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 醫療.整形美容
搜尋
手術
共找到
4841
筆 文章
-
-
2019-11-25 新聞.生命智慧
雙腳截肢挑戰聖母峰!退伍軍人活出精彩第二人生
哈利.布達.馬加爾(Hari Budha Magar)是一個雙腳膝上截肢者,他計畫明年春天登聖母峰,目前正在準備及募款。CNN報導,馬加爾在尼泊爾西部長大,19歲加入軍隊,通過嚴格的選拔過程進入英國皇家廓爾喀步兵團(Royal Gurkha Rifles),該兵團中的一旅由尼泊爾軍人組成,已在英國軍隊服役超過200年歷史。馬加爾曾到五大洲出任務,擔任過狙擊手、秘密監察和軍醫,直到2010年他在阿富汗巡邏時被爆裂物炸傷,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他被美國士兵營救,並且在巴格拉姆空軍基地(Bagram Air Base)進行兩次手術,接著轉送到英國接受更多治療。四年後,他以下士等級退役,那時他才35歲。他說,「受傷之後,我不知道怎麼重新開始我的生活。老實說我掙扎過,因為我沒辦法自己上廁所、無法自己吃飯或洗澡」。不過,馬加爾一步步重建獨立性、大量運動以恢復身體狀態,甚至開始登山。他與友人挑戰4700公尺的高山之後,覺得聖母峰計畫可行,又在2017年登了梅樂峰,高達6476公尺。同樣雙腳截肢的紐西蘭籍登山客英格里斯(Mark Inglis)、中國籍登山客夏伯渝分別在2006年、2018年成功征服聖母峰。不過,上述兩位皆為膝下截肢者,若馬加爾成功,他將成為首位征服聖母峰的膝上截肢者。他說,「膝上截肢跟膝下截肢很不一樣,膝下截肢可以將腿舉上舉下,不過沒有膝蓋的話,就會像企鵝一樣」。馬加爾的諮詢人、On Course基金會創辦人辛普森(John Simpson)表示,馬加爾的聖母峰計畫花費估計約40萬美元。辛普森認為群眾募款可以幫助計畫可行,馬加爾也已開始進行至聖誕節止的募款活動。同時,馬加爾表示他必須繼續前進,實現兵團「努力訓練,輕鬆打擊」的觀念。他說,這是他的第二人生,他希望可以在死之前把人生活到極致有意義。
-
2019-11-25 癌症.乳癌
避免乳癌復發 每周走路3至5小時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衛福部統計,每天約31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甚至有研究指出,手術後10年都有復發可能,且三分之二復發為骨、肺、肝等遠端復發。隨著飲食、生活習慣西化,醫師呼籲,女性應更加重視「肥胖」造成的風險,建議每周至少走路3至5小時。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日前在乳癌防治基金會舉辦的病友活動中,分享「乳癌的復發與追蹤」,他說,乳癌來勢洶洶,相較廿年前,乳癌新發人數攀升,但隨著乳癌篩檢技術、醫療方式的進步,零至二期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但復發卻始終是存活下來的乳癌患者最恐懼的事,乳癌復發種類可分為局部復發及遠端復發,其中三分之二復發患者是在骨、肺、肝等發現癌細胞。在遠端復發中,葉顯堂認為,骨骼復發最常見。因骨骼是最常受癌症轉移侵襲的器官,全球超過150萬名癌症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對於乳癌患者,最後威脅生命時,骨轉移幾乎無法避免。在美國,骨轉移占乳癌轉移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乳癌移轉到骨頭時,癌細胞侵蝕骨頭,造成病理性骨折,增加患者生命威脅。葉顯堂提醒,乳癌患者術後的追蹤重點,除了當心骨轉移,還必須控制體重,千萬不要變胖,因為肥胖是造成乳癌的可能機轉,脂肪細胞是性荷爾蒙來源之一,肥胖會使脂肪細胞增加,會進一步造成血清中的動情激素、雄性激素等上升,導致停經後婦女乳癌發生率大增。在乳癌存活時期的醫療照顧目標中,葉顯堂特別強調,應該改善生活樣態,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尤其注意運動對乳癌患者的好處。他說,每周只要走路3至5小時就可以增加存活率,除降低肥胖造成的復發風險,也能減少患者的疲勞、憂鬱及焦慮感,有氧運動更能避免淋巴水腫。
-
2019-11-25 科別.婦科
健康@news/3成中年婦女尿失禁 治療方式多元
年近60的陳太太最愛包車出遊的里民活動,最近卻婉拒邀約不出門,朋友都很擔心。其實是因為她本來大笑咳嗽就漏尿,最近愈漏愈多,墊衛生棉還是會弄濕褲子。於是陳太太水也愈喝愈少,卻反覆泌尿道感染,她隨時都擔心旁人聞到尿味,開朗的個性也漸漸變得陰鬱。亞東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表示,45歲以上婦女,十個人就有三個尿失禁,因為難以啟齒,真正就醫的婦女只有兩成,嚴重漏尿才願意治療,絕大多數輕中度尿失禁都在忍耐。吳文毅說,目前尿失禁治療有很多選擇,都有一定療效,鼓勵婦女積極就醫,重新擁抱自由自在的生活。應力性尿失禁 最常見吳文毅指出,尿失禁最常見的類型為「應力性尿失禁」,咳嗽、大笑、提重物引起腹部用力、腹壓上升,就會不自主漏尿。應力性尿失禁的主因是懷孕生產後,支撐膀胱頸及尿道的韌帶失去彈性,生產次數愈多,風險愈高。此外,停經後荷爾蒙改變也導致泌尿道粘膜萎縮,使泌尿道對管腔內水壓乘載能力變差,愈來愈鎖不住尿液。肥胖者因腹腔內脂肪及器官組織重量較重,也會加重應力性尿失禁症狀。非手術療法 也有幫助目前應力性尿失禁的非手術療法包括藥物治療、凱格爾運動、生理回饋控療法、電刺激、雷射。藥物治療採取三環抗憂鬱劑,屬於適應症外使用,此藥對於膀胱頸部受體有促進效果,可幫助膀胱頸這個守門員鎖住尿液,藥價不高且有健保給付。至於凱格爾運動和生理回饋療法、電刺激,經常併用,患者學會正確的收縮動作後,每天執行三次,每次包括收縮10秒的耐力訓練、快速收縮放鬆的動作,各15次。吳文毅表示,國內外研究報告顯示,持續三到六個月的運動訓練後,半數患者症狀顯著改善,但臨床觀察,持之以恆完成三到六個月療程的患者並不多。至於雷射治療,吳文毅表示,透過陰道放入探頭,將雷射往上照射於尿道下方組織,可刺激組織新生,讓尿道和膀胱更容易鎖住小便,每月需進行一次治療,共需治療二到三次,研究顯示一到兩年內都能維持七成效果。雷射劑量低,不需麻醉也不用住院,但目前沒有健保,每次需自費約一萬元。以雷射治療尿失禁需經相關訓練,應要找婦產科或泌尿科醫師施作。重度尿失禁 建議手術上述保守療法適合輕度尿失禁患者,如果是護墊漏尿測試顯示,一小時漏尿超過十公克,屬重度尿失禁,建議接受尿道中段懸吊手術,研究分析一萬兩千名接受治療的婦女,長達5年,維持八成療效;另有研究追蹤17年,八成以上患者認為療效還在。不過,如果還有生育需求,不建議接受這項手術。如何預防尿失禁1.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過重或肥胖2.少喝刺激性或利尿飲料,如酒精、咖啡3.好好治療慢性咳嗽4.練習凱格爾運動5.避免提重物及閉氣用力的動作6.勿憋尿7.避免便祕(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
-
2019-11-25 癌症.卵巢.子宮
為參加女兒畢典 晚期卵巢癌撐十幾年
過去晚期卵巢癌患者僅可接受化療,七成癌友用藥一至兩年就產生抗藥性而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一項研究發現,卵巢癌基因變異癌友在化療後,接續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一線用藥,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原本單用化療的13.8個月,可延長到41個月以上,六成患者於三年內不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22日起在新加坡展開癌症治療研討會,居里癌症中心教授謝惠光(John Chia)針對卵巢癌治療進行專題演講,他指出,原本PARP抑制劑只適用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最新研究發現,HRD陽性患者也適用,明顯提高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進一步分析,如為第二線用藥,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從5.5個月延長到19.1個月;如用於第一線時,作為化療後的「維持療法」,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13.8個月延長到41個月以上,患者常見副作用為暈眩、疲倦、嘔吐、貧血及腹瀉。前來新加坡參與年會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許世典表示,台灣每年新增1500名卵巢癌病人,因盛行率較低,且偽陽性偏高,迄今並無有效篩檢方式,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腹瀉、腹痛,都已經晚期,約六、七成癌友確診時無法手術,僅剩化療可用,一旦復發,還是只能化療。台中榮總曾收治一名30多歲晚期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女兒才剛念幼稚園,支持她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參加女兒幼兒園畢業,於是她展開「化療、轉移、化療」的治療歷程,撐了十幾年,不僅參加女兒幼稚園,也參加了小學等畢業典禮,前後經70多次化療。許世典預估,全國每年約100至120名卵巢癌晚期患者BRCA基因變異,如依治療建議,持續用藥兩年,約需7000多萬元,但能有效延續無疾病存活期。由於新藥昂貴,呼籲健保考慮給付,造福癌友。
