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2 癌症.攝護腺癌
搜尋
慢性發炎
共找到
469
筆 文章
-
-
2021-05-01 該看哪科.耳鼻喉
咳嗽、久咳好不了怎麼辦?醫教4招助解咳:可喝紫菜蛋花湯
「醫師驚治嗽!」咳嗽成因百百種,有時只是常見小病,有時卻可能演變為重症。醫師提醒,一般性咳嗽若未妥善治療,有可能演變成久咳不癒的慢性咳嗽。 咳嗽不醫,小心變成慢性咳嗽! 吉康耳鼻喉科診所院長羅仕寬醫師受訪表示,咳嗽是一種常見症狀,一般原因與感染、發炎有關,久未處理就會形成慢性感染和慢性發炎,因而導致久咳不癒的慢性咳嗽問題。 羅仕寬醫師說明,無論是發炎或感染,患者初期大多以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來表現,還能維持生活與正常,多數是病情經過兩三天後才開始出現咳嗽。 羅仕寬醫師提醒,不少人出現咳嗽時未及時處置,認為時間一長便能不藥而癒,這是形成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嚴重時連續咳嗽數周以上或更久,進而演變為不時發作的咳嗽以及夜咳,甚至咳到睡醒,影響睡眠品質。 久咳不癒可追溯起因,常見風險因子要注意 羅仕寬醫師指出,當有慢性咳嗽情況可回顧最初時的發病情況,並檢視日常生活,追溯背後真正的原因。以一般病人而言,最常見的原因與生活環境有關,如台灣氣候潮溼悶熱,塵螨孳生普遍,在物品上30公分是塵螨最多的位置,包括一般人每天接觸的床墊在內。 此外,抽菸、二手菸、汽機車廢氣、工廠廢氣、燒香、油煙等室內外空氣污染,亦是常見引起呼吸道發炎的風險因子。環境中的病菌微生物也可能誘發咳嗽,包括細菌及病毒感染,如黴漿菌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等。 咳嗽要忌口,冷、熱、辣、甜都別吃! 出現咳嗽症狀就該開始忌口,避免情況惡化。除了民眾一般會警惕避免吃冰、吃辣,羅仕寬醫師也提醒,生冷食物與甜食都要避免。較少人注意到的是,過熱的食物也不利於降低發炎。 羅仕寬醫師解釋,身體出現咳嗽症狀代表處在發炎狀泰,辛辣食物刺激發炎加重,冰冷食物則會使發炎惡化。至於甜食,已有不少研究指出是形成發炎的重要因子,幾可視為毒物。 發生感冒、咳嗽時,一般人常喝熱湯熱飲,羅仕寬醫師則提醒,應降至溫熱再喝,否則當下可能會感到舒緩,但後續會發現發炎更加嚴重。 吃香草、牛奶冰淇淋助解咳? 網路上關於咳嗽有不少謠傳,包括咳嗽、喉嚨不適可以吃香草冰淇淋、牛奶冰淇淋加以緩解。羅仕寬醫師指出,牛奶、奶油有助滋潤喉嚨減緩不適,並也含有可幫助免疫的營養成份,但最好直接飲用牛奶、攝取適當奶油,不建議多攝取不利咳嗽的冰冷食物。 久咳不癒別亂補,醫教4招有助解咳! 咳嗽發作期間應妥善治療,生活上的保養也很重要,羅仕寬醫師說明,一般咳嗽約一至二周可康復,平日應避免攝取過冷、過熱、過甜的食物。可多喝溫熱水、溫茶、湯飲等,可以自行熬煮雞湯、排骨湯、紫菜蛋花湯、四神湯,不建議攝取燒酒雞、薑母鴨等過熱與辛辣食物。 另外,良好作息與飲食習慣也很重要,羅仕寬醫師建議飲食七分飽,營養均衡。紫菜蛋花湯、雞湯含有豐富蛋白質,能幫助維持免疫力。也要注意口腔清潔,口腔乾淨細菌變少,有利於改善喉嚨發炎情況。或是一日沖澡兩次,幫助排汗、促進血液循環,對改善症狀也有幫助。 《延伸閱讀》 .久咳不癒竟可能是肺癌徵兆?醫:超過2~3週等情況應盡早檢查 .咳嗽也有冷熱之分!症狀不同,改善方式也不同!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21 焦點.元氣新聞
30年老菸槍 每天1.5包菸差點讓他見神仙
南投縣名間鄉65歲陳姓農友菸癮大,每天抽1.5包菸,30年如一日,未料上周下田採收鳳梨時,突然覺得胸口悶痛、盜汗、無力,以為自己中暑,至鄰近醫院就醫,經心電圖檢查發現疑是心肌梗塞,立刻轉往南投醫院手術,及時挽回性命。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成因為供應心臟肌肉營養的血管突然發生阻塞,心臟功能也突然間遭受重大影響,無法正常收縮,嚴重時恐迅速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搶救治療得跟時間賽跑,而陳姓患者到院後僅剩不到60分鐘救治時間。南投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嚴元鴻說,該患者右冠狀動脈近端完全阻塞,心臟功能大幅受影響,還好院內急診、檢驗、護理等團隊合作迅速完成前置步驟,確保病患生命徵象穩,隨即並進行心導管治療,但術中狀況極度不穩定,生死一瞬間。陳男在治療過程中連續發生心室頻脈(VT)合併心因性休克,所幸手術團隊成員很有默契,透過心臟電擊體外去顫,置放主動脈氣球幫浦(IABP)穩定血壓,並成功打通完全阻塞的冠狀動脈搶回血流,防止再阻塞,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南投醫院表示,術後診療進一步發現,陳姓患者身體狀況不差,僅輕微高血壓,但他菸齡30多年,且幾乎每天抽1.5包,菸癮不小可能是危害其心臟,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的原因。嚴表示,香菸中許多有害物質會導致全身血管慢性發炎,使得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粥腫樣硬化與狹窄,影響心臟血流供應,尼古丁則會活化交感神經系統,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肌梗塞風險。此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也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戒菸有助遠離心血管疾病,維持正確的生活習慣、積極控制慢性病、規律回診與檢查、依天氣注意保暖、工作疲憊或壓力大時適度休息等都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4-18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空氣品質亮紅燈 醫提醒少出門外也要關緊門窗
沙塵暴來襲!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截至今天上午9時,有20測站空氣品質達紅色警示等級,主要集中在新竹以北及澎湖、金門,提醒民眾減少外出。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說,比起戶外,室內的空氣品質更需要被注意,以免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風險。空氣品質的指標主要是計算空氣中臭氧(O3)、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及二氧化氮(NO2)等濃度,並換算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周百謙表示,當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以及其他汙染物濃度高時,會對肺部、呼吸道造成傷害,包括慢性咳嗽、氣喘、肺氣腫,甚至長期可能引發肺癌。而聽到空氣品質不佳,許多人的第一念頭就是盡量減少外出。周百謙說,霧霾隨著風向、汙染物排放地點、溫度等,而有須豫的差異,出門前可以先利用手機、電腦等查詢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查詢離自己住家最近的監測站數值,並考量自己要從事的活動,選擇適合出門的時機並配戴口罩。他說,以戶外跑步來說,因為跑步時多以嘴巴呼吸取代鼻子呼吸,空氣進出流量太大,口罩的遮擋效果有效,因此最好改在室內跑跑步機,或在戶外從事其他較靜態活動。但周百謙表示,空氣品質差時,比起盡量少到戶外,更要注意室內的落塵,因此一定要記得關窗。若是沒有關窗,懸浮微粒和其他氣體汙染物進到室內變成落塵,可能掉在窗簾、地板、床單上。當民眾以為自己在戶外只有一、兩個小時,躲在室內卻可能有八個小時都一直呼吸這些懸浮微粒,甚至睡覺時都與懸浮微粒同在。除了關窗外,周百謙說,也可以開啟冷氣的送風或空氣清淨機,過濾這些分子較小的汙染物。而且可盡量空氣清淨機盡靠近睡眠或活動範圍附近,以達到最大效果。如果發現自己有持續咳嗽、有痰、鼻塞以及呼吸喘的狀況,則最好前往就醫,避免出現呼吸道慢性發炎的情況,甚至可能有癌化的風險。
-
2021-04-16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李小姐過了 50 歲之後,老覺得時常感冒、腹瀉、莫名發熱、傷口不容易好、容易疲勞、一變天就渾身不舒服,三天兩頭往診所跑,雖短暫緩解,但很快症狀又找上來,不得已只好來大醫院就診,但檢驗結果並無明顯異常,在長期耗損體力的情況下,尋求中醫調理身體。幾種免疫力低下的症狀:1、腹瀉:腸道是免疫力重要的來源,又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人體有 70%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道中,同時約有 100兆的腸道益生菌,協助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2、莫名發熱:免疫力低下,會造成慢性發炎,使人容易處於低燒的狀況,身體常會有莫名的發熱感、覺得口乾舌燥。3、傷口不容易好:免疫系統內的血球也具有傷口修復的能力,傷口不容易癒合,除了代表傷口修復環境不佳,也可能細菌病毒仍存在表面。4、容易疲勞:免疫細胞也可幫助代謝廢物排除,代謝廢物堆積常會造成人體疲倦。5、一變天就渾身不舒服:當代謝廢物及發炎物質長期堆積在身體內,氣血循環也會因此運行不順,天氣變化則容易有全身不舒服或筋骨疼痛的症狀。6、容易感冒:免疫力代表身體的防禦力,免疫力低下則容易受病毒、細菌侵害。(參考資料:https://heho.com.tw/archives/75845)回到李小姐的狀況,經了解李小姐的症狀後,主要是工作型態無法正常用餐,時常有胃悶脹痛、噁心感,更減少了飲食量,疲倦的情況下又需打理家中事務,常常忙完後已經是深夜,隔天又需起床上班,睡眠不足,上班精神也差,整體營養氣血狀況均不足的狀況下,免疫力低下,因此時常有感冒症狀。面對感冒的症狀,給予增強營衛免疫力的桂枝湯,胃悶噁心的部分給予半夏降氣和胃,酌加少量大黃加強二便排除代謝廢物,使腸胃功能恢復,營養吸收足夠,且清除慢性發炎等代謝廢物,使免疫系統健康穩定。服完上藥之後,李小姐的胃口及精神都增加了,發熱感已無,睡眠品質增加,數月下來感冒的情況也減少許多,工作更有效率且注意力集中,再也不用三天兩頭就往診所報到,人看起來也健康年輕許多。也建議李小姐適當服用適合自己體質的中醫藥物或針灸校正偏差的體質。生活型態5調整此外,增強免疫力可透過生活型態調整來增強中醫臟腑功能,達到健康長壽,中醫的臟腑:與西醫的器官不同,是維持生理功能的統稱。心主血脈,肺司呼吸,脾主吸收運化;肝藏血,主疏泄,調節精神情志;腎藏精氣,主生殖,與水液代謝相關。所以透過以下的調整,可以幫助中醫臟腑的生理功能運化正常,維持健康。1、均衡的營養:脾胃臟腑功能主要能將營養吸收供給全身,充足的營養除可以維持免疫力,也可減少落髮、貧血等症狀。2、適度的運動:心臟主血脈循環,肺主呼吸也主身體防護免疫力,規律適度的運動,能預防感冒或病毒侵犯,也有較佳的抵抗力。3、放鬆的情緒: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心肝兩臟腑與情志、情緒相關,也與內分泌神經系統相關,不穩定的情緒影響心肝臟腑運作失常,長期下來也對免疫系統的衡定產生影響。4、規律的大小便:大小二便是身體的代謝廢物,水分的排除與腎臟腑的元氣相關,正常的解便則維持腸道免疫細胞的健康,與脾胃臟腑也有相關。5、足夠的睡眠:足夠的睡眠除可讓身體自我修復及放鬆,也可減少元氣的消耗,改善慢性疲倦,使臟腑功能運作合宜。(本文經臺中榮民總醫院授權刊登,摘錄自中榮醫訊月刊電子報第270期)
-
2021-04-14 新聞.元氣新聞
空汙肺病有解!科技部發表藥用菌株
