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科別.精神.身心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40
筆 文章
-
-
2020-01-10 橘世代.好野橘
別再只買儲蓄險!2020理財新計畫 一步驟放大退休金
年關將近,上班族的年終獎金陸續落袋,大家都怎麼使用這筆獎金呢?2020年開春之際,不妨善用年終獎金理財,放大退休小金庫!理財專家、《第三人生任逍遙》作者施昇輝分享,50歲後的橘世代在制訂理財規劃時,首重安全、保守、最低風險的投資,只用兩檔「明牌」,就可以享受有保障的退休生活。橘世代的理財首重「確定收入」50歲之後,大家開始為退休做準備,施昇輝認為,理財不該再汲汲營營的追求高風險的獲利。他舉例,許多投資人在股票市場殺進殺出,全球經濟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的難以入眠;或是不斷的觀望,一心想等到最好的價位,可是往往等著等著,股價慢慢漲高,反而錯過投資的好時機。「橘世代的理財規劃,最推薦領股息而非賺價差」,對退休族來說,最關心的是能擁有「確定收入」,而存股獲得的股息就屬於確定收入。而且在低利率的時代,存股的報酬率勝過定存利率,要在市場中找到每年3到5%殖利率的股票並不困難。例如,台積電(2330)、台塑(1301)、兆豐金(2886)等,這類產業龍頭股或是官股色彩的股票,不僅獲利穩定,更有「大到不能倒」的力量支撐,適合想穩定領股息的投資人。20年期儲蓄險 退休族真的適合嗎?「年年配息超過10年以上」、「大到不能倒」,是他在選擇存股標的時,最在乎的重點。若是對選股沒把握的人,施昇輝推薦,不妨選擇含括一籃子股票的指數型基金(ETF),像是元大台灣50ETF(0050)和元大高股息ETF(0056),並長期持有。這種投資方法,不僅不用苦苦等待最佳進場點,且不看盤也能安心睡覺。對於橘世代的投資提醒,「時間風險很重要」施昇輝說。很多人喜歡買儲蓄險,假設在50歲買了20年的儲蓄險,要到70歲才能拿回這筆錢,而且20年期儲蓄險,在第15年之前中途解約都是賠錢的。這樣的投資不僅卡住資金的靈活度,更輕忽臨時急需用錢的風險,退休族必須留意。早已樂活退休的施昇輝,近年來樂衷健行、郵輪旅遊,甚至還重回學校念研究所,一圓年輕時的電影夢。「人生短短幾個秋,再等下去能等幾年?」施昇輝不僅道盡他的人生觀,更反映在他的理財態度上。。延伸/2020遇水則發 財運最旺三生肖在這裡!。延伸/「錢母」使用指南 一招助你財運滾滾來。延伸/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超詳細算法一次讓你看個夠! 無恐懼退休 理財心法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歡迎加入】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 好 野 橘】
-
2020-01-03 養生.抗老養生
人真的會「一下子變老」!抗衰老抓住3個變速點
衰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過程,但總有那麼一個瞬間,人會覺得自己突然“一下子變老了”。這不是你的錯覺,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衰老雖然持續進行,但並非勻速發展;人體衰老有3個變速檔,分別是34歲、60歲和78歲。為什麼在這三個年齡,人會“突然變老”?《生命時報》邀請多位專家,詳細解讀這些年齡需要重點關注的健康問題。3個年齡,人會一下子變老美國斯坦福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分析了4263名18~95歲受試者的血漿數據,測定約3000種不同蛋白質的水平後發現:蛋白質水平總體保持相對穩定,但在34歲、60歲和78歲三個年齡,多種蛋白質的讀數發生了很大變化。研究人員解釋,這些蛋白質水平的變化不僅是人體衰老的特徵,更可能是衰老的原因。“隨著研究不斷深入,我們有望通過血液測試,以分子水平衡量人的衰老程度。”領導這項研究的托尼•維斯-科雷教授表示:“我們對年齡了解得越多,能干預的就越多。未來,我們有可能確切知道什麼飲食和行為習慣有助延壽,從而幫助人們避免罹患各種疾病。”34歲:健康從巔峰轉向下坡人體衰老和疾病是細胞損傷或死亡引起的整體變化。早在1925年,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威爾遜就提出:“一切生命的關鍵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鈕文異表示,青年人雖然正處於年富力強、身心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但人體內細胞數和細胞內的水分開始不斷減少,這是機體衰老的第一個轉折點。劉德泉提到,34歲左右的人群大多處於家庭負擔重、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複雜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身心健康,這些外部因素與研究中提到的體內蛋白質讀數驟變互為因果關係。重點關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專家認為,30多歲的人應重點關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的健康狀況。記憶力、協調性變差30歲後,大腦血液循環減慢,血流量減少,腦內神經細胞數量逐步減少,從而影響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骨質開始流失人體肌肉量在25~30歲達到峰值,而後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進而影響機體代謝速率,35歲左右,骨質開始流失。肺活量緩慢下降30歲開始,心臟的心室壁和心瓣膜會逐漸增厚,心臟傳導系統開始衰老。與此同時,肺活量也開始緩慢下降。更易出現心理問題楊萍表示,34歲左右的人群,因壓力、責任感的增加容易導致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劉德泉提醒,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一些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越來越多發生於中青年人群,同時,長期疲勞的狀態也增加了患慢性疲勞綜合徵、肥胖症的風險。60歲:各項機能步入老年60歲左右,人正處於更年期的末期,又面臨退休這一生活狀態的改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衰老速度加快。重點關注:循環、消化及免疫系統劉德泉表示,這個年齡段應重點關注循環、消化及免疫系統。心臟逐漸衰老60歲左右,心臟每搏輸出量(指一次心搏,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較20歲時減少30%~40%,心臟傳導系統持續衰老,易導致機體供血不足和代償失調等問題。消化功能衰退消化方面,60歲左右,口腔、食道、胃腸功能逐漸衰退,胰腺由於脂質浸潤及腺體細胞的萎縮,導致胰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分泌減少和活性減退,消化功能下降,胃腸道疾病風險隨之增大。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系統衰老主要體現在各種激素水平及靶器官對它的敏感性上。《衰老》雜誌發表的一項歷時十年的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T淋巴細胞總數不斷減少,免疫功能隨之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心理逐漸出現落差在心理上,60歲左右的人群由於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和退休造成的社會職能改變,很容易產生心理落差,也會加速衰老。楊萍還提到,超過半數的60歲以上人群都有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和不安全感,從而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更易導致情緒不穩、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78歲:系統、臟器快速衰老78歲左右,人體各項機能都進入快速衰老階段,神經、泌尿、呼吸、循環等各系統,以及認知和心理都出現明顯變化。