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2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慢性發炎
共找到
469
筆 文章
-
-
2022-01-20 養生.抗老養生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在做
發炎是一切大腦病變的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2004年2月號《時代雜誌(TIME)》封面以「發炎」(inflammation)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為題之後開始,大多數疾病都會探討與發炎的關聯。紅、腫、熱、痛是急性發炎基本反應,但是慢性發炎如同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腦部疾病也是如此。還記得之前提過腦部裡頭有膠細胞,膠細胞又細分成星狀細胞、寡樹突細胞、微膠細胞、室管膜細胞;其中的微膠細胞類似白血球巨噬細胞,其功能是保護腦組織,但是如果微膠細胞或是星狀細胞啟動了特殊發炎反應,可能會產生無聲的神經發炎(neuroinflammation)反應,如果沒有及時修復讓發炎持續發生,反覆持續釋放的發炎激素是會造成大腦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舉例來說,一旦發生腦中風或是腦外傷,包圍在血腦屏障BBB的星狀神經細胞會發炎破損,導致保護大腦的血腦屏障發生通透性改變,最後造成腦漏(leaky brain);同時微膠細胞會啟動發炎反應,釋放大量發炎激素,如此雙面夾攻,神經發炎的連鎖反應就此展開。剛剛提到的是腦內直接的中風或外傷導致的發炎,大家應該可以理解;但是腦外的因素會影響到腦內發炎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如當身體遭受到感染、毒素汙染、自體免疫攻擊等因素時,這些狀況也會造成體內大量的發炎激素以及過量自由基反應,然後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穿越血管、血腦屏障BBB、迷走神經,甚至是室周區域(circumventricular organs,是大腦內部一塊具有豐富血管但缺乏完整血腦屏障的結構),同樣可以啟動微膠細胞的發炎反應,最後慢慢破壞腦神經系統。所以這個血腦屏障BBB非常重要,如果任何原因導致了BBB破損,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研究發現,肥胖、運動不足、空汙、壓力、失眠、腸道菌相失衡、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甚至是電磁波等,都會導致BBB滲透性改變,進而引起神經發炎。2016年英國腦神經影像專家維瑞爾•卡索拉羅(Valeria Calsolaro)在《阿茲海默失智期刊(Alzheimers Dement)》發表了阿茲海默症患者腦神經發炎的證據,他認為以病理解剖及神經影像科技的發現,類澱粉沉積尚不足以解釋阿茲海默症的腦部破壞,其實神經發炎才是主要的原因。2017年義大利分子生物及轉譯中心學者維倫提納•沙維(Valentina Salvi)在《神經老化前線雜誌(Front Aging Neurosci)》提出更詳細的解釋:當微膠細胞以及星狀細胞還處於非戰時,此時稱之為M0時期,當啟動發炎機制之後,會進入所謂的priming階段(也稱為M1階段),這priming可以做為啟動、初始或是促發來解釋。當這些微膠細胞進入M1階段,會進行發炎反應以殺菌或是清除異己,但是也開啟了組織破壞和神經發炎的骨牌效應,如果有足夠的抗發炎營養素支持,微膠細胞會進入M2時期,此時反而呈現抗發炎以及組織平衡修復狀態,是有益於大腦的。不過如果進入M1時期太久或是沒有注意到生活型態以及營養積極介入,則搞破壞的M1階段會邁入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之中。一位50歲的張先生,他在政府單位擔任重要職位,因為表現良好,已經升任單位最高主管。不過因為某次開會時發現前一天的會議事項一片空白,怎麼想都想不到而嚇到了;在太太的陪同下到醫院檢查後被告知已經有認知功能障礙。當時他嚇的一時無法接受,因為自己的母親正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所以知道這疾病對於一個人甚至是家庭衝擊非常大。他太太陪同來找我的時候,我發現他有抽菸習慣,雖然一天半包,但也有30年菸史了;身體微胖的他,不只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血症,卻沒有規律服藥。應酬多,運動少,加上睡眠品質不好,這些都可能是導致大腦持續發炎,最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的原因。記得在和他分析說明原因之後,他說我跟他解釋的太詳細了,要是能早點認識我,也許就能避開大腦發炎退化。當時我就想一定要出一本有關大腦保養的書籍來教育大眾。保護大腦的第一步以下請各位參考一下,生活中是否有促進大腦發炎的不良生活或是飲食型態,請立刻改善:1.吸菸:吸菸所產生的自由基以及發炎物質太多了,裡頭的焦油以及上千種化學致癌物質不但會致癌,也傷害大腦。2014年的一篇研究發現吸菸會造成大腦氧化壓力激增,促進類澱粉沉積並啟動大腦的發炎反應,這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機會。2.糖及精緻碳水化合物:包括任何添加糖的飲料、可樂、蛋糕、甜點、糖果或是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粉、白麵條、白土司、甚至是白米飯等,都會增加血糖波動。這結果有二個,一個是過多的糖本身就是會促進發炎,產生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 AGEs)增加;第二,過多的糖會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這也會促進血管發炎,增加失智風險。美國布朗大學神經病理學家蘇珊娜•德拉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在2008年《糖尿病科學科技期刊(J diabetes sci technol)》發表一篇文章:在比較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後發現,健康者腦內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4倍,同時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也高了10倍,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愈多就愈能正常發揮降血糖的作用;因此蘇珊娜‧德拉蒙特等人提出阿茲海默症可以稱為「第三型糖尿病」的理論。2020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神經科學家艾納貝利•錢伯斯(Annabelle Chambers)等在《歐洲神經病裡雜誌(Europathol Exp Neurol)》發表了一篇研究,他們發現這種AGEs會在神經細胞、星狀神經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中表現出來,雖然不確定是失智症的單獨風險因子,但的確會增加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內的類澱粉沉積以及神經老化。3.麩質過敏:過敏是身體對於過敏原的一種反應,近年來小麥麩質(gluten)在過敏疾病的探討已經眾所皆知。麩質是一種廣泛存在麥製品或澱粉加工品的蛋白質,也是俗稱的麵筋;是由麥膠蛋白(gliadins)和麥穀蛋白(glutenins)組成。我在治療所有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時,一定會檢查急性或是慢性過敏原,這裡頭當然包括麩質。許多國外醫師也都強調無麩質(gluten-free)飲食對於控制發炎性疾病、大腦疾病、憂鬱等都有顯著好處。(編按:麩質存在在部分種類的麵包中。)2021年的重量級期刊《細胞(Cell)》有一篇重要論文,是以色列柴姆巴(Chaim Sheba)醫療中心學者阿隆•樂訥(Aaron Lerner)所發表,主題非常特殊:「食物即醫藥:麩質在神經退化疾病的角色」("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Gluten and Potential Role in Neurodegeneration),其中提到小麥製品裡的蛋白質,也就是麩質,可能會造成腸道菌相失衡 (dysbiosis);因此增加腸黏膜通透性,引起特殊交叉抗體反應,甚至是自體抗體的出現,攻擊了大腦中類似麩質的蛋白結構,而引起大腦退化疾病。4.酒精:酒精熱量高,每公克可產生7大卡,喝多了,肝臟容易發炎,會形成脂肪肝,令腹部肥胖不容易消除。過量的酒精也會傷腦,2017年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部醫師在《精神科雜誌(Psychosomatics)》發表一篇統合研究,從文獻中發現酗酒引起的失智盛行率,雖然每個國家數字不同,但是酒精引起早發型失智症達到10%、而晚發型失智症因酒精引起的比例約只有1.28%。不過也有研究顯示「適量」喝酒對於心血管有好處,問題在於何謂適量?我比較喜歡用美國標準杯的算法,不同的酒精濃度(alcohol by volume, ABV)有不同的標準,先看何謂「一標準杯」?酒精度為5%(ABV)的普通啤酒,一標準杯是指12盎司(360毫升);酒精度為12%(ABV)的葡萄酒,一標準杯是指5盎司(150毫升);酒精度為40%(ABV)的烈酒,一標準杯是指1.5盎司(45毫升)。對男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每周不超過14標準杯;對女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1標準杯,每周不超過7標準杯。但是如果一個人喝酒後臉容易紅,可能是解酒ALDH2基因有變異,那就更要少喝了,因為這種體質酒喝多了容易有咽喉食道癌的可能。5.不良飲食習慣:包括攝取過多的omega-6脂肪酸以及過少的omega-3脂肪酸,這會導致發炎;尤其是充滿油脂的大腦,失衡的脂肪酸會造成大腦發炎。另外高溫油炸類食物要少吃,因為油經過高溫處理後極不穩定,容易酸敗形成壞油,一樣會造成大腦發炎。也不要忘了反式脂肪,這是一種「反噬健康」的脂肪,這種植物氫化油惡名昭彰,會造成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失智風險。在許多的甜點、烘焙、糕餅裡頭加的酥油就是一種反式脂肪,雖然富含脂香,但是對心血管以及大腦真的不好。喜歡吃煙燻燒烤食物也要注意,食物在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是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6.促進發炎的生活習慣:包括睡眠不足、久坐不運動、長期以耳朵直接接聽手機等。長期熬夜會造成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這些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且不利於大腦在夜間清除大腦廢棄物質,當然就會增加失智風險及憂鬱傾向。久坐不動的3C族或是電視沙發族,不但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造成大腦損傷。因此要打造抗發炎的體質,對於維持健康、保護心血管以及大腦、降低癌症發生等都有其效果。基本上,平日必須要做到不吸菸(二手菸以及三手菸也是)、節制飲酒、多喝水、多吃原型少加工的食物、少吃精緻澱粉及糖、並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適度運動、不熬夜以及舒緩壓力,請記得盡量每日都做到這些好習慣。各式蔬菜因為具有足夠纖維以及各種五顏六色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不但對腸道友好,對大腦也是有間接好處;但高糖分水果以及果汁必須要有總量管制。我曾經遇過連續多年一天吃6種以上過甜水果,結果反而造成糖尿病、冠狀動脈阻塞以及洗腎的案例。另外多吃好油,包括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中小型深海魚、亞麻仁籽油、海藻、堅果。煮菜烹飪盡量用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的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是玄米油等;另外黑咖啡以及綠茶對於保護大腦也有效果喔!書籍介紹書名:劉博仁不藏私的健腦祕密:活化大腦一點都不難,六堂課養出健康好腦作者:劉博仁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1/12/29作者簡介/劉博仁相信疾病的治療不應只有一種方法,透過初步的醫食同源核心概念,加上進階的功能營養醫學調理,並將精準醫療檢測納入驗證,才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則。現職台中市科博特功能醫學診所(Captain Clinic)院長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門診中心營運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延伸閱讀: 陳文茜8年來接連住院,去年又罹肺腺癌!一張「重大傷病卡」讓她悟出:人生最後的結局原來是...
-
2022-01-17 該看哪科.中醫
天冷容易皮膚癢、紅腫斑塊、脫屑?當心乾癬發作
●乾癬常見症狀:皮疹、紅腫斑塊、脫屑●若未及時改善 可能併發共病●飲食作息調整、中藥及針灸調理,可有效改善乾癬是冬天氣候變化時常見的皮膚病,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中醫也稱為「銀屑病」,尤其氣溫低、壓力大時,容易誘使乾癬大爆發,皮膚出現紅腫斑塊、脫屑、癢等症狀。除了皮疹 常見手關節變形一位50歲男性患者經常往返美國及台灣經商,兩年多前從國外回來,驚見其後背與四肢都是乾癬的斑塊,彷彿地圖上的各國板塊。由於皮膚出現皮疹鮮紅斑塊,醫師診斷為「血熱證型」,看遍中西醫及治療都無法有效改善。後經由調整飲食生活作息,以及使用中藥與針灸穴位調理,乾癬才不再反覆發作。乾癬是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皮膚不正常分裂形成厚厚角質的現象,免疫系統失調容易導致全身慢性發炎,若未及時改善,可能會合併虹膜炎、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通常成年的乾癬患者,發病前很大部分與晚睡、壓力有關,但引起免疫失調發病的型態多元,不只是皮膚皮疹,最常見是手關節變形、疼痛、指甲點狀凹陷、變厚脫落等。皮膚如鏡子 反映臟腑氣血皮膚是一面鏡子,會反映臟腑氣血的狀態。這名病友皮膚發炎泛紅,體質是典型的「寒濕虛寒」,腸胃不好,一吃冰就會腹瀉,舌診布滿白滑苔。過去他是使用消炎藥物、外用藥膏治療,易造成腸胃虛弱,讓代謝水濕能力更差,加上他有熬夜習慣、作息不正常、生理時鐘混亂等誘發因素干擾免疫,因此乾癬一直好不了。中醫治乾癬,是從皮膚和臟腑氣血呈現的外顯體質來診斷治療,例如皮膚呈硬皮乾屑狀,中醫歸類為「血燥」或「血瘀」證型。如果乾癬皮疹是鮮紅色斑塊,患者急性發炎伴隨口乾舌燥、燥熱無法暢快出汗,屬於「血熱」證型,多以涼血藥物去血熱進行治療。長期失眠、怕冷 中醫調理這名病友的皮疹讓他搔癢難耐,且有長期失眠、怕冷和精神不佳的困擾,屬於「腎陽虛」證型,因此開立「溫腎健脾」處方,包括附子、乾薑、何首烏、當歸、菟絲子、肉桂等中藥,並且針灸太谿、太衝、神門、血海、足三里、曲池等安神及補腎的穴位。經八、九個月治療後,其四肢冰冷和睡眠品質改善許多,背上的皮疹逐漸變淡、變薄。後來患者回美國後,透過開立的處方箋,在當地抓藥調整體質,持續一年中藥調理後,他較能適應當地乾冷的氣候,且因為新冠疫情影響而無法台美兩地奔波,飲食生活作息正常,因此乾癬不再反覆發作。事實上,中醫治療乾癬,不只是外觀皮疹的改善,而是調整身體機能和免疫系統,才能逐漸回到正常的生活。
-
2022-01-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爬樓梯一直喘不停,X光檢查無異狀 恐為秋冬好發的這個疾病!
