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急診
共找到
2764
筆 文章
-
-
2021-07-01 新聞.元氣新聞
枋寮醫院因疫調暫停急診 偏鄉緊急醫療網停擺讓人憂
屏東縣枋寮醫院因確診的枋寮鄉果農老夫妻,和之前5名枋山鄉Delta病毒株確診者有醫院重疊足跡,28日起被要求停止急門診至今,等候中央通知復診;1名院方主管說,院內和協力廠商所有人員PCR檢測全陰,16名相關急門診醫護人員到集中檢疫所,因非院內感染,醫院醫護人員心情較篤定,讓人憂心的是,為彌補屏南地區緊急醫療缺口、前年啟動的腦出血與頭部外傷緊急醫療因此暫停,不希望無縫醫療因被停診出現破口。屏東恆春半島急重症病患後送高雄醫院中心長達百公里,縣衛生局為補上緊急醫療缺口,選定位居後送動線中點的枋寮醫院為負責醫院,前年1月起提供腦出血(腦中風)與頭部外傷緊急醫療,7月再啟動搶救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導管室團隊,有上百名病患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院長蘇宜輝曾說,當時是硬著頭破皮接下任務,但大幅縮短黃金搶救時間,滿心是喜樂。1名院方主管說,枋醫雖不是醫學中心,但地理位置重要,創院41年來已配置急診中心、24小時心導管室、腦中風處理平台等,全年無休扮演屏南地區緊急救護中繼站的角色;5年前與高雄義大醫院合作啟動神經外科支援合作計畫,前年1月提供腦中風與頭部外傷全年無休緊急醫療服務,7月再結合高醫與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成立24小時心導管室。他說,腦神經外科急症醫療啟動以,腦部急症就醫,緊急開顱患者占就醫患者76%,1小時內進行開顱手術的患者占緊急開顱手術患者77%;臨床實證資料顯示,嚴重頭部外傷患者手術介入,平均每晚1分鐘,死亡率即增加 1%;醫院門診暫停的影響不大,最讓人憂心的是,好不容易為屏南地區緊急醫療建立的無縫醫療網,這次因被停診可能出現破口。屏南1名消防分隊長說,屏東縣地形狹長,相較後送到屏北的區域醫院或高雄的醫學中心,約可縮短30至50分鐘不等車程,可把握黃金救援時間;以心肌梗塞而言,急救時間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且神經外科腦出血的治療時機,直接影響預後療效,衛生局整合消防救護體系並能及早診斷與轉送,接續即時有效治療,是搶救生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這幾天轉送急重症病患到醫學中心,多了半小時車程,家屬也無法就近照護,期盼早日復診。
-
2021-07-01 新聞.元氣新聞
懷孕護理師染疫 急剖腹母女均安
四十歲的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王姓急診護理師,懷胎卅周左右時,因照顧確診病人而染疫,因病情嚴重,轉到台大醫院隔離治療,在醫療團隊評估下,接受剖腹產,順利產下一千七百五十公克的女兒,寶寶多次PCR皆陰性,她則轉入重症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最後解隔離出院。她昨出席台大醫院線上記者會時說,因家人全被隔離,相當無助,但為了寶寶,總提醒自己「一定要認真呼吸,才能照顧自己與小朋友。」王姓護理師說,這是自己的第一胎,求來不易,從陽明院區轉到台大過程中,搭救護車時,還需自己簽同意書,想起就心酸。
-
2021-06-30 新聞.健康知識+
特搜醫師向前衝 災難最前線的救命三困境
台灣特搜醫師攜手救難人員在斷垣殘壁中搶救受困難,在熱血救人耀眼光芒下,更突顯出資源不足、用藥限制,以及國際政治因素無情打壓的困境,讓台灣搜救醫療隊發展蒙上陰影。有別先進國家特搜隊醫療組訓、運作已相當純熟,台灣搜救隊(USAR)起步晚,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震撼海內外的九二一地震,各國救災團隊不遠千萬里馳援,啟發政府構思成立災難醫療、特種搜救隊。目前台灣的災難醫療人員一支是衛生福利部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在災難現場就近開設醫療站分秒必爭,另一支是特搜醫師,隨著消防署特搜隊挺進災難熱區,拯救受困者於斷垣殘壁、斷臂殘肢中。冷門醫療熱心腸 深入災難最前線斜槓人生的特搜醫師非常冷門,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部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潘師典97年就加入特搜隊,他無奈告訴中央社記者,過去台灣特搜醫師僅有個位數。105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南台灣天搖地動,台南0206地震,再次搖出特搜醫師的人才需求,然而至今特搜醫師人數仍不到30人。USAR醫療組始終有資源不足問題,潘師典說,「消防局願意做,我才能跟著。」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醫療指導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急診主任陳玉龍進一步解釋,USAR醫療組由消防單位主導,多數資源、訓練集中在搜救和救援領域,醫療訓練少,多數仰賴醫療人員自發性從國外聘請專家、自主訓練。特搜隊員親身所遇、親眼目睹的災難現場,除了冒著身體受傷的危險,更面臨無形心理壓力或創傷。潘師典看到特搜隊員出隊當下心理壓力早已開始悶燒,大家一腔熱忱向前衝,習慣隱藏情緒,甚至行為出現異狀,仍堅持自己沒事。近幾年,特搜隊員心理輔導資源逐漸受到重視,特搜醫師也能協助夥伴們,潘師典認為,精神科或心理諮商介入時機,可到衝鋒陷陣之前展開,但目前特搜醫療在這方面資源就比較少。災難現場百百種 資源有限搶時間此外,深入災難現場時,特搜醫師也碰到法規綁手綁腳,無法全力施救,陳玉龍舉例,遇到傷患需要截肢、插管等侵入性處置,傷患可能會痛到休克或疼痛掙扎,使用嗎啡強力止痛,是馬上穩定傷者的關鍵藥物,但就是只能用其他止痛藥。陳玉龍解釋,嗎啡在台灣屬於管制藥品,申報、管理程序繁瑣,國際間相關緊急醫療建議是以嗎啡替患者止痛,不僅過敏機會低,止痛效果也很強。他呼籲政府修正相關規定,讓特搜醫師負責管理藥物,救命優先。重大災難不是天天有,每個災難現場狀況也各有不同,實戰經驗累積對於USAR醫療組成員而言至關重要,陳玉龍指出,每當國外發生重大災難時,台灣的USAR醫療組向外國政府申提出隊,卻吃到閉門羹。陳玉龍直言,國際政治情勢是最大阻力,外國政府若讓台灣出隊,中國就不出動救災隊。國際合作外加跨界培訓 特搜醫療展望醫護人員加入特搜大隊,把救命醫療第一時間送到受困者身前,不能光是燃燒醫師個人熱情支援前線,潘師典呼籲,跨部會協調是未來USAR醫療組進步方向。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認為,願意奉獻的特搜醫療人員除了需要精神上的鼓勵,也需要經濟上的實質支援,自掏腰包買器材、自主自發去受訓,終非長久之計。蕭雅文說,近年消防特搜大隊與醫界合作的觀念逐漸形成默契,有官方合作關係較有保障,未來才能在制度面培訓更多有興趣的醫界人才投入。
-
2021-06-30 新聞.健康知識+
特搜醫師不只熱血 飛簷走壁、趴著打點滴樣樣通
「在災難現場,打個點滴都比平常難10倍。」協助救災的特搜醫師不但要訓練高空垂降,還得趴著幫傷患打點滴、靠細細的線鋸截肢,除了醫人,也治療搜救犬。在台灣,一群熱血醫師換上螢光色的特搜隊制服,深入災難現場瓦礫堆、扭曲變形的車廂中,在狹小空間裡守護搜救隊員安全,同時也和死神搶時間,替傷患打點滴、插管,他們是搜救隊(USAR)醫療組。有別在醫院替患者治療,身處災難現場的傷患有的處於恐懼、驚嚇當中,有的意識不清、奄奄一息,也有人肢體被壓住、難以移動,如何在結構倒塌、破碎、黑暗的空間中,以各種難以想像的高難度姿勢替傷患進行醫療處置,是特搜醫師的入門必修課。「在災難現場,連最基本的打點滴,難度都比平常高10倍以上。」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急診內科主任、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醫療指導醫師陳玉龍在中央社記者專訪時,一言道盡現場施救難度。由於現場經常粉塵瀰漫,為了避免感染,必須先拿一塊塑膠布將病人和外在環境隔開,萬一傷患被倒落的重物夾住,動彈不得,醫師甚至得趴在地上打點滴。災難醫療入門課 不尋常打點滴難度陳玉龍形容,特搜醫師身處狹小空間,戴著難以呼吸的N95口罩,腦中時刻都在盤算著該從哪裡下針,才能快速替傷患打完點滴,爭取多一點救命的時間。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部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潘師典也說,若傷患上肢被壓住,根本不可能伸出手,只能改從其他部位打,也會擔心點滴在搬運過程中脫落。連打點滴都困難重重,截肢的難度有多高,可想而知。陳玉龍說,在分秒必爭的搜救現場,醫師隨身裝備必須盡可能輕便,萬一遇上需要截肢的傷患,全靠一條細細的線鋸。每一次截肢,都是「只有一次機會,無法重來」的任務,潘師典說,在破碎的結構中,不可能跑進跑出拿工具,因此在發現傷患當下就必須以最短時間評估環境與傷者的狀況,這樣的又快又準的判斷,除了仰賴經驗,事前一次次的訓練也至關重要。千百次訓練累積經驗 只為救命機會難重來陳玉龍說,國外特搜隊醫療組(USAR)運作雖已行之有年,台灣則是到了近幾年才逐漸受重視,訓練大多參照國外的訓練課程,除了練習在艱困環境中搭設醫療帳、在侷限空間內安全移動、打點滴或插管等,甚至會以線鋸鋸豬腳,來模擬災難現場替傷患截肢的場面。在醫療、救援之外,這群白袍醫師還得進行垂降訓練,學習穿梭各種地形,跟上特搜隊員的腳步。新北消防特搜大隊組長周祐陞說,特搜醫師必須接受繩索垂降、障礙地形跨越、瓦礫堆中爬行、河道穿越、局限空間處置傷患等訓練。以新北消防特搜大隊為例,周祐陞表示,海域訓練會到東北角海岸,在烏來進行河域訓練,還有橫科的震災訓練場,甚至帶隊到南投竹山的大型救災訓練中心受訓,且每3至6個月就要複訓,以免技巧生疏。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特搜醫師除了醫人,竟也具備獸醫本領。十八般武藝在身 醫人也醫搜救犬「搜救犬也是搜救隊的一員。」亞東醫院小兒外科兼創傷科主治醫師夏肇聰說,搜救犬是找尋傷者最有力的幫手,但搜救犬穿梭斷垣殘壁時,可能割傷或穿刺傷,嚴重時甚至有大面積創傷、氣胸或血胸,甚至要現場插管給藥,因此先前他自掏腰包赴美國進修搜救醫療,醫治搜救犬就是當中一環。除了訓練,健身、鍛鍊體力也是特搜醫師的日常,夏肇聰說,為了隨時可能到來的任務,他多年來維持健身習慣,「體能不一定要像特搜隊員那麼好,但至少要跟得上,不然落單反而要別人幫忙。」為了每一次在斷垣殘壁中,從死神手中搶人,潘師典從住院醫師時期一路接受救難訓練至今,在垂降訓練中不慎指頭骨折、訓練後的傷痕累累,都是他變強的證據,也盼未來有更多新血加入,將這份熱血傳承下去。
-
2021-06-30 新聞.健康知識+
穿梭瓦礫間的特搜醫師 救災現場暖心守護者