台灣團隊發現,腸道將影響肺部的慢性發炎,並能透過口服研究發現的「戈氏副擬桿菌(Pg MTS01)」,治療與預防因吸煙與PM2.5空汙造成的肺部慢性發炎,長庚大學教授賴信志說,Pg MTS01將朝藥用菌種發展,但因台灣目前沒有相關法規,正式上市恐怕還要一兩年。腸道影響全身腸道環境中的菌健康與否,會影響人的全身健康與心理,科技部生科司司長陳鴻震說,以往的「腸腦軸線」關聯使得微生物菌相對於宿主健康及疾病發展的影響備受關注。腸道環境菌種失衡將影響免疫力,並與心臟、腸胃、腦部慢性發炎有密切關係,賴信志說,此為全球首次發現腸道菌相可影響肺部,且研究發現的次世代益生菌株「戈氏副擬桿菌」是專為藥用而開發的菌種,且其中的活性成分抗發炎脂多醣,可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空汙相關慢性病有解COPD起因於抽菸或空氣污染,是種肺部長期性的慢性發炎的病症,全球患病率相當高,並被WHO推估為2020年單一疾病致死率第3大死因,目前的藥物只能緩解症狀。賴信志說,COPD患者的肺因微小支氣管阻塞,會變得像「失去彈力的橡皮筋一樣」,導致二氧化碳堆積及呼吸困難。研究發現,腸道中的Pg MTS01與COPD嚴重度有著負相關。因此,輔仁大學呼吸治療學系主任陸嘉真說,Pg MTS01可透過口服藥物增加,達到抗發炎及調節細胞活性的效果,但目前台灣尚無第二代益生菌的相關法律規範。此外,Pg MTS01亦能改善飲食引起的肥胖、糖尿病、脂肪肝與代謝症候群,未來希望優先運用新藥開發上,並進一步預防及治療慢性發炎症狀。賴信志也提到,靈芝及冬蟲夏草等中藥有助於增加腸道內的PG MTS01。【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1-04-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70多歲陳姓男子長達一周未排便、排氣,日前又嚴重腹脹及腹痛到難以忍受至衛福部台北醫院急就醫,經檢查發現是乙狀結腸處有腫瘤所造成的腸道阻塞,肝臟也有轉移性腫瘤。醫師為他裝置大腸支架,撐開阻塞處,解決腸阻塞的情形,休養兩周恢復體力後,再接受大腸直腸外科與一般外科醫師共同完成的大腸腫瘤切除及肝臟轉移腫瘤切除手術,手術一周後已康復出院。台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高彬勝表示,乙狀結腸處有惡性腫瘤俗稱大腸癌,是國人好發的癌症之一,罹患大腸癌可能會出現腸道出血、貧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腸阻塞、腸穿孔、腹膜炎等症狀,一般為治療急性阻塞的大腸癌、解決腸道阻塞的症狀,往往需先進行腸造口手術,俗稱人工肛門手術,讓阻塞的腸道減壓和消腫,再進行腸道腫瘤切除手術,但因人工肛門裝置後,使用上有異味及漏便的可能,使病人尷尬難以接受,甚至有病人在裝置後拒絕出門,大幅影響生活品質。高彬勝說明,此次他們以大腸支架方式將導管從陳男肛門引入裝置在阻塞的腸道內,幫助排便、解決腸阻塞,不需要裝設人工肛門也不影響後續的腸道腫瘤切除手術,大大提升了大腸癌病人的生活品質。高彬勝補充,但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以大腸支架取代人工肛門來解決腸阻塞,因大腸支架也有少數風險,例如產生穿孔、出血、支架移位、疼痛等,醫師會視病人情況討論、規畫最適合解決大腸癌腸阻塞的治療方式。高彬勝提醒如年齡大於50歲、有大腸癌家族病史、長期有腸胃慢性發炎者都是大腸癌高風險族群,及早發現可及早治療,建議40歲以上可做一次內視鏡檢查,若一等親家屬有大腸癌病史,可做腸胃道內視鏡檢查,50至74歲符合政府補助免費大腸癌篩檢者,可使用政府補助的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癌症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
-
2021-04-12 醫療.心臟血管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肥胖是現代社會中相當常見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率達44%,其中男性比率達51%,女性比率達36%。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會讓健康亮起紅燈,並非福氣的象徵。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陳介夫醫師指出,我們認為肥胖與粥狀動脈硬化,都跟慢性發炎反應有關,因為脂肪組織會釋放一些細胞激素,這些細胞激素會造成組織的慢性發炎。另外,肥胖經常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共病,這些問題也都對血管造成傷害,大至主動脈、小至周邊動脈都有可能漸漸出現狀況。平時沒症狀,一出事就要命的大動脈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謝福謙醫師表示,常見的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主動脈位於體內深處,形成主動脈瘤時,大多數患者都沒有症狀,很難察覺,除非是直徑很大的主動脈瘤,才可能因為壓迫周圍器官而出現症狀。若主動脈瘤是位於靠前胸的部位,患者可能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喘;若是位於靠後背的部位,可能出現腰痠背痛、腹脹等症狀,若有以上症狀,建議到心臟血管外科檢查,確認是否有主動脈相關疾病,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謝福謙醫師說,「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多主動脈瘤都是擴張到很大才被發現。」主動脈瘤的變大或破裂與血壓有關,血壓越高主動脈瘤越容易破裂,主動脈瘤較小的時候,會建議使用藥物控制,隨著主動脈瘤的直徑越來越大,破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就會建議手術治療。「如果主動脈瘤長大的速度較快,例如1年長大超過1公分,我們也會建議患者趕快接受手術治療。」陳介夫醫師解釋,「傳統的治療方式,得動手術打開胸腔、打開肚子,把主動脈瘤切除,換成人工血管。近年來發展出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利用導管的方式,從腹股溝處的股動脈把主動脈覆膜支架送入主動脈,確定位置後再展開支架,讓血流走在主動脈支架裡,不會衝擊主動脈瘤。這種做法的傷口較小,破壞性較小,手術時間較短,病患恢復也比較快。」謝福謙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是相對急迫的狀況,血流會從主動脈內膜破損的地方灌入主動脈壁,而造成劇烈、撕裂性的胸痛、背痛、腹痛。根據主動脈剝離的位置,會將主動脈剝離分成甲型(Type A)跟乙型(Type B)。當剝離部位包含升主動脈時,稱為「甲型主動脈剝離」,這是相當危急的狀況,每小時會增加1-2%的死亡率,需要緊急開刀,進行開放式手術。當剝離部位侷限於降主動脈時,稱為「乙型主動脈剝離」,因為不會影響通往腦部、心臟的血流,則可以考慮用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的方式來解決。陳介夫醫師回憶,曾經有位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在好幾年前就發現有高血壓,但都沒有規則服藥。有天晚上他跟朋友吃完飯,突然感覺胸口好像被撞了一下,之後就開始從後背一直痛到肚子,而且左腳開始發麻,麻完之後就非常非常痛。送到急診室後,立刻幫他做檢查,電腦斷層顯示是乙型主動脈剝離。當時,患者左腳的血壓比上肢的血壓低了60、70毫米汞柱,代表血流嚴重受阻,需要緊急處理。做完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之後,他左腳的疼痛就立刻緩解了,而且手跟腳的血壓也恢復成一致的,幾天後順利出院。嚴重恐截肢的周邊動脈阻塞陳介夫醫師說明,下肢周邊動脈狹窄初期,患者會感到腳變得比較冰冷、偶而會感到腳麻,隨著動脈狹窄的程度越嚴重、血液循環會越來越差,其他症狀也會陸續出現,包括疼痛、無力、間歇性跛行等。「所謂的『間歇性跛行』,是在行走一段距離後,漸漸感到疼痛。」謝福謙醫師解釋,「患者平常在家裡活動可能很正常,但是只要走比較長的距離,可能走了兩百公尺之後,就開始出現跛行的狀況,而必須停下來休息。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患者又可以繼續走,但是再走兩百公尺,又需要停一下。這是周邊動脈疾病相當獨特的症狀。」「再嚴重的話,會開始產生傷口,因為血液供應不足、組織缺血,而形成慢性潰瘍。」陳介夫醫師說,「部分患者甚至會有肢體末梢發紺、壞死的現象,最後可能需要截肢。」若有以上症狀,建議到心臟科檢查,確認是否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盡早進行治療。面對周邊動脈狹窄,務必好好積極改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陳介夫醫師強調,「治療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成因,才是治本之道。而且患者一定要戒菸,才能避免病情迅速惡化。」謝福謙醫師解釋,周邊動脈疾病初期可先用藥物控制,若狹窄程度較嚴重,就需要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有兩類,一類是利用導管在血管腔內進行,包括氣球擴張術、塗藥球囊、血管支架等。另外一類是繞道手術,外科醫師會嫁接一條血管繞過狹窄的部位,讓血流可以順利通過。血管腔內的介入治療屬於微創手術,醫師會從鼠蹊部將導管放入動脈裡,小心地穿過動脈狹窄的位置,然後撐開氣球擴張血管的管徑。部分患者的血管鈣化很嚴重,無法使用氣球撐開時,可以考慮使用血管內的斑塊旋切裝置刮除較硬的斑塊。醫師也會視狀況決定是否放入血管支架,以維持血管的內徑。陳介夫醫師說,為了降低血管再度狹窄的機會,可以考慮使用塗藥球囊,在撐開血管時,釋放藥物進入血管壁,抑制細胞增生,有助於延長血管暢通的時間。倘若延誤就醫,動脈狹窄已太過嚴重,或不適合使用氣球擴張術,就必須考慮繞道手術。貼心小提醒肥胖經常伴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容易危害血管的健康,不容輕忽。這些傷害都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日積月累下來,便會形成大麻煩,從主動脈到周邊動脈都有可能出狀況。大家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高鹽、高油、加工食品,正確保養把血管照顧好!原文:
-
2021-04-11 養生.聰明飲食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外,飲食控制也很重要,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雅芳分享「得舒飲食」5原則,建議以糙米取代白飯,選擇全榖根莖類、水果蔬菜各5份、低脂乳製品補充鈣質、吃堅果選好油、以白肉取代紅肉,同時限鹽、限酒、減重、戒菸,以及持續運動,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壓。張雅芳指出,「得舒飲食」強調蔬菜水果、堅果與乳製品的均衡飲食,利用高鉀、高鎂、高鈣、膳食纖維與不飽合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達到降血壓、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能有助血壓控制,也沒有太多風險與限制。一、以糙米取代白飯,選擇全榖根莖類,主食至少2/3以上選用未精製、含麩皮的全穀類或以根莖類取代精製過的白飯、白麵製品,但全穀類富含碳水化合物,吃過多血糖會上升,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醣類份量管理。二、每天攝取5份以上蔬菜及5份以上水果,多選用含鉀豐富的種類,一般蔬菜煮熟後為八分滿碗,約一個拳頭大為一份,水果一份為切塊八分滿碗,不建議選擇果汁、果乾。三、低脂乳製品補充鈣質,每天攝取1-2份的低脂或脫脂乳品,可於三餐或點心時選用。飲用乳品會腹瀉、脹氣者,可改選用無加糖之優格或優酪乳。四、吃堅果選好油,烹調選用各式好油(油脂5公克,三分之一湯匙),每天1湯匙核果或種子類,少吃油炸、油煎及含過多飽和脂肪的食物,忌奶油、豬油、棕櫚油。五、以白肉取代紅肉,建議以豆製品及去皮的白肉取代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張雅芳提醒,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攝取太多水果,以免血糖不穩定,腎臟病患者因得舒飲食含較豐富礦物質,可能增加對腎臟的負擔,但降低血壓能減少腎臟血管負荷。吃太多糖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細胞病變;另外食物建議儘量選擇原型食物,避免加工食品。張雅芳強調,得舒飲食的重點不在於禁止吃哪些食物,而是吃「對的食物」,並且「注意營養的均衡」。採用得舒飲食,可以有助於預防腦中風、骨質疏鬆、糖尿病、大腸直腸癌及心血管疾病,除了飲食外,再搭配運動習慣,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
2021-04-0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領先全球 台美研究找出冠狀動脈硬化新機轉
