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急救
共找到
1051
筆 文章
-
-
2022-05-09 新聞.用藥停看聽
維生素K注射引發過敏休克 食藥署今公布修改適應症
國內有民眾施打維生素K注射劑導致過敏性休克死亡個案。食藥署今日公布,該項靜脈輸注「phytomenadione成分」藥品可能有嚴重過敏性反應風險,故修訂適應症僅限兩用途使用。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食藥署在2020年的不良反應通報中,發現有民眾因此發生過敏性休克死亡,於是收集國內外資料,重新評估該成分注射劑型藥品並調整適應症。未來修訂後僅限「預防或治療新生兒維生素K 缺乏性出血」及「預防或治療因維生素K 缺乏或干擾導致之低凝血酶原症」使用,並於111年5月9日公告再評估結果。食藥署要求有許可證持有商應於111年12月31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若醫師開立含phytomenadione成分注射劑型藥品時,審慎評估其用藥的風險及效益,並應密切監測病人是否出現過敏性反應相關症狀及徵兆,並備妥相關急救設備及藥品以備不時之需。另食藥署亦提醒民眾,若於輸注phytomenadione成分藥品期間或輸注完畢後出現任何不適,如皮膚紅疹或發癢、潮紅、嘴唇或舌頭腫脹、腹痛、心跳加快、喉嚨緊縮感、呼吸急促等,請立即告知醫療人員或尋求醫療協助。
-
2022-05-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疫情下的醫病關係與溝通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新冠肺炎下的醫病關係」。一位醫師寄來的文章,引發了這系列。他敘述在疫情嚴峻之下,住院病人缺乏親友的探視,醫師也減少了與家屬的溝通,在這種情形下,一位病人病情急轉直下而喪生。他決定到離醫院有一段距離的病人家鄉,對逝者上香並與家屬見面溝通。作者語重心長地道出,在疫情之下,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較為不便,需要更用心和病人家屬溝通。另一位急診醫師認為新冠肺炎隨著Omicron傳染力轉強,但病情的嚴重度顯然較低,醫療政策不得不擔心,如果大流行之下,所有染疫病人都到大醫院的急診室就診,其他病情嚴重的病人將無法得到他們需要的緊急救治,因而呼籲醫療人員及一般民眾共體時艱,專業人員不要苛責民眾在困苦中的行為,而一般民眾也要體諒非常時期公衛系統及醫療資源的耗竭。照護癲癇病人多年的專科醫師,則應邀分享她多年來為癲癇病人所做的努力,包括「遠距醫療」,如電話、視訊可以同步做互相的溝通,並利用「社群媒體工具」提供病人在緊急時候有一窗口,醫病之間多一個互相連繫的方式。感謝她適時地分享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在照護病人的方法也能與時俱進,給病人品質更好、更安全的照護。近幾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住院病人無法開放親友探病,而照顧者需要採檢確定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才能陪病照護。有些病患因此缺乏親友的探視,甚至沒有家人陪伴住院照顧的病患也較以往常見,有的時候減少了與病人的親屬溝通的機會,所以家屬可能容易產生誤解,或是對病情急轉直下的錯愕及遺憾。兩週前,有位五十歲的中壯年男性,平常從事油漆工程,本身有慢性B型肝炎及嗜酒並肝硬化,因為住院前曾喝酒以及吃大餐,晚上劇烈腹痛、痛到無法入睡而至急診求治,抽血發現胰臟酵素達到急性胰臟炎的程度,電腦斷層檢查也顯示胰臟有發炎以及附近有積液的現象。於是,在清晨住院接受治療。起初,經過止痛以及大量輸液的治療,以及找出胰臟發炎的原因,為酒精以及高三酸甘油脂血症(數值高達1804),疼痛情況有明顯改善,還能自己在病床上滑手機以及使用平板追劇。因為一切事物都能自理,所以就獨自住院,也無家人陪同,只是偶而會打電話跟家人報告目前狀況。過了兩天之後,這位大哥突然覺得胸悶跟呼吸急促,正好有抽血驗胰臟炎48小時後的一些參數(Ranson’s criteria),發現有低血鈣及代謝酸血症(高乳酸血症),胸部X光則有少量的肋膜積水,表示胰臟發炎是比較厲害的情況,可能之後會有一些併發症的產生,也有預後不佳的可能性。因為代謝性酸血症的緣故,又再增加輸液的量,呼吸急促的情況就逐漸趨緩了,也有跟病人說這次胰臟發炎比較危險一點,有狀況要隨時向醫護反應。到了週六,早上查房時,他躺在床上滑手機,一副輕鬆的樣子,進食也沒造成腹部疼痛,我心想下週一應該可以讓他回家休養了。查完房,就一如往常地去門診看診了,下診後就搭公車悠閒地回家。在車上,卻接到護理師打來告知病人突然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降至87%,但換了氧氣面罩之後就上升至正常範圍,當下有交代可照張胸部X光片而如果病況有變化時,先將病人轉至加護病房。回到家沒多久,就接到護理站傳來簡訊,告知病人突然心跳停止被急救30分鐘宣告不治,當下內心感到十分錯愕及傷痛,一位早上還躺在床上輕鬆地滑手機跟我有說有笑的人,現在卻被插管急救而藥石罔效。於是,打電話回護理站詢問急救時的發生經過,是因為突然更加呼吸急促,血氧一直往下掉,胸部X光雙側肺葉都變白,於是要轉入加護病房時,病人還在收拾自己的行李時,突然就失去意識沒了呼吸心跳。於是,當天的值班醫師以及在洗腎室的醫師,全都到病房幫忙急救,但是,最後還是很遺憾地沒能救回這位病患。那晚,我想著一些事情,住院期間沒遇到他的家屬也沒和家屬談及他的病況,他的家人是不是和我一樣對病情的急轉直下感到錯愕?如果我是他的家人,面對突來的親人逝去消息應該會很難過,心中也會有千百個疑問想詢問。於是,打算週一時,家屬到醫院開立死亡證明書時,再找家屬談論病患住院經過的情形。週一早上交代死亡證明開立的診斷後,就前去做檢查了,在做檢查時遲遲沒有等到家屬的前來。於是,中午休息時,打了留在病歷中的家屬電話,與其弟稍微談論了一下,覺得應該還是去跟逝者上香並與家屬見面溝通,會比較可以陳述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到了喪宅,是個傳統的鄉下三合院,有些親朋好友在幫忙折紙蓮花,也圍過來想知道為什麼正值壯年會突然就住院過世,以為我怕因為他們會追究責任而特地來致意的。跟他們說明是因為我覺得有這個義務及責任讓家屬知道他的病況,而且病人與我互動良好也很配合治療,也算是有種特殊的緣分。經過一番解釋之後,家屬也暸解他的罹病過程,對他的猝然不及的離世感到難過,和他一起當油漆工的弟弟早上才接到他的電話說目前狀況穩定,要他及80多歲的老父親不用擔心,沒想到下午就天人永隔了。最後,向逝者上完香後,與家屬道節哀後,其堂叔向我說,今天能親自那麼有誠意來向大家說明,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慮,也感謝住院期間對病人的照顧。要回醫院時,因為來程時對鄉間小路的不熟悉,導航也指引錯的方向,多騎了一大段的路程。於是,病人的堂叔就熱心地騎車在前方導引,一下子就看到醫院的建築了。突然覺得,這真的是一段很純樸的醫病關係,雙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真誠的關懷。也讓我體悟到,在疫情之下,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較為不便,需要更用心去和病人家屬溝通及了解。
-
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縣93歲老婦吐血不治採檢陽 遺體相驗死因出爐 「與確診有關」
嘉義縣水上鄉93歲婦人昨天快篩陽性後,隨即吐血,送醫搶救不治,醫院PCR採檢也呈陽性;檢方下午相驗認定,婦人死因跟本身已胃出血、確診新冠肺炎有關,家屬沒有意見,不再另外解剖複驗。由於無法以行政相驗結案,嘉義地檢署今天下午會同法醫相驗,認為婦人已經確診,加上身體有胃腸道出血情況,疑似兩者引發身體嚴重不適,導致心跳停止死亡,開立死亡證明書,不進一步解剖。嘉縣衛生局指出,婦人罹患糖尿病多年,長期行動不便,病病情控制不佳,由兒子餵食、照料起居,但兒子的同事確診,兒子被匡列親密接觸者,為健康起見,老婦、兒子餵食6日都快篩,呈現陰性,不料7日再度快篩,轉為陽性。衛生局指出,婦人本月3日起開始出現食慾不振,昨天吐血後,送醫急救不治,因家屬在急救時曾告知老婦快篩陽性,到院後院方也PCR採檢確診。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衛福部要求北北基桃專責病房開設3成 醫憂排擠急重症需求
醫療量能吃緊,醫界憂心新冠確診者影響其他急重症醫療需求,但衛福部昨天公告,要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上醫院,皆須開設三成病房作為新冠專責病房,比率之高前所未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疫情高峰期即將到來,「這是最後一戰」,必須把疫情好好守住。柯文哲:將衝擊其他重症病患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這在台灣公衛史上還沒發生過這種事,沒有想像中容易,此舉將衝擊其他重症病患,但一定要在洪峰到來前達成,他呼籲中央鬆綁法規,授權醫院可直接開立解隔單,加速病患出院及周轉率。柯文哲說,防疫病床耗人力很高,不是說徵調三成就剩七成,估計整個醫院戰鬥率不到一半,這時間不是急診的恐怕都不能住院,但也不能叫癌症患者一個月後再來開刀,這很兩難。柯文哲表示,他相信第一線醫護瀕臨崩潰,但比賽還沒開始,現在全台確診數約四萬六千,還會再上升,至少再加一倍,若運氣不好,按照韓國的例子,也可能加到四倍。北市預估病床到十二日全滿,柯文哲宣布,確診者留在家裡,同住家人去住其他親友家,防疫專責旅館要給醫院下轉用。衛福部公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上醫院,須開設三成專責病房,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上醫院,開設二成專責病房,其他縣市急救責任醫院,原核定專責病床全數開放,各醫院應著手醫療營運降載,三日內完成專責病房設置。醫院專責病房占比開設至三成,前所未見。石崇良說,「因為過去從來沒有這麼多病人」,指揮中心昨公布確診病例數已達四點六萬人,預計本周單日恐七萬至八萬。醫事司長劉越萍說,確診人數快速成長,為救治中重症,要求醫院及早準備。石崇良說,本周會邀集急性一般病床五百床以下醫院,依不同層級擬定專責病房比率,目標所有醫院都必須開設專責病房。昨天公告後,醫院即須依病人病情嚴重程度,輕症者安排出院,若非為緊急手術,手術時間延後,優先治療急重症。另外,長照機構住民一旦確診,就地治療,由醫師進入機構看診。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破天荒!4都市專責病房升至3成 為疫情高峰作準備