今年4月發生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故,白袍醫師在漆黑隧道中緊抱孩童的照片令人動容。自九二一震災至今,熱血醫師加入消防特搜行列,成為災難現場守護者。「災難現場很像戰場。」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急診內科主任陳玉龍告訴中央社記者,國內災難醫療救援分為災難醫療救援隊(DMAT)與搜救隊(USAR)醫療組,前者是在安全處設立醫療站,後者則隨著搜救隊員挺進「戰場」。陳玉龍所屬的新北市消防特搜大隊醫療組,規模堪稱全台最大。新北市消防特搜大隊組長周祐陞說,自民國105年支援台南震災,當時隨隊醫師僅2人,相當吃緊,故與轄內醫院合作,目前已有20名醫師、15名護理師熱血加入。太魯閣號事故中,新北消防特搜大隊也前往支援。周祐陞笑說,當時亞東醫院小兒外科兼創傷科主治醫師夏肇聰,在手術中接獲消息,緊急完成手術,連最後縫合都交給其他醫師,馬上飛車趕往花蓮協助,「很怕他接到很多罰單。」災難現場如戰場 白袍染血重裝上陣對創傷與災難醫學有興趣的夏肇聰,不僅在醫院救治患者,他更自費前往英國、美國與日本接受特搜訓練,加上購買防護、露營與攀岩裝備,估計已自掏腰包超過新台幣百萬元,就為了緊急時刻能派上用場。提到國內的特搜醫師,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部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潘師典是首屈一指的人物,投入USAR長達13年,當初投入緣由,其實是無心插柳。住院醫師時期,潘師典想學潛水過著「斜槓人生」,不料身兼義消的潛水教練得知他的醫師身分,如獲至寶,邀他參與義消訓練,結訓後還一同出任務。而台鐵太魯閣號事故中,抱著孩童的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坤佶,身上的白袍染上髒污與血跡,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特別致贈全新白袍,盼他繼續代表醫界照顧民眾。吳坤佶先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提到現場除了救人與安撫傷者,他更不忘提醒特搜弟兄們要冷靜,如果不舒服,就靠牆休息,點出特搜醫師在災難現場扮演的角色。周祐陞說,特搜醫師除了救援現場傷患,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保護搜救人員,災害現場如戰場,在瓦礫殘骸中穿梭外傷難免,「若身心狀況不佳,挺進前線反而成為累贅。」搶救傷患照顧夥伴 性別不是問題搜救隊員出勤前,醫師都會評估的健康狀況,測量血壓心跳,甚至做簡單的心理評估,確認沒問題才能出勤。潘師典以參與台南與花蓮震災救援經驗為例,搜救弟兄奮力找尋受困者,血壓狂飆到150毫米汞柱,「每一次出任務,大家都會害怕,而我必須顧好所有人的健康。」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說,第一線搜救人員除有外傷外,為了尋找受困者不眠不休,可能血壓飆高、頭痛,有時也會感冒或水土不服腸胃炎,還有人因此失眠。消防特搜大隊是陽剛氣息十足的單位,蕭雅文以女性之姿,接任桃園市救護義消大隊長,也身兼桃園消防特搜大隊醫療指導醫師,展現巾幗不讓鬚眉氣勢。她認為,女性先天體力稍不足,但可透過訓練彌補,「性別沒有太大影響。」不僅救命也要判死 災難中體悟無常特搜醫師不僅救命,更要判死。潘師典說,花蓮震災中罹難者比傷者多的慘況,他做完死亡判定後,刑警隨後在屍袋寫上隨身物品,供罹難者家屬辨識,「當下才知道我們還可以這樣幫助逝者。」蕭雅文在花蓮震災也體悟生死無常,當時她勤務時間結束後臨時接到電話,原以為搜救隊員出事,返回現場才知是要替一對罹難夫妻做死亡判定,隨時間流逝生還機率愈來愈低,現場氣氛凝重。蕭雅文坦言,救援現場醫師能做的事也許不多,但最重要的是讓搜救隊員不要害怕,「有醫師當後盾,就放手去救人。」
-
2021-06-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懷孕護理師染疫家人全隔離 台大保母嬰還幫圓夢
「家人都被隔離,我只能獨自住院,隨時提醒自己認真呼吸。」一名懷孕的急診護理師照顧病人時被傳染新冠肺炎,病情快速惡化,台大醫院緊急剖腹產保住母女,甚至完成她餵母乳的心願。歷經半個多月煎熬,這名王姓護理師今天終於將順利出院,也出席台大醫院舉辦的線上記者會,與醫護團隊一同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今年40歲的王姓護理師是急診第一線的防疫人員,5、6月間本土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她在醫院照護確診者時被傳染,6月初出現肌肉痠痛、疲勞,經採檢確診,當時她已經懷孕超過30週。「確診後壓力真的很大,反覆想著怎麼會是我。」王姓護理師說,這個寶寶是她的第一胎,求之不易,染疫後家人通通被隔離,她只能獨自收拾行李、簽同意書,住進醫院,隨時提醒自己認真呼吸,一定要把自己和寶寶顧好。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戴怡芸表示,這名媽媽確診後,反覆發燒、寶寶心跳偏快,病情也快速惡化,因此從他院轉診到台大醫院繼續治療,當時因病情嚴重,即便已經用了高濃度氧氣治療血氧仍不穩定,且肺部X光持續惡化。台大醫院產科主任李建南說,孕婦染疫後重症風險比常人高3到5倍,早產、死產風險也高,照護團隊肩負媽媽、寶寶兩條性命,每一步都步步為營。李建南指出,經評估決定靠藥物促進寶寶肺部成熟並保護腦部,出動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內科、感染科及重症醫療團隊,緊急在產房負壓隔離病室剖腹產,所幸母女均安。寶寶出生後,媽媽回到重症加護病房持續治療,為了讓媽媽放心,護理師每天安排她和丈夫、寶寶視訊,更有動力一起對抗病毒。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胡文郁說,由於寶寶早產,仍在插管的媽媽希望能哺餵母奶,增加寶寶抵抗力和營養,因此重症加護單位與產後病房的醫護人員更穿著全套防護裝備,定時協助擠乳以維持乳汁的分泌及乳腺的通暢,也採檢確認母乳PCR為陰性,讓媽媽在加護病房期間仍完成哺餵母乳的心願。說起治療期間的心情,王姓護理師忍不住哽咽,她說,這段住院的日子正因有護理團隊陪伴,才讓她熬過在醫院裡的漫漫長夜,對於醫護團隊感謝難以言表。
-
2021-06-29 新聞.健康知識+
炎夏悶熱又口罩戴整天 慢性病者慎防中暑
今年夏天天氣悶熱,防疫口罩戴整天,小心中高齡、有慢性病老人發生中暑!奇美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蘇世斌提醒,避免發生中暑熱傷害,要隨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33歲阿榮從事地下工程昏倒,送至奇美急診時體溫高達41.6℃,昏迷指數3分,經插管、輸液補充、積極降溫並維持生命;仍因中暑造成肺、心、腎、肝、肌肉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多重器官衰竭,10天後死亡。65歲阿芬有高血壓和中風病史,某日氣候炎熱,家中沒開冷氣,室內悶熱,她被家人發現意識不清,體溫高,有抽搐情形,緊急送至急診,體溫高達43℃且意識不清,急救後因呼吸衰竭、急性腎損傷和橫紋肌溶解症轉入加護病房,經過治療後,9天後才順利出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表示,中暑未及早治療,死亡率達五成以上,體溫常超過40℃,合併意識不清、躁動、行為異常、抽搐或昏迷等症狀。中暑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多處器官受損,若發現疑似中暑患者,除打119儘速送醫,應先移至陰涼處遠離高溫,可全身灑水加風扇吹,或用浸過冷水冰水毛巾放置頸部、腋下和鼠蹊部來降溫。郭婉吟說,中暑雖會致命,但可以預防。尤其在高溫季節裡,家中有慢性病的老人家,應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因悶熱潮濕造成中暑;若在高溫環境工作,應穿寬鬆透氣衣服,隨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並增加休息的時間和次數。
-
2021-06-28 名人.精華區
林芳郁/台灣的醫療 期待民間及企業發揮力量
民國92年3月,SARS襲台,台北市立和平醫院於4月封院,台大醫院病患暴增,醫護傾全力對抗病毒。那段時候民眾恐慌,醫院害怕被貼標籤。財團法人醫院在門口高掛「本院沒有SARS病患,請安心就診」。政府不得不指定公立醫院專責。國外非公立醫院 聲譽卓著當時的私立醫院只顧盈餘,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作了很不好的示範。也難怪台灣民眾常懷疑私立醫院是「營利機構」。本人多次出國參觀,在國外,聲譽卓著、經營成功的卻並非公立醫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國際有名,由約翰霍普金斯先生於1876年大筆捐獻建立,1899年瑪麗伽俐再捐獻了關鍵性財務,促成醫學院接受女性。美企及民眾 促成醫療進步身為非營利機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一直能募到款項,占地3公頃,規模龐大,業務驚人,臨床、研究和教學無不完備。走在醫院候診室、治療室、迴廊,處處可見某某先生捐贈的硬體,某某女士捐贈的設備。美國沒有全民健保,但企業及民眾促成了醫療進步,也讓自己的捐獻恩澤後人並留名千古。台灣常有人誤以為企業為了賺錢開醫院,真相卻是健保之下,醫院很難有利潤!筆者在台北榮總院長任內,悠遊卡公司要求簽約讓病人刷卡付帳,手續費要2.5%,北榮當時淨利少於這個數目,約沒簽成。 此外,醫院必須不斷投資設備、人才以及研究。為了生存,每個醫院各顯神通,有的醫院縮減不賺錢的科別,例如急診、小兒科、感染科,有的醫院選用較差或是重複使用醫材。台灣醫療走到這裡,大家應該能了解此次的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什麼比別國高。亞東醫院隸屬遠東集團,醫院硬體是五星級飯店水準,醫師來自台大、榮總,去年初口罩慌,集團立刻撥出口罩產線供應醫院。而今年5月疫情嚴峻,亞東醫院位於板橋熱區,發生院內感染,總部提供援助,代為採購大量防護裝備,支持醫院營運降載。亞東醫院抗疫 承接重任完成清零後,亞東全院醫護不分科系投入防疫,承擔了全國11%的ICU重症,住院人數占全台病人數9%,而且接下板橋和三重共兩家加強版檢疫所,還承接篩檢、疫苗等服務。所以,指揮中心公開稱讚亞東醫院為新冠肺炎第一戰神。民間捐助 發揮關鍵性力量檢討起來,亞東醫院身為私立醫院,組織靈活,得以快閃的速度與病毒戰鬥。在此次疫情能有貢獻,除了感謝指揮中心及新北市的長官;遠東總部的支持及善心人士的捐助發揮了關鍵性的力量。台灣的醫療走到這裡,我想建議以外國為師,讓有能力的企業以及有心的個人一起來參與。也懇請在疫情過後,大家繼續扶植亞東醫院,讓它能持續為新北及台灣服務。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109年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檢傷分類排名
數據解讀檢傷分類分為五級,以109年十大急診症狀診斷分析,皆以第三級「緊急」為最大宗,第一級「復甦急救」以及第五級「非緊急」的件數最少。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109年急診人次10大醫院、109年第一級檢傷分類件數10大醫院