-
2019-11-25 癌症.抗癌新知
造口妥善處理 生活可如常
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患者增加,部分患者必須接受「腸造口手術」,排泄出口從肛門、尿道移至肚皮,影響患者甚鉅,老一輩甚至因此足不出戶。專家表示,台灣傷造口照顧發展成熟,訓練超過100名傷造口護理師,加上已有病友協會能相互幫忙,千萬別悶在家中不向外界求援。第八屆亞太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會員大會主席、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常務監事于博芮說,隨著手術方法進步,接受永久造口的患者預期會愈來愈少,但暫時性造口不可避免,推估我國約有一萬多人有永久性造口,約三萬多人有暫時性造口。造口最令患者或家屬恐懼的是,大腸組織可能直接顯露在肚皮上,且新手患者裝置造口袋時,經常手足無措,也使患者不敢隨意步出家門。于博芮說,人工造口不代表髒跟臭,只要妥善處理與照顧,生活可以與一般人無異。曾有年近70歲的退休校長,大腸癌後造口,身為護理師的女兒想協助,爸爸礙於面子,不願女兒幫忙,也不願向外求援,這場手術也讓他不願打開心房,從此困在家中。同是大腸癌後造口的另一位男性患者,本身是為歌唱老師,造口生活讓他更積極接觸人群,每周病友一起開唱,彼此聊聊心聲,放鬆壓力。于博芮說,全台經過訓練的傷造口護理師已逾百名,不僅能在患者出院前協助教育患者如何處理傷口,更可在手術前與醫師討論,能否避免患者有永久性造口;若無法避免造口,也希望開口處是患者好處理的位置,即使有造口,也盡量不影響生活。
-
2019-11-24 科別.心臟血管
新型抗凝血劑 可防意外大出血
75歲的林伯伯是退休族,平日身體硬朗,偶爾覺得一陣陣心悸,因有心房顫動和高血壓病史,固定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血栓。沒想到有一天突然跌倒,引發大出血,緊急送醫後連外科醫師都不敢輕易開刀。幸好他的主治醫師發現林伯伯服用的抗凝血劑,有反轉劑可以短時間內恢復凝血功能,立刻施打減緩出血,在醫師開刀後,林伯伯順利保住性命。心房顫動易中風 抗凝血劑防血栓收治該名案例的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俊偉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心房因快速不規律的跳動,而無法有效收縮,心房內的血液流動不佳,容易凝結成血栓。從心臟產生的血栓如同散彈槍,一旦血栓隨著血液流到身體各處,會導致不同器官中風,例如血栓塞到腦部,就會阻塞腦血管造成腦中風,導致失能,「比起一般缺血性中風,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死亡率高出兩倍。」由於心房顫動最嚴重的併發症是中風,以往靠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血栓,病患會先在心臟科門診,由醫師透過各項年齡、性別等危險因子,評估病人中風風險後,再採取口服抗凝血劑,降低中風機率。新型藥劑 可反轉凝血功能為了預防血栓,抗凝血劑相對容易導致流血,若病患有拔牙、手術等需求,最好先告知醫師。李俊偉也提醒,病患要注意防撞、防跌倒、防受傷,也不要做太粗重工作和太激烈運動,降低因碰撞造成出血不止。李俊偉說,目前有一種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當病患忽然發生意外大出血或需要開刀時,可透過施打反轉劑,抑制抗凝血劑的藥效,讓病患恢復凝血功能。但他特別提醒,當意外發生時,保命關鍵就是搶時間,盡快送醫治療才能爭取更多續命機會。誰是心房顫動高危險群?李俊偉說,年齡愈高、罹病率愈高,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都需要留意。不過,心房顫動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偏偏無法預期何時發作,感到心悸、胸悶和喘,應提高警覺。李俊偉說,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是最可以預防的,除了透過藥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外,建議有心房顫動家族史或心悸的患者,健康檢查時安排做心電圖檢查,早期發現,適度預防,避免引發中風!
-
2019-11-24 科別.眼部
低濃度長效散瞳 有助學童預防近視
眼科醫師在做眼底檢查前、手術放鬆睫狀肌用來止痛、檢查有否假性近視,以及治療近視時,會視情況使用散瞳劑,對兒童而言,主要是為了治療近視。但在動漫「名偵探柯南」中卻曾演到,直升機駕駛因點了被犯人將維他命掉包成散瞳劑的眼藥水,而造成瞳孔放大、眼睛畏光導致駕駛差點失事。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表示,散瞳劑可分短效型及長效型兩種。短效型散瞳劑藥效約6至8小時,藥效過後瞳孔即會恢復正常,常用於眼底檢查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黃斑部的變化,確認是否有飛蚊症、黃斑部病變或視網膜剝離等。至於長效型的散瞳劑阿托品(Atropin)藥效則長達一周,常用於控制兒童近視度數加深。文章內容指出,阿托品有預防近視的功效,根據研究指出,點散瞳劑有助於對抗眼軸增長,使用的阿托品濃度越高,延緩眼球增長的效果越好。因此學齡前孩童若仍有保留50度到100度的遠視,可以點阿托品來預防近視。文章內容指出,但因為散瞳劑會造成瞳孔散大,繼而造成畏光、近距離視力困難等現象,因此為了避免散瞳劑對孩童造成畏光,而有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濃度由1%降至0.01%,除了能相對有效的治療近視,也大幅降低孩童畏光的困擾。但食藥署也說,散瞳劑雖然對預防近視有效果,但點散瞳劑時應做好防曬,避免太多光線進入眼睛而造成傷害。另外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多從事戶外運動、注重營養均衡,才能有效預防近視。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找到「好醫師」看病不容易?專家建議可從兩方面著手