新冠肺炎疫情即將進入高峰期,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已達4.6萬人,為因應國內疫情高峰期即將到來,衛福部最新公告要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醫院須開設30%專責病房,而這是從來沒有發生的事。衛福部表示,「這是最後一戰」,一定要把疫情好好守住。衛福部最新公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醫院,須開設30%專責病房,專責病房開設至30%,而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上醫院開設20%專責病房,其他縣市急救責任醫院,請將原核定的專責病床全數開放,各醫院應著手醫療營運降載事宜,於3日內完成專責病房設置。醫院專責病房占比開設至30%,這是前所未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因為過去從來沒有這麼多的病人」,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已達4.6萬人,預計明天應該會破5萬人,依此速度下周單日恐有7萬至8萬人,甚至有可能突破10萬人,確診患者高峰期即將到來,為救治中重症患者,醫院是必要提前準備。石崇良說,下周還會邀集急性一般病床500床以下醫院研議,依不同層級醫院情形,擬定專責病房開設比率,目標是所有醫院都必須開設專責病房收治患者,除收治中重症患者外,也必須為院內感染疫情及早準備。今日公告後,醫院依病人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輕症者即安排出院,若非為緊急手術,手術時間可以延後,優先治療急重症患者。至於,提升專責病房比率,會不會排擠到其他重症患者住院治療。石崇良說,當然不希望排擠到,但自從Omicron變異株開始流行後,觀察到一個現象,像是急性心肌梗塞、癌症、敗血症、中風等重症患者,也可能感染到新冠病毒感染,雖然就新冠肺炎可能是輕症,但原本疾病引發重症後,可能合併泌尿道發炎、腹膜炎,此時就必須收治於專責病房。指揮中心今也公布最新住院輕症患者解隔標準,於住院5天後,1次PCR採檢陰性即可解隔,或是5天內,2次PCR採檢陰性也可解隔。石崇良說,如此就能加快醫院病房的流動率,且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等各縣市首長都擔心醫療量能問題,也必須加以解決。此外,為避免影響醫院的醫療量能,現在住在長照機構的民眾,一旦確診後,就是就地治療,由醫師進入長照機構看診,若患者需要口服抗病毒藥物,就直接開立藥物,讓患者服用。「現在已經是最後一戰,一定要把疫情好好守住。」石崇良說,國內本月中旬至月底,將面對疫情高峰期,這是任何一個已經解封的國家的必經之路,若疫情趨緩會或病例數降低,專責病房開設比率將隨時滾動式檢討。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醫院開設專責病房多需3至5天準備期,因應確診人數快速成長,要求醫院及早準備,重症患者就醫權益不會受到影響。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指揮中心應有經過精確運算後,認為有其開設的必要性。
-
2022-05-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20歲懷胎7月孕婦高燒不退 與兒相繼離世 「她僅接種1劑疫苗」
新北市一名20歲孕婦因為高燒不退,在5月4日送至亞東醫院住院,不料該名孕婦因為高燒不退,加上自身免疫力不足,病況急轉直下,在6日突然意識不清,今凌晨傳出孕婦人因為高燒不退已經去世。亞東醫院表示該孕婦僅接種1劑疫苗,肚中胎兒僅懷孕28周,產婦急救同時就對寶寶進行引產,目前尚未確定該孕婦確診日期。該名確診產婦於5月4日下午因為持續高燒住院,亞東醫院給予無孕婦禁忌症的抗病毒藥物與安胎藥物治療,但因為產婦持續高燒身體免疫力不足,仍維持發燒狀態。5月6日早上在病房忽然失去意識,病程變化快速,經婦產科、小兒科與心臟外科醫師共同搶救仍無效。
-
2022-05-07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立志當小鎮醫師 盼落實分級醫療,就近照顧病患健康
「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很早就立志要當小鎮醫生,到醫療資源較貧脊的地區行醫。「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倒一半」的醫療現況存在多年,他大聲疾呼應落實分級醫療,才能從最能貼近民眾的診所和地區醫院就近照顧病患的健康。成立24小時心導管中心在南投偏鄉長大的張克士,曾任台中榮總心臟科醫師,2007年把員林伍倫醫院轉型為員榮醫院,2016年接手員生醫院,整合兩院區的醫療資源,提升員榮醫療體系的服務,成立員林第一家24小時心導管中心,可執行心導管支架、心律不整電燒手術,建立「生命之鏈」急救動線,從急診室、心導管中心到手術室的設備動線在5至30秒內到達,也因快速的搶救機制曾讓心臟已停止跳動9分鐘的病患活過來,並康復回到工作崗位。禮聘好醫師下鄉服務張克士說,他不惜成本引進先進醫療設備、禮聘醫師下鄉服務,目前員榮醫院是中部地區唯一會做心律不整電燒手術的地區醫院,也從北部請來胃食道逆流賁門緊縮術熱凝療法的吳文傑醫師,成立胃食道逆流中心,連知名藝人病患都慕名看診,紐西蘭的醫師來學治療胃食道逆流新技術。員榮醫療團隊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精神,在神經修復、傷口整合性治療等都投注很多心力,以往糖尿病患可能因傷口難癒合需截肢,但員榮盡其所能救回病患的四肢,例如心臟科先打通腳的血管,再結合高壓氧、震波治療等;腦中風也結合神經科、復健科、中醫、高壓氧、靜脈雷射等整合性治療。「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張克士有很多病患是從年輕讓他看到老,甚至全家都讓他看診,還有一位從北部來看診的老太太,每次兒孫都會陪著她來看診,都讓他非常感動。多次到柬埔寨、蒙古義診曾拿下「台灣醫療貢獻獎」的張克士,除了常帶著員榮團隊參與公益活動,更多次到柬埔寨 、蒙古等地義診,甚至在疫情期間啟動5G智慧眼鏡跨海協助蒙古醫師遠距診療及教學,也非常注重員榮醫療體系員工福利,包括提升薪資、績效獎金、生育津貼等,增聘超額人力,讓醫護不超時加班,能有充足休息時間,避免血汗醫護,才能對病人有更完善的照護。張克士養生祕訣/隨機運動 唱歌、吹口哨紓壓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是心臟科名醫,但因長期做超音波、手術時穿鉛衣造成肩背受傷,曾經門診看到半夜近兩點,「醫師身心負荷都很大」,他認為,一定要養成隨機運動、適當飲食及找空檔紓壓的生活習慣。「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張克士說,不是老爸有糖尿病,就代表你也會有糖尿病,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調整,就可以減緩遺傳疾病的威脅。張克士的養生遵循中庸之道,不吃過冷或過熱食物,不喝咖啡和茶,只喝白開水,飲食採「總量管制」,吃飯從低升糖指數食物吃起,先吃菜、喝湯,再吃蛋白質食物,細嚼慢嚥,避免讓胰島素暴衝,就不會堆積脂肪而不易胖。國防醫學院畢業的張克士,從學生時代就被嚴格訓練體能,愛運動的他拉單槓可以連續拉15下以上,伏地挺身做40、50下,但因長期幫病人做心臟超音波,做心導管須穿十公斤鉛衣,造成肩和背產生鈣化性肌腱炎。後來靠做伸展運動、鍛鍊核心肌群,還有隨機運動,才改善狀況。張克士提醒大家,要替自己製造機會運動,他在辦公室常會起身走走,經常不搭電梯改走樓梯。喜歡隨機學習、隨機紓壓的他,會利用開車時在車內唱歌、吹口哨,他笑說「吹口哨是很好的腹式呼吸運動」。「每個生命片斷都是在享受自我實現」,張克士說,心靈的滿足非常重要,每個階段性的任務實現了,他就覺得很滿足,現在雪中送炭做公益,像幫助學生給獎學金,看到學生寫的卡片,或治好病人的病,看到病人的笑容,都讓他很快樂。張克士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心臟科、急救加護、重症醫學●現職:員榮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員榮醫院及員生院區總院長●學歷: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EMBA)碩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前台中榮總心臟內科、急診部主治醫師、前台灣醫院協會監事會主席、行政院退輔會榮光獎章得獎人、台灣醫療貢獻獎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
-
2022-05-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確診孕婦高燒不退突昏迷 腹中胎兒搶救仍不治
