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8 醫聲.肝病清除
搜尋
教育
共找到
2641
筆 文章
-
-
2024-07-28 醫聲.肝病清除
消除C肝論壇/陳時中:借錢都要治療,衛福部長任內爭取獨立預算
行政院政務委員、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時中在擔任衛福部長任內,向國發會爭取健保之外,再加健保總額0.2%、大約63-65億專款用於C肝治療,讓原本只限嚴重肝纖維化患者才符合的用藥條件全面開放,加速台灣消除C肝計畫壓線達標。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自2016年起每年共同舉辦C肝專家會議,日前於聯合報再度舉辦「為台灣喝采 2025消除C肝即將壓線達標」專家會議,並聚焦最後一年如何壓線達標。陳時中推動政策的決心來自於當年的心願「借錢都要來治療C肝」,後來C肝有了專款費用及專責辧公室。陳時中指出,雖然後來遇到新冠疫情,讓消除計畫緩步下來,但很多專家仍持續在偏鄉及各地努力,消除C肝政策明年即將壓線完成,他直言:「我們要為自己賀彩,明年挺胸越線。」陳時中指出,現任總統以健康台灣為施政重點,但台灣2016年開始進行消除C肝計畫時,就已經是健康台灣攜手前行的概念了,當年要決定這些政策須要決心勇氣及智慧,當年是由陳健仁副總統及已過世中研院前院士陳定信的勇氣,下定決心要進行2025消除C肝計畫,之後也是靠專家們的智慧來執行。2016年當時治療C肝炎口服藥物治療效果很好,但因所費不貲,健保給付條件過於嚴苛,病人得自費上百萬元。當年陳時中仍未在官署服務,有人跟他提及,是因為沒錢所以沒辦法放寬治療條件,因此他就在心中發願,「若我當衛福部長,借錢都要來治療C肝患者。」因此,2017年就任衛福部長後,C肝治療就開始放寬條件,希望可以在2025年達到消除C肝的目標;且為了不擠壓到健保總額預算,隔年陳時中特地跑到國發會,參與討論健保醫療給付費用成長率推估會議,再多爭取0.2%的預算,用在治療C肝上這筆獨立的預算約為60餘億元。回憶過往,陳時中認為自己只是有「憨膽」的勇氣,陳時中也感謝各位專家學者,直言「我們要為自己賀彩,明年挺胸越線。」陳時中也建議,在明年達標前,可與勞動部、公益團體、企業等團體合作,舉辦篩檢BC肝誓師大會形成一股社會運動,象徵消除病毒性肝炎C肝已告一段落,B肝起頭前行。至於2025消除C肝後,還得預防如何避免「高危險群」再感染,期待2030年有根除的可能,對此,陳時中建議,目前對於重複感染政府有給付第二次的費用,但民眾也須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須進行倫理教育,或許可以針對第二次治療微增加部份負擔的費用,讓病人了解自己必須負責避免再被感染的風險。
-
2024-07-28 醫聲.肝病清除
消除C肝論壇/高危險群 防再感染C肝
「C肝治癒後,避免再感染」是專家認為的重要課題,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分析,從C肝通報系統數據來看,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又稱愛滋病毒)合併C肝病患為高危險群,主因在於進行性行為「未全程使用保險套」,進而再感染,這現象值得關注。莊人祥表示,在各地衛生局與非營利組織合作下,透過肝炎預防衛教活動與推動C肝抗體快篩檢測,可及早發現潛在個案:此外,接受血液透析者也是C肝再感染高危險群,針對這部分,可提升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查核。C肝病患若再感染,治療藥物健保給付議題也引關注,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認為,健保給付治療次數須有更多共識,尤其須與付費者代表協商,若藥物進一步降價,或許更有機會。行政院政務委員、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時中建議,對於重複感染,政府雖給付二次費用,但未來或可針對第二次健保治療微增加部份負擔費用,讓民眾對自己健康負責、接受倫理教育,避免再感染風險。
-
2024-07-28 醫聲.肝病清除
消除C肝論壇/再篩出、治療萬人 2025消除C肝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世衛組織(WHO)曾宣示2030年消除C肝,六年前,時任衛福部長的陳時中提出台灣提前於2025年達標的願景,在各界努力下,只要再篩出並治療8千至1萬名潛在C肝病毒感染者,明年可望挺胸壓線達標,成為繼埃及後,全球第二個達標的國家。衛福部國健署年底也將邀請全球消除肝炎聯盟來台檢視並預評,這將成為新政府上任後的重要政績之一。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自2016年起每年共同舉辦C肝專家會議,日前於聯合報再度舉辦「為台灣喝采 2025消除C肝即將壓線達標」專家會議,並聚焦最後一年如何壓線達標。行政院政務委員、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時中特地與會,當年擔任衛福部長時,他秉著「借錢都要來治療C肝」的心願,向國發會爭取健保總額之外,再增加健保總額0.2%、約六63至65億元專款用於C肝治療,並成立跨部會「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讓原只限嚴重肝纖維化患者才能用新藥的條件全面開放,加速C肝消除計畫。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應共同為民眾健康努力。各族群治療率 都已超過9成「C肝消除,是指C肝不再是公共衛生問題。」高雄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級主治醫師盧勝男說,WHO訂立的計畫性目標中,須抽血診斷九成潛在感染者,其中八成患者接受治療,而台灣各項針對不同族群的調查顯示,治療率都超過九成,另確保醫療性注射及輸血血品100%安全,每年提供每位靜脈藥癮者(PWID)3百個清潔針具;影響性目標則是一般族群、PWID感染發生率分別降至十萬分之五、2%以下,B、C肝相關肝硬化及肝癌死亡率降至十萬分之六以下。目前政府正檢視相關數據,國健署B、C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級主治醫師簡榮南表示,依近三年成人健檢近6百萬人資料推估,C肝抗體(anti-HCV)陽性率為2.86%,C肝病毒量(HCV RNA)陽性率約47-60%,若要達標,須再篩檢並治療8千至1萬名潛在感染者。同時,也須確認PWID的再感染率及清潔針具數,並應委託大型醫療院所精算B、C肝相關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作為影響性目標的替代指標。今年推動5大補助 衝刺達標走向壓線達標的路上,各界如火如荼進行中。國建署今年元旦推出五大補助方案,包含提升成人健檢補助費用,矯正機關加入補助計畫,提供陽性個案轉介補助費、檢測結果補上傳資料費、特定族群快篩試劑補助等。吳昭軍引用資料說,截至3月底,全國各縣市C肝篩檢涵蓋率平均達57.9%,有13個縣市逾六成,待彙整上傳的80萬份資料後,便知尚須治療人數,有信心明年達標。對於醫界基層反應,糖尿病等共病治療加入C肝檢測,常遭健保核刪,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糖尿病防治是總統賴清德「三高防治888計畫」重要一環,若各方凝聚共識要納入C肝篩檢,健保署必全力支援執行。低危險族群人多 篩檢挑戰大中央研究院士陳培哲指出,目前消除C肝困難點是低危險族群,因人數眾多篩檢不易,現正與教育部合作中;若欲朝根除邁進,未來可研發疫苗或預防性投藥策略。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前C肝辦主任蒲若芳表示,想要完成任務,須雄厚的醫界實力,有遠見的領導者規劃周密且執行到位,也要公私協力,運用數字管理,努力進行各種微消除策略,才會事半功倍。
-
2024-07-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參與醫療爭議、事故關懷小組的感想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院如何處理醫療發生不理想的結果」。我們邀請某醫院專門處理這種醫療爭議的「關懷小組」成員,一位資深醫師與該醫院社工主任分享他們如何盡力提供病人及家屬實質醫療照顧,或是在情緒上的支持,讓案例相關的醫療團隊及病人家屬,取得共識與互相的諒解,讓不如預期的結果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他們發現這些檢討遠比懲罰個人更有建設性,也可以預防未來再有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醫院在今年正式上路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實施前,已經在多年之前,如果病人或家屬對於醫療處置的過程或是結果不滿意,有一個功能小組專門來幫忙病人及家屬能夠提出他們的意見,並且在相關單位主管的幫忙之下,讓醫療團隊有機會把事情發生的經過,先做內部的釐清檢討,然後對病人及家屬做充分地說明。對於不如預期的結果,如果是醫療團隊做得不好,單位主管會協同品質及病人安全委員會一起做系統性的檢討改善,除了盡速彌補不足的地方,也會擬定策略預防類似的狀況再度出現。而同時這樣的事件檢討,也會向病人及家屬好好地說明。不管是不是醫院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關懷小組都會盡力提供病人及家屬實質醫療照顧,或是在情緒上的支持。因此在過去幾年當中,多數的案例相關的醫療團隊及病人家屬,大都能取得共識與互相的諒解,讓不如預期的結果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然而這些內部檢討或是面對病人及家屬說明的過程並不簡單,不管是醫療團隊成員或是病人、家屬,我們都是人,都會有情緒。病人及家屬面對不如預期的結果,當然會覺得非常不解、委屈或是憤怒,即使是事前說明過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或風險,仍然直覺的會認為是醫療團隊處理不當。醫療團隊雖然受過嚴謹的醫學訓練,也都被要求要理性冷靜的判斷,做出最合適的處置。但是當非預期的併發症或是不好的結果出現時,醫療人員通常會陷入自責、羞愧或是恐懼之中。在我參與關懷小組的經驗當中,很多醫療人員,不管是醫師、護理師、醫技人員等,在事件發生後,常常會一直回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在哪個地方沒有注意到,或是在某個細節,如果當時的做法不一樣,會不會不好的結果就不會發生了。因此在調查與回顧檢討的那一段時間,很多同事們不止緊張、焦慮、心情不好,也有很多人是吃不下也睡不好的。甚至會自我懷疑而且有罪惡感。當然病人與家屬這邊也一樣不好受,甚至有的人會責怪那個決定要做這項醫療處置的家人,會一直想「早知道…就不要…」。所以生氣、憤怒、難過、後悔是非常常見的。我的經驗是彼此都應該了解雙方的心情,因為醫療團隊絕對不是故意的,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結果;而病人與家屬承受了不如預期的狀況,除了震驚也要擔心未來該怎麼辦。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病人與家屬其實最想要從醫療團隊這邊知道的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這樣的結果,還有接下來該怎麼辦,要怎麼補救呢?提出訴訟或是要求賠償,反而不是最主要的訴求。如果能夠理解雙方的心情與立場,醫病雙方才有機會敞開心胸,好好對話一起解決問題。所以我很感謝醫病平台有這個機會,讓我分享一下這幾年的經驗。我記得有位家屬每次跟他見面的時候,都很憤恨的對關懷小組說,「絕對無法原諒那位醫師把我的家人搞成這樣,我的家人現在還躺在床上繼續受苦,而這位醫師還是正常的上下班看診,甚至還能休假」。然而這位家人不知道的是,這位醫師是強忍著難過、自責、恐懼的心情而努力撐著。事件發生後不久的休假,是我們小組的身心團隊與他的主管建議的,不然我們怕這位同事會因為這個事件,無法再繼續他的醫師生涯。有時候家屬也會問到,難道當事者,不管是醫師或是其他專業人員,都不用接受懲處嗎?我們醫院的原則一向秉持著,除非是有故意或是不依照醫療專業造成的重大疏失,不然不會去處罰個人。因為發生不幸的事件,重點是要找到原因,特別是系統性的因素,例如是否在處置的流程沒有做到完善,以至於不如預期的結果會產生。如果真的是人員的問題,重點是要檢討是否教育訓練不夠,有沒有落實雙重或者是多重的再確認,甚至是否是人力不足人員過勞造成的?這些檢討都比懲罰個人更有建設性,也可以預防未來不要再有類似事件的發生。萬一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懲處個人當然是很簡單的事,但是不好好檢討整個系統流程,就無法預防類似事件。而且懲罰個人,也會讓人會傾向於隱瞞做不好的地方以避免被處罰,使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更容易發生。因此在所有跟生命安全高度相關的領域,例如航空業與醫療,都比較著重在系統性的檢討,而不是在處罰個人,好像出了一口氣以後就好了。這幾年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幕是,當我的同事很冷靜理性的跟家屬說明事件發生的經過,大家沒看到的是在會議桌下面,他緊握的雙手正顫抖著。所以當家屬以為這位醫師好吃好睡,其實從發生事件以來好幾個月,他是努力克制著自己難過又自責的心情,勉強自己繼續做好每天的醫療工作。面對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不如預期的結果,期待醫病雙方能有善意坦誠的溝通,一起努力將傷害減到最低,而不是劍拔弩張對簿公堂,但是病人卻失去受到最好照顧的機會;醫療團隊心灰意冷,之後採取防禦性的醫療;家屬永遠不相信醫療團隊,一直帶著憤恨的心情。就如同前面所述,大部份的案例,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雙方都能達到共識,我們是不敢奢求病人家屬可以諒解,但是總是可以回到如何繼續好好照顧病人這個最重要的事情上。我發現善意的溝通,能讓醫療團隊有機會好好的表達歉意,對於沒有辦法讓事情做到最完美感到抱歉;家屬也比較能夠心平氣和的,了解事件到底如何產生,還有接下來該怎麼辦。如此一來才可以讓不理想的醫療過程,有比較好的結果。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21 焦點.元氣新聞
中和火鍋店「吃到多顆老鼠屎」店家稱是木耳屑…民眾掛急診 新北衛局要查
新北市有民眾昨天到中和四號公園旁的某家火鍋店吃晚餐,沒想到在火鍋內發現、也吃到多顆老鼠屎,向店家反映,店家卻狡辯是木耳屑,家人用餐完後身體不適,今早起床發燒後去掛急診,店家還刪除1星評論。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將特別針對現場病媒防治措施、食品保存及人員製備餐食衛生加強查核。一位民眾今在「我是永和人」社團PO文表示,昨日家人到四號公園旁的火鍋店用晚餐,但在火鍋內吃到且發現多顆老鼠屎,向店家反映後,店家辯稱其為木耳屑,卻又說會再教育內場人員,如果真的是木耳屑還需要教育員工嗎?因為家人吃完後整晚不適,早上起床發現發燒去醫院急診。該民眾表示,本來也不希望鬧大,只在谷歌評論一星,但店家似乎會刪除不利評論,想了很久才決定在社團發文,避免大家一樣受害。衛生局表示,將派員稽查,並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進行查核,特別針對現場病媒防治措施、食品保存及人員製備餐食衛生加強查核,倘有不符規定處,將依食安法第44條規定,命業者限期改正,若屆期仍未改善完成,可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記者致電給業者,該店員工表示,衛生局正在店內稽查,主管目前不方便對外說明。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9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臥虎藏龍》一代女俠鄭佩佩離世,捐大腦供醫學研究!大體及器官捐贈需要哪些手續及流程?