本文摘自《國泰醫訊》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一兩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一兩層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加上近來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嚴重了。本來以為是肺部的問題,門診安排X光檢查卻沒有什麼異狀,呼吸功能也正常。由於喘的症狀一直困擾著江太太,她被轉診來到心臟內科,安排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在醫師與家人共同討論之後,江太太住院接受心導管的檢查,證實在心臟的左前降支冠狀動脈有嚴重的狹窄,經過氣球擴張以及藥物支架的置放,她的症狀在隔天就已經感覺有大幅改善,出院之後繼續維持藥物治療。 心血管慢性病導致心臟缺氧心臟的運作依賴分布於表面的冠狀動脈供應氧氣和養分,隨著年齡增加,或者是本身有家族心血管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抽菸等等心血管風險,血管內會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並且累積膽固醇斑塊,逐漸讓血管硬化、狹窄,進而造成心肌缺氧。這時除了會引發胸悶、痛的症狀之外,也會有一活動就喘的症狀。這一類的病人目前被歸類於慢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心絞痛。這類病患,因為心臟持續的缺氧,不只造成不適的症狀,讓生活品質下降,也有可能讓心臟的功能逐漸變差。倘若血管內的斑塊不幸發生破裂,會誘發血栓的生成而造成急性的血流阻斷,也就是俗稱的心肌梗塞。這時心肌完全沒有氧氣的供應,會造成急性的損傷並且引發嚴重的胸痛、心律不整甚至是昏厥、猝死的現象,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30%以上。什麼是慢性冠狀症候群?典型的慢性冠狀症候群,症狀包括胸部悶痛同時伴隨頭冒冷汗並牽連到下巴、肩膀或是手臂等處。不舒服的感覺通常不會持續超過15分鐘,在活動的時候症狀會被誘發,休息可以緩解。有很大一部分的老人家、女性,以及糖尿病患者,症狀常常像江老太太一樣用喘這種不典型的症狀來表現。秋冬季節由於溫度的急遽變化或降低,有可能會造成血管痙攣收縮,造成症狀的惡化。病患因為上述症狀來門診就醫時,我們會先評估病患症狀是由於心血管病變的機會有多高,通常年齡越大或是同時有心血管風險所預估的機率就越大。同時醫師會安排胸部X光、心電圖以及心臟超音波等評估心臟功能。 多種檢查皆可找出病因若懷疑心臟有可能缺氧,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安排合適的檢查來判定病人是否有心肌缺氧的情形,例如運動心電圖:讓病人在跑步機上快走同時監控心電圖是否有缺氧或心律不整的變化;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檢查:經由血液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觀察同位素在心臟肌肉受壓力以及休息時分布的情況來判定心肌缺氧的區域。近年來經由電腦斷層的冠狀動脈造影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個檢查可以直接觀察血管的構造以及病變的型態,相當有利於心導管術前的評估,不過目前國內健保尚未給付,需要自行負擔費用。每種檢查都有優缺點,可以和心臟專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自己適合哪一種檢查方式。藥物治療+心導管介入術治療若病人證實有心肌缺氧,如果狀況穩定或影響的範圍不大,可以先考慮藥物治療,利用藥物降低心臟的氧需求、擴張心臟血管,或是預防心肌梗塞。假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檢查發現有多條血管狹窄,心臟收縮功能受損,就可以進一步考慮心導管介入術治療。醫師會經由手的橈動脈或是鼠蹊部的股動脈建立管路將導管送至心臟冠狀動脈開口注射顯影劑照相,若有明顯狹窄的狀況,可以使用氣球撐開並且置放支架使血流回復暢通的狀態。 早發現早處理,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機率目前的研究顯示,置放支架確實能夠有效改善缺氧所造成的心絞痛症狀,現在主流使用藥物塗佈支架,更可以進一步減少未來再度阻塞的風險。隨著科技進步,除了巨觀的血管攝影之外,目前還有更精密的血管內影像檢查,利用超音波或是雷射光源直接探查血管的構造,協助支架精確地置放。血管介入手術之後會需要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避免血管突然發生血栓而造成心肌梗塞。如果檢查當中發現有多條血管病變或是左主幹發生病變,有時候需亦評估是否使用外科方式做血管繞道,可以達到比較持久的效果。總而言之,隨時注意自己是否有心血管風險,積極控制,配合醫師的檢查治療,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處理,以提升生活品質並且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延伸閱讀: 。血壓正常,但很喘、呼吸困難,醫師曝:有可能是這個地方出問題,不治療會猝死 。你是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嗎? 醫揭「奪命過程」:完全無預兆
-
2022-01-02 養生.運動健身
白天休息太多,晚上又無法休息?哈佛教授教簡單做對一事緩解失眠
▌對睡眠感到緊張如果說世上有什麼地方最適合研究睡太少的影響,那個地方一定是大學。現在的學生似乎跟我在他們這年齡時一樣睡得不夠。去年有一位十分認真的大學部學生考試考壞了,到辦公室找我。我們討論這件事時,她對教材的理解程度讓我印象深刻,顯然真的是因為睡眠不足她才表現失常。她承認她通常只睡四小時,考前一晚也不例外。我問她為什麼睡這麼少時,感覺像聽到與她相同年紀的自己在講話。她通常凌晨兩、三點上床睡覺,很難入睡,覺得還沒休息夠又早早醒來。白天她沒辦法不在課堂上打瞌睡,靠咖啡因在圖書館看了很久的書之後,到晚上又沒辦法入睡。大學生是一種特別的人類。部分原因在於許多大學生初嘗長大的滋味,但還沒有擔起大人的責任。我許多睡眠不足的學生離開象牙塔之後別無選擇,只能安定下來、多睡一點,但有些人會繼續睡眠不足。依據某些研究結果,美國大約有10 %的成人罹患可診斷的失眠症(也就是經常需要半小時以上才能入睡或整晚都無法入睡),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覺得自己睡不夠。在其他地區,失眠的普及率也相仿。可以想見,許多失眠者,亦即大約5%的美國人,求助於安眠藥。為什麼這麼多人白天休息太多,晚上又無法休息?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探究在腦中交互作用、掌控清醒和睡眠的兩個重要生物過程。這兩個過程正常運作時,我們會在早上精神奕奕地醒來,整天大部分時間愉悅地清醒著,晚上則緩緩入睡。這兩個過程如果混亂,我們就會在課堂上或會議中不禮貌地睡著,晚上卻痛苦地難以入睡,早上又醒得太早,或是帶著恐怖的頭痛輾轉難眠。第一個系統是週期接近二十四小時的晝夜循環,由腦部下視丘(hypothalamus)中一群特殊細胞負責調節(這團細胞有個讓人昏昏欲睡的名字,叫做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這些細胞早上會通知腎臟上的腺體製造皮質醇,藉以叫醒我們。皮質醇是刺激人體消耗能量的主要荷爾蒙。夜幕降臨時,下視丘會呼叫同樣位於腦中的松果體製造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是「吸血鬼荷爾蒙」,有助於睡眠。晝夜系統像時鐘一樣每天依據光線亮度和其他經驗調整。有時差經驗的人都知道,晝夜節律可以藉由光線和其他環境線索慢慢調整(每天大約一小時)。如果人體完全依賴晝夜節律來調節睡眠,將會造成問題。想像一下如果連續幾天睡眠不足又沒辦法睡晚一點,或是即使睡了很多也沒辦法晚睡,會有多糟糕呢?所以,還有另一個與活動量關係密切的系統也能調節我們的睡眠和清醒狀態。這個自動調節系統的功能類似沙漏,計算我們已經清醒了多少時間,好慢慢累積壓力,促使我們睡覺。我們醒得越久,睡眠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這個壓力來自腦部消耗能量後產生的腺苷酸等分子逐漸增多。接著我們藉由睡眠讓沙漏重新開始計時,主要是透過非快速動眼睡眠。整體說來,這個自動調節系統可協助平衡我們清醒和睡眠的時間,如果我們醒得太久,這個系統可抑制晝夜系統,協助我們回復減少的睡眠時間。在正常環境中,晝夜和自動調節系統攜手合作,維持固定的睡眠與清醒循環。但生命不可能永遠固定。如果房子失火、一群飢餓的土狼從動物園跑進社區,或是岳母突然說要搬過來一起住,那該怎麼辦?這些攸關性命的危機會啟動體內的戰或逃(fight and flight)系統,觸發過度激發(hyperarousal)狀態。一瞬間,身體會釋放出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大量荷爾蒙、加快心率、讓大量糖進入血液、暫停消化系統,同時提高警覺程度。這些荷爾蒙顯然還會抑制允許睡眠的過程,這是維持持續警戒的重要適應行為。今晚要應對緊急狀況,所以我們不會睡著。如果一切順利,火災撲滅了、土狼抓回去了,岳母也走了,我們就會回歸平衡,第二天晚上我們會睡得特別香甜,以便償還睡眠債務。戰或逃反應(也就是交感神經系統)對睡眠的影響,可以解釋運動對睡眠的影響為什麼如此重要以及有何重要。我們如果在睡前全速跑一公里或舉起重物,往往很難入睡,因為激烈的身體活動會開啟這個系統,造成激發狀態。相反地,白天做些適當的身體活動,例如踢一場足球、一兩個小時的園藝工作或長距離散步,都有助於睡眠。這些活動可以提高睡眠壓力,同時刺激身體以更深層的休息與消化(rest and digest)反應(也就是副交感神經系統)來抵消起初的戰與逃反應。除了其他效用,運動後恢復可逐漸降低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基本值、降低體溫,甚至有助於調整晝夜節律。雖然身體活動無法預防或治療所有睡眠問題,但有多項研究證明適當的運動通常有助於睡眠(但不要在睡前),規律運動的效果更好。一項涵括兩千六百名各年齡層美國人,並排除體重、年齡、健康狀況、吸菸和憂鬱症等因素影響的研究發現,每週規律進行至少一百五十分鐘中度或激烈活動的人,不僅睡眠品質改善65 %,白天也比較不容易昏昏欲睡。因此,睡眠充足可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休息和修復,有助於增加活動量和改善運動表現。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青少年,受傷率是睡八小時以上的青少年的兩倍。最後,身體經常缺乏活動的成人比較容易有失眠困擾。 失眠不是緊急狀況造成的一、兩晚上睡不好,而是長期狀況。它經常會引發惡性循環,所以格外令人難受。如果通勤時間過長、社會衝突或過度困難的家庭作業造成的潛在慢性壓力,使得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異常升高,我們就會在晚上該睡覺時變得過度清醒,或是在一、兩次非快速動眼和快速動眼睡眠循環後醒來。我們陷入慢性睡眠不足時會製造更多皮質醇,尤其是在晚上。皮質醇讓我們睡不著,使問題持續下去,失眠更加嚴重。 糟糕的是,導致皮質醇升高和睡眠不足的壓力,還會抑制免疫系統和指揮身體儲存更多器官脂肪,緩緩危害健康。缺乏睡眠也會改變調節胃口的荷爾蒙,使飢餓素(ghrelin)增加,讓我們感到飢餓,同時抑制降低食欲的荷爾蒙瘦體素(leptin),進而造成傷害。我睡不夠時會吃比較多零食, 許許多多睡眠不足的大學生半夜找東西吃時,學校旁邊就有便利商店可以方便地買到各種點心和高熱量零食。更糟的是,慢性睡眠不足導致慢性發炎,妨礙夜間正常製造生長激素。總而言之,睡眠不足助長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等相關病症,此外睡眠不足本身也和癌症有關。接著更慘的是,體重過重的人入睡後呼吸困難的風險較高(睡眠呼吸中止),因此更容易睡不好。狩獵採集者固定活動量大且沒有律師,所以應該比大多數工業化人類更不容易失眠,但他們當然也有壓力,偶爾也會睡不著。倘若確實如此,他們幾乎篤定不會掉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代陷阱中。最常見的治標型現代睡眠治療法是用酒精自我治療;然而酒精起初讓人昏昏欲睡,但後來會擾亂維持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更可怕的是,我們已成為睡眠工業集團的犧牲品。