新北市一名孕婦因為高燒不退,在5月4日送至亞東醫院住院,不料該名孕婦因為高燒不退,加上自身免疫力不足,病況急轉直下,在6日突然意識不清,院方緊急搶救,但腹中胎兒仍急救無效。亞東醫院表示,該名婦人還在病房治療中。亞東醫院表示,該名確診產婦於5月4日下午因為持續高燒住院,給予無孕婦禁忌症的抗病毒藥物與安胎藥物治療,但因為產婦持續高燒身體免疫力不足,仍維持發燒狀態。5月6日早上在病房忽然失去意識,病程變化快速,經婦產科、小兒科與心臟外科醫師共同搶救仍無效。
-
2022-05-0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5月6日疫情整理包/本土破3.6萬例!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今確診 屏東只剩這鄉鎮未爆確診
近期本土疫情升溫、多點爆發,各地也陸續傳出確診。《聯合新聞網》為讀者快速整理本日台灣疫情重點。本土破3.6萬例、死亡10例 中重症87例皆創新高國內新增3萬62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6168例本土個案及45例境外移入,有2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0例死亡。其中本土案例及死亡創新高。more...全台確診學生數累計破3萬 22縣市1958校停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教育部今(5/6)傍晚公布學生確診案例統計表,各級學校確診人數合計已達3萬2193例,突破3萬例,且相較昨日再增加4186例,22個縣市中則有1958校停課。more...過了這個峰北市確診數才會降 柯文哲預測在「這時段」發生台北市今新增本土7716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柯文哲預測台北市的洪峰在5月16日至5月23日那一周,過了這個峰,確診才會降下去。但柯說,只知道時間在這範圍,多高不知道。more...新北昨篩愈6千人 陽性率逼近7成新北市今新增確診1萬2066人、居隔列管4萬1291人、居家照護3萬6025人,除了居隔確診等數字不斷攀升,陽性率也是一路往上走,今年4月1日篩檢人數2794人,其中僅27人陽性反應,陽性率0.97%、期間陽性率不斷攀升,直至本月4日篩檢6237人,陽性4284人、陽性率68.69%逼近7成。more...竹市+348 國三生會考前暫停實體課程5日新竹市今新增348名確診個案,市府衛生局指出,今年以來已累積1974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的確診者有49人;「採居家照護之確診者」共1084人;另有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者共190人。more...竹縣+577遍布13鄉鎮市 開設4處免費篩檢站全台今天確診新增3萬6千多例,其中新竹縣新增577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竹縣府下午指出,6成4為無症狀者,輕症者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症狀,確診者年齡分布在0到95歲,主要為18到64歲青壯年約占76%,12歲以下71人、65歲以上35人。more...苗縣+255 居家照護確診人數累計破千苗栗縣今天新增255例,分布在16個鄉鎮,其中竹南72例、頭份63例、苗栗36例、後龍21例、通霄15例、公館10例,其餘鄉鎮個位數,全縣居家照護確診人數已破千,達到1069人。衛生局表示,指揮中心將配發口服抗病毒藥到地方,衛生局收到藥物後,會和居家醫療照護團隊合作,讓居家照護確診者獲藥物治療。more...台中確診+1890 熱點足跡含7處市場、2家KTV台中今新增1890例確診,台中市政府公布10處確診者處熱點足跡,包括7處市場、夜市,及2處KTV入列。台中市衛生局提醒市民,外出落實防疫規定,戴好口罩、維持安全距離。more...在小吃部唱歌聊天不戴口罩 南投四大鄉鎮近百人中鏢民眾在小吃部唱歌、聊天、不戴口罩,成為南投縣近來疫情蔓延的主因,家庭群聚感染一天就增加了52例,南投衛生局表示,縣內今日確診個案共計138例,截至目前南投縣累計確診782例,目前居家隔離人數674例,居家照護人數496例,今日已解除隔離人數316例。more...嘉市確診+99 持續加強公共場域清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全國本土新增36168例,嘉義市新增99例確診個案,包含12歲以下15例,12~64歲 63例,65歲以上21例。市府說明,56例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於居家隔離期間陰轉陽或匡列居隔採檢PCR陽性;3例曾接觸外縣市確診者;36例因有症狀就醫採檢PCR陽性、4例無症狀自行快篩。嘉義市目前居隔1923人,解隔59人,輕症居家照護人數346人。more...高雄確診+1694 陳其邁:社區風險增加高雄染疫人數急速上升,今天來到1737例,外縣市43例,所以高雄市為1694例本土。市長陳其邁說,繼上波外縣市移動外,現在進入第二波、第三波的社區傳播,因症就醫比例增加,社區風險增加;北部疫情續升,台中、高雄也漸落後8天到9天,提醒大家注意。more...唯一淨土 屏東縣32鄉鎮市全淪陷只剩這裡未爆確診屏東縣今天新增431例新冠本土確診個案,累計確診已達2931例,預計明天累計確診數就飆破3千大關。今確診案分布在屏東32個鄉鎮市,連離島琉球及山地原住民鄉都有確診,僅枋山鄉未傳確診。more...澎湖+31校園染疫風暴擴大 全縣20校53班學生停課澎湖縣今天新增31起新冠肺炎陽性確診案件,澎湖縣府指出,31人皆輕症,不過其中7例是學生,幼兒園及托嬰中心都有幼童染疫,澎湖科大、石泉國小實施線上教學,共有20校53班停課。more...金門確診+13 有一8旬嬤輕症轉中症住進加護病房金門今日新增13名確診者,確診累計139例,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目前收治中的54例,有1例從輕症轉為中症,目前住進加護病房,該案為80多歲長者,因有慢性病史、血氧濃度略低於標準值,為高風險群,經醫師評估後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中。more...基隆+1427 林右昌呼籲:不一定要特別在母親節回家聚會基隆市今天新增確診人數1427例,市長林右昌表示,這星期就是母親節,做好防疫就是珍愛媽媽最好的表現,往年母親節他都會跟家人回父母家陪他們吃飯,但今年他和弟弟妹妹商量,考量他父母親年紀已大,就不一定要特別在這天回家聚會。more...台東文健站長者傳確診 官員竟要照服員穿雨衣快篩台東縣今新增169例確診個案,其中部落文化健康站傳群聚感染,照服員嚇得求助原民處提供防護衣,未料,官員卻建議戴護目鏡、穿雨衣或拋棄式手套給長者快篩,讓照服員傻眼。原民處回應表示,「共體時艱」。more...基隆市首位局處首長染疫 文化局長陳靜萍今確診基隆市今天新增1427例確診個案,也傳出首位市府局處首長確診,文化局長陳靜萍今天在臉書說自己確診了,她說,昨天深夜還在想母親節要買什麼回家陪媽媽吃,沒想到今早就確診,「疫情人生果然跟人生走馬燈一樣,不斷地試煉著我們。」more...總統府確診再+3 與府方官員並無接觸史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總統府新增3名確診案例,2名為總統府員工,1名為總統警衛室駕駛。more...新北某國小老師遭爆瞞確診 跑朋友家打麻將喝酒跑攤新北市某國小教師被友人爆料,4月25日PCR陽性,卻疑似隱匿疫情,跑去朋友家打麻將,害朋友確診外,隔離期未滿又跑出去喝酒跑攤。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已針對該案調查,若查證屬實,可依法最高開罰200萬。more...蘭嶼綠島疫情升溫 目前醫療量能尚足夠台東離島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升溫,從4月底至今,蘭嶼累計27例、綠島32例,包括3個月、8個月嬰兒;台東縣衛生局表示,目前離島醫療量能尚足夠。more...台中法院列確診熱點 台中地檢今也傳2書記官快篩陽性疫情嚴峻,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台中市今病例達1890例,繼台中市府日前將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列為確診足跡熱點,鄰近的台中地檢署今也傳出有2名書記官快篩陽性,檢方先請2人至醫院做PCR採檢,同時對周圍辦公室清消,但因尚未列案號,後續匡列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more...宜蘭監獄19受刑人、3幼童染疫 金六結逾10名新兵快篩陽宜蘭監獄近期出現19名受刑人確診,另有3名陪同入間的幼童染疫;陸軍六軍團金六結新兵訓練中心則有10多位新兵快篩陽性,因來自外縣市,經軍方安排返家。more...議員林世宗確診 北市議員染疫第8人疫情延燒,台北市議會今再傳議員確診,士林、北投區的民進黨市議員林世宗,昨天PCR確診,他說,一點咳嗽、流鼻水等,昨天柯文哲赴議員專案報告,他沒有出席質詢。more...死亡10例創今年新高!30多歲獨居男昏迷亡、小學男童也重症國內今日新增87例中重症個案,有11例中症及76例重症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需注意的是有一名30多歲男性,本身有泌尿道結石,在家中獨居昏迷,送醫急救無效死亡。more...2歲多女童隨母入監染疫 宜蘭監獄累計3幼童確診宜蘭監獄昨天傳出幼童確診,2間舍房共4名幼童,先是2歲多女童發燒快篩陽性,送醫採檢確診,另名1歲男嬰也出現症狀送醫、PCR陽性,今天再有1童確診,3人均已收治負壓隔離病房。more...高雄市議員黃捷曬「兩條線」:歹勢,我可能也確診了南部疫情也逐步升溫,高雄市議會截至目前尚未有議員傳出確診新冠肺炎,不過今早議員黃捷公布她的快篩結果出現兩條線,並說「歹勢,我可能也確診了!」。more...蔡壁如快篩陽性 自曝病狀:喉嚨些微癢癢的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今在臉書透露,昨天開始辦公室就因為有辦公室同仁確診,開始3+4自主隔離,今天早上她再次快篩時,出現了「2條線」,「很確定的是,我知道我應該是確診了」。more...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死亡10例創新高!30多歲獨居男昏迷亡、小學男童也重症
