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排便
共找到
1015
筆 文章
-
-
2021-01-11 科別.消化系統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寒冷冬天,你是不是坐在馬桶上、釋放出最大的吃奶力氣,全身緊繃到臉紅耳赤,便便依舊固執地不肯冒出頭來;甚至為了擠出便便,擠到眼睛血管爆裂、充血、肛門破裂出血或痔瘡復發等?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 即為便秘根據統計,約有80%的民眾曾受便秘困擾,便秘可以說是現代人常見的隱疾之一。一般來說,每天排便2~3次或2~3天排便1次,是正常的排便次數,如果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或是解便時感到不順,就算千呼萬喚仍「屎」不出來,就是「便秘」。天冷活動、飲水量少 便便不順暢為什麼冬季會影響排便呢?事實上,冬季發生便秘的原因跟我們不常活動確實有關。由於冬天氣候寒冷,減少了許多身體活動的機會,導致排汗量比較少,連帶影響喝水量的降低,因此,糞便中的含水量便跟著降低,造成不容易排出的乾硬大便;另外,家中若有開暖爐或是電暖器的習慣,在相對乾燥的環境下,會加速體液的散失,體內水分愈發不足,排便更形困難。如果再加上寒流來襲,窩在溫暖家中比出門運動更吸引人,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可能因此暫停運動,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因為天氣冷就更懶得運動,在久坐不動的 狀況之下,腸胃蠕動會趨於減緩,這些都是冬天便秘情況惡化的原因。便秘原因多 9個常見因素要留意1、纖維、水分攝取太少: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蔬果吃得少,開水喝得少,都會造成便秘發生。2、纖維質攝取過多,水喝太少:纖維攝取過量,但是,水分吸收得太少,是許多成年人便秘的原因。3、疾病引起:例如糖尿病、脊髓損傷、巴金森氏症、甲狀腺疾病、尿毒症、高血鈣 症、硬皮症、中風、胃腸蠕動不良、大腸 激躁症、大腸腫瘤等,都會引發便秘。4、藥物副作用:例如降血壓藥物、鎮靜劑、抗憂鬱劑、利尿劑、止痛藥、鈣片、 含鐵劑的補充物、含鋁胃藥、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藥或咳嗽藥等。5、濫用瀉藥:有些人以為每天都需要排便才健康,或是為了減肥而長期濫用瀉藥,影響腸道的自然蠕動功能,從而降低對糞便壓力反應的敏感性,產生藥物依賴性,繼而造成「頑固性便秘」或是「習慣性便秘」。6、缺乏運動: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腸道蠕動功能將受到影響,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越久越乾燥,以致便秘發生。7、腸道老化:因人體自然老化導致腸道益菌減少、蠕動減緩,排便反射也會變弱,加上老年人活動量少,容易造成便秘。8、油脂攝取不足:很多人怕胖而限制油脂攝取,糞便不夠滑潤,也可能引發便秘。9、孕期:因胎兒壓迫,孕婦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改善便秘 從飲食、生活習慣做起改善便秘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若因為疾病或藥物引起,應向醫師反應,依據身體狀況給予適當治療或更換藥物,通常能有效改善;而針對大部分非器質性的便 秘,若症狀不嚴重,可考慮從飲食及生活習慣做改變,如培養運動習慣,能幫助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堆積在腸道的時間,或養成固定時間排便,腸道也會每天在固定時間蠕動,就能排便暢通。最重要的還是增加纖維質及水分攝取,多喝水是增加水分最有效率的方法;而膳食纖維可從含量豐富的地瓜、蘋果、燕麥、竹筍、芭 樂、芹菜、菌菇等天然食材中取得;此外,適量補充益生菌或是酵素,食物中味增、泡菜中也存在一些益生菌,可增加腸道好菌。延伸閱讀: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很多人都白吃了!益生菌改善過敏、顧腸胃無感? 營養師曝7種NG吃法
-
2021-01-07 新聞.長期照護
迎接高齡社會 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以各式輔具推動長者自立生活
霸王寒流來襲,職能治療師王志元提醒,天冷,肌肉容易緊繃,臥床的失能患者家庭,可善用輔具訓練長輩在生活中復健,配合「能坐就不要躺、能站就不要坐、能走盡量走、能做自己做」4大口訣,才能盡快離開病床,走向戶外。一名重度失智症合併中風的奶奶,長期臥床,每天需要定時翻身拍背換尿布,經職能治療師與家人討論下制定自立目標,透過站立式輪椅的協助,奶奶每天有三小時可離開病床、自主站立(分段完成),三個月後不但不需坐復康巴士,還可跟著家人搭車出遊,讓蠟燭兩頭燒的家屬相當開心。「輔具服務」是長照2.0下的四大服務之一,王志元指出,目前最常被申請的四大輔具,分別為電動病床、氣墊床、輪椅坐墊、特殊高背輪椅,申請輔具的家庭多半出於照顧方便,往往忘了訓練自立才是輔具真正目的與功能。王志元建議,使用輔具應從照顧轉為訓練,以電動床為例,除了可抬高患者幫助餵食外,也有助於移動患者,協助他們從床上起身;高背輪椅則可以提供患者背部完整的支撐,讓患者獲得充分休息,是中風、腦傷患者常用的輔具。根據研究,臥床一周,肌力會退步10至20%,臥床愈久,肌肉萎縮,甚至影響排便及吞嚥功能。王志元表示,長者其實是有能力自立生活的,而從失能到復能過程,36%需要使用3至6項輔具介入、29%需要6項以上的輔具,如果不知道該申請哪種輔具與使用,可先到各縣市的輔具中心諮詢聽取建議,也可以利用長照居家復能服務。全國第一家銀髮族用品專賣店—樂齡網在昨日成立「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並推動自立生活聯盟,總經理張慶光表示,透過「對的」輔具,協助年長者自立生活、延緩老化與退化,像是針對帕金森患者設計的智慧防手震湯匙、協助久臥患者起身的輔助輕巧拉環、有AI功能的智慧膝力環,都是期望長者減少被照護的機會,或延緩被照護的時間點。
-
2021-01-07 醫療.消化系統
大便很臭怎麼辦?如何改善?從粗細、排便頻率看健康
你的腸子比實際年齡老還是年輕?最容易觀察的就是每天的便便狀況。腸道健康的第一個指標是糞便,建議每次上完廁所後別急著沖掉,仔細看看便便的形狀、顏色等,是否有異樣,以及排便的習慣,都是腸道健康的信號。 排便頻率 3天1次是正常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文峰表示,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的範圍,依照個人的情形而定,有人吃得很少或是腸道蠕動較慢,可能3天才排便1 次,有人排便較順暢,1天可以大便2~3 次,如果大便的形狀、顏色都正常,就代表腸道很健康。若大便頻率突然改變,例如本來2天解1 次大便,變成1週上1次,或是1天本來大 便1次,忽然變成大便3~4次,就要提高警覺多注意;建議當自己感覺到不舒服,或是症狀持續1~3週以上,一定要求診,由醫師來判定排便習慣改變的原因,常見的可能是功能性改變,包括大腸激躁症或是腸道蠕動功能不良;細菌或是病毒感染 造成的腹瀉,或是最不樂見的大腸癌。 粗細應像10圓硬幣大 心理因素可能改變形狀許文峰指出,正常的大便粗細應該像10圓硬幣的大小。一般來說,若是大便突然變細,有可能是肛門出口狹窄引起,最害怕是直腸腫瘤造成阻塞。不過,心理因素也可能改變大便形狀,例如壓力大時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腸道蠕動異常,使排便受到影響,此時,就可能發現大便形狀改變,如果是短暫1~2次沒有關係,但若持續就要注意。 形狀要呈香蕉狀、浮在水面上 3種情況應特別注意此外,健康的大便形狀是一長條狀,看起來像是稍微風乾的香蕉,而且要漂浮在水上,代表便便的水分足夠,不會太過乾硬;若表面有些許的氣孔,則意味著攝取充足的纖維。許文峰提醒,以下幾種便便形狀要注意:1、羊大便狀代表糞便水分不夠,可能是因為在腸道停留時間過久,水分不斷被吸收的情況下, 糞便就會變得又乾又硬,或是水喝得不夠多,蔬果量也不足。 2、不成形狀飄散開來有點像爛泥巴的模樣,代表腸道蠕動速度太快了,可能因為有腸躁症,解便次數 過於頻繁,建議多紓壓有助改善。3、水便狀比泥狀還稀,代表腸道正受到細菌或病毒的侵略,可能罹患腸胃炎,或是吃了不 潔的食物或飲水,應該要看醫生。顏色以黃色或粟色最好 其他顏色持續太久需就醫健康便便的顏色應該是黃色或粟色(土黃色),但是排便顏色可能跟前一天吃進 去的食物有關,比如吃多了紅色火龍果、仙人掌果汁等,隔天可能會大出紫紅色大 便;前一天吃了大量豬血或鴨血、紅肉或藥物如鐵劑等,也可能讓便便呈現暗黑色,這時不要慌張,若為食物引發的排泄物變色,且停用該食物就未再出現糞便變 色身體也沒有不適,即不用擔心。許文峰提及,當便便呈現以下顏色,就要多加注意,若是持續數天,務必就醫, 找出異常原因: ◎偏黑色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問題,最常見的原因是來自於胃、十二指腸或其他上消化道位置的出血,而血液經胃酸與消化液作用後,使糞便呈現黑色。常常像柏油的樣子,並有特殊臭味,也稱為「瀝青便」。出血的原因,最常見的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其他原因包括食道或胃靜脈曲張、糜爛性胃炎或胃食道接口的撕裂傷、血管增生異常甚至是腫瘤。◎鮮紅色大便時噴射出鮮血或是鮮血混雜在糞便中,看起來呈鮮紅色,有可能是痔瘡或腫 瘤所導致。有人覺得是痣瘡破裂流血,對於便裡有鮮血不以為意,但大腸癌的一個警訊是「血便」,大便混雜黏液血絲時,有可能是息肉或腫瘤因糞便摩擦出血,混合大便呈現紅色或暗紅,所以,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的徵兆之一,為求謹慎還是就醫檢查較安心。 ◎灰白色有可能是膽汁分泌受到影響,常見造成的原因與膽管阻塞有關,為膽道結石或是 腫瘤,絕對不可忽視。 ◎綠色有可能是腸道細菌作用不足,或是與膽汁分泌過多、消化不良有關;有些腸躁症 的患者也易解綠便,因為經常性腸道蠕動快,膽汁未能與食物及腸道細菌作用混 合,造成綠色外觀。此外,而有腸炎的患者或是長期服用抗生素,也可能會有綠便產生,甚至伴有腥味和不成形的外觀,建議要到醫院檢查。 便便味道 不能證明腸道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大便的味道與腸道健康有直接相關。許文峰強調,有人吃肉或豆類等較多的食物,大便味道酸臭,這是因為蛋白質分解之後產生氨或硫化氫等物質,而造成味道比較重,但不代表腸道有問題;當然,吃太多肉會造成身體負擔,因此,也相對代表腸道負擔重,可能飲食配比要調整。不過,也有一說,因為腸道也有好菌及壞菌之分,在健康的狀態下,體內腸道的好菌會多於壞菌,但當受到飲食、疾病、生活習 慣的破壞之下,壞菌會漸漸變多,甚至比好菌還要多,一旦腸道內的好壞菌失衡,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腸道疾病,大便的味道也開始變臭。延伸閱讀: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大便大不出來,是便秘嗎? 連續3天沒解便就算是!醫師說明原因 
-
2021-01-03 養生.聰明飲食
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吃了很多高纖的食物,卻還是排便不順?了解排便警訊 解除身體未爆彈通常食物被消化後的非營養物質,進入消化道30~48小時後,就會形成糞便。便秘形成的問題,不能單從補充足夠的纖維質來看,營養師林容安指出,膳食纖維在腸道中則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大腸中,因為纖維質具有吸水而膨脹的特性,在大腸運作過程中能增加糞便的體積,每1公克的膳食纖維,可以促使糞便體積增加約20倍左右,有了充足的糞便體積,就能促進腸道肌肉的蠕動,以利將糞便推送出體外。除此之外,纖維質吸收水分的作用,能夠使糞便變得柔軟,就比較容易順利排出,不過,由於膳食纖維與水分具有互相牽引的作用,一旦吃進過多的纖維質,水分卻不能同步補充足夠時,反而會出現便秘的反效果。膳食纖維攝取足夠還便秘 當心是水喝太少若你有長期的宿便困擾,但平日食物攝取量與膳食纖維攝取都很充足,林容安表示,這就是水分補充得太少。人體每天的基礎補水量,可以依照體重來計算,每1公斤應補充35c.c.的水分,因此,若是每天攝取足夠的纖維質,但是喝水量卻不足的話,就容易有宿便的情況發生。除了要補充水分之外,當宿便情況持續時,也可以補充像是絲瓜、冬瓜、木耳、 胡蘿蔔、黃瓜、大黃瓜等水溶性的纖維質。另外,最好也要減少攝取肉類食物,可以多吃些水果,林容安說明,大多數的水果都富含水溶性纖維質,只是要注意適量,因為水果所含的糖分容易導致肥胖的問題,每日2 份(2平碗)就足夠了。林容安提醒,吃筍子或是牛蒡會容易便秘的人,有可能是少數腸道比較彎曲者,自己要特別小心注意,食物要先切細,不能吃太大塊的,並且要經過充分烹調處理為質地柔軟,才會比較好消化吸收,排便也會比較順暢。排便偏黏有殘便感 恐是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當發現便便狀況有些偏黏的情形,或是常常覺得有排不乾淨的殘便感時,則有可 能表示體內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林容安指出,這種情況就應該增加含有較多非水溶性的粗纖維蔬菜,例如葉菜類、花椰菜、高麗菜等,同時應減少肉類的攝取,補充足量的水分,才能幫助便便的情況恢復正常。飲食上可以再做一些調整,例如可以把主食類的白米飯改為全穀根莖類如糙米或 五穀米等。因為1碗全穀類米飯所含纖維量相當於1份蔬菜(半碗煮熟的青菜);白米飯中幾乎沒有纖維質,1碗白飯的纖維質含量不到0.5克,若是吃習慣白米飯的人,建議可以在飯中加些薏仁、紅豆、綠豆等, 來增加主食的纖維質的含量。吃對纖維質 有助輕體順暢膳食纖維其實包含了非水溶性的粗纖維及水溶性纖維質,基本上每種蔬菜水果 中,都同時會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纖維,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林容安建議,平日纖維質吃不多的人,最好是慢慢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量,不要一次吃太多,最好是適度的增量,維持2~3天之後,等腸胃適應之後, 再逐步往上增加攝取量,至於高纖食物的選擇以及吃的技巧,可以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自行加以改善。延伸閱讀: 大便大不出來,是便秘嗎? 連續3天沒解便就算是!醫師說明原因 很多人都白吃了!益生菌改善過敏、顧腸胃無感? 營養師曝7種NG吃法
