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 醫聲.領袖開講
搜尋
教育
共找到
2638
筆 文章
-
-
2024-05-19 癌症.飲食與癌症
「適度飲酒」有益健康?專家告訴你喝酒與健康到底有沒有關聯
不少人認為「適度」飲酒有益健康,更好的研究方法往這種想法澆了一盆冷水。越來越多公衛專家說,不喝酒最健康,要喝,則盡量少喝點。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加拿大藥物使用研究所所長奈米(Timothy Naimi)說,酒喝少一點是讓你更健康的康莊大道。英國、法國、丹麥、荷蘭和奧地利公衛當局根據最新科學研究,紛紛把「建議酒量」降低,愛爾蘭更要求酒商,2026年起,酒品標誌要附上「可能致癌」的警語。世衛組織歐洲辦公處酒品顧問斐瑞拉-波黑斯(Carina Ferreira-Borges)說,如山的證據顯示,酒精是導致200多種健康問題的元凶,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與輕重傷,科學界的共識因此發生轉變。德州奧斯汀28歲的魏柏(Tessa Weber)說,「我這年紀的人很能接受這種講法,今年「不碰酒1月」活動中她一口也不喝酒,因為酒精只會提升她的焦慮程度,而戒酒後,睡得更好,更有活力,從此,她滴酒不沾。那為什麼那麼多人還認為「適度」飲酒對健康有益?那是因為過去的研究方法只衡量某一時間點的攝入量,沒人比較過「喝酒」和「不喝酒」的最終結果,因此,「適度喝酒」和「有益健康」之間,沒有因果關係。奈米指出,自稱適度喝酒的人,通常教育程度較高,收入較高,健保條件和知識也較好。「把這些因素都列入考量,你會發現,喝酒對健康的好處都不見了。」另一個問題是,適度飲酒有益健康的研究,都沒把年輕人當作主要研究對象,而死於酒精相關疾病或原因的人,幾乎有一半年紀不到50。從基因角度所做的研究發現,天生具有「喝酒會不舒服」突變基因的人,罹患心臟病風險較低。這也打破了「適度飲酒有益心臟健康」的說法。不論啤酒、紅酒或烈酒,奈米說,「根據最新科學證據,喝越少,越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李經維空閒時冥想散步,調息轉念紓壓「想想高山、想想大海」
成大醫院是一家擁有近5000名員工的醫學中心,成大醫院院長李經維說,醫院有許多狀況得處理,工作非常忙碌、壓力沉重,但他仍看似一派輕鬆,持續看診、手術,不願荒廢一身的本事。李經維從小奉行「濟弱扶傾」、「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理念,和國父孫中山一樣立志當醫師行醫濟世,熱愛閱讀的他,認為「助人的快樂,比起人間桂冠榮耀來得更真實」,希望讓自己更有能力助人。立志當外科醫師的李經維,當兵抽到澎湖海軍醫院分科時卻選了內科,近兩年役期則刻意反其道而行,他認為「外科醫師不應像屠夫,應該要有內科的sense,才會平衡,尤其愈難碰觸的學問,愈要了解,未來才不會碰上成為罩門」。李經維養生祕訣:空閒時冥想散步 調息轉念紓壓李經維養生沒獨家祕訣,就是規律生活、減少欲望,飲食均衡不過量,有空看書、玩樂器、爬山。出國旅遊首選是日本,因為日本環境整潔,國民有禮、自律,有文化與漢學底蘊,重視維護傳統保存物質與精神文物。壓力大時,李經維會用調息來放鬆,有空多冥想、散步,常提醒自己轉念,「想想高山、想想大海」,察覺人的渺小,壓力就不會大到不成比例。他也坦承,因為花在工作的時間、力氣太多,難以兼顧家庭,他只能讓家人「自由發揮」,還好大家都能相互體諒。專精顱顏面手術 患者重獲新生李經維是整形外科醫師,他決定踏入這專科領域,無關所得發展,而是有感外貌損害對人的自信心及生活影響甚巨,所造成的身心痛苦,非當事人很難體會。有一雙巧手、心思細膩的他,專精於顱顏面手術,總以作戰計畫般詳細先期思考設計,讓「異於常人」的患者因為外貌的改善,內心世界甚至命運也跟著改變。李經維憶及曾經醫治一名從小「只剩半邊臉」、痛恨父母而誤入歧途的年輕人,幫他外觀恢復正常後,他的內心竟不再扭曲,與家人關係獲得改善,命運也從此改觀、重獲新生。李經維精於五官手術,尤其眼神與眼睛功能連動,深入研究眼眶周邊區域體積變化估算、如何有效手術改善有獨特心得,發表於國際期刊成為國內外同業參考依據。處理外傷、先天缺陷或腫瘤等外型缺陷是大工程,他不故步自封,利用新式數位影像科技預先模擬治療,採用導航系統讓手術更精確完成,達到病人希望的外觀且大幅降低風險。「我決定、我負責」 部屬風行草偃對於成醫的經營,李經維期許做到「我決定、我負責」。凡事不推托,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好的領導人應先自我管理,管得好就成功一半,接著才是與上級、平輩溝通,真正需要「管」的不過5%,「上行下效,主管做得好、部屬自然風行草偃。」成醫推動ESG、細胞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大數據、微創手術等。李經維認為,硬體功能要極大化,但軟體能力與服務也須兼顧,員工要數位轉型、智慧化,多學習增進戰鬥力、生產力,軟硬體有效配置,才能平衡發展,也才能說服各界拿出資源投資成醫。讓李經維最難忘的是接外科部主任時,招不到住院醫師。主治要兼住院醫師苦不堪言,他鼓勵大家一同面對,製作「對內招生」影片宣傳、自己帶的學生要當顧客好好對待,「自家的都跑掉留不住,一定有問題,別家醫院培養的人才何苦來當砲灰?」李經維常引用美國教育家杜威名言「生活即教育」,一旦理論與實務脫節即了無價值。不能光說不練、說一套作一套。「多年來,我都固定早上七點查房,有人以為太老派;但這是一種身教示範、行為藝術。」盡早查房,才能發掘病患問題、及時處理,也可騰出更多時間,完成更多任務。李經維小檔案年齡:65歲專長:整形、顱顏面外科現職:成大醫院院長、外科主治醫師學歷:台大醫學系、成大EMBA畢業經歷:成大醫院醫療副院長、外科部主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員、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醫師跟病人都是人,是夥伴關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
【編者按】:本週以「沒有特定主題」邀請幾位常在醫病平台撰稿的「文膽」將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即時形之於文字,幫忙我們度過這幾年來從未發生過的窘境:「編者清晨驚醒,突然發覺手上還沒有已經三篇『成團』的文稿。」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幾位「武林高手」接到這「廣邀天下英雄」的呼籲之後,居然能即時伸出援手,讓我們即時收到了以「雜牌」成軍的三篇文章。一位負責處理醫院醫療爭議的醫師說出他的心得,「關懷小組透過真心的溝通,讓已經發生的不幸事件,讓病人與家屬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避免誤解而帶著遺憾與憤恨」。→延伸閱讀一位專門負責醫院安寧療護的醫師在接到家屬提出要求停止所有的治療時,說出:「0到1之間是一個連續的照護光譜,根據病人的病況與時光的推移流轉,我們往往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更適切的位置,幫助醫病雙方找到一個最適切的位置,讓每個病人都圓滿,這是作為醫者最快樂的事!」→延伸閱讀一位資深醫師當本身淪為病人時,領會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點醒了醫療團隊互相尊重感激的重要。這次的三篇文章比起過去每週以某一特定主題邀請專家發表看法的深入討論,可能更有活力更能反映時效,我們將再繼續嘗試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徵稿,讓「醫病平台」的深度與廣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說到醫療團隊,立刻使人想到醫護二個核心成員,不管到診所、衛生所和任何醫院,一定會和醫師與護理師直接互動,也幾乎都會碰到藥師、醫檢師、放射師。依照個人病情,也常會需要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放射治療師、聽力師、心理師、社工師等的服務,因此我們很容易想到這些專業人員都是醫療團隊的成員。營養師也是醫療團隊的成員,但是可能比較少接觸。提到營養師,大家立刻會想到的是團體膳食營養的設計、製備和監督執行工作,尤其最近出現幾個餐廳的食安問題,和去年缺蛋相關的團體膳食問題,都會想到營養師的角色。這些年來減重、怕體重增加有關的飲食問題,也讓不少人想要營養師的幫助。我查了幾家醫學中心營養部的任務,可以把營養師歸納有下列五大類功能:一、個別對象健康狀況之營養評估;二、個別對象營養需求之飲食設計和諮詢;三、特定群體營養需求之飲食設計、膳食製備及供應之營養監督;四、臨床治療飲食之設計,及製備和供應之營養監督;五、營養教育和推廣,及營養衛教。住院病人,如果訂醫院的伙食,可能涉及第三和第四項功能。第一、二項功能可能在門診和住院時,經由醫師的轉診照會或個別申請(掛號營養門診)得到營養師的服務。我是注射胰島素三十年的糖尿病人,最近出現腎臟功能受損的跡象,新陳代謝科的主治醫師幫我轉介腎臟科醫師診治,也安排自費在糖尿病照護小組安裝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簡稱CGM),在個管師和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飲食、血糖和胰島素注射量的監測。糖尿病人特別要注意碳水化合物(五穀雜糧水果等醣類,以下簡稱醣類)的飲食種類和量,而腎臟病人要特別注意蛋白質(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的質和量,以及礦物質的質量。而腎功能受損的糖尿病人,要同時注意醣類、蛋白質和礦物質的質和量,要維持體重和身體活動的能量,如何平衡飲食?這是大學問,需要專家來處理,因此我以自費去掛了營養門診。一個小時的門診時間,營養師很詳細評估我的健康狀況,包括糖尿病和腎功能檢查的資料,以及過去的飲食、運動、工作和一般活動的習慣,開了飲食處方:減少及限制每日、每餐蛋白質的量,略微增加每日、每餐醣類的量,增加每日、每餐油脂的量來維持足夠的熱量。營養師也提供資料告訴我們什麼是優質的蛋白質、醣類、蔬菜、水果和油脂。糖尿病照護小組的營養師整合了腎臟病營養師的處方,在裝了連續血糖監測器起,要我依照時間詳細記錄每天24小時的藥物劑量、食物名稱烹調方法、重量,和活動量。我們特別去買了以克為單位的食物秤來秤並記錄食物重量。這個秤很容易使用,把空盤子放上去,可以按鍵使盤子重量歸零,往盤子裡放入食物就會顯示食物的重量。經過幾餐訓練之後,記得一碗白飯是160克4份醣,一碗炒綠花椰菜120克2份蔬菜,一塊蒸傳統豆腐是80克1份蛋白質,二根手指大小的煎鮭魚是30克1份蛋白質。然後就是追蹤飲食量、胰島素注射量、活動量和CGM血糖變化,根據這些資料來調整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以我自己來說,早餐如果照最初營養師處方的3份醣(二片土司)和速效胰島素注射量,早餐後60分鐘血糖超過250(目標不超過180),持續二小時才略微下降到200。如果我出去快步走,走30分鐘就會下降,有一次上坡階梯多走二次,走的時間90分鐘,居然CGM響起低血糖(低於70)的警訊,讓我趕快吃二顆糖使血糖上升不至於在路上昏迷。之後個管師和營養師繼續指導我如何調整食物的量、吃的時間,藥物劑量,和運動量。這樣的互動中,自己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三十年的糖尿病經驗也讓自己知道一些自己身體反應的特點,因此自己也要把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反應給個管師和營養師。尤其是糖尿病照顧小組的任務結束之後,自己和家人要持續的調整,使血糖控制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不致於低血糖造成危害,控制好糖尿病和適當的飲食也能減緩腎臟功能的降低和惡化。我們仍然在繼續努力中!謹以自己的經驗報告,感謝照顧我的醫師、護理師、營養師。也希望這個報告有助於讀者認識營養師這個醫療團隊成員,以及知道糖尿病照顧小組,如何幫助糖尿病人積極處理糖尿病,減少糖尿病的併發症。現在健保署也在推糖腎共同照顧小組,促進糖腎病人穩定、減少洗腎。這些政策和醫療團隊的努力,相信能促進病人得到適當的醫療照顧,提高生活品質。延伸閱讀:5/13 醫病好好溝通,讓傷害降到最低5/15 醫病艱難的拔河——當家屬提出斷食善終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7 養生.聰明飲食
竹筍未充分煮熟恐中毒!筍尖要挑黃色的,3個料理小秘訣也能降竹筍苦味
下個月將迎來端午節,吃粽子最適合配的湯就是竹筍湯了!清甜的竹筍可解粽子的油膩,也能幫助糯米消化,實在是絕佳組合。但吃竹筍最怕會苦,農糧署指出,筍尖色澤若呈綠色,容易有苦味,挑選時宜挑色澤偏黃的,不但可避免竹筍的苦味,也可以減少竹筍中天然毒性成分。8種竹筍產季對照竹筍富含膳食纖維、微量元素,且低脂低糖分,更因口感鮮甜清脆,是許多人愛喝的一道湯品,涼拌筍更是夏日最好吃的涼拌菜。竹筍品種多,台灣出產的有以下8種,外型最長的是桂竹筍,綠竹筍及孟宗筍則都呈矮胖。目前剛出的是麻竹筍及綠竹筍,現在吃綠竹筍對時又對味!1.桂竹筍產季:3-5月外型:筆直瘦高,筍殼有黑褐色斑點。2.箭竹筍產季:3月中-4月底外型:外型細小,筍殼紫紅色。3.麻竹筍產季:5-9月外型:圓錐形,筍殼淡綠黃色無毛。4.轎篙筍產季:4-6月外型:學名石竹筍,外型高瘦微寬,筍殼紫色斑紋。5.烏殼綠竹筍產季:2-9月外型:外型直立,筍殼淡綠黑色有黑色絨毛。市售皆為覆蓋栽培,因照射不到陽光,筍殼呈黃白色。6.甜龍筍產季:4-10月外型:筍殼紅褐色似龍鱗,筍肉有獨特的甜味而得名。7.孟宗竹筍產季:2-5月、11-2月外型:就是冬筍與春筍地底挖出來的是冬筍,筍殼金黃有絨毛,量少且珍貴。長出地面的是春筍 ,筍殼黑褐色且有針刺般的絨毛。8.綠竹筍產季:5-10月外型:粗胖矮小彎曲的牛角狀,筍殼平滑無毛呈現淡黃色。好吃竹筍這樣挑而買竹筍最怕買到會苦的,農糧署指出,筍尖色澤若呈綠色,容易有苦味,挑選時宜挑色澤偏黃的。這樣不但可避免竹筍的苦味,也可以減少竹筍中天然毒性成分。.筍尖色澤偏黃,若呈綠色,易有苦味。.選擇「矮短胖」,筍尖處微彎,宛如牛角般。.切口平整,筍肉白晰厚實。.帶有泥土,代表採收不久,比較新鮮。竹筍苦味如何去除?而如果你就是不會挑,不小心買到苦的竹筍回家也還有救!透過3個料理小秘訣,也可以降低竹筍的苦味,不妨試試。1、冷水煮一般我們煮東西都是等水滾了,才將食材下鍋。但煮筍子,在冷水時就可以把筍子放進鍋了,因溫度上升的過程,熱度會慢慢滲透至竹筍中心點而熱化,保住竹筍的鮮甜。若直接放進滾燙熱水煮,會使竹筍毛細孔緊縮,苦味無法流掉。2、帶殼煮竹筍洗乾淨後不要先去殼,整支帶殼一起下去煮,才能鎖住筍子的水分與甜味。若是先去殼或先切塊,會使原有的水分流失,吃起來澀澀的。3、蒸煮法行政院農委會綠竹筍主題館指出,保持竹筍甜度最好的煮法是用蒸氣蒸煮,一般家庭可用電鍋蒸煮。如用水煮,甜度會減少3-4成,用蒸煮的方式甜度較不會喪失。竹筍未充分煮熟恐中毒如果竹筍只是有點苦味不好吃也就罷了,麻煩的是吃到氰酸中毒。之前就曾發生有人食用竹筍後出現過敏、呼吸不順等症狀,經檢查發現,竟是因竹筍煮得不夠久所引發的食物中毒。南投醫院指出,這是因未成熟的竹筍或是筍尖部分含有氰酸,沒處理好就食用恐引發呼吸短促、氣喘、痙攣、昏迷等現象。除了挑選筍子時要挑尖端尚未轉綠「出青」的,料理時更要注意,務必花時間充分煮熟,最少煮30分鐘。且筍類是煮愈久愈能帶出甜味,也破壞其毒性。竹筍保存看這裡.冰箱溫度攝氏3-5度,可延緩竹筍呼吸作用,直接放入保存,最好3天內吃完。.一般家用冰箱,可用濕的廚房紙巾包住竹筍,再放入保存。.將竹筍水煮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可延長保存至一星期。【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食農教育士:食農知味》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知識入口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16 醫聲.領袖開講
開卷有醫|前國衛院長梁賡義談取捨:面對每個人生挑戰的抉擇
