛明泰說,大都會區較不缺乏復健資源,但彰化地區與醫院合作的復健診所不多,往往需要舟車往返醫院復健,每次復健1、2個小時,但復康巴士不足須提早預約,且補助次數也不多,對一般民眾來說相當不便,呼籲政府應挹注更多的資源,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照顧。辛明泰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媽媽。.罹患疾病:中風、心臟疾病。.發病時間:2020年67歲時,2022年69歲離世。.症狀:2019年罹患心臟疾病,走路會喘。2020年小中風眼睛突然看不見;一周後梗塞型中風,造成左側偏癱、無力。.治療:心臟病、神經科用藥,長期臥床、職能、語言等復健治療。.陪病心得:出院返家後,必須安排復健照顧,感受到復健診所、復康巴士不足;媽媽因肢體不方便,罹患憂鬱症,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因此會盡量多陪伴媽媽,也對於臨床病人的照顧更能感同身受。
-
2024-04-16 焦點.長期照護
中風後就無法再站起來了嗎?看56歲的他如何在短短幾個月內拔除鼻胃管、走路回家
為什麼密集訓練對於中風患者格外重要? 尤其是在病發後初期,若家屬能提早了解復健程序,我們可以更有機會康復回家,這是我為何要成立粉專不斷推廣的目的,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個機會-「活下來就是要活得更好,脫離生病的桎梏,回家恢復原本的生活。」為什麼密集訓練對於中風患者格外重要?我會盡可能地分享每天在機構重建樂活護理之家內的所見所聞,分享這些順利回家的病友們是怎麼做到的?病友不想復健時該怎麼做?心情低落時該怎麼辦?以及建議如何密集訓練等等,再一一分享給大家。【看病例】56歲林大哥右腦中風左側偏癱、全身無力林大哥因為中風緣故,導致左側偏癱、全身無力,不僅林大哥要面對身體巨大改變的衝擊,家屬的心情也是焦慮惶恐,但林大哥的努力配合與第一線照護人員的用心投入,林大哥真的是躺著進來,走著出去! 我們以申請專利的ADL80為主軸,開始了「上肢肌力訓練」、「下肢肌力訓練」、「頭頸課訓練」。三個月的上肢訓練一開始練習的手部運動,將患側用彈力繃帶固定,而健側則給予協助;患側手臂在懸吊下(抵抗地心引力)訓練背肌、胸肌、核心。初期的動作明顯緩慢吃力,千萬不要洩氣,繼續下去!每一個中風病友都是這樣過來的。入住十天、入住十五天後,林大哥的患側還需要彈力繃帶; 入住二十天後,已經不需要彈性繃帶固定; 入住一個月後,此時患側開始能做阻力訓練; 入住後一個半月,我們讓林大哥練習抓球。不要小看這樣的練習,除了要有抓握能力,還需要前臂上臂、肩舺骨的相互協調,透過每天不間斷地訓練,這些動作協調能力越好,林大哥抓球越抓越順。 到了入住後兩個半後, 除了肌力訓練之外,同時加強日常生活功能訓練,讓林大哥回家後能生活無礙!三個月的下肢訓練林大哥剛來的時候,雖可維持獨立坐姿平衡,但因為患側上無力,只能透過被動站立。此時患側還無法有作用,我們便讓林大哥開始學著「扶手跨步」,當患側腳無力時,我們會輕微協助。協助他透過重複性的下蹲動作,訓練下肢肌力,加上踢球訓練、抬腳動作同時訓練,當他扶手走路穩定後,開始能拿助行器行走;入住後20天,換成能拿著拐杖走,穩定度越來越好;而到入住後一個月後,林大哥開始爬樓梯訓練,等待「畢業」!順利拔除鼻胃管機構除了重視身體機能、肌力訓練,「頭頸課訓練」也是我們的重點項目,目的是為了拔除鼻胃管。在此特別強調一下,俗稱的「三管」,也就是鼻胃管、尿管、氣切管,都是有機會脫離的,千萬別悲觀地以為「就這樣了」。頭頸課訓練約半個月到一個月,我們依序由口清水加凝固劑、清水、麵茶等等,經過醫師評估鑑定後拔除鼻胃管,一個人的由口進食能力,就可以由大碗稀飯、剪碎食、正常餐食循序漸進回到正常飲食。也因此入住一個半月,林大哥的鼻胃管拔除了!復健每個階段都有它辛苦的地方,但透過穩定的進度,達到我們共同想前進的目標。對於我們第一線照護人員而言,沒有什麼比病友順利康復、順利回家更加有意義!心有餘力開始幫助別人來到我們這裡的家庭都帶著不同的故事,我們聽到了、看到了病後家庭的無奈與痛苦,但我想說,「不要絕望,會有解決的方法。」只要不放氣,我們就能一起想辦法。中風復健六大要點1. 開始比等待重要2. 安全比訓練重要3. 核心比四肢重要4. 有效比設計重要5. 次數比時間重要6. 肌肉收縮比功能重要只要開始,遵循原則,努力進步, 我們一定能看到成績, 80歲也能復健康復回家, 只要願意努力, 一定會有機會!關於作者/譚雪莉• 重建樂活護理之家負責人• 上海交通大學神經內科 臨床醫學研究所畢業• 長照機構經營30年• 500位以上復健成功回家案例• 曾任麻醉科護理師、護理長「如果下定決心,像我這樣資質平庸的人都能達成目標,那我相信我想做什麼,我一定做得到;同時我也相信,你一定也做得到。」「我從來沒想過要退休,只要精神體力都在,我會為患者和家屬,一直服務下去。」YT、FB搜尋:重建樂活護理之家
-
2024-03-26 醫療.呼吸胸腔
肺炎為什麼可怕? 演變成「這種情況」時就需靠葉克膜保命
進入春天,秋冬流行的呼吸道傳染病持續延燒,根據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統計,新冠肺炎和肺炎排名上升至第三、四名,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美食家王瑞瑤夫婿、名廚「保師傅」曾秀保因肺炎住進醫院十多天,病情惡化裝上葉克膜救命;肺炎發炎造成呼吸損傷,嚴重者可能引起各種併發症,危及生命。社區型肺炎通常較輕微 非社區型肺炎棘手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沈聲燁說,肺炎是肺部感染而導致發炎的疾病,可分為「社區感染型肺炎」、「非社區感染型肺炎」。社區型肺炎的定義為發生在未住院或住院未滿48小時,致病因子包含細菌、病毒與非典型病原體(真菌),例如: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肺炎黴漿菌、退伍軍人桿菌等,目前最常見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非社區型肺炎則是指住院48小時以後,或距上次住院結束後14天內發生肺炎,常發生在長照機構或長期住院病人,患者常具有慢性病(氣喘、癌症、三高、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因自身免疫力保護低,容易反覆感染、產生抗藥性。沈聲燁表示,社區感染型肺炎屬於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症狀較輕微,一般人施以抗生素後,大約七天可見療效。若自身免疫力差,或是演變成重症肺炎合併呼吸困難,會進行廣效抗生素,另視病情進行氣切幫助病人呼吸。當病程進行到急性呼吸窘迫症、器官衰竭,則要靠葉克膜協助肺部運作。誰是罹患肺炎的高危險族群?哪些人是罹患肺炎的危險族群呢?沈聲燁指出,年紀大的長輩,因吞嚥功能不佳而容易嗆到,常見食物、水等異物進入肺部導致發炎。慢性病患因免疫力下降,不利於抵抗致病菌,受到感染易引發併發症。另外,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要注意,胃食道逆流、胃脹氣、胃潰瘍等會把逆流的食物或胃液帶到氣管,引起肺炎,注意睡前四小時不要吃東西、喝水。肺炎臨床症狀多 變成「大白肺」恐侵襲整個肺部肺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發燒、黃痰、呼吸困難、胸痛等,應盡速就醫治療。有些患者會出現頭暈、腹瀉、皮膚起疹子等症狀,常忽略治療黃金期,過了幾天引起高燒,照X光變成「大白肺」,肺炎範圍變廣,幾乎侵襲整個肺部,嚴重影響呼吸功能。要預防肺炎感染,一定要施打疫苗,尤其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國內已擴大65歲以上民眾接種1劑13價及1劑23價政策,提供更完整的免疫保護力。沈聲燁提醒,注意均衡飲食、控制好慢性病、維持良好作息,提升自我抵抗力。(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29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搶救健保 全盤考量才是治本之道
台灣全民健保開辦近卅年,如今因為少子化、高齡化面臨巨大挑戰,惟有從健康照護的供給、需求及財源籌措全盤考量,才是治本之道。健康照護的人力供給需要重新規畫,在需求方面,可在質、量及結構上進行大幅度的調整,首先是減少無效且痛苦的醫療。推動善終觀念 減少無效醫療當年本人在立院答詢,稱癌末病人從事積極治療就是浪費生命,被當天晚報及電視新聞痛批為失言,然而第二天安寧照護之母趙可式教授立即全力聲援,且有多位家屬投書,不知有安寧照護的選擇,導致疾病末期家人被氣切插管受盡折磨,結果只是多活數十分鐘,實在不忍。本人隨即規定住院須知增加此項說明及選擇。傅達仁先生疾病末期痛苦不堪,只得前往瑞士從事安樂死。不分區立委楊玉欣力推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最先進的病人權利保護法律,並且經多次修訂更為完善。本人從2009年至2011年擔任柳營奇美醫院執行長,三年期間,即使在相對保守的南部民間,末期病患在醫師說明病情後,選擇不再急救者已在半數以上;依據本人觀察,目前在台灣已有八、九成民眾接受善終觀念,減少很多無效醫療,同時增進病人照護品質。增進民眾健康 可減醫療需求但是減少醫療需求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增進民眾健康。民眾最重要的健康照護者就是自己,對於沒有能力自我健康照護者,家人就是最重要的照護者,因此各國都將健康教育列為學校教育重要的一環,並且要求學校提供健康的環境以利學習;世界衛生組織並且倡議,各地方政府要由首長辦理健康城市,增進民眾健康,減少醫療需求。生命誠可貴,何況人生只有一次,對個人來說,只要有能力,必定期望得到最好的照顧;但對社會而言,資源永遠有限,需要考量到成本效益,以及整體而非少數人的健康。增加部分負擔 可能弊大於利財源籌措是另一個重大議題,全民健保主要以社會保險的精神,由個人、雇主及政府稅收的一部分(仍是來自就業者)負擔保費,但投保薪資如何計算,是否包括獎金及加班費等,均需思考。以往的改革均朝向擴大費基及加大投保薪資上限,增進社會保險的精神,讓收入高的協助弱勢者。當年本人將投保薪資上限5萬元提升為18萬2千元(署長或部長薪水近來提升至19萬9500元),加上費率從3.55%提到高5.17%,讓全民健保從2011年維持至今。若干醫界人士主張增加部分負擔,價量互動。但根據實證研究,此舉雖然可提升病患的費用認知,可能可以減少若干不必要的需求,但也可能阻卻必要的醫療照護,若以此為抑制費用及需求的方法,弊大於利。提高部分負擔,充其量只能拖延健保破產的時間,惟有全盤考量,才是治本之道。
-
2024-01-28 焦點.長期照護
林依瑩:讓大家喜歡老 才是長壽社會的終極目標
「他好奇問我:台灣老人都喜歡打扮年輕上台跳舞嗎?」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創辦人林依瑩笑著回憶起好幾年前那場小巨蛋的長者活動,當天一名來台參訪的丹麥學者這樣問她,這個提問猶如一記棒喝,提醒著她,邁入超高齡的台灣,那麼多高齡者專屬的活動,是不是都過於童稚化?林依瑩觀察,同樣是「法定老人」,但六十五歲到一百歲涵蓋了好幾個世代,各世代成長背景與生活歷練不同,課程內容設計也要隨之調整。首先認識老 就可自在享老新一代長輩成長於台灣經濟起飛年代,受過很好的教育,對該怎麼過退休生活很有想法,若活動只停留在健診、量血壓、健康操或團康,無法滿足他們。要發展出讓老人覺得有價值的活動,才能吸引新一代的老人。林依瑩歷來的工作都跟「老」有關,曾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十二年,期間催生「不老騎士」,卸任台中市副市長後,投入達觀部落的長照工作,考取證照成為第一線的照服員,以失能長輩為主要照顧對象。她說出長期服務長輩的觀察,「變老,就像四季變化一樣自然,當我們認識老,就可以自在享受老的境界。」長壽社會的孩子應從小就要認識、親近長輩,心態上要喜歡老人,才有可能觀察跟學習如何變老。她以自己為例,在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成長,被阿嬤一手帶大,加上跟著擔任村幹事的父親做社區服務,經常有機會親近老人,她看到很多老人家即使拄著拐杖也要做事,自己阿嬤年紀很大時仍然會去田間挖番薯,邊挖邊跟路過的人閒聊,但如果找不到事做就只能在門邊打盹,「所以我從小就知道老人要有事做。」任職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期間出國參訪,在中國大陸的「為愛長征」活動,遇見一名七十一歲的阿嬤以三○五天走完八千里路,在日本看見老人退休協會從大阪步行千里到東京,對老人的感動在她心中滋養成行動,促使她帶一群平均八十一歲的不老騎士機車環島,讓大家具體相信老可以這麼精采,「錄取的阿公阿嬤一整年都特別健康,他們擔心一生病就無法環島。」擔任第一線照服員,林依瑩看見失能造成的限制但也看到突破,「身體衰老只是生理現象,但心是自由的,不會因此而改變。」在台灣大部分人聽到氣切都很絕望,但部落有一名氣切阿公從最嚴重的失能八級進步到二級,現在不但自己出門買菜,閒暇時還能射箭自娛,證明了從健康、亞健康甚至到失能,心態正向就能擁有美好老後生活。看身心狀態 不看年齡數字投入老人服務工作卅多年,見過熱血圓夢的老人,也見過長照復能的老人,林依瑩對於「變老」的學習,都來自這些前輩。她認為變老看的不是年齡數字,而是身心狀態。就像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創辦人郭東曜,退休後移民夏威夷不是休閒養老,而是去開創新的任務為教會服務,縱使視力退化無法開車也不會當成阻礙。而她自己理想的老後生活是子孫滿堂,育有三名子女的林依瑩,卅七歲才生第一胎,老二老三各在她卅九歲、四十二歲時出生,按照結婚平均年齡不斷延後的趨勢推估,很有可能將近七十歲抱孫。「維持好身心狀態,七十歲帶孫子沒問題啊。」林依瑩笑開懷,彷彿已看到子孫滿堂的未來。長壽社會 林依瑩:打造系統性學老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創辦人林依瑩為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第一位,儘管因政黨得票率未跨過百分之五未能進國會,但她於選後表示,希望大家能早點學老、開心學老、幸福到老,期待政府更重視學老的推動,打造一個系統性學老的社會支持體系。林依瑩認為長壽社會最積極正向的照顧有兩種作法,一是學習,一是社會要開創主流價值,提供年長者更多參與機會,有舞台展現。不老騎士在國際間大放異彩時,曾有學者指出標榜不老,反而是歧視老,但林依瑩認為把老跟其他正向元素結合,讓大家喜歡老,才是長壽社會的終極目標。她任職台中市副市長期間,推動老派系列活動,直接把老融入時尚街拍、影像展、嘻哈熱舞等活動,引領民眾思考老的樣態與魅力。林依瑩在部落推「百歲小學堂」,教老人家認字點餐、買車票,隨堂考就是獨立完成買票搭火車的任務,這類課程設計是為了解決部落老人不識字所造成的日常生活限制,「新的老人學經歷生活背景不同,十年後百歲小學堂可能要變成哈佛菁英堂才有人願意來上課。」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台灣非常好的高齡政策,實施將滿廿年,她當台中市副市長時,思考規畫不限定場地的行動據點,立意在於更靈活運用各種場域,例如她曾看過一群長輩在百貨公司聚會,規定成員都要戴帽子出席,為了一頂帽子必須設計整套穿搭,展現創意活力。坊間也有許多新穎的活動,她提到自己父親報名參加蘇帆海洋基金會的不老水手課程,是學習也是人生新挑戰。突破限制 翻轉失能新契機要不是膝蓋退化,可能沒有不老騎士的誕生。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創辦人林依瑩受到中日老人步行千里的感動,原本的構想是在台灣舉辦同性質活動,但當時八十七歲的不老騎士團長賴清炎,說自己「膝蓋退化了不要走路,我們來騎摩托車。」不輕易放棄而是轉變方向,反而創造不老騎士環島佳話。莞爾的是,當林依瑩邀請日本老人退休協會共襄盛舉時,反而被他們以騎車太危險為理由婉拒。投入長照工作多年,林依瑩看見失能造成的限制但也看到突破,去年日本早發性失智症患者丹野智文來台演講,丹野智文原是汽車銷售業務員,卅九歲確診阿茲海默年輕型失智症,這十年來他積極分享經驗、推動失智友善,不但出書、成立陪伴組織,更成為國際年輕失智者推廣代表。他受林依瑩之邀參訪部落時提到,初期回診醫師都是對著他太太說明病情,儘管他就坐在醫師面前。這是大部分人面對失能者的方式,林依瑩強調,嚴格來說戴眼鏡也是失能的一種,但是我們不會因為對方近視就認為他無法自理,「尤其在科技及輔具的協助下,依然可以完成很多想做的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很早就推出老人體驗活動,設計彭祖體驗包以老化眼鏡、音阻耳塞、駝背背帶等裝備,讓參與者感受到身體衰退至八十歲的情況,立意在於體諒老人家生活的不便進而產生同理心。林依瑩印象深刻的是十年前香港一位會計系大四學生,專程到台灣參加老人體驗活動,回港參加社會企業提案大賽獲得第一名,後來成立「歷耆者」社會企業,為學校、企業及長照機構舉辦專業的老人體驗活動,找出長者的身心靈需要。社會愈來愈長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經驗,但同時也能抓住新的機會,「引導大家看到社會的不足,就能開創新契機。」
