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焦點.生死議題
搜尋
急救
共找到
1044
筆 文章
-
-
2022-11-18 養生.家庭婚姻
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結婚一輩子還有愛嗎?奶奶哽咽的一決定讓人瞬間懂了
《Decard》網友「愛亂花錢的九姑姑」在心情版上貼文《不行就算了,不要急救,能不能活都是命。》,內容是網友爺爺因為洗腎造成低血壓,送醫急救後住院的心情。裡面描述到:奶奶回來後就坐在客廳沙發一動不動,沉默很久後又很突然的起身說要去求菩薩和求祖先保佑。她在醫院走廊守了九個小時,寸步不離,讓她先洗澡睡覺,她說:「你阿公一個人在那邊還沒清醒,怎麼睏ㄟ下去。」「他很歡小,要是醒來吼,第一個一定先要找我」「他在那,一個人很害怕。」「我去筊杯,說是一定會好啦。」網友在內文提到,爺爺跟奶奶關係並不好,「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偶爾還會打架」網友曾經問奶奶:「妳愛爺爺嗎?」奶奶當時是否認的。但是爺爺真的住院後,奶奶卻一個人在客廳,眼淚在眼眶處打轉。她聲音沙啞又平穩地說起以前的事情,像是二十一歲嫁給爺爺,六十年了,有了五個孩子,當年沒什麼錢,然後爺爺『歡小歡小』了一輩子,還有第一次約會帶她去看電影...等等,盡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碎事。以前沒什麼錢,爺爺也不怎麼花錢,特別省,做工賺的錢都給奶奶養家...說到這裡,奶奶哽咽的說:「他這輩子阿也過得很苦,所以真的不行就算了,讓他走,不要去急救,那個壓胸口,骨頭真的會壓斷,太痛了,他很怕痛。」「說良心的,阿公也是真的很顧這個家」「都那麼辛苦了,就不要再往他身上壓了,能不能活都是命。」最後這位網友寫下:「愛嗎,也許只有爺爺奶奶自個清楚。兩個人,誰也離不開誰。」、「在生死面前,我們都過於渺小。」結婚前一夜的承諾,用一輩子去實現到底結婚了一輩子,什麼是愛呢?或許愛有很多形式,有些事情說不出口,但是卻在生活中用一點一滴來構築。一位退休企業家在《醫病平台》撰文,他的太太已經逐漸出現失智狀況,但是他仍陪著妻子一起運動、一起遊戲、一起寫詩,甚至當太太連打電話都嫌懶時,他會幫她打電話給姊妹們,讓她們跟她聊聊天,增加生活上的樂趣。明年我們就要迎接結婚68周年了,我把結婚前一天寫給太太的信拿出來唸給太太聽,我把對太太的承諾,用一生的時間去實現了。回想當初我去當兵沒多久家業破產,退伍後又失業。想起那時,太太抱著孩子,肚子裡也有個孩子,還要做衣服幫忙家計。很多人看不起她,我很感謝她並未退縮,我們才能堅持到今日。就算我把所有事情忘了,也不會忘記妳!神經內科醫師楊鈞百接受聯合報採訪時,曾經說了一個案例。八十五歲的王爺爺是上校退伍,與六十九歲的妻子結婚五十多年,感情甚篤。但兩人先後罹患了失智症,家人白天忙於工作,於是安排倆老到光田醫院的照護中心,白天接受照顧及復健,晚上接回家。令人驚訝的是,病魔雖奪走他們的健康和記憶,但卻奪不走他們數十年來深厚的夫妻感情,兩人什麼都忘了,但卻還認得彼此的臉孔,也隨時找尋著對方的身影。在外散步時,夫妻倆總是牽著手,只要一下子沒看到老伴,就會追著旁人問:「奶奶呢?」醫護人員都會馬上將奶奶帶到爺爺的面前,若超過一分鐘沒看到老伴,爺爺就會焦慮不已。隨著王奶奶病況惡化,必須住在中心接受全天候照料,白天爺爺與奶奶就像牛郎與織女在七夕相聚,到了傍晚要分別,爺爺總不斷詢問:「奶奶呢?我得帶她一起回家。」醫護人員只得耐心安撫。失智較嚴重的奶奶反而每天都顯得非常開心,還喜歡穿紅色衣服,告訴周圍的人:「我快要結婚了。」照護人員詢問奶奶要和誰結婚?她都會清楚說出王爺爺的名字。原來,她的記憶回到了少女時期,永遠停留在即將嫁給爺爺的那段幸福時光。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曾經接受聯合報採訪時,告訴大家「老了反而要搞浪漫!」。她說,維繫愛情的重要元素是激情,年輕時的激情往往來自外貌與性吸引力,這些條件會隨時間慢慢褪去,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想擁有戀愛好心情,因此即便年紀漸長,還是可以為對方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注意自己的形象等,讓自己在人生不同階段散發不同魅力。李玉嬋提醒,再怎麼感情融洽的伴侶都有需要磨合的地方,要記得「婚姻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面對衝突,若只有一方大獲全勝,將輸掉兩人的關係」。因此,李玉嬋整理「老夫老妻維繫愛情五件事」,讓老年的愛情,更加深化。老夫老妻維繫愛情五件事:1.記住對彼此的承諾2.創造激情,安排生活中的小驚喜3.創造交集,找出共同感興趣的事物4.學習獨處,給彼此自由獨立的空間5.化解衝突,以創造雙贏為原則【參考資料】.不行就算了,不要急救,能不能活都是命。.醫病平台/結婚68周年的91歲幸福夫妻 先生唸婚前寫給太太的信給她聽,把承諾用一生時間去實現.失智症案例/失智老夫妻…忘了世界 只記得彼此.老了要更浪漫!他們每天重新為對方戴戒指說「我願意」
-
2022-11-16 醫療.懷孕育兒
被孕婦大量黑血噴臉!施景中替胎盤早期剝離婦開刀,憂胎兒不保竟撐過來
懷孕意味著即將會有新生命到來,是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不過,對於準媽咪來說,孕期40週是條艱辛且漫長的路,不僅孕期會有生活上的諸多不便與身體不適,每一次的生產過程都是在生死邊緣交戰,非常的辛苦且危險。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臉書分享最近遇到的情況:近日有一名嚴重胎盤早期剝離的孕婦,緊急開刀時子宮內的積血壓力太高,黑血如同挖破石油管線般噴出,嚇壞在場的所有人,所幸小寶寶平安生出來,馬上放聲大哭。「天佑!」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11/15在臉書發文表示,昨天(14日)早上安排了一台刀,沒想到另兩個安胎孕婦都半夜多量出血、兩個胎兒也輪流心跳減速。清早值班醫師與我報告,確定了這兩個孕婦都需要加刀,於是安排了刀序。但在第一台刀要送進去前,總醫師急忙打給我,刀序排第二的孕婦胎兒心跳狀況比較緊急,於是我又把第二台刀調成第一台。她送進刀房,血又流了一大灘在地上。原來的第一台刀變成第二台,下刀後我去看這位產婦,覺得面容有異,緊急麻醉開下去,結果是嚴重胎盤早期剝離,手術刀一劃下去,子宮內的積血壓力太高,像噴泉一樣噴到一旁幫忙的女醫師臉上。而這不是一般常見的血水,是接近原汁的黑血,源源不絕流出,好像挖破的高壓石油管線。施景中心想,這下慘了,以前碰到類似狀況,小孩出生都是蒼白軟癱,有的沒多久就當小天使了,沒想到這個寶寶生出來後,馬上放聲大哭。連後來娩出的胎盤都爛爛的,真的不知道這寶寶怎麼有辦法撐過來?下班後施景中去探望,孕婦狀況不錯,小孩在ICU照顧,也沒有大問題。母親說:「這是老天特別照顧生下來的小孩。」我點頭表示認同,難怪以前有人名字要取「天佑」、「天保」、「天賜」等等。施景中感慨表示,相對於老天(或大自然的力量),我們醫師的角色真的太渺小了。而有民眾好奇這張照片怎麼來的?手術的過程中都會有人負責照相嗎?在這麼緊急的狀況下怎麼還會有人力空出手來照相?對此,施景中特別解釋,大家手上都有手機隨時聯絡重要事情,那張罕見的重度胎盤早期剝離照片是用手機拍的,也因具教育意義,有經孕婦同意分享,並已經過特殊處理,照片中還有血滴凝集在空中的畫面。假若當初先幫她開刀會不會比較好呢?這個答案只有天知道。說不定第一台刀延後開,結果產婦變大出血休克、或寶寶出生要急救...無論如何,目前昨天(14日)早上所有寶寶都很好。感謝老天幫忙。網友看完醫師的貼文,紛紛留言表示感謝,謝謝醫師與媽媽的辛勞。「感謝醫生的努力,感謝媽媽和寶寶的堅持,每一個生命的到來是如此的不易,也如此的美好!」、「感謝醫學不斷進步與發達,讓很多孩子得以有來到父母身邊的機會。」、「每每看到與死神拔河的媽媽與醫護,真的覺得大家都很偉大。」、「雖然過程太過顯險,但最後一切都很美好,天佑偉大搶救的所有醫護人員,新生希望 ,天佑媽媽及寶貝天使的努力,希望新生,美好的新生命起啓了。」胎盤早期剝離是什麼?基隆市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胎盤會於胎兒出生後才會從子宮內壁剝離,而胎盤早期剝離,顧名思義為胎兒尚未出生時,胎盤就提早全部或部分剝離下來,因此,胎兒血流供應中斷,導致缺氧而死亡,發生率雖只有約0.5%至1.5%,不過一旦發生卻是相當危險。胎盤早期剝離通常於妊娠20週後至分娩前發生,發生時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胎動減少、劇烈宮縮以及可能伴隨陰道出血,除了胎兒危險之外,孕婦甚至可能因大量出血,進而引起凝血機制耗損,危險性更是不容小覷,因此胎盤早期剝離是產科中相當緊急的重症,需要立即給醫生診斷及處置。如何預防胎盤早期剝離?很可惜的是,以目前的醫學環境並沒有任何方式可全面性的預防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不過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機率。比起婦產科醫生,身為腹中胎兒的媽媽最能隨時隨地感受到寶寶的生命力,尤其仔細觀察胎動狀況更是每個孕婦都須做的功課。不過胎動頻率因人而異,無法制定出一個胎動頻率的標準,然而孕婦依舊可以大致找出胎兒的胎動習慣及規律,例如胎兒在某個時段活動力會特別的強,那麼媽媽可以固定在這個時間點觀察寶寶是否與平日不同,不管是明顯過於頻繁、費時或是減少,都需提高警覺心,必要時須趕緊就醫診斷,否則等到毫無胎動、強烈宮縮甚至大量出血時,就已無法挽回了。誰是胎盤早期剝離危險群?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包括孕期時腹部遭受撞擊、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高齡產婦、抽菸喝酒習慣、前胎已有胎盤早期剝離症狀的孕婦以及子宮異常的孕婦等,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症狀的可能性都較大。
-
2022-11-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無暇哀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老年喪偶」。這是人生最困難的生命考驗,長壽固然是許多人憧憬的目標,但勢必要付出的代價是老人總有一天必須面對鰥寡孤獨的考驗。本週我們邀請到兩位先生因病過世已有一段時間的夫人,回顧當年自己如何接受終生伴侶離世的心路歷程,同時我們也邀請一位具有安寧照護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如何幫忙家屬。我們非常感謝兩位作者分享這段走過憂傷深谷的經驗,更希望她們因爲寫出鬱積內心深處的離愁,重溫過去共同生活的甜美回憶。先夫摯友在四月初,不知我正在ICU;來訊息向我邀稿。他說:「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不管多幸福多如意的人生,夫妻之間一定有一個人會先走。而在現今的環境,雖然平均餘命因為醫學的發達而逐漸延長,但是年紀越大,對這種愛人的離開,更是越來越難適應,所以我很想邀請幾位好友的遺孀,與我們分享她如何成功地『走出哀傷的深谷』。」我驚訝於他用肯定的語氣認為這幾位遺孀已成功走出哀傷。其實要如此判斷是要確實知道幾個步驟:先有哀傷、沉溺哀傷不拔、力圖脫困振作、尋求到化哀傷為力量的釋懷。鴻傑離開我再約半個月滿一年半。他去世後,與其說我現在是「成功的走出哀傷」,不如說「我成功的浸淫於美憶及感恩中」。或許是因我們的經歷較特殊,他一直硬朗的身體,在最後的十年,卻受累於健康因素的限制。不但失去原有比常人強的工作能力,思考統合能力,靈活運用電腦的能力,還因走過鬼門關,住院355天,四進四出加護病房,身心經歷的折磨非比常人。期間只有我倆相依為命,幾乎沒請看護,我全程陪他走過。從他生命力因化療不適很快的趨近於零(嚴重敗血),到緩慢的重拾回近於常人的生活。他本來是工作忙到無暇陪我,到最後十年是兩人成連體老人相扶持。我把這機緣看成上蒼的補償及給了更能透徹體會愛的真諦的機會。我倆都學習了這輩子未曾想過,未曾遭遇的事,因此更懂對方,更珍惜彼此。若要說打擊,2014年2月他因肺腺癌開刀後,後續的化療,才第一劑的白金打過,不到一週就突然昏倒,繼之敗血,不到十小時就被宣告需要有最後的心理準備。還好進了加護病房,三隻升壓劑齊用,全賴呼吸器與藥劑在支援,白血球掉到240個,無免疫力,無抵抗力,偏偏急救時插管,造成吸入性肺炎。經過關鍵五天,血壓稍回來,肺炎,呼吸窘迫非常嚴峻。打了嗎啡減輕他的痛苦。開放的探病時間進去看他是交織的各種管、各種針露在蓋被外,看不出他的表情。房內各種儀器及監控儀器都在發出各自的聲音,他則是昏迷的。我覺得那時才是最哀痛的煎熬,前景是什麼,完全無法掌握,我只能一直在扮演簽署同意書的角色。感謝醫護的盡心努力,感恩醫學的精進,到他有意識,讓我們看到一線希望時已超過一個月;而真正較穩定,沒有一再進出加護病房是半年後的事了。355天後出院時是比植物人好,但有很多障礙。領了重大傷病卡,領了殘障手冊。短期記憶受損,氣切管仍在,外加迴腸造口,還有血管阻塞治療中。回診是我開車送陪,居家照護是我囊括所有護理與家務,連身體復健也是我設計陪著作。從無法自行走路,手無舉杯之力,心跳因仍在100左右,吃東西容易喘;到我有勇氣帶他去外食,甚至在buffet 自己端盤取食,是出院後八個月後的事。到他有能力走上坡路,踏青一小時是2017以後的事了。只能說這段共同努力的日子,隨時都明白無常還是有可能會再遇到,但與其罣礙倒不如更珍惜日日的進展與兩人更融合的感情。試想,他怕我孤獨,努力戰勝病苦,熬過艱鉅的躺床近年,無法翻身無法言語,求活就是只為能多陪我。我照護他不遺餘力,做到忘我,無我;就是一個信念,要把他帶回家,讓他能夠與我共度晚年。兩人共同患難後更懂水乳交融的可貴。平日孩子們都不在身邊,是會擔心兩人中任一人臨走時的險境是否應付得來。走過顛簸,闖過鬼門關,重拾的生命猶如上蒼的贈品,只能祈禱,希望被收回時一切平順。果然,2020/12/3臨睡前,他在與我對話中,突然祥和的嚥下最後一口氣。五秒決定了陰陽兩隔。急救無效後。只有我和兩位學生守靈。我一再親吻他的額頭,感受到他體溫的下降,低語告訴他:「辛苦了,放心走吧!未了之事就交給我來。」最愛走了,哪有哀痛沉淪沮喪的時間。擺在眼前的是好多後事要處理,完全都得自己來。女兒獨自趕回台灣,因為疫情隔離,幫忙有限。出殯後,她急著離開臺灣回僑居地,外孫子女等著她。這一年半,光是報稅繼承處理就花了半年。我很想外子,很感謝他當年有勇氣追求我,並給了我一生精彩。他的內斂與寡言,讓好多人只知道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很少人知道他其他才華,及豐富的內涵。我像是獨享了他各種真善美。元稹的一首詩,最能詮釋他走後給我的觸思。詩人元稹的《離思》,全詩如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鴻傑是這一生中最令我折服的人,也是最與我匹配的人。我可以因為他,放棄自己原想追求的理想,就專心在協助他,讓他無後顧之憂,以他的理想當成自己的理想來追求,所以我也融入他的工作領域,甚至與他的學生打成一片,當溝通的媒介。他走後,學生甚多追思。於是我立下為他出紀念文集的願望,分享他各方面的才華遺作,我用了元稹後半段的詞當成書的副名。書厚達540頁,全彩色版精裝,結緣贈送。這書我趕在他第一個冥誕前出版。八月底,離他往生約九個月,幾乎是不眠不休,浸淫在他從文藝青少年到爐火純青的教授,隨手拈來都是令人墜入詩篇般優美意境的描述,道出台灣山林之美,有系統的介紹了護國神山與它孕育的森林如何造就這寶島臺灣,有感性,有知性。我哪有哀痛,只是更佩服與更感恩過去半世紀的相知相惜。只因我們都共同努力過,很充實的走過,擁有過的是永存在識田的。抱著書如懷抱他,我不哀痛!出了書,我又進一步成立以他名義立名,獎助與他有相同理念,有心研究臺灣森林有關的學術研究者,希望能繼續他的志業,使之能更臻完善。忙了一陣子終於有專業學者願意接受委以重任,我扮演贊助的出資人。一切就緒了,下半年就可以上路,十年的計畫,預計每年百萬,讓我在有生之年好好運用長年來與鴻傑勤儉生活的積蓄。我不哀痛,因為他仍在指引我!