年紀漸長,今天看心臟,明天看腎臟,最近眼睛愈來愈濛霧,過兩天還得找眼科醫師瞧瞧……當逛醫院成了日常,父母常憂心,上哪去找醫術好又值得信任的醫師?子女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協助呢?當健康出了問題,面對種種醫療抉擇時,不論是各科專家的不同意見、媒體報導的名醫專訪,還是親朋好友的熱心推薦,甚至網路上的說法,常讓有醫療需求的人不知如何決定。尤其老人家十之八九有多重慢性病,今天看心臟科、明天看腎臟科,療程長又複雜,子女到底該上哪去找「好」醫師,實在是一大難題。找醫師新趨勢 看網路星等評論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長辜煜偉表示,許多子女為長輩選擇醫師,約有三分之一透過親友或社區鄰居口耳相傳的方式,這較符合民眾生活習慣。除非嚴重到危及生命或需要手術,才會進一步搜尋或經由專業病友團體協助介紹。醫改會也發現,民眾利用google地圖下的星號評論尋找醫師的情況,愈來愈多,許多診所也會到評論下方留言,並和病人進一步溝通。兩大就醫挫折 重複用藥、耗時費力許多人都有辛苦且充滿挫折的就醫經驗,醫改會曾經於2013年針對全台22縣市隨機抽樣電訪,訪談陪同老人就醫的家屬1004名,發現家屬陪同長輩就醫過程經歷各種辛酸,最嚴重的五項分別是:重複用藥真藥命(68.4%)、耗時費力陪病難(58%)、老人吃藥常搞錯(38.9%)、多科看診困擾多(36.1%)、自費項目霧煞煞(31.9%)。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與其說找到「好醫師」,不如說是找到「適切的醫療服務」。每趟就醫所花費的往返和等候時間不說,面對不同醫師又要重複陳述病情,且病人也不知道哪些應該交代,哪些不用講。例如因為腸胃疾病去掛了腸胃科,但很可能是心臟科的藥物引起,結果反而相互抑制,變成兩個病都看不好。門診時間有限 診斷多靠檢驗數據滕西華舉例,有些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醫師怪病人沒有遵照醫囑吃藥,事實上病人明明都乖乖吃藥,卻控制不好。這時醫師怪病人,病人也覺得病都看不好,但其實除了服藥,糖尿病控制重點在生活和飲食。她遇過某位醫師,總是花至少一小時回顧病人的生活習慣、飲食順序,進而協助病人調整。需要花時間才能知道不是處方藥物的問題,然而絕大部份的醫師並沒有這麼多看診時間,只能根據檢驗數據來加重劑量。找整合門診 或就近找「家醫群」診所因此,滕西華建議子女在為父母找醫師時,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尋找有試辦整合門診的醫院,二是尋找住家附近有試辦「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群)的診所進行看診。整合門診透過科別、藥物整合,可以降低病人重複用藥和多科等候的時間;而透過家醫群,若是遇到複雜的疾病需要進一步處置時,可以進行轉介至更高層級的醫院,遠比病人和家屬自己去找到「對的醫師」和「對的醫院」來得簡單。但是,辜煜偉也坦言,目前家庭群的涵蓋率以及民眾認知度仍然不夠,提高涵蓋率才能解決可近性的問題。多重慢性病 重點在醫病合作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則認為,老人家多是以多重慢性病為主,不像急重病單方向的醫病關係,慢性病的醫病關係重點在於合作。因此找一個老人家願意聽、願意配合的醫師最重要。滕西華也認為找好的醫師,也要有好的病人,因此建議子女頭幾次就醫時可先陪同,觀察醫師看診是否有做好病情評估,長輩與醫師間是否投緣,有醫師「緣」,病人才有福。試試這樣找醫師1.尋找有試辦整合門診的醫院。2.詢問住家附近是否有試辦「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群)的診所。3.長者頭幾次就醫,建議兒女陪同,觀察醫師與長輩是否投緣。4.醫病配合很重要,找一個老人家願意聽、願意配合的醫師。5大就醫心酸重複用藥真藥命(68.4%)耗時費力陪病難(58%)老人吃藥常搞錯(38.9%)多科看診困擾多(36.1%)自費項目霧煞煞(31.9%)資料來源╱醫改會2013年調查
-
2019-11-24 新聞.長期照護
名醫一定能很快找出病因?醫師坦言:「看病畢竟不是算命」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醫師」定義可能不同,有人喜歡醫師俐落乾脆的診斷、有人喜歡醫師多傾聽、也有人覺得醫師親切,病就好了一半。也有些人崇尚「名醫」,認為病人多、有頭銜的醫師代表技術好,疾病也能得到更好的診療。但這些既定觀念真的正確嗎?當然要找主任級、名醫、權威?專家解析:十之八九的疾病不用找所謂「名醫」,且名醫可以分給每位病人的時間相對較短。名醫就是好醫師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好醫師的定義非常主觀,依據每個人的認知有所不同。但的確有部分患者崇尚「名醫」,認為「當主任就是好」、「是教授就厲害」,主要是醫療體系本身就製造名醫,往往會為醫師掛上「XX權威」的封號。而民眾去追求名醫,無非是想要疾病快點好。滕西華認為,想要疾病快點好,「找到對的醫院、對的醫師、得到對的醫療」才是重點。她坦言,某些特殊疾病需要在一定的醫療層級才有相應的資源和醫師,但並非每一種疾病都是特殊疾病或是急重症。十之八九的疾病不用找所謂的「名醫」,且名醫可以分給每位病人的時間相對較短。名醫一定能很快找出我的疾病原因?專家解析:診查仍須循序漸進,且須參照患者病史才能做出判斷。滕西華以咳嗽為例,剛開始有此症狀時,醫師也不會馬上判斷是感冒的咳嗽、支氣管炎的咳嗽,還是肺癌的咳嗽。仍需要經過治療一段時間後,才會進一步懷疑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看病畢竟不是算命」,就算是名醫,在某一個專科針對某一種特定疾病能夠快速判斷和治療,但仍需要參照病人過去病史並輔以其他成因,才能做出正確判斷。老醫師經驗豐富,一定優於年輕醫師?專家解析:老醫師的確對疾病可能有更高敏感度,但年輕醫師較熟悉新的藥物或手術運用。可從醫師是否關心「症狀以外的事」,來判斷醫師的經驗足夠與否。該選擇老醫師還是年輕醫師?陳亮恭表示,年輕醫師因為剛從醫學院畢業不久,對於不同科別新的藥物和手術會較為熟悉,在多科診治時能提出不同的想法,但也容易因為經驗不足,只是照著醫療指引行事。老醫師的經驗則不會拘泥於指引,且對其他疾病有更多敏感度,而及早轉介。滕西華表示,醫學是透過經驗累積的實證科學,因此選擇經驗老道的醫師是重要的。但是醫師是否經驗豐富,病人很難判定,只能從醫師是否關心「症狀以外的事情」,這或許是相對有經驗的醫師。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長辜煜偉認為,年輕人可能和年輕醫師溝通較無礙,因此子女較喜愛;老人家則可能認為老醫師和自己生命歷程相似,較有話聊。因此找到能做好病情評估,並可以信任的醫師最重要。看了多年的醫師退休了,後續醫療怎麼辦?專家解析:醫師多會幫忙轉介給其他可信任的醫師,無須過於擔心。長期信任、看診的醫師也會老,醫師退休後的醫療銜接該怎麼辦?滕西華表示,還在看病人的老醫師,病人相對也少。若是醫師即將退休,通常病人自己會換診所、醫師也會幫忙轉給信任的醫師,不需過於擔心。辜煜偉則認為,站在管理團隊的角度,中大型的醫院和大型的診所應該要預先找到可接手的醫師,診所的部分則必須透過社區醫療群的銜接,做一個整合的評估。待老醫師退休後,病人的照顧計畫仍能按照原來的方案執行。
-
2019-11-24 癌症.其他癌症
護理師健檢發現胰臟異物 竟是神經內分泌瘤
如有莫名心悸、腹部腫脹、低血糖等情形,小心可能是長了神經內分泌腫瘤。35歲王姓護理師,三年前在醫院員工健檢時發現胰臟頭部長腫瘤,經進一步檢查確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所幸為第一期且腫瘤小於兩公分,經醫師判斷建議下,選擇以定期回診追蹤方式觀察,今年10月底回診檢查,腫瘤並無擴大。腫瘤科醫師呼籲,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腸胃道及胰臟等部位,且八成會轉移至肝臟,若民眾常出現心悸、腹痛、低血糖、氣喘、盜汗等現象即為警訊,應進一步就醫檢查。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明晃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目前發生原因仍未明,可能和遺傳基因有關,目前認為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比較容易罹患;而其中有六成好發於胰臟和胃腸道器官,但全身各處器官或組織都有可能生長。在年紀上通常好發於40至60歲成人,平均每10萬人中約三人會罹患,全台一年新增病例不超過1500人,但因症狀不明顯加上診斷不易,平均確診時間需五至七年,使得多數患者一發現時就是晚期。陳明晃說,神經內分泌腫瘤在臨床上依是否發生症狀,可區分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產生臨床症狀)及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蒙)兩大類;功能性腫瘤會釋放荷爾蒙到人體內,導致出現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反覆胃潰瘍、咳嗽、心悸、氣喘、發熱、皮膚炎、盜汗等十大警訊,反而容易檢查。而非功能性腫瘤,則初期沒有症狀或不明顯,多半為患者進行腸胃道手術,或健檢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但此時腫瘤多已變大,甚至轉移並壓迫到腸胃、神經等部位而造成疼痛、腹瀉等不適。神經內分泌腫瘤在治療上,陳明晃說,得依腫瘤大小、生長位置、是否已轉移和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而定,一般來說,若為早期腫瘤小、尚未轉移,以手術方式來局部或全部切除為主,如像長在肝臟,可以電燒方式來局部控制,並可搭配荷爾蒙治療。他說,若為腫瘤已轉移,則以化療、標靶藥物、放療等方式來控制症狀並減輕疼痛感為主。像王護理師雖是早期又小於兩公分,但因位置在胰臟頭,切除部分胰臟而控制成功機會僅五成,故討論後決定先以定期回診觀察,若腫瘤有變大趨勢再行手術。陳明晃說,上述十大警訊中,低血糖較為特殊。若民眾在無慢性病史下出現低血糖數周時,就該提高警覺,可先到腸胃內科、內分泌科或血液腫瘤科,透過X光等影像、尿液、病理切片等方式做進一步檢查。