-
2021-01-01 科別.消化系統
吃太辣小心得痔瘡!多少算是適量? 胃出現「1狀況」就該停
當辣椒的刺激感在味蕾綻開,不論寒暑、男女,都愛上那種吃了滿頭大汗、大呼過癮的感覺,「辣」在不知不覺中,已成了多數人生活離不開的味道。但怎麼吃太辣會引起痔瘡出血呢? 辣吃過量 增加腸胃負擔、引發痔瘡許多文章卻指出,吃辣有可能會引起痔瘡發生的可能,針對這樣的問題,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沈明宏抱持不同的看法。他說明,痔瘡乃是每個人天生都有的一種組織,所以,吃辣並不會引起痔瘡,只是,若病患本 的痔瘡已有癢、腫痛,甚至是出血的症狀時,這個時候若還吃過量的辣,就會加劇痔瘡的病況。另外,許多人吃辣會感覺腸胃道有種說不出的不舒服感,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助理教授陳巧明指出,雖然辣椒中富含抗氧化成分,但其實辣椒不管對食道或是腸胃道的黏膜,都是一個很大的刺激,若辣吃過量,研究指出,除了引起腹 部絞痛、腹瀉外,也可能會加重胃炎、胃 潰瘍的病情,同時對食道也是一大傷害。 吃辣優點多 8個好處報你知除了排毒的好處之外,吃辣的優點真的很多,諸如開胃、養顏美容、促進血液循 環等,但到底辣是否真能排毒、養顏美容呢?以下集結國內外研究,說明吃辣椒的益處:1、排毒:因為辣椒中含有許多抗氧化成分,維生素含量也相當豐富,諸如脂溶性維生素 A、E、K,及水溶性維生素C及B群等,有 排掉身體的自由基,達到排毒的功效。 2、開胃:辣椒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 3、驅寒:辣椒是一種溫熱的食物,中醫學上說能溫暖脾胃,若遇寒時,出現嘔吐、腹瀉、肚子疼等症狀,可以適當吃些辣椒,有助緩解不適的症狀。 4、促進血液循環:以中醫學來講,辣椒能「除風發汗、行痰、除濕」,指的就是辣椒能讓身體發汗、除去濕寒,進而促進血液循環。 5、養顏美容:辣椒能促進體內激素分泌,適當攝取有助改善肌膚的狀況。 6、降脂減肥: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加速脂肪分解,其豐富的膳食纖維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7、增加新陳代謝:美國研究發現,長期攝取含辣椒素的食物,像是咖哩、辣椒等,可提高體內新陳代謝,有防止老化的功效。 8、使人心情愉快: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辣椒素能激發人體口腔內的「疼痛感受器」,繼而向大腦發出一種信號,使大腦分泌出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緩和辣味帶給人的刺激,而且能有效改善人的情緒,使人心情愉悅。 吃辣要適量 出現胃悶應適可而止 至於有人就會疑問:「吃多少算是適量?」答案是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都不同,有些人一點點辣就受不了,有些人大把的吃辣椒也忍受得住。所以,吃辣量的拿捏實在無法明確定量,但若發現在吃辣時,胃出現有點悶悶的感覺,就應該適可而止了。 正確排毒 攝取膳食纖維、多喝水、運動是根本 陳巧明指出,吃辣雖可增加腸胃的蠕動,達到排便、排毒的功效,但因辣是一種刺激腸胃道黏膜的物質,過量攝取會增加腸胃道的負擔,因此,建議若想要排毒,應透過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好菌, 及喝足夠的水。除了飲食之外,沈明宏建議,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讓毒素由皮膚排出去,才是排毒的不二法門。延伸閱讀: 痔瘡要不要開刀? 依症狀分4個階段!醫師解析用藥、手術時機 痔瘡與大腸癌的血便如何分辨? 不要見血才就醫!出現這些附加症狀別輕忽
-
2020-12-30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食慾旺盛易飢餓 吃點粗糧粥不胖又營養!
冬天很容易食慾旺盛,有些人總是有餓的感覺。確實,冬天既要保證營養,又想保持體型,這一矛盾如何破解?用粗糧替換部分主食是答案之一。傳統上把穀物分為細糧與粗糧,細糧是指大米、白麵(小麥麵)等,粗糧就是相對細糧以外,主要包括穀類中的玉米、高粱、燕麥、蕎麥、青稞等。關於粗糧和細糧的劃分,還有一種分法就是根據穀類的加工程度。過度加工出來的糧食屬於細糧,如精白米,一般粗製加工的糧食屬於粗糧,如糙米等。實際上,粗糧和細糧在等量的前提下,兩者所含的能量是一樣的。但是粗糧的優勢在於膳食纖維的含量偏高,吃粗糧以後可以更快、更多地增加飽腹感,這樣對於之後食物的攝入就會產生輕微限制,再吃進去的食物量就會變少了。比如,有人可能一天要吃五兩細糧,換成粗糧以後可能吃三兩就夠了,這個過程中,總能量下降,所以粗糧對控制總攝入量是有幫助的。《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攝入主食的量是生重250g-400g,粗糧跟細糧的比例是1∶3。按照這個標準,一天至少吃50g粗糧。粗糧怎麼吃:玉米燕麥粥吃粗糧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喝粗糧粥。很多粗糧都可以混搭著煮粥,家裡可以多備一些各種種類的粗糧,每次煮粥隨機抓幾種,簡單又實用。比如玉米燕麥粥,就是不錯的選擇:玉米裡含有一種獨特的抗癌因子「穀胱甘肽」,這種物質能夠把致癌物控制住,使它失去毒性,然後再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玉米中還含有硒和鈣,硒能加速體內氧化物的分解,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燕麥富含膳食纖維,既有可以溶解在水里的可溶性纖維,也有不溶於水的不溶性纖維。可溶性纖維可以幫助人體減少吸收外界攝入的膽固醇、油和糖。不溶性纖維能夠加速腸道蠕動,使大便成形,容易排便,減少便秘、腸道炎症甚至腸癌的發生。煮粥的時候可以將25g玉米糝和25g燕麥一起煮。當然,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調節比例。糖尿病患者要這樣吃如果患有糖尿病,就盡量不要單純喝粥,可以先吃點其他主食,再喝小半碗粥。吃飯要乾、稀搭配,而且「乾」的要放在前面吃。當然,如果沒有血糖高的問題,晚上單喝點粥,那沒問題。別把太多食材往粥裡加有些朋友煮粥時喜歡加很多其他東西,比如枸杞、百合、蓮子、紅棗等,能加的都加進去,最後變成了一鍋“大雜燴”,覺得營養全面。其實粥就是粥,粥是把固態主食變成半流質或者流質主食的過程,不要給粥賦予過多的責任,比如希望通過喝粥來達到營養的平衡、全面,粥沒有這麼大的作用。在粥裡添加很多糧食以外的東西不是不行,但首先,它們不見得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其次,還有可能造成麻煩,加的食材太雜,萬一喝粥引起肚子脹,都不知道是哪一種東西造成的。(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28 醫療.消化系統
屁股癢怎麼辦?了解肛周搔癢6常見原因與4處理原則
癢!癢!癢! 瘙癢,這種體驗人人都有過,發生於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其中,肛周瘙癢讓人坐立難安、難以啟齒、非常痛苦。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肛周瘙癢發作時,令人十分尷尬,恨不得想找個溫文爾雅的方式撓一撓。但你知道嗎? 大約1-5%的普通人群存在肛周瘙癢;肛周瘙癢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人,男性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4倍。且肛周瘙癢作為一種難以啟齒的症狀,大多數患者不會主動就醫。可能很多人出現肛周瘙癢的症狀會懷疑,是不是得了痔瘡?那麼,引起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出現這樣的症狀如何處理?學起來,不用再尷尬了。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肛腸疾病任何肛腸疾病都可能誘發或加劇肛周瘙癢,肛腸疾病是引起肛周瘙癢的最重要原因。75%的肛周瘙癢患者患有肛腸疾病,其中以痔瘡(20%,包括內痔和外痔)和肛裂(12%)最為常見,其他原因包括肛腸腫瘤。肛腸腫瘤主要包括直腸癌(11%)、肛門癌(6%)、腺瘤性息肉(4%)和結腸癌(2%)。相對少見的原因還有肛瘺、直腸脫垂、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腸病等。2.局部刺激局部刺激是引起肛周瘙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源於排泄物(糞便)溢出、滲漏污染肛周皮膚或肛周潮濕等。糞便污染可能是顯而易見或深藏不露的,但足以引起瘙癢。此外,咖啡、酒精和辛辣食物等飲食因素也會導致肛門溢液。一般而言,出現肛周潮濕的患者常常會過度清潔肛周區域,包括在洗澡時用力擦洗、在排便後大量使用濕巾。這些方法可能導致局部創傷,後者將進一步加重局部刺激。3.感染引起肛周瘙癢的病原體涉及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各種微生物,其中包括喜愛潮濕或多汗環境的念珠菌(10~15%)。這種真菌感染的目標人群包括肥胖者、老年人、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腫瘤、移植後、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製劑)和長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念珠菌感染也與緊身衣褲有關。兒童肛周瘙癢的最常見原因是蟯蟲病。蟯蟲是一種易於通過糞口傳播的強傳染性腸道寄生蟲,兒童的感染率很高,尤其是托兒所的幼兒。引起肛周瘙癢的其他常見非性傳播疾病包括疥瘡、帶狀皰疹、A組β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菌等。此外,肛周瘙癢是尖銳濕疣、扁平濕疣、單純皰疹、衣原體感染、梅毒、淋病等許多性傳播疾病的症狀。4.皮膚疾病肛周瘙癢也可由許多皮膚病引起,包括接觸性皮炎、銀屑病、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多形紅斑、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蘚等。兒童肛周瘙癢也常由肛周皮膚病引起,其中,尿布性皮炎是尚未學會括約肌控制的嬰兒常見的肛周瘙癢性皮膚病。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是清潔劑和治療用藥(包括乳霜、肥皂、濕巾、麻醉劑、衛生紙染料和其他局部製劑)中的化學物質致敏而導致紅斑、鱗屑和水泡的形成。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是由過敏反應導致的皮膚乾燥、鱗屑、紅斑或抓痕,洗衣粉和常用於肛周皮膚的局部外用乳霜等許多化合物均可成為致病的刺激物。5.系統性疾病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或D缺乏等營養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病、肝病(高膽紅素血症)、腎病(尿毒症)等系統性疾病均可導致肛周瘙癢。6.特發性原因特發性肛周瘙癢是指肛周瘙癢的具體原因難以明確。糞便污染、肛周潮濕、不當清潔和各種非特異性的致病因素可能是肛周瘙癢的誘因。含咖啡因的飲料、酒精、奶製品、花生、辛辣調料、柑橘、葡萄、番茄和巧克力等食物可能與特發性肛周瘙癢有關,其原因在於這些食物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的壓力降低、肛門反射過度以及未消化的食物刺激肛周皮膚。儘管目前尚無證據提示某些衣物和布料與肛周瘙癢存在因果關係,但高溫和汗液會加劇瘙癢。此外,焦慮、抑鬱、壓力等精神心理因素以及某些藥物也可能與肛周瘙癢有關。如何處理肛周瘙癢?1.對因治療關鍵在於對因治療,因此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和遵循醫生的醫囑用藥非常重要,切勿因有難言之隱而諱疾忌醫。2.注意飲食盡量避免可能引起肛周瘙癢的誘因。一般措施包括在飲食上盡可能減少咖啡、茶、可樂、巧克力、柑橘、西紅柿和乳製品等食物的攝入。通過高纖維飲食或通便藥防治便秘和治療慢性腹瀉。3.合理清潔大便後可用白色無味的普通衛生紙擦拭肛門口,但要避免用力擦拭,必要時可用溫水浸濕的棉棒代替紙巾或含酒精濕巾進行清潔。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潤膚劑,避免使用除臭劑、香水、消毒劑等易引起刺激和過敏的產品。對於無其他明確病因者,急性瘙癢發作(尤其是夜間)常常是糞便溢出的標誌,此時即時清潔是最有效的方法。清洗會陰部時可用浴盆或用淋浴噴頭,且最好採用蹲位,這樣有助於洗掉肛管中殘留的糞便;盡量減少使用肥皂清潔肛周,運動後洗澡時可用合成皂代替普通肥皂。4.勤換內褲為了避免過度出汗,首選寬鬆的棉質內褲,而不要選擇粗製的合成緊身衣,並勤換內褲。對於每天需要靜坐幾小時的人群,可使用透氣的坐墊。最後,要警惕“肛周瘙癢-撓痒-皮膚損傷-瘙癢加重”的惡性循環。為了避免夜間撓痒時撓傷,建議剪短指甲。(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28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亂吃綜合維他命 小心更傷腎!