重點關注:全身心變遲鈍、記憶力下降神經系統方面,老年人腦細胞數量及突觸連接減少,腦血流量減小,導致記憶力下降、易疲勞、對外界反應遲鈍等問題。泌尿系統功能減弱泌尿系統方面,腎動脈硬化、腎血流量減小,會導致腎功能減退。老年男性常伴有前列腺增生,有尿頻、尿急、尿不盡感;老年女性因盆底括約肌鬆弛,多會出現尿失禁症狀。呼吸肌力量衰退老年人會出現呼吸肌力量減退、氣管鈣化等問題,導致氣道阻力增加、肺通氣及肺換氣功能減退。隨著纖毛運動減弱,老年人的排痰能力也逐漸下降。身體循環變差循環系統方面,78歲左右人群心室壁增厚,外周動脈硬化,更容易引起臟器缺血。認知功能退化明顯這個階段的老人大腦功能衰退,認知功能退化非常明顯。2018年,一項在美國人口學會年會上公佈的研究表明,大腦衰老從73歲起會有4年左右部分認知障礙期,隨後的一年半到兩年內就可能出現阿茲海默症或類似的認知障礙疾病。出現性格障礙心理層面上,老年人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保守、多疑、急躁、自卑等性格障礙及空巢綜合徵等心理問題。正視衰老是延壽關鍵雖然衰老是不可逆的過程,但我們可以盡量延緩它的進程。楊萍表示,正視衰老是延緩衰老的關鍵,保持樂觀心態尤其重要,人們應及時擺脫對機體衰老的恐懼心理和急躁易怒、孤獨抑鬱等不良情緒。專家們一致認為,不論處於哪個年齡階段,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都十分重要。1.注意平衡膳食、結構多樣、穀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2.生活方式上,注意勞逸結合、及時舒緩壓力、戒菸限酒並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3.堅持適量運動對延緩衰老有積極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身體素質全面下降,鍛煉一定要循序漸進,選擇運動時間不過長、強度不太大的全身性體育活動,如散步、快走、太極拳等。4.最後,不管哪個人群,一定要堅持定期體檢。劉德泉提醒,家人對老年人身體和精神健康的關愛對他們的健康長壽有非常正面的作用。面對60歲左右人群,家人要協助他們安排好退休生活,鼓勵他們培養積極興趣愛好,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為。78歲左右人群大多會有子女遠離後的空巢感,加上他們常會過度關注自己的健康,家人此時更要多關心照顧、與他們溝通。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20-01-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思故他在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親人的死亡」。不管是老年的家人久病過世或是年輕的愛子遽然辭世,都是那樣的難以接受。第一篇是一位職能治療師描述祖母過世的前後,而委婉道出當身份轉變成病人家屬時,她有機會向工作時所接觸的病人或家屬道出心中的感傷時:「這次,換他們來治療我的悲傷、治療我的心。直到我不再為了這件事情一秒淚崩,那才是真正的放下了,放下,對我來說,不代表著不記得,或是不想念了,其實是放在內心最深處的懷念。」這道盡了喪親的「準備 面對 調適」,並由此進入醫病之間發揮同理心的美好意境。第二篇是一位母親對她唯一的男兒突然一睡不醒,無法接受這命運的嘲弄,十三年來日日不忘追思,終於走出哀傷的深淵,願以自己的經驗分享如何克服這人生最大的考驗。第三篇是一位多年致力於幫忙喪親者的身心科資深醫師分享許多珍貴的經驗與建議,並說出這句頗富哲理的話:「失去所愛,確實是我們的摯愛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上的一堂沉重的人生必修課,卻也是讓我們生命豐富、深刻、透徹的重要一門課。」 「醫病平台」非常感激這三位作者無私地與我們分享這沈重的人生必修課,也誠懇地希望他們的文章可以幫忙我們周遭正為此所苦的朋友。那一年我剛過半百,完成了大部分世間既定的秩序流程,也習慣了在那框架裡的生活模式。卻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早上,改變了所有的一切。開啟了往後不知不覺地不斷重整的人生,那天冷不提防,烏雲罩頂,逮個正著,還沒貶眼就落入從天而降的牢籠裡,卻也發不出任何聲響,哀嚎也罷,哭泣也罷,全被巨大的闐黑鎖住了。就像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人,在深夜裡的高速公路上開著車時,突然間被拔掉了眼鏡,眼前,只有無止境的一片黑暗;急促的呼吸聲,偶爾出現零星的燈光,卻不時的聽到輪胎壓到邊線凸起物的聲響,來提醒他已偏離車道了,雖然手中方向盤早已濕滑,但仍得用力緊握,放慢速度,穩住方向,且不斷地向老天吶喊:「我活得並不夠久呀!」屏氣靜神地,一心一意企圖在黑暗中,摸索著一條安全的道路,把自己擺渡上岸,否則淹沒在巨大的闐黑。這就是當年接到電話,被告知兒子已故去時的心情寫照。被告知的當下,無所謂相信、不相信的疑問,知道了,就是這麼一回事;兒子沒了生命!當下,我撲通跪下抱頭,乞求上天給予我智慧勇氣去面對這極度荒唐且荒謬的事情。手中握著話筒,不斷地抖著抖著,號碼怎麼按都不準,費了好大工夫才聯絡好幾個央求辦事的朋友。孩子的爸爸當時不在家,我告訴他這回事,也叮嚀回家的路上,可是千萬小心,不要失了神!將兒子安排成為大體老師及捐贈眼角膜,成了上天為我預備的安全道路。孩子的爸後來說到,等底定捐贈事宜,他才彷彿至黑暗中看到一個小小光點。就憑著那光點,才能摸索下一步的方向。若說這安排是石破天驚,但,是老天先給了我一個晴天霹靂啊!兒子承受多少人的厚愛?又承載了多少眾人對他的期待?領受了世間多少的溫潤善美?我一生憧憬用力養育,向上天訂製的孩子,所有的這些,豈是交付一把火了事?這任誰也都踉蹌昏厥!我又豈能摸摸鼻子認賠買單出場?唯有比荒謬更荒謬的行止才稍有力量抵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巨慟。老天收回孩子的生命留下了軀殼,身為母親,我親手推他進了冷凍櫃,這一步我要自己走,將孩子全部送出去,什麼也不留了!最後一球回到我手中了!而不是任憑命運冲擊,就算送我上斷頭台,也是得由我自己走上去,並且把頭擺好就位行禮如儀,而不是任人拖拉。雖然最終,自己是沒法子躺進那木箱,但總是還認為生命的主權在自己手中,保留了一絲虛無的尊嚴。餘生,我是一個喪子的母親,但,此刻我成就了漫無止境、無可救藥的驕傲,只因為我信守了對孩子的承諾。37年前孩子難產悻得生命,凝視著哺乳中的孩子,心中滿溢著愛,乳汁汨汨流著,心想:「孩子,媽媽會一輩子好好照顧你。」於今,我是照顧了孩子的一輩子。由於2005年底,我剛完成新竹文化局百年人物展,介紹先祖父的部分,提醒了我,台大醫學院、醫院滋養了我們一家四代,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然2006年1月,兒子在睡夢中離世,驀地裡打了個冷顫,背脊骨從頭冷到脚,這是命運找到我,在時間洪流中百年的相遇。過去從來不知道百年前台大醫學院收著孩子外曾祖父的成績單,後來外祖父、父親的成績單也相繼被收藏著,而孩子自身難產得著生命也在台大醫院,如今他的名字更是在無語良師名列中。若不是當年參與了先祖父的人物展,真不知我還能有其他的安排嗎?直覺是命運找到了我,當然明白了我逃無可逃,儘管當時一直打顫發抖、恐懼害怕,由於知道退無可退,是棄后的時候了!除此一步,我將落入萬丈深淵,終日不見陽光,呼吸不到空氣,身旁所愛的親朋家人,終將因我的腐朽而枯萎。我有智慧嗎?不!那是因為我恐懼、害怕。戰場上最勇敢的士兵,應該不是什麼嚨不驚,而是儘管怕得打顫冒汗,仍然衝上前去,藉著恐懼激發最大的勇氣和作戰能力,奮勇殺出一條活路。當時的我,令人擔心,因為我沒血沒淚,不哭不語,只因我要傾全力,產生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決心,去對抗荒謬困頓,我得專心集中精神啊!也只有此時,我們才能發現我們竟有著如此未可限量的力量與可能。2006年以來,爾後的十多年間,從未懊惱過為孩子所作的安排。孩子的氣味,也不復記憶,他的身影也不再清晰,只是對他的思念變成世間一切美好事物了。晴空萬里的天氣,總讓我無法自己的喜樂起來,陽光灑了一地,想起兒子在草地上追逐著風箏與揀回來的流浪狗玩躲貓貓……任何找尋媽媽的雙眼都有可能是承載著兒子的眼角膜。我告訴同為捐贈者的母親:別費思量孩子的受贈者在那裡裏喲!因為此刻他正在一個好地方遊山玩水、吃香喝辣呢!註1任何快樂的生命都是我們的親人!人生就是要經歷生命的各種風風雨雨,嚐盡酸甜苦辣,這就是完整的人生,孩子沒有這個機會,雖然有人安慰我們,孩子不用受苦嚐到人生苦味,但,我們還是遺憾,他不若我們嚐遍滋味!即便孩子在世時,似乎對很多生命哲理已經通透,但是似乎總是覺得少了一個步驟。人生也像一座園地,須要耕耘、除草、施肥,生命中的風風雨雨就是不停地在給予人生這些農作活動,網路流傳一頭驢子掉進枯井的故事,末了,驢子抖動掉本欲將牠活埋的泥土,不斷地墊高下,牠脚一蹬,就跳出困境,我們嚐遍冷暖滋味,就將它們化成養份,來茁壯成長。兒子離去後,有一句長輩安慰的話語最能令我安心!他說:我們每個人來到這世界都有義務,讓它在你離開時,比你來時要好些。他說「秉璋作到了」從此成為世間的一個美好,成為我餘生大願。註1:衛福部器官捐贈中心,舉辦的家屬關懷活動,常有受贈者感恩分享,說他們會好好注意健康,珍愛生命,帶著捐贈者給予的心……,到處遊山玩水,吃香喝辣。
