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焦點.健康你我他
搜尋
根管治療
共找到
45
筆 文章
-
-
2024-09-27 醫療.牙科
水雷射牙科費用大解密:植牙、牙周病、牙齦美白一應俱全
你有看牙焦慮嗎?一想到治療器材發出的震動聲響、患部接受處理時的疼痛感、漱口時看到的鮮紅血水,就緊繃抗拒?近期一項新型技術將有效減少治療時的不適,讓你面對牙周病、潰瘍發炎等口腔問題時能更有勇氣面對,不再拖拖拉拉。高精確度,治療同時滅菌,恢復快,感覺沒那麼痛!水雷射技術(Er,Cr:YSGG)如字面意思,結合了雷射及水兩種元素,高能量雷射激發水分子產生微爆破動能,普遍運用於發炎感染的組織切除、牙結石牙菌斑清除、牙齒或齒槽骨切割等方面。相較於傳統治療器材,雷射光束小,操作時能更精準定位,形成較小傷口,出血量和疼痛感也隨之減少;再者,雷射動能與水分子結合,不致產生過多熱量傷及組織,更能保留足夠能量在治療時同步殺菌並促進生物組織再生,縮短恢復期,患者在舒適度感受上相對提高。 新竹品味牙醫陳泰龍醫師表示,以牙周病為例,傳統治療會使用牙周刮刀物理性刮除牙齦下的牙菌斑和結石,嚴重牙周病甚至得切開牙齦進行翻瓣手術,此種治療法傷口範圍大、出血量多,也會對牙齦造成傷害,治療過程易讓患者心生恐懼以至逃避看診、延誤治療。水雷射技術則因為探頭小,能深入牙齦縫隙、牙周囊袋,無需切開牙齦即可清除傳統器械難以觸及處進行結石清除同時滅菌,能減少牙齦損傷,是更溫和、安全的治療方式。水雷射應用廣泛,植牙、牙齦美白、口腔潰瘍也適用 水雷射在植牙手術的應用也十分多元,除可搭配傳統器具進行牙齒或齒槽骨切割,在即拔即植(拔牙同時植牙)手術更能有效幫助傷口凝血和滅菌,降低傷口感染發炎風險,提供理想的拔牙窩洞乘載植體,提升植牙成功率。對於植牙後常見的植體周圍炎,水雷射細微的水分子能深入傳統刮刀不易到達的植體螺紋縫隙,透過集中或擴散不同探頭模式,進行更細緻、全面的清潔,有效清創並促進癒合;而由於水分子吸收雷射熱能,不會造成熱損傷,這也有助保護植體及周圍組織的健康,是治療植體周圍炎的合適選擇。陳泰龍醫師說,整體來說,水雷射技術具患部傷口小、出血少、助凝血、滅菌、加速組織再生等優點,是牙科診所推薦的治療選項之一,除前述的牙周病、植體周圍炎,對於需要進行牙冠增長術的患者來說也是一大福音,其所具備之特點能大大減少疼痛範圍並縮短療程;水雷射技術還能運用在牙齦美白、繫帶切除、根管治療根尖切除術,及常見的口腔潰瘍等症狀。非健保補助,自付費用視治療項目及範圍而有不同目前水雷射技術屬自費項目,費用依療程及範圍而定,落在數百元(如口腔潰瘍治療)至數萬元間不等(如牙周水雷射療程)。儘管水雷射技術應用廣泛且有其獨特優點,但一位專業且值得信賴的牙醫會根據患者個別病症狀況,在傳統器具與水雷射間搭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陳泰龍醫師提醒,目前牙科治療中的雷射技術並非僅限水雷射一種,另有二氧化碳雷射及二極體雷射技術,而其中水雷射冷卻效果最佳,能避免熱損傷,減少組織燙傷風險。「當牙醫師提出將以雷射技術作為治療方案時,建議患者需進一步了解是何種雷射,才能在安全無虞前提下得到有效的治療成果。」水雷射治療成本高於傳統治療,因為這項技術需要更為先進的設備和專業訓練,然而,水雷射能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來說,是一項具備良好性價比的選擇,患者可依據自身需求和經濟狀況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如果你特別在意治療過程能否少痛一點、舒適度高一點,水雷射技術將是值得考慮的選擇!新竹品味牙醫診所*陳泰龍醫師學經歷:國立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 (口腔外科碩士)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學士台灣植牙聯盟醫學會 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 專科醫師美國密西根大學人工植牙專科進修現任 品味牙醫主治醫師
-
2024-09-17 焦點.健康你我他
缺牙怎麼辦?/咬芭樂牙套脫落 食欲全消好狼狽
即便長期潔牙護牙,但因先天條件不佳,多年下來,口腔裡蛀牙、牙套、根管治療,樣樣不少。唯美食當前,總是意志力薄弱,尤其是清脆多汁或乾硬扎實的食物,更是最愛。根據飲食科學報導,人們聽到咀嚼洋芋片的卡滋聲,或啃食炸雞外皮的酥脆聲,大腦會產生愉悅滿足感,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在追劇時,零食會不能停手的原因。有一次,當我悠然啃著芭樂時,門牙牙套竟然應聲落下。手裡捧著掉下來的牙冠,照鏡子一看,門牙成了大洞,兩邊還站著尖尖的小牙,真是慘不忍睹!偏偏碰到周末,牙醫休診,當場食欲全消,不但說話會漏風,口水還直流,十分狼狽。等到牙醫上班,總算裝上臨時樹脂牙套。但那畢竟只是臨時的,說話發音含糊,咬東西不敢用力,只能吃軟質流質食物,或者要先將食物切成小塊,慢慢送入口,增加食材處理的時間。這讓我想到母親在裝上全口假牙後,老是抱怨咬合摩擦牙齦疼痛,只好改吃軟食,但流質食物吃久了,食欲大減,後來她改用刨絲器,再硬的蔬果也能切出不同尺寸的細絲、薄片,既保留了食材的口感,又兼顧營養均衡。經過一連串的牙冠測量、選色、製作、試戴,終於可以張口大笑了。為能繼續滿足口腹之欲,現在我會更小心呵護這一口牙齒,深怕再當一次無「齒」之徒。
-
2024-09-11 焦點.健康你我他
缺牙怎麼辦?/逃過拔牙痛 嵌牙後能啃硬芭樂
某天牙齒痠痛,趕緊到牙科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牙齒有蛀牙和裂痕,初步把蛀牙清理乾淨,再以補綴物填滿,因為發炎在牙齦深處,所以很難治癒,開立消炎止痛藥,叮嚀我不要咬硬物,萬一裂掉就要裝假牙了。裝假牙前要先做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大概三次,但我對抽神經有恐懼感,費時又耗精神,價錢也昂貴,詢問是否有替代法,醫師說因為破洞較大,以目前的技術,除了做假牙別無他法。正巧小女返家,提到有一種「嵌牙」技術,不用反覆的挖洞、填補,最重要的是不用拔牙,自然牙可以保留,顏色和真牙相仿,比補牙還堅固耐用,讓我燃起一絲希望。我找另一家牙科診所,醫師解釋是採用「陶瓷嵌體」,將一片注音符號ㄇ形狀的陶瓷片,鑲嵌在真牙兩側,精密貼切的結合,類似「架橋」的方式,不會輕易脫落,還可以幫助恢復牙齒強度,延長牙齒使用壽命。接著照X光,把補牙處清潔乾淨,拍照傳送齒模技師,預繳訂金,鑲嵌後交尾款,再經多次測試,直到舒適無礙,雖然價錢上萬元,卻比起植牙便宜多了,為了身體健康,這筆錢省不來的。缺牙攸關容貌,影響咬合、咀嚼功能,導致齒槽骨萎縮,無法享受美食,若有缺牙應該馬上處理。如今我飲食正常,連堅硬的芭樂都啃得動,令我十分滿意。
-
2024-09-06 醫療.牙科
漱口水越辣越有效?牙醫師破解7大迷思:辣漱口水含「1物質」,長期用傷口腔
牙齒健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根據台灣青年世代口腔健康問卷調查顯示,台灣18至30歲年輕族群中,有高達6成5的民眾在過去2年內曾發生牙齒疼痛、牙齦發炎出血或牙齒敏感等症狀,而且有3成的人沒有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出現病症仍然置之不理。想要有一口好牙,除了牙齒清潔外,刷牙工具的選擇、口腔的保健迷思也很關鍵!針對民眾常見的7大迷思,就由恩主公醫院牙醫部部主任范綱信醫師一次解析。牙齒黃黃的、有斑點正常嗎?正常。牙齒的顏色主要由象牙質呈現,正常的牙齒應為「白裡透黃」。 年輕時的琺瑯質較厚且透明,看起來牙齒會比較白,隨著年齡增長,琺瑯質會因刷牙和磨耗變薄,象牙質的顏色會更明顯地顯露,使牙齒看起來變黃。因此,年輕人的牙齒通常較白,是因為琺瑯質較厚,而年紀大的人則因琺瑯質變薄,牙齒自然會顯得較黃。此外,飲食習慣如喝茶、咖啡和抽菸也會加速牙齒變黃。 什麼是牙齒脫鈣至於牙齒刷不掉的白點,可能是「脫鈣」了。正常的牙齒應該是白色且透明的,但當它變成乳白色或死白色時,就表示牙齒已經脫鈣。脫鈣初期,牙齒表面會出現白斑,這是一種警訊,表示牙齒清潔不夠,鈣離子已經被釋放出來。如果不加以注意,這些脫鈣區域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蛀牙。 當牙齒處於脫鈣階段時,透過正確的口腔照護,減少蛀牙的風險。如果未能及時處理,牙齒可能會進一步蛀蝕,影響到牙神經後續恐需進行根管治療。相對地,長期慢性的蛀牙通常顯示為黑色,而不是白色。因此,家長在檢查孩子的牙齒時,看到白色斑點應該引起重視,並及時就醫。 美白牙膏有幫助嗎美白牙膏通常含有能夠去除牙齒表面染色的顆粒狀物質,但同時也可能損傷琺瑯質。特別是對於敏感性牙齒者,美白牙膏可能會加重敏感問題。因此建議在使用美白牙膏前,先諮詢牙醫師,讓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此類產品。用牙線棒、牙間刷會讓牙縫變大嗎?不會。使用牙線棒、牙間刷會感覺牙縫變大,可能是牙齦發炎腫脹導致。當牙縫清潔乾淨後,腫脹消退、牙縫顯得變大,屬於正常的現象,因此不需過度擔心。只要正確使用潔牙工具,不僅不會使牙縫變大,還能清除牙菌斑、防止牙齦發炎、牙周病、蛀牙等其他口腔問題。 正確使用牙間刷和牙線棒使用牙間刷時,不應過度用力,如果使用時感到疼痛,應立即停止並檢查使用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牙縫大小的牙間刷非常重要,過大或過小的牙間刷都可能無法有效清潔;牙線棒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通常每清潔兩三個牙縫後,就需要將牙線棒清潔乾淨,避免將已清潔出的髒東西再次帶回牙縫中。 另,牙刷、牙線棒和牙間刷都應根據其狀況及時更換,如牙刷分岔或牙線棒中間的牙線拉斷、牙間刷的刷毛分岔或鋼絲彎曲,避免影響後續潔牙效果。 牙齒酸用抗敏感牙膏?不一定。抗敏感牙膏的主要作用是減少牙齒敏感,修復受損的琺瑯質,減輕外界刺激引起的酸痛感。但並非所有的牙齒酸痛問題都能透過使用抗敏感牙膏解決。牙齒酸痛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況:.刷牙方式不當:使用過於用力或硬毛牙刷會導致牙齒琺瑯質磨耗,進而引起敏感。.磨牙:夜間磨牙會對牙齒造成磨損,導致牙齒敏感。.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至口腔,會腐蝕牙齒琺瑯質,導致酸痛。.飲食習慣:經常食用酸性食物或飲料也會損害牙齒琺瑯質。當牙齒出現酸痛時,應先尋求牙醫師的專業診斷,牙醫師能夠通過鑑別診斷找出牙齒敏感的真正原因,並提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刷牙方式不當,會建議改用軟毛牙刷並指導正確的刷牙方法;有磨牙習慣的人,可能會建議夜間佩戴咬合板來保護牙齒。 正確使用抗敏感牙膏如果經過牙醫師的診斷,確定牙齒敏感是因為琺瑯質磨損等原因,牙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抗敏感牙膏。且患者也需要在使用抗敏感牙膏的同時,改正不當的刷牙方式,避免進一步損害琺瑯質。漱口水越辣越有效?錯。漱口水中的辣味通常來自於酒精,但酒精的存在主要是作為溶劑,用來溶解某些需要藥效的成分。因此,含酒精的漱口水並不一定不好,只是在使用時需要注意其用途和頻率。 含酒精漱口水的適用場合含酒精的漱口水適合在「短期內」使用,例如在牙周手術或植牙後的幾天內使用,可以幫助減少術後疼痛和提高清潔效果。但長期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可能會對口腔黏膜造成傷害,因此不建議長期使用。 日常保養漱口水的選擇與使用:對於日常口腔保養,建議選擇溫和且不含酒精的漱口水,這些漱口水通常含有一些有益口腔菌叢的成分,適合長期使用。此外,含氟的漱口水也可以幫助預防蛀牙,但應避免讓六歲以下的小朋友使用漱口水,若必須使用,應在家長的監督下進行。 漱口水的使用頻率:建議為一天三次,即三餐飯後,刷完牙後使用。每次漱口應含漱一分鐘,這樣可以達到最佳效果。短於一分鐘的含漱時間效果較差。另,對於接受化療的小朋友或有免疫系統疾病的孩子,不建議使用漱口水,以免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延伸閱讀: 25萬個仰臥起坐,只能減去半公斤脂肪!想練腹肌改做「90秒運動」更有效