他在陽明大學推動全人教育與心理諮商,也在新冠疫情期間接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的重任。鍥而不捨,當仁不讓,是梁賡義院士為年輕學子們立下的精神典範。梁賡義院士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生物統計學家,他與同事共同設計了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研究的統計方法,包括「廣義估計公式」。這項方法至今仍被廣泛採用,對於各種疾病預防及臨床研究產生了重要作用。除了在學術上的卓越貢獻外,梁院士更以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和卓越的教育家身份而聞名。曾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等殊榮,他的成就和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學術界的範疇。回國強化2教育主軸 積極推動跨域合作 2010年,梁賡義院士離開任教多年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回到台灣出任陽明大學校長。在七年任期內,他著重於兩個教育主軸的推動。首先是強化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的獨立判斷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其次是加強專業課程,為學生未來從事研究工作做好準備。同時,梁院士也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透過通識教育和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同理心、包容心和國際觀。他更推動導師制度、與校長有約、心理諮商等,關懷學生的身心健康。梁賡義院士的影響力不僅止於學術界和教育界,他也積極參與推動跨領域合作。他推動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的合併,期望拓展學生的視野,結合醫學與工程等領域,為台灣的資通訊和醫療人才培育提供更多機會。此外,他也擔任多所大學的校長遴選委員,致力於改善國內大學校長遴選制度,推動學術和教育的健康發展。帶領國衛院迎戰疫情 疫苗、藥物、篩檢研發全面啟動梁賡義院士曾兩度進入國家衛生研究院,第一次於2003年SARS疫情肆虐時擔任副院長,另一次則是2017年接掌院長一職,當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帶領國衛院擔起迎戰疫情的重責大任,積極應對疫情,包括採購疫苗、規劃在台自製疫苗、開展老藥新用研究和投入快速篩查試劑的研發等。不論是作為開創台灣流行病學研究的公衛學家,或是盡一己之力期待改善台灣高教體質的教育家,梁賡義的生命歷程展現了一位學者心中掛念國家社會的俠義風骨,以及一位全人教育者的完美典範。《取捨之間》是梁賡義院士的自傳,書中描繪他生命中曾遭遇的種種挑戰及抉擇。期許透過這本書,讓更多青年學子與普羅大眾在人生道路上,從這位溫文儒雅的教育家與學者身上,得到鼓舞與啟發。══ 各界讚譽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梁院長的人格特質,那就是他那種近乎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精神!大家覺得困難或遙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是對的,他總是勇往直前、排除萬難、堅持達到目標。」——司徒惠康(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這是一本分享人生觀點的書、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的著作、也是一本關於家庭教育的書籍……這本自傳不僅僅是梁校長的人生經驗,更多的是分享這些經驗所帶來的體悟。」——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取捨是人間至難,『取』是百步之外的穿楊之計;『捨』是十步之內的回頭是岸。取捨、進退間,其實步步驚心,在不斷的掙扎與堅持下前行,但總結就是成功之道……看成功人士的取捨,幾乎就是看頂尖武俠攻守轉換的劍道與心念。」——張德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醫事顧問、前院長)⠀「在這個善與惡並存、政治動盪、戰亂不息、全球氣候異常的時代,即使有許多的不安與失望,我們還是渴望看到像賡義兄這樣,默默且堅定地為國家和教育作出貢獻的人。《取捨之間》道出賡義兄一生至今的經歷,讀者能感受到他待人之誠懇、忠實於自己,以及懷抱理想的情懷,實在是此時此刻社會最需要的典範。」——嚴長壽(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
2024-05-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艱難的拔河——當家屬提出斷食善終
【編者按】:本週以「沒有特定主題」邀請幾位常在醫病平台撰稿的「文膽」將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即時形之於文字,幫忙我們度過這幾年來從未發生過的窘境:「編者清晨驚醒,突然發覺手上還沒有已經三篇『成團』的文稿。」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幾位「武林高手」接到這「廣邀天下英雄」的呼籲之後,居然能即時伸出援手,讓我們即時收到了以「雜牌」成軍的三篇文章。一位負責處理醫院醫療爭議的醫師說出他的心得,「關懷小組透過真心的溝通,讓已經發生的不幸事件,讓病人與家屬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避免誤解而帶著遺憾與憤恨」。→想看本文一位專門負責醫院安寧療護的醫師在接到家屬提出要求停止所有的治療時,說出:「0到1之間是一個連續的照護光譜,根據病人的病況與時光的推移流轉,我們往往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更適切的位置,幫助醫病雙方找到一個最適切的位置,讓每個病人都圓滿,這是作為醫者最快樂的事!」一位資深醫師當本身淪為病人時,領會到「營養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點醒了醫療團隊互相尊重感激的重要。這次的三篇文章比起過去每週以某一特定主題邀請專家發表看法的深入討論,可能更有活力更能反映時效,我們將再繼續嘗試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徵稿,讓「醫病平台」的深度與廣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週六的時候去高雄出醫學會的公差,計程車上接到一位醫師好朋友的諮詢,她的中風病人剛轉出神經內科加護病房,家屬就提出要移除鼻胃管及所有點滴注射的要求。這請求讓這位好心的同事陷入了兩難——如果拒絕,家屬會不會挫折、難過,因為家屬們覺得這些管路會讓病人很不舒服。如果同意,我們的護理師們會不會陷入情感上的糾結與兩難?她們之中會不會有人心裡覺得受傷?再者病人只有DNR,並沒有根據病人自主權利法完成預立醫療照顧諮商,所以要移除鼻胃管不給予任何營養與水分似乎有倫理與法律上的疑慮。在這樣的病人,我們可以先從「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框架來嘗試處理這倫理與法律的困難。因為這位病人原本就長期做著血液透析,這次又因嚴重中風而產生意識不清、癲癇等問題。病人原本的腎臟衰竭,及這次的嚴重中風,都符合健保給付「非癌症末期疾病」的範疇,所以病人屬於安寧條例下的末期病人,以及可以提供安寧照護(包括病房、共同照護、安寧居家),這都是沒有爭議的。要斷然的立刻停止所有靜脈注射的點滴及鼻胃管灌食,確實還有不少疑義,但根據安寧條例,先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及停止維生醫療,是沒有疑慮的。所以我們一起盤點了現有的維生醫療,氧氣原本就是低流量的鼻導管,我們可以請值班醫師在血氧往下掉的時候不要調高氧氣濃度。血液透析已經在前一天停了,不論是文獻上及我們本土照顧的經驗,對於沒有尿且停止透析的病人,平均的存活期是一到兩週,所以我們可以先告訴家屬要把握陪伴的光陰。醫療團隊原本給病人兩線強效抗生素,這些平常是救命的抗生素,這時也變成廣義的維生醫療(安寧條例的字句為「指用以維持末期病人生命徵象,但無治癒效果,而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所以我們討論過後,決定把抗生素也都停掉。但準備好針劑嗎啡、退燒藥、癲癇用藥,萬一因敗血症而產生呼吸困難、發燒,甚至又誘發癲癇時,希望病人看起來是很安適的。營養的部分,家屬覺得讓病人比較不舒服的是鼻胃管,所以我們就先拔掉鼻胃管。但我們保留點滴的路徑,告訴家屬一天維持500毫升的點滴,病人應該會比較舒服,萬一病人水腫了,也可以隨時往下減或暫停點滴,萬一有癲癇等症狀,至少有個皮下或靜脈注射的管路,也比較能夠即時給藥。經過這樣的溝通,至少是皆大歡喜的局面,病人繼續在神經內科病房安心的接受以舒適為導向的照護,不再給予維生的醫療。醫護人員也安心,不必有太多的倫理與法律張力,或者與家屬為了要做什麼與不做什麼而艱難的拔河。我們也排好了緩和病房,等緩和病房有空床我們就接手繼續照顧。這一切都是我們在醫院裡面,醫師互相會診的日常。短短的計程車路程,我們先達到共識之後,這位善良、優雅又有智慧的范醫師就在週六午後去跟家屬討論治療方向,家屬也欣然接受我們的建議。其實絕大多數的家屬都是可以溝通的,家屬提出「斷食善終」,其實只是害怕摯愛的家人會長期臥床、受苦。但是家屬們並不曉得當他們拋出這個議題時,醫師擔心的是自己違法,甚至哪天被跳出來的天邊孝子告。醫師們大概也都不喜歡自己醫療的專業自主裁量權被侵蝕與剝奪。護理師們的心底話則可能是:「你們家屬說不要再灌牛奶了,自己卻不出現,獨留我們面對那種壓力!」 「我們又不認識昏迷之前的病人,這真的是病人要的嗎?」所以當家屬提出斷食善終時,常常遇到醫師、護理師、社工師比較強的情緒反應。當聽到斷食善終,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對話:「你們這樣會觸犯遺棄罪」、「如果要這樣你們就帶回家自己照顧」、「病人不屬於末期,我們安寧病房沒辦法收治」。甚至有聽到政府部門社工聽到家屬想讓病人「斷水斷電」移除鼻胃管時,為保護病人動用公權力將病人安置到護理之家的故事。如果把讓病人帶回家躺在那邊什麼都不做當作0,讓病人住在加護病房接受所有的高科技醫療當作1。如果醫病雙方只能選0或1,那家屬一定很痛苦,醫病之間也勢必常常吵架。以我長年作安寧會診、教育及倫理諮詢的經驗,如果能更多的了解病人之前的生命價值觀,更多的跟家屬談談「這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可以告訴我你們的考量嗎」。我們也可以更多的從醫學倫理、人情世故,及跳脫自己醫療人員的視角,從「如果是我的親戚或好朋友遇到這樣的事,我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往往會開啟很多新的可能。我也常常跟家屬說:「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有時候緣分還沒到,但這一天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來的,我們要有點耐心。」 「我們可以在發生肺炎時,不用維生醫療,包括氧氣或抗生素,讓病人根據自然病程自己選時間,但過程一定要讓病人舒適不痛苦。」人不是數位的。0到1之間是一個連續的照護光譜,根據病人的病況與時光的推移流轉,我們往往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更適切的位置,那也是醫病之間都舒服的位置。幫助醫病雙方找到一個最適切的位置,讓每個病人都圓滿,這是作為醫者最快樂的事!延伸閱讀5/13 醫病好好溝通,讓傷害降到最低
-
2024-05-13 失智.失智資源
用愛擁抱失智者,簡單半日小旅行讓失智症家庭留下幸福的片刻
理解長期照顧的壓力「生活就像陀螺」!您一定曾經聽過許多身邊的長輩計劃著「退休要去哪裡走走吧?」人生總是期待著真正退休的時候,可以過著遊山玩水的日子。然而,卻因為「健康因素」而延宕出走的計畫。有些人可能是「失智症」、也有些人可能需要「輔具」才能移動,甚至連出家門都是一種奢望。當家中有人需要照顧時,您可能會發現家屬們忙得一團亂,有時候「維持經濟」、「就醫」、「洗澡」、「準備三餐」等日常生活事件都成了家人間莫大的壓力。支持失智症者能獲得有品質的照護國際失智症協會2013在全球失智症憲章中提到:「我(失智者)應當可以獲得適當的高品質照護」。是的,除了「就醫的權利」,還應包括「被妥善照顧的權利」以及「社會參與的權利」。想陪您一起走走透過怡仁愛心基金會近 10 年推展「青銀共遊共學」的計畫,本次由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與社服組號召,規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半日遊活動,邀請長庚失智共照中心輔導的兩個失智服務據點(怡仁愛心基金會-愛琳社區服務據點及桃園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龜山智樂學堂)及大有國中的學生共襄盛舉,舉辦了一場失智者與家屬的圓夢小旅行。一開始抵達活動地點的祖孫相見歡,孩子們雖難掩害羞的心情,但在工作人員及老師的引導下,青澀的少年們熱情地迎向前去和爺爺奶奶打招呼,兩兩同學左右護法陪伴一位長輩,開啟祖孫共遊的溫馨旅程。在土地公文化館導覽員的引導下,祖孫一起了解與土地公有關的民俗文化,特別是講到關於以前婦女生子的習俗與禁忌,有幾位奶奶勾起回憶,侃侃而談過去的經驗,同學第一次聽到覺得驚奇,也聽得津津有味,大呼不可思議。在館內設有野台戲與布袋戲展區,青少年們幫長輩換裝玩起角色扮演,有王爺、有員外、也有小丫鬟,而爺爺們看到布袋戲童心大起,教起孩子們演布袋戲,現場祖孫打成一片、歡笑聲此起彼落。爺爺奶奶們參加完活動直呼這群孩子好貼心!能被關心的感覺真好!期待下一次的活動!堅持做有價值的事情怡仁基金會楊怡珊執行長指出,因了解到許多長輩不想勞煩家人,選擇封閉自己不願出門,長久下來心情鬱悶;而照顧者也因長時間負擔沉重的照顧壓力,而鬱鬱寡歡。當初推動這個「無障礙圓夢旅遊」計畫就是希望能為長者一圓旅遊夢,也讓照顧者有喘息的空間,同時透過青年志工(學生)及失智據點的專業人員一同實踐有盼望的生活感。特別感謝大有國中林挺世校長全力支持,帶著主任及七年級師生一起響應活動,不僅透過祖孫間近距離互動來落實「跨世代生命教育」,亦讓孩子們意識到台灣高齡社會將對每個家庭帶來的影響。同時期盼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顆友善關懷高齡者的心芽。人人有責:支持失智共照中心及失智據點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陳怡君主任表示,支持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實踐「有品質」、「有生活感」的服務,失智症照顧除了藥物治療外,非藥物的療法在治療上也十分重要,但社會支持絕對是失智症家庭必要的能量。失智症家庭擁有更多社會組織支持,能被理解及接納,才能讓照顧充滿力量。本次活動讓青年孩子透過有目的的陪伴與失智症家庭有更近一步的互動,相信也會帶給青年孩子不同的助人經驗,未來社會也才能往多元包容的方向邁進。
-
2024-05-10 失智.失智專題
日照中心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的6年歷程