-
2019-11-24 癌症.乳癌
乳癌術後復發心驚驚 醫:每周走路3至5小時可增存活率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據衛福部統計,每天約31名婦女會被診斷罹患乳癌、6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甚至有研究指出,手術切除後10年都有復發可能,更可怕的是,三分之二復發為骨、肺、肝等遠端復發。隨著飲食、生活習慣西化,醫師籲,女性應更加重視「肥胖」造成的風險。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今於乳癌大型病友會中,分享「乳癌的復發與追蹤」,他說,乳癌來勢洶洶,相較20年前乳癌新發人數不僅攀升,隨著乳癌篩檢技術、醫療方式的進步,第0至2期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但復發卻始終是存活下來的乳癌患者最恐懼的事,乳癌復發種類可分為局部復發及遠端復發,其中三分之二復發患者是在骨、肺、肝等發現癌細胞。在遠端復發中,葉顯堂認為,骨骼復發最棘手。因骨骼是最常受癌症轉移侵襲的器官,全球超過150萬名癌症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對於乳癌患者而言,其最後威脅生命時,骨轉移的發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在美國這樣的情形約占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因為乳癌移轉到骨頭時,癌細胞會把骨頭吃光,造成病理性骨折,增加患者生命威脅。葉顯堂提醒,乳癌患者術後的追蹤重點除當心骨轉移,必須包含控制體重,千萬不要變胖,因為肥胖是造成乳癌的可能機轉,脂肪細胞是性荷爾蒙來源之一,肥胖會使脂肪細胞增加,會進一步造成血清中的動情激素、雄性激素等上升,導致停經後婦女乳癌發生率大增。葉顯堂在乳癌存活時期醫療照顧目標中,特別強調改善生活樣態,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尤其提及運動對乳癌患者的好處。他說,每周只要走路3至5小時就可以增加存活率,除降低肥胖造成的復發風險,也能減少患者的疲勞、憂鬱及焦慮感,有氧運動更能避免淋巴水腫。
-
2019-11-23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就是好醫師嗎?專家這句話突破盲腸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醫師」定義可能不同,有人喜歡醫師俐落乾脆的診斷、有人喜歡醫師多傾聽、也有人覺得醫師親切,病就好了一半;還有些人崇尚「名醫」,認為病人多、有頭銜的醫師代表技術好,能得到更好的診療。的確有部分患者崇尚「名醫」,認為「當主任就是好」、「是教授就厲害」,主要是醫療體系製造了名醫,為醫師掛上「XX權威」的封號;民眾去追求名醫,無非是想要病快點好。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找到對的醫院、對的醫師、得到對的醫療」才是重點。她說,某些特殊疾病需要在一定的醫療層級才有相應的資源和醫師,但並非每一種疾病都是特殊疾病或是急重症。十之八九的疾病不用找所謂的「名醫」,且名醫可以分給每位病人的時間相對較短。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看病畢竟不是算命」,就算是名醫在某一個專科針對某一種特定疾病能夠快速判斷和治療,仍需參照病史和輔以其他成因才能做出判斷。至於該選擇老醫師還是年輕醫師,陳亮恭表示,年輕醫師剛從醫學院畢業不久,對於不同科別新的藥物和手術會較為熟悉,在多科診治時能提出不同的想法;但也容易因為經驗不足,只照醫療指引行事。有經驗的老醫師則不會拘泥於指引,且對其他疾病敏感度更高,能及早轉介。滕西華表示,醫學是透過經驗累積的實證科學,選擇經驗老道的醫師很重要。但是醫師是否經驗豐富,病人很難判定,只能從醫師是否有關心症狀以外的事情,認為這或許是相對有經驗的醫師。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長辜煜偉認為,年輕人可能和年輕醫師溝通較無礙,因此子女較為喜愛;老人家則可能認為老醫師和自己生命歷程相似,較有話聊。找到能做好病情評估,且可以信任的醫師最重要。
-
2019-11-23 癌症.卵巢.子宮
為參加女兒畢業典禮 晚期卵巢癌媽媽忍痛化療70多次
近十幾、廿年來,晚期卵巢癌患者僅可使用化療,但七成癌友用藥一至兩年就產生抗藥性,一旦復發,淪入重複化療、復發等困境,直到病逝為止。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一項研究發現,基因變異癌友在化療後,接續使用標靶口服新藥,作用一線用藥,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原本單用化療的13.8個月,延長到41個月以上,且六成患者於三年內不會復發。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22日起在新加坡展開一連串癌症治療研討會,居里癌症中心教授謝惠光(John Chia)針對卵巢癌治療進行專題演講,發表研究數據。謝惠光說,原本PARP抑制劑只適用於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比率僅占一成至一成二,最新研究發現,HRD陽性患者也適用該標靶藥物,明顯提高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進一步分析治療效果,如為第二線用藥,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則從5.5個月延長到19.1個月;最新研究顯示,如用於第一線時,作為化療後的「維持療法」,反應更好,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可從13.8個月延長到41個月以上。前來新加坡參與這項年會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許世典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500名卵巢癌病人,因盛行率較低,且偽陽性偏高,迄今並無有效篩檢方式,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腹瀉、腹痛,都已到晚期,約六、七成癌友確診時無法手術,僅剩化療可用,一旦復發,還是只能化療,病情好一點,又再復發。台中榮總曾收治一名30多歲晚期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女兒才剛念幼稚園,當時支持她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參加女兒幼稚園畢業,為此,她身陷「化療、轉移、化療」惡夢中,撐了十幾年,參加女兒幼稚園、小學等畢業典禮,最後仍不幸死亡,但前後70多次化療,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許世典預估,全國每年約100至120名卵巢癌晚期患者BRCA基因變異,如依治療建議,持續用藥兩年,約需7000多萬元,但能有效延續患者無疾病存活期,相當值得。由於新藥極為昂貴,呼籲健保盡快給付,造福癌友。
-
2019-11-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逾百名傷造口師照料患者 專家籲病友別再悶在家中了