《臥虎藏龍》一代女俠鄭佩佩驚傳離世,享壽78歲。根據鄭佩佩生前受訪的影片表明,離世後她希望將遺體捐出,讓更多人得到重生。鄭佩佩曾主演過《臥虎藏龍》碧眼狐狸、《唐伯虎點秋香》華夫人等角色而聞名,其過世的消息傳出後震驚所有華人圈,經紀公司已證實此事,但只表示鄭佩佩近年確實身體抱恙,只是選擇不將消息公開。然而根據外媒《Variety》報導,鄭佩佩長期患有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並將自己的大腦捐獻給醫學研究。鄭佩佩早在2019年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神經退化性非典型帕金森綜合症,皮質基底節退化症(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 ,CBD),症狀與帕金森氏症類似,目前的治療都無法延緩病症發展。【延伸資訊】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其實鄭佩佩之前就曾公開談過遺體捐贈的理念,根據微博影片她生前受訪表明離世後希望將遺體捐出,「我雖然老了,但我還有眼角(膜)、還有遺體,呼籲大家一定要有愛,讓愛活下去,才能得到更多重生。」器官及大體捐贈的觀念在近幾年已被愈來愈多人接受,但器捐並非想捐就能捐,也得視遺體情況,並有其手續及流程。《元氣網》整理大體及器官捐贈的相關問題供大家參考。器官捐贈的相關流程及QA器捐流程確定患者無腦幹神經反射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容易遇到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有些是家屬主動提出,或醫療成員能敏感於此類個案,經由主治醫師的同意,再會同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向家屬提出。此時要給家屬一段時間去了解面對—腦死等於死亡的概念。【延伸閱讀】器捐中心:生命教育不只有嚴肅談生與死 換位思考體會「遺愛分享」關懷與輔導家屬提供病患及其家屬身、心、靈的全人、全家和全程照顧是醫療成員謹守的職責。醫療人員給予家屬關懷與支持,佈置安靜的空間讓家屬紓解悲痛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將器官捐贈的機會告知家屬,尊重家屬有選擇捐贈或不捐贈器官的權力。 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捐贈者的血壓、排尿量、水份、及體溫應維持在適當的範圍,以確保器官的適用性及移植後的成功率。 同意器官捐贈當獲得初步的同意後,及找關鍵的家屬出面以便詳細說明及辦理手續, 由社工員先請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同時通知院內移植團隊或院外移植小組待命。家屬同意捐贈器官後, 醫師仍會持續救治病人直到腦死判定完成,確認病人無法回復生命。 如係意外事故,請家屬先至意外事故發生轄區派出所報案; 社工人員會協助請檢察官及法醫到醫院驗屍及核發死亡證明書。 (※報案宜盡早以便採足證據,作為萬一有訴訟程序時有力證據)。聯絡移植團隊病人入院的醫院若是移植醫院,則所有捐贈過程會由該院的移植小組人員,包括:醫師、護理及社工人員等協助處理。然而有可能該移植醫院在當時某些器官沒有合適的等待者,此情形下,則徵求家屬同意,將部份器官轉往其他移植醫院給合適的等待者,以便器官發揮最大的功效。聯絡移植醫院之移植小組若病人住進的醫院無法進行移植時,則在家屬的同意下,將病人轉往其他移植醫院。接受轉介之移植醫院的移植小組代表,包括:醫師、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會事先前往評估病人的狀況,若適合捐贈,則安排運送,社工人員會與家屬再次確認意願,說明細節,並請家屬陪同到移植醫院完成住院手續。兩次腦死判定腦死判定依法有明確嚴謹的規定。 進行腦死判定之前應至少觀察12小時以上,確定病人(1)確實陷入深度昏迷,不能自主呼吸且須依賴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2)導致昏迷的原因已經確定。(3)病人係遭受無法復原之腦部結構損壞。 為避免誤判,應確定病人不是因為新陳代謝障礙、藥物中毒與低體溫所導致之昏迷。腦死判定之進行應由具有腦死判定資格之醫師兩名,及病人之原診治醫師,在具人工呼吸器及測定血液氣體等腦死判定所需設備之醫院內,依嚴謹的腦判步驟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腦幹功能測試通過之後,間隔至少四小時以上,再依第一次測試之規定程序再進行一次。經兩次腦幹功能測試,如果病患完全符合無腦幹反射與不能自行呼吸之條件,即宣布病患「腦死」。摘取器官或組織捐贈者若是因病腦死,則只能摘取器官捐贈同意書上填寫之器官或組織;若是因意外導致腦死,則只能摘取檢察官同意書上所填寫的器官或組織。 由於人體組織細胞須不停地利用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維持正常功能。而人體器官在缺血的情況之狀態下很容易受損,在正常體溫下,器官缺血數分鐘後就因功能受損而不適合移植,維持捐贈者之器官於正常血液循環,可避免溫缺血(warm ischemia)和減少器官功能受傷害之機會,而心、肺、肝、胰尤其不宜於摘取之後保存太久。因此,捐贈者一經腦死判定確定之後,各種器官移植團隊會盡速整合,於最短的時間內在手術室內進行摘取器官,取出之後以無菌方式暫時保存在低溫之保存液,以減少細胞之代謝速率,使細胞對氧氣及養份之需求降低,如此,可以延長器官保存時間,並配合院際間長途運送,以利移植手術之進行。 器官或組織摘取之後,醫生會在捐贈者四肢放入支撐物,並仔細縫合傷口,讓捐贈者保持完整的外觀。器官捐贈者的條件是:1.符合腦死條件而器官功能正常2.無惡性腫瘤病史3.無愛滋病病史4.無明顯敗血症5.無長時間(15分鐘以上)低血壓、休克或無心跳(asystol)6.無明顯肝病史或肝損傷(非絕對)7.無長期控制不良的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無心臟畸型之病史(非絕對)8.肺臟捐贈者必須胸部X光清晰;無明顯胸部外傷、胸腔手術之病史9.年齡六十歲以下者(非絕對)(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器捐協會)大體捐贈的相關流程及QAQ:民眾如果想要捐贈大體,應該完成哪些前置手續?A:民眾如果想要往生後捐贈大體供醫學研究,可至各大醫學中心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除本人意願外,大體捐贈同意書還需要「受任人」(家屬)簽署同意。擔任受任人的優先順序依序為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等。捐贈者如果沒有家屬,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辦理公證,符合相關法規,以利日後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協助處理身後事。Q:大體捐贈可能會遇到的障礙?A:民眾能否如願捐贈大體,關鍵在於家屬是否願意配合,捐贈者就算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往生後,受贈單位仍須仰賴家屬通知,並由家屬協助辦理死亡證明書、申請病歷等文件,如果家屬未出面協助辦理,在法令約束下,受贈單位仍無權取得大體。Q:哪種情況下的大體不能捐贈?A:基於解剖教材完整性、大體防腐處理的考量和保護處理人員的健康等因素下,下列情況的大體不能捐贈:1.生前曾罹患法定傳染病。2.受過嚴重創傷和做過重大器官摘除或移植手術者(視個別狀況而定)。3.溺斃或嚴重水腫。4.太胖或太瘦不適合捐贈。超過或低於標準體重百分之三十者不適合捐贈。標準體重參考公式:男性:(身高減80)X0.7, 女性:(身高減70)X0.65.大體做過死亡病理檢驗手術或器官捐贈。但器官捐贈僅作眼角膜者,仍可捐贈大體。6.自殺身亡者。7.嚴重褥瘡。8.未滿16歲者。Q:民眾是否能同時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與器官捐贈同意書?往生後應該先器官捐贈,還是大體捐贈?器官捐贈後,其餘身體是否還可以做大體捐贈?A:民眾可以同時簽署大體捐贈與器官捐贈的同意書,日後往生後,建議第一優先選擇應該是器官捐贈,因為可以立刻幫助病重之人。不過器官摘除後,剩餘身體無法再做醫學研究,因此無法捐贈,不過只捐贈眼角膜的遺體,仍可作為大體老師。Q:如果身體動過手術,是否就不能捐大體?如果意外死亡導致身體支離破碎,或是突然死亡,卻無重大疾病就診紀錄,是否還能捐大體?A:民眾身體進行手術治療,只要傷口癒合完全,仍可進行大體捐贈;但如果發生車禍等意外,導致肢體破碎,就不適合當大體老師,難以判定,可由負責的受贈單位派人評估;突然猝死,生前沒有就醫紀錄,仍可捐大體;但基於尊重生命,自殺者不能捐贈大體。Q:癌症患者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日後往生能否捐大體?A:癌症病患進行化學治療療與放射性治療,並不會妨礙日後的大體捐贈。大體捐贈流程生前需要簽捐贈大體同意書1.往生後,由家屬通知醫院等受贈單位出面評估大體是否堪用。2.往生後,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註:如果沒有家屬,生前除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進行公證,以利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往生後需要由家屬決定1.往生後,家屬同意捐大體,由醫學中心等受贈單位評估大體是否堪用,並簽署同意書。2.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資料來源:基隆長庚醫院、臺大醫院、慈濟大學網站)
-
2024-07-19 焦點.元氣新聞
趙卿惠副市長參訪健康福祉展 對齒科先鋒何瑞麟印象深刻
臺南市趙卿惠副市長前往東區耘非凡美術館參觀「臺南400健康福祉展」,對於臺灣口腔健康領域有著卓越貢獻的何瑞麟醫師印象深刻。何瑞麟醫師於日治時期長大,憑藉對齒科的熱愛、對患者的關懷,開拓了一條改變臺灣口腔健康觀念的道路,成為20世紀中葉對臺灣防齲事業有著深遠影響的先鋒。何瑞麟醫師生於1903 年,由於年幼喪父,母親在廟邊販售金紙艱困度日。何瑞麟12歲自寶公學校(今立人國小)畢業後便因家貧未能升學,不得不進入醫院擔任藥局生。在擔任藥局生的日子裡,何瑞麟醫師日以繼夜地清理患者傷口、協助換藥、偶爾跟隨醫師巡視病房,也因此日漸積累醫學知識及熱忱。1928年前往日本深造,返臺後在現今的民權路二段開設了何齒科醫院的何醫師,以其高超的醫術和親民的收費,迅速成為眾多患者的信賴之選;他對經濟困苦的病患經常慷慨解囊、提供免費診療,並特別照顧和尚、尼姑和修女。何醫師的長女何康美回憶,幼時父親常帶著她們去看電影,但戲院畫面時常出現「何醫師家有病患等候請回」的字幕,父親見狀便會匆匆趕回家看診,可見其對工作的全心投入。 何瑞麟醫師的重要貢獻之一是推動臺灣飲水加氟計劃。1956年擔任台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時,他得知美國的研究結果顯示飲水加氟能有效預防蛀牙,便積極將此方法引進臺灣,就此展開了嚴謹的氟化物的計量研究;他的女兒和國小同學更因此成為了他氟化物研究的實驗對象。何醫師推廣的飲水加氟計劃,使得臺灣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大規模實施飲水加氟的國家之一;當時口腔衛生的認知遠不如今日,人民普遍受蛀牙問題所苦,此一政策的成功不僅大幅降低了蛀牙的發生率,也證明了預防齟齒措施在口腔健康方面的重要性。除了在防齲領域的貢獻,何瑞麟醫師的精神也樹立了臺灣第一代牙醫師的楷模;他對於口腔健康的堅持和對於患者的慈愛,激勵了牙醫學生及後輩,為臺灣的口腔醫療的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Long Life TAINAN, Forever Young 臺南400-健康福祉展」展覽期間為即日起至8月4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每週一為休館日),展場內設有3款紀念章,集滿後即可參加摸彩活動;參加摸彩活動者,將有機會抽到電動自行車、智慧手錶、血壓計等好禮。另觀賞衛生教育宣導短片,並填寫前後測問卷,後測比前測進步的民眾,有機會抽中好禮AirPods Pro(第2代)!每日前30位民眾,另有小禮物。好獎多多歡迎參展喔!(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廣告)
-
2024-07-17 養生.運動健身
活動不足容易早死!醫師授3招幫助養成規律運動
你有運動的習慣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全球死亡率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不運動有關。明明知道運動的好處,為什麼還是不動如山?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的「112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書」顯示,國人不運動的主因為工作太累、懶得運動、因工作沒有時間。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表示,許多人下班後只想躺著、太累了不想運動,或是歸因於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經常久坐久站,容易血液循環不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揮別「靜態生活」,可降低疾病、癌症發生風險,並改善慢性病症狀,陳采汎分享,想要養成規律運動,可從三個方向著手,建立對於運動正確的認知與行動,一、規劃實際的計畫與期待透過每天30分鐘的運動時間完成每周150分鐘運動所需,或拆成每天各2次15分鐘的運動,依體耐力可以負荷的訓練,實際累積運動總量。運動的場所可安排在居家環境,或選擇地點的可近性,提高意願。另外,使用各種運動數據軟體或社交平台,記錄每一次運動的距離、速度、次數、重量等資料,從中獲得動力。二、觀照自己的感受跳脫以往對於運動的成見,詢問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喜歡戶外還是室內活動?是否想嘗試新的運動?偏好獨自運動還是結伴運動?藉此確認適合自己的行動意願與方向。拋開擔心花費、抗拒受傷、害怕失敗、身體樣貌焦慮的負面情緒,多與家人朋友分享運動的美好經驗,有助於保持專注及熱忱。三、建立內在動機「規律運動的習慣能帶來各種健康益處,那我想獲得什麼好處呢?」透過自我探問,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動機,例如體重下降、體態改變或是他人肯定等,從「我應該」、「我必須」的角度,轉換為「我願意」、「我想要」。陳采汎以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運動建議為例,成年人每周應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所謂「中度身體活動」,是指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運動後,略感疲累,呼吸及心跳較平常快,並稍微流汗。建議可健走、慢跑、登山、游泳、上下樓梯、有氧舞蹈、單車、跳繩、水中走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17 焦點.健康知識+