-
2022-11-12 寵物.寵物長照
無論做了多少心理準備,沒人能真正面對寵物離世這天!學會「放手」和寵物好好說再見
「無論做了多少離世或臨終的心理準備,都沒有人能真的準備好面對這天。」動物溝通師黃孟寅遇到不少飼主,在毛小孩過世後,好久的時間在傷痛裡走不出來;有人再也不願意養寵物,也有人養隻一模一樣的,藉以緬懷、消除傷痛。她說,這些悲傷思念都是正常的,除非發現悲傷已到憂鬱症傾向,她會建議飼主就醫,否則「人生低谷還是需要靠自己走過來。」在進行寵物離世溝通時,除了讓飼主知道離世寵物的近況外,她也會在溝通中帶飼主回顧,彼此陪伴的生命歷程。傷痛是深刻愛過的痕跡,多數飼主回顧整個歷程後會明白,就算早知道失去會這麼難受,但如果時光倒回,他還是會選擇與親愛的孩子相遇。「畢竟這段路程不只有失去或悲傷,還有更多喜悅。」她想試圖傳遞給失去毛孩的悲傷飼主的是:「生命不是悲傷的事情,遇到死亡,應該要為牠祝福,因為牠會往更好的地方去。」‧愛犬哈利:哈利已經離開3年了,飼主爸爸至今還在埋怨媽媽當初的不小心,才讓牠往屋外衝而被車撞;其實媽媽這3年也很自責。「姊姊我有去妳的婚禮,人很多,大家快樂地玩遊戲,在戶外,很漂亮。」黃孟寅轉達了她從哈利的靈魂視角所見,不久前姊姊婚禮的場景與氛圍,全家人聽了都流下眼淚,驚喜之餘有更多感動,婚禮那天,家人將哈利照片做的抱枕帶到現場,心裡邀請了最愛的狗狗哈利;原來那天哈利真的在。「哈利說,雖然離開人世很遺憾,但牠現在狀態很好。」知道哈利很好、靈魂仍在,這家人的遺憾被釋放:「他最愛誰?」溝通師說:「爸爸。」然後描述了哈利生前陪爸爸做的事,看見爸爸總愛吃什麼食物。大家彷彿哈利在面前開始閒聊:「那我呢?牠喜歡我嗎?」、「哈利覺得媽媽怎麼樣?」‧愛犬多麗:50多歲的陳先生的愛犬多麗年邁即將離世,多麗跟溝通師說:長久以來都是她陪伴著爸爸,她擔心自己離開後爸爸孤單,希望爸爸另外找個伴陪他;還叮囑內向的爸爸多出去走走,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愛貓琪琪:貓咪琪琪要離世前,透過動物溝通師告訴媽媽,她好想吃小時候常吃的零食,仔細說出了零食的包裝與形狀,媽媽聽了浮現幼小時的琪琪看見魷魚絲總是開心雀躍,掉下了眼淚。動物溝通師 像毛孩在人間轉譯者許多人在兒女離家自立後, 因為有了貓狗等毛孩的陪伴,找回了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歸屬。對飼主而言,毛孩是人生下半場最親密的伴侶,牠們如兒女般親暱,短短幾年的相伴,直接從萌寵可愛的小小孩進到了長照期。即便覺得和毛孩心靈相通,但也會有許多時刻希望能與牠們對談,動物溝通師便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台灣動物溝通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黃孟寅說,飼主來尋求動物溝通,因為毛孩拚命抓癢、大量掉毛,看了好多獸醫都找不出原因,他們想知道是否有心理問題;或是當牠們生命最後一刻,飼主想問問牠有什麼遺願?醫療急救會不會帶給牠更大痛苦?也有毛孩離世後,飼主走不出傷痛,來問牠現在身處何處?過得好不好?當然也有很多人純粹是好奇,想了解毛孩在想什麼?喜不喜歡照顧方式?因為多數動物溝通師只需看照片或用電話,就能連線毛孩對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找回感受能力 也能學與動物溝通黃孟寅笑說,她一開始也覺得動物溝通根本是胡扯。某天黃孟寅在靜坐時,隱約感受到陽台外的麻雀在表達:「來了來了,有好東西吃了!」當下以為是幻聽,但那感覺深刻又直接,開啟了她鑽研動物溝通之路。原本擔任諮商心理師,專研青少年、兒童和家庭領域的黃孟寅說明,動物溝通是運用超感官的知覺,更趨近於潛意識、直覺、靈性來和動物做交流,很像心理學裡的「超心理學」範疇。其實直覺與感受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日常太常使用理性邏輯思考,掩蓋了這個能力。因此在給動物溝通師的課程裡,有很多訓練專注力、喚回感受能力的訓練。只要願意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和動物溝通。但每個人的溝通方式不同,也不會100%精確。例如黃孟寅就是影像型,可以從動物的靈魂視角看見一個家的成員、擺飾,以及動物的生活感受。在進行溝通前,她會先和飼主核對這些訊息,一來確認自己的狀態、二來也取得飼主信任,才進行溝通。動物溝通師就像毛孩們在人間的轉譯者,不需語言、跨越物種,直達心靈的感受。
-
2022-11-12 焦點.生死議題
「人往生後只剩軀殼!」器捐家屬發揮大愛幫助更多的人
「爸爸肝癌走了,可以遠離病痛,但捐出眼角膜會不會讓他更痛,心裡真的很不捨。」器捐家屬楊聖慧的爸爸楊文闊3年前肝癌病逝,楊聖慧說,當時媽媽說,「人往生後只剩下軀殼,燒一燒也就沒有了」,希望讓爸爸器捐幫助更多的人,最後是捐出眼角膜。楊聖慧直到現在只要想起爸爸,內心還是十分煎熬與傷心,但為幫助更多等待器官的人,她與媽媽都簽署器捐卡,今天她帶著兩名10歲及8歲姪女一起參加台北榮總「心傳真愛-111年器官捐贈感恩會」,灌輸下一代應珍惜身體及器捐的觀念。台北榮總歷年器官及組織捐贈者已達900位,為感念捐贈者的大愛精神,每年舉辦感恩會,今天感恩會由副院長高壽延主持,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及相關醫護、社工人員共同參與,並邀請近2年器官捐贈者家屬暨受贈者及其家屬出席,共同表達對器官捐贈者大愛精神的感謝與追思。近年來,器官捐贈風氣慢慢成形,國人對器官捐贈並不陌生,依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109年每年約有400多人捐出器官,救人一命,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110年捐贈人數減少到294人,少了約3、4成器捐人數。衛福部長薛瑞元曾說,大家仍想辦持續進行宣傳,讓器捐人數再增加。楊聖慧今帶姪女參加活動,希望小朋友去聽、去看、去感受,姪女也在卡片寫下「阿公,我好想您,你過的好嗎?」,楊聖慧則寫下「我最愛的爸爸,您好嗎?謝謝您的大愛,讓我們能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您是我們的榜樣。」楊聖慧說,政府應大力宣導器捐幫助更多人。同樣是器捐家屬的蘇敏惠說,今年9月2日上午7點多,正在與先生林清合聊天,但先生突然不說話了,轉頭一看,先生眼睛緊閉,「而從那一刻起,先生就再也沒有睜開眼睛」,想起與先生的過往仍不斷拭淚,經送醫急救雖然恢復心跳,但已宣布腦死,診斷是腦血管瘤破裂,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因先生生前參與慈濟慈誠會,並是五工扶輪社社長,為貫徹先生熱心助人的人生價值,同意捐出肝臟、腎臟、胰臟、眼角膜、皮膚、骨骼、肌腱,嘉惠他人。58歲張勝昌,18歲時隻身從桃園來到台北半工半讀,沒想到一次感冒服用成藥後,引起急性腎炎,再轉變為慢性腎炎,最後為慢性腎衰竭,43歲開始洗腎,接受腹膜透析長達16年及血液透析1年,對工作及生活造成重大影響,長期洗腎讓他身心飽受煎熬,好在家人的陪伴、病友的支持給了他安定的力量,並終於在110年順利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他由衷感激捐贈者與家屬的大愛,給了他及家人全新的人生,也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治醫師林釀呈說,新冠疫情期間,確實受限於跨院摘取器官有嚴格的限制,且染疫者無法捐贈器官,讓器官組織捐蹭人數降低,但現在疫情趨緩,且不論有無確診只要採檢陰性都可以捐贈,但國內器捐者條件與國外還是有落差,其他國家可能即便是採檢陽性,但CT值高屬於感染舊案仍可器捐,不過,相信往後會逐步放寬,捐贈人數會再增加。
-
2022-11-12 醫療.一般外科
77歲老婦空腹8天沒人理,病房活活餓死!為何手術前須禁食?6原則ㄧ次看
病人在開刀手術前,通常都會被要求空腹6-8小時。原因是為避免手術麻醉時胃中食物液體逆流嘔出,造成死亡率極高的「吸入性肺炎」,禁食是手術前醫師囑咐的必要重點。法國因此發生77歲婦人空腹8天等開刀,在病房活活餓死的離譜事件。根據BFMTV報導,今年8月23日一名77歲法國婦人西蒙(Claudette Simon),日前因為腿部骨折被送往醫院急診室,但當天醫院沒有人力為她動手術,西蒙被列入「手術等待名單」,當天就安排她住院等待,並要求禁食空腹以便隨時手術。然而由於醫院人力吃緊,西蒙的手術時間一再被拖延,護士每天都告訴她「明天就會開刀」。醫院於住院隔天8月24日給了西蒙一碗「蔬菜湯」,這也是她死前唯一一次進食;之後就要求她維持空腹狀,導致長達8天僅喝下一碗蔬菜湯,最後在病床上活活餓死。西蒙的女兒透露,母親在醫院等待時天天都有打電話向孩子們抱怨,自己曾多次向護理師要食物,確被要求「不,你必須禁食,明天要接受手術」。這樣的情況持續好幾天,最終不但沒有等到手術,還因多天未進食而脫水昏迷。家屬8月29日晚上接到醫院通知「西蒙因完全脫水進入重症監護室」,急救後仍於31日宣告不治。家屬悲憤的向醫院提告,此事件才被揭露,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為什麼手術前必須空腹禁食?除緊急手術外,接受常規手術均會被要求午夜以後禁食,它的道理在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時,必須在氣管內放置氣管內管,以利患者呼吸及接受麻醉氣體;當全身麻醉藥物作用後,患者處在一個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食道和胃間的括約肌會放鬆,如果胃內充滿食物,容易嘔吐嗆入氣管,造成死亡率極高的「吸入性肺炎」。 也因為早年這樣的醫療悲劇層出不窮,所以才有現在嚴謹的午夜禁食,目的是讓患者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接受麻醉與外科手術,雖然過程會令患者感到有些不適。而半身麻醉過程中,有可能因為醫療上的需要,在術中改全身麻醉,所以,除局部麻醉外,其餘均須空腹進開刀房。午夜12點禁食是否適用全體患者?術前禁食是醫院需要患者配合的項目之一,若害怕飢餓難熬,建議可在術前一日,於主治醫師查房時詢問施行手術的大約時段,如果是安排在中午以後,可和主治醫師討論,是否能在當日用完早餐後再禁食。慢性疾病患者需長期服藥 麻醉前可喝水嗎?罹患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的病人,麻醉前需「空腹」該怎麼辦?目前除了身心科有服用含單胺氧化酵素抑制酶MAOI的藥物、降血糖藥物、部分降高血壓及抗凝血藥物外,絕大部分都建議應規則服藥,而且在服用時喝水量以少量將藥物吞下即可,切勿大量飲用。術前空腹禁食6原則美國麻醉醫學會提出一套術前空腹禁食原則,依食物的種類區分所需的空腹時間: 1.正餐或富含油脂的食物:例如一個御便當或香雞排,這些東西會在胃內停留較長的時間,食用後至少要8個小時才能排入十二指腸,所以空腹時間至少8個小時。 2.簡單的餐點:例如不塗奶油的麵包,它的油脂含量較少,胃排空時間較正餐快,所以空腹時間至少6小時。 3.乳品:乳製品與胃酸作用後,會產生結塊的固體,效果等同於簡單的餐點,空腹時間至少6小時。 4.母乳:母乳停留在胃內的時間較牛奶短,空腹時間至少4小時,所以尚在哺乳期的嬰幼兒,以食用乳品的種類,空腹時間只要4-6小時以上即可,也減少嬰幼兒因 飢餓而哭鬧不休。 5.清流質:泛指不含雜質或添加物的飲料,例如:白開水、清茶、不含果粒的果汁、黑咖啡(不加奶精),這些不含固體的單純飲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較短,空腹時間大於2小時即可,若飲料添加內容物,按添加的內容物來決定空腹時間,例如:咖啡牛奶比照牛奶的空腹時間,珍珠奶茶則比照簡單的餐點的空腹時間(粉圓是低脂固體)。 6.藥物: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日常規用藥不受空腹時間限制,繼續按時服用(請以白開水配服)。 以上原則並不適用胃食道逆流、吞嚥失調、腸蠕動異常、或預計施行腸道手術的患者,上列患者以傳統午夜禁食較為保險。最重要的是,當醫護人員詢問您或家人最後一次吃東西的時間,一定要清楚告知,現況除了危及生命的緊急手術,不需考慮禁時間外,其餘常規選擇性手術都需符合禁食原則規定才執行手術,術前的叮嚀提醒,可千萬不能忽略喔!參考資料:‧BFMTV新聞報導‧澄清醫院:空腹禁食 開刀麻醉前應遵守‧臺北醫學大學:麻醉前為何要禁食?
-
2022-11-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行醫三十年有感——從台北到台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三寶爺前言最近大學同學們為了慶祝畢業三十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同學會。除了在台北的一場晚宴聚餐,大家知道我在台東工作,特地還包了一班鳴日號觀光列車,一路從花蓮玩到台東。畢業三十年重聚,有許多聊不完的話題,我們一起回憶求學時的往事,也想到過去三十年來行醫過程的點點滴滴。自己在這三十年中,除了兩年軍醫生涯,六年住院醫師訓練,十三年在北部醫學中心執業,半年在和信醫院受訓,最後九年投入到偏鄉癌症醫療工作,在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行醫。一路走來,最感謝的還是主的同在,朋友同事的幫忙,和家人朋友在背後的支持。自我反省內在的驕傲以前我還是醫學生時,不知天高地厚,總以為學有所成,很快就能夠行醫濟世,幫助病人,贏得名聲和不錯的收入,從此人生一路順風,無限美好。然而大六時,上帝藉由一個路倒病人,打破了我的美好想像。我以為我可以靠著自己的急救技術來拯救那位病患,實際上我無能為力。我的自信和對醫師工作的憧憬,也在一夕之間完全破滅。我從這個事件中,反省了自己內在驕傲的罪,相信這是上帝給我當醫師前的一門功課。祂提醒我,生命是脆弱的。醫療無論如何進步,都有其極限,只有上帝才是最終極的醫治者。面對生命,很多時候你其實無能為力,還是要交託給上帝。一個醫師所能做的,所該做的,就是效法主耶穌「愛人如己」的榜樣,把自己所學所知,提供給患者一個良心的建議,由患者自己來決定是否願意嘗試。最後的治療結果,交給上帝決定。無奈的總醫師歲月我的六年住院醫師訓練是在台大醫院,前三年是內科,後三年是在腫瘤醫學部和血液科。工作相當辛苦,學習過程也倍受挫折。然而讓我覺得最痛苦的ㄧ個任務,是管理病床的工作。以前台大是由總醫師管病房,誰住院誰出院都是總醫師說了算。但僧多粥少,病床永遠都不夠安排。我在當腫瘤醫學部總醫師時,每天手上都有厚厚一疊待床名單,主治醫師們要床,急診要床,其他科要床,甚至民代助理也都來要床,每天都有接不完的請求或關說電話。我記得有一次病房大出院,空出許多病床,我想有些病人等了快一個月,應該趁這機會安排住院。沒想到打電話到家中,竟得知患者已經過世了,當下真是難堪到了極點。虛有其表的醫學中心住院醫師訓練完成,我自覺不是做研究的人才,老師便幫我介紹到北部一家財團法人醫學中心當主治醫師。相對於台大醫院來講,教學和研究的壓力比較小,也比較可以全心全力投入在患者的照顧工作上,是還算不錯的工作機會。然而持續工作十幾年下來,有一些問題逐漸浮現出來,最後讓我決定遠離台北,遠走台東。其一,績效導向的經營方向。財團法人醫院,雖然是號稱「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但骨子裡還是脫不了績效導向的經營模式。在我擔任主治醫師4-5年後,醫院一聲令下,醫師改為無底薪的全績效制,醫院只看每個主治醫師的服務量,再採取分帳的給薪方式。剛開始時似乎只有少數醫師受影響,後來就發現後遺症越來越多。例如年輕的主治醫師沒有基礎病患,薪水甚至比住院醫師還低,必須到處打工值班,才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所需。有些醫師為了追求業績,也可能鼓勵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檢查或治療。也有醫師為了績效,不敢進修,也不敢休假,非常辛苦。最討厭的一點是,各科會看績效高低來取捨病人,績效點數高的病人,大家搶著要;績效點數低的,就互踢皮球。我們科就常常收容照顧了很多別科不要的末期癌症患者,照顧起來相對辛苦,但無法反映在所得績效上。其二,齊頭式要求論文產出。醫院為了想維持醫學中心的門面,要求每位主治醫師每幾年都必須有新的研究論文發表,沒有論文的,就扣薪懲罰。我以前在住院醫師時,曾在老師指導下寫了一篇論文,但我很清楚這篇論文其實沒有太高的價值,幾年以後就不會再有人閱讀。升上主治醫師後,我完全沒有動力為寫論文而寫論文,寧可被罰款也不想寫,但還是常常被院方點名施壓。其三,為了通過評鑑而不擇手段。醫學中心每四年需要接受評鑑,為了通過評鑑,醫院要求每個主治醫師都要負責某些條文。有些條文平時大家不太注意,到了評鑑時,只好臨時抱佛腳。雖然不敢講有造假,不過也相去不遠。例如評鑑條文規定病歷寫作必須要有主治醫師的修改記錄,院方就大動作調出所有病歷,要求主治醫師在期限內要做出「修改」的痕跡。害得我們平時白天醫療工作忙了一整天,晚上還得加班挑燈夜戰來做這些無意義的工作。決定辭職最後,讓我決定辭職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過河拆橋的醫院高層。雖然醫院有前述種種不合情理的地方,但在患者和家屬的支持鼓勵,以及同事患難與共的情誼下,這些都還能忍受的下來。而讓我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還是醫院高層過河拆橋的惡劣態度。差不多十幾年前,醫院通過醫學中心評鑑不久,院長開始輪流召集各科主任進行約談,重點就在於如何提升績效。我們血液腫瘤科患者雖多,但仍被院方認定是賠錢科,科主任要接受檢討,並提出改善計畫。我雖然不是科主任,但也算是資深主治醫師,覺得我們為了醫院付出甚多,卻沒有贏得應有的尊重。這樣的工作繼續做下去,越來越沒有意義,於是我想辭去現職,換到一家教會醫院工作,至少覺得有在為主做工的感覺。我記得第一次跟教會盧俊義牧師談換醫院服務的想法時,盧牧師很清楚告訴我,不要以為在教會醫院工作,就是在為主做工。很多教會醫院,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仍是以營利為目的。接著他就跟我提起和信醫院計畫跟台東的醫療院所合作,就近照顧台東的癌症患者,他鼓勵我參加這個計畫。這個邀請,帶給我很大的衝擊,頓時讓我陷入天人交戰中。在台北長大的我而言,台東是個陌生的地方。雖然知道台東癌症的死亡率偏高,但台東的醫療院所在癌症醫療方面,的確基礎相當薄弱,我也不認為自己可以帶來什麼改變。我請教過不少師長朋友,大部分人都勸我不要異想天開,不要衝動行事,要多考慮家人,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有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我內心一直都在搖擺不定的狀態。然而上帝是信實的,祂讓我在禱告中,有越來越強的感動。祂又透過一節聖經經文:「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深深地激勵了我。甚至祂向我顯現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形象,讓我清楚感受到上帝愛我,願意為我捨命,如果我要效法祂,也應該要揹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跟祂一起到台東去。於是我寫信跟盧牧師說,我願意去台東,只要是上帝的帶領,不要說台東,到離島我也願意。台東行醫九年十年前,在盧牧師穿針引線的帶領下,和信醫院首先派出曾雅欣、謝佩玲兩位護理師到台東,並在台東基督教醫院設立癌症諮詢室,協助癌症病人的轉診和就近照護的工作。我則是辭去醫學中心的職務,先在和信醫院受訓,期間受到黃達夫院長和多位師長同事的鼓勵和支持。半年後我也跟著這兩位開路先鋒的護理師來到台東,在東基設立癌症照護團隊,開始相關的照護工作。凡事起頭難,剛開始沒有太多患者,我們就從最缺乏照顧的癌末病人做起,也開始走出醫院,進到患者家中做居家醫療。最遠還曾跑到蘭嶼,和蘭嶼在地的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逐漸地,和信的鄭鴻鈞醫師也來到台東,和東基合作設立癌症中心,並成立放射腫瘤照護團隊。另外幾位對安寧照護有使命感的醫師護理師的加入,也強化了安寧緩和照護團隊。同時也有多位醫學中心借調來和志願來台東的內外科醫師,大家通力合作,集思廣益,在團隊會議中協調出最佳的照護策略,提供給病人和家屬做決策參考。在這種「和信風格」的照護模式下,沒有互搶病人,也沒有互踢皮球的問題,大家各自發揮所長,讓患者得到最大的好處。這樣的合作精神,甚至擴散到院外,讓我們跟台東的友院和基層醫療單位都能夠建立起互信互助的默契,大家截長補短,合作愉快。當然我們也會碰到困難的病例,必須要轉診到外縣市,我們也盡力與和信醫院和其他大醫院建立聯繫的管道,提供轉診交通費補助,讓轉診過程更為順暢。我們的努力,最近開始看到成果。台東癌症的標準化死亡率在最近這四五年有明顯下降,與其他縣市的差距不斷在縮減中。以前台東的癌症病友,七成會選擇到外縣市就醫,只有最虛弱,最窮的患者會留在台東治療。現在這個趨勢已經反轉,大部分的患者願意信任台東的醫療院所,並選擇就近在台東治療。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許多醫院為了做好防疫,縮減病床、降載門診,整體照護能量降低了不少。奇怪的是我們在台東,同樣也是降載防疫,但癌症患者不減反增,甚至呈現倍數成長。原因是許多原本在外縣市就醫的癌症病友,在疫情高峰時,有的人擔心染疫,寧願改為就近治療。有的則是外縣市原團隊主動將患者轉介給我們。對此我深有所感,在一次全院禮拜中,我以「上帝是患難中的避難所」為題分享。原來上帝在十年前讓我們來台東,就是為了這場世紀疫情做預備。如果當初我們沒有來台東,沒有在東基設立癌症中心,強化癌症醫療的照護能力,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台東的癌症患者會流離失所,不知何去何從。與主同行的醫療工作最後我想分享幾點台東行醫特殊的地方。其一是濃厚而純樸的民風。以前在台北,患者送禮多半是酒類和禮盒,有時還夾帶紅包。我們還得常常提防患者並非單純的感謝,而是想要享有特殊待遇。在台東,患者送禮常是自家種的水果蔬菜,就只是單純地表達感謝之意,將家裡有的拿來醫院跟團隊成員分享。另外在台東行醫,雖然有時也會覺得辛苦,但走出醫院,附近就有無敵美景,多元族群文化和豐富的自然生態,這些都是上帝所預備的神奇療癒處方。到處走走看看,很快就讓你重新充電飽滿,更有力氣向前奔走。行醫三十年,我個人深感在台東的這九年是最精彩,最豐富,也最有意義的過程。對此我感謝上帝的呼召,家人的支持,和眾多親朋好友的鼓勵。但願有更多醫療工作者也能夠有同樣的眼光,不再偏鄉行醫視為畏途,願意投入到基層中,我相信上帝會祝福,讓我們的工作充滿意義。