-
2024-01-10 癌症.頭頸癌
聲音沙啞、喘不過氣要當心!63歲男經醫檢查竟是「這癌症」第四期
一名63歲男性,一直覺得聲音沙啞、喉嚨卡卡,甚至快喘不過氣,台中市澄清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奐宇發現他講話聲音沙啞,發出急促喘息聲,察覺不太對勁,經內視鏡檢查,發現喉嚨有一顆近3公分大的腫瘤,幾乎要掩蓋呼吸道,情況危急,進一步診斷為下咽癌第四期。聲音沙啞恐是癌症警訊他說,聲音沙啞若是持續沒有改善就要注意,可能是癌症的警訊。一般感冒的沙啞一周左右就會好,如果沙啞持續兩周以上,應盡速就醫進一步檢查。林奐宇說,患者到診間主訴聲音沙啞、吃東西吞嚥困難,且講話時已經出現「咻咻」的喘息聲,趕緊安排內視鏡檢查,在喉嚨處發現一顆將近3公分大的腫瘤,喉道僅剩些微的縫隙能維持呼吸,建議做保護性的氣切手術,以維持呼吸暢通,並做腫瘤切片檢查。不過,患者一時難以接受,拒絕手術治療便自行返家。卻在3天後,因感覺快要無法呼吸,被送至澄清醫院急診室氣切急救才保住一命,切片診斷為下咽癌第四期,目前正在血液腫瘤科做放射線治療清除腫瘤,情況穩定。林奐宇說,門診中因沙啞症狀發現罹患癌症的患者不在少數,也曾遇過一位72歲男性聲音沙啞、氣音持續2周以上未好轉,發現疑似左側脖子有凸起腫塊,內視鏡檢查為左聲帶麻痺,進一步診斷為肺部腫瘤轉移到頸部淋巴,至少已經是肺癌第三期。因此,聲音沙啞是罹患肺癌、喉癌、下咽癌、食道癌等癌症的其中一種表現警示,甚至會伴隨吞嚥困難、呼吸不順,需要特別注意。這些壞習慣恐致癌 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 澄清醫院癌症防治中心主任暨血液腫瘤科醫師陳仁亮也說,造成肺癌、喉癌、下咽癌、食道癌等癌症,常見都與習慣性抽菸、喝酒、吃檳榔等不良嗜好有關係,尤其是口、咽、喉部癌症好發於40至60歲的男性,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有時有症狀已經是晚期,提醒除了不要輕忽沙啞等警訊外,定期健康檢查與癌症篩檢是最重要的。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16 醫療.骨科.復健
鋼鐵傘兵秦良丰從130層樓高空墜落,奇蹟生還!脊髓損傷復健6年後,能在平地步行數十公尺
今年9月秦良丰在所有國人的眼前,高位脊髓損傷6年後,無人扶持、不用拐杖下獨立下樓梯,再創個人生命的奇蹟!他於2018年5月漢光演習時,因跳傘發生意外,從將近130層樓高的高空墜落,在經過現場待命的醫護團隊及時搶救後,奇蹟生還,後續由當時的三軍總醫院蔡建松院長(現任軍醫局局長),招集了各科跨團隊的醫療人員,包含神經外科、胸腔科、復健科、中醫科等相關科別團隊,把握住最寶貴的復健治療黃金期,讓這位中心型高位脊髓損傷的國軍弟兄得到最妥善的醫療照顧。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擁有驚人的毅力特質與溫暖的家人支持,在這許多條件配合之下,讓復健得以發揮最大成效。脊髓損傷康復之路入住三總加護病房後,秦良丰立即開始接受了高強度的床邊復健治療,配合高壓氧及中醫針灸的治療,加速恢復已受損的中樞神經功能,並積極強化相關肌肉群的力量,接著順利脫離呼吸器,進而移除氣切管,達到自主呼吸的能力。當年8月從加護病房轉一般病房,並邁入更全面的復健治療。而在這段期間,除了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強化肌力與肢體協調的訓練外,當遇到復健的瓶頸期,也藉由精準的肌肉電刺激導引技術,針對了局部的上肢及下肢特定的高張力肌肉群,注射肉毒桿菌素,順利地改善了中樞神經損傷最常發生的痙攣性肌張力過高之併發症,有效率地抑制過強的張力,獲得較好的自我動作控制能力,增進後續復健的效果。下肢部份由初期最基本的傾斜床、站立架的復健,接著使用助步車等,進而加入移動式的訓練。在2019年3月病況穩定後,自三軍總醫院轉至國軍高雄總醫院之前,他的下肢功能已經恢復到在助步車輔助下,可以步行約100公尺。另外,上肢功能則恢復到能將肩關節抬高至超過30度,並開始使用叉子進食以及握筆寫字。而在國軍高雄總醫院2個月的高強度復健治療下,於受傷後周年感恩活動中,原本功能損傷十分嚴重的雙側上下肌力,已逐漸進步,達到將近4分(滿分5分),並突破瓶頸,不再需要看護協助,能夠自行使用助步車練習走路,且可以使用自己的雙側上肢,維持站立2分鐘以上。今年邁入了受傷後的第六年,目前已能在旁人適時協助下,克服協調障礙,在平地步行數十公尺,練習上下樓梯的動作。這對於一位中心型高位脊髓損傷的患者來說,的確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任務。根據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統計,目前全台灣總計大約有6,5000名脊髓損傷者,其中超過半數以上的脊髓損傷患者年齡層落在16至30歲間,其中以交通事故、高處跌落等意外事件受傷佔最多數,而每年亦以約1000多名患者的數量持續增加。當意外事件發生後,患者除了受傷之外,往往會遭遇到喪失工作、生活自理能力,成為家屬及社會照護的沉重負擔的打擊,因此病友及家屬需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接受已受傷的事實,才能全力面對後續復健的挑戰。國內外的神經科學家目前仍持續研究治療中樞神經受損後的最有效治療方式,其中神經調節是主要的治療方針,這是一種生物工程方法,藉由脊髓刺激、腦刺激和腦部機械介面等,再利用藥物製劑、光遺傳學、化學遺傳學或是復健物理醫學的電刺激(如硬脊膜外電刺激、周邊神經電刺激、功能性電刺激)或磁刺激(如重複性經顱磁刺激)等方式,來調節神經元活動。神經調節已成功應用於多種神經系統疾病,而用於脊髓損傷的神經調節技術,目的在重新刺激活化受損處以下的脊髓內在運動迴路,以恢復基本運動功能。脊髓損傷患者無論是否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在治療期間仍需立即展開積極的復健療程。急性和亞急性期的復健重點在於預防之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住院急性期應加強被動運動,解決攣縮、肌肉萎縮及疼痛等問題。對於保護關節結構和保持最佳的肌肉張力非常重要,除了採用踝足裝具、膝踝足裝具等輔具做適當的擺位,亦可利用枕頭協助關節於休息時做暫時性的擺位。在步入慢性復健期間,除了在生活及心理的各個層面,生理也持續受到影響,可能發生呼吸、心血管、泌尿和腸胃道等系統的併發症,以及肢體痙攣、疼痛、皮膚壓瘡、骨質疏鬆和骨折等狀況,同時可能需要面對的是張力以及疼痛的出現,除了口服藥物治療外,局部的肉毒桿菌注射治療可有效的改善局部肢體張力過強的狀況,再搭配輔具使用,如助行器、拐杖等,對於提供長期階段性行走訓練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目前國外已開發出混合步行訓練裝置,可透過在矯正器上添加功能性電刺激,改善步行的姿態與功能。而機器人訓練則是另一種新穎的復健方式,並且日益發展。國外醫學報導顯示,在四個星期的復健期間,機器人的輔助訓練,可使患者上肢功能獲得改善。另外,機器人輔助步態訓練,亦可改善患者日後行走的功能。除了醫療單位之外,台灣目前亦有很多相關的政府及民間的社會福利機構,能提供病友所需的社會資源,做後續照顧的諮詢與服務。雖然傷害已造成,需嘗試慢慢接受事實,再配合醫院治療復健,可更進一步可透過復健及輔具來讓脊髓損傷病友改善或維持現有功能,讓大部分的不可逆之神經損傷所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因此,所有的復健和其他治療方法的最終目標,乃是改善功能、減少繼發性疾病的發生率,提升患者的功能獨立性,突破心理、生理功能、和社會經濟的障礙而減少負面影響,以提高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事前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脊髓損傷患者的慢性繼發性併發症,對於改善這些併發症、提高存活率、社區參與度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脊髓損傷是可以預防的,也並不影響壽命的長短,更不至於阻礙良好的生活品質與社會貢獻。只要適時且適當地移除環境中的障礙,可協助脊髓損傷患者重新獲得獨立生活的機會,順利進入學校、職場或社會。(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15 醫療.呼吸胸腔
氣切、氣管內插管不同,醫師一張圖說分明!3情況評估氣切
今年70歲的李伯伯,因長期抽菸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近年飽受呼吸急促之苦,3周前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治療後,李伯伯肺炎症狀有改善,但因肺功能受損而難以脫離呼吸器。醫師與家屬們討論,是否要讓李伯伯接受「氣切」?氣切 建立呼吸通氣捷徑「氣切」是「氣管切開術」簡稱,也就是在人體頸部氣管的位置做一個通向外面的造口,目的是建立一條呼吸通氣的捷徑。一般人體正常的呼吸路徑,是空氣經過鼻腔、咽喉、聲門、氣管,然後進入到肺部;在這過程中,空氣會被加溫及濕化,確保進入肺部的氣體有穩定的溫度和濕度。但「氣切」後,會改變空氣吸入肺部的途徑,會使上呼吸道無法發揮原有功能,所以除非是有其必要,否則醫師不會建議病人接受氣切手術。什麼情況下 需要氣切?醫師會建議病人「氣切」的原因:(1)病人有頸喉部腫瘤或感染且壓迫呼吸道(2)因呼吸衰竭接受氣管內插管,但卻難以脫離呼吸器時(3)因神經系統疾病,使得唾液或食物會反覆嗆入氣管,或咳痰困難需要頻繁靠他人抽痰氣切、氣管內插管差在哪在加護病房中,會有已接受「氣管內插管」的病人需要考慮是否氣切。因此了解「氣切」和「氣管內插管」的差異,有助於做出合適的決定。使用「氣管內插管」的管子長度約30公分,管子從嘴巴經過舌頭、口咽、聲門後放進氣管,因為舌根及口咽有豐富的神經分布,所以對氣管內管的留置會產生高度的不適感。相較之下,「氣切管」從頸部的氣切口直接放置到氣管內,除管子較短且比較容易固定外,它避開口咽部的敏感神經,可以降低病人不適感。此外,「氣切管」的更換較容易且安全,抽痰也較方便,發生管路相關的併發症也較少。一般來說,氣切算是相當安全的手術,但任何手術還是會有風險,這與病人本身的疾病有關,常見的合併症有皮下氣腫、氣胸、流血及感染等。另外,家屬會擔心在手術過程或術後病人會不會痛苦,其實在執行氣切時會使用麻醉,且使用氣切管的不舒服比使用氣管內管輕微,病人日後做呼吸訓練也比較安全。「氣切不氣切?」對病人家屬來說,常是一個困難抉擇的問題。民眾如有這樣的困擾,建議與經驗豐富的重症醫學及外科團隊充分溝通討論,在完整評估疾病狀態及判斷氣切的必要性後,即能做出適切的決定。(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14 焦點.元氣新聞
甲狀腺癌年增10% 手術最怕傷及二大器官 彰濱秀傳三招降傷害率
生活壓力大、免疫系統失調、高齡化等因素,增加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甲狀腺疾病初期無明顯症狀,患者多會等到頸部明顯可見或摸到腫塊,又或是結節壓迫氣管壓迫,出現聲音沙啞、易嗆咳、吞嚥困難等症狀時,才會察覺就醫,治療甲狀腺疾病最擔心出現手術三大併發症,出血、傷害喉返神經或副甲狀腺。彰濱秀傳醫院於11月4日舉辦「國際甲狀腺醫學中心(AITC)國際研討會暨台灣內分泌外科醫學會2023年秋季會」,研討會中,分享三大精進作為,降低甲狀腺手術三大併發症機率。癌症增加個案人數最多 甲狀腺癌年增10%秀傳亞洲甲狀腺中心院長吳鴻昇表示,無論是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功能亢進,還是甲狀腺癌,罹患人數正在上升當中。根據國健署公布的109年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是新發生癌症個案數增加最多的癌別,108年的發生數為4445人,到了109年人數增至4932人,增加百分比達到10.96%。甲狀腺疾病的增加,吳鴻昇分析,與高齡化社會,飲食、國人生活壓力、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這種「文明病」在頸部超音波輔助下,容易發現。而大多數甲狀腺癌在所有癌症中,屬於「相對良性」,透過藥物或是手術大多有良好的存活率。只是也因為甲狀腺疾病的特色,發展速度慢、易被忽略,病灶被發現時,通常較晚,腫瘤若已經浸潤周圍組織及器官,手術時會增加傷及喉返神經、副甲狀腺以及出血等風險,需格外注意。甲狀腺手術最怕出血傷及喉返神經、副甲狀腺吳鴻昇表示,甲狀腺位於頸部前下方貼在氣管上方,支配聲帶的喉返神經緊貼著甲狀腺後方在氣管與食道之間。據統計,手術合併喉返神經受損發生率約為0.5%到5%。喉返神經若受傷會影響到患者聲帶功能,如果喉返神經為兩側皆受傷,則會造成患者呼吸困難,需氣管插管或永久性氣切;副甲狀腺又稱「甲狀旁腺」,如果手術若傷及副甲狀腺,術後若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出現肢體麻木或抽筋現象。醫學界不斷討論該如何透過手術切除甲狀腺病灶時,能有效減少出血及避開喉返神經和副甲狀腺。吳鴻昇表示,此次國際研討會中即分享三大精進作為。一是目前可以透過自動螢光或顯影劑加上近紅外線,於手術時照射到副甲狀腺,幫助執刀醫師在切除病灶時,避開副甲狀腺;二是透過3D影像重建,搭配微創手術摘除副甲狀腺病灶;三則是在研討會中倡議,每位甲狀腺癌患者宜做分子生物檢查,確定癌細胞的活躍性,手術策略也依基因表現與否決定是否全切除、淋巴廓清術及使用標靶藥物之依據。甲狀腺一站式服務 檢驗檢查免舟車勞頓甲狀腺癌主要分為四種類型,乳突型、濾泡型、髓質型、未分化型。其中,乳突型甲狀腺癌的患者最多,占所有甲狀腺癌八成以上。吳鴻昇表示,甲狀腺疾病,不管是結節還是腫瘤,民眾通常是「健康檢查」中做超音波發現,如果是患者自行摸到頸部有異常的腫塊來就診,難以當天馬上確診,甚至要跑很多次醫院,反覆檢查才有辦法釐清病灶是否異常功能、急性或是惡性。鑒於近年甲狀腺疾病的增加,彰濱秀傳醫院著手籌備一站式甲狀腺服務,進一步了解一站式甲狀腺服務,需要具備的基本設備包括高解析度超音波,細胞病理即時報告,喉頭鏡等,還要檢驗部配合在2小時內將甲狀腺功能的檢查發出報告,以快速釐清患者的甲狀腺問題,包括:1.單顆或多顆結節、2.囊狀或是實質的結節、3.結節是否具功能性、4.良性或惡性。去年11月,彰濱秀傳醫院整合「國際甲狀腺醫學中心」推出一站式服務,吳鴻昇表示,疑似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當天即可透過超音波檢查甲狀腺的形狀、大小,同步抽血,而檢驗結果約2小時出爐,如果血液檢查結果異常,當天即可做細胞穿刺、細胞抹片。吳鴻昇表示,如果不是採取一站式服務,光是排超音波就得等門診後一至兩周才能檢查,患者從門診就醫到釐清病灶,至少得跑三次醫院,如果要上班的年輕人,可能可以為了檢查請一次假,但請至少三次的人相當少,一站式服務推出後,至少增加20%以上的患者,從去年11月起至今,已協助200多例甲狀腺癌的患者治療。部分甲狀腺癌會復發,吳鴻昇表示,以秀傳的治療方式來說,除了依照診斷結果,必要時切除病灶,通常擴散型的甲狀腺癌患者,癌細胞已侵犯淋巴,術後都會請患者服用原子碘,秀傳也設置「碘131病房」讓患者住在隔離病房服用原子碘後2到3天沒有明顯輻射影響再出院。吳鴻昇醫師小檔案現任: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訓練中心 名譽院長秀傳亞洲甲狀腺中心院長秀傳醫療財團法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一般外科 主治醫師學經歷:三軍總醫院外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海軍總醫院外科主任八一一醫院外科主任台中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外科研究員台灣外科醫學會甄審委員中華消化系外科醫學會理事中華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中華內分泌外科醫學會理事三軍總醫院臨床教授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教學副院長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師外科部部長專長:腹腔鏡手術、腫瘤外科、甲狀腺及副甲狀腺疾病、乳房疾病、胃腸肝膽胰外科、疝氣
-
2023-11-07 醫療.呼吸胸腔
發生呼吸衰竭為何需要立即進行急救?要不要插管使用呼吸器?如何根據患者病情做出合適的緊急治療選擇?