數據解讀/急診方案獎勵金 可視為醫院急診品質指標以第一級檢傷分類申報的各級醫院,申請急診方案獎勵以醫學中心為大宗。中國附醫急症暨外傷中心急診部部主任陳維恭表示,急診方案獎勵金的設計是以「P for P」論值計酬的方式給予。如處理出血性休克、心肌梗塞、中風以及重大外傷時給予一定的獎勵,能申報的條件相對嚴苛,確實可以從申報急診方案獎勵金來看該醫院的急診品質。陳維恭表示,有能力處理極度嚴重類型的急症患者,仍以醫學中心為主,救護車載到重症患者時,也會優先送到醫學中心,也讓醫學中心更有機會處理到這類患者,而申請急診方案獎勵。這並非代表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不好,而是相對資源沒那麼充沛。(記者陳雨鑫)數據解讀/急診件數多 費用卻不高?因搶救優先、可合併申報以第一級檢傷分類申報的各級醫院,不一定申報件數多,急診費用就高,高雄長庚於109年度的申報就出現件數高,但費用遠低於其他醫院。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急診的點數申報方式可以合併申報,假設以一位檢傷分類第一級的肺炎患者,可能疾病嚴重到必須在急診就掛上葉克膜,但也可能當患者轉至住院時才掛上葉克膜,急診的申報費用可能直接合併在患者住院時申報。他也呼籲,健保署盡快推動急診的單獨申報。急診患者五花八門,急診醫師不像門診醫師,可以坐在診間問診後直接打上主診斷碼,而是搶救優先。可能搶救完一人又有一名急症患者上門,等到醫師有空打上主診斷碼,可能是一小時後,也可能忘記細節而少申報項目。(記者陳雨鑫)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急診醫療特色醫院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組三大急症急診團隊 把握搶救黃金期健保資料庫統計,林口長庚急診人次107年為16萬559人次、108年16萬7,964人次、109年13萬1,218人次,近三年都是醫學中心最高。林口長庚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羅祥雲表示,林口長庚是桃竹苗各醫院的轉診主力醫院,床位數也比其他醫院多,長庚醫院是第一個建立急診專科醫師制度、也是設置急診最久的醫院。台北長庚副院長黃集仁表示,林口長庚、台北長庚、基隆長庚等總計有70多位急診醫師,團隊還細分次專科,包含急診內科、急診小兒科、外傷科、急診放射科、呼吸治療等,同時有超過200多名急診護理團隊。為了增加患者存活率,特別針對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外傷患者,個別組成團隊。羅祥雲表示,急性腦中風團隊由急診、神經科、放射科、神經外科組成,在中風病人的黃金時間內,提供正確診斷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由急診、心臟內外科組成,進行心導管或繞道手術。重大外傷由急診外傷科主導,結合各外科次專科救治重大外傷病人。羅祥雲表示,林口長庚每天的來診量龐大,第一關就會在檢傷分類時分流,再依照不同科別於不同的區域做照護,達到最有效的醫療處置。急診獎勵金No.1中國附醫/一級檢傷件數最多 拯救生命也降低殘疾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109年全國急診第一級檢傷分類件數最多6,282件、急診獎勵金最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說,醫院核心價值以病人為中心,急診部努力目標為給予急重症病患「又快有好」的高品質照護,期能成為全台急診標竿。中國附醫急診部有36名急診專科主治醫師,每天24小時全時段皆有5名以上專科主治醫師,帶領數十位醫護團隊,主治醫師除具急救與急診專業能力,還具備院前救護、重症照護、急性毒物、野外醫學、災難醫學等專業。急診急救團隊有各領域醫療團隊做為後盾。例如,外傷科及各專科外傷領域專家組成的外傷團隊,24小時緊急手術搶救人命;心血管團隊經驗豐富、操作流程快速,全天候「救心」;腦中風團隊提供溶血栓及取血栓之「救腦」急救。此外,還擁有各式重症照護後援專業團隊,讓重症病人得到最及時優良的醫療照護。陳維恭說明,中國附醫急診部持續引進急救新知識與技術,拯救生命,也降低病人殘疾機會、縮短病程。他說,一級檢傷能有最多的數量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責任,急診部會持續為提供更優質之急診醫療努力不懈。全國急診人次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近台大 磁吸效應收案量大根據健保署109年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急診就醫人次位居全國第一,總計155,960人次。北市聯醫和平院區急診科主任郭鐘太分析,以和平院區來說,因地緣關係,加上鄰近台大醫院具磁吸效應,急診收案量自然大。郭鐘太指出,和平醫院位於台北中正、萬華地區中間,以及雙北交界,鄰近台大醫院具磁吸效應,若台大急診壅塞,病患就會改到和平醫院就診。他表示,很多人對於急診有錯誤既定印象,「急診就是要快,等這麼久,哪叫急診。」他說明,急診的「急」並非心急如焚,而是「急救」。他認同前輩說的:「急診的重點不在急,而是慢。」把所有事情慢下來,把危險事情處理好,這才是急診最重要的事情。郭鐘太表示,急診也曾遇到特殊個案,一位年約三、四十歲的遊民就診,治療過程中發現,患者曾經留學國外,英文能力很好,但因家中不認同他的性別傾向,他寧願露宿街頭也不願回家,平時會做翻譯和導遊工作。郭鐘太說,收治病患同時也啟發自我思考,這位遊民讓他認知到,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選擇,萬華地區的遊民不見得是因做錯事或品行差,「他們只是選擇自己最自在的生活方式。」區域一級檢傷No.1嘉義長庚醫院/雲嘉南後送醫院 專研地區性特殊疾病根據健保署109年統計,嘉義長庚醫院是區域醫院急診第一級檢傷件數最多,共3,611件。嘉義長庚是雲嘉地區第一家評定的重度級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林稜傑說,作為雲嘉地區後送醫院,肩負本區基層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後送支援之責,服務民眾主要來自雲林、嘉義及台南,這個地區人口老化較其他縣市明顯,急重症醫療需求較多,加上長庚為轉診嘉義網絡後送醫院,因此急重症病患比率自然高。林稜傑表示,對急重症病患除處置能力外,時效也很重要,特別是跟時間賽跑的疾病,例如心肌梗塞、急性腦中風等,設立專屬快速治療通道非常重要,這幾年搶救許多寶貴生命,幫助患者以最佳狀態回到家庭社會。嘉義長庚針對地區性特殊疾病研究,例如沿海地區特有壞死性筋膜炎、海洋弧菌感染,以及老人易發生的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研究成果應用在臨床上,提升治療成效。未來急診將朝向建構院前院後疾病照護團隊,主要為腦中風、壞死筋膜炎、外傷急救,並進行民眾教育,結合研究計畫,建立壞死性筋膜炎診斷即時AI輔助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落實優化照護品質目標。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排名 腹痛、頭暈、發燒最大宗
任何疑難雜症突然來襲,特別在深夜時分,民眾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急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衝急診的前三大症狀分別為「腹痛及骨盆痛」、「頭暈及目眩」、「其他不明原因發燒」。而近年不斷討論的急診雍塞,也因疾病症狀難以第一時間判別,長時間滯留的症狀以肺炎最長;時常被詬病的輕症跑急診的情況,在健保資料分析檢傷分類,以緊急的第三級為最大宗,僅有極少數的患者為輕症。症狀嚴重未必是重病,症狀輕微也可能是重病。健保署分析急診申報症狀排名,107年及108年都是以其他不明原因發燒居冠,人數在44萬到48萬間;109年則以腹痛及骨盆痛36萬居冠;頭暈及目眩位居第三,件數約在22到26萬之間。中國附醫急症暨外傷中心急診部部主任陳維恭表示,前十大急診申報排名,統統都是「症狀」,進入急診的患者第一步都需要經過檢傷分類。目前檢傷分類分為五級,第一級到第五級依序的定義為需復甦急救、危急、緊急、次緊急以及非緊急。檢傷分類後,經檢查判斷可能的疾病,由於患者第一時間僅能表達最直接的症狀,甚至有些無法表達,因此急診在輸入診斷碼時,多會先以相對模糊的症狀作為主診斷。陳維恭指出,這些症狀看似輕微,但不代表是「輕症」。舉例而言,有些人會因過度緊張或是驚嚇過度,出現換氣過度症候群,症狀出現時,患者狀態又急又恐怖,但在急診僅需要給予輕微鎮靜劑,症狀即可緩解。名列前三名的症狀,看似無害,背後往往可能是重症引發的症狀。以發燒來說,可能是嚴重感染疾病引起的免疫反應;腹痛、頭暈等可能是腫瘤破裂、結石等,有些疾病隨時可能危及性命。十大急診症狀,皆以檢傷分類三級件數最多。檢傷分類分為五級,109年十大急診症狀診斷分析,皆以第三級「緊急」為最大宗,第一級「復甦急救」以及第五級「非緊急」的人數都是最少。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從數據來看,多數患者都是因緊急症狀到急診,極少數患者是輕症就醫。但就算是輕症,症狀來襲正值深夜時分,民眾無法辨識症狀背後的疾病,即使經過診斷是輕症,仍有治療的需要。陳維恭表示,根據臨床經驗,檢傷三級的患者約有15%到20%需要住院,第四級約5%需要住院,第五級約有1%需住院。一位患者同時也會有多項症狀,檢傷分類是以整體的情勢,以及年紀、是否有共病等多重方式判斷。肺炎多為高齡患者,109年滯留急診時間最長達9.9小時。以109年的急診申報症狀排名來看,肺炎平均急診暫留時間最長,達596分鐘(約9.9小時);其次為泌尿系統其他疾患,有518分鐘(約8.6小時);不明原因發燒為426分鐘(約7.1小時)。黃集仁表示,引起這三類症狀背後可能的疾病很多,不明原因發燒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腸胃道疾病等。通常先在急診給藥,觀察發燒症狀是否緩解,如果持續發燒,要進一步檢查,準備住院。這些感染疾病大多發生在長輩,滯留時間同時也要考量辦理住院時間、等候病房時間,又或是晚間到急診,直接在急診觀察一晚,隔天再收治住院。陳維恭指出,這三類症狀患者,介於可以住院與不用住院階段,有時也要加上家屬抉擇的思考時間。其中時間最長的肺炎患者,即使在急診照X光不明顯,礙於年紀或其他原因,不敢輕易放患者回去,等待照第二張X光前會先投藥,觀察是否改善。另外,也要加上各科住院病房是否有空床,這些都是增加滯留急診的原因。防新冠 勤洗手 戴口罩肺炎排名從第5降至第10107年至108年急診申報症狀排名中,肺炎分別位居第6及第5位,109年則降至第10位。黃集仁表示,去年急診診斷感染性疾病數量明顯大幅下降,主要有幾個原因,疫情爆發後,國人勤洗手、戴口罩,降低被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機率。黃集仁表示,從去年的十大疾病排序觀察,不只肺炎排名往下降,其他不明原因發燒以及泌尿系統其他疾患的排名都往下降,很明顯是防疫作為讓感染性疾病同時下降。發燒患者中有一部分會演變成肺炎,這兩者有連帶的關係。陳維恭認為,疫情讓診斷肺炎變得敏感,加上疾管署對肺炎的診斷規格相對高,讓診斷人數下降。去年疫情確實讓感染性疾病減少,包含流感患者都大幅降低,最容易出現感染疾病的小兒科,門診量減至少五成。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解決急診大塞車 健保署長李伯璋:研擬使用者付費