「藥師你好,我要領藥」藥袋又多又重,一看就知道是腎臟病人的藥。藥師關心的問一下「腎臟病病人飲食有沒有盡量低蛋白跟低鹽呢?飲食會影響藥物治療的效果喔!」 領藥的人嘆了一口氣說「我婆婆她牙齒不好,而且腎臟病很久了,有時候食慾不好吃很少,所以當她有食慾要吃什麼我們都不會限制她。」 藥師:「食慾不好吃很少,體力會比較差,除了要小心昏倒或跌倒,長期這樣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患者:「有建議什麼營養品嗎?有時候我們會拿綜合維他命給她吃。」 藥師:「腎臟病的飲食,包含綜合維他命,都要注意喔!不要隨便補充,當然更不能亂信親友偏方!」 市面上的綜合維他命,通常含有維他命A、B群、C、D、E、K之外,同時也有鈉、鉀、磷等礦物質,對一般人適度補充沒問題,但對腎臟病患者而言,要小心其中的礦物質,可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不建議腎臟病患者把綜合維他命當成每日維他命補充服用。若腎病患者有維生素或礦物質缺乏的情況,除遵照醫囑聽從腎臟科醫師建議外,亦可補充專用維他命劑其鈉磷鉀、熱量都經過專業設計,含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有需求的腎友購買時可多注意營養標示。所以規律服藥跟回診是第一要件,飲食注意的觀念跟細節很需要病人自主管理,若照顧者或病人無法做好飲食管理,還是會建議用營養補充來減少不當飲食中對腎臟的持續傷害,讓藥物治療更好。【延伸閱讀】 -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Dr.命/慢性腎臟病五種期別的痛 迷因告訴你-營養食畫RD.Chiu/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竟會造成這些症狀!-莊昕悅營養師/營養師教你在家輕鬆做低蛋白點心-Johnny游/腎臟危機解密!四大暗示別忽視-Lemon L. Yoga/別說抱歉,瑜伽療癒和不安說嗨!-藥師陳瑪波/吞藥丸喝符水 腎像濾心大堵塞!【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2-28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噗妮聊護理:腎臟健康拉警報 五招保健防水腫
「我覺得腳很脹,無論擺什麼姿勢,都覺得腳很不舒服。」「越接近傍晚、越覺得腳好腫脹,穿鞋⼦的時候更不舒服,甚⾄有時候連鞋⼦都穿不進去。」在診間內,不時會聽到病⼈這樣的主訴。此時,醫師在病⼈的脛骨或腳背上⾯按壓約莫2~5秒鐘,發現按壓部位凹陷、⽪膚回彈的速度很慢,判定是下肢⽔腫導致的不適感。難道是腎臟出了問題?⼤家對於⽔腫的出現,常常就會直接聯想到腎臟疾病。 ⼈體的腎臟具有⾎液淨化的功能,當⾎液流經腎臟時,腎臟會過濾體內廢物及電解質,將含氮廢物與過多的體液,⼀部分回收⾄體內循環;另⼀部分則形成尿液儲存於膀胱, 進⽽排出體外。除了⾎液淨化之外,腎臟亦具有許多重要的功能,例如:分泌賀爾蒙、調節電解質平衡與體內酸鹼度...等等。當腎臟功能受損,可能會造成⾝體部位⽔腫。最初,可能會出現眼瞼浮腫的狀況,當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導致無法順利將體內多餘的⽔分、鹽分排出,進⽽造成全⾝性的⽔腫。如何預防及減輕水腫的五種日常保健方法:1.避免攝取含鹽量⾼的食物,例如:醃製品。2.臥床休息時,可將⽔腫部位(例如:四肢),抬⾼過⼼臟位置,促進⾎液回流。3.避免久站或久坐,適度活動以提升淋巴液回流。4.每⽇定時測量體重並記錄,建議於每⽇早晨⼀下床後,使⽤同⼀台體重計測量體重並記錄。5.觀察每⽇排尿量,當排尿量減少、體重每⽇增加0.5公⽄以上或⽔腫加劇,需由醫師進⼀步評估與治療。 然⽽,⽔腫只是⼀個臨床症狀,因此當症狀出現時,並不完全代表就是腎臟出問題。除了腎臟病會導致⽔腫以外,⼼臟、肺臟、肝臟...等等器官出問題時,皆有可能會造成⽔腫; 亦或前⼀天吃太鹹的食物,隔天早晨也可能會出現⽔腫情形。當出現⽔腫症狀,仍需經過專業醫師評估與判斷,才能確立診斷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延伸閱讀】 -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Dr.命/慢性腎臟病五種期別的痛 迷因告訴你-營養食畫RD.Chiu/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竟會造成這些症狀!-莊昕悅營養師/營養師教你在家輕鬆做低蛋白點心-Johnny游/腎臟危機解密!四大暗示別忽視-Lemon L. Yoga/別說抱歉,瑜伽療癒和不安說嗨!-藥師陳瑪波/吞藥丸喝符水 腎像濾心大堵塞!【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2-26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學會,分析國內大型健保資料庫數據庫,發布「大腸直腸癌治療地圖」,2014至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以南區(雲嘉南)、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及高屏區(高屏澎)盛行率較高,然而比較死亡率,最高則是南區、高屏區、東區、中區、台北區、北區。大腸癌初期無明顯症狀難察覺 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期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張琮琨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但每2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下降35%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據2014至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國人受惠於政府開放2年1次糞便潛血篩檢,確診時大腸直腸癌多是早期,治癒率提高。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王照元表示,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數病患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有時會有經常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陸續發生,容易輕忽,以致部分病患確診時已進入晚期。已逝藝人豬哥亮、賀一航都是大腸癌患者,以及漫威英雄《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確診時已是大腸直腸癌第4期,抗癌4年仍於今年不幸逝世,享年僅43歲。大腸直腸癌7大高風險症狀,包括有:(1)大便中有血、黏液、(2)大便變細小、(3)排便習慣改變、(4)經常性腹瀉或便秘、(5)體重減輕、(6)貧血、(7)可觸摸到腫塊。呼籲民眾若有上述「自覺症狀」,應提高警覺,及早篩治,並養成定期健檢習慣。2014至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盛行率地圖 都會區發生率高2014至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以南區(雲嘉南)、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及高屏區(高屏澎)盛行率高。王照元強調,若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請勿消極面對,第4期治療方式與時俱進,現今晚期抗癌策略為「接力治療」,可大幅延長病患存活期。王照元解釋,依照目前健保規範,若於第1線治療使用抗血管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至第3線治療可接力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如此,病患可使用到最多線健保標靶藥物,得以延長疾病穩定期與整體存活期。大腸直腸癌死亡狀況南高於北 推斷治療接受度是關鍵此外,據國內大型健保資料庫數據顯示,2018年台灣大腸直腸癌死亡狀況排名 ,若以每10萬人為單位計算,依序為南區(雲嘉南)每10萬人中就有57人,其次為高屏區(高屏澎)49人、東區(花東)43人、中區(中彰投)42人、台北區(北北基宜金馬)41人,與北區(桃竹苗)39人。王照元說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為降低死亡率關鍵,北部民眾可能接受治療意願較高,因此死亡排名比較後面,高屏區(高屏澎)與東區(花東),病患可能因擔心治療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從而降低治療意願、誤信偏方延誤治療,此外,是否與各地區健保標靶藥物審查標準有關,應該深入分析。大腸直腸癌 已邁入個人化醫療張琮琨認為,大腸直腸癌第4期治療方式以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為主,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目前已邁入個人化醫療,醫師會依照腫瘤位置、數量、病患身體狀況等,進行綜合性評估,量身安排治療計畫,助晚期病患延續希望。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免費篩檢必須把握張琮琨呼籲,大腸直腸癌是可以預防的癌症,國人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發生機率。50歲以上民眾應把握政府補助機會,按時接受2年1次的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高風險族群如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應主動接受健康檢查、積極追蹤。張琮琨最後強調,若有腸道相關症狀,如大便中有血或黏液、大便變細小、經常腹瀉或便秘等,務必盡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守護自身健康。★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25 新聞.健康知識+
冬天也會火氣大? 常吃薑母鴨、羊肉爐小心補過頭!醫警告「5種人」要忌口
立冬過了,天氣變冷,不少人早出晚歸,進而在寒冷的來碗薑母鴨或是羊肉爐,補補身子,不過怎麼一覺醒來,嘴巴裡破了好幾個洞,有時還有口腔異味,是火氣大嗎?但是天氣這麼冷,怎麼會 火氣大呢? 冬天也會火氣大 未適當調理反傷陰、傷氣 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夏天是很容易火氣大的季節,但是冬天同樣也會有火氣大的現象。因為天氣冷、環境乾燥,乾冷時人體更需要大量水分、陰液的補充,此時若未能做適當的調理,反而容易有些傷陰、傷氣的現象,例如過度的補陽,就是其中之一。尤其現代人過度的夜生活,很容易耗傷陰氣,導致 陰氣、陰液虛損虧解,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口乾、嘴破、排便不順等,即是一般人常見、常說的「火氣大」現象;若又加上大量不適當的進補,補藥過度蘊助陽氣,就會使陰氣更為虛損、更容易虧解,身體更加不舒服。 冬天火氣大分3種型態 治療因症不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冬天火氣大,可分成三種 形態:●第1型:胃火痰熱有些人覺得冬天要進補,但進補的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燥熱的食材,過度進補的話,許多燥熱的食物囤積在腸胃裡,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又常在夜間進補,使食物積滯不消。久積不消的結果,便出現化燥化熱現象,進而出現口臭、口氣重、口 乾、嘴破、便祕等症狀,也很容易長出膿皰型的痘痘;這類患者會一直想喝水,但一直無法解渴。●第2型:肝鬱化火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常情緒緊張、又常熬夜,造成肝鬱化火現象,容易口乾舌燥、口氣重,但卻不會想要喝水,很容易出現焦慮煩躁、失眠、多夢、輕微耳鳴、頭暈、頭痛,容易 長粉刺、青春痘;女性則容易月經不調、經期紊亂。 ●第3型:氣血不足冬天是養腎補腎的時節,有些人先天體質比較弱,因為冬天的契機循環原本就比較衰弱,氣血虛弱的結果,在陰陽相生的觀念上,陰液推動及陽氣溫煦現象會受影響,造成陽不生陰的現象,容易導致陰液無法在體內充分運輸。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癢、臉色白、嘴唇乾,容易失眠、多夢、頭暈,有時自己覺得身體燥熱、卻手腳四肢冰冷;女性同樣容易月經週期不調,經血變得暗沈且量少。黃中瑀表示,冬天一樣會火氣大,在治療改善上,依火氣大的形態不同,會有不同的改善藥方。黃中瑀分享,例如胃火痰熱者,可用黃連解毒湯或溫膽湯加減,來進行調理;肝鬱化火者,要疏肝、瀉火,最簡單的藥方是加味逍遙散、龍膽瀉肝湯等;氣血不足的人,則要氣血涼補,可用八珍湯、歸脾湯加減等來調理。 愈補火氣愈大 進補前先確認體質 國人一直有補冬的觀念,尤其是生活忙碌壓力大、身體比較虛弱,或常感冒、身體不舒服者,愈喜歡進補。但黃中瑀強調,不論是藥燉排骨、薑母鴨、羊肉爐等,或是其他補品,用的幾乎都是燥熱食材,尤其薑屬於熱性食材,雖然能夠使身體溫暖,卻也容易使人虛火上升,導致更加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症狀,這種補過頭的現象,反而容易使人體氣滯氣壅,甚至引起頭痛頭暈等。所以,補冬要適合每個人的體質,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小心愈補火氣愈大;最好先排除胃火痰熱、肝鬱化火、氣血不足等三種火氣大的形態之後,再考慮要不要進補,通常這三類火氣大者,進補是要另外設計的。 腸胃弱、外感的人 不適合進補有些人在吃完補品後不久,就開始覺得頭痛、頭暈,這時老一輩的人常會說是「補得太熱 了」,雖然過幾天就會好的多,但還是不舒服了 好幾天,尤其是有輕微感冒的人,這就是氣血壅滯的結果。通常愈是虛弱的人,愈覺得自己應該補一補,冬天氣溫下降,很容易有外感,有時輕微外感而不自知,只覺得冷、虛弱等,此時若再吃薑母鴨等補品,很容易引起氣血壅滯、火氣大等,不但使感冒變得更嚴重,還加上頭痛等各種不適症狀,讓人更不舒服。此外,也有不少吃補吃到拉肚子的人,因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的食材,所以很多人並不適合,常吃完後身體的火氣更大,黃中瑀提及,對於腸胃較弱的人來說,吃太多不容易消化,很容易腹脹或拉肚子,甚至還有人吃完補品隔天就發燒,這都是因為火氣太大的關係。延伸閱讀: 吃火鍋配酒竟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老是嘴破,小心是免疫力出問題! 避免口腔潰瘍變成癌,2週內未見好轉快就醫
-
2020-12-22 科別.消化系統
排便不順吃蔬果助暢通?醫點名一類水果讓你更難消化
