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搜尋
心臟衰竭
共找到
532
筆 文章
-
-
2021-05-19 新聞.健康知識+
長者熱傷害人數今年恐升 居家防疫、防中暑這樣做
台灣近期夏季連日高溫炎熱,各縣市至少達攝氏36度以上,需嚴防長者、幼童發生熱傷害。輔大醫院醫務秘書哈多吉指出,罹患熱傷害的長者常伴有神智不清等失智症徵狀,會忘記喝水,如今疫情爆發,年輕家屬不見得會同住照顧長者生活,今年長者熱傷害人數可能會上升,建議防疫之餘,晚輩可多多打電話,提醒長者記得喝水、按時吃飯等。疫情下待在家要注意室內輻射,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長者、幼童體溫調節不佳,要多喝白開水,避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冷氣設定在26至27度,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不開冷氣時也應該保持室內通風;穿寬鬆又透氣的衣服有助於散熱,領、袖、褲腿等開口處敞開,穿起來會更涼快。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天日全台高溫炎熱,南投及南部地區有局部攝氏38度以上極端高溫的機率。在高熱環境下,身體散熱功能不良,容易造成中暑,65歲以上長者且有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良者,以及年紀小於5歲的幼童,是高危險群,若合併多重器官衰竭,如腦病變、急性肝衰竭、腎衰竭、肺水腫、心肌病變、心臟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橫紋肌溶解症等,死亡率極高。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說,長者的口渴感覺不明顯,加上年紀大了,常常會忘記喝水,沒有腎臟、肝臟疾病的長者,每日建議飲水量2000毫升,建議家屬先幫忙裝好,再定時提醒、確認長者有無飲水。黃國晉補充,長者切勿於大中午高溫狀況下外出,待在家中,以防止水分蒸發速度太快,並維持屋內濕度;戶外涼爽時,如清晨、黃昏,可以出門運動,但老年人不適合進行長途運動,若有三高疾病者,記得要先吃藥再出門。國健署提醒,若家中長輩及孩童出現疲倦、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要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並飲用加鹽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儘速就醫。
-
2021-05-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重度瓣膜逆流致心臟衰竭 花蓮婦人送門諾醫治救回一命
花蓮55歲陳姓女子今年初因急性心臟衰竭緊急送醫,住院期間突然昏倒在廁所,失去呼吸心跳,花蓮門諾醫院護理人員及時發現,緊急救回一命,但陳女心臟受損嚴重,一度放置葉克膜等維生系統,一周後逐漸恢復。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黃振銘指出,陳姓患者去年底被診斷出重度二尖瓣膜、三尖瓣逆流合併心臟衰竭,醫師當時就建議她接受心臟手術,但患者及家人擔心手術風險而猶豫。確診相隔不久,陳姓女子因急性心臟衰竭被家人緊急送醫,住院期間昏倒在廁所裡,護理人員發現時整個人發黑發紺、沒有呼吸心跳,經多次搶救恢復生命跡象。黃振銘指出,陳女轉到加護病房後,仍因惡性心律不整一度失去生命徵象,當時以CPR和電擊器救回,由於心臟受損嚴重,立即幫她放置葉克膜和主動脈氣球幫浦爭取時間。陳姓女子經一周的維生系統後,狀況穩定,再進行二尖瓣膜置換和三尖瓣修補手術,同時植入體內心臟去顫器,術後恢復良好,在住院觀察10多天後出院返家。她和丈夫都很感謝醫師及團隊用心,將她從鬼門關前救回。黃振銘說,二尖瓣膜逆流是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時,二尖瓣需要閉合才能讓血液前進,但如果二尖瓣無法緊閉,血液就會逆流回心房,若逆流嚴重,肺部的血液回流就會受到影響,造成肺水腫。輕症者可以靠藥物治療,重則導致心臟衰竭,同時引起心律不整、中風,甚至是猝死。醫師表示,引起二尖瓣逆流常見原因是瓣膜退化和感染,一旦診斷有瓣膜逆流,必須減少重度勞動、控制水分,避免增加心臟負擔。一般而言,輕中度的二尖瓣逆流建議一天水分不要超過2000cc,重度逆流的病人一天的水分要少於1500cc,並建議每半年追蹤心臟超音波,若瓣膜逆流惡化達到重度就應該盡早接受手術。
-
2021-05-07 癌症.其他癌症
沒有大脖子,也要注意甲狀腺結節?醫:年輕甲狀腺癌更兇,易淋巴轉移!