對睡眠感到焦慮的民眾受到慫恿,花大錢購買高科技床墊、聲音製造機、抗噪耳機、遮光窗簾、防止枕邊人打呼的裝置、眼罩以及各種高效能寢具。這些大致上無害的產品,一定會讓睡在火堆邊地上的祖先覺得好笑,但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安眠藥的濫用問題。安眠藥是規模相當龐大的產業,很容易吃成習慣。除去成藥不計,美國的安眠藥處方從一九九八年至今已增加三倍以上。 安眠藥雖然相當普遍,但其實很危險。依據一項涵括三萬多人觀察研究指出,經常服用安眠藥的美國成人,其後兩年半的死亡風險增加將近五倍。其他許多研究也指出,安眠藥與憂鬱症、癌症、呼吸問題、錯亂、夢遊和其他危險密切相關。如果這些警告不夠可怕,還有幾項研究指出安眠藥的效用大多是安慰劑效果。失眠者和健康對照組服用常見助眠藥物(例如讚您眠〔Sonata〕和順眠〔Lunesta〕)的平均睡眠時間,與服用安慰劑的參與者相同(大約六小時二十分),入睡時間只減少十四分鐘,不過有些人表示第二天有記憶喪失現象。席格爾表示:「二十年內,大眾對安眠藥時代的看法將與現在我們對接受吸菸的看法一樣。」 ▌對睡眠感到焦慮做總結之前,我們再回到我在這一章開頭提出的問題:如果人類受演化影響而會盡量休息,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不愛睡覺?我無意忽視許多人因睡眠不足而危害自己健康和他人性命(尤其是開車時),但有些危言聳聽者不考慮演化和人類學對睡眠的觀點,經常誤解大眾的睡眠行為不正常,這種行徑跟我們妖魔化久坐沒什麼不同。製造大眾對睡眠的恐慌或許有利可圖,我們的社會也比較容易批判與身體活動和缺乏活動有關的行為。我們認為坐著就是不好、睡眠就是好。事實上,這兩種休息方式都是正常但差異極大的行為,代價和效益都很複雜,受環境和當代文化規範影響極大。如果讀者對自己的睡眠健康感到懷疑,睡眠研究人員建議問自己這五個簡單的問題: .你滿意自己的睡眠嗎? .你是否整天保持清醒,不會打瞌睡? .你在凌晨兩點到四點間是否睡著? .你晚上清醒的時間是否少於三十分鐘? .你的睡眠時間是否介於六到八小時之間?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是「通常是或總是」,就表示你睡得很滿足,知道自己通常睡得很夠。如果不是,希望讀者們尋求解決的途徑是認知行為療法等研究完整、合理又有效的方法、嚴守規律作息等良好習慣,當然還有運動。需要一再重複的是,睡眠和活動兩者密不可分:我們的活動量越大,睡得就越好,因為身體活動可提高睡眠壓力、降低慢性壓力,進而緩解失眠。就這方面而言,身體活動和睡眠不是彼此眼紅的對手,而是合作夥伴。一個人好意地經常嘮叨我們多運動,但又不時催促我們多睡覺,其實或許並不矛盾。※ 本文摘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
2021-12-29 養生.運動健身
久坐不動危害有多大?最瞭解人類身體的哈佛教授揭怎麼坐才不傷身
▌有活動地久坐身體活動和久坐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所以我們的主動運動量不一定和坐著的時間相當。令人驚訝的是,經常練習的馬拉松跑者坐著的時間和運動量較少的人差不多。事實上,這些優秀跑者通常體力消耗過度,所以往往坐得更久。每個人坐的時間可能相同,但方式和狀況不同,所以我們必須思考不同的坐下模式(例如長時間與短時間)可能對慢性低度發炎有什麼影響。工作時坐著不動、但每天上健身房一小時的上班族會如何?一整天大多坐著但經常短暫起身的人又如何?探究各種久坐模式造成什麼影響的研究大多是流行病學研究,目的是回溯健康、坐下時間、久坐中斷時間,以及研究對象沒有坐著時的活動量之間的關聯。這些研究無法檢驗因果性,但有助於評估風險和提出假設。此外,有些人認為上健身房一小時足以抵消整天坐著的負面影響,這些研究也帶來了壞消息。一項大型研究採集了九百多名男性為期十年的坐下時間、體能和其他變數。一如預期,體能較佳、活動量較大的男性罹患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機率,低於體能較差和久坐不動的男性。但在體能較佳的男性當中,坐得最久的一組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等發炎相關疾病的風險比坐得最少的一組高出65 %。另一項含括超過二十四萬美國人的大型研究更發現,中度和激烈活動可降低但無法抵消久坐不動的死亡風險。即使每週從事七小時以上中度到激烈運動,如果經常久坐,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高出50 %。總而言之,許多令人擔憂的研究都指出,即使活動量大又體態健美,坐在椅子上的時間越多,罹患發炎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就越高,包含某些癌症在內。如果這些結果正確,代表運動本身無法抵消久坐的所有負面影響。我覺得這些資料很嚇人。然而在丟掉工作椅之前,我想知道起身或「動態」久坐為什麼沒有連續久坐那麼傷身?我是不是應該每十分鐘起來做幾下開合跳?還好,令人振奮的消息還是有。一項含括近五千名美國人的長期分析發現,即使坐下時數相同,經常短暫起身者的發炎現象也比很少起身者減少25 %。另一項有點恐怖的研究讓八千多位四十五歲以上的美國人配戴加速計一週,接著記錄其後四年內死亡總人數—大約為總樣本數的5%。可以預見的是,坐下時間較長的人死亡率較高,很少長時間連續久坐的人死亡率較低。事實上,每次坐下很少超過十二分鐘的人死亡率最低,每次連續坐下超過半小時的人死亡率特別高。這項研究有個瑕疵,就是已經生病的人本來就不容易起身活動,但結果仍然指出死亡風險隨坐下總時數以及中間是否起身活動而提高。我天生就喜歡質疑,加上又從事研究工作,因此看到這些令人憂慮的統計數字時,就越常試著改變習慣。我一直想更準時起床,用來做做雜事跟玩狗,也一直想更常使用站立工作桌。但流行病學研究並沒有檢驗因果性。此外,它也沒考慮可能有其他因素擾亂健康和坐下時間之間的關係並據以修正。舉例來說,坐在家裡看電視的時間與健康狀況的關聯,就比坐著工作來得明顯;比較富有的人較少看電視、擁有較好的醫療品質、吃的食物較健康,所以風險較低。要讓我心甘情願地放棄舒適的椅子,得讓我知道「活動地坐著」為什麼比連續久坐來得好以及究竟好在哪裡。我要知道理由,而不只是統計上的關聯。先前曾經討論過,有個可能解釋是短暫活動可以喚醒肌肉,因此防止血液中的糖和脂肪增加。我們蹲下、定時站起或從事出門接小孩或掃地等輕度活動時,會收縮身體各處的肌肉,讓細胞構造動起來。這些輕度活動就像發動汽車引擎但不開出去一樣,可以刺激肌肉細胞、消耗能量、活化或關閉基因,以及啟動其他功能等。必須強調的是,洗碗或做其他輕度雜事每小時比坐著多消耗一百大卡。為了供應這些低強度活動所需能量,肌肉會收縮、消耗來自血液的糖和脂肪。這些活動不算運動,但有些實驗要求受試者在坐著時短暫起身,例如每半小時站起一百秒,就能降低血液中糖、脂肪和所謂「壞」膽固醇的值,因此血液中的糖和脂肪減少,可防止發炎和肥胖。此外,偶爾輕度活動可刺激肌肉,防止發炎及降低生理壓力。最後,肌肉具有推送能力,尤其是小腿肌肉,可防止血液和其他液體積聚在雙腿,不只血管如此,淋巴系統也是如此。淋巴系統就像排水溝,負責輸送體內各處的廢棄物。這些液體最好不斷流動。長時間久坐不動會增加腫脹(水腫)和血管中形成血栓的風險。因此,蹲下和其他動態坐姿能讓肌肉間歇活動,尤其是小腿肌肉,有助於腿部血液循環,因此可以比較健康。另一種在久坐時維持動態的方法是做些小動作,或是研究人員口中硬梆梆的「自發性身體活動」。我一向很難靜下來,所以很奇怪有人竟然受得了連續坐著好幾小時不動。顯而易見地,做小動作的習慣或許有部分是與生俱來的,但效果可以維持很久。艾瑞克,拉維辛(Eric Ravussin)在一九八六年一項著名研究中,要一百七十七人在長三公尺、寬三公尺半的密閉空間裡待上十二小時(每次一人),測定他們消耗多少熱量。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做小動作的受試者每天消耗的熱量,比坐著不動的受試者多出一百至八百大卡。其他研究也發現,單單只是坐著做些小動作,每小時就能消耗多達二十大卡,而且能促進血液循環的程度,讓血流通往靜止不動的手臂和大腿。有項研究甚至發現,扣除其他形式的身體活動、吸菸、飲食和飲酒量等因素影響後,做小動作者的總死亡率低了30 %之多。 總而言之,「定力」或許能提高生產力,但無益於健康。但在後工業化國家,必須不斷盯著螢幕的工作越來越多。我們是不是應該趕快訂購站立工作桌? ▌我們應該怎麼坐和坐多久?在許多關於坐著的誇大說法中,最極端的應該是「久坐是吸菸的接班人」。香菸給人新奇感受、容易上癮、昂貴、味道難聞、有毒性,是全世界最可怕的殺手;但坐著不僅歷史悠久,還絕對自然。更重要的是,問題不是坐著本身,而是連續好幾個小時坐著不動,加上運動量極低甚至是零。如果古代人類祖先的習慣與現在的狩獵採集者和農民一樣,那麼他們每天大概會坐上五到十小時,與現在某些(非全部)歐洲和美國人一樣。但他們不坐著時,身體活動量相當大,而且這些沒椅子的祖先要休息時並不是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不動,而是蹲著、跪著或坐在地上,同時持續做些小動作,大腿、小腿和背部肌肉的活動量與他們站立時大致相同。況且哈札人每次坐著、蹲著或跪著時通常只有十五分鐘。此外,如果人類祖先與現在的非工業化人類的生活型態類似,那麼他們坐下時通常會做些家庭雜務,或是照顧小孩,所以會經常起身。整體說來,他們坐著時沒有那麼靜止和持續,而且不會讓人每天減少好幾小時的身體活動。桌前工作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繼續存在,所以站立工作桌被宣傳成對抗久坐的利器。這些行銷話術把少坐和增加身體活動混為一談。站立不是運動,而且目前還沒有設計完整、執行仔細的研究,證明站立工作桌對健康有明顯助益。此外,可別忘了,雖然有許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久坐十二小時以上的人死亡率高於坐得少的人,但前瞻性的研究尚未證明工作時坐得較多(職業久坐)會使死亡率提高。一項為期十五年、對象超過一萬名丹麥人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坐著工作的時間和心臟病沒有明顯關聯。另一項規模更大、針對六萬六千名日本中年上班族進行的研究結果也相仿。相反地,坐著無所事事的時間卻與死亡率有關。這代表社經地位和早晨、傍晚和週末運動習慣對健康的影響,大於我們平日坐在辦公室裡的時間。於此同時,關於久坐的誇張說法也可能是個迷思。有多少人提醒過我們要記得坐正,不要彎腰駝背?這個老生常談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德國整形外科醫師弗蘭茲.史塔菲爾(Franz Staffel)。工業革命後,越來越多人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工作,史塔菲爾擔心這些姐妹臀部前移、挺直下背部的姿勢不正確。他擔憂地認為脊椎在我們坐著時應維持正常站立時特有的雙S形曲線,並且提倡椅子應該支撐下背部,藉以促使我們坐正(如圖5中右邊數來第二人)。幾十年後,瑞典人體工學先鋒本特.艾克布倫(Bengt Åkerblom)和學生支持史塔菲爾的看法,他們以X光拍攝坐在椅子上的人,同時測量他們的肌肉活動。結果大多數西方人,包含大部分的醫療專業人員,都認為下背部有曲線但上背部平直的椅子能避免背痛。 不過科學證據否定了這個現代文化規範。有個重要線索是有靠背的椅子雖然會助長彎腰駝背,但世界各地沒椅子的人類也普遍採取挺直下背部和彎曲上背部的舒適姿勢,如圖5所示。許多反對彎腰駝背的生物力學論證也被一一推翻。但最能說服懷疑者的是有數十篇詳盡的統合分析和系統性文獻回顧,徹底爬梳並嚴格評估了每一篇探討坐姿與背痛的研究。我坐下來閱讀這些論文時感到十分驚訝:探討這主題的所有優秀論文,幾乎都沒發現習慣性縮腿或彎腰駝背坐姿與背痛有關的確定證據。此外我也很驚訝地發現,沒有明確證據可以證明坐得較久較容易背痛,或是使用特製坐椅或經常起身可防止背痛。相反地,最能防止背痛的方法是鍛鍊下背部,讓肌肉不易疲勞。因此背部較強壯、不易疲勞時,姿勢比較容易正確。換句話說,我們搞錯了因果關係。背痛專家基蘭.歐蘇利文(Kieran O’Sullivan)曾跟我講:「良好的姿勢主要是環境、習慣和心理狀態的展現,而不是對抗背痛的法寶。」 所以讀者們若因為自己坐著、甚至彎腰駝背而感到罪惡或擔憂,請記住演化不僅使人類活動,也使人類坐下。我們不需怪罪椅子、批評自己彎腰駝背或沒有蹲下,而是該試著想辦法坐得更具活動性、避免長時間不動、大膽做些小動作,而且不要因為坐下就不運動或減少身體活動。這些習慣可防止或緩和有害健康的慢性發炎。此外,必須重複的是,我們看到關於久坐的恐怖統計數字,主要來自於坐著無所事事的時間。※ 本文摘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
2021-12-2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出現小中風症狀別輕忽 醫示警:勿踩生活地雷,1周內可能引發中風!