國內今日新增87例中重症個案,有11例中症及76例重症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需注意的是有一名30多歲男性,本身有泌尿道結石,在家中獨居昏迷,送醫急救無效死亡。該名男性年紀輕僅30多歲,沒打過疫苗,是被其他人發現在家中昏迷不醒,急救無效且採檢陽性,死因急性呼吸衰竭跟新冠病毒感染,昏迷不醒原因是什麼要釐清。另外今日新增10例死亡個案,年齡30-90多歲,為六女四男,其中三人沒打疫苗,三人打過兩劑疫苗,四人打過三劑疫苗,皆具有慢性病史,其中年長80歲以上的共七人,皆合併新冠感染出現呼吸衰竭。羅一鈞表示,有一位個案為90多歲女性,其死因是跌倒,引起硬腦膜下出血,還有一位80多歲女性,為心肌梗塞急救無效死亡,雖然都驗出確診,但可能不是主要死因。其中不少個案有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病程中皆有用到氧氣鼻管或面罩,但沒插管或使用呼吸器。今日新增11例重症個案,有6例死亡,另外重症5例中,一位小於10歲的小學男童,沒打疫苗,本身有心臟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染疫後出現呼吸窘迫,目前仍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治療。羅一鈞指出,過去也公布過未滿一歲的重症小朋友,目前情況略有改善,請大家放心。今年截至五月五日, 本土累計有20萬6134例個案,其中輕症占99.74%,中症占0.23%,重症占0.03%。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隨每天個案數多,中重症人數也增加,但比例並沒有一下子往上升。
-
2022-05-06 新聞.元氣新聞
低血鉀精準醫療 三總3創新獲獎
「低血鉀症」最常見電解質異常,若未及時診斷治療,輕則併發肢體癱瘓,嚴重時可能產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與呼吸衰竭。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團隊研究近30年,今年以「低血鉀精準化醫療」3大創新,榮獲第24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金獎暨SNQ國家品質標章。由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腎臟內科教授林石化領軍的腎臟內科低血鉀團隊,以「低血鉀精準化醫療:從臨床到基因與人工智慧醫療」主題,切入診斷、治療、監測等面向,整合跨領域技術,快速精確地鑑別低血鉀的成因,即時掌握病況與數值的變化,提升治療與照護品質。3大創新方法,包括新研發的「單次尿液生化鑑別方法」,有別於收集24小時尿液的傳統方式,改採單次尿液分析,在2至4小時內,依據尿液的鈉、鉀、氯及肌酸酐等數值,即能快速做出分析與判定。低血鉀症中,最難辨明的遺傳性腎小管病患,基因檢測需耗費數月時間,才能獲得初步結論,往往導致病患治療遲延。三總團隊發現,台灣「吉特曼氏症」的帶原率非常高,因此針對台灣人「常見22個突變熱點製作篩檢盤」,僅需3步驟、4小時,就能獲取報告及早診治,大幅縮短檢測時間。三總團隊首創「人工智慧輔助心電圖」,簡化低血鉀的監測流程,免除病患多次抽血的不適,大幅縮短等候報告時間,僅需將心電圖上傳,15秒內即可獲得血鉀濃度的預測數值,病例用全球首創的警示系統,傳送到醫師手機和醫院資訊系統,醫師可做及時診療參考。人工智慧輔助心電圖技術,已取得台灣專利,美國專利在申請中,團隊也將該技術推廣至分院及北市緊急救護系統。另持續發展穿戴式心電圖裝置的人工智慧輔助判讀,以提供更多、更即時、更準確的監測服務。
-
2022-05-05 該看哪科.兒科
台大攜手高端研發疫苗成功 2月嬰免受腸病毒重症威脅
腸病毒1998年起在台灣周期性流行,以腸病毒71型最兇猛,重症幼兒即便倖免於死也會留下嚴重後遺症,又因無疫苗可打,動輒停課,家長苦不堪言。台大醫院今召開記者會,宣布與越南巴斯德研究所、高端疫苗的合作,已走完18年研發歷程的最後一哩路。研究證實首支根據台灣病毒株、由台灣設計並做完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腸病毒71型疫苗EV71vac」,給兩個月至6歲以下幼兒接種後,連輕症都可預防,保護力高達96.8%。此研究獲得頂尖期刊《刺胳針》刊登和高度肯定,認為對世界防疫做出極大貢獻。計畫主持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這支疫苗是針對重症率最高且周期性流行的腸病毒71型,根據台灣本土病毒株設計的蛋白質疫苗。預計最快今年底可拿到台灣的許可證,剛開始會先在自費市場,未來目標是融入現行兒童疫苗接種計畫,甚至做出多合一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保護力極高,疫苗組無人感染,連輕症都沒有,因此可預期全面接種後,就算無法完全根除腸病毒傳播,也有幾位讓幼兒免於重症威脅。「1998年那一年,就有幾十萬名孩子感染,400多人重症,78人死亡。」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說,當時她是菜鳥主治醫師也是新手媽媽,看到許多幼兒忽然心肺衰竭、肺水腫、急救無效死亡。她也看到許多孩子被救起來,卻傷到腦幹和運動神經,需要氣切、用呼吸器、鼻胃管,還有類似小兒麻痺症候群的手腳無力。張鑾英後來致力於腸病毒的研究,發現腸病毒傳染力超強,只要病毒進入家庭,孩子被傳染的機率高達8、9成,大人雖然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率也有3、4成。要對付這麼會傳的病毒,光是靠勤洗手,效果很有限,「手都快洗爛了,還是會感染」,唯有疫苗能夠將戰線拉到預防面,達成預防勝於治療的理想。黃立民表示,腸病毒主要於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寮國、菲律賓等亞洲流行,中國有三支腸病毒疫苗已經上市,是月齡6月以上的孩子才能打,保護效果有90%以上,三篇研究在2013年左右受到《刺胳針》、《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載。這次《刺胳針》高度肯定台灣的研發成果,因為臨床試驗年齡降低到月齡2個月,符合絕大多數兒童疫苗的接種時程,而且實驗組寶寶一個都沒生病。至於安全性分析,黃立民指出,因為是蛋白質疫苗,只用簡單鋁鹽當佐劑,多數不良反應為輕度或中度,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23.2%、躁動不安19.3%和發燒19.1%,安慰劑組則分別為23.8%、16.4%、18.8%。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中國核准的三種疫苗還沒有被廣泛應用,台灣研究成果將適用年齡再下修,有重大的貢獻。這是產學合作的重要範例,證明台灣有能力從最早期做到第三期臨床試驗,做出重要的疫苗,希望早日獲得核准,應用在所有嬰幼兒身上。
-
2022-05-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4歲女染疫亡…醫警告:Omicron沒想像友善 年輕人3症狀是危險徵兆
國內昨天新增五例確診死亡個案,其中一名年僅廿四歲女性,曾打過三劑BNT疫苗,好友形容她確診前「活蹦亂跳」,怎料短短六天卻引發重症死亡。專家指出,Omicron並沒有想像中友善,施打疫苗能防九成重症,但還是有一成機率,「與病毒共存沒有想像中簡單」。「曾經說好要當我婚禮的伴娘,竟然就離開了我的生命中,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一名網友於Dcard論壇發文表示,自己和閨密到上月廿五日還聊天互動,五月三日卻接獲她離世訊息,原因是確診重症引起併發症,讓她難以接受,也呼籲大家要珍惜身邊親友,愛要及時。指揮中心昨證實新增五例死亡個案之一即是這名廿多歲女性。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案是五月一日公布的重症個案,無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BNT,四月廿六日發燒、腹瀉,當日快篩陽性,赴急診PCR採檢陽性,居家照護。該案四月廿九日腹瀉未改善,一一九送急診,發現血壓不穩,經插管急救,有使用呼吸器及瑞德西韋、免疫調節劑、類固醇、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五月一日出現心室顫動,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重器官衰竭,後續經血液培養排除細菌感染的可能。確診母數愈大此類個案會再出現 與病毒共存並非簡單的事感染科專家、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直言,新冠病毒不是感冒病毒,仍有可能引發重症;施打BNT疫苗可預防九成重症機率,但仍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機率引發重症。他說,雖然大多是老年人、免疫力較差者容易重症,但並不代表其他年齡層沒有,尤其當確診母數愈大,此類個案一定會再出現。「Omicron不是想像中友善,你以為他是溫馴小狗,還是會咬你。」邱政洵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引起心肌炎或血栓,此個案曾出現心室顫動,可能是心臟發炎,但要確認死因才能做說明。