-
2019-12-24 科別.精神.身心
搬來台灣後憂鬱症再沒發作...日本罹癌女孩生前心願:希望可以再回台灣
偶然看見同事的採訪報導,日本墨彩畫家藤井克之為了逝世的愛女,來台辦展覽《日本與台灣的風景 – 藤井小百合紀念畫展》,展出的內容,正是藤井克之紀錄女兒藤井小百合生前走過的台灣,女兒心心念念著的台灣,由爸爸來紀錄,藤井克之說,「她曾邀我來台灣畫畫,期待我有一天能在台灣辦畫展,我很高興如今終於能遵守約定,替女兒圓夢。」看完報導,我立即聯繫了展覽的書店,後續也獲得聯繫,他們的友人也協助翻譯,讓我有機會完成這個癌友故事分享。小百合此生最快樂的日子,在台灣藤井克之說著爸爸心中的女兒,藤井小百合充滿好奇心也很熱衷學習,而在媽媽心中,小百合是一個善良、愛說話的女兒,但他們的女兒,15歲開始便受憂鬱症所苦,進出醫院多次,卻在25歲到訪台灣後,有了轉機,小百合愛上台灣,想來台灣生活。為了說服爸媽,小百合約了爸爸來台灣旅行,也積極地學中文,記得那一年和爸爸的旅行,是虎年,他們在101貼上祈願卡片,小百合寫著,「希望我能來台灣長久居住。」終於,心願成真,小百合在2012年找到教日語的工作,也用第一份薪水邀請爸媽來台灣玩,那也是小百合第一次跟爸媽說,「不用擔心,一個人辛苦的生活,但心情很充實。」爸爸回憶起那段時光,他說,「她在台灣住下之後,憂鬱症一次都沒有發作過,容光煥發,我想那應該是她此生最幸福快樂的時刻了。」藤井克之畫下女兒生前居住的大坪林巷弄。(藤井克之提供)憂鬱症走了,癌症來了憂鬱症走了,癌症卻悄悄上門。2013年因為胸口疼痛就醫,才發現得了乳癌第三期,家人討論後,決定返回日本治療,「回日本的前一天,她一直哭,除了對於癌症的恐懼,更讓她難過的是,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台灣這個她想安身立命的地方。」治療的過程中,小百合仍努力學習中文,甚至前半年也不把自己當病人,還去打工,期待重返台灣的那天,對她來說,「比起生病,離開台灣更讓她難受。」對日本人來說,情緒是壓抑的,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小百合常常一個人偷偷地哭。2015年是小百合最後一次來台灣,坐著輪椅來台灣看看朋友,還有喝她心心念念的珍珠奶茶,而後沒多久,小百合在2016年離世,那一年她,32歲。完成女兒心願,找到活下去的力量剛開始,家人只有流淚想著小百合,有將近1年的時間藤井克之無法拿筆作畫,因為心中太傷心,總掛著女兒。直到友人提醒,光是哭泣是不行的,小百合多年前有提到希望身為畫家的爸爸也可以畫台灣,藤井克之這覺得,「也許這樣做,小百合在天上會開心。」有了這樣的念頭,也為了完成女兒未完的心願,讓他們有了新的力量,往前走,在畫畫的時候,彷彿有聽見,小百合說,「爸爸,謝謝你。爸爸你真的很努力,實現我的夢想。」2017年起,藤井克之數次帶著相機和畫筆來到台灣,以繪畫記錄女兒走過的風景,「在家人之間,我跟小百合最親,所以我想透過這個方式,了解女兒對台灣的感動。我走過她走的路,品嚐她吃過的食物,我畫的全部都是她生活、旅行過的地方。」藤井克之獨自造訪台南,到女兒推薦的窄門咖啡喝咖啡。(藤井克之提供)「小百合總是說我會喜歡那間咖啡店,還開玩笑要我瘦一點才進得去。後來我真的到那裡,坐在窗邊的位子上喝咖啡,習慣性地想跟女兒說:真的很好喝唷,等著她回答我:真的是這樣呢!但她人卻不在了。」爸爸用畫畫傳達對愛女的思念,本來不懂花藝的媽媽,也為了照顧小百合中學種下的花,開始學習親近花,彷彿女兒仍在。面對親人的離去,他們說,找到能繼續做的事,才會有力量,他們也想對小白合說,「媽媽有照顧著花,不用擔心,爸爸也在學中文了,會透過繪畫建立台日橋樑。」藤井克之訪台舉辦畫展,完成女兒生前的心願。(鄧博仁攝)後記:寫著年齡相仿的我們,真的很不容易,也格外覺得傷心, 不管在哪,總有相似的「我們」,也希望活著的我,能在此生透過書寫,分享生命的力量。畫冊由田園城市文化出版。●作者簡介_生活美學作家 吳娮翎吳娮翎,罹癌後對人生有了不同視角,癌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好好過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小事,任職媒體業十多年,同時也是作家、瑜伽老師、花藝師,出版《30歲的禮物:謝謝癌症讓我更勇敢》、《我可以不勇敢:但我有面對脆弱的勇氣》,創辦生活美學平台「oopsWu」,粉絲團「oopsWu」。 延伸閱讀: 肝受傷,低頭看手就知道!中醫師吳明珠教你:發現肝的求救訊號●專欄簡介_線上療心室聊聊那些人和故事,療癒你我的心
-
2019-12-19 性愛.性病防治
染愛滋交往被打槍 網紅公開身分盼不再因不了解而害怕
網紅「女神下午茶」兩年前確診感染愛滋,一年多前在網路上公開自己感染者的身份。他說,曾經因為感染者的身份而被曖昧對象拒絕進一步交往,除了帶給他很大的打擊外,也有感於社會對愛滋既有的負面觀念根深蒂固,促成他公開自己感染身份的契機,希望藉此鼓勵其他感染者,不需要躲起來,只要穩定治療,一樣可以追求夢想、享受人生。今天台灣愛滋病學會舉辦「知識跨越恐懼」記者會,希望消除大眾對愛滋病的錯誤認知,減少對愛滋或感染者的恐懼和歧視。網紅「女神下午茶」也在會中分享自己一直都有進行愛滋篩檢的習慣,但兩年前某一次篩檢結果呈陽性,進一步確診感染愛滋。當時女神下午茶有一個曖昧對象A先生,雖然A先生陪他穩定就醫治療,兩人仍維持著不親嘴、不發生性行為的「曖昧關係」。女神下午茶終於在半年後達到U=U(病毒測不到即不具傳染力)的穩定狀況,當時的他興奮大喊:「U=U了!」並向A先生告白,希望能進一步交往。然而對方無法克服對愛滋病既有的刻板印象和心理壓力,對於交往有許多猶豫,兩人因而分開。這件事對女神下午茶的打擊很大,他表示彼此個性契合,卻因為另一半對愛滋病的不了解或是恐懼而分開,「真的很可惜」。為了避免其他感染者也有同樣的遭遇,促使他決定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感染者身份,希望讓大眾知道只要穩定服藥,感染者的生活與常人無異。女神下午茶表示,雖然在網路上偶有酸民發表對同志和感染者不友善的言論,但朋友、家人都給予他鼓勵支持,讓他保持正面思考並積極配合治療。他也加入台灣基地協會,協助更多感染接受治療,給予他們支持與幫助;並希望大眾可以有充足的愛滋知識,不再因為不了解而害怕。
-
2019-12-18 性愛.性病防治
愛滋用藥不可停 一旦中斷危險增
你還以為愛滋病是「世紀黑死病」,無藥可治嗎?台灣愛滋病學會今天公布「國人愛滋認知調查」,九成的人自認了解愛滋病,但僅0.2%的人對愛滋有正確認知,且多數人認為愛滋感染者壽命較短。醫師表示,錯誤觀念帶來恐懼,更形成防疫的漏洞。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針對520位18至40歲、有性經驗的男女進行「國人愛滋認知調查」網路問卷調查,發現民眾普遍缺乏對愛滋的正確認知。調查發現,有過性經驗的受訪者僅有兩成做過愛滋篩檢,更有七成五認為不需要接受篩檢。但事實上,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包括性行為、血液及母子垂直感染,只要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如口交、肛交、陰道交或其他體液交換方式都有可能感染,因此只要有過性行為就應該要做篩檢,持續有無套行為則建議三到六個月至少篩檢一次。另外,台灣愛滋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洪健清表示,目前愛滋藥物已可很好的控制愛滋,且過去依此需要服用許多顆藥物、副作用大,現在進步到一天只需一顆且副作用低。洪健清說「治療即預防」,感染者只要接受治療、穩定服藥,平均餘命和常人無異,且只要病毒量降到小於200,維持測不到的狀態達六個月,也不會傳染給其他人。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則提出90-90-90計畫,希望在2020年前,達到90%感染者了解自己的狀況、90%知道自己狀況的感染者接受適當治療以及90%接受治療者成功抑制病毒量。洪健清表示,截至今年11月,台灣愛滋新感染人數達10年最低,並達到「87-90-94」的成績。但他表示,藥物一定要穩定服用,不可中斷。一旦中斷可能造成抗藥性,以及造成發炎反應,使腎臟和、心血管的疾病發生率上升,反而更危險。針對愛滋病的預防,洪健清也提醒,除了性行為全程戴保險套外,也可採取預防性投藥(PrEP),預防愛滋病毒感染的風險可達九成以上,建議政府擴大補助。
-
2019-12-18 新聞.健康知識+
洗碗精傷手、沒沖乾淨吃下肚傷身?專家導正視聽