年少不讀書,長大竟會短命!多讀書連兒孫都長壽,外國研究:讀書達「一學歷」,降低死亡風險達34.3%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讀書除了面相改變,也能影響壽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外國際期刊研究報告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也就是說想活久一點書就多讀一點!多讀點書,可降低死亡風險科學家認為,研究表示,父母多讀點書,對兒童死亡率會有影響!.母親多受教育: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其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就會降低3.0%.父親多受教育:每多讀一年的書,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也會降低1.6%而國際期刊「柳葉刀」研究報告也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可達34.3%!讀書年限越長,死亡率降低越顯著:.讀書年限只有6年:(小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只有下降13.1%.讀書年限再提升12年:(中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下降了24.5%.讀書年限續提高18年:(大學/研究生水準)的死亡率降低,降低可達到34.3%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在18年高等的教育中,如果每年持續有在接受教育,個體如果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降低1.9%。老年人讀書,也可降低其死亡風險與此同時,研究人員觀察到不同年齡差異(18~49歲、50~59歲、60~69歲和70歲及以上),他們各自死亡風險都具有影響的:.18~49歲的年輕人:每多受一年教育,死亡風險平均可降低2.9%.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僅降低0.8根據以上的研究數據分析,黃軒建議「年輕人(18~49歲),趁年輕多讀點書」,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可望降低死亡風險!這些研究強調了「教育能提高預期壽命的重要性」,教育對於改善健康狀況和延長壽命的積極作用,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從教育中獲益,降低其死亡風險。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子女未來的生命,你要不要趁年輕時多讀一點書呢?想活久一點就從現在開始當讀書人,讀書除了可改變面相也能讓你更長壽喔!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會發現自己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波段是「斷崖式衰老」關鍵
-
2024-07-16 醫聲.疫苗世代
跨世代防癌 國中男接種HPV疫苗 明年起跑
「人類乳突病毒(HPV)」易引起「六癌一病」,為防堵HPV帶來重大傷害,衛福部承諾國中男生也能接種HPV疫苗,成亞太地區第一個推動政策的先進國家,這也是賴政府第一個落實的衛生政策。衛福部國健署表示,最快明年九月將國二男生列為HPV疫苗公費施打對象,估計新增十一萬人,約需四點七億元,加上女生約十萬人,總預算至少八億元。立委提案 國中男列公費對象HPV會增加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及男性口咽癌、肛門癌、陰莖癌等六癌風險,也易造成生殖器濕疣,即為菜花。HPV對男女健康皆有影響,但目前僅針對女性有預防政策,隨著HPV對男性影響的實證愈來愈多,跨黨派立委楊瓊瓔、李彥秀、蘇巧慧、洪申翰、吳思瑤、陳昭姿、游顥等積極提案,希望將國中男生也納為公費接種對象,同受保護。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國健署已爭取預編經費。國健署長吳昭軍指出,相關財源將透過調漲菸捐的收入支應,如預算順利通過,最快明年九月開打,適用對象為國二男生,因為已有國中女生施打經驗,相關作業流程應可快速完成。HPV疫苗若要完整接種,需施打兩劑,國二上學期施打第一劑後,預計半年後、國二下學期接種第二劑。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說明,如此安排是讓學生入學後先適應一段時間,施打年齡也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地方衛生局和教育局將於校園舉辦衛教講座,讓符合資格的接種對象了解HPV、疫苗接種注意事項等。醫:男感染者 抗病毒力較弱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分析,男女感染HPV後,身體免疫系統清除病毒能力並不相同,女性感染者約有七成的清除能力,但男性在兩年內產生中和抗體對抗病毒的比率只有一成,這也是國中男生也需接種HPV疫苗原因,相關政策更有意義。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張哲維表示,政府編列預算讓國中男生免費接種HPV疫苗,值得肯定,但考量公平性及施打最佳防護期,應讓目前國高中男生跟上同齡女生已接種五年的進度,讓學生與家長免於被病毒侵犯的擔憂。民團建議 18歲以下追補施打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指出,剛開始擴大施打,HPV相關癌症死亡率或許不會急遽下降,但三、五年後效果就會顯現,延續至跨世代。二○二二年,全國接受癌症治療人數約八十三萬人,健保在癌症治療、藥費支出達一三三四億元,人數與費用皆創新高,目前國中學生接種HPV疫苗預算,「只是癌症治療的零頭」,劉桓睿認為,若預算足夠,也可考慮讓十八歲以下青少年追補施打HPV疫苗,讓癌症防治更完善。
-
2024-07-13 退休力.社會連結
58歲彭大維禮儀師看盡人生百態!去年從照顧者角色畢業 「照顧前適性評估」是否適合成為全職照顧者
【實戰篇】台灣的長照家庭中,逾四成五由男性擔任照顧者。照顧者的角色往往和生命中許多議題對撞,生涯的、親密關係的、婚姻的等等,而男性囿於傳統社會框架,往往挑戰更大。過來人這樣說照顧者彭大維觀察,願意走出來和大家交流、參加活動與課程的,多數是女性照顧者,他認為,對照顧者而言,家是有壓力的環境,長時間窩在這個環境並不健康,他建議照顧者要走出來,身體、心理都是,敞開心,願意跟別人分享,尋求資源協助。他說,八年前的自己一定無法預料會經歷這些過程,但所有事情遇到了就想辦法面對,生命的體驗不斷來臨,只有持續學習才能豐富生命的經驗。五十八歲的彭大維,去年從照顧者角色畢業,回想擔任照顧者這個角色,他說:「我是有規畫的。」八年前,彭大維在殯葬服務業擔任禮儀師,工作需全天待命,他連回家和父母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那時父親確診巴金森氏症多年,身體退化到需要助行器才能行動。彭大維在禮儀師的工作看盡人生百態,思考自己人生下半場要有所轉換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在父親的有生之年盡到兒子的責任。在台照顧父母 視訊在美妻女盤點好所有資源後,彭大維在二○一七年辭去工作,為了具備照顧知能,他去上課取得照服員資格。與此同時,太太帶著兩個國小的女兒赴美求學,母親跟彭大維說:「你也一起去吧!」但身為長子又是獨子,他深受傳統孝道觀念影響,認為「父母在,不遠遊」,覺得家裡總要有個人留下來面對生病的父親和年邁的母親。彭大維跟妻女說,他留守台灣照顧父母,但會找好幫手,仍然可以美國、台灣兩地居,兼顧兩個家庭。真正成為照顧者後,卻出現了很多意料之外。首先,父親對兒子的照顧不領情,當熟悉照顧技巧的他要協助父親如廁、沐浴,父親把他趕出去:「讓你媽來。」再來,父親頻繁進醫院導致的退化,帶給他深刻不安,打斷了「美國、台灣兩地居」的規畫,讓他幾乎不敢出國,深怕一離開,父親就走了,只能透過每日的視訊和妻女維繫關係,因此常被老婆和女兒取笑「對家裡沒貢獻」。看似運籌帷幄 身心卻出狀況身為照顧者這幾年,彭大維看似運籌帷幄,各角色都活躍——禮儀師、生命教育講師、照顧者志工、規律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理應「身心健康」,但是身心卻出現無法預料的狀況,例如查不出原因的聽力持續下降,醫生安排他做睡眠檢查、心理諮商,心理師聽完他的自述後問:「聽起來你一切都很好,有沒有可能正因為你把自己建設的這麼好,事實上你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他聽了一愣,最近還在反思這件事。彭大維認為照顧是全民議題,每個人都將扮演照顧者或被照顧者,他算幸運可以有所準備,但仍有許多意料之外,只能見招拆招。但他強調,照顧者一定要盡力照顧好自己,別讓家裡多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女性比男性更難戒毒!中市2024毒品防制論壇首創擴大關懷女性藥癮者
「男性藥癮者出監時,接他們的是媽媽、姐姐或配偶,但女性藥癮者出監時,接她們的卻是車手。」2024毒品防制論壇邀請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鳴敏,以藥癮過來人分享親身故事,道出女性藥癮者的困境,「年輕的女性藥癮者為了免費毒品而攀附男性藥頭,甚至多次懷孕生子只為了留住男人,回歸社會之路艱難。」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舉辦的2024毒品防制論壇於七月十二日登場,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衛生福利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台灣台中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張介欽等人出席,並邀請全國毒防中心、矯正機關、社政、警政及民間單位等從事毒品防制業務相關人員共同與會。其中,女性藥癮者的輔導計畫為本次論壇一大重點,曾梓展致詞時提到,為健全女性藥癮者之自我照護知能,台中市提出「藥妳好孕 衛妳守護」女性輔導計畫,更擴大收案對象至男性藥癮者之配偶/伴侶未婚懷孕者,並首創服務至幼兒就讀幼兒園或年滿6歲,補強3-6歲未就學間之空窗期。衛生福利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致詞時表示,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3.0即將上路,未來四年將挹注150億元,下一步反毒政策將更精緻化,婦女及兒少是關注重點,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數據,藥癮者子女的非自然死亡率高出三至六倍,其中女性藥癮者對下一代的影響遠高於男性,因此將針對女性藥癮者及男性藥癮者之配偶、以及毒品施用者子女提供協助。台中市首創女性藥癮者輔導計畫過去毒品防制以男性為主要討論對象,但據2023年聯合國的世界毒品報告,女性藥癮者雖然占比較低,但成癮速度更快、劑量更高。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科長黃敏慧表示,台中市的女性藥癮者從109年占比14%到112年微幅上升至16%,然而介於21到40歲育齡的女性約是六成,目前約有三百多人,單以人數來看或許感受不到嚴重性,但台灣在高齡少子化趨勢下,已經持續四十二個月出生人口低於死亡人口,因此每一個孩子都非常重要,尤其女性藥癮者的自我照護能力不足,其子女在先天上處於弱勢,更需要予以輔導協助。女性藥癮者輔導計畫四大策略「藥妳好孕 衛妳守護」女性輔導計畫在作法上,以社會復歸、經濟資源、親職角色、支持系統等四項策略因應。首先是社會復歸,安排出監銜接輔導,幫助女性藥癮者重返家庭,以家庭為單位,協助多元議題個案,像是藥癮合併自殺、家暴、性侵、精神方面及HIV等,達到一項以上合併問題的個案加強關懷輔導。經濟資源方面,許多女性藥癮者無一技之長或是原本工作環境複雜,導致成為經濟弱勢難以獨立生活,因此提供婦女就業服務,協助她們重返職場。親職角色方面,女性藥癮者缺乏孕產期照護知能,將提供心理支持與就醫等協助,提升她們的親職角色;對於正處在懷孕階段或產後六個月內的對象,將轉介保健科提供相關協助,降低孕產期間風險及新生兒死亡率。以0到3歲幼兒為中心建立健康照護制度,並將追蹤至幼兒進入幼兒園就讀或是年滿6歲為止。 除此之外,支持系統也會提供心理健康、改善家庭關係等協助,案家若有特殊需求,例如經評估無法提供新生兒完善照顧,將轉介至社會局;另家中無經濟收入或經濟狀況不佳,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將轉介社會局提供經濟協助,或請勞工局協助就業媒合。截至目前為止,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已協助81戶藥癮家庭及幼兒,未來更將擴大服務,營造支持環境,強化女性自我照護,有效輔導協助女性藥癮者及其子女。過來人的戒毒復原之路在女性藥癮者相關研究方面,邀請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鄭婉汝分享「女性藥癮者(含孕產婦)復原歷程及社會復歸之路」,女性物質成癮盛行率雖然較低,可是一旦使用就較容易成癮,健康後果較嚴重也較不容易戒除。為讓社會大眾了解女性藥癮者的困境,本次論壇邀請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鳴敏,以藥癮過來人的身分,分享戒毒十八年的心路歷程。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藥癮者的心智年齡會停留在開始吸毒的那一年,在成癮及復原歷程上都處於弱勢,尤其年紀愈小受到藥癮圈的壓榨愈嚴重,例如十六七歲剛接觸毒品,但藥頭都是男性,為了獲得免費藥物,在心態上就想要去攀附男性,甚至不斷為不同男性懷孕生子,想用孩子綁住男人。陳鳴敏說,當女性想回歸社會,首先面對的就是獨立問題,不但要幫助她們經濟獨立,更要幫她們學會跟自己相處。宜蘭縣渡安居女性關懷協會理事長李貞遉表示,女性藥癮者需要培養獨立的經濟、思考能力以及與自己相處的能力,她們比男性需要更多時間陪伴,要幫她們把從小到大遺失的時光找回來,甚至生活起居習慣都要重新建立。協會為幫助女性藥癮者特別規畫各類專題講座與活動,包含音樂療癒等多元照顧。「2024年毒品防制論壇」藉由跨領域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經驗分享與創新交流,激盪出創新思維,提升跨網絡、跨專業學習,以增進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整體服務品質,打造更堅固的社會安全網。
-
2024-07-12 失智.失智專題
培育優質失智症照顧的里程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最新資料,全球的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5500萬。當這個疾病無法治癒,失智者又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而急速增加時,在我們的周遭,自己的家庭、親朋好友與工作同仁或是他們的家人或者鄰居,都有可能已經走在照顧失智者的路上。但是並不見得大家對這個疾病都有覺察,甚至於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尤其是網路平台上充斥太多對失智症是是而非或負面的評斷,讓失智者和其照顧者背負著疾病和社會排斥的壓力而辛苦的生活著。今年4月下旬的國際失智症大會,就有英國和加拿大,分享了他們在大學專業教育的多年培訓歷程。另外,澳洲則推動一項讓失智者和照顧者放鬆和學習的喘息計畫。英國的「關注失智症」關注失智症 (Time for Dementia) 是英國失智症協會針對大學生所推動的一項教育計劃(https://www.alzheimers.org.uk/get-involved/time-dementia-programme),目的在培養新一代醫療保健人員對失智症有更多認識和了解。從2014 年起,針對上述的專業的大學生先進行知識、態度和同理心培訓,然後啟動「失智時光」計畫。訪問和關注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的家人,關鍵主題強調了關係學習、洞察力和理解、挑戰態度和恥辱。這些訪問是臨床環境之外的非正式互動和個人聯繫的結合,每次持續 90 分鐘,每三到四個月一次。在12個月-24個月之間,拜訪3-6次,它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失智者日常現實生活的機會。另一方面,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可以教導學生關於失智者的生活、醫療保健經驗以及如何幫助他們在失智中過上有品質的生活。自從2014 年起,該計畫已融入 10 所大學中,從醫學、護理到物理治療和營養學的一系列醫療保健課程,幫助 8,000 多名學生深入了解失智症。至今,英格蘭南部有2,250個家庭參與該計劃,讓他們增進社交互動,而且感到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和貢獻。這是一個成功的模式,讓失智症患者和照顧者及專業學生之間,彼此互惠互利。