若要與病毒共存,必須注意老年人等重症高危險族群,其他年輕族群若出現呼吸喘、神智變化及高燒不退等危險徵兆,仍然要提高警覺。邱政洵憂心,現在醫療端非常緊繃,屆時若單日確診十萬甚至廿萬人,「醫療一定會崩潰」,他呼籲中央應思考在現有架構下,如何更有效率輕症分流、降轉患者,「若有新作法,現在就要啟動,不要等到單日確診十萬人才做。」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4歲女打3劑重症亡 陳時中估疫情520達高峰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再創新高,昨天新增兩萬八四二○例本土個案並新增五例死亡,其中一例死亡個案為施打三劑疫苗、日前公布為重症的廿四歲女性;新增個案中有七十七例中、重症個案,也創疫情以來新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高峰應落在五月廿日左右,近日將公布居家隔離對象優先適用快篩陽性視為確診,也將討論取消電子圍籬事宜。最快中旬 篩陽視同確診陳時中表示,過去採用匡列隔離、電子圍籬加上罰則,如今疫情進入一定規模,行政速度跟不上,已失去效果,這兩天會跟地方政府談;這是繼四月廿八日宣布簡訊實聯制退場後,另一個退場的防疫政策。居家隔離、檢疫者實施「快篩陽」並經醫師審核即認定確診的措施,最快五月中旬登場。六月起視疫苗接種情況,規畫讓接種三劑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得免除居家隔離。因應醫療量能吃緊,指揮中心昨天也公布輕重症分流新規定,上修輕症、無症狀感染者收治於醫院的年齡至八十歲,住院天數以五天為原則。另外,指揮中心這幾天陸續下放輝瑞抗病毒口服藥物,今將配發兩萬人份至全台五十七家核心藥局,並將說明詳細的領藥條件和流程。五月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累計發送六萬多人,回填三萬多人。昨起健保快易通App連結疾管署系統,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查看PCR檢測結果若是陽性,可直接點選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連結填寫資料,縮短接觸者資料蒐集時效。疫情海嘯來襲,新北個案首度破萬,達一萬○一五一例;台北五五三八例,桃園四八一四例,台中一六八○例,高雄一○二一例,二○二○年至今本土加境外病例數,累計已逾廿萬。昨中症增七十二人、重症增五人,另有五例死亡,包括四例七十歲以上的二男二女,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多有慢性疾病;另一例為日前公布為重症的廿四歲女性,該名個案無慢性病,曾接種三劑BNT疫苗,四月廿六日發燒腹瀉、廿九日腹瀉未改善送急診,診斷為敗血症,五月一日心室顫動,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器官衰竭。在野轟下台 陳時中靜默陳時中昨天上午出席立院委員會,媒體提問在野黨批評陳時中防疫失守,應該下台,陳時中靜默八秒後回「已經下台了就沒有回應」,下午記者會再度被問到「已經下台」是什麼意思?陳說「如果下台了,問題我就不用回答了」。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確診父帶發燒兒在急診室外待檢逾6小時 高榮這麼說
高雄一名自稱確診的民眾上臉書爆料公社貼文,指小孩3日高燒、喘咳、全身疼痛,搭救護車就醫,等待做PCR時被放在沒有防護隔離的區域!由於他將躺在急診室外地上的照片PO網,引發熱議,市長陳其邁今午被問及此事,表示會找醫院了解,高雄榮總則說,病人判為輕症,可居家照護,但不符住院條件的他堅持住院不成,即躺在地上,幾經勸導直至晚間才離開醫院。林姓男子PO文,指自己確診兩天後,兒子3日也出現症狀,打1922及衛生局專線不通,改打119派車送醫。到院時有告知孩子不舒服且需做PCR檢測,但醫護把他們和其他要做PCR的人放在沒有防護隔離的地方等。他和小孩在極度不適的情況下在醫院外面待到晚上6點半!林寫下「我希望父母官能夠重視榮總目前的處置,把有症狀的確診患者分流處置,不是消極的跟來檢測PCR無症狀的人一起放在戶外區群聚」、「我打了3劑都一樣感染,我們真的非常需要人幫助,醫院的態度讓我們覺得很心寒。」高雄榮總醫療副院長陳金順下午出面表示,院方4月20日起,率先規定除急救個案外,其餘病患需排除確診才可進到院內,否則需在戶外診察。林姓男子1日快篩陽性後,到醫院採檢PCR確診,2、3日主訴身體不適,堅持請119送醫。但急診評估血氧飽和良好、生命徵象穩定,X光也無肺炎,但3日就診時,在急診室外喧鬧,並在確診區與候診採檢區來回穿梭,不聽勸導、並躺在地上。陳表示,林先生12歲孩子3日上午發燒,經119送至榮總治療採檢後離院,下午再由父親陪同就醫,經醫師診治,父子都是輕症,不符住院條件。高雄市衛生局表示,這個案已歷時三天,在高榮篩檢站採檢完不肯離開,衛生局會進一步了解高榮與父子間處置狀況。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77創新高 20多歲女亡 指揮中心:網路所傳個案
疫情海嘯來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中重症患者也急速增加。今天新增77例中重症個案,創這波疫情以來新高,另有五例死亡個案,其中一例為日前公布重症的20多歲女性,因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器官衰竭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77例中重症中,中症新增72人,累計329人,占0.22%、重症新增五人,另有一名日前中症轉重症死亡的80多歲個案,累計48人,占0.03%。一名網友在論壇發文表示,自己一名很好的女生朋友,年僅24歲,到4月25日都有互相聊天,但卻突然在5月3日接到她離世的訊息,原因是「確診重症引起併發症」。指揮中心證實,該名個案即為今天公布的五例死亡個案之一,也是日前公布的重症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名個案無慢性病,曾接種三劑BNT疫苗,4月26日開始發燒腹瀉,當天使用家用快篩陽性,赴醫院急診PCR採檢陽性,採居家照護。但29日腹瀉未改善,119送急診,發現血壓不穩為敗血症,插管急救,使用瑞德西韋、免疫調節劑、類固醇等藥物治療,5月1日出現心室顫動執行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器官衰竭。不過羅一鈞表示,後來血液培養認為沒有細菌感染現象。其餘四例死亡個案分別為90多歲男性、80多歲女性、70多歲女性、70多歲女性,皆屬重度感染個案,本身有慢性疾病。其中一名80多歲女性為中症轉重症死亡,使用氧氣面罩、未插管也未使用呼吸器。羅一鈞表示,這些長者多為安寧照護個案,因此未多做太多急救。另外,新增72例中症個案,未接種疫苗者共25例、接種一劑這8例、兩劑者11例、三劑者28例。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療崩壞禁公開?醫師聲援一線遭檢舉:到底有多怕知道
新冠疫情導致醫療量能緊繃,北市聯醫急診室仍頻傳湧入大量快篩陽及輕症患者,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時常鼓勵、聲援疲於奔命的醫護人員,公開第一線實際情況,卻慘遭檢舉、投訴,讓蘇一峰不解,到底多怕民眾知道第一線狀況?北市聯醫和平院區急診室護理師昨表示,大量快篩陽及輕症患者塞爆急診室,導致一名OHCA病患無人急救而死亡,而蘇一峰先是透露,昨日半夜11時仍有許多民眾在淒風苦雨中等待一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報告,醫護早已累透了。晚間再表示,難怪昨天半夜凌晨和平急診請求協助,想要轉2個重症病人過來ICU,直言大家辛苦了,戰場上的士兵哪有不挨子彈,越是英勇的士兵越是傷痕累累。蘇一峰今在臉書上傳一張台北市政府單一陳情系統陳情案件紀錄表,內容指出,蘇一峰身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近期常接受媒體訪問,甚至將院區民眾就醫、篩檢動態公諸於社群網站及媒體,質疑公務機關所屬員工接受媒體採訪的規範、將民眾就醫、篩檢動態公諸於社群網站及媒體有侵犯及違反醫師對病患動態或個資保護行為。「現在到底是多怕民眾知道第一線狀況」,對於自己遭到投訴檢舉,蘇一峰表示,居然膽小到匿名去投訴,要求不能再分享第一線醫療崩壞的情況、不要分享民眾大排長龍辛苦的樣子、不要分享醫護人員的辛勞、不要發表第一線醫護的個人意見。蘇一峰不解表示,到底在害怕什麼,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讓你不舒服嗎?同時也好奇自己會不會被罰;北市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則留言表示,公文回覆直接寫「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就可以了。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忙翻 急診室病患無人救