排便太用力會得大腸憩室症,蔬菜水果吃得少,腸子蠕動得少,往往要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把腸道裡的糞便往肛門口推擠,腸道才會出現一個個小洞;而一提到大腸憩室症,很多人都一個頭、兩個大,憩室到底是什麼啊?大腸憩室 通常與飲食、年紀有關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大腸憩室指的是大腸的結構狀態,而「憩室」就是空腔的意思,說白一點,就是「洞」。就整體來說,大腸內壁的表面呈光滑狀,如果上面出現一些小洞,就稱之為「大腸憩室」;一般人的大腸裡多少有些憩室,有人只有一個,有人則有好幾個,其實也不用太在意。大腸內壁原本都呈平滑狀,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個小洞?有人研究發現,西方人可能和長期偏向肉食的飲食習慣有關,蔬菜水果相對吃得少,腸子蠕動得少,功能逐漸變差,往往要用更大的力氣,才能把腸道裡的糞便往肛門口推擠。就因常常用力,腸道的壓力較大,腸道才會出現一個個小洞。郭立人指出,大腸憩室症通常和年紀有關,年紀愈大,腸道受到的壓力愈多,出現大腸憩室症的機率也愈高;根據統計,40歲的中壯年人,約有5%的盛行率,一旦活到80歲,盛行率則飆高到80%。通常無不適症狀 肚子痛、排血便要就醫 所幸,大腸憩室症並不是腫瘤,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如果沒有併發不適症狀,醫師通常建議患者不用太在意,不妨學著與之和平共處。臨床統計顯示,大約只有一、兩成患者會有症狀。郭立人說,大腸憩室症造成的症狀可分兩大類,一是大腸憩室發炎,一是大腸憩室流血,大多數患者並不會感到特別不舒服,除非是出現肚子痛或排血便等不適症狀時,才會到醫療院所就醫。1、大腸憩室流血:大腸憩室症造成的血便,是大腸憩室處流血引起的,不僅量較大,且呈暗紅色,和痔瘡排出的那種鮮紅色血便不一樣,其實還好辨識。2、大腸憩室發炎:若是大腸憩室發炎,會出現肚子痛不舒服,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就可檢查出來;大腸憩室流血則無法立即診斷出來,通常先以保守治療止血,再透過大腸攝影或內視鏡來診斷。禁食多可修復 嚴重者需要開刀大腸憩室一旦形成,就無法透過外力來改變其性狀,那些腸壁上的小洞洞也很難再填平或消失因此,就算診斷出來,也只能施以症狀治療。若確診為大腸憩室發炎,首先會要求患者先不要吃東西,讓腸道休息一陣子,期間再打點滴補充水分、養分及電解質,加上抗生素治療。在這種消極性的症狀治療下,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可在3、4天內緩解,一週內出院。除非這個患者真會忍,大腸憩室發炎好幾天了,都還不就醫,大腸就可能出現破洞,而引發嚴重腹膜炎,那就非得開刀治療不可。多吃蔬果助排便 少吃水果籽避免發炎、出血外界總認為,中年肥胖男性是大腸憩室症的好發族群,郭立人強調無此說法,若真要扯上關係,只能說因為中年男性已有些年紀,加上肥胖可能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使然,腸道蠕動功能變差,常得用力排便,腸道壓力較高,罹患大腸憩室症的機率當然偏高。既然大腸憩室症很可能和飲食習慣有關,郭立人建議,最好養成多吃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提升腸道蠕動功能,也增加排便頻率,可減少罹患大腸憩室症的機率,也降低糞便卡在憩室而造成發炎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雖應多吃蔬菜水果,但最好少吃南瓜籽或火龍果、奇異果等有籽的水果,至於在吃西瓜、釋迦及芭樂這些籽籽超多的水果時,也記得把籽一顆顆吐出來,免得這些水果籽吞下肚後,卡在憩室的小洞裡,時間久了造成發炎及出血。勿吃抗擬血功能的保健食品 預防腸胃道大量出血近年來國內興起一股保健食品風潮,有大腸憩室症的人腸道原本就比較容易出血,如果又常吃些紅麴、靈芝、銀杏等具抗擬血功能的保健食品,就有可能出現腸胃道大量出血,不可不慎。延伸閱讀: 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徵兆? 想太多!可能是這2個壞習慣害的 大便大不出來,是便秘嗎? 連續3天沒解便就算是!醫師說明原因
-
2020-12-2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致癌、降生殖力!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從2面向減少毒害
近年來,科技的進步,帶來生活舒適與便利,但相對地,農藥使用不減反增,塑膠餐具因外食而廣泛使用,環境荷爾蒙遍布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所謂環境荷爾蒙並非特定種類的化學物質,它是一些與人體荷爾蒙結構相似的人造化學物質,有些在身體中會與性荷爾蒙的受體結合,引起類似性荷爾蒙的作用,有些則不直接與荷爾蒙受體結合,而是影響細胞內訊息傳遞的路徑,藉此產生特定的蛋白質,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運作。因此,它是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作用的化學物質,又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Substance,簡稱EDS)。長期接觸環境荷爾蒙 女誘發婦女病、男降生殖力簡單來說,環境荷爾蒙包含各種不同人造化學成分,經由空氣、水、土壤、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類或是動物體內。目前被認為對一些動物或人類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影響鳥類和魚類的甲狀腺功能與發育、降低生殖力或孵化率;造成魚、鳥、爬蟲類的性別發育不正常;對於人類,環境荷爾蒙在女性身體中會與雌激素的受體結合,引起類似雌激素的作用,造成女性受孕能力降低。長期接觸容易誘發許多婦女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乳癌、子宮內膜癌,以及青少女發生性早熟。對於男性的影響則會降低男性生殖力,造成精蟲數每年以2%速度持續減少,精液品質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也會導致前列腺癌及睪丸癌。可見環境荷爾蒙的接觸與誤食,也是誘發癌症的因素之一,必須嚴肅看待。 常見的環境荷爾蒙與半衰期環境荷爾蒙大概可分為下列四大類:1.雙酚A:雙酚A已知會干擾荷爾蒙的平衡及功能,還好雙酚A在人體內之代謝較快,半衰期只有1天,大約7-10天就可以完全排出體外,但若長期而持續的攝入,仍是有害健康。2. 鄰苯二甲酸酯: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為3-5天,被大量的用在各種產品,包括:兒童玩具、塑膠食物容器、添加於食物作為乳化劑和懸浮劑,個人護理用品也多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如:香水、眼影、潤膚霜、指甲油、液體肥皂、和髮膠。3. 多溴二苯醚:為脂溶性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與殘留,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為14天,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影響生長與生殖作用,也可能會損害肝臟與腎臟。目前大量運用於電子商品,如:3C產品外殼、電路板、變壓器等。一旦開啟電子用品,溫度上升到某個階段,就會聞到一股塑膠味,代表該環境荷爾蒙正在揮發中,使用時間越長,揮發越多,不只可能經由空氣進入體內,還可能變成粉塵掉落在工作或居家環境中,尤其嬰幼兒及小孩容易吃進帶有多溴二苯醚之灰塵,不可輕忽。4.戴奧辛:半衰期約7~8年,它包括75種的化合物,又叫「世紀之毒」,和多氯聯苯一樣是脂溶性的有害化學物質,主要透過燃燒廢棄物而產生。容易累積在動物脂肪裡,因此體內脂肪多的人,累積的量就會越多。如下表列出常見的環境荷爾蒙種類及其正確替代方式:用品種類環境賀爾蒙成分正確替代方式塑膠餐具、水壺雙酚A玻璃、陶瓷、不銹鋼製品保麗龍、紙杯、鋁箔包烷基酚自備餐具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對羥基苯甲酸酯、烷基酚食用有機蔬果石化類清潔劑烷基酚使用天然清潔劑化妝品、香水、衛生用品烷基酚、鄰苯二甲酸酯類儘量少用罐頭食品雙酚A新鮮蔬果玩具、嬰兒固齒器鄰苯二甲酸酯類乳膠品、PE(*)、pp(*)* PE(聚乙烯,聚乙烯)在制程中不需添加塑化劑及安定劑,使用上較安全。燃燒時不會產生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毒的致癌物質。PE具有耐腐蝕,耐酸鹼之特性,也常被用製成塑料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瓶。* PP(聚丙烯,聚丙烯),材料成分佳,可抗酸鹼,耐熱(100-140 ℃ ),PP比PE更耐高溫且無口服毒性,也不會增加人類癌症的機會,因此在塑膠上容器中為較理想的食品容器材質。從2個面向減少環境荷爾蒙對人體影響從「食物途徑」著手:(1)食材多樣化,避免化學物質在體內累積。(2)做好資源回收,減少廢棄物中的化學物質流入環境造成污染。(3)不吃標示不明的食品。(4)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品。(5)吃新鮮、不經加工的食物。(6)多吃蔬菜、水果及補充綜合維他命,以強化身體抗氧化能力。(7) 海鮮是環境荷爾蒙的重要來源,食物鏈愈上層的魚如鯊魚、旗魚等大體積魚類,體內毒性多;反之,食物鏈下層的魚,體積較小,毒物累積較少。(8)深海、遠洋魚較養殖魚乾淨,某些養殖魚飼料中添加豬油,其中戴奧辛含量高。(9)魚的內臟、脂肪毒性含量比魚肉高,少吃魚腸、魚卵、魚肝。(10)挑選經認證的標準產品。(11)原始設計單次使用的塑膠餐具絕不可重複使用。從生活習慣設法排毒:(1)化學毒物雖為脂溶性,但並非完全不溶於水,只是隨水排出量低,多喝水對排毒仍有助益。(2)持續而規律運動排汗,加上適量喝水,會排出較高量的毒物。(3)乾洗衣物不要急著將乾洗衣物掛回衣櫥,最好放在戶外通風處,減少衣服殘留的化學物質。(4)愈新的建材,甲醛濃度愈高。裝潢期間若是通風情形不佳,會累積高濃度甲醛;住家愈通風,室內甲醛愈不易累積。(5)保持家中清潔:環境荷爾蒙會聚集於家中灰塵中。(6)乳液、沐浴乳或洗衣精減少香味需求。(7)保持每天排便習慣,避免便秘,讓毒素排出體外。(8)勤洗手,把殘留手上的化學物沖掉。(9)儘量減少使用塑膠用品,提倡「生活減塑」的健康意識。(10)減少保鮮膜使用,不吃罐頭食品,不用美耐皿餐具或塑膠袋盛40℃以上高溫食物或熱湯。至目前為止,已知有多達 70 種化學物質被列為環境荷爾蒙,其中40多種為農藥,如: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他包括有機氯化物,如:戴奧辛、多氯聯苯、PCB、DDT等,清潔劑原料、塑膠原料…等。隨著人類文明愈進步,環境荷爾蒙的種類持續增加,這將對人類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所以每個人應該把「警覺意識」內化成「日常生活」,從「食物選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來避開有害環境荷爾蒙,才能營造對健康有利的環境。
-
2020-12-21 科別.婦科
醫病天地/子宮內膜異位 32歲女經痛、流鼻血
32歲黃姓女子常莫名其妙流鼻血、生理期經痛劇烈,到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求診,醫師陳藝文檢查發現,經痛和流鼻血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如不妥善治療,影響日常生活,嚴重可能導致不孕。陳藝文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裡原本會隨著經期剝落的內膜,跑到子宮外,在骨盆腔及任意部位到處流竄。異位的組織在月經期的收縮或出血會造成如流鼻血、咳血等症狀;若影響膀胱可造成頻尿或經期血尿、到直腸則可能排便次數增加或經期便血。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的組織會四處沾黏,治療後又容易復發,是最複雜、不易治療的良性腫瘤。中醫「治本」改變異位組織沾黏的體質,「治標」解決沾黏疼痛問題,以祛風清熱,涼血止血來治療生理期流鼻血,再依照病人體質,如氣血不足、陽氣虛弱、痰濕、血瘀,開藥調理體質。中醫治療以行氣消腫為主,建議平時保健可以膳食茶飲養生,如黃耆燉水梨,將1顆水梨上方1/3切開去核,放入5至6顆枸杞和3片黃耆,電鍋蒸20分鐘即可;或蓮藕紅棗茶,以白茅根3錢、蘆根3錢、紅棗5顆,放入1公升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去除藥渣後加入適量藕粉,待涼飲用。生活保健方面,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紓解壓力,遵循「三不一泡澡」,不隨意進補、不吃烤炸辣等食材、不吃食品添加或塑化劑及多泡半身浴。
-
2020-12-18 養生.聰明飲食
體內毒素積多百病生! 最強TOP 5「排毒水果」大公開
毒素在體內累積過多,除了會導致疾病之外,也會影響人體的氣血運行、代謝平衡、臟腑功能、精神狀態、皮膚氣色,甚至會加速人體老化;因此,如何有效抵禦外毒並排除內毒,成為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 以下介紹的5種平日常見的水果,讓你可以排毒、養生、美顏又強身健體: ◎梅子近幾年來,梅子加工製品相當多,也很熱銷,其實梅子和其加工品,都是很好的排毒食物。梅子含有的檸檬酸和兒茶素,有抗菌、整腸、解毒的作用,能夠消除食物的病原菌與毒素。另外,因為梅子含大量有機酸,能使小腸裡的環境暫時變成酸性,因此,侵入體內的細菌不容易繁殖,最後被逐漸消滅;而梅子對於解除具有輻射能的毒素也有效,人體只要攝取大量含有檸檬酸的食物,即使輻射侵入體內,也會與檸檬酸結合而排出體外。 ◎蘋果蘋果含多酚和黃酮類,是天然化學抗氧化物質,可清除體內的「垃圾」,降低血中的三酸甘油酯;鈣質則有助於代謝體內鹽分;蘋果酸則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可溶性纖維——果膠,能有效降低膽固醇、促進胃腸道中的鉛、汞、錳的排放,調節機體血糖的平穩,吸收水分的效果也很好,能把消化後的殘渣軟化,防便祕。 ◎草莓草莓的營養成分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多吃也不會受涼或是上火,其中豐富的維生素C,除了可以預防壞血病之外,對於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有積極的預防作用。此外,草莓中的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預防痔瘡和腸癌的發生,對於運動量少的上班族,也有幫助。 ◎芭樂以前芭樂只有在冬天比較常見,現在經過品種改良之後,幾乎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芭樂的膳食纖維豐富,常吃可促進排便,芭樂皮中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因此,建議吃芭樂不需要削皮;若是擔心農藥殘留問題,可以放在清水中約10分鍾,再以流動的水沖洗即可。 ◎鳳梨鳳梨可幫助解決消化吸收的問題,因為鳳梨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質,對於食用過多肉類及油膩食物的現代人來說,可使肉質滑嫩好消化。而鳳梨的膳食纖維,還可以讓消化更順暢,餐後食用鳳梨,可以使腸內的穢物排出,消除便祕、讓新陳代謝恢復正常,達到預防腸癌的功效。延伸閱讀: 身體毒素排不出恐終身洗腎救命! 餐桌常見「這些食物」都能幫五臟排毒 鈣含量跟牛奶差不多! 飯桌上常見的這道「高鈣蔬菜」排毒又抗癌
-
2020-12-1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 什麼都不做心臟會廢掉!醫師教日常保養原則