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的比例增加,多數手術患者無法避免「腸造口手術」,排泄出口從原本的肛門、尿道移至肚皮,使患者心理存在著莫大的恐慌,老一輩的患者甚至因此足不出戶,進而出現精神疾病的情形比比皆是,專家表示,台灣傷造口照顧發展成熟,訓練超過100名傷造口護理師,加上已有病友協會能相互幫忙,千萬別悶在家中不向外界求援。第八屆亞太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會員大會首度於台灣舉辦,現場邀集各國傷口、造口、失禁處理專家,今天下午也有100多名病友走出家中,相互討論,生活上常遇見的問題。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常務監事也是第八屆亞太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會員大會主席于博芮說,隨著手術的進步,永久造口的患者可預期會愈來愈少,但暫時性造口仍不可避免,根據推估,我國約有1萬多人有永久性造口的患者,約3萬多人現在仍有暫時性造口。面對造口最令患者或家屬恐懼的是大腸組織直接顯露在肚皮上,且新手患者裝置造口袋時常手足無措,糞便濺散全身,內心受創,也使患者不敢隨意步出家門,于博芮說,有人工造口並不代表自己就是髒跟臭,只要有妥善的處理與照顧,生活可以與一般人無異。于博芮說,全台已經訓練超過100多名的傷造口護理師,不僅能在患者出院前協助教育患者如何處理傷口,更在手術之前,也會與醫師討論,能否避免使患者有永久性造口,若無法避免造口,也希望開口處能是患者好處理的位置,避免未來影響生活。我國護理界多年來推動傷造口照護,也讓患者漸漸知道該怎麼面對這塊傷口,特別是年輕患者,較能接受與造口共存的生活方式,願意踏出家園與他人相互討論與協助彼此,但年紀較長的患者,常礙於面子,常把自己困在家中。曾有位年近70歲的退休校長,大腸癌後造口,身為護理師的女兒想協助照顧,爸爸卻礙於面子,不願女兒幫忙,也不願向外求援,這一場手術也讓他不願打開心房,從此困在家中。反觀同是大腸癌後造口的一位男性患者,本身是為歌唱老師,造口的生活反而讓他更積極接觸人群,用自身經驗鼓勵病友走出家園,每周開設唱歌時間,讓每位病友都能彼此聊聊心聲,放鬆壓力。于博芮說,多數患者不曉得資源在哪裡,未來學會也將串連我國100多位傷造口護理師,將位處的醫院公布於網站上,一旦國內旅遊途中造口照顧出現疑慮,不一定要跑回原來醫院,也能依造口師地圖,尋求幫助。
-
2019-11-21 癌症.肺癌
50歲男罹肺癌 醫籲避免長時間暴露於空氣汙染環境
長期暴露在廢氣等空氣汙染環境中,也有罹癌可能。50歲的楊先生無菸癮也不喝酒、熱愛戶外運動,平時因送貨工作需長時間騎車。某次外出時突然感到呼吸不順、舉步維艱,經抽血檢查才知罹患早期肺腺癌,後經手術治療後狀況改善。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表示,據2016年世界銀行發布報告指出 ,空氣汙染已成人類早死重要因素之一,全球近九成人口生活在空汙超標地區,而空汙也可能會導致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誘發。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2018年時將室外空氣汙染訂為人類致癌因素之一,並提出長期暴露於PM2.5濃度高達35ug/m3的環境下,肺癌的致死率恐提高到15%。賴基銘說,空氣汙染物的種類繁多,除了常聽到的PM2.5、PM10 之外,空氣中還有更多的危險因子;包括汽機車所排放的二氧化氮 (NO2)、臭氧 (O3)等,都有可能破壞肺部和呼吸道,若長時間暴露下,恐有致癌可能。要如何避免在空汙環境中,賴基銘提醒,民眾應養成減少接觸空汙的生活習慣,如保持室內潔淨、養植物、霧霾或塵暴等天氣少開窗、空氣差時勿戶外運動等;同時應減少家庭PM2.5汙染源,例如燒烤、焚香及吸菸,烹煮時應避免煎、炒、炸,可透過蒸、煮方式來避免過多油煙。
-
2019-11-21 科別.婦科
達文西手術精準切除肌瘤 婦人如願生下第二胎
39歲的羅姓女患者,5年前生下兒子,想再生第二胎,但努力多年無法如願,去年初到童綜合醫院婦產科求診,張永玲醫師進行檢查,發現羅女子宮內長出2顆約6公分的肌瘤壓迫子宮內膜腔,導致雙側輸卵管塞住,造成無法懷孕的情況;羅女想再懷孕,希望手術過程能降低對子宮組織的傷害,張永玲醫師建議進行達文西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精準將2顆肌瘤摘除,手術順利,術後住院5天即回家休養。半年後患者順利自然受孕,最近終於如願生下了第二個寶貝。童綜合醫院婦產科張永玲醫師表示,台灣30歲以上婦女約20%的育齡婦女罹患子宮肌瘤,40歲至50歲罹患比率更高達30%,子宮肌瘤為女性骨盆腔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99%以上的子宮肌瘤都屬良性,為子宮的肌肉和結締組織纖維異常增生所致,只要進行超音波檢查即可被發現診斷。多數患者只要定期追蹤即可,除非有下列症狀造成不適,才需進行手術治療。例如當子宮肌瘤過大壓迫到其他器官,出現頻尿、便秘、腹脹、殘尿感、腰痠背痛等現象時;經血過量或不正常子宮出血,導致貧血時;嚴重腹痛,影響生活品質時;肌瘤成長速度過快,可能轉為惡性的風險時;造成不孕或流產。張永玲醫師表示,不孕症病人中有10%-15%是因為子宮內膜的病變,常見的疾病有子宮肌瘤、子宮沾黏、子宮瘜肉、子宮畸形等,子宮內膜為胚胎著床的地方,所以子宮內膜出現病變時就會影響懷孕。不孕的病人除了做精液分析、卵巢功能及輸卵管檢查外,也不可忽略了子宮內膜檢查。目前切除子宮肌瘤手術會因部位、種類不同,採取不同術式進行,不一定採全子宮切除術,會評估患者的症狀、年齡、生育計畫等而做最適宜的手術方式,尤其是還想生育女性,醫師多會盡力保全子宮為優先;這次個案採取達文西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就是為了減少對子宮組織的傷害,乾淨清除肌瘤促使輸卵管暢通,以達再度受孕的可能。
-
2019-11-21 科別.眼部
國二女生大力揉眼 竟導致視網膜剝離
一名國中二年級女學生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結膜炎,原本雙眼矯正視力正常,因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年紀輕輕已罹患白內障;又因眼睛癢,經常用力揉眼睛,竟導致右眼視網膜剝離。所幸手術治療後,搭配眼用免疫抑制乳劑點眼治療,才逐漸恢復。醫師提醒,家中如有過敏兒,家長應叮囑避免過度揉眼,如用藥或冰敷後仍不適,務必盡速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指出,節氣進入秋季,正是過敏好發期,這名女學生左右眼矯正視力原本分別為0.8與1.0,但因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得類固醇導致早發性白內障,雙眼視力驟降至0.1左右。加上她常因眼睛發癢難耐,常忍不住用力揉眼睛,經常反映上課看不到黑板,在家長陪同下接受白內障術前散瞳的視網膜檢查,赫然發現右眼視網膜竟已經剝離。她說,在同時治療白內障與視網膜剝離的手術過程中,發現女學生的右眼視網膜裂孔大於90度,已呈巨大裂孔性視網膜剝離,所幸術後網膜復位良好。雖然左眼也有白內障情形,但還未併發視網膜剝離。為避免狀況惡化,特別提醒張同學千萬不可太用力揉眼睛,畢竟眼睛是纖細精巧的器官,必須細心呵護。林純如指出,類固醇雖然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標準治療藥物,但對於體質特殊的患者來說,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容易造成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等,往往令醫病相當兩難。而類固醇並非不好的藥物,只是對於類固醇有不良反應的患者,目前可透過經衛生署核准的眼用免疫抑制乳劑治療,一天點4次,能有效減緩局部免疫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
2019-11-21 科別.腦部.神經
頭痛纏身20幾年 老醫師妙手救婦
「是土地公叫我來看黃醫師。」59歲林女士一直被頭痛所困擾,20多年前就看遍各科醫師,每天吃藥,期間幾度因頭痛不已而面臨危險,包括從樓梯摔下來、在馬路中央昏倒,直到遇見國泰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師黃金山,才找到解方。行醫45年,黃金山今年獲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貢獻獎肯定。他經歷醫學影像導引定位不發達的脊椎手術年代,完成別人不敢觸碰的外科手術禁地「脊髓內取腫瘤」,成功執行上萬例脊椎手術、數千例頭部外傷、腦瘤、腦中風手術,致力精進醫療技術外,更投入創新手術應用,黃金山治療的患者,從年紀最小的700克水腦症早產兒到百餘歲人瑞,這名號稱土地公指示來找他的59歲林女士,令他印象深刻。黃金山回憶,林女士20多年前被診斷罹非典型腦膜瘤,多年來反覆在不同位置復發,長遍左腦、右腦、大腦、小腦等處,最近甚至長到鼻腔,無法用鼻子呼吸,與疾病纏鬥數十年,歷經十多次腦部手術,他也陪著病人走過20幾年,變成朋友。林女士笑著說,在怎麼找都找不出頭痛原因時,她到處求佛,在幾乎放棄希望時,因神明指示必須繼續求醫,才碰到黃醫師,「我的命是黃醫師救的」,現在她每逢到廟裡拜拜時,祈求神明保佑黃醫師長命百歲,回饋並表達感謝。林女士不是黃金山唯一遇到神明助攻的患者。黃金山笑說,神經外科執行的腦、脊椎手術極為精細,許多70、80歲長輩不敢動手術,經求神問卜擲筊,神明都掛保證,瞬間安了不少患者的心。