-
2024-09-02 焦點.健康你我他
缺牙怎麼辦?/缺牙不補 受苦又花更多錢
40多年前才國中的我,沒有正確的潔牙觀念,很快左下臼齒便有了嚴重蛀牙,歷經多次根管治療,又套上金屬牙冠,以為徹底解決一件大事。沒想到,幾年後牙冠周邊開始局部化膿,原本應該去檢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還在求學階段的我,為求省事,便擠破膿包草草了事,而化膿卻反覆出現,甚且還會聞到口腔內有些許腐臭的氣息,只是沒有非立即處理不可的疼痛感,我也假裝若無其事。30多歲時,已經成家的我,一邊工作一邊進修博士班,外加照顧孩子,常熬夜晚睡,壓力大到不行,這顆爛牙便趁著身體亮起紅燈時,爆發讓人難以隱忍的巨痛,逼得我不得不去牙科與它直球對決。牙醫師建議重做牙冠或乾脆拔掉壞牙後植牙,但一聽價格超過我的月薪時,當下只同意拔牙,直接忽視醫師提醒「缺牙不補會有後遺症」的警告。不到1年,左上方臼齒愈長愈長,尖突處開始攻擊下方缺牙的牙床,一次力道大過一次,最後忍受不了,只好向牙醫師求救,乖乖植牙,這一次還是因為我的執意拖延,得先處理上臼齒太長的問題,來來回回,反而耗掉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如今我每天持續正確潔牙,養成每4個月固定至牙科檢查牙齒與洗牙的良好習慣,但願我的每一顆真牙與假牙,都能持久且健康的存在。
-
2024-08-29 醫療.牙科
冷光美白牙齒恐滲透刺激牙髓 牙醫提醒1狀況反而讓牙神經壞死
潔白牙齒能顯著提升一個人的好感度,促使美齒市場快速發展。然而,許多無醫師執照者私下提供冷光美齒服務,卻會導致牙齒受損、甚至牙髓壞死,最終需根管治療。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許恒瑞提醒,若牙齒不健康,就貿然進行牙齒美白,恐引起不可逆傷害。常見牙齒變黃5原因1.飲食造成牙齒表面染色:例如常喝咖啡、茶等飲料,長期吃含有色素的食物,顏色容易沉積在牙齒表面。2.年紀增長:牙齒的琺瑯質會隨著年齡逐漸變薄,露出牙本質的顏色。3.刷牙習慣不佳:導致牙齒出現牙垢、牙菌斑,牙齦周圍產生牙結石,使牙齒變色。4.服用含四環黴素藥物:通常是懷孕婦女服用該藥物,會導致新生兒牙齒變色,8歲以下的孩子使用該藥物,也容易導致牙齒變色。5.蛀牙或牙外傷:牙髓神經如果壞死,牙本質小管變色,牙齒就會變色。冷光美白 恐滲透刺激牙髓坊間常見的冷光美白牙齒,是先在琺瑯質上,塗抹具有光敏感催化劑成分的過氧化氫,並做好牙齦保護措施後,透過低溫藍光,促進氧化還原作用,讓牙齒可以去除顏色。冷光美白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許恒瑞指出,如果有蛀牙,或是假牙沒有做好,牙齒塗上過氧化氫後,會透過蛀牙孔隙或假牙與牙齦之間的缺口,滲透到牙髓中,此時加上冷光作用,過氧化氫會在牙髓神經中發生作用,強烈的刺激性,會觸動牙髓神經,出現嚴重的麻痛感,甚至還可能會引起牙髓神經壞死。居家牙齒美白注意事項1.美白牙膏:牙膏中過氧化氫成分低,即使牙齒敏感,又有蛀牙者仍可使用,不用太擔心。2.美白貼片:居家美白貼片過氧化氫的濃度比牙膏高,蛀牙者如果使用一次後,出現明顯不適,應立即停用,並向牙醫師求診,盡快治療蛀牙。3.牙齦嚴重裸露者:可能是牙周病或刷牙太用力引起,若使用居家美白貼片等會引起嚴重不適,不建議使用。神經壞死 美白只能做貼片許恒瑞表示,如果是牙齒內部,也就是蛀牙後,牙齒內神經會壞死,在牙齒裡頭呈現灰色,就只能採取牙髓美白,或是美白貼片的方式改善。冷光美白並無法達到效果。「原本只是做牙齒表面美白,卻讓神經壞死,最後就得做根管治療,才有辦法救回牙齒的健康。」許恒瑞強調,冷光美白應該要由專業牙醫師執行,如果逕自找尋美容師違法施作,暫時省了荷包,卻可能賠上了牙齒健康。如何改善牙齒黃?許恒瑞說,如果因為愛喝咖啡、茶,導致的色素沉澱,可以透過「噴砂美白」方式改善,噴砂美白是使用碳酸氫鈉、甘氨酸、碳酸氫鈣等細砂粒,合併氣壓與水柱,去除表面汙垢,不會傷害牙齒與牙齦;但若是吃藥引起或年紀大,又或是蛀牙導致,就無法單純用噴砂美白改善。如果是牙結石導致牙齒變色,則建議洗牙,以及維持正確的刷牙習慣,即可改善。牙齒美白偏方有效嗎?1.口含檸檬片:會讓牙齒呈現酸性,立即刷牙則會讓牙齒表面脫鈣,雖然能幫助些微脫色,但副作用是會傷害琺瑯質,也容易形成敏感性牙齒。2.草莓醬刷牙:運用酸性的方式,幫助牙齒脫色,但草莓醬的酸性程度不高,塗抹草莓醬刷牙,塗上更多的是糖分,反而容易增加蛀牙機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6 醫療.骨科.復健
拔牙、植牙可能有嚴重副作用 全台400萬骨鬆患者恐淪牙科人球
高齡化社會讓骨質疏鬆症盛行率逐年攀升,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李正喆指出,近年院內收治許多被基層牙科遺棄的「骨鬆牙科人球」,不少骨鬆患者因蛀牙等口腔問題於牙科診所就醫時,遭直接拒絕,擔心治療後產生醫療糾紛,這類骨鬆牙科人球全湧入大醫院,但有些遭拒的患者,不曉得該如何就醫,反而讓疾病惡化,增加死亡風險。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六十五歲以上民眾被測出任一部位骨鬆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十四點一,等於每七人就有一人是骨鬆患者,總人數約達三到四百萬人。李正喆說,接受骨鬆治療的患者,如果接受拔牙或植牙等牙科治療,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最常見的即是「顎骨壞死」,顎骨一旦壞死需透過手術或藥物改善,恢復過程是條漫漫長路。李正喆說,臨床上牙科醫師如果碰上骨鬆患者就醫,因擔心醫療糾紛等原因,患者就會成為被牙科放棄的一群人。偏偏根據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六十五歲以上民眾檢測出任一部位骨鬆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十四點一,等於每七人就有一人是骨鬆患者,長者也容易有牙口問題,換言之,骨鬆患者的口腔治療需求,未來會愈來愈高。李正喆說,以他自己的門診為例,約累積一千三百多名來自全台基層診所轉診的顎骨壞死患者,除藥物相關顎骨壞死患者,亦包括部分癌症骨轉移導致顎骨壞死的患者,「全球很少有單一機構會收治這麼多骨鬆的牙口患者」,如果是整個台大牙科門診,每年則多達三到四千名因骨鬆曾遭基層牙醫診所拒絕的患者。目前健保給付的第一線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以抑制骨吸收的藥物為主,包括雙磷酸鹽類藥物、單株抗體藥物等。李正喆表示,在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中,僅此類藥物容易造成顎骨壞死,而藥物相關顎骨壞死的典型症狀為上下顎骨壞死且暴露在外,合併感染症及蜂窩性組織炎等。李正喆表示,據統計,使用雙磷酸鹽、單株抗體等抗骨吸收藥物的患者,顎骨壞死風險在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五間,如用藥期間拔牙,顎骨壞死機率提升三至九倍。但骨鬆患者若不規律治療,一旦產生髖骨骨折,一年內臥床引發心肺衰竭的死亡率,可達一成五至二成,風險比顎骨壞死高,有合適的治療計畫,能降低顎骨壞死發生機率。牙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江錫仁表示,有時基層牙醫診所會基於設備缺乏等狀況,希望患者至大醫院求醫,近期會向會員醫師加強宣導,降低患者有「被拒絕」的感受。牙痛求醫無門 「不敢再治骨鬆」骨鬆患者成為基層牙科診所的燙手山芋,施打骨鬆針劑多年的趙女士,近期因牙痛至住家附近牙醫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為「蛀牙」,但因蛀牙位置深,最後可能沒辦法做根管治療,得拔牙處理,原本準備安排療程,但趙女主動告知自己是骨鬆患者後,牙醫卻不願幫她治療,最後靠家人介紹轉至北部醫學中心求診。另一名患者是施打骨鬆針劑逾八年的胡女士,新冠疫情期間因牙床劇痛、齒牙鬆動,在住家附近牙科診所照X光檢查,找不出原因,來回拖了數個月,至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植牙處發生顎骨壞死。胡女為就近治療,找了一間牙醫診所求治,但牙醫認為她的狀況複雜「不敢處理」,後續以診所缺乏設備為由,要胡女到醫學中心就醫。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李正喆說,太多骨鬆患者因求助牙科診所遭拒,不僅加深對牙科治療的恐懼,也不敢再用骨鬆針劑。李正喆認為,應鼓勵骨鬆患者積極接受骨鬆治療,同時也需要教育牙科醫師,如果有合適的治療計畫,如分階段植牙、拔牙後,傷口盡量完全縫合,可幫助減少骨位移及縮小傷口,或提前投以抗生素,都能降低顎骨壞死發生機率。台北醫學大學骨科部醫師王柏堯表示,骨科醫師在開藥前,通常會請患者先處理牙口問題後,再開始用藥,若治療過程中需接受牙科治療,會建議停藥三至六個月後再拔牙、植牙,能大幅降低副作用風險。
-
2024-06-07 醫療.牙科
染黃牙齒的5大兇手:咖啡、番茄、草莓...竟都上榜!牙醫師公開「牙齒美白」的3大迷思
近年來,美白牙齒的風氣興盛,隨著技術普及進步,許多牙醫與醫美診所都推出牙齒美白療程。但牙齒美白並非一勞永逸,平時還是要好好保養與照顧,才能維持一口亮白。 想要避免牙齒黃黃,其實除了避免喝咖啡外,竟然還有一些常見的飲食要注意!快由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陳彥廷解析:牙齒染色的潛在兇手根據《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的數據顯示,近4成台灣民眾每天會喝一杯以上的咖啡,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費量約為122杯。我們知道牙齒染色的食物無非是咖啡或茶,但是否還有什麼容易染色、但我們卻會忽略的食物?以下就是牙齒染色的兇手: 抽菸 咖啡 深色水果 飲料:碳酸飲料或紅酒 沾醬:如醬油水果如草莓、藍莓、櫻桃、番茄、覆盆子、葡萄、紅色火龍果等深色水果。這些水果通常含有較多的色素元和單寧酸,再加上水果本身帶有的酸性,就可能會破壞牙齒表面,就形成黃漬。因此吃完後盡量刷牙、漱口以減少色素沈著。 有患者曾問,若使用吸管喝上述飲料,是否也能避免牙齒染色?邏輯上來說,若沒有接觸到牙齒,確實是可以避免牙齒染色的風險。幫助美白牙齒的食物除了了解牙齒染色的潛在兇手外,要如何吃才能美齒?這時可試試以下能減少色素沈澱、幫助牙齒美白的食物: 花椰菜 蘋果 芹菜 乳酪 鳳梨牙齒美白的三種方式如果想要快速的達到亮白牙齒的效果,有以下三種常見的牙齒美白方式: 噴砂:對於外染性(牙齒填補物的色素等)可以透過拋光、洗牙去除。 藥物(過氧化氫):可進入琺瑯質將色素分解。 貼片:牙齒結構不好,就可以將表面薄薄磨掉,貼上貼片。但美白貼片就像貼壁紙,可能會掉落,因此也要仰賴牙醫師的技術。一片約一萬至一萬五。但要注意的是,過氧化氫是強氧化物,對神經較有刺激,因此年輕的患者牙齒鈣化程度沒有那麼多,就比較容易傷到神經。另,牙周病患者也因牙齦委縮、牙根外露,若再使用強氧化物,就可能造成敏感的現象。 至於孕婦是否適合牙齒美白?針對患者色素沈澱的狀況再給予合適的治療,但我會建議較保守性的治療,如噴砂。牙齒美白前必掌握的兩大重點在進入牙齒美白療程前,我們也要知道這兩件事,才能避免後續牙齒問題: 檢查口腔有無不良填補物或蛀牙的坑洞:美白牙齒的強氧化物會滲進不良填補物產生的縫隙或蛀牙的坑洞,有時會造成神經受損,神經一旦出現病變,未來就需要做根管治療。 美白劑對牙齦也有一定的傷害,因此牙醫師在進行美白療程時,會先鋪上保護牙齦的材料,之後再使用美白劑,讓牙齦和美白劑不直接接觸。你該知道關於牙齒的迷思 迷思一:牙齒黃就拼命刷每個人都想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因此一發現牙齒黃黃就拼命刷?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牙齒會白,是因為琺瑯質的緣故。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大多為透明、偏白的顏色,但是在我們咀嚼時就會慢慢耗損掉,而且刷牙越用力刷,也可能會導致琺瑯質越刷越薄,就容易顯露出象牙質偏黃的顏色。因此適度的清潔就可以了。 迷思二:牙齒美白一定有效如果色素沈澱在填補物而非牙齒上,就無法透過牙齒美白使之亮白。再來就是,若牙齒本身鈣化不良也無法做到很好的效果。 迷思三:牙齒美白能一勞永逸做完牙齒美白後,還是需要民眾努力維持,避免食用容易造成色素沈著的食物、飲品,或是不良習慣。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林勻熙延伸閱讀: 不運動,半年就減11公斤!日本料理研究家的「低醣減肥」祕密武器,竟是「●●粉」 「蕁麻疹」發作,原來是免疫力太活躍!醫師教你:搔癢時「2個小動作」不花錢就能止癢