一般人認知的中風常會造成肢體癱瘓,引起家庭生活風雲變色,然而,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症狀比較輕微,有人甚至很快恢復,因此,多數民眾容易忽視。其實小中風可以說是中風的前兆,後續可能引發中風機率相對提高,必須加以嚴防。 出現小中風症狀別輕忽 1周內可能引發中風小中風的成因是由於大腦特定部位的血液供應暫時受到阻礙,導致產生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發作時類似中風症狀,可能突發性出現頭痛、頭暈、想吐,產生複視、視力模糊或暫時性失明等,部分會有耳鳴,手腳發麻無力、步態不穩,或突然大舌頭、說話遲鈍等情況。醫學定義認為小中風通常符合「24小時之內恢復正常,且沒有任何神經學後遺症,以及神經學影像正常」的3個條件。現代人往往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在小中風症狀出現後多休息即獲得緩解、恢復正常,因而不放在心上。復健專科滕學澍醫師指出,罹患小中風的患者,代表腦部及末梢血液循環已出現不良警訊,歷經小中風的1周內,很可能引發真正中風,根據臨床統計資料,缺血性中風患者當中,有30%過去曾經歷過小中風。促進及預防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遠離小中風威脅小中風好發族群包括慢性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其中血壓長期偏高,容易導致血管壁脆弱、內膜受損、甚至破裂,最後引發腦血管出血;高血脂表示血液裡脂肪堆積過多、壞膽固醇高,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血管愈變愈狹窄;高血糖容易導致血管受損不易修復,血循變差。其他如抽菸、肥胖、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飲食不正常又不愛運動,都容易讓身體及血管產生慢性發炎,提升小中風的機率。預防小中風發生,罹患先天心臟血管疾病及三高患者,必須服藥控制,作息規律、適當舒壓,多攝取高纖蔬果,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少油、少鹽,戒菸酒以及適度運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臉歪嘴斜是中風還是顏面神經麻痺?專科醫師教你如何區分 ·氣溫驟降!「2時間點」 最易中風 護心祛寒保暖這樣做
-
2021-12-23 醫聲.慢病防治
2030消除愛滋/5成民眾仍歧視 愛滋病患怕曝光而中斷就醫
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愛滋病是可以消除的!隨著檢測及治療的進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希望「2030年消除愛滋」,即是零感染、零死亡、零歧視的三零計畫。雖然愛滋病已能篩檢且治療成果良好,但仍有5成民眾對愛滋病留有負面印象,由於歧視的環境仍在,常易導致病患延遲診斷及中斷治療。隨著聯合國愛滋規畫署的計畫,為了消除愛滋,有兩階里程碑,第一階段是2020年前達成「90-90-90」目標,也就是高感染者知道感染比率可達9成、感染者服藥比例達9成、服藥者病毒量測不到比例率9成;第二階段是2030年三個目標都提升至95%。疾管署去年公佈台灣已達成的比例為「90-92-95」。但目前仍待提升的是第一個90,就是已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的比例仍需努力。長年協助愛滋病患的紅絲帶基金會顧問林頂指出,原因就是歧視的環境一直都在,疾病至今仍被汙名化,讓高風險者不願出來篩檢,加上民眾有錯誤認知,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風險,使得找尋隱形個案特別困難。今年是愛滋病毒發現40年,社會歧視仍然存在,據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於 2020 年「愛滋認知網路調查」結果顯示,有5成民眾對愛滋仍存負面印象,4成民眾對感染者有錯誤認知或負面想法。根據2021年的統計,仍有12%愛滋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感染愛滋,8%感染者未就醫,5%者未穩定服藥至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為了找出感染者,目前疾管署推動匿名篩檢,還能將篩檢工具寄到超商,就能居家篩檢,目的就是減少風險行為者被迫曝光的疑慮,盼能提高篩檢率並協助他們出來就診。林頂強調,只要病人願意出來治療,不只病情可以控制穩定,還能達到治療即是預防的效果,因為規律性服藥,可以讓病毒量測不到,也就不具傳染力,這對個人及大眾都是好事,而且初期感染者的免疫系統都能保持良好,平均餘命也與正常人相同。目前愛滋感染者在確診後,最好立即開始接受治療,儘快縮短等待治療時間不超過一周,以減少個案流失及病毒傳播機會。而在藥物大幅進步下,服藥相對便利,一天只需吃一顆藥,但由於得於固定時間或每天服用,仍有8%的確診者未就醫服藥或中斷治療,原因多數是怕被親朋好友發現或環境不許可,就得偷偷摸摸吃藥,對病患造成很大壓力。由於病患中斷服藥是治療失敗主因,若斷斷續續的治療,恐怕會有抗藥性及持續傳播等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感染者健康。林頂認為,未來這種情形若隨著長效型的針劑上市,不用天天吃藥,對於需躲躲藏藏的病患或某些族群是有幫助的。為了減少愛滋的歧視環境及保護感染者,能提供正確訊息的方式很重要,包括撥打1922或愛滋相關團體,都成了風險行為者諮詢的管道。但民間團體在宣導的過程,更需要隨著時代環境不斷改變。林頂認為,關懷愛滋活動並非單一方式可以解決,因為疫情走向和人的行為都會改變,10年前有些人會因施打海洛因毒品而感染到愛滋病,當年,政府積極推動減害運動,強調不要共用針具、改喝美沙冬替代療法及安全性行為。但10年後的今天,交友APP及社群網絡讓交友環境複雜化,藥物成了「助性」的工具之一,感染愛滋的行為又回到危險性行為,尤其在用藥後更「嗨」,使用保險套等安全性行為很難維持,就形成感染愛滋的完美風暴,因此採用PrEP暴露前預防性服藥,成為現今事先防範的重點。而最近兩年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也讓需固定回診的愛滋病患遇到不少狀況。林頂解釋,在110年5、6月台灣疫情爆發期間,因為進出醫院得插健保卡,病患擔心身份曝光,一名住萬華的病患還因此被附近的醫療院所拒絕收治,還好紅絲帶基金會幫忙媒合醫院才得以看病。當時也有因為醫院降載,感染科醫師忙著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業務,門診、夜診減縮讓病患無法回診,民間團體還因此接到不少求救電話,基金會甚至還曾緊急連絡個管師幫忙領藥再到院外交給病患。林頂也呼籲,愛滋感染者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也會增加重症機會,感染者疫苗要打好打滿,隨時保護好自己;且因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也會比一般人提早十年進入老化階段,因此,老病患更需要規律生活,保持運動及良好習慣,也要隨時注意身體變化,提早就醫才能安老。
-
2021-12-19 癌症.乳癌
預防乳癌多彩虹蔬果、少吃脂肪 避開荷爾蒙保健品
乳癌是我國女性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每天平均有35位女性被診斷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營養師表示,許多研究指出,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可能是引發乳癌的危險因子,因此少熱量、少脂肪、少接觸塑化劑、多蔬果、多運動,就能預防乳癌。1忌:高油、高脂肪食物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組長周育如表示,高油、高脂肪、高熱量可能會促進荷爾蒙生成,恐增乳癌風險。像炸雞皮、雞脖子這類食物,營養價值只有脂肪,攝取過多的脂肪,可能促進過多的荷爾蒙分泌,不利健康。真的很想吃雞皮等炸物,建議一個月一次就好,同時也要多攝取新鮮蔬果,以抵銷危害。2忌: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高危險群如有癌症家族史、壓力大、不運動者,最好避免攝取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如大豆異黃酮、月見草油、蜂王乳、胎盤素等。3忌:含雙酚A塑料用品此外,也要避免環境荷爾蒙,平時使用的杯瓶,最好是不鏽鋼、陶瓷或玻璃材質,塑膠水壺也要選不含雙酚A,至於寶特瓶等一次性使用的瓶裝飲料罐,則不建議重複使用。天天五蔬果 加上運動333周育如強調,天天五蔬果不是口號,彩虹原則更是防癌飲食指南,孕婦可能影響寶寶出生後的飲食喜好,所以防癌飲食要從小養成。每天至少攝取不同顏色的「三蔬二果」,例如蔬菜除了葉菜類,也可以選菇類、海菜類等,水果則是黃色香蕉、紫色葡萄、紅色蘋果等,各種顏色都要補充。蔬果除了有植化素、多酚類可抗癌,本身的抗氧化維他命C含量也很足夠,不須額外補充過多維生素C保健品,以免增加結石風險。此外,規律運動可以消耗熱量、維持健康體位,有助預防乳癌並降低乳癌復發風險,掌握333原則: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心跳維持每分鐘130下,養成運動好習慣、避免菸酒危害,就能減少乳癌威脅。中醫觀點 乳癌易感體質 可藉針灸調整中醫很久前就有乳癌疾患,稱為「乳岩」,中醫師表示,乳癌的生成可分為「肝氣鬱結」、「肝腎陰虛」、「肝腎陽虛」和「脾胃虛弱」四種,要預防乳癌,就要對這四種易感體質進行調整。除了飲食之外,哈佛研究顯示,透過針灸刺激穴位,可以導正身體電位平衡,避免乳癌發生。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心情不好會造成肝氣鬱結;而壓力大、累卻睡不著、身體易發熱則是肝腎陰虛的表現;容易疲累、臉色蒼白和過勞則是肝腎陽虛;脾胃虛弱則是免疫力差、吃麵食就體溫升高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身體慢性發炎的表現,最後可能變成乳癌,預防方法就是針對不同體質進行調整。她舉例,肝氣鬱結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和金針花來疏肝解鬱;肝腎陰虛則要減少紅肉攝取;肝腎陽虛可以多吃藜麥、豌豆等植固醇較少的植物性蛋白質;至於脾胃虛弱則要少吃加工品,多吃原型食物。中醫針灸已經證實可以透過周邊神經傳導訊號,導正身體電位平衡,避免乳癌發生,自覺有乳癌四種易感體質者,也可藉由針灸調整體質。至於平常穴位保健,張家蓓建議,肝氣鬱結可以按壓足臨泣穴,按到有痠脹感即可,一日數次;肝腎陰虛或陽虛者,可以按壓或熱敷三陰交穴,每次十五分鐘;脾胃虛弱則是按壓或熱敷足三里穴,可改善脾胃並平衡免疫系統;此外,避免熬夜、菸、酒,減少塑化劑攝取等,都是預防乳癌的方法。
-
2021-12-1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想靠葡萄糖胺顧膝蓋?不~把握2招有效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膝蓋痠痛無力,走路卡卡….通常會想到靠補充葡萄糖胺來改善關節不適。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分享2招有效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OA),並有助於減緩疾病的進展。一、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第一招-保持健康體重如果剛被診斷出患有骨關節炎,通常會採取很多措施來緩解疼痛和保護關節,但如果體重處於不健康範圍,所做的一切措施,不過是杯水車薪。減重對於改善骨關節炎有明顯功效的原因:1. 體重決定多少重量壓在關節上健康人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時,關節要承擔體重約一倍半的重量;如果處於上坡,關節則要承擔體重約2~3倍的重量。當患有關節炎時,關節常會因為結構改變,而導致受力不均加重關節的壓力。研究發現,每公斤體重會帶給患關節炎的膝蓋帶來四倍的壓力,因此每減輕5公斤,可使關節少承受20公斤的額外壓力。2. 身體脂肪越多,慢性發炎越嚴重過重也會以另一種方式造成關節問題,過多的脂肪(尤其是所謂中廣處的腰腹脂肪)會產生化學物質,在全身引起輕度炎症,不僅會加重膝關節炎,也可能會使手和肩部出現關節炎問題。3. 體重越重,關節軟骨耗損越嚴重體重越重,關節軟骨的耗損越嚴重,因此減肥有助於保護覆蓋於骨骼末端的組織(軟骨),並減緩骨關節炎惡化的速度,體重減輕的越多,骨關節炎進展的速度就越慢。二、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第二招-地中海飲食骨關節炎患者最常問的問題之一是-“是否有特殊的關節炎飲食”?雖然目前對於關節炎沒有具奇效的飲食,但許多食物可以幫助對抗炎症反應並改善關節疼痛和其他症狀。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具有抗炎和抗病的效果,並具有下列功效:降低血壓、預防慢性病(例如:癌症、中風)、有益心臟健康、減重。地中海飲食組成:1. 魚美國心臟協會和營養與飲食學會建議每週兩次食用85~115公克的魚,而關節炎專家建議越多越好。最佳來源:鮭魚、鮪魚、扇貝…等。不敢吃魚可以服用補充劑,研究結果表示每天服用600~1,000毫克魚油可緩解關節僵硬、壓痛、疼痛和腫脹。2. 堅果和種子每天吃約43公克的堅果,最佳來源:核桃、松子、開心果和杏仁。3. 水果和蔬菜每天的目標是九份或更多份水果和蔬菜,最佳來源:藍莓、櫻桃、菠菜、花椰菜。4. 橄欖油每天2~3湯匙,最佳來源:建議選擇特級初榨橄欖油,因為經過較少的精煉和加工,保留了較多的營養;或是可以選擇酪梨油、紅花油,皆發現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而核桃油的omega-3s則是橄欖油的10倍。5. 豆類大約一杯,每週兩次(或更多),最佳來源:小紅豆、紅腰豆和斑豆。6. 全穀類每天總共吃170公克的穀物,其中至少三樣應該來自全穀物,最佳來源:全麥麵粉、燕麥片、碾碎乾小麥、糙米和藜麥。7. 茄科蔬菜茄子、大番茄、紅甜椒和馬鈴薯等茄科蔬菜是抗病強者,可以最少的卡路里提供最大的營養。6招預防關節炎---https://bit.ly/3EavdZf
-
2021-12-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冷讓關節炎症狀惡化 醫:酒和咖啡恐增關節腫痛
關節炎患者除了靠運動增強肌力,有些人也寄望能透過「食療」的方式,讓關節更勇健。西醫觀點天冷血管收縮 疼痛症狀惡化振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建成表示,一般人常說的「風濕性關節炎」便是所謂的關節慢性發炎,只要天氣變冷、變濕就容易疼痛。其中最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因為關節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逐漸退化,導致反覆發炎的狀況,常見於年長者。陳建成表示,慢性發炎的患者,通常血管會擴張,降低身體疼痛感,但到了秋冬,因為血管突然收縮或是血液循環變差,使得關節組織產生類似發炎反應,導致疼痛症狀惡化,也就是慢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此時不只是痛而已,關節處還會發炎、腫脹。而一旦關節從急性發炎走向慢性發炎,就等於進入沒辦法根治的階段。在治療上,一般會使用各種消炎方式緩解疼痛,包括消炎止痛藥,或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抗發炎。找出過敏食物 避免急性發作至於飲食方面,陳建成表示,因為對抗的是發炎反應,每個人依據體質或是對各種食物過敏狀況不同,建議或避免食用的食物皆不相同。但在學理上,應盡量避免的食物主要有兩項----酒和咖啡。酒類容易引起發炎,而咖啡因則會讓血管收縮,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因此被認為與關節急性發作相關。另外,諸如可樂、蛋、牛奶、海鮮、花生等,有些人容易對這些食物過敏,進而引起關節炎發作,因此可以透過過敏原的測試,了解自己吃了哪些食物會造成關節炎惡化或是放大疼痛的感覺。至於營養補充品,陳建成則表示,目前沒有任何實證顯示可對發作中的關節炎有效。不過因為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白和玻尿酸等,都是組成軟骨基質的材料,在「以形補形」的觀念下,適時補充這些食材或是萃取出來的產品,以復健科醫師的立場並不反對。中醫觀點居家煮食 首推當歸、川芎、杜仲中醫師陳潮宗則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治療關節腫痛須使氣血「通」,因此可使用行氣活血、強化筋骨的藥材來「疏通」;例如,牛膝和續斷等珍貴藥材便有類似的功能。不過,陳潮宗認為,一般在家食用首推當歸和川芎,其中當歸具有活血效果、川芎有行氣止痛和活血功效,另外杜仲則可強化筋骨和補腎,「腎補強了,筋骨就強了。」他建議,可將這些食材與排骨等肉類一起燉煮,一周吃兩、三次,只要不出現痘痘、便祕等上火問題就沒問題。若不會拿捏熬煮濃度,可先將藥材煮成濃汁,並依照個人喜好加上山藥、枸杞,或是具有活血化瘀和發散作用的蔥蒜等,加水稀釋燉煮成一般食用的湯品即可。急性發炎冰敷 慢性疼痛熱敷不過陳潮宗提醒,關節疼痛若為急性發炎,則應搭配使用冰敷,每天六至八次,每次20分鐘;若是長期慢性的關節僵硬、痠痛,則可使用熱敷按摩的方式緩解。陳建成也提醒,從復健科生物力學的概念來看,「骨頭不可能逆轉」,最好的方式還是透過肌力、平衡訓練以及輔具使用來修正動作,才能有效地保護關節。