背景和里程碑天主教主顧修女會(Sisters of Providence)是一個國際性的修會,民國46年在台灣登記設立。90年在新北市泰山區,本著「敬天愛人」的精神,設立奇蹟之家Miracle Home啟動在地的社會服務,並依次於92年推展居家服務和營養餐食,94年社區照顧關懷據點,98年的瑞智學堂和99年的日間照顧中心, 102年的喘息服務,106年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以及奇蹟照顧咖啡館等重要服務項目,系列性社區照顧服務發展歷程。一、日間照顧中心照顧型態截至112年底,中心核准收托56位個案,失智者35位(佔62%),一般失能者21位(佔38%)。失智者年齡分布分別為:50-59歲1人、60-69歲2人、70-79歲11人、80-89歲16人、90-99歲5人。其中女性26人(佔74%)、男性9人(佔26%)。照顧服務員14位(專職8位、兼職6位)、社工2 位、護理師1位、督導1位、主任1位,共有19 位長照工作人員。二、支持團體的型態106年底至112年12月,每2個月1次,每次2小時的課程。不過,在109-111年的疫情期間,團體聚會也曾經依照政府防疫規定,總計中斷10次。其餘的團體活動,都會邀請日照中心的家屬、志工、社區的家庭照顧者一起參與。運作流程如下:1.新舊交流: 50分鐘讓新舊夥伴說出目前的照顧狀況和挑戰。2.休息時間: 10分鐘咖啡、茶、點心,讓大家輕鬆交流。3.主題時間: 50分鐘.提供失智照護知識/照顧者身心健康/國際或國內失智症趨勢與實務等內容。.邀請營養/藥學/文物/藝術/園藝/身心科等專業人士 (表格一有*者),進行50-90分鐘的演講。.2023年起輔仁大學醫院的醫師不定期參與課程和回饋。(表格一有⊙者).運用影片”女人40” ,”明日的記憶”,”困在時空裡的父親”,”被遺忘的時光” ,”香草世界”,以及相關的記錄片和影音短片等輔助,營造多元的教育情境。.藉由互動回饋和演練,讓家庭照顧者更充能。4.結語: 10分鐘彙整當天的重點和祝福。 三、課程主題與焦點活動照片四、課程安排理念和運用1.新舊交流:介紹新夥伴,請其先發言,介紹自己、照顧的對象和簡單說明挑戰;舊學員逐一分享最近照顧心得。講師自己或請學員,回應分享人的問題。讓學員從中認識更多的照顧者和每個人的生命故事,而且可以凝聚彼此的情誼和自發性的互相幫助。2.主題內容: 在每次的課堂開始,回溯上一次課程的重點,除了加深印象之外,也讓之前沒有參加的夥伴,有一些基本概念,以便融入團體。在進行當天的課程時,會提醒照顧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與應對技巧。運用影像和音樂藝術,如:照片、歌曲、短片、網路視頻、電影,來了解失智症的多重徵兆、人性的愛恨情仇、家人關係的糾葛與和解、自我的探討、正向的能量和真實案例等,讓照顧者更能掌握失智者的疾病進程和行為狀況。3.尊重和不批判: 避免學員對自己或同儕在個人私密、責任或家庭問題,過度的反應。講師需要掌握學員彼此關係的分際,避免他們過度投入,或在課後公開討論其他人的狀況。如此才能確保照顧者願意在一個安全友善的環境中,真實的反應自己的困境。4.團體動態:照顧者因為教育程度、家庭組成、家人的支持意願、經濟狀況和當地的文化等因素。在課程進行中,常常會出現傷心、憤怒、委屈、不滿等多種負面的情緒。講師除了提供他們較多的抒發時間,也會讓在場的其他家屬,給予鼓勵、支持。講師也會在每次課程後,記錄每一次的學員狀況,以便做為下一次課程互動的參考。5.關懷和社會福利的運用:對於特殊的個案,在課堂中或下課後,講師自己或開放其他學員,提供相關資源的參考。尤其發現個人或家庭最好能夠有後續的追蹤和協助時,也會轉交奇蹟之家專業人員接手。6.善的循環: 由於這個團體進行已經超過6年,目前有一兩位失智者已經往生的照顧者,主動回到團體繼續充電,或是回來分享經驗。甚至於邀請其他機構資深的失智症關懷員,一起來提供學員,尤其是照顧新手,多方面的知能,這是一個良善的傳承和互助。7.強調愛自己最重要:有些照顧者已經瀕臨照顧壓力的邊緣而不自覺,需要適時地安慰、關注和提醒。也希望能從其他夥伴自立自強或正向的態度中,給予一種繼續向前的力量。8.結語:在每次課堂結束前,都會以文字、影片、音樂、藝術創作、同儕鼓勵等形式,協助學員回顧、整理情緒、進行個別省思或團體支持。六、結論失智症的家屬支持,需要及時和持續的方式並行,才能減少高風險的個人或家庭崩裂。隨著醫療的品質不斷提升,失智者的壽命也在延長中。如何有效地在漫長的告別中,給予照顧者適時的能量,是失智盛行率高升的全球趨勢中,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奇蹟之家的家屬支持團體除了以上的課程外,在有需要的時候,工作人員都可以機動地的協助。發揮了彈性和務實的模式,提升了照顧者的知能和生活品質。同時以社區整合服務的理念,鼓勵照顧者在失智者離世後還能回到這個團體,進行利他、友誼和支持的循環,讓廣義的愛持續及綿延。備註: 本篇文章於113年4月24-26日在波蘭舉行的國際失智症大會上以海報論文的格式發表。依據規定,篇幅和字數不得超過A4兩頁,所以本文作者和奇蹟之家的邱加瑜主任、林秀玲副主任共同具名,以本文為藍本,發表了濃縮版(點我下載PDF檔)。今特別以完整篇幅呈現,和國內從事失智症或長期照顧的夥伴及家屬們分享。
-
2024-05-10 醫聲.高齡社會
熟齡返校2/長輩拿學位正夯 年齡友善大學全球熱
隨著全球面臨高齡化浪潮,許多國家和高等教育機構紛紛推動針對高齡人口的教育計畫,以協助他們重新獲得新知識,並找到新方向。美國高齡學會主張應秉持「年齡友善」理念,創造年齡多元化的校園,讓學生與高齡者共學;愛爾蘭都柏林市立大學則推行「年齡友善大學」,提供包容性的學習環境與再就業培訓課程,以爭取「老學生」重返校園,進修新知好返回職場,再造「第三人生」,已成全球趨勢。台灣如何借鏡全球經驗?國立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兼高齡社區研究中心主任曾敏傑指出,許多國際大學已經開始討論,並準備迎接高齡人口的教育需求。美國高齡學會在2019年指出,隨著全球高齡者人口的增長,高齡者的教育需求和興趣正在日益增加,大學應開發創新的教學和研究來應對這一趨勢,包括提供靈活的學習選擇(如:學位認證、證書課程),和創建符合高齡學習者需要的學習環境。美國和愛爾蘭近年來,相繼推出「年齡多元化校園」與「年齡友善大學運動」,強調尊重與包容,將高齡者視為學習社群的重要成員。美國的「年齡多元化校園」積極吸納中高齡學生進入校園學習;愛爾蘭的「年齡友善大學運動」則通過具體政策和措施,如設計適合所有年齡的課程和活動,創造能包容各個年齡層的學習環境。而在亞洲部份,早已是高齡化社會的日本規畫最完善,根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如東京經濟大學的「高年級研究所」(シニア大学院),專門為52歲以上的中高齡者,放寬入學門檻,提供文件審查、課題報告和口試,讓他們靈活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廣島大學與靜岡英和學院大學也設置了特別選拔制度,提供靈活的學位取得途徑,不僅幫助中高齡者能夠結合終身學習與再培訓,重新獲得學位並將新技能運用於新工作中,培養他們成為新的勞動力資源。國內大學缺乏高齡者入學相關配套,翻轉現況迫在眉睫相較於歐美及日本的全齡多元學習校園的建置,台灣高教體系似乎尚未理解高齡化社會帶來的變化。曾敏傑強調,儘管台灣設有「樂齡大學」和「社區大學」等機構,但目前主要提供基礎知識和休閒娛樂類課程,未能提供真正的學位學程或專業深造機會。另外,許多大學對於高齡學習者的需求認知不足,缺乏相應的課程和資源配套,加上傳統樂齡大學的招生能力有限,且成效逐年下降,隨著高齡者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這樣的教育模式將無法充分滿足中高齡群體的職涯發展,及生活品質的提升。曾敏傑提到,大學必須正視高齡者的入學需求,特別是那些希望通過學習改善退休生活質量的高齡人口。因此,隨著全齡大學概念的推廣,如何有效整合全球的成功經驗與本土實際情況,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而國際上的經驗,都可成為台灣高教機構的借鑒模式。
-
2024-05-10 醫聲.高齡社會
熟齡返校1/緩解大學倒閉潮 第三人生大學成解方
少子化的衝擊,已使許多大學承受巨大壓力,有些甚至面臨倒閉的命運。在人口紅利消退的今日,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臨界點,鼓勵高齡者重返大學校園,或許是條可行之路。國立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兼高齡社區研究中心主任曾敏傑指出,大學對於高齡化的敏感度不足,常將高齡化視為純粹的社會問題,而忽略了高齡人口中健康或亞健康者占大多數的事實。他認為,教育部需重新思考大學的定位,不應侷限於傳統的教學和研究,更應考慮創新教學模式。自1990年代以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當初的大學畢業生現已步入中高齡階段,這意味著未來的高齡人口不僅數量龐大,其教育程度和學習需求也遠超過去,目前社會和媒體討論的焦點,往往集中在需要長照的老年人,而這一群體實際上只佔高齡人口的13%。因此,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引導,和滿足那87%的健康老年人的學習和生活需求。推廣青銀共學,解套超高齡社會現況曾敏傑指出,青銀共學的推廣,是對這一趨勢的具體解套。透過讓年輕學生與高齡學習者在教室內外共同學習和互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也有助於建立跨世代的理解和尊重。目前臺北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青銀共學實驗,結果顯示這種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改變年輕人對老年人的態度,並增進世代間的交流和協作。同時,還推出了《學老誌》,一本陪伴全年齡層認識老化,並健康學老的雜誌。近期更舉辦「爸媽學老,我抽電腦」活動,鼓勵大學生將「學老」觀念推廣給家中長輩(如父母、祖父母、親友等),並透過跨世代共同閱讀雜誌,一起「學習變老」,進而擴散至社會大眾。「第三人生大學」只聞聲響,未見相關政策被提出面對老化的社會,教育部應推動大學轉型,讓大學不再只是青年學生的學習場域,而是所有年齡層的學習場域。過去由於平均壽命較短,人們生活僅分為兩個人生:第一人生為20歲以前的成長和學習;第二人生則是步入社會工作,直至40、50歲退休後。然而,隨著現代人壽命延長,退休後的生活至少還有20至30年,這就是「第三人生」。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三人生大學」的概念應運而生,目的是將這些中高齡者重新引入學習環境,提供退休後再就業的培訓課程,或是特定興趣和專業發展的繼續教育課程,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延續對知識和技能的追求。教育部與大學端原地踏步,「終生學習」須再次進化曾敏傑強調,台灣的高等教育必須進行深度改革,從課程設計、學習模式到校園環境的優化,都應考慮老年學習者的特殊需求,特別是那些有能力且有學習需求的中高齡人口。這樣的轉型不僅能為大學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真正實現「終生學習」的理念。對此,教育部終身學習司回應:「目前教育部推廣的是樂齡大學。」事實上,樂齡大學的課程多集中在休閒、健康與藝術文化領域,讓中高齡人士透過終身學習找到人生價值,同時結交朋友,建立社會聯繫。然而,樂齡大學並未提供學位課程或專業技能培訓,而是創造輕鬆友好的學習氛圍為主。國立政治大學教務長林啓屏也指出,儘管社會大眾期待大學能開放給更多年齡層,但目前大學的教學資源,仍然優先滿足正常升學的學生。為了進一步開放教育資源,政大已建立「政大數位知識城」網站,提供多樣化的數位課程,供社會大眾自主學習。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不該僅關注長照和高齡產業的挑戰,台灣須關注高等教育角色的轉變,以應對台灣少子化帶來的挑戰與社會變遷。
-
2024-05-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這次分享三篇文章的醫學院,包括一位還沒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介紹他如何由課堂老師的啟發使他學到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可以當作一個橋樑,橫跨醫學與各種領域,思索兩者碰撞出的火花。同時也分享課程提供許多參訪活動,是一種記憶的傳承,讓學生對學校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而領悟「醫學與人文可以說是一門貫穿人生的重要課程」。→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描述在他所參與照顧的一位病童的整個治療過程中,見證了小男孩透過藝術治療,展現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而在告別式上,音樂治療師用小男孩生前最愛的歌曲改編成樂曲,溫暖的陪小男孩完成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想看本文更難得的是,這學校的醫學人文課程的主要負責教授,雖然目前借調台北市衛生局長要職,看到了兩位醫學生的報告後,居然在夜深人靜時,寫出作家吳晟面對自己孩子們時所說:「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各醫學院校負責醫學系人文課程的老師的最佳心情寫照。謹在此對這些老師致上最大的謝意與敬意。夜深了,滑著手機的對話群,倏忽地發現一條邀請寫短文回應對人文課程學習心得的訊息,疲憊的身體好像又有了一點點有精神了,也想把身為一位安排教學內容且親自執教老師的種種心得,透過敲鍵盤的手表達。結合大班授課與體驗學習來進行的台大醫學系大一學生必修的「醫學與人文」課程,無法揭櫫「提升學習者人文素養」似乎遙不可及的學習目標,但是細細閱讀該篇醫學生的學習心得,相信課程所期待醫學生達成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習者對於學習人文的興趣」確有完成。雖在心中湧起一絲絲難掩的喜悅,卻依舊還是戒慎小心。已經不太清楚是何時被委以協助台大醫學系醫學人文相關課程的重責大任,秉持多元包容的精神,就從「醫學與人文」課程開始,不再如過去將醫學人文這一名詞僅僅連接於同理心,而是涵蓋眾多人文領域、採用多種授課方式、結合不同背景教師,由共同課程出發進入臨床學習,並且隨時參考學生學習回饋調整涵蓋領域、授課方式、授課教師。身為課程主要負責教師,作家吳晟面對自己孩子們時所說:「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最佳的心情寫照。沉重的是,即便醫學院及醫學系投入相當多的心力與資源協助醫學系的人文課程,縱使授課教師們都盡心盡力,學生們的評價依舊不若期待中的滿意,對於課程的回饋也依舊犀利。誠然,人文課程得以不斷地進步,也多虧這些學生回饋。甜蜜的是,當學生們有感受到老師的用心教學與課程的精心安排時,哪怕學生們只是很隱諱地表達,都足以讓老師們有種甜甜的感覺,而忘卻了課程安排的繁瑣、授課時的辛苦以及那些不若期待中的滿意。夜更深了,氣溫也似乎降得更低了,該睡了,相信台大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會如明天的天氣一般越來越好。延伸閱讀2024/5/6 醫學生不只是醫學生:醫學視野下的人文之旅2024/5/8 原來是這樣!在臨床實習中體會醫學與藝術的結合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0 養生.家庭婚姻
「如果能重新選擇,妳願意再次成為母親嗎?」網友勸世:老公要選對人,想重選精子供應商
這周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5/12),是個感謝母親辛勞與家人團聚的大節日。許多女性在當媽媽之後,經歷懷胎、育兒、身材變化...,才體認到媽媽的偉大、辛勞,原來媽媽這個職業並不好當!對此,元氣網在母親節前夕於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媽媽們意見,「如果能重新選擇,妳願意再一次成為母親嗎?」,引起廣大媽媽們回響,表達自身想法。如果能重新選擇,妳願意再一次成為母親嗎?媽媽真的很偉大!在成為一名母親後,為了懷孕育兒與照顧家庭,往往會犧牲掉很多自己的時間與人際關係。美國曾做過一項研究,對1,300多名母親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80% 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朋友,58% 的人感到孤單。許多人成為父母之後產生憂鬱傾向,雖然朋友不一定能阻止或緩解生活中的不如意,但失去友誼肯定加劇憂鬱狀況。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媽媽們意見,「如果能重新選擇,妳願意再一次成為母親嗎?」,有許多媽媽們來留言自身的想法,表示是否想再一次成為母親。一部分媽媽們表示,如果能重新選擇,願意再一次成為母親。「會啊!孩子是我的寶貝&全部」、「雖然犧牲了自我和工作,但是孩子們都很可愛也很貼心,不後悔!」、「會,但是老公要選對人」、「會,只要能夠重選那位精子供應商」、「若可以許願有貼心的孩子,我會願意」、「非常願意,因我有3個貼心懂事又孝順的孩子」、「一定會!而且想早點生小孩」、「願意,而且我只願意當我兒子的母親」、「如果可以買精子做媽媽,我願意」、「願意再一次把屁孩生出來,但老公就要重新選擇了」、「會想再成為母親,而且未婚更美好」。另一部分媽媽們表示,如果能重新選擇,不願意再一次成為母親。「不會,因為養兒育女太累,懷孕更累」、「不願意!一輩子的操心」、「打死都要永遠單身!」、「不會~自己都照顧不好了,無法對別人負責任」、「一點都不想當母親!無法把小孩子教好」、「不願意!孩子、老公都不要」、「算了吧!自己一個人還比較好!」、「不願意因為我不是好媽媽」、「不要了!我和孩子們約定,來生再相聚時,我們要當兄弟姊妹,因為當媽媽太辛苦了」。也有媽媽們表示其他看法。「不要太累過自己生活最重要」、「願意再當一次媽,但不願意當老婆,好苦」、「人生沒有『如果』人生劇本投胎前都已看過。歡喜做,甘願受,總有可取之處!」、「這個時代,應該問:孩子,你想不想再被生下來。」、「在我那女性沒有身體自主權的年代,再一次選擇,還是身不由己」。當媽媽前,請先思考好6件事媽媽是人生中極具挑戰性和美好的角色之一,成為母親是一項重大的生活決定,需要深思熟慮。在進入這個新的生活階段前,建議你先思考好6件事情,準備好後再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才不會覺得成為媽媽後讓你後悔莫及。1.需要時間和精力投入:育兒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你是否準備好犧牲自己的時間和興趣,全心投入照顧孩子?2.規劃好的財務準備:育兒會帶來額外的財務負擔,包括醫療開支、教育費用、日常開支等。你是否有穩定的財務計劃來應對這些開支?3.是否有外援可以協助:有一個支持系統在身邊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家人、朋友還是社區資源。你是否有可靠的人可以幫助你應對挑戰和壓力?4.請思考好生涯規劃:成為媽媽後,你的生活可能會有所改變,包括職業生涯和個人目標。你是否已經考慮了這些變化,並做好了應對的準備?5.情感上的準備:育兒是一段充滿情感波動的旅程,其中包括喜悅、挑戰、焦慮和愛。你是否準備好面對這些情感上的起伏?6.是否能照顧好自己:成為媽媽後,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但照顧好自己是成為一位健康、幸福的母親的關鍵。你是否有計劃如何在照顧孩子的同時照顧好自己?以上問題可能會幫助你,能更好地準備迎接成為一位母親的挑戰和喜悅,「如果能重新選擇,妳願意再一次成為母親嗎?」,跟元氣網說說你的想法。全天下的媽媽們辛苦了!元氣網祝福媽媽們「母親節快樂」,在照顧好小孩跟家庭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偶爾犒賞自己一下,當回那個年輕時開心的自己!延伸閱讀:.母親節蛋糕怎麼挑最健康?營養師曝6種蛋糕竟超肥,「健康挑選5秘訣」一次看.《不夠善良的我們》28句人生金句:身為老婆、媳婦與媽媽的妳必看.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