病人發生呼吸衰竭時,病人和家屬往往要短時間內決定是否進行插管急救。到底什麼是呼吸衰竭?該如何治療?元氣網整理呼吸衰竭的病人何時需要使用呼吸器急救?了解呼吸衰竭時應如何進行取捨緊急措施的施用,讓病人與家屬做出適合的決定!什麼是呼吸衰竭?呼吸器如何協助病人克服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在臨床上屬於嚴重的緊急嚴重情況,此時病人的肺部無法進行足夠的氣體交換,氧氣吸入不足,二氧化碳無法正常排出,醫學上就稱為「呼吸衰竭」。正常氣體交換時,人體會吸入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當呼吸衰竭發生時,因為吸入氧氣不足,身體可能會出現「低血氧」的情況。有時,二氧化碳的排出也會連帶收到影響,大量的二氧化碳溶於血液中,可能會讓血液出現大量的碳酸,此時血液就有可發生「高碳酸血症」。一般來說,呼吸衰竭發生時,「低血氧」都會發生,但根據「高碳酸血症」的有無或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分壓多少,因此可將呼吸衰竭分成兩大類型。當呼吸衰竭正快速發生時,這時候病人處於急性期,會優先使用藥物或氧氣面罩進行治療。但如果使用這兩種治療也無法讓病人穩定呼吸時,病人合併出現血氧比仍偏低,以及血中碳酸的比例過高,這時候就必須考慮使用呼吸器進行治療。為什麼需要使用呼吸器?因為呼吸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部機器,將空氣和氧氣精準送入病人的肺部,協助肺部進行呼吸交換的功能。因此可以有效地穩定病患的呼吸狀況。當病患處於呼吸衰竭急性期時,最常見的急救方式就是使用呼吸器進行治療,穩定維持病人的呼吸為優先。呼吸器根據使用前是否進行插管,可再分為兩大類:●「侵入性」:需要氣管內插管的呼吸器。●「非侵入性」:不插管的呼吸器。呼吸衰竭治療最重要的關鍵是去除病因,才能根本改善並解決呼吸衰竭的問題,讓病人最終能夠脫離呼吸器而自然呼吸,這才是使用呼吸器治療的最終目標。發生呼吸衰竭,是否需要插管急救?該如何選擇才對?呼吸衰竭是一種緊急的醫療狀態,有可能需要馬上進行插管急救,無法有充裕的時間讓病患家屬慢慢思考,是否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進行急救。因此,醫護人員對病情嚴重、有可能會發展成呼吸衰竭的病人,通常會提早告知家屬病情,讓病人了解未來「呼吸衰竭」的風險,讓病人和家屬充分討論,確認是否在必要時,可以使用插管和侵入性呼吸器的議題,提早讓病人了解自身病程發展,清楚知道後續可能會面對的大、小問題,事先做好心理準備和選擇。全民健康基金會根據健保數據解析目前台灣使用呼吸器病人的恢復概況。每年使用呼吸器大約17萬人,剛開始使用時都在加護病房 其中約有20%的病人死亡、65%可順利脫離呼吸器,剩下15%的人由於呼吸器使用超過21天,依健保規定必須下轉到呼吸治療照護中心(Respiratory Care Center,RCC)。在進入RCC的病人中,約有20%會死亡、50%可以脫離,剩下30%需要持續用呼吸器且待超過42天,依健保規定必須再下轉到呼吸照護病房(Respiratory Care Ward,RCW),這些在RCW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存活的病人,約占呼吸衰竭的總病人數的5%,當中每年約有一半病人會死亡。臨床上的經驗是:呼吸器依賴時間愈長、病人病後的情況往往更糟。國家衛生研究院引用健保資料的大數據,建置「台灣呼吸器使用決策資訊網」,民眾可輸入病人的年齡、性別、呼吸器使用天數,知道未來脫離呼吸器成功率和潛在的死亡率,了解病人使用呼吸器後可能的未來狀況。「台灣呼吸器使用決策資訊網」也針對幾類常見使用呼吸器的病患型態,包括長期洗腎、到院前心跳停止、肝硬化病患,提供插管7天、21天、60天的狀況,有更加詳細的資訊可參考,讓社會大眾掌握更多資訊。透過數據,協助家屬決定是否要進行,又或者繼續進行侵入性的呼吸器治療。呼吸衰竭發生時,有哪些緊急醫療的選項?如何根據病情做出最好的治療選擇? 1.選擇一:不插管和使用「非侵犯性」呼吸器。 非侵犯性呼吸器的原理是使用口鼻面罩連接正壓呼吸器,輔助病人呼吸。 優點:可以不用插管,減低插管急救的痛苦。非侵犯性呼吸器有適用範圍,不是所有呼吸衰竭的病人能都能使用,目前常使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英文簡稱COPD)和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的病人,實質上有較明顯的幫助。 缺點:使用機械通氣效果不如侵犯性呼吸器,而且強烈的氣流仍有機會讓病患產生不舒服感。對於嚴重、已發生休克的病人不建議使用,而且對於感染肺炎痰多的患者反而可能因痰阻塞不易咳出而惡化。此外,意識不清、上呼吸道阻塞、腸胃道出血、心肌梗塞、顏面受傷的病人也不適合使用此方法急救。 2.選擇二:氣管內插管和使用「侵入性」呼吸器。 優點:可以提供準確的氧氣濃度,精準的控制呼吸道內的壓力,協助清除呼吸道的各種分泌物,有效給予病人充足的呼吸容積和流量,也是目前較可靠且有效治療呼吸衰竭的方式,現行醫療的常規處理方式。 缺點:插管急救過程時,病人會覺得痛苦,當疾病能夠控制後,必也須面對脫離插管和呼吸器的問題。如果病人整體身體狀況器官已出現功能不良,或者疾病嚴重無法完全恢復,可能會面臨無法脫離呼吸器,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支持生命的情況,後續將會面對氣管造口及長期照護的問題。 氣管造口:也稱為氣管切開術,也就是民眾時常聽到的「氣切」。大概在插管後1~2個禮拜間,醫師評估病患如果仍無法拔管,有時會改用氣管造口(氣切)方式來連接呼吸器,病人不再需要辛苦咬管子,同時也減低清潔館子的難度。病人的嘴巴空出來後,可用嘴型或氣音溝通,甚至部分病人可恢復進食,氣切後可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並增加日後脫離呼吸器的機率。3.選擇三: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Not-Resuscitate,簡稱DNR) 這種情況下,醫師不進行插管,也不使用呼吸器進行治療,也就是不進行急救措施。所謂的急救措施包含插管、壓胸、電擊等急救方法,僅給予病人氧氣面罩和持續的藥物治療。 缺點:這種保守性的作法可以預期絕大多數患者會快速走向死亡。但對於身處癌症末期、嚴重的器官衰竭、嚴重失智或非常年老的病人,反而可能是合理的選擇。主因是即使進行插管、使用呼吸器來支持病人的生命,也無法保證治癒疾病,無法延長病人的生活品質。做此決定需要病人和家屬形成共識,需要簽署「不急救同意書」,醫院才會執行此方案。 建議家屬、病患透過比較表和問卷答案來與醫療團隊進行溝通,選擇出適合的治療方式:(整理自高雄榮民總醫院的資料)步驟1:了解3種方式的優缺點、副作用和費用步驟2:治療選擇在意因素有那些?程度有多少?1.病人生活品質在意的程度?□低 □中 □高2.如果病人接受插管急救和使用呼吸器,病情無法完全恢復,需長期依賴呼吸器存活,此時病人和家屬能夠接受的程度?□低 □中 □高3.病患有慢性難回復的疾病?□無 □有4.病患是否已經需他人照顧?□無 □有5.將來萬一病人需要長期照顧,家屬的心理準備和照顧能力如何?□低 □中 □高6.病人本身對插管急救的意願如何?□拒絕插管急救 □不清楚 □同意必要時插管急救步驟三、是否對治療方式有所認知?1.呼吸衰竭接受氣管插管及呼吸器使用,必定可以把病人治好。□對 □不對 □不清楚2.呼吸衰竭接受氣管插管和呼吸器支持,依現行的醫療技術,未來可成功拔管和脫離呼吸器。□對 □不對 □不清楚3.氣管插管和呼吸器支持對病人而言是痛苦的治療方式。□對 □不對 □不清楚4.非侵入性呼吸器可全面取代氣管插管和侵入性呼吸器。□對 □不對 □不清楚5.對於末期或是嚴重器官衰竭病人,使用不插管急救、不使用呼吸器,基於人道立場,也是一種可行的醫療方式。□對 □不對 □不清楚6.關於病人的醫療處置與決策,都是醫護人員的事,病人及家屬都不需要了解和決定。□對 □不對 □不清楚步驟四、最終確認好治療方式嗎?1.同意在必要時對病人進行氣管插管及和呼吸器支持等急救措施2.拒絕插管急救,但是同意必要時以非侵入性呼吸器來治療3.拒絕插管急救,也不使用非侵入性呼吸器,僅給予氧氣面罩和持續藥物治療4.目前仍無法決定,需要再與醫護人員討論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高雄榮民總醫院衛教資料全民健康基金會衛教文章
-
2023-09-25 醫療.呼吸胸腔
可改善口腔插管不適 呼吸治療師告訴你哪些病人需要氣切?
60歲李先生因車禍導致頸椎損傷送急診救治,臨床身體評估發現,患者意識清楚、全身肌肉無力,電腦斷層顯示為高位頸椎損傷,因呼吸窘迫、橫膈肌肉無力,加上腹部肌肉癱瘓,導致呼吸功能受損,繼而引發呼吸衰竭,因此緊急接受經口內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經口內氣管插管在急重症單位是一種常見且重要的技術,對於重症病患插管與機械通氣,亦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處置。李先生於加護病房住院期間,先接受氣管內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雖積極訓練及嘗試脫離呼吸器,但因訓練期間發生肺部擴張不全,導致呼吸訓練中斷。醫療團隊評估患者為呼吸器困難脫離個案,向家屬解釋病情,說明經口內氣管插管與接受氣切對於呼吸器脫離訓練的差異性。所謂的氣切,全名為氣管切開術,是從頸部切開氣管,並放置氣切套管的外科手術,氣切造口可取代經口內氣管插管,目的是讓空氣進出肺部,避免呼吸道阻塞。使用氣切套管呼吸阻力較小,可改善病患因口腔插管引發的不適,有助於脫離呼吸器。氣切術後,可增加病人舒適性,維護口腔衛生,減少喉頭水腫、聲帶受損。1. 若是上呼吸道阻塞、頭頸部或胸腔外傷、昏迷或四肢癱瘓需要長期臥床病人,須盡早接受氣切手術。2. 脫離呼吸器有困難,需較長時間訓練者。病患若是呼吸器使用大於21天以上,建議儘早氣切,以利脫離呼吸器。3. 無法自行咳痰,可能有吸入性肺炎危險者,如頭部外傷、中風、缺氧性腦病變、神經肌肉疾病、慢性肺疾等。4. 曾嘗試拔除氣管內管卻失敗。病情穩定,經醫護人員評估訓練後,可醫囑移除氣切套管。氣切傷口約7天會自行癒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4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媽媽那時該氣切嗎?