-
2022-11-11 養生.人生智慧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7年才懂一簡單道理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這一天的萬芳醫院,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硬是隔出了一塊區域,院方在此舉辦「失智共照中心擴大服務啟動典禮」。中央的、地方的官員都來了,各里里長也來了,院方一一唱名介紹,而最終登場的是作為病患家屬代表的作家張曼娟。 她被安排在最後上台致詞,輕柔聲音瞬時溫暖了這個飄雨的瑟瑟秋日。張曼娟一開口便說:「我是萬芳醫院的常客,來到這裡就像回家差不多。」她淺笑訴說身為照顧者的日常,讓人難以想像她9月才歷經一場老父摔斷腿的照護風暴。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照護疲於奔命 7年前,張曼娟第一次將父親送進急診室。媒體專訪中如此描述:當日母親致電,說父親無法行走、也站不起來,血壓飆高已送到醫院去了。她趕到急診室,爸爸彷若交代後事般,絮絮說著不要急救、不要插管…。 原本健康的父親出現心臟等症狀,住院兩次做了精密檢查,最後得到一個眾人最不願聽到的結論—父親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所謂的「思覺失調」。 「從那一刻開始,我家就陷入思覺失調的風暴中,父親處於吃藥、斷藥的狀況,情緒反應非常強烈,變成一個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那年,張曼娟的父親88歲,母親79歲,原本健朗的母親,也在父親爆發思覺失調後的1年半後,突然忘記了回家的路,不認得她是誰。 經過縝密診斷,醫師最後確認母親失智,而且在此之前,有過一次無人知曉的中風,可能因此導致血管性失智症,這讓張曼娟萬般愧疚,「我竟然沒發現母親中風了!」 「在照顧過程,有非常大的無力感,感覺有一個很大的沙漏,不斷的把父母親的健康、意志漏走,我每天疲於奔命到處去接,卻什麼都接不住……,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學習用幽默看待變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坦言,作為照顧者,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今天會發生什麼事,迷途中非常需要有人指引,而照顧者的心情也常處在高低起伏的跌宕中。即使她已擔任照顧者7年之久,仍常質疑:「我這樣做是對的嗎?這樣就夠了嗎?這樣對父母親是好的嗎?」 9月父親在家摔斷左腿,再度進了急診室,由於此前已有右腿骨折的經驗,高齡95歲的父親對於能否康復感到質疑,覺得自己恐怕一輩子就要癱在床上,脾氣變得暴躁,思覺失調症又犯病,也讓全家人陷入不能睡覺的痛苦深淵。 張曼娟苦笑,她與母親、印尼看護阿妮甚至因此「仇恨睡眠」:「媽媽仇恨阿妮為什麼可以睡覺?阿妮仇恨我為什麼可以睡?變成一個恐怖循環;在循環之中,我覺得照顧真是一件痛苦的地獄之行!」 「繼續下去,搞不好我父母親還活著,但我已經死了呢?」61歲的張曼娟雖然生活規律,卻因龐大壓力有三高問題,她擔心著:「萬一我先走了怎麼辦?」 她幽幽說道,自己雖非獨生女,卻是獨力照顧者,因此得學習跟失智症、思覺失調症,以及老人家的那種「衰老、病苦、心情上的憤怒」和平共處,於是漸漸發展出照顧者的自我安慰哲學,學著用幽默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提起父親病況嚴重時,母親因環境改變非常躁動,只好哄著母親到住家附近的河堤散步。那一天是農曆十四,母親突然指著天上月亮說:「你看,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儘管月相未及圓滿,但可以跟媽媽一起走在河堤邊,看著天上、水裡的月亮,「這不是一個很幸福的時刻嗎?」 失智媽記掛逝去親人,唯獨忘了身旁女兒 身為失智者的親密家人,常會遭遇許多情緒上的打擊。張曼娟回憶,媽媽第一次在客廳收拾東西說要「回家」時,她忍不住抓狂:「妳回什麼家?這明明就妳家!」母親卻仍偏執想走,拒絕承認這是她已住了30年的家。 還有一次是吃飯到一半,母親突問:「我們的爹跟媽都還在嗎?」母親是1949年跟著大哥到台灣,這意味著此刻她根本不認得眼前人是誰。「我是一直在照顧你的人,你怎麼可以不知道我是誰?」她感到憤怒,情緒瞬間爆開,逼問著:「我是誰?我是誰?你不認識我是誰?」 只見母親眼神閃爍,有點驚慌、又有些不好意思與困惑,接著問:「那我姊姊呢?哥哥呢?」她便一鼓作氣,告知這些親人都已過世,惹得老人家驚愕哀哭。事後冷靜下來,她才察覺自己負氣,因為母親記得的那些人都已不在世間,唯獨那個活在世上並陪伴照顧的女兒,竟被母親遺忘…。 那些難以調適的情緒衝撞,而今已雲淡風清,再遇上媽媽困惑疑問,她會好整以暇回答:「媽~我是妳的女兒,你的爹媽、我的外公外婆已經過世了,舅舅、阿姨也過世了,現在就我在你身邊,我會陪你照顧你,你不要擔心。」「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過世的?我怎麼一點都不記得、不知道?」「媽~他們都已經過世10年了,而且你已經哭過很多次了。」「喔,這樣子啊!那好,繼續吃飯。」 失智母親與照顧者女兒的對話,原是磨人的心酸,她說來竟成令人莞爾的單口相聲。張曼娟自嘲:「我怎會變成這樣子這麼皮呢?那都是因為累積了太多、太多的經驗之後,照顧者慢慢越來越瞭解,要先把自己的情緒掌控好,才能夠好好照顧需要照顧的人。」 送母親去日照中心,陷愧疚與掙扎 參加啟動典禮這天,張曼娟才終於接受了醫師與朋友建議,把媽媽帶到日照中心。她解釋,母親曾在醫院擔任護理師多年,喜歡團體生活、樂於服務,在家老嫌冷清,才想著讓媽媽到日照中心接觸人群。 近來疫情稍歇,終於被通知能帶媽媽去試讀,當下她感覺比中頭獎還開心,答應後卻又陷入深沉自責與愧疚中。「這是不是代表我要卸責、要甩鍋?送她去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日子好過、逃避照顧媽媽的責任?」 她不斷在內心與自己對話,「假如是我的朋友,會怎麼勸我自己?」她當然知道媽媽喜歡人群,參與團體生活一定會比在家無所事事要好…「這些我都知道,但我無法克服作為一個照顧者的愧疚與掙扎。」張曼娟說。 那天送母親前往日照中心,她因防疫無法陪同,只能1個小時後再來接,「實不相瞞,那是我生命裡最漫長的1個小時。」 她不斷揣想各種情況:如果媽媽找不到我怎麼辦?如果媽媽找不到廁所怎麼辦?如果媽媽不耐煩想離開怎麼辦?如果她不喜歡同學怎麼辦?如果同學不喜歡她怎麼辦? 千百種想法在腦袋裡糾結,終於到了可以去接母親的時刻,張曼娟竟像第1天送孩子到幼兒園的家長般,「提早3分鐘在門口等,時間一到就按鈴。」孰料這一切擔慮都是白費,媽媽和社工師說說笑笑出來,而且還想再到日照中心上課,她才放下心中大石。 「這就是照顧者會經歷的各種階段。」張曼娟說,也許失智共照中心的成立,能讓許多照顧者內心的起伏、掙扎、矛盾有很好的抒發與理解。她也以過來人身份,期盼每一位照顧者都能找到與失智症共處最好的方式,「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讓被照顧的人,因為我們的照顧能更加幸福。」 採訪後記:照顧者能給的就是最好,別追求最完美 張曼娟母親剛失智時,家中陷入混亂,身邊朋友也無相關經驗,頓感求助無門。幸而為母親看病的宋家瑩醫師給予許多協助,「宋醫師就變成我的媽祖婆,每次問她:我媽怎樣怎樣,怎麼辦?她有求必應!」張曼娟笑說。 「就像搭飛機,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安全帶扣好,再去扣孩子的;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再去照顧身邊的老人。不管你做任何決定,都是你深思熟慮做的最好決定,千萬不要後悔,或覺得早知道就怎樣…。」被稱為「媽祖婆」的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如是道。 宋家瑩指出,面對身心障礙或失智家人照顧,家屬承受的壓力絕對比病人來得大,許多人會追悔自己為何不拋下所有工作去照顧患病家人,就連她自己也曾如此。她在擔任住院醫師第2年時,90歲外婆做了氣切,由於母親已逝,當年也請不到外傭協助,與外婆同住的她毅然向長官請辭,「我要回家照顧!」想不到長官一口拒絕,並告訴她:「妳一定要維持自己生活的持續,才有能力照顧好外婆。」 她說,許多人在慌亂中,往往忽略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好,如今已有不同的長照資源與居服員可以分攤照護負擔,「先把自己穩定好,有穩定的情緒、穩定的經濟,才能好好照顧家人;你能給的就是最好的,別去想一定要做到多完美。」●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中年後「沉默殺手」是它!每7人就有1人骨鬆…3撇步存骨本:每周「快走4小時」增骨密度.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1-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自從因公費下鄉服務後,從醫學中心離開到了區域教學醫院,病人族群由中壯年人而變成了以高齡長輩為主,而長輩們常有較多的共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等),也需要更用心地以晚輩對待長輩的心境來服務病人及追蹤病況。分享近日與兩位長輩維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很遺憾地,雖然兩位長輩已經逝世,但在照顧他們期間的點點滴滴也將會成為行醫中的養分。首先,是一位將近九十歲的身形瘦小且佝僂的阿婆,本身因脊椎疼痛的問題,長期服用止痛藥。和她結緣是因為她在家突然吐大量咖啡色液體後吐鮮血而來住院,早上查房時建議要做胃鏡檢查,以便診斷出血點以及以內視鏡止血,但阿婆依以往做胃鏡的恐懼經驗而抵死不從,我就以如果請麻醉科醫師幫忙麻醉而達到無痛舒服的境界以減輕做胃鏡的極度不適感來勸阿婆接受內視鏡治療。起初,她也以印象中有在麻醉下做胃鏡,而感到痛苦萬分而拒絕,但在我和她兒子的勸說下,最終同意在麻醉科醫師的幫忙下同意接受胃鏡檢查。胃鏡伸進胃中,發現有個血塊覆蓋的大潰瘍,經過移除血塊後電燒止血,發現潰瘍深度快要到穿孔的程度了,於是用了止血夾將傷口密合。在中午,到病房看她時,她就用一種不好意思的語氣跟我道歉說:「先生,歹勢!早上不該這樣跟你說話,這次做胃鏡真的沒有感覺。」接下來幾天的觀察,沒有出血的跡象以及腹痛情形也改善了,阿婆也很想要回家,於是就讓她帶藥回家吃。返家後,我對阿婆的病情還是有點擔心,所以也常打電話去她家裡問候病情狀況。阿婆接到電話也是很開心地說:「先生,這麼晚還沒下班?謝謝你這麼關心。」我聽到阿婆的病況穩定,心裡也是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而且感覺她講話的語氣以及瘦小的佝僂身形很像在我國小時就去世的祖母,所以能照顧到她覺得有種特殊的緣分,內心希望她能就此穩定甚至不用來拿藥了。只是,好景不常,直到兩週前,她又開始嘔吐吐出咖啡色胃液跟解黑便了,做裝潢的兒子(莊大哥)就停下手邊的工作,帶她來醫院就醫,我建議做胃鏡以及住院治療,只是阿婆很猶豫,希望能再吃藥看看就好。於是,我就跟她兒子建議,如果狀況一直沒改善甚至人更虛弱就要趕快來急診就醫。隔沒幾天後,她因為持續嘔吐及吃不下且吐出黑色胃液,疑似上消化道出血被兒子帶到急診就醫,而且脫水很嚴重有低血壓及急性腎衰竭的現象。此外,因嘔吐有吸入性肺炎以及肺容積因脊椎及腸胃道的擠壓而有呼吸衰竭的情形,與莊大哥商量後,我建議先到加護病房治療甚至可能要到插管使用呼吸器的地步。經過加護病房的同仁一番努力後,急性腎衰竭有改善,但呼吸衰竭部分,因為阿婆本人強烈拒絕插管使用呼吸器,只用高流量鼻導管氧氣治療,血氧濃度就起起伏伏不是很穩定,莊大哥有與我討論這個部分,我向他分析:目前腎衰竭情況已經有改善了,但呼吸衰竭部分目前是需要插管,插管後也比較能執行胃鏡檢查,如果不插管的話可能病況比較沒機會可以挽回,是比較可惜的地方。莊大哥聽完之後,表示要回去再跟其他家屬討論。後來,家屬與阿婆本人要採取以緩和減輕疼痛的治療方式而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莊大哥跟我解釋說:主要是母親的意願,而且如果插管後,要拔管的機會不大,如果萬一幸運可以拔管的話,要恢復到以往可以日常生活機能自理的機率也很低微。聽完之後,其實內心感到有點不捨,也對接下來阿婆的病情不甚樂觀。接下來幾天,每次去加護病房看她時,雖然虛弱,但精神還不錯,還會問我什麼時候轉出加護病房和回家?我要她多加油,如果狀況不錯的話就出來普通病房治療,內心真的希望能出現奇蹟。只是,在她離世的前一天,我在做檢查的時候,接到莊大哥的電話,他說加護病房看阿婆病況還算穩定,可能要先轉出到普通病房,他覺得有點擔心。我向他解釋,主要還是尊重加護病房醫師的決定,我還是會再跟加護病房的醫師再討論看看是否適合到普通病房治療。下午查房時,我到加護病房看阿婆時,神智開始變得不清楚了,動脈血檢驗發現血中二氧化碳(PaCO2)數值高達100mmHg,所以我就跟莊大哥說:目前狀況又不穩定了,這次真的不樂觀了,如果不插管的話,可能就這一兩天的時間就會離世了!在隔天晚間時,護理師就打電話來告知阿婆已經走了,我也第一時間傳line向莊大哥哀弔,要他節哀並保重。幾天後,莊大哥傳訊息來感謝這十多天來對阿婆的照顧,我也在週日依照他傳給我的訃聞上的地址找到他們家,向阿婆上香致意,跟莊大哥感謝有緣份在阿婆的生命中最後一段時間照顧她。離開後,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烏雲密佈,下起了傾盆大雨,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祖母離世的情景,也將這段誠摯的醫病關係放在心中珍藏。第二位也是位將近九十歲脾氣倔強的阿公,跟他結緣是因為他在別科住院時發生急性膽囊炎,而會診我幫他放置經皮穿肝膽囊引流管。出院後回診時,希望能移除引流管,雖然向他解釋移除管路後可能會膽囊炎復發或者膽汁流到腹腔造成腹膜炎的可能性,他還是堅持希望能夠移除管路。於是,拔除後沒幾天,他就因腹痛又來醫院,因此住院處理後,腹痛明顯減緩。但很奇怪的是,竟然出現間歇性呼吸急促伴隨著血氧濃度下降,雖然病人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衰竭,但從臨床症狀及胸部X光評估都不像是這兩種疾病造成的。在幫他找原因時,這位阿公一直吵著要出院,而且住院期間他覺得睡不好和常常會看到一些有的沒的人影(孫子陪病卻說沒看到),雖然臨床醫師常把這現象稱為譫妄,但還是依照同理心傾聽他的需求,希望他能再給我一些時間幫他查呼吸困難的原因。於是,當證據偏向可能是肺栓塞後,幫他安排肺血管電腦斷層就揭曉答案了,也開始了抗凝血劑的治療,低血氧及呼吸困難也改善了,阿公就很高興,本來還擔心回家後要租氧氣使用,高興之餘,就送了兩箱葡萄給大家吃以感謝大家對他的照顧。大約二個月前,他又因為發燒及畏寒有敗血症的情況住到加護病房。得知他住院,我也常到加護病房去探望他,只是他一直要求我幫忙拜託加護病房的同仁讓他下床上廁所,也不要約束他的手腳。我也以加護病房的規則委婉地向他表達這方面有點困難。於是,在某個週末的時候,他就發脾氣要求家人把他轉到其他醫院了。週一時,看加護病房的名單上已經沒有他的名字後,看紀錄才知道他已經轉院了,於是,就打電話跟他兒子聯繫當下原因,得知是因為又發脾氣要求轉院和聽其他家人的意見後才做此決定,目前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當下病況還算穩定,也沒住在加護病房,心情有比較好了。於是,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打個電話向他兒子詢問病況,也得知,後來好像覺得治療沒有進步而自行要求出院回家療養。直到上週,又想到這位老人家,於是,再打電話去問看看近況,沒想到這位長輩已經過世已經兩週了,他兒子也向我道謝這麼關心他,老人家生前也知道我們有用心照顧他,點滴在心頭。聽到時,內心真的突然一陣鼻酸。在行醫的途中,與這些長輩結緣,其中的經歷與感觸也成為建立好的醫病關係的養分。有時候,會覺得何其有幸可以成為醫師,可以幫病人解決病痛,如果看到病人痊癒後的快樂神情,就覺得很高興,但是病人病情不穩定時也會感到焦急。在這種單純且純樸的關係下行醫,是我下鄉後服務的最大體會,雖然不像電視上演的小鎮醫師那樣,鎮上的病人都認識。但是,可以和來求醫的民眾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也是行醫歷程最大的收穫。
-
2022-11-06 醫療.腦部.神經
注意「最後正常時間」速就醫 攸關腦中風投藥、復健治療
Q:天氣微涼的上午七點多,一處土地公廟前的榕樹下早已坐滿泡茶聊天、切磋棋藝的長輩,稀鬆平常的場景,卻被70多歲的阿嬌姨打亂,原來是坐了三個多小時的她準備起身時,半側肢體無法動彈、口齒也不清,看到這樣狀況的阿勇伯該如何處理?小隊長叮嚀黃建能/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指揮中心小隊長黃建能表示,高雄市冬天日夜溫差大,務農或習慣清晨五、六點早起的長輩,常常沒察覺天氣變化而疏忽保暖,造成中風發生。高雄市茄萣分隊隊員蘇沐涵分享,戶外救護或是朋友報案,是南部常見的救護特色,原因為高雄的長輩平日喜歡聚集聊天,地點常在戶外,因此誰今天沒有來、多久沒有見到鄰居阿嬤都可能有人察覺,還會到對方家中關心。另外,一般民眾仍對中風存在迷思,黃建能曾遇過,熱心的阿伯到老友家,看見對方不動躺在地上,想起過去「放血」的民俗療法,戳了好幾根手指血流滿地都沒反應,才趕緊打電話求救。他呼籲,民眾只要觀察到身邊的親友有任何不對勁的症狀,或和平常不太一樣,最佳的選擇就是直接打119求救,以免延誤送醫時效。時序漸漸入冬,高雄市的天氣反倒格外涼爽舒適,一般人以為天冷才會上門的急性腦中風,其實早已悄悄埋伏在溫差大的清晨,一不注意隨時都可能倒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林子超提醒,只要察覺有疑似中風跡象,就要立即撥打119,也盡量留意患者最後活動的時間,有助於醫師評估給藥及之後的復健。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在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邀,舉辦「緊急救護員教育繼續訓練」強化專業技能知識,邀請林子超分享:從EMT抵達救護現場、到送醫前的辨識及急救經驗。到院治療時間,與投藥、日後復健息息相關。林子超說,腦中風分缺血性和出血性,又以缺血性最為常見,佔比七到八成。在治療方面,出血性患者是以手術為主,缺血性患者則可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血栓移除術,從發病後到送醫治療這段時間,攸關著生命及日後的復健恢復,必定要及早送醫。如果無法即時疏通腦中的血流,腦細胞就會逐漸凋零,影響到復健半年到一年的黃金期。林子超說,不少長輩即使挺過中風急性期,手腳還是無法活動並復健,長期臥床的結果也會有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同時,到院治療時間也和投藥息息相關,針對缺血性患者治療的靜脈血栓溶解劑,患者必須要在出現中風症狀後3~4.5小時內到院,才有機會接受治療。高雄市串連四大醫學中心,建立搶救平台。因此,留意患者從正常活動到中風的「最後正常時間」就格外重要。但林子超坦言,實際上確實也藏有盲點,曾有位70多歲的長輩早上7點多被家人發現中風在床,家屬告訴醫師依稀記得清晨5點多有聽到長輩上廁所沖水的聲音,雖然能大致往前推估發病時間,但那時說不定已行走不便,只能盡量以親眼看見為準。為了在時間內搶救性命,林子超說,目前高雄市串連四大醫學中心建立平台,只要其中一間醫院無法收治患者,隨時都有配合的醫院接手,一併串接患者的生理監測數據進行後續治療。此外,高雄市政府消防局路竹分隊隊員鄭智瑄分享,因高雄幅員遼闊,為了趕上黃金救援時間,北高雄地區的重大傷病不少患者會送往台南地區的醫院。對此,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指揮中心小隊長黃建能表示,過去救護的重大疾病預警通報只限高雄市內,但為了爭取更多治療可能,指揮中心特別與台南的醫院即時聯繫,當有跨轄的救護傷患時,會快速的從中心與台南端的醫院做預警,讓醫院預做準備,送達後可以立即處置。心房顫動高危險因子,民眾應提高警覺。至於中風的發生年紀,林子超說近年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45歲以下的中壯年個案,從過去2、3個月到現在每個月都有案例,這群人多半是日夜顛倒、抽菸、工作壓力大等造成。另外,有一中風危險因子「心房顫動」常被忽略,這類患者的中風發生率高出一般人五倍。他說,目前高醫採取只要是中風入院患者,都會請他們揹24小時心電圖監測器,但也坦言,這未必能揪出潛藏的病例,臨床上就曾發生監測四、五次才揪出心房顫動,因此目前努力推動讓48、72小時心電圖納入健保給付。他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自身的危險因子,積極控制慢性病,預防中風的發生。
-
2022-11-02 焦點.生死議題
藝人小炳簽放棄急救及同意器捐!誰可以預立醫療決定,我想簽署該怎麼進行?