68歲張老伯是位退休軍人,因心臟血管疾病動手術,剛剛才恢復出院。但張老伯返家後發現,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過去早起到公園運動是家常便飯,但現在連出門都懶,稍稍活動一下就覺得喘,身體負擔很重;回想當年他馳騁沙場身體好得很,相較於現在行動不便,連走路都需要家人攙扶,張老伯很難適應,這一次,真的覺得自己老了。心臟動過手術 皆會造成功能受損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騏竹表示,只要心臟動過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患者的心臟都會有大小、程度不一的受損,因此,術後首要注意的,是讓心臟的負荷減輕,把心臟負擔降到最低為佳。然而,心臟的主要功用是人體重要的「幫浦」,功能在於把全身血液打到人體的各項器官,這個運作馬達若是出了問題,就會影響人體各項功能。因此,患者接受過心臟手術後,主要需要控制水分。術後需控制水分 避免心臟負擔大若平時喝太多水,水分就會蓄積在身體裡,這些「積水」需要使用抽水馬達把多於水分抽走,這時,心臟就扮演「馬達」的角色,把多餘的水分打到腎臟,促使腎臟工作、過濾,形成尿液排出;但手術後心臟功能較弱,平時喝太多水會增加心臟負荷,因為「馬達」必須增加工作量,形成壓力,導致「患者心臟受不了」。張騏竹解釋,心臟術後患者若身體蓄積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會造成水腫,手、腳都會顯得「泡泡的」,且因為心臟衰竭又過度工作,因此,稍稍一活動,就會覺得喘,非常不舒服,這類患者也無法躺下來睡覺,因為原本心臟處於較高位置,水分蓄積在下肢,一旦躺下,心臟與腳一樣高,下肢水分回流回心臟,更增添心臟及肺臟負荷,因此,會覺得不舒服、喘不過氣來。掌握少油、少鹽原則  重新調整飲食習慣因此,張騏竹建議,心臟術後患者應該每天記錄自己的體重,維持自己的體重在日常生活覺得最舒服的狀態,喝水量不要過多與過少,特別口渴時,喝一兩口解渴即可,不能因為天熱,大杯水拼命灌水下肚,造成心臟、腎臟負擔;這類患者最忌諱與朋友一起泡老人茶,三五好友在一起聊開了,老人茶一杯接著一杯,一不小心就過量。飲食也要特別注意,張騏竹指出,心臟術後的患者,切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飲食需維持清淡,醃漬食物、醬瓜、燒烤等重口味食物,都應列為拒絕往來戶,即使要吃,也需要淺嚐則止,否則吃過量,體內鹽分太多、鈉離子升高,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同樣引起水腫,增加心臟負擔。張騏竹說,病友的心臟血管受損,功能也隨之受損,即使手術後復原,飲食也需掌握少油、少鹽原則,否則血液中油脂含量升高,形成高血脂,也容易在血管壁內膜產生斑塊蓄積。若斑塊堆積在心臟血管,就容易心肌梗塞,堆積在腦血管就容易中風,患者要維持健康,一定要從生活習慣開始做起。要改變長久的飲食習慣,多數人恐怕一時無法接受,但「吃習慣就好」,多接受點簡單烹調的天然食材,調味也清淡點,可多考慮攝取高纖維的蔬果,不僅有助清腸胃,還可幫助患者排便順暢。漸進式運動模式 預防心肺功能下降另外,張騏竹強調,不要抽菸、喝酒外,術後身體復原後,也應逐漸增加活動範圍,如剛開完刀躺在床上,身體恢復健康與體力後,會建議開始試著坐在床緣或輪椅上,接下來,可在親友的幫助下,慢慢走到廁所,不論是扶著、牽著都可以,就是一定要動。張騏竹說,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必須漸進式的訓練運動量,等患者逐漸習慣下床後,應該試著慢慢的走出房門,即使坐在客廳看電視,都比躺在床上不動好;當在家中活動自如,不覺得身體太過負擔後,也可嘗試走出家門。不少長輩都有到公園散步、運動的習慣,因此,現在心臟術後患者一旦開始走出家門,也應該漸進式的訓練,從距離近的開始走,可以自己推著輪椅走,或拄著拐杖、助行器行走,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然後逐漸拉長距離。張騏竹提及,很多病友術後習慣躺著、懶得動,會使得心肺功能愈來愈低下,不僅呼吸愈來愈喘,也會水腫,甚至躺太久,皮膚受到壓迫,容易生褥瘡,影響生活品質。因此,一般人所認知的「運動」,心臟術後患者都不能做,建議緩步行走、健行,且應藉由活動身體,逐漸訓練心肺功能,不少「用功」的病患,可將心肺功能恢復到術前的九成以上。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定期檢查、少出入公共場所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盡量不要進出人數眾多、密不通風的公共場所,因為若遭受呼吸道感染、染上感冒,心臟會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所以最好留意不要著涼。平時可戴口罩,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有部分患者因為便祕太嚴重,蹲馬桶過於用力,心臟也會受不了。心臟血管疾病患者的特徵,大多都是55歲以上,肥胖,有抽菸、喝酒習慣者,這些習慣讓血管容易硬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者,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張騏竹建議,有家族病史、50歲以上民眾,最好年做一次健康檢查追蹤,此外,若有胸悶、胸痛、呼吸不順、冒冷汗等症狀,都應該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心臟血管疾病,治療效果會更好。延伸閱讀: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 心房顫動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 5個常被忽略的小毛病都是重要警訊
-
2020-12-15 科別.消化系統
便秘、腹瀉、腸胃炎吃益生菌會好嗎?研究懶人包解答
益生菌吃進腸道,在腸道增殖,由腸道排出,想當然地和腸胃道疾病最有關係。先談談便祕與腹瀉,然後較詳細地談困難梭狀桿菌、幽門螺旋桿菌,以及急性腸胃炎、腸躁症。這裡將暫且跳過功能性腸胃疾病、發炎性腸道等疾病。 便祕與腹瀉:益生菌可預防腹瀉 便祕,最多人關心,卻最不容易得出定論。副乾酪乳桿菌NTU101015和植物乳桿菌PS128,都在便祕大鼠模式中表現出改善便祕的效果。人體臨床試驗效果很不一致,澳洲伍倫貢大學的菲芮拉(Ferreira)教授,2019年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論文,下了個批判性的標題「低水準的統合分析誤導民眾」,他們的結論是:沒辦法判斷益生菌對便祕有沒有效。澳洲墨爾本大學索斯威爾(Southwell)教授2020年論文的建議比較中肯:「益生菌可以增加孩童排便次數,但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不足」。其實我也一再強調,便祕改善靠的是基本功夫,不能只靠益生菌,要同時注意飲食、運動及紓壓。 益生菌對腹瀉的預防效果就很清楚了,請注意是「預防」!不是治療!特別是急性腹瀉,如果有發燒嘔吐,請立刻找醫生!2020年在荷蘭養護之家做的研究,就顯示益生菌可降低抗生素誘發的腹瀉,建議應該推廣,該研究做的益生菌是荷蘭Winclove公司含九株菌株的EcologicRAAD產品。益生菌預防腹瀉的機制,不只是間接維護腸道菌相平衡,有些特定菌株還會影響腸道電解質的平衡,直接改善腹瀉。 旅行者腹瀉原因較複雜,多半還是病菌、病毒感染,益生菌預防效果就不如抗生素腹瀉清楚。國際旅行醫藥學會2017年發布的指南,認為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證明益生菌的效果;2019年華盛頓大學麥可法蘭(McFarland)教授做的統合分析,也認為難以確定;但2018年韓國濟州大學裴(Bae)教授的統合分析結論,卻是有顯著效果。 亞洲乳酸菌聯盟每年在亞洲不同國家召開大會,2013年在印度,台灣照例派出數十位產學專家參加,聲勢浩大,葡萄王公司和生合公司都派員參加,帶了很多益生菌產品給大家無限暢飲,大家大量吃,一路平安。我跟好友渡邊博士、學生秀慧博士,在會後去印度北邊的錫金拜訪,益生菌吃完了,沒兩天就開始腹瀉!由經驗論事,我真心覺得益生菌可以預防旅行者腹瀉。 急性腸胃炎:又痛又拉,照四季輪番攻擊 急性腸胃炎在許多國家是五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印度,幾乎每十名兒童就有一名死於感染性腸炎所引發的嚴重腹瀉。在夏天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之細菌性感染為主;冬天則以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之病毒性感染為主。至於在3~6月流行的腸病毒,確實是住在腸道,可是卻會將毒素釋放出去,引起和流感相似的呼吸道症狀,以及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 加拿大兒科急診研究組織的腸胃炎研究小組,於2014年啟動一項美加跨國合作的四年臨床試驗,探討益生菌對門診腸胃炎的輔助治療效果。2018年底在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將美國及加拿大的結果分別發表論文,美國團隊在十個兒科急診收了因急性腸胃炎來急診的943位病童,加拿大則是在6個兒科急診收了886位病童,將病童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吃5天的安慰劑,或鼠李醣乳桿菌LGG(美國研究)、鼠李醣乳桿菌R0011及瑞士乳桿菌R0052(加拿大研究),然後觀察1個月的病情進展。 結果兩邊的結論都是:吃5天的益生菌,對急性腸胃炎病情並無明顯效果。雖然論文中有討論各種可能性,但無效就是無效。大規模的跨國研究案,發表在超一流的醫學期刊,當然受到注目,所以我說明得較詳細。 同一期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請了哈佛大學的拉蒙特(LaMont)教授寫了一篇評論,他說已經有數以千計的益生菌研究結果,證明益生菌對各種形式的急性、慢性腹瀉治療或預防確實有效,但是這項無效的研究,還是有其參考價值;而且LGG或R0011/R0052無效,不能斷言別的菌株就無效。休士頓衛理公會醫院的奎格利(Quigley)教授就指出:美加這項研究,在腹瀉發生50小時以後,才開始益生菌介入,太慢了,應該越早越好。 2017年,美國與印度的團隊合作,在印度收了4556位新生兒,做了60天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服用植物乳桿菌ATCC202195的新生兒,敗血症及呼吸道感染都顯著降低。這個研究發表在《自然》期刊,學術地位完全不輸給《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收案人數更是美加案的3倍。所以我認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這兩篇論文很有參考價值,但離蓋棺論定還差太遠。有許多高水準期刊論文討論益生菌,非常能夠帶動益生菌的深度研究。不過老實說,在台灣幾個月大的新生兒得了急性腸胃炎,還真沒有醫生敢於建議輔助使用益生菌,甚至我也只敢建議6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再開始逐漸補充益生菌。不過,如果是在印度這種嬰兒腹瀉死亡率超高的地區,益生菌絕對是救命的選擇。 腸躁症:益生菌功效因人而異 在《腸命百歲2》中,我說益生菌對腸躁症的功效早就被證實了。好友兼研究夥伴台北榮總的盧俊良醫師,在最近的論文就整理出19項益生菌對腸躁症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盧醫師和我們最近發表一篇植物乳桿菌PS128對腸躁症老鼠的研究論文,動物試驗的價值雖然遠遠比不上臨床試驗,但可以深入探討一些人體試驗無法探討的生理機制,例如我們就發現PS128可以調控大腦內部與痛覺相關的基因表現等。 最近德國漢堡大學的萊爾(Layer)教授,在《刺胳針》系列期刊發表一項大型隨機雙盲臨床案,募集443位腸躁症患者,服用8週經加熱殺菌的「失活」(註3)雙叉雙歧桿菌MIMBb75或安慰劑,結果顯示:失活菌組有34%受測者達到症狀改善30%,安慰劑組是19%的受試者達到30%改善,統計上是顯著有效,而且沒有任何較顯著的副作用。這項研究能發表在《刺胳針》系列期刊,是因為人數夠多,而且用的是雙歧桿菌的死菌,還有就是統計上結果夠顯著。 但是,容我提醒大家,即使如此,也只有34%的人達到症狀改善30%。那麼著名的期刊論文說有效,為什麼我吃了卻沒效?我只能說個體差異太大了,效果不同也許是因為腸道菌相不同,或腸躁症病因不同,或精神壓力狀況不同,太多可能性,臨床試驗太難做了,尤其是腸躁症的試驗更是難做。 雙叉雙歧桿菌MIMBb75早在2011年,米蘭大學團隊就完成了一項122人、吃4週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效果相當好,不過當時做的是活菌型。 另一株針對腸躁症更有名的菌是嬰兒雙歧桿菌35624,愛爾蘭科克大學的貴格立(Quigley)教授在2005年就發表隨機雙盲臨床試驗,效果非常好,稱得上一炮而紅。2006年又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讓362位腸躁症女性吃嬰兒雙歧桿菌35624或安慰劑4週,腸躁症狀也是顯著改善。 最近,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林格.庫卡(Ringel-Kulka)教授募集275位有腹脹腹痛問題、但還不到腸躁症的亞健康受測者,吃一個月嬰兒雙歧桿菌35624後,結果卻是沒顯著效果。「健康人」或「亞健康人」的臨床試驗真的不好表現出效益,只可惜益生菌產品若要以食品上市,就被要求要在健康人身上看到某些效果。 無論如何,嬰兒雙歧桿菌35624目前以AlignR品名在美加販售,以AlflorexR品名在歐洲販售,已經是有臨床數據支持的知名益生菌。(本文出處/摘錄自方舟文化出版《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
-
2020-12-13 養生.聰明飲食
讓你疼痛更嚴重!專家建議頭痛、腸胃不適別吃的食物
突發的頭痛讓人困擾,但你可能沒想到,有些常見食物會讓疼痛更嚴重;至於拉肚子時,進食更要留意,某些食物可能會讓你更頻繁跑廁所,相關食物禁忌不可不知。以下是專家列出在頭痛、腸胃不適時,你該拒絕或接納的食物。頭痛避免吃 | 陳年起司食品的年齡越長,產生的組織胺愈多。例如高達起司(Gouda)、帕瑪森(Parmesan)乾酪,可能導致大腦血管擴張,引發或加劇頭痛。避免吃 | 發酵食品酪胺酸(Tyramine)是一種胺基酸,常見於發酵食品如酸菜和泡菜,也可能引起頭痛。有些人的身體很難分解酪胺酸,因此更容易因為吃這類食物,引發大腦血管收縮和擴張的連鎖反應而發生頭痛。建議吃 | 瘦肉牛肉、雞肉和其他瘦肉含有維生素B2和輔酶Q10,可保持人體能量供應的暢通。雖然確切機制不清楚,但有研究支持,偏頭痛患者的大腦能量代謝存在問題,這可以解釋為何這兩種維生素有助緩解偏頭痛和一般頭痛。建議吃 | 黃瓜身體缺水的時候,會從任何含水的部位提取水分,包括大腦。大腦周圍的保護層會因此收縮而引發頭痛。吃黃瓜和西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可重新調節水平衡,而緩解頭痛。腹瀉、胃痛、惡心避免吃 | 乳製品乳製品含乳糖,須透過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為人體利用。乳糖酶存在於腸壁,當腸胃炎引起腹瀉時,乳糖酶可能暫時耗盡,因而無法分解乳糖,此時吃奶製品會加劇腹瀉、腹脹和腹痛。避免吃 | 麩皮麩皮中的不可溶性纖維含量高,它不溶於水,會用更快的速度將食物送入腸道,在正常狀況時,可幫助排便順暢,但在腹瀉發生時,麩皮、糙米、全麥麵食並不是好選擇。避免吃 | 豆類豆類中存在的糖,稱為α-半乳糖苷酶,會刺激胃部症狀,例如腹瀉和抽筋。這是因為人體可能無法合成足夠的還原酶來完全消化這些糖。建議吃 | 燕麥片燕麥片不僅溫和,還含有可溶纖維,可將水吸入消化道,有助增加糞便體積,並調節食物通過人體的傳輸速度。燕麥片還包含保護人體免受感染的硒和鋅。建議吃 | 白米飯精製白米平時被視為不利健康的食物,但在鬧肚子時,卻是可以讓腸胃道喘口氣的食材。它富含澱粉、纖維含量低,可以讓糞便更容易成形、變硬。白米也是讓身體重新適應固體食物的好幫手。建議吃 | 香蕉腹瀉或嘔吐時,體內的鉀離子可能耗盡。鉀是平衡體內水分的重要礦物質,可以平衡體內水分,並使細胞保持在最佳狀態。建議吃較青的香蕉,它具有更強的抗性澱粉,可促進腸道內好菌生長。資料來源╱赫芬頓郵報
-
2020-12-09 科別.精神.身心
疫情焦慮老覺一肚子大便 男不敢再吃暴瘦求助身心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許多民眾因投資虧損、生意一落千丈,出現焦慮到無法下嚥的狀況,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身心科職能治療師吳青燕建議,若有相關症狀,其實可以尋求身心科的輔助,早日回歸日常生活。吳青燕分享,個案順哥(化名)即便年紀輕但熱愛投資理財,早已先為退休生活打算,不過天有不測風雲,這場突然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使得投資嚴重虧損,打亂原本的生活步調,順哥也開始無法入眠,覺得自責對不起家人。吳青燕表示,順哥的心情嚴重影響身體,發現自己無法再像過去一樣順利排便,覺得滿肚子都是大便,因此越來越不敢吃東西,但檢查過並沒有發現腸阻塞等消化問題,但不舒服的感覺仍持續,胃口也越來越小,食不下嚥,短短幾個月就瘦了10多公斤,甚至萌發輕生的念頭。在醫生的強烈建議下順哥才願意嘗試住院治療,桃園醫院身心科病房內有專任職能治療師提供各式團體活動治療,吳青燕說,順哥喜歡書法活動,可參加書法團體藉此降低焦慮感受,更可讓心情有出發的管道,病友間也會互相打氣鼓勵。吳青燕指出,順哥經過住院治療、穩定服藥、培養規律生活作息後,睡眠漸有改善,也能夠吃完一個便當,對排便狀況不再鑽牛角尖,也不再只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反倒開始能去關懷鼓勵其他住院成員,整體狀況持續向上提升。吳青燕提醒,若民眾身旁也有這樣的親友,受到重大打擊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除了關懷陪伴外,也可以尋求有提供住院服務的身心科協助,病房中除了醫師、護理師外,還有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完整的照護團隊可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幫助個案重新調整步伐。