電梯裡遇到病人的兒子,說他媽媽過世了,擁擠的電梯中不便問詳情,只是胸口一突,一顆心掛著,早上看診也久久無法專心。心臟科有許多上了年紀的老病人,80幾歲90幾歲甚至100多歲都很常見,其中許多從中年一路追蹤到耄耋,關係不單是醫病,更像3個月見一次面的老朋友。預約時間老病人沒出現時,有時是忘了,有時是有事,有時會接到家屬報訊說病人已經功德圓滿,有的是肺炎,有的是意外,有的是癌症,有的是心臟病復發,也有的是睡夢中不明原因就離開了。人總有百年,國人預估壽命在2022年時是79.84歲,當到了85歲後,平均餘命剩下6、7年。換句話說,理智告訴我,這些年長病人剩下的時日並不多,總會逐漸凋零,但情感上,每少了一個病人,尤其是看了多年的老朋友時,像失去了什麼,心情總是起伏。再見到病人的兒子時,已經是預約的回診時間,他們一家三口長期在我這邊追蹤,這次媽媽的名字還在,人卻沒有出現,兒子眼眶有些泛紅。「我們當時應該要讓媽媽做氣切嗎?」兒子這麼問,我有些難過,嘆了口氣,沒回答,默默的把媽媽這次住院的病歷打開。「醫師當時怎麼說?」「醫師說不氣切,大概沒機會,要是氣切,有很大的機會變成植物人。」她80幾歲,多種慢性病纏身,有一天沒一天的過日子,巴金森氏症讓行動也不是很方便,需要人幫忙,平常沒有使用任何抗血栓的藥物,血壓控制得還不錯。病歷記錄著這次跌倒撞到後腦,顱內出血,開了刀,昏迷指數卻始終沒有明顯進步,住在加護病房,靠著呼吸器跟鼻胃管維持生命。因為氣管內插管長期置放容易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加護病房的醫師建議氣切。我看完病歷,轉身面對提問的兒子跟在一旁的父親,他們看起來有些自責,有些悔恨。「你們信什麼宗教?」印象中他們家庭信仰蠻傳統的。「就一般台灣的信仰啊。」「你們相信輪迴嗎?」「信的。」我整理一下思緒。「如果相信輪迴轉世,現在應該是替她高興的時候。」「輪迴轉世,這一世就像是電動遊戲,這場結束了,Game Over,就滿血復活,重新啟動,在下一局中重新開始,身體全都是新的,新的皮囊,新的設備,跑跳自如……」兒子看著我,沒說什麼。「如果氣切後,成了植物人,讓她困在這裡,無法進行下一段的旅程,豈不是害了她嗎?」父親點了點頭。「唯一遺憾的,是在那場新的遊戲中,沒有我們的存在,我們還停在這場遊戲裡,留下來的,是我們對她的不捨,對她的思念。」家屬似乎有些認同,離開門診時,表情跟剛剛不大一樣,好像放下了什麼。如果病人的宗教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呢?也許牧師、神父、阿訇這些智者,會是更好的支持體系,若是篤信佛教道教,也許大師上人、道長天師們的睿智,更能幫助家屬。醫師的職責,是體諒家屬的心情,支持家屬的決定,在無人幫忙時站出來,讓家屬能不抱憾地繼續下去。醫療這一行,可是短期之內無法被AI取代的。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04 醫聲.醫聲要聞
入獄就醫難 他咳嗽2年⋯最後竟是癌末/圍欄內的醫療1
50多歲的余姓受刑人,因故被判無期徒刑,在台南監獄服刑的18年間,先後請求假釋10多次未果,最後因罹患下咽癌末期,終於假釋出獄。幾乎身無分文,身上背著債務的他,好不容易才獲得中低收入、重度身障等社福保障,住在新北一處老舊公寓的隔間套房中。余姓受刑人2018年開始,在監所中因咳嗽症狀就醫,家醫科駐診醫師認為是腸胃道問題,但數次胃鏡都查不出病因。好不容易爭取戒護外醫,到與監所簽約的台南醫院就診,仍查不出問題。身體愈來愈差,為爭取監外民眾習以為常的「第二意見」,他寫過無數張報告書、被駁回無數次,最終獄方同意他到成大醫院看診,在該院確診下咽癌第3期,假釋請求快速獲准。「原先規畫假釋後,先到姐姐店裡當司機送貨,一邊尋找下一份工作維持出監後的生活。」余大哥說,自己在獄中多年,心境已有轉變,只希望出監後能和家人團聚,彌補10餘載的空缺,並謀生養活自己,不再讓家人擔心。孰料,卑微的希望,因罹癌被迫喊停。出獄後,余大哥轉診至台大醫院重新檢驗,發現已是下咽癌第四期,經化療、電療無效,口咽潰爛,在2021年9月做了氣切,此後又接受喉嚨切除手術,完全喪失說話能力,只能透過寫字板筆談與人溝通,也因此出現自閉症狀,不太願意出門與人互動。他至今定期在台大癌醫、台大醫院回診,總共要看7個科別,從三重的租屋處,先拖著病體騎車到捷運站,還要轉車二次才能到台大醫院東址。余大哥說,雖治療副作用頻繁,但至少能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余大哥在獄中耗時超過兩年,前後花費超過新台幣10萬元自費檢查、搭乘計程車戒護外醫,最終卻被醫師宣判已經末期。所幸胞姐、比他早出獄的獄友提供經濟支持,否則單靠他在獄中協助文書工作每月300元的勞作金,根本難以支付醫藥費用,「圍欄之內,看病是種奢侈。」二代健保上路後,監所受刑人獲得健保資格。但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陳惠敏說,監所多與醫院簽約,由院方派醫師入監開設門診,但科別選擇受限,要尋求第二意見更是難上加難;監外尋常的儀器檢查,監內門診也未必能做。若要戒護外醫,監所評估時係以管理為導向,而非醫學判斷,加上監所地處偏遠後送困難,搭乘計程車動輒數百至千元的費用由受刑人吸收。陳惠敏說,收容人入監後,社會救助法的中低收入戶身分中止,受刑人從事委託加工工作,每月勞作金多落在2、300元之間,能自行留用的比例更少,若無監外親友照應,受刑人根本不敢就醫。
-
2023-08-24 醫聲.癌症防治
免疫藥物健保給付難 頭頸癌友月花10萬求生存 /勞工博命難2
以往治療頭頸癌的藥物有限,直到近年免疫藥物問世,治療成效大幅提高。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指出,由於頭頸癌尚未發現驅動基因突變,治療的藥物自然不比肺癌、乳癌等癌症多樣,卻也因為這項特點,對免疫治療效果顯著,美國、日本、澳洲等先進國家也將免疫藥物列為轉移復發頭頸癌的第一線治療,也是現行的標準治療指引。經過研究,如果轉移復發的患者第一時間就使用免疫藥物,2年存活率大約為35.3%,5年存活率為21.6%;反觀先用傳統治療,2年存活率約為19.7%,5年存活率則降為8%。楊慕華說,曾有位頭頸癌患者已進行氣切,腫瘤無法開刀,透過免疫藥物治療後,腫瘤縮小,5年多來長期控制癌症,雖然仍有氣切,但已能自行進食,還四處分享經驗鼓舞癌友們。「免疫藥物治療的個案不少,但都是每個月約10幾萬元的自費治療;患者為了治病都會籌錢⋯⋯。」楊慕華感嘆,患者多屬勞動階級,治療上格外辛苦,與各國相比,現行台灣健保將免疫藥物放在第二線治療,意味著患者需等到化、放療無效,身體狀況走下坡,並且還得符合健保給付資格才能使用;台灣不只僅給付二線,不符合國際治療指引外,也讓醫師難以提供患者合理的治療。
-
2023-08-03 癌症.頭頸癌
60歲阿伯頸部出現腫塊,竟罹第4期下咽癌!醫師用「這方法」讓晚期頭頸癌免切全喉
頭頸癌延誤治療,小心一發不可收拾。60歲吳先生吸菸、飲酒或嚼檳榔超過20年,7年前頸部出現不明腫塊、吞嚥困難,就醫檢查竟是罹患第四期下咽癌,卻不願接受治療,直到3個月後才回診就醫,腫瘤已從「鴨蛋」變成「棒球」。頭頸癌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6成以上患者發現時都屬晚期,台北榮總採「前導式化學治療組合」,成為病人治療新選擇。頭頸癌為男性發生率第3位 死亡率第4位頭頸癌為國人常見癌症之一,包括口腔癌、口咽癌、鼻咽癌、下咽癌、喉癌等,每年新增病例數逾1萬人,為男性發生率第3位,死亡率第4位。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喉頭頸科主治醫師張嘉帆說,頭頸癌發生位置在人體消化及呼吸的共同通道,腫瘤及相關治療都會影響病人說話、吞嚥、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進而影響到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前導式化療組合 讓晚期頭頸癌免切全喉張嘉帆表示,過去治療晚期喉癌和下咽癌,主要以全喉切除手術為主,術後病人無法自然發聲,生活品質差。近年頭頸癌的治療,有許多合併化療及放療的治療組合陸續提出,同樣達到與全喉切除手術相同的存活率,但仍有逾4成病患有口乾、吞嚥困難等副作用。吳先生確診罹癌後,在其他醫院接受氣切手術後轉診至北榮治療。張嘉帆說,經頭頸癌團隊評估,先給予吳先生「前導式化學治療」,讓腫瘤體積縮小,再施以經口二氧化碳雷射顯微手術,最後再輔以術後放射線治療,病人得以保留咽喉機能,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至今並無復發跡象。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指出,該院所研發「前導式化學治療組合」是先以2至3次全身性化療後,讓咽喉癌腫瘤範圍縮小,估計約可減少腫瘤體積約8至9成,再以經口二氧化碳雷射顯微手術將殘餘的腫瘤切除,不需切除全喉,施行近10年,3年存活率可達7成,為喉癌、下咽癌及口咽癌病人的治療最佳選擇。頭頸癌6成患者有頸部腫塊症狀頭頸癌致病原因,大多和吸菸、喝酒及嚼檳榔習慣有關。張嘉帆指出,要避免罹患頭頸癌,應盡快戒除吸菸、喝酒及嚼檳榔,而頭頸癌約6成以上患者都有頸部腫塊症狀,當摸到頸部有硬塊、異狀時,應立即就醫確定診斷,及早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1 醫療.骨科.復健
X光也不一定看得出來!如何判斷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怎麼治療?
60多歲林阿姨騎機車遭撞,雖驚險撿回一命,但右側胸部卻遭受嚴重創傷。送醫急診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她右側第二至第十肋骨多處骨折,連枷胸(Flail Chest)導致胸廓變形,還有氣、血胸及右側鎖骨骨折,讓她痛到快無法呼吸。經由肋骨、鎖骨復位固定手術及胸腔鏡清除血胸,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如何判斷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是胸部外傷中常見的問題。研究顯示,約33.3%鈍性胸部外傷會導致一根以上的肋骨骨折;所有的外傷病患中,約10%會發生肋骨骨折,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的胸部外傷患者可能因肋骨骨折而疼痛。發生肋骨骨折原因,以車禍為大宗,約占5成;其次是跌倒,尤其老人家在濕滑的浴廁最容易發生,其他像工作意外、從高處墜落或被外力打到等,也都可能發生。當胸部受到劇烈撞擊時,不同部位胸廓接受的力道不同,受到的傷害也會有差異。許多病人到急診時主訴為胸部撞傷、感覺急性胸痛,但X光檢查並未看出明顯肋骨骨折,等病人回家後,疼痛可能逐漸加劇,特別是起身、打噴嚏、咳嗽、提取重物時感到特別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效,只好再回醫院檢查。並非所有肋骨骨折都可以透過X光檢查來確定,輕微骨裂或與縱膈腔部位重疊時,無法從X光片上顯示。據統計,約5成肋骨骨折需透過其他影像工具進行診斷,例如電腦斷層掃描,透過3D重組,才可更清楚瞭解骨折的位置及型態。另外,超音波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也可以幫助診斷。肋骨骨折怎麼治療?外傷性肋骨骨折常見的保守治療方式,包括口服止痛藥物、靜脈注射止痛藥物、胸壁使用束腹帶固定、肋骨固定貼片或止痛貼片,及硬脊膜下或肋間神經注射止痛等。近年肋骨骨折固定手術成為治療新趨勢,研究顯示,嚴重肋骨骨折傷患,接受肋骨固定手術,可減少呼吸器使用時間、病房住院天數、肺炎發生率、氣切需要及死亡率,並可減少止痛藥和鎮靜藥的劑量,避免胸廓畸形,比保守治療更快讓病人恢復正常生活。肋骨骨折是常見的胸部外傷,輕微肋骨骨折通常採保守治療,2至3個月即可恢復;但對於嚴重肋骨骨折,可能會有胸廓變形導致肺炎、連枷胸、呼吸衰竭等重症,建議採手術復位,以減少重症發生率,並減輕疼痛、改善情緒或睡眠,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使病人早日回歸原來的正常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31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從沒想過自己已經活了這麼久 齊邦媛用文學的力量締造理想晚年生活
文學家齊邦媛今年(2023年)已經99歲,有別於很多人對老年的想像,認為老年生活就應該和家人住在一起享受天倫、頤養天年,她卻在80多歲時選擇搬入養生村,並在入住養生村期間完成震動華人世界的鉅著《巨流河》。「我才80歲,有自己生活要過」是怎樣的人生觀讓齊邦媛決定入住養生村?根據聯合報2017年的報導,事實上在當時銀髮族住養老院是「沒人要」、「子孫不孝」的象徵,但齊邦媛表示,那時候「我才80歲,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縱使從親友到學生,每一個都反對齊邦媛的決定,她卻堅持住進養生村、當起一輩子沒當過的「自了漢」(一個人只顧自己了此一生)。有別於華人的觀念是「在家養老」,視「三代同堂」為家庭幸福圓滿的象徵。齊邦媛認為,現代人已沒有組成大家庭的空間與經濟條件,「沒有大家庭的房子、院子和經濟,何必去扯大家庭的糾葛?」不如找一個適當的地方養老,自己締造理想的晚年生活。剛入住養生村時,齊邦媛坦言內心「惶然無助」。當時養生村還是荒涼山村,入住率不到兩成,新挖的土地上草木都是新種,聽不到蟬鳴鳥叫。每當最後一班接駁車離去,「村民」彷彿遺世獨立。她在日記寫下心情:「在一個原不曾夢想的孤獨世界裡,面對自身不可知的結局,孤獨走向虛空。」這樣的孤獨,卻也是面對記憶最好的時空。齊邦媛在這輩子第一次擁有的獨立空間中,一字字寫下《巨流河》。「在生命中有餘燼之火的晚年,找到自己真正的書房、寫半生想寫之書。」人生也許也只有走到這個階段,才有如此清明的人生檢視。不改初衷 對文學充滿熱愛即便到了晚年生活,齊邦媛鍾情的文學仍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據聯合報2007年的報導,同個養生村的老人看她在餐廳看書,探頭一望:「哎喲,你看英文,你還看得見呀?」這讓齊邦媛無奈表示,「我不喜歡人家用老來套在我身上。有的人不相信讀書的自助力量,很早進入『殘生』,能與他們談什麼?」那些人並不知道,多年前齊邦媛曾車禍受重傷,疼痛難熬的時候,她是用默誦英詩保持心智清醒。她對文學充滿熱愛,她教授濟慈的詩,〈秋頌〉寫到初秋還有些花在開,傻蜜蜂以為夏天永遠不會過去。她想,她就是那隻傻蜜蜂,以為幸福可以永在。這些生活的點滴,在在顯示文學在齊邦媛生命中的重要性。薇薇夫人在《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一書曾提到,老了以後自己最重要。她指出,八十二歲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曾說:「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好怕的,只要顧好你自己就好了。」這「顧好」一定要包括身心靈全部在內。另外根據中央社外電報導,今年逝世、享高壽107歲的日本第一位女性攝影記者笹本恒子曾說:「人不應該懶惰。重要的是對生活抱持正面態度,永不放棄。必須鞭策自己,保持警覺,這樣才能持續邁進。」以文學顧好身心靈並且持續邁進,或許能呼應齊邦媛的生命態度。根據親子天下2019年的報導,作家簡媜便曾說,齊邦媛是她的老年典範。雖然齊邦媛的肉體已不再年輕,但她的心並沒有陷入困境,還有蓬勃的力量用她的筆開天闢地。堅強面對生命 每一刻都是永恆齊邦媛除了嚴肅看待文學,也堅強面對生命。曾眼看因氣切、無法言語且臥床四年的先生在紙上寫下:「不知外面世界了!」她充滿感慨,為自己預簽拒絕心肺復甦聲明,就放在獨居處天天埋首寫作的書桌上。因此談到生死,齊邦媛從容豁達。她不諱言自己曾經抱著「等死」的心態,「等也不死,很麻煩,就不等吧。」心境一轉,「不等」讓她打開另一個世界。人生至此,她不再等待任何人與事,每天讀書寫作,每一刻都是永恆。2018年,英文版《巨流河》問世,隔年齊邦媛獲母校印第安那大學來台頒贈榮譽博士學位。根據風傳媒2019年的報導,那時95歲的她在致詞時幽默地說,她已經活得夠長了,不過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已經活了這麼久。因為她很忙,寫了很多書、關於自己的一生,尤其是久遠的時代。她表示,「我這一輩子活在愛中,尤其是我父母給我的愛,為了紀念他們,促成我寫成這本書。」【參考資料】齊邦媛養生村日記 「我才80歲,有自己生活要過」自比傻蜂戀秋花 讀英詩止痛巨流河牽線、管中閔見證 齊邦媛獲遲到半世紀的學位獲印第安那大學來台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95歲《巨流河》作者齊邦媛致詞:這是我生命中不凡的一天!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笹本恒子107歲心態不老 長壽秘訣每天一杯紅酒作家簡媜 在銀閃閃的地方,從容微笑(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3-07-26 退休力.理財準備
「家產都分了還吵不停!」富爸怒撤銷贈與,竟被兒告上法庭…會計師:財富傳承優先考慮2件事