-
2024-05-13 醫療.牙科
新數位導航助力植牙,專家分享關鍵提示
近年來,植牙已是現代牙醫治療中的常規項目,廣受醫師與患者青睞。然而許多人對於植牙仍心存疑慮:「植牙安全嗎?會對我的健康造成影響嗎?」「有沒有其他替代方式?」關於植牙討論的文章比比皆是。為數不少的患者已將植牙視為缺牙治療的第一選擇小張是其中一位的植牙患者,多年前,他在前排牙齒位置做了兩顆植牙手術,然而,由於天生牙齒脆弱,後續牙齒受損情況比一般人快,導致想達到全口滿牙的狀態變得極為困難。幸運的是,如今的植牙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全口植牙手術在新數位導航技術的加持下有望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讓患者在短時間內重拾開口大笑的願望。相較於過去全憑醫師經驗、肉眼判斷的徒手手術需費時長達3至4個月的治療時間,新數位導航技術不僅提高了手術的效率,更大幅縮短了患者等待的時間。數位導航技術在牙科的應用被譽為革命性的突破。它以GPS般的光學動態追蹤功能,可讓醫師在手術過程中即時修正,避免了對重要部位的損傷,大幅提升醫師植牙時的治療準確度與患者對手術的信任度。此外,數位導航技術還可搭配術前的電腦斷層,精準設計植體位置,其精準度更是徒手植牙的11倍。數位導航技術讓牙科毫米上的精準度更臻完美新竹品味牙醫口腔顎面外科專科沈炯志醫師表示,牙醫師追求的是毫米上的精準度。有了數位導航技術不僅能大幅縮短假牙製作時間,還讓患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口重建。此外,藍光掃描精準度高、定位準確,且無輻射,對人體無害,它能夠避開神經和鼻竇,極大地降低了手術風險,進一步確保了患者的安全。再加上是微創手術、可快速操作,讓即便是張口度較小的患者也能夠接受治療。沈炯志醫師強調,牙醫在植牙前,會先判斷牙齒狀態,如果牙齒屬於還有救的狀態,醫師會採取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補牙和牙橋來保全原生牙齒,但若牙齒結構的破壞程度嚴重到必須得拔除,就需要靠植牙來重建以補位缺失的位置,方能保護口腔健康。沈炯志醫師提醒,缺牙可能導致缺牙周圍的牙齒因各種力量而出現移位情況,就像建築物的穩固性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一樣。因此一旦出現缺牙情況,都應該與醫師一起充分溝通討論治療計畫,消除疑慮,適時的植牙治療能夠避免因缺牙而衍伸出的後續健康問題,且及早介入還可以降低未來的治療時間和更多的金錢耗費,盼患者不要刻意排斥植牙這個選項。其實只要術前和醫師好好規劃溝通治療療程,醫師會設計出盡量避免傷害其他構造的治療計畫;術中與醫師好好互相配合;術後持續長期追蹤並定期回到牙醫清潔,便能讓第三副牙齒用得久、用得好。最後,對於植牙治療的價格問題,沈炯志醫師表示植牙價格差異大,但植牙品質良莠和技術是主要影響因素,一旦植牙失敗可能導致周圍組織炎症等問題,嚴重時需再施作一次植牙療程,因此患者應謹慎考慮,建議患者在治療前和醫師確認植入的材質,選擇經過大量數據驗證的高品質材料和植牙技術,以降低植牙失敗的機率。沈炯志醫師鼓勵患者,在新數位導航助力植牙下,已大幅縮短治療時間、增加精準度和大幅降低植牙失敗機率,而且植體有終身保固,即使其價格比一般徒手植牙或導引版式植牙的價格略高,但在後續追蹤植牙後的牙體狀態與患者滿意度皆高,且即便是複雜程度高的植牙患者,也能當天取好導航機的定位資料並立即執行,完成美麗牙齒、重拾自信笑容。品味牙醫 沈炯志醫師●衛福部部定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衛福部部定齒顎矯正科專科醫師●All-on-4 全口植牙重建專科醫師●中華植體美學醫學會專科醫師●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士→品味牙醫官網:https://www.prevail-dental.com/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1 醫療.牙科
牙齒斷掉怎麼辦?把斷牙泡在冰牛奶可以嗎?牙醫師提醒:千萬不要用衛生紙或布來包牙齒!
在排球少年第二季中,大地為了救球和田中相撞,沒想到牙齒也跟著被撞掉了。如果在運動時牙齒被撞斷,當下要怎麼處理,事後又要如何治療呢?今天就讓劉馥萱醫師來跟大家聊聊。在運動時牙齒被撞斷,當下要怎麼處理?狀況一: 整顆牙完全掉下來首先要把牙齒先泡在冰牛奶或生理食鹽水中,較能維持牙周韌帶的活性,並盡量在30分鐘內就醫(越快越好)。但要記得千萬不要用衛生紙或布來包牙齒,反而會導致組織細胞脫水死亡。狀況二 :牙齒部分斷裂,牙根還在如果只是部分斷裂,也要先將牙齒碎片撿回,並盡快就醫,醫師會根據牙根的狀況、牙髓腔是否受損來判斷,是否需要先進行根管治療,或是可以直接用樹脂材料、陶瓷貼片的方式來修補斷掉的牙齒。大家遇到牙齒斷掉時,記得要先保持冷靜,先找回斷裂牙、盡快就醫,都還有機會讓牙齒恢復原狀的。延伸閱讀:.缺牙一定要補牙嗎?不處理會怎樣?醫提醒「這些病」恐上身.缺牙怎麼辦?要植牙,還是選固定或活動假牙?牙醫師來解答.她狂掉牙竟是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口腔4大問題文章引用出處:https://reurl.cc/3XeOxl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5 醫療.牙科
牙齒變黃竟是蛀牙初期!醫曝蛀牙3階段,牙齒覺得痠軟敏感已經快來不及
若牙齒覺得痠軟,可能已經是蛀牙中後期。開業牙醫師歐凱捷於臉書粉專「歐凱捷 Dr.Ou 牙醫Club」,分享蛀牙三階段。強調蛀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愈早開始治療,所需的時間和成本就會愈低。蛀牙三階段階段一:初期蛀牙蛀牙初期是從牙齒表面開始變色,失去光澤感開始。此時牙齒的琺瑯質已經開始變薄,但蛀蟲尚未蛀到琺瑯質內層,此時若能及早「防蛀」,避免蛀牙的機率就能大幅提高。階段一,牙齒表面出現黃黃、霧霧、白色斑點,是初期蛀牙的跡象。此時牙齒的琺瑯質開始變薄,但還沒有蛀到內層。幸運的是這個階段的治療相對輕鬆快速,就像房子的外牆出現細微的裂縫,及早修補可以防止損壞擴大,保持房子的穩固。階段二:中期蛀牙蛀牙進展到中期,細菌已經侵入牙齒內部,形成大小不一的窩洞。這可能導致對刺激性食物敏感,需要牙醫使用樹脂填補或進行其他修復,可想像成房屋結構的支柱受損,必須加固以防止進一步的崩潰。階段三:後期蛀牙中期蛀牙未及時治療,細菌可能深入牙齒,感染牙髓腔。這時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甚至失去活性的牙齒也可能需要額外的保護。就像房屋結構嚴重受損,可能需要更複雜的修復工程,甚至無法完全恢復原狀。歐凱捷表示,當牙齒開始變色或是變得敏感時,一定要盡早尋找牙醫師協助檢查,及早治療不僅可以避免未來花費大量金錢和疼痛,也能保持微笑與健康。
-
2023-11-14 焦點.杏林.診間
植牙先做心理建設 牙醫師李建逸讓我克服看牙恐懼
從小就是藥罐子,看過的各科門診不計其數,其中最讓我心有餘悸、如驚弓之鳥的是牙科。只要一聽到「吱、吱…」,尖銳的牙鑽機聲音,我便全身發抖。年過七十,我的齒牙動搖,咬合力量下降,吞嚥困難,因此看了牙科,結果是拔牙、根管治療(抽神經)、植牙三重齊下,一聽當場眼泛淚光、頭皮發麻,對我是最恐怖的刑罰。外子數年前由台中哈曼頓牙醫診所李建逸醫師替他植牙,非常成功,覺得醫師親切又專業,因此推薦我給李醫師治療。植牙前,醫師先為我做心理建設,讓我心中先有預期,告訴我植牙治療計畫和過程,李醫師很細心,說話很溫柔,讓人安心。每次到診所護理師們親切地聊天,舒緩我的緊張心情。治療前,護理師在牙齦先塗上麻膏,等針筒往牙齦打針時,就能降低錐心刻骨的疼痛。李醫師讓我克服看牙、拔牙的恐懼,讓我有了和醫生之間的信任,翻轉冰冷的醫病關係,治療過程更加順利。李建逸醫師擁有20多年人工植牙經驗,希望病患能得到現代最頂尖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品質,因此診所有高規格的儀器及設備。更窩心的是尊重每位患者的隱私,每一診間均為獨立空間,並有舒適的休息室。經過長達半年的醫病關係,我常跟朋友介紹是五星級的診所,最現代化的牙科醫療服務。
-
2023-10-10 醫療.牙科
缺牙一定要補牙嗎?不處理會怎樣?醫提醒「這些病」恐上身
缺牙怎麼辦?不影響吃飯需要治療嗎?醫師提醒,別小看缺1顆牙好像沒關係,不治療恐蛀牙、牙周疾病上身,長期甚至導致咀嚼施力不正、功能退化,影響全身營養吸收問題。常見缺牙治療選擇包括植牙、假牙、牙齒矯正和牙橋等4種,各自有哪些優缺點?適合誰做?以下醫師解析。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表示,缺牙會引起許多口腔和整體健康問題。首先,缺牙可能對個人的外貌和自信心產生負面影響,再來會使咀嚼功能減弱,或前牙缺失,可能影響發音;而如果是高齡長者缺牙,甚至可能影響到進食及營養吸收消化。 另外,鄰近的牙齒試圖填補缺牙的空間,會逐漸移動,導致相鄰牙齒傾斜,牙齒變得不整齊,增加了蛀牙和牙周疾病的風險。若因缺牙,長期使用單側咀嚼,甚至可能早成引發顳頜關節疼痛或頭痛等問題。缺牙4大治療選擇 因此,及時處理缺牙問題非常重要,能避免這些潛在的健康和功能問題,並維護口腔健康。林嵐婷建議,缺牙可以考慮以下幾種處理方法:植牙在缺牙處植入一個人工牙根,然後裝上一個牙冠。 優點:外觀自然、咀嚼利趨近於自然牙,並能將齒槽骨萎縮的程度降到最低。 缺點:價格昂貴,需要手術,治療的時間較長,且並非所有人都適用。 牙橋利用缺牙區鄰近的自然牙當橋墩,將多個牙齒以牙冠連接在一起。這些自然牙稱為支台牙,上面的多顆牙冠即為牙橋。 優點:相較於植牙,價錢相對便宜,治療時間也較短,且不需要手術。假牙的外觀一樣自然,咀嚼力也與自然牙相近。 缺點:健康的支台牙必須做修磨,可能造成敏感,或需要做根管治療。若缺牙的顆數過多,也會造成支台牙的負擔過大,就不適合以牙橋的方式來做贗復。 活動假牙利用鉤子或其他附著裝置將活動假牙固定於口內剩餘的自然牙上。 優點:不需要影響到剩餘的自然牙,且能從口內取下,較容易清潔。 缺點:相對較不穩定,較容易有脫落的情形,可搭配假牙黏著劑做使用。能恢復的咬合力,也較固定式的牙橋或植牙差。體積較大,一開始可能影響說話發音,金屬鉤也較不美觀。 牙齒矯正如果牙齒不齊或咬合問題導致缺牙,矯正治療可能有助於改善情況。 優點:若長期缺牙,造成相鄰牙齒已傾斜,牙齒變得不整齊,咬合高度喪失,可考慮透過矯正治療,從根本來改善問題,以利後續的假牙製作,做出較好的假牙。 缺點:矯正並非一時可完成,需要花較長的時間治療。林嵐婷說,缺牙區的贗復,針對每個人口腔內不同的情況,不一樣的條件,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選擇。建議讓牙醫師詳細檢查評估後,依照個人的狀況、預算和偏好,共同討論,選出最適合的缺牙處理方法。【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1702.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22 養生.運動健身