急診是急重症的第一線,一旦發生突發事故,急診就如同戰場,湧入大量病患,藉由醫護人員的快速應變和分類,讓病患在最短時間獲得醫療診斷。然而,民眾為求快速就醫而濫用急診、造成急診壅塞的情形,一直為外界所詬病。民眾使用急診多數是哪些科別,真的有許多輕症患者湧向急診嗎?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急診就醫數據,了解國內醫療現場實況,也為民眾建立正確的急診觀念。根據107年到108年的健保資料,急診前十大申報案件及順序排名並無太大落差,一直是其他不明原因發燒、腹痛及骨盆痛、頭暈及目眩、未明示非傳染性胃腸炎及結腸炎、喉嚨痛及胸痛、肺炎、腕部手部及手指開放性傷口、頭部表淺損傷、泌尿系統其他疾患、急性上呼吸道多處或未明示感染在榜上。109年急診數量大幅下降,呼吸道感染退出前十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在五、六名徘徊的「肺炎」,109年卻掉到第十名,而原本一直處於第十名的「急性上呼吸道多處或未明示感染」,則完全不見蹤影。除了排名順序略有更動外,整體案件數在109年也大幅下降,以第一名的案件來看,107和108年分別為44萬2,638及48萬7,171件;109年則為36萬3,368件。想「馬上看診」的民眾,排擠真正需要急救的病患。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理論上急診就是搶時間,讓急迫的疾病可以快速獲得處理。然而一旦有些人不願在門診等待,為了「快一點」看到醫師而跑到急診,真的需要搶救的病患就會受到影響。就像近期新冠肺炎升溫,許多民眾湧向急診篩檢,但急診人力固定,急診馬上就「爆了」。針對這種「等不及」看病的情況,現行以開設「門急診」,將門診人力調到急診來因應。但李伯璋認為,這只是不得不的作法,這樣扭曲的醫療生態,正是醫療改革的重點。而急診整體案件數可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109年大幅下降。李伯璋認為,或許可等到疫情結束後,扣除篩檢人數,檢視有多少病人需要看急診,當作未來真實的參考數據。控管急診人數,需從民眾「使用者付費」著手。但得到真實數據後如何控管人數,不讓民眾往急診塞?不只是醫療端的問題,也必須從民眾端著手。李伯璋說,有時候制度除了道德勸說的方式,也需要強制才有辦法改變,「就像現在民眾不戴口罩就開罰一樣」,若民眾到急診要付很大代價,自然就會有感。他表示,不要把所有問題都壓在醫療體系,「這樣醫療體系也很無辜」。因此等疫情過後,希望往使用者付費的方向去做,才有辦法真正改革。獎勵方案六度修正,確保重大疾病照護品質。而為解決急診雍塞,衛福部除了在99年公告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快速檢定病人病況危急與嚴重度外,健保署也在101年推出急診品質提升方案,並在108年做了第六度的修正。其中為確保重大疾病照護品質,訂出四大重大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外傷、嚴重敗血症、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分別訂定需在一定時間內接受必要處置,並給予獎勵。然而急診除了民眾自行就醫,也包含緊急醫療派案的病患,這樣的指標對於肩負重任的醫學中心或是區域醫院來說是否不公平?李伯璋表示,健保長久以來都是獎勵方案,且訂定許多指標來「管理」。然而急診病人變數很多,包括暫留時間、病患能否存活出院等,都不是掌握在醫院手上,這樣的評比確實很難。他說,雖然短期內難以針對品質提升方案進行變動,不過健保署現在也思考,如何提升急診必要醫療行為的點值,例如提升CPR的支付點數,讓第一線醫師不用擔心費用被核刪,放心對病人施以治療,不要再發生過去「急救CPR比按摩還便宜」的現象。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各種檢查不必等 急診好划算?醫提醒:感染風險高
台灣的健保讓所有人自豪,但太過便利的同時,急診醫療資源屢傳濫用危機,小病掛急診屢見不鮮。健保署統計,近年平均每年急診就醫人次約六百萬至七百萬,但不時有急診醫師分享,曾經遇過棉花棒棉絮掉進耳朵跑來掛急診的案例,甚至有孕婦因上班時間無法配合產檢,跑來急診找醫護幫忙,讓急診醫師十分無奈。部分民眾愛衝急診,費用只多一點,能立刻抽血、照X光、打點滴。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外傷及毒物科科主任方震中說,以往講的急診壅塞,是output出問題,需要住院,但沒有病床,只好留在急診,又因急診無掛號限制,當然會有壅塞問題;近期新冠肺炎所造成的急診壅塞,則是「input」出問題,一大群人湧入,超乎急診負荷量。許多以醫院為題材的影集片段,總會有病人一被推進急診室,蜂湧而上的醫護畫面。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范傑閔說,如此緊急的病患,一天不到一成,「急診可以抽血、照X光、打點滴,有民眾認為,錢負擔多一點點而已,乾脆來急診 。」臨床觀察,的確有民眾拿出去吃五星級飯店自助餐吃到飽的「精神」,覺得急診雖然掛號費與部分部負擔較高,但還是「物超所值」。急診醫師非全能,只能揪出病患潛在的「炸彈」。但范傑閔提醒,急診由急診專科醫師負責,急診專科醫師雖是全科醫師,需具備各科知識,但並非全能,尤其現在分科精細,急診醫師無法處理所有問題,急診專長是負責挑出潛在「炸彈」,揪出誰是有緊急狀況要處理的患者,再把經判斷情況較不危急的病人,下一步送往哪個門診醫治。「急診壅塞就像交通規則。」方震中比喻,民眾就像駕駛,急診醫師負責指揮交通,衛福部健保署是定調交通規則的人。如果紅綠燈失靈,民眾開車都可以往大醫院,當塞車時(急診壅塞),急診醫師雖然忙碌,受害的卻是等紅燈的民眾。民眾不信任中小型醫院,壅塞的永遠是幾家大醫院。為何台灣急診容易壅塞,方震中認為,民眾對於中小型醫院不夠信任,擔心規模小的醫院醫療資源不足,導致部分醫院病床閒置。范傑閔則指出,國人就醫便利,大多數人住家附近都有醫院,就醫「可近性」高,急診容易塞滿病人。而民眾的就醫觀念也需要加強,醫師常常詢問非危急狀況的病人,為何不去診所?民眾回答:「診所不可以打針,但打針比較快好,所以我一定要來急診。」范傑閔補充,在大眾觀念沒有被導正的清況下,常常分不清楚哪時候要看急診,什麼狀況要看門診,分不清哪一科別,在疑惑的狀況下,就選擇來看急診。掛急診,不代表能較快看到醫師。掛急診真能早一步見到醫師嗎?范傑閔以亞東醫院為例,過年時患者人數爆量,平常20分鐘可以獲得醫師診治,但過年時拉長到一小時。民眾到醫院有院內感染風險,醫護多不希望病人在急診空間裡面停留太久。國際間有解決急診壅塞的成功案例,方震中說,韓國也有健保,當年MERS在韓國發生院內感染,韓國政府採強制轉院制,若有住院必要者即收治,病患若僅需中小型醫院治療就協助轉院,拒絕者需負擔醫療費用,開始強制轉診後,急診壅塞就消失了。至於民眾就醫分級觀念的強化,范傑閔呼籲,健保署、國健署應該提升民眾自我保健知識。他分享,急診以往常被得流感的民眾塞爆,但新冠疫情之後,「流感不見、腸病毒變少」,這都是政府常在宣導,戴口罩、勤洗手,別去壅擠公共場所的成果,盼政府落實宣導,請民眾分級就醫。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急診沒有比較快!數據顯示醫院愈大等待時間愈久
台灣就醫自由,未經轉診也可以直接去醫院,因此越大越知名的醫院,急診等待的人愈多、需要等愈久。泌尿道與肺炎診斷明確,可能需安排住院,等待時間長。健保資料顯示,過去三年在急診平均暫留最久的前五名都一樣,以肺炎等11小時(108年)居冠,其次為泌尿道疾患9小時、不明原因發燒8小時、暈眩和腹痛則約停留5小時,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大醫院急診大減一、兩萬人次,這前五名平均暫留時間也只縮短30分鐘到一個半小時。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表示,暈眩和腹痛,急診需要時間進行鑑別診斷,若非腦中風或其他需要住院的大病,通常稍事休息、服藥治療就可以回家。泌尿道疾患和肺炎是較明確的診斷,可能需要安排住院,就可能得花8到10小時等病床,等待期間可以做檢查、觀察、治療。黃建華表示,同樣要等住院,泌尿道疾患常見問題是結石,需要緊急開刀或是碎石,外科病床流動比較快;但肺炎要等的是平均住院時間長、病床周轉速度慢的內科病床,就要等比較久,在急診等待的時間,就會開始進行拍痰、每6到8小時打一次抗生素等治療。急診停留超過24小時,都是等待住院,比率高顯示病床滿。為了鼓勵醫學中心減少壅塞,健保署以病人停留超過24小時的比率作為指標,比率較高的前十名介於13.9%到5.7%之間,台大醫院13.7%居第二,僅次於台中榮總13.9%。黃建華表示,在急診等超過24小時都是要住院的,台大醫院這個數字高,是因為病床常是滿的,因為台灣民眾就醫不受限制,各層級醫院之間費用差距不大,民眾就醫習慣集中到某些醫院,連門診病人都有很多要安排住院,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急診醫師必須在病人等待期間,盡量提供好的照顧。健保署也計算了急診重大疾病病人六小時內轉進加護病房之人次、檢傷一二三級病人八小時內轉入病房之比率,作為急診效率指標。黃建華表示,重大疾病六小時內轉入加護病房人次,可視為醫院急重症量能,也可看出重症就醫的集中度,像是台大醫院、中國附醫、彰基,重症集中度高。檢傷一到三級病人八小時內轉入病房的比率,可視為醫院整體量能,與佔床率高度相關,像台大醫院佔床率常高達九成,醫院幾乎是滿的,就算內部流程運作順暢,此比率能拉高的空間也有限。防疫措施讓急診患者減少,但支援快篩影響急診量能。黃建華觀察,去年受疫情影響,民眾、防疫措施做得好,所以流感、肺炎等呼吸道傳播疾病的急診病人大幅減少。疫情也使民眾健康意識高漲,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不佳而送急診的人也變少。今年因為三級警戒,民眾少出門,連意外事故的比例也較低,至於發燒、上呼吸道症狀、肺炎,因有分流,處理速度變快,但反觀其他疾病,因住院前都要先做PCR檢測,流程反而變慢。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今年雖然急診就醫人次減少,但醫院同時也降載、分艙分流,加上入院前要求篩檢,急診醫病雙方的身心負擔還是很大。劉淑瓊指出,許多急救責任醫院被強制要求開設快篩站,輕症、無症狀、求心安的民眾都前來篩檢,急診的輕重症分流被破壞,交叉感染風險更大。急診醫師為了支援篩檢,光是穿脫防護裝備就要花很多時間,急診的量能也大受影響。她提醒,疫情期間更要落實醫療資源的分配原則,將快篩、接種疫苗、領取慢箋等醫療服務回歸社區基層醫療,才能將醫學中心及急診資源留給最嚴重、最需要醫療的人。
-
2021-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軍桃醫院14天停診病友怎麼辦?官網冷 網友醫師熱答
國軍桃園總醫院今天凌晨公告即日起門診、急診、住院和注射疫苗服務暫停14天,沒有進一步說明原本排定這14天要回診、檢查、抽血的病友要怎麼辦,醫院一早電話接不完,粉團官網上面還是只有1張冷冷的公告,底下病友家屬留話醫院也沒回,全靠其他有經驗的人幫忙解答。一位醫師把公告分享到「龍潭人鄉親交流廣場」大型粉團,結果提問和回答的留話將近150則,醫師很熱心的回答民眾的問題,不清楚的還說會問醫院,而且真的有回覆說問醫院得到的答案是什麼,獲得網友們支持和肯定,對照醫院的官網粉團,到中午還是只有一張公告,仍然沒有針對民眾的問題有條理答覆和說明。網友根據自己的經驗提醒要拿藥的病友,可以帶藥單先到其他診所或醫院,若藥單遺失就請醫師參考雲端藥歷。到衛生所也一樣,帶健保卡請衛生所的醫師看雲端病歷開藥,「我婆婆昨天就是這樣,我也是打電話去804問他們告訴我可以這樣做」。醫師也提供最新詢問的消息,說醫院會讓醫院綠區的人員負責開立慢性處方簽,「但是要衛生局核准,詳細情形屆時再分享」。網友們繼續會國軍桃園總醫院的醫護人員加油打氣,不過也有網友質疑為什麼沒有先部署視訊看診,和一些像領慢性處方簽藥可以做到的事情,先前部立桃園醫院局部關閉醫療服務時,一樣可以領處方箋藥。上面提到的熱心醫師在龍潭人粉團表示:人生常會面臨許多抉擇,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還是簡單的道路?事後諸葛很容易,但是當下的決定則考驗做事情的態度。醫師說很抱歉造成鄉親們的不便,「如果這段時間您有術後的問題或骨科相關的問題,麻煩至我的臉書粉絲團或社團專頁留言,本人一定知無不言,盡力做到這段期間能做得到的服務,謝謝大家關心、也請鄉親們體諒」。