冠狀動脈硬化已成現代人的文明病,但現有藥物效果有限,患者體內彷彿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台美研究單位攜手領先全球找出冠狀動脈硬化新機轉,未來可望研發出新藥物、及早診斷。北榮內科部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今天上午在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中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10大死因統計,有約27.5%與動脈硬化疾病有關,僅略低於癌症的28.6%,而動脈硬化的危險族群正是三高患者。他解釋,隨肥胖、老化、飲食等因素影響,油脂會漸漸在血管內堆積,不僅會形成斑塊、阻礙血流,也會導致血管慢性發炎而硬化,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但當粥狀硬化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時,嚴重時恐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疾病。鄭浩民說,目前在動脈硬化治療上,除了心導管手術、外科繞道手術外,只能靠「斯達汀」(Statin)類藥物、花上好幾年時間慢慢瓦解血管內的斑塊,但仍無法杜絕心肌梗塞、猝死事件發生,彷彿體內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北榮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指出,近年研究發現,動脈的粥狀硬化可能和基因有關,北榮、陽明交通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共組台美研究團隊耗時5年研究,發現「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甲基化」可能是動脈硬化重要主因。邱士華說,為了驗證這項發現,團隊嘗試利用基因療法抑制「甲基化」發生,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可降低血管內的發炎反應並降低50%斑塊形成,等同提早替患者「拆彈」,從源頭把疾病的水龍頭關掉,而不是等到淹水了再來治水。邱士華指出,這是國際間首次找出冠狀動脈硬化的全新機轉,不僅是冠狀動脈疾病治療新契機,未來也可望用於健檢、預防疾病發生,研究成果今年2月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
2021-04-0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我的大便健康嗎?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 排便的型態主要可從「布里斯托排便分類法」分類出7大型態,包括了「硬球狀」、「表面凹凸的長條狀」、「表面有裂痕的長條狀」、「表面光滑的長條狀」、「鬆軟的顆粒狀」、「軟泥狀」、「水狀」七種。七種排便型態若以簡單的分類,可歸納成三大類。前兩者為便祕型,中間兩者為正常型,後三者為腹瀉型。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痔瘡手術主治醫師鍾雲霓表示,正常的情況下,糞便會先從小腸出發至大腸,大腸吸收水份,進程越往後排便會逐漸變乾,最後形成表面有裂痕的長條狀,或是表面光滑的長條狀的正常、健康糞便。 因此若腸道水份不夠,或吸水過度,就會出現較乾的情況,也就容易出現的硬球狀、表面凹凸的長條狀,形似岩石般;若腸道發炎、受到刺激,出現分泌組織液或無法正常吸收水份等情況,就會容易形成鬆軟的顆粒狀、軟泥狀」,甚至是水狀。 大便太硬或太軟,如何讓恢復正常? 想改善排便情況,鍾雲霓醫師建議最好的方式就是從飲食做改善,不論排便型態為何,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及益生菌,達到改善腸道健康及排便型態。 益生菌則可從多多、優酪乳等攝取,有助養出好菌,改善腸道環境。膳食纖維則可滋養益生菌,並協助糞便成形,其也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兩種,非水溶性常見於蔬菜、豆類、全穀類等,可行成糞便蓬鬆的「骨架」;水溶性則常見於水果類、藻類等黏滑食材上,形成糞便時將以晶體的形式鑲嵌在糞便的骨架中。兩者均衡攝取便可讓糞便呈現不軟也不硬,形體正常的漂亮大便。兩者相輔相乘便有助改善腸道和糞便。 什麼樣的大便要看醫生?醫:4種情況盡早檢查。 鍾雲霓醫師表示,不論是何種排便型態,若沒有造成身體不適或生活不便,看醫生與否道是無妨。但是,若是出現了4種情況就建議盡早就醫檢查為佳。 一是長期處於便秘的情況且長達三個月,此情況可能為腸道太長導致水份吸收過度,或者因腸道中存在不良的菌種使得腸道無法活化所致。過硬的糞便容易引起痔瘡、肛裂等問題,應盡早改善為佳。 其次是長期處於腹瀉的情況,時間長達三個月,此情況往往代表著腸道有慢性發炎的情況,又或是可能飲食中常吃下讓自己出現輕微過敏反應的食物,但因為不嚴重而不自知,反應在腸道上。 特別注意第三和第四點,不論是便秘或腹瀉,若是排便型態改變就應特別留意,「排便型態改變」常見是腸癌的不明顯症狀之一,例如原本常常處於便祕的情況,突然改變成腹瀉,若時間長達三個月,建議及早檢查釐清原因。而第四個情況,就是出現血便。 血便是痔瘡?大腸癌?醫:最好都檢查,是痔瘡更要小心! 腸癌以糞便的方式做為表現,最典型的症狀也包括血便,不過這個症狀卻也和常見的痔瘡非常相似。鍾雲霓醫師指出,兩者不易分辨,雖說多數顏色較暗、混在糞便中,但腸癌可位於前、中、後段,前述暗色即處於前段,若為處於後段直腸處的直腸癌,距離肛門口都不遠,表現方式和痔瘡差不多,容易混淆。 因此鍾雲霓醫師建議,若發現血便,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看個醫生確認為佳,以避免自己誤認為痔瘡或肛裂,結果反而是腸癌延誤就醫。也建議最好定期做檢查,因為也有一種情況並不罕見,那就是痔瘡的患者因自知有痔瘡,這點反倒忽略了腸癌的血便,將其誤認為自己痔瘡的血便而延誤就醫。不論何種情況,若有發現血便建議都檢查為佳。 50歲起腸癌機率攀升 定期相關檢查有助防範 鍾雲霓醫師指出,不論是排便型態不佳,或是出現前述4大排便危險警訊,都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做詳細的檢查。 健保給付糞便潛血檢查50歲以上兩年一次,若檢查為陽性,便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此年齡開始大腸癌的罹患機率將大幅提高,能先做好檢查確認無礙自然是最好的。若大腸鏡檢查為正常,後續每2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即可。如果檢查時發現息肉,則應遵照醫師指示做後續檢查追蹤。而若發現大腸癌則依照醫師指示接受後續治療。當然,如果在50歲前就發現不對勁,或有所疑慮,自然就別等健保給付了,盡早檢查為佳。 《延伸閱讀》 .大腸癌有辦法在初期就發現?醫:有跡可循 .是腸躁症還是大腸癌?醫:合併貧血、頭暈等症狀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01 該看哪科.兒科
兒童過敏 逾4成缺鐵
● 過敏兒夜咳,留意是否缺鐵● 學齡前兒童、青少年是缺鐵兩大族群,會影響成長● 小心補充鐵劑過多,會造成肝臟負擔春天氣候乍暖還寒,4歲半的小真晚上入睡後夜咳連連,有時候會咳到吐,就醫檢查才知,小真不僅是過敏兒,且血液「缺鐵」嚴重,醫師開立兒童氣喘用藥外,還外加鐵劑補充,更鼓勵日常飲食要均衡攝取。半年後,小真的臉色恢復了紅潤,過敏夜咳頻率也明顯減少。過敏氣喘影響鐵質調控兒童節將至,天下父母無不希望孩子健康的長大,卻常因寶貝長期過敏問題困擾萬分。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芳指出,國內3至7歲的兒童過敏盛行率達三分之一,其中45%有缺鐵問題,由於長期貧血會影響食欲、生長以及活動力,許多有過敏兒的家庭常會忽略此問題。羅玉芳說明,如果孩子是因為偏食導致鐵質攝取不足,這是單純性的「營養性缺鐵」;但若是慢性過敏氣喘的孩子,由於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會導致體內鐵質的調控,轉向抑制鐵質的吸收,形成「發炎性缺鐵」。咀嚼不好也會誘發貧血鐵是人體能量的來源,攸關氧氣的運送、細胞的繁殖、免疫力的調控,開業兒科醫師許惠春表示,臨床上,引發過敏的成因很多,鐵雖然還未被證實有直接因果關係,但過敏兒童確實要更留意缺鐵帶來的成長影響。學齡前兒童、青少年是缺鐵兩大風險族群,嬰兒時期若轉換副食品不順,咀嚼不好也會誘發貧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發現,開發中國家0到4歲兒童約有30%鐵質不足,5到14歲孩童更高達48%。另外,一份西元1990到2010年的大型統計顯示,如果飲食中沒有鐵質強化,學齡前兒童高達40%缺乏鐵質。不同年紀缺鐵標準不同依不同年紀、不同的慢性疾病,WHO對兒童鐵質缺乏的定義有二:一是鐵蛋白小於12 ug/L(小於5歲)或小於15ug/L(大於5歲);另一是運鐵蛋白飽和度小於16%。羅玉芳說,小真的鐵蛋白只有5ug/L、運鐵蛋白飽和度低於5%,鐵質嚴重不足。對於這類發炎性缺鐵的孩子來說,除了積極控制過敏,還要解鎖身體對鐵質的吸收,一旦鐵質能在體內正常運轉,才可以幫助身體的免疫力正常。搭配維他命C幫助吸收羅玉芳提醒,過多的鐵劑會造成肝臟負擔,缺鐵的補充需經醫師評估,可搭配維他命C幫助吸收,勿喝牛奶會影響效果,最重要的是日常飲食均衡,蔬果、紅肉等適量攝取。許惠春表示,缺鐵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臨床上若發現孩子臉色蒼白、偏食、活動力不足、體重過低,可進一步抽血檢測是否缺鐵,建議透過原型食物的多方攝取如蛋黃、牛肉來補充營養。
-
2021-03-30 該看哪科.眼部
不是點人工淚液就一定會好!緩解乾眼症4方式
● 眼睛疲勞、乾澀、刺痛、灼熱感,可能乾眼症找上你● 點人工淚液,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症狀● 瞼板腺阻塞的乾眼症,可早晚熱敷改善許多人眼睛乾澀,會點人工淚液,但往往不見改善。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碩方表示,眼睛表面的淚水由水液層、黏液層和脂質層共同組成,這三種成分缺一不可,光是點人工淚液,只是補充水液層的不足,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的症狀。淚液分三層 別只補充水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乾眼症,鄭碩方說,若常覺得眼睛疲勞、容易乾澀、刺痛、有異物感、灼熱感,甚至出現視力模糊,都可能是乾眼症問題。若長期為乾眼症所苦,建議應到眼科做檢查,才能確定可能引起眼睛乾澀的原因,再對症治療改善。淚液有三層,最內層為結膜杯狀細胞製造分泌的「黏液層」,主要讓淚水可平均分布在眼球表面;中間層為「水液層」,主要讓眼睛濕潤;最外層則為「脂質層」,可將水分鎖住,減少蒸發。鄭碩方指出,許多人以為眼睛乾,靠人工淚液就可以緩解症狀,但若合併有脂質層不足,也就是缺油問題,就會導致淚水不斷蒸發,點再多藥水,效果都不好,必須進一步檢查油脂不足的原因。如長期發炎 搭配藥水改善鄭碩方表示,淚水中的油脂成分是由眼瞼內的瞼板腺製造,有些人可能因為感染或慢性發炎,眼部沒做好清潔,卸妝沒做好,造成瞼板腺堵塞萎縮或其他眼瞼疾病,導致脂質層油脂缺乏。因此,若是點了人工淚液,症狀並未改善,甚至更不舒服,一定要到眼科尋求專業協助。過去乾眼症通常只做「淚液分泌測試」,來判斷是否淚水分泌不足,在五分鐘內淚水分泌量可否沾溼試紙達10mm以上,一旦淚液少於5mm,就確診為乾眼症。但要判斷脂質是否不足,則可透過「脂液檢查儀」,以非侵入性、光干涉原理來檢查脂質層厚度和油脂的分布情況,評估瞼板腺的脂質分泌是否正常。若眼睛有長期慢性發炎情形,除了點人工淚液,還可以搭配使用消炎藥水,藥膏來改善。早晚熱敷 約15~20分鐘若瞼板腺有阻塞,鄭碩方表示,每天可早晚熱敷眼睛,以40至45℃熱毛巾或熱敷眼罩,每次熱敷15到20分鐘。但提醒若購買一般藥妝店販售的熱敷眼罩,要注意局部加熱的溫度和時間是否足夠,建議使用專業醫療用眼罩為宜。此外,也可至眼科門診,接受瞼板腺熱脈動治療,加熱瞼板腺,在眼瞼板外利用脈動式按摩,軟化並疏通瞼板腺內阻塞的油脂。此治療效果可持續九個月至三年,但目前仍屬自費,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現在的人一直盯著3C產品,眨眼次數減少,長期待在冷氣房、戴隱形眼鏡、熬夜,容易讓淚水蒸發,導致眼睛乾澀,使乾眼症的機率增加,鄭碩方提醒,調整生活方式,眼睛適度休息相當重要。
-
2021-03-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沉思者排便法助改善便秘,醫教簡單6招順暢通行!