戴牙套真的會變V臉嗎? 關於戴牙套你必知的5件事
戴牙套真的能瘦臉?此疑問在美容議題中可以說是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以下是關於戴牙套是否能瘦臉經驗者的一些分享。編輯推薦初秋開學這樣穿!國民日牌GU親授3招「聰明穿搭術」走在校園包準收穫羨艷目光《歌單推薦》戀愛感滿分!編輯精選五首甜滋滋的歌曲陪你浪漫過七夕鬼月千萬別這樣穿!2023農曆七月穿搭5大禁忌 「這4色」上身恐觸犯到鬼魂戴牙套的主要目的是矯正牙齒的排列,改善咬合問題。雖然有些人在戴牙套後可能會覺得臉部變得更加修長,但因牙齒排列的改變而影響,並非真正的整形效果,因此產生了許多,戴牙套能夠直接改變臉型這樣的誤解。影片中提到,配戴傳統金屬牙套時根本是惡夢,為了讓牙齒移動到理想的位置,通常矯正初期,牙齒會有較明顯的酸軟感,而不適應鋼線時,也可能會有被鋼線刮傷口腔的情形。根管治療可以戴牙套嗎?根管治療完的牙齒是較脆弱的,所以在承受力量時怕會斷裂,加上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會逐漸變色造成美觀不佳,一般會建議裝上根管治療後的牙套,讓牙齒恢復形態及功能,保護根管治療後的牙齒。 最後影片中的經驗者也覺得自己配戴牙套後,臉型的確有變得瘦小;但小編也提醒大家,戴牙套的主要目的是矯正牙齒、改善咬合問題,並提升口腔健康和外觀。想要達到瘦臉效果,還是需要通過健康的飲食和運動來實現。還想知道更多關於健康與運動相關資訊嗎,趕快訂閱並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初秋開學這樣穿!國民日牌GU親授3招「聰明穿搭術」走在校園包準收穫羨艷目光《歌單推薦》戀愛感滿分!編輯精選五首甜滋滋的歌曲陪你浪漫過七夕鬼月千萬別這樣穿!2023農曆七月穿搭5大禁忌 「這4色」上身恐觸犯到鬼魂「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07-12 醫療.牙科
牙醫點名「6種食物」吃了沒馬上漱口、刷牙超容易蛀牙!番茄、咖啡都中
蛀牙一痛起來就要人命!然而,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吃了容易蛀牙,但這些食物不是一點都不能碰,只是吃完建議馬上漱口或刷牙,以免增加蛀牙風險! 怕蛀牙上身 這6類食物少吃為妙中山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劉馥萱牙醫師在《長輩好朋友 劉馥萱牙醫師 台中南區假牙推薦 根管治療專業》分享,怕蛀牙最好少碰哪些食物:1、水果乾:水果乾通常會黏牙,又因製作過程中加入大量糖分,因而成為蛀牙幫兇! 2、汽水:汽水或運動飲料等酸性食物,如果常吃等於牙齒一直浸泡在酸性物質中,建議一次喝完且馬上漱口。 3、酒精:酒精會影響唾液分泌,因此容易造成蛀牙。 4、酸性食物:如番茄、柑橘類酸性水果,除了有酸性,也有不少糖分,大量食用容易造成蛀牙。 5、澱粉類食品:如洋芋片等高澱粉零食,容易卡在牙縫,進而成為細菌溫床。 6、咖啡:咖啡是酸性飲料,長期飲用容易傷害琺瑯質,也容易讓牙齒表面附著更多食物殘渣。 【延伸閱讀】·多數人都在做的「2潔牙動作」錯了! 把泡沫漱光光秒中 ·食物常卡牙縫恐是蛀牙了!醫揭「蛀牙3大徵兆」 只刷牙根本不乾淨
-
2023-06-08 醫療.牙科
缺牙一定要植牙?假牙該如何挑選?牙醫師一次告訴你
牙齒健康關乎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台灣人牙口健康普遍不佳,包含潔牙習慣不好,連帶增加牙周病和蛀牙的風險,未來也會增加掉牙和缺牙危機。如果已經缺牙,仍置之不理,缺牙部位會讓其他健康牙齒的位置產生位移,影響咀嚼,原本健康牙齒也會陷入缺牙危機。缺牙的原因有哪些?「一習慣」可以有效避免缺牙新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高子詠表示,導致缺牙可分為二大原因:「疾病因素」和「外力因素」。疾病因素包含牙周病、蛀牙、牙齦萎縮等;外力因素例如嚴重撞擊導致牙根斷裂,或牙根脫落等。同時隨著年齡增長,牙齦萎縮機率也會增加,同時也會增加掉牙的風險。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8%,其中50歲到64歲的牙周病罹病風險是18歲到34歲的6.7倍。高子詠說,牙周病和蛀牙都是導致缺牙的原因之一,「避免疾病導致缺牙,每半年洗牙的習慣相當重要」,可透過定期洗牙,提早協助民眾揪出病灶。養成健康的口腔習慣就從「三重點」做起高子詠分享健康的口腔習慣,首先要:定期洗牙和養成自我觀察牙齒健康的習慣,才能避免口腔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才就醫。曾有位30多歲的患者,潔牙習慣不佳,就醫時一張口,上下排牙齒都是蛀牙,有些牙齒都已經蛀到神經,需要進行根管治療,他的牙口情況,也與缺牙僅剩一線之隔。其次,避免有害牙齒的飲食習慣:有些民眾喜歡吃硬的食物,如啃骨頭、愛吃芭樂籽,咀嚼力道過大,加上牙齒又不夠健康,牙齒可能直接裂成兩半。平時愛嚼檳榔者,會因為高纖維不斷磨損牙齒琺瑯質,同樣會損及口腔健康。最後,每顆牙齒在咀嚼功能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牙齒若「遇缺不補」,會影響到整體牙齒的健康。缺牙短時間不會受到影響,長期下來,缺牙周邊的牙齒將往牙齒缺口處倒,如果是下排牙齒缺牙,上排牙齒缺了下排牙齒可以對咬,上排牙齒則會往下排掉,愈掉愈長,將影響後續補牙後的咬合力,上排健康牙齒還可能要透過磨牙或矯正,拉回原本的位置。假牙可分為兩大類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假牙可協助補足缺牙,假牙則分為「活動式假牙」、「固定式假牙」,活動式假牙分為全口假牙、部分活動假牙;固定式假牙如植牙、牙橋等。高子詠表示,活動假牙多用在大範圍缺牙的個案上,活動假牙要覆蓋在牙床上,但牙齦具有彈性,拔掉蛀牙後,牙床會開始萎縮,因此病患時常會向牙醫師反應假牙鬆脫,導致吃東西無力。固定式假牙價格相對於活動式假牙為高,但固定式假牙對刺激咀嚼神經的能力較佳,牙橋常用於部分缺牙的情況,利用修磨鄰牙當支柱牙,一般需要至少三顆以上的牙齒。高子詠也說,每種補牙方式都能終身使用,活動假牙方便清潔,需要定期維護,牙橋則最害怕蛀牙,就算植牙也非萬能,只要口腔清潔沒有確實做好,都可能導致治療失敗。因此,要長久擁有一口健康好牙,不僅從小就要好好照顧口腔健康,補牙後更要謹慎照顧。延伸閱讀:.缺牙要植牙,還是選固定或活動假牙?牙醫師來解答.年過60注意!牙醫盤點銀髮族常見5口腔疾病,不治療恐引發其他健康問題.牙醫授訣竅:刷牙後少量水漱口 保留部分含氟牙膏更能防蛀牙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9 焦點.元氣新聞
35歲以上根管治療比例增,牙醫師警告:潔牙少了這一物無法有效預防蛀牙!
只有小孩會蛀牙?錯!成人更要擔心!衛福部調查,高達98.6%成人有蛀牙問題,牙周病率則為80.5%。更讓人吃驚的,是蛀牙者中有46.3%都有使用刷牙、牙線,已經那麼保護牙齒了,為什麼還會蛀牙?35歲以上成人在意的根管治療、植牙、牙冠,緣起都是因為蛀牙。多麗美學牙醫診所牙醫師呂仕潁警告,正確潔牙方式,才能降低蛀牙發生率。牙醫師:單靠刷牙無法徹底清潔!呂仕潁表示,為什麼單靠刷牙無法徹底潔牙?主要原因有三:1.每一口美食都是甜蜜危機:進食後若未能潔牙乾淨,口腔細菌消化食物產生的的酸可能讓牙齒琺瑯質受損。2.刷牙時機點不對:早、晚各刷一次無法有效防護,進食後未用正確方式潔牙(刷牙、牙線無法完整清潔口腔),會面臨蛀牙危機。3.刷牙方式不對:年紀漸長,口腔問題逐年累積(根管治療、植牙源自年少蛀牙或補牙未好好照顧);刷牙有死角,僅能清潔口腔25%,就算輔佐牙線,也無法清除所有細菌。呂醫師建議在清潔口腔程序中,加入防蛀漱口水,更有效清除口腔細菌、預防蛀牙,每天一個小步驟,避免面臨未來需要接受根管治療、植牙。挑選防蛀漱口水、氟吸收效率是關鍵!一般坊間含氟漱口水都可幫助防蛀,但挑選漱口水不只是要含氟,重點是吸收的效率,建議選擇可增加氟吸收效率的漱口水。市面上已推出實驗證實7倍防蛀力的防蛀漱口水產品,透過獨家促進氟吸收的瞬效氟貼科技證實能夠增強18%氟吸收,防蛀更有效!同時搭配自然植物精油幫助去除99%口腔細菌,可去除造成蛀牙及琺瑯質酸蝕的細菌,從源頭防蛀,且成分安全不傷口腔黏膜及造成牙齒染色,可以安心天天用。刷牙+牙線+防蛀漱口水,才能真正有效清潔保護牙齒他建議,牙刷加牙線清潔牙齒表面及縫隙,再加漱口水全口浸潤除菌維持口腔健康,背後關鍵在於:1.從根源防護:除菌抗酸蝕,徹底清潔刷牙、牙線無法清潔到的口腔死角2.從根源修復:修復琺瑯質,挑選含氟漱口水,360度徹底包覆牙齒及促進氟吸收、修復,強健琺瑯質再礦化3.正確口腔清潔順序:先用牙刷將牙齒表面與牙縫清潔乾淨、再用牙線將齒縫食物殘渣去除、最後用漱口水,清除縫隙中可能殘留細菌。
-
2023-04-29 醫療.牙科
健保大利多!每3個月可免費塗氟一次:受益8族群一次看
【本文重點】國人患有口腔疾病的盛行率高達九成,已成為除了感冒以外最常見的疾病。今年健保總額預算新增10.1億元用於口腔照護,65歲以上長者每3個月可塗氟一次,估計約50萬到66萬人受益。口腔疾病也會影響血糖控制及健康,建議民眾定期檢查口腔,早期發現就診,可避免進行較昂貴的醫療處置。--by ChatGPT國人蛀牙、牙周病盛行率高達九成,口腔疾病已成感冒之外國人最常見疾病。今年健保總額預算將新增10.1億元用於口腔照護,65歲以上長者每3個月可塗氟一次,估計受惠民眾約有50萬到66萬人。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彥廷表示,65歲以上約二成長者可能因唾液腺退化、慢性病用藥等因素,經常覺得口乾,當唾液分泌減少,容易滋生口腔細菌,增加蛀牙、牙周病等風險。另外,口腔問題也影響血糖控制,糖尿病造成免疫能力變差、血糖控制不佳,常出現牙周病、牙齦萎縮或發炎等,這時體內白血球數量會上升對抗發炎,連帶血糖也會上升提供白血球養分,造成糖尿病情惡化,經牙醫師治療,也有利於控制血糖。陳彥廷說,牙全會認為「高風險疾病口腔照護」十分重要,今年爭取10.1億元預算,針對原先糖尿病患、中風及巴金森氏症等腦血管疾病患者等,擴及至65歲以上長者,每三個月可以進行口腔檢查、洗牙及塗氟一次,以48%牙醫就醫率計算,估計實際受惠民眾約為50萬到66萬。衛福部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說,新冠疫情嚴峻時,民眾多不願意到醫院就醫,當時看牙人數降至疫情前約一成,就單一牙科門診觀察,一天下來可能一個病人都沒有,如此延誤病情,就有民眾延誤蛀牙就醫時間,疫情趨緩後到院治療時,蛀牙已出現動搖,甚至直接掉落。陳彥廷說,口腔疾病愈早發現,愈容易治療,有如人掉進河裡要及時搶救,等到人順流而下流入大海,這時才要救人,不僅為時已晚,更需耗費大量資源,建議民眾應定期至牙科洗牙、塗氟及檢查口腔,如有疾病及早解決,避免進行根管治療、做假牙或拔牙,可省下大筆醫療費用。3個月塗氟適用對象:•糖尿病患者•65歲以上•中風、帕金森氏症患者•洗腎患者•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患者•癌症患者•身心障礙患者(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患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口乾症患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1-14 醫療.牙科
4歲童6顆蛀牙「診所報價11萬」,換老牙醫治療僅100元 網曝價差內幕!