加拿大的失智症教育計畫麥基爾大學的失智症教育計畫在2017 創立,提供全面的免費資源、模擬教育及領先的教學和學習技術,給失智症患者、家人和非正式的照護合作夥伴、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醫學生和廣大民眾。其中包括 12 種不同語言版本的失智症配套指南、100 多個教育網路研討會和播客、失智症活動手冊和 14 個雙語視訊膠囊,展示了多元吸引人們參與的活動。而且,對於年輕護理人員在內的護理合作夥伴,也提供虛擬支持小組以及線上教育軟體。自 2020 年起,計畫發起人克萊爾韋伯斯特女士 (Claire Webster),也是一位前失智症照顧者和大學的正式講師。她的講座「失智症的照顧歷程指引」( https://www.mcgill.ca/dementia/channels/event/understanding-and-navigating-journey-dementia-351238),已經成為所有一年級醫學生的必修課程,也開放給老人學、神經學、精神科、營養、護理、社工、職能及物理治療,甚至於牙醫等相關專業的共同學習。麥吉爾大學失智症教育計畫啟動僅 5 年,即獲得國際認可。證明當大學發揮了關鍵的支持作用時,可以在他們的機構內,將失智症照顧者的心路歷程納入醫學院的課程。並且在學術界和社區之間架起橋樑,以多面向的專業知識和實務的經驗,制定社區服務和外展計劃。澳洲的診斷後靜修計畫各國政府近年逐漸關注失智症診斷後的復能,而這些支持可以使失智者及其家人,能夠了解情況、維持或促進體能、減緩疾病的進展速度和提高日常活動的功能。其中,世界衛生組織「康復 2030」就倡議加強復健復能服務的重要性。澳洲的診斷後靜修計劃“Rementia Together ”,由研究人員和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共同設計,這是一個為期五天的住宿度假活動,由澳洲團屋之家 (www.grouphomes.com.au)執行。經費資助來自澳洲衛生和老年護理部。每天的學習活動自上午9點至下午3點,總共設計的課程包括:了解失智症;好好生活的工具和措施;創造認知區域;人性需求和如何受失智症影響;順暢的溝通;性和親密關係;自我照顧;尋找目的和意義;睡眠、飲食、情緒和運動;你的環境;社區支持;規劃未來;音樂、行動和冥想等內容。團屋的工作人員Krebs太太說:失智者可以選擇參加或不參加其中的主題,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放鬆、社交或散步。3年中他們總共舉辦33次活動,每次支持5對失智者和其照顧者。他們都要經過事前的評選,活動結束後的6周和6個月,會以電話訪談主要照顧者,共2次。它解決了失智症及其支持夥伴的即時需求,賦予他們未來的能量。並為他們提供先進的、基於證據的認知復健方法和失智症患者良好生活的樣態。隨著失智症患者和照護者的數量不斷增加,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在生涯的某個階段與失智者及其照顧夥伴相遇。不論是透過失智症協會或大學,讓專業人員及早接受周延的培育,或者是由政府贊助,委託照顧機構辦理,讓民眾在確定診斷後和家人及早面對、學習和找到資源,都是通往優質失智症照顧的重要里程。
-
2024-07-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你的家人會選哪個治療?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視病猶親」。這是我們在醫學教育常對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勸導的「基本態度」,然而,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們非常感謝一位資深醫師與一位社會人士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看法,也期待有更多的回饋。→想看本文幾個月前,跟一位醫師朋友討論最近幾年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當初是為促進醫病相互尊重與溝通而被提出,希望醫師能和病人討論不同治療的可行性,最後由醫師和病人一起選擇出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而不是像過去,比較父權的由醫師為病人做決定。這位內科醫師朋友說:「如果我已經知道這個治療最好了,為什麼我還要跟病人講不好或不適合的治療?如果有好幾個治療可以讓病人選,就表示沒有一個治療是最好的,一定是有很多因素難以決定,才會有幾個治療可以選。不然我為什麼要把不好的治療提出來跟病人討論?」最近聽到另一個醫師很挫折,兩位他用心照顧了幾年的病人,還是來到了末期。病人想要選擇臨床上只會增加極大痛苦但無效的治療,他因為作為醫師的道德、怕病人受苦的心,拒絕了病人。結果一個病人選擇去別的醫院,另一位留下的病人則一直責怪他。這位醫師說,明明病人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不適合做破壞性的治療,但另一間醫院的醫師還是用話術鼓勵病人,他覺得是給病人不切實際的希望。另一位末期的病人則是接受不了以現在的科技他已經沒有治療可以做了,所以所有要他接受現實的人,不管是父兄還是醫師,都變成得承接他的怨氣的對象。這位挫折的腫瘤內科醫師,他跟病人解釋治療時分三方面:效果、副作用、費用。如果有最有效、最少副作用又不貴的治療,那麼他會直接跟病人說就是這個最好。如果病人的經濟條件不好、治療的效果不一定、副作用又多,那他也會跟病人說明這些優缺點,但不會鼓勵病人選擇這個治療。可是現實裡更常發生的狀況是存在幾個各有優缺點的選擇,醫師也沒法為病人決定哪個治療更好。這時候病人可能會問醫師:「醫師,如果是您的家人,會選哪個?」大部分會這樣問的病人都是出於徬徨,把醫師當成救命的稻草,希望醫師可以幫他做正確的抉擇。但很多治療有沒有效都是用百分比顯示,對病人來說不是1就是0,就是有效或沒效,沒有人有全然的把握能為病人選對。所以沒有最好的治療方式,只有最適合病人的。選擇治療,對病人來說就是生死決擇,他們做不了決定,所以想要醫師幫他們,可是越是關心病人的好醫師,越不敢為病人做這種決定,誰能確定哪個選擇就能保證「生」呢?再回到醫病共享決策,衛福部的網站上寫到:「醫師提出各種不同處置之實證資料,病人則提出個人的喜好與價值觀,彼此交換資訊討論,共同達成最佳可行之治療選項。共享決策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醫療執行過程,兼具知識、溝通和尊重此三元素,目的是讓醫療人員和病人在進行醫療決策前,能夠共同享有現有的實證醫療結果,結合病人自身的偏好與價值,提供病人所有需要考量的選擇,並由臨床人員和病人共同參與醫療照護,達成醫療決策共識並支持病人做出符合其偏好的醫療決策。」所以如果醫師能確定哪個治療最好,但病人依舊躊躇時,主動跟病人說:「如果是我的家人,我會建議他這樣選擇。」就會對病人有強大的說服力,增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但是當病人堅持選擇實證無效或不符合臨床處置指引的治療,醫師卻實在無法同意時,也許可以建議病人與家屬尋求第二意見。延伸閱讀2024/7/8 不簡單的「視病猶親」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簡單的「視病猶親」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視病猶親」。這是我們在醫學教育常對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勸導的「基本態度」,然而,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們非常感謝一位資深醫師與一位社會人士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看法,也期待有更多的回饋。最近參與本院的臨床倫理委員會討論時,有委員提出「醫師是否能夠真正站在病人的最大利益,為病人做出最好的選擇呢?」這樣的議題,引起大家熱烈的討論。這位委員提到他看到有些跟醫藥有關的網紅,會教導民眾當醫師提出多種治療方案,需要病人跟家屬做出選擇時,他建議民眾不妨可以這樣問,「醫師,如果病人是您的親人,您會做怎麼樣的選擇呢?」在會中,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委員們提出了他們的看法。我提出我的想法,我覺得當病人這樣問的時候,我心裡會有點不舒服,因為我感受到這個問題的背後,似乎隱含著我還留了一手,並沒有把真正好的治療選項全部列出來,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的時候,我還有另外一套錦囊妙計。有委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覺得民眾如果這樣問,只是希望醫師將心比心,把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幫病人選擇一個醫師覺得最好的治療方法。另一為委員本身是腫瘤治療醫師,他分享了他的經驗。他真的被病人這樣問過,可是當時不巧,他自己的家人正在生病,這位醫師也在煩惱如何幫他的家人做治療選擇,因此他有點不愉快,因為即使身為腫瘤治療醫師,他也陷入矛盾當中,無法幫家人做出最好的抉擇。但是這位醫師還是耐住性子,好好地跟這位病人說明,提出來的這幾種治療選項,都各有優缺點。有的病人在意的是差了幾個百分比的治療成功率,有的人是會認為副作用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也有的人因為經濟因素,自費的治療就不在他的選項之中。因此每個病人必需考量他自己的條件、價值觀、經濟狀況,要醫師幫他做選擇是有點強人所難,更何況治療效果不好的選項,醫師根本不會提出來討論。「視病猶親」或許是一個很好可以用來勉勵醫療人員,要好好照顧病人與家屬的提醒與期許,但是實際執行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我自己就參與過一個到現在想起來還蠻難過的經驗。許多年前一位小我幾屆的優秀外科醫師,有一天在開刀房中昏倒了,緊急檢查結果發現腹腔有嚴重的惡性腫瘤,以腫瘤擴散的範圍來看,正常的做法是轉給腫瘤內科,做緩和性的化療試試看,要治癒這個癌症已經是不可能了。這位學弟與家人面對這晴天霹靂的壞消息,當然都很震驚與難過,所以我也到病房去關懷他。還記得那天他在病房有太太、小女兒與媽媽的陪伴,他含著眼淚問我:「學長,我該怎麼辦?」他的家人在旁邊也都難過得掉淚。他的太太也是醫師,所以我們都知道以他的病情,一般來說平均的餘命不會超過6個月。他的老師還有所有外科同仁,都想盡全力救他的命,因此最後還是決定由他的老師主刀拚一拚,但很可惜開完刀,住進加護病房幾個禮拜後學弟就過世了。我請教了腫瘤內科團隊,如果照一般病人的安排,試試看緩和性的化療,或是轉而接受安寧照顧,或許還可以爭取到幾個月品質較好的生命。但就是因為我們太捨不得他了,把學弟當成自己家人,才會選擇風險高的手術治療。另外也有委員提到不一樣的經驗,這位委員曾經看到一位外科醫師,在跟病人家屬討論如何治療的時候,看著驚慌焦慮不知如何是好的家人,他跟家屬說「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會讓我的家人接受手術。」這位家屬聽到外科醫師這麼講,看起來得到很大的支持與安慰,就同意了醫師建議的手術方式。因此若是醫師建議的治療方式,在對病人、家屬說明時說「如果是我的家人,我也會選擇這樣的治療」,如此讓病人、家屬的感覺醫師是「視病猶親」,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由於醫療的進步使得治療選項不再是單選題,所以醫療決策是必須由醫病雙方達成共識,一起做出最適合的選擇。當然因為病人與家屬畢竟不具有醫療專業知識,醫療團隊必須誠懇、明白的說明病情;病人與家屬也需要向醫療團隊表達自己的價值觀與在意的事情,例如對於療效、副作用、費用等等的考慮,讓醫療團隊也能夠了解病人與家屬的考量。最後,需要醫病雙方能信任彼此,這樣在溝通上就不會懷疑對方是另有目的,而是真心的想要討論出最適合的方案,才能創造醫病雙贏。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累計20多年研究數據 吃綜合維他命的人比不吃增4%死亡風險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4-6-26)發表兩篇綜合維他命與死亡率關聯性的論文:研究論文:Multivitamin Use and Mortality Risk in 3 Prospective US Cohorts(3 個美國前瞻性隊列中綜合維他命的使用和死亡風險)作者:9位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前言:在美國,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最近服用過綜合維他命。老年人、女性、非西班牙裔白人和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的使用率較高。使用綜合維他命的動機包括維持或改善健康以及預防慢性疾病。討論:在這項針對 390124 名一般健康的美國成年人進行的隊列研究中,追蹤時間超過 20 年,每日使用綜合維他命與降低死亡率無關。相反地,我們發現每天使用綜合維他命與不使用綜合維他命相比,死亡率風險高出 4%。編輯評論:The Limited Value of Multivitamin Supplements(綜合維他命補充劑的有限價值)多達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使用綜合維他命補充劑,這些補充劑是否可以降低死亡率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Loftfield 及其同事的研究利用 3 個大型隊列(包括 390124 名參與者)和 20 多年的追蹤數據,調查了綜合維他命使用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同時仔細控制了潛在的混雜因素。補充綜合維他命與降低死亡率無關,這證實了先前研究的大部分負面結果。不僅如此,與未服用綜合維他命的人相比,服用綜合維他命的人的死亡風險還更高出4%。將營養干預措施重新聚焦在食物上,而不是補充劑上,可能會提供綜合維他命無法提供的死亡率益處。相關文章:維他命,補充劑,醫生需知維他命及補充劑的隱形危險,美國公視紀錄片維他命的實話與胡說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6成?醫師無知還是故意誤導心血管疾病、癌症預防:β-胡蘿蔔素、維他命 E有害、綜合維他命無益太空人維他命世界最貴的尿原文:綜合維他命→死亡風險增4%←39萬人,20多年數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6 退休力.社會連結
為什麼別人不用照顧?60歲艾先生照顧失智母多年,大哥身障、二哥在美國,身為老么卻只能自己顧
【現況篇】家中長輩的照顧者,男性的比率比大家想像得更高,超過四成五。為何男性照顧者比率持續升高?他們面對什麼樣的困境與挑戰?新世代的男性照顧者,需要被看見。六十歲的艾先生照顧失智母親多年,幾度心理過不去。他排行老么,中度身障大哥、在美國的二哥,在照顧這件事全都幫不上忙,失智照顧棘手且漫長,迫使他放下工作,導致太太不諒解分居。他總是想,「為什麼總是我?為什麼別人不用像我一樣照顧?」葉先生因照顧提早退休,先是父親然後母親,歷時十五年,他說:「沒辦法,我是獨子。」他有三個姊妹,父母很早就將名下房產統統過戶給他,姊妹對於父母差別待遇而生的不平與不甘,都在父母需要照顧時爆發,名正言順從照顧責任中退場。約30年前 男性只占1成過去照顧工作被認為比較適合女性的「預設」已悄悄改變,像艾先生和葉先生這樣的男性照顧者,比想像得更多,根據衛福部「一一一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主要家庭照顧者中,男性逾四成五,約有廿六萬五千多人。在同樣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中,男性照顧者的比率在一○六年是近四成;民國九十六年,在國家調查尚未有「家庭照顧者」相關數據的年代,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調查發現,男性照顧者約三成;更早,大約卅年前,可以從一些小型的學術調查發現,那時的家庭照顧者,男性只有一成。是什麼讓男性照顧者比率愈來愈高,幾乎等同於女性?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認為,女性的教育程度與經濟能力提升,對於要不要成為照顧者,愈來愈有選擇權。過去主要照顧者的排序是配偶、媳婦、女兒、兒子,如今變成配偶、兒子、女兒、媳婦;媳婦不再乖乖照顧,導致兒子得進場。在家總辦的男性照顧者支持團體中,就曾聽過參與者在一起抱怨取暖說,都是太太不願意照顧父母,自己才變得如此悲慘。獨享資源 也得獨攬重責陳景寧也提醒,父母要打破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不要把財產都留給兒子,有不少因為照顧父母而導致的手足失和、女兒退散,肇因都推到更早之前,父母把資源都留給兒子。兒子在獨享資源的同時,也獨攬了沉重的照顧責任。她也觀察到,同是男性照顧者,兒子和先生面對的議題不同。中年兒子成長於「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在學校男生學工藝與軍訓,女生學家政與護理;回到家裡看著媽媽理所當然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但如今,他的太太並不打算照顧他的父母,他硬著頭皮擔任照顧者,而這個角色卡住了正在起飛的人生發展,與婚姻與職涯對撞。先生照顧者成長的環境更傳統,可能在攬下照顧責任時,又埋怨子女不孝。同時,年老的他正經歷生命中的所有失落,社會連結的、經濟的、親密關係的、健康的,在失落中感到辛苦的他,看另一半受病痛折磨格外難受,可能因自己承受不住,也可能因捨不得太太,最後用極端方式,發生照顧殺人憾事。打破觀念 放下孝道迷思傳統的社會文化框架,讓男性成為照顧者時遇到更多阻礙,陳景寧建議男性照顧者,第一步先放下「孝道」迷思,打破「一定要家人顧」的觀念,不必親力親為,尋找適合資源,將照顧責任交給專業,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裕發展愛。延伸閱讀/改善「成為照顧者就是一種犧牲」情況!男性照顧者新型態,自信暖男懂得善用長照資源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5 養生.生活智慧王