-
2021-11-2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越睡越累,竟是肥胖惹的禍! 醫師教你「睡眠呼吸中止症」該如何改善
睡覺打呼好危險,竟會睡到沒呼吸?許多成年人都有睡眠障礙,其中又屬中高年齡層的失眠情況最為嚴重,不僅如此,還會有各種病痛輪番找上門,甚至造成肥胖。「發福不是因為一直喝酒、吃宵夜造成的嗎?」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應酬太多,而是長期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內分泌失調,造成肥胖,而肥胖又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越睡越累,竟是肥胖惹的禍!「呼……。」陳先生一邊擦著汗,一邊走進診間,即便診所開了冷氣,對陳先生來說還是不夠。陳先生本身除了高血壓的病史,也有肥胖方面的問題。「這幾年我一直睡不好,白天常常打瞌睡,家人都不敢讓我開車上路。」這幾年發現睡眠品質不太好,即便睡滿了八小時,起床後依然覺得睡不飽,除了白天精神不濟,經常打哈欠之外,甚至體力也受到了影響。不只如此,還因為睡覺打呼太大聲,導致睡在旁邊的妻子也跟著睡不好,後來,家人實在看不下去,將陳先生帶到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讓他夜晚睡不好,甚至嚴重到晚上得佩戴呼吸器,才能夠好好入睡。在陳先生的身上,許多疾病造成他睡眠品質差,其根源可以說是因為「肥胖」,因此,醫院的醫生告誡他:「想要睡個好覺,你就該減肥了。」減重真的是一道相當大的課題,萬病以「肥胖」為首,不論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都與肥胖有關係。減重並不是吃藥、打針、抽脂,就能夠輕鬆解決的問題,病患必須配合醫師做好全方位的體重管理,才能避免復胖。事實上,肥胖牽扯到許多層面,例如代謝問題,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還有代謝所需要的營養素、荷爾蒙問題、腸胃道問題,以及生活習慣等,都是造成肥胖的因素。代謝、腸胃道出問題,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幾個月,陳先生的體重只增不減,在減肥這條路上處處碰壁的陳先生,已經考慮做切胃手術了,但在我看見他所做的問卷之後,發現不只是肥胖危機,連身體內的系統也出現了問題。首先,他的食量並沒有很大,因此我猜想可能是代謝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再進一步檢查器官功能,發現腸胃道功能並不是非常好,導致影響到營養素的吸收,才造成代謝出現問題。接著,我發現他有男性荷爾蒙不足的症狀,當男性荷爾蒙不足時,身體的胰島素就會產生抗性,造成糖尿病。在過去的一些檢查報告中,可以看見膽固醇、血糖的數值都是紅字,並不是在及格的標準之內。經由完整的身體檢查後,確定陳先生在代謝、腸胃道出現了問題。代謝方面,三大營養素的代謝都出現了偏差、男性荷爾蒙數值偏低,而基本的營養素像是微量元素、抗氧化維生素都不足;腸胃道方面,腸道菌叢失衡、腸漏症、腸道發炎等症狀,造成體內慢性發炎,讓體內胰島素產生抗性,進而造成肥胖。既然已經知道導致肥胖的源頭,就是逐一破解的時刻!我先改善陳先生體內的代謝開始,接著改善男性荷爾蒙、調整腸胃道,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以減少體內的發炎,加上運動與飲食互相搭配同時進行,在短短的一年內,協助他成功瘦身,擺脫呼吸器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糾纏,迎接人生更美好的未來。常見小症頭,竟會讓人睡夢中離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睡眠障礙,指的是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更嚴重的話,氣道還會完全被堵塞,使人吸不到空氣造成窒息,以男性、肥胖、酗酒,以及有服用安眠藥、鎮定劑的人,有較大機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其症狀是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打呼、打鼾」,這些常見的「小症頭」就可能會影響心血管、腦血管等重要的循環系統,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心肌梗塞!所以,睡眠呼吸中止症還被稱為是「沉默的殺手」,患者無法察覺到自己的病症,若覺得睡再多仍疲憊不堪,或是枕邊人發現有異狀時,一定要盡速就醫。多數人是因為肥胖造成呼吸道狹窄,或造成維持呼吸道通暢的肌肉張力不足而容易塌陷,也有人是因為先天下巴較小或後縮、扁桃腺或懸壅垂過大或先天顱顏缺陷,造成氣道狹小所致。案例中的陳先生是因肥胖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肥胖讓他的頸部過粗,使呼吸道變得狹窄,呼吸不到空氣就會醒過來,由於睡眠斷斷續續進行,使陳先生無法享有優質的睡眠,導致白天常常打瞌睡、精神不濟、無法專心,進而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品質。有些病患會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睡眠不足,使得身體免疫力下降、無法有效代謝,使心臟病和腦中風發生機率提高三倍,嚴重者甚至會有猝死的危險!【睡睡平安.好眠有方】◎睡眠呼吸中止症,該如何改善?一般來說,輕度阻塞性睡眠中止症,可能只需要保守治療,整理如下:◆ 減重: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即使體重減輕百分之十,也能減少呼吸中止的發生頻率,減重為治療呼吸中止的首要之務。◆ 避免酒精及安眠藥物:睡前不可飲用酒類飲料,並避免在睡前使用鎮靜安眠藥物,會使呼吸道更容易在睡眠期間塌陷,並延長呼吸中止的時間。◆ 側睡:仰躺睡覺時,較容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側躺睡覺時,發生機率則會下降,因此可以使用特殊枕頭,或是輔助側睡的道具。◆ 減輕鼻塞藥物:有鼻竇問題或鼻塞的人,應該使用鼻腔噴霧劑、呼吸貼,或是鼻塞藥物來減少打鼾,並改善氣流,使夜間呼吸更舒適。若是保守治療無法減緩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使用其他治療方式,例如:正壓呼吸器、口腔牙套矯正器、進行手術,整理如下:◆ 使用正壓呼吸器:睡覺時,使用持續性氣道正壓呼吸器,這是目前針對成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治療方式。◆ 口咽整形手術:包含懸壅腄整形手術、扁桃腺摘除手術等,針對打鼾有較明顯的效果。◆ 口腔牙套矯正器:可以減少打鼾及減輕睡眠呼吸中止發生的程度,少部分的患者則可以消除睡眠呼吸中止症。有些人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肥胖,也可能是肥胖造成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所以如果平時食量不大,也不是每天都吃高熱量食物,體重卻一直直線上升,可能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結果。總而言之,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例如陳先生是因為營養素代謝失調、腸胃道菌叢失衡,才造成他的肥胖,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最終影響到了睡眠,這些都是環環相扣,若疏忽了其中一項,都不能脫離疾病的糾纏。因此,確定自己是什麼狀況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找回健康的身體。睡眠呼吸中止症,罹患高血壓風險高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是讓我們沒有睡飽,有一類睡眠呼吸中止症名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OSA),更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許多研究證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慢性病控制不良,比如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相反地,有高血壓的患者,同時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也很高。這是因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讓患者在睡眠中反覆吸不到空氣,在不斷清醒的過程中,促成交感神經活動,引發末梢血管的收縮,導致血壓在每一次呼吸之間反覆飆高。長期下來,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於一般人,嚴重者更可能中風猝死!睡眠障礙並不是等到年老罹患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才開始回頭尋求解決方式,而是應該在年輕時就要引以為戒,注意平時睡眠的時間、睡眠效率,遠離失眠才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營養助眠對策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導致肥胖,而肥胖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因此想要調節膽固醇代謝、改善血液循環、改善心肌功能,防止血栓生成的話,就要攝取含有紅麴、魚油、輔酵素Q10、瓜胺酸等營養素的食品,才能維護血管內皮功能與彈性,不再像是隨身帶著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引爆。•建議攝取營養素:◊紅麴:含有降脂活性物質MVA(Mevinolinic acid)及有降血壓和預防老年痴呆症的活性物質GABA(Gamma- aminobutyric acid)。◊魚油:可以降低血管發炎反應,預防血管血栓形成,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凝血反應,避免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原在血管中過度凝集,形成血栓造成阻塞,讓循環功能可以順暢進行,還可以調節血脂肪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酯。因此,補充足夠的EPA及DHA,或是其他Omega-3 脂肪酸,對於調節正常的血脂蛋白及促進健康的膽固醇代謝,至關重要。◊輔酵素Q10:Q10是目前最強的脂溶性抗氧化劑之一,能防禦人體細胞的氧化損傷,包括脂質,蛋白質和DNA,保護組織細胞不受自由基攻擊損傷,包括心肌、神經系統與細胞蛋白質。◊瓜胺酸:可在人體轉化成精胺酸和一氧化氮,有助於血管內皮放鬆,改善血管彈性。◊法國香瓜萃取物:專利法國香瓜萃取物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酵素之一,能促心血管健康、減少脂質氧化,並促進一氧化氮的生成,維持血管內皮功能健康,有助於血管放鬆。同時,SOD的抗氧化能力亦能減少發炎反應。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失眠診所:整合醫學醫師、營養師教你吃出好眠力》
-
2021-11-15 癌症.肝癌
逾40歲 每年腹部超音波
肝癌病程為漸進式,慢性發炎、纖維化、肝硬化,最後形成腫瘤,而肝癌體積長大一倍時間約需4個月,肝病權威、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提醒,肝硬化患者每隔3到6個月就應做一次超音波檢查,至於一般民眾則建議6到12個月追蹤一次,就算發現肝癌,腫瘤通常不會超過3公分,來得及做切除治療手術。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肝基會今年3月推動「你今年超了沒?腹超10年計畫」,10月3日串連北中南東總計12家醫療院所啟動「腹超活動」,3小時內篩檢近2000人,其中5人疑似肝癌、79人性質不明肝腫瘤、6人肝硬化,高達56%受檢民眾脂肪肝。楊培銘表示,多吃少動,國人脂肪肝發生率逐年增加,提醒民眾定期追蹤檢查,B、C肝帶原者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遠離肝癌威脅。集結扶輪人的愛心善款,肝基會昨天為台北市社子地區5個里、30歲以上的中低收入戶民眾做免費肝病抽血篩檢、腹部超音波檢查。藝人李國超、高欣欣夫婦參與此次公益活動,李國超表示,幾年前體檢發現自己罹患脂肪肝,但並未定期追蹤,聽到專家建議,驚覺應該積極回診追蹤,因此,馬上安排健康檢查,以確認肝臟狀況。華中扶輪社社長張文彬表示,北市社子地區較多中低收入戶,肝基會免費替當地200人免費血液檢查以及腹部超音波篩檢,並傳遞正確保肝衛教訊息,這具有正面意義,提醒不少肝炎、脂肪肝患者務必定期檢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
2021-11-13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口乾舌燥難道是更年期報到? 中醫:確診乾燥症多吃甘涼蔬菜
48歲的陳小姐平時注重健康,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數月前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由於當時正值夏季,以為是天氣過熱所造成,在中秋節過後,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在早晨剛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尤其在吃完燒烤與油炸類食物之後,喉嚨感到非常不舒服,懷疑是否提早更年期,沒想到經由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什麼是乾燥綜合症?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之下完成進食。乾燥綜合症進展後期 腎臟肺臟受損賴博政醫師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許多疾病的症狀在一開始都是不顯眼,千萬不要忽視小小的症狀,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應留意身體症狀,若未改善應就醫尋求治療,避免症狀加速惡化。賴博政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痺」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賴博政醫師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乾燥綜合症患者可多吃什麼呢?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
2021-11-12 癌症.皮膚癌