有民眾透露,最近帶4歲孩子看牙醫,幾間診所報價大不同,有醫師表示要進行根管治療等程序,一共要價11萬元,也有牙醫認為沒蛀那麼深,只要補好即可,全程才花100元,差異如此巨大令這位民眾相當吃驚,不過事情曝光後卻意外掀起網友兩派論戰。一名父親在PTT以「牙醫為什麼報價差那麼多?」為題發文,他表示日前帶小孩看了兩間牙醫,第一間費用報價7萬多,總共六顆蛀牙,療程包含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牙套、舒眠,牙醫解釋,4歲多的兒童要根管需要綁牙套和舒眠麻醉,由於舒眠沒有健保所以要價約2萬元,至於第二間牙醫則報價更貴,高達11萬元。原po表示,他原本已經決定要交給第一間處理,不過朋友勸他多看看,後來他經人介紹跑到新北市一間老牙醫就診,結果過沒多久牙醫就把孩子的6顆蛀牙全數補好了,全程只付了100元掛號費,他和妻子瞬間傻眼,忙問牙醫為何前兩間要根管、牙套,牙醫只是笑笑說「不知道」,還說其實根本沒蛀到什麼,幹嘛抽神經。網友們對此持兩派意見,一些人大讚老牙醫做人老實,「老牙醫比較有良心」、「牙醫最賺錢的地方,爛牙醫當然叫你換」、「現在牙醫根本看一看就叫你根管」。更有人直指問題癥結,「四歲乳牙都還沒開始換吧,哪來的根管?」、「六歲就開始換牙了,四歲做牙套?」、「4歲沒有不能做根管,現在的問題是沒蛀那麼嚴重」。另外也有些人表示擔憂,「你要有心理準備,不一定有治好」、「價格方面不予置評,但是乳牙蛀太深用補的,一來清不乾淨容易再蛀,二來咬東西崩掉的機率也高」、「報價差很多,因為效果不同啊」、「老牙醫大概連片子都沒拍,隨便挖一挖」、「認真跟你說,老牙醫可能只是幫你短期處理」。
-
2022-11-14 醫療.牙科
為什麼補牙後牙齒反而開始痠痛?專家曝造成不適的原因
大家試著回想一下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平常都有乖乖刷牙和使用牙線,每半年例行性牙齒檢查時,牙醫卻告訴你有個蛀牙需要填補,本來毫無症狀的牙齒,卻在補完牙後開始痠痛!其實這樣的狀況稱為「術後敏感(post-operative sensitivity)」,是個常見的自然恢復過程。補牙術後敏感的原因目前最被接受的理論,是因受限於現今「補牙材料無法克服的性質」所產生的結果。大部分的補牙材料對牙齒神經而言,都有一定的刺激性。最常見的補牙材料為「樹脂」,有聚合收縮的特性,可能會影響牙齒中的「流體壓力」;而另一種補牙材料「汞齊」(銀粉)則有微滲漏的性質。當牙齒放入填充物後,刺激神經,易導致在治療後反而感到敏感疼痛。根據統計,若不論蛀牙的深度、位置,填補不同材料發生術後淺談補牙術後敏感敏感的機率如下:●補樹脂:24小時內發生術後敏感的機率為11.6%,不過會隨時間遞減,兩個星期後降至5%以下。●補銀粉:2天內發生敏感機率高達43%,一樣隨時間逐漸減少,30天後降至8%,3個月後幾乎無症狀。另外影響術後敏感嚴重度的原因還有「蛀牙深度」以及「蛀牙位置」。●蛀牙深度:蛀牙越深,短期內發生術後敏感的機率也越高,但長期來看(補牙後30天以上),蛀牙深度的影響便不太顯著,意即補牙術後敏感是會隨時間而消失的。若蛀牙深度已達琺瑯質底下的牙本質,深度可能非常接近神經,處理蛀牙的過程中易有痠痛的感覺。●蛀牙位置:蛀牙造成的窩洞如果沒有直接曝露在外界環境中,一般沒什麼感覺,若位置發生在牙縫間,或是後面的牙齒如臼齒,術後敏感的機率較高。其他造成補牙後牙齒不適的原因1.吃甜食、對冷熱敏感:牙齒在接觸冷、熱或甜的食物時發生疼痛,移除後疼痛會在幾秒鐘內消失。若在移除刺激源後疼痛仍然持續很長時間,表示神經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損傷,需進一步治療。2.牙齒咬合與填充物:通常麻醉退後不久發現牙齒咬合時會疼痛不適,且不會隨著時間改善,表示蛀牙可能已深入到牙髓深處,需進一步根管治療。而補牙的填充物若放置不恰當,出現裂紋,甚至干擾日常生活時,此時則需返回治療院所並重新調整填充量。3.對牙齒填充物過敏:有些人對於金屬牙齒填充材料,如汞合金、銀汞合金、甚至較少見的銀填充物較敏感,會出現類似典型的皮膚過敏,包括皮疹和搔癢,不過這樣的情形並不常見,此類患者通常有金屬過敏的家族史,補牙時使用其他修復材料即可。4.牙根外露:若蛀牙已填補,牙齒咬合及填充物無異狀,也無其他過敏問題,牙齒卻仍然感到痠痛,此時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牙周病及牙齒損耗。牙周病因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或是不當的刷牙方式,造成齒槽骨流失與被吸收,導致牙齦萎縮,使齒頸部的牙根外露及磨損。居家照護補牙後,牙齒敏感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之久,有時會造成飲食上的不便,可遵守下列的方法以降低不適感:1.避免食用刺激性、甜食、過熱或過冰的食物:甜食及含糖飲料可能會引起牙齒敏感,也會讓填充物的四周,甚至底部滋長細菌,造成牙齒進一步惡化,而過熱或冷的食物易刺激牙齒引發疼痛。2.細嚼慢嚥,勿咀嚼較硬或黏稠的食物:咀嚼時牙齒會受壓,若食用堅硬的食物,如堅果、冰塊等,會使牙齒受壓程度增大,也有可能讓未定型的填充物磨損、剝落,因此應避免過度咬合。3.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平常飯後就要使用牙刷及牙線,每半年定期洗牙,並檢查牙齒的健康狀態,以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不僅保有良好的儀態,亦能提升開口時的自信。結語凡是補牙後卻又感到痠痛敏感,不要太焦急,敏感疼痛持續時間及感覺因人而異,個人生理因素如年紀、有無慢性病史、過敏史等,都會是影響恢復的因素,可先自行觀察兩個星期,若情況有慢慢改善,則可先放心,因這是一個必經的恢復過程,若疼痛持續或加劇,就必須回診檢查。(本文轉載自榮總人月刊第461期)
-
2022-10-15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牙醫王剛毅捨一則廣告、一場演講改變生涯!到台東偏鄉護牙23年
「台灣醫師,您在哪裡?」一則報刊的小廣告、一場演講,改變了自加拿大留學歸來的博士王剛毅的行醫生涯,以及台東偏鄉學童苦無牙醫的窘境。「我不在乎自己的學術是落後,只在乎是否能照顧更多的大眾」。1999年8月,時任台大醫學院副教授的王剛毅,毅然捨棄台北的安樂窩,來到台東基督教醫院,解決了東基三年來空有牙醫設備,卻缺牙醫的困境。時光流逝,一晃23年過去,異鄉變故鄉,王剛毅始終如一,「無悔」當初的決定。「我只是來台東做牙齒保健,這工作並不困難,但需要有人做,而且必須一直做下去!」王剛毅感慨,這麼多年了,台東的牙醫仍然不足,真希望有更多牙醫師投入,一起改變醫療荒漠的台東。「台灣醫師,您在哪裡?」 捨台大工作舉家搬遷台東。回首二十多年前,偶然看見東基刊登「台灣醫師,您在哪裡?」的廣告,王剛毅坦言有些心動,但並未馬上行動,畢竟要考慮家人的感受,「舉家移居台東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直到兩年後,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應台大愛心團契邀請到台大演講,眼見被當地人暱稱「譚爸」的譚維義,雖已70歲且退休返美五年,仍心繫台東,返台積極幫東基尋找醫師。「台灣醫師,您在哪裡?」譚維義的聲聲呼喚,打動了時任台大醫學院副教授的王剛毅,篤信基督教的他,開始認真思考移居台東。他坦言,台大的工作環境、薪資、地位,在醫界都令人稱羨,更何況移居還牽動一家人,「做這決定確實有過掙扎。」他徵詢妻子朱碧蘭的意見,乍聞丈夫動念要到台東服務,朱碧蘭反應很直接,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反問:「台東?台東在哪?」直言當下她被嚇到,腦海一片空白,完全沒有頭緒。「這樣的變動太大,簡直就像要移民。」而且兩個孩子都還讀國小,「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改變好嗎?」但拗不過王剛毅的遊說,朱碧蘭最終還是同意了。「我很感謝妻子和孩子,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一路走來。」王剛毅表示,當年台東的交通、環境與現在落差很大,一家人過來,尤其學齡孩子更需要調適,「為了配合我,他們很不容易。」王剛毅的次子王安迪坦承,當初不太理解父親為何做此決定。他還記得從小父親就帶著全家一同支援山巡,父親親力親為的態度,以及來自居民的回饋,讓他以父親為傲,也逐漸了解父親堅持來到台東的動機。如今,王安迪也以所學奉獻台東,王剛毅備覺欣慰。東基無牙醫停診三年,儀器到人員,從頭打造起。王剛毅初到東基時,東基牙科因請不到醫師已停診三年,雖有硬體器材卻只能當擺設。王剛毅一肩扛起所有工作,成了「職場全能王」,從儀器補充、人員教育訓練、爭取相關資源,樣樣都必須自己來、親手做。「其實做的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專長齒顎矯正的王剛毅表示,缺人,讓東基的牙科無法再細分根管治療、假牙製作等,遇到患者需要專業根管治療就協助轉診,找北部專科醫師幫忙,「我只是做基礎工作、健牙觀念衛教推廣。」但別人可不這樣認為。東基副院長洪樂堯表示,他比王醫師晚一年進東基,從初次認識到現在,看到的王醫師就是「不斷努力、用心做事」,不僅在醫院,更深入偏鄉,把牙科治療及保健服務帶進台東無醫鄉。大武鄉大鳥國小的小朋友,多年前曾在黑板寫下未來的心願,「長大後要像王醫師一樣,把自己的能力回饋給別人」,純真的童言,真切反映出「王醫師」在他們心中的分量。來自民間這些心聲,成為鼓舞王剛毅繼續在偏鄉孤獨前行的動力。王剛毅說,來到台東一直有個心願,就是走進偏鄉,推展牙齒保健、治療,幫助更多的人,因此山地巡迴醫療相對就很重要。宣導「顧好四顆大臼齒」,巡迴醫療進入校園與部落。二十年多前初到部落巡診時,來看牙科的患者不多,雖然他聽說部落裡不少長者長期吃檳榔,牙齒、口腔保健都不好,但多數長者似乎都不好意思看牙。當時團隊正思考要如何宣導讓更多人願意看牙,剛好一名國小老師帶十多名學生到醫療站排隊看牙,但一上午最多才看四、五人,上課時間都延誤了,他才想到牙科巡迴醫療要進駐校園,才可以服務更多孩子。2001年開始,王剛毅帶著東基牙科團隊與校護合作,開著巡迴醫療車深入大武、達仁、延平等偏鄉校園。多數家長、孩子不知牙齒還要保健,為孩童治療之餘,衛教更顯重要,「顧好四顆恆牙、第一大臼齒」,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王剛毅說,孩童大約6歲前後開始換牙,長出來的第一顆恆齒也就是「第一大臼齒」又稱6歲牙,但不少家長誤認第一大臼齒是乳牙,也不知道如何保健,不少孩童牙剛長出來就蛀掉了,他才會不斷提醒。「都會區資源豐富,學校會定期為學童做牙科健檢,多數家長也會安排孩子定期看牙,但偏鄉不同,山區沒有醫院、診所,家長怎麼可能帶孩子坐大半天車來看牙?」解決之道就是擴大巡醫範圍,為此,王剛毅又主動加入台東縣牙醫師公會的「無牙醫鄉巡迴醫療計畫」,利用寒暑假,走訪南迴各鄉的國小,到校幫孩子看牙。南迴巡迴一趟百公里起跳,為「無卡兒」看牙解套。東基總務部管理師溫志威說,南迴服務看似簡單,但來回一趟都是百公里起跳,更別說山區道路崎嶇顛簸,過去醫療服務車一年跑的里程數約上萬公里,去年受疫情影響部分服務暫停,一年下來仍跑了4800公里,辛苦可想而知。巡迴醫療常遇到弱勢家庭孩童,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有些連健保卡都沒有,部分校護也說,「偏鄉無卡兒問題,真的很難解」,但王剛毅認為,可以想像無卡兒的牙齒問題更多、更該看牙,「這才是巡迴醫療的目的。」為讓無卡兒也能治牙,王剛毅聯絡社工,透過東基醫療貧困基金,爭取社會資源及愛心捐助,為無卡兒醫療解套,近五年已為140名無卡兒看診。儘管巡迴醫療占用王剛毅大半時間,但他仍以兼任方式,每月回台大醫院門診,直到去年10月,才結束長達22年南北奔波的歲月。他表示,雖然辛苦,但可讓自己保有回台大學習的機會,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為需要轉介的台東患者爭取更多機會。除了回台大兼診,王剛毅也熱情支援花蓮門諾醫院齒顎矯正門診,早期每周一次、後來兩周一次,前後長達18年。周五清晨從台東出發,經常看診忙到入夜,晚上就住在門諾宿舍,隔天才回家。「我只是做自己該做的事。」王剛毅表示,在偏鄉服務的日子很開心,轉眼他已66歲到了退休之齡,但只要身體還能負荷,仍會在巡迴醫療這條路走下去,但最終仍須交棒,期待年輕的牙醫師能接手奉獻,讓這份有意義的工作,做得更長、更久。王剛毅小檔案年齡:66歲出生地:基隆市學歷:台灣大學牙醫學系醫學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口腔生物學系博士現職:台東基督教醫院牙科主治醫師經歷:台大醫院牙科部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牙醫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事蹟:移居台東,投入偏鄉牙科醫療服務。除在醫院開設門診,更投入山地巡迴醫療。與學校護理師合作,守護偏鄉孩童的牙齒健康。在齒顎矯正專科醫師人力不足的年代,支援花蓮門諾醫院近18年。