蘆竹大古山登山步道 當地人賞夜景看飛機私房秘境!順遊農遊季主題燈區
大古山步道桃園市政府斥資千萬打造位於蘆竹區的大古山登山公園步道,於2021年9月底開放,這裡可說是當地人賞夜景、看飛機的私房秘境,每年4、5月還有遍地野百合可賞花!24小時開放| 桃園市蘆竹區大古路228號(大古山福山宮旁)| 0910-119-301 | 官方網站、FB粉專捷運路線:桃園機場捷運線站名資訊:A10山鼻站散步時間:2小時以上散步難度:散步級\平緩易走行走步數:7000 步以上廁所數量:一小時內看到三間以上夏日繽紛燈海點亮大古山,一年一度的夏夜光雕又來了!夏天不容錯過的最美燈海,大古山步道公園舉辦蘆竹炫YA農遊季『夏日奇幻境』活動,融合在地夜景與絢麗十足的燈光裝置,將整座公園染上最夢幻閃亮的顏色,免門票隨便拍都美到不行!「蘆竹炫YA農遊季」為蘆竹地方盛事,2024年宣布擴大辦理,在大古山及坑子溪遊客中心周遭打造絢麗夜間美拍裝置。蘆竹炫YA農遊季今年串連蘆竹周邊農遊特色,搭配機捷接駁車,打造桃園蘆竹最大農遊盛事,以大古山休閒農業區、坑子溪休閒農業區、羊稠步道甲蟲季三大主題活動串連,讓民眾從日到夜都能精彩玩蘆竹,深入體驗在地農業特色。今年特別於桃園機場捷運A9及A10站打造美拍打卡點,展示在地農產品,呈現蘆竹農業特色,以稻米及茶葉兩大主題,設置大型打卡裝置,增加民眾拍照打卡的樂趣。6月15日至8月底,大古山遊客中心前舉辦在地農夫市集,搭乘機捷至A10山鼻站後轉乘接駁車至遊客中心,可盡情選購在地優質農特產,體驗獨特農村魅力,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此外,桃園市政府農業局特別規劃30場農遊小旅行及10場食農教育,歡迎民眾免費報名參加。農遊小旅行串連大古山及坑子溪休閒農業區8處特色場域、10種特色農事體驗,內容豐富多元:「山腳鹿場餵鹿喝ㄋㄟㄋㄟ」、「秀嵋園藝療癒系多肉組盆」、「小木屋休閒農場甲蟲裝置DIY」、「羽泰製茶廠撿茶枝」、「及成質樸防蚊液DIY」、「菜滋味有機農場採蔬菜」、「双源魚菜坵共生農場水耕蔬菜種植體驗」、「千郁農場彩虹皂DIY」…等。食農教育則於坑子溪遊客中心舉辦,分為三大主題:「紅茶Pizza DIY」、「左手香手工皂DIY」、「油封綠竹筍」等活動,並串連在地農產品及坑子溪流域周邊生態、「桃金孃復育區」導覽等,讓民眾認識蘆竹在地生態、人文、農業等特色。更多好玩的農場、限定活動及詳細資訊可關注桃園好農(https://reurl.cc/oRVv73)、大古山休閒農業區(https://reurl.cc/5vD3Oy)及坑子溪休閒農業區(https://reurl.cc/MO624X)FB粉專查詢。活動期間假日(6/1~7/28)將結合雙休閒農業區遊客中心,規劃免費農遊接駁車,讓遊客更便捷、輕鬆玩!活動免費接駁車火車:搭乘台鐵至桃園火車站,步行至今日飯店公車站,轉乘接駁車。公車:搭乘5069、5071、5020、5014至捷運山鼻站,轉乘接駁車至活動會場。高鐵:搭乘機場捷運A10山鼻站,轉乘接駁車至活動會場。大古山休閒農業區桃園市的兩大觀景勝地一是位於龍潭區的乳姑山,另一處便是蘆竹區的大古山,其中大古山更是許多蘆竹人的後花園,大古山海拔約151公尺,儘管不高但無論看飛機、賞鷹、觀夕陽或看夜景,都能享受絕佳景緻。大古山登山步道公園位於桃園蘆竹的大古山休閒農業區,園區占地約300公頃,多年前開始復育野百合花,成功復育了8萬株台灣特有原生種野百合,當地野百合分為兩種,4月底開始盛開的鐵炮百合及7月開花的台灣百合,以鐵炮百合為大宗,每年4、5月登場的大古山野百合花季,純白優雅的野百合花遍佈大古山觀景平台、福山宮周邊,吸引不少登山客前來拍照賞景。歷時2年,市府整併大古山當地雜亂的天空纜線,並斥資1000多萬重新設計登山公園步道,提供當地民眾及遊客親子友善的休閒去處,如今前往大古山步道搭乘「機捷+ubike」超方便,這就來跟著大歐、歐爸的腳步前去看看吧!本文交通路線從台北車站或捷運三重站轉乘桃園機場捷運,搭至A10山鼻站下車。大家找路時可以定位「大古山福山宮」,汽機車可以停在廟埕廣場。大古山公園入口處就在福山宮左側。A10山鼻站距離大古山福山宮約2.7公里,可選擇騎ubike或步行前往,騎ubike大約10分鐘可以到。出捷運站後先過馬路到對面,沿著人行道/自行車道直走南山路三段。中途路過山腳村,橋下有黃牛逐水草而居,十分具有純樸氣息!經過南山路三段上的山腳國小。來到第一個岔路口,右轉泉州路。第二個岔路口走左邊的大古路。沿路會看到景點及店家的指標。看到大古路福山宮的標誌即抵達。由於中間上山後一路都是上坡,有些考驗腿力,大歐跟歐爸半途就選擇牽車用走的。如果從捷運站開始全程步行,則要花費30分鐘,適合體力好、想要多一點活動量的人。座椅資訊抵達大古山福山宮後,旁邊就有一整排座椅及涼亭可以短暫休息一下,邊坐邊欣賞山下美景!大古山登山步道公園內也有許多座位。觀景涼亭座位區。廁所資訊捷運站內廁所。捷運站廁所公園旁邊的公共廁所。路面狀況前往時的山路路面平整、無凹凸不平,大家經過時記得靠邊邊走,隨時注意來往車輛以策安全喔!公園內步道及路面規劃完整,採「之字形」的步道設計。設有無障礙步道,友善銀髮族及行動不便者。風景/人文公園全區導覽解說牌,上頭地圖明確標示出大古山風景區的景點及店家,民眾可以一一造訪。進去大古山步道公園之前,大歐跟歐爸選擇先到福山宮裡面瞧瞧!福山宮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右殿則為文昌帝君,左殿是月老星君。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來福山宮可求發財金,首先向神明自我介紹、住哪裡及求金用途,擲到聖杯後再填寫個人資料、持身分證健保卡至服務櫃台領取發財金。單身男女還可以向月老星君領取月老福袋,裡頭放著月老紅線,能夠「千里姻緣一線牽」,將有緣人牢牢牽住。民眾隨喜捐錢,可以拿取福德正神加持過的發財米,象徵吃完財運滾滾來!離開福山宮,從廟埕廣場往下俯瞰,可見連綿不斷的青山,景緻十分怡人。▼廟埕廣場涼亭旁的裝置藝術。▼飛機造型的裝置藝術可愛又吸睛!▼還有愛心型的唯美花圈搖椅超浪漫,記得坐下時要輕輕坐喔!往福山宮旁邊走幾步路,即抵達新落成的大古山登山步道公園。往上走階梯進入公園,沿途綠蔭豐富多乘涼處。無論座椅休憩區還是步道區都重新規劃過,步道寬敞平整,適合全年齡者。步行短短十分鐘即可抵達大古山涼亭。涼亭地板上有一個大大的指南針圖案,上頭標示著大古山風景區的重要地標及周遭景點,像是大古山觀景平台、福山宮、坑口彩繪村、五酒桶山、竹圍漁港、太和國寶廟等。由於四周無建築物遮蔽,觀景台展望極佳,可將蘆竹、林口、竹圍漁港、台灣海峽等地一覽無遺,最遠還可看到淡水八里、觀音山。由於靠近桃園國際機場附近台地,站在觀景台上,甚至可以捕捉到從眼前呼嘯而過的飛機!這裡的觀景平台還可賞鷹,每年逢春、秋季迎來猛禽過境,許多老鷹來此駐足棲息,吸引許多鳥迷前來賞鷹,可說是追飛機、看老鷹的絕佳地點。由於大古山涼亭的位置是海拔151公尺處,附近正好也有一家名為151高地的景觀咖啡廳。當天踩點時是早上,景觀咖啡廳要到下午才會營業。旁邊是151高地的停車場,需要消費才能停放。每天一到下午、日落時分,大古山紛紛湧入人潮,周遭多的是景觀咖啡廳店家,遊客會來這裡看飛機、欣賞即將迎來的美麗夜景,再來一杯美味的咖啡及下午茶,多麼愜意!▲攝於星海之戀咖啡廳內。周邊步道圍繞著野百合復育區,上萬株的野百合會在每年春天盛大綻放,由於是一年開一次花的植物,非開花期間就會是一片光禿禿。此時看不到滿山滿谷的白色野百合,不如就和這兩朵永恆的野百合地標合影留念吧!離開公園後,照原路回到捷運站,順道經過陳家祖祠-德馨堂。當年陳氏先祖陳仲月於清雍正年間渡海來台,於山鼻地區開墾,乾隆年間期兄弟來台後,便在此處興建祖厝,全族居住於此。嘉慶年間由於漳泉械鬥,陳氏祖厝遭毀,族人也跟著遷出,直到光緒24年(西元1898年),來台的第五代子孫陳獻琛號召族人重建祖厝,德馨堂得以重見天日。▼德馨堂是閩式一條龍傳統建築,屋脊呈現燕尾造型為最大特色;牆面則是用糯米混和石灰取代混擬土,並在外觀貼上紅磚,以適應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可謂是先人的智慧。限定活動-蘆竹炫YA農遊季(以下均為2023年資料照)大古山步道公園2023年打造奇幻夏夜主題燈展,五光十色的藝術燈飾巧妙與公園地景融合,炫彩LED燈妝點公園,一踏進園區彷彿進入另一個世外桃源,靜心聆聽大自然的交響樂,徐徐微風拂動肌膚,眼前宛如科幻片場景,讓人移不開目光。以「夏日奇幻境」為主題的光雕秀,其中最好拍的一段路就是眼前這條水母光廊,抬頭仰望夜空,一隻隻透著光亮的螢光水母漂在空中,旁邊草坡上有點點星光閃爍,浪漫程度爆表!順著公園的Z型步道走,穿越宛如星光大道的小精靈花園,像是被天使照拂,迎接步道終點,抵達由一道道銀河排列出來的星光高原,這裡是以鹿為神獸意象的彩虹區。掌管森林與生命的神明、外型混合鹿與麒麟,璀璨耀眼的「山獸神」自帶仙氣,身體發出唯美光亮,踏著星原山嵐出現,整個畫面有如宮崎駿《魔法公主》場景,美得不可思議!大古山公園頂端的觀景台,有歐洲小仙子與銀光花圈妝點,登上頂點後可以將桃園百萬夜景盡收眼底,幸運的話還能遇到飛機起降的景象。「夏日奇幻境」主題光雕秀一路展出至8月31日,歡迎情侶夫妻或全家大小一同前往,白天登山、晚上欣賞絕美夜景。
-
2024-07-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對偏鄉醫療的想法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偏鄉醫療」,因有感於兩個月前三位醫師分享他們對這方面的奉獻而做出回應。一位本身已經全職在台東照顧病人十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稱讚這三位來往奔波於都市大醫院與偏鄉小醫院的「候鳥醫師」,並分享一位生前來往奔波於美加與台東的宣教士安芳蓮醫師 (Dr. Florence On) 的感人故事。→想看本文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二十幾年前見證一個新成立醫學院的醫學生對偏鄉醫療所表現的愛心,並分享自己對公費醫學生教育與偏鄉醫療的看法。在我的行醫生涯裡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在台灣為「偏鄉醫療」做過什麼貢獻。我記得回國的最初三年(1998-2001)我在慈濟醫學院服務,當時我們曾經帶領一些醫學系學生隨著慈濟人醫會的醫師們到尖石鄉做「醫療服務」。因為當時慈濟醫學系還沒有畢業生,最高年級是五年級學生,我們隨團參加活動的有一年級到五年級醫學生,我沿路一直在思考我能夠在這趟到偏鄉的機會,讓這些還沒有真正照顧過病人的醫學生學到些什麼。記得當天我們到達尖石鄉時,許多民眾都還在教堂裡做禮拜,所以我們幾個人就到教堂裡參加他們的活動,而後我們才開始義診。我帶著幾位五年級學生看門診,想不到我看到的第一個病人就是剛剛在教堂裡唱聖歌時,紅光滿面歌聲宏亮的中年女性的原住民。但當她來看病時卻說了一大堆的症狀,嘴乾、舌燥、疲累、嗜睡、便祕,而一看她每天服用好幾種藥,都是抗憂鬱、焦慮、失眠的藥,但身體診察卻看不出有什麼器官有問題。我費了很多時間,對她解釋她目前所提到的許多症狀很可能都是他所服用的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我認為她其實還蠻健康的,不需要吃這些藥。她說,她過去看過的定期來這裡看診的內科醫師也都認為她沒有病,過去抽血也檢查不出有什麼器官出問題。於是我勸她把這些她不需要吃的藥停掉,也許她剛剛所告訴我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但這種藥不能一下子都停掉,所以我就由哪一種藥先慢慢減少,而後再減少第二種,而後再減少第三種。與我一起參加「義診」的五年級醫學生也幫忙我把這些減藥的方式寫得一清二楚給她做參考。想不到她最後問我的話竟然是:「那你今天要給我開什麼藥?」言下之意,我看了半天竟然沒有幫她看出是什麼病,要吃什麼藥。我一時為之氣結,而這位五年級學生也很感慨地説,我們要如何改變病人的就醫態度實在是太困難了。接著我帶著幾位低年級醫學生去做家庭訪視,我們去看了一位摩托車車禍造成脊髓受傷而雙腿癱瘓的年輕男性病人。他告訴我們他如何與傷殘奮鬥的故事以及心內對家人感到的歉疚令人同情。他對我們勸他所做的復健工作,也以非常正向的態度接受自己的傷殘,讓我們深受感動。在回程的車上幾位低年級的醫學生都十分興奮地說我們這種醫療服務很有意義,想不到幾位五年級的學長竟然冒出一句話:「老師我們這種稱之為『醫療服務』的訪視,對這種在偏鄉的病人,我們一群人一年來看他們一、兩次,真的有幫忙嗎?與其說是『服務』,我倒認為這是『擾民』!」我覺得這幾位學長姐的話不無道理,看著一群學弟妹的失望眼神,我也一時不知如何以對。我告訴這些學生,只要看到這些鄉民對這些醫師群的熱烈歡迎,我深信慈濟人醫會行之有年的醫療服務絕不是我們今天要求讓醫學生隨隊參加的「一年一度」。但我希望這些高年級的同學可以認真地想想,真的要幫忙「偏鄉醫療」,我們醫學生可以怎麼做。想不到幾個月之後,有三位當天參加尖石鄉醫療服務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前來與我分享他們想幫忙偏鄉的計畫。他們說他們想要「認養」一個村,事實上他們已經選好了離花蓮市不是太遠的「水璉鄉」。這地方的人民大多數為原住民,他們沒有醫院或診所,都是等到生了大病,才往花蓮送。他們說,如果我們醫學生能與這裡的村民商量,週末讓我們高年級已經接受臨床訓練的四、五年級的學長週末來對社區老年人做一些身體診察的工作,量血壓、脈搏、聽診,發現有問題的可以幫忙他們安排到花蓮市慈濟醫院看門診,而低年級的學弟妹可以幫忙當地學童補習功課,以及陪伴村里的的獨居老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就這樣子他們成立了一個「社區健康服務隊」簡稱之「社健隊」(笑稱之「射箭隊」)。記得當時任教於慈濟醫學院公共衛生的內人就做了這社團的指導老師,而我們有時也在週末到水璉鄉看他們。透過學生們的愛心與熱情,我們才領悟到偏鄉的問題,不是只有生病給藥而已,更重要的是真心關懷各年齡層的全方位照顧,我們從醫學生學到了只要你有心,關心偏鄉並不是只局限於醫藥,各個年齡層的生活教育都很重要,培養社區正確的衛生習慣、了解醫學常識以及早期診斷治療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回國後有機會在教育部醫教會服務了十年,參與多項醫學教育政策與執行,但卻因為公費醫學生的問題最主要都是衛福部醫事司掌管,醫教會都無從介入。記得我曾經在一次衛福部(當時還稱之「衛生署」)與教育部對公費生的偏鄉醫療服務辦法的會議裡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將公費醫學生的教育有個全國性的整合,不管在哪個醫學院就讀,這些公費醫學生每年暑假期間都能有一段時間在不同的山明水秀的山地偏鄉舉辦共識營,邀請一些可敬的長年貢獻於偏鄉的「醫療奉獻獎得主」來與學員分享他們所做的工作與他們對偏鄉醫療的看法,並且他們也可以邀請開會地點的當地偏鄉居民與醫學生分享他們的文化以及他們對醫療的需要與看法。我相信偏鄉醫療需要進一步瞭解居民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樣的幫忙,他們對於西方醫療、中藥或他們祖傳秘方的看法。同時這種讓全國各校公費醫學生的定期聚會,讓他們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鼓勵切磋,培育愛心,也會促進各校公費生的醫學教育更加融會貫通,幫忙全面提升偏鄉醫療的品質。記得我當時談這些想法時,還收到讓我感到鼓勵的回應,然而我卻始終沒有看到這建議的落實。非常高興最近三位有心人在「醫病平台」分享他們對「偏鄉醫療」所做的努力,以及邀請到在台東服務多年的劉漢鼎醫師的好文章。劉醫師文中所提到的「安芳蓮醫師」,更使我追憶過去透過同事方麗華藥師的介紹,直接從安醫師所得到的諸多人生啟示,使我熱淚盈眶、不能自已。延伸閱讀:2024/7/1 守護偏鄉醫療的候鳥醫師2024/4/27 我的偏鄉醫療嘗試2024/4/25 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2024/4/23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