-
2024-05-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如何減少食物浪費?專家教你進賣場這樣採購
購物車裝滿了各種我們認為需要的物品,但到頭來卻只是占用冰箱空間,不少東西最終都落到垃圾桶內。根據聯合國最近一份報告,光是在2022年,全球就有10億份餐點被丟棄,其中有60%是來自家庭。根據聯邦環保署數據,美國垃圾掩埋場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垃圾是食物垃圾。而垃圾掩埋場廢棄物釋放的甲烷(fugitive methane),佔全美排放量一半以上;甲烷排放是溫室氣體中最毒的一種氣體。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首席氣象學家兼首席氣候記者澤伊(Ginger Zee)指出:「食物垃圾不僅是對地球有害,我們每年每個家庭都扔掉了約1000元的食物垃圾。」為確保環境永續,專家教你該如何買菜,才能減少食物浪費。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Teachers College)營養與教育學副教授科赫(Pam Koch)告訴澤伊:「我們要做的,是不要過度購買,尤其是易腐爛的產品。減少所購買的動物蛋白數量,並減少購買產品塑膠包裝的數量。」有個重點是少買包裝好的蔬果產品。澤伊指出,購買像是馬鈴薯和番茄等蔬果農產品時,不要選擇預先包裝好的產品,而是改用可重複使用的農產品袋,並在散裝區,購買你所需要的量就好。這樣做不但能減少塑膠垃圾,也可以避免購買過多的食物。科赫指出,牛奶等乳製品有時過期了仍可繼續使用;科赫解釋,因為牛奶是已經經過高溫殺菌,開封後放回冰箱保存,只要沒有變質變酸,就都仍可食用。科赫指出,雞柳等已經事先幫你處理過的產品,通常價格會比較高。科赫解釋,購買加工處理度較低的肉類,雖然事後比較不方便,自己多花點工夫來處理肉類,可以讓你用較低的價格買到像是有機或散養等品質更佳的肉類,而且對個人和地球健康也更好。減少食物浪費3招1.不要過度購買,尤其是易腐爛的產品。減少購買動物蛋白數量。2.選擇加工處理度較低的肉類。3.減少購買產品塑膠包裝的數量。例如少買包裝好的蔬果產品。(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5-08 退休力.理財準備
工作多年,為何我的存款幾乎沒增加?人生必學財務規畫鐵三角
Sum是我多年的運動好友,之前一起參加了台東的Lava113鐵人三項賽事。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恰好聊到了財務規劃的話題。Sum抱怨說,他覺得理財很難,存款幾乎沒有增加,而且物價上漲的壓力使他感到人生很困難。我告訴他,可以將比賽中所學到的經驗應用在財務規劃上,以創造一個強大的財務鐵三角。Sum好奇問道:「鐵人三項我懂,但什麼是財務鐵三角?聽起來好厲害! 」 鐵人三項與財務規畫的關聯Lava113是一種長距離的耐力運動,需要連續完成游泳1.9公里、腳踏車90公里、跑步21.1公里三個項目。參賽者可以使用各種工具來完成,如游泳可以用浮標或SUP板,腳踏車可以騎電動輔助車,跑步可以跑、走或爬完成。人生的財務規畫也是如此,你可以藉由各種方法實現你的財務目標,但大部份目標是有時限的。例如小孩出生了就得開始付一連串的照顧費用,租金、水電賬單來了就得在限期內繳費。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另類的三鐵玩賽,如同財務規畫需要不斷切換工具。財務規畫的第一階段像跑步,對應收支管理在會計學上就是損益表。跑步進階就是騎腳踏車,總會經歷歪歪扭扭的階段,就像收入存下的錢變成資產,開始有錢後東買西買,各種資產就可能變成資產負債表,如何用指標衡量品質是最大關鍵。最後進入難度較高的游泳,因為換氣困難所以很多人放棄,如同資產如何承擔適當風險並創造收益。投資成功時固然很開心,但波動來時卻不知如何應變,唯有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才能選擇合適的工具,不然還是在游泳池裡有救生員最安全,如同購買合法受監管的金融工具是一樣的道理。財務鐵三角之一:存下3成收入編制收支管理也就是損益表,把收入支出全列明細,但不是流水帳。重大的日常開銷列出來,像是食品、小孩教育、孝養金、保險費、休閒(旅費)、住房服務(房貸、房租)…等費用。例如一個月開銷10萬,超過1/10也就是1萬以上重大開銷列出明細就好;扣除開銷後其他的部分都是生活費。接下來只要把收入30%存下來,你就及格了!標準要大於平均值,根據目前111年收支調查報告儲蓄率為24.72%。再檢視哪些支出花得特別多,怎麼調整就很清楚了,可參考111年家庭消費支出型態。若你說該刪的都刪了仍不夠怎麼辦?那你需要先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創造新收入。財務鐵三角之二:製作財務全景圖全景圖就是資產負債表,很多人疑惑為何存款一直停滯在固定數字?首先你應該把到處放的撲滿找出來,每個閒置的銀行帳戶就是你的撲滿,同理閒置的股票、基金也是如此,檢視清楚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少資金、可以做什麼事。關鍵數據1:資產負債比大於2,財務全景圖裡的低中高風險資產必須要大於負債2倍以上。關鍵數據2:債務比率少於30%,個人的債務支出不應該超過總收入的30%。適當的持有債務也對財務規畫有加分效果。財務鐵三角之三:創造現金流4%1994年,退休規畫專家William Bengen提出了一項對退休者相當有用的建議,稱為4%提款法則。這個法則建議退休者在退休後的第一年提取其投資組合價值的4%,然後在之後的每一年,根據通貨膨脹調整這個提款金額。對應這個提領法則你需要檢視整體財務,將閒置的錢活化。全景圖的風險,低中高資產目標就是創造整體的投資組合收益,將各類資產收益加總除以總資產,即為現金流比率,比率高於4%為合理的目標,但不是越高越好,仍需考量經濟環境、風險承受能力、目標時間、投資類型…等。而現在正是高利率的環境,應該把握當下檢視資產,創造現金流。財務鐵三角3好處1.風險管理能力:參與鐵人訓練培養了風險管理能力,使人們能夠評估和應對不同風險,這對財務規畫同樣至關重要。儲蓄率30%讓你保有彈性,負債比。2.時間管理技能:在鐵人訓練中,設定時間目標至關重要,這同樣適用於財務規畫。了解財務全景圖讓自己坦然面對財務,並定期檢視財務計畫和投資,提高效率,以確保財務目標的實現。3.團隊合作精神:鐵人訓練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這對於與財務顧問、家人等共同制定和實現財務目標非常重要。財務是需要一起合作共好的,家人與顧問的合作能夠增強信任和理解,面對問題共同克服挑戰,實現共同的目標。以上分享這些透過鐵人訓練所培養的能力,運用在財務和投資規畫上,可以更靈活應對市場環境的挑戰,承擔合理的風險,實現財務穩定增長。作者/林哲民經歷:公勝保險經紀人業務經理、富邦人壽業務襄理、MDRT台灣分會地區主席、Ernst&Young會計師事務所組長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投信投顧、人壽、信託業務及高級證券等合格證書。
-
2024-05-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原來是這樣!在臨床實習中體會醫學與藝術的結合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這次分享三篇文章的醫學院,包括一位還沒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介紹他如何由課堂老師的啟發使他學到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可以當作一個橋樑,橫跨醫學與各種領域,思索兩者碰撞出的火花。同時也分享課程提供許多參訪活動,是一種記憶的傳承,讓學生對學校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而領悟「醫學與人文可以說是一門貫穿人生的重要課程」。→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描述在他所參與照顧的一位病童的整個治療過程中,見證了小男孩透過藝術治療,展現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而在告別式上,音樂治療師用小男孩生前最愛的歌曲改編成樂曲,溫暖的陪小男孩完成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更難得的是,這學校的醫學人文課程的主要負責教授,雖然目前借調台北市衛生局長要職,看到了兩位醫學生的報告後,居然在夜深人靜時,寫出作家吳晟面對自己孩子們時所說:「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是各醫學院校負責醫學系人文課程的老師的最佳心情寫照。謹在此對這些老師致上最大的謝意與敬意。從大一進入醫學系以來,師長們就強調醫學本身是一門「以人為本」的學問,豐富的醫學人文課程包含了哲學、文史、藝術、心理等面向,尤其課程中常常接觸到藝術與醫療的介紹。然而那時是懵懵懂懂,內心總是有個疑惑:「到底為什麼醫學要和音樂、繪畫等藝術連結,是否一定要學習這些技能才算是有醫學人文素養?」後來,也從醫學演進史了解到,最早的醫學便是先賢們觀察病人的臨床症狀及表現,歸納整理出疾病的特徵和治療方式,進而有系統性地對疾病展開實驗與研究。與其說醫學是科學,它更像是一門藝術。醫學與人文是習習相關,唇齒相依。「阿伯你好,我是這個病房的實習醫學生,這兩週都會在病房看您喔!」在大五進入臨床實習後,每當我來到一個新病房時,總是要重複著自我介紹給病人聽,也重新去認識他們。醫學生就像一只不斷轉動的陀螺,如同觀賞電影般從一位病人的故事躍遷到另一位。儘管電影扣人心弦,但當片尾曲響起,感謝名單浮現,電影院的燈光逐漸明亮時,我僅能是輕輕擦拭眼淚,整理自己的服裝,沉著地走出影廳。然而,電影的故事並未結束,我是否真正深入體驗劇中角色的情感?是否真的能夠感受其痛苦?或者只是暫時的情緒激動?在醫院裡,醫師與病人之間的連結是那麼脆弱。儘管雙方曾如此緊密相連,感受過深厚的親密,但我仍然只是他或她生命中的短暫過客。我常覺得,我與病人之間存在著一層朦朧的隔膜,距離雖近但不清晰,觸碰雖近但無法真切。病人的困頓在我面前毫無保留地呈現,然而內心的脆弱卻不易展露,我也小心的讓自己保持專業,不流露太大的情緒。我常覺得,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維持在一種微妙的平衡。當醫師傳遞不樂觀的消息時,雙方需要承擔多大的勇氣?如何面對病人與家屬絕望的眼神?當醫學超越純粹的理性時,一切變得複雜。然而,這些波瀾的情感,不過是別人的敘事嗎?就如同那些讓我流淚的小說、電影和戲劇,我能允許我的情感涉入多深?每次照顧一個病人,就如同打開一本豐富曲折的故事,當診察及病歷紀載完成,已然完成能交班的工作,但我依然如一只陀螺,在各個故事之間旋轉不止,好似留下眾多未完結局,而內心的疑惑,也須待日後實習方能繼續探索。在小兒科實習時,我遇到了一位罹患橫紋肌肉瘤的小男孩,在勇敢地接受化療所帶來一系列的痛苦後,仍不敵病魔離世。這位小男孩住院的期間,接受來自藝術治療師們的治療與幫助。治療師以繪畫、音樂及舞蹈為祂帶來了安寧和愉悅,使小男孩在最艱難的時刻,也能找到一絲安慰。儘管無法用言語表達,舞蹈和繪畫讓祂有了與最愛他的家人及治療師們的溝通方式,得以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小男孩的媽媽在照顧他的期間,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但藝術的媒介讓母親和小男孩有了情感的連結,陪伴她走過哀悼的歷程。在男孩的告別式上,音樂治療師用小男孩生前最愛的歌曲改編成樂曲,溫暖的陪伴小男孩完成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整個治療過程中,小男孩展現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儘管面對生命的挑戰,依然保持著開心和笑容。透過藝術治療,小男孩展現了自己獨特的生命價值和意義。陪伴兒童面臨生死的心痛場景,這樣真實地在眼前,是對我很大的衝擊,醫療團隊所提供病人的支持與實際互動也令我了解,原來藝術也可以和這樣和臨床醫療結合。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刻,在現代醫學的所不能及之處,病童和家屬們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與關懷。透過藝術治療,不僅是身體病痛的緩解,更是建立起人與人間心靈上的支持和連結。進入臨床實習後,很大的挑戰是除了要能靈活運用學到的各種醫學知識外,也要開始學習如何與病人應對,了解病人的需求。所謂的全人醫療,不僅僅只是治好身體上的疼痛,更是給予病人心靈上的支持。在即將卸下實習醫學生的身份時,我重新審視大一時醫學與人文的課程內容,讓我對這些課有了不同的體認。在臨床嚴肅且專業的老師們,講起音樂藝術信手捻來,每天穿梭的醫院背後是藝術空間的理念,真正支撐起現代醫療與醫學教育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細膩的人文情懷。在醫療越來越商業化的現今,更能體現出醫學人文的重要性,敦促我們重新思考醫療與醫學教育的本質。醫學校老校長高木友枝的那句「做醫生之前,先懂得做人」,在進入了臨床後,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悟。延伸閱讀5/6 醫學生不只是醫學生:醫學視野下的人文之旅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8 失智.非藥物治療
失智輔療 北榮、故宮合推「認知牌卡」