-
2022-10-05 醫療.牙科
牙齒能留下幾顆影響老後生活品質 專家教40歲後就要留意的口腔保健
編按:隨著年紀增長,是否發現吃東西容易塞牙縫、牙縫變大、或是牙根露出的部分比以前多?其實掉牙的原因,除了蛀牙和牙周病等牙齒相關疾病,也包括年齡因素帶來的影響。許多研究指出,高齡者的照護和死亡風險,其實和「能留下幾顆牙齒」有著密切關係,避免老後一口無牙,中年之後,就要開始留意牙齒健康。你是否屬於「感覺牙齒有狀況才會去看牙醫」的人?如果是的話,到了40歲以後,這樣的習慣該有所改變了!不少牙醫師提醒,中年後如果不更積極維持牙齒的健康,就可能會導致提早掉牙、無法再用自己的牙齒吃東西。台灣65歲以上缺牙率達6成 缺牙可能導致哪些影響?雖然人們的平均壽命隨著醫學進步不斷在延長,我們的「牙齒壽命」卻沒有跟上。包含智齒在內,成人全口牙齒共有32顆,根據國民健康署在2015年的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熟齡族群,僅42.1%保有24顆以上牙齒,全口無牙者的比例則達到25.8%。沒有牙齒,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想像一下,如果一張開嘴巴,是一口搖搖欲墜、蛀牙或發炎的牙齒,或是根本沒有牙齒,那對於咀嚼、甚至說話都可能會造成阻礙,而這兩者都是影響日常基本活動的重要因素。此外,缺牙之後如果沒有及時填補,也可能會造成齒列歪斜、影響臉部肌肉等問題,對於外表的美觀也會有一定影響。有鑑於「盡可能留下可使用的健康牙齒」與高齡者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日本齒科醫師協會和厚生省(相當於台灣的衛福部)在1989年就提出「8020運動」,也就是「80歲之前留有20顆牙齒,就能夠保持健康愉快的飲食和生活。」因此,減少缺牙、並盡可能保持強健的牙齒,可說是熟齡族群必須多加留意的重要健康課題。老化可能讓牙齒更容易生病 熟齡族易有哪些口腔問題?究竟隨著年齡增長,牙齒可能產生那些狀況?以下是熟齡族群最容易發生的三大口腔健康問題:1. 蛀牙可能會有人認為,蛀牙和年齡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事實上並非如此。隨著年齡增長老化,支撐牙齒的齒槽骨會逐漸流失、牙齦也會隨著逐漸萎縮,導致原本包覆在牙齦內接近牙根的部位暴露在外。若沒有注意清潔保養,就很容易造成牙根處的蛀牙。2. 牙周病牙周病並非高齡者特有的疾病,但隨著年紀增長,牙周病也可能會隨之惡化。堆積在牙齒周圍的牙垢,會成為牙周病菌的養分,進而成為牙菌斑、甚至腐蝕牙齦和琺瑯質,最終造成掉牙。而掉牙之後如果沒有及時填補,也可能會造成咬合困難,進而影響正常咀嚼進食。包括蛀牙、牙周病在內,其實都是屬於感染性疾病的一種,不少高齡者因為有慢性病,造成體內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下降,這些狀況也都可能讓蛀牙和牙周病的情形更為嚴重。3. 磨牙因為磨牙或習慣性用力咬牙,導致牙齒產生磨損、裂開等情形,在醫學上被稱為「咬合創傷」。特別如果是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會因為特別脆弱而容易斷裂,若牙根已經斷裂時,就只能拔除。其中,「牙周病」又是熟齡族的牙齒頭號殺手。根據日本在2018年的一項調查指出,成年人導致拔牙的原因,約有4成都是因為牙周病。由於牙周病的病程屬於慢性發展,前期沒有疼痛症狀時,如果沒有定期檢查牙齒的習慣,就可能不容易察覺,等到發現狀況時,往往症狀已經不輕。如何保養牙齒健康?正確清潔、按時回診「健檢」最重要那麼,該如何正確保養牙齒,維護口腔健康?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進食後一定要清潔牙齒的習慣。吃完東西後,口中殘餘的食物殘渣會被口腔內的細菌消化後轉為酸性物質,進而腐蝕牙齒表面、影響口腔環境健康。因此確實刷牙,清除口中的酸性物質,讓口腔維持清潔,就能有效減少避免蛀牙和牙周病。此外,刷牙並不是「有刷就好」,因為牙齒屬於立體構造,包括牙齒的上端、左右兩側以及齒縫,要仔細每一顆都徹底清潔,建議至少要花3~5分鐘好好刷牙。正確的刷牙方式,應是刷毛表面和牙齒表面成垂直90度角,像是震動般左右小幅度的清潔,同一處表面建議要刷約20下。如果有配戴活動式假牙者,也一定要取下假牙做徹底清潔,以免藏汙納垢。刷牙順序則可依自己的慣用手,想像一筆連貫劃過牙齒內外的四條線,依序完成即可。選擇牙刷時,應選擇刷頭小、刷毛偏軟的款式,刷牙時力道輕柔適中,才不容易磨損牙齒表面。而牙刷刷毛如果已經有爆開的情形,就不宜再使用,建議平均1~2個月就可更換。而睡覺時因為唾液分泌減少、容易增進酸性物質作用,如果白天沒能好好徹底清潔牙齒,每天晚上睡覺前的這次刷牙務必要仔細確實,並可以搭配含氟的漱口水,讓口腔維持清潔狀態。除了牙刷之外,也建議搭配使用牙間刷和牙線,可以更好地清除齒縫間容易被忽略的牙垢或食物殘渣。此外,由於高齡者容易因為荷爾蒙分泌減少、老化以及慢性病的影響,口腔內的唾液會逐漸減少,唾液具有幫助口腔清潔、減少細菌滋生的作用,因此不妨平時可以適度按摩臉頰下方、下巴延伸到臉頰兩側的唾腺部位,促進唾液分泌。綜合以上所述,每天維持正確清潔口腔的習慣,每半年到牙醫診所檢查,做好口腔保健,就能讓牙齒陪伴我們走更長遠的路!資料來源/Oral Health Online、日經新聞原文:牙齒能留下幾顆,對老後健康和生活品質大有影響!40歲後就要開始留意的口腔保健
-
2022-09-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假後恐迎來新一波疫情!染疫醫師分享喉嚨痛緩解、吃抗病毒藥黃金時機最實用經驗
BA.5疫情升溫,指揮中心估計中秋連假後單日本土確診案例恐上看6萬例,許多人可能已發現周遭染疫的人多了起來。雖然歷經今年五月大量病例出現,大家對與病毒共存不再害怕,但若自己染疫,症狀上身還是很不舒服。《元氣網》整理多位染疫醫師心得,從緩解喉嚨痛、服用抗病毒藥物到調適心情、避免長新冠並重回正常生活,提供建議。五花八門的症狀如何緩解魔王級症狀第一名 喉嚨痛讓名醫理解為何有人想安樂死《元氣網》陸續刊出「當醫師確診時」,發現醫師們染疫後,和一般人一樣必須對抗病毒帶來的痛苦,尤其喉嚨痛名列不適症狀第一名,大家幾乎異口同聲以「如同刀割」來形容,而根據染疫醫師經驗,最好紓緩的方法是吃軟滑食物與飲用冰涼飲料,如果吃止痛藥會讓自己比較好過,千萬別忍住不吃。心臟外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五月十五日確診,他說不擔心自己重症或死亡,但感染後的喉嚨痛,讓他「第一次明白為何有人想要安樂死」。緩解喉嚨痛的菜單 軟滑冰冷食物和多喝水染疫後,魏崢第一時間將確診訊息發公開信給全院同仁,除了請大家別因染疫害怕,還介紹好吞又容易下嚥的食物、以及建議使用的退燒止痛、止咳藥以及消炎藥。魏崢建議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包括木瓜、牛奶、原味優格、豆花、布丁、蒸蛋、白煮蛋的蛋白和橄欖油或苦茶油等。他更提醒,水分要充分補充才能化痰,清水容易嗆到的話,可以木瓜牛奶或豆花代替,吞服藥物時亦然。台中榮民總醫院副院長傅雲慶也說,「其實喉嚨真的很痛」,連吞口水都會痛。他在隔離期間仍參加多個線上會議,還要演講,為了不缺席,他先吃止痛藥和止咳藥才上陣,「工作任務還是要做的。」服用清冠一號 對改善喉嚨痛也有幫助除了服用緩解症狀的止痛藥和止咳藥,傅雲慶也嚐試清冠一號,並且多喝開水。清冠一號服用之後,症狀的確有所改善,喉嚨不再像之前難受,喝水也比較順口,後來再有親友染疫,傳雲慶除了請大家不要恐慌,也建議他們可以服用清冠一號。至於所有症狀中最讓傅雲慶困擾的喉嚨痛,因為隔離前剛好有人送他兩大罐自己種的有機桑椹原汁,他加了冰水喝了兩周,這和乙醯胺酚類止痛藥一起,陪他度過喉嚨最不舒服的艱難時刻,「前五天真的很不舒服,但之後就慢慢好了」。名醫開藥單緩解不適 呼吸困難要掛急診 魏崢建議的藥品名單中,退燒止痛首用普拿疼,每天不要超過5顆,但它不具消炎作用;對喉嚨嚴重發炎者,希樂葆(Celebrex)效果可能更好,借助其抗發炎效果讓喉嚨舒緩。而他喉嚨的症狀則是在服用類固醇後,快速緩解,也建議醫師可以評估開立類固醇藥物;Brown 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魏崢提醒,如果有自己無法處理的狀況,尤其呼吸困難,請馬上掛急診。魏崢家中未備有血氧機,也會擔心快樂缺氧,他運用醫師專業,使用聽診器聽聽自己肺部,一般民眾可在家中走動或爬樓梯,是否變得易喘、難呼吸,如果是就要考慮諮詢醫師。症狀其實不輕 比流感還難受新光醫院急診科臨床研究醫師吳紋綾開始出現症狀時,快篩陰性,隔天繼續上班,但同事注意到她的精神特別不好,幫忙PCR竟檢出陽性。確診後,她的咳嗽嚴重、上吐下瀉,也是以刀割來形容喉嚨痛,吃東西、吞嚥都痛,問診也很困難,「確診後並不如大家所說是簡單的感冒。」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胸腔及加護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國賢說,確診後第三到五天是最不舒服的,經過服用鼻炎、咳嗽藥物、普拿疼及抗病毒藥物後,症狀才逐漸緩解。但令他痛苦的是,喉嚨乾的嚴重,一天就算喝五、六公升的水,仍會覺得口乾,他認為「Omicron這隻病毒還是比想像中強!」不能當作流感看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弘孟確定染疫後,最擔心「同仁不要因我受累、被我感染。」住院期間,他咳嗽、流鼻水、鼻塞,就自己多喝水,一直到第三天,跟同仁說咳嗽讓他不太舒服,請醫師為他開藥,他也在病房內做呼吸復健運動,增加肌力、體力,維持肺部健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內科部一般內科感染科主治醫師施長慶堅持幫老病人看診,開慢箋、看檢查報告,「不想影響病人的就醫權益。」他總是強迫自己多喝水、服用止痛藥,盡管喉嚨還是不舒服,聲音沙啞,講話時疼痛,但堅持下來。部分患者嗅覺暫時喪失也有醫師嗅覺暫時喪失,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級泌尿科主治醫師曲元正說,染疫後其實沒有太驚訝,也沒有想太多,認為「Omicron就只是小感冒」。只是久違的發燒,讓他在床上躺了好幾天,他沒有服用抗病毒藥物,只吃了一些藥讓自己症狀緩解,例如普拿疼等,並且多喝水,自覺與過去面對感冒並沒有什麼差異。但確診第二天後,曲元正叫了外送便當,吃了第一口,就發現「沒味道」,那時候還問了太太,便當好吃嗎?太太馬上說「很好吃啊,還蠻鹹的」,曲元正馬上知道自己應該是嗅味覺異常,開始憂心會不會造成永久的傷害,還好後續幾天味覺慢慢恢復。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染疫後,喉嚨不舒服到不想說話,除了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太太會煮雞湯、鱈魚、牛小排等,提升免疫力。不過,染疫後味嗅覺異常,吃東西感覺味道很惡心,幾乎吃不下,雞湯、雞肉都是強忍著吃。「唯一沒有改變的味道,就是蘋果,所以吃了很多蘋果。」服用大量維生素D和C 精神及體力變好「吃大量維生素D」,這是奇美醫學中心品質管理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欽明平時的習慣,染疫後他一個人在老家隔離,每天喝大量的水,並採行「維生素D療法」,補充大劑量的維生素D,同時也補充維生素C,吃了這兩種維生素後,讓他感到精神及體力變好。「其實身體也是有不舒服的,特別是病後前幾天。」陳欽明表示,就像感冒一樣,有喉嚨癢、鼻塞、流鼻水、體力不濟等症狀。平常注重健康、有運動習慣、固定補充維生素D的他,有視訊看診,症狀都還好,於是沒有請醫師開藥服用,也因為沒有發燒,連常備的普拿疼都沒有使用。服用抗病毒藥物有黃金時機 嘴巴苦苦靠布丁、蜂蜜緩解不少醫師染疫後服用抗毒藥物,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說,診所配發的抗病毒藥物救了他,他吃了藥之後也了解藥物療效和副作用,可以向患者說明親身經驗。