藝人小炳(余俊賢)在哥哥大炳過世後淡出演藝圈,去年底罹患菌血症經歷病危的他,昨晚(1日)突然在臉書發文宣布已在醫院簽署放棄急救書、器捐同意書。據小炳在臉書的發文指出,這是很早以前就想做可是卻一直沒做的事,並不是因為最近發生什麼事才去做,「我最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所以大家不要擔心,沒事沒事。」反而是簽了證明之後突然覺得要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不然如果到時候真的有人有需要,結果卻不堪使用,那這個證明不就白簽了!其實小炳在去年底才剛大病一場,當時他發現自己腿上無故出現瘀青,而且越變越大塊,去醫院檢查結果是因細菌感染引發菌血症,住院治療一段時間才康復。什麼是「拒絕心肺復甦術(DNR)」DNR(Do-Not-Resuscitate),即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台灣於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罹患末期疾病的病人有權利選擇DNR,並且可將此意願註記到健保卡晶片中,在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時,以較有尊嚴的方式自然離開人世,免受人工維生醫療拖延時日的痛苦。而非末期病人也可以預立醫療決定嗎?《病人自主權利法》也賦予了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可以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事先立下書面之預立醫療決定,選擇接受或拒絕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根據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DNR Q & A的衛教資料指出,二十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預立DNR意願書。但條例中同時明確定義,只有當病人符合「由二位醫師(二位醫師應具有相關專科醫師資格)診斷確為末期病人」,且「病程進展至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時」時,醫護人員可以根據病人意願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此外,大家需要搞清楚的是,「意願書」是由病人本人簽署,「同意書」則是由家屬簽署。按法律位階,意願書高於同意書,但也需在2名醫師判定為末期病人後,意願書才生效。預立醫療決定簽署步驟步驟一:準備醫療照護諮商1.向醫療院所預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2.邀請親友共同參與。步驟二:進行醫療照護諮商1.參與成員:自己、二親等內親屬(至少1人)、醫師1人、護理師1人、心理師或社工師1人。若有指定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也會有醫療委任代理人參與。2.商討五大臨床狀況下接受或拒絕醫療。步驟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1.醫療機構核章。2.2位見證人見證,或公證人公證。3.醫療機構協助簽署人註記於健保卡。器官捐贈 未滿20歲需經法定代理人同意而器官捐贈亦有流程,需簽署器官捐贈認同書後,填寫完成寄到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完成健保卡註記之後才算完成。若未滿20歲,需經法定代理人簽署同意才具法律效力。【延伸資訊】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DNR Q & A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什麼是預立醫療決定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 簽卡停看聽
-
2022-11-01 焦點.元氣新聞
孩子發燒等一小時讓家長飆罵「算什麼急診」 醫動怒自曝修養還不夠
很多人有類似經驗,急診掛號時,明明比旁邊的人先到,可是醫生卻先幫他看診,為此和醫護人員大吵一架,這種情況在兒科急診也不例外。近日一名家長帶著發高燒的孩子到醫院就診,卻因為在急診等了一小時而抱怨「這裡算什麼急診?」,對此醫師無奈表示,通常這類家長的共同特色是孩子的病況都屬於輕症,甚至根本不需要到急診的程度。他感嘆要讓所以民眾了解急診不是門診的替代單位,而是處理急重症的單位,在廉價健保制度下根本不可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分享一則在急診現場的故事,讓人重新意識到不是所有人認識檢傷分類標準的重要性,以下為臉書全文:兒童急診病人多到看不完,盡全力消化新病人、同時抓緊時間隙縫處理留觀病人,結果新病人家長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卻是:「我的孩子發高燒才帶他來急診,結果等一個多小時才看診,你們這裡算什麼急診?」我壓抑火山爆發的情緒,冷冷的說:「現在全台灣兒童急診都爆滿,不管你去哪一間急診室都要等待,況且在你之前的很多病人也在發高燒,檢傷級數一樣時只能按照順序等待,現況就是這樣……」新病人家長:「醫師,你的態度怎麼這麼差?現在孩子高燒可以不可以馬上幫他打退燒針退燒?」我深吸一口氣,不帶情緒回答:「很多年前衛生署就已經明文禁止因為發燒給予兒童退燒針,有過敏性休克的風險,現在兒童退燒只能使用口服藥或肛門塞劑。」家長憤怒地說:「那我帶孩子來急診室做什麼?在家裏自己給他喝退燒藥水或塞肛門就好?」我儘量理性地說:「孩子發燒重要的是找到發燒的原因,到醫院來不是為了退燒……」對話到這個階段,我已經不想再跟家長多說什麼,對於剛發燒數小時的病人,公式化問診、身體理學檢查、診斷、衛教、開藥、預約回診時間,然後讓病人離院、結案。其實,類似上述的對話,在十多年的兒童急診生涯中遇過無數次,只是近幾年幾乎沒有,沒想到再次遇到,還是在內心引起近似火山爆發的憤怒,看來我的心性、休養還是磨練不夠。會這樣抱怨的家長,共同特色是孩子的病況都屬於輕症,甚至根本不需要到急診的程度。急診不是門診的替代單位,而是處理急重症的單位,要讓所有民眾都了解這樣的觀念,在廉價健保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因此,現況是在各種兒童感染症齊發的時期,輕症到急診只能等醫師、護理師處理完重症患者後,才能得到「門診」的服務,至於等待時間要多久,無法估算,不要認為到急診看診就能得到快速的醫療,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病人,只能花時間等待,沒有例外。其實急診檢傷分類標準中,將病患依呼吸窘迫度、血行動力變化、意識程度、體溫、疼痛程度、受傷機轉分成五類,急診看診順序也因此而定,非先到先看。根據衛生福利部規定之五級檢傷分類如下:一級:復甦急救。病患有立即生命危險,須立刻看診處理,像是沒有呼吸,心跳等。二級:危急。病患雖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但是不盡快處理,可能不久的將來會有生命危險,建議十分鐘內看診,像劇烈的胸痛,呼吸很喘,血壓降低等。三級:緊急。建議三十分鐘內看診,如急性腹痛,嚴重發燒等。四級:次緊急。可以一小時內看診,像沒有症狀的高血壓,感冒不舒服等。五級:非緊急。可以兩小時看診,如腳扭到,肌肉拉傷等。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急診科主任陳振德曾受訪指出,一般門診看病是號碼叫號,先掛號者先看,但是急診不是門診,看診必須依據上術的「檢傷系統」分級。例如感冒頭痛的人,會比胸悶病人較慢看診。他表示,四、五級病人基本上不必掛急診,可選擇到門診求治。醫師一定會先以有生命危險的病患優先處理,不過現場若沒有那麼多人時,醫護仍會盡快幫四、五級病人。
-
2022-10-31 焦點.元氣新聞
獨/大型活動地方自治問題多 醫:不敢嚴管因怕活動辦不成
梨泰院事件凸顯重視大型活動管理的重要,台灣將舉辦的聖誕、跨年等大型活動也是地方政府自我行銷重點。有專家提醒,國內法規「問題很大」,幾乎沒把緊急救護的動態需求納入考量,恐導致人出不去、救兵進不來的「死路一條」局面。另有專家點出,若非曾發生災難的縣市,地方大都不想把自治條例定太嚴,以免活動辦不成,但這次事件是改善的契機,如果年底前某些縣市做出修正,民眾一定會給掌聲。馬偕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大型活動醫療救護醫學會理事長張國頌舉例說,大型活動考驗緊急救護系統良寙,如果一個大型活動在中正紀念堂,要把人送出來,可能就得花一小時。這一小時有40到50分鐘都在人群裡,根本沒有醫療,最近的醫療單位就是救護車,但是滿滿都是人,救護車就開不過去。張國頌表示,八仙塵爆過後雖催生地方政府訂定大型活動管理條例,但大都只看到「靜態需求」,例如空間乘載力、人流量,卻沒考量「動態需求」,也就是活動現場變成「緊急救護危險區域」的情況。如果群眾中有人需要醫療救護,難以定位人在哪、難以求救、人送不出去,救護車也進不來,就是死路一條,非常危險。「現在規定很多細節沒有考慮進去,而且不太重視疏散,只有單一出入口是非常危險的。」張國頌說,疏散需要考慮的細節很多,相關規範必須要請專家做醫療指導。例如動線要多條、要設置指揮中心和專人小組去管控人群、要分區塊保持暢通、要嚴格保持禁止滯留區域的淨空、活動現場和醫療端的前後線要能順暢銜接。此外,張國頌提醒,大量人潮匯集的地方,易造成數據通訊無法通話與定位,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加強無線通訊配置系統。區域救護系統需配備具有AED的緊急救護技術員來回巡邏,並隨時向現場指揮中心傳回最新資訊,才能即時掌握現場脈動。內政部頒布之「大型群聚活動安全管理要點」內容詳盡,甚至明定事故發生後4至6分鐘內救護人員及設備就要能投入事故現場。上述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寫道,直轄市、縣市政府「得」參照本要點規定,依轄區緊急應變能力及活動特性, 訂定自治法規管理大型群聚活動。然而,檢視各縣市政府自定之「民間辦理大型群聚活動安全管理自治條例」,內容相對簡略許多。為何地方的自治條例相對偏寬鬆?亞東醫院急診部主任蔡光超點出三大原因,首先是制定時災難事件還不多、再者是制訂時防災觀念還不清楚,最後一個原因則是怕活動辦不成。蔡光超分析,可觀察到有發生過災難事件的縣市會定的比較嚴謹,其他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時較寬鬆。因為有些地方沒發生過這麼多事件、事件規模沒有那麼大、需求沒那麼高,早年訂定時可能對災難事件的觀念也還不清楚,所以不會訂出很嚴格的規定。如果規定很嚴格,比如每個活動都要規定要有醫師在場,這樣一來,很多活動很可能根本辦不成,所以地方不會規定太嚴,以免拉高辦活動的成本。蔡光超表示,自治條例理論上都要定期更新,平時動輒提高標準,可能會招致抱怨,但在國內外災難事件後,是改善的好契機,容易獲得支持。「如果在年底前,某些縣市政府主動做出修正、提升管理作為,民眾一定會給掌聲的。」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大型活動的管理是由地方訂定自治條例,地方政府可「依照管理要點的精神」,同時融合地方特色、考量地方不同情況去訂定自治條例。各界有不同的意見、看到問題,地方都可以作為參考,去評估檢討是否有需要加強之處。
-
2022-10-30 焦點.元氣新聞
梨泰院事件「創傷性窒息」10秒就失去意識 PTSD也成倖存者難題
南韓首爾梨泰院昨日晚間發生推擠死傷事故,因萬聖節狂歡活動湧入超過10萬人潮,據官方統計,目前已有151人死亡、多人輕重傷。專家表示,人潮擁擠下,只要心臟血流無法輸送到大腦,10秒就可能失去意識;梨泰院事件的倖存者也可能因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需要長期治療。梨泰院踩踏事件目前根據官方統計,至少有151人死亡,其中外國死者22人,包括伊朗、烏茲別克、中國和挪威公民,失蹤人數則有3580人。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急診學科教授高偉峰表示,南韓相關報導傳出時,都稱為「心臟驟停」,實際上可能就是產生了「創傷性窒息」,當頸部受到壓迫,心臟供血無法輸送到腦部,只要10至15秒,人就會失去意識。「人若失去意識當下沒有在4到6分鐘內搶救,就可能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或窒息死亡」。高偉峰說,就算是人也有好幾十公斤,只要4到6分鐘的腦部缺氧,就會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即使是年輕人後續也要依靠葉克膜救治。國內要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的可能?高偉峰說,大型活動都應該要有相關的配套管制措施,第一要進行人流管制,若每平方公尺容納超過4格人,就會大幅增加風險;也要設置綠色通道,讓救護人員能夠在緊急狀況進入,避免有傷患時,病患出不來、醫護進不去的窘境發生。此次梨泰院事件,發生在狹窄的斜坡地區,且巷弄十分狹窄。高偉峰表示,人群會像骨牌一樣,一旦散場跌倒加上斜坡,就容易產生嚴重的傷亡,事件的死亡者中,也多為「外傷性窒息」所致,死者上半身會呈現骨折、發紫狀態。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則表示,梨泰院事件中的倖存者大多都會出現焦慮等症狀,除了晚上夢魘外,白天也可能出現「情境重演」的狀況,腦中不斷回想當時情境,因此會極度焦慮外,也不敢單獨一人,但又不敢再接進人群,急性期時會相當矛盾,但大約七成的民眾在兩周內,都可以慢慢調適後恢復正常生活。但也有部分倖存者會成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周元華說,重大事件中2至5%左右的倖存者會在事件過後的三個月中持續恐懼,此時人體內分泌系統已然失調,除了接受相關輔導外,也需靠藥物治療,補充維生素、稀有離子以及抗憂鬱藥物。至於,救難人員是否會產生相關的心理創傷?周元華指出,過去台灣發生大園空難時,當時災難景象因為真的太過悽慘,屍體分離的畫面衝擊性太過強烈會造成救難人員的心理創傷;但此次梨泰院事件,目前看來仍是純粹的急救是件,只是出現大量傷患,事件特性不同,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可能性較低。
-
2022-10-30 焦點.元氣新聞
梨泰院事件踩踏釀嚴重傷亡 醫籲到非常擁擠現場要做一件事自保
南韓梨泰院昨晚間萬聖節狂歡活動,卻不幸發生人群踩踏事嚴重傷亡踩踏事件,據南韓消防部門上午統計,已有151人死亡、82人受傷,355人失蹤,確切的傷亡數字仍在上升中。醫師表示,可能導致大量傷亡的可能性大致有二,一為人群擠壓下產生人體不合理彎曲,肋骨很容易就斷裂,或因缺乏氣體,造成缺氧、窒息。經過長達兩年的防疫限制,南韓首爾梨泰院地區昨晚迎來第一場的周末大型萬聖節活動,短時間內大量湧入10餘萬的人潮,不幸演變成百人規模的死傷慘劇。事發的小巷地處斜坡,目前確切導致因素仍待南韓官方釐清,但甚至傳出現場出現人體疊到五、六層的情況,救護人員想將人救出都拔不出來。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療整合科醫師姜冠宇表示,在人潮非常擁擠的情況下,本就容易受傷,尤其是肋骨的部位,容易因為人群擠壓而被壓斷,也可能在四周人群各方向移動的狀況下,四肢就被擠壓成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角度,造成骨折、斷裂。「創傷現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呼吸道暢通」,姜冠宇說,人多空間就變少,相對氣體也減少,加上很多人都在急促呼吸,現場的氧氣就迅速耗光;所有的急救現場都基本要求都是保持呼吸道暢通,氧氣不夠的狀況下,就可能產生頭暈、嘔吐、胸悶,甚至最後窒息。若民眾在出門參與活動時,也遇到了人潮壅擠的情況,姜冠宇說,頭頸部務必要保護好,並且注意自身的呼吸道暢通,四肢盡量靠向軀幹固定,避免手腳在人潮中被壓擠受傷,維持身體的平衡,不要讓自己處於容易被推倒的狀況。若觀察有危險,可能的情況下往角落移動,等待人潮散去後再移動,不幸遇到踩踏事件,也盡量冷靜等待救護人員前往協助。
-
2022-10-30 焦點.生死議題
「病痛纏身活著很痛苦,為何不讓我走?」 安樂死該合法化嗎,多數人這樣看