便秘是相當常見的問題,不少人用盡各種方法,往往卻只蹦出幾個屁。醫師指出,改善便秘的方法其實很多,最簡單的像是改變排便姿勢,往往就有所幫助。 排便多久一次算便秘?多久算嚴重便秘?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痔瘡手術主治醫師鍾雲霓表示,一般情況下,排便次數從一天3次到三天1次都屬於正常範圍。超過3天沒有排便,或是每次排便的時間都需要花費到7分鐘或以上的時間,就會懷疑有排便不順或是便秘的可能。若是長達一周或以上沒有排便,就需留意有嚴重便秘的情況。而也有許多人排便次數較為頻繁,醫師指出,一天當中3次都還算正常,但若超過3次或甚至多以腹瀉為主,則可能有腸躁症的情況。 腸道與健康息息相關,長期便秘應盡早改善。 鍾雲霓醫師提醒,腸道狀況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也互為因果,不論是便秘或是排便次數過多,都建議檢查釐清背後的問題為何,以利改善。 舉例來說,便秘時所排出的糞便通常因為已經在腸道中有段時間,水份已被過度吸收,結構也就會相對較硬,往往容易引起痔瘡或造成撕裂形成肛裂。肛門出現傷口,加上附近細菌較多,也就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如肛門腺體發炎、廔管等。且糞便長期堆積在腸道,對腸道而言是一種刺激,容易引起慢性發炎,腸道出現息肉、病變、癌變等風險也可能增加。 沉思者排便法,把腳墊高更有助排便。 改善便秘的方法很多,包括從排便姿勢進行改善,鍾雲霓醫師指出,像是模仿「沉思者」的姿勢進行排便,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鍾雲霓醫師表示,糞便在排出人體前,會先經過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到達直腸後從肛門排出,排便不順常常就是發生在乙狀結腸那一段,原因就在於乙狀結腸長的就類似像個「乙」字,可試想滑水道的最後段突然有個轉角,通行自然相對不會那麼順暢。 沉思者排便法,就是以墊腳、踩板凳、踩厚物等方式改變身體的弧度,常見約為35度左右,使乙狀結腸出現稍微伸直的狀態,達到讓糞便順利通行的目的。不過鍾雲霓醫師也表示,每個人的腸道都長得不一樣,需要改變的角度幅度也會有所不同,未必會是35度,可以多加嘗試,找出適合自己排便的角度。 7招從改善便秘,醫:多吃蔬果、多運動! 除了沉思者排便法外,也有其他的方式有助排便。像是適當的按摩腹部、原地單腳跳等,也有助於改善。相對的,上廁所時應避免過久,避免超過3分鐘,許多人上廁所時會習慣一邊使用手機,就是個不好的習慣,應盡量避免。不過,上述主要是有助「推出糞便」的方法,對於改善便秘而言算為其次,最重要的是從根本改善。 鍾雲霓醫師表示,想要排便順暢,攝取足夠的纖維是必要的,日常應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如常見於水果類或是藻類等黏滑類型食材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或是蔬菜類、豆類、全穀類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等,皆有助改善便秘問題。 除此之外,良好的運動習慣也相當重要,腸腦關係密切,運動時活化腦部,也會活化腸道,腸道工作情況自然也會更加勤奮。相反的,若長期久坐,腸道也會跟著慵懶,自然也就容易便秘。 另外,也可以適度的給予腸道些微的刺激,像是早上睡醒時可以喝一杯常溫水,刺激一下腸道,其後再吃個早餐,往往便意就來了。因此也建議飽受便秘之苦的人,可以調整生活作息,讓自己早上醒來後有可以先喝水、吃早餐、上廁所的習慣,別錯過了排便的黃金時間。 《延伸閱讀》 .是腸躁症還是大腸癌?醫:合併貧血、頭暈等症狀速就醫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24 新聞.元氣新聞
一天瘦一公斤? 食藥署公布這五大廣告 提醒別再上當
「黑髮再現390%」、「一天瘦一公斤」,這些廣告台詞你看過嗎?小心這些都是騙人的。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五大違規廣告,包括是「日本全新黑髮極限毛髮賦活精華EX-PLUS」、「日本仁丹5X特效晶球益纖菌」、「PBF紐西蘭波森莓」、「愛適新」以及「走若飛駝鳥精」,提醒民眾別輕信誇大不實的違規廣告,以免破財又買到沒用的產品。食藥署企科組組長許朝凱表示,去年全國共查獲5742件違規廣告,開出2億134萬元罰鍰。但這些廣告甚至有的已被開罰至上百萬,仍罰不怕,繼續熱播。許朝凱說,食品、化粧品誇大不實廣告的類型,以強調「皮膚美容」、「減肥瘦身」、「抵抗力」、「眼疾」及「骨骼肌肉」等效果最多。從各類型廣告違規排名來看,皮膚美容化妝品類違規第一名是「日本全新黑髮極限毛髮賦活精華EX-PLUS」,宣稱可讓毛囊細胞再生760%、毛細血管再生810%、黑髮再現390%,開罰58次;瘦身減肥類食品第一名是「日本仁丹5X特效晶球益纖菌」,宣稱一天能瘦1公斤,開罰60次。抵抗力食品第一名為「PBF紐西蘭波森莓」,宣稱可逆轉修護肺部細胞,緩解肺部慢性發炎和纖維化,開罰39次;眼疾類食品第一名為「愛適新」,宣稱是唯一可使眼睛幹細胞增生800%,達到眼部修復治癒率100%,開罰39次;骨骼肌肉類食品第一名為「走若鴕鳥精」,則宣稱可以達到快速補骨的作用,開罰32次。食藥署也分析違規廣告常用的手法主要有四種,包括標榜成分及其生理作用機制、恐嚇及暗示做法、使用前後的比較,以及使用心得,藉以凸顯產品效果,實則宣播誇大不實廣告。許朝凱說,依據食安法規定,如果食品涉及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可處新台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涉及宣稱醫療效能,可處6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化粧品則依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若涉及虛偽或誇大,可處4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涉及宣稱醫療效能,可處6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
-
2021-03-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3成患者染疫癒後留遺症 累、焦慮甚至掉髮
一份針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長期影響的研究綜述指出,每3名因染疫而住院的患者中,至少有一人苦於長期健康問題,包括多重器官疾病和心理健康惡化。這份綜述22日刊登在「自然醫學雜誌」(NatureMedicine)上,內容檢視了新型冠狀病毒長期後遺症患者出現症狀的頻繁程度,最常見的是疲累、呼吸急促、焦慮、沮喪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研究報告作者說,資料顯示,這是一種被忽視的緊急健康狀況,政府必須更詳細研究,找出因應辦法。研究主筆、美國波士頓的丹那法博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醫學腫瘤專家賽格爾(Kartik Sehgal)表示:「基於全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有關身體、認知和心理層面健康的長期成本,還有待觀察。」他說:「我們發現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研究顯示,嚴重的COVID-19不僅侵襲患者肺部,讓許多人留下長期呼吸問題,病毒還會攻擊其他器官,導致各種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發炎。法新社報導,賽格爾與同事檢視了歐洲、美國、中國的9項長期研究,發現多名患者在出院數月後,回報出現多重器官問題。整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30%患者回報至少出現一種症狀,例如疲累、呼吸急促和精神問題。義大利一項涵蓋143人的研究發現,近90%患者回報,感染COVID-19康復後60天,仍有久久不癒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疲累,占53.1%;呼吸急促,占43.4%;關節疼痛,占27.3%;胸痛,占21.7%。總的來說,逾半數患者在出院兩個月後還有多種症狀。法國、英國、中國的3項研究結果也顯示,25%到30%的患者回報,自COVID-19病癒後數週出現睡眠障礙。此外,根據不同研究結果,約20%的患者說有掉髮問題。
-
2021-03-18 養生.保健食品瘋
太空人維他命該不該買? 專家提醒這5個族群不建議吃
知名網紅「理科太太」近日在募資平台推出營養補充品「太空人維他命」,號稱含有多種抗氧化劑成分,1瓶可抵12瓶,沒想到在24小時內集資破千萬元。不過,營養師林雅恩在臉書貼文提醒「營養不是有就好」,經常運動健身者、準備懷孕的備孕族群、癌症或慢性病患者、不想被當成人體試驗者、對食物過敏者等5個族群不宜服用這類保健食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太空人因為環境關係而無法吃到原形食物,僅能以加工處理過的食物為主,一般人並非身處在太空人的環境,可以吃到新鮮食物,為何要吃所謂的「太空人維他命」?更不宜將抗氧化劑當成營養保健品。蘇秀悅強調,服用保健食品的原則是「有缺再補」,例如,牙口不好的中老年人(補充蛋白質)、想要減重而控制飲食熱量,或是懷孕女性(補充葉酸)、哺育女性(補充鐵質),一般民眾應從日常天然食物中攝取營養素等。林雅恩為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她認為自己身負教育重任及醫學營養專業知識的營養師,必須冒著可能擋人財路的為難心情,提醒大家服用保健食品有一定「風險」,應該先請營養師評估,否則容易花了錢財,卻又傷身。太空人維他命商品含有Q10、SOD、葉黃素(油溶性)、維他命D+E(油溶性)、硒等,均為抗氧化類營養素,但研究發現,補充抗氧化劑,可能降低身體在訓練過程的肌肉適應效率,因此,「有運動健身習慣者」反而不適合服用這類保健食品。此外,已有不少大型綜合性(meta-analysis)及回顧性文獻(review)指出:非營養不足的人去補充抗氧化營養品(尤其是油溶性營養素),不但不能預防癌症,反而可能導致身體損傷,而增加罹癌風險,加速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病程。林雅恩擔心,得到癌症或已有慢性病者也不適合服用含有豐富抗氧化類營養素的保健食品,恐怕「風險大於利」,建議以原型食物作為主要營養攝取來源。再者,準備懷孕的備孕族群也不宜服用Q10、SOD等這類抗氧化劑,避免可能出現未知的危害。至於不想被當成人體試驗者不要選擇所謂的超級營養食品,才能避免尚未釐清的副作用和健康風險,更表示現在買產品來吃,等於是幫忙這商品做人體試驗。最後是對食物過敏者也不宜服用這類保健食品,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對於哪些食物過敏。對於因某些食物產生慢性食物過敏,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況的人,使用這類商品,可能加重某些症狀。 文章授權刊登/NOW健康 編輯部 撰文/NOW健康 王澍清 責任編輯/Mei 圖片設計/Kato
-
2021-03-11 癌症.肝癌
沒症狀也會罹肝癌 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保健康