疫情導致醫療量能緊繃,連限制「快篩陽性才能PCR」也無法解決問題。北市一名OHCA病患被送抵醫院,因醫護全投入在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無人急救而死亡;新北一名一歲幼童等了一小時才輪到看診,但已轉為重症。雙北護理師反映急診室現況,呼籲政府正視醫護人力並調整防疫政策。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透露,半夜十一點仍有許多民眾在淒風苦雨中等待一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報告,醫護早已累透了;忠孝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也說,開放與病毒共存是全球趨勢,但台灣恐怕還沒準備好,民眾一窩蜂擠爆急診心態、壓榨醫療人員缺乏緩衝備載的健保制度,都讓台灣永遠無法真正做好準備。北市聯醫工會也指出,真的不希望再發生因民眾恐慌性及政府政策錯誤所造成的各種遺憾,第一線醫護看盡太多因政策錯誤而死的病患、太多被到處踢的人球事件,醫護身心俱疲,但對民眾、體制、政府卻無能為力。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染疫人數暴增,可預期重症個案變多,目前許多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急重症醫護人力明顯不足,建議加強前端篩檢及分流,指揮中心適時調整輕症隔離規定,讓想回到醫院共赴戰役的確診同仁早點回到戰場。「身為護理師,有必要將這血淋淋急診現場告訴大家…」北市聯醫一名急診護理師指出,五月一日快篩陽性病患塞爆急診,急診僅檢傷及一名護理師處理一般病患,此時通報OHCA病患,只有一名護理師可急救,醫生也淹沒在快篩陽性病人中,沒有醫師即時診治,病人過世了。這名護理師說,每天八小時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一百多人,醫護人力不斷因確診、隔離而縮減,除增加自身染疫風險,也癱瘓整個緊急醫療網;緊急醫療系統崩盤的結果,就是重症病人包含OHCA、腦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創傷等病患無人可救、無人可醫,「急診現狀就是如此」。護理師呼籲民眾不要因恐慌、輕症占用緊急醫療資源,把急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也希望政府重視醫護人力不足問題,調整防疫政策,不要拿重症病患的醫療品質及醫護人員的安全當籌碼。亞東醫院一名急診護理師也說,一名一歲幼童因父母皆是陽性個案,被引導到陽性個案等候掛號區,前面還有五十多名快篩陽性病人,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看到診,此時呼叫幼童已沒反應,給予疼痛刺激後才有輕微哭聲,緊急送進重症區。護理師說,急診醫護只有六人,掛號、問診、看診、開藥、治療、採檢都需時間,並非有症狀不能就醫,只是希望輕症患者能把急診資源留給重症病人,若自行快篩陽性,症狀只是輕微流鼻水、咳嗽、喉嚨搔癢、輕微發燒疲倦感,請先在家自行隔離,待早上再至疫病門診掛號看診;快篩陽性想做PCR,可利用社區篩檢站或掛號。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單日五死個案有共通點 一表看長者疫苗接種後段班縣市有哪些
篩陽及輕症吃掉醫護人力 醫療量能拉警報國內昨日新增二萬三一○二例本土個案,其中廿五例為中重症個案,另新增五例死亡,均未接種過疫苗。單日新增染疫及死亡人數創下新高,確診數比前天多三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速度不算特別快,疫情仍在緩步上升階段,並未看到高峰期提前抵達跡象。五死亡個案均未接種疫苗新增廿五例中重症個案包含十八例中症、七例重症,本波疫情累計十二點四萬人確診,其中中重症個案已達三百例。另增五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疫苗,且各自合併糖尿病、中風等慢性疾病,死因分別為合併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癲癇等,累計廿三例死亡個案中十二人未曾接種疫苗,四人打過一劑、五人打過二劑,打過三劑者僅兩人。入境檢疫將縮短為七加七昨新增卅七例境外移入個案,由於本土個案已遠多於境外移入,陳時中宣布自五月九日零時起,放寬入境檢疫措施,檢疫規定從「十加七」縮短為「七加七」,屆時入境旅客只需七天居家檢疫、七天自主健康管理即可,檢疫地點維持以自宅或親友住所,以「一人一戶」為原則。如不符合檢疫條件,須入住防疫旅館完成七天檢疫。打三劑及快篩擬取代居隔外傳指揮中心將於六月起以「打滿三劑及快篩」取代居家隔離。陳時中說,確實有這類相關規畫,未來將視疫苗接種率、自然感染率及第二劑有效保護力,加上NPI(非藥物介入措施)防護,適當開放,不過,放寬口罩措施將比其他生活限制來得慢一些。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導致醫療量能緊繃,排隊人潮不斷,引發民怨。台北市一名OHCA病患送抵醫院時,因為醫師淹沒在快篩病人中,只有一名護理師可急救,不幸往生。幼童等到看診已轉為重症新北市一名一歲幼童到院,但因前面還有五十多名快篩陽性病人,等了一小時才輪到看診,已轉為重症。醫護呼籲政府正視醫護人力,並調整防疫政策。陳時中表示,將讓基層診所加入PCR採檢行業,目前至少三百家耳鼻喉科診所響應此措施。指揮中心近日也兩度要求五百床以上的急救責任醫院加開專責床位,收治中度及重症感染者。未到高峰專責病床幾全滿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疫情還沒到高峰,但專責病床幾乎全滿,除了加開專責病床,雙北各大醫院均要降載醫療量能,暫停非緊急醫療。
-
2022-05-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專責床加碼到兩成 醫籲大醫院降載、中小醫院分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周五發文要求500床以上的急救責任醫院,3天內開出15%的病床作為專責病床。各院昨天剛整備完,今天又被通知要3天內(5月6日前)加碼到20%,醫學中心及準醫學中心還開出20床專責加護病床。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現在單日新增2萬多人確診,剛開出來的15%專責病床就已98%滿了,面對可能單日5萬人以上確診的高峰,除了加開專責,呼籲雙北大醫院都要降載、暫停非緊急醫療,也要考慮讓中小型醫院幫忙分擔輕、中症以下的病人。洪子仁表示,醫院床位是用平時醫療需求算的,平時大醫院已經一床難求,現在加上新興傳染的中重症病人,已經擠爆了,呼籲這段期間民眾健檢、美容、選擇性手術等非緊急醫療,都盡量不要來大醫院。洪子仁表示,目前連新冠輕症都擠到醫學中心,希望主管機關盡快讓全台灣兩萬多家基層診所開始照顧輕症病人。另外,Omicron特性是輕症化,很多中症病人只需一點氧氣輔助加上用藥,幾天就會好轉,照顧強度並沒有之前Delta變異株這麼高,希望能力可及的中小型醫院也幫忙收治。今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從目前報表看來只有,三成住院病人依照分流收治,其餘七成住院病人都是介於1到74歲,「希望各院確實依照分流規定收治,加速不符收治條件者出院。」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醫院不會刻意去收很輕的病人,都是醫師臨床判斷危險徵候的才會收,但這些因素從報表上的年齡看不出來。陳世英指出,之前分流規定是血液透析病人不論輕重一率住院,人數眾多,台大醫院有個病房幾乎都要變成透析病房了。5月1日改成輕症血液透析病人可居家照護,這些病人可能佔了一定比例的「不符規定一」,這幾天陸續出院就會釋出一些床位。陳世英表示,病人源源不絕出現,必有一定比例需要重症醫療,但現在急重症人力也有確診隔離造成的缺口,醫院面臨艱難挑戰。他建議再加強前端的篩檢及分流,也希望輕症隔離制度能適度調整,讓想回來共赴戰役的同仁能夠早點回來;醫院不得不降載的同時,也希望健保能幫助醫院減少經營壓力、沒有後顧之憂。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護理師沈痛:快篩陽民眾擠爆急診 重症沒人救死亡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將北市7大社區篩檢站改為快篩陽性處理站,但如今醫療量能緊繃,到了連限制「快篩陽性才能篩檢」也無法解決人力短缺問題,北市聯醫一名急診護理師指出,民眾因快篩陽性湧入急診,造成大量人力投入在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1名重症病患無人急救逝世。該護理師表示,每天8小時的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的100多人,人力配置不斷因醫療人員確診、隔離而縮減,除增加自身染疫風險,也恐單換整個緊急醫療網,線上人力負擔沉痾難解,真正需要急重症醫療支援的患者不會因疫情爆發而減少,讓第一線醫護同仁雪上加霜,加速緊急醫療系統的崩盤。緊急醫療系統崩盤的結果,就是重症病人包含OHCA、腦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創傷等病患無人可救、無人可醫,「目前急診的現狀就是如此」。隨著確診人數飆升,民眾恐慌感也呼之欲出,紛紛因快篩陽就湧入急診,造成大量醫護人力投入在快篩陽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重症病人醫療照護品質大打折扣。該護理師沈痛表示,前天蜂擁而至的快篩陽病患塞爆急診,在內部處理一般病患的僅檢傷及1位護理師,此時通報OHCA,「只有1名護理師可以急救,甚至醫生也淹沒在快篩陽性的病人中,沒有醫師可以即時診治,最後病人當然還是過世了」。該護理師表示,身為護理師,認為有必要將這血淋淋的急診現場告訴大家,再次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恐慌、輕症而占用緊急醫療資源,把急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們」,同時呼籲政府重視醫護人力不足問題,以及防疫政策的調整,更不要拿重症病患的醫療品質及醫護人員的安全當籌碼。北市聯醫工會指出,真的不希望再發生因民眾恐慌性及政府政策錯誤所造成的各種遺憾,第一線的醫護,看盡太多因政策錯誤而死的病患、太多被到處踢的人球事件,每個醫護人員都對撼是有所遺憾,也身心俱疲,但對民眾、對體制、對政府卻無能為力。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昨也透露,半夜11點仍有許多民眾在淒風苦雨中等待一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報告,醫護早已累透,但面對苦等民眾仍繼續打拚,更酸說「在家休閒滑手機一邊搞團購,一邊打擊別人的側翼,也好意思說自己是第一線?」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質疑,開放與病毒共存雖是全球趨勢,但懷疑台灣是否還沒準備好,不管是民眾一窩蜂擠爆急診的心態,還是壓榨醫療人員缺乏緩衝備載的健保制度,可能都讓台灣永遠無法真正做好準備。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牽連廣 冒出民眾不想篩、醫護不敢篩奇特現象