天冷沒太陽也可能罹皮膚癌! 醫證實5大危險因子,你我恐正暴露其中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有許多不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保護功能,因皮膚在人體的最外層,無時無刻反覆接受溫度、日光、摩擦、細菌等物理化學生物的刺激,也會對這些刺激做出適當反應,故綜合個人先天條件及後天刺激,皮膚可能衍生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常見為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皮膚癌 與5 大因素有關依據衛福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前十大癌症中,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分別都位於第8位,且發生率逐年上升,由民國95年至民國105年,全國皮膚癌每年申報人數由2,457人增至3,627人,其中被證實的危險因子,包括紫外線的照射、慢性的砷暴露、離子輻射、慢性發炎、免疫抑制等。(推薦閱讀:頭皮癢、出現紅斑是曬傷? 醫警告「4跡象」小心是癌)ABCDE自我檢測 判斷皮膚腫塊惡性與否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一般可透過ABCDE自我檢測方式,判斷皮膚腫塊是否為惡性:A(Asymmetry)形狀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 (Color)顏色不均勻、D (Diameter)直徑大於0.6公分、E (Elevation)明顯凸起或腫塊。不論是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或是黑色素細胞癌,在確定診斷後,都必須接受完整手術切除,以避免癌症復發。(推薦閱讀:身上黑痣小心會奪命! 皮膚科醫教你用3跡象揪出「索命痣」)大面積皮膚癌 人工真皮重建顱顏部位若有大面積皮膚癌,切除的面積必須大且深。鄭旭棠說明,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依癌別不同,會建議高風險區域需達4-6釐米切除範圍,以避免癌症的復發,同時傷口須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重建手術,過去常見重建方式為植皮手術或是皮瓣重建手術,只是患者一旦年紀大、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不僅重建手術會相當困難,且常需從其他部位取得組織,再補到切除後的傷口。為了解決後續照護問題,鄭旭棠及其醫療團隊在確診為皮膚癌後,會使用局部麻醉方式進行完整的皮膚癌切除,經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組織邊緣沒有發現乳癌細胞,緊接著立即使用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經過一段時間傷口照護,順利癒合,門診追蹤也沒有復發情形。皮膚出現異狀 應提高警覺就醫鄭旭棠提醒,因人口年齡老化、就醫便利性提高、醫療進步、診斷能力提升等因素,國內皮膚癌發生率持續上升,且以高齡患者居多,但皮膚癌多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死亡率遠低於其他癌症,呼籲若察覺皮膚癌早期症狀,如有形狀不對稱、不規則或顏色特異等腫塊,都要提高警覺不可輕忽。延伸閱讀: ·注意身上不尋常的黑痣! 專家揭「多數人都忽略的部位」小心是癌 ·為何傷口久不癒合? 小心皮膚癌惹禍!醫曝「常見症狀」 
-
2021-11-03 癌症.其他癌症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許多人聽過膽囊結石,發作時痛到在地上打滾,但膽囊也可能長出壞東西,台灣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膽囊癌。膽囊位於腹腔深處,很難透過觸診發現異狀,不少患者是在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右腹出現腫塊、黃疸等不適症狀時,就醫檢查才確診。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民眾,女性多於男性,約3比1,有些人以為膽石症或膽囊炎症狀為主要表現腹痛、噁心、嘔吐,但也有病人則完全沒有症狀,在健康檢查時,影像檢查才意外發現罹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發生膽囊癌的原因至今依然不明,有著各種假設,例如,膽石症之慢性刺激、膽汁滯留、感染原、炎性腸道疾病,或者原先良性腺瘤惡化而來,但均未能證實。至於膽結石是否會導致膽囊癌?賴基銘指出,長期追蹤無症狀膽石症患者,僅有不到百分之1之病人罹患膽囊癌,因此這項說法是否可信,仍有待證實。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衛教資料則整理出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女性▸年紀大於65歲▸肥胖、高血糖▸經常曝露於致癌物之中(如戴奧辛、吸菸等)▸膽囊腺瘤、膽囊鈣化▸原發性膽道硬化症▸膽囊慢性發炎▸慢性感染沙門氏菌或幽門螺旋桿菌▸先天性膽道囊腫▸不正常的膽管胰管接合如何診斷出膽囊癌?臨床顯示,超音波掃描是診斷膽囊癌的最佳工具,方便可行且不具侵襲性,目前為篩檢膽囊癌的第一線工具。確診後,以手術切除為主,預後還不錯,但如果癌細胞轉移至肝臟、肺臟、骨頭等其他器官,術後還需合併放療、化療,療效較差。賴基銘表示,膽囊炎、膽結石、磁化膽囊、膽胰管合流異常都是膽囊癌的高危險因子,一旦發現膽囊疾病,應積極治療,如果膽囊內有息肉或息肉樣病變,則需定期追蹤檢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1-0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近40萬名長者肌肉量不足 專家:運動、營養缺一不可
有肌肉才有力量,避免老後失能或生活品質受影響,預防肌少症非常重要,根據最新亞洲共識,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必須雙管齊下。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說,運動應有氧及無氧運動並進;營養不可或缺,攝取蛋白質最重要,腎功能正常的人,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的攝取量,可增加肌耐力,降低肌肉內脂肪。人體骨骼肌肉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四十,肌肉量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彭莉甯說,從握力、走路速度、肌肉量等肌少症定義標準,常以65歲作為分界點,隨著年齡增長,80歲以上老年人的肌少症比率顯著增加。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有400萬人,依亞洲長者肌少症盛行率10%推估,台灣有近40萬名長者為肌少症族群。彭莉甯指出,全球藥廠雖積極研發增加肌肉的藥物,但至今尚未成功,主要是肌少症4項指標,肌肉量、活動力、握力及體力,藥物須同時改善兩項以上,但目前研發藥物只能改善一項,例如某一種藥物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該藥物雖讓受試者增加肌肉量,但肌力卻未明顯增加。運動:有氧+無氧同時進行彭莉甯說,為提升及維持年長者肌肉量、生活品質及活動功能,現已形成由運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在運動方面,應同時進行有氧及無氧運動,有氧運動包括快走等,以訓練心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無氧運動則利用啞鈴、彈力帶、水瓶等,從事阻抗運動,進而訓練背部、大腿、手臂等肌群,以達到刺激肌肉生長、對抗肌肉老化。彭莉甯舉例,若一名65歲以上長者要從事運動,如果體力還可以負荷,建議一周運動3至5天,有氧運動為快走20至30分鐘,讓呼吸、心跳加快一些,而體力不佳者可以外出多走路,70歲以上長者可以在家扶著椅背原地踏步,並試著把腳稍為抬高,增加運動量。無氧運動可藉由舉啞鈴或水瓶來做阻抗運動,但應依個人肌力不同,選用適切重量的物品,如舉20次水瓶感覺很輕鬆,就可以再增加重量;彈力帶則依訓練不同肌群,採用不同運動方式,如將彈力帶套住雙腿,大腿再向外進行開合運動,此為訓練大腿外側的力量。飲食:均衡攝取,蛋白質很重要彭莉甯強調,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也不可或缺,其中以蛋白質最為重要,其用途為增加肌肉量,但年長者可能因牙齒咀嚼功能下降,咬不動肉類,或考量健康因素不願吃肉,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依國際研究指出,僅有三成長者的蛋白質攝取量,可達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的標準。以營養補充品提高蛋白質含量,是否有助提升年長者肌肉量?彭莉甯表示,若飲食提高蛋白質攝取比例,可能影響腎功能及加重體內慢性發炎,因此攝取蛋白質應維持每人每天每公斤1.2克的標準,無需大幅提高,即可增加肌耐力,同時可降低肌肉內脂肪。彭莉甯舉例,如一名體重50公斤的65歲以上長者,每天需攝取蛋白質60克,依此規畫菜單,至少要攝取6份蛋白質,可分為早中晚餐各為兩份,如早餐喝一杯240㏄的豆漿或牛奶,搭配一顆荷包蛋,中餐吃一塊手掌大小的魚類,晚餐吃一盒裝豆腐,即達到一天所需的蛋白質,但建議多搭配肉類、海鮮等食材。彭莉甯說,如年長者常吃的皮蛋豆腐一份為3份蛋白質,2個凍豆腐或三角油豆腐為一份蛋白質,年長者應多了解食物蛋白質的含量搭配攝取;根據一項針對2000名長者攝取蛋白質的研究發現,蛋白質攝取愈接近足量,肌肉量減少的情況最少。營養補充品: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研究也發現,補充營養補充品也可增加肌肉量。彭莉甯說,白胺酸為負責肌肉生長的氨基酸,透過以白胺酸為基礎的營養補充品,臨床試驗發現肌肉量增加,但此營養補充品須在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因運動後肌肉常有損傷,適時補充可達到修補肌肉及刺激肌肉生長。年長者肌肉流失可能與體內發炎有關,研究發現荔枝萃取物「寡酚」具抗氧化、抗發炎效果,可以阻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生長及肌耐力,並降低肌肉內脂肪。彭莉甯指出,以荔枝萃取物「寡酚」為主要成分的營養補充品,可能對於代謝與肌肉有正向影響。彭莉甯提醒,年長者要增加肌肉量,維持肌肉健康,一定要先以運動打底,應同時進行有氧及無氧運動,再搭配均衡飲食,攝取足量蛋白質;而對攝食功能和吸收能力不好的長者,可補充含有白胺酸等成分的營養補充品,遠離肌少症威脅。2招防肌少症預防方法功效增肌運動1.有氧運動:一周運動3至5天,每次快走20至30分鐘;70歲以上長者在家扶椅背原地踏步2.無氧運動:利用啞鈴、彈力帶、水瓶等做阻力運動訓練心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對抗肌肉老化飲食營養1.蛋白質:每天攝取蛋白質60克,亦即6份蛋白質,可早中晚各兩份,蛋白質食物包括豆漿、牛奶、蛋、豆腐、魚、肉、海鮮等2.營養補充品:補充含白胺酸、寡酚營養成分的營養補充品阻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量>>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zpekzn3AXRWZH1Bf8
-
2021-11-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靜脈曲張併發血栓 機率高5倍
桃園曾姓男子多年靜脈曲張未曾治療,近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原本鼓突靜脈曲張血管開始出現紅腫硬塊,不僅範圍擴大,更造成不良於行;中壢天晟醫院靜脈曲張中心醫師林哲安發現,曾男罹患慢性靜脈曲張併發淺層血栓靜脈炎,所幸及時治療才未擴散惡化。林哲安說,據統計,靜脈曲張患者併發血栓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但與有無接種疫苗沒有顯著關聯性,疫苗導致的血栓主因自體免疫問題,和臨床上的血栓不盡相同。臨床上併發血栓有3大要素,首先是血管收縮功能退化,靜脈血液無法對抗地心引力順利回流心臟代謝,長期滯留鬱積於下肢;其次,靜脈曲張血管長期承受超過正常壓力,血管扭曲變形至受損而慢性發炎,外觀常呈現白色膨大;第3,當患者因水分攝取不足、感染、癌症等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此外,患者搭乘長途飛機或久坐不動、熬夜、頻繁泡溫泉甚至攀爬百岳高山,都會促進靜脈血栓生成。林哲安呼籲,靜脈曲張為慢性、持續惡化的血管疾病,當病程尚未進展至嚴重不可逆程度時,應及早治療,避免靜脈曲張嚴重併發症,如血栓靜脈炎、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即使尚未治療前,建議病友也要多補充水分、規律活動、穿著醫療級彈性襪預防血栓生成。
-
2021-10-3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好不好 不能憑感覺 一定要健檢
孩子問阿公。「你們結婚那麼久了,還有感覺嗎?」就好像門診不少病人問醫師:「醫師,你說我有B型肝炎,我怎麼都沒有感覺呢?」得了急性B型肝炎,有些人沒感覺,有些人會覺得像感冒一樣,有些人厲害,眼睛變黃,皮膚變黃色,甚至會演變為猛爆性肝炎。好比在古代,結婚通常是初戀的開始,興奮有感覺的居多,等到老夫老妻了,初期的興奮期慢慢淡化,就好像如果急性B肝過了變成慢性肝炎,通常就沒有感覺一樣,因為B型肝炎病毒與人體和平共存,肝指數通常正常。但有些人會慢性發炎、急性發作,就好像結婚蜜月期過了雙方會偶爾吵吵鬧鬧一樣,其他時間大概是平淡無感。此外,B肝病毒可能無聲無息潛伏在肝臟內,有一天肝癌長出來,長肝腫瘤時也沒有感覺,等到有感覺可能就是肝破裂出血引起劇烈腹痛,或肝臟功能不能負荷,初期出現黃疸,或肝癌太大了,開始體重減輕,這時求醫診斷才知道是肝癌末期了。因此,沒有感覺不代表沒有B型肝炎,也不代表肝臟正常,也不代表沒長肝癌,因為肝臟內部是沒有痛覺神經的,加上只要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還在,就可處理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所以,判斷肝好不好,不能憑感覺,一定要抽血驗肝功能及胎兒蛋白,同時做超音波檢查。同樣的,婚姻有沒有感覺,不能看外表,也就是婚姻雖然久了,但也許感情還很好。也許到了一個互相平衡各自為政的時代,或等到有一天發現有一方出軌了,才會有感覺,才會大吵大鬧。就好像長了肝癌,才知道B肝病毒還存在你體內一樣。因此,感覺常常是錯覺,有識之士應該明察秋毫,知其中奧妙,才能擁有彩色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1-10-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朱高正癌逝 久坐、不運動、晚睡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
前立委朱高正晚間因大腸癌病逝,前立委林正杰晚間在臉書證實「民主戰艦朱高正7點多病逝」。大腸癌是常見癌症,包括資深藝人賀一航、綜藝祖師爺豬哥亮、Makiyo媽媽、劇場大師李國修、心海羅盤主持人「葉教授」等,還有漫威英雄片「黑豹」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都因不敵大腸癌而辭世。衛福部去年底公布,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1萬5千例案例,連續十三年居十大癌症之首。根據「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 「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醫師提醒,大腸癌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篩檢,而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國人飲食西化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更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報導如下: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出現大便帶血或體重減輕等,多數已非早期。不過,大腸癌與年齡、人口老化、生活環境、飲食西化、家族史、缺少運動、吸菸等因素有關,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邱瀚模說,台灣每年新發生1萬5千名大腸癌患者中,透過篩檢發現占三分之一,呼籲50歲至75歲民眾把握機會,每兩年接受定期篩檢。定期篩檢率若年提升到五成甚至七成,大腸癌死亡率可望降到更低。若檢出疑似大腸癌,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治療並定期追蹤,存活率相當高。50-85歲好發 有家族史傾向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瘜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會增加;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非吸菸者高。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高危險群 肥胖不運動、愛吃紅肉邱瀚模說,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國人飲食西化又愛吃夜市食物,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加工品多 吃素未必能防腸癌那麼吃素是否可預防大腸癌?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兩大檢查 揪出腸癌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1.糞便潛血檢查夏季高溫 檢體陽性率下降時序已入冬,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今年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2.大腸鏡檢查完整檢查 一定要做「全大腸鏡」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是將大腸鏡管子從肛門進入直腸,經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直至盲腸。檢查過程中透過影像傳遞至電腦,醫師可即時診斷大腸內壁有否異常或病變。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