-
2019-11-21 科別.泌尿腎臟
不只小男生才會得! 便秘咳嗽大笑 都得小心這個病
門診中常有成年男女驚呼:「疝氣不是只發生在小男孩身上嗎?」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子翔說明,其實男女老少都可能發生腹股溝疝氣,但許多成年人即使發現鼠蹊鼓了一包,也可能因為不痛,選擇觀察一陣子再決定是否就醫。吳子翔特別提醒女性,女性好發的股疝氣,比腹股溝疝氣更容易在早期就有壞死的風險,發現疑似疝氣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腹股溝疝氣是疝氣中最常見的一種,吳子翔說,成人疝氣有九成都是腹股溝疝氣,男性占大多數。一般而言,高風險群多是年長者,還有長期腹壓較大者,如經常搬運重物者、慢性肺病造成長期咳嗽、腹膜透析的洗腎患者、因便秘、攝護腺肥大需用力排便及排尿者,懷孕也會增加腹股溝疝氣風險。民眾發現自己有腹股溝疝氣,通常都是洗澡時摸到,在鼠蹊部摸到有個圓形凸起物,隨著逐漸成形,漸漸開始感受到疼痛,尤其搬重物、咳嗽或大笑時,疼痛感特別明顯。女生或肥胖者的症狀相對不明顯,常被忽略。腹股溝疝氣可以不就醫嗎?吳子翔說,回答這個問題前,需先了解腹股溝疝氣成因,當腹壁肌肉組織鬆弛、腹腔內壓力增加,腹內器官就會經由疝氣囊跑到腹腔外,一開始腹部肌肉的洞還很小時,掉出去的腸子能推回腹內,但隨著病程進展,腹部肌肉的洞會愈變愈大,一旦掉入的器官卡住,就會壞死,嚴重時造成腹膜炎及敗血性休克,有生命危險。臨床上遇到腹股溝疝氣患者,通常都建議盡快手術治療,依病灶位置和執刀醫師經驗,手術後腹股溝疝氣復發率約3至8%,因此術後,建議避免搬重物、解決攝護腺肥大用力解小便、便秘等問題,也建議立即戒菸,降低慢性咳嗽風險,避免增加腹壓,降低復發機率。
-
2019-11-21 科別.皮膚
網球男胯下起紅疹 害羞不就醫拖一年 脊椎被腺癌啃光
胯下突然長出超大紅疹,是所有人的噩夢,一名正值中年的網球男一年前開始胯下搔癢難耐,但因位置太害羞不敢就醫,直到近日下肢莫名水腫、疼痛才到院檢查,醫師發現這一切都是乳房外柏哲氏症引起,更因延誤治療,汗腺細胞已病變癌細胞,甚至癌細胞轉移已經將三分之一脊椎骨吃掉了。三總皮膚科部主治醫師江建平說,柏哲氏症最初被發現的紅色濕疹樣病灶是長在乳頭及乳暈處,因此被命名為「乳房柏哲氏症」,但隨醫療進步,發現紅疹也會長在皮膚大汗腺較發達部位,如腋下、胯下、生殖器肛門口周圍皮膚,因此,將這類長在乳房以外的疾病稱為「乳房外柏哲氏症」。江建平進一步說明,因病灶位置私密,許多人會害羞就醫而延誤治療,甚至亂塗類固醇藥物,但非正規治療只會造成紅疹惡化,甚至潰瘍、發炎,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更可能在短短一年內從原位皮膚病變成第四期腺癌,當癌細胞遠端器官轉移仍不積極治療,極可能在半年內被癌症奪走性命。乳房外柏哲氏症盛行率仍無法被統計,但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是一種易拖延不易察覺、狀似濕疹或股癬的惡性腫瘤,常見症狀如局部搔癢、灼熱、甚至疼痛。江建平說,日前曾收治一名30至40歲、愛好騎單車的男患者,起初以為搔檔是騎車摩擦導致,自行塗藥超過三個月未改善,就醫發現乳房外柏哲氏症已變成腺癌,所幸及早發現未轉移,手術切除病灶即可。江建平說,及早發現未轉移的乳房外柏哲氏症,目前可透過手術切除治療,預後良好;若已移轉則需採取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標靶藥物,在臨床運用效果良好,同時可能合併雄性激素受體變異,對於具有其變異病人,拮抗雄性激素受體藥物具有控制病情療效。江建平表示,文獻發現,乳房外柏哲氏症可能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變異,初期外觀特徵呈現單邊紅色濕疹樣病灶,提醒民眾若發現腋下、胯下、生殖器肛門口周圍皮膚有不明紅腫、搔癢痛或傷口久不癒合,症狀超過三個月就應立即至大醫院的皮膚科專科醫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
2019-11-20 科別.腦部.神經
老醫師、土地公合力助攻 5旬婦纏鬥頭痛怪病20年也不怕
「是土地公叫我來看黃醫師。」今年59歲的林女士,20多年前她因不明頭痛看遍各科醫師,每天吃藥,時間長達8個月卻苦於無法確診,期間幾度因頭痛不已而面臨危險,包括從樓梯摔下來、馬路中央昏倒,直到遇見黃金山醫師才出現生機。國泰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師黃金山行醫45年來,從年紀最小至700克的水腦症早產兒救到高齡百餘歲人瑞,其中這名號稱是土地公指示來找他的59歲林女士,令他印象深刻。黃金山回憶,林女士20多年前被診斷罹非典型腦膜瘤,多年來反覆在不同位置復發,長遍左腦、右腦、大腦、小腦等處,最近甚至長到鼻腔,無法用鼻子呼吸,病人跟疾病纏鬥20至30年,歷經10多次腦部手術,幸好至今都沒任何神經缺損,而他也陪著病人走過20幾年,變成朋友。病人林女士笑著說,在怎麼找都找不出頭痛原因時,她心急的到處求佛,在她幾乎放棄治療希望時,因為神明的指示必須繼續求醫,冥冥之中才碰到黃醫師,「我的命是黃醫師救的」現在她每逢到廟裡拜拜時,祈求神明保佑黃醫師長命百歲,算是回饋。林女士可不是黃醫師唯一遇到有神明助攻的患者,黃金山笑說,神經外科執行的腦、脊椎手術都是屬極為精細的手術,需多70、80長輩不敢接受脊椎手術,經求神問卜擲筊結果連神明都指示「讓黃醫師開刀沒關係」,連神明都掛保證,也瞬間安了不少老病人的心,也算是另類診間趣談。行醫45念來,黃金山經歷醫學影像導引定位不發達的脊椎手術年代,完成別人不敢觸碰的外科手術禁地「脊髓內取腫瘤」,成功執行上萬例脊椎手術、數千例頭部外傷、腦瘤、腦中風手術,也致力精進醫療技術外,更投入創新手術應用,今年獲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發台灣醫療貢獻獎肯定。
-
2019-11-20 科別.兒科
世界兒童日 兒醫:孩童應也有免忍受、害怕疼痛權利
今天是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人權日。近期兒童意外事件頻傳,為增加民眾對於兒童疼痛、安全、疫苗接種及親子共讀重要性,馬偕兒童醫院今舉行宣導衛教活動,呼籲民眾應以愛與用心來照護孩子。兒科醫師表示,免於疼痛的恐懼是人權,也是兒童就醫權利的一環,勿認為兒童因發育未完全,對疼痛感知較低而無法評估,兒童應也有免忍受、害怕疼痛的權利。馬偕兒童麻醉科資深主治醫師勞萱之,講述「兒童麻醉與止痛」議題。她曾至國外兒童病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兒童疼痛研究員及臨床觀察員,而全台目前受過兒童疼痛訓練的醫師僅兩位;回國後她開設兒童早療復健門診,提供包含手術,慢性疼痛如頭痛、生長痛等無明顯病因造成的頑固性疼痛諮詢。勞萱之說,在醫院須控制疼痛的孩子,常見於重症或手術後、曾出現特別藥物反應、需進行侵入性檢查的病童,如頭頸部放射治療、內視鏡氣管檢查等;在評估兒童疼痛的方法上,則包含疼痛強度、語言、時序、性質及生活影響等。而在兒童疼痛處理上,勞萱之說,兒童醫院多為醫師團隊,採多專業整合及多重模式疼痛處理。如馬偕就包含護理、職能治療、社工、遊戲治療、疼痛、兒科醫師等共同就診,並可依疼痛的急、慢性、安寧等照護,採取止痛與非止痛藥劑治療。勞萱之說,如止痛藥劑粗分為鴉片類與非鴉片類止痛藥、輔助劑等,由於兒童的代謝與成人不同,在止痛藥劑的掌握上,更需快速而精準調整。而在非止痛藥物的舒緩治療上,依兒童年齡來說,如兩歲前以局部麻醉劑、時間等待、玩具給予等方式,12歲前則有蔗糖或葡萄糖水、哺乳、輕搖、擁抱、轉移注意力、認知行為等方式治療。她印象深刻的是,近期收治一名從蒙古來的罕病孩童,住院期間幾乎都不睡覺、且一直唱歌而引起護理人員注意。進一步了解,才知原來是血管疾病讓孩童太疼痛,之前發病治療期間從未熟睡過,疼痛指數更高達十分,為怕家人擔心並減痛而以唱歌方式轉移。經給予適當止痛藥物後,總算能睡上幾個小時。
-
2019-11-20 科別.心臟血管
靜脈曲張治不好 10年才知是心臟病