網路上流傳「洗碗精有害健康」的文章,指洗碗精的主成分是石油的二級衍生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鈉」,長期接觸手的皮膚會脫皮造成傷害;而且若大量使用沒沖洗乾淨,所含的表面活性劑會附著在餐具上,隨著食物吞下肚,降低肝臟排毒能力和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影響身體健康。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解釋,許多人對洗潔精的恐慌源於「化學恐懼症」,擔心化學合成的表面活性劑會有害健康。關於「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會傷害皮膚」一事,雖然有寫進產品說明,但通常是指高濃度的純品,用在洗碗只要用幾滴,濃度很低也並不是長期接觸肌膚。 至於「大量使用未沖洗乾淨」,也是典型「脫離劑量談毒性」的謬誤,表面活性劑的安全評估會考量大量使用未沖洗乾淨的情況,在極端情況下也不會危害健康,才能獲得批准。雲無心補充,有些人喜歡用「鹼」來清洗,但鹼也是一種化工產品,長期接觸也會傷害皮膚;另外鹼雖然能去油,但清潔效果卻遜於洗潔精。
-
2019-12-1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早期緩和醫療照護 提升晚期癌患信心
被診斷罹癌且接近末期的病人,最常出現的心情轉折是震驚、六神無主、惶恐與沮喪,包括還要不要治療、放不下家人、甚至是害怕最終得留在安寧病房。56歲的小劉就面臨了這樣的處境,但在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照顧下,小劉身體疼痛不舒服一一獲得緩和,釋放了對癌症步步進逼的恐懼,提升生活品質。疼痛萌生放棄化療小劉是上班族,也是一家之主與經濟支柱,個性內斂少話,年初因久咳不癒、體力變差,三個月前,就醫經檢查發現罹患第四期肺癌。癌症除了侵襲他的肺,也轉移到骨骼與肝臟。經過幾次化學治療,癌症並未獲得控制,化療引起的疲憊感讓他無法集中精神,影響工作效率。接著,下背薦骨處疼痛加劇,從坐姿起身時疼痛更甚,影響行走及睡眠,同時開始有小便困難;持續食欲不振讓他食量減少,也因體重下降而感到體力不足,小劉因此萌生放棄治療念頭,不想化療後身體虛弱,需要照顧而拖累家人。認知不足影響選擇後來,醫師透過個案管理師評估後,建議患者接受早期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評估。早期緩和醫療照護的對象,是針對預估存活期大於六個月的新診斷晚期癌症病人,可以延伸至現行癌症末期病人(預估存活期小於六個月)安寧照護。這類病人身體可能有較嚴重症狀,以及心理、社會、靈性方面需求,或是病人與家屬對疾病、治療目標與預後的認知不足,對於治療選擇有困難。早期緩和醫療照護團隊成員包括腫瘤治療專科醫師、個案管理師、藥師、心理師、營養師、社工師。照護團隊追蹤成效在轉介至早期緩和醫療照護團隊後,放射腫瘤科醫師下背薦骨疼痛進行影像檢查,發現疼痛及小便困難問題源自薦骨第二、三節癌症轉移處的惡化;安排薦骨轉移處的精準放射治療十次;再者,因為化療引起的癌因性疲憊,個管師利用能量保存法的衛教,指導患者重新調整工作及日常活動時間來減少疲憊感,並追蹤施行成效。另外,營養師與小劉詳談了解每日進食狀況後,給予飲食建議;也主動安排社工師會談,了解家中是否有經濟困境及支持系統;心理師聆聽他罹癌後的情緒壓力,講到感傷處不自禁流下男兒淚。在完成放射治療後,疼痛不再影響日常活動與睡眠;工作內容調整,體重也在進食增加後恢復,不再經常感到疲憊。因為家人鼓勵化療,在早期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建議下,患者回門診討論後續化療,定期回緩和醫療門診與團隊討論化療的問題。在台落實造福癌患在新診斷晚期癌症病人常見的身心問題包括疼痛、癌因性疲憊、及其他身心症狀(見表)。國外相關文獻發現,藉由早期緩和醫療照護實施,病人生活品質較佳、憂鬱或焦慮減少,末期認知清楚、也減少無效醫療支出。小劉是積極抗癌治療的晚期癌患寫照,藉著政府政策及癌症醫療專業團隊努力,相信早期緩和醫療照護的概念能在台灣落實,造福更多晚期癌症病人。
-
2019-12-15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58歲的蔡先生是彰化人,初中畢業北上念書,學成之後留在台北工作,過年過節才會返鄉省親,蔡爸爸最近以87歲的高齡往生。蔡先生返鄉奔喪,回憶這些年來,自己與父親講話,只有「吃飽了嗎?」「你好嗎?」這兩句,一年直接對話不超過十句。父親一生打拚,老年孤獨寂寞,蔡先生省思才發現,自己與兒子正在複製同樣的人生,瞬間不懂該如何面對這樣無言的晚年。58歲的麗珊也是彰化人,北上求學後也留在台北。麗珊的童年並不愉快,家裡重男輕女,母親親自哺育哥哥與弟弟,麗珊卻被託給養母,六歲才回家團聚。大她二歲的哥哥常欺負她,父母把住家的房產掛在哥哥名下,有回兄妹吵架,哥哥趕她出去,麗珊向父親哭訴,父親聞言大罵:「我人還在,你們就要爭財產了」。麗珊常想離家出走,對於親生父母,她有滿肚子的怨懟。麗珊30歲時,由於業績特優,公司給了一筆獎金。麗珊知道父母不缺錢,同事也勸她把獎金留起來犒賞自己,不必「乞丐救廟公」,拿去孝敬父母。幾經思量,麗珊仍決定要與家人分享喜悅,回彰化老家報告好消息,並把獎金獻給父母,父母眼中閃現的淚水讓麗珊的喜樂加倍。又有一回麗珊明明作足準備,規劃各式方案,客戶卻指責麗珊能力不夠,經驗不足,要求公司另派業務。麗珊失意之餘,回到彰化老家,父親安慰她:「努力會有好結果,指的是平均值,不保證你每個案件都會好。你今天得到壞成績,下次拿好成績就行了,沒什麼好沮喪的。」得到老父的勸慰,麗珊恍然大悟,回到台北繼續努力。有好成績時回家報告,拿壞成績時回家討疼,麗珊與父母逐漸親近。高鐡開通之後,麗珊每星期四下午休假與父母約會。有時父母北上,有時麗珊南下,一起玩遍台灣。三人都能喝一點酒,麗珊最喜歡小酌之後,與父母隨意閒聊。原來父母心中也有許多委屈,期待被理解。學生時代的麗珊羡慕獨生女的同學,一人獨享父母的關愛,與父母同遊時,麗珊常有獨生女的錯覺,享受遲來的幸福。父母年紀愈大,愈珍惜麗珊。父親天天期盼星期四,還問母親為什麼不多生一個麗珊。長期與父母相處,麗珊領悟自己的怨懟,來自放大檢視幼時的不愉快。麗珊原諒父母,也把自己從受虐者身分拯救出來。她發現自己氣度變大,不再自憐,還能夠關懷別人。子女長大之後,麗珊接彰化的父母來台北同住,直到父母因為癌症、失智往生。麗珊一路陪伴,過程中還經歷父母同時住院時,麗珊忙不過來,親友眼見麗珊兄弟袖手旁觀,竟嘲笑麗珊「沒能撿雞蛋,卻要收拾雞屎。」麗珊不以為意,反因陪伴父母讓她對於「老」有深入認識,能夠正面應對自己的老後。最近麗珊與朋友聊天,朋友透露,因驚覺生命終會無聲無息消失,非常害怕死亡,偶而想到就會覺得極度恐慌、鬱悶,不知道該如何開解。這讓麗珊想起之前與父母在溪頭,夜晚看見滿天的星星。父親說:「我們的祖先在天上,我以後也會到天上作星星,守護你們。」所以對於將來,麗珊沒有恐懼,陪伴父母的美麗回憶,讓她能夠走穩腳步,勇敢往前,期盼與父母在天上重聚。
-
2019-12-13 該看哪科.兒科
出生時9成血液逆流回母體 唐小妹昔輸血3萬cc救回
屏東縣一歲唐小妹妹活潑好動,看不出去年此時,醫療團隊從死神手中將人搶救回來。唐小妹出生時罹患「胎兒母體輸血症」,近9成的血倒流回媽媽身上,全身慘白無血色,共輸血3萬cc才救回。義大醫院表示,唐媽媽懷孕過程沒有任何徵兆,新生兒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三,所幸小孩發育正常,無須復健。去年10月,28歲唐媽媽臨盆前兩周,腹中嬰兒的胎動次數突然驟減,醫院緊急剖腹,唐小妹出生時體重2300公克,不過血紅素只有2.1g/dl(新生兒正常值為16-18 g/dL),唐小妹出現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與低血容性休克,接生醫師向新生兒緊急醫療網請求後送,義大醫院醫護團隊連夜趕至屏東將人接回義大醫院急救。義大新生兒科主任楊詠甯指出,唐小妹出生時,全身幾乎將近9成的血液倒流回母體,全身像白紙一樣,共輸血37袋(約3萬cc),等於全身進行四次大換血,起初輸多少流多少,腸胃道、氣管全都在出血,醫院發出病危通知,自己留院三晚不敢回家。唐小妹雙親六神無主,四處求神拜佛祈求保佑,所幸唐小妹情況逐日好轉,住院第14天後拔管,約一個月出院返家,媽媽終於親手抱到二女兒,不用再從老公手機視訊看日夜想念的小孩。「只要小孩沒出聲音就會害怕,要走近探視才安心」唐媽媽說,小女兒剛出生身上插滿管線,可怕畫面餘悸猶存,擔心失去小孩的恐懼圍繞不去;生老大時很順利,產檢一切正常,從沒想過老二會得到這種罕見疾病。楊詠甯表示,「胎兒母體輸血症」是指胎兒的血液在懷孕過程中或生產前大量倒輸回母體內,唐小妹身上約150毫升血液流回母體,屬於嚴重個案,死亡率高達六成,所幸在義大醫院新生兒後送轉診制度下救回寶貴生命,看見唐小妹活潑可愛,內心欣慰萬分。
-
2019-12-13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疝氣有必要開刀嗎?