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安樂死和醫生協助自殺行為是否道德,以及是否使合法化,一直是道德、社會最熱門和意見多樣的問題之一。無痛苦的死亡 安樂死分3種安樂死源自希臘文euthanasia,原意為「好的死亡」或「無痛苦的死亡」,但社會大眾對於「安樂死」認知可能不大相同。可依照執行方式大致分為三類:1.主動/積極安樂死(active):由醫師對患者施以致命藥物或採取某種措施,加速病人死亡。2.被動/消極安樂死(passive):由醫師移除維持病人生命狀態的維生系統。3.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 procedure):由醫師提供致命藥劑,患者自行施打。不論是積極或消極的安樂死,都能再依據病人的意願區分成「自願」、「非自願」與「違反意願」。目前,各國普遍接受消極安樂死,但對於醫生協助自殺和自願積極安樂死則抱持不同的態度。而台灣民眾最熟知的安樂死案例,為2018年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的案例,但因為台灣目前未合法通過主動安樂死,她因胰臟癌末期選擇前往瑞士安樂死。延伸閱讀:尚盧高達選擇安樂死離世!安樂死分3種 哪些國家合法?如何執行?台灣推動病主法 以安寧醫療善終台灣雖未安樂死合法化,但發展安寧照護多年,2000年制訂《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一開始適用範圍限末期病人,經多次修法,2009年通過了非癌症末期病患也可以接受安寧緩和的健保醫療,並進一步放寬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讓更多非癌症病人可以得到安寧緩和的醫療照顧。安寧非放棄救治 而是見死不亂救藥害救濟基金會採訪長年從事安寧療護的家醫科醫師許禮安提到,安寧醫療正確的意涵應該是「預立醫療決定」,醫療人員不會因為病人簽署意願書後,在還有救的情形卻見死不救,這個意願書是避免末期病人在疾病無法治好、生命救不回來時,因為家屬不捨而迫使醫療人員硬要急救,或是靠維生機器延長病人的痛苦,這叫作「見死亂救」。預立醫療決定最好是病人清醒時能自主決定,臨床上家屬往往擔心醫師對病人講出「癌症」和「末期」會過度刺激病人,其實不講出這兩個關鍵詞,也可以透過描述疾病的處理方式,讓病人表達意願。延伸閱讀:安寧療護是積極面對生命,不是放棄治療更非安樂死!關於安寧療護該知道的4件事安樂該不該合法化?多數人這樣看安樂死和醫生協助自殺行為是否道德,以及是否使合法化,一直是道德、社會最熱門和意見多樣的問題之一。對於安樂死到底該不該合法化?網路上出現多以支持的聲浪居多,元氣網針對讀者於粉絲團的留言蒐集了各方意見,來聽聽大家對安樂死的想法:針對支持安樂死的留言,有人認為是想替自己保留最後的尊嚴、有人是不想拖累家人,也有人是不想浪費醫療資源。「支持,萬一家境不好的醫藥費是一筆很重的負擔又會拖累家人,讓生病者有尊嚴的走,家人還有活下去的機會。」「安樂死並不是奪走他人的生命,而是幫助那些受盡病痛折磨的人能走的更有尊嚴,所以我百分之百支持安樂死。」「支持安樂死讓一些重症患者能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旅程,不用過著如地獄般的痛苦不堪活著,患者辛苦家屬也辛苦,希望最後的一個句點是我們自已來圈選。」「若能安樂死,誰願意讓外籍看護把屎把尿,讓健保費越來越貴,拖垮健保制度。」「支持啊!如果是我我會先留一筆安樂死的錢,然後其他的錢花光我就去執行安樂死。」「支持,其實換個角度想,安樂死也是治療的一種,治療重症患者的疼痛,治癒家屬不捨的心!」但也有人擔憂若法律不完善,或配套措施不夠縝密,怕會被有心人士、不肖子孫所利用,甚至加以陷害;必須仰賴政府與各方專業人士及團體來規劃立法,讓病人與家屬,有勇氣與尊嚴地面對死亡。「支持安樂死!但是法令要很慎重、很周延,以防不肖子孫拿到財產後,把長輩送去安樂死。」「非常支持!但一定要做好醫院相關配套與例外處理方式,經由專業人士討論規劃後,正式立法。以免醫療人員遇到問題卻無所適從,反而又變成紛爭甚至無端上法庭,第一線人員情何以堪。」「支持自己做決定!在還健康的時候可以簽署安樂同意書,以免以後生病沒辦法自理的時候無法選擇。安樂死是由自己做主,而不是長期臥病讓家人決定,這是有差別的,要安樂死自己做主,而不是被安樂。」對於安樂死的議題,有讀者分享自己家人的自身經驗,希望台灣能安樂死合法化,讓人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非常支持!家母因異物梗塞急救後昏迷指數3,靠呼吸器拖延1個多月後,經與父親商量出院回家,也拖延1星期才安詳平靜走了,這期間影響兄妹的家庭作息,總以為這是最好,但這是病患自己所祈願看到的嗎?那段時間總覺得家母在受罪,而我們家屬也非常辛苦、痛苦和不捨其受罪~拍痰、抽痰都有些血絲,會想那樣做是家母願意承受的嗎?故而在經由家屬的認同願意下,非常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病患有尊嚴的走完其生命的旅程。」「支持,看著自己的親人走到癌末的最後,只能看著親人痛苦,很折磨,讓自己可以選擇是否安樂死非常支持。」「在醫院看到許多因車禍,老人躺在床上手腳扭曲變形,也靠庠氣的,看了很不捨;躺了一、二十年了。不要讓他們活得如此辛苦啦。贊成安樂死,不是無情是看了難過拉。」醫師許禮安認為恐懼死亡是生物本能,然而並非不談死亡,人就不會死,許禮安醫師建議,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路,為何不提早做準備?從健康時就可以跟家人討論自己在末期的醫療決定,有充分時間預先做好溝通與理解,對比於毫無準備下的驚慌失措,更能讓臨床處理符合意願並達到圓滿。
-
2022-10-2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莊碧焜行醫30多年深刻感觸:救一個病人,等於救他全家!
「秀傳不只照顧你,更照顧你全家人。」行醫30年的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從專科醫師搖身一變為醫院管理者,體會最深的是「當你救了一個病人,就等於救了他的全家。」深耕社區 讓鄉親信任醫院竹山秀傳醫院位於南投縣偏鄉,已成立四分之一世紀,現為濁水溪線最大的地區醫院,見證台灣人口老化,老年人口缺人照顧等問題。今年在老院長謝輝龍卸下重擔後,正式由莊碧焜接任院長,繼續深耕社區,包括遠距醫療、遠距照護及長照服務等,讓鄉親更信任醫院的醫療能力。出生南投草屯農家的莊碧焜,高中就讀離家比較近的台中一中,那時家裡種甘蔗,念書外還幫忙農事,通勤3年後,順利考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就走上治病救人的從醫之路。行醫30多年 歷經醫院重建1994年莊碧焜到彰化秀傳醫院擔任耳鼻喉科主治醫師,1997年竹山秀傳醫院蓋好後,他回到南投家鄉,行醫30多年來,曾歷經1999年921大地震的洗禮,竹山秀傳從幾近全毀下重建,面對眼前大量病患,也讓他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悟。莊碧焜回憶,921震災後,他致力完成醫院的重建,將原本傾斜的醫療大樓從貨櫃屋醫院,一點一點恢復到目前的規模,他和醫院一同歷經苦難成長。設身處地 建好醫病關係 篤信佛教的莊碧焜,認為學佛之人看待世事大多以慈悲為懷,但慈悲不是同情,而是告訴世人如何離苦得樂,多年來每當心中有妄念時,他便會設身處地多聽一下他人的想法,也建立與病患間良好的「醫病關係」。竹山秀傳是偏鄉醫院,過去遇到重大傷患,都是急救後轉到外縣市救治,但每轉出一個病人,有如轉出一個家庭,自從去年心導管中心成立後,提供「救心、救腦、救生命」的一條龍式服務,不僅救回了80多名病患,也救回了80多個家庭。玉山排雲醫療站 支援19年海拔3402公尺的玉山排雲醫療站,是全國海拔最高的醫療站,25年前,玉山國家公園以竹山秀傳為主成立玉山醫療團隊,認養已有19年之久。莊碧焜指出,玉山醫療隊是國內百岳中少有的高山醫護團隊,每年超過160多位醫護志願者,分30多個梯次,每周五醫護人員靠自己雙腳步行8.5公里來到排雲山莊,為登山客提供最即時的高山救護醫療援助。莊碧焜笑說,有些山友走進排雲山莊旁的「玉山醫療站」時,常會半信半疑地問,「你們是坐直升機上來的吧?」但醫療工作人員很驕傲地說:「我們跟你們一樣,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的。」養生祕訣/登玉山30多次 騎單車維持體能南投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斯文的外表下,很難相信熱愛登山的他,曾經登上玉山主峰30多次,多年來不靠協作,率隊從登山口出發到抵達玉山醫療站,長距離的上坡路段,鍛鍊出堅強的意志力,正是他愛運動的「修鍊」,尤其登山不只是考驗體能,更是超越自己的挑戰。從醫以來,莊碧焜曾任行政及醫療副院長25年,工作及生活都非常忙碌,迎向挑戰的同時,也體認到「人一輩子都在休息和工作之間,進行一個適度的平衡」,全心投入工作時,他不讓自己感到疲倦,最重要是做想做的事,樂在其中,就不會是負擔,自然就不會累。莊碧焜年輕時好動坐不住,跑步很快的他,幾公里的距離只要10分鐘就跑完,一度有去當運動員的打算,但被父親以「當運動員沒出息」勸說下,只好專心求學。大學時愛上打網球、登山,以跑步來安定心靈,課餘曾經登上多座百岳。後來在竹山秀傳醫院組建玉山醫療隊,莊碧焜領軍醫療隊人員,每年年初及年尾都會登上玉山,迄今已攀登玉山主峰30多次。雖然年輕時愛打網球,但考慮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如今60歲的他多以跑步、騎自行車維持體能。莊碧焜也常去戶外登郊山,有空就去登大山,他在登山過程中,體會到「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不同心境轉變,體認不少身心靈的人生體悟。莊碧焜小檔案●年齡:60歲●專長:耳鼻喉科●現職:竹山秀傳醫院院長●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公共衛生系研究所●經歷:竹山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耳鼻喉科主任彰化秀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相信我們,秀傳團隊不只照顧你自己,更要照顧你全家人。
-
2022-10-28 焦點.元氣新聞
最年輕醫奉獎得主 賴慧珊自家護理所門口遇車禍 成功救回OCHA騎士
今年醫療奉獻獎得主護護理師賴慧珊,25日在自己開設的遇見居家護理所工作時,聽到外頭傳來巨響,發現一名機車騎士和轎車相撞倒臥路上,失去生命跡象,她立刻和另兩名有急診經驗的同事聯手急救,三人跪在地上輪流做心肺復甦術(CPR),「手都壓紅了」,所幸成功將這名男子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38歲的賴慧珊是第32屆醫療奉獎得主,22日才在台北領獎,25日下午5時就遇上這起車禍急救案。賴慧珊說,聽到轟然碰撞巨響衝出查看,男機車騎士和轎車相撞後倒臥路上,她發現男騎士頭部受創嚴重,已無呼吸心跳,趕緊CPR,2名同事剛好結束訪視回辦公室整理用物,她們本能地衝到二樓拿氧氣和甦醒球加入急救行列,大家輪流壓胸,壓到手都紅了,還好有急救設備和急診經驗,救護車趕到前已恢復生命跡象,現在高雄長庚醫院觀察治療。游姓機車騎士的父親正是賴慧珊居護所的照護個案,游父特地向賴慧珊致意,「當時如果沒有立即急救措施,後果難料」;賴慧珊謙虛的說,救人本就是護理師的天職,類似的偏鄉急救案件,也是她返鄉投身滿州設置居護理的初衷,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幫助更多的人。賴慧珊也是歷年來最年輕的醫療奉獻獎得主,她於2019年在屏東縣滿州鄉成立首個居家護理所,照顧偏鄉和原鄉患者。她坦言,得知自己獲獎時「有點震驚」,她想說自己這麼年輕,服務年資那麼少,何德何能可以得到獎項,她說自己只是平凡、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她會繼續用自己的初心,做到視病猶親、仁愛為懷。【延伸閱讀】第32屆醫療奉獻獎/談醫療太奢求,居家護理最管用!賴慧珊實現原鄉長者在地老化夢想賴慧珊的母親在她念護專時突然去世,她發現學習護理對於普遍窮苦又欠缺醫療資源的原民家鄉很有幫助,立志一定要回屏東,將未能應用所學照護母親的遺憾,貢獻給鄉親父老。
-
2022-10-27 醫療.皮膚
天天細心護膚,為何膚況仍越來越差?7個常見原因致皮膚受損
天天細心護膚,為什麼我的皮膚越來越差?為什麼我最近明明沒出門、沒曬太陽、沒化妝,皮膚仍然不好?為什麼我明明很注意保養了,痘痘還總是煩我……為什麼我的臉容易過敏,總是發紅、火辣辣的刺痛……為什麼別人用了去角質產品皮膚又白又亮,我用了總是泛紅……啊啊啊,我明明很認真補水,為什麼皮膚還這麼乾?相信很多愛美的朋友在護膚保養過程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往往告訴你這是皮膚屏障受損,要修復皮膚屏障功能。那麼究竟什麼是皮膚屏障呢?想要【科學護膚】,首先要從了解皮膚屏障結構與功能說起……什麼是皮膚屏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覆蓋整個身體表面,作為人體天然的外衣,也擔負了重要的屏障作用。一方面,皮膚可以保護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免受外界環境中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的侵襲。另一方面,皮膚可以防止身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的流失,從而保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為什麼要了解皮膚屏障?皮膚屏障對於皮膚的健康,甚至全身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引起屏障破壞的因素,都會導致皮膚出現生理或病理狀態的改變,導致經皮流失水量增加,甚至跟很多皮膚疾病的發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特應性皮膚炎、乾癬、過敏性疾病、酒糟性皮膚炎、臉部濕疹等等。皮膚屏障的結構與功能皮膚屏障主要由皮膚表面的一層皮脂膜、各種表皮內細胞以及細胞間各種脂質成分所組成。@ 皮脂膜是覆蓋在皮膚表面的一層透明薄膜,又稱為水脂膜,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脂質、角質層細胞崩解產生的脂質、以及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呈弱酸性,包括神經醯胺、角鯊烯、亞麻油酸及其他脂類成分。皮脂膜對角質層細胞具有營養作用及高效的保水作用。因此乾性皮膚表皮脂類較少,更容易缺水。@ 組成皮膚屏障的細胞包含表皮內的細胞,主要是角質形成細胞,這是角質層的結構細胞。另外還有朗格漢斯細胞、邁克爾細胞、黑素細胞等。每種細胞數量多少不一,但是都擔任了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共同維持皮膚屏障的正常功能。@ 角質細胞間脂質(結構性脂質)主要包括神經醯胺、膽固醇、游離脂肪酸及小分子脂質,是連接並穩定表皮的重要組成成分。神經醯胺是胞間脂質的主要成分,角質層內含有12種神經醯胺。隨年齡的增長神經醯胺含量不斷減少,引起皮膚乾燥、瘙癢、脫屑、開裂等,這會造成皮膚屏障功能明顯降低。補充神經醯胺可以迅速恢復皮膚保濕和屏障功能,所以它成了國內外化妝品公司研發的熱點。什麼是【磚牆結構】模型(Brick and mortar model)?著名的【磚牆結構】模型很好的解釋了我們的皮膚屏障結構,能否抵禦外界的風吹雨打,取決於磚牆結構是否穩定牢固,皮脂膜相當於【牆皮】,主要作用是潤滑皮膚、減少水分流失的作用。層層的角質細胞相當於【磚頭】,細胞間脂質相當於【灰泥】,皮膚屏障的品質直接取決於【磚頭】和【灰泥】的好壞。造成皮膚屏障受損的常見因素有哪些?1.皮膚屏障功能異常導致經表皮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抵抗功能下降,容易導致皮膚的炎症反應。而炎症反應又會加重皮膚屏障功能的異常,於是,炎症反應和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形成惡性循環。2.護膚保養品使用不當。有些朋友為了追求速效,而使用含有過量鉛汞或添加類固醇的產品,看到效果後更加樂此不疲地長期使用,久而久之皮膚屏障就被破壞了。3.接受不適當的美容治療,例如侵入性雷射、果酸或水楊酸換膚不當,會使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皮膚的防禦功能大大減弱,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侵害。常出現的皮膚問題有:皮膚潮紅、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4.類固醇藥劑使用不當。妥善應用類固醇藥劑對於很多皮膚問題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是對於類固醇藥劑的使用量及持續使用時間一定要詢問專業醫師,不能因為好用而持續的濫用。5.遺傳因素、藥物使用不當、某些皮膚疾病也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損傷。6.環境因素,如寒冷、乾燥、紫外線照射也可以使皮膚屏障損傷。尤其是長期紫外線曝曬後容易造成角質偏薄,皮膚屏障功能會嚴重受損。7.反覆摩擦、過度去角質、過度清潔等不良肌膚保養習慣也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有助於修復皮膚屏障的日常生活小技巧技巧一:每天多喝水對於皮膚屏障的修護很重要。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把多餘的廢物統統趕出體外,還能讓肌膚表層的水分膜,隨時保持潤澤感及彈性。而且補水要在渴感不明顯的時候就要做到做好,因為當身體感覺到口渴時再補水就太晚了。技巧二:適當的保濕修復急救。當感到臉部肌膚乾燥緊繃時,可以多塗一些保濕修復產品,使用的產品必須包含【補水】、【鎖水】及【修復】成分。千萬別像澆花一樣,反覆把水直接灑在臉上,這樣做肌膚不僅沒法吸收水分,還會因為水分蒸發而讓臉上覺得更乾燥,結果適得其反。技巧三:蔬果補水,天然健康。蔬菜和水果都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維生素,多吃水果和蔬菜對肌膚非常有助益。例如番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茄紅素等,除了可以補充水分外,更是能亮白、潤肌喔。【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敏感、爛臉?是不是皮膚屏障出問題?】
-
2022-10-26 焦點.健康知識+
懶人包/確診回報、視訊看診、補辦健保卡…一個APP都可搞定!「健保快易通」熱門功能及下載使用教學
你有使用健保快易通APP嗎?疫情期間許多人下載使用健保快易通APP,有的是為了預約疫苗,有人是為取得確診證明,其實,健保快易通還有許多其他功能,如查詢個人健康資料、補發健保卡等,《元氣網》為您整理實用功能及如何下載使用。「健保快易通APP」下載詳細步驟「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是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建置的APP,讓民眾可以即時獲得更便利的健保服務,至今年6月25日下載次數達1994萬次。許多人之前可能還不知道這個APP,疫情期間為預約疫苗、視訊看診才下載使用。如果你是完全沒有使用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的人,請先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完成身分認證後,才可以進去使用各項功能。【Step1】下載APP.方式:使用手機或平板在Google play及Apple store搜尋「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或掃描下方QR-CODE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下載處:Android:https://goo.gl/dwD1aCiOS:https://goo.gl/omZ11S【Step2】身份認證●手機快速認證(行動電話認證):注意事項:行動電話認證限使用「本人申辦」的「月租型門號」及「個人4G以上行動網路」,才能經由門號所屬的電信業者確認身分。若使用預付卡、或門號非本人申辦、使用公司門號,須改用裝置碼認證。詳細步驟: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98F22C99E092DC9A&topn=CA428784F9ED78C9●裝置碼認證裝置碼認證(需使用電腦及讀卡機)是使用健保卡或使用自然人憑證方式進行「行動裝置認證」。如果使用非本人門號(如公務機、預付卡、wifi等狀況) ,請先準備電腦、讀卡機、健保卡及戶口名簿的戶號。1.使用健保卡.需準備:健保卡及讀卡機.申請網址:健保署「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系統」:https://cloudicweb.nhi.gov.tw/cloudic/system/mLogin.aspx.詳細步驟: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0090E5EB4FC80120&topn=CA428784F9ED78C92.使用自然人憑證.需準備:自然人憑證及讀卡機.申請網址:健保署「個人健保資料網路服務作業」:https://eservice.nhi.gov.tw/Personal1/System/mLogin.aspx.詳細步驟: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9D696FADC06C717C&topn=CA428784F9ED78C9【Step3】開始使用健保快易通APP下載及認證完成後,即可登入健保快易通APP開始使用以下各項服務。「健保快易通APP」6大實用功能1、健康存摺可查詢個人健康資料,包括就醫紀錄、手術、用藥、檢驗檢查資料、生理量測紀錄、就醫提醒、過敏、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醫療意願等功能。「眷屬管理」功能還能瞭解家中長輩及小孩的各項健康資訊,是掌握親人健康的重要管道。此外,疫情期間更新增許多線上防疫服務,如「COVID-19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功能,便利民眾查詢疫苗接種紀錄、快篩及PCR檢測結果、快篩地圖查詢等。確診個案自主回報,也可透過健保快易通APP完成。2、健保櫃檯可查詢個人未繳納健保費、繳納紀錄,也可以啟動繳費提醒功能或線上申辦健保卡。最方便的莫過於,以前如果不小心遺失健保卡要補發卡片都要到健保署,現在只需先登入健保署網站「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系統註冊,並進行行動裝置認證,即可在健保快易通APP「行動櫃檯」登入資料,上傳照片及線上繳費,3到5個工作天就可收到新卡。3、就醫院所查詢(視訊診療)可使用「就醫院所查詢」功能,地圖式篩選查詢定位附近的醫療院所,看診服務的詳細資訊;或在緊急狀況發生時,可點選「急症處理」了解急救及緊急狀況的處理建議,並可透過「急診待床」查詢全國急救責任醫院急診等待人數及擁擠情形,以避免急診等候過久。4、醫療查詢可查詢「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服務之居家醫療院所、健保用藥及特殊醫療材料之資訊,並可比較自費醫療材料之費用,以選擇適切的醫療服務;如果您正在申請「健保重大傷病卡」或是「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也可以透過此功能查詢申辦進度。5、就醫行動支付健保快易通APP僅為介接各醫療院所提供之行動支付APP,不存放民眾繳納醫療費用之資訊。6、健保改革日記提供「走向雲端—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電子書,勾勒出健保署自105年起,三年多來各項重要政策及業務精進的改革內容。【參考資料】.衛福部健保署