2024-07-03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為國中男女生施打HPV疫苗的重要性
連續43年,癌症位居台灣死因首位,賴清德總統誓言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希望在2030年時,台灣癌症的死亡率能夠減少1/3。使癌症病人適時獲得新藥治療,而無財務憂慮,固然是提升癌症治癒率的重要措施。但是,抗癌疫苗的接種更不容忽視。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力很強,人的一生被HPV感染的機率高達80%,而HPV與女性子宮頸癌關係密切,9成以上子宮頸癌與HPV有關,研究更發現愈來愈多男性的頭頸癌也是HPV病毒引起。此外,HPV病毒也與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和陰莖癌等有相關性。愈年輕施打疫苗 效果會愈好根據近年研究,證實愈年輕時施打HPV疫苗,效果愈好。最近在蘇格蘭的調查發現,14歲以前施打疫苗的女性,沒有人罹患子宮頸癌。記得2018年,台灣政府開始為國中女生免費施打HPV疫苗時,我就主張應該同時為男生施打。女打疫苗 罹子宮頸癌減少36%所以,2024年5月7日,當我看到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9月1日起,提供北市112年入學國中男生免費接種HPV疫苗的訊息,我要為他喝采!也希望其他的縣市長能很快地跟進。因為,這是非常有效的癌症預防措施。我一直相信HPV疫苗預防癌症的效用及重要性。過去35年在我台灣從事癌症臨床工作,主要用心於醫學教育以及癌症病人的照護。而還沒有專注在HPV疫苗相關的流行病學的研究,去證實我的想法。今天,很高興在推行HPV疫苗接種政策約20年後,看到一則回溯性的研究報告。美國的研究人員根據上百萬筆病歷資料,比較40歲以下男性及女性,施打HPV疫苗者與沒有施打疫苗者,兩組人的防癌效果有明顯的差別。這個研究發現男性施打疫苗的這組,罹患頭頸癌的機率減少56%,女性施打疫苗的一組,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則減少36%,這證實了我當初樂觀看待HPV疫苗的預測。同醫院工作 無緣認識發明者多年前,HPV病毒的發現者及疫苗發明者,也是2008年諾貝爾獎的得主Harald zur Hausen博士曾受邀到台灣學術演講,在那個場合,我有機會與他交談,這才發現,我們都在1960年代到美國進修,他來自德國,我來自台灣。後來,我們都回到各自的家鄉工作。1965年,我們同時間在費城兒童醫院(Philadelphia Children's Hospital)工作,他在實驗室從事病毒的研究,我則正在接受內科的住院醫師訓練。可惜在那時候,我沒有機會認識他,但我一直很欽慕他的學術研究,更佩服他對人類的偉大貢獻。我常跟我的同事說,我非常敬佩zur Hausen博士非凡的成就,HPV病毒及疫苗的研發,讓全世界無以數計的人口免於癌症的威脅!而相較之下,我們所能照顧的病人相對就有限。他在EB病毒相關的鼻咽癌和淋巴癌的發現,也具有同樣的價值。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偏鄉醫療的候鳥醫師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偏鄉醫療」,因有感於兩個月前三位醫師分享他們對這方面的奉獻而做出回應。一位本身已經全職在台東照顧病人十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稱讚這三位來往奔波於都市大醫院與偏鄉小醫院的「候鳥醫師」,並分享一位生前來往奔波於美加與台東的宣教士安芳蓮醫師 (Dr. Florence On) 的感人故事。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二十幾年前見證一個新成立醫學院的醫學生對偏鄉醫療所表現的愛心,並分享自己對公費醫學生教育與偏鄉醫療的看法。四月下旬,「醫病平台」刊出三篇以「偏鄉醫療」為主題的文章,分別是黃富煥醫師、張雲傑醫師和陳浤燿醫師所分享他們如何投入到偏鄉醫療的心路歷程,讀後讓我深有所感。筆者在約十年多前,也是有感於台東癌症照護資源的缺乏,及病患奔波於外縣市治療的辛苦,在上帝的呼召下,全家搬到台東,投入台北、台東兩間醫院的「癌症無縫醫療」合作計畫。十年多下來,也聽到或看到不少投入偏鄉醫療的感人故事,也願在此做一點分享。醫療資源不均的藥方之一——候鳥醫師台灣的全民健保雖然已經開辦了將近三十年,降低了就醫門檻,減輕了病人經濟上的負擔,而且仍能維持不錯的醫療品質,不輸其他先進國家。這點成就,已經是全台灣人共同的驕傲。然而全民健保有一個難以完全克服的困難環節,就是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偏鄉地區的醫療資源遠遠不及都會地區,以台東為例,至今沒有一家醫學中心,對於急重症和癌症的照護能力,也差了都會區一大截。病人也不太信任本地的醫療院所,紛紛到外縣市尋求更好的醫療。再加上台東地形狹長,有好幾個山地鄉,又有綠島和蘭嶼兩個離島,交通的阻隔,又更增添了就醫的困難度。種種因素,常導致小病拖到變大病,大病拖到沒藥醫的悲慘狀況。這些問題都以客觀的數字,反映在台東人較短的平均餘命和較高的死亡率上。政府當然也有提出一些政策來改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例如提供經費來幫助偏鄉改善醫療設施、以公費醫師來支持偏鄉醫療,或是要求醫學中心派人來支援偏鄉醫療人力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措施,也的確讓偏鄉醫療不至於走到山窮水盡的局面。然而即使有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人」願意投入,又或者是「人」投入了,「心」卻在別處,都會讓原本的美意大打折扣。三位醫師,都是從醫學中心投入到地區醫院,或是到基層醫療的衛生所,或是到山地巡迴醫療,而且是自願長時間,不間斷地投入。他們的熱血,對於原本就留在偏鄉的醫療工作者,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他們像候鳥一樣,付出時間、付出心力,來回奔波於原本工作的崗位和偏鄉地區,我覺得可以用「候鳥醫師」來形容他們的辛勞和付出。台東的候鳥醫師——安芳蓮醫師的故事提到「候鳥醫師」,台東基督教醫院(東基)曾經有一位宣教士安芳蓮醫師(Dr. Florence On)的故事,相當感人,堪稱傳奇。安醫師1943年出生在美國賓州費城,父親是廣東華僑,母親是西班牙裔美國人,父母都是基督徒。她成長的背景,有強烈的種族歧視氛圍,對於異族通婚接納度很低。除了在學校裡,要忍受老師和同學的嘲笑或不友善的對待,即是在教會,也要忍受會友對她和父親視而不見的冷漠。這樣的成長過程,造成她自我認同的困擾,讓她恥於承認父親的血緣關係,而傾向母親的歐洲白人血緣認同。大學時狀況稍有改善,她在哈佛大學攻讀西班牙文學時,重新堅定了信仰。她鄙視聖經的內容用來支持種族歧視理論與不公義,也逐漸了解不應以基督徒的行為來論斷,而是要跟隨基督的榜樣、遵從祂的話。當時哈佛大學有一個知名的合唱團,經常受邀到各教會巡迴演出。團員中有兩位黑人,曾有教會要求演出時不可以讓黑人上台,遭到合唱總監斷然拒絕,寧可放棄演出的機會。類似這樣的基督徒典範,深深影響了安芳蓮的信仰,也讓她開始願意與弱勢的人站在一起,成為好友。信仰和自我認同的危機1968年安芳蓮到德國念醫學院,她原本期待母系歐洲的文化聯結,能夠讓她脫離美國的種族歧視氛圍,可以更加自在。結果事與願違,老一輩的德國人懷念希特勒的統治,強烈排斥外國人。年輕一輩的德國人則普遍左傾,嚮往共產主義,討厭基督徒,更討厭美國的資本主義。安芳蓮,一個帶有東方面孔的白人,又是美國來的基督徒學生,感受到強烈被排擠,幾乎是在很痛苦的心情下,勉強完成醫學教育。她在自傳中提到:「我變得充滿憤怒、仇恨與沮喪。我的理想破滅的更深。如果不是來自德國與全世界的外國基督教徒聚集的校園大專基督教團契,我確定自己將會精神錯亂。」找到救贖安芳蓮回到北美後,在加拿大完成了兒科醫師的訓練,她開始尋求成為宣教醫師的機會。她提到從小因為照顧唐氏症的弟弟,嚮往自己長大能成為照顧人的內兒科醫師。同時她受到史懷哲博士的激勵,想將上帝賜給她的才能和力量,奉獻在偏遠落後的地區。1983年她受邀來到台東,在東基擔任兒科醫師。她一肩扛起台東所有兒科病人的照護工作,除了要負責急診和門診外,也要照顧早產的新生兒,和住院瀕死的小病人。一週工作時數常超過120小時,幾乎除了吃飯和睡覺外,都在照顧病人。這半年的時間,她極端的忙碌,卻無比的快樂。她擺脫了成長背景種族歧視帶給她的陰影,重新接納了自己雙重文化的豐富內涵,更相信上帝所賜予她的一切,能給成為別人的幫助和祝福。成為往返美加的候鳥醫師1988年她很高興地再次受邀來台東。她體諒東基經營上的困難,於是以半年在加拿大工作,賺取生活費和奉養父母的費用,半年到台東從事無償奉獻的候鳥醫師工作。她提到她之所以不計代價,不畏勞苦地回來台東,不只是自己靈性上的需求,更是希望能夠鼓勵原住民的工作夥伴,讓她們不會自覺矮人一截,而能夠更有自信來挑戰和進修。九年下來的服務工作,她的中文講得更好,也與本地人有更深的友誼。她常常在兒科査房時,處方給小病人更多的維他命L (Vitamin Love)。這個處方,成為東基的傳奇藥方。她在自傳中有一段很美的文字:「生命的追尋旅程中,我經由學習謙卑和饒恕自己與他人而能接受並了解自己,且找到舒適的自我認同。當年歲日長,才了解經由走過認同的危機,才發現自己,接受自己是誰,從哪兒來的過程後,藉上帝賜給我們的天賦潛能來完成上帝的旨意,儘管有時會處在極端的困境中,但終會帶來智慧與憐憫。慢慢地我也理解到不管是單一種族、或雙文化、三文化或多文化血緣背景,都是豐富的,因為上帝賜予每人都是獨特的。感謝神給我許多特別的朋友、不同種族或國籍的導師幫我在這條艱辛的人生道路上發現自己。終歸,最重要的事是成為上帝要我們成為的樣子,願意服侍與幫助我們所會遇到的人,將基督的公義、愛、希望帶給他們。」2000年她獲頒醫療奉獻獎。2007年因癌症病逝於加拿大,親友依其遺囑,將她的骨灰運到臺東。後記安芳蓮醫師的故事非常感人,不只在於她因信仰而願意奉獻付出,也更在於她在付出的過程中,找到了她生命的終極關懷。如今台灣各個角落不論如何偏遠,都能看到許多類似奉獻付出的候鳥醫師,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飛到遙遠的地方來貢獻所學。聖經詩篇139篇9-10節:「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筆者也更期待未來有更多「候鳥醫師」,飛到更遙遠的地方,將希望的種子,灑落在世界各處的窮鄉僻壤上。感謝:本文參考方麗華藥師所整理「安芳蓮醫師手稿」,特此致謝!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30 焦點.元氣新聞
整理包/病人急症在宅照護、通訊診察治療,適用對象有哪些?2新制7月上路一次看懂
衛福部醫事司為提升就醫可近性,7月1日正式新修訂「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什麼是通訊診療?適用患者有哪些?讓讀者一次看懂。整理包/通訊診察治療通訊診察治療是什麼?以往醫師診療、開藥,必須實際看到病人才可以執行,衛福部醫事司於107年通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納入山地、離島、偏僻地區民眾,及長照機構病人、急性住院病人出院返家後的追蹤照護及在宅醫療等特殊情形,透過遠距通訊設備,即可獲得醫院醫師的診療及開藥。通訊診察治療提升醫療服務的連續性及近便性,確保醫病安全、通訊安全兼具醫療品質、分級醫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就醫多有所限制,衛福部放寬「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如擴大特殊情形病人適用範圍、放寬開立處方箋、增加得通訊診察項目等,並加強資安規範;疫情過後,衛福部宣布修正辦法,並在今年7月1日上路。哪些醫療項目可以進行通訊診察治療?衛福部表示,除了原先的急性後期照顧等5類對象,新法還新增5類特殊對象,包含「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案病人」、「疾病末期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行動不便照護」、及「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總共有10類對象,預估受惠人數達247萬人。1. 急性後期照顧2. 長期照顧服務3. 國際醫療照護4. 疾病末期照護5. 行動不便照護6. 矯正機關收容照護7. 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8. 居家醫療照護9. 家庭醫師收治照護10.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案病人衛福部表示,新修訂「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改了可線上看診的情形,包含前七類「實施計畫經衛生局審查通過」與後三類「符合健保包裹式給付計畫」情形。通訊診察治療提供哪些醫療服務?1. 診察2. 詢問病情3. 開給方劑4. 衛生教育5. 開立處置醫囑6. 原有處方之調整或指導7. 會診8. 提供醫療諮詢9. 精神科心理治療10.開立檢查、檢驗單如何進行通訊診察治療?衛福部表示,民眾如欲通訊診察,應於看診前先詢問醫師,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看診時使用實體或虛擬健保卡,看診後如需服藥,醫師開立電子處方箋,患者持電子處方箋到社區藥局領藥、繳費;如行動不便者由醫師或藥師到宅醫療及送藥。線上看診的開藥規定,三大情形開放醫師給藥:1. 初診開藥:國際醫療、矯正機關收容照護,或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無法線下就醫者2. 複診開藥:所有特殊情況皆適用3. 開立管制藥品:屬於慢性病照護之精神病照護、疾病末期照護線上看病安全嗎?資安有保護嗎?衛福部表示,「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的資訊系統涉及病歷資料的傳輸、交換、儲存或開立處方、檢查。因此,檢驗單者須遵守四大資安規範:1. 具備個人身份驗證機制2. 具備資料傳輸加密機制3. 符合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4. 委託建置及管理資料的廠商,應具備資訊安全標準驗證通訊診察治療優點、罰則衛福部指出,如像糖尿病患,醫師就可以利用通訊診察方法,這樣可以降低病人來返醫療機構產生的舟車勞頓。但若沒有通過審查,就進行通訊診察治療,依「醫師法」處處2萬到10萬元罰鍰,並不會處罰患者。整理包/在宅急症照護整理包失能或疾病特性而造成病人外出就醫不便,衛福部健保署為提升就醫可近性,7月1日正式實施「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什麼是在宅急症照護?適用患者有哪些?可以為患者省下多少錢?讓讀者一次看懂。在宅急症照護是什麼?1. 健保署105年起推動「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透過醫院、診所等單位轉介,改善不同類型居家醫療照護片段式的服務模式,提供緊急諮詢訪視、山地離島地區遠距會診,以整合性全人照護,包括居家護理、呼吸器依賴居家照護、安寧居家療護。2. 110年,輔導建置在宅長期支援診所(急重症)試辦計畫,推動在宅長照及在宅住院。3. 111年,將遠距科技智慧照護應用急重症暨安寧病患在宅住院創新模式計畫,個案合作診所可藉由遠距生理監測,即時及延續性監測病況,並藉由iCue智慧離床感測器,即時並持續監測病人呼吸和離床情況。4. 113年7月1日起,健保署正式實施「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實施多年的「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其中未包括在宅急重症照顧,且照護機構住民的醫療需求未被滿足,為讓此類急重症病人,也能獲得良好照顧,減少不必要的住院,實施「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哪些族群、哪些症狀可以選擇在宅急症照護?