衛福部最新統計,國內65歲以上失智症患者約35萬人,至民國130年預計增加至68萬人。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失智症發生率會逐漸上升,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台北榮總合作發行藝術輔療工具「今牌人生認知牌卡」,為長者提供增進健康福祉的創新方案。故宮院長蕭宗煌與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昨簽署合作備忘錄,展開為期3年藝術與醫療專業跨域合作,共同研發以長者為中心的創新服務方案,包含辦理專業人員培訓工作坊、博物館人員教育推廣、舉辦藝術與醫療相遇分享會等推廣活動。失智認知牌卡 國內首創博物館與國家級醫學中心合作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台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患者會愈來愈多,近年失智症藥物治療有所進展,更期待非藥物治療為失智症患者帶來更多助益。認知牌卡為國內首創由博物館與國家級醫學中心深度合作,將文物寓意及意象結合牌卡形式,以非藥物介入活動,打造貼近長者需求與生活經驗的樂齡友善服務。藝術扮演醫療輔助關鍵角色故宮院長蕭宗煌指出,近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博物館界肯定藝術對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性,扮演醫療輔助、促進民眾身心正向發展的關鍵角色。認知牌卡透過長者、心理師與職能治療師的全新視角,讓故宮60件經典文物與生活經歷結合,從「物」回歸到「人」,關照不同面向的群眾,使藝術輔療成為非藥物活動的選擇之一。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說,北榮針對輕度失智及認知障礙長者研究發現,透過認知牌卡進行為期四周訓練後,在語文、圖像學習與記憶能力均有所進步。共同研發牌卡的稻香長照設施暨醫事機構所長許庭榕說,「今牌人生認知牌卡」中也收集「清明上河圖」文物部分片段,如一張牌卡是描述迎娶的場景,讓一名輕度失智老太太回想起年輕時自己的姊姊結婚場景,有助情緒穩定。
-
2024-05-05 養生.營養食譜
別人吃肉你喝粥,白粥何時成為比較「低下」食物?專家這麼說
年幼時,我們家的早餐桌必有一鍋清粥或番薯糜搭配小菜,有時趕著上學,就拿筷子亂攪,希望早點入口。後來看到一名國王選駙馬的故事,讓參賽者比賽誰先吃完一大碗熱粥,結果一名好整以暇、從表層與空氣接觸最多部分慢慢往下吃的人,最早吃完,人財兩得,才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性急喝不了熱米粥」的道理。長大後工作忙碌,早飯常以三明治等糊口,偶爾深夜開車返家途中,夜色裡看到24小時營業的清粥小菜店家燈火,總忍不住入內回味。可惜隨著景氣差、夜生活減少,如舒國治的感嘆,「吃規規矩矩的清粥早飯的店,剎那間,竟然找不到了」。華人吃粥其來甚久,《周書》記載「黃帝始烹穀為粥」,後來不斷演變,清人寫的《粥譜》就記載了239種,但大約可分為以米或其他糧食當主料2大類。我的習慣是分成清粥(白粥)、非清粥2類。好的白粥除了配菜,也可當加料粥的鍋底,如皮蛋、肉、魚、蝦貝等,豐儉由人。白粥最上面的一層湯汁是 「泔」,最營養,往昔家庭誰能喝此「瓊漿」,一是父親等家中地位高者,二是病人。清袁枚《隨園食單》裡強調,「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后謂之粥」,達到這個境界,理想白粥才成。至於廣東粥煲到不見米粒,那是另一種講究了。「別人吃肉你喝粥」彰顯了粥在近代常被視為較低下的食物,其實粥不是「吾少也賤」,早在周朝就被視為「敬老」食品,《禮記》有「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之食」,直到唐代,粥還被皇帝用來賞賜大臣,白居易曾被賜食「防風粥」,竟然「口香7日」,應是叩謝皇恩的誇張之語吧。宋朝士大夫風雅聞名,林洪《山家清供》錄有5種粥:豆粥、梅粥、荼蘼粥、真君粥與河祗粥。其中梅粥、荼蘼粥分以梅花、荼蘼花入粥,伴以清風明月,最無人間煙火氣。宋代詩人楊萬里〈寒食梅粥〉云:「才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香燒」,詩人賞梅後熬花入粥,乾花則當香燒,物盡其用又浪漫至極。宋朝蘇軾喜歡豆粥,在〈食豆粥頌〉稱讚:「道人親煮豆粥,大眾齊念般若,老夫試挑一口,已覺西家作馬。」「西家作馬」來自佛家典故,有僧人問禪師說普願和尚去世後到哪裡了?禪師說「到東家作驢,到西家作馬」僧人不懂,禪師再答:「要騎就騎,要下就下。」也就是要僧人順其自然,不要執著。吃一口豆粥而悟道,蘇大學士千古一人。孔子和弟子周遊列國時遇到「陳蔡之厄」,子貢突圍買米回來,顏回煮粥時被子貢瞄到他吃了一小勺粥,氣得去跟老師告狀。孔子把顏回找來,表示夢到祖先,要拿粥祭祖。顏回說不行,因為他在煮粥時,屋頂掉了一塊塵土到粥裡,他只好用勺子舀起,倒掉覺得可惜,於是便吃了它,若用吃過的粥祭祖並不恭敬。「顏回偷食」成了「眼見不一定為憑」的機會教育。不過粥會逐漸被視為低下之物,可能在於成為賑災之物,尤其明、清兩朝,官府在饑荒時期會開粥廠施粥,讓粥與窮困等印象逐漸結合;台灣人在日治和國民政府來台初期,為減少米糧消耗,還加入曬乾的番薯簽或番薯箍等煮成地瓜稀飯,如洪愛珠所言,「貧窮是暗喻,在粥碗裡浮沉」。更慘的是離島,曾任澎湖通判的胡健在〈薯米〉一詩提到「風流隨處詠桃花」,看似浪漫,其實「桃花米」是把紅心番薯和白心山藥混煮,紅白摻雜獲詩人雅稱,實則反映了澎湖缺米,不得不「番薯當米度年華」的窘境。民初吳稚暉、于右任等大老在上海創立「粥會」,定期以1鍋熱粥、4碟小菜餐敘,追求「以粥會友、以友輔仁」的旨趣,「君子之交淡如水」,亦如「粥」,「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4 焦點.元氣新聞
112年度報稅6大變動重點!「2方式」申報繳退稅可抽獎,最大獎20萬
又到了五月報稅季,今年報稅有6大變動重點,包括調高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18歲即算成年可單獨申報等。《元氣網》以下整理關於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的實用資訊,利用網路、手機的e化方式申報、繳(退)稅,還可以參加好康抽獎,最大獎項20萬。還沒報稅的人趕快來看!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為113年5月1日至5月31日止。報稅網址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申報方式網路申報6種登入方式1.已註冊健保卡2.自然人憑證3.電子憑證4.行動電話認證5.戶號+查詢碼6.行動自然人認證手機報稅3種登入方式1.行動電話認證2.戶號+查詢碼3.行動自然人認證手機報稅5步驟1.驗證身分:提供行動電話認證、戶號+查詢碼與行動自然人憑證。2.填寫資料:確認納稅義務人基本資料,新增配偶、扶養親屬資料。3.確認稅額:查看綜合所得稅總額及扣繳稅額資料。4.繳退稅款:提供6種繳稅方式,包含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委託取款轉帳繳稅、ATM繳稅、信用卡繳稅、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繳稅及現金或票據。提供2種退稅方式,包含直撥轉帳退稅、憑單退稅。5.完成申報:下載收執聯妥善收存。人工申報至國稅局填寫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申報,攜帶文件如下:1.個人身份證件2.薪資扣繳憑單3.所得收入憑單4.列舉扣除額證明文件6大變動重點1.調高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11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金額為20.2萬元,相較111年度的19.6萬元,增加6,000元。2.112年度滿18歲即為成年者。除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得由其他納稅義務人列報為受扶養親屬外,應自行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3.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適用資格放寬。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今年放寬3大適用條件:.自112年10月15日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效期由60天放寬為1年內有效;112年10月14日以前開立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只要開立日起1年內期間含括課稅年度,就屬有效文件。.新增入住社區式長照機構團體家屋具有住宿事實之適用機構。.入住適格機構期間死亡,倘係前一年度已入住達90日且持續入住至課稅年度死亡者,課稅年度不受須入住達90日之限制。4.個人受控外國企業(CFC)營利所得須申報配合國際反避稅趨勢,防杜個人藉於低稅負國家或地區設立外國企業(CFC)作海外投資並保留盈餘不分配,規避我國稅負,並經行政院核定自112年1月1日施行,今年5月首次申報,CFC當年度依規定計算CFC營利所得後計入個人同年度基本所得額課稅。5.網路申報新增下載「查調資料稅額估算表」服務。中區國稅局說,今年只要透過手機報稅或網路申報系統-線上版,進入申報系統後點擊「查調資料稅額估算表」即可開啟PDF檔,該稅額估算表包含所得、列舉扣除額資料及稅額計算式。6.提供網路申報附件上傳服務,提高上傳容量及延長上傳時間。網路申報附件上傳容量每申報戶由10MB提高至15MB。7項特別扣除額7項特別扣除額,符合條件即可適用。其中:.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申報時直接扣除,免附證明文件。.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教育學費:須附證明文件,但如果依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資料申報,可以免附。另,長照特別扣除額今年放寬3大適用條件;還有花蓮震災也可以減免,詳細如下:長照特別扣除額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符合衛福部公告課稅年度「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於今(113)年辦理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時,每人可扣除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2萬元,但適用稅率在20%以上、股利及盈餘按28%分開計稅或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者,不得扣除。放寬3大適用條件:1.自112年10月15日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效期由60天放寬為1年內有效;112年10月14日以前開立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只要開立日起1年內期間含括課稅年度,就屬有效文件。2.新增入住社區式長照機構團體家屋具有住宿事實之適用機構。3.入住適格機構期間死亡,倘係前一年度已入住達90日且持續入住至課稅年度死亡者,課稅年度不受須入住達90日之限制。0403花蓮震災租稅協助受天災影響,個人或營利事業如有發生財產或營業損失,可依規定申請減免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房屋稅、地價稅、娛樂稅及使用牌照稅。另外,如無法於法定期間內繳清稅捐,可於規定繳納期間內,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延期最長1年,分期最長3年(36期)。災損減稅3步驟 1.拍照存證:第一時間先拍照存證,後清理現場2.檢附文件:損失清單及相關證明文件(受災財物照片、原始取得憑證、維修估價單、受損財物修復取得發票或收據等)3.申請減免:依規定時限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可線上申請)何時退稅如果想要最快拿到退稅款,務必注意申報方式及時間。最快的方式是選擇網路申報,5/31前手機電腦都能上網報,再搭配直撥退稅,時間到了自動入帳,省時又安全。第一批退稅113/7/31(三).網路(含手機)申報.稅額試算線上登錄或電話語音回復.5/10前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戶籍地國稅局第二批退稅113/10/31(四).5/10前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非戶籍地國稅局.5/11後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各地區國稅局.人工或二維條碼申報第三批退稅114/1/20(一).逾期申報.申報繳稅及不繳不退,經國稅局核定為退稅案件e化報稅抽獎納稅義務人以手機、或在國稅局以外的處所使用網路,或以線上或語音回復確認稅額試算,完成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並透過e化方式繳(退)稅,就可以參加好康抽獎活動。共有「網路報稅獎」、「手機報稅加碼獎」及「e化繳退稅加碼獎」等3種獎項,總獎金465萬元,中獎名額高達1萬1,836名,最大獎現金20萬元。中獎獎項會以簡訊發送中獎通知,請特別留意於報稅時務必填載手機號碼,並確認完成申報上傳,才能參加抽獎。【參考資料】.財政部稅務入口網.中華民國財政部臉書粉絲專頁
-
2024-05-03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全人口結構介入 改變老化軌跡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占總人口20.8%,老年人口增加,再加上少子化,造成勞動力銳減,照顧問題更需重視。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臨床醫療或照顧服務都針對個人,個人的健康與照顧固然重要,如何從全人口結構有效介入,才能改變台灣老化的軌跡。「台灣新加坡健康長壽高峰論壇」昨天進行第二天議程,討論聚集高齡健康產業鏈的跨域整合與推動,還有超高齡社會數位產業發展與創新、如何產學共創與人才培育等,陳亮恭以「健康長壽的成功指標:價值醫療的社會導入」為題,發表「關渡學」的緣起與經驗。「TIGER」結合衛生所、診所、醫院陳亮恭表示,建構有效服務體系的思考,是他過去十年來努力方向。十年前,在衛福部國健署支持下,發展出社區高齡者的失能與失智預防介入,雖然有著不錯成果,但面對多重疾病、多重藥物長者,卻發現許多困難,於是啟動「台灣高齡整合照護計畫(TIGER)」。「TIGER」結合衛生所、診所、醫院門診部,提供醫師高齡醫學教育,結合失能與失智預防,得到更全面的成果。不僅有效預防失能、失智,還改善慢病管理、憂鬱症狀與營養狀況,更是符合「價值醫療」的指標。陳亮恭表示,TIGER模式不僅有效,更符合政策需求,具長期成本效益,但是政府未見得採用,也無法系統性推廣。「關渡學」精準掌握社區長壽大數據直到陳亮恭擔任關渡醫院院長,將TIGER成果轉換成「關渡學」,結合不同社會資源,以社區文化再造的精神推行,並逐步展現成效。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皇后鎮」便是學習,如何以一家社區醫院之力,改變社區文化,並發展出「健康長壽指數」,真實即時呈現「不健康餘命」,精準掌握社區健康長壽大數據,從而推動有效介入。新加坡大學前副校長John WONG昨天也指出,「關渡學」的規畫、推動、成效令人印象深刻,也是他們推動「皇后鎮」計畫很重要的參考,希望未來可以更進一步交流,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
-
2024-05-02 養生.聰明飲食
最有效的天然救命藥方?教授破解「小蘇打的驚人療效」到底為何