-
2021-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國軍桃園總醫院凌晨突公告 門急診、住院、打疫苗暫停14天
國軍桃園總醫院今天凌晨在官網公告,即日起停止門診、急診、住院、新冠肺炎疫苗注射服務14天,病友對院方突然公告感到意外,凌晨紛紛詢問醫療、慢性處方箋問題。有經驗的網友留言表示,慢性處方簽可帶藥單到他院開立藥物,若藥單遺失可以到他院時請醫師參考雲端藥歷,或打電話到國軍桃園總醫院詢問。國軍桃園總醫院昨天解封第一天,多個門診開始服務病友,不過因為先前群聚感染又新增6名確診者(都是先前已框列隔離對象),使確診者累計30人,衛福部和院方、桃園市政府防疫團隊會勘討論後,昨晚決定全面清零、降載,門診除了內科位在紅區停診,部分門診維持每周1天門診,到了凌晨,院方在官網進一步公告門診等4大醫療服務暫停。防疫中心昨天公布新增確診者有的是2篩以上確診,醫院凌晨突然公告全面停診,是否意味感染再擴大,桃園市政府今天會進一步說明。
-
2021-06-26 醫聲.院長講堂
黃健榮養生祕訣/飲食清淡、多走路 保持好心情
66歲的黃健榮,平時工作忙碌,經常笑臉迎人,爬階梯不喘、思考靈活、邏輯清晰,健檢報告沒紅字,談起養生祕訣,「沒有特別,就是飲食清淡、多走路,重要的是保持正面、愉悅好心情,醫師傳播快樂,病人也會快樂。」黃健榮笑說。黃健榮25年前到恆基服務時,因醫師少,同時兼顧內科門診和急診,接任院長後,除了處理繁雜的行政事務,也輪值夜班,曾經1個月值20天夜班,10多年前一次持續值夜班太勞累,突然心律不整快休克,因沒有其他醫師可幫忙,硬撐著身子教導護士為自己急救,還好度過危機。「年輕時忙於工作,熬夜加班體力尚能應付,進入中壯年,不能再逞強了,保養很重要。」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回,為不讓遠在加拿大的妻兒擔憂,自此改變不忌口的飲食習慣,力行少油少鹽、不吃油炸和加工食品,選購時令新鮮蔬果,一有空就快走或爬樓梯,最重要的是保持愉悅的好心情。「人要活就要動,但要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黃健榮大學時期曾是桌球校隊,當了醫師後鮮少再碰,他笑說,現在的膝蓋狀況不適合激烈的球類運動及爬太陡的山,就以走路當運動,能走樓梯就不搭電梯,有空就做伸展操。隻身在台工作的黃健榮,最期待的娛樂是教會團契活動,可活絡人際互動,建立社交網路,安定身心靈。他說,信仰讓他的心靈有了寄託且篤定,「醫師有好心情好精神,才能好好照顧每個病人。」
-
2021-06-26 醫聲.院長講堂
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黃健榮/醫療延伸到社福 提供全方位服務
屏東恆春基督教醫院位於「台灣尾」,1956年一批芬蘭醫療宣教士來台設立。院長黃健榮說,台灣醫師傳承了他們愛與付出的DNA,不僅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品質,且延伸到社區衛教、獨老送餐、偏鄉學童課輔等,「就像佇立恆春半島終年無休的燈塔,持續守護偏鄉居民的身心靈健康。」來自香港的黃健榮,在就讀台北醫學院六年級的暑假,首次參訪恆基,那時的診療室是簡陋平房,下雨還會漏水,但是醫護人員臉上充滿知足喜樂笑容,「我被他們懇切與無私的奉獻感動。」當時發誓,畢業後一定要回來恆基。參與原鄉部落巡迴醫療1996年黃健榮兌現承諾,當時妻子帶著一對兒女移民加拿大,他選擇奉獻偏鄉醫療,隻身來到恆基服務,成為身兼數職的專業醫師,除了門診和急診,並參與「業外」的原鄉部落巡迴醫療、學童健檢、社區訪視等。恆春半島老年人口多,需要醫療服務外,還包括山區義診、衛生教育、兒童課後輔導、弱勢關懷、獨居老人送餐、新移民關懷等,前年恆基成為婦兒科專責醫院,提供了全方位社區服務。強化老人照護 導入中醫恆基是7層樓建物,新醫療大樓預計8月完工,未來會持續強化老人照護服務,並導入中醫門診。黃健榮說,每次擴建都隨著需求而來,發展出課輔班、新移民關懷、老人日托站等服務,「都是不務正業」,這些工作的績效是關懷和愛心。社福支出大 募款求生存恆基聚集一群不計名利的醫師,堪稱是全台獲醫療奉獻獎比例最高的醫院,社福支出占全院支出四成上下,虧錢比盈餘日子還多。因此恆基特別成立企畫發展室,大力對外宣傳,黃健榮也親自「下海」募款,各界愛心支援,是生存的強力後盾。黃健榮堅信,真正的醫療是身心靈三方面結合,恆基將朝向「形象、向心、品質、創新」服務目標邁進,未來仍需靠不計較名利的醫師、護理師與志工接棒,讓恆基持續守護居民的身心靈健康。黃健榮小檔案年齡:66歲專長:內科、重症醫學、醫務管理現職: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碩士經歷:馬偕醫院內科醫師、西園醫院內科主任,獲第19屆醫療奉獻獎、2009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給病人的一句話人生無常,生老病死是必經歷程,拋開負面情緒,用正面樂觀的喜樂心情面對病痛,是最佳良藥。
-
2021-06-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染疫症狀大公開 吳昌騰:5大症狀需注意
北市陽明醫院近期有一位已經接種完二劑AZ疫苗的護理人員確診,令不少國人擔心,接種疫苗後效果是否不佳?醫師指出,不管接種哪一種疫苗「仍會染疫」,只是接種疫苗後能降低重症機率,避免染疫後致死。林口長庚小兒急診科醫師吳昌騰於臉書發文指出,英國分析接種疫苗後的前五大新冠肺炎症狀,呼籲國人可以多加注意。吳昌騰指出,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傳播速度與感染能力也跟著變化,根據英國分析去年12年到今年4年,接種完二劑新冠疫苗後,染疫時前五大症狀分別為頭痛、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痛、其他。持續性咳嗽,排在第8位,而嗅覺喪失或味覺喪失、發燒分別排在第 11、12 位。吳昌騰指出,與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相比,接種過疫苗然後檢測出新冠肺炎陽性者,更有可能將「打噴嚏」作為症狀報告。若接種一劑新冠疫苗後,染疫時的五大症狀依序為頭痛、流鼻涕、咽喉痛、打噴嚏、持續咳嗽。若從未接種過疫苗,染疫時症狀則是以頭痛、咽喉痛、流鼻涕、發燒、持續咳嗽。嗅覺喪失或味覺喪失排在第9位,顯示症狀已經開始陸續隨著病毒變異逐漸出現改變。
-
2021-06-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OVID-19 時代癌症診療的挑戰與應變 台灣能從美國的經驗學習的教訓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三位在美國執業多年的醫師朋友分享一年來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心得。神經科符教授曾經因為照顧病人而被感染,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不要驚慌,感染新冠病毒並非絕症,絕大部分病人會完全痊癒。但是應該減少感染的機會,注射疫苗,對自己、親人或社會都好。」精神科林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癌症專家胡醫師由一位癌症病人的故事,說出她對新冠疫情對癌症病人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以及存活率下降。郝女士的故事——病史郝女士是一個非常溫和善良的72歲的婦女。她寡居多年,住在一個中上流的寧靜社區,已經結婚成家的獨生女也住在同一個鎮只離她三英里,母女常相往返。去年(2020)初,美國冠狀病毒剛爆發時,許多群組感染發生在養老院;郝女士立刻將她93歲的媽媽從養老院接出來與她同住。郝女士為了保護她高齡的母親,她在去一年與美國成千上萬的家庭一樣,謹守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基本防疫原則,包括儘量足不出戶,讓女兒幫忙買菜購物放在門口,不能像平常一樣互串門子,而只有在陽台和車道揮手寒暄。當春夏流逝,秋去冬來,站在陽台跟車道上聊天不再是好主意,只能藉著視訊聯繫。今年(2021)五月中,郝女士主訴嚴重便秘,而且身體虛弱到無法自行下床或行走。已經有好幾個月沒看到郝女士的家庭醫師,被她劇變的容貌震驚,立即將她送到醫院急診室就醫。郝女士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她的腹腔塞滿了許多大腫瘤;肝臟裡也有很多顆腫瘤。腹腔的腫瘤壓迫腸子及膀胱,造成便秘及頻尿;也影響下肢的靜脈回流,導致郝女士的腿嚴重水腫,行動都有困難。我的同事們以及我自己都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的腹腔腫瘤。郝女士的太陽穴及兩頰深陷,肚子鼓漲,兩腿卻是水腫到如象腿一般。當我請她從床上坐起來時,我需要幫忙把她沉重的腿擡到床緣,見證到她説她「無法自行下床」是什麼樣的光景。郝女士的故事——病人和女兒的敘事(narrative)郝女士告訴我,她在去年底開始留意到身體有異樣,卻又説不上來任何特別的症狀。她自己想可能是在美國COVID-19疫情巔峰期間,照顧年老的母親,情緒壓力太大所造成的生理失調。她的家庭醫師也認同她的分析,給她開了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她在過去一年瘦了25公斤,但是她一開始想説是自己減肥有成效。當她自己也警覺到體重這樣劇降是異常時,她又想是抗憂鬱藥帶來的口乾症讓她失去食慾的結果。女兒自從十一月底後,每次跟郝女士視訊通話也察覺她面容在逐漸消瘦,但畢竟女兒不是醫護人員,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郝女士告訴我「I was urinating a lot ……」。「尿很多」或「頻尿」,英文都可以説是「urinating a lot」。我請她分辨是尿量很多或是頻尿,因為在病因的探查上,這是很不一樣的兩回事。從她的電腦斷層影像,我知道她是頻尿,甚至偶爾也會尿失禁,她也點頭同意我的分析。郝女士的故事——視訊看診(virtual visit)無法完全取代診間身體檢查的實例在過去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的情況下,醫師與病人無可厚非地,傾向避免去到醫療院所,而選擇視訊醫學。不管是通電話(telehealth visit)或視訊(video visit)看診,醫師失去了在診間裡看病「望聞問切」的重要診斷工具。電話及影視診病主要是依賴病人的敘事做判斷,而病人往往是對自己的症狀不一定有正確的分析解釋,因為「避重就輕」是人性使然,總想把自己的其實很擔心的症狀淡化或是往好的的方向想,結果就可能造成誤診。以郝女士目前病況的嚴重程度,她的病在去年底應該已經很明顯。如果她在開始覺得身體有異樣時,是在診間裡看診;任何稍有用心的醫師應該可以看出不對勁之處,透過恰當的問診及身體檢查,應該很快就會發現她的病因。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病人感染COVID-19的死亡風險COVID-19感染的病情輕重程度可以有天壤之別,從完全沒有症狀到死亡,都有可能。