-
2022-10-24 焦點.元氣新聞
阿公臥床13年高齡過世卻保持身體乾淨 急診醫揭看護哭聲透露一切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許多家庭都有聘請外籍看護照顧家中長者,長照的工作內容其實相當不容易,而外籍看護來台灣大多也是為了工作,一般看護可能只是敬業完成份內任務,雇主與看護之間的關係通常隨著看護工作的結束戛然而止。然而,偶爾也會有看護和受照顧者培養出深厚的情誼。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就在臉書粉專「楊大緯 面對問題的急診醫師」分享一則出現在急診現場感人的照護故事,以下為臉書全文:【延伸閱讀:元大創辦人馬志玲失智十多年辭世 女兒馬維欣授照顧3心法:苦撐是不切實際的】超過90歲的老人家,到院前心跳停止送來,第一時間跟著救護弟兄到急診的是外籍看護,在她的幫助下,我們透過電話連絡正在趕路前來的家屬,家屬十分明理,考量病人年事已高,明確表示不要急救,讓病人沒有痛苦地離開。病人雖然長期臥床,但整體外觀保持得相當乾淨,看得出來受到很用心的照顧,這對「不健康餘命」高達將近9年的台灣人民來說,其實並不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外籍看護從頭到尾眼淚沒有停過,她並沒有歇斯底里地哭喊,而是持續啜泣,低沉的哭聲,感染了急救區每一個角落,旁人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那是真正發自內心深層的悲傷,她一邊拭淚、一邊用帶著口音的中文告訴我:「我一開始先照顧阿嬤,阿嬤走了以後,接著照顧阿公,已經13年了。」儘管外籍看護來台大多是為了工作,但願意付出13年的時間,盡心盡力照顧雇主所託付的兩個老人家,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這種超越國籍、超越血緣關係的忠誠度,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不禁令人好奇:「為什麼她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跟我一樣,聽過這樣的說法:「我們對別人好,別人是否一定對我們好?答案是不一定,但99.5%是,所以不要為了0.5%,放棄99.5%的人。」外籍看護的表現讓我相信,不管是雇主,還是已經逝去的兩位老人家,過去幾年來他們對待她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同樣的邏輯,我們對外籍朋友好,外籍朋友是否一定對我們、還有我們的爸爸媽媽好?答案是不一定,但我願意相信大多數都會是。我是急診人,我在急診看見善的循環確實以各種方式存在著,希望我們都能不吝於成為這循環中的一分子。
-
2022-10-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之我見——學會表達很重要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護理師與醫師分享就醫與行醫的心得」。一位病人細述自己的珍貴經驗,道出「要有效治好病,病人本身也要負部分責任,也要有所認知」。一位護理師分享「透過個案管理師從住院中到出院後的評估、建議、諮詢與溝通,希望病人可以重拾自己對健康的信心、讓家屬可以減輕疾病照顧的憂心」。一位家醫科醫師寫出醫師的反思,包括自己當病人、家屬以及醫師的經驗,而說出「醫師與病人唯有達成共識,彼此才能為達成相同的目標共同努力,尤其是在慢性病流行的現今世代,要維護健康必須靠準確的診斷、適切的治療,還要有病人的配合醫囑、良好的健康行為及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達成」。從小我就在醫病互動頻繁的環境長大。父親是醫學博士,開設小兒科診所。我從十歲左右就在診間當小幫手,從陪伴病童開始,負責轉移他們因久候的焦慮,安撫他們被打針時的不安與疼痛。後來被允許可以進入配藥室幫忙包藥包。當時家庭式經營的診所,就是父母兄姊及一個請來的幫傭(負責雜事處理),父親是唯一受過正統醫學教育的人,只有他能給病人打針。兒童用藥劑量很少,多種藥要混合研磨後再分裝包妥。所以配藥室的負責人要會看懂父親的處方,會正確使用天秤與法碼秤藥。大哥上大學後唸醫學院,他就有資格操作。我一直到大二父親去世為止,都未被允許、授權過。但長期觀察母親,大哥,大姊在經過父親仔細嚴格調教後,看他們配藥時的專注小心;知道那是救命用的,不可不慎。四五十年代的台灣,沒有不二價的觀念,一般交易也很少有標價這回事,幾乎所有交易行為都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人們普遍存有貨比三家少吃虧的觀念。但看病付費這件事,是醫師說了算,人們也不會用貨比三家的作法拿自己生命病苦開玩笑的。頂多是看不好時,就會轉診另求高明。這六十幾年來,台灣各方面在長進:制度、法規、文化水準、供需雙方的尊重等,都走向較文明、公開、平等的關係。也開始有市場行銷、市場調查等重視消費者權益的作為。這是創造雙贏的方式,於是我們的經濟行為越來越靈活,有走得更精細區別化的,也有採取多角化經營的,甚至有綜合性的,成敗就看消費者的接受度,業者經營是以市場導向為修正的。而醫護治療這方面,是唯一仍受大眾所尊重,醫師說了算的,並無市場導向的。網路上充斥著所謂評比,連吃碗麵都可表達自己對口感的好惡及大談CP值。人們認為這是消費者的權利。可見,人是懂得表達的,他們想知道從食材開始任何階段是否都是安全與被妥善處理的。吃了後,還會做各種評比。但唯獨當病人時,幾乎少有人會較詳細完整陳述自己的病情,治療過程順利便罷,若不是也不敢有效表達與溝通。如果是平常的小病,還好;但較難纏的病若用同樣心態,是會因可能的用藥副作用,在病人本身隱忍,醫師不知下很冤枉的造成誤失,也說不定。我這次就親身經驗了這種病苦。曾嘗試努力於醫病溝通,卻仍發生憾事,經歷了急救及住院治療的驚險。因此有感,很想分享的是:學會表達很重要,生病了,不是一味聽醫師指示乖乖服藥就好,病人自己也有很多功課是要配合作的。因為2014年間曾照護外子住院355天,我在醫院陪病期間養成了每天寫「看護日誌」,欣慰這習慣被當時住院主治王醫師肯定與重視。它幫助我記住詳細的病情發展與變化。外子被各方仔細慎重照護下,從原不被看好,奇蹟式的終於出院。之後享受了六年的家居能外出踏青的日子,才安詳無病苦下離世。他去世一年多後,獨居的我在2022年4月3日深夜突發性心肌梗塞。4月4日端午連假的第一天送醫急救後,4月5日在左前降血管裝了兩支架。自此,除需服用原有糖尿病的藥物外又多了維護心臟的藥物。心臟科陳醫師很體貼,他除了開立有關心臟科處方外,也繼續供給我原在家醫科給的糖尿病用藥。服藥一個多月,我開始有些明顯的、非平常的現象出現。感謝陳醫師讓我參加他的研究計劃,並有一位特助汪護理師跟我保持聯繫。我反應了自己警覺到的異常,還在與她商量是否該從用藥檢討時,很不幸於5月26日因低血壓昏倒且胃出血,5月27日一早情況惡化,用救護車送往急診室,因病況嚴重住院一週,得到妥善照護。最先被停掉的是造成胃出血的疑兇含阿司匹林成分的Bokey等兩種藥,改服Plavix。並加強胃的保護,給了胃藥。也證實了高血鉀、尿酸偏高,及要命的低血壓。住院時用藥每天隨我的生理監控值而做調整,因血紅素不到6,前後輸血六個單位。住院七天,我前四天不可進水進食,所有用藥都是藉由注射供給;口服藥是5月31日晚餐以後的事。6月3日出院後,我仍然維持自己的照護日誌,因為因尿酸偏高引起的像痛風一樣的腫痛仍在,低血壓未改善,收縮壓低於100,無力感,食慾不佳,虛弱感讓我失去信心,於是詳實記錄並一直與汪護理師保持連繫。準備好兩份書面報告及每天我自己監控血糖血壓(至少含睡前值與醒來值)的完整資料。打算6月15日時回診,提供醫師參考。汪護理師很盡責又熱心體貼,特別找來專業藥師幫忙,我在就醫前先將所有資料給陳藥師仔細看過,她花較多時間聽我主述及建議,然後做了初步安排,考慮停部分藥、部分減量,並請醫師定奪。所以在診間我並未佔掉醫師太多時間,就完成調整用藥這件事。感恩,6月15日以後我漸有起色,但因有部分血糖藥被停,血糖又出現不穩偏高,於是又得到陳藥師的指示,在必要時繼續Amaryl的服用(因處方未列入,我只好自己想辦法)。調整處方後,改善了血壓,使收縮壓提高到105-120之間,我不僅較有精神,也有了胃口,做事較有信心,較能得心應手。這回當了難搞的病人後,知道自己是受了個別差異惹的禍。每人都有機會是特殊體質的人,有些藥或劑量用在自己身上就是不合,因此,我覺得要有效治好病,病人本身也要負部分責任,也要有所認知:1.學會體察自己的感覺,而且能用口語或文字陳述。並勇於表達溝通。2.對於自己服用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都要進行了解。3.備妥必要的生理監控儀器如血糖機,血壓計,血氧機等,並且忠實做好監控紀錄,隨時提供醫護參考。4.不要自作主張改變處方用藥,一定要先取得醫護指示,或直接在未見改善時,提早再就醫或檢查。最怕病人及家屬,完全無參與感,全賴給醫師和護理師。事實上唯有醫師與病人有共識,彼此有信賴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且即時救治因個別差異引發的問題。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奉獎 急診醫學之父胡勝川挽救生命無數
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舉行頒獎典禮,被譽為「台灣急診醫學之父」稱的胡勝川醫師,現為花蓮慈濟醫院顧問、急診部主治醫師,行醫50年的他今年已經74歲,大半生心力都在推動建置完整的急診醫療制度。今獲頒個人醫療奉獻獎,領獎時許多急診醫師陪他上台,身為溝通和創建制度者,他說一路雖然碰到過困難,但還好推動時一路碰到貴人,而且急診醫師是很棒的團體,「連續不斷地接棒」,現在制度也走上軌道。胡勝川至今仍在第一線為病人診療,過去他致力推動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急診醫療救護、急診醫學專科,建置完整的急診醫療制度,3項心願陸續完成,持續在鬼門關前救回無數生命。胡勝川堅持提供給病人最好的服務與最好的技術,因此至今急診醫師都要學習高級救命術,且將之熟練,因為每天都有很多病人有急救需求,急診醫師經驗豐富,不慌、不亂地按照ACLS的SOP急救,「總會把病人救成功」。胡勝川回想推動高山緊急醫療求護時,合觀山雪季需要急診醫師值班,他連續5年的都「在山上過年」,原來是平時雖有醫師意值班,但過年大家都要圍爐,沒有人想山上過年,身為主管,他必須親力親為,於是在山上連續圍爐5年。第一年,太太和孩子都和他一起,但第二年,問了太太和孩子都不願意去,可能是太冷了,他於是自己一個人在山上。胡勝川表示,今天獲得醫療奉獻獎,胡勝川說今天是榮輝的一刻,也是感恩的一刻,他特別謝謝家人的體諒與包容,尤其是他在過去為了推動急診制度,他每天都在辦公室留到很晚,因為下班才開始作業,於是每天早出晚歸,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太少,對孩子很虧欠,現在急診醫學制度建立,也謝謝家人的包容支持。
-
2022-10-22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聖保祿山地醫療團巡迴車跑遍復興鄉,傳愛30年挽救危急性命
就像聽見「少女的祈禱」音樂知道是垃圾車來了,走在北橫公路上如果聽見天主教風格的熟悉歌曲,桃園市復興區的山地住民便知道「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的巡迴醫療車來了」。這是他們親切的老朋友。桃園市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獲選中華民國第32屆醫療奉獻獎團體醫療奉獻獎。這支以「醫療傳愛」為宗旨的隊伍,本著耶穌基督博愛世人的精神,醫療照顧山地偏鄉民眾的健康,並延續沙爾德聖保祿修女會關懷弱勢族群的理念,宣揚天主的愛。迄今30年,團隊成員和照護形式雖有異動,不變的是關懷弱勢族群的心。桃園市復興區地廣人稀,土地面積占桃園市三分之一,人口僅一萬多人。義大利巴義慈神父來到台灣傳教,看到居民「小病用忍,大病用滾」,邀請聖保祿醫院院長沈雅蓮修女,於民國81年10月成立山地醫療團隊,在三民天主堂旁設立醫療站,每周一、三、五上山為民眾看病。從醫療站到巡迴醫療,開設特早門診方便農耕生活。三民醫療站啟用時沒有全民健保,不少原住民也沒有公、勞保,生病無法繳納醫療費用,不敢來醫療站看病。因為醫療站只收50元掛號費,其他醫療費用全免;如果掛號費也無力繳納,便完全義診。病人間口耳相傳聖保祿醫院方便且不計成本的服務,有需要的病人因此都獲得救治。復興區位於北部橫貫公路,是水蜜桃、拉拉山巨木群的故鄉,假日遊客眾多,發生意外或民眾有醫療需求都沒有醫療院所可看病。民國86年12月,聖保祿醫院接受桃園政府委託,在假日補足復興區衛生所的醫療人力;民國87年又增加婦產科專科醫師駐診,並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巡迴車,回應婦女的需要。復興區醫療資源集中在前山村,為設法將醫療資源送至後山及深入部落,民國88年5月開始,每周四上午八點,由司機開巡迴醫療車載著一位醫師及兩位護理師,巡迴九個村落,晚上在華陵教會樓下設立巴陵醫療站,開設夜間緊急醫療;周五早上配合居民農耕的生活作息,6時30分即開始「特早門診」,需要抽血檢查的、需要拿藥的,都可以看診後再回去工作。穿梭崎嶇山路23年,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復興區後山的部落要開車2至2.5小時才能下山。民國91年5月,聖保祿醫院接受健保署及桃園市政府整合,和長庚醫院共同於後山村下巴陵定點,成立華陵整合醫療站,24小時全年無休,方便地方民眾就醫。聖保祿這支團隊30年來在桃園市復興區的服務,主要有四項:巡迴醫療車及定點醫療站服務、原住民文化傳承及部落關懷、改變民眾健康觀念的衛生教育活動、以社區醫療培育住院醫師。復興區居民以泰雅族人居多,留在山上的九成以上是老弱婦孺,深入部落的巡迴醫療對他們最方便,助益也最大。民國88年5月起,巡迴醫療路線由醫院出發,從大溪往復興區前山村三民、澤仁、霞雲、羅浮、義盛、長興,再到後山的高義、三光、華陵村,貼近鄉民的生活如里民中心、教會、雜貨舖、派出所等地,將長期沒有醫療資源的地方,例如離主道路落差海拔650公尺的下蘇樂、復興區與新竹縣交接的三光部落,甚至最偏遠的新興部落,全部主動納入巡迴醫療點,至此,偏遠民眾的就醫可說已無遺漏。從事山地醫療最大挑戰是對外交通,遇到大雨時,常有落石甚至土石流,導致道路坍方交通中斷。巡迴車後車箱裝滿醫療必需用品,有儀器、藥品、病歷,穿梭崎嶇山路,23年間已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冬天時,團隊還要準備能禦寒的冬衣過夜。一大早出發,一直要忙到晚上10點過後,才能回到華陵醫療站休息。醫療車播放歌曲隨招隨停,克難看診挽救危急性命。除了12個定點醫療站,巡迴醫療車沿路會播放醫院選定的醫療歌曲,提醒民眾巡迴醫療車來了,路途中只要民眾招手就停車看診。醫療儀器及藥品,常因為看診關係搬上搬下,有些折騰,但團隊依舊隨招隨停,從不拒絕。每趟巡迴醫療有四位人員:看診醫師固定是刁惠恩,來自香港的刁惠恩,自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即在台灣行醫已40年。其中,民國87年起的23年都是在聖保祿醫院服務,每周有一天半在復興區山地巡迴。另外的排班護理人員有鄭芳亞、辛佩珊、游玉婷、葉怡貞、彭詩旻、原住民姑娘李曉芬,還有開車司機王漢業或郭孝偉。他們必須克服暈車、氣候變化、交通不便、長途跋涉等種種辛苦。怪的是,參與成員紛紛愛上教會醫院「關懷照顧弱勢族群健康」的使命。若問為什麼,他們回答「山上空氣好、風景好」,尤其「原住民的豪邁與熱情」不僅紓解壓力,更帶來最佳工作氣氛,在在吸引他們樂此不疲。山地醫療另一大特色,是要克服氣候及天災的大自然影響。團隊最津津樂道民國96年8月30日至9月4日艾利颱風來襲,醫療團隊8月31日帶了藥物、食物、水,要上山與居民同舟共濟,但北橫公路多處坍塌,平時兩三個小時的路程,花了近六小時才到達華陵整合醫療站。遇天然災害病患更多,無法換班硬撐一個禮拜。山上停水又缺電,偏偏這時候求醫的病患比平時多了兩倍,需要打點滴病患變多,點滴架不夠,以梯子加上衣架來應變;缺電,勉強以手電筒、燭光來照明,可是無法使用電腦,所有診療記錄要用手工;缺水加上瓦斯爐出現問題,每天以泡麵、罐頭果腹。還出現一名胃潰瘍大出血病患,急需119緊急救護到醫院,但山上電話、手機因訊號問題無法撥通,幸而手機112發揮緊急聯繫功用,及時將病患送到山下醫院治療,成功挽救性命。當然,醫護人員這時沒法換班,24小時工作硬撐一個禮拜,直到居民撤離。在華陵整合醫療站方面,也有一群奉獻的醫護人員,其中李章智醫師已堅持11年,未曾缺席,還有醫師高慶雲、林怡君、高榮良、陳家豪、王如民、陳琬琳、林宣合、廖舫敏。護理師固定有曾淑芬,另有李曉芬。安娜修女(黃貴梅)民國93年加入山地醫療團隊華陵整合醫療站。她是阿美族原住民,深入部落關懷住民的需求。因她的建議,98年在爺亨部落成立社區關懷中心,將醫院閒置的電腦送上山,開辦電腦網頁設計課程,也教小朋友學習,還幫忙販賣水蜜桃、甜柿。後來又陸續開班傳授烹飪、編織、音樂、舞蹈,傳承原住民文化。節日有活動、暑假有夏令營,萬一遭逢火災、車禍等急難,安娜修女會結合醫院的力量,送物資和捐款,解決燃眉之急。山地醫療團隊重視向下扎根,選擇教會、學校、里民慶典等場所,每個月一次安排醫師作衛生教育。針對山上常見疾病,教導如何緊急醫療處置,譬如心肺復甦術、毒蛇咬傷的急救、如何防治高尿酸、痛風及肝病防治等,也藉著傳播健康知識,逐漸翻轉民眾的觀念及行為。但這兩年多,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衛教活動暫停中。聖保祿醫院小檔案成立桃園市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在復興區原鄉山地醫療服務超過30年,民國81年10月立案,除了提供山地偏鄉醫療,也落實照顧與關懷弱勢族群理念。服務事蹟81年10月,成立山地醫療團隊,於三民天主堂旁設立醫療站,每周一、三、五上山為民眾看病。86年12月,協助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駐診復興區衛生所,增加星期六、日醫療服務,87年增加婦產科專科醫師。88年5月,增加復興區巡迴醫療,周四上午8時開始巡迴9個村(里)到各部落,晚上在華陵教會樓下設立巴陵醫療站,開設夜間緊急醫療。91年5月,和長庚醫院於後山村下巴陵,共同成立定點服務的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醫療服務。93年安娜修女加入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98年6月10日在爺亨部落,設立復興鄉爺亨社區關懷中心,開設電腦網頁設計安排學童學習,幫助行銷水蜜桃、甜柿等農產品,開舞蹈班傳承文化。