讀者Elisa在2024-4-1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我最近被一票朋友推薦一本書(小蘇打的驚人療效)以及其中的療法:介紹的人建議要多喝小蘇打水排毒,而且也可以常常拿來泡腳排毒。小蘇打對我來說是清潔用品,這些建議怎麼想都覺得超級恐怖,但我上網查(中文)還真沒查到強而有力的反對說法,只好求助您了!希望您有空的話,可以澄清這個謠言,非常感謝!「小蘇打的驚人療效」這本書的出版日期是2021-12-6,而它的英文原著是2014-6-2出版的Sodium Bicarbonate: Nature’s Unique First Aid Remedy(碳酸氫鈉:大自然獨特的急救藥物)。(註:插圖右上角的作者頭像是我加上去的)請大家先記住「急救藥物」。(註:Remedy可以翻譯成「藥物」或「彌補」)根據博客來書局網站,這本中文版的推薦人有三位:(1)王明勇,生機飲食專家,(2)王康裕,自然生活派藥師╱健促藥物諮詢顧問,(3)范秀琴,飲食養生專家。從這三個推薦人的「職業」,您心裡面就應該有幾分拿捏了,是吧!這本書的內容簡介一開始是:醫師不想提、藥商不願講、急診室必備,最便宜、最安全、最有效的天然救命藥方!然後是:臨床實測,從皮膚保養、感冒、糖尿病、高血壓、癌症,全部都有效!皮膚保養?感冒?糖尿病?高血壓?癌症?拜託!請問,這些是需要「急救」的病嗎?或者說,是「急救」能治得好的病嗎?這本書的作者簡介是:馬克.史克斯(Mark Sircus, Ac., OMD, DM)具有醫學博士、東方醫學博士與針灸師的身分。但是,Mark Sircus根本就不是「醫學博士」(Medical Doctor,MD)。他頂多就只是個針灸師,因為他只接受過東方醫學訓練(training),而根本就沒拿過正規學術機構(例如教育部認可的大學)頒發的文憑。請注意,他名字後面的Ac., OMD, DM,都不是正式學位,而只是自創的冒牌學位。美國有一個正統醫學的醫生創建的網站叫做Science-Based Medicine(基於科學的醫學)。其中的一位醫生David Gorski是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外科與腫瘤學教授,他在2024-3-25發表Mark Sircus and “natural allopathic medicine”? Now I’ve heard everything from quacks(Mark Sircus與「天然對抗療法」? 現在我從江湖郎中那裡聽到了一切)。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是:「對抗療法醫學」一詞是 19 世紀順勢療法從事者發明的,是對醫學的貶義詞。 因此,看到像Mark Sircus這樣的江湖郎中試圖將其視為「天然對抗療法藥物」,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註:有關順勢療法,請看順勢療法,安慰效應)David Gorski醫生也有他自己個人的網站,叫做Respectful Insolence(恭敬無禮)。他在這個網站發表了4篇關於Mark Sircus的文章,而其中兩篇是:2022-3-2:Mark Sircus: MMS (bleach) for COVID “vaccine-induced cancer”【Mark Sircus:MMS(漂白劑)治療新冠肺炎“疫苗誘發癌症”】。副標題:Mark Sircus 是一名傳統中醫從事者,目前正在推廣 MMS(漂白劑)治療 COVID-19「疫苗誘發的癌症」。2022-3-14:MMS (a.k.a. bleach) as a “cure” for COVID-19【MMS(又稱漂白水)作為 COVID-19 的“治癒方法”】。副標題:漂白水……一定是……漂白水。 再次。 這一次,它被用來治療 COVID-19,因為它當然如此。 MMS是一種致人於死的騙術。 無論它看起來死了多少次,它總是會在其江湖騙術系列中再次回歸。這兩篇文章所說的MMS是Miracle Mineral Solution的縮寫,而中文可以翻成「奇蹟礦物溶液」或「神奇礦物解方」。它的成分是漂白水,而服用方法是用喝的。是不是奇蹟,也很神奇,對吧!(註:您應當還記得川普總統曾建議用漂白水來治療新冠)我在2020-7-20 發表的大主教的新冠神水裡就有說,有一位自封為大主教的人因為販賣MMS(說是可以治療新冠肺炎)而被美國聯邦執法人員突襲缉捕。可是因為他當時人是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而逃過一劫,但他的兩個共犯兒子則被逮捕入獄。David Gorski醫生是這麼樣描述Mark Sircus:一方面,Sircus 非常熱衷於用漂白水治療疾病。例如,他主張用 MMS 治療 COVID-19——作為疫苗的替代品! ——以及用 MMS 治療 「COVID-19疫苗誘發的癌症」,以及使用「電壓治療」(voltage healing)來治療癌症和其他許多疾病。在他的網站你會發現很多江湖騙術,尤其是提倡使用MMS 來治療許多疾病。 此外,我第一次認識到 Sircus 是在 2011 年,當時他在一篇題為「把混蛋吊起來」(String the Bastards Up)的貼文中鼓吹殺害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們。 這是反疫苗運動暴力言論的先鋒。如此暴力傾向的人還談什麼濟世救人?總歸一句話:「小蘇打的驚人療效」這本書是江湖郎中的猴子把戲。原文:小蘇打的驚人療效,又一經典偽科學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1 性愛.性福教戰
8成女性愛愛好被動?研究曝最無效也最NG的避孕行為「就是它」
長期關注性平議題的愛康衛生棉近期發布「臺灣男女身體自主權」調查報告 ,藉此了解大眾性觀念與避孕常識。從性需求表達頻率發現,超過4成男性「大部分主動」表達性需求,女性則超過8成為「他人主動」,可看出女性仍較被動表達自身性需求。避孕習慣中,超過4成男女不是每次愛愛都採取避孕措施。男性渴望被伴侶求愛這項報告針對已有性行為的受訪者深入調查,結果顯示曾經主動表達性需求高達95%;而男女性主動表達頻率大不相同,「總是自己主動」男性占 19%、女性則為 0%。「大部分自己主動」男性占 44%、女性為 9%。可看出目前男性多為性需求表達主動方,女性較為被動方。根據曾主動表達性需求的填答者表示,高達七成最常採取「暗示或暗號表達」,採取「主動開口詢問」占 27%。調查中還意外發現,有高達八成的人認為「表達性需求是正常的行為」,而有兩成的人覺得「表達性需求很害羞、尷尬,或不知所措」。半數男性追求樂趣,而不避孕至於避孕方式,過去在性教育中總會教導大家要選擇有效、成功率較高的避孕方法。愛康調查發現,在未備孕狀態的性行為,有超過四成的人不會每次都採取完善避孕措施,在未採取避孕措施的原因,高達 51% 男性認為避孕會「減少樂趣」。最常使用的避孕方式就是使用保險套,其次為約占10%體外射精,而女性事前避孕藥約佔4%。以保險套來說,是隨手可得且無侵入性的暫時性避孕工具,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全程配戴能達到有效的避孕效果,但仍具有3至5%的失敗率;體外射精則是最無效的避孕方式,失敗率高達15%至25%,卻仍有不少人貪圖方便而選用錯誤的避孕措施。延伸閱讀:.性學專家傳授「2招性愛秘技」,餵飽伴侶不再讓她欲求不滿.如何挑逗伴侶?專家傳授「陰道敏感帶愛撫密技」, 圖解實用手指技巧.愛愛如何更持久?專家授「1分鐘速解法」延長時間,1類人不建議嘗試※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4-28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缺菜季來臨前 跟你的有機農友交朋友
夏季說到就到,缺水、缺電不稀奇,可以預期的是缺菜的日子也不遠了。在台灣,夏天本來就是葉菜青黃不接的季節,除了少數野性較強的蔬菜,例如地瓜葉、莧菜,較多人喜歡的十字花科類的葉菜,像是各種大、小白菜、花椰菜、高麗菜、青江菜等都將進入稀缺且高價期。菜貴雖然傷民,但是為了健康還是得吃、得買,最怕是有錢也買不到品質好的蔬菜,被迫購買存放多時的低溫冷藏菜。如果要一年四季都吃得安心和健康,最好平時就要建立有機農友朋友圈,無論何時都不擔心缺乏新鮮蔬果。這幾天,我因不同機緣分別去拜訪台塑楊梅有機農場,以及苗栗公館鄉農會有機蔬菜產銷班,兩者不同的規模與生產方式,都讓我感到安心與幸福。在食安事件頻傳的現在,清楚知道食物的來源,可以過濾掉不必要的擔憂。這兩處有機生產地都已經營將近20年,且都與鄰田相隔遙遠,都有自備水源,滿足了有機耕種的基本條件。長期投入有機耕種的人,強調的通常都不是拿到多少驗證文件,他們不約而同的特點是跟大家分享農場的生態。台塑楊梅有機農場裡養的雞,直白的取名生態雞,因為肥嘟嘟的蛋雞們除了穀物飼料之外,吃的是場內的有機菜葉和黑水虻,雞隻本身就是生態循環的一部分。飼養黑水虻是全世界的風潮,台灣也不例外。黑水虻除了可以消化大量廚餘之外,也吃動物排泄物,而且效率奇高。白白胖胖的黑水虻幼蟲,全身都是蛋白質和油脂,是雞隻的完美食物,說不定也是未來人類的營養源。台塑楊梅有機農場面積遼闊有39公頃之多,作為耕種的面積不到三分之一,保留了很大部分空間做為環境隔離帶。畢竟是有上市大企業支持,農場的經營顯然不以獲利為主要目的,反而比較像是企業形象和回饋社會的功能。附近的楊梅高中學生,長期使用農場的場地和設施作為環境教育學習,農場同仁說,一般民眾團體也可以預約參訪,付費體驗農場的環境教育課程。企業支持的有機農場,所具有的規模和優勢,是小型、甚至微型的農友們望塵莫及的。由十多位有機種植者組成的苗栗公館鄉農會有機蔬菜產銷班,各個班員幾乎都是中年轉行選擇投入有機農耕,其中絕大部分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他們當中有不少位,是因為參加班長羅文祥的有機耕種課程,而決定捲起袖子一頭栽入有機的世界。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曾經去羅班長的健福有機農場參觀拜訪過,這麼多年了,科班出身的他不但仍在有機的領域繼續耕耘,還影響了這麼多位朋友加入,可見得他的做法和決心得到大家認同。再次造訪健福農場,是因為熱心的溫錦東先生帶領。自稱阿東伯的他,每周到新竹參加市集,他說他的目標是讓消費者吃到當天現摘的有機蔬菜,同時把季節蔬菜的特色傳遞給消費者。阿東伯的本業是電腦軟體行銷,卻對有機農業懷有極大熱情。他謙虛自稱上半生賺快樂、下半生賺健康,而「大家都健康才可能成為健康的社會」所以他希望大家都要一起健康。阿東伯說的大家,包括環境。他形容當天清晨四點在田裡撞見山豬時的興奮神情,好像發票中獎一樣,全然不在意山豬幾乎吃光他最心愛的蘆筍。豁達的心,也可以稱為有機的心吧!
-
2024-04-26 醫聲.Podcast
🎧|花蓮器捐率居全台之冠經驗帶回中央 李明哲:盼生命末期臨終關懷被重視
救護車在台9線上疾駛,一部接著一部呼嘯而過,震耳欲聾的鳴笛聲,帶來無數令人心碎的故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談到,令他難以忘懷的個案,她是一位18歲的少女,因術後進食不幸嗆到而離世,原以為器捐是提高她的生存率,沒想到意外縮短她性命,他坦承「這是非常難以承受之重!」曾以為會走不出來,沒想到家屬暖心的大愛,竟拯救了他,讓他可以繼續走在器官捐贈移植這條路上。🎧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談起這位年僅18歲的少女,原是器官受贈者之一,接受腎臟移植成功後,幾天後卻因為進食時嗆到不幸逝世,當時他無法置信,少女的母親不僅沒責怪他,還溫柔地對他說:「李醫師,雖然我失去了我的女兒,但另個受贈者還需要你啊!」這位母親的話語,如同一道光,提醒他即使身在痛苦中,仍有希望和責任需要他去承擔,當時他覺得這位媽媽真的很偉大,對於生命,她不是只想到自身,還會顧及到別人;這也反射出所有的器官捐贈者,願意在死亡之際,貢獻出生命最後的力量,抱持著就是對生命的熱愛。「死亡公路」就醫需一小時 李明哲深耕花慈25年救命、續命李明哲提到,有「死亡公路」之稱的台九線花東縱谷路段,可以說是最致命的路段,因沿線車禍送至最近的醫院搶救,都需要花上一小時,許多病患因長時間沒有醫療照護,而錯過黃金治療期,這也造就花蓮醫療的特殊性。他常在與死神搏命的期間,因遇到確定搶救無效的病患,下一刻就處於天人交戰的難題,如何開口和家屬說明做出「以命續命,器官遺愛」的艱難決定,但為了能造福更多病患,他也只好投入徘徊在器官與生死之間的續命事業。充滿使命感的他,當年憑著一股「熱血」決定至偏鄉行醫,求學時參加醫療服務隊到花蓮義診的經驗,讓花蓮成為他人生佇足半輩子所在,他稱讚花蓮「好山、好水、到處是美景」,但也是真「偏僻」,一度懷疑在花蓮能受到系統化的訓練嗎?但在花蓮慈濟醫院(簡稱花慈)執業的25年期間,從擔任花慈一般外科主任開始,他不僅跟著花慈一起成立器官移植中心,並接下中心主任之職,更以一把刀搶救了無數生命。李明哲強調,「在花東地區,如果你不做的話,這件事情也沒人要做了!」曾擔任器捐病主中心12年董事的李明哲,被稱為東台灣器官移植醫學的重要推手。在花慈執業的25年間,不僅推動器官移植醫學,更培育移植照護團隊,112年花蓮的器官移植率,提升至每百萬人口有37.79人,相比全國捐贈率為每百萬人口17.77人,顯見深耕於花蓮的成效,足足是全台灣的兩倍。器捐供不應求 仍須積極教育、引導三年前,他將醫療服務和生活重心遷回台北,但李明哲也直言,台北的醫師相對花蓮來說都「太冷漠!」他語重心長地說:「回歸醫師初心,才是醫師應該做的。」他的初心去年12月被衛福部長薛瑞元看見,邀請他擔任器捐病主中心的董事長。提到此事,他微笑道,「或許是對器官移植的努力跟貢獻被看到。」由於器捐病主中心在兩年半前,已整合器官捐贈與病人自主權及安寧緩和醫療的推廣。李明哲強調,全台灣每年捐贈第一類器官(心、肺、肝、腎、胰、小腸)的捐贈者數量約在百餘人左右,最高紀錄曾到達141人,經過多年的努力與推廣,每年捐贈人數也僅增加10至20位,對比每年上萬名等待救治的病患來說,仍呈現僧多粥少的現況,未來仍須深入地教育與引導,讓社會大眾理解器官捐贈的重要性與意義。接下董事長的重責大任後,他期盼,未來器捐病主中心能協助民眾及家屬,在生命末期的過程,得到應有的照護,並支援病人醫療自主權的伸張;病人能事先與家人進行開放的討論,選擇有尊嚴的死亡方式,或表達自己的捐贈意願。醫療人員也能參與病人逝去後的家屬關懷,確保家屬們能從哀傷過程當中走出,回歸正常生活,達到真正的生命末期臨終關懷。李明哲小檔案現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醫務副院長經歷:花蓮慈濟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癌症副院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許凱婷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04-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的偏鄉醫療嘗試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暑期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想看本文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緣起偏鄉醫療最常遭遇的困擾,便是醫療人力與資源缺乏。而台灣的小兒外科除了有醫師平均年齡逐年老化與新血後進減少的問題,在偏鄉環境更是不容易有小兒外科醫師的生存空間,因為醫師在選擇服務的地點時,往往有許多的考量,例如經濟收入、生活環境、或孩子教育需求等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附醫)鄰近繁華現代的信義計畫區,無論大眾交通或是國道交通都相當方便,因此平時便肩負大臺北東區民眾的醫療需要,甚至涵蓋基隆市、新北市汐止區等地的後送醫療。然而,大學附設醫院有教育的責任,雖然業務量沒有其他醫學中心多,仍需要維持小兒外科服務。 根據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的統計,有130萬兒童少年人口的大台北地區約有30名在職的小兒外科醫師,相較於偏鄉地區,人力資源相對豐富很多。以每百萬人口計,大台北地區的小兒外科醫師人數不僅超過美國,更是全國之最。於是「如何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就成了縈繞在我心的牽掛。蘭陽的呼喚羅東聖母醫院是隸屬於天主教靈醫會,於1952年由從中國大陸來台的修士與修女們創立,自始至終致力於照護蘭陽地區那些經濟困窘、身處弱勢的民眾,逐漸成為許多當地人健康的依託。近年來,宜蘭縣每年約有三千名新生兒誕生,而聖母醫院大抵上承擔了其中三分之一的嬰兒醫療服務,顯見其在兒科照護的重要性。從馬偕醫院來的周桔源醫師,在這裡提供小兒外科的服務,但一年一年的過去,這裡需要有年輕醫師來接棒。因為看到這樣的需求,我鼓起勇氣,挺身而出,接下這個偏鄉支援計畫。在北醫附醫的長官支持與聖母醫院長官的幫助下,雙方合作的計畫得以順利推展,自2022年4月起,我便開始每週四至聖母醫院進行手術與看診。在支援期間,我在聖母醫院進行了一系列的小兒外科常規手術,如腹股溝疝氣修補(引進腹腔鏡手術)、耳前瘻管切除、舌繫帶鬆弛及板機指鬆弛手術等。此外,我也實施了需要短期住院的手術,包括嬰兒腹股溝疝氣修補、淋巴管瘤切除、隱睪症矯治、多指(趾)重建及肛門瘻管手術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許多原本需前往遠地醫院長期就醫的孩子,現在可以在聖母醫院就近接受追蹤與治療。比如,一位需要長期胃造瘻管的罕病兒童,在過去經常往返於台大兒童醫院與急診室更換造瘻管,而今卻能在我的聖母醫院門診安排更換與追蹤。若聖母醫院收治了需矯治先天畸形的孩童,我也能即時與兒科醫師進行討論,並協調轉院手術。期間有位近週歲的女童,自兩個月大開始就間歇性嘔吐,經由我們的互助機制轉介至北醫附醫進行檢查,發現她患有先天十二指腸蹼膜所導致的阻塞,最終通過手術得以康復。這樣的轉介案例越來越多,也使得北醫附醫在2023年順利取得小兒外科專科訓練醫院的資格。透過這次合作,我深刻體會到,若無願意合作的專業小兒科醫師、專精且樂於照護兒童的麻醉科醫師,以及一個願意學習並成長的手術室團隊,要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個能照顧兒童的外科團隊是相當困難的。幸運的是,聖母醫院在院方的支持下早已具備這些條件,順理成章成為合作成功的基石。 飛越山海,支援台東隨著我在聖母醫院的支援步入一週年之際,過去一年的支援成效顯著,鼓舞了我,進一步想要推廣這種合作模式,但這樣的支援模式,是否真能在其他地方複製呢?