疫情發燒,昨天新增本土確診個案一萬七八○一例及三例死亡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修最新單日確診人數低、中、高推估值分別為十萬例、十五萬例、廿萬例,其中高推估數字比之前高出一倍;他說,目前政策不是朝向清零,不傾向嚴格管制。陽性率飆破三成台北、新北、桃園確診數高達七成以上,許多民眾湧至醫院急診或社區篩檢站排隊等候接受PCR採檢,讓五一勞動節全國PCR陽性率高達三成三九,再創新高。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認為,台灣疫情進入指數型成長,處於疫情上升段,且「一定有很多快篩陽性者選擇自我隔離,不想通報,也不想再驗PCR。」除了一般民眾擔心隔離並影響同事、家人而不想篩,醫療院所也瀰漫「不敢篩」氛圍。北部某醫學中心急診科主治醫師表示,單位有十分之一同仁確診,因有人確診就要重新排班、牽連甚廣,因此許多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均不太接受篩檢;護理師間甚至有「篩檢前要告訴護理長」的潛規則,讓護理長有心理準備。警局也傳出不讓篩的爭議。疫情熱區不管制針對不篩的奇特現象,陳時中說「尊重相關專業醫師臨床專業判斷」,但若有可能確診,應及早休息避免傳給太多人。他說,防疫政策不再朝向清零,而是漸漸走向歐美方向,確診後只要休息幾天就返回工作崗位,這是有可能的。陳時中表示,以美國為例,民眾快篩如為陽性,可以做PCR採檢,如不想檢驗就在家休息五天,之後戴口罩可出門,「染疫到一段時間就會走上共存之路,台灣也正在往這條路走。」至於部分醫師建議疫情熱區(雙北地區)應優先管制,讓學生在家視訊上課,他認為這是趨向上海的作法,目前台灣模式不採用嚴格作法,不會這樣做。快篩陽才能PCR近來採檢民眾塞爆醫院急診,醫療系統緊張。指揮中心公布五大紓解急診篩檢人潮應變方式,包括快篩陽性才可做PCR採檢、地方政府加開社區篩檢站、急救責任醫院開設防疫門診以分流病人、鼓勵診所投入PCR採檢,同時請醫院啟動降載等應變機制,調度人力支援採檢、通報、控床等工作。陳時中說,全國各縣市開設三四四處社區篩檢站,另有一○四家專責醫院成立防疫或疫病門診,快篩陽性或有症狀等民眾可就近尋求協助;縣市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時應請醫師進駐,協助評估患者惡化重症風險,收治快篩陽性且症狀輕微者,可直接開立藥物,症狀治療。未滿一歲女嬰重症國內累計已有一萬八六四七名十二歲以下兒童染疫,部分縣市昨開打兒童疫苗,另有一名未滿一歲女嬰重症,因呼吸窘迫在加護病房搶救,目前使用呼吸器及瑞德西韋治療;這名女嬰四月廿六日高燒至卅九度,家長抱至診所就醫,因年齡太小並未快篩,廿八日呼吸困難送至急診,採檢陽性確診,是這波疫情年紀最小的重症個案。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宣布:無症狀者要快篩陽性 才可做PCR
儘管政府要民眾確診通報,並多做快篩,但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今證實,許多基層診所遇到民眾有症狀上門是並不替病人快篩的,不管有沒有確診都是依症狀治療,連醫師們即使自己染疫也並不通報。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相關專業醫師臨床專業判斷,我們都尊重。至於沒有症狀者,要快篩陽性,才可做PCR檢測。魏重耀說,不快篩的最大原因,在於依科學統計,即使快篩陰性仍有25%的偽陰性,在病人已有症狀下,快篩並沒有意義。快篩試劑目前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內,而且還缺貨,即使病人想自費,也不見得有篩劑可以用。而且病患一旦篩檢陽性,就得往上通報,除了患者必須進一步PCR、疫調匡列,診所也得向衛生局報告,讓診所蒙上有足跡的陰影。因此不管是否染疫,治療的方式都是症狀治療。不過對於基層診所的做法,陳時中卻沒有太多的評論,僅表示,「尊重專業醫師臨床專業判斷」。而對於篩檢人潮,一再呼籲民眾不要擠去急診,盡量到各地方政府加設的社區篩檢站篩檢。陳時中說,另請急救責任醫院開設防疫發燒門診,將病人和快篩陽性病人分流診療服務。至於沒有症狀者,要快篩陽性才可以做PCR檢測,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則另依規定辦理。希望基層診所啟動投入採檢服務,也啟動應變機制調度等工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為避免大量民眾前往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重症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規劃相關因應措施,各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辦理。說明如下:一、請各地方政府依轄區疫情狀況增加開設社區篩檢站,擴大服務量能。二、請急救責任醫院開設防疫(發燒)門診分流病人,提供輕症或無症狀但家用抗原快篩陽性之民眾相關評估採檢與診療服務。三、無症狀者,需快篩陽性,始可採檢核酸PCR檢測。居隔/居檢者另依相關篩檢規定辦理。四、鼓勵基層診所投入提供採檢服務,擴大篩檢服務量能。五、請醫院啟動應變機制,服務降載並調度人力支援採檢、通報、控床等工作。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全國各縣市共開設344處社區篩檢站,另有104家專責醫院開設防疫或疫病門診,請快篩陽性或有症狀之民眾至各地方政府或醫院相關網頁查詢,就近前往利用。指揮中心說,請地方政府於設置社區篩檢站時,規劃結合基層醫師進駐,以協助判斷是否有重症的風險或徵候,必要時由護理師給予衛教,遇有快篩陽性且症狀輕微者,可直接開予症狀治療藥物,同時進行PCR檢驗。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新增47例為這波疫情最高 3例死亡中有1例為中症轉重症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新增47例中重症個案,為這波疫情以來最高;另有三例死亡個案,其中一人為先前公布的中症個案轉為重症後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症轉為重症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接種過一劑疫苗,本身有消化性胃潰瘍併胃出血,曾使用氧氣面罩和瑞德西韋。死因為消化道出血併新冠肺炎及呼吸衰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42例中症、5例重症,其中兩例死亡,另有一例原先中症轉重症死亡個案。目前中症個案累計226人,占0.25%、重症含死亡28人,占0.03%,累計解隔64人。另外輕症個案累計8萬9736人,占99.72%。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除中症轉重症死亡個案外,另外兩名個案分別為90多歲和60多歲男性。其中,90多歲男性為接種疫苗,糖尿病、中風長期臥床,因同住家人確診匡列居隔。衛生單位曾提供快篩但未篩檢,於居家隔離期間在家死亡,後行政相驗採檢確診,死因為新冠肺炎併心肺衰竭。60多歲男性曾兩劑疫苗,本身有糖尿病、心肌梗塞病史,另因慢性腎衰竭需血液透析。確診後住院出現高血鉀症,併心臟停止急救無效,疑似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曾使用瑞德西韋。另外新增的三例重症個案分別為70多歲男性、60多歲男性和50多歲男性,其中兩名未接種疫苗,一人接種三劑疫苗。新增42例中症年齡分佈自10多歲至90多歲,未接種疫苗有10人、接種一劑6人、接種兩劑6人、接種三劑20人。
-
2022-05-01 新聞.元氣新聞
6月大男嬰燒到39度不治 父悲痛控醫院排隊1小時等嘸醫
新北一名父親指控,家中6個月大的嬰兒突然發高燒、翻白眼,急忙將他抱到林口長庚掛急診,卻被要求排隊,等了1個多小時,導致男嬰最後病危急救不治,怒控醫院延誤治療。對此,院方回應,初步檢查時,男嬰雖然發燒,但意識清楚,一切都依規定處理,不過男嬰病情變化太快,始料未及,深表遺憾。東森新聞報導,吳姓父親表示,兒子燒到39度,不但翻白眼還全身發抖,因此趕緊送至林口長庚急診,但護理人員卻僅冷淡回應要遵守排隊規定,還說「不是只有你掛號」。吳父說,自己在上月28日下午4點抵達醫院,但醫護人員堅持要他排隊,甚至到戶外診療區等待,就這樣等到5點,孩子病況突然加劇,5點10分急救,但已挽回不了,5點44分宣告不治。吳父指控,起初醫生一度有出來查看病情,但礙於疫情,站了足足有三步遠,當下孩子已經翻白眼,院方卻未緊急處理,而是要孩子等抽血,「血都還沒抽到,人就死掉了,我怎麼可能不痛?一個小孩就這樣走了。」院方上午表示,上月28日病人因發燒至醫院急診,檢傷時有發現男嬰發燒、意識清楚,經PCR採檢結果為陰性,非covid-19個案;一切依常態規定處理,但男嬰病情變化快速,深表遺憾。
-