跑步跑了十多年的老公,日前跑完步之後,隱約覺得自己的右下腹部好像有東西壓到,微微感覺到不舒服。他反覆思考平日飲食及作息,並未有不同,唯一明顯的改變,就是他原本下班後大多在家附近的河堤慢跑,一跑就是一個多小時;然而,前些時候,同事介紹他有個離家不遠的校園操場,於是,跑步地點就改為圓形的綠色大操場。剛開始只覺得在操場上跑步可能比在河岸邊安全,但沒多久,操場一圈又一圈,愈跑愈覺得不舒服。後來情況不對,只好掛號看診。於是我就陪他到住家附近的泌尿科求診。老公候診半個多小時,輪到他時,居然不到一下子就出來了。他眉頭深鎖:「醫師問診不到一分鐘,完全沒有觸診、也沒有照X光或超音波,就判定我是運動型疝氣,然後就建議我開刀。」怎麼會這樣?就只是感覺有點不舒服,有必要馬上開刀嗎?我在旁邊觀察一段時間,直覺不應如此,於是便建議老公再到大醫院做檢查。後來,上網找資料,也問了親朋好友有無推薦醫師,好不容易決定看醫學中心的泌尿科,醫師仔細問診並安排超音波檢查後,分析我先生的疝氣並不嚴重,會出現不舒服,大多是因為腹腔內的腸子壓迫到腹股溝,才覺不舒服。醫師建議,如果再有類似情況,只要先學麥可傑克森的招牌動作,將手扶在不舒服的地方,輕輕將它推回去;日後若真的很痛,再考慮開刀。經過詳細檢查與得到確切病因後,我們放心多了。休息一段時間之後,老公恢復繼續跑河岸路線,重新擁抱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搭配愉快心情,到現在已經過了好久,都沒再提起不舒服的症狀。謝謝醫師仔細檢查,並給予專業的建議;也謝謝老公願意配合二次諮詢,免於挨刀疼痛。畢竟開刀還是有風險,能夠在醫師指示下不動刀,自行保健,是再好不過的事。專業觀點/若有疑慮 可尋求第二醫師意見當被醫師確診需要手術,或宣告罹患重大疾病時,患者常會被結果「嚇到」。此時若醫病關係尚未建立,患者及家屬就會質疑醫師判斷,返家後常Google疾病或開始聽信親友偏方等。會出現類似的情緒或懷疑,是人之常情,不過也凸顯了第二意見的重要性。以疝氣為例,疝氣不算嚴重疾病,多數情形皆可透過手術改善。對醫護人員來說,疝氣是再熟悉不過的疾病,聽到醫師說出「疝氣要動手術」時,就像是被診斷感冒一樣。不過,多數民眾在自己或親友遇上疾病後,才開始認識這個疾病,即使是小病,也容易慌張。有些醫療人員認為,尋求第二意見浪費醫療資源,演變成「Doctor shopping」。實際上,當患者對醫師診斷出現懷疑時,立即尋求第二意見,若診斷相符,患者可立即接受治療,千萬別自己嚇自己,拖了好久再慢慢解除自己的疑惑,反而延誤病情。為了避免過度檢查,準備接受第二意見的患者,若已在原先醫院做過檢查,像電腦斷層、X光等,可先申請複本,直接提供給第二意見的醫師判讀,不但減少醫療浪費,也能減少排隊再次檢查的時間及費用,也能避開暴露過量的輻射檢查。另外,建議民眾平時多主動接觸醫療知識,能減少面對疾病的恐懼。(諮詢╱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
-
2019-12-12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吞藥要過三關 壞習慣恐造成食道潰瘍
26歲陳小姐日前感冒身體不適,上班前吃藥只配幾口開水就匆匆出門,途中仍感覺喉嚨卡卡,到公司後趕緊喝水想把藥沖下肚,但異物感持續2天,疼痛感加劇,最後求助醫師。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楊士豪醫師透過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已無異物卡住,卻看到明顯破皮、潰瘍。楊醫師說陳小姐算是幸運,嚴重的話可能造成食道組織壞死。另一名16歲高中生因害怕吞藥又找不到訣竅,將感冒藥剝半服用還是覺得卡在喉嚨,到醫院檢查沒有發現藥丸,但食道已有多處潰瘍發炎。楊士豪醫師指出,吃藥不只要避免「卡住」,也要注意是否在食道「留下痕跡」。食道是連結咽喉與胃部的管狀構造,並非寬度一致;其中,食道入口、支氣管交叉處,以及貫穿橫膈膜處,3個部位比較細窄。楊士豪說,吞服藥物必須「過三關」,才能順利抵達胃部。如果在沿途卡關,很可能因藥物溶解而侵蝕食道,造成潰瘍。小孩因害怕吃藥心生恐懼,老人因吞嚥功能弱化,吞藥比較容易卡關。如果吃藥方法不對,導致食道潰瘍,則是不分年紀,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楊士豪說,最近門診不少個案都是年輕人,最主要原因是吃藥喝的水不夠、一次吞太多顆藥,或是吃完藥立刻躺下,造成藥物尚未進到胃部就在食道溶解。楊士豪提醒,即使是藥粉,也別以為不會卡住就乾吞,水喝不夠還是會傷害食道。另外有些人為了吃藥「不卡關」,而把藥丸磨碎、剝半,或打開膠囊倒出藥粉,更是萬萬不可。藥物製成膠囊或錠狀等不同劑型,都經過評估。膠囊藥物主要為了延緩藥物釋放速度,進入腸道後再慢慢釋放,讓藥效延長。如果把藥物磨碎或打開膠囊,藥效可能在短時間內釋放,對體內恐造成不良反應,或是無法維持一整天持續發揮作用。楊士豪建議,如果認為藥物太大顆難以吞嚥,應與醫師討論,更換成其他劑型。此外,除非藥物註明是「嚼錠」,否則不應咬碎吞服,即使是鈣片和維他命C也要依指示方式服用。避免藥物卡關食道,楊士豪提出4個訣竅:吞藥時保持坐姿或站立,服藥後避免立刻躺下或就寢。前傾吞藥優於後仰,特別是膠囊重量輕,會浮在水面上,將頭往前傾更容易吞下。吃藥物前先喝些水,讓乾燥的食道變濕潤,有助於吞藥。一次不要吞太多顆藥,可以分次吞服,而且至少搭配200-250ml的水,避免藥物黏在食道。
-
2019-12-11 科別.兒科
怕孩子開刀緊張?家長記得6+1步驟
許多家長聽到孩子需要「開刀」、「手術」時,不免擔心並有「要怎麼跟孩子說?」「要幫孩子準備什麼?」「孩子緊張時該怎麼辦?」等問題,或怕孩子緊張而根本不敢說明。大人常說「睡一覺起來就好」,也因為孩子的疑問沒有被理解,無法真正安撫焦慮。在各種毫無頭緒的心情之下,家長最需要的是先穩定自己情緒,因為孩子會感受大人情緒,並交互影響,家長情緒愈穩定,孩子愈能夠獲得安全感。家長如何協助孩子準備手術,可參考以下建議:1. 誠實以告:對於兩歲以上孩子,可簡單告知是身體哪個部位需要請醫師手術治療或檢查,以及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孩子可理解程度往往比大人想像的多,誠實地溝通可讓孩子有較多時間消化訊息及調適情緒。2. 遊戲及閱讀相關繪本書籍:透過角色扮演遊戲、繪本閱讀等孩子熟悉方式,與孩子演練即將到醫院的情景,並在互動中探詢他們所投射出不同角色的感受及想法,適時澄清及安撫孩子的想像或擔憂。3. 耐心回應孩子感受:當孩子得知要到醫院接受從來沒做過的事時,可能會有生氣、害怕、緊張、哭泣等情緒反應,或者不斷地說「我不要」,這些都是正常反應。此時需要家長耐心陪伴孩子度過,讓他們知道,無論如何,家長都會陪在身邊。4. 鼓勵提問及討論:針對國小以上的孩子,建議讓他們清楚了解手術目的並鼓勵提問,避免以「你已經xx年級,沒什麼好怕」來安撫孩子,這樣的壓抑會讓孩子不敢表達恐懼,也不敢詢問讓他們害怕的問題,如此一來,更增加他們面對手術的焦慮。5. 參與整理行李:邀請孩子一起準備要帶到醫院的東西,包括安撫物、打發時間的遊戲或物品、過夜的衣物等等,增加孩子對此經驗的掌控感。6. 家長自我照顧:盡可能地事先向醫護人員詢問手術相關訊息,例如手術進行需要時間、術後傷口及照顧等,以降低因不確定感引起的焦慮;適時地深呼吸緩和情緒,家長情緒平穩,才能帶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
2019-12-04 新聞.生命智慧
為「孝道」飛德照顧癌末婆婆 她對善終有了嶄新的體悟
如果另一半的父母突然癌末,你會選擇直奔病榻前照顧?還是任他獨自面對,在照服員的偶爾探望下,一個人迎接死亡?對台南女兒、德國媳婦吳品瑜來說,2014年當她聽聞婆婆癌末,為了讓先生專心在吉隆坡新工作上任,便不假思索買了機票,獨自帶了14歲、12歲與1歲半的3名女兒,直奔德國鄉村婆婆病榻旁。結果,不管是到宅探望的德國醫師、護士、送餐人員,都問她:「妳是誰?」「為什麼是媳婦待在這裡擔任照顧工作?」同一時間,先生的其他手足則在過他們的復活節假期……婆婆生病,跟媳婦有什麼關係?吳品瑜,傳統台灣觀念下成長的台南人,51歲。與許多台灣傳統女性一樣,婚後以丈夫、家庭為主,她跟著先生工作輪調而旅居各地,偶爾兼職翻譯。「我總覺得除了照顧者的角色以外,沒有其他層面的『自我』了」。愈是這樣子過生活,吳品瑜就愈落入「想以盡責、犧牲、捨己的照顧者身分獲得肯定」的循環裡。她表示,在婆婆離世一段時日後才意識到,原來決定前往德國照顧臨終婆婆的根本原因,是希望得到「實踐台灣傳統孝道」的褒獎。殊不知,德國人面對老後與臨終照護的觀念與台灣大相逕庭,不僅出發前,朋友們提問:「婆婆生病跟你這個媳婦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犧牲自己?根本『於事無補』!」就連回到德國第一天與照服員初見面時,對方還說:「啊!你們是回來過復活節假期的。」就連生命末期的婆婆也說,母女4人難得假期回來,要不要去黑森林玩幾天?懷著滿腔大愛的吳品瑜,心中滿滿震撼。最後一哩路:希望兒孫陪伴?還是一個人面對?對於善終場景的想像,傳統的台灣版本可能是兒孫守在病榻前陪伴,德國版本顯然不太一樣!長者一個人面對死亡是被社會與家人接受與支持的,因此老後與臨終照護體系也圍繞在這個理想。吳品瑜婆婆居住的西南德小山村,才2千多人,鄰村交界處就有提供照護的據點「基福會」。