「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是提供病人住院的替代服務,減少急診及住院情形,也減少照護機構住民因急症往返醫院,以強化各層級醫療院所進行垂直轉銜合作,健保署預估,受惠人數逾5000人。收案三大對象:1. 居家醫療急症患者個案2. 照護機構住民(如長照機構住民)3. 急診感染症輕症的行動不便民眾收案對象三大適應症:1. 肺炎2. 尿路感染3. 軟組織感染在宅急症照護時,醫護人員提供哪些醫療服務?「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醫療服務:1. 醫師、護理師及其他醫事人員訪視、訪談2. 視訊診療輔助3. 藥品處方調劑4. 協助連結長照資源5. 個案健康管理6. 遠端監測,如經遠距生理監測,以即時及延續性監測病況,並藉由iCue智慧離床感測器,即時並持續監測病人呼吸和離床情況如何申請在宅急症照護?參與對象須以參加醫院相關居整計畫、居家照護及安寧居家療護,或是照護機構須參與「減少照護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一般民眾:撥打1966(衛福部長照專線),以評估個案狀況,協調至鄰近醫院的居整等相關計畫,再由醫院評估收案,或至鄰近醫院詢問。照護機構住民:詢問入住的照護機構人員,在宅急症照護相關服務。參與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民眾可以省下多少錢?若是以肺炎患者療程為9天計算,以往採用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的身份參與,以111年平均每人住院費用為7萬7204元,而民眾部分負擔以10%計算為7720元,當參與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後,平均每人住院費用為6萬4197元,而民眾部分負擔為2470元,共可以省下5250元。尿路感染患者於部分負擔,可以省下3024元;軟組織感染患者可以省下2605元。在宅急症照護優點、挑戰?優點:鼓勵醫事服務機構連結社區照護網絡,提供住院替代服務,降低病人住院日數 或減少不必要的住院。此為尊重病人在家接受治療的意願、減少病人及家屬往返醫院與照顧負擔、降低住院期間交叉感染的風險。挑戰:在宅照顧須考量民眾與家屬就醫觀念,有些家屬反應,寧可待在醫院急診走廊,也比在家中治療安心,家屬就醫觀念仍須改變。
-
2024-06-2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博愛座爭議吵翻天、衛福部將修法 8大現況大盤點
近期博愛座爭議頻傳,包含台北捷運和基隆市公車等,衛福部社家署今起預告,調整「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中有關博愛座規定,除將博愛座更名為「優先席」,也預計將適用對象由老弱婦孺,變更為「其他實際需要者」,預告期將在7天後截止,記者盤點近期幾大爭議事件,以及網友看法。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OL和長者讓座糾紛本月11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指出,有位8旬老婦在北投站上車,立刻指著博愛座上的林女要求讓位,林女向老婦告知「上班12小時很累,需要座位休息」,後來又出現一名李姓老翁附和,兩人不斷指著林女逼讓座,林女受不了與李翁扭打李男只要求林女道歉便不追究,不過在林女道歉後,突然衝撞站體柱子數下,導致血流滿面,警方到場後告知雙方當事人相關權益,均表示暫不提告。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腹痛男被逼讓座、遭攻擊太陽穴本月18日,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有名老翁指著坐在博愛座的年輕男子,破口大罵「不讓座」、「沒教養」、「爸媽怎麼生的」等,周遭旅客看不下去,一名短髮女子先是大聲制止,但老翁不理會繼續罵人,第二位長髮女子也加入聲援,嗆老翁「再活也沒幾年」。老翁一時氣憤,竟上前抓住男子頭髮,該名年輕男子陳述,因為自己拉肚子不舒服需要位置,無法讓座,雙方發生糾紛,王姓老翁用雙掌合擊男子左右太陽穴部位,於中正紀念堂站下車處理,雙方互提傷害告訴。長者搭基隆公車指責女高中生「看見長輩該讓座」網友在臉書貼出影片稱,本月19日,一輛505路線開往安樂區大武崙方向的市公車,一名白髮長者出聲,要一名學生讓座給一位阿嬤,但另有一位婦人嗆「不要趕年輕人」、「現在教育不一樣,不用你講要讓他們就會自動讓」。司機還廣播「博愛座不代表老人座,請乘客冷靜,不要為此事吵架。」一般座位乘客起身 她卻被告知「位子是要讓給老人坐」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日前搭捷運時,看到一位坐在一般座位的女生起身要下車,她見有空位便坐了下來,結果那個女生卻告訴她位子是要讓給老人坐的,讓原PO狐疑「現在一般座位也要讓老人先坐嗎?」捷運調整博愛座廣播內容有網友在Threads分享,搭乘北捷文湖線,聽到捷運廣播:「您好,博愛座年齡不是唯一標準,請發揮同理心、愛與關懷」。網站統計:博愛座近一年聲量飆破25萬網站「網路溫度計」調查,博愛座近一年網路累積聲量逾25萬筆,正面聲量約2.9萬筆、負面聲量則約9.8萬筆,負面聲量高於正面聲量超過3倍。網友發起「把博愛座改成搏鬥座,打贏才能坐」博愛座爭議頻傳,有網友在臉書發起「把台北捷運的博愛座改成搏鬥座,打贏才能坐」,從本月18日發起以來,截至今天已有2.7萬人參與討論。博愛座存廢 網友怎麼看?「不管是不是博愛座!看到年紀大的人就起身讓他(她)們坐!爾後我們也會老」、「這個議題已經被炒作成世代對立!家裡的爺爺奶奶都快變成全民公敵了!人會老,是遲早的事,多為往後的自己留點空間。」「從來都不是博愛座的問題 是人的問題」、「我們都是70多歲的老人,遇到看起來比我們老的老人或抱小孩、孕婦,我們都會讓座,常常我們讓座後馬上有年輕人讓我們坐,心裡很溫暖。有些老人會固執自以為是,但不是每個老人都是老番顛~」
-
2024-06-26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不孕被婆婆逼離婚!前夫:「我媽生病」妳來幫忙輪流照顧 2大類婆婆女生要留意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觀念至今影響很多長輩,他們非常堅持不可打破傳統。對於身為家中獨子或長子的太太,如果沒有生孩子,通常都會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此外,華人社會中,婆媳相處的問題,也很常被拿來討論,其問題困難點在於婆媳關係涵蓋的面向太廣,如果又遇到不易生育的媳婦,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多數時候都呈現一種無解的狀態。根據蘋果日報報導,一名網友在「爆料公社」發文表示,自己結婚5年都沒有懷孕,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是不易生育的體質,因而婆婆逼迫她和獨子離婚。媳婦不孕被婆婆逼離婚5年的婚姻,即使有很多不捨和難過,但面對無能為力改變的現實,她也只能簽下同意離婚。甚至一度因此而失去生活重心,幸好有家人、朋友的鼓勵,才重新開始新的人生。婆婆生病,竟然還要求已離婚的媳婦照顧擺脫婚姻的束縛後,她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著,有一份喜歡的工作,下班後有時去健身、有時看書充實自己,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直到上個月,前夫卻突然打電話給她,頤指氣使的說:「我媽生病了,你來幫忙輪流照顧她。」孩子從小乖乖聽媽媽的話是好習慣,既然已經成年了,就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前夫竟然直接表達出:「我媽說我們結婚5年,也算我們照顧你5年,既然你沒能幫我家傳宗接代,難道不該還人情,幫忙照顧一下生病的人嗎?」面對如此無理的要求,她生氣的回嗆:「X先生,你有失憶症嗎?我們離婚了,那你媽又不是我媽,你沒資格要求我做事,我又不欠你的。」「抱歉,我忙著跟新男友談戀愛沒空,你家的事你自己處理吧!」此事放上網路,引起很多網友熱議:「到底是誰給他的勇氣?這種話都說得出口。」「做得好,不能生子就要離婚,這是甚麼心態,太欺負人了。」 2大類婆婆女生要留意在一個家庭中,媽媽是對孩子教育影響最深的人,其實女生在婚前就可以仔細觀察一下,未來婆婆是哪種教育型態人,像是以上述案例中,凡事都是「我媽說……」這種沒有個人想法的媽寶男,女生真的千萬要小心。兩性專家李芳蓓表示,主要將婆婆分為兩種類型:事必躬親型1.大小事都幫兒子處理好,吃飯、回家時間、衣服搭配。2.約會時常查勤。3.三不五時就會說:「哎呀,我兒子怎麼這麼瘦啊?」、「我兒子最近臉色怎麼都不好呢?你都煮甚麼給他吃啊?」面對這種媽媽,唯一的方式就是把老公當兒子照顧,你還要做的比她好,才有可能得到她的認可。性格開朗型1.媽媽想法較開明,也較會安排自己的時間。2.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3.對於兒子另一半的選擇,以尊重為原則,把媳婦當成女兒看待。這種婆婆好溝通、相處,女生遇到這種婆婆,一定要好好珍惜!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4-06-26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父母相繼病倒臥床 妻累出身心症候群!陳思銘:最怕長照成為輪迴
「當醫師的,一旦有家人生病都會指望你。」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思銘娓娓地道出,在父母親長期臥床的那段期間,漫長的照顧歲月裡,「我的老婆最辛苦」,一度出現身心症狀,必須就醫治療改善。醫師父親糖尿病纏身許多家庭的長輩生病照顧責任,多落在媳婦、女兒身上,就可能成為「夾心餅乾」,上有老的下有小的必須照顧,往往心理負擔大,也影響身體健康。陳思銘提醒民眾,年輕時應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品質。陳思銘的父親陳庵君是婦產科權威,是「台灣婦產科的播種者」,但晚年深受家族遺傳糖尿病所苦,陸續出現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併發症,還要洗腎。每次就醫都領很多藥,直到一位具護理專業的阿姨檢視父親的用藥,發現有重複用藥狀況,從此只讓父親在感染科就醫進行疾病整合,吃的藥才從10餘顆減到5顆左右。腎病變一周洗腎三次「父親的血糖控制不好,逐漸產生視網膜增生,看不太清楚。」陳思銘安排就醫事宜,但即便他的父親是醫師,在身體出狀況時,也和一般患者一樣會說控制得很好,以為視力問題是血壓高引起的,但檢查發現是糖尿病併發症─視網膜病變。雖然持續接受治療,卻在2001年時眼疾復發終告失明。另一糖尿病併發症─腎臟病變也接踵而至,陳思銘的父親最後需要一周洗腎三次,「他說不想洗」,但為人子女的,還是得強迫他洗腎。陳思銘的父親臥床9年,直至2009年病逝。他的阿公臥床更長達13年,「身上都沒有一顆褥瘡,卻犧牲了一個姑姑。」為了照顧阿公,姑姑未嫁;在沒有健保的年代,陳庵君得出來開業,才足以支撐父親住院的費用。「家人都認為他有醫療專業,照顧重擔都落在他身上。」母虛弱到坐不住輪椅「父母鶼鰈情深,當父親病逝後,母親瞬間失去主心骨,愈來愈不愛活動、憂鬱,進而失智、臥床。」陳思銘雖鼓勵母親下床活動,但因為曾摔倒過,以致臥床多年,明知勤勞翻身就不會有褥瘡,但不能一直監視外籍看護,所以看到出現褥瘡,還是很心痛。「母親生病13年、臥床7年,去年底辭世。」陳思銘述說這段照顧過程,某日外籍看護打電話說「阿嬤呼吸困難」,他立即讓母親坐輪椅衝到急診,「救我幹嘛?」這是母親被救回來的第一句話,所以後來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在疫情期間,母親又有狀況,當時她虛弱到連輪椅都坐不住,呼吸及意識狀態都不好,還要經過篩檢等手續,急診連躺床都沒有,對家屬而言,是相當難熬的過程。陳思銘說,「最辛苦的是我老婆」,雖然請了外籍看護減輕照顧壓力,但受日式教育的母親對媳婦要求很高,身為獨子的他只有姊妹,太太有時難免心裡不平衡,所以他請姊妹們至少周末可以回家探望母親。而太太身心症候群很嚴重,包含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等,所以陪她就醫接受治療。盡孝要記得照顧自己「當一個人生病,很多人盡心照顧,反而是種拖累。」陳思銘直言,最好不要變成慢性病,怕拖累人就找安養院,常言道「久病無孝子」,他也怕自己和父親這樣的照顧重擔成為輪迴,建議大家務必要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過快樂的生活。他也在母親離世後,把母親的房子增加無障礙設施等,整理為老人住宅。陳思銘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父親、母親罹患疾病:父親糖尿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母親憂鬱、失智症發病時間:父親病程約10年,2009年、78歲時病逝;母親發病時77歲,病程約13年,2023年底、90歲時離世症狀:父親因糖尿病出現併發症,導致失明及腎病變;母親憂鬱後出現失智症,曾因跌倒臥床治療:父親服用糖尿病、降血壓等藥,每周三次洗腎;母親使用神經科藥物治療陪病心得:在病榻前很難有過多安慰的語言,一肩扛起身體力行也常不切實際,只望讓陪伴成為自己的福報。盡心盡力盡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25 醫療.骨科.復健
有效預防下背痛復發 研究指一項日常活動可降低疼痛發作頻率
下背痛是常見的身體病痛,很多人可能難忘腰痛時那種椎心刺骨的痛,因此如何避免疼痛復發對許多人來說相當重要。然而,一項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表明,對於有下背痛病史的成年人來說,步行可能是一種簡單的治療方法。科學家發現,遵循簡易步行計畫的患者,其下背痛復發時間幾乎是未參加計畫者的兩倍長。 步行降低疼痛復發的風險在該項臨床試驗中,研究小組招募了701名最近從下背痛發作中恢復的成年人,隨機將參與者分配到由物理治療師協助的個人化步行計畫和為期六個月的教育課程,或分配到不干預的對照組。研究人員對所有受試者進行了一到三年的追踪,觀察他們的下背痛是否復發,並測量其他健康和生活品質因素。研究作者發現,步行可能會對下背痛的治療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介入措施降低28%因下背痛而限制日常活動的復發風險,同時導致參與者需尋求專業人員治療的下背痛復發風險則減少了43%。除此之外,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限制活動的疼痛發生次數較少,復發前的平均時間也較長,中位數時間為208天,而中位數時間為112天。為什麼步行有助緩解下背痛?研究人員承認,並不確切知道為什麼步行對於預防下背痛有效,但可能的原因包括溫和運動的結合,負荷和加強脊椎結構和肌肉。這也可能與放鬆和減壓有關,以及釋放「感覺良好」的內啡肽(也稱為腦內啡),這些物質可以阻斷身體與大腦之間的疼痛訊號,降低疼痛感。事實上,步行還可以帶來許多其他健康益處,包括更好的心臟健康、改善情緒和睡眠品質以及降低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不過,研究作者也意識到有一些限制需要考慮。例如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女性,年齡在43歲至66歲之間,並且普遍受過良好教育。因此,在查看與一般人群相關的研究結果時,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步行和下背部疼痛的重要提示如果你想嘗試透過步行來預防下背痛復發,以下為研究人員的建議:1.逐漸增強從短距離步行開始,然後逐漸增加持續時間和頻率,這是養成習慣並降低過度使用受傷風險的最佳方法。2.不要害怕輕微的疼痛,開始新活動時有些疼痛是正常的。每次的步行會增強背部和周圍肌肉的結構,從而降低復發的可能性。3.與朋友、家人、同事甚至寵物一起步行,可以幫助你在動力不足時保持正軌。4.追蹤每日的步行計畫,例如增加每日步數或增強長途步行的耐力。5.即便定期步行,腰痛仍有可能復發。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保持活躍很重要,你可減少步行量但別停下來。【資料來源】.Walking to combat back pain: world-first study shows dramatic improvement.Walking Is a Powerful Way to Beat Back Pain.Walking can prevent low back pain, a new study shows