2022-04-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增18例中重症、2人死亡 10多歲男性中症為年齡最小個案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8例中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今天新增兩例死亡個案,其中一人為先前公布的重症個案。此兩例死亡,一名為80多歲女性,具有糖尿病史,曾接種一劑疫苗,但她最近意識不清緊急送醫,急診檢查血氧偏低,心跳過慢,經初步治療,採檢確診,當日因病程惡化,醫院急救無效過世,死因是新冠肺炎併心肺衰竭。另一名死亡個案為日前曾公布的重症個案,一名60多歲女性,家住基隆,為在家過世,她有癌症病史,4月21日出現症狀,經快篩陽性到醫院採檢確診,4月22日高燒到急診,經評估治療狀況穩定返家,兩天後於,4月24日被朋友發現在家無呼吸,通報警消聯繫醫師行政相驗開立死亡通知診斷書,診斷是新冠病毒感染合併呼吸衰竭。今公布一名重症個案為50多歲女性個案,具有癌症病史及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住院是因染疫後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經用氧氣面罩跟瑞德西韋治療。羅一鈞說,其餘15名中症個案,其中一名為年紀較小10多歲男性,屬於12歲以下,不符合疫苗接種年齡,此男性有神經系統疾病,因肺炎合併血氧偏低,在院中使用瑞德西韋治療。此外,再度說明一例先前已公布的重症個案死亡,此重症個案為80多歲男性,沒有打過疫苗,本身多重慢性病史,住院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先前公布重症時氧氣狀況惡化,經家屬與醫師討論,不插管也不用呼吸器,後續併發呼吸衰竭,有用過瑞德西韋治療。羅一鈞說,經統計至今,共累計12例本土個案死亡,其中5人沒打疫苗,1劑1人,2劑3人,3劑2人,而未完整接種疫苗的7人中,占總死亡人的一半,鼓勵長者盡速完成2劑接種,降低重症死亡風險。指揮官陳時中說,疫情持續發展超過1萬5千例,未來會持續增加,沒有看到到達頂點情況,現在最重要做的很多事,如何疫調簡化輕症分流藥物分配即時,最重要是打疫苗,建立群體防護力,打越多越好,拜託大家還沒打滿三劑,儘速盡快完成注射。
-
2022-04-28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氣喘患者病情始終控制不佳 專家曝用藥常見3大迷思
國內氣喘患者約200多萬人,醫師臨床發現,患者用藥常有三大迷思,造成錯誤用藥,病情不容易穩定控制。醫師表示,氣喘患者三大迷思,包括不想用藥治療、不想用類固醇藥物進行保養,以及只有出現不舒服時,才想用藥控制病情,但如此未規律用藥控制,或有「類固醇恐懼症」,當一年使用3支以上急救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容易引起氣管進一步的傷害。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許多氣喘患者認為,只要不舒服時,再治療就好,但當出現症狀時,往往是氣喘病情變得較為厲害,氣管縮小了,造成呼吸喘等不舒服,如果這時使用屬於急救藥物的緩解型吸入劑,也就是支氣管擴張劑,患者不適症狀雖可以立即緩解,但因症狀已經好了、不喘了,患者下次就會繼續使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說,當天氣變化、過敏等因素影響,造成氣管慢性發炎,病情嚴重時進而引發氣喘,而氣喘藥物分為控制型及緩解型,控制型藥物主要用途為保養,如吸入性類固醇藥物;緩解型藥物則屬於急救藥物,此為支氣管擴張劑,但若過度使用,氣管容易引發反覆發炎,造成氣管損傷,並增加急診住院及死亡風險。依國內相關醫學研究統計,氣喘患者約200多萬人,近16%為使用緩解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已屬於過度依賴,甚至有3成患者每年使用3支以上,如此恐增加急診住院風險72%,以及9成的死亡風險。王鶴健說,氣喘患者不想用類固醇藥物進行保養,這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此為「類固醇恐懼症」,大家都只想到月亮臉、水牛肩的藥物副作用,但用於治療氣喘時為精準使用,副作用低,且吸入性類固醇藥物是從根本抗發炎反應,不同於緩解用的支氣管擴張劑為治標不治本,所有年齡層患者應了解兩種吸入劑的配置方式,遠離急診住院及死亡風險。亞東醫院為此建置氣喘治療「緩解用吸入劑(急救)」警示系統,若遇到支氣管擴張劑使用過量患者,將出現給要提醒機制,並追蹤治療成效,降低氣喘急診住院風險。鄭世隆說,臨床曾收治42歲謝先生,他長期氣喘控制不佳,為緩解症狀,每年使用超過3支以上支氣管擴張劑,反而造成氣喘發作頻率愈來愈頻繁,且即便使用藥物也逐漸無法緩解症狀,而經警示系統提醒,給予正確用藥後已穩定控制病情。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說,診所照顧氣喘患者是以病患為中心,遵守氣喘診療指引,並加強追蹤管理、衛教,提供完整及連續性的氣喘照護模式。疫情期間,近9個月來,氣喘照護診所已增加228家,總數達到1864家。氣喘患者依醫囑使用吸入性類固醇藥物,可以達到長期抗發炎、減少氣喘惡化。台灣臨床藥學會榮譽理事長簡素玉說,患者應及時修正「類固醇副作用大」、「盲目追求快速緩解」、「缺乏長期保養觀念」等錯誤用藥觀念,提醒要有效治療氣喘,患者應配合正確用藥。
-
2022-04-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增確診2死皆沒打疫苗 60歲女家中昏迷送醫不治
國內本土定病例增加1萬1353人,死亡個案增加2例,皆沒有接種過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羅一鈞指出,今日新增23例中個案、4例重症個案。羅一鈞指出,5例重症個案中,有1例為中症轉為重症個案,僅4例為新增個案。另外這2例死亡個案中,為60歲至70歲男女,皆沒有打過疫苗。一位是70多歲男性,有癌症、糖尿病病史,確診後住院,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治療,住院中合併呼吸衰竭敗血休克,住進ICU使用呼吸器,但病況嚴重。另一位為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因接觸者採檢確診,被發現在家昏緊急送醫,經急救無效死亡,有合併敗血症糖尿病,合併高滲透壓、高血糖症等危急狀況。其他三位重症個案為80多歲男性,都有肺水腫合併肺炎,有用氧氣瑞德西韋治療中,其餘23位為中症個案,其中50多歲居多,另有20多歲男一位,多有合併慢性病,都是屬於肺炎為主,有使用瑞德西韋治療中。
-
2022-04-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1萬1353例、境外164例 死亡增2例
國內新增1萬151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萬1353例本土個案及164例境外移入,有1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日增加中重症患者27例、死亡個案增2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1,353例本土病例,為5,394例男性、5,957例女性、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26日至4月27日,其中包含5,953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552例),台北市(2,424例),桃園市(1,481例),台中市(621例),基隆市(504例),高雄市(340例),花蓮縣(303例),台南市(193例),宜蘭縣(171例),新竹縣(115例),新竹市(113例),彰化縣(103例),屏東縣(94例),台東縣(87例),雲林縣(83例),苗栗縣(63例),南投縣(42例),嘉義縣(26例),嘉義市(24例),連江縣(6例),澎湖縣及金門縣(各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案36928、案40627),分別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及60多歲女性,屬重度感染個案,皆未接種COVID-19疫苗。案36928於今年4月18日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住院採檢,4月19日確診,具慢性及癌症病史,使用瑞德西韋等藥物及呼吸器治療,於4月22日死亡。案40627於4月19日因接觸者採檢確診,4月20日於家中昏倒緊急送醫,急救無效死亡。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80例男性、83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3例),荷蘭及越南(各1例)移入,另15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9日至4月2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309,02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218,899例排除),其中88,446例確診,分別為10,783例境外移入,77,609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6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4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6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31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及花蓮縣各3例,宜蘭縣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