感染後病情嚴重主要發生在年紀較大或肥胖的人,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慢性肺病的病人。全球COVID-19疫情初暴發時,癌症病人很快地被判斷是嚴重病情的高危險群之一,特別是一篇從武漢地區的報導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高達20%。之後,其它的相關的報導也確認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較高,但是大約在5-10%左右,特別是正在做對免疫系統抑制比較嚴重的化療處方的癌症病人,例如血癌及淋巴瘤的病人。這樣的統計資料應該是一點也不意外。癌症病人接受化療的風險之一是傳染病。同樣的細菌或病毒,癌症病人往往比一般人病重,甚至死亡。這卻不該是迴避癌症治療的原因,因為如果病人能夠做好各種防範感染的衛生措施,就可以大大地降低感染的機率及因嚴重感染而死亡的風險。別忘了,延誤癌症的診斷與治療所造成的死亡率可能更高。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存活率下降美國的四種癌症篩檢——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在2020年減少一半以上。篩檢率驟跌的原因是多端的,包括醫療院所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造成很難排檢(making appointment);在加上一般民眾判斷癌篩在疫情高峰期是可以暫時停擺的。我在過去半年所看的乳癌新病人,絕大多數跳過一年沒做乳房攝影篩檢。話説回來,有些癌症生長的比較緩慢,晚了一年才診斷,雖然癌症期別高了一點,也還不至於影響存活率(例如一個6 mm 的乳癌,一年前也許是4 mm,在治療方法及預後上,幾乎完全沒有差別);有些癌症例如肺癌或大腸直腸癌,一年的耽擱,可能生死之別。當癌篩有異樣發現時,接下來的確診檢查及治療-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及切片、開刀、化療、放療等等,在疫情期間,也都因為醫療院所嚴格的防疫措施而變得比平常緩慢很多。將來對疫情期間的癌症期別及存活率統計,想必會是有如開倒車的結果。台灣能從美國的COVID-19經驗學習的教訓1.排除癌篩、癌檢、癌療(screening,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的不必要障礙,讓這些流程盡量平順進行。美國醫療院所在過去半年對於這些流程有大幅地改善。比方説COVID-19的快篩普及性;一半民眾普遍接受家屬只能留在停車塲,不能跟進醫院或診所的原則(台灣的大醫院有如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這可能會是很難實施的措施,卻是預防疫情擴散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及病人停留過的空間的消毒措施等等。2.我個人對視訊醫療在癌症病人的運用上保持很保留的看法。郝女士的例子在過去的一年不是偶發或非常獨特的個案。如果醫生對病人的完整病史不熟悉,或是病人不太會敘述病史(英文説是poor historian),視訊看診是不合適的。台灣人手一機,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上使用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能力很高,但是如何將這個優勢恰當地運用在實際的看診上,則要仔細思考。3.結至國殤日(Memorial Day),美國在過去一年來對社集塲合的約束已經全面解放,主要是拜廣泛疫苗接種帶來的感染案例及死亡數逐漸下降之賜。COVID-19疫苗是高度有效的。在疫苗剛推出時,因為有限的疫苗量,美國依據感染病重風險實施階段性疫苗施打,包括醫護人員,養老院居民、65歲以上人口及癌症病人是優先對象。希望台灣也能早日完成廣泛的疫苗接種,平安度過疫情。郝女士的故事續集郝女士的腫瘤切片證實她的病是腸胃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這是一個並不很常見的腫瘤,但是因為它帶有一個特殊的致病基因突變,對於口服藥Gleevec反應又快又好。在病理切片報告還沒有出來前,郝女士的醫院醫師根據她腫瘤的嚴重程度告訴她可能只有一兩個月的餘命。事實上,末期肉瘤(GIST屬於肉瘤)的存活期比一般癌症難預測,即使腫瘤嚴重的病人,我看過被醫生判斷只能活三個月的病人,卻活了六年!郝女士已經決定到一個安寧之家接受照顧。我鼓勵她服用Gleevec (一般而言,安寧照顧是不支持積極癌症治療的)。郝女士的經濟能力良好,女兒到藥局自費買了Gleevec給媽媽服用。昨天,我去安寧之家探望。我很欣喜但並不驚訝地發現服用Gleevec剛滿一週的郝女士已經是換了一個人一般。她的兩頰飽滿起來,肚子軟了一些,腿腫消了一些,胃口大增,大小便也都正常多了。我發現她是一個活潑生動的人,説話時揮動雙臂,常調皮地眨一隻眼,充滿表情與生命力。我祝福她持續進步,能在不久的將來,回到她自己的家,回復她的舊日生活。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打疫苗後死亡今晚+1累計35死 90歲獨居婦倒臥廁所亡
全台自6月15日起,開放85歲以上長輩接種AZ疫苗以來,各地陸續出現接種不良反應。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今晚再增加一例打疫苗後死亡案例,為沙鹿區90歲獨居婦人,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病史,6月17日接種疫苗後無異樣,今天中午照服員中午送餐時,發現倒臥廁所無生命跡象。台中累計共35例,除一例經由醫師醫師判定與打疫苗無關外,其餘34例都已通報中央。曾梓展說明,台中市對於疑因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死亡個案,除通報中央釐清死亡與疫苗的相關性外,並啟動關懷專案,提供2萬元慰問金,並協助家屬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及收集相關病歷資料,提中央審議,如確定是預防接種致死,最高給付600萬元救濟金。曾梓展說明,台中市到昨天已通報30例死亡案,今天下午三時台中市防疫記者會宣布新增3例,晚間再加1例。第31例為新社區一名85歲女性,有失智症、高血壓病史,6月16日接種疫苗後,家人發現個案健康狀況較為虛弱,持續至22日因劇烈嘔吐送急診後住院,23日因低血壓及胃腸道出血急救無效。第32例為南區一名63歲男性,有洗腎、三高、曾因心肌梗塞心臟有裝支架病史,6月17日接種疫苗後出現身體不適及抽筋現象,23日家屬下班回家發現個案已過世,通報119及警察,因個案已明顯死亡,故未送醫救治。第33例為龍井區一名61歲男性,為護理之家住民,有糖尿病、失智症病史,6月16日接種疫苗,相隔八天,在24日機構人員發現個案吃早餐時失去知覺緊急送醫,PCR檢驗為陰性,急救插管時發現口腔有食物殘留,急救無效死亡。
-
2021-06-25 癌症.抗癌新知
92%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 醫:要把「運動當作藥」
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數10年,且根據調查,高達92%的癌症病患飽受「癌因性疲憊症」所苦,馬偕醫院兼任主治醫師、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指出,病患應把「運動當作藥」,維持每周3次以上、每次20至30分鐘的運動,預防癌疲憊惡化。什麼是癌疲憊,與「累」有何差異?謝瑞坤表示,一般的疲倦只要休息就能恢復,但「癌因性疲憊症」則是一種持續且主觀的疲憊或耗竭感,無法透過休息來緩解。謝瑞坤指出,癌疲憊最大的威脅在於,讓病人累到「不想接受治療」,除病人本身治療意願因疲憊而降低,也會因疲憊,使得本身相關數值低下,無法繼續治療。針對發生原因,謝瑞坤表示,「大多數是好幾項因素加在一起,很少只有單一原因」,包括癌症本身造成的消耗、當中又以越後期為越嚴重,以及化療、標靶治療等多項治療等,因此癌友特別要注重跟醫師之間的溝通,並可藉由運動、睡眠舒緩症狀。謝瑞坤指出,病患應該維持每周3次以上、每次20至30分鐘的運動,維持肌力來避免日常工作變慢,甚至預防癌疲憊的惡化。謝認為,病患應該把「運動當作藥」,照三餐「服用」,像是三餐飯後,走上20分鐘,搭配充足營養,持續2周,便會有明顯改善。若癌友病情惡化,應就醫,但疫情下,癌友常會因一些原因,不願至大醫院治療。謝瑞坤說,疫情下癌友去醫院就診不易,當病情遇急性變化,易需要住院,但因分艙分流,難以請原本的主治醫師治療,由其他新的醫師協助,面臨需要重新建立醫病關係的問題。謝瑞坤指出,癌友會覺得新的醫師不了解自身病況,無法解決問題,兩邊的壓力都會比較大;此外,當癌友病情出現急性變化,部分醫院急診室臨時關閉、無法就診,也是癌友的困擾之一。所以預防重於治療,謝瑞坤醫師指出,當病人罹癌後,現在的醫學會先「預期」對方會發生某種症狀,例如化療時,會吐的很厲害,甚至造成人體相當大的消耗,因此治療時會盡量控制「不讓他吐」,或及早透過營養師介入,減少人體消耗。癌疲憊是可以治療的,病人自己與家人都應多了解相關知識,適時與醫護人員進行諮詢。謝進一步強調,未來癌疲憊可能可以藥物預防,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觀察。
-
2021-06-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天災」難料、「人禍」可躲:與新冠疫難共存一年的雜感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三位在美國執業多年的醫師朋友分享一年來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心得。神經科符教授曾經因為照顧病人而被感染,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不要驚慌,感染新冠病毒並非絕症,絕大部分病人會完全痊癒。但是應該減少感染的機會,注射疫苗,對自己、親人或社會都好。」精神科林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癌症專家胡醫師由一位癌症病人的故事,說出她對新冠疫情對癌症病人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以及存活率下降。去年年初,當武漢封城,千餘萬人口被強制隔離的時候,少數明眼人或已感覺到「山雨欲來」,東亞以外的世界,卻仍懵懵懂懂,幾無防備。不久疫情在美國東西兩岸併發,急速蔓延,這才發現舉國各地的公衛系統支離破碎,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完全無力招架。物資短缺、民眾缺乏共識加上政府決策的搖擺不定,導致最基本、最有效的「檢測—追蹤—隔離」政策無從開展。等到疫情發展到醫院人滿為患、急診及加護病房一床難求的時候,病毒已無從根除,只好以延緩其擴散為目標,關閉學校、餐廳、遊樂場所,控制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鼓勵居家工作。這種半強制、半自發的隔離政策,經過一年有餘,民眾的忍耐及經濟的蕭條已達極限。因而儘管病毒持續蔓延,美歐各國已陸續開放,寄望的是已感染人數的增加,加上疫苗的逐漸普及,帶來足夠的群體免疫力。