每年有7800人因肝癌病逝,但多數肝癌早期沒症狀,出現不適已為時過晚。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今天呼籲,B、C肝帶原者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年逾40歲民眾一年一次,遠離威脅。肝病堪稱台灣「國病」,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死因統計,民國108年全台有多達5萬人死於癌症,其中7800多人因肝癌病逝,高居10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實際上,早在93年以前,肝癌多年蟬聯10大癌症死因首位,歷經多年肝病防治工作,才退居第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天上午舉辦「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十年計畫」起跑記者會,肝基會董事長、肝病權威許金川表示,肝癌發展通常是漸進式的,從慢性發炎、纖維化、肝硬化,到最後才會出現腫瘤。許金川說,根據過去研究,肝腫瘤體積至少要花4個月才會長大1倍,顯示肝病患者只要每6到12個月追蹤一次、肝硬化患者每3到6個月追蹤一次,即便發現肝腫瘤,通常也不會超過3公分,還來得及進行根除治療。許金川說,早年多數台灣人不是B肝帶原者,就是帶有B肝抗體,代表肝臟曾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過,可能早已受損,沒發病的B肝健康帶原者罹癌機率比常人高4倍,一旦演變成肝硬化則比常人高出100倍,成為台灣過去肝癌主要成因,直到政府75年推動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才大幅降低B肝帶原。他指出,除了B肝,C肝帶原、肝炎患者也是一大高風險族群,長年受病毒影響難免會發生慢性發炎,因而產生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進一步發生肝癌,唯有定期追蹤,超音波及抽血雙管齊下,才能在腫瘤還沒有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許金川表示,為了不讓憾事一再發生,肝基會將在全台推動腹部超音波檢查,腹部超音波簡單、不痛、沒有輻射、確診率高,是篩檢肝癌最重要的利器,除了呼籲B、C肝帶原民眾每半年檢查一次,年滿40歲的民眾無論有沒有B、C肝帶原,每年都應該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今年65歲的簡慶銘沒有B、C型肝炎,多年來因中度脂肪肝定期做腹部超音波追蹤,108年做完超音波後被醫師發現可疑病灶轉診至台大醫院,確診有4公分的膽管癌,但至今毫無症狀,緊急動刀切除,去年追蹤又發現肝臟有2顆2.9公分肝腫瘤,正因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讓他及早發現癌症,及早治療。許金川強調,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就算肝炎發作也不容易感受到痛,早期肝癌除非剛好長在肝臟表面,不然大多也都沒有症狀,必須靠肝臟檢查才能發現,目前台灣B肝、C肝帶原者至少有200萬人,都是肝癌高風險族群,除了腹部超音波,也建議搭配抽血檢驗「甲型胎兒蛋白」,至少一年做一次,遠離肝癌危機。
-
2021-03-1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10大癌症死亡率肝癌居第2位 中醫救肝苦人鼓勵別放棄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民國108年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顯示,肝癌排名第2位,僅次於肺癌,可見肝癌對全民的健康威脅仍處居高不下的情況。現年約60歲的莊先生是名B型肝炎患者,因為肝臟長期慢性發炎進而產生肝硬化,最後檢查又發現2顆肝腫瘤,血清檢測GOT 51、GPT 69(GOT、GPT數值在40以下為正常),之後癌細胞甚至轉移肺部,服用降糖劑、降壓劑多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3部曲 早期掌握治療有希望中醫師莊振杉表示,肝炎病患常見到所謂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3部曲,肝臟是沒有痛覺神經的,感染B、C型肝炎病毒的民眾經過長期慢性發炎導致肝硬化,但多數肝硬化病患初期可能只感覺疲勞、症狀不明顯。然而現代醫學對於肝硬化並無特效藥,許多人等到症狀出現時,往往已是中、晚期病程,甚至已演變為肝癌。前述個案莊先生之後尋求中醫治療,莊振杉醫師收治該病患時發現他的脈象沉緩微濇、舌苔黃膩,並針對患者症狀開立餐前的紫根牡蠣湯、桂枝茯苓湯、牛黃解毒散、浙貝、刺五加、射干、川七、蒲公英、珍珠、綿茵陳,南星、五味子、甜菊;搭配餐後的牛黃解毒丸各服用1個月,經過持續治療,整體復原狀況良好。治療4個月後,斷層掃描腫瘤由8公分縮小為6公分,持續治療第8個月,檢查結果 GOT 31、GPT 28,10個月後檢查肝、肺腫瘤已消失,肝、腎功能恢復正常。莊振杉指出,通常肝發炎的原因很多,例如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藥物傷害、長期熬夜、膽汁分泌異常、免疫異常等,若能在肝硬化的初期,盡早尋求專業中醫師積極治療,是可以讓受損的肝臟功能復原。通常藉由肝功能檢驗可以知道肝臟的健康狀態,若檢查發現肝指數偏高,就表示肝臟正在發炎。肝膽經半夜11點至3點 身體應充足休息不熬夜中醫治療肝硬化主要是將中醫藥運用現代生物科技的技術,萃取出中藥特定元素,並經過奈米化、酵素化過程,以利藥物易被人體吸收,藉由抑制病毒活動為治療目標,將肝臟內壞死細胞修復、纖維化及硬化的部分進行溶解、代謝,並達到修復、再生的結果。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肝膽經運行時間為夜晚11點至凌晨3點,此時應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不應長期熬夜。莊振杉最後提醒民眾,在肝病治療期間,應避免飲酒、服用來路不明偏方等,養成規律作息、飲食均衡,應多攝取天然的綠色蔬菜和水果,避開加工製品,肝硬化並非全然不可逆轉,及早藉由中醫持續治療3至6個月,多半能獲得改善、甚至痊癒。文章授權刊登/NOW健康 編輯部 撰文/NOW健康 陳木森 責任編輯/Mei
-
2021-03-09 科別.耳鼻喉
孩子長期鼻塞未癒、用口呼吸竟使臉部變形 醫師這樣說
孩童長期鼻塞未癒、呼吸不順,改用「口」呼吸,竟使臉部變形!一名男童兩眼無神、黑眼圈重、呼吸聲甚大,至小兒科門診看腸胃炎後,卻確診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治療3至6個月後,目前已能正常用鼻子呼吸、精神狀況也變佳。醫師指出,孩童罹患過敏性鼻炎不只有咳嗽、流鼻水等症狀,鼻塞引起的過敏性鼻炎恐使孩童改用「口」呼吸,影響面部發育及孩童健康。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芳表示,罹患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的孩童,由於鼻子慢性塞住,孩童大多慢慢習慣、未覺呼吸辛苦或不適,改「由口呼吸」,除可能發生早發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外,也會影響孩童面部、鼻竇發育,恐使面部上顎面積、體積減小、牙齒咬合不正、高拱形硬顎、臉上蘋果肌的位置平坦等。羅玉芳指出,有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的小孩,可以看到比較無神的雙眼、黑眼圈、平坦的中臉、突出的門牙、乾燥脫皮的嘴唇、後縮的下巴及前傾的頭頸,還有明顯的呼吸聲、呼吸時很淺的胸廓擴張,但很多父母輕忽,以為小孩只是比較文靜或憨厚,建議若有上述症狀應至醫療院所就醫。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如何形成?羅玉芳表示,腺樣體組織在孩童時期本就較大,但基因、環境及生活型態等因素恐使孩童腺樣體更加肥大。羅玉芳說明,除遺傳過敏基因外,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塵蟎、黴菌或是PM2.5、二手煙等刺激物,恐使黏膜慢性發炎及黏膜下腺體肥大;不愛運動、體重過重及飲食不均衡會使鋅、維他命A、維他命D、鐵質等營養素不足,引起免疫失衡。羅玉芳表示,治療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可使用藥物,有助於萎縮肥大腺體、控制環境過敏反應,再搭配環境及生活型態的調整,治療約2至3個月,孩童鼻子便能健康通暢,改回鼻腔呼吸,改善臉上發育。羅玉芳說明,孩童平時可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日常飲食可參考國健署「我的餐盤」,將餐盤分為4等分,全穀雜糧、蛋白質各佔4分之1,蔬菜及水果共佔一半,但蔬菜量需大於水果,以提升免疫力,預防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羅玉芳解釋,蔬菜的纖維與腸道益生菌發酵,能產生短鏈脂肪酸,有修復身體、維持腸道健康、促進頭腦發育、降低脂肪累積及抗發炎的功效,沒吃蔬菜會降低益生菌的存活率,影響孩童免疫力。※慢性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特徵:1.雙眼較無神的2.違和的黑眼圈3.平坦的中臉4.突出的門牙5.乾燥脫皮的嘴唇6.下巴後縮7.頭頸前傾8.看診聽見明顯呼吸聲、呼吸時胸廓擴張很淺。
-
2021-03-04 科別.心臟血管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今年冬天特別冷,猝死的案例時有耳聞,林毅敦醫師分享關於日常心血管的保健、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風以及應該注意的跡象、以及發生當下的自救之法。林毅敦醫師表示,由於血管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發生熱漲冷縮,在天氣很冷的情況下,並且溫差很大的環境進行轉換,血管會發生急遽收縮,就容易出現血管痙攣,使得原本已經狹窄的血管因收縮變得更加狹窄,就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即使喝了酒,覺得身體很熱,一樣要把衣服穿足,切勿『假勇』。林毅敦醫師提醒,在寒冷的天氣下切勿一喝完酒,且未做任何保暖防護措施就出門,這將導致心肌梗塞的機率提升,原因是因為喝完酒,會造成神經感覺降低、血管收縮舒張能力變差,而且喝完酒血管通透性變大,忽然轉換到寒冷的溫度環境,自律神經調節反應不及,易出現血管急遽收縮的現象。大家都知道如果具有三高的人,當出現下列心肌梗塞的症狀:左側部分出現胸悶、胸痛、上臂疼痛、下巴頸部疼痛、冒冷汗,應該盡速急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若家族史中的長輩都有三高疾患,即使本身年輕且不具備三高問題,一旦出現上述症狀,仍要懷疑可能出現心肌梗塞,應盡速就醫。不過並非所有的胸悶、胸痛都是因為心臟出現問題,林毅敦醫師表示,有些老人家因為罹患皮蛇,一樣會出現胸痛的情況;另外,也有可能是肌肉、筋、骨骼疼痛、焦慮…..原因導致,因此要由醫師診斷為準。血管就像是水管,使用久了,一定會發生硬化,只是每個人的硬化程度會不同,尤其是患有三高的患者,血管的健康程度通常會較一般人差。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反覆出現高血糖的情況,易導致血管慢性發炎,而使血管發生纖維化的情況,血管彈性就會變差。高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血脂濃度過高,導致血脂沉積在血管壁而形成斑塊。因此時刻注意血管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皮膚可以經由儀器測得肌膚年齡、保濕度….等各項資訊,血管的健康程度,亦可以用儀器測得血管彈性度、硬化程度、末梢血管微循環、血管年齡是否與實際年齡相符。林毅敦醫師提醒,偶爾吃大餐或是吃到飽並不會影響血管的健康,但要注意在這些大吃大喝之後,要多增加水分的攝取,以保養血管的健康。林毅敦醫師建議,即使無心臟病家族史的男性4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仍應進行血管硬度健程度檢查,而有心臟病家族史的群眾,建議提早在35歲就進行血管硬度健康程度檢查。◎林毅敦醫師針對血管保養重點提醒:1. 血管保養要趁早2. 生活作息要規律3. 攝取新鮮原型食物4. 運動可多不可少5. 保暖要確實6. 適量飲酒不貪杯(喝酒不助眠,晚餐喝紅酒)。◎冬季泡湯注意事項:1. 到泡湯池前,再將包裹身體禦寒衣物脫掉2. 緩慢進入溫泉池,讓身體血管漸漸適應3. 離開溫泉池,一定要立刻用衣物包裹保暖4. 天冷泡湯切勿冷熱湯交替5. 溫泉水沾毛巾溫暖蓋頭頂。
-