-
2021-10-21 醫療.自體免疫
以為是更年期 48歲婦人常眼乾舌燥其實是患乾燥症
48歲的陳小姐平時注重健康,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數月前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不但在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可多吃甘涼的蔬果及少熬夜改善。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之下完成進食。賴博政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至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痹」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賴博政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另外,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
2021-10-20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只要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破解迷思
「關節痛,忍一忍就好?」「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迷思1:類風濕因子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李惠婷醫師表示,因為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甚至有些腫瘤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若檢驗發現類風濕因子RF陽性時,還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其他的抽血檢查來判斷。李惠婷醫師說,單純只有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代表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2:只要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表現大多是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也有其他疾病可能發生對稱性關節炎,李惠婷醫師舉例,像是很常見的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關節的侵犯,而造成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典型的表現是同時侵犯雙側相同的關節,使關節腫脹不適,而且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患者於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的狀況可能持續超過一個小時,較嚴重時甚至無法拿牙刷、擰毛巾。若關節炎持續超過六週,還會抽血檢驗發炎指數、類風濕因子RF、CCP抗體等,李惠婷醫師解釋,每個病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臨床上會依據受侵犯的關節、關節症狀、關節外症狀、持續時間、抽血檢查等,做整體的評估。迷思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聽說要多進補、多吃健康食品來提升免疫力?「這是錯誤的觀念!」李惠婷醫師說,「有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就會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補品、健康食品,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亂掉了,而處於發炎的狀態,進補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李惠婷醫師,早期藥物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非常重要,愈早治療,愈有機會控制病情,建議應該要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迷思4:聽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不用吃藥?早期藥物介入有助於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李惠婷醫師說,部分患者會嘗試飲食或民俗療法,拖了半年,發現關節還是持續發炎才回到門診,結果關節已經遭到破壞。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迷思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得吃很多類固醇?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是免疫調節劑,通常會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李惠婷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一至兩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因此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部分病人在接受免疫調節劑、止痛藥、類固醇的治療後,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就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李惠婷醫師說,「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關節的發炎跟破壞,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幫病人申請使用。」類固醇並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劑量,並停止使用。李惠婷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活性調整藥物,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患者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迷思6: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打針一定比吃藥好?針劑和口服藥的作用機轉不同,都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預防關節變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合適的藥物。迷思7:一定要打生物製劑嗎?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用?生物製劑有很多種,治療機轉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抑制T細胞活化,有些可以抑制B細胞活化,有些可以與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結合,以抑制發炎反應。李惠婷醫師說,假使免疫調節劑的效果不如預期,才會申請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目前藥物選擇很多,重點是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迷思8:使用生物製劑需要經常換藥?使用生物製劑時,醫師仍會根據病人的症狀做調整,李惠婷醫師說,可能轉換到第二種、第三種,才會找到適合的藥物。申請生物製劑之前都必須評估病人的共病症、使用的安全性,李惠婷醫師說,「我們都會跟病人討論,最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接受治療的配合度,如果可以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迷思9: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即使是在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李惠婷醫師提醒,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醫師會根據症狀適時調整藥物。迷思10: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A就不適合運動嗎?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怕痛,或是已經有關節變形,所以就不敢運動。李惠婷醫師說,其實維持適度運動對患者很重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度。患者可以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依照身體狀況設計運動處方,足夠的暖身及伸展,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原文:
-
2021-10-1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椎弓骨折「等」一下! 水介質震波「免」開刀
一位年近40歲的造船人員,近半年來總感覺腰痛而誤以為是太累,直到已無法久坐久站,甚至坐立難安,才趕緊前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就醫,經院長楊椒喬診斷為腰椎椎弓骨折。由於他擔心開刀治療會影響工作生計,楊院長因此建議他接受非侵入性的水介質震波治療,不僅能紓緩疼痛並促進骨癒合,且讓患者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半夜不會再被痛醒,感覺輕鬆又滿意。收治病例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指出,病患因工作需搬重及彎腰,半年前開始出現腰痛,因為不是明顯劇痛,所以忍著沒有馬上就醫,但是痠痛感一直都在。直到最近或站或坐,痛到無法超過5分鐘,嚴重影響活動,甚至影響睡眠品質。楊椒喬院長指出,經X光檢查及診斷發現,病患的第五腰椎椎弓出現骨折。由於椎弓本身構造比較細的關係,很容易因外力影響而產生椎弓骨折,且骨折通常發生在末節腰椎,一但骨折容易產生反覆的背部疼痛。因椎弓骨折穩定性相對不好,支撐體重的能力會更差,漸漸的就會造成椎骨前後移位,若造成移位可能需要手術,採鋼釘固定治療。由於病患想避免開刀而維持工作生計,楊椒喬院長因此建議他接受水介質震波治療。因為水介質震波治療是非侵入性的,能避免開刀的高風險,且患者無需面對術後需花時間復原。其原理是利用機器產生的高能量震波,把壓力及能量聚焦傳遞到慢性發炎或已鈣化的骨骼或軟組織上,促使組織代謝循環、微血管新生,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能紓緩疼痛並促進骨癒合,對椎弓骨折病患是治療上的新選擇。病患的震波施打處在經專業定位後,接受每周一次約4000發的進階震波治療,共接受11次的治療、約兩個多月時間後,病患已有明顯的症狀改善。不僅不再坐立難安,並且可以一覺到天亮,半夜不會再被痛醒了。
-
2021-10-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日男射血精嚇壞 醫生查出射精管結石小蝌蚪出不來
36歲日籍男子因射精射出帶血精液引驚慌就醫,醫檢發現精液中竟無精蟲恐致不孕,原來是射精管結石堵塞致微血管出血,經雷射碎石治療,終讓精蟲能順利外放並解決了蟲蟲危機。衛福部立台北醫院新聞稿表示,近期有日籍男子以衛生紙與塑膠袋包覆帶血精液求診,由於日男中文不通,在醫護人員辛苦地手機翻譯日文、比手畫腳示意與搭配簡單的英文溝通後,才順利完成精液分析檢查與泌尿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精液中竟完全沒有精蟲,恐致不孕。醫師蔡伊達表示,日男血精的狀況常見結石、儲精囊炎、高血壓、慢性肝病等引起,經安排精囊鏡檢查發現射精管出口被數顆結石塞住,於是採雷射粉碎結石治療後,回診精液分析檢查發現精液量恢復正常、精蟲數也從零增加至數千萬隻,讓日男恢復笑容並感謝醫師。蔡伊達表示,血精合併阻塞性無精蟲症很少見,大部分血精只是良性儲精囊發炎或射精時微血管破裂出血,像此案例必須進行儲精囊鏡碎石治療,查遍國內外文獻實屬不多見。他表示,射精管結石常常是慢性發炎的結果,由於射精管跟儲精囊寬度只有0.1至0.4公分,因此血精合併阻塞性無精蟲症在診斷跟手術治療上,對泌尿科醫師而言都是挑戰,能夠幫助男子順利喚回數千萬「小蝌蚪」也感到很開心。
-
2021-10-0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熟女「卡卡」難梳頭、扣內衣?就醫讓肩膀「解凍了」
五十肩並非只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台中市一名40多歲婦女前陣子因右肩疼痛、「卡卡」的,連梳頭髮、扣內衣等動作難以順利完成,甚至睡覺壓到右肩而痛醒,經向衛福部台中醫院復健科醫師李麟求診,確診為冰凍肩,即俗稱的「五十肩」,在接受一系列的復健療程後,肩膀終於「解凍」,重拾昔日的生活品質與歡樂。醫師李麟說,五十肩並非只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臨床上40歲左右女性並不少見,醫學上稱為沾黏性關節囊炎,即肩部關節囊慢性發炎,產生囊壁的增厚沾黏,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伴隨程度不一的疼痛,舉凡手高舉拿物品、梳頭、扣內衣、洗澡等變得困難重重。李麟指出,五十肩的發生原因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原發性五十肩,發生原因不明,第二類次發性五十肩,通常是因為旋轉肌腱撕裂、肩部外傷等原因所間接導致。治療主要是以止痛消炎,通常以口服藥物搭配物理復健治療,如電療、熱療、低能量雷射光療等,促進局部循環並增強組織的修復來達到症狀緩解。此外,物理治療中的徒手治療也可以藉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協助將患側肩部關節囊的沾黏以活動拉開,讓筋膜能夠放鬆而產生更好的治療效果。如果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可以接受肩關節內注射治療,或是到骨科接受關節鏡的手術治療。李麟呼籲,若有肩膀活動受限,甚至疼痛的民眾,建議要及早就醫評估。另外,五十肩的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保養並維持適當的運動習慣,才能避免惡化及復發。