經過這一整年整個社會的幾近停擺,三至四千萬人染病(大於10%)、六十萬人(0.2%)死亡之後,大多數人居然還能謹守崗位、盡己之力;醫護人員不屈不饒、鞠躬盡瘁;救護車日夜加班;米糧蔬果照常收成運送;郵件遞送,更加有效;賑災濟貧的組織,紛紛出現。凡此種種,在在顯示美國這極端個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國家,還是有她的韌性與自助助人的優良傳統。但是這ㄧ年的動盪對個人及群體的影響,的確是非常的巨大。生離死別、自由的剝奪,導致許多人身陷於無端的恐懼、憂鬱、躁動不安。酗酒、家暴、自殘等等,層出不窮。滿天的謠言,加上有心人士的刻意煽動,引發更多的族群抗爭。街頭暴力、隨機殺人的事件,更使舉國陷於長期的混亂、恐慌。疫情起伏影響人心,人心的波動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疫情(拒絕、反抗帶口罩、洗手及保持距離的規定、搶購囤積、隱匿病情、私自聚會等),造成惡性循環。拜兩個世紀以來公衛、醫療知識與制度的突飛猛進之賜,我們常不免誤以為感染疾病已成明日黃花,「理應」絕跡,更遑論大流行。因此新冠病毒的到來,猝不及防。很多人拒絕相信其危險性,更多的人惶惶然有如面對世界末日。其實包括「病毒」的微生物永遠會是世界的一部分。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淵遠流長,絕大多數是共存共榮。就因如此,人類基因體內才會有那麼多遠古鉗入的微生物基因,有些甚至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要件,例如粒線體(mitochondrion),細胞內的「能源工廠」;我們每個人內外全身,也有無數不僅無害,甚且有益健康的微生物。然而不同的動物所「習以為常」的微生物各自不同,一旦生態改變、或貪食野味,我們的身體接觸「素不相謀」的微生物的機會大增。它們在新的宿主體內得以肆意繁殖、破壞,免疫力低下的老、病人群,首先遭殃。另一方面,某些「正常人」的免疫系統又可能過度反應,「焦土作戰」、兩敗俱傷。新冠病毒之所以可怕,一部分正是它的「新」。它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這看似「弔詭」的關係,其實更適用於檢驗我們對疫情的反應。警覺不足與過分警覺,都會增加疫情對我們的危害。在這兩者之間,如何拿捏,在個人及社會層面上,正是我們最大的挑戰。警覺不足,如一年前的美國及最近的印度、巴西,門戶洞開,病毒長驅直入。過度警覺,過分擔憂,為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竭力追求零機率、絕對安全,則如杞人憂天,導致精疲力竭、灰心喪志,甚而怨天尤人、互相攻訐、自相殘殺。新冠病毒是「天災」。因恐慌而自我設限、寸步難行,或藉端洩憤於他人,則是「人禍」。「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當然,害怕就是害怕,我們的情緒,常常不服管教。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認知與行為的層面著手,接受這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保證之事實。我們唯有「竭盡所能」,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面對恐懼。這場「天災」顛覆了我們一向習慣的生活,適應自非易事。但是「窮則變、變則通」,它或許也有可能帶給我們一個調整腳步與方向的機會。比如說許多公司、機構這一年因疫情不得已而讓許多員工在家工作,卻發現他們的效率反而更好;也有人則因隔離在家而發現自己潛在的才能,諸如廚藝、園藝、歌唱、寫作等等;有的人也許「日理萬機」,疏忽了親情關懷,現在才終於找到時間。這些想法,也許會被批評為阿Q精神,但是更可能成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一個實例。疫情再下來如何發展,沒有人可以預料。在疫苗還沒有普及,尚未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之前,危機當然還會一直存在。可知的是,唯有健全公衛體系,有效執行「檢測—追蹤—隔離」政策,才能阻斷病毒的傳播到最低的程度。當然,新冠病毒已是全球的考驗,除非全世界各地都盡快得到有效疫苗的保護,否則不是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最後以犧牲數千萬人命收場,就是病毒演化成不斷出現比較不具殺傷力的新變種,與一般流感混雜,年年捲土重來。不論結局如何,我們唯有繼續期待全球的有識之士認真尋找人類與自然環境(包括人與微生物及人與其他動物)的平衡點,也寄望舉世的華人不再貪食野味、不再輕信「食補」的迷思,庶己得以減免「新」新冠病毒的威脅。我們也必須持續保持警覺,維護健全的公衛體系、偵測機制及緊急應變的能量與基礎(如防疫器材的儲備、疫苗的研發、民眾的有效宣導方式等)。「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是敵亦是友,我們在個人、地區與全球的層面,都需要正視、尊重它們,才有可能繼續與之「共存共榮」。
-
2021-06-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泛視神經脊髓炎 好發於40歲女性
一直打嗝、惡心、想吐,一般人以為是腸胃問題,但若出現視力模糊,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50多歲的謝小姐,某天突然不停打嗝、嘔吐、手腳僵硬、麻痹,急診就醫檢查返家後,右眼視線開始模糊又疼痛,還突然看不到,左手也舉不起來,走路搖搖晃晃。當時她輾轉求診多科近三個月,始終找不出病因,直到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才終於確診,她是得了「泛視神經脊髓炎」。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失調,導致原先應作為防護的免疫抗體,反而攻擊體內正常細胞,造成視神經、脊髓或腦部發炎。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且近年確診人數逐年增加,主要影響視神經、脊髓及大腦。因症狀易與「中風」混淆,若年輕女性突然手腳無力,卻無中風危險因子,如三高、50歲以上,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機率相當高。羅榮昇建議,當出現視力喪失;暈眩、嘔吐、頻繁打嗝、呼吸困難等;四肢無力,下肢比上肢無力,嚴重無法行走,須坐輪椅;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異常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及治療。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孫苑庭指出,由於泛視神經脊髓炎無法治癒,一旦確診,長期治療可預防復發。近年已有新型生物製劑藥物,每月進行皮下注射用藥,可避免症狀復發。
-
2021-06-22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眼前發黑、手腳麻痹求診3月卻非中風 醫:留意5大症狀
一直打嗝、噁心想吐,常以為是腸胃出了問題,但若還加上視力模糊,小心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羅榮昇提醒,當出現視力喪失,甚至全盲;暈眩、嘔吐、頻繁打嗝、呼吸困難等;四肢無力,下肢比上肢常見無力感,嚴重還無法行走,須坐輪椅;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異常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50多歲的謝小姐原定居美國,前年為照顧家人而短暫返台,沒想到某天突然不停打嗝、嘔吐,手腳也開始僵硬、麻痹,原以為只是小問題,去醫院急診檢查返家後,沒想到右眼視線開始變模糊又有疼痛感,甚至突然間什麼都看不到,左手也舉不起來,走路還搖搖晃晃。謝小姐回憶,當時輾轉求診多科,除至肝膽腸胃科檢查肺跟肝功能、照胃鏡,也去神經外科做脊椎穿刺,還去好幾間眼科診所,以為黃斑部病變或眼中風,但始終找不出病因。直到有位年輕醫師警覺,將謝小姐轉診至神經內科檢查、磁振造影和血液檢查,花了將近3個月,才終於確診是「泛視神經脊髓炎」。泛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失調,導致原先應作為防護的免疫抗體,反而攻擊體內正常細胞,造成視神經、脊髓或腦部的發炎。羅榮昇指出,泛視神經脊髓炎通常好發於40歲左右的女性,且近年確診人數逐年增加,主要影響視神經、脊髓及大腦。他提醒,因症狀易與「中風」混淆,若年輕女性突然手腳無力,卻無中風危險因子,如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機率相當高。臨床研究顯示,在未獲得妥善治療情況下,第1年內約有6成的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會再次發作,3年內有9成患者會復發,而每次復發都可能是一次重度傷害,長期反覆發作可能導致失明、癱瘓,甚至死亡。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孫苑庭說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治療分成急性發作期及慢性穩定期,根據國際治療指引,無論是否首次發作,所有懷疑罹病的患者,皆應立即以急性發作期治療,施打高劑量類固醇或進行血漿置換,以快速降低發炎反應。孫苑庭進一步指出,由於泛視神經脊髓炎無法治癒,因此一旦確診,醫師與患者就應以預防復發作為長期治療目的,藥物選擇也應以能有效減少復發次數為首要考量。近年已有針對病理機轉設計的新型生物製劑藥物出現,患者可透過每月皮下注射用藥,抑制免疫細胞反應、減少破壞中樞神經正常細胞,進而避免症狀復發。
-
2021-06-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怎麼打最好?台大醫院設QA專區解答熱門問題