2021-02-24 養生.抗老養生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世界都繃緊神經,但無論是何種病毒、細菌來襲,自身的免疫力永遠是第一道防線!不當飲食、心理壓力、空汙等因素,都會造成身體裡的氧化壓力,引起發炎,當身體長期慢性發炎就會降低免疫功能,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病。維生素D食物 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年的報告,統合分析共15個國家、25項研究、含括10,933人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可顯著降低至少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胸腔感染等)的風險。曬太陽補足維生素D 這些維生素D食物多攝取若要補充維生素D,可到戶外活動、曬太陽,讓皮膚接受陽光中的UVB光幫助體內合成。但就算陽光再強烈,待在室內隔著窗戶曬太陽仍是無效的,因為UVB光無法穿透玻璃,也就無法幫助維生素D的產生,因此,建議一天曬太陽10到20分鐘,露出臉部、手臂等部位且不擦防曬乳,讓體內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減少疾病感染風險。不過,冬季天氣陰冷時,受陽光照射的機會較少,加上常將身體包得密不透風,許惠玉建議,飲食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含鮭魚、旗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秋刀魚等含高油脂魚類,同時含有免疫系統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且其中魚油對體內抗發炎也有益處;其餘如蛋黃、乳品(起司等)、內臟類(肝臟等)及蕈菇類(黑木耳、香菇等)也都含有維生素D。飲食搭配蔬果、辛香料 自體防禦更提升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各式不同的「植化素」,為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天然物質,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癌等功效,可輔助免疫功能調節。許惠玉舉例2010年發表於《醫學的分子視角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的研究: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色青花菜、白色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所含的「異硫氰酸酯」,能夠抗癌以及降低ROS(活性含氧物)所造成的發炎性傷害,進而調節免疫功能。此外,辛料也含多種植化素,例如大蒜、蔥及洋蔥等蔥屬植物所含的「有機硫化物」可抗氧化、抗發炎,讓免疫力更加分。2018年刊登於《分子學Molecules》的義大利研究指出,咖哩粉中常見的「薑黃素」能提升血清中的抗體、減少促發炎細胞激素的分泌,因而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並增加抵禦病原菌的抗體,有利於調節免疫力。 延伸閱讀: ·一張表看出你缺乏哪種維生素! 9身體警訊你中了幾項? ·吃柳丁、橘子、芭樂提升免疫力? 淺嚐就好!維生素C攝取超過這量反而會缺乏
-
2021-02-24 養生.聰明飲食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不論是菸害、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家中油煙等室內外空氣汙染,空氣汙染一直是人們需重視的課題,其容易造成呼吸道過敏、未抽菸罹患肺癌,也可能造成身體各處的不良反應,其與PM2.5有著非常大的相關性。 防範空汙對身體的傷害,除了出門配戴口罩外,平時也可以從食物中攝取營養,雖無治療效果,但可藉由這些營養的益處,平衡、降低空汙對身體的負面影響,降低身體受損的風險。 溫開水、大蒜:減緩喉嚨乾癢、咳嗽 空氣汙染最常見的影響之一就是刺激喉嚨,造成喉嚨乾癢、咳嗽等不適,建議可喝溫開水保持喉嚨濕潤。除此之外,也可以從大蒜等富含大蒜素的食材中,補充天然的抗生素,以增強自身的保護力。 紅甜椒、小番茄:減緩眼部乾癢 空氣汙染也容易引起眼睛過敏、乾癢甚至乾眼症等情況,建議平常可補充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C的食物,有助維持淚液正持分泌、減少氧化傷害,如紅甜椒、小番茄等。 蔬果、納豆、無糖優格:減緩眼、鼻、皮膚過敏 人體的免疫細胞容易對空汙粒子產生過度的敏感反應,造成眼、鼻、皮膚過敏。建議平時可補充含有益生菌及益生質的食物調節免疫力,像是無糖優格、納豆、蔬果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鮭魚、酪梨、堅果: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PM2.5容易引起慢性發炎反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建議民眾平常可補充富含Omega-3及維生素E的食物,有利降低氧化傷害,如鮭魚、酪梨、堅果等。 5蔬果、曬太陽:幫助預防癌症 PM2.5為一級致癌物,透過攝取足夠的質化素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攝取維生素D,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維生素D的捨取來源主要為日曬,建議民眾每日至少攝取5種蔬果,並且在做好防曬為前提的情況下日曬15分鐘。 《延伸閱讀》 .沒抽菸卻得肺癌,哪些人最好提早篩檢? .防空汙、PM2.5口罩怎麼戴?醫:沒戴好都是做白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2-17 科別.消化系統
愛莉莎莎「喝油排膽結石」 醫:從未看過病人試完見效
人氣百萬YouTuber「愛莉莎莎」因為「喝橄欖油排膽結石」民俗療法,槓上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診間看過很多誤信偏方喝油、喝蘋果汁的病患,「但20年來沒有任何看過病人試完有用的」。朱光恩說,診間的病人十個裡面至少有兩、三個會信偏方,說喝油、喝蘋果汁可以排石頭,而不願意開刀。但往往試了一年偏方,最後還是回來就醫,腹部超音波一掃,不但膽結石變大還變多。朱光恩表示,膽結石是很普遍的問題,形成原因主要是體質問題,女性發生率較男性高,其中以中年女性較多。另外,如地中海貧血等因溶血問題,或是飲食喜歡吃油膩食物,也較容易導致膽結石。他說,通常膽結石患者因為膽汁分泌不好,常見症狀是吃完飯會肚子脹氣,消化不好等,若這樣的問題只是一、兩次,應無大礙;但如果一吃就不舒服,就要考慮是否有膽結石,建議做腹部超音波檢查。一旦檢查出有膽結石,不一定要切除膽囊,有些患者寧願和平共處,有疼痛再說;另一些患者則採取積極治療,進行膽囊切除。但膽囊不切除,可能會造成急性膽囊炎,引發劇烈疼痛,等於是忍受不定時的未爆彈;或可能因為結石不停摩擦膽囊,造成慢性發炎,也較容易有癌症產生。另外,如果結石不小心卡住膽管,也會形成黃疸,導致肝指數跟著異常。因此如果出現黃疸,就一定要馬上處理;除了切除膽囊,還必須做膽管鏡,把卡住膽管的石頭拿掉。因此朱光恩建議,膽結石要根治,最好的辦法便是開刀將膽囊拿掉。過去拿掉膽囊需要剖腹,手術較困難、危險,需要七到十天的恢復期;但現在醫學技術進步,以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術只是小手術,開完刀後三天就可以回家。但有些病患會擔心沒有膽囊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朱光恩解釋,不論有沒有膽囊都不會影響健康,膽囊只是儲存膽汁的小倉庫,但膽管也能幫忙儲存一些膽汁,所以不會有太大影響。至於許多偏方說喝油可以排膽結石,朱光恩說,這可能是油與體內的食物結合,不是真的石頭。而除了沒有醫學證實外,吃太多油膩食物需要更多膽汁分泌幫助消化,反而會刺激膽囊,造成更劇烈的疼痛。因此如果選擇不手術,要與結石和平共處的病患,千萬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以免疼痛發作,「比生小孩還難受」。
-
2021-02-08 科別.消化系統
狂拉肚子可能不只是吃壞肚子!附加2情況當心潰傷
一名50歲男子持續腹瀉好幾週,起初以為是吃壞肚子導致,因此不以為意,直到拉出血便才緊急就醫,經醫師採以大腸鏡及腹部電腦斷層等檢查後,發現患者不僅整段大腸直腸嚴重發炎,甚至已演變潰傷,確診為潰瘍性腸炎,所幸經抗生素治療及靜脈輸液治療後,症狀已逐漸舒緩,目前也已出院,持續接受門診追蹤。持續腹痛且發燒 當心是潰瘍性腸炎若出現持續腹痛且合併體重減輕、發燒時,千萬別輕忽,恐是潰瘍性腸炎惹禍!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許家榮醫師表示,潰瘍性腸炎的症狀與腸胃炎、腸躁症類似,但也可能會出現血便、貧血等症狀,多是因腸道黏膜慢性發炎所導致的疾病;而其成因不明,恐與免疫系統失調、家族史、感染、生活壓力等有關。潰瘍性腸炎需長期治療 才能降低併發症風險許家榮醫師指出,潰瘍性腸炎症狀時好時壞,有時發炎症狀甚至會持續多年,嚴重時恐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若有相關症狀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且須接受長期治療後,才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遵循醫師指示用藥 學習與疾病和平共處潰瘍性腸炎一旦控制不佳或不規則治療時,也可能會惡化需接受手術治療,甚至埋下癌化的可能性,不得輕忽嚴重性。許家榮醫師強調,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外,也應遵循醫師指示用藥,並定期追蹤,平時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與疾病和平共存,避免症狀惡化。(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胃潰瘍不能吃水果?山藥、秋葵、芥花油顧胃? 營養師解析急性期、慢性期飲食完整攻略 ·胃潰瘍、胃痛多吃胃藥可顧胃? 這些潛在風險先看懂!改善症狀具備5觀念才對胃好
-
2021-02-01 科別.皮膚
不只皮膚癢!醫: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單純皮膚病
王先生是異位性皮膚炎的老病患,從5歲開始便反覆發作,發作時往往導致皮膚搔癢難耐。畢業之後從事美髮業,經常要替客人洗頭髮、染頭髮,頻繁接觸洗染用品讓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更加嚴重。當症狀加劇時,王先生曾使用口服類固醇,甚至注射類固醇進行治療。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顯鎰回憶,患者被轉診過來時,皮膚狀況非常差,全身嚴重發炎,還會糜爛、滲液,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一問之下才知道患者竟曾使用偏方一段時間,雖然病情持續惡化,但密醫卻宣稱「皮膚在排毒」。邱顯鎰醫師強調,「當病情加重時,一定要盡快就醫,這不是排毒,是真的在惡化。」王先生依照醫師建議開始接受照光、口服藥等治療方式,後續也使用了生物製劑,邱顯鎰醫師說,「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的狀況改善了,生活品質也進步很多,讓他感到相當開心。」搔癢難耐,身心都煎熬邱顯鎰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慢性過敏性發炎疾病,患者的皮膚會乾燥、敏感、搔癢,而無可避免地持續抓癢,甚至抓到破皮流血。到了晚上,搔癢的狀況還可能加劇,嚴重干擾睡眠品質。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大多在嬰幼兒時期開始出現,約80%患者是在五歲以前發病,不過仍然有可能在任何年紀發生。邱顯鎰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有些患者在進入國中之後,病情會好轉,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會持續到成年甚至更加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分布會隨著年齡而有所不同,孩童時期較常分布於頸部、四肢屈側;青少年和成年患者通常在臉部、頸部、前胸、背部較為嚴重。臨床上會將異位性皮膚炎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若僅有輕微的皮膚症狀,如輕度紅疹、皮膚乾燥、脫屑,無論面積大小,皆屬於「輕度」。若有嚴重發炎反應的皮膚症狀,如紅疹、丘疹、糜爛、苔癬化等,會依其分布面積及嚴重度做為EASI評估標準[1]。EASI評分0-6,屬於「輕度」。EASI評分7-19,屬於「中度」。EASI評分20-72,屬於「重度」。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像接力一般,循序漸進。 不只皮膚癢,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與心血管疾病高度相關邱顯鎰醫師說明,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後續常會出現氣喘、過敏性鼻炎,被稱為「過敏進行式」。因為持續搔癢及嚴重皮膚病灶,患者的課業、工作、社交、生活品質皆大受影響,也容易失眠,並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障礙。