-
2021-10-07 養生.聰明飲食
「糖上癮」不只增加體重 營養師揭4大健康問題
●吃甜食,讓人感到幸福愉悅●糖吃過量,恐「糖上癮」●當心血管阻塞、認知功能受損吃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吃下糖後,人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及血清素,讓人感到愉悅,但是這種短暫的幸福感並不是好事,因為身體會漸漸習慣,要求更多的糖分,才能得到更多的愉悅感,讓人不知不覺會愈吃愈多,出現「糖上癮」。吃太多糖,除了體重增加外,身體還易發生4大健康問題,因此平常飲食應該避免過量攝取精緻糖。1.加速皮膚老化、冒痘痘「糖吃過量」會讓人皮膚老化,出現臉色黯淡、毛孔粗大、長痘痘、頭皮出油、髮量減少問題。攝取過量的精緻糖,會使血液中的糖附著在蛋白質,產生糖化終産物(AGEs),不僅破壞維持肌膚緊緻的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讓人提早出現皺紋,皮膚易出油、長痘痘、防護力下降,招架不住紫外線等的外部侵害。2.增加血管壓力附著在血管的糖化終産物,會使血管發炎、生成斑塊阻塞血管壁,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當血管愈來愈窄,心臟需要更大的力氣才可以推動血流,於是血壓跟著高起來,形成高血壓;更讓人擔心的是,一旦斑塊堆積狹窄的血管,還可能造成心腦血管問題,引起中風、猝死的可能。3.讓人沒精神甜食雖然可以讓人感到幸福,但研究發現,這種愉悅感只能維持30分鐘,高糖飲食卻會造成氧化傷害,誘發身體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引起慢性發炎。尤其人在消化醣類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幫忙,而B群是掌管能量產生、維持精神的重要營養素,因此,當身體大量耗用B群、又得加班忙著代謝發炎物質,人就容易攝糖過量,進而常會感到倦怠、無力。4.影響認知與情緒研究發現,汽水喝越多的孩童,越易出現攻擊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另一份研究則發現,每天都吃甜食的孩子,在34歲時成為暴力犯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三倍;且大量的游離糖,也會抑制大腦神經的突觸發展,造成認知功能的受損,尤其是海馬迴,進而妨礙學習和記憶能力,甚至進展成失智症。
-
2021-10-06 養生.營養食譜
減肥長期吃水煮餐狂掉髮?醫示範改造水煮餐,健康速速瘦
長期只吃水煮餐容易便秘掉髮,結果還沒變瘦?給大家看看我平常都怎麼吃。今天是萬里無雲的九月天,上完課準備回家吃飯了。全部都自己煮太花時間,所以我採取的是折衷的做法:自行改造水煮餐。 吃水煮餐的問題是蛋白質和油脂不夠而澱粉太多油脂是合成荷爾蒙的必須成分,低油飲食會導致睪固酮和雌激素降低,造成皮膚乾燥和便秘等問題。長期低油飲食,脂溶性維他命ADEK的吸收變差,還會影響到視力,皮膚粘膜,甚至鈣質的吸收。由於水煮餐澱粉含量高,如果沒有搭配運動,減重的效果也不會很好;就算有搭配運動,由於蛋白質含量不夠,又很容易餓。 自行調整水煮餐的營養比例最常見的水煮餐餐盒,通常是一塊雞胸肉,和肉差不多體積的蔬菜,和一碗左右的飯。為了方便,我會點水煮餐來自行加工。 1.增加蛋白質 水煮餐的雞胸肉,只有我一餐蛋白質應攝取量的一半而已,所以我會再加上一盒豆腐,一份豆漿,或是一包植物蛋白奶。 2.降低澱粉水煮餐的澱粉量對我來說,在減脂期要減少一半左右。教大家一個簡單增加飯量的方法:把一半的飯,和一顆蛋下鍋乾炒,做成炒飯,起鍋後又是一碗的飯量囉。沒辦法下廚,可以盡量改成根莖類蔬菜,搭配堅果。3.增加油脂水煮餐的蔬菜量多不油膩,是最優秀的部分;我真的很怕自助餐那些油膩膩的蔬菜。油脂不是不好,但是不好的油脂要人命,長期吃富含omega-6的大豆油和葵花油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可以儘量挑選鯖魚或鮭魚,或是h在家裡可以淋一點橄欖油或苦茶油,來增加好油脂的攝取。 【本圖文已獲作者授權引用,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
2021-10-05 該看哪科.皮膚
抗異大作戰/生物製劑助15歲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考上第一志願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五場「皮又再癢?兒童照護大公開!」精彩回顧https://lihi1.cc/OcQsj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皮膚病,醫師建議,異膚症狀慢性且反反覆覆,家長要有耐心陪孩子長期作戰,並把握黃金治療期,盡早在成長階段積極治療,平時則從飲食、清潔和環境等三大面向,做好日常的皮膚保養。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第五場「又皮再癢 兒童照護大公開」,由馨蕙馨醫院兒童氣喘過敏科主任馮文彬主講,並由身心治療瑜珈老師林淑鈴介紹瑜伽動作,緩解異膚帶來的身心壓力。典型症狀:皮膚乾燥、紅疹、脫屑馮文彬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在不同年紀的症狀略有不同,第一個特徵是明顯的皮膚癢感,其次是症狀慢性且反覆出現,慢性定義是指嬰兒期持續兩個月以上,其他年紀持續六個月以上。典型症狀包括皮膚乾燥、紅疹或脫屑,且症狀左右對稱,甚至角質增厚出現魚鱗或苔蘚變化。嬰兒的病灶多出現在臉頰,手腳的外側,大一點的孩子多半出現在手腳關節的彎曲處和手掌。馮文彬建議,一旦孩子有以上症狀,且其他家人也有過敏疾病史,家長就要高度懷疑是異位性皮膚炎,盡快就醫檢查。有家長認為,隨著孩子長大,異膚症狀會自動改善,因此童年階段不必積極治療,馮文彬說,異位性皮膚炎若發生在嬰幼兒,的確六至七成長大後症狀會緩減,但如果小時候不積極治療,長大後改善的幅度較低,會影響日常生活且造成外觀問題,影響孩子的學習注意力和社交,有的孩子更因此內向退縮,甚至憂鬱。慎防合併過敏性鼻炎 氣喘尤其,嬰幼兒如果有異位性皮膚炎,較大之後會有氣喘和鼻子過敏。馮文彬說,目前台灣統計發現,七歲以上仍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有六成機率會合併其他過敏病症,半數是過敏性鼻炎,三成是氣喘,另兩成是兩者兼具。因此,把握孩子的黃金治療期格外重要。馮文彬表示,傳統治療方式採用外用藥膏及類固醇藥物,對中重度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劑,近年國際藥廠開發出生物製劑,對中重度患者治療效果不錯,目前國內開放12歲以上病友使用,適合做為中重度異膚孩子的長期治療選項。馮文彬曾收治一名15歲的重度異膚患者,長期且反覆發作的症狀令這個國中生失去信心,雖曾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但副作用多且要常常抽血,讓他極度抗拒治療,最後經醫師和家長溝通,說服男孩嘗試生物製劑,結果在短短一到兩個月後,異膚症狀大幅改善,皮膚幾乎不會癢,男孩也因為病情穩定,睡眠和生活恢復正常,後來順利考上第一志願。長期抗戰做好皮膚保健除了藥物治療,日常照護也是控制異膚病情的關鍵,馮文彬建議家長先從飲食做起,多讓孩子嘗試多元的天然食物,即使是蝦蟹奶蛋花生等易敏食物,也不妨少量嘗試,如果孩子吃了沒有過敏現象,便不必刻意忌食,畢竟這些食物都有豐富的營養。日常保養的第二大重點是點清潔和保濕。馮文彬說,洗澡水溫應盡量控制在攝氏35、36度,並適量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清潔沐浴用品,只用清水洗澡將無法徹底清除皮膚上的油脂汙垢,容易促進細菌孳長進而造成皮膚感染。另要視孩子的皮膚乾燥程度,再根據天氣、季節和活動狀況,調整使用不同的乳液產品塗抹皮膚,做好保濕。 第三,要注意環境中的刺激物。馮文彬說,塵蟎、二手菸、空氣汙染等環境過敏原和刺激物,都對孩子不利,應盡量避開,家長也可購買溫溼度計,讓家中維持在濕度60%、溫度26度左右,打造皮膚舒適的環境接種新冠疫苗前 先和醫師討論最近全台青少年開始施打新冠疫苗,也讓家長擔心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是否適合。馮文彬說,整體而言,中重度異膚患者可接種,但較不適合在大型接種站或學校施打疫苗,最好和主治醫師討論後,安排在醫療院所施打較安全。 他也提醒,如果異膚病友正在急性發作期,或是近兩周內曾使用口服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或其他注射藥物,應暫緩施打,先和專科醫師討論。而在接種新冠疫苗後,異膚患者可能因為停藥或疫苗免疫反應,病情會變得不穩定,馮文彬說,這時應依照醫師指示調整用藥並且規則回診。3組瑜伽動作 放鬆身心異膚患者的搔癢、紅疹常集中在關節處造成緊繃,家有異膚的孩子,也成為親子共同的生活壓力,瑜伽老師林淑鈴建議,不妨透過三種不限年齡和場地的簡單瑜伽動作來舒緩筋骨,親子一起延展肌肉,透過胸腔的擴張,讓呼吸放鬆,自律神經穩定下來,將可降低焦慮,尤其適合在睡前進行,將有助入睡,提升生活品質。一、樹式側彎:經由手臂、腋窩伸展,加強血液循環,使皮膚代謝力更好,使膚質穩定。二、貓式伸展:打開呼吸循環空間、伸展腋下促進肺經穴位按摩,促進身體內外良好循環。三、貓牛式呼吸:異膚患者皮膚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情緒易敏感脆弱,身心處於焦慮耽憂之中,因此調節呼吸、靈活脊柱造血代謝能力、緩解煩躁不安情緒,強化身心安定,也有助於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復發頻率及影響程度。●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社團訊息●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抗異大作戰系列講座精彩回顧
-
2021-09-30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天氣熱戴口罩老是長痘痘?中醫:這樣用黃連消腫痘特有感
青春痘是許多人心裡的痛,有些人可能從小就作為戰「痘」勇者不斷找尋各式秘方,也有人因為生活壓力大、作息改變而突然冒腫痘,特別是自從新冠肺炎爆發後,戴口罩成為民眾的防疫新生活習慣,許多人不禁哀號:「痘痘更加猖獗了怎麼辦?!」PTT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使用「黃連消腫痘」的心得,說自己使用黃連後,痘痘只要兩、三天就會消除,讓許多愛美人士心癢癢,紛紛跑來中醫診所詢問,究竟黃連是不是戰「痘」仙丹呢?黃連確實可以消痘痘,但是卻要看體質夏天天氣炎熱,許多人愛喝冷飲、吃炸物或吃辣,卻沒想到反而引來痘痘大軍......我們都知道黃連是出名的清熱解毒中藥材,這種飲食所帶來的上火青春痘,是否能用黃連來消炎?其實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先判斷你的體質是否合適!以黃連的清熱退火功效來說,中醫建議實火型發炎的痘痘患者,才可以用黃連來消除痘痘;但如果體質是虛火型發炎,則千萬不要用黃連,以免讓痘痘更加嚴重!什麼實火痘、虛火痘?長痘痘還有差治療病症講求找出原因、對症下藥,青春痘的引起原因有許多種,當然應對方式也不同。實火以西醫的角度來說,就是急性發炎,而與之相反的則是虛火(慢性發炎),而想要確認自己的體質和長痘原因,你可以參考以下幾個症狀來分辨:實火痘(急性發炎): 通常是因體質燥熱或飲食油膩辛辣,而出現眼睛紅腫、眼屎增多、怕熱口乾、喜歡喝冷飲、舌紅、舌苔黃,平時容易流鼻血、牙齦腫痛、有口臭、尿少色黃、便秘。虛火痘(慢性發炎): 通常是因營養失衡、壓力大熬夜失眠或免疫力失調,而導致雙眼乾澀、眼睛容易疲憊、看不清、舌紅但舌苔少,平常有可能伴隨耳鳴、痘痘反覆發作、潮熱盜汗、手腳心熱、容易感到疲倦。只有實火痘適合用黃連清熱退火,常見處方是黃連解毒湯、黃連膠囊、黃連膏等等;反之虛火則不適合,因為黃連本身屬於寒性藥材,若用在虛火體質上,會使人陰虛加深、燥熱更甚,導致青春痘更加嚴重。黃連消痘痘的原理是什麼?對身體會有害嗎?黃連味苦、性寒,屬於「清熱藥」,科學研究證明黃連含多種生物鹼,能有效抵抗細菌,尤其適合用來治療細菌型皮膚病,幫助腫痘消炎舒緩。(更多黃連可治療的疾病,可參考這篇文章:黃連不只清熱解毒,竟然還是中藥界的「阿斯匹靈」!)不過,正由於黃連本身屬於寒性藥材,因此若身體虛寒,陰虛津傷者都不建議服用,尤其以下這3種人更要特別留意:1. 孕婦、哺乳期間、嬰幼兒慎用。2. 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如環孢黴素(Cyclosporine)、降血糖、降血壓藥物。3. 對黃連成分或是其他草藥過敏此外,許多女孩子月經前後荷爾蒙變化也特別容易長痘痘,針對月經期間的女性,中醫建議是最好不要自行使用黃連,因為此時使用黃連有可能會造成月經排出不順、經痛的現象!而黃連本身也不適合久服或過量服用,容易傷脾胃。那要怎麼確認黃連的用量?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就醫由中醫師進行診治,千萬不要自己當鍵盤醫師,以免耽誤病情喔!
-
2021-09-08 該看哪科.耳鼻喉
棉花棒挖耳垢不小心戳破耳膜 耳膜穿孔需要修補嗎?
造成耳膜穿孔的原因很多,在急性方面有可能是家暴、潛水或不當使用耳用棉棒,抑或是中耳通氣管術後自然排出後遺留之穿孔,在慢性方面則多半是慢性中耳炎所造成。單純耳膜穿孔多半合併有輕度的傳導性聽力障礙,但慢性中耳炎拖久了,也可能合併有膽脂瘤以及中重度傳導性或混合性的聽力障礙。在急性耳膜穿孔這一部份,通常不需立刻手術,可至少觀察一個月。若穿孔面積小於 50%,多數耳膜會自行痊癒,亦可在耳膜上貼一小紙片加速耳膜的癒合。若耳膜穿孔過大或一個月後耳膜未自行癒合,則需施行耳膜修補手術。至於慢性中耳炎的穿孔則較複雜些,小於約 25% 的穿孔,宜先評估其耳咽管功能,若耳咽管功能不佳,貿然將穿孔補起來,病人可能反而會有悶塞感。此時可用一小紙片將病人的耳膜穿孔貼住(paper test)先測試其感受,若反應良好,則可考慮進行耳膜修補。慢性中耳炎的起因,包括:重覆急性中耳炎的後遺症、耳咽管通氣不良、顱顏異常(例如:唇顎裂等)、鼻咽癌放射線治療後、抑或是慢性耳膜發炎,例如:長期黴菌感染等。耳膜穿孔又有二種狀況,一為流膿耳,一為非流膿耳。流膿耳表示中耳腔有持續發炎的狀況,應先給予抗生素,包括口服及耳滴劑。根據統計,慢性中耳炎最常見的為綠膿桿菌,抗生素應以涵蓋此菌為主。分泌物之實驗室細菌培養也很重要,在給予抗生素一週後若症狀沒有改善,則應做高解析度顳骨斷層檢查,看看中耳或乳突是否有肉芽、膽脂瘤或慢性中耳炎的狀況。頑固性耳漏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1)多重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2)非結核分枝桿菌 (NTM)感染、(3)嗜伊紅性中耳炎 (Eosinophilic otitis media)、(4)IgG4 免疫球蛋白缺少症、(5)壞死性外耳道炎併中耳及乳突侵犯。若為非流膿耳,且純音聽力檢查氣骨導差在 30 分貝以內,不必做電腦斷層檢查;若氣骨導差大於 30 分貝或病史超過五年,還是建議做電腦斷層,評估一下中耳聽小骨鏈之結構及乳突發炎的狀況。耳膜穿孔修補的目的,最重要是改善慢性發炎的狀況,第二才是改善聽力,特別是慢性發炎病史過久,聽小骨鏈發生硬化現象,此時聽力改善就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了。當然重建聽小骨鏈改善聽力也是耳科醫師追求的目標,耳膜本身有放大音聲及緩和噪音的功能,一旦耳膜穿孔,常年受噪音影響,聽覺會較正常人退化地快,特別是高頻的部份,耳鳴也常常伴隨而生。因此耳膜的修補有其必要性;除改善聽力,減少耳漏的困擾,在生活上不必擔心洗頭耳朵進水,游泳或潛水也不再有煩惱。耳膜修補的方法如下:一、若耳膜穿孔小於 50%,且耳道沒有狹窄的問題,可在局部麻醉下取耳後軟組織,經耳道進行耳膜修補。可利用顯微鏡或內視鏡來進行手術,其成效類似。二、若耳膜穿孔較大且耳道狹窄,聽力檢查氣骨導差大於 30 分貝,或再次性手術,最好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除了修補耳膜外,同時做耳道拓寬及中耳探查,檢視聽小骨鏈是否需要重建。手術進行的方式可從耳前或耳後切入,耳前切入傷口較小,在切口下取一片顳骨肌膜做為修補耳膜之用。麻醉部分,若為局部麻醉經耳道手術,一般術後不用做繃帶包紥;全身麻醉手術則要做頭部繃帶包紥二天。通常外耳道內會放置止血棉及抗生素藥棉,三週才取出,以確保耳膜及耳道皮層完整復原。在有經驗的手術醫師執行下,通常可有超過九成之成功率,術後三個月聽力才會達到一個穏定的狀態。術後可能的併發症包括:術後感染、眩暈、味覺障礙;偶見面神經麻痺、或者聽力更差等等。耳膜穿孔有時就像蛀牙一樣,不及早處理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盡可能及早修補才能解除慢性耳漏困擾,提升生活品質,恢復良好聽力,以避免未來無法挽救之神經性聽力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