台灣已取得486萬劑新冠疫苗,以250萬劑莫德納為大宗,其餘為AZ,已接種154萬人次,社會大眾對於疫苗的疑問和謠言也越來越多。台大醫院今召開線上記者會宣布成立疫苗QA專區,並由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率先提出三大解答。首先,兩劑間隔6到16周仍可生成足夠保護力,再者混打效果優但順序不可對調,最後是當疫苗接種率高且疫情嚴重度低,只打一劑的保護力可高達八、九成。黃立民表示,高保護力和高覆蓋率是疫苗成功的關鍵,傳統疫苗都是蛋白質疫苗,新冠疫苗的特別之處在於有腺病毒載體疫苗和mRNA疫苗等新技術平台,雖然是倉促成軍,但上陣成績也不錯,但問題也不少,他整理三大常見問題並提出答覆。首先是兩劑該隔多久?黃立民表示,基本的免疫學原則是,只要免疫系統還記得第一針,不論多久再打第二針,效果都會持續,但如果免疫系統忘記第一針,就要從重新來。根據研究,AZ建議8到12周打第二劑,但如果超過12周,保護力還是達到81%,比間隔9到11周的保護力63%還要高。至於最久可以隔多久?目前實證資料還不夠,但像子宮頸癌疫苗,間隔12個月都還有免疫記憶。可不可以混打?黃立民表示,有些國家擔心AZ的血栓副作用,已經建議第二劑可以打mRNA疫苗,例如莫德納或BNT,例如加拿大。近期西班牙研究發表663人混打第一劑AZ第二劑BNT的數據,顯示不論抗體幾何平均值、S蛋白的IgG抗體、中和抗體陽性率,都比兩劑AZ更好,但發燒副作用會稍微增加。只打一劑保護效果如何?黃立民表示,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只打一針AZ保護力76%、嬌生66%、BNT疫苗的保護力52%,但如果能像以色列那樣大量接種,打一針BNT保護力有91%,AZ有88%,南韓接種資料也有同樣結論,只打一針BNT保護力89%、AZ是86%。黃立民說,因此只打一針的效果取決於疫苗接種率和防疫嚴謹度,如果兩者俱佳,感染機會降低下,疫苗效果更好。近期有許多長者受到猝死事件,影響接種AZ的意願,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皓翔表示,AZ的血栓風險在60歲以下比較明顯,許多歐洲國家甚至限定60歲以上才能施打,此外,比較施打不同疫苗的死亡率,AZ接種後死亡率甚至是較低的,長者若擔心死亡,AZ相對來講反而更安全的選擇。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疫情進展快,很多資訊非常專業,害怕訊息混亂導致民眾恐慌和焦慮,史丹佛、哈佛等一流大學都有做新冠肺炎專區。台大醫院身為大學醫院有很多專家,由高嘉宏副院長成立了台大醫院新冠肺炎專區有很多大家關注的問答集:網址。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為設置專區,醫院從端午開始用最快速度籌組核心成員。疫苗組有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家庭醫學部醫師張皓翔,公衛組有公衛學院流病所教授陳秀熙,其他組還有教學部主任盛望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古世基、急診醫學科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職業醫學部部主任蘇大成、醫學系教授黃韻如等,上述都是核心成員,未來也會繼續邀請也有客座專家,希望為國人提供最正確的防疫知識。
-
2021-06-22 醫療.心臟血管
爆炸性頭痛、頸部很僵硬?醫:當心腦動脈瘤破裂
正值壯年的林先生身體狀況大致良好,有天在公司用餐的時候,突然感到劇烈頭痛,隨後便失去意識。大吃一驚的同事們連忙叫了救護車,將林先生送到急診室。「抵達急診室時,患者處於昏迷狀態,而且還有心律不整。」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回憶,「這是因為身體承受極大壓力,進而誘發心律不整。」檢查發現,患者的腦出血可能源自於腦動脈瘤破裂,蘇亦昌醫師指出,腦出血是非常危險的狀況,可能破壞腦部功能,導致失能、甚至死亡。與家屬討論後,神經外科醫師先動手術引流腦部血水,以降低腦壓。患者的腦動脈瘤比較大,約1.2公分,蘇亦昌醫師解釋,為避免破裂的腦動脈瘤繼續出血,所以後續進行了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醫師先在腦動脈瘤裡填滿白金線圈,接著在腦動脈瘤開口處置放血管支架。在細心照顧下,患者終於度過了危險期,漸漸恢復意識,也能開始進行復健。蘇亦昌醫師說,「經過一年多,患者復原得相當不錯,已經可以走路、騎腳踏車。」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腦動脈瘤破裂極為致命!「腦動脈瘤不是『腫瘤』,」蘇亦昌醫師指出,「腦動脈瘤是因為動脈某處的血管壁較脆弱,在經過血流衝擊下,像氣球一般漸漸膨大。」動脈瘤形成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隨著動脈瘤越脹越大,便可能破裂出血。人體動脈的血壓較高,當動脈瘤破裂時將造成嚴重腦出血,患者會感到爆炸性頭痛、接著是噁心嘔吐,頸部會變得很僵硬。蘇亦昌醫師說,「患者的脖子只要稍微向前彎就會痛得很厲害,所以頸部非常僵硬,一動都不敢動。」腦部構造非常精密,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可能讓患者失去意識、陷入昏迷,是性命垂危、非常緊急的狀況,即使經過搶救,仍可能導致失能、癱瘓、死亡。腦動脈瘤的形成與動脈血管壁的健康有關,蘇亦昌醫師分析,危險因子包括老年人、高血壓、抽菸、飲酒過量、多囊腎、結締組織疾病等。若具有腦動脈瘤家族史,例如直系血親有1個患者,或旁系血親有2個以上患者,便要特別留意。另外,假使身體其他部位有發現動脈瘤,代表患者患者的動脈血管可能因為某些狀況而比較脆弱,在腦部形成動脈瘤的機會也比較高。較小顆的腦動脈瘤通常沒有症狀,至於較大顆的腦動脈瘤可能對周圍的神經、腦組織造成壓迫,而出現頭痛、複視等症狀。想要確認腦動脈瘤的存在,需要藉助影像檢查,蘇亦昌醫師說,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能夠偵測到腦動脈瘤,且沒有輻射線。部分沒有症狀的患者是在健康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自己有腦動脈瘤。狀況緊急的時候,大多會使用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因為電腦斷層的速度較快,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影像,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確定診斷腦動脈瘤之後,會進一步評估其破裂風險,蘇亦昌醫師說,因為治療腦動脈瘤本身也有風險,所以需要綜合考量腦動脈瘤大小、患者年紀、身體狀況等各項因素,並與患者仔細討論。一般而言,如果腦動脈瘤破裂風險小於1%,可能會建議患者密切追蹤,假使腦動脈瘤破裂風險較高,便會建議介入治療。在腦動脈瘤未破裂的狀態下進行治療,病況相對較好掌控,醫師、患者都能做較好的準備;倘若等到動脈瘤破裂,狀況將非常緊急,出血會對腦部造成傷害,發生各種併發症的機會也比較高。善用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拆彈解危腦動脈瘤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與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手術治療是由神經外科醫師打開頭顱,經由腦組織的間隙找到動脈瘤後,用血管夾將腦動脈瘤夾起來,蘇亦昌醫師說明,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還可以採用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來決定治療方式,必要時也可以兩者合併使用。進行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時,醫師會由鼠蹊處穿刺股動脈,然後送入細細長長的導管,在X光輔助下,小心翼翼的讓導管通過蜿蜒的動脈延伸到腦動脈瘤的位置。「為了不要讓血液繼續衝擊動脈瘤,我們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栓塞,」蘇亦昌醫師說,「也就是利用白金線圈填滿動脈瘤,形成栓塞,讓血液無法進入。」每顆腦動脈瘤的型態皆不太一樣,開口較小的稱為「窄頸動脈瘤」,開口較大的稱為「寬頸動脈瘤」,兩者的處理方式略有不同。窄頸動脈瘤只需填入白金線圈即可,蘇亦昌醫師說,寬頸動脈瘤則須在填入白金線圈後,放置血管支架,避免白金線圈掉出來。除了白金線圈栓塞治療,現在還可使用「密網導流支架栓塞治療」,蘇亦昌醫師解釋,這是使用網孔很密的血管支架,可以有效阻擋血流進入腦動脈瘤,不會再對腦動脈瘤造成衝擊。醫師會根據腦動脈瘤的型態、大小、位置來決定適合的栓塞方式。筆記重點記起來腦動脈瘤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隨著腦動脈瘤日漸膨大,破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蘇亦昌醫師提醒,腦動脈瘤危險因子包括老年人、高血壓、抽菸、飲酒過量、家族史、多囊腎等,利用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能夠偵測到無症狀的腦動脈瘤。倘若評估起來,腦動脈瘤破裂的風險較高,會建議介入治療。目前是以微創腦血管介入治療為主,可使用白金線圈栓塞治療、密網導流支架栓塞治療。腦動脈瘤破裂會引發爆炸性頭痛、頸部僵硬,可能在短時間內昏迷、甚至奪命。若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有助於改善預後,降低失能的風險!爆炸性頭痛、頸部很僵硬,當心腦動脈瘤破裂!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詳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1-06-2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八大泌尿問題 別忍了 盡快就醫
● 腰部劇痛、坐立難安,可能輸尿管結石須立即就醫●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腎功能受影響● 無痛性血尿,小心罹患膀胱癌或泌尿上皮癌76歲王伯伯腰痛好幾天,因為新冠疫情,不想去醫院,直到疼痛加劇、坐立難安,才急診就醫。經檢查是輸尿管結石合併腎水腫,止痛藥無法緩解,在接受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後,疼痛終於獲得改善。疫情嚴峻,許多人發揮「忍」功也要避免到醫院,但「孰可忍、孰不可忍」可得認清楚,才不會越忍代誌越大條。建議發生八大泌尿問題,應該盡快就醫:一、尿路結石疼痛、尿路阻塞若是泌尿道結石阻塞輸尿管,會造成突發性的劇烈腰痛或下腹痛、血尿,甚至引起腎水腫、發燒、傷害腎功能,應立即就醫。二、睪丸扭轉常發生在12至18歲間的青少年。若睪丸有突發的劇痛、陰囊腫脹、甚至伴隨惡心嘔吐,就要高度懷疑,需要盡快就醫;黃金治療時間是4到6小時之內,若缺血過久,恐怕會導致睪丸壞死。三、急性尿滯留很多男性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大部分靠吃藥就能得到症狀改善,不過若突然尿不出來,病人會感到膀胱脹、腹痛、甚至引起腎水腫、腎功能受影響;年紀大的慢性病人,無論男女,可能因為膀胱收縮功能變弱,也會尿不出來,遇到急性尿滯留,得盡快送醫插尿管。四、嵌頓性包莖常發生在包皮過長,在包皮翻起露出龜頭後,無及時將包皮翻回,過緊的包皮將龜頭嵌住,影響循環,造成水腫、疼痛,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龜頭缺血壞死。五、已經造成發燒的尿路感染若尿路感染且合併發燒、腰痛、甚至血壓變低,建議盡快就醫,可能是腎盂腎炎,甚至是敗血症,若沒有接受抗生素治療,會有生命危險。六、無痛性血尿無痛性血尿最怕是膀胱癌或泌尿上皮癌。當發生無痛性血尿,加上又有癌症家族史、抽菸、常接觸美髮染劑危險因子等,建議盡速就醫檢查,先排除非急症或非癌症的問題,再根據病因和醫師討論後續治療及追蹤的方式。七、陰莖骨折疫情期間,夫妻或情侶不便外出,在家沒事做,可能就天雷勾動地火、翻雲覆雨,一個太激烈,可能就會聽到「啪」的一聲,伴隨男方陰莖的劇痛。這是陰莖的白膜破裂了,俗稱陰莖骨折,算是泌尿科的急症,必須立刻就醫治療。八、腎臟或尿道創傷常發生在車禍、高處跌落、鬥毆被鈍器或利器攻擊之後,發現腹腰嚴重疼痛、大片瘀血,甚至血尿、頭暈、冒冷汗、解尿困難,可能是腎臟或者下尿路的創傷,這時候要快速就醫,由泌尿專科醫師評估後續治療的方式。輕者觀察即可,重者恐怕得拿掉腎臟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