作為一位花蓮女婿,我一直密切關注東部地區的醫療需求。花蓮擁有慈濟醫院的資源,小兒外科醫療服務相對完善,但台東的情況卻大不相同。過去,台東的小兒外科服務大多依靠台北馬偕醫院的醫師們輪流支援,每隔三、四個月集中一天時間處理所有手術。這樣的漫長等待中,孩子們的病情有可能會惡化,或家屬可能遺忘孩子需要及應該接受的手術治療。在這種迫切情況下,家屬常常不得不帶著孩子跋涉至花蓮或高雄尋求治療,而這樣的距離,對於西半部的家庭而言,就如同從屏東到台中一般遙遠。於是我開始考慮是否能將與聖母醫院合作的模式,搬到台東來實施,至少每月提供一次的小兒外科門診與手術服務。雖然這對西部許多城市來說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至少能夠讓需要的孩子能盡早接受手術,預防嚴重的併發症。衛福部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疝氣和腸阻塞是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部分原因。社群媒體上經常可見台東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東基)的鄭弋醫師為孩子們的醫療需求發聲,於是我鼓起勇氣聯絡她,探詢兒童外科醫療的需求及合作可能性。感謝上帝,當時的東基院長陳志成醫師對完善醫院照護體系充滿熱忱,我們的初次會談後,就達成共識,要一起合作為台東的孩子們服務。台東的支援計畫遂於2023年7月順利啟動,儘管首次的門診因颱風而不得不取消。有一名因包莖併發反覆的包皮龜頭炎以及嚴重的泌尿道感染的孩子原本計畫來門診安排手術,卻因颱風延誤了診治。在這緊急關頭,我與陳院長透過視訊討論病情,並由陳醫師親自安排手術前的檢驗、檢查及麻醉諮詢。8月,我乘坐最早的班機前往台東,在著陸後直接前往醫院,再次訪視病人並詳細解釋手術過程。幸運的是,我過往在彰化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彰基)接受過外科訓練,而東基所使用的電腦系統正是彰基的,彰基外科也曾對東基提供過支援。在這樣的完美配合下,我順利完成了首次手術和門診支援。最讓我意外的是,在台東的首次門診中,接連診治了超過十位需要手術的孩子,包含疝氣、多指、隱睪症、尿道下裂、甲狀舌骨囊腫、鰓裂遺跡等病症。由於每次支援只有一整天,我必須在上午安排四至五台手術,並在下午進行門診,因此首次門診的病人需求竟花了兩個月才得以滿足。後來,我開始於週四處理完台北的公務後,趕搭晚間的班機前往台東,以便隔天一早開始手術,努力爭取更多時間來為孩子們完成手術,減少他們的等待時間。週六一早巡視完手術後的病人,我便搭班機返回台北。支援期間的住院病人照護工作,都得依靠兒科醫師的幫忙;手術後的傷口照護則交由一般外科的李柏慶醫師在門診中追蹤,這樣也彌補了我只能每月支援一次的遺憾。在此過程中,得到了前任院長陳志成醫師以及繼任的馬堅毅院長的全力支持,手術室及麻醉科同仁的協助,使我得以在台東為這些孩子們提供及時的醫療服務。團結前行:共同為偏鄉醫療邁進的心願景「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這句話道出了團隊合作的力量。若我們的支援模式能夠更加成熟與流暢,我期待能夠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必須承認,要為孩子們提供及時的小兒外科急症照護,最理想的情況是有專業的小兒外科醫師能常駐宜花東地區。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這不僅需要小兒外科醫師,同時也依賴於兒科、麻醉科以及兒童重症科醫師的密切合作。這些條件要能具足著實不易,除了靠政府建立相關配套措施外,也有賴醫界與政府合作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在這個環境成形之前,我要感謝北醫附醫的長官給予的支持與理解,讓我能以此為基地,延伸醫療服務的觸角至那些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延伸閱讀:4/23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4/25 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5 退休力.理財準備
醫療險只能賠醫療費用?從案例看實支實付險可彌補哪些支出缺口
電話聲響起,顧問聽到小花難過地哽咽聲說:「怎麼辦?醫生說我乳癌三期,我現在心情好難過哦!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呢?」顧問:「怎麼發現的?醫生有建議要如何治療嗎?你現在的想法如何?需要我如何支持你呢?」小花:「我自己摸胸部摸到硬塊,覺得不對勁,於是來醫院做檢查。居然是這個結果!我以後怎麼辦?我的保險可以理賠嗎?」顧問:「您放心,聰明的您在20年前身體健康時,依照當時的預算規劃了完整的保險!目前您的保險有實支實付、終身醫療、手術及癌症險。我把全部資料整理下來,找個時間讓您了解保障內容及範圍,讓您安心」。於是顧問與小花開始一連串地連繫、對話及理賠。乳癌及早發現,5年存活率高顧問從衛福部的統計資料中發現,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生命。乳癌如能早期發現,不僅可做乳房保留手術,5年存活率更可達90%以上(如附表一)。【表一】乳癌分期5年存活率(資料出處:健康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主題>預防保健>乳癌與子宮頸癌防治)有保險支持的治療方式小花與醫生溝通治療方式時,因為有保險的支持,可以使用最佳的治療方式,其治療過程如下:第一階段:前導性治療需做8次,3週做1次,標靶藥物治與免疫療法同時進行,副作用會掉髮、噁心及白血球下降,此階段主要目的在縮小腫瘤。第二階段:開刀把縮小的腫瘤切除。第三階段:放射治療+免疫療法,讓已切除腫瘤部位預防性地抑止。 為什麼要選擇自費做標靶治療? 乳癌標靶治療是針對特定乳癌細胞的基因病變所發展出的藥物,能鎖定攻擊特定接受體,不傷害到其他正常細胞以達到療效。因此和化療相比,副作用相對較少。而免疫療法就是注入單株抗體,通過抑制淋巴細胞的受體來阻斷癌細胞的免疫逃避機制,告訴白血球它是癌細胞,並允許免疫系統破壞它們。小花開始接受醫院的標靶治療,醫生說需要做8個療程,目前進度到第6次治療,實際花費及理賠金額如表二:【表二】小花乳癌三期實際花費及理賠金額除了醫藥費,生病後還有哪些開銷?小花每次化療完成,身體像沒電一樣地虛弱,小花形容說:「營養品像電池,一喝下去,電力馬上充足」此時營養補品對癌症病患就非常的重要,以小花的狀況試算:100元/罐*3餐/天*30天=9,000元/月日常生活開銷(房貸4萬/月,食衣住行2萬/月)治療中一年必要支出的費用為=(營養費1萬/月+房貸4萬/月+食衣住行2萬/月)*12個月=84萬這些開銷不會因為生病而不用負擔,此時,需要專心及安心治療的患者無法工作,這些支出的金額要從哪裡來?以小花的案例,保險不只是支應在醫院的花費,理賠的金額還支應小花目前必要的開銷,如營養品、房貸及食衣住行等支出。實支實付險彌補3缺口以這個案例我們看到什麼:1.實支實付保險實際彌補醫療費用從11月確診乳癌至今6次的自費標靶藥物治療,小花短短5個月就花費快100萬的醫藥費,即使有存款,沒有工作收入的小花,看著存款每個月每個月20萬的流出,是否會影響心情?而考慮不積極治療呢?2.理賠多的金額可支付營養品、房貸及日常開銷生病不會只有醫藥費要支出,日常生活開銷也會持續地進行著。在第一次理賠金35萬下來時,小花看到金額開心地說:「我可以安心地買營養品來讓自己活下去」,多麼令人安心的對話。3.留職停薪一年沒有薪水以小花治療的反應-身體虛弱、噁心、沒胃口、記憶力不好,這樣子的狀況,是無法像以前般正常上班,故留職停薪一年好好休養身體,當然,就沒有薪水來支應日常開銷。做好準備才能面對「事故」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成了「事故」!誰都不願意發生這種事,唯有在事前做好準備,才能因應突如其來的事故。保險就是預防我們原本的生活被改變,在年輕及身體健康時,花費可以承擔的預算內,來面對未來未知的風險。小花從剛發現時的不知所措到驚嚇,藉由家人、朋友、病友的支持及了解治療方式,愈來愈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後,稍稍安心地面對一連串的治療。她期望藉由自身經驗的分享,讓生命影響生命,讓大家都可以勇敢地面對所發生的事情。(註:案例故事經當事人同意及授權分享)作者/吳幸柔經歷:人壽保險公司行銷經理2023-2024台灣理財促進會教育訓練召委2024MDRT總會財富管理專案委員2023MDRT總會全球會議交流區普通話會議隊長2021MDRT台灣分會區域主席暨講師組召集人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執照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證書壽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花東縱谷的美景是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也因為地廣人稀、南北狹長的特性,讓醫療的可近性成為在地醫療提供者的重大挑戰與使命從2008年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受訓及服務,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轉折點,莫過於在2013年時有機會接待從美國威斯康辛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Wisconsin)來訪的青少年醫學科教授Professor Susan Jay。在跟她互動的幾天中,深刻了解到青少年醫學的核心服務架構,需要有多專業的團隊:青少年醫學醫師、婦產科醫師、兒心醫師、心理師及社工師,互相補位一起撐住有需要的青少年朋友,這正是台灣在青少年醫療照顧中不足的一塊拼圖;而協助青少年族群的臨床工作,也再次喚醒自己在學生時期對於人際互動、心理與精神健康的興趣。然而當時台灣並未有此次專科訓練,於是大膽地向Dr. Jay提出到威斯康辛兒童醫院,接受青少年醫學次專科臨床與研究訓練的請求,也受到她的支持與歡迎。在那一年半的訓練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雖然東西方有著不同社會價值觀與文化差異,然而青少年朋友眾多的醫療照護議題,都是跟他們所處的家庭、學校、社區、社會文化與大環境的變動習習相關。當2017年初回到台灣,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台灣推動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很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這是我們在建構「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時,首先要回應的問題。花蓮慈濟醫院位處於東台灣,以往我們在醫院兒科門診所接觸到的青少年,大多數就醫的原因是急性身體不適,如感染性疾病、頭痛、胸悶/胸痛、腹痛、睡眠問題、外傷等,這些生理上的病痛,是家長及青少年本身認為需要就醫的主要因素。然而,一般青少年在成長中會經歷的議題,包括:青少年生理發展、生殖健康、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和同儕關係,高健康風險的行為如菸、酒、藥物濫用與不安全性行為所衍伸的健康危害,都不是家長優先帶青少年到醫療院所就醫的重要因素。期待身為兒科醫師的我們,在醫療上能提供青少年需要的協助並回答他們的疑問,協助評估與轉介適當的醫療資源。這樣的觀察就此埋下了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的動機:青少年來不了醫院,醫療就走向他們。在因緣際會下,接續老師林俊松醫師的棒子,到秀林衛生所提供偏鄉巡迴醫療,每週二的嬰幼兒預防保健及疫苗接種服務,以兒科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兒童常見疾病的處理、兒童生長發育、親職教養、兒童青少年體位改善等議題。在門診中能遇到許多年輕媽媽帶著嬰幼兒來打疫苗,藉著這樣的機會提供他們育兒觀念的指導、了解家庭中照顧孩子的支持系統、年輕媽媽的避孕指導、協助連結社會資源,希望讓她們的育兒道路走的更穩健。除了提供必要的藥物與檢查外,更重要的是給與照顧者適當的疾病衛教,讓家長可以在家安心處理孩子們的身體不適:如何退燒?如何補充水份和食物?如何判斷危險徵狀而必須提早帶回就醫,這些服務模式,明顯的降低家長的焦慮與困擾,也降低了不必要的就醫奔波。這樣的服務據點除了提高就醫可近性外,也更進一步連結醫學中心的資源進入社區,讓秀林衛生所成為鄉內兒童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轉介的樞紐,讓鄰近的秀林國小、秀林國中與原住民兒童少年之家的學童們及家長們,得到更便利的整合性醫療服務。在此想分享這幾年社區服務中印象深刻的個案,來呈現花蓮慈濟醫院與秀林衛生所,大家串在一起動起來後,對孩子們及家庭的改變!因為有一群人正努力的讓偏鄉不再是偏鄉。從2022年七月開始,藉由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的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開始在秀林鄉崇德村和佳民村衛生室開設「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由筆者帶著兒童腸胃科及青少年醫學科的專業知能,走進社區、走進部落;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在參與花蓮縣學童健檢這十幾年來,包括崇德村在內的偏遠地區中,有一定比例學童呈現的體位異常是兩極化:過輕體位約有7-9%;在小學四年級以後,體位過重或肥胖加起來約為25-30%。這些學童的生長發育是需要花時間評估,也需要讓照顧者意識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必要,尤其飲食習慣可造成營養不良或肥胖問題,更是需要從小重視的。因此,藉由衛生室的地段護理師或校護,將這些孩子從學校轉介到衛生室的門診,透過照顧者協助改變家中飲食、運動、睡眠等習慣,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讓家長受益。印象很深的是一名十歲本應進入青春期的女童,經由校護和地段護理師的多次訪視和評估,被轉介到「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在崇德衛生室初次與小女生及母親聊天時,發現孩子其實從小就略嫌瘦小,家長雖然在意也找不到好的策略。評估起來主要是每日營養熱量不足、再加上活動量大及晚睡,漸漸的就比同年齡的玩伴瘦小,當時四年級的她身高僅有118公分、體重14.5公斤,看起來就像六、七歲的瘦小女孩;在衛生室跟母親及女孩詳細說明,並衛教每日的飲食攝取策略及營養品補充,並建議轉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做生長賀爾蒙及骨齡等相關檢查以確認狀況,於是當場與院內小兒內分泌周威志醫師通電話,並開立檢查單及回慈濟醫院就醫的轉診單,而崇德衛生室的護理師也隨即跟家長約定空腹抽血的日期,讓孩子下次到醫院回診時,已有需要的檢驗結果,減少就醫的奔波。回診時周醫師評估發現這位十歲女童的骨齡只有7.5歲,身體評估也尚未進入青春期的乳房發育,所幸相關內分泌及營養指標都在正常範圍的低標內,只要好好的追蹤營養攝取、睡眠與活動,應該就能慢慢追上應有的生長狀況。接下來一年多的追蹤過程,看到了媽媽的積極配合與孩子為了長高而主動參與,在六個月內體重增加了3.3公斤、身高增加4.5公分,至少已與該年紀正常生長曲線的下限相當;在12個月內身高已達正常值的下限、體重亦接近正常值、性徵也開始發育,伴隨而來的是更有自信的孩子、笑容也變得更燦爛。雖然這個「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看似只派出醫師到衛生室的單兵作戰模式,但要把小兒專科門診從醫院搬到社區,其實背後是需要多個團隊的跨領域合作,其中特別感謝花蓮慈院醫事室團隊居中協調聯繫把每個環節串好、秀林鄉衛生所田惠文主任站在孩子與家庭的需求上全力支持、崇德衛生室筱君護理師的積極協助,透過這樣的方式一起找出適合的服務及轉介模式,讓我們能為守護偏遠地區孩童與家庭的健康更往前邁進一步。在筆者築夢踏實的過程中,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當一個能幫兒童與青少年「轉譯及代言的實務工作者」,讓他們及身邊的重要他人能看見彼此,增進關係融洽,讓他們在生活中找到「自我與歸屬感」。