-
2020-12-09 該看哪科.婦產科
孕媽9成有痔瘡困擾! 5方法緩解
痔瘡是肛門疾病中常見的毛病,常在排便用力時,肛門附近的血管叢會膨起脹大向外突出。俗稱「十男九痔」,但十個孕媽也是九個痔?根據統計,大約八、九成的孕媽咪會有「痔瘡」困擾,且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孕媽咪為何容易痔瘡發作?懷孕時子宮越來越大,腹內壓力變大,造成直腸肛門處壓力上升,肛管內軟組織,如痔瘡,就可能因此脫垂出肛門。懷孕期間也會因骨盆腔血流增加,導致痔瘡靜脈叢血流量增加,使痔瘡組織內的血管曲張。越接近生產日期,為減少胎兒分娩阻力,骨盆腔肌肉變得鬆弛,再加上黃體素升高,腸壁肌肉放鬆,腸道蠕動因此變慢。子宮變大後,會往後壓迫直腸,這些情形都會讓媽咪們在懷孕後期越來越難排便,同時也會使痔瘡組織更鬆弛脫垂,痔瘡腫脹更嚴重。以下是孕媽咪對抗痔瘡的建議:1.每日溫水坐浴可緩解疼痛每天採用溫水坐浴,每次約5至10分鐘,可以促進肛門部位血液循環,讓痔瘡腫脹組織消腫,以減緩疼痛。2.避免過長排便時間減少出力排便,過長出力時間會讓痔瘡組織更容易脫垂,建議不要超過10分鐘。3.避免久坐久站日常培養規律活動或散步,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形成。可練習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和肛門的肌肉收縮,促進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減緩痔瘡靜脈叢血液循流不佳問題。4.左側躺下腔大靜脈是人體血液回流到心臟的主幹,位於體腔的右後側,當平躺姿勢時,子宮會壓迫下腔大靜脈,讓回心血流變慢、痔瘡靜脈曲張加重。建議可以多採取左側躺姿式,改善血液回流。5.良好的飲食習慣懷孕媽媽飲食可提高纖維質,尤其可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蘿蔔、地瓜、玉米等,並養成多喝水習慣,可刺激腸道蠕動。但應注意忌口,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調味品。痔瘡要手術處理嗎?懷孕過程中,不宜手術,可使用溫水坐浴和塗抹藥膏來緩解症狀。若症狀不嚴重,可觀察一至兩個月,再視狀況是否需要手術。若嚴重第四級痔瘡、痔瘡脫垂卡在肛門外造成腫脹疼痛無法正常生活者,建議以手術方式治療。現今有微創減痛痔瘡手術,比起傳統痔瘡手術,可以盡快回到正常生活。
-
2020-12-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40歲後,小心身上開始有「老人味」!女中醫傳授:從體內除臭,你該知道的4件事
體味重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重點提示1. 體味重、體臭的男女,都是濕熱體質的濕熱人。2. 濕熱人自己聞不到自己的體味,身旁的人卻會哇哇叫。3. 排汗、大小便通暢、還有調整飲食,體臭才會消。小夏的男友身高183公分,打起籃球來虎虎生風,帥得讓圍觀女生們看著他就歡聲尖叫。但是打完球的汗臭味,卻讓小夏感到受不了,因為汗味加上體味,實在有夠臭。體味是一件奇妙的事,自己聞不到,別人卻哇哇叫。50 +以後要注意,老人味漸漸明顯年輕人有體味,但老人家更有「老人味」,老人味來自於一種成分「2-壬烯醛(2-Nonenal)」。從40 歲開始,我們的皮膚因為開始老化,會分泌較多的2- 壬烯醛,而且與年紀成正比。而且隨著更年期以後荷爾蒙的改變,更會加速這種化學作用,所以50+老人味就會更加明顯。由於人年老後新陳代謝也逐漸變得緩慢,老人味就愈來愈重了。體味重通常是因「濕熱體質」中醫稱為「濕熱體質」的人們,身上的味道就是比別人重三分,原因何在?因為「濕」,所以多汗;因為「熱」,所以散發出來。濕熱的人,走到哪裡都會留下體味,房間、廁所、辦公室,連同搭一台電梯的人都可以嗅出來。「濕熱人」不分男女,頭皮容易出油,所以頭髮油耗味重,脖子腋下出汗多,嘴裡也可能會有口氣或口臭,連大小便也比較有味道。喜歡冷飲、喜歡冷氣,但是不愛清淡的食物和湯湯水水熱食。濕熱人也不是沒有意識到,帶給別人的氣味困擾,但是洗澡和噴香水也無法改善,這要怎麼辦才好呢?醫女跟你說,單單常洗澡和勤洗衣服是不夠的,濕熱體質的人會有體臭,就需要從內調理,從體內去除濕排熱,體味才會減。不管是老人味或是體味,都可以經由適當地排汗、排便、調整飲食,帶來改善的契機。一、加強排汗皮膚的汗腺是很強大的排泄器官,可以將體內的廢物經由毛孔排除,更能發散異味。但是濕熱人也說了,我明明就每天流汗流不停,還需要加強排汗?消極的自體流汗不夠,更要積極地去進行排汗,像是中藥泡澡、泡腳,定期讓自己身體的汗腺加大力道,毛孔開合而排出惱人的味道。二、大小便通暢濕熱人要注意,儘量讓自己不便祕,也不可以憋尿。喜歡喝冷水的濕熱人,其實很容易便祕,常常要兩三天後才願意一次排出,又多又臭。冷水對腸胃蠕動沒幫助,反而是多喝溫水,可以讓你的大腸和膀胱都開心,對便便、尿尿順暢,都有幫助。三、飲食調整徹底能讓你改變體質脫離體臭的,就是調整飲食內容,這一點最重要。溼熱人常常是自己飲食不當所造成的體質偏差,食量大、口味重、喜炸物、嗜冰冷,或者愛吃人工添加物的零嘴、精緻的甜點汽水等,會讓身體負擔變大,廢物變多,於是身體忙著排廢和出臭汗。所以飲食上自制,慎選乾淨、健康、原始食材的食物,濕熱體質也是會變好的。含鎂的食物如無花果、冬瓜、玉米、紅薯、杏仁、海藻、海帶、豆類等,能讓惱人的體味改善。還有綠豆清熱,紅豆、黑豆皆利水消腫,都是隨手可得的消除體味食材。酵素豐富的水果也可以改善體味,像是木瓜、蘋果、鳳梨、檸檬等皆有改善體味的奇效,怕鳳梨刮胃?那麼飲用鳳梨汁也很讚。古代宮廷裡的妃子服用杏仁茶、杏仁露、喝茉莉花茶來香體。醫女也建議了兩個中藥內用方,祝你早日脫離體味的煩惱。四、使用香水或是花露水平常可以適量噴點香水來改善體味。泡澡或沐浴後,可以使用下面這個天然花露水來潔淨皮膚和頭皮,讓身體清香。延伸保養:香草花露水藿香3g,荊芥穗3g,迷迭香3g,蒼朮3g,薰衣草3g,以上藥材一起用熱水500c.c.浸泡30分鐘以上,再過濾藥草取汁使用,這是身體的化妝水。沐浴後,用花露水潑在全身皮膚和頭皮上,之後直接擦拭乾不需再沖洗。醫女的食療藥膳香體茶材料:石斛12g,梔子花6g,茉莉6g,500c.c.熱水作法:1.中藥材稍微沖洗,加入500c.c.熱水沖泡。2.溫涼後即可當做茶飲。3.喝完後還可回沖熱水繼續喝,第二泡的浸泡時間越久,味道越濃。※一天一服即可延伸保養:香豆水【材料】紅豆、綠豆、黑豆各30g,1,000c.c.熱水【作法】1.三種豆類均洗淨,加入1,000c.c.熱水煮滾。 2.豆皮不要煮至破,溫涼後即可飲用。醫女的保健穴位有體味困擾的人,記得要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讓汗腺通暢、毛孔開合正常,異味自然容易散去。可以多運動加強自主排汗,以及按摩以下穴位。勞宮穴【取穴】位於手掌心,中指尖點按掌心處即是。【點按】用拇指重按穴位,或是用拇指食指隔手掌對按。曲池穴【取穴】肘橫紋外側與肱骨(最接近肘橫紋的骨節)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極泉穴【取穴】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跳動處。【撥筋】用四個手指從腋下撥到乳房處。膻中穴【取穴】身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書籍介紹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作者:杜丞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1/11作者簡介現代醫女 杜丞蕓來自台灣,現居於美國,專精內婦兒科,提倡自然醫學養生,食療藥膳、中藥外用、美容美體等,都可以用全天然的草藥和瑜伽滋潤身心靈。是美國執照中醫師、經絡瑜伽師及藥膳專家。台灣大學法學士、城鄉所碩士,美國中西大學東方醫學碩士,曾赴中國上海中醫大博士班進修。在美國創辦了「藥上堂中醫診所」、「杜仲月子養生餐」、和「藥上堂養生中藥」專賣鋪、以及「琉璃瑜伽學苑」和「杜草藥鋪」網站商店。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杜醫師:Facebook-現代醫女杜丞蕓Youtube-現代醫女杜丞蕓Instagram-iamdrduh著作:《 女人專屬-最溫柔的節氣養生:藥膳、香氛、身體療癒》2016《全時美人-12經絡舒活養生帖》2018延伸閱讀: 那夜,重症醫師狂奔急診室...看到太太血一直冒出來,一個丈夫鼻酸的請求
-
2020-12-06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高音飆不上、蠟燭吹不熄 留意肺功能出問題
自體免疫疾病共病多,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指出,自體免疫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乾燥症、硬皮症等,患者均容易出現共病,其中又以肺纖維化最需提高警覺。>>延伸閱讀/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全身性疾病,可能隱藏多處「內傷」,應定期檢測。在自體免疫共病中,最多患者為類風濕關節炎,其次為乾燥症,臨床顯示,約30%至50%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合併肺纖維化,至於硬皮症合併肺纖維化的比率最高,且70%至80%肺部功能會變差。李信興提醒,自體免疫共病絕非只限於單一器官或是單一表現,因為這是全身性的疾病,可能引發看不見的「內傷」,例如,不可能只有關節出現問題,包括眼睛、肺部都可能異常。李信興強調,除了表徵病症之外,任何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均會侵襲內部器官,一旦侵襲肺部,就可能造成肺纖維化,建議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務必定期回診,接受肺功能檢查,包括胸部X光,另以吹氣來檢測肺活量。另外,從日常生活中的肺活量變化,也可看出端倪,例如,至KTV唱歌,習慣飆高音,但最近卻飆不上去;慶生時,連蠟燭都無法吹熄,這就代表肺功能異常。走路爬梯喘不停,可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佑指出,肺部就像是乾的海綿,一旦處於發炎狀態,就如同浸泡在水中會逐漸變重,且沒有彈性,此時容易喘,一走路或是爬樓梯就會喘不停,建議定期三個月做一次肺功能檢查,如有異常,可安排高解析電腦斷層掃描(HRCT),有助確診。由於傳統X光檢查,無法掃描肺葉末梢微細構造,因而無法診斷瀰漫性肺疾病,但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是用1至1.5mm厚度掃描,瞭解肺間質或氣道結構,在診斷瀰漫性肺疾病上出現顯著進展。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因解析度超高,目前用來診斷肺間質疾病或是瀰散性肺部疾病,例如,肺部是否呈網狀、類似蜂窩形狀、結構扭曲及體積減少等。此外,高解析電腦斷層掃描也屬可診斷早期肺癌的必要檢查。因為喘就窩著不動,會讓肺功能變更差。自體免疫患者如何保護肺部?李信興強烈建議,老菸槍首先務必戒菸,以及避免二手菸,因為香菸裡充滿許多有毒物質,吸進肺部組織,就會讓細胞凋亡。第二為遠離空汙,外出時,應該戴口罩,如果空汙嚴重,應避免外出。不過,留在室內時,最好使用空氣清淨器,去除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以及有毒物質。第三為不要因為容易喘,就整天窩在家裡,不走動、不運動,這樣反而會讓肺部功能變得更差,建議一步一步增加運動量,例如在校園操場或是公園快走,等到體力充沛再試著爬山。運動過程中,也需要瞭解自己的呼吸狀況,如突然覺得喘或累就應回診,請醫師評估肺功能。蔡長祐則強調,「身體是一體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身體各處都可能出現病變,如出現異常症狀,建議先至家醫科就診,再由醫師視情況轉介至其他科別。【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2-06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放大鏡【肺纖維化】為了多吸一口氣 肺纖維化及早治療
人活著就是憑著一口氣,如果氣虛、容易喘,甚至喘不過氣,無法吸到一口氣,就可能沒了,這對肺纖維化病友來說,可是極為深刻的人生寫照。>>延伸閱讀/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肺纖維化患者預後差,存活率低,比癌症可怕。值得注意的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為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台大醫院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指出,紅斑性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均為自體免疫疾病,病友罹患「菜瓜布肺」的比率遠高於一般民眾。謝松洲以紅斑性狼瘡為例,該疾病以關節疼痛、皮膚斑疹為主,病友容易合併身心症狀、乾燥症與嚴重危及呼吸功能的肺部纖維化。但病友常忽略肺功能變差的狀況,即使一動就喘,也常以為是變胖或缺乏運動導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指出,除了大眾熟知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之外,因自體免疫疾病導致的肺纖維化,也屬於一種少見的間質性肺炎,肺部會逐漸纖維化,使肺葉組織出現間質性肺炎現象,患者預後相當差,存活率之低,比一般癌症還要可怕。傳統治療效果有限,呼吸衰竭須仰賴氧氣瓶。肺纖維化的傳統治療效果相當有限,以往在確診後,如同宣判死刑,患者呼吸功能逐漸惡化,進而呼吸衰竭必須仰賴氧氣瓶,最後因吸不到空氣而死亡。其早期病變以肺泡壁發炎為主,病徵為容易喘、胸悶、呼吸不順、呼吸急促及乾咳,患者常被誤診為氣喘、心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到了中期肺部組織纖維化,患者明顯消瘦、食欲不振、呼吸困難,有病人半年內瘦了十多公斤,喘到無法爬樓梯才就醫,但許多醫師對此疾病不夠瞭解,導致許多病人到處求診,掛了急診、家醫科、胸腔科、心臟內科後最終才確診,卻幾乎都已經到了晚期。晚期肺泡壁失去彈性,質地有如菜瓜布。到了晚期,肺泡壁如混凝土般堅硬、失去彈性,透過內視鏡觀察,質地有如菜瓜布,因此被稱為「菜瓜布肺」。在治療上,肺纖維化患者肺功能會在數年內逐漸惡化,傳統使用類固醇、化痰藥、抗凝血劑及免疫抑制劑,或許可能暫時緩解症狀,但此疾病為不可逆的,傳統治療效果極為有限。新藥問世,延緩惡化速度,提高生活品質。所幸最近幾年肺纖維化治療上出現突破進展,新藥問世,臨床研究發現被用來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可降低五成肺功能受損速度,更能減少六成八急性惡化機率,雖然無法治癒,但能延緩惡化速度,且提高病人生活品質,死亡風險則降低四成三,部分患者用藥1至2周,可改善咳嗽症狀。美國、歐盟幾年前就已陸續核准新藥上市,台灣則在2017年3月給付新型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呼吸道藥物。林孟志表示,由於該藥物價格昂貴,給付條件嚴格,肺功能太好或太差都不符合規定。不過,今年藥物已獲健保核准,除治療過去已取得適應症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外,不論造成肺部纖維化的原因為何,只要纖維化會持續進展,均可使用藥物延緩病程,為長年無藥可醫的自體免疫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患者帶來一線曙光。謝松洲說,自體免疫疾病治療以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免疫抑制劑為主,在醫師指示下規律用藥,免疫系統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但如果肺部纖維化,就須積極治療。一般民眾如何預防肺纖維化1.積極治療胃食道逆流林孟志指出,由於多數的「菜瓜布肺」致病原因仍不明,一般認為與基因遺傳、抽菸、胃食道逆流有關,建議民眾戒菸,並積極治療胃食道逆流。2.危險環境從業人員木工、美髮業、裝潢工人等長期暴露在粉塵、化學物質危險環境的從業人員,屬於高風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3.注意症狀積極就醫如乾咳超過2個月,合併易喘、呼吸困難等症狀就應積極就醫。【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2-06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自體免疫5大風險族群 嚴防肺纖維化