他確診當天咳得很厲害,晚上服用抗病毒藥物後,隔天症狀即緩解,周六確診,周三再快篩就陰性了,「真如仿單所寫,嘴巴有苦苦的感覺,只好靠布丁、蜂蜜緩解。」掌握黃金時機 及時給藥「掌握黃金時機給抗病毒藥物,可能是救命舉動!」高雄市耳鼻喉科醫師鄭仁信染疫確診3天後,病情急速惡化,連吞口水也嗆到,診斷為「急性會厭炎」,住進加護病房。患有肝炎、氣喘病史的他,還好經醫師友人提醒要及早使用抗病毒藥,否則後果恐怕更嚴重。「服用paxlovid是經專業醫師裁量權判斷,加上有肝炎、氣喘病史,符合用藥適應症。」鄭仁信指出,若沒有及早用藥,後續可能引發肺部浸潤,大面積感染造成ARDS急性呼吸道窘迫症。起初鄭仁信認為自己只是輕症,不以為意,未料吞口水竟嗆到,吞嚥困難,緊急到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掛急診,蜝至被收治到加護病房。住進加護病房後,醫師來巡房,他意外與大學同學重逢,這名醫師不忘發揮同事愛,幫忙買鄭仁信想吃的蒸蛋等食物,也給予心理支持。除了用藥 也要休息足夠牛道明BMI31,屬高風險族群,看診後服用Paxlovid治療,2至3天後,不適症狀減輕,完整服藥5天後快篩陰性,第7天出關,雖然身體仍感疲憊,但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連續兩天到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施打站督導。不料,他又出現肌肉痠痛、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喉嚨不舒服等症狀,再經PCR檢測,Ct值竟只有18。他說,這是服藥後未完全殺死體內病毒,加上沒有好好休息,導致病毒量再次反彈,「醫學文獻報告,確診者快篩陰性後,病毒反彈比率約占2%」,沒想到他就是其中之一,可能與自身免疫力不佳有關。牛道明暫停門診,在家視訊上班,7天後再次PCR檢驗,Ct值仍維持18,「心情盪落谷底,變得非常差」。面對病毒反彈,牛道明內心既驚訝又沮喪,很憂慮會引發重症,也擔心影響到心臟等器官傳導系統,很怕在看診時會「突然倒下死掉」,但如果遇到了,還真的無法避免。病毒量持續反彈「並不尋常」,應該是生病後沒有好好休息,這次他請中醫師同學診斷,開立類清冠一號,再搭配吃維他命D、鋅片來提升免疫力,症狀才慢慢好轉。他提醒確診者,一定要完全休息把病養好。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阮理瑛提醒確診者,不要排斥用藥,服用藥物可減輕許多痛苦,如果不吃藥,而讓身體承受著諸多的不舒服,這一點很划不來。染疫影響生活節奏北漂醫師 每天打電話跟爸媽報平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緩和醫療科主治醫師吳柏澍認為,工作上的應變相對單純,確診後的「第一個功課」是要讓爸媽知道,但又不希望爸媽太擔心。他是南部人,在台北一個人住,「確診後報平安」是北漂年輕人都會遇到的難題。所以他先跟姊姊討論後,再打電話給爸媽。7天隔離期間,吳柏澍每天都打電話給爸媽,聊聊現況,重點是「讓他們聽聽你的聲音有元氣、知道每天的隔離生活都過得滿好的。」比如說,家裡物資無虞,自己煮東西吃,也有叫外送,沒餓肚子。他屬於重症風險較低的一群,雖然發燒、全身痠痛,身體累累的,但症狀不嚴重,也逐漸改善。因應居家隔離 事先沙盤推演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蔡淑怡和孩子一起居家隔離,她建議,家長能做的,就是把物資、資訊、流程都做好準備,不要恐慌。家裡有足夠食物,有常見症狀的兒童用藥。記得應注意的警示症狀,如果警示症狀沒出現,盡可能在家照顧,因為去醫院要等更久,孩子也會很不舒適。家長也要預先沙盤推演過送醫流程,包括先找好能幫忙開車送醫的親友,在隔離過程中與親友保持聯絡。不要驚慌 紓緩情緒保持平靜四月下旬確診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急診主治醫師段德厚說,確診當下心情很複雜、內疚,還連累其他同事跟著做PCR篩檢、隔離,無法和大家在第一線拚戰,但很感謝急診同仁支持與體諒。61歲的段德厚有高尿酸、高血壓、高血脂、過敏等慢性病,體重過重,牙齒根管治療兩三個月都沒起色,他很憂心確診後身體的情況,「一切只能交給上帝」。他在集中檢疫所隔離,生活很孤單,幸好帶著吉他,在隔離期間彈吉他舒緩情緒。調整心境面對多變疫情染疫之後 醫師說:「我要對自己好一點。」指揮中心統計,九成九以上的確診者都屬輕症,但也有醫師痊癒後咳嗽、易喘。施長慶在家裡做重訓,以及開合跳等心肺運動時,就比染疫前更容易喘,必須休息久一點。雖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但為了盡快恢復到原先體能狀況,仍需強迫自己運動。把身體準備好 以便走更長遠的路確診後牛道明最大感受,「健康真的很重要」。歷經染疫21天康復後,他想「該減肥了」,希望從現在87公斤減到75公斤。不過,染疫後仍感覺容易疲累、肌肉痠痛,現在晚上6點多回家後會先躺30分鐘,待恢復體力後,再起床吃飯、做事,希望持續多休息,把身體準備好,以便走更長遠的路。天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翁國益喜歡從事耐力運動,平常就跑步及游泳,確診後,他恢復正常做運動,從紀錄來看,的確與染疫前有段差距,心律較快、表現較差。他研究很多運動選手資料,發現有的運動員疫後恢復與染疫前相同,也有人無法恢復如前,幸好他逐步恢復正常。防護做好 自我提醒格外小心染疫後的李國賢,更懂得病人心情,也能有同理心對待確診病人,他表示,現在他對Omicron這個疾病更加敬畏,絕對沒有如外界所說的像流感那麼簡單,並不會把它當作普通疾病看待,即使認為自己防護做得再好,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時刻會自我提醒要格外小心,同時慶幸他只是輕症,才能快速地重回崗位幫助病人。曲正元說,染疫後,自己對新冠肺炎有新的認識,覺得不宜簡單用「小感冒」來形容。現在的自己雖然有了「無敵星星」,但還是不敢大意,個人的防疫措施做得更完善,也會自主與人保持距離,不是擔心二次染疫,而是擔心自己是不是有可能感染給他人。「染疫,真的讓我獲益良多。」陳欽明表示,隔離期間,不僅做了許多平常沒空做的事,更讓自己有機會停下腳步,思索人生方向。他一向是停不下腳步的人,上班時,總是忙工作,生病時,才感悟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對自己好一點。」平時累積資本 調整心境面對突然的變動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奕萱結束隔離返回工作崗位時,不少老病人送上關切,有人還煞有其事地說,看到「林醫師」臨時請假一周,便猜到是確診。她說,這些診間的有趣對談也告訴大家,「即使醫師,也是會生病的」,大家都一起在面對這場疫情。「大家無法百分之百臆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事,能做的就是平日有所準備。」林奕萱說,新冠疫情像突發緊急事件,誰都可能遇上,遇上時也在審視大家平常在健康上、經濟上或人際關係上是否累積足夠的「資本」,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生活擾動,心境的調整,十分重要。【延伸閱讀】>>「當醫師確診時」完整系列報導
-
2022-07-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有三高、慢性病「坐在救護車上,好像有可能一去不回」 兒科醫段德厚自曝康復後對體力沒信心
「發現自己確診,內心很沉重……。」四月下旬確診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急診主治醫師段德厚說,當下心情很複雜、內疚,還連累其他同事跟著做PCR篩檢、隔離,無法和大家在第一線拚戰,很感謝急診同仁的支持與體諒。段德厚成為案號「37094」的確診者,屏東縣府在疫情新聞稿寫著,「案『37094』是某醫院急診醫師,院方當日中午急診停診,全面清消,召回看診病人、家屬與接觸的醫護人員採檢,共146人全部陰性。」回想4月18日確診那天,段德厚說,當天只是喉嚨有點不舒服,前一晚則有些惡心感覺,心想應該沒事,未料上午驗PCR、中午報告出來,科主任告知:「段醫師,你呈陽性反應,要再做第二次PCR」,於是他待在急診室外的負壓隔離空間,等了一段時間,確定確診了。「身為醫護人員,應該要更小心。」段德厚表示,當他走出負壓隔離空間,看到小兒科、急診的同事們排隊做PCR「很內疚」。由於當時確診者要到集中檢疫所隔離,他立即回家收拾行李,也不停接到電話,警察局、衛生局、醫院感控等單位都打來進行疫調,好幾個小時都在回應相同問題。得知確診後,段德厚很難過,心情很複雜,「怎麼這樣子感染了?」他回家收拾完東西,等救護車載他到集中檢疫所,他說,當救護車抵達大樓樓下時,場面很震撼,閃紅燈,穿著兔寶寶裝的人下來,我拿行李上車了,問要去哪裡?都回不知道。「坐在救護車上,好像有可能一去不回的心情。」61歲的段德厚有尿酸、高血壓、高血脂、過敏等慢性病,體重過重,牙齒根管治療兩三個月都沒起色,他很憂心確診後身體的情況,「一切只能交給上帝」。救護車抵達集中檢疫所,「有種被關的感覺,漆黑的大樓,不知道是哪裡」,段德厚用手機google定位,才知道所在位置。進入集中檢疫所前要檢查行李,當時他還沒症狀,收拾行李時帶上一瓶紅酒,想說若睡不著可以喝,但紅酒被穿著兔寶寶裝的工作人員攔截收走。段德厚說,確診第一晚還好,隔天開始發高燒38.8度,出現發抖、肌肉痠痛、很累、嗜睡等症狀,吃長效型止痛藥退燒,斷斷續續睡了三天,症狀比流感還嚴重。高燒三天後,症狀逐漸減輕,但牙齒開始痛,還好有吃藥控制,到了第七天仍覺得很累,很怕有長新冠的後遺症。「在集中檢疫所生活很孤單,只有一個人,沒人跟你說話,一整天的廣播很多,講中文、英文、泰文、印尼文四種語言,提醒不能亂跑、會罰錢。」段德厚說,早上八點廣播量體溫、拍照上傳,八點半取餐吃早餐,餐點放在門外小椅子,取餐時戴口罩、中午十二點取午餐、下午一點多將垃圾綁好放門外、下午三點量體溫,五點半取晚餐,晚間九點丟垃圾。幸好帶著吉他,在隔離期間彈吉他舒緩情緒。確診復原後,起初段德厚很抗拒回到工作崗位,「對體力沒信心」,解隔初期在家自我健康管理,容易心悸、心跳變快,說話激動時易喘,有些太細節的事物,容易記不起來。這段期間很感謝朋友們相助、幫忙送藥等,他也對醫院同事感到抱歉,在疫情升溫時,無法在第一線跟他們打拚。隨著疫情升溫,孩童確診增加,他建議家長,不要過度緊張,如實描述病徵,相信醫師判斷。醫師小檔案姓名:段德厚 頭銜: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急診主治醫師確診時間:4月18日如何感染:可能在急診感染症狀:發燒、發抖、肌肉痠痛治療:吃止痛藥一天兩顆、牙痛吃抗生素一天兩顆給確診者一句話:現今確診者多,要相信醫師判斷,家長面對孩童確診,不要過度緊張,應如實描述病況。
-
2022-02-28 新聞.元氣新聞
「物超所值」 停復保就醫第1名:牙科
詬病多年的健保停保制度即將廢止,未來出國未滿兩年者不得停保,仍須繳交保費,預估每年增加廿六億保費收入,平均每年影響十六萬旅外國人。旅外國人返台後復保,主要治療哪一種疾病呢?答案是牙科相關疾病,返台後約四分之一至牙科門診。衛福部健保署統計短期停復保民眾就醫前幾項疾病,歷年均以牙科相關疾病名列第一,其餘為背痛、良性腫瘤、心臟病、急性呼吸道感染、肌肉軟組織病、白內障等;牙科疾病約占四分之一點值,其餘點值占率都只有百分之二到三,遠遠不及牙科。北部某大醫院牙科醫師表示,台灣牙科醫療品質高、價格偏低,可謂「物超所值」,以洗牙為例,在美國洗一次牙約需六、七千台幣,但台灣只需一百多元掛號費;在美國做根管治療,約需兩、三萬台幣,台灣則是健保全額給付。有機會返台,當然安排牙科門診。部分海外留學生批評,取消停保制度,等於讓他們兩地都得繳交保費,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說,「停保是例外,續保才是正規。」早就應該回歸合情理的做法,一整年健保費也才幾千元,「繳好繳滿」,對於旅外民眾來說不見得不划算。健保署承保組專委盧麗玉表示,一○八及一○九年辦理短期內辦理停復保的人數分別為九萬一千多人、五萬四千多人,平均六成六復保民眾有就醫的紀錄,平均繳納保費高於平均醫療點值,健保並未虧到錢。不過,去年受疫情影響,出入境不方便,僅一萬兩千多人復保,返台後就醫率明顯提高,為七成八,平均繳納保費比醫療點值少了兩千四百多元,等於健保小虧一點。
-
2021-11-16 該看哪科.牙科
牙醫解析/蛀牙後一定得抽神經?抽完神經有需要做假牙嗎?