在回到台灣七年後的現在,腦海中已有清晰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期待自己持續站在青少年健康照護的崗位上,走出花蓮並連結有志於成為青少年重要他人的專業人士,共同投入這個領域,將持續推動「進校諮詢醫師」服務:提供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諮詢,並與學輔資源分工提供互補性的醫療服務,啟動必要的轉介來銜接後續醫療服務,提高醫療可近性並滿足青少年族群的需求,形成在「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延伸閱讀:4/22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1997年夏天,清大研究所畢業的同時,我也在人生路口徘徊,思索著未來的方向。而接著兩年的軍旅生涯不僅履行了對國家義務,也想清楚自已的下一步——打開醫學之門,退伍後經歷一年的努力,終於考上中國醫藥學院的醫學系。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戴正德教授正懷著對故鄉深刻的情懷,決心將人文醫學的火種播散到台灣這塊土地上。在命運的牽引下,「生命意義學」這門課程相繼在成大、中山醫學院及中國醫藥學院開設,開啟了哲學在醫學院中的耕耘之旅。同年,林岳亨學長也在中國醫藥學院開始他的醫學旅程,修讀了「生命意義學」,在戴老師的啟迪下,對「醫學人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1年秋天,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了一場深具意義的醫學人文研討會,旨在透過台灣醫學史中的標誌性人物尋找或者定義「醫學人文」究竟為何。許多對醫學人文教育充滿熱忱的師長和學子齊聚一堂,我也有幸參與其中。這場研討會雖然從歷史的視角讓我們接觸到了「醫學人文」,會後,我們仍舊難以清晰界定它的全貌。岳亨學長同樣出席了這次研討會,並在休息時刻與我們這些學弟妹們認識交流,分享了各自對於會議內容的感想。神奇的是,我們似乎心有靈犀一般,都產生了一個共同的念頭——我們是否應該採取一些行動來探求醫學人文的真義呢?某天晚上,岳亨學長約我,到敦煌書局的咖啡屋相聚,展開了一場關於如何促進醫學生深入體驗醫學人文的對話。他分享他了在軍旅生活中,曾經在醫院陪伴過自己連隊的弟兄住院,那段日子給予他深刻的感悟,也成了他決心再次投身醫學學習的關鍵動力。而這種在醫院實際陪伴病人住院的體驗,如果也能夠讓醫學生參與,一定能讓他們對於醫學人文的理解更加生動與深入,遠超過傳統課堂所能傳遞的。「學弟,根據我之前的經驗,我想我們可以來創一個活動,讓醫學生可以去病房陪伴病人五天,在活動結束後,大家可以把這五天的心得寫下,如果大家文筆都不錯,甚至我們還可以集結成一本書喔!」「學長,這個想法很棒,但要如何起頭呢?」 學長想了一下,他接著說:「我們先寫個企劃案,然後寄給各醫院,對方如果有回應,我們再親自去拜訪,說明我們的想法與做法。」「學長,那這個活動名稱要叫什麼呢?」「『當醫師前,先成為病人的朋友』,如何呢?」「這個名稱有點長,如果叫做『成為病人的朋友』,你覺得如何?」「學弟,不然我們就用「與病人為友」好了。」活動名稱一經確定,我們便立刻著手將初衷轉化為行動,擬出一份明確而簡潔的企劃書,使得我們的想法能夠清楚展現給所有人。又經過一整夜的努力與細緻的打磨,計劃書的雛形終於成型。在此過程中,岳亨學長也邀請了孫成賢學長共襄盛舉,加入我們的籌備行列,分擔聯絡的任務。我們三人攜手將這份充滿期望的企劃書與邀請信遞送到我們挑選的醫院,滿懷希望地等待著他們的回應。經過一個月的不懈努力,我們的活動在臺灣獲得了南北回響:從淡水馬偕醫院安寧團隊到中國醫大附醫社工室、埔里基督教醫院家醫科,再到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病房,各方均慷慨開放,支持我們「與病人為友」的倡議。活動地點確立後,我們著手製作宣傳單張,在BBS的系統板塊和班級版面廣為宣傳,吸引了四十位學生參與——大多數是滿懷熱情和好奇心的大二與大三學生。為了讓每位參加者都有所準備,在正式活動之前,我們舉辦了預備課程,特邀洪寶蓮教授和社工組長,為我們講解同理心以及與病人相處的要訣,賦予學生們基本的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隨著寒假的到來,我們便按照自己選擇的志願,踏上了「與病人為友」的實踐之旅。我當年參加的是埔里基督教醫院家醫科負責的偏鄉醫療,這個經歷與其他隊伍截然不同。我們的任務不是在病床邊照顧病人,而是與埔基的醫療團隊一同深入仁愛鄉的山區,實地參與當地的日常醫療服務。在醫療站內擔任志工,我們不僅協助團隊處理各種醫療行政事務,更通過團隊的引介深入了解原住民部落的生活,體會偏鄉醫療工作的點點滴滴。這五天的經歷讓我體會到原鄉的醫療不只要具備專業知識,還要對原住民文化有深刻理解,才能夠讓醫療團隊照顧深入偏鄉社區。在那充滿期待的開學前一週,我們這群「與病人為友」的夥伴們,約定一同返回學校,舉辦了一場充滿溫度的心得分享會。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分享他們與病人之間的感人互動,這不僅讓我們能夠從他人的視角感受醫療的多樣性,還能學習到不同的醫療觀點。特別是我們這一組分享的山地醫療經歷,展示了如何在偏遠的仁愛鄉,得益於全民健康保險的支持,使當地的醫療服務得以接近平地區域的水平。分享會的尾聲,我們有幸邀請到戴正德教授聆聽我們的故事並給予鼓舞。他提到了一本書名為《醫院裡的哲學家》,並告訴我們:「經過今天的分享,我看到你們每個人都如同醫院中的小哲學家,懷著對醫學的熱情和對病人的同理心。我希望這份感動和想法能激勵你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都能成為一名視病猶親的優秀醫師。」因戴教授鼓舞,我們每一位投身於這次活動的同學都將感動之情化作文字,記錄下了這次經歷。在接下來的幾週,我們進行了仔細的編輯與美術設計工作。當年的系主任沈戊忠教授慷慨助我們籌措出版資金,最終以醫學系的名義出版了《讓醫學從關懷出發:一群醫學生的寒假作業》一書。這本書的發行不僅是我們對於這段經歷的共同記憶,更向全國眾多醫學教育界的師長前輩們展示了醫學人文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這本書實踐了「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這一理念,進一步強調了病人同樣可以成為醫學生學習醫學人文的良師益友。在畢業五年後的我,再次與戴正德教授的人生軌跡相交。教授邀請我加入他在學校所開設的「生命意義學」與「醫師與社會」兩門醫學人文課程的教學陣容。如今已是第十個年頭,這段不短的時間裡,我身為學長及醫師,與戴老師那醫學哲學家的身份形成完美互補,共同為學生提供一個關於醫學人文更宏觀的視野。戴老師曾對我說道:「回到台灣,我失去了許多,但換來的也很多。特別是能教導你們這群優秀的學生,見證當初播下的醫學人文之種茁壯成長,令人格外欣慰。」我對老師表示感激:「感謝老師當年選擇回台灣,更感激您落腳台中,讓我們中國醫大和中山醫大的醫學生們,能夠受益於您的寶貴教誨。」自2002年起,「與病人為友」活動至今已歷22載,成為中醫大醫學系醫學人文教育的獨特潛在課程。這項活動對我們的同學及後輩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或許難以用數字衡量。然而,不久前,一位好友分享了他將小兒外科醫療擴展至台東的經歷,另外一位學弟在受訪中也談到了「與病人為友」的理念,這讓我堅信,這活動已在台灣醫界中悄然發揮其影響力。在此,我想對那些一路上支持我們,讓這項活動得以延續至今的每一位,表達我最衷心的感謝。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人員應該得到他們受之無愧的尊重與感恩
【編者按】:醫病平台在春節過後,邀請到兩組護理人員就他們的不同位階分享他們對護理教育以及護理工作的感受與心聲。在第一組(2/19,21,23)的護理系師生寫出他們對「護理工作的學與教」的看法,第二組(3/18,20,22)護理系畢業後在國內經歷過不同的臨床職場訓練,而走入不同生涯規劃的心路歷程。他們分享護理工作的心得,也發出希望提高「友善職場環境」的呼籲。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了兩位醫師發表他們對護理師需要得到尊重的看法。一位當過兩個大醫院的行政首長又是護理界傑出領導人物的夫君,寫出護理人員的奉獻以及他們應得的尊重。→想看本文衛福部王必勝次長寫出政府對護理人員的肯定以及正在改善的政策。→想看本文本人也從醫學教育的角度指出國內外護理人員在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性。我學生時代對精神醫學非常有興趣,當我醫學院畢業時,台灣所有醫院與醫學院都是以「神經科」與「精神科」合為一體的行政教育單位「神經精神科」,而因為工作性質,護理人員在這專科遠比起其他臨床學科更受到重視。我在這環境下,完成台大醫院住院醫師四年加上主治醫師一年之後,我於1975年到美國進修「神經科」。因為制度不同,我在台灣的畢業後五年的臨床訓練都不被承認,而必須從「神經科」第一年住院醫師做起。這是我是生平第一次出國,語言與文化方面的隔閡造成我在臨床醫師與病人的溝通產生許多可能一般美國醫師不會是問題的問題。記得初到美國時,我對語言、口音以及美國人的俚語(slang)的不了解引起許多困擾,使我深深感受到這些「白衣天使」幫忙我了解病人與家屬的需要,我才能給予病人最好的照顧。後來當我完成訓練,當了主治醫師,在醫學院也積極參與醫學生的臨床醫學教育,最慢慢爬升到教授,並負責住院醫師訓練計畫的主持人以及醫學生的臨床教師。我常常不忘提醒住院醫師與醫學生如果不理解病人或家屬的反應時,最好的老師就是請教病人的主責護理師,才能對病人與家屬得到更深入的了解,而尊重護理師的好處也常常影響了這些「習醫者」的態度,使他們更能與病人及家屬建立更好的醫病關係。長年在國內與國外的醫療照顧經驗,讓我領悟到「白衣天使」的重要。同時在幫忙病人與家屬做困難的醫療決定時,護理人員常是最理想的幫手。護理人員有時比醫師花更多的時間在床邊照顧陪伴病人,而能及時地給予病人止痛、解憂。在我目前所工作的教學醫院,我們對剛披上白袍由醫學院走入醫院實習的醫學生,都安排資深護理師擔任「教學個管師」幫忙他們,而發覺這些醫學生從這些「學姊」身上學到了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找到自己能為他們幫忙的地方,而學生也發覺這些參加教學的護理師都非常願意幫忙醫學生。最後,我想說出我藏在心裡很久的個人觀察,我注意到在國內很普遍的現象是病人與家屬對醫師表達感激時,好像都忘了這些白衣天使所做的努力,有時我看在眼裡,忍不住會對病人與家屬說,「許多你們所感激的療護是透過護理師的幫忙,透過他們對你們的關懷使我們醫師才更了解你們的需要,要感謝的是護理師,而不是醫師而已。」記得身為醫學教育界所推崇的美國哈佛大學前醫學院院長費德曼醫師(Dan Federman)來台訪問時,他介紹他的夫人說:「當我在醫學生時代到醫院開始臨床實習時,我發覺這位護理師教我這麼多我過去不懂的照顧病人的訣竅,而我要離開這病房時,我還有許多還沒學完的,所以我就娶她做終生伴侶,以完成我的「續醫學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這非常幽默的介紹成了我難忘的回憶。的確,護理人員除了與醫師一起直接參與病人的醫療照顧以外,他們還替病人與家屬除憂解惑,做了許多其他醫院同仁都沒有注意到的貢獻。在台灣,護理人員長期地扮演「無名英雄」(unsung hero)的角色,現在應該是時候,讓台灣社會與醫院、醫學院以及醫療團隊對護理人員表達他們受之無愧的尊重與感恩。同時也衷心希望衛福部護理司蔡淑鳳司長所提出的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計畫能付諸實行,才能使這些勞苦功高的護理人員繼續發揚他們偉大的傳統。延伸閱讀:2/19 護生看醫療環境2/21 我的護理志業2/23 護理友善職場環境維護,沒有局外人——將心比心的教學3/18 有護理師在,真的讓我們很安心3/20 感謝護理職涯中的你/妳,成為我持續在護理工作努力的養分3/22 由護理臨床教育反思護理專業與自我成長4/15 請對護理人員給予應得的尊重4/17 改善護理人員執業環境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工作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改善護理人員執業環境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工作
【編者按】:醫病平台在春節過後,邀請到兩組護理人員就他們的不同位階分享他們對護理教育以及護理工作的感受與心聲。在第一組(2/19,21,23)的護理系師生寫出他們對「護理工作的學與教」的看法,第二組(3/18,20,22)護理系畢業後在國內經歷過不同的臨床職場訓練,而走入不同生涯規劃的心路歷程。他們分享護理工作的心得,也發出希望提高「友善職場環境」的呼籲。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了兩位醫師發表他們對護理師需要得到尊重的看法。一位當過兩個大醫院的行政首長又是護理界傑出領導人物的夫君,寫出護理人員的奉獻以及他們應得的尊重。→想看本文衛福部王必勝次長寫出政府對護理人員的肯定以及正在改善的政策。本人也從醫學教育的角度指出國內外護理人員在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在醫療公衛長照領域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除了執業人數將近19萬人是所有醫事人員最多,參與的業務範圍也非常的廣泛。因此護理人員相關問題近來也成為大家討論的議題。我國的護理人員執業數是呈現逐年上升的,這個趨勢沒有改變過。只是這兩年因為疫情因素及國考錄取率下降,增加的執業人數比以往少些。以2023年來說,淨增加3,700人左右,比2022年的2,500人好些,但比疫情前大約5,000人為少。也就是說,有護理人員離開職場放棄執業,但也有新加入職場的人員,總的來看還是增加的。但為何還是常聽到缺乏護理人員的聲音呢?除了增加的人數減少外,職場需求的增加也是原因。隨著社會高齡化的發展趨勢,不僅醫療需求增加,長照需求也不斷擴大。因此護理人員的需求也持續增加。這個現象是世界性的,所以WHO建議各國到2030年前以每年8%的比例增加執業護理人員。那麼我們要如何增加執業的護理人員數呢?從三方面來做:改善目前的執業環境,以減少在職護理人員離開職場;提高誘因,讓有證照而沒有執業的護理人員回到這個場域;優化教考訓用的制度,從源頭增加護理人員養成。衛生福利部針對上述的目標擬定了12項相關政策,陸續規劃實施中。但光憑衛福部的力量並沒有辦法完全達成目標,還要仰賴其他部會、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及教育單位的一起努力才行。規範合理的工作量是改善職場環境的重要一環,其中三班護病比的制定是關鍵的政策,目前正式實施的是全日護病比。但在衛福部與護理團體及醫院團體數次討論之後,已經制定出三班護病比的數字,並在今年1月底公布。第一階段不強制,但達成的院所會給予獎勵。在此階段我們會持續監測護理人員的執業及流動的狀況,同時也注意醫療院所達標的情形,來評估正式實施的期程。第二階段則是正式實施,會要求所有醫療院所達標。另外護理人員的薪資及津貼部分,我們先從額外的夜班津貼開始,今年編列40億經費,已經在農曆新年前開始陸續發放,希望能讓最辛苦的醫院夜班護理人員有獎勵,也帶動護理人員薪資的提升。之後我們會再規劃護理工作的繁重津貼,逐步讓護理人員的福利增加上去。在此同時,我們也發現很多醫療院所已經開始主動提高護理人員的薪資,這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行動,也是良性循環的開始。我個人從事臨床工作多年,也曾在各級醫院服務過,後來更擔任體系醫院的主管很長的時間,所以跟護理人員的接觸算是多且深,而且對於護理目前面對的挑戰有相當的了解。護理人員工作的繁重複雜,以及經常遭遇學業和家庭的多重挑戰,的確是非常的辛苦,也值得社會大眾的尊敬和關注。尤其經歷了新冠肺炎的百年大疫,更清楚的看到護理人員的重要性。也因此我要代表衛福部再次感謝所有護理人員的付出和犧牲。當然,改善整個護理工作環境,以及營造更友善幸福的職場,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工作,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延伸閱讀:2/19 護生看醫療環境2/21 我的護理志業2/23 護理友善職場環境維護,沒有局外人——將心比心的教學3/18 有護理師在,真的讓我們很安心3/20 感謝護理職涯中的你/妳,成為我持續在護理工作努力的養分3/22 由護理臨床教育反思護理專業與自我成長4/15 請對護理人員給予應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