李爺爺在南部繼承了許多農地,原本價值不高,但10多年前隨著政府開發交通建設,進行土地重劃,讓一輩子務農的李爺爺突然間變成了「李員外」,家族也跟著沾光。李爺爺對兒孫願望通通買單,「只要你喜歡,爺爺買給你!」還曾因為現金太多,春節發紅包都是1萬元起跳。多年下來,李爺爺的存款逐漸花用殆盡,有一次兒子來向爺爺要錢去投資廠房,爺爺卻遲疑,讓兒孫們開始揣度爺爺的財產還剩多少?圍繞身邊的兒孫,也因為爺爺變得「小氣」而逐漸消失,最後陪他過年的竟只剩下外傭「瑪麗與安妮」… 照顧是回報長輩的養育恩情,遺產則是留給摯愛的最後一份禮物,但其中牽扯的金錢利益,卻往往成為撕裂親情的利刃。 不論是影視大亨指定愛徒及員工繼承遺產,卻遭感情疏離的弟妹推翻;又或是政界女強人預立遺囑並成立信託,但仍在失智後引發監護人與遺囑執行人兩方大戰。「生前(生病前)再風光、再有錢,也是告來告去…」信達聯合會計事務所所長胡碩勻感嘆。 身為會計師,他見證許多家庭因為沒做好遺產規劃而陷入困境與紛擾,「很多家庭為了1棟房子、1塊土地、1張保單,甚至是1小筆存款,母子交惡、兄弟互告;還有人提早安排傳承,結果小孩拿到財產就棄養…」像上述的李爺爺,就是胡碩勻職業生涯中遇到的真實案例。 依兒女表現寫「遺囑周記」 「不是每個家庭都和樂融融,小孩有的對你好、有的不好,反正他之後都拿得到遺產,你又拿他沒輒。」對此,胡碩勻的建議是寫「遺囑周記」。他解釋,小時候寫周記、日記,出社會寫年度計畫、年度目標;其實退休後也可以仿造這種模式,開始寫「遺囑周記」或「月記、季記」。 好比今天兒子對爸爸大小聲,晚上就在遺囑周記上扣5%(繼承比例);週末女兒貼心送媽媽去菜市場,那就加10%…,「不必為了孩子孝不孝順而生氣,這(寫遺囑)就很療癒!」 他更提醒,可以有意無意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寫遺囑的習慣,而且時常改來改去,避免財產太早過戶,造成自己晚年生活潦倒。而若擔心遺囑無效,可以每年去做一次公證;就算公證完又想更動也沒關係,只要押上日期、親簽,都會以最新日期為主。 傳承財富「先把自己照顧好」 「簡單說,就是別考驗人性!」胡碩勻說,很多人自認兒女小時候很乖、很孝順,或覺得將金錢與親情掛勾很無情,但實際上有太多「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案例。 他舉例,有名老翁送醫時已無意識,但家屬哀求醫生救到底,原因不是出自愛或不捨,而是因為老翁生前將上億財產轉移到兒女名下,還差3個月才能拖過「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給特定近親,應併入被繼承人遺產總額申報」的時限。為了逃避高達20%的遺產稅率,家屬要求氣切、鼻胃管、各種維生設備都用上,這一拖竟然就過了2年,讓老翁生前飽受折磨。 因此,無論是以何種方式做財富傳承,都要優先考慮兩件事:一、把自己照顧好二、按自己的意思執行「這兩點最重要!」他建議,老後有幾種方式來規劃自己的資產傳承: 1、預立遺囑:除了「特留份」之外,將剩餘多數的財產留給特定人士或單位。2、生前贈與:可「附帶條件」贈與,如明文約定孩子必須每月支付安養費用、定期探視、不能透過視訊或找看護來看等,只要不違反「公序良俗」都能成立。3、信託:將財產交付給金融機構、公司單位、財團法人或信任的親友信託管理,本金他益(受益人是小孩),孳息自益(利息給自己),待百年之後再將受託資產交給受益人,但需支付管理費、贈與稅;若是信託「股票」,贈與者還有所得稅的問題。 傳承也要有「風險規劃」,設下防火牆 除此之外,也要有「風險意識」。胡碩勻有個客戶是中小企業的老闆,由於獨子已經成年,夫妻倆也打算交班,於是將公司經營權陸續轉移到他名下,沒想到年僅30多歲的兒子突然車禍身亡,當時才結婚1個多月。由於兒子與媳婦膝下無子,按照繼承順位,新婚妻可分得一半的公司股份,「接下來就只能看媳婦會不會孝順你!」 胡碩勻說,若有風險意識,不妨「先兵後禮」,在股權過戶給小孩時,設下多道防火牆,如設計閉鎖性條款,讓經營權留在自己名下。 舉例來說,兒子雖擁有90%股權,但爸媽手上握有「特別股」,股權雖小,但投票權是他的20倍,「財產是你的,管控還是我,頂多我不要分配盈餘就好了!」避免苦心經營的公司落入他人之手。 「我遇過更誇張的,父母已經把房子、股權過戶給兒女,但兄弟姊妹還是吵得不可開交。」有一年父親節聚餐,兒女又爭吵不休,氣得爸爸逕自將分出去的股權登記回自己名下,沒想到此舉卻被孩子一狀告上法院,提告爸爸「偽造文書」。 對此,胡碩勻也有解方。他說,在股權過戶前,可請受贈者簽下「無償歸還」的契約書,但日期處空白,只要孩子不出問題就免執行;若真走到撤銷贈與,押上日期就可將股權轉移回來,也不會落得「爸媽被小孩告」的窘境。●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才尿完又憋不住、夜間頻跑廁所…台灣15%女性為「膀胱過動」所苦!醫:做4件事可改善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獨自旅行的美好就是﹕走過的旅途不會白費,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的 .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不適!甲狀腺癌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
2023-06-20 醫聲.癌症防治
想活下去,有那麼難?/他為弱勢癌友發聲,盼政府給生路
「放療、化療….真的…太…辛….苦….」在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所舉辦的2023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上,55歲的晚期頭頸癌病友夏先生因為氣切咽喉手術影響,說話困難重重,他吃力吐出這些字句,表達抗癌過程的辛苦,一想到許多像他一樣的病友因經濟因素而「有藥卻無法使用」,他就於心不忍。事實上,不只夏先生,其他頭頸癌、肺鱗癌、晚期肝癌與上消化道癌病友,可能是經濟、生活弱勢族群,或是勞工階層,由於有些型態的腫瘤很難治,治療選項不多,加上癌症免疫治療、免疫合併治療等新型治療策略又沒納入健保,情況往往更悲慘,隨著用藥跟不上,治療也就越困難。為了幫助其他癌友尋求一線生機,夏先生大聲疾呼,乞求政府盡快讓更多頭頸癌等癌症病患有機會透過免疫治療、免疫合併治療等治療選項延續生命,避免落入「有錢才能求生,沒錢只能等死」的命運。歷經治療折磨,他在放棄與求生間掙扎、擺盪夏先生在46歲的時候確診罹患第二期舌癌,過去曾經歷手術、放療、化療等療程,其中,化療讓他吃足了苦頭,他在第一次化療後便嚴重嘔吐、全身起紅疹,體重、白血球也大幅下降,整個人非常虛弱,連說話都很痛苦。後來,因為化療副作用太強大,夏先生只好改換口服化療藥,雖然副作用比較輕微,但還是干擾生活,陸陸續續用藥一年,極度厭世的他,為了家人,終究咬牙撐了過來,不料就在停藥半年後,癌症再度復發。癌症一復發,所有療程折磨,又重新來過,在這段時間,夏先生歷經數不清的大小手術,甚至因氣切咽喉而失去聲音,外觀也出現變化,此時,他開始產生放棄念頭,不過在他太太、醫師的支持下,他還是鼓起勇氣,再次接受化療,不過化療並沒有發揮作用,之後改用標靶治療,癌細胞依然猖獗、繼續肆虐。經過癌細胞、化療副作用的交互夾攻,身高171公分的夏先生被折磨到非常消瘦,體重只剩41公斤,醫師研判,他的生命剩下不到幾個月時間,所以安排夏先生進入安寧病房,而夏太太一邊哀傷地準備告別式,但又不放棄希望,同時也積極為夏先生找尋求生的機會。免疫治療,終於帶來新希望就在近乎絕望的時刻,有醫師建議夏先生嘗試免疫治療療程,不過免疫治療療程若要健保給付,病患的免疫檢查點PD-L1表現量需要一定門檻,而夏先生的免疫檢查點PD-L1表現量較低,用藥無法健保給付,因為已經無藥可用,夏先生只好暫且一試,期望奇蹟到來。用藥後,夏先生的腫瘤明顯縮小,他的活動力、體力也大幅好轉,不再以醫院為家,且可以散步、做家務,更令他與醫療團隊驚訝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癌細胞竟已悄悄消失,他的生命,又重新恢復希望。期待更多癌友、癌友家庭,獲得翻轉契機回首整個治療歷程,夏先生不禁思考著,如果當初因沒有經濟能力而被迫放棄免疫治療,或許他的命運早已走向另一個方向。此外,對夏先生而言,治療頭頸癌的藥物選項比較少,若能盡早使用免疫治療,也許就不用接受強大化療副作用的折磨,治療期間,生活品質也會大為翻轉,因此,他衷心盼望健保可以放寬免疫治療給付規定,讓更多的癌友、癌友家庭獲得翻轉契機,治療負擔也可大幅減輕。
-
2023-05-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急診白班的一天
編者按:本週邀請急診處、加護病房這種較有壓力、容易引起醫療爭議的工作環境的醫師們談談他們的工作。一位急診醫師敘述自己在一個白天所看到的各種急診病人與家屬的互動,以及最後幾段與同事分享的心得,道盡了急診醫師的內心世界。一位加護病房的醫師述說病人病情變化時,常會遭逢家屬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困境,使他有感而發,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而發出呼籲: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最後由兩位關心醫療爭議的作者說明時代的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50多歲女士燒炭自殺,一氧化碳中毒後昏迷併吸入性肺炎插管,於急診接受高壓氧治療三天後意識恢復,在急診練習脫離呼吸器時屢屢覺得疲累而想放棄,在旁的先生握著她的手,想說些什麼又開不了口。我在床邊看著她說:「你嘴裡插著管,手腳被綁著,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不能滑手機,不會很難受嗎?人生還這麼多美好的事,難道你要像隔壁急救床這些老的不能再老,飽受生命病痛折磨的老人家們,氣切後接著呼吸機,喪失了選擇,永遠只能看著天花板憶著往日榮光,同時感嘆著人生遺憾?」病人看了天花板,轉頭又看了眉頭深鎖的老公,順利地在練習後,在急診拔管,脫離了呼吸機。30多歲男工程師在家面朝地猝死,送到院後肢體已僵硬,皮膚已出現重力作用下的死亡圖騰瘀斑,急診醫護們專業地施行急救心肺復甦術,一如既往地向死神宣告他們的不妥協。家屬們傷心斷腸,白髮蒼蒼的父親趕來後聽到噩耗幾近昏厥,腿軟了癱倒在地。我把其他候診椅上等待的病人喊起,扶著他躺平,看著父親慢慢恢復了意識,醒來後隨即躺在椅子上放聲嚎哭。病人的母親哽咽地說病人兩小時前才打電話說要她去車站接他,後來就失聯了,回到家就看到他一動也不動的趴在地上,急忙叫了救護車。她失魂般地喃喃自語:「一定是回家太晚疏忽了,還是有什麼警訊沒察覺。」母親非常驚慌的蹲在地上,雙手一直抓著頭髮,眼睛看著地板直搖晃著頭,把悲痛的結果歸咎在自己身上。在確定病人父親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我把家屬們全找了進去,輕聲但堅定地說著:「根據我的職責跟被賦予的權利,我必須宣布一些事情,你們的孩子已經過世了,什麼原因我無法得知,通常是心臟或是腦部方面的問題,不過那已經沒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不是你們任何一個人的錯,你們會承擔苦痛,但不要自責,這是老天的錯,很不公平地老天不用被究責。你們過去他耳邊跟他說些道別的話吧,說謝謝他當了你們30多年的兒子,他表現的很好,你們為了他也傾盡了所有,你們會會好好珍惜彼此,要他不要有什麼牽掛。我相信他失去意識的當下是沒有苦痛的,因為時間太快,來不及痛苦。我再重複一次,你們沒有任何一個人該對這事負責,你們付出了足夠的愛,我相信他永遠會記得。」50多歲先生心肌梗塞後肺炎及急性肝炎併黃疸,病人一位高大但絲乎有些心智障礙、說話非常羞澀溫柔的兒子,拿著手機作勢要靠到我耳朵,一邊非常禮貌及客氣地請我再解釋一次病情,並說明他想要錄音並說明給母親聽,因為他實在記不住也沒法理解那些,即使我自認已經簡白以及把語速放慢到極致的病情說明。正常情況下病人拿手機錄音是件非常冒犯且挑釁醫護的舉動,但我看著他的眼睛,實在感受不到任何惡意,甚至覺得要他說出這樣的請求,已是他單純的語言世界裡非常艱難的事情,於是我把手機拿近,用像在與小孩說故事的方式,盡可能慢慢的解釋父親一些可能會遭遇的危險給他錄音。結束後確認他已經沒有疑問,然後看著他背影放心離去。90多歲臥床慢性氣切的退役將軍爺爺肺炎,接上呼吸機後在急診等待加護病房三天。在旁的老夫人行走不穩,手臂一直在顫抖,手上拿著的灌食配方幾乎快要灑出,我遠遠看到跑了過去攙扶著她坐下,並詢問她是否有巴金森式症的疾病?她先表達感謝,訝異我意外觀察的仔細,並訴說著她的怪病,平常走路移動沒問題,但停下久了腿就會僵硬,僵硬後要再開始行走得花很多力氣,大多時候會顫抖,曾看過了一些神經科醫師,甚至半嘗試性地去接受脊椎手術後仍舊無解,查不出原因,已經放棄不知道該去看什麼科了。我思考了半响,直白地表示我只能看出異常,但不確定病因,只能推薦我覺得不錯的神經內科醫生給老夫人,讓專業的醫生去傷腦筋。40多歲女性暈厥送醫,臉上滿是瘀傷,檢查後判斷為暈眩症發作後低血壓昏厥。病人母親希望我能趁這個機會告誡她女兒不要喝冰水,要喝溫開水就好。事實上雖然喝不喝冰水對疾病一點好壞處也沒有,但我還是很若有其事配合媽媽的威脅了一下病人。「下次感覺頭暈或快要昏倒地前兆出現時,一定要盡快坐下或躺下喔。還有記住,一定要配溫開水!」我拉高音調有點心虛地說著,不忘回頭對病人母親邀功做了個象徵任務成功的半眨眼。「醫師,謝謝你,用很奇怪的激勵給了她一些勇氣。」一氧化碳中毒女士的先生走過來拍著我肩膀說著。「醫師,謝謝你,你說的對,不是我們的錯,但是剩下活著的人比較辛苦,這好不公平,不是嗎?」年輕猝死病人的母親扶著他先生,哽咽著對我說。「醫…師…謝……謝…你…的…說…明……」心肌梗塞病人高大內向的兒子很靦腆的對我擠出幾句話,我看見了他抿著嘴唇,但掩蓋不了嘴角上揚了12度的微笑。「醫師,謝謝你,額外花了這麼多時間聽我說我的病,我老伴躺在床上13年了,我幾乎用盡了所有的精力,他就是我的全部,但我是不是也該自私地多關心自己一點呢?」退伍將軍的夫人很有氣質地慢慢低聲說著,那聲音像極了悠長的一聲嘆息。「醫師,謝謝你,溫開水真的很重要,你也要記得多喝溫開水。」暈眩症女子母親很有禮貌的對我點頭,手裡拿著保溫杯。「謝謝你們的謝謝」,我在內心默默的對自己說著。下班之前,護理師問我:「不覺得今天的病人都有些故事嗎?」「是啊,不過不只今天,而是每天、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各自精采。有些時候我們用聽的,更多時候我們用看的、用猜的。我只希望,我們當他們故事裡的過客,甚至是背景就好了。」人生是一班慢速直奔死亡的單程列車,旅途上有人上車、下車,我們掌握不了起點,也預測不了終點。我們所能決定的,只有趁待在車上時,盡量去認識人、去愛人,去記錄窗邊經過的風景,去感受經歷的人情。去哭、去笑、去體驗一切發生在車上的美好與苦悲,去自我實現。然後盡可能地,在任何一個可能下車的瞬間,回眸車上的人一眼,眼裡盡是關愛與感激,最後自豪地閉上眼,不留遺憾。醫病平台相關文章延伸閱讀:2/13 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2/15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2/17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05 焦點.生死議題
拔管的決定:輪到自己時「放手」談何容易!一位神經科醫師的艱難抉擇與成全
「能不能拔管,讓親人安然離去?」,對於親人有插管的家屬而言,是很兩難的課題。重症名醫陳志金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分享與一位病患家屬的經歷。這位病患的兒子是位神經科醫師,面對母親瀕臨死亡的困境,與主治醫師陳志金討論治療方案時,兒子果斷決定停止母親的升壓劑並同意拔管。雖然陳志金理性上同意這樣做是對的,但在情感上仍無法克服內心的不捨。而該位病患的兒子(神經科醫師)對病人負責任的態度跟責任感也值得佩服,即使是面對至親生命垂危,仍堅持完成所有的工作,才去見病危的母親。家屬也是醫師 同意主治醫師替媽媽拔管陳志金表示,該位病患家屬是位神經科醫師,而他的母親正在生死邊緣徘徊。「媽媽目前的腦幹反射都測不到,升壓劑停掉以後,血壓就會掉,可能很快就會心跳停止,但是,也有可能會再維持一段時間。」面對眼前的神經科醫師,即使他是專家,我還是一貫的說明,因為此刻的他,身份是家屬、是阿嬤的兒子。「升壓劑停掉,管子也一起拔掉。」家屬忍住淚水,說出這句話。陳志金停頓了一會,點點頭:「好的,我們來安排。」陳志金表示,很少看到這麼果斷決定的家屬,但是,因為他是專家,他很清楚,這樣的決定對媽媽是最好的決定,再維持下去,其實只是延長死亡,增加痛苦而已。「陳醫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家屬的淚水已經止不住了。「如果是我媽媽的話,我也會做跟你一樣的決定。」陳志金拍拍家屬的肩膀。陳志金表示,家屬作為專家,會知道這是最好的決定,但是情感上的不捨讓家屬猶豫不決。自己深刻理解家屬所肩負的責任,因為當所有家人都給予信任時,必須要做出最好的決定,這責任遠遠超過一位專家的責任。在至親命危的情況下 仍對病人有責任感在這樣的時刻,陳志金想給家屬最好的陪伴!特別安排專科護理師在家屬抵達時通知自己,讓自己能夠給予他適當的支持。雖然所有家人早上已經做了決定,家屬卻忙到中午才能趕過來,因為他要先完成早上的門診病人的付託。陳志金表示,非常佩服他對病人的責任感,即使在至親命危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忍住悲傷,先完成病人的付託。他清楚知道,母親能夠體諒,也會希望他這麼做。最終,家屬做出了最好的決定,停止升壓劑,讓母親能夠安詳離世。在母親節前夕,陳志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醫護人員所肩負的責任,以及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希望能夠給所有的母親和家人,送上最深刻的祝福,並向所有醫護人員致敬,感謝他們所做的一切。放手,是最好的祝福與決定此篇貼文一發,引起大批民眾留言,有許多網友表示不捨,好希望能給家屬一個擁抱。「真是心疼!在最後的時刻仍然堅守工作崗位,把工作完成後才跟媽媽做最後的告別,媽媽一定也很以他為榮的」、「繼續看診,停升壓劑,拔管!這些都是好不容易的決定~真心佩服」、「在攸關生命的課題上,任何一項決定都是艱難與不捨」、「很感動!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情境!」、「醫生也是人,面對生離死別,也會徬惶無助」、「放手真的很難,如果還有時間,跟親人道謝、道愛、道別,至少心裡不要太多的遺憾」、「簽下DNR也是讓她可以不再痛苦的離開。」>>>延伸閱讀:生命自己做主 用DNR拒絕無效醫療也有網友分享自身的經歷:網友1:「我是牙醫師,去年,我也面臨類似的抉擇。站在加護病房的床邊,看著陷入深度昏迷,醒轉無望的母親,在把媽媽送醫的時候,壓根沒想到,這次她永遠不會再回家了。我知道母校的醫師學弟已經盡全力救治,但人力畢竟有其極限,而我自己空有一身學識,卻毫無用武之地,那種完全地茫然與無助,在那當下我與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根本沒多大差別。我恨,我痛恨自己沒用,讀書學習那麼多,在關鍵時刻挽救不了最親的人。基於所學,我自己心裡也有數,拔管送她離開,是讓媽媽體面登出人生最好的方式。我知道我做的是對的,果決而不拖泥帶水,媽媽昏迷的隔天,與主治醫師討論過後,就決定三天後拔管,所有親戚、長輩、朋友都認同我的決定,也讚許我的勇敢,只是大部分人看不到我所承受比泰山還沈重的悲痛。」網友2:「身為護理人員,雖然我沒簽到DNR,但當自己母親已經從外院的ICU轉到躺在自己平時工作的急區時,腦袋真的是空白的,感謝當時正在工作的學姐特意出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讓我好好哭了一場!」網友3:「我前陣子也第一次簽放棄急救這件事,雖然我是哭著簽,但是當急診醫生問我要不要幫爸爸插管,或是鼻胃管之類的,我都很果斷的說不要,電擊急救插管都不要,如果萬一怎麼了,就讓他自然乾淨的走,身上不要插任何管子,我也常常跟我爸聊這樣,最後我爸康復出院囉」網友4:「我也面臨過一樣的事,只是我們不知道可以拔管。在主動要求簽完放棄急救後,爸爸多躺了4.5天,因為管子也多被抽痰了4.5天。拍背真的沒什麼,抽痰對我跟媽媽來說是最直接的衝擊,每次抽痰爸爸的身體都在抽蓄,可能是神經反射的抽蓄,但在家屬看來就是很痛很痛的反抗。好在,我們沒有同意氣切,不然這個折磨不知道是折磨爸爸還是折磨家屬。我好謝謝當初的急診科醫生,謝謝他們願意跟我解釋爸爸的狀況。也希望跟陳醫生一樣好的醫生可以更多更多,幫助病人善終。從這之後,我跟家人都有共識,無論是誰面對這樣的狀況,都不要幫對方急救!」在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當親人的生命走到盡頭,家屬面臨決定是否拔管而讓親人安然離去,對於有插管家屬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如果是你,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最後一刻,我讓父母急救插管」諮商心理師:放下悔恨,有時我們的選擇不多.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30 焦點.長期照護
拔除氣切管後怎麼樣了?過來人4個字訴心聲!到底該不該氣切,這因素是關鍵!