-
2024-06-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請多看看我
【編者按】:本週有不同主題的三篇文章。一位長年關懷病人,對醫療工作熟悉的牧師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弼醫生在1995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110週年時,告誡台灣醫師的一句話「醫生,請多看我一眼!」來抒發他對醫師的建議:醫師的關懷眼神對不安的病人是無可取代的。一位中生代內科醫師以自己與病人、家屬的互動遭遇到挫折的兩個案例,體驗到隨著疾病的進展,臨床症狀的多樣性,對病人、家屬、醫師及其團隊的耐性都是一大考驗,而深深領會到醫病關係需要多一點時間、耐心來經營,醫療行為才能在醫病互信下順利進行。一位長年關心社會大眾心理健康的精神科大師分享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幫忙病人應對人生大小考驗,及時善用定靜的腦—精神功夫,穩住陣腳,發揮頭腦思考、判斷能力,逐步構建人生的轉折方向,並進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療瘉的保養頭腦功夫、創造維持「腦明」的一種自我療瘉的方法。在我支援服務醫院看過病的人都有個共同經驗,就是約定看診的時間如果說是上午九點四十分,可能等到你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半。甚至更久也說不定。會等這麼久,通常都有個共同問題出現,就是中間有初診的病人。這種病人醫生會看得非常仔細,除了先前已有護理師在初診報到處就有詳細問過一些必要的資料了,但醫生還是會根據護理師所寫的報告,很仔細地加以診治和判斷,然後會給病人許多重要的建議。這樣等到護士出來候診室叫你進入看診室時,超過一個小時是一點也不意外的事。有些病人是等得很不耐煩,會在醫師診間外的候診室大聲飆咆哮者大有人在。但有趣的是,等到咆哮的病人進入醫師的診間看完診後出來,包括陪伴病人的親友,幾乎都會帶著滿足的表情出來,並對不久前在候診室大聲抱怨、咆哮的事會感到「不好意思」,甚是會到櫃台去對工作人員表示歉意的大有人在。這些病人都很清楚一件事,不但護理人員親切,醫生更是「頂真」(當然也會有幾個醫生並不如此),表示這個醫院的醫生並不是隨便診治病人,因為每個醫生至少都有兩個診間,這樣,這個被看診的病人,和下一個等待看診的病人是不會在同一診間相遇的,更不用說會聽到醫生在對前一個病人講話的聲音,這點恐怕是一般醫院所沒有的。當你在診間等候的時候,醫生在別間的診間看完病人的診後,就會過來看你。醫生一進診間,就會將你的健保卡插入卡機,打開電腦看你的資料瞄一下,之後,就開始跟你對談。他不會繼續看螢幕,而會仔細地聽你述說病況,他聽清楚了之後,就開始將你所描述的打進電腦,然後會再提出問題繼續詢問,接著又繼續將你所描述和他檢查您身體後的反應都陸續打進電腦。這樣,通常一個回診的病人,可能就會看上20分鐘,甚至會更久。而對一個初診的病人必定會用更長時間,至少都會有30至40分鐘之久,有的甚至會更長,超過一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也因為這樣,初次看診的病人往往會從開始等候太久的埋怨,到看完診時時,會轉為滿足或是感恩的表情從診間走出來,有的病人是一面走出診間,一面頻頻回頭跟醫生道謝。「醫生,請多看我一眼!」這是1995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110週年時,特地邀請「細漢蘭醫生」(該院創辦人蘭大衛醫生,我們通稱為「老蘭醫生」,而「細漢蘭醫生」就是他的兒子蘭大弼醫生),在1996年受邀回來彰基參加110週年慶典時,看到醫生的診間都有電腦,且發現每個醫生都很專注地盯著電腦看,然後他發現當時院長黃昭聲的辦公室擺上了好幾台電腦。他一看,就知道院長最關心的是什麼。於是他演講時,就說出了這樣的話:「當醫生的,應該要多看病人的臉,而不是電腦。」當他這話一出,幾乎全場聽他演講的人都發出了笑聲。確實,細漢蘭醫生已經說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樣的醫生確實是已經越來越少,而病人這樣的呼聲和盼望是越來越多。我遇到這樣的醫生,他是從美國回來,特地到台灣最南端的一間區域醫院服務的張姓小兒科醫師,他回來後不久,就曾經很感慨的呼籲說:「醫生不要老是盯著電腦螢幕,看診時多看病人的臉上表情吧!」這位張醫師說了這則親身經歷到的故事:有一天,有位阿公帶了一個四歲的孫女來看診;因為小女孩無法述說身體的不適,因此問診時,都是跟這位阿公對話。經過張醫師仔細檢查後,確定只是一般感冒引起的發燒,應無大礙,於是張醫師對這位阿公說:「不用擔心,我開藥給你,藥局的藥劑師會告訴你怎樣給孫女服用,應該三日就會康復了。」張醫師說,通常當父母的聽到醫生這樣說了之後,就會牽著小孩的手且帶著微笑對醫生說聲「謝謝」,也有的父母會教小孩向醫生敬禮表示禮貌和謝意地說:「醫生,多謝啦!」之後,離開診間。但張醫師卻發現這位阿公臉上的表情是帶愁容、焦慮的樣子,有點欲言又止的表情出現,張醫師用自己在美國行醫三十多年的經驗,感覺不太對勁,心想莫非是這位阿公身體有病?不舒服?於是他請這位阿公坐下來,開始關心地詢問。起先這位阿公只有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然後又說:「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說?」張醫師跟他說:「沒有關係,你有什麼困難讓我知道,看看我能否幫得上忙。你說說看,沒有關係。」張醫師對護理師使個眼色,護理師就退出診間。這時,張醫師又對這位阿公說:「現在這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在,其他人都聽不到,你儘管說說看。」這位阿公終於道出他內心所憂慮的,不是小孫女的發燒,而是媳婦準備要將這孫女用40萬元賣掉!因為媳婦吸毒欠錢,而阿公的兒子正在台中的工地做工,收入有限。張醫師聽了之後,知道事態嚴重,隨即向醫院的社工師說明此事,醫院社工很快聯絡縣政府社會局緊急來處理。相對於這位阿公的經歷,那是在北部有間教學醫院有位名醫,每天掛號都超爆。有位年老的阿公去看這位姪兒名醫的診,這位年老的阿公受過嚴謹的日式教育,認為一切都要按照秩序來。因此他沒有讓姪兒知道,也不要家人通知姪兒醫生。就這樣,他到醫院後在候診室等候,很擔心稍有疏忽會過號。因此靜靜地看著手上的日文書,也會注意每當診間的門開,護士來叫病號,也注意著診間門口電腦排上顯示出來的看診號數。就這樣足足等了兩個半小時,護士終於出來叫他進入診間。當他坐下,這位名醫都是盯著電腦螢幕問診,而他是一直盯著姪兒看。這名醫問什麼,他就答覆什麼,只見名醫不停地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很快,不到一分鐘就結束了,然後名醫說:「好了,藥按過去的方式吃就可以。」護士叫他先到外面等候,繼續叫新的病人進入,他出來,看見還有很多人在等候這位醫生看診。一會兒,護士拿列印出來的慢性處方籤給他,要他去批價、領藥。藥局也是要抽號碼牌,也等候一些時間才輪到。這位老人家領到了藥之後回家,女兒問父親說:「表兄知不知道你去看他的診?」老人家說:「他連看我一眼也沒有,都一直看電腦、打電腦。」他的女兒很不高興,馬上打手機電話給這位表哥,問他說知不知道阿叔今天去看他的診?這位名醫說:「有嗎?」然後翻翻資料,回覆說:「啊!有,他怎麼沒有說?而妳為什麼不告訴他會來看診?啊!真失禮。」 現代科技對醫療確實幫助非常大,有AI電腦,可以存檔病人所有的資料,醫生也可以上雲端去查看病人所有病例和服用過的藥物。但請不要忘記,人跟機器不一樣,無論科技多麼地新,就是看不出人的心思意念。我想起這位張醫師說的:「醫生要多看病人的表情。因為身體的不舒服,會反映在人臉部的表情上。」因此,多些時間和病人面對面說話,比下藥治療更有效!這也是有常會聽到一些病人因為醫生的親切且仔細問診,而會說出這一句調侃的話說:「醫生,我一看見你,病就好一半了。」早在醫界開始使用電腦螢幕之前,當時擔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細漢蘭醫生」就說過這樣的話:「台灣人生病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裡不平安。而這點是任何機器檢查不出來的。」他在提醒醫生們要注意,不要只注意看各項檢查報告,因為心裡不平安是機器檢查不出來的。不過卻從人臉上的表情看得出來。AI可能會造出人工智慧的人,而這種人和真實的人的差別就是在這裡:它可以辨識你的臉,甚至可以判讀出你這樣的表情所代表的意義,但卻讀不出你內心所想要說的話。因為人內心所想的,通常不會顯露出來,除非是遇到信任可靠的人。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4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說不出「我愛你」卻自揭命是兒子救的 胃癌父讓頭頸癌召集人侯思任學會視病如親
「我平常開口腔癌的刀那麼多,清理傷口也不害怕,但那天我進去開刀房時,看到爸爸插著管子睡著,醫護人員圍繞在身旁幫忙,我心裡卻徬徨、腿軟。」大林慈濟醫院頭頸癌召集人、睡眠中心主任侯思任說,爸爸是一位嚴父,不輕易透露軟弱的一面,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爸爸如此痛苦的表情。考試前一天 得知壞消息回想12年前,侯思任剛結束住院醫師訓練,到台北準備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考試。其實在考前兩周就已聽聞住高雄的爸爸因胃痛、解黑便就醫,打了點滴、吃了藥都沒改善,因此建議做胃鏡檢查,未料,在考前一天接到爸爸電話通知,檢查報告結果不好─胃癌第三期。即將考試的他相當焦急,緊急聯繫大林慈濟醫院負責的醫師,安排父親後續開刀治療規畫。跟其他專科考試不同,耳鼻喉科的筆試、口試結束後會立即放榜,一放榜,侯思任立刻南下協助父親處理就診開刀事宜。爸爸的手術很順利,切除五分之四的胃,後續接受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為就近照顧術後的爸爸,侯思任在醫院宿舍中騰出空間給爸爸休養,這段期間的關注,也讓爸爸了解到他平常的訓練、工作型態等。父胃癌12年 無復發跡象胃癌一般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但侯思任父親手術至今已經12年,狀況維持不錯,也沒有復發跡象,現在仍定期去大林慈濟回診,抽血檢驗癌指數、電腦斷層檢查、做胃鏡檢查等。爸爸曾經與侯思任分享:「每次回診時,都像犯人在等待法官審判,不知道還能活幾天?只能靜待宣判是死刑或是無罪釋放。」不只爸爸,侯思任當上主治醫師後,幾乎年年都有親人生重病。叔叔也面臨胃癌威脅,姊姊洗腎、外婆腎臟癌、舅子血癌都在大林慈濟治療,他不僅替外婆做CPR,還開立死亡證明,雖然醫院工作辛苦,卻有就近陪病、照顧的便利性。親人患重病 更視病如親歷經親人重病巨變,侯思任更了解病人家屬的焦慮及助感受。他看診細心,與病患培養出好交情,因而看診時間會比較長,尤其初診病人看診至少要20至30分鐘,晚上十點多才下診,已是家常便飯。口腔癌病人多有菸、酒、檳榔使用史,不少人術後仍難以完全戒除,他只能採嚴厲態度教育,「捅你一刀、把你家人都殺了的人,你怎麼還把他當朋友,每天叫他來家裡?」讓部分病人稱「侯醫師好兇」,但他依舊熱衷開刀,期待能改善病人健康,也感受工作價值。侯思任說,爸爸是非常古板的人,可能這輩子都無法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但因為這次生病,他輾轉得知爸爸都跟朋友說:「我這條命是兒子救的,要是沒有他幫忙,我可能已經不在世上了。」有別於難以把愛說出口的爸爸,如今也是爸爸的侯思任則要當個不一樣的爸爸,他與兩個兒子相處會適時表達愛,最大的盼望是孩子能健康長大,不要走偏。侯思任大林慈濟醫院頭頸癌召集人、睡眠中心主任照顧對象:父親。罹患疾病:胃癌第三期。發病時間:父親12年前65歲時發病。症狀:胃痛、解黑便。治療:手術切除五分之四的胃,接受放射線治療及化療。陪病心得:慎選醫師,決定治療後,就完全配合醫師的治療。家人給予精神上的支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22 退休力.活躍好學
大叔求生守則!這群熟男挽袖洗手做羹湯,做出老婆驚豔的大菜
一大早,十來位大哥大姐穿起圍裙,俐落備料、切菜,這天是嘉義縣水上鄉樂齡中心每月一次做公益便當的日子。一個便當一八○元,限量一百個,以「大齡熟男掌大廚」、「地方特色入餐盒」為號召,大受好評。現在參與者男女不拘,但一開始是源於疫情期間開辦的「男士料理工棚」,由常常在家遠庖廚的大叔們,挽袖洗手做羹湯。二○二二年,嘉義縣水上鄉樂齡中心主任黃意萍觀察到樂齡班的夫妻學員們,太太染疫生病,先生便苦於不知該吃什麼,馬上營養不良,於是推出「結合營養學,具預防醫學長照精神」的大齡男士料理課程,即「男士料理工棚」。反應熱烈,每期都額滿,持續開課一年。大叔學料理 挑太太不會的曾獲二○二三年「樂齡教育奉獻獎」的黃意萍是開課高手,參加樂齡課程大約女七男三,有時甚至八比二,如何吸引男性參與,一直讓她煞費苦心。沒有想到,以為大叔們興趣缺缺的料理課,竟然秒殺?原來男士們覺得課堂上沒有女生正好,不會因為做不好被嘲笑,也不用擔心自己問了笨問題,一定要學個厲害的菜色,回家獻寶。黃意萍發現,同樣學做菜,大叔和女士不同。首先,對老師所教不會完全照單全收,回家上網自己查,再來說「老師你說得對」。同時希望老師教「不是老婆平常會做的菜色」。於是老師專門為大叔們設計手路菜,如雞翅去骨包入米飯的翅包飯,有點費工,但好吃又可展現廚藝。「男士料理工棚」開課一年,這下子女生不依了,也想參加。黃意萍將課程轉型成「野放廚房」,結合在地特色,讓產地食材直送餐桌,後來漸漸演變成現在每月一次,樂齡大哥大姐聯手做公益便當。女性加入後,分工有調整,男士們打菜不均,又被說裝盤不好看,「那妳們女生來做」,現在大哥炒菜,大姐裝盤。夫妻應共好 避成家庭災難為何希望男士加入課程?黃意萍說,不少女性視退休的老公為災難,「我家老公就要退休了怎麼辦?」原本老公上班,太太處理完家務就很自在,老公一退休,整天待在家裡,太太行動就受限。「為何又要出去?」、「上那個課要做什麼?」許多女性上課認識朋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相約聚會,老公看著往外頭跑的太太,愈看愈不順眼。所以,男性若參加樂齡課程,不但擴展學習與交友,對老婆也是好事一件。黃意萍發現,男性不是不願意上課,只是課程要有吸引力。她曾為大叔開設水電土木基礎課程,結果來報名的清一色是婆婆媽媽。大齡男性比較「慢熟」,且對專業度高的課程有興趣,例如登山嚮導教導打包行李、日本演歌教唱等。 黃意萍說,戰後嬰兒潮一代已逐漸成為法定老人,他們心態較開放,「不再是大男人」,加上女性自主意識抬頭,大家應有共識,「退休應該共好,而非彼此折磨」,樂齡中心的宗旨是希望「翻轉刻版印象,創造新老力量」。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執行長林金立也說,男性若沒有休閒與嗜好,五十歲就要開始培養,日本將退休或老年視為「社會資源期」,應該繼續付出,找到自己的價值。男性自強 別讓老婆抱怨「老公怎麼還不去死」鼓勵大齡男性社會參與,是為了不讓老婆萌生「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的怨念,也是為了男性自己。嘉義縣水上鄉樂齡中心主任黃意萍指出,如果過度依賴子女和另一半,可能缺乏應變能力。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執行長林金立則指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被照顧者,男性要學會彈性應對,否則照顧過程會很辛苦,家人也痛苦。國人不健康餘命長達八年,表示在人生的最後時光,有一段不算短的時光必須被照顧。林金立表示,一直強調老後生活要找到自己的價值,目前需要被照顧的長輩可能八十多歲,至少都有兩到三個小孩。但現在五十歲出頭的初老族,小孩只有一個或兩個,很多人根本沒有生小孩,甚至獨居,必須自己為老後做好準備。為許多長者安排照顧計畫,林金立發現,一旦成為被照顧者,女生對照顧計畫順從度高,可能因為一直以來照顧別人比較多,比較體貼,比較容易接受照顧安排。但男性若需要照顧,多靠家人,這個人常常是配偶,若抗拒照顧與不想接受其他照顧資源,會讓照顧變得更困難。林金立說,目前預先安排照顧計畫的熟齡男士,大多具有兩項特質,一是曾經照顧過別人,知道照顧是一件辛苦的事;再來是他們普遍有閱讀習慣,懂得如何吸收新知並使用資源。現在的苦口婆心是為了十年後可能成為被照顧者的男性,更老一輩的男性,改變不易, 但未來的男性仍有機會。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