「醫師,我的牙齒好痛!」李先生痛苦地說。「痛多久了?」「之前是吃東西時牙齒很敏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李先生摀著下顎說,「昨天開始痛得很厲害,整晚都沒辦法睡。」檢視過蛀牙後,醫師說:「你的蛀牙很深,已經進到牙隨腔,應該要抽神經喔。」蛀牙是非常普遍的狀況,根據調查,台灣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65.43%,平均齲齒顆數達3.44顆 ,18歲以上成人齲齒率更高達87.99% 。贋復補綴專科方煥華牙醫師指出,如果蛀牙侷限在牙齒外層的牙釉質,患者通常只會感到輕微不適,牙科醫師的處理方法,是把遭受感染的區域清除乾淨後,以樹脂材料或者是陶瓷材料去做修補,就可以保留牙齒的神經跟大部分牙齒的結構。如果蛀牙已經攻入牙本質,甚至到達底下的牙髓腔時,患者的酸痛、敏感就會演變成抽痛,甚至是劇烈疼痛。這時大概都會建議進行根管治療,方煥華牙醫師解釋,根管治療的目標是把底下受感染的牙髓神經清潔乾淨,盡可能地保留牙齒的結構。「通常我都會做一個比喻,抽完神經的牙齒,其實就像是阿里山上那棵被雷擊過的神木,它的中央可能會空掉,保留下它外層的外殼,」方煥華牙醫師說,「僅留下外殼的牙齒會變得脆弱,所以在根管治療完成之後,通常會建議在外層的部分,使用牙冠去做修復會比較合適。」倘若蛀牙太厲害,使牙齒構造遭到嚴重破壞,大概就只能將牙齒移除,後續再考慮以植牙或牙橋來重建。固定式假牙的種類有哪些?修復牙齒的時候,牙醫師會評估牙齒缺損的狀況。如果缺損的範圍很小,只局限於牙冠,尚未影響到牙髓神經,而且大部分的牙齒結構都健康的情況下,方煥華牙醫師說,我們可能會建議用全陶瓷嵌體來進行修復,全陶瓷嵌體的好處是密合度跟外觀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水準,降低後續在邊緣出現二次蛀牙的問題。如果缺損的狀況比較嚴重,例如抽完神經的牙齒,基本上算是搶救下來的牙齒,我們會希望盡量把它留下來,所以會做一個保護裝置,像安全帽一樣,假少牙冠或牙根斷裂的機會。如果牙齒已經拔掉,缺了一個洞,該怎麼辦?「比較直觀的想法是搭一座橋,」方煥華牙醫師說,「想要搭起一座橋,跨過這個缺牙的區域,勢必需要前後兩個橋墩來支撐固定,所以老一輩常說,缺一顆牙要做三顆牙,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缺牙的數目越來越多時,便需要比較多顆牙齒來當作橋墩,才能支撐起較長的牙橋。方煥華牙醫師比喻說明,「有點像我們請前後兩位同學,幫忙完成缺課同學要做的事情,當缺課的同學越多,便需要更多同學幫忙,才能把事情做完。」如果缺了牙,卻不想要去傷害其他的牙齒,就得考慮無中生有,也就是植牙。方煥華牙醫師說,我們經常稱植牙是「第三套牙齒」,因為乳牙是第一套,恆牙是第二套,植牙是第三套。植牙的好處是無中生有,如果不想傷害前後兩顆牙齒,或是前後兩顆牙齒的條件不好,不適合擔任牙橋的橋墩,就會考慮以植牙的方式去處理。常見假牙材質有哪些?固定式假牙的常見材質有幾種,包括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等。方煥華牙醫師指出,近年來陶瓷類的材質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金屬材料需要靠鑄造,因為製作的手法會比較繁複,工時通常都是1至2個禮拜以上。「全瓷材料可以藉由電腦去輔助,所以製作的效率跟經濟度都有較好的進步跟成果。」方煥華牙醫師說,「全瓷補綴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牙齒的顏色與外型,比較接近自然牙。」全瓷牙冠之材料又分成陶瓷與二氧化鋯,陶瓷具有透光度,不過可能出現瓷崩、瓷裂等狀況;二氧化鋯的硬度高、耐用度高,立方體晶像結構也具有透光度,能夠提升擬真度。假牙製作流程全瓷牙冠有一個特色,就是製作過程中大部分是靠電腦去設計、切削,能夠提升精確度、縮短製作時程,不像傳統牙冠是用手工製作。製作假牙的第一步是印模,可以使用口腔托盤盛裝印模材料放入口內取模,也可以使用口內掃描機,透過掃描取得數位化的電子檔案。實體印模和數位印模都會送到牙體技術所,由牙體技術師進行後續製作。全瓷牙冠在電腦上設計完成後,會由電腦進行切削。傳統的陶瓷需要人工進行染色、燒結,目前也有預染型氧化鋯瓷塊,可先對照鄰牙挑選顏色後再進行切削,完工後的牙冠即具有擬真的漸層顏色與螢光效果,不需另行人工上色。最後,牙醫師會替患者安裝假牙,並確認咬合功能。預染型氧化鋯瓷塊的好處是,若在安裝假牙的過程中,牙醫師需要進行修磨、微調,也能維持逼真的顏色。若只於牙冠表層上色,經過修磨後,可能出現顏色落差。貼心小提醒台灣的蛀牙率很高,大家要確實做好牙齒保健,也要養成定期洗牙的習慣,一方面清除牙結石,一方面讓牙醫師檢查牙齒。早期蛀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可能不知不覺,方煥華牙醫師提醒,藉由定期檢查才能發現早期蛀牙,並及時治療!參考資料:1. 衛生福利部107年度「我國六歲以下兒童口腔健康調查工作計畫」期末報告書2.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之口腔保健-口腔診療教材,衛生福利部原文:
-
2021-10-01 醫療.牙科
牙齒掉落、斷裂怎麼辦?牙醫教保住牙齒關鍵處置
「噢!好痛!」二十多歲女大生在爬樓梯時不小心踩空跌倒,門牙猛力撞上樓梯扶手,嘴裡旋即冒出一股血腥味。「天啊,我的牙齒掉了!」女大生驚呼,睜大眼睛望著落在掌心的牙齒,腦海裡冒出好多問號,「現在應該怎麼辦?脫落的牙齒要如何保存?有可能把牙齒種回去嗎?」在外力撞擊下,牙齒可能會整顆脫出,贋復補綴專科方煥華牙醫師指出,如果處理得當,便有機會把牙齒裝回去,也就是所謂的復位。搶救掉落牙齒,請你這樣做「首先要趕緊找到掉落的牙齒,」方煥華牙醫師強調,「找到牙齒之後,千萬不要用衣服或衛生紙去擦拭牙根的表面。牙齒分成牙冠與牙根,牙根附著在齒槽骨上,本來就會帶血帶肉。牙根表面都是一些生長的細胞,倘若刷洗、擦拭牙根,可能會使牙齒復位之後的存活率降低。」比較理想的做法應該是小心地用手拿著牙冠部,以乾淨、室溫的水輕輕沖洗,將表面附著的塵土污物沖掉就好。沖洗乾淨後,可以存放在生理食鹽水或牛奶裡,如果沒有生理食鹽水或牛奶,可以將脫落的牙齒含在舌下部,然後立刻就近尋找合格的醫療院所去做復位跟固定。在事發當下正確處置,並即時就醫,才有較高的機會保住牙齒。牙齒斷裂位置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牙齒遭到撞擊時,也可能發生斷裂,方煥華牙醫師解釋,隨著牙齒斷裂的位置不同,處理方式也不相同。把牙齒剖半來看的話,從外到內,分別是最外層的牙釉質,中間的牙本質,最裡面的是牙髓腔,具有神經和血管。如果斷裂的位置沒有影響到牙髓腔,屬於比較輕微的狀況。在斷裂面乾淨的前提下,有機會將斷裂的牙齒黏回去。倘若牙齒過於破碎,牙醫師會考慮用樹脂材料去修補,或是以陶瓷性的材質製做全陶瓷貼片來進行修復。如果斷裂的位置破壞到牙髓腔,通常會建議先做局部或完整的牙髓組織清創,也就是根管治療或俗稱的抽神經。方煥華牙醫師解釋,治療完成後,沒有不舒服,才會進一步考慮如何復型,恢復原來牙齒的結構跟外型。可以使用樹脂材料、全陶瓷貼片,或製作牙冠。如果斷裂的位置已進到牙根,屬於比較嚴重的狀況,需要將牙根拔除,以避免後續的發炎、腫脹。後續可能得考慮植牙或牙橋,以恢復美觀及咀嚼功能。假牙的材質有哪些?無論是因為牙齒斷裂、蛀牙而接受根管治療的牙齒,後續大多需要製作固定式假牙,如單顆牙冠將牙齒罩起來,方煥華牙醫師解釋,單顆牙冠就像安全帽,可多一層保護,避免牙齒斷裂。固定式義齒會模仿原生牙齒的外型、功能去製作,常見的材質包括全金屬牙冠、金屬燒瓷牙冠、全瓷牙冠等,不同的材質具有不同的特性。方煥華牙醫師分析,全金屬牙冠具有延展性、密合度較高、較不會斷裂,但是因為顏色與自然牙不同,對美觀的影響較大。目前,陶瓷類材質在牙科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因為顏色與自然牙較相似、生物相容性高、強度與硬度高,方煥華牙醫師說,而且製作的時間較短,全陶瓷材質具有一定的優勢。全瓷牙冠的材質包括陶瓷、二氧化鋯等。陶瓷的透光度佳,不過硬度中等,可能出現瓷崩、瓷裂的狀況。二氧化鋯的強度較高,可讓假牙更為耐用,此外預染氧化鋯具有漸層顏色,可呈現自然色階。由於晶像結構的關係,氧化鋯能減少光線散射,提高透光度,且能產生螢光效果。所謂的螢光是因為自然牙能吸收不可見的紫外光,再發出藍色可見光。預染氧化鋯不用額外進行螢光染色,即可產生螢光,讓假牙呈現逼真外觀。前牙區的假牙對外觀影響較大,基於美學考量,可選擇透光度、擬真度較佳的材質,方煥華牙醫師說,後牙區的假牙必須承受咀嚼、磨牙等挑戰,必須選擇強度較高的材質。貼心小提醒當牙齒遭到外力撞擊而斷裂、掉落時,一定要即時處理,才能回復較佳的外觀及功能,方煥華牙醫師提醒,根據斷裂的位置不同,治療方式也不相同,務必及時就醫。妥善的假牙復形對於美觀及咀嚼功能皆非常重要,方煥華牙醫師說,假牙材質的進步,有助提升假牙的擬真度、耐用度。患者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依照不同的部位及需求,做出合適的選擇。牙齒掉落、斷裂怎麼辦?該補牙還是作假牙?牙醫師圖解說明搜尋附近的診所:牙醫一般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1-08-2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骨科名醫健檢才知有糖尿病 輕忽小傷口致動刀住院
當年處於不惑之年的我,在醫院員工環島旅遊後接受健康檢查,報告卻出現紅字,空腹血糖值竟然超過300mg/dL,進一步檢驗發現,罹患了遺傳性糖尿病,從那時起,我積極控制糖尿病及預防併發症。未料,一次牙齒根管治療,因未吃消炎藥而引發牙齦嚴重細菌感染,必須住院開刀治療。一時疏忽 下巴積膿需引流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較弱,如果沒做好傷口護理,容易導致嚴重感染,醫師都會提醒糖尿病病人不要輕忽小傷口,我尤其會特別注意。不過,去年7月左下側牙齒做根管治療時,牙科診所助理問:「要不要拿消炎藥?」其實是給含抗生素成分的藥錠,並非只有消炎止痛的功效,當下我竟謝絕了,現在回想真不知為何不拿藥,總之一時疏忽帶來後患。3、4天後,左下牙齦部位有點疼痛,我自認補吃藥即可,沒想到又過4天,我的下巴浮腫。這下子代誌大條,趕快掛自家醫院牙科,檢查發現細菌已深入牙齦等軟組織,我的下巴已積膿需開刀引流,要住院7天。侵入性治療前 先請教醫師「當自己轉換角色,醫師變病人,這才真正體會到無醫療專業背景的人面對龐大醫療體系,真的很需要醫師用同理心診察治療。」公立社區型醫院有家的親切感,我乖乖當耳鼻喉科的好病人,出院時像一般病人,對醫護同事相當感謝。開刀住院教會我另一件事,年歲漸長不要鐵齒,中年以上的民眾做侵入性治療之前,可以請教醫師,做一點高規格性的預防措施,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在治療前,徵詢醫師意見並遵照醫囑服用藥物,可降低發炎風險。在骨科門診看到的病症,多是一般痠痛問題,通常是因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過勞、失眠造成的,我都提醒自己保持正確坐姿,看診1小時就要站起來舒展肢體,平時維持定量運動的習慣。年紀大了 最好做緩和運動我42歲開始打網球,半年後雙膝出現痠痛等不適症狀,請醫師同事檢查,沒結構性的問題,而是突然間擴展體能,導致膝蓋不適應,於是休息1周和調整打球頻率獲得改善。但有些病人就此放棄運動,我會以自己為例建議病人,有了年紀最好從事緩和運動,循序漸進,不必急、不求快、不比勝負,並養成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身體狀態恆定是養生的不二法門。洪宗賢小檔案現職: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年齡:50歲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專長:•骨科微創手術•脊椎手術•關節重建手術興趣:文學創作、音樂、騎重機經歷:台中榮總骨科專科醫師、台中醫院及彰化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創傷骨科醫學會會員、骨質疏鬆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興大學法律系校友會理事
-
2021-07-2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防疫宅在家父母要小心!12歲童誤食32顆巴克球險腸穿孔
防疫期間,兒童宅在家要特別注意!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胡書瑋今天說,一名12歲男童在家拋玩成串俗稱「巴克球」的強力磁鐵珠,受到驚嚇不小心誤吞32顆巴克球緊急送醫,醫師發現巴克球竟全數在胃中竟吸附成戒指狀,趕緊以胃鏡異物夾取出,否則一旦磁球跑到腸道,隔著腸壁相吸、夾住腸壁,或是磁球吸附成一團巨球,甚至會腸壞死、腸穿孔。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安琪建議家長,當孩子疑似吞入異物而呼吸困難時,務必先以哈姆立克急救法暢通呼吸道,無論該物品是否有危害,都應盡速就醫,以免異物通過十二指腸增加取出異物的難度及增加併發症的機會。送醫時應將異物殘餘的部分或相同的物品或可能誤食的材料包裝一起帶到醫院。陳安琪說明,孩子誤食異物後,一直到醫師評估前,都不應再喝水及進食,因為一來可能需要立刻進行麻醉,以胃鏡取出異物,二來異物可能損傷或阻塞食道,此時若再進食會造成二度傷害,或嗆到而造成吸入性肺炎。胡書瑋說明,巴克球2009在美上市以來,陸續傳出誤食案例,全球逾2900例誤食案例,平均誤食年齡為7歲,日本有逾120件,台灣每年也有零星案例,院內有4例,全數都順利移除,沒有併發症並出院。陳安琪認為,國內兒童誤食事件最常見是錢幣,紐扣也常見被誤食,可怕是尖銳的別針,一旦吞進去對胃腸傷害很大,還有鏍絲釘也曾被誤吞過,有牙科根管治療時牙針也會誤吞,最可怕是水銀電池,一旦誤食會灼傷食道,引發縱膈腔發炎而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