第一次與基福會接觸,具有迅速確實的動員能力,備有多項系統化表格,每天詳實記錄被照顧者的體況,也跟家庭醫師與區域醫師三方無間合作。因此,婆婆就算是一個人面臨癌末且子女都不在身邊,基福會接手照顧的效率與機動性,也足以讓沒有隨侍在側的家屬放心。然而,病榻前的人生最後一哩路,機動性的系統對比血親的陪伴,哪一種才是更理想的方式?誰在身邊不一定最重要,如常才是最好從病榻旁守護婆婆最後14天的經驗中,吳品瑜發現,「只要能如常,就是最好的,陪伴在身邊的是誰已經是其次。」剛到婆婆家時,一打開冰箱吳品瑜嚇到了,由基福會送來的7、8個餐盒,都是營養均衡菜色豐富,怎麼婆婆會連一口都沒動過呢?後來,吳品瑜煮了婆婆平日最喜歡的牛肉湯、跟一些德國的家常麵包,才又讓婆婆找回胃口,一天還能喝上2碗。「不是一頓營養的餐食就可以讓臨終前的老人好過,如果沒有辦法像平常一樣地吃飯,如常過日子,他們的求生意志很快會被剝奪,會覺得自己只是在等著離開人世而已。」當青春期的老大、老二面對奶奶的驟然衰弱舉足無措時,1歲半的小女兒因不明所以,像往常一樣對著奶奶又親又抱,撫摸著她的頭髮跟腫脹的小腿與腳趾時,婆婆臉上瞬間也好像回復了病前的光采。 吳品瑜說,「把『病』這個字拿掉以後,他們是完整的『人』,也會想要得到如常的對待,被擁抱,感受到愛的膚慰。」光回想小女兒把病榻當遊戲床,在奶奶身上爬來爬去,吳品瑜笑稱,要是這場景出現在台灣,很可能會被家屬指責說:天啊,這樣折騰老人家,子孫也太不孝了吧!這輩子,好好做過自己嗎?病榻是一個很獨特的空間,逼得人不得不直視死亡,以及生命的本質。在台灣,孝道是把「孝」與「順」兩者緊緊連在一起。然而,當眼見婆婆並非由親生子女照顧最後一程,吳品瑜進一步體認,由於德國是個人主義,沒有「孝」這個字,對彼此的好,就是體現在「給你一個空間讓你做自己」。(或許,對「一個人面對死亡」意願的尊重與支持,也來自於此。)就像吳品瑜的女兒們,小學時就會問:「媽媽,那妳要什麼?」因為不管是吃什麼、去哪裡之類的決定,過往吳品瑜只會說「什麼都好、你們好就好……」愈是這樣,老大與老二愈不厭其煩追問:「媽媽,妳到底知道妳要什麼嗎?」這些生活裡的小事,在婆婆病榻的這個道場,逐漸發酵。婆婆當了一輩子的照顧者,以往家族出遊、吃大餐,婆婆也總是不自在地說:「不用特別為了我……」甚至因癌末而成為「被照顧者」時,一時無發接受「被照顧」的是時,初期總不願配合。簡直就像照鏡子一樣,吳品瑜突然意識到,婆婆與自己,2個長期扮演照顧者的女人,陷在犧牲、奉獻的意識裡,忘了照顧自我,甚至將累積的委屈,當成是受照顧者的錯,直到老去了都還在責怪別人。談起這段過往,眼眶還紅紅的,吳品瑜談到,死亡,其實就是愛與被愛的過程,即使過去十幾年婆媳相處並不愉快,而認清彼此生命脈絡後,她感覺到,婆婆交棒給她的,便是重新回到自己。重視、覺察自己的感受,至於社會的框架、他人的想法,其實一點也不重要。萬萬沒想到,長年來綁縛住自己的框架,卻是在婆婆的照顧現場與經驗中,一層一層剝掉……當個心口合一的老人,學著在每個當下都超渡自己的痛苦婆婆過世已5年了,現在的吳品瑜如何設想自己的老後?器官捐贈同意書、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都簽好了,她也決定不在德國養老,一定要回到故鄉台南,臨終前「誰陪在我身邊已經不重要了」。為何能這麼豁達?她從照顧婆婆的經驗分析,也許很多人對老與死的害怕,是擔心『被別人嫌惡』!因而壓抑、彆扭,給人難搞的感覺。「我想要成為自在的老人,心口合一,能好好與別人互動、坦承需要,給別人機會照顧自己,當個可愛的病人,不也很好嗎?」她說,若能學著在每一個當下,面對自己所有的感受,超渡自己的痛苦,對於老去與死亡也就不那麼恐懼了。我們問她,如果重來一次,還是會選擇陪伴婆婆善終嗎?吳品瑜笑笑說:「會。不過,這次是脫去好媳婦的社會框架,由『自我』決定去照顧她。」採訪這天,面對鏡頭,吳品瑜笑得很自然。她分享,以前忽視自我感受,總是拚命「矜」住,面對關心,盡是逞強說「我沒事」;現在每天「感覺」和自己在一起,心志更強大了,反而有了「我可以搞定所有事」的氣勢!人生路上,我們都需要好隊友,最重要的那一位,不就是我們自己嗎?原文:陪德國婆婆臨終的體悟!吳品瑜:別等最後,每個當下都該超渡自己的痛苦
-
2019-12-02 科別.精神.身心
他們用鍵盤摧毀一條人命!74%大學生遭遇網路霸凌...6招避免成為加害者
網際網路的發達、社群網路的流行,卻也造成了許多網路霸凌的現象。網際網路具有匿名與便利等特性,讓網路霸凌加害者能夠掩飾身分、隨時隨地騷擾被害者,而透過網路所散布的不實訊息,更可能引發網路上不特定多數人幫助參與霸凌。什麼是網路霸凌?霸凌已經普遍影響到校園,甚至是成人的社會,而網際網路的普遍運用,也讓霸凌方式有了新的形式。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台灣社區精神復健發展協會理事、職能治療師李元暉指出,網路霸凌起源於現實生活中的紛爭,被害者與加害者習慣使用網路溝通選項,來發展社交關係與解決衝突,加害者經過選擇後進行霸凌,但卻沒有顧慮到行為後果。網路霸凌是藉由網際網路來進行霸凌,不用傳統的方式霸凌別人,只要隨身攜帶的上網科技產品如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對任何人進行霸凌行為。從犯罪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網路霸凌是潛在的攻擊行為,以網路為媒體在眾人環視之下實施的犯罪,包括偽裝、詐騙、詆毀、排擠,以及騷擾、猥褻、取笑、羞辱、威脅、謠言中傷、誹謗、冒充等為主要形式。現代人網路霸凌現象根據國內資料統計,大學生涉入網路霸凌的比例為85.6%,曾經有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比例為74.6%,其中以被他人盜用帳號及密碼最多,高達59.2%,而網路霸凌加害的經驗中,以男性多於女性。進一步分析發現,過去半年內有51.2%的大學生,有過網路霸凌受害的經驗,其中最常見的是騷擾跟猥褻的形式,網路使用時間、網路霸凌受害程度與憂鬱,都達到顯著正相關。另外,高職生發生網路霸凌行為也是普遍存在的,且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為具有顯著相關,較常發生的前三種霸凌情境,依序為對方講話很白目、對方在背後散布謠言、對方做人做事太過機車等。造成心理創傷,嚴重恐有自殺念頭李元暉說明,大多數的網路霸凌事件未被揭露的原因,是害怕報復與不想惹麻煩。事實上,網路霸凌知覺被害風險與被害恐懼感呈現正相關,如果認為自己遭遇網路霸凌的可能性越高,網路霸凌被害恐懼感也會越高。由於網路霸凌對當事人或是旁觀者,可能造成心理創傷,當查覺自身已無法負荷校園霸凌事件的負面效應時,就容易出現失眠、焦慮、時常哭泣等生心理反應。尤其青少年網路霸凌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受害者常出現身心症狀、睡眠障礙、憂鬱、焦慮、低自尊,甚至會產生自殺的意念。霸凌情緒會受到內在自我價值及社會取向、個人取向所影響,且造成情緒波動大、精神緊繃的心理反應。不過,潛在受害者選擇獨自默默承受的機率逐步下降中,主要是得知尋求協助的情形普遍上升,因此,降低了網路霸凌的發生機率。小心無形之中,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不同性別、年齡、職業及使用網路年資,對於網路霸凌行為有不同的認知。李元暉表示,網路使用時間越多的國中生,其網路霸凌現象越明顯,霸凌動機以看對方不順眼為最高;且網路霸凌行為越頻繁的國中學生,其網路成癮現象也越高。研究發現,不同個人背景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差異情形方面,使用網路年資7年以上的國中生,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上,高於網路年資0~3.99年的國中學生;平均每天上網5小時以上的國中生,在網路霸凌受害經驗上,高於0~1.99小時的國中生;且國中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容易產生憂鬱的情緒。李元暉指出,不同的性別也會影響網路使用時間長短、網路霸凌、同理心及從眾行為,其中網路使用時間的長短,最為影響網路霸凌的知識、信念、情感、行為;而同理心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的相關最高;從眾行為與網路霸凌認知、情感、行為的相關最高。另外,高齡者的人格特質中,以友善、嚴謹、開放,與網路霸凌認知最為相關。另外,網路霸凌以不同型態呈現,也會有影響,圖片霸凌會讓受試者針對圖片內容加以回應,回應的方式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影片霸凌則讓受試者較為惶恐不安。6招避免成為網路霸凌加害者研究發現,透過網路霸凌信念、情感、同理心與從眾行為,可以有效預測網路霸凌行為,其中,以網路霸凌的信念預測力最強。李元暉認為,網路的高私密性,使監控者無法在第一時間處理霸凌,因此,對青少年網路正當使用的教育與輔導,也就更為重要。1. 網路素養課程藉由從小學習網路素養課程,包含網路認識、網路倫理、網路禮儀、網路法律及網路安全,可以減少網路霸凌的發生。