做決定的人,是要扛責任的。這根氣切管是哥哥的心頭刺,他的決定雖然救回母親的命,但母親用這樣的方式續命活著,終究讓他很難接受。哥哥樂觀地認為,只要正面思考,移除氣切管並不難,但事實卻不如醫生說的那麼簡單,陸續安排過三次去醫院拔除氣切管,結果都失敗,其中一次還差點嚇死我們,醫生在拿掉氣切管後,媽媽的氣管塌陷頓失氧氣,甚至全身發黑失去意識,哥哥慌了,醫生趕快把氣切管插回去,再緊急轉進加護病房照護。折騰過幾次仍不想放棄,還去求診耳鼻喉科名醫,尋求更好的建議,想讓母親可以說話。在診間等候時,遇見一位年約四十歲的女士,她喉頭上的疤痕引發我的好奇,我冒昧趨前詢問:「對不起!請問妳曾氣切過嗎?」女士點頭,開始訴說她的經歷,幾年前因車禍插管,而後氣切救回一命,但拔除氣切管後,感覺生不如死,走幾步路就喘得不能呼吸,無法運動也不能逛街,睡覺也要經常變換姿勢,枕頭要墊高再墊高,即使半躺著還是喘不過氣。這雖不代表全部氣切患者的感受,卻是我真切的擔憂。如果你問我要不要氣切?我會說,先評估年紀吧!正值壯年,體能好恢復力佳,人生路還很長,當然要救;但如果像母親七十幾歲了,早餐店退休多年,孫子都帶大了,據我所知她也沒有遺憾,沒有夢要追,也沒有願望想實現,能夠善終對她而言就是禮物。續命是為了兒女,真的不是為了她自己。關於氣切,我問過其他醫生:「如果是你媽媽,遇上相同的狀況,你會選擇氣切嗎?」他想都沒想,斬釘截鐵就說:「不會!」有一位本來非常反對氣切的朋友,在他母親病情緊急惡化下,無法詢問媽媽的意見,又必須馬上決定,天人交戰後他決定氣切。母親活下來了,但面臨和我一樣的狀況,回家照顧才是挑戰,他的媽媽每天用充滿怨恨的眼神看著他,尋死意志堅定,消極抵抗不肯進食,加上親友的微詞,讓他自責不已。走到這一步,他很後悔決定幫媽媽氣切,問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我說:「沒有,你很勇敢扛起一切,你給了媽媽最好的環境。」事已至此,我不忍落井下石,所有選擇都沒有標準答案,木已成舟,要讓奉獻付出的人能走得下去,沒有道理再去苛責。我們是人,不是神,沒有人可以決定另一個人生死,不是嗎?我們只能處理好事情,無法決定命運。離開醫院回家照護是新生活的開端,安置母親的房間,備有電動床和抽痰機,所有醫療照護的耗材也準備妥當,希望一切都能順利。結果第一個晚上,母親就伸手自己拔掉長長的鼻胃管,我氣到罵母親:「妳這樣沒辦法吃東西,妳會死掉的。」這時候已是大半夜,只好先撐到天亮再說。看著扯下的鼻胃管,我真的嚇到,這麼長的一條管子從鼻孔穿到胃,很難受吧!看了都覺得害怕。隔天我熬了粥,試著餵食,我跟母親說:「是妳自己拔掉鼻胃管的哦!那妳就要有本事自己吃!」沒想到堅毅的母親,真的一口一口地吃起來,還伸手去抓桌上的雞腿,卻無法對準嘴巴,一個不穩,雞腿碰到嘴脣就掉在地上。看見她的求生欲,我滿心佩服。母親就這樣在沒有醫護協助下,脫離了鼻胃管。(本文摘錄自采實文化《不逃跑的陪伴:在陪病相伴的路上,如何選擇面對、學會轉念、正向克服,讓自己好好喘息?》)(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1-13 養生.人生智慧
母全癱、妹中風、女血癌…楊月娥陪伴10年不逃跑:領受「命運的禮物」,學會和解
10年有多長?當深陷難解困境時,分秒便如坐針氈;但當歲月倏地流逝,又不免感嘆10年一瞬。而楊月娥的10年,是既難熬又難捨,母親氣切、妹妹中風、女兒血癌… 肩上的壓力也太重了!可是楊月娥只是輕輕說,「母親用她的生命啟發我,讓我變成溫柔的人。」 楊月娥說,自己「遺傳」了母親的強悍、控制、完美主義,總想把所有事情做到最好,給自己與身邊人壓力。可是經歷陪伴母親與女兒的長期照顧後,她的內心鬆綁了,「命運的禮物」固然沈重,但一件件領會後,她學會所謂的「臣服」:不再向任何人證明自己;生死不由人,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成就美好的自己。 「我希望說出我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你現在撐得過去,未來也一定撐得過去!」她在新書中分享自己的照顧經驗,也學著「和解」,「跟父母、跟手足和解,也跟自己和解。」 「過往我有很深的『老二情結』,覺得父母偏愛大哥與小妹,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埋怨、掙扎不公平,出生我不能選擇,我就是排行老二,永遠無法翻身!我總是向爸媽討愛卻得不到稱讚,糾結了我50多年。」 楊月娥在疏理照顧歷程中突然醒悟,父母不是不愛我們,只是我們「被記憶騙了」,也被自己的執著騙了,父母只是不用我們想要的方式在愛我們;自己成為父母、照顧父母,感受才更加深刻。 「後來我發現我的記憶是錯的,他們只是沒在我面前稱讚我。有次我請大家吃火鍋,媽媽偏要把牛肉留給大哥的小孩,那時我跟妹妹都抱怨母親偏心,但後來想想,媽媽只是心疼做生意的大哥一家,是不是過得比較辛苦一點。媽媽常說伸出手來,五隻手指都不一樣長,怎麼可能做到事事公平?」 照顧生智慧,世界沒有好走的路 照顧過程中,媽媽會打她、兇她,一開始楊月娥也不明白,漸漸才發現自己與母親一樣,都想被「看到」、想「被愛」,但找不到方法;怎麼從緊箍的束縛裡掙脫出來,靠自己「轉念」,也需要靠「求救」。 「大哥答覆醫師要讓媽媽氣切,我在樓梯間氣到大哭!我的好友賴佩霞開導我說:如果這事一定要發生,而且是你的決定,你要兄弟姐妹恨你嗎?如果你是獨生子女,你又該怎麼辦呢?我仔細想想,對哥哥的氣憤就得到釋放。照顧過程中太多的決定、委屈,每一次都在考驗自己的智慧。」 楊月娥說,怎樣照顧最好,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但務必要找到讓自己舒服的方式,專注在眼前的步伐,也要隨時「搬救兵」。 她有次跟前輩說,照顧這條路好難走;但前輩回她「世界上沒有好走的路,你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才能走下去。」所以她繼續參與合唱團,也允許自己喝個咖啡、看個電影,或是看山、看海、和朋友聊天,這些都有助於照顧品質。 「我也常分享給別人,如果家人在加護病房,就趕快去抒發一下,出了加護病房才是硬戰的開始!」 照顧家人無微不至,換來婆婆真情對待 楊月娥在母親生病前,便把握機會帶著母親國內外旅遊,或經常聚餐聊天,最後送母遠行時,她的內心沒有遺憾;像是單元劇結束般,最終女兒也復原考上大學、妹妹復健成功重回職場。 10年好像一場夢?楊月娥卻有更多的獲得,與家人感情更加親密,婆媳關係也越來越好,這些也都是她之前預想不到的命運禮物。 「謝謝老公讓我把媽媽帶回家,一開始根本沒想到會照顧那麼多年;但意外地,我跟婆婆的感情越來越好。因為她一切都看在眼裡,也知道我未來會對她好。」 「今年我們去日月潭玩,我故意讓先生去扶婆婆,讓先生注意到婆婆的需求,婆婆也看到我的小心機,私下LINE我『謝謝你』,但我們以前可是婆媳過招千百回!」 她說,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年輕,每個人都不希望長照發生在自己家裡, 但如果你真的成為照顧者了呢? 「陪伴先趁早,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有時間陪伴父母小孩。隨時要儲存我們的『情感存摺』,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在生命困境時,做出最無憾的決定。」●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抗癌的秘訣相當簡單!只要這樣吃「3大類全食物」就好了.給想預防泌尿道感染、失智症的你!每天食用這一小碗,就能降低感染、改善記憶力 .進入50後「冬季癢」年年報到?皮膚科醫師教3方法輕鬆緩解:每天「這時間」保養最好
-
2022-12-20 焦點.生死議題
急救成功卻感「造孽」!重症外科醫嘆: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第一下壓胸,感覺到手掌底下的肋骨一根根迸裂。一早剛進醫院,巧遇加護病房的護理師華華。她一見到我就說:「唐唐醫師,你記得阿鳳姨嗎?前幾天她在病房走了,你知道這件事嗎?」我當然記得阿鳳姨,她是我曾經在加護病房顧了三個月的病人。那段期間,阿鳳姨的狀況極不穩定,好幾度病情轉惡化時,家屬都堅持要救到底,所以她身上總是插著許多生命之管。但最後我們總算讓她穩定下來,轉到普通病房了呀!怎麼會走了?我驚訝得瞪大眼睛,問:「怎麼可能?好不容易都好了,為什麼會死掉?她不是很穩定了嗎?」//阿鳳姨是因為嚴重肺炎住進加護病房的。在我接手前,她已經歷過一輪治療,還因呼吸衰竭而做了氣切(「氣管切開術」)。身上插滿管路的她,每個管路的入孔都滲出組織液。給她的抗生素全都只能用最後線的(註)。全盛時期是兩種抗生素加抗黴菌藥,再加上瀰漫性帶狀疱疹所需的抗病毒藥物針劑,粗估一天光抗生素的藥錢至少就要上萬元。在我照顧的那三個月裡,她的病情反反覆覆,最嚴重的時候是意識昏迷、升壓劑反覆地上上下下調整,幾度危急到需要CPR急救。有一次又幫阿鳳姨進行CPR。第一下壓胸,感覺到手掌底下的肋骨一根根迸裂,而接著的每一下壓胸都感受到整排肋骨在掌下浮動。急救結束,阿鳳姨恢復了生命徵象,她瘦骨嶙峋的前胸卻在我們的努力搶救下,出現大面積的破皮損傷。我也知道這是必要之惡,因為心肺復甦術的要求就是每分鐘壓胸一百到一百二十下,每次壓胸的深度要五到六公分。但想像一下,光要把家裡的沙發或彈簧床墊一次壓下五公分,得花多大的力氣?何況我們壓的是含有肌肉和骨骼的胸口!所以我們急救時,都是雙手打直,用盡全身的力量去壓。也因此在急救時,肋骨真的可能會斷掉,因為唯有如此,才有那一點點機會把病人從死神面前救回來。但不像往常會為了急救成功而高興振奮,這次我很難過,腦海中浮現出的是「造孽」這個詞。受病魔摧殘,臥床好幾個月,骨瘦如柴,雙頰深陷,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及飲食能力都沒有,一切都必須依賴別人,常常連意識也不清楚。現在胸口又多了新傷……把病人救回來,她卻連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這樣真的是好的嗎?」我自問,但我又不得不這麼做。阿鳳姨的丈夫和孩子很關心她,一天兩次的加護病房會客從不缺席,醫師建議的自費項目,他們也是二話不說就簽下同意書。即使在她狀況最差的時候,他們也從不放棄。甚至也有過在急救之後,不只意識還未恢復,還併發急性肝、腎衰竭,黃疸指數飆升,水分也排不出體外,全身浮腫發黃,連皮膚都滲水,已經認不出她原本的樣子,但家屬們仍然堅持要積極搶救。為此,他們還在醫院開了家庭會議。家庭會議那天,來了許多我在加護病房照顧阿鳳姨三個月期間,從來不曾看過的家屬。經過那天的會談才發現,儘管每天在會客時間,我都詳盡地向阿鳳姨的丈夫和孩子解釋病情,但他們似乎永遠只接收到一半的訊息──只有好的那一半。甚至講的明明是壞消息,但因為身為醫師的我無法百分百地說滿,他們便將那點保留當成一絲希望,自動轉化、放大成好消息。對其他家屬告知病況時,也是報喜不報憂,因而所有人對於阿鳳姨的病情都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期待。雖然傻眼,但我也明白這是人之常情,只能對著所有到場的家屬,認真地把病況從頭再細說一遍。並且告訴他們,就算這一回阿鳳姨能活下來,後續仍然必須面對種種辛苦的復健過程,甚至可能變成植物人,需要長期臥床。家庭會議最後的共識仍是維持「積極搶救」。不知道是否感受到家人的深切企盼,阿鳳姨真的再度從嚴重敗血症中脫離險境,並順利地恢復意識,完全清醒了!身為她的主治醫師,我當然高興,卻也不禁感慨。最早照顧阿鳳姨的護理師說她入院時皮膚白皙、體態豐滿,很討喜的模樣;如今卻是雙頰枯瘦、膚色黑黃。也聽阿鳳姨聊過在生病前,喜歡到公園散步、和朋友去郊遊,還很愛做菜和吃美食。如今她卻下肢萎縮、無力,連要左右挪動都有困難,就連如何喝水、吞嚥也忘記了。我曾經問阿鳳姨:「阿姨,如果之後狀況又變差,你還會想要接受急救,拚拚看能不能活下來嗎?」她奮力點頭表示「要」。我想起過去的許多病人,一時心情複雜,不知道該說什麼。某天,阿鳳姨向我們借鏡子。這是她清醒以來,第一次看到鏡中的自己,之後卻突然陷入一種無緣無故哭泣、拒絕再經口進食的厭世狀態。那時我曾經想問她:「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再有下一次,你還要我們使盡全力讓你活下來嗎?現在的樣子和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可是如此殘忍的問題,我不敢問。//「聽說阿鳳姨又病危,可是家屬沒有再要求搶救,而是選擇讓她平靜地離開。」護理師華華的聲音把我從回憶中拉回。是因為轉到普通病房後,有更多相處時間,所以家屬和阿鳳姨好好溝通過了嗎?還是因為需要親手照顧的時間變多了,所以他們知道阿鳳姨這樣活著有多辛苦?……來到這一關,要做出任何的決定都好難。有位高中同學在面臨摯親無解的生死關頭時,問我:「面對患者明顯病重,生存機會渺茫,但家屬卻要求積極搶救、不願放手時,醫師到底在想什麼?」聽到這問題的當下,我想到的是在偏鄉醫院服務時遇到的老人家們。他們是由安養院送醫的,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起伏不定地喘著,就像魚攤上的魚嘴般無力地掙扎開闔。這些老人家們的兒女幾乎都在外地工作,所以選擇將他們託置於安養院。即使爸媽住院了,他們也往往難以頻繁出現,只能盡量抽空回來探望。一旦遇到緊急狀況,也只能透過電話聯絡。當然,偶爾會遇到在急救前來不及聯絡到的家屬,或家屬無法決定要不要急救的情況。這種時候,就算明知對病人是無謂的折磨,我們也只能照著醫療常規進行急救。甚至遇過家屬連看都不願意來看,接起電話就在那頭說:「醫生,不管怎樣都麻煩你們盡力搶救,只要我爸能活著就好!」但每次傳來一整排肋骨在手下斷裂的觸感、那依稀可聞的斷裂聲,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愧疚和折磨。因為這本該是一位可以安詳離世的老人家,他本該平平靜靜、舒舒服服地離去,卻還要因為我,而在臨走前遭受如此痛苦、非人的折磨,只為了延長半小時、一小時、半天、一天……毫無意識的生命。醫學倫理教的「Do no harm」(不要對[病]人造成傷害),此時並不存在,因為死人不會告人,活人才會。但聽著同學無助地啜泣,我選擇回答她:「每位病人對他家人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即使我們覺得機會渺茫,但如果家屬在經過我們溝通後,仍然決定積極搶救,我們還是會尊重家屬。」浮現眼前的卻是阿鳳姨。我曾經懷疑自己那樣積極地救她,究竟是對還是錯。在我心裡,其實是想送高中同學充滿深情的這句話:「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畢竟在我們的世界裡,要好聚好散,真的好難。(本文摘錄自寶瓶文化出版《昏迷指數三分:社會破洞、善終思索、醫療暴力……外傷重症椎心的救命現場》)【註】抗生素有分第一線(前線)或後線。通常前線的抗生素是用來治療常見的細菌感染;後線的抗生素是治療對於前線抗生素已有抗藥性的細菌感染,相對來說價格也貴很多。