一位78歲老翁的腿部靜脈曲張超過十年,小腿及足部因色素沉積而變成暗褐色。起初被診斷為靜脈曲張合併鬱滯性皮膚炎,多次手術仍不見起色。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罹患嚴重的心臟三尖瓣閉鎖不全,併發右心衰竭和黃疸。所幸經過治療,病情好轉。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表示,三尖瓣是右心房到右心室的瓣膜,這個瓣膜就像一扇門的門板,阻擋右心房打到右心室的血液回流。但是當心臟因為功能不好而擴大後,就像門框擴大,但門卻關不緊,而出現血液逆流的狀況,也就是三尖瓣閉鎖不全。郭姿廷說,三尖瓣閉鎖不全因症狀較為隱性,容易被忽略。一開始只是腳水腫,吃東西容易肚子脹,或下肢靜脈曲張。但是病程越久,心臟漸漸擴大,等到會喘時,往往心臟功能已經衰退。甚至可能導致鬱血性肝病變、心腎症候群使肝腎功能變差,增加治療的複雜性。三尖瓣閉鎖不全好發於曾動過左心瓣膜手術的病患以及心臟功能原先就不好者。少數患者可用藥物控制,但大部分僅能以手術治療,傳統心臟瓣膜手術必須切開胸骨,醫師在可以看到整顆心臟狀況下進行手術,現在則有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創手術,完成心臟瓣膜修補或心臟瓣膜置換,可減少疼痛及出血量,大幅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郭姿廷建議,若是動過心臟手術,一定要定期回診、按時服藥,以預防心臟擴大,引起三尖瓣閉鎖不全。另外,生活中也必須限水,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編輯推薦 「此人不可嫁」爺爺從筷子看孫女男友人品 果真應驗了 李安: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
-
2019-11-19 科別.消化系統
吃太多粗糧也不行!4個習慣讓腸胃越來越受傷
胃癌,多發於中老年人,但現如今,由於飲食不當、生活習慣差等原因,胃癌已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據數據顯示,近5年期間,19~36歲的胃癌患者佔所有胃癌患者的6%~11%,比30年前的數據高出一倍!案例:時間回到2014年,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手術室裡躺著一名24歲的青年小馬,他與妻子結婚才3個月,卻被查出胃中下部患有進展期胃癌,醫生建議進行胃癌根治手術,最終切除了2/3的胃。因沒有了幽門括約肌對食物進行阻擋,食物會很快進入腸道。因此,手術後的小馬飲食只能以流食及半流食為主。但時至今日,小馬的狀態保持得很好,前不久的複查也顯示一切正常,胃癌並沒有復發,已經算是臨床治癒了。而這與小馬改變飲食習慣,注重養胃密切相關。“十人九胃病”,雖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都是慢性胃炎,但若任其發展,不管不顧,也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發胃癌。那麼,生活中有哪些“傷胃元兇”,術後的小馬又是如何養胃的,有什麼“秘訣”嗎?一起看一下吧~ 一、4個習慣,讓胃越來越受傷1、吃太亂吃太亂,一方面是指飲食不規律,包括有些人三餐不定時,或是不吃早餐,一些獨居的老年人,也會隨意用餐,甚至肚子不餓就不吃。長期如此,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機制,甚至誘發胃潰瘍,而胃潰瘍是胃癌病變的高危因素。另一方面是指飲食過於雜亂。現在生活條件變好,家家戶戶都有各種菜餚、零食、水果等,如果什麼都吃,特別是飲食量比較大的時候,很容易刺激腸胃,干擾其運化能力,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常見症狀。2、吃太撐現代人很喜歡“打卡”美食店,難免吃太撐;也有些人為了釋放工作壓力,常常暴飲暴食。不僅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胃功能受損等。隨著進食量的增加,胃會自動擴容,胃壁就會逐漸變薄,嚴重時可能發生胃穿孔,甚至引發腹腔感染,特別是一些有胃潰瘍等疾病的患者。3、吃太晚晚上20-24點被稱為“胃癌時間”,因為很多人都在這個時間進食後,吃完就馬上睡覺,易增加胃病危機。一方面,胃腸道的蠕動會減緩,食物長時間停留在體內,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另一方面,有些人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出現反酸,更是會進一步加重病情。4、吃太糙“吃粗糧養生”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有些人就習慣天天吃玉米糝、野菜、韭菜等,甚至有些老人直接用粗糧代替大米。殊不知這樣的飲食習慣並不正確,粗纖維食用太多,消化不了時就會原形排出,其大部分營養成分都吸收不了,還會加大胃腸道負擔。而且一些太粗的食物,經胃消化後無法通過幽門進入小腸,反而會返回胃裡反覆消化,容易把胃磨壞。這些習慣,是不是也有你的影子?細細回想,自己的胃是不是也時不時出現問題,甚至隱隱作痛?二、一日三餐的養胃秘訣護胃,重在日常,看到現在的小馬逐漸恢復了正常,能吃的東西也越來越多。除了手術的成功,與其注重養胃也密切相關。1、常吃蒸製食物,均衡營養其中蒸製的食物對養胃頗有好處。比如蒸紫薯,紫薯中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便秘,有利於養胃。 2、黃金搭配:南瓜+紫薯紫薯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道環境,以及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但有些人容易出現腹部翻滾、放屁、腹脹等症狀,甚至產生大量胃酸導致燒心。此時搭配南瓜,其富含果膠,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可以防止紫薯造成的胃酸過多問題。3、選對植物油,輔助養胃脂肪是人體七大營養素之一,雖然要清淡飲食,但也不能不攝入。專家建議選擇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對人體更有好處。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牡丹籽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是不錯的選擇。但多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亞麻酸和亞油酸,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食用油中亞麻酸與亞油酸的比例為1:4以內。所以,相對來說,牡丹籽油更好。牡丹籽油的不飽和脂肪酸佔比92%,煙點高達220℃,既適合涼拌,也適合炒菜。它還含有100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中的牡丹酚、角鯊烯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有利於保護胃黏膜。不飽和脂肪酸還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本文摘自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
2019-11-19 科別.婦科
產後4周大出血 子宮內血管瘤惹禍
一名孕婦之前順利產下雙胞胎,未料一個月後大出血。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表示,每百名孕婦約有一人可能發生產後出血,其中約兩成可能延遲出血。孕婦產後出院至坐月子期間,如果傷口或出血量異常,甚至合併發燒、心悸、面色蒼白或異常腹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回診就醫。這名37歲婦人產後四周某天如廁時,突然發生大出血,大量血液順著大腿滴下,甚至流出半個手掌大的血塊,併有頭暈、站不穩情況。經緊急送醫,抽血發現血紅素嚴重不足,輸2000CC才保住性命。醫師治療與檢查後揪出病因,是子宮內一顆血管瘤釀禍,治療後才保住病人子宮。蔡明松表示,每百名孕婦約有一人可能發生產後出血,高齡產婦、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等,都是產後出血的危險因子。他說,產後大出血多發生在生產完24小時內,但約有兩成可能因為胎盤殘留、植入性胎盤、子宮血管瘤及或凝血功能障礙等而延遲出血,病發期甚至可能長達產後12周,出血量往往超過1000毫升。這名產婦曾做過試管嬰兒、子宮鏡及剖腹產,都是造成子宮內血管瘤、導致產後出血的可能原因。