-
2022-10-18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連雲林人都曾不看好 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將醫療沙漠灌溉成良田
今年七月底,黃瑞仁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院長任期屆滿,返回總院。18年前,黃瑞仁以曾是台大醫學院最年輕內科副教授之姿,「下放」雲林,出任雲林分院副院長。那時他才44歲。副院長六年、院長六年,黃瑞仁將生命中最燦爛的歲月貢獻給了中南部鄉親,將雲林這片醫療沙漠灌溉成青翠良田,還奇蹟似的,培育出雲林分院這朵欣欣向榮的玫瑰。玫瑰花瓣上,種種成績爭奇鬥豔:外傷的、神經醫學的、罕見疾病的等,有八大中心;急重症病人送至醫院,沒有病床也可以先開刀的創舉;遠距離看診等科技應用;區域聯防的創意;安寧療護等觀念的引進;連正子掃描、微創機械手臂也到位。黃瑞仁在雲林分院走出一條獨特且成功的路。輪調雲林才能升等,滿期「十個有九個回台北」。雲林分院就是以前的署立雲林醫院。署立醫院時期,因為缺乏醫療資源、醫師不斷流失,竟然「每天有25部遊覽車一早載了雲林病患去林口長庚醫院看病」,難堪的雲林人滿腹辛酸。台大醫院接手之初,其實雲林人並不看好,他們不相信台大醫師肯留在窮鄉僻壤的雲林。確實,為幫忙緩解雲林分院的醫師荒,台大總院那時對升等主治醫師的資格有必須「輪調雲林分院、支援兩年」的規定,年輕醫師無奈,便當做是服兵役,熬滿期限「十個有九個跑回台北」。黃瑞仁自己,其實也有過掙扎。他是國內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療及研究先驅,早在1995年遠赴日本北九州市小倉記念病院,跟隨國際心導管權威延吉正清教授學習「循環器科介入性心臟學」。 半年後回國,在時任內科部主任李源德教授的指導下,設立緊急心導管治療團隊,成為台灣醫界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先鋒,拯救眾多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等急重症患者。署立雲林醫院2004年改制為台大雲林分院,總院院長林芳郁即邀黃瑞仁去當副院長。黃瑞仁專精心臟內科,44歲又正值行醫的黃金階段,他不確定自己能否義無反顧地至偏鄉開疆闢土,且醫術有用武之地。他找妻子討論。最後卻是因雲林貧瘠的醫療環境,令夫妻倆取得「去」的共識。黃瑞仁說,自己母親是嘉義人,55歲就因胃癌去世,妻子也是嘉義人,瞭解雲嘉地區的醫療困境,贊成他至雲林分院貢獻一己之力。 偏鄉開疆闢土,一間心導管室一年執行千例。事實上,黃瑞仁2004年10月到任前,雲林分院已有一台最新型的心導管儀器。黃瑞仁一到任就開了門診,11月15日台灣大學校慶日開始心導管檢查,隔天就安排兩台心臟手術。同年年底,12月1日執行第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心導管治療,從此全年無休,直到現在。以2021年為例,雲林分院一間心導管室執行一千一百例心臟冠狀動脈手術,與台大總院三間心導管室一千五百例相較,毫不遜色。今年第二間心導管室已開始服務病人。包括黃瑞仁在內,雲林分院心臟醫療團隊有19位醫師,分別為心臟內科13名、心臟外科4名、小兒心臟科專科2名,這哪裡是十多年前能想像的?心臟醫療團隊浩大的陣容,反映了黃瑞仁在「人才」上的努力。黃瑞仁對於「人才」,有育才、愛才、留才的「三才」理論。他2004年擔任雲林分院副院長,六年後任滿回台北;2016年再回雲林,出任雲林分院第五任院長。院長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設法提高同仁對於醫院的向心力,為三才打地基。取消無助留才的「禁博令」,強調育才、愛才、留才。黃瑞仁對「人才」特別著力,是有背景的。原來,台大接手雲林分院初期雖然有輪調制,但不少來支援的醫師既然志不在雲林,便也心不在雲林。此外,部分醫師藉這兩年輪調期攻讀博士班,禮拜五要回台北上課,增添醫院管理上更多難題。院方被迫祭出「禁博令」:凡雲林分院醫師不可讀博士班,就算考上,也必須辦理休學。禁博令表面上解決了難題,實則無助於「留才」。黃瑞仁任院長後,斷然取消禁博令。他改弦更張,鼓勵醫師攻讀博士班,考取之後,可以留職留薪兩年到台北進修,毋須值班,只需每周在雲林看一節門診,維持臨床敏感度。「價值感、幸福感、榮譽感」是黃瑞仁的管理宗旨,全力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讓醫師能夠在雲林分院找到行醫的價值 、找到家庭生活的幸福感,以及榮譽感。雲林分院因此積極發展特色醫療,相繼成立外傷中心、婦幼醫學中心、國際醫療中心、遠距醫療中心、急重症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罕見疾病中心、胸腔醫學中心、精準醫學中心,水準相當於醫學中心等級。 黃瑞仁重視團隊合作,強調醫療團隊在進行任何處置前,必須放棄本位主義,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醫師為中心。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什麼治療對病人最有利。 給年輕醫師發揮空間,生殖醫學中心孕育上百生命。黃瑞仁津津樂道「生殖醫學中心」的成立經過:專長於生殖醫學的醫師楊博凱到雲林分院報到,沒多久提案指出,當地亟待不孕治療的夫妻眾多,希望規畫生殖醫療團隊,要求院方提供八百萬元預算購買儀器,他則負責招募培訓胚胎師、遺傳諮詢師等專業人才。 回想起年輕醫師的毛遂自薦,黃瑞仁仍記憶深刻。他說:「我第一個念頭是這位第一年主治醫師口氣挺大的。」但他欣賞楊博凱的志氣與勇氣,同意提撥預算,成立生殖醫學中心。不過,黃瑞仁也給了一道難題,那就是「要做到有成功案例,才可以回台北。」楊博凱一口答應,更豪氣的說:「我可以來這裡兩年,時間到就回台北,但我覺得不該如此,應為雲林分院做些什麼。」在院方支持下,楊博凱率領的不孕治療團隊成功孕育試管嬰兒,後來國家推出鼓勵生育政策,雲林分院搭上順風車,至今累計已有將近一百名寶寶順利誕生。黃瑞仁說:「大家都唱衰台灣的年輕人,但我看見台灣年輕人的力量與勇氣。」首創「先開刀再找床」,守護急重症,減少死亡憾事。在雲林深耕十多年,黃瑞仁最引以為傲的是首創「先開刀再找床」措施。黃瑞仁說,雲林分院為雲林唯一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每天滿床。嚴重外傷病人必須立即送開刀房,此時便面臨「加護病房沒床、外科醫師不敢開刀」等困境。急重症病患被迫轉院,有些在轉院途中或後送途中不幸死亡。黃瑞仁與馬惠明醫師(現接任雲林分院院長)討論後,研擬「先開刀再找床」。方法是每天傍晚盤點加護病房內病情穩定、可轉至一般病房的病人,若當晚收治急重病患必須緊急開刀,就將病情相對穩定的ICU病人移至恢復室,以空出床位。黃瑞仁指出,此制度為全台首創,靠的是急診同仁團隊的運作,「護理快速反應小組」(RRT)扮演關鍵角色。創始之初,部分急診醫師在PPT網站批評責難,但黃瑞仁堅持到底。「先開刀再找床」2016年上路,至2021年底,送來雲林分院急診的重大外傷病人共計開立185 床次,締造「零轉出」紀錄。六年院長任期內,雲林分院贏得24座獎座。對內,黃瑞仁規畫成立八個醫療中心,對外則是屢屢獲獎。在他六年院長任期內,雲林分院共贏得24座獎座,包括政府服務獎、國家品質認證標章、國家醫療品質獎,2018年榮獲全國區域醫院唯一特優機構,成為中台灣排名首位的區域醫院。黃瑞仁深諳適才適所的管理心法,積極鼓勵留任的同仁出國進修,迄今已以公費贊助多名醫師到日本、歐美學習最新的醫療技術。學成歸國後,若要添購新型醫療設備,黃瑞仁更全力協助。他說:「只要有心要做,我就全力支持,端看你能做多好、走多遠。」黃瑞仁謙稱自己「只會編列預算」,但他對於年輕醫師的鼎力支持,正是讓雲林分院留任醫師逐年上升的關鍵。今年8月1日雲林分院共有35名新到任主治醫師,但兩年期滿要回台北總院的醫師卻只有八人。「在雲林分院的醫師絕不會龍困淺灘,」黃瑞仁自豪地說,現在年輕醫師也會考慮來雲林工作了。台大醫療體系如何留住人才,雲林分院提供了多元的可能性。雲林分院改變了雲林,黃瑞仁看見雲林也改變了台大人。他以「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期勉所有醫師,歡迎他們來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不僅是為了工作謀生,而是找到人生的意義。正因領導能力傑出,2021年,黃瑞仁榮獲中小企業總經理類「第39屆國家傑出經理人獎」,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醫療機構專業經理人。今年(2022年)則獲頒衛福部傑出公務人員三等專業獎章。 「在雲林這十幾年,讓我找到行醫價值。」對於獲得醫療奉獻獎,黃瑞仁說,這是無數同仁的無私奉獻,他僅只是代表領獎,「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黃瑞仁小檔案年齡:62歲出生地:嘉義市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現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副院長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台灣大學雲林分部籌備小組召集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主要事蹟:●成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完成雲林首例心導管治療。●首創「先開刀再找床」制度,使雲林分院重大外傷醫療量能最大化。
-
2022-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疫苗開打首兩例死亡 皆為六旬長者「接種一日後死亡」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9月24日開打,但開打不到一個月,出現首兩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年齡都是60歲以上長者,分別以次世代疫苗作為第四劑與第五劑的追加劑,皆為接種後一天死亡。指揮中心最新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10月7日至10月10日國內新增兩例莫德納雙價BA.1疫苗(次世代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分別為一男一女,年齡為64歲至67歲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60幾歲男性是接種第五劑疫苗。個案於10月3日早上接種疫苗,10月4日死亡,本身有癌症開刀病史和高血壓病史。個案接種疫苗當天晚上還有和親人通電話,無特別不適,第二天早上就被發現在家中無呼吸心跳,當場急救並送醫,仍不幸過世。經過司法相驗,死亡原因為心因性休克與高血壓病史,將協助家屬申請疫苗救濟等事宜。另一名60幾歲女性為接種第四劑。個案有長期眩暈、頭暈症狀,於10月7日接種,8日凌晨出現多汗、虛弱、肢體無力症狀,到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發現胸部主動脈剝離並轉院安排住院,但在後送途中心跳停止而就近送急診,經急救無效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併心包填塞、高血壓,也將協助家屬申請疫苗救濟等事宜。莊人祥表示,這兩例個案目前看起來雖有時序相關,但仍要判斷因果關係,因此仍將請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進行審查。次世代疫苗已接種累計44.9萬人,目前為累積通報8例接種後不良事件,當中有3起屬於嚴重不良事件,其中2起死亡。次世代疫苗開放年輕人接種 基層醫:為了出國接種踴躍【記者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次世代疫苗今起開放18歲以上民眾作為追加劑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接種人數尚未出爐。不過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許多年輕人為了出國,次世代疫苗預約踴躍,光今天上午就打了102人,之前幾周每天平均則只有20到30人。林應然表示,次世代疫苗昨天尚未開放給18歲以上民眾接種,但今天一開放,接種踴躍的情況就很明顯。前幾周可能已經打到極限,平均每天接種人次僅二、三十人。他說,以前年輕人對於接種疫苗這件事都不太熱衷,但現在一方面是疫情居高不下,年輕人之前疫苗接種的保護力也差不多消退,另一方面有很多真的想趁假期出國的人,都跑來打次世代疫苗。除了新冠肺炎次世代疫苗外,面對秋冬新冠、流感雙病毒的夾擊,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打氣明顯旺盛。疾管署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流感疫苗10月1日針對第一階段對象開打以來,已累計有135萬1239人接種,比去年同期接種94萬3088,增加43.2%;其中65歲以上的民眾接種率,更從去年9.8%上升至20.9%。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分兩階段接種,第一階段於10月1日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及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第二階段則於11月1日開打,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
2022-10-12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台灣急診醫學之父胡勝川奠定急診制度挽救無數生命
「喔伊、喔伊」救護車高頻聲響穿過街頭,救護員把握黃金時間,到院前先為傷患進行緊急搶救,並同步與醫護人員橫向聯繫。這是現今各大醫院的日常,但三十多年前並非如此。改變台灣急診醫療的推手,是曾獲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也是台灣急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的胡勝川。74歲的他,大半生心力都在推動建置完整的急診醫療制度,不計其數的病患因他的熱情與遠見,在踏進鬼門關前被即時救回。投身急診醫療三十多年,外界稱譽胡勝川是「台灣急診醫學之父」,他表示,急診病人是被社會忽視與遺忘的一群,醫療體系不應如此,自己「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做了對的事」。胡勝川是湖北人,1948年出生在南京市,1歲時隨父親的部隊舉家遷來台灣,全家人靠著父親微薄軍餉度日,起初因部隊移防經常搬家,直到1957年落腳台南才結束飄泊日子。赴美學習急診運作,白天醫院學習,小夜坐上救護車出勤。國小畢業後考取南二中,過著上課讀書、下課打球、回家溫習功課的規律生活,酷愛籃球的他,不只投球神準,場上更是拚命,被同學稱為「拚命三郎」。胡勝川不僅有一身好球藝,還有絕佳語文能力,曾拿下學校英語、國語朗誦比賽冠軍。高中自南一中畢業後,胡勝川考上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分發到嘉義空軍基地任航空醫官,再轉任台南空軍醫院等地服務,1982年退伍進入台北榮總任心臟內科醫師,升任主治醫師不久,調派急診室副主任,從此與急診結下不解之緣。胡勝川回憶,在急診待了一年多,看到一些不公不義,造成病人權益受損的事情。那個年代急診室採任務編組,沒有專科醫師看診,就算病患應該住院,也要等床等很久,他深感「急診病人不該被不公對待」。榮總當時有讓專任主治醫師輪流出國一年進修的制度,胡勝川因為這個契機,1987年申請到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屬醫院進修,他選擇急診醫學,而非他專長的心臟內科。在美國這一年,他發現美國急診運作方式和台灣截然不同,接觸到高級心臟救命術(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並參與高級創傷救命術、到院前創傷救命術。為更深入了解緊急醫療救護(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制度,白天在醫院學習,小夜時段坐上救護車一同出勤,還到其他醫院觀摩急診和緊急醫療救護運作情形,從制度、規畫到人員教育養成,有了深入完整認識。借鏡他山之石,胡勝川心想美國有很好的急診制度、急救技術以及到院前救護,這些都不需要花大錢,只要有心就能在國內推廣,對全民大有幫助。1988年學成歸國,立下三大心願:推動高級心臟救命術、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推動緊急醫療救護。向衛生署毛遂自薦,擬出緊急醫療救護計畫。滿腔熱血的他到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前身)醫政處毛遂自薦,說明推動EMS的重要性,當時的醫政處長葉金川認同這個理念,一口答應,並指派科內一名技士協助。當時國內救護車功能陽春,和「小黃」一樣只負責把病人載到醫院,消防隊員也沒有到院前救護的概念。胡勝川把從美國帶回來的資料翻成中文,擬出一套緊急醫療救護計畫,在衛生署支持下選擇宜蘭試辦。從建置EMS指揮中心、規畫一般型救護車設備,到所有消防隊員接受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訓練,全面建置軟硬體設備,他還編著「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一書,成為救護技術員的訓練教材。