除了過敏相關問題,有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較高機會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2]。由於患者的皮膚會慢性發炎,而各種發炎因子可能對心血管健康[3]、血糖代謝造成負面影響,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較高機率出現體重過重、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問題[4]。邱顯鎰醫師提醒,不要把異位性皮膚炎當成單純的皮膚病,患者務必積極與醫師密切配合,把病情控制穩定。接力治療,對抗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邱顯鎰醫師表示,目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建議從幾個方向著手,包括「基礎治療」、「局部治療」、「全身系統性治療」,治療如同接力賽般,在不同的階段安排不同的棒次。「基礎治療」非常重要,可以幫助維持皮膚完整性、角質層含水量,患者必須規律使用保濕劑、補充水分,且盡量避免接觸刺激物。「局部治療」包括使用保濕劑、類固醇藥膏、免疫抑制劑藥膏。類固醇藥膏可以抑制發炎反應,但是要依照醫師指示使用,以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免疫抑制劑藥膏具有抗發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較沒有類固醇藥品的相關副作用。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病灶面積較廣、較嚴重,可能會需要搭配「全身系統性治療」來控制病情。「全身系統性治療」包括照光治療、口服免疫抑制劑,以及近幾年開發出來的生物製劑。「患者對生物製劑較為陌生」,邱顯鎰醫師進一步解釋,「生物製劑是種單株抗體,可以用來抑制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體內過度活化的發炎因子、調節免疫系統。」根據研究,約半數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使用生物製劑16周後,病灶面積及嚴重程度改善達75% [5]。與傳統藥物相比較,生物製劑突破以往治療困境,治療成效好,且不用經過肝腎代謝,使用上較不受肝臟、腎臟功能的影響。目前健保對於生物製劑採有條件給付,當患者病情符合條件時,醫師便能提出申請,對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貼心小提醒邱顯鎰醫師叮嚀,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生活作息要規律、飲食要均衡,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請遵守「四不」:不要抽菸、不要喝酒、不要熬夜、不要任意進補,以減少免疫失調的機率。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並非單純的皮膚疾病,嚴重搔癢除了會影響患者的課業、工作、社交、生活品質,還可能衍生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共病。患者與家屬要與醫師密切配合,學習正確的照護方式,積極且規律接受治療,才能穩定病情、提升生活品質!參考資料:1. How to Use EASI(2016) | Harmonising Outcome Measures for Eczema2. Strom MA, Fishbein AB, Paller AS, Silverberg JI. Association between atopic dermatitis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U.S. children and adults. Br J Dermatol. 2016 Nov;175(5):920-929. doi: 10.1111/bjd.14697. Epub 2016 Aug 28. PMID: 27105659; PMCID: PMC5216180.3. Ascott A, Mulick A, Yu AM, et al. Atopic eczema and major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9;143(5):1821-1829. doi:10.1016/j.jaci.2018.11.0304. Kok WL, Yew YW, Thng TG. Comorbidities Associated with Severity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Young Adult Males: A National Cohort Study. Acta Derm Venereol. 2019 Jun 1;99(7):652-656. doi: 10.2340/00015555-3175. PMID: 30896778.5. Two Phase 3 Trials of Dupilumab versus Placebo in Atopic Dermatitis. N Engl J Med. 2016 Dec 15;375(24):2335-2348.原文:
-
2021-01-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延燒,6類營養素超級比一比 專家教你吃這些食物調節免疫力!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世界都繃緊神經。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無論是何種病毒、細菌來襲,自身的免疫力永遠是第1道防線!不當飲食、心理壓力、空汙等因素,都會造成身體裡的氧化壓力,引起發炎,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就會降低免疫功能,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病。曬足太陽、攝取維生素D食物 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年的報告,統合分析共15個國家、25項研究、含括10,933人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可顯著降低至少1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胸腔感染等)的風險。若要補充維生素D,可到戶外活動、曬太陽,讓皮膚接受陽光中的UVB光,幫助體內合成。但要提醒大家,就算陽光再強烈,待在室內隔著窗戶曬太陽仍是無效的,因為UVB光無法穿透玻璃,也就無法幫助維生素D的產生。因此建議1天曬太陽10到20分鐘,露出臉部、手臂等部位且不擦防曬乳,讓體內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減少疾病感染風險。冬季天氣陰冷時,可受陽光照射的機會較少,加上常將身體包得密不透風,許惠玉提醒,此時飲食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含鮭魚、旗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秋刀魚等含高油脂魚類,當中也含有免疫系統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且魚油對體內抗發炎也有益處,攝取不足反而會使免疫功能受損。其餘如蛋黃、乳品(起司等)、內臟類(肝臟等)及蕈菇類(黑木耳、香菇等)也都含有維生素D。飲食搭配蔬果、辛香料 自體防禦更提升食品營養中心說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各式不同的「植化素」,為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天然物質,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癌等功效,可輔助免疫功能調節。許惠玉舉例2010年發表於《醫學的分子視角Molecular aspects of medicine》的研究: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色青花菜、白色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所含的「異硫氰酸酯」,能夠抗癌以及降低ROS(活性含氧物)所造成的發炎性傷害。而葡萄、藍莓、覆盆子、桑葚等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能促進細胞的「自噬作用」,降低發炎性傷害,對於調節免疫功能相當有幫助。許惠玉提醒,香辛料也含多種植化素,例如大蒜、蔥及洋蔥等蔥屬植物所含的「有機硫化物」可抗氧化、降低發炎,讓免疫力更加分。2018年刊登於《分子學Molecules》的義大利研究指出,咖哩粉中常見的「薑黃素」能提升血清中的抗體、減少促發炎細胞激素的分泌,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並增加抵禦病原菌的抗體,有利於調節免疫力。從飲食、戶外活動著手 保固自身抵抗力國際免疫營養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mmunonutrition, ISIN)於2020年發出聲明,建議飲食中要吃得多樣化、吃得均衡,特別是各色的蔬菜及水果,才能支持免疫功能。董氏基金會呼籲,防疫期間要特別注意攝取優質營養,應每天攝取足量的各式新鮮蔬果,以及適量高油脂魚類、肉類、雞蛋、乳品等蛋白質食物,再搭配大蒜、蔥、薑黃等辛香料一起烹調,幫助抵抗外來病原體。而市面上的營養補充劑,經常只能吃到特定營養素,不如天然食物中多元,建議還是從原態食物來做補充。最後提醒,想預防感染、抗疫,除了勤洗手、注意均衡飲食外,也要記得到戶外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維持身體活動並保持社交距離,顧好自己的免疫力才是最佳的保身之道。★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1-25 新聞.健康知識+
這些病都跟久坐有關!身體「1特徵」罹病機率爆增
許多研究顯示,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會影響到未來的健康,如提升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及增加腹部脂肪等,甚至影響大腦健康,包含大腦體積比較小、結構和認知功能較差。根據國健署今年剛公布的調查,近5成國人的身體活動量未達國健署及WHO建議,且每日平均久坐高達近6小時;推測是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使用3C的時間變長,導致久坐不動的人越來越多。每天坐超過8小時且活動少 死亡風險增加58%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6年發表於《Lancet刺胳針》整合16篇超過100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8小時且活動少的人,死亡風險增加58%;2014年發表於《國立癌症研究雜誌》的研究顯示,久坐會增加大腸癌的罹患風險24%、子宮內膜癌增加32%、肺癌增加21%;2019年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報告指出,許多強力證據顯示久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腹部脂肪導致全身性炎症 久坐不動容易失智 許惠玉亦指出,久坐不動會明顯增加腰圍及腹部脂肪,根據2019年美國疾管署預防慢性疾病期刊,每天久坐看電視超過2小時的人腹部肥胖的機率更大;而腹部脂肪已被證實是導致全身性炎症,造成慢性病的原因。近期更有許多研究發現,久坐不動亦會影響大腦健康,更容易失智。美國波士頓大學2015年在美國心臟協會公布,針對1271名40歲成年人追蹤調查20年,結果經過腦部MRI和認知測驗後發現,不愛運動的人到60歲時,大腦的體積較小、測驗的結果也較差;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大腦的健康。經常做運動 增加腦區的活化、連結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運動認知神經科學家張育愷教授指出,經常做運動的人,其腦部組織密度更大、結構更健康,例如與失智症相關,掌管高階認知功能的前額葉及主導記憶和學習的海馬迴,運動都可增加這些腦區的活化和連結,使功能更佳。建議避免久坐不動,隨時動一動並循序漸進增加強度,最好能提早養成運動習慣,每天至少運動20~30分鐘,讓身體和大腦都能突破年齡限制。延伸閱讀: ·8成女性都有橘皮組織,如何消除? 7部位最容易出現!瘦下來也沒用,這幾個方式才有幫助 ·腳水腫、浮青筋是靜脈曲張? 嚴重會致命!生活中「1動作」常無意識就做了