-
2022-11-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無暇哀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老年喪偶」。這是人生最困難的生命考驗,長壽固然是許多人憧憬的目標,但勢必要付出的代價是老人總有一天必須面對鰥寡孤獨的考驗。本週我們邀請到兩位先生因病過世已有一段時間的夫人,回顧當年自己如何接受終生伴侶離世的心路歷程,同時我們也邀請一位具有安寧照護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如何幫忙家屬。我們非常感謝兩位作者分享這段走過憂傷深谷的經驗,更希望她們因爲寫出鬱積內心深處的離愁,重溫過去共同生活的甜美回憶。先夫摯友在四月初,不知我正在ICU;來訊息向我邀稿。他說:「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不管多幸福多如意的人生,夫妻之間一定有一個人會先走。而在現今的環境,雖然平均餘命因為醫學的發達而逐漸延長,但是年紀越大,對這種愛人的離開,更是越來越難適應,所以我很想邀請幾位好友的遺孀,與我們分享她如何成功地『走出哀傷的深谷』。」我驚訝於他用肯定的語氣認為這幾位遺孀已成功走出哀傷。其實要如此判斷是要確實知道幾個步驟:先有哀傷、沉溺哀傷不拔、力圖脫困振作、尋求到化哀傷為力量的釋懷。鴻傑離開我再約半個月滿一年半。他去世後,與其說我現在是「成功的走出哀傷」,不如說「我成功的浸淫於美憶及感恩中」。或許是因我們的經歷較特殊,他一直硬朗的身體,在最後的十年,卻受累於健康因素的限制。不但失去原有比常人強的工作能力,思考統合能力,靈活運用電腦的能力,還因走過鬼門關,住院355天,四進四出加護病房,身心經歷的折磨非比常人。期間只有我倆相依為命,幾乎沒請看護,我全程陪他走過。從他生命力因化療不適很快的趨近於零(嚴重敗血),到緩慢的重拾回近於常人的生活。他本來是工作忙到無暇陪我,到最後十年是兩人成連體老人相扶持。我把這機緣看成上蒼的補償及給了更能透徹體會愛的真諦的機會。我倆都學習了這輩子未曾想過,未曾遭遇的事,因此更懂對方,更珍惜彼此。若要說打擊,2014年2月他因肺腺癌開刀後,後續的化療,才第一劑的白金打過,不到一週就突然昏倒,繼之敗血,不到十小時就被宣告需要有最後的心理準備。還好進了加護病房,三隻升壓劑齊用,全賴呼吸器與藥劑在支援,白血球掉到240個,無免疫力,無抵抗力,偏偏急救時插管,造成吸入性肺炎。經過關鍵五天,血壓稍回來,肺炎,呼吸窘迫非常嚴峻。打了嗎啡減輕他的痛苦。開放的探病時間進去看他是交織的各種管、各種針露在蓋被外,看不出他的表情。房內各種儀器及監控儀器都在發出各自的聲音,他則是昏迷的。我覺得那時才是最哀痛的煎熬,前景是什麼,完全無法掌握,我只能一直在扮演簽署同意書的角色。感謝醫護的盡心努力,感恩醫學的精進,到他有意識,讓我們看到一線希望時已超過一個月;而真正較穩定,沒有一再進出加護病房是半年後的事了。355天後出院時是比植物人好,但有很多障礙。領了重大傷病卡,領了殘障手冊。短期記憶受損,氣切管仍在,外加迴腸造口,還有血管阻塞治療中。回診是我開車送陪,居家照護是我囊括所有護理與家務,連身體復健也是我設計陪著作。從無法自行走路,手無舉杯之力,心跳因仍在100左右,吃東西容易喘;到我有勇氣帶他去外食,甚至在buffet 自己端盤取食,是出院後八個月後的事。到他有能力走上坡路,踏青一小時是2017以後的事了。只能說這段共同努力的日子,隨時都明白無常還是有可能會再遇到,但與其罣礙倒不如更珍惜日日的進展與兩人更融合的感情。試想,他怕我孤獨,努力戰勝病苦,熬過艱鉅的躺床近年,無法翻身無法言語,求活就是只為能多陪我。我照護他不遺餘力,做到忘我,無我;就是一個信念,要把他帶回家,讓他能夠與我共度晚年。兩人共同患難後更懂水乳交融的可貴。平日孩子們都不在身邊,是會擔心兩人中任一人臨走時的險境是否應付得來。走過顛簸,闖過鬼門關,重拾的生命猶如上蒼的贈品,只能祈禱,希望被收回時一切平順。果然,2020/12/3臨睡前,他在與我對話中,突然祥和的嚥下最後一口氣。五秒決定了陰陽兩隔。急救無效後。只有我和兩位學生守靈。我一再親吻他的額頭,感受到他體溫的下降,低語告訴他:「辛苦了,放心走吧!未了之事就交給我來。」最愛走了,哪有哀痛沉淪沮喪的時間。擺在眼前的是好多後事要處理,完全都得自己來。女兒獨自趕回台灣,因為疫情隔離,幫忙有限。出殯後,她急著離開臺灣回僑居地,外孫子女等著她。這一年半,光是報稅繼承處理就花了半年。我很想外子,很感謝他當年有勇氣追求我,並給了我一生精彩。他的內斂與寡言,讓好多人只知道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很少人知道他其他才華,及豐富的內涵。我像是獨享了他各種真善美。元稹的一首詩,最能詮釋他走後給我的觸思。詩人元稹的《離思》,全詩如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鴻傑是這一生中最令我折服的人,也是最與我匹配的人。我可以因為他,放棄自己原想追求的理想,就專心在協助他,讓他無後顧之憂,以他的理想當成自己的理想來追求,所以我也融入他的工作領域,甚至與他的學生打成一片,當溝通的媒介。他走後,學生甚多追思。於是我立下為他出紀念文集的願望,分享他各方面的才華遺作,我用了元稹後半段的詞當成書的副名。書厚達540頁,全彩色版精裝,結緣贈送。這書我趕在他第一個冥誕前出版。八月底,離他往生約九個月,幾乎是不眠不休,浸淫在他從文藝青少年到爐火純青的教授,隨手拈來都是令人墜入詩篇般優美意境的描述,道出台灣山林之美,有系統的介紹了護國神山與它孕育的森林如何造就這寶島臺灣,有感性,有知性。我哪有哀痛,只是更佩服與更感恩過去半世紀的相知相惜。只因我們都共同努力過,很充實的走過,擁有過的是永存在識田的。抱著書如懷抱他,我不哀痛!出了書,我又進一步成立以他名義立名,獎助與他有相同理念,有心研究臺灣森林有關的學術研究者,希望能繼續他的志業,使之能更臻完善。忙了一陣子終於有專業學者願意接受委以重任,我扮演贊助的出資人。一切就緒了,下半年就可以上路,十年的計畫,預計每年百萬,讓我在有生之年好好運用長年來與鴻傑勤儉生活的積蓄。我不哀痛,因為他仍在指引我!
-
2022-11-11 養生.人生智慧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7年才懂一簡單道理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這一天的萬芳醫院,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硬是隔出了一塊區域,院方在此舉辦「失智共照中心擴大服務啟動典禮」。中央的、地方的官員都來了,各里里長也來了,院方一一唱名介紹,而最終登場的是作為病患家屬代表的作家張曼娟。 她被安排在最後上台致詞,輕柔聲音瞬時溫暖了這個飄雨的瑟瑟秋日。張曼娟一開口便說:「我是萬芳醫院的常客,來到這裡就像回家差不多。」她淺笑訴說身為照顧者的日常,讓人難以想像她9月才歷經一場老父摔斷腿的照護風暴。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照護疲於奔命 7年前,張曼娟第一次將父親送進急診室。媒體專訪中如此描述:當日母親致電,說父親無法行走、也站不起來,血壓飆高已送到醫院去了。她趕到急診室,爸爸彷若交代後事般,絮絮說著不要急救、不要插管…。 原本健康的父親出現心臟等症狀,住院兩次做了精密檢查,最後得到一個眾人最不願聽到的結論—父親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所謂的「思覺失調」。 「從那一刻開始,我家就陷入思覺失調的風暴中,父親處於吃藥、斷藥的狀況,情緒反應非常強烈,變成一個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那年,張曼娟的父親88歲,母親79歲,原本健朗的母親,也在父親爆發思覺失調後的1年半後,突然忘記了回家的路,不認得她是誰。 經過縝密診斷,醫師最後確認母親失智,而且在此之前,有過一次無人知曉的中風,可能因此導致血管性失智症,這讓張曼娟萬般愧疚,「我竟然沒發現母親中風了!」 「在照顧過程,有非常大的無力感,感覺有一個很大的沙漏,不斷的把父母親的健康、意志漏走,我每天疲於奔命到處去接,卻什麼都接不住……,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學習用幽默看待變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坦言,作為照顧者,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今天會發生什麼事,迷途中非常需要有人指引,而照顧者的心情也常處在高低起伏的跌宕中。即使她已擔任照顧者7年之久,仍常質疑:「我這樣做是對的嗎?這樣就夠了嗎?這樣對父母親是好的嗎?」 9月父親在家摔斷左腿,再度進了急診室,由於此前已有右腿骨折的經驗,高齡95歲的父親對於能否康復感到質疑,覺得自己恐怕一輩子就要癱在床上,脾氣變得暴躁,思覺失調症又犯病,也讓全家人陷入不能睡覺的痛苦深淵。 張曼娟苦笑,她與母親、印尼看護阿妮甚至因此「仇恨睡眠」:「媽媽仇恨阿妮為什麼可以睡覺?阿妮仇恨我為什麼可以睡?變成一個恐怖循環;在循環之中,我覺得照顧真是一件痛苦的地獄之行!」 「繼續下去,搞不好我父母親還活著,但我已經死了呢?」61歲的張曼娟雖然生活規律,卻因龐大壓力有三高問題,她擔心著:「萬一我先走了怎麼辦?」 她幽幽說道,自己雖非獨生女,卻是獨力照顧者,因此得學習跟失智症、思覺失調症,以及老人家的那種「衰老、病苦、心情上的憤怒」和平共處,於是漸漸發展出照顧者的自我安慰哲學,學著用幽默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提起父親病況嚴重時,母親因環境改變非常躁動,只好哄著母親到住家附近的河堤散步。那一天是農曆十四,母親突然指著天上月亮說:「你看,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儘管月相未及圓滿,但可以跟媽媽一起走在河堤邊,看著天上、水裡的月亮,「這不是一個很幸福的時刻嗎?」 失智媽記掛逝去親人,唯獨忘了身旁女兒 身為失智者的親密家人,常會遭遇許多情緒上的打擊。張曼娟回憶,媽媽第一次在客廳收拾東西說要「回家」時,她忍不住抓狂:「妳回什麼家?這明明就妳家!」母親卻仍偏執想走,拒絕承認這是她已住了30年的家。 還有一次是吃飯到一半,母親突問:「我們的爹跟媽都還在嗎?」母親是1949年跟著大哥到台灣,這意味著此刻她根本不認得眼前人是誰。「我是一直在照顧你的人,你怎麼可以不知道我是誰?」她感到憤怒,情緒瞬間爆開,逼問著:「我是誰?我是誰?你不認識我是誰?」 只見母親眼神閃爍,有點驚慌、又有些不好意思與困惑,接著問:「那我姊姊呢?哥哥呢?」她便一鼓作氣,告知這些親人都已過世,惹得老人家驚愕哀哭。事後冷靜下來,她才察覺自己負氣,因為母親記得的那些人都已不在世間,唯獨那個活在世上並陪伴照顧的女兒,竟被母親遺忘…。 那些難以調適的情緒衝撞,而今已雲淡風清,再遇上媽媽困惑疑問,她會好整以暇回答:「媽~我是妳的女兒,你的爹媽、我的外公外婆已經過世了,舅舅、阿姨也過世了,現在就我在你身邊,我會陪你照顧你,你不要擔心。」「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過世的?我怎麼一點都不記得、不知道?」「媽~他們都已經過世10年了,而且你已經哭過很多次了。」「喔,這樣子啊!那好,繼續吃飯。」 失智母親與照顧者女兒的對話,原是磨人的心酸,她說來竟成令人莞爾的單口相聲。張曼娟自嘲:「我怎會變成這樣子這麼皮呢?那都是因為累積了太多、太多的經驗之後,照顧者慢慢越來越瞭解,要先把自己的情緒掌控好,才能夠好好照顧需要照顧的人。」 送母親去日照中心,陷愧疚與掙扎 參加啟動典禮這天,張曼娟才終於接受了醫師與朋友建議,把媽媽帶到日照中心。她解釋,母親曾在醫院擔任護理師多年,喜歡團體生活、樂於服務,在家老嫌冷清,才想著讓媽媽到日照中心接觸人群。 近來疫情稍歇,終於被通知能帶媽媽去試讀,當下她感覺比中頭獎還開心,答應後卻又陷入深沉自責與愧疚中。「這是不是代表我要卸責、要甩鍋?送她去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日子好過、逃避照顧媽媽的責任?」 她不斷在內心與自己對話,「假如是我的朋友,會怎麼勸我自己?」她當然知道媽媽喜歡人群,參與團體生活一定會比在家無所事事要好…「這些我都知道,但我無法克服作為一個照顧者的愧疚與掙扎。」張曼娟說。 那天送母親前往日照中心,她因防疫無法陪同,只能1個小時後再來接,「實不相瞞,那是我生命裡最漫長的1個小時。」 她不斷揣想各種情況:如果媽媽找不到我怎麼辦?如果媽媽找不到廁所怎麼辦?如果媽媽不耐煩想離開怎麼辦?如果她不喜歡同學怎麼辦?如果同學不喜歡她怎麼辦? 千百種想法在腦袋裡糾結,終於到了可以去接母親的時刻,張曼娟竟像第1天送孩子到幼兒園的家長般,「提早3分鐘在門口等,時間一到就按鈴。」孰料這一切擔慮都是白費,媽媽和社工師說說笑笑出來,而且還想再到日照中心上課,她才放下心中大石。 「這就是照顧者會經歷的各種階段。」張曼娟說,也許失智共照中心的成立,能讓許多照顧者內心的起伏、掙扎、矛盾有很好的抒發與理解。她也以過來人身份,期盼每一位照顧者都能找到與失智症共處最好的方式,「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讓被照顧的人,因為我們的照顧能更加幸福。」 採訪後記:照顧者能給的就是最好,別追求最完美 張曼娟母親剛失智時,家中陷入混亂,身邊朋友也無相關經驗,頓感求助無門。幸而為母親看病的宋家瑩醫師給予許多協助,「宋醫師就變成我的媽祖婆,每次問她:我媽怎樣怎樣,怎麼辦?她有求必應!」張曼娟笑說。 「就像搭飛機,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安全帶扣好,再去扣孩子的;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再去照顧身邊的老人。不管你做任何決定,都是你深思熟慮做的最好決定,千萬不要後悔,或覺得早知道就怎樣…。」被稱為「媽祖婆」的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如是道。 宋家瑩指出,面對身心障礙或失智家人照顧,家屬承受的壓力絕對比病人來得大,許多人會追悔自己為何不拋下所有工作去照顧患病家人,就連她自己也曾如此。她在擔任住院醫師第2年時,90歲外婆做了氣切,由於母親已逝,當年也請不到外傭協助,與外婆同住的她毅然向長官請辭,「我要回家照顧!」想不到長官一口拒絕,並告訴她:「妳一定要維持自己生活的持續,才有能力照顧好外婆。」 她說,許多人在慌亂中,往往忽略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好,如今已有不同的長照資源與居服員可以分攤照護負擔,「先把自己穩定好,有穩定的情緒、穩定的經濟,才能好好照顧家人;你能給的就是最好的,別去想一定要做到多完美。」●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中年後「沉默殺手」是它!每7人就有1人骨鬆…3撇步存骨本:每周「快走4小時」增骨密度.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0-20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談醫療太奢求,居家護理最管用!賴慧珊實現原鄉長者在地老化夢想