試行一年後,衛生署舉辦成果發表會,各縣市衛生局、消防局都到場觀摩,並以經費支持各縣市比照辦理,不少縣市政府邀請胡勝川分享經驗、協助建置。胡勝川也協助衛生署制定救護技術員訓練草案、緊急醫療救護法草案,於1994年完成立法。因對緊急醫療的貢獻,榮獲北市醫師公會主辦的第二屆杏林獎。走遍全國開辦ACLS課程,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ACLS是胡勝川另個推廣心願。他說,ACLS是專門為心臟停止病人急救的一套技術,當時他先在北榮開課,再全台走透透開辦訓練課程。上課需要教材,他與部內同仁一同將原版教科書翻譯成中文,只要付出就有成果,一開始醫護人員根本不知道什麼是ACLS,到現在ACLS已成為醫院評鑑基準中,醫護人員必備證照,讓一路走來辛苦推動的他倍覺安慰。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讓專任醫師在急診室服務,也是胡勝川一直以來的堅持,他四處演講、投書報章雜誌,籌組急診醫學會,倡議推動急診醫學成為主專科、將急診軟硬體設施納入醫院評鑑範圍。政府接納了他的建言,把急診列入醫院評鑑項目,台灣急診服務能有大幅度進步,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急診評鑑;急診醫學後來被列入台灣第19個主專科,胡勝川也成為全台第一位急診醫學部定教授。轉戰東部緊急醫療荒漠,並接下合歡山雪季醫療勤務。眼見回台三大目標已逐步完成,胡勝川決定離開台北,選擇當時還是緊急醫療荒漠的東部,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因為慈濟有醫學院,他可繼續「傳道、授業、研究」。他在花蓮繼續訓練EMT救護員、招募專任急診醫師培訓人才,讓花蓮慈濟成為東部急診醫師的培育搖籃。他在花蓮還有個重大貢獻,就是接下合歡山雪季的緊急醫療救護。每年冬天合歡山追雪遊客多,但早年醫療資源欠缺,曾有遊客因高山症死亡,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一直希望雪季時有醫療團隊進駐支援,避免憾事再發生。胡勝川馬上允諾「慈濟來做」,一開始沒有酬勞屬義務性質,由花蓮慈院支援兩名護理人力,醫師部分則靠著他的人脈,找來榮總老同事、徒弟支援,每逢雪季期間周六、日,緊急醫療團隊上山駐診。雪季會遇到春節假期,此時人力極度難排,除夕夜幾乎找不到人上山,有好幾年胡勝川得自己來,就在山上過年,妻兒陪他在合歡山莊圍爐吃年夜飯。儘管辛苦,能把人救回來,胡勝川就覺得值得。及時緩解孩子的高山症,那一夜他最開心的事。有年冬天,一名7、8歲的孩子氣喘求醫,他診斷是高山症,給氧後情況改善離開,沒多久又來敲門,大半夜來來回回四次。那晚他只睡兩小時,醒來吃早餐時,看見這名孩子也在旁和家人開心用餐,整夜的疲憊瞬間消失。三十多年的努力,胡勝川一路走來始終創新,三大心願有的已上軌道,有的成果更是超乎預期,慶幸自己「做了對的事情」。如今女兒也跟隨他的腳步,成為一名優秀的急診醫師。胡勝川笑說,急診醫師內建DNA就是「哪裡需要,我就去哪」,不管重大災難或疫情,急診醫師從不推諉。這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台各地的急診醫師堅守第一線,把疫情阻絕院外。但他也發現,部分急診醫師並未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影響醫病關係,起心動念推廣「急診人文」,還寫了一本書,希望急診醫師能時時以病人為念,做好良性溝通,顧及醫療倫理,也能盡量滿足病人願望。如今,他還在為這新增的第四心願,努力前行。胡勝川小檔案年齡:74歲出生地:南京市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修現職:花蓮慈濟醫院顧問、急診部主治醫師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內科主任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羅東博愛醫院高級顧問花蓮慈濟醫院顧問、急診部主治醫師台灣急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第二屆杏林獎主要事蹟:●推廣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建置完整的急診醫療制度。
-
2022-10-10 焦點.健康知識+
比瘧疾、肺結核、愛滋病加總的死亡人數還多 你可能沒聽說過的最大宗疾病
皇家倫敦醫院的創傷暨血管外科醫生卡齡.布羅希(Karim Brohi)表示,出血「是最大的疾病,大家卻沒聽說過」。每年受傷身亡的人數將近六百萬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全球死因中有一成是創傷,「比瘧疾、肺結核、愛滋病(毒)加起來的死亡人數多出三二%」。在非洲,死於創傷的人數比死於愛滋病的還要多。遭受外傷的平民中,近四成因出血而身亡。根據布羅希醫生的說法,常見傳染病的致死人數跟出血致死人數一比,根本「連邊都碰不到」,而在原本可能倖存的戰場傷患中,最後死於出血的共計八成。世界衛生組織將外傷列為疾病,因為外傷有起因(人體遭受嚴重傷害)也有治療方法,而在死因的分類中,出血雖然沒有自成一類,但各類死因中都可見出血,布羅希醫生細數了一下:產後出血—每年超過一千例,「消化道出血—每年二十萬例,世衛組織將這些案例歸為外傷死亡或孕產婦死亡,但受傷的死因有很多,懷孕或生產的死因也很多,然而真正要命的其實是出血」。布羅希醫生身材高大,滿頭銀髮,從容沉著,輕聲細語,說起話來帶有倫敦特有的喉塞音(他在推特的自我介紹中寫著「倫敦人」)。布羅希醫生是創傷科學中心主任,教過上千名醫學院學生、辦過無數場研討會,學生和與會者都叫他「創傷先生」,他在許多領域都赫赫有名,是培訓認證的血管外科醫生,他念醫學院的年代還不存在創傷外科這門專科,連聽都沒聽過。當時他在急診科擔任住院醫師(算是個小咖了),即使知識有限,他也看得出有幾位創傷病患「在臨床上並未受到妥善治療,我很確定一定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那幾位臨床醫生並不是敷衍馬虎,而是真的不曉得該怎麼辦,從那時候起,布羅希醫生便投入修正創傷治療程序,一直修正到今天,並架設網站「trauma.org」協助海內外醫事人員。在這個網站上,我可以耗去好幾個鐘頭,假裝自己是外傷醫生,在各式模擬情境中醫治傷患,但沒有一次醫成功。比方說:一位摩托車騎士以時速七十英里撞上停在高速公路旁的車輛尾部,整個人飛出去,落地處距離摩托車五十至六十五英尺,這時,我有三個選擇:評估腹腔出血、確認呼吸道、找消防員聊天,我選擇聽起來最醫學的選項—確認出血。錯得太離譜了!就算去找一百隻黑猩猩來,每隻發一台電腦,選個一百年也不會選出「確認出血」這種答案。回去再試一次。我選了第二個:確認呼吸道。你在消防員的驚呼聲中衝向傷患—一抹橘色身影,一路都是水坑,消防員又是揮手又是蹦跳,真有你的,看起來真帥啊!但以前怎麼就沒有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呢?這時,有個念頭閃過你的腦海:水坑?已經一個星期沒下雨了呀?你低頭一看:原來剛剛跑過的是一攤汽油。接著,摩托車的後輪閃過你的腦海,車子起火爆炸,就算你想覺得自己愚蠢,也已經什麼都感覺不到了。我跟布羅希醫生說「trauma.org」很風趣,他一笑置之,說那都是「以前」寫的,但他寫這些是寫給發展中國家看的,以數位工具設計出類比訊號的傳輸方式,所以網站的版面才會那麼老土,不需要Wi-Fi等高科技也能閱讀,「東西會爛一定有爛的理由」,會風趣也一定有風趣的理由,夠幽默才有記憶點,就像氣味,聞過就忘不掉。在摩托車騎士的模擬情境中,我好不容易關關難過關關過,一路選到了確認骨盆不穩,這表示傷患正在出血,因此,我有兩個選擇:施用晶體溶液或膠體溶液,這兩種溶液都能擴張血容量,醫療劇統稱為「輸液」。我選擇晶體溶液。儘管你找到好多下針點、施用了好多晶體溶液,傷患的脈搏和血壓還是一直往下掉,最後你終於控制住局面—脈搏和血壓都歸零—這算是控制住吧?傷患(又)死在我手裡了,但這次真的不能怪我,一直到十年前,現代醫學都還在用晶體溶液搶救傷患,將點滴袋裡的清澈輸液(這是某位創傷外科醫生的形容)注射進血管,盼能改善出血所導致的血液循環量不足。輸液(雖然並非血液)在理論上能擴充血容量,讓受損的血液細胞將氧氣帶到組織和器官。然而,這個觀念錯了,所以模擬傷患的脈搏和血壓才會一直往下掉。布羅希醫生說:「現在我們曉得了,施用大量輸液給活動性出血病患會稀釋血液中的有益物質,這些被稀釋的物質就算拚了命也難以還原或補充。」而血液需要這些有益物質才能將氧氣運送到器官和組織,並帶走毒素和廢物。出血的病患就像破洞的水桶。「你從上面倒越多水進去,水桶裡的壓力就越大,出血量也越多。」接著就會出現醫學上所稱的「灌流不足」(hypoperfusion),意指人體無法將氧氣送達組織和器官,也就是一般人所認知的休克。一八七○年,德國醫生赫曼.費舍(Hermann Fischer)描述自己碰過一樁醫案:某位年輕男子被失速馬車撞上,車軸衝擊男子骨盆,但並未刺穿男子的肌膚,外觀看起來沒有流血,但才過了一下子:男子便靜躺不動,對周遭事物毫不關心,而且瞳孔放大,對光照的反應很慢,目光渙散、面無表情盯著前方,皮膚以及外露的黏膜慘白如大理石,雙手和雙唇發青,額頭和眉骨掛著豆大的汗珠,全身摸起來一片冰涼……知覺完全鈍掉⋯⋯將男子的四肢拎起,一放開,四肢立刻軟下去,像死人一樣⋯⋯脈搏虛細而急促……男子的意識雖然清楚,但是應答很慢,同樣的問題必須沒完沒了問上許多遍,才能得到回答。量了體溫,發現男子體溫偏低,動脈收縮,「張力極低」。皮膚冰冷、脈搏虛弱、呼吸急促,這些都是今日所知的休克徵兆。休克不僅有自己的協會—「休克協會」(Shock Society)、有數十種期刊,還有一百三十年的科學專業知識投入相關研究。然而,儘管眾人竭盡全力,我們對於休克依然一知半解。儘管醫學進步,聰明的止血繃帶、新式加壓止血法、藥效更佳的藥物接連問世,然而,究竟外傷為什麼會導致病患血流成災?有時止都止不住?這些依舊是等待探索的課題。公路上,公車下,九五九五不再說話。推測內出血雖然未必容易,但好的醫生會先從傷患身上和周遭環境判讀線索,接著再執行醫療程序。比方說,在摩托車騎士的模擬情境中,我的第一步應該是找消防員聊天,消防員會告訴我漏油一事以及醫治傷患的安全時機,可靠的急診醫生會藉由詢問圍觀者和通報者來了解受傷機制,如果根據目擊者描述,傷患的頭撞到了擋風玻璃,這就是一條線索:頭部受傷,或許沒有出血,這時就要判讀身體狀況。傷患先是痛得大叫、接著卻呆滯無神嗎?可能是內出血。傷患的心跳很快嗎?可能是內出血。骨盆摸起來骨折了嗎?可能是內出血。全身冰涼、問話不答?內出血。關於出血的原因,醫生稱之為人體生理機能「錯亂」。出血發生得很快。布羅希醫生表示:在所有出血致死的案例中,四分之一在受傷後三小時內身亡,嚴重出血病患則活不過六分鐘,軀幹重傷的病患(例如胸腔或腹腔穿刺傷),近半數撐不過三十分鐘。現在有所謂「黃金一小時」的搶救概念,布羅希醫生認為那只是行銷噱頭,臨床上幫助不大,有些人出血很快,有些人出血一下就停了。創傷大、傷口多,出血自然就多。不過,事發後幾分鐘至幾個鐘頭之內絕對是關鍵時期。人體經歷重大創傷後會發生什麼事?布羅希醫生將醫學解釋濃縮翻譯成一句話給我聽:「非常非常非常複雜的事。」我的腿被蟲子咬了,我伸手去抓,明明知道這是壞習慣,但我就是喜歡看血流出來—紅豔豔的,接著開始數秒,通常還沒數到五(但也要看傷口的類型和位置),血就不流了,血液已經凝結,這看起來是尋常小事,但其實是複雜的奇事。血液凝結需要至少一百種蛋白質,過程十分複雜,而且人體懂得取捨;如果是刮鬍子流血,只有刮傷處會啟動凝血機制;如果是骨折,則只有骨折處會啟動凝血機制,其他部位都不會。布羅希醫生表示:「凝血機制只在對的位置啟動,其他部位則關閉。想像你是非洲草原上的牛羚,被劍齒虎咬下一大塊肉,你流失了一些血,但至少活了下來,只是體內的血量減少、血液循環變慢。」因此,血液比較不容易凝結,血流不會在不該止住的地方止住。少了一大塊肉通常還好處理,可以任由人體自行復元,也可以交由醫生治療,算不得什麼致命的傷口。皇家倫敦醫院及各大創傷中心的傷患可就嚴重多了,其傷勢之複雜,導致全身「失控無法抗凝」,抗凝血機制啟動不了,血液就沒辦法凝結。在醫事人員抵達之前,這類重傷患者的凝血機制就已經錯亂,協助凝血的血小板也無法正常運作,原因至今仍舊不明,這種複雜的生理錯亂稱之為「急性外傷性凝血異常」(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九五九五的血管給輾得稀爛,血液從循環系統中滲出來流到身體各處,血量和血壓迅速下降,原本每分鐘輸送十品脫血液的心臟慢了下來,需要輸送的血液越來越少,血液循環系統不再供氧,九五九五的器官和組織因而缺氧,身體逐漸停止運作。內出血聽起來不吵不鬧,血往體內流,斯斯文文,但卻破壞力十足。缺氧的血液細胞會製造乳酸,導致人體酸化(醫學上稱之為酸血症),同時會釋放鉀離子,鉀離子過多會導致心跳停止,所以注射死刑常用的成分之一就是氯化鉀。血流減少加上環境因素(許多事故傷患都躺在冰冷的地上),導致九五九五的體溫下降。正常來說,血液會運送熱能,出血時則否,而體溫越低,血小板的凝血功能就越差,凝血功能越差,失血就越嚴重,而失血越嚴重又會導致體溫下降、酸血症惡化,這一切同時運作,結果就是每下愈況。因此,低溫症、酸血症、凝血異常,在外傷醫學界稱為「致命三要素」。九五九五不再說話,心臟也不再跳動—既然沒有足夠的血可以打進動脈,心臟自然停工。急救團隊的首要之務是讓九五九五維持呼吸,因此先進行插管,接下來的胸部按壓則不用,骨盆創傷的傷患血差不多都「流乾了」,心臟無血可運,因而停擺,換作是五年前,九五九五大概會被宣告不治,但是,「HEMS」除了插管和胸部按壓之外,還有兩招可以使用。第一招,急救團隊將九五九五從公車底下救出來,立刻開胸直接按摩心臟,讓心臟繼續跳動,這稱為緊急胸廓切開術,自一九九三年起列為皇家倫敦醫院標準急救流程,如今每年大約實施二十次,儘管如此,緊急胸廓切開術看起來還是相當驚險刺激;至於第二招則是二○一二年才列入急救流程,路人大概會覺得第二招沒什麼,但卻是劃時代的醫界革命—當場為傷患輸血。※ 本文摘自《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作者:蘿絲.喬治 譯者:張綺容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03
-
2022-10-02 醫療.腦部.神經
阿公和平常不一樣?這些症狀可能是中風!快打119求救
Q:68歲阿勇伯平日只有和外籍看護Amy在家,某日早上Amy發現阿公跟平常好像不太一樣,睡醒時感覺很累,左手和左腳沒有力氣,連自己下床都不行,說話也含糊不清,她該怎麼辦?小隊長叮嚀陳世欽/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隊新營高救隊教官從事消防救護任務超過10年的陳世欽指出,台南地區中老年人白天獨自在家為數不少,有些看護很有警覺性,發現長輩表現跟平常不太一樣時,很快通知雇主,甚至直接打給119報案。除了看護,居服員也是察覺中風的重要角色,曾有居服員中午送餐時,遲遲未見長輩出來取餐,入屋後發現他躺在床上無法起身,主動打給119,因通報即時,替患者爭取送醫時間,在三小時內到院治療,這些都是急性中風發生時搶救治療黃金時間的關鍵。陳世欽觀察,根據他近兩年出勤救護的案例,疑似中風病患的年齡層主要分佈在50歲到70歲;此外,近年中風有年輕化趨勢,他呼籲只要發現自己或家人「怪怪的或意識不清」,應立刻打119求救,切勿輕忽徵兆。今年7月,74歲立委余天驚傳中風,妻子李亞萍透露,她發現余天右手、右腳抬不起來,右眼腫大、兩眼一高一低,快看不見也抓不到東西,立刻送往榮總就醫治療,才穩定病情。不只余天,今年4月至8月短短五個月內,藝人納豆、前副總統連戰與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多位名人接連傳出中風消息震驚國人。每一位中風病人能否恢復,主要關鍵在於第一時間是否辨識出中風徵兆,與通報119後能否迅速送到可處置中風的醫院。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謝榮仁指出,當救護員到場,會以辛辛那提量表做測試,評估患者急性中風可能性,符合評估任何一項,代表中風機會增加,會立刻通報送醫,但實務上救護員判斷還是可能存在差異性。「為了更減少差異性,我們主動與成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討論,希望有更具體或更迅速辨識的量表來評估腦中風。」因此消防局建置E化通報系統時,中風辨識在辛辛那提的基礎下,更加入「洛杉磯運動量表評估指標」(LAMS)。另外,為評估送到能施作動脈血栓移除術的適當醫院,當LAMS評估指標大於5分時,會立刻通報適當醫院。謝榮仁說,綜合兩種腦中風測試量表增加辨識度,救護員依照施測結果於平板點擊對應的項目後,系統會根據量表的總分,自動跑出建議送往的急救責任醫院。此套E化系統可加快EMT判斷時間,也能加強中風辨識精準性,醫院端同步收到通報消息後即可準備,爭取時間。症狀未及時辨識,常錯過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時間。台南市政府消防局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邀請,響應腦中風教育課程,邀請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林典佑、台南新樓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鎮陽等,分享急性中風臨床實務經驗。林典佑表示,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兩種,出血性的治療方式為手術,缺血性的治療方式目前有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和動脈血栓移除術,無論是何種中風,愈早送醫接受治療,預後效果愈好。台南市共有13間醫院可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據衛生局資料,台南地區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成績在全台算名列前茅,約有6%到7%患者可施打到靜脈血栓溶解劑,但還有很大空間可以繼續努力。林典佑說,民眾沒有及時辨識中風徵兆,甚至輕忽症狀,因而延誤送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時間,是目前的治療困境之一,呼籲民眾有任何疑似中風症狀,就應立即撥打119就醫。雙評估表測出中風嚴重程度,直接送往大醫院。而採用辛辛那提+LAMS雙評估表設計的想法為,辛辛那提可辨識出患者有無中風,但測不出中風嚴重性與後續治療方式,加上LAMS評分機制後,更提升第一時間找出大血管中風患者的可能,有機會直接送往成大、安南或永康奇美等三家醫院接受動脈血栓移除術,節省轉院的時間。林典佑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經由EMT加做LAMS評估,送到成大醫院的病患共248位,其中大血管中風的病患判斷準確率達七成,有效引導治療方向,顯示弟兄在到院前救護工作的貢獻有目共睹。謝鎮陽表示,中風病患除了到院前的緊急送醫,到院後如經評估需要轉院治療者,還會啟動「大台南地區急性中風病患轉診系統」,此系統納入所有台南醫院的神經科資訊,確保病患轉院過去,可聯繫到特定醫師。此外,還可將病患的資料跟著轉院,簡化轉診程序搶時間,挽救中風患者的生命與神經功能,甚至還可能翻轉一個家庭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