研究發現,接受網路霸凌素養課程的國小生,對於網路霸凌成因、現況與影響的了解,明顯優於接受一般電腦課程的學生,受到網路霸凌之後,也能表現較為合宜的行為。2. 網路霸凌旁觀者反應防治學習系統針對網路霸凌旁觀者反應防治學習系統,多數參與教師在系統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與使用意圖方面,給予正面回饋;而且一致認為,系統所提供的操作介面與教學內容是有用且容易使用的,以及願意使用進行防治網路霸凌的教學。3. 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高職學生網路霸凌預防素養,建議未來的課程設計,可以加強網路霸凌相關法律素養,以及個人資料保護的重要程度,內容應將網路霸凌預防教育納入傳統校園霸凌預防課程,強化電視與網路分級制度,以防止兒童與青少年藉由媒體,而接觸到色情與暴力訊息。4. 職前教師網路霸凌防治線上課程職前教師網路霸凌防治線上課程,內容分為預防及診治兩大面向,預防方面包含:網路霸凌定義、類型、判斷網路霸凌準則及相關法律認知;在診治方面則包含:網路霸凌的因應方式、輔導諮商技巧及相關教學資源。5. 正確面對網路霸凌的心態建議網路被霸凌者可以考慮不馬上回應、不重複看霸凌訊息、要保留訊息、要離開網路環境去做其他活動、要告訴別人這個事件、要與他人進行談話,以對自我心理層面進行照護。6. 職能治療可幫助減少網路霸凌歐美先進國家中小學校的學校輔導體系,多強調主動積極預防性及發展性工作,運用諮商、諮詢、統合及衡鑑等基本工作方法,提供學生處理其生活難題所需的生活技巧,而非僅因應學生問題,提供次級預防的回應服務。因此,學生輔導工作應建立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與處遇性輔導的三級輔導工作架構。其中,處遇性輔導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是提供轉介機制、個案管理、跨專業資源整合,與生態系統介入的延續性諮商與處遇措施,透過跨專業資源整合服務,包括諮商與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家庭處遇、職能治療、法律服務、精神醫療,以及召開跨專業個案研討會議等。學校內部應由專責人員扮演個案管理員,負責協調與整合各類專業資源,以提供學生最為適切有效的協助,並召開個案研討會,評估學生的身心復健情形,強化專業輔導效能,以達到三級預防功能。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 當身旁的人深陷失去至親之痛 不打擾不見得最體貼 訓練洞察人心,多讀文學小說 
-
2019-12-01 癌症.抗癌新知
正確癌知識:先治療、後輔療
資訊爆炸時代,想獲取正確的癌症知識成為挑戰。專家提醒,癌友應以正規治療為優先,再輔以具實證的營養、運動、睡眠、及靈療,才能真正抗癌。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以胃癌為例,高危險族群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有助發現早期病灶並即時切除,降低後期化放療之苦。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一位,為陪伴民眾防癌抗癌,滄洲教育基金會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由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葉秉威透過MAI肯狄科研影像團隊的人體地圖虛擬實境(VR)模擬影像,引領聽眾從窺探消化道系統,並了解胃鏡檢查的重要性。講座內容豐富,不只吸引熟齡族、癌症患者參與,也有年輕人帶著爸爸媽媽前來,現場座無虛席。滄洲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治明、中美生醫董事長林本源與夫人均全程參與。葉秉威:胃鏡檢查 早期發現很重要胃鏡檢查為何重要?葉秉威表示,胃癌早期悄無聲息,晚期才會有腹痛、黑便、體重變輕、胃口變差等明顯症狀,因此多數癌友首次診斷太晚,難靠開刀切乾淨,需再倚賴化放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等輔助,但成效目前仍有限。若能發現早期胃癌並盡速用內視鏡切除,幾乎都能痊癒,且微創手術後的隔天可正常進食,預後和生活品質皆佳,「而胃鏡就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檢查工具。」建議幽門桿菌感染者與具胃癌家族史的人,皆應定期接受胃鏡篩檢。葉秉威提醒,幽門桿菌感染雖八成無症狀,但100%會引起慢性胃炎,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若先接受抗生素治療,有機會遠離癌變。」另外,戒菸酒、控制體重、多吃蔬果、少碰燒烤、培養使用公筷母匙習慣等,也能預防胃癌找上門。韓柏檉:自療五字訣 身心都要兼顧韓柏檉以癌友身分,分享抗癌經驗。他2008年確診肝癌並開刀,未料又復發並轉移至肺部,接受化療及吃標靶藥約一年半。但在藥物強攻下,他的白血球幾乎未掉,因為除了接受治療,他也做「自療」,也就是自我療癒。韓柏檉說,他將自己實踐的自療歸納為五個字:「心、動、吃、睡、靈」,簡單來說就是調整情緒,可透過靜坐冥想以調心,避免陷入錯誤思緒;而運動可疏通經絡,也能讓自己更開心。加強活力的方法,則是每天喝一杯蔬果汁,並多吃五穀雜糧、彩虹及黑白食物,能預防便祕達到「進出」平衡。另,好好睡覺也是重要功課,若睡前還在為事煩惱,壓力會害交感神經難平衡,「要睡好覺就要學會放下。」最後則是安頓靈魂。韓柏檉認為,85%的疾病和壓力、憂傷、恐懼、怨恨等負面情緒有關,這皆會化為心毒,不快樂當然會生病。所以想治好病,應學會認錯、宣洩及感恩,「當我跟太太道歉後,淚流了下來,全身卻也輕鬆多了。」林楷雄:正規治療優先 偏方切勿信多數癌友認真抗癌,卻也有患者希冀偏方。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說,他日前執行全台癌友訪問計畫期間就發現有癌友在喝小蘇打,甚至認真驗尿液的PH酸鹼值,認為PH值達11就能成功抗癌,「但這恐怕先鹼中毒了。」林楷雄指出,網路讓資訊搜尋便捷,卻也讓謠言竄流,加上癌友會害怕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一旦癌知識匱乏,就容易誤信偏方或神奇產品,反而放棄正規治療。「內容愈強調非謠言,愈可能就是謠言。」林楷雄強調,癌友應以醫師治療為優先,再進行其他輔療。例如化療易沒胃口,但營養不良會使免疫功能下降,建議每天需多補充20%的熱量。此時營養品是好選擇,但選購前要看清楚營養成分,避開會影響凝血功能的紅花籽油。要注意的是,有人會選喝牛肉湯,但紅肉含較高的鐵質,對癌症治療易打折扣。林楷雄說,若無營養補充品的選擇,建議多選白肉為主,例如改喝魚湯。除了補充高蛋白,蔬菜也要多吃,避免便祕讓發炎反應增加。為導正似是而非的謠言,滄洲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琳說,基金會建構「癌知識」網站,投入大量人力整理文獻資料,並製作深入淺出的懶人包,讓民眾能在此找到正確癌知識,「讓抗癌除了醫師治療,也能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
-
2019-12-01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透過失眠 學會接受事實、隨時感恩
生命的轉變,往往出人意料。舉例來說,我們都還記得,自己年輕時睡再久都覺得不夠,怎麼也沒想到有一天竟然會為睡不著而煩惱。我們會認為,如果睡不好,就沒有足夠的專注力應付快步調的生活。有些朋友甚至還沒睡就開始擔心,萬一睡不好會讓自己跟不上周邊的節奏。就這樣,本來可以消除壓力的睡眠,不知不覺成了另一個壓力的來源。這一點,我時常和朋友分享,這一輩子我們認為重要或不重要的事,其實都離不開頭腦的制約。包括我們認定自己應該睡八小時、期待一覺到天亮……一樣還是制約。在我個人看來,睡眠的變化是每個人遲早要面對的生理轉變。首先,年紀愈大,睡眠需求自然會降低。此外,只要活著,早晚都會遇到生命無常的轉變和失落。生活的責任與壓力一點一滴累積,難免帶來心理的負擔、焦慮和煩惱。我們這一生,難免會有一段時間睡不好,甚至失眠。從這個角度來看,失眠最多是反映生理的變化與壓力帶來的身心不均衡。當然,有些朋友會透過酒精或藥物想快速得到睡眠。然而,就我個人的觀察,這些方法最多只有短期作用。長期依賴也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失衡。最終還是要靠體質或身心徹底的轉變,才可以從根源解決問題。面對失眠,或說面對睡不睡背後所含的制約,首先我們可以在觀念上做個轉換──將失眠當作這一生自然會發生的狀態,把它當作象徵人生成熟的「成年禮」,坦然迎接它,接受它,甚至歡迎它。於是,晚上睡不著,也只需要提醒自己「我可以試著接受,完全接受,徹底接受目前睡眠的狀況,包括失眠」「睡著或睡不著,都好」,甚至恭喜自己──活到這個時候,終於得到了一個象徵成熟的里程碑。很奇妙,我們只是在心理層面接受一個簡單的事實「自己可以睡不好」,不去對抗失眠,反而可以建立起一種自信,自然發現失眠並不如想像中可怕或嚴重。