-
2019-11-19 科別.心臟血管
靜脈曲張逾十年 走路易喘才發現是心臟問題
一位78歲的老翁的腿部靜脈曲張超過十年,雙腿甚至成了深褐色,多次治療都沒有好轉。等到走路越來越喘,才發現是罹患心臟三尖瓣閉鎖不全,併發右心衰竭和黃疸。所幸經過治療,病情已經好轉。收治該名患者的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郭姿廷表示,三尖瓣閉鎖不全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因症狀通常比較隱性,一開始可能只是腳有點水腫,吃東西容易肚子漲,或產生下肢靜脈曲張。但是病程越久,心臟漸漸擴大開始會喘時,通常心臟功能已經開始衰退。甚至可能導致鬱血性肝病變、心腎症候群使肝腎功能變差,增加治療的複雜性。郭姿廷表示,這名紀老先生便是雙下肢腫脹超過十年,小腿及足部因色素沉積都變成暗深褐色。原本更他院診斷為靜脈曲張合併鬱滯性皮膚炎,多次手術仍不見起色。經檢查才發現罹患嚴重的心臟三尖瓣閉鎖不全。郭姿廷解釋,三尖瓣是右心房到右心室的瓣膜,而這個瓣膜就像一扇門的門板,阻擋右心房打到右心室的血液回流。但是當心臟因為功能不好而擴大後,就像門框擴大,這扇門卻關不緊,而出現血液逆流的狀況,也就是三尖瓣閉鎖不全。通常三尖瓣閉鎖不全較好發於曾動過左心瓣膜手術的病患以及心臟功能原先就不好的人身上。治療方式少數可用藥物控制,但大部分僅能以手術治療。傳統心臟瓣膜手術必須切開胸骨,讓醫師在看得到整個心臟的狀況下進行手術,現在則有胸腔內視鏡輔助的微創手術,可減少疼痛及出血量,傷口感染的機率也降低。郭姿廷建議若是心臟曾動過手術,一定要定期回診並且按時服藥,以預防心臟擴大繼而引起三尖瓣閉鎖不全。另外,生活中也必須限水,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
2019-11-19 新聞.用藥停看聽
保健食品和藥混搭 醫師警告:當心吃出更多病
營養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跟藥物千萬別混用,小心原本的毛病沒治好,反而吃出更多病。腫瘤科專家曾華一(Walter Tsang)日前在慈濟醫療中心(Tzu Chi Medical Center)健康講座分享,什麼樣的食物和藥品不宜混搭吃。有抗凝血、降血糖功效的銀杏( ginkgo biloba)和蒜,可能會引起大量出血,不適合做手術前食用,以免導致大量出血。此外,也不適合服用糖尿病藥的患者使用,因為有降血糖功效,若一併與糖尿病藥食用,可能導致血糖過低。含有抗憂鬱功效的卡瓦胡椒(kava)和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會和口服避孕藥(oral contraceptive)起衝突,可能會影響避孕效果。針對營養劑對化療藥物的影響,曾華一表示,紫錐花(echinacea)、麻黃(ephedra)等藥草都會影響化療作用。其中,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顯示,但大豆中的雌激素 ( estrogen ) 可能會影響子宮癌、乳癌的治療。化療期間他通常允許病人吃豆製品,但會避免豆製的保健品。被認為有防癌功效的綠茶萃取物(green tea extract)和卡瓦胡椒,則會造成肝的毛病,化療藥大多都已經會傷肝,若是化療期間再食用綠茶萃取物或卡瓦胡椒,恐雪上加霜。曾華一強調「天然並不一定安全」的觀念,即使營養品沒和藥品混搭,有些成分本身就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副作用。比如說,有些人吃蒜頭會噁心、肚疼,吃人參會起紅疹等。此外,中藥材如麻黃在美國早已被禁,雖然麻黃素有減肥功效,但恐導致心臟病變。FDA在接獲155名因麻黃素而導致的死亡個案後,已在2003年宣布禁止販售含麻黃素的食品。營養品雖然不能治病,但確實可以幫助提升生活品質、減輕一些身體不適。菌菇類營養品如靈芝(reishi)、舞茸(maitake)、雲芝(turkey tail)等,可以增強免疫力、體力,適合在做完化療手術後,身體較虛弱時食用。曾華一指出,許多化療病患也常詢問是否應該配合使用大麻二酚(CBD)。CBD是大麻中的其中一個成分,雖然目前沒證據指出能抗癌,但可以減輕化療產生的副作用,他通常建議病患用含有該成份的藥膏或精油。由於營養品畢竟不是靈丹,也沒有「治病功效」。因此,曾華一指出最重要的還是該以自身狀況做評估,再決定是否該攝取、以及攝取劑量的多寡。
-
2019-11-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百名產婦有一人 生完雙胞胎4周後才大出血
生產有風險,即使產後母子均安,後續仍可能有「未爆彈」。近日一名孕婦順利誕下雙胞胎,孰料一個月後突然發生大出血。醫師表示,每百名孕婦約有一人可能發生產後出血,其中約有兩成的人可能會延遲出血,因此產後如果傷口或出血量異常,甚至合併發燒、心悸、面色蒼白或異常腹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回診就醫。37歲的王小姐在產後四周某天如廁時,無預警地大出血,大量血液順著大腿滴下,甚至流出半個手掌大的血塊,併有頭暈、站不穩的情況。她被緊急送醫,抽血發現血紅素嚴重不足,輸血2000毫升才保住性命。醫師多次藥物治療與檢查,終於揪出源頭是子宮內右側的一顆血管瘤釀禍,經導管動脈栓塞術治療才保住子宮。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表示,整體而言,每百名孕婦約有一人可能發生產後出血,高齡產婦、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等,都是產後出血的危險因子。產後大出血多發生在生產完24小時內,但其中約有兩成的人可能因為胎盤殘留、植入性胎盤、子宮血管瘤及或凝血功能障礙等而延遲出血,病發期間在產後24小時以上,甚至長達產後12周,出血量往往超過1000毫升。王小姐過去做過試管嬰兒、子宮鏡以及歷經剖腹產,這些都是造成子宮內血管瘤、導致產後出血的可能原因。蔡明松表示,孕婦產後出院至坐月子期間,需多注意傷口及出血量,若發現惡露持續排不乾淨、且顏色呈紅色、或突然流出大量鮮血或血塊,併有發燒、臉色蒼白、心悸、頭暈、出汗、焦躁不安、意識混亂或不正常腹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回診就醫。
-
2019-11-19 科別.心臟血管
靜脈曲張逾10年治不好 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搞鬼
一名78歲爺爺腿部嚴重靜脈曲張超過10年,雙腿甚至成了深褐色,多次治療都沒有好轉,直到走路易喘到北榮求診才發現全是三尖瓣閉鎖不全搞鬼,以微創手術治療後已大大好轉。收治患者的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表示,三尖瓣閉鎖不全是老人家常見的心臟疾病,好發於曾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曾做過心臟手術者,患者可能因瓣膜關不緊,導致血液逆流、心臟擴大,最後導致更嚴重的心臟衰竭。郭姿廷解釋,心臟瓣膜就像一扇門的門板,當心臟因特定原因擴大後,門框也會跟著擴大,心臟瓣膜此後便再也關不緊,出現血液逆流的狀況,一旦血液無法進入心臟進入全身循環系統,就會淤積在腳部,出現下肢水腫、靜脈曲張等症狀。郭姿廷說,由於疾病初期,下肢水腫、靜脈曲張等症狀可能不明顯,容易被忽略,但久而久之心臟會漸漸擴大,出現喘、運動耐受性不良等狀況,此時心臟功能通常已經開始衰退,甚至可能因右心衰竭導致鬱血性肝病變、心腎症候群使肝腎功能變差,增加治療的複雜性。傳統心臟瓣膜手術必須切開胸骨,讓醫師在看得到整個心臟的狀況下進行手術,但傷口恐長達20幾公分,多數患者對於必須鋸開胸骨也相當抗拒。郭姿廷指出,如今已有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創手術,只要從右邊胸壁上開4到5公分的傷口,加上幾個輔助的小傷口,就能完成心臟瓣膜修補或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大大減少開刀後的疼痛及出血量,傷口感染的機率也降低。她表示,近期曾收治一名78歲老爺爺,雙腳腫脹超過10年,小腿和腳部也因色素沉澱變成深褐色,經診斷為靜脈曲張合併鬱滯性皮膚炎,但手術後仍未好轉,近年爺爺走路愈來愈容易喘,到北榮求診才發現全是心臟三尖瓣閉鎖不全搞的鬼,經內視鏡手術治療,出院1個月每天已可到公園散步1小時,重拾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