-
2021-01-22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飲食預防/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國人10大癌症的大腸癌、肝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消化系統就占了大宗,就連10大死因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也與腸胃脫離不了關係。台語說,呷ㄟ落、睏ㄟ去,放ㄟ出就是健康。你健康了嗎?老一輩彼此見面時常說:「吃飽沒?」「吃」是每天的大事,更是人生要事,所謂養生之道,飲食為要。 據估計,每10人當中就有1人有腸胃不適的毛病,此外,每3人中就有1人長期受腸胃疾病所苦。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暨台大醫學院副院長吳明賢表示,廣義的腸胃科而言,泛指消化內科之胃、腸、肝、膽、胰等器官。 沒減肥體重卻掉5% 可能有大問題 腸胃不舒服,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暗藏著大大學問。吳明賢進一步說明,常見的上腹部疼痛,有可能是單純的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但也可能是膽結石,甚至胃癌、肝癌、胰臟癌等惡性腫瘤。 有時甚至吃些腸胃藥也能緩解,他提醒,若合併出現飲食行為(如吞嚥困難、疼痛)或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等警示症狀,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切勿自行診斷(編註:過去6∼12個月,無刻意節食,體重卻減少5%,則是有臨床意義的體重減輕)。 一般而言,就醫後醫師會給予身體檢查,有時會做抽血檢查,確認是否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肝臟疾病,必要時會再針對胃腸或肝膽胰等問題,安排腸胃鏡或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如此就能大致釐清哪個器官出現毛病。 吳明賢表示,消化系統疾病的病因扣除感染如病毒性肝炎、幽門螺旋桿菌外,與飲食最為相關,如有一餐沒一餐、一餐當兩餐吃,喜歡低纖、高脂、高醣飲食,甚至菸、酒、檳榔等,都是極為典型的「病從口入」! 腸道是第2大腦 帕金森氏症與失衡也有關 腸道是人體最強大的免疫器官,人體淋巴有70%以上分布在腸道,除了淋巴球外,腸道內的菌數更高達100兆,相當於人體細胞總數目的10 倍。 吳明賢說:「這些腸道菌不僅與營養、代謝相關,也影響著免疫功能,腸道還有第2個大腦之稱呢!」如今,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腸道菌若沒維持在平衡的狀態,慢性發炎將一觸即發,他以幽門螺旋桿菌和胃潰瘍為例,就是細菌導致疾病最典型的例子。 此外,帕金森氏症、自閉症等也和腸道菌失衡有關,或許你無法理解腸道與大腦的關聯?吳明賢解釋,腸道內的神經會經過「腦腸軸線」(gut-brain axis)與大腦相互聯絡。當腸道菌失衡後,會透過 腸道的迷走神經影響到中樞神經的免疫機轉,腸道菌叢製造的短鏈脂肪酸也會誘發腦部疾病。 他提醒,便秘、腹瀉是腸道菌失衡或飲食失衡的一個基礎表徵!但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腸道症狀都會造成遠端器官傷害,得進一步評估失衡的嚴重度。 從便便看健康 形狀、顏色都是線索 想知道腸子是否健康,每天解便後可別急著沖馬桶,你可以從大便中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況。 吳明賢說,在醫學上將大便的形狀依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分為7類: 第1型: 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 第2型: 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第3型: 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 第4型: 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第5型: 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 第6型: 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第7型: 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一般來說,第1型和第2型表示有「便秘」狀況;第3型和第4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4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至於,第5至第7型則有「腹瀉」的可能。 除了形狀外,顏色也是判斷腸道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正常的大便因為含有膽汁所轉化來的色素,呈現黃色或金黃色。「若糞便呈現其他顏色, 就表示健康出現警訊了。」吳明賢提醒。 飲食6字訣 翻轉3高1低 俗話說,好的腸胃比好的大腦重要。該如何保養?吳明賢認為,就疾病而言,扣除傳染病, 絕大多數的病症如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都與經年累月的生活習慣有關。 飲食就是影響生活習慣最大因素。現代飲食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 吳明賢語重心長地說,飲食最重要 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身體活動所需 的能量及維護細胞的新陳代謝,因此進出得平衡。 但現代人生活形態偏 靜,卻又經常採取「3高1低」飲食法,即高熱量、高脂肪、高醣、低纖維,都大大影響腸胃健康。 他以「腸漏症」為例,長期低纖飲食,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平衡,間接造成腸道受損,食物便會透過受損的腸道壁的上皮黏膜,滲漏到血液、淋巴,引起體內免疫球蛋白G的慢性過敏反應及遠端器官的慢性發炎反應! 另一大問題是飲食失序,進食必須依照生物時鐘,早餐吃得好,晚餐吃得少,現代人卻愛吃早午餐、晚餐又特別豐盛,以至於胃食道逆流、肥胖,處處耳聞。 吳明賢提醒,現代人習慣把藥物(如保健品)當食物吃,而不是把食物當藥物吃,但藥物畢竟還是化學品,人們應該重新學會將食物當藥物吃,而不是想用藥物來取代食物。 藉由透過好的飲食可以保護腸胃道,甚至全身性的健康。 他進一步提出飲食4大原則──高纖、低脂、低醣、熱量則要適當,6種重要的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用心安排,總結而言,「多樣、均衡、節制」的飲食外,也要與工作形態結合,例如勞動者需要較高的熱量、蛋白質,而靜態工作者熱量就要相對的少。 另外,生活要規律,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 菸、酒、檳榔、熬夜都要禁止。 心情好壞可以透過大腦、內分泌和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副交感神經而改變腸胃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學會利用聽音樂、看書、腹式呼吸、冥想、伸展運動、旅遊等,隨時為自己解壓,讓大腦放鬆。 少食、慢食、樂食、感恩食 1.減少每餐食量: 搭配平衡食譜,尤其晚上最好避免吃到飽的場合,以免大量進食增加消化道負擔。 2.餐後不要躺下或趴睡: 臨睡前不要再吃東西。 3.避免多吃脂肪或油膩食品: 胃腸最適合的是溫和食物,太過辛辣、冰、燙的食物最好敬而遠之。 4.少吃不易消化的問題食品: 有人吃糯米會腹脹,有人吃蔥椒會不舒服,吳明賢提醒,請根據自己的經驗法則盡量避免。此外,盛夏時, 食物容易腐敗,不熟的生冷食物若無法確認新鮮度,最好不要食用。 5.多吃新鮮蔬果: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亦可多喝優酪乳,特別是便秘型大腸激躁症或有大腸疾病家族史者更應如此。 6.放鬆心情用餐: 吃慢一點,細嚼慢嚥才能讓食物更易消化。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從「我以為」來的!要讓自己變得更可愛,多些體貼、少點自以為.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熟齡媽媽:我不圖子女養我,只求他們以後過得比我好【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1-19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吃錯恐過敏、血脂超標!健康吃素3關鍵
為了健康、環保,使得吃素變成很時髦的行為!越來越多人熱愛肉食的人,也漸漸的願意改吃素,但吃素真的較健康?會不會反而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邀請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營養師劉語潔來解答。 劉語潔表示,正確吃素食,除了能維持健康,也能兼顧環保理念,但吃素食最大的問題,除了大家常聽到加工製品伴隨的高油高鈉,還會因為勾芡而吃進過多的熱量,甚至,吃錯還可能讓血脂飆高、引發過敏問題。 想減肥的陳先生,希望透過吃素來減重、改善健康狀態,沒想到回診時,原本150 mg/dl左右的三酸甘油脂,竟飆升到300 mg/dl。仔細詢問其飲食習慣才發現,吃素沒有飽足感,讓他吃了大量米飯、麵包當點心,導致熱量超標。 注重養生的張太太,一直有良好的健檢習慣,希望透過素食來調整過敏體質。但茹素一段時間再檢測過敏原,過敏數量反暴增,尤其是小麥過敏更是從輕度惡化到重度。結果竟是吃了太多含麩質的烤麩及素肉,引發腸胃道慢性發炎。 劉語潔指出,建議茹素者也須依個人狀況來調整飲食方式,若易腸胃道不適,或是擔心吃素後引發身體上的不舒服,最好先進行過敏原檢測,避開容易過敏的食物。她特別推薦吃素關鍵3招,可幫助素食者吃得健康又均衡。 關鍵1:均衡飲食挑選「必需胺基酸」 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成的重要元素,而優質蛋白質需要包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一般來說,肉類、蛋類均含有9種必需胺基酸,但是植物蛋白質比較難多種必需胺基酸。因此,若吃全素,就要更注重飲食的均衡。 劉語潔舉例,素食者每餐至少需要有2~3份的蛋白質食物,一份大約是250cc的豆漿,或是半個巴掌大的豆類製品,像是一份豆皮、半個傳統豆腐。蔬菜類則分為深色蔬菜跟菇類兩部分,再選擇五穀根莖類做為主食。飯後,搭配拳頭大的水果,以及早晚各一杯豆漿或原味優酪乳 多樣性的飲食,就能夠確保攝取到足夠的優質蛋白質、鈣及鐵質。 關鍵2:蛋白質基礎攝取量再加1成 許多人認為吃植物蛋白質比較難長肌肉,劉語潔表示,正確說法應該是植物性蛋白質跟肉類相比,人體吸收率確實會比較低。建議吃素者對於蛋白質攝取可以再增加10%左右,如一天蛋白質建議量是60g,不妨考慮吃到70g。 雖然素食者不能吃肉,但是優質的蛋白質還是很多的,例如黃豆、黑豆、鷹嘴豆、扁豆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用原型食物補充較好;另外,也不建議多吃單一種豆類,因為特定種類的大量攝取,也容易造成腸胃道過敏。 關鍵3:莫忘顧及維生素與鐵質吸收 除了蛋白質,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是「維生素B12」跟「鐵質」,需要特別留意補充。劉語潔說,許多發酵食物含有豐富維生素B12,因此,料理時可適時加入泡菜、納豆、臭豆腐、天貝、味噌,增添風味又能補充維生素B12。 植物性的鐵質因為屬於「非血基質鐵」,與肉類相比較不好吸收,但不妨搭配維生素C來增加吸收率。因此,餐後可以再來一份拳頭大的水果,像是一個橘子、半個芭樂,就能改善鐵質吸收狀況。 劉語潔提醒,許多人對五穀根莖類、豆類的加工品過敏,如果正在考慮吃素維持健康,建議先進行過敏原檢測,與營養師討論設計一份適合的菜單,並且記得每天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讓吃素也能兼顧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