只要我們夠誠懇,從念頭上先消除對失眠的恐懼,也就得到一種心理的空間,可以如實地觀察睡眠足不足夠對自己的影響,而可以體會到:睡眠,當然重要,卻不是絕對的重要。生活中的難題,總是會有各種方法可以應對,跟一個人是不是睡夠了八小時,倒沒有絕對的關係。我們將睡不好的心理負擔放下,接下來,我們也只有感恩,感謝生命隨時帶來人生難題的各種解答,也帶我們走到這裡現在。感恩,其實是人生的基礎。夜裡,可以讓感恩成為入睡前最後一個念頭。謝謝自己今天的努力,謝謝睡眠來撫平今天的壓力。夜裡睡不著,還是可以感恩。感恩有這個機會,解開各種觀念的束縛。感恩有這個機會,讓自己可以肯定生命有一個更高的力量在運作,明白人生的成敗倒不只在於自己的睡眠或失眠。早上醒來了,也只是讓感恩的念頭流遍全身。我們感謝身體每一個角落,謝謝它,欣賞它。這種感恩,就好像在對所有細胞做一種最深的頂禮。起床活絡筋骨,還是一樣感恩──謝謝身體即將為我們承擔今天的活動。出門,見到陽光,一樣感恩──謝謝陽光喚醒心,喚醒身體,讓我們充滿喜悅面對一天。透過失眠,好像生命更深的層面向我們打開,帶來很好的禮物──接受事實,隨時感恩。我們建立起這個全新的習慣,自然會發現自己變得穩重,無論好事、壞事都能接受,心情不再跟著人間表面的好壞而起伏。能以這樣平安的身心度過一天,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準備,讓我們迎接夜裡睡眠帶來的休息與洗滌。原本讓我們害怕的失眠,其實完全可以是生命帶來的恩典,陪伴我們鬆脫人間制約,走過人生困難,活出真正自己。
-
2019-12-01 科別.精神.身心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到了一個年紀,身體狀況百出。四、五年前摔倒造成顱內出血,住進加護病房;最近又不小心摔了一次,脊椎有三節輕微骨裂;牙痛好幾年都沒好好處理,一口氣被拔掉4顆,現在吃東西都要戴假牙,準備植牙……身體零件用了68年,平常又不注意不保養,壞掉很正常,我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面對就好。現在科技進步、醫藥發達,醫師幫忙解決後,就真的問題不大,即便早期被視為絕症的各種癌,現在多能以慢性病的方式與它共處。但精神疾病似乎就不一樣,總覺得它大概是一般人理解最少,整個治療的進展也比較緩慢的一種疾病。年輕時,我曾是精神醫療的小螺絲釘我當兵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創立不久的台北市立療養院上班,從1976年到1980年,一開始是在住院室,後來調到圖書室,我和太太就是在那裡認識的,當時她是那裡的護士。當時醫院的所在非常偏僻,讓人有一種精神病院就要離一般人越遠越好的感覺。創院的院長是葉英堃先生,他和陳珠璋先生、林憲先生都是台灣精神醫學的第一代專業醫者。精神疾病汙名盛行的年代,仍有群人為此奮戰。在那個對精神病充滿恐懼與排斥的年代,許多病患都被禁錮在空間狹窄、衛生條件也不好的私人精神病院裡,有的甚至還被鎖在家裡十幾年。葉英堃先生把市療打造成現代化、開放式的環境,所有醫護人員充滿熱誠,努力讓病患獲得更好的治療與照護,就像一個小家庭,是我人生中無論在學習或認知上都非常豐富的一段日子。從沒想過,有一天我自己也生病了。只是從沒想過的是,有一天自己也陷入憂鬱症的困境中,而幸運的是或許自己曾經有過那段工作經歷,所以某些記憶裡的認知讓自己有insight(病識感),所以知道自己無能為力的地方在哪裡,知道找醫師,不能讓自己再往下墜落。我跟朋友形容說,自己最不舒服的時候是整個人和腦袋都好像困在一個地下囚房,陰暗、潮濕、冰冷,掙脫不開,但因為工作關係,天天還得背著這樣的狀態去面對人、面對工作,於是更加孤單、疲憊、絕望,巴不得不用面對人、面對工作、睡不著卻又不想起來,不想面對新的一天,因為覺得每天都只不過是痛苦的重複,既然如此,生命又有什麼期待?什麼意義?當有一天發現自己真的再也無法承擔這樣的痛苦,極度負面的念頭不時閃現時,本能地就打電話向醫師朋友求救了。就因為待過市立療養院,所以認識好多專業醫師,記得有一次還有兩個醫師一起在咖啡廳幫我「會診」,討論該讓我吃什麼藥,以及我該如何改變工作和生活狀態。缺乏理解的善意,反成為壓垮人的稻草。不過最困擾的是,當你不經意地跟別人提起自己那種不舒服的狀態時,經常得到的反應是:像你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憂鬱啊?「你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吧?」「你要有正向思考啊!某師父曾經說XXXXXX……(然後寄來一堆某師父的書,三天兩頭打電話問我讀了沒有?)」「你要壯大起來啊!壯大就能克服一切!」這些或許善意的言語,其實對憂鬱症的患者來說,不但不是幫忙,反而會讓他們更煩躁、更絕望,甚至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有一次我實在受不了一個傢伙自以為是地跟我嘮叨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我只好打斷他,跟他說:「我看過一本書,裡頭說憂鬱症的病因很多,其中有一項是『壓抑的憤怒』,你知道嗎?這一個多小時……我就是處於這種狀態!」幾年前,曾經是市療「同事」的陳永興醫師有一天忽然打電話給我,說「欽仔,你要不做一件事,我們找幾個病友和家屬和你一起,拍一個親身經歷的影片,做成DVD送人家,讓大家能多理解一點憂鬱症,可以嗎?」我說好啊,畢竟自己也是病友之一啊!沒想到DVD開始提供之後效果很好,後來好像又加印了好幾次,幾年來陸續接到很多人的來信,說很感謝我們的分享,而這些人最常提到的類似的話是:一直覺得自己無法被理解,找不到願意聆聽的人,常想一死了之,但看到DVD之後發現,原來吳念真也跟我一樣啊!他都願意、都敢去看醫師了,我幹嘛害怕?幹嘛覺得丟臉?瞭解精神疾病,是為了接住更多落下的人。精神疾病患者的處境,經常是行為和思考上都已經發出信號了,但旁人甚至連他自己,卻都不知道那就是警訊。而一旦狀況發生了,周遭的人不是驚慌失措、恐懼逃避,就是胡亂猜測病因甚至尋找「加害者」,而真正需要得到治療的病人卻反而被漠視、輕視甚至被孤立、被遺棄,身旁的家人或照顧者更陷入無助、混亂的生活狀態中。一切就從理解開始,但願能因為理解所以就可以不恐懼,不恐懼所以願意接近,願意接近就會有解決以及共存、共處的可能和方法。
-
2019-12-01 新聞.杏林.診間
手術麻醉到底危不危險?幾點沒注意讓風險三級跳
大到開刀,小到拔牙,一般人多少有麻醉經驗,然而麻醉絕對不只是讓病人「不痛」或睡著,麻醉過程中其實存在許多致命風險。 什麼是麻醉?高雄長庚醫院麻醉科張國安醫師說明,「麻」就是「不痛」,「醉」就是「不知」,再加上「不動」,麻醉可以讓手術順利進行,並減輕病人的不適和恐懼。 麻醉方式有許多種,醫師會依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長短和患者身體狀況來評估選擇。較大型的手術,通常使用全身麻醉,用藥物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和肌肉反射,讓病人不痛、不知、不動;有些時間短、範圍小的手術,可採用「舒眠麻醉」,利用少量靜脈注射,如Propofol讓患者睡著,再視需要於手術部位施以局部麻醉;此外,也有讓病人仍保持清醒的麻醉,利用區域性神經阻斷,達到局部麻醉止痛效果,例如無痛分娩等。 在選擇醫療機構或決定是否手術前,也需要瞭解手術過程中是否有麻醉醫師的參與。張國安說明,麻醉風險會受到個人體質、疾病、生活方式的影響,術前病人應要說清楚是否有心血管疾病、貧血、懷孕、感冒、氣喘、正在服用的藥物,以及家族是否有手術麻醉過敏史等,生活飲食方面也要告知是否有喝酒或抽菸等習慣、有無經常食用納豆、魚油等保健食品;若有不願輸血的情形,例如耶和華見證者,也應事先讓醫師知情,醫師才能評估適合的麻醉處置。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手術大小,麻醉都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麻醉不只是讓病人睡著,也會影響呼吸、心跳、血壓、肌肉反應,加上每個人對麻醉藥物的反應可能不同,少數體質較特殊的人,還可能出現藥物過敏、惡性高熱等難以預期的嚴重併發症,甚至可能有致命風險。 以麻醉的嚴重不良反應「惡性高熱」為例,病人體溫會在麻醉中急速飆高,引起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等,甚至可能致命,但只要能在第一時間注射解藥dantrolene,死亡率可大幅降低;這種疾病雖難以事先預期,但已知可能與遺傳和藥物有關,所以病人家族中若曾出現「惡性高熱」病史,一定要提前告知,讓麻醉醫師可以調整藥物並且做好準備。 張國安醫師再次提醒,絕不能輕忽手術的麻醉風險,不僅應該要尋求合格的醫療院所進行,在術前充分也得溝通,問明麻醉方式、風險、是否由合格醫師執行麻醉,院所是否備有急救設備或藥物等,才是降低麻醉風險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害怕治好的乳癌又復發? 這件事千萬不可偷懶 看病別再只回答還好! 3問題一定要跟醫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