國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超過12萬人,深陷肺纖維化風險,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皮肌炎和硬皮症患者更是五大高風險族群。醫師指出,除治療疾病本身之外,建議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測,有望在間質性肺病階段就開始治療,避免肺纖維化擴大蔓延。>>延伸閱讀/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近10年人數成長73%。根據衛福部相關數據顯示,國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年增四千例,近10年患者人數成長73%。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指出,自體免疫疾病位居十大傷病第三名,僅次於癌症、精神疾患。蔡長祐解釋,自體免疫疾病會被列為重大傷病,是因原本負責對抗外來疾病、存在於自體免疫系統中的抗體和細胞基數,因未知的原因開始攻擊自身,同時也會侵犯到重要器官造成傷害,尤其肺部是人體關鍵的呼吸器官,不得不慎。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指出,自體免疫疾病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皮肌炎和硬皮症等,除表面皮膚症狀外,很容易會有「內傷」,看不見的傷害潛藏在內臟器官,近來引發肺部共病的間質性肺病受到關注。間質性肺病長期缺氧、肺功能惡化恐致死。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解釋,所謂的間質性肺病,是因肺間質產生大量異常纖維,也就是疤痕組織,當疤痕組織愈變愈厚將影響肺部功能,而這種疤痕的醫學術語稱為肺纖維化。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劉志偉說,肺纖維化會使得肺泡無法正常膨脹縮小,導致肺部無法行使氣體交換功能,患者最終會因長期缺氧而引發肺功能惡化相關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李信興說,自體免疫疾病引發的間質性肺病中,有三成機會將發展成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且肺纖維化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死亡主因,尤其是硬皮症患者。合併肺纖維化,硬皮症患者比率最高。據統計資料顯示,硬皮症患者中有70%至80%會合併肺纖維化,比率最高;其次是皮肌炎及多發性肌炎,近50%的患者會合併間質性肺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則有10%會合併間質性肺病,十年存活率僅剩一般患者的一半。蔡長祐說,由於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表現多樣,有些患者甚至還沒出現表面皮膚及肌肉發炎、關節腫脹等症狀,就先出現容易喘、累、乾咳的情形,輾轉在各科別就醫才確診,肺部纖維化已到某種程度。肺纖維化早期症狀其實有跡可循。林孟志說,若患者發現長達兩個月以上,持續「乾咳、容易喘、容易疲累」就需進一步就醫檢查、接受治療。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後下背聽診趁早抓漏。不過,由於現代人缺少運動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身體不便,李信興說:「一般人如果不運動,一半的肺功能就夠用。」以家庭主婦或運動量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等患者來說,由於關節或肌肉症狀影響,平常就很少活動,而且人其實用不到太多肺功能,因而難以發現早期症狀。李信興建議,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每三至六個月可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若需要進一步檢查,可一年進行一次高解析電腦斷層掃描(HRCT)確認肺纖維化的進展範圍。林孟志說,常見的肺功能檢查,會以聽診器聽診後背下肺葉,也會照胸部X光片檢查是否有出現毛陰影,其餘包含肺功能的吹氣檢查等,來判斷肺功能是否異常。台大醫院免疫風溼過敏科主任謝松洲則說,自體免疫病若存在與肺纖維化有關的抗體,可預期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免疫系統會侵犯肺部。因此,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愈早診斷用藥治療,可校正免疫失衡,避免器官併發症。【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2-06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硬皮症患者面無表情 想笑卻笑不出來
自體免疫疾病是國內十大重大傷病第3名,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症、皮肌炎、紅斑性狼瘡等,全台病人超過12萬名。>>延伸閱讀/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關節會變形,甚至可能失能;硬皮症病人皮膚會變硬、面無表情;乾燥症病人容易眼乾口乾;皮肌炎病人肌肉會發炎、無力;紅斑性狼瘡病人關節會疼痛、皮膚出現斑疹。不過,這些病人都存在著一種「共病」風險,就是肺纖維化。硬皮症:開口說話,臉皮像拉橡皮筋,檢查發現肺功能只剩70%。「別人是飯後一根菸,我是飯後一根牙籤。」罹患硬皮症超過十年,幽默風趣的林炳煌,面無表情地分享飯後雜談。他說每次吃完三餐,總得用牙籤清理卡在牙齒與臉皮之間的菜渣,這樣的不方便,變得不愛外食與朋友聚餐。由於皮膚僵硬,使得臉部面無表情,肌肉硬的像鐵鎚。林炳煌說,「有時即使想笑也笑不出來。」步入中年之後,五官逐漸產生變化,嘴巴變小、鼻子越來越尖,嘴唇變薄,每每想用手接東西時,因為手掌伸不直、無法施力,都得併用雙手。隨著天氣變冷,皮膚乾燥僵硬,「每次說話,臉的皮膚就像在拉橡皮筋」,變得愈來愈不愛說話。今年63歲的林炳煌,十多年前因全身莫名水腫,四處求醫。曾誤以為癌症,做遍了全身檢查卻沒有獲得任何結果。直到最後一項免疫系統檢查結果出爐,確診罹患硬皮症。當下,又聽到另一項噩耗。因免疫系統的失控開始攻擊自身的內臟器官,肺部首當其衝,造成肺纖維化,當時肺功能僅剩下70%,走路容易喘也容易疲累,一累說話就會沒聲音,伴隨著乾咳。林炳煌說,現階段就專心治療硬皮症,規律用藥,連帶也能控制肺纖維化,配合定期的肺功能檢測追蹤,避免病情惡化。人生曾經一度黑白,失去工作、房子與車子的林炳煌,罹病後依然樂觀。為了找出自我的人生狀態開始學習看相、卜卦命理。他說,自己這樣走了一遭後認清現實,想要助人,透過替人免費看面相、卜卦引導他人人生方向,偶爾上課教人命理,積極面對生活。紅斑性狼瘡:18歲摘除脾臟、23歲確診。不間斷服藥,病情穩定控制。今年55歲的李湘君是兩名孩子的媽,也是紅斑性狼瘡病友。18歲那年,下肢突然出現莫名的瘀青,以為是不小心撞傷,隔沒多久瘀青又再出現,卻不會痛。直到有一天,因齲齒至牙醫診所治療,異常的出血雖讓她感到不對勁,卻也不以為意。後來,因頭皮冒出血絲就診,血液檢查發現,血小板數值異常低下。李湘君說,「當時醫師建議摘除脾臟,年紀小的我不懂事,也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但問題根本沒有解決。」原以為沒了脾臟,血小板就會恢復正常,未料好景不常。23歲那年,因連續兩周的低燒不退再度就醫,確診罹患紅斑性狼瘡,開始使用類固醇治療。回想治療初期,李湘君說,「一天要吃六顆藥,感覺每天都在吃毒藥」,曾經非常灰心。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開始出現後遺症,不僅體態變形、臉部發圓,更引發水牛肩、月亮臉,也容易感到疲憊,由於不能曬太陽,無法經常外出。所幸後來結婚,身邊有了丈夫的陪伴與支持,兩人有了新的期待,希望能擁有小孩,迎接新生命。為了控制病情準備受孕,李湘君積極接受治療,一有新藥物就去嘗試,配合醫囑不間斷用藥,穩定控制。經過兩年後,終於在28歲懷孕生下寶寶。李湘君說,先前透過定期追蹤已發現疾病侵犯腎臟,目前十分擔心肺部健康,為了避免肺纖維化,已定期做肺功能檢查。目前病情穩定控制,李湘君分享秘訣正是定時定量吃藥。由於身邊不少病友會自行減少藥量或停藥,提醒病友們「千萬不要自己當醫師,以免病情急速惡化。」→延伸閱讀:元氣百科 肺纖維化【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2-02 科別.泌尿腎臟
如何避免腎衰退而洗腎?專家教你14個養腎、固腎方法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3期文∕郭岳潭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調查指出,國內有超過200萬慢性腎臟病患,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洗腎人口已突破7萬人大關;但自知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比例,卻僅有3.5%。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指出,根據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統計,國人洗腎成長率平均每年約有5~6%,洗腎發生率及盛行率已是世界第一。導致腎衰竭的原因許多疾病常會引起腎衰竭,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心血管疾病、腎絲球腎炎、急性腎衰竭,以及泌尿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當造成腎臟細胞損傷,無法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及水分時,就會導致腎功能衰竭的症狀,例如:肺水腫、呼吸喘、噁心、嘔吐、食慾差、皮膚癢、過度疲憊、嗜睡等,每個人的症狀表現可能不同。趙順榮強調,當腎功能無法正常代謝及維持體液平衡,會出現尿毒症的症狀,就可能必須洗腎,利用血液透析機器及人工腎臟,將血液經由血液透析機器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以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12招西醫養腎1.控制血糖高血糖會損害血管,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是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危險因子;糖尿病也會增加患心臟病及腎衰竭的風險,糖尿病引起腎病變,已成為末期腎衰竭重要病因。早期糖尿病的介入治療,可大幅減少及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發生及惡化,建議控制血糖在安全範圍內,餐前血糖控制在90~130mg/dl,糖化血色素<7.0%,可以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若患有糖尿病,控制血糖建議藉由運動、飲食、藥物等三方面來著手,採用對糖尿病及腎臟有益的飲食,並遵從醫囑服用糖尿病藥物,有助減緩慢性腎臟疾病的進程。2.控制血壓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與腎臟病惡化密切相關,血壓較高會導致腎功能衰退速度加快,高血壓也是慢性腎衰竭最常見的併發症,而通常高血壓腎病變已是末期腎病最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腎臟可倚賴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以及抗尿鈉因子等荷爾蒙,維持血壓恆定,長期高血壓會使腎臟的血管結構發生硬化,進而使的腎功能惡化,高血壓也會隨著腎功能衰退而逐漸增加,而高血壓也早已被證實為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理想的血壓應維持在130/80mmHg範圍內,有助於減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以及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如果是高血壓病患,建議每天定期測量血壓,且勿擅自或隨意停止服用降血壓藥,因為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管,一定要由醫師決定是否可以停藥或減藥。3.控制血脂高血脂及異常血脂與慢性腎臟病相關,高血脂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行,且高血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而血脂異常是指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或二者合併,都是血管硬化的主因,而慢性腎臟病患者常合併高血脂症。根據研究發現,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偏高,以及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腎功能下降風險較大,且低密度膽固醇與高密度膽固醇比值越高,腎功能下降速度也越快;相對來說,較高的高密度膽固醇會減少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理想血脂範圍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160mg/dl;若是高血脂症患者,控制目標為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55mg/dl、女性≧6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 mg/dl。4.控制尿酸高尿酸會直接傷害腎臟內的腎絲球及腎間質,造成腎功能下降,且高尿酸血症也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而進入末期腎衰竭需要洗腎的階段。由於血中尿酸大部分是由腎臟排出,一旦尿酸升高,在腎臟的濃度也會升高,容易產生尿酸結晶沉澱在泌尿道及腎臟,就會造成尿路阻塞,進而傷害腎臟的功能,理想的尿酸範圍為男性3.0~7.0mg/dl、女性2.5~6.5mg/dl。如果是高尿酸血症病患,降尿酸藥物治療的目標為血中尿酸長期控制在小於6.0 mg/dL;已有痛風結石患者,則應將血中尿酸值控制在5.0mg/dL以下。5.