母親的死,決定了賴慧珊「返回原民家鄉,從事居家護理」的一生志業。母親突然去世,帶給她莫大打擊,但也讓她頓悟:學習護理,對於普遍窮苦又欠缺醫療資源的原民家鄉是格外管用的技能。她決心認真學習,立志有朝一日回到屏東,將未能應用所學照護母親的遺憾,移轉為愛,貢獻給鄉親父老。賴慧珊是在學校接到電話,通知她:家鄉的母親腦出血,命危。她連夜從台灣頭的林口奔往台灣尾的屏東縣牡丹鄉,祈禱趕得及見母親最後一面。母親七孔流血,她崩潰痛哭。家貧難就醫、母親驟逝,有感偏鄉醫療資源缺乏。「如果不是家裡窮到幾乎吃不上飯、繳不出健保費、籌不出錢看病;如果我能早幾年護理科畢業親自照護母親,憾事或許不會發生。但是一切都晚了。」母親22年前去世的時候,賴慧珊只是長庚技術學院五專護理科的二年級學生,一個芳華17歲的少女。也是因為家貧,她念完國中原本必須被迫就業的,幸而聽聞長庚護理科開放原住民甄試,且免學雜費,這才歡喜的拜別親長,有機會遠赴新北市林口就學。畢業後,賴慧珊很快回到恆春半島,一路從恆春基督教醫院、南門醫院臨床護理師,再至南門醫院附設的居家護理所升任所長。實地投入居家照護領域後,她驚訝的發現,一般居護所基於人力和成本考量,多會拒絕服務那些位置在交通偏鄉的個案。醫療資源要下放偏遠地區,即使有心,往往也是無力實現,「在地老化、在宅善終」對偏鄉長者只是動聽的口號。賴慧珊內心受衝擊,又一次回憶起母親的遭遇。她明確知道了在返鄉照護鄉親的初衷裡最被需要的,正是「居家護理」這一塊。於是,她報名參加衛生福利部的居家護理所種子師資培訓,裝備好自己。開設「遇見居家護理所」,竭盡所能讓服務項目完備。2019年,和志同道合的摯友在距恆春鎮半小時車程的滿州鄉滿州村開設居家護理所,取名「遇見居家護理所」,盼望身障、臥床的病患「遇見」專業的他們,如同在病榻旁遇見陽光,感受幸福的滋味。僅僅一年,遇見居家護理所便獲得肯定,拿下慈月基金會第9屆南丁格爾樂活照護天使獎。「遇見」成立之前,屏東縣原民鄉從沒有獨立的居家照護所。和大部分都會區的居護所相比,偏遠原民鄉在醫療資源取得上相對不易,但是賴慧珊不肯遺漏居家護理含括的任何項目:長照服務、居家服務、輔具服務、喘息服務、安寧護理等,竭盡所能克服困難,甚至打動恆春在地醫院,讓醫院的居家醫療整合團隊的醫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等願意和「遇見」合作,盡量拉近偏鄉與都會的距離。一趟路程一兩個小時,居家護理師24小時ON Call。因為是自己的家鄉,賴慧珊無語言隔閡、無文化隔閡,但是其他的困難仍然存在。譬如,「居家」二字的地域範圍可謂「無遠弗屆」,而且幾乎都在偏遠山區。居家護理師光是要抵達個案的家中,單程就得花一、兩個小時,翻山越嶺跨過幾個山頭,而目的往往「只是」替病人更換呼吸管路、閒話家常送上溫暖關懷、了解病人的社福需求是不是需要協助辦理。病人半夜有事,家屬不曉得要怎麼辦,也會一通電話打來,請護理師緊急前往。偏鄉的超商未必全年無休,居家護理師卻24小時ON Call,隨傳隨到。賴慧珊笑稱:「需要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偏鄉的清寒家庭,難免有資訊落差,但無礙他們接收新資訊的意願。賴慧珊舉例,居家護理服務的對象,多是行動不便和長期臥床的病患,即便如此,也看到家屬不捨病患離去,寧可病患掛上呼吸器、全身插管,不僅病患痛苦,家屬也難熬。尤其長者若獨居,萬一孤獨離世,更令人難過。引進安寧療護觀念,讓重症病患有尊嚴離世。賴慧珊因而引進身體自主權、安寧療護的觀念,和部立恆春旅遊醫院安寧治療團隊攜手,下鄉宣導捍衛身體自主權。他們勸鄉親:一旦醫師宣布藥物最多只能延長不到半年的生命,不如「放手」,提早讓安寧團隊介入。賴慧珊向鄉親們解釋,這不是安樂死、更不是放棄,而是緩解令重症病人痛苦的症狀,同時改善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面對生離死別,不分貧富貴賤,安寧護理的個案,從和病患、家屬、醫師對話啟動,經歷陪伴病患走到人生盡頭,最後協助後事,過程很不容易。賴慧珊曾經很排斥死亡,也曾偷偷傷感落淚,但心裡清楚自己扮演的橋梁角色,漸漸學會「轉個念,讓重症病患尊嚴地、不帶遺憾地離開人世,家屬以感恩的心陪伴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也是功德一件」。有了這一層領悟後,再協助處理完畢安寧個案,每每讓賴慧珊有「功德圓滿」的喜悅。協助穿婚紗、回工寮壽終,圓滿安寧病患的心願。賴慧珊甚至以「美妙圓夢」形容一次安寧護理的經驗。那是一位從新竹遠嫁屏東的婦人,罹患肺癌,因腫瘤壓迫到氣管,醫師建議做氣切手術,婦人拒絕,和家人討論後選擇居家安寧照護。賴慧珊和婦人閒談時,婦人道出她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年輕結婚時,礙於經濟沒能穿上婚紗。賴慧珊記住了這事,費心為婦人安排補拍婚紗照,就在拍照隔天,婦人在家人的圍繞下辭世。婦人的女兒告訴她,母親走的時候面容安詳,「開心到另個國度旅行去了。」還有一個讓賴慧珊牢記的感動。一位獨居屏東縣山區工寮務農的七旬阿伯,因喉癌無法進食,送到恆春的老人安養中心照護,住高雄的養子偶爾南下探視,晚期因喉部潰爛,只能靠打點滴維持生命。阿伯知道來日無多,向賴慧珊表達心願,希望能在生活一輩子的工寮壽終。賴慧珊開車將阿伯載返工寮那天,阿伯請她幫忙買罐伯朗咖啡,那是他一輩子最愛的飲品。「阿伯無法吞飲,只能含在口中享受味道,」賴慧珊回憶當時的畫面:「阿伯露出滿足的笑容,一直道謝。」隔天阿伯在睡夢中離世。那張嚐咖啡時的燦爛笑臉,賴慧珊沒法忘記。偏鄉多獨居或老顧老,把自己當家人協助「跑腿」。在偏鄉做居家護理,賴慧珊說,「先天不良」是一大考驗。譬如屏東恆春半島地形狹長,交通不便,但當地一家醫療器材行也沒有,偏鄉居民要取得輔具困難重重,比市區民眾花費的時間多、費用高。又因為青壯人口流失嚴重,多是「老顧老」,不然就是獨居,只有少數和外籍看護同住,共同問題是都缺乏家庭支持。賴慧珊於是把自己當成個案的家人,開辦免費監測血壓、血糖,也免費借用輔具,甚至利用休假日開貨車去屏東市區,幫民眾「跑腿」買輔具、辦核銷。賴慧珊用熱忱對抗先天不良,盡力阻止「後天失調」的憾事。回到家鄉轉眼15年,其中的後10年專注長期照護,賴慧珊有許多感慨。她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因都會和偏鄉醫療資源的落差,偏鄉長者在病老死階段的居家照護資源和品質,遠不如都會人。自己在偏鄉設居護據點,縮短資源差距並降低語言和文化的隔閡,但還是面臨醫療專業人力缺乏的老問題,必須花時間找尋、鼓勵理念相通的人下鄉一起奮鬥。賴慧珊呼籲政府,可以獎勵方式,吸引在地青年或有志偏鄉的居家護理師投入,讓偏鄉也能「在地老化、在宅善終」。賴慧珊小檔案年齡:38歲出生地:屏東縣牡丹鄉學歷: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科現職:遇見居家護理所所長經歷:恆春南門醫院、南門之家護理師恆春基督教醫院護理師恆春南門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長得獎紀錄:屏東縣偏鄉首個獨立居家護理所將優質且即時的居家護理資源帶進偏鄉
-
2022-10-15 失智.失智資源
健保署研擬擴大失智藥處方權限 讓患者就近領藥
隨著人口老化,台灣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為了提高醫療及照護品質,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將在經費許可下,放寬藥物適應症,並准許家醫科醫師開立相關處方用藥,讓患者更易取得藥物。 李伯璋表示,目前治療失智症藥物費用昂貴,因此,僅限於神經科、精神科等醫師可開立處方藥物,許多偏遠地區醫療院所並未設立兩大科門診,患者及家屬必須長途搭車就醫,才能取得藥物。健保署歡迎神經內科、精神科等專科醫師、AI人工智慧業者、以及各大醫學研究機構提出申請計畫案,多多利用健保大數據資料,研發更精準的預測及診斷系統,造福更多病友,透過腦部構造影像判讀,有機會提早確診,預估病情發展。例如,學界透過健保資料庫可瞭解失智症人口全貌,包括,各縣市失智人口分布,以及相關致病的危險因子。而產業界則能運用學界醫界研究報告,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相關服務,共同打造友善環境。 在政府擬定國家重要公衛政策時,健保大數據總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即時政策反饋,李伯璋表示,在失智症的預防與治療上也是如此,透過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高階影像資料庫,除了建立失智診斷系統,還可精準估算出失智人口。 衛福部推估台灣地區失智症盛行率,預估到了2025年,失智人數約為30萬人,但健保署2021年大數據卻顯示,全國已有29.7萬名失智症接受治療,盛行率與就醫人數幾乎一致,這在公衛流病研究領域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對此,李伯璋表示,健保在失智症診斷上定義明確,在主診斷及次診斷均有一定的代碼,相當嚴謹,因此,能夠準確地統計接受治療的失智患者人數。 至於依照盛行率所推估出失智人口,與實際就醫的失智患者人數相去不遠,李伯璋認為,這應該是愈來愈多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正確認知,一旦長輩記憶力、認知功能變差,能主動陪同就醫。 不過,兩者差距甚小的實際原因,仍須進一步探究,是否也可能是現行失智症盛行率被低估了,以致於國內失智患者確診率竟可接近百分之百。 衛福部針對失智症擬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也納入國家重大政策,李伯璋表示,如能更精準地推估未來失智症人口,就可建構更完整的預防及醫療體系,打造醫療照護網絡。 例如,在全民健保「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照護計畫」中,就給付「失智症門診照護家庭諮詢費用」,110年提供9114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使用,在111年上半年度,就有5389名失智症患者及家庭使用。 此外,在健保署「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中,針對重度以上失智患者等因疾病特性外出就醫不便患者提供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等醫事人員視訪,給予診療、藥物,以及尿管護理、氣切護理、留置導尿管及鼻胃管等特殊照護等。(健保署關心您 廣告)
-
2022-10-06 醫療.腦部.神經
高向鵬跌倒昏迷1年後過世 名醫:跌倒後需注意兩大症狀
資深台語歌手高向鵬一年前過馬路不慎跌倒,長期陷入昏迷,今天驚傳過世消息,享壽67歲。對於,跌到後陷入昏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說,應是跌倒時,頭部撞傷的位置傷及腦血管,而腦血管出血後,血液壓迫腦神經,引發昏迷。但若年長者不慎跌到後,即便當下沒有外傷,也不可掉以輕心,因腦出血症狀可能會慢慢浮現,因此跌倒後2至3個月都必須提高警覺,若出現步態不穩、單側肢體無力等症狀,應懷疑是腦出血,盡速就醫檢查、治療。魏國珍說,跌倒後陷入昏迷的病人,在這照顧上「十分辛苦」,因病人可能必須氣切,但臥床病人無法自己咳痰,此時照顧者每天需要幫病人抽痰,不然痰容易卡在氣管,而增加感染肺炎的機會,另長期臥床病人也常有褥瘡問題,包括肺炎、褥瘡等均可能導致敗血症,照顧者一定要多加注意。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年長者外出活動一定要避免跌倒,一旦發生跌倒,可能會引起更大的問題。魏國珍說,年長者常有肌肉萎縮、肌肉無力等情形,加上反應不佳而造成跌倒,因此,平時應進行肌力訓練,且家中環境也要注意。魏國珍說,他現在已60多歲,平時也會進行重量訓練,增加肌力,避免跌倒。衛福部國健署提醒,長者的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等因身體功能下降,導致行動較不方便,容易跌倒,分析長者最常跌傷地點為臥室、客廳及浴室;另外,長者跌傷主因為滑倒或絆倒、失去平衡或頭昏,以及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國健署傳授居家環境安全檢核5要點,呼籲民眾平時多注意居家環境安全,減少跌倒風險,也避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發生期間因跌倒就醫而須進出醫院,減少感染風險。第1點:地板乾淨又暢通 行走活動沒煩惱●地板保持乾燥,避免滑倒。●家具遠離走道,雜物收納整齊,電線靠牆收好,避免絆倒。●去除地毯及踏墊皺褶及捲起的邊緣,腳踏墊底下加上防滑墊。第2點:居家照明要注意 看得清楚不跌倒●注意室內燈光是否足夠明亮,可加裝小夜燈增加亮度。●電燈開關應接近門口,並且能輕易觸按。 第3點:樓梯安全要顧好 上下樓梯更可「靠」●樓梯應有穩固的扶手,並收拾整潔。●樓梯的邊緣需能辨識清楚,最好與樓梯面不同顏色並加裝止滑條。●樓梯上方及底部應各有1個電燈開關。第4點:浴廁防跌做得好 洗澡如廁沒困擾●於洗臉盆及馬桶旁加裝扶手。●浴室放置防滑墊。●沐浴用品及毛巾放置在合適高度,避免彎腰或踮腳拿取。第5點:臥房環境規劃好 起床活動精神好●床的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要能容易上下床。●床邊應有放置助行器或拐杖的地方,以便長輩上下床時拿取。●從床上要能輕易開關燈,黑暗中需能清楚辨識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