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也是腎臟功能惡化的獨立危險因子,罹患慢性腎臟病會增加併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相當容易被忽略,也因此喪失治療的最好時機。根據許多大型研究調查結果,慢性腎臟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週邊血管疾病及中風等,而出現心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末期腎衰竭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0~30倍。6.預防感染疾病 泌尿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都會影響腎功能。飲水過少、長時間憋尿,都容易把病菌帶入尿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等泌尿道感染,即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腎衰竭,也會加速傷害腎功能。 感染流行性感冒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當喉部、扁桃腺等受到鏈球菌感染時,也容易引起腎臟發炎,造成腎功能受損,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7.保持健康體重肥胖會造成腎臟血流增加、腎絲球超過濾,以及腎絲球高壓,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腎絲球濾過率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下降,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越高,即使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代謝症候群與慢性腎臟病發展有密切關係,擁有的代謝症候群因子越多,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越高。肥胖會提高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的發生率,與增加慢性腎臟病死亡率;如果BMI≧24,或是男性腰圍大>90公分或女性腰圍>80公分,則會建議適當飲食控制及減重,因為減重會使血壓下降,也會降低蛋白尿,有益於慢性腎臟病的控制。8.定期運動定期運動有助保持健康體重,以及減輕壓力、焦慮,可以降低血壓,對腎臟有益,也是幫助控制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有效方法。建議每星期至少運動5天,中等至激烈程度的運動,例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舞蹈、跑步機等,每天累積達30分鐘以上,運動後心跳達到130下左右,能夠增進心肺功能的運動尤佳。對於老年人、體重過重、心臟疾病患者,或是平常缺乏運動的人,建議開始運動前,可以先到醫療院所接受醫師或專業人員評估及運動測試,才能選擇最安全又有效的運動方式。9.限制飲酒過量飲酒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也會造成肥胖,都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長期酗酒更可能導致全身肌肉大量收縮,造成肌肉損傷,釋出大量的肌球蛋白至血液中,嚴重甚至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當肌球蛋白在腎小管沉積形成結晶,進而阻塞腎小管,最終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的情況。每日的酒精攝取量應限制為20~40克,可以降低慢性腎臟病惡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10.避免吸菸吸菸是重要的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與較嚴重的蛋白尿及腎衰竭有關。根據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男性增加2.4倍、女性增加2.9倍;也有研究發現,每天抽一包菸者比不抽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高出4倍,戒菸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則高3倍。吸菸會活化交感神經,導致血壓升高,破壞血管內膜細胞,增加腎臟血管阻力,減少流向腎臟的血液,加速腎功能惡化造成腎衰竭;且香菸含有多種重金屬物質,產生腎毒性的氧化壓力,導致腎臟血管收縮,就會造成腎臟損傷,戒菸可以減緩腎功能惡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11.限制鹽鈉攝取量腎臟是負責調節血壓,以及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的重要器官,飲食中的鹽分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攝取過量的鹽分,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換算下來約是6克的鹽。除了控制鹽分的攝取外,日常飲食中也要減少食用鈉含量高的食品,例如:麵包、吐司、麥片、餅乾、零食、果凍、布丁、肉乾、火腿、香腸、臘肉、起司、泡菜、蔬果汁、罐頭食品。另外,番茄醬、沙拉醬等醬料,以及湯品也要注意。12.避免自行使用藥物避免未經醫師或藥師指示自行使用止痛藥、抗生素或來路不明的藥物,濫用藥物可能會導致腎臟損害,尤其使用大劑量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會減少流向腎臟的血液量,從而損害腎臟,長期服用的結果,有可能會造成下肢水腫、腎臟急性衰竭。在大多數情況下,NSAID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會引起慢性腎臟病;若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NSAID,就可能加速病程進展,造成腎臟功能惡化得更快。另外,研究已證實,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會造成慢性腎臟病,並加速慢性腎臟病惡化為末期腎衰竭,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仍未知是否含有馬兜鈴酸,所以也不可以隨意使用。2招中醫固腎中醫師吳宛容指出,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中醫認為,腎臟與冬季相應,此時補養腎氣最為適宜。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就是保養腎臟,不讓陽氣外泄,西醫則認為,冬天天氣寒冷容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而減少腎臟的血流量,而且感冒病毒更容易感染腎臟,因此,冬天也要做好保暖。1.護足保腎吳宛容表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千萬不要將雙腳正對冷氣或電風扇,怕冷的人最好穿著襪子睡覺,以免受寒。建議每晚睡覺前,按揉腳掌正中凹陷的「湧泉穴」,有引火下行助眠、引氣血歸腎的作用,是護足保腎的重要方式。湧泉穴位置: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1/3交點處,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之處。方法:將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於足心湧泉穴處,來回按揉,每天揉100次為宜。效果:可以激發腎經的經氣,疏通腎經的經絡,調和腎臟的氣血,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2.通便護腎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主管大小便的排出。吳宛容表示,一旦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悶脹,也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乏,噁心嘔吐;而腎氣虧虛,也會引起排便無力或大便稀溏,伴有腰酸膝軟,頭昏耳鳴。因此,保持大便暢通,也是護腎的法寶。 腎俞穴位置: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2指寬處。方法:把雙掌摩擦至熱後,將掌心貼於腎俞穴,如此反覆3~5分鐘;或是直接用手指慢慢按揉腎俞穴,直到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效果:按揉腎俞穴對治療腰膝酸軟及大便難解,都有不錯的效果。延伸閱讀: 全面守護腎功能 多吃蔬菜有益身體健康? 這5種深綠色蔬菜吃多小心患上腎結石
-
2020-12-02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慢病好日子合作專欄作家
專家作家(依照姓名筆畫排序)1.職稱:瑜伽教練👉點我關注作家:Lemon L. Yoga粉絲團介紹:台灣最受矚目瑜伽新星導師,各大媒體採訪與封面人物,同時為作家/瑜珈老師/名人/企業講師。2.職稱:醫師👉點我關注作家:Dr.命粉絲團介紹:Dr.命是白色巨塔裡面的小齒輪Dr.meme,用迷因當作處方,解你的憂鬱;宣導醫療知識,護你的健康!3.職稱:藥師👉點我關注作家: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粉絲團介紹:立志於研究從藥物、營養補充及生活習慣的結合,達到將藥量降低甚至預防疾病不用藥的理想。4.職稱:物理治療師👉點我關注作家:Johnny游粉絲團介紹:簡單的觀念,實用小技巧,讓大家面對疾病也不慌張,跟隨游老師的腳步,克服病痛,迎接好棒棒生活。5.職稱:營養師👉點我關注作家:營養食畫RD.Chiu粉絲團介紹:跟著Ariel營養師一起當個挑食達人,利用繪畫、白話的方式頗析最貼近生活的營養科學。6.職稱:藥師👉點我關注作家:尼尼藥師粉絲團介紹:在尼尼藥師的粉絲專頁你能找到育兒、教養、伴侶關係經營、保健等內容,幫助你面對生活中的挑戰。7.職稱:中醫師👉點我關注作家:柴胡粉絲團介紹:合陀中醫診所院長施昀廷醫師,以自家柴犬—柴胡為視角深入淺出介紹中醫知識。8.職稱:營養師👉點我關注作家:莊昕悅營養師粉絲團介紹:用證據說實話的偵探營養師,以生動活潑圖文幫您解答營養之謎,有任何飲食問題找昕悅營養師就對了!9. 職稱:營養師👉點我關注作家:斜槓營養師-林佩璇粉絲團介紹:一心只想把美食和營養結合,因為這才是我想成為的營養師!這裡有我的飲食日常、挑食策略等,歡迎來聊聊、打包帶回!10.職稱:護理師👉點我關注作家:噗妮聊護理「噗妮聊護理」是一個專訪護理人員的Podcast,邀請不同科別的護理師,分享工作或轉職經驗,也會聊聊護理校園、自我成長...等相關議題,分享多元面向的護理工作。11. 職稱:藥師👉點我關注作家:藥師陳瑪波粉絲團介紹:Hi,我是Maple,ㄧ個喜歡營養的小藥師、藥事照護、營養保健、個人成長也熱愛食物,用生命在吃。【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2-02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Johnny游:腎臟危機解密!四大暗示別忽視
元氣網系列直播 主題:火鍋怎麼吃熱量最低 地雷食物揭曉時間:12月9日(三)12:30-13:00 【👉更多直播資訊】 「三折肱而成良醫」,每個人都能成為柯南, 當身體出現異狀,就能透過蛛絲馬跡發現可能是腎臟病的常見症狀。1.我是不是變胖了?看起來特別腫?很多時候,腎臟排不掉水分而留在體內,就容易產生腫脹的現象,這時候不要再盲目追求減肥,該尋求醫師的幫助! 提供一個小秘訣:如果按壓皮膚後,皮膚會陷下去,或是回彈的速度比較慢,那就是水腫產生的現象,而不是脂肪造成的腫脹,千萬別投錯醫! 2.最近腰痠背痛,要不要看復健科?若是腎臟腫脹造成的痠痛將會是「受擠壓、壓迫,脹痛感」,而不像是腰椎或肌肉產生的「悶痛、刺痛、痠痛」,而且腎臟造成的腰痛通常會伴隨發燒、血尿等症狀,請特別注意!3.今天的皮膚特別癢,要不要看皮膚科?腎臟病還會有一個特色,當腎臟功能衰退,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或是尿酸過高,都有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癢的症狀,看了皮膚科後:擦了藥、洗冷水澡,都沒有特別改善,那就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4.怎麼最近看不太清楚,是不是老花?有些長輩會覺得眼睛看不太清楚,嘗試戴上老花眼鏡,卻沒有改善, 很擔心自己視力方面出問題,這件事情我們要討論到:腎臟病容易產生血壓變高,而血壓高就容易影響視覺,當影響到視網膜,視線容易產生模糊。如果家中的長輩有以上的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提早診斷對症下藥,就能夠避免症狀惡化,提早恢復身體健康。 【非看不可】主題:火鍋怎麼吃熱量最低 地雷食物揭曉時間:12月9日(三)12:30-13:00元氣網粉絲團來賓: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延伸閱讀】-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Dr.命/慢性腎臟病五種期別的痛 迷因告訴你-營養食畫RD.Chiu/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竟會造成這些症狀!【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0-12-02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莊昕悅:教你在家輕鬆做低蛋白點心
元氣網系列直播 主題:火鍋怎麼吃熱量最低 地雷食物揭曉時間:12月9日(三)12:30-13:00 【👉更多直播資訊】 腎臟病患者需要執行低蛋白飲食,但常常於正餐吃不夠或吃不下,導致熱量與營養不足的問題,故建議於餐間額外補充一些點心。200大卡、低蛋白、低磷、低鉀的點心,提供腎友參考。椰香黃金地瓜西米露[材料為1人份,可製備多人份一同享用或分次食用。]黃金地瓜(新鮮)40 公克椰漿 (約1又2/3湯匙) 25公克西谷米(乾、生)20公克砂糖 (約2/3湯匙) 10公克 做法1.地瓜洗淨、去皮、切片,以小鍋熱水燙熟備用,亦可搗成泥狀。2.西谷米以熱水煮熟透,呈現完全透明狀後撈起,盛裝至漂亮容器中,加入砂糖拌勻。3.將椰奶倒至西米露上,再將地瓜丁/泥鋪在上頭即完成。4.拌勻即可享用,亦可放入冰箱冰鎮或加入冰塊食用。營養標示 1/份熱量:211大卡蛋白質:1公克脂肪:6公克飽和脂肪:5公克反式脂肪:0公克碳水化合物:39公克糖:12公克鈉:29毫克鉀:160毫克磷:33毫克小叮嚀1.黃色地瓜為根莖類澱粉食材中相對蛋白質較低的選擇,而使用水煮方式可讓鉀離子流失掉,若非限鉀較嚴格的腎友,建議可使用蒸烤的方式,避免地瓜糊掉散落水中。2.西谷米亦可使用米苔目、粉圓或蒟蒻等低蛋白米食材替換。3.不同期別的腎臟病或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有不同的飲食限制,需由您專屬的營養師協助做個別化的餐點設計。 【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非看不可】主題:火鍋怎麼吃熱量最低 地雷食物揭曉時間:12月9日(三)12:30-13:00元氣網粉絲團來賓: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延伸閱讀】-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Dr.命/慢性腎臟病五種期別的痛 迷因告訴你-營養食畫RD.Chiu/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竟會造成這些症狀!【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