沒有大脖子 也要注意甲狀腺結節? 「明明沒有大脖子,也要注意甲狀腺問題?」頸部外觀腫大是一般人注意甲狀腺疾病的首要,然而,沒有明顯徵兆的甲狀腺結節,也可能隱藏看不見的「壞東西」?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杜青玲醫師指出,大體解剖研究中發現約50%具有甲狀腺結節。隨著年齡增長,甲狀腺結節盛行率會逐步升高,超音波檢查中近65%成人會發現甲狀腺結節。 杜青玲醫師說明,一般人若是在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建議找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並透過細針抽吸抽出結節細胞,進一步確認是良性或惡性。一般說來,貝賽斯達細胞學分類 (Bethesda category) IV以上的甲狀腺結節,就會建議開刀治療。 杜青玲醫師表示,良性甲狀腺結節的定義,是惡性機率小於3%,所以不能全盤忽略惡性的可能性。再加上部份病人甲狀腺結節數量眾多,每顆結節良惡性不同,其中一顆結節是良性,不代表所有結節都是良性,病人務必要定期追蹤。 無論惡性良性 接受甲狀腺切除術後都要吃藥? 一旦細胞學檢查出惡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全切除手術是第一線標準治療。杜青玲醫師說明,甲狀腺主管人體新陳代謝,因甲狀腺癌而切除甲狀腺的病人,術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荷爾蒙,若未適當補充,病人可能會發生體重增加、怕冷、便秘、嚴重者可能心臟衰竭及昏迷。 杜青玲醫師表示,甲狀腺癌病人補充高量荷爾蒙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甲狀腺荷爾蒙可以抑制腦部分泌的甲促素,因為一旦甲促素過度分泌,很容易造成甲狀腺癌的復發。因此必須壓抑甲促素分泌,降低甲狀腺癌復發的風險。 因良性結節造成壓迫症狀而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病人,術後需追蹤甲狀腺功能,若追蹤過程發現甲狀腺機能低下,必須補充甲狀腺荷爾蒙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唯不用過度壓抑甲促素。 醫師提醒,補充甲狀腺荷爾蒙,要注意空腹單獨服用,通常建議一起床就吃藥,間隔1小時後再吃早餐,避免與其他藥物、食物共同食用。因甲狀腺癌而接受甲促素抑制療法的患者因接受較高劑量的甲狀腺素治療,易有骨質疏鬆,需適時補充維他命D與鈣片,需要時可接受骨質密度掃描檢查。 年輕甲狀腺癌更兇?恐易淋巴遠端轉移 甲狀腺結節無論是惡性或良性,一般人較難從外觀與觸感判斷,必須透過甲狀腺超音波來確定。杜青玲醫師指出,近年有20多歲發現甲狀腺癌的病人,健檢時發現甲狀腺結節,卻因為自身年輕不以為意,拖延3、4年後才確診為甲狀腺癌,需要接受甲狀腺全切除與放射碘治療。 杜青玲醫師提醒,年輕患者的甲狀腺癌有時更具侵犯性、細胞型態更兇,也容易有頸部淋巴結、肺部、骨頭轉移等狀況。提醒年輕人不可掉以輕心,忽略甲狀腺惡性結節的風險。倘若摸到頸部偏下方甲狀腺部位有腫塊,建議盡快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接受進一步檢查。 《延伸閱讀》 .喉嚨卡卡檢查出腫瘤?哪些疾病是元兇?醫師指兩大常見原因 .甲狀腺結節需要開刀嗎?放著不管會變甲狀腺癌?醫師解答「大脖子」真相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4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長者水喝太少恐出現認知障礙 醫師說明該喝多少水
● 長者喝水少,易泌尿道感染,常合併譫妄症狀● 一天所需的水分約2500cc至3000cc今年乾旱,很多地方限水,但不能讓身體缺水,醫師提醒,夏天要多喝水。如果年長者水分攝取不足,不僅易導致泌尿道感染,恐發生脫水狀況,認知功能會下降,甚至自言自語、精神恍惚,有時還會有譫妄的情形發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名有輕微失智的80幾歲老先生,常忘記喝水,直到家人發現他的作息日夜顛倒、自言自語、講話邏輯不清、語句不連貫,還會搞混自己的講話對象,至醫院就診後,才發現是「脫水」惹禍,不僅有泌尿道感染問題,還合併「譫妄」症狀。睡前2小時少喝 減少夜尿振興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景偉指出,長者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每日人體所需水分可以「體重×30㏄」估算,喝水要「少量多次」,早上攝取三分之二,下午至晚上攝取三分之一,睡前2小時少喝水,以減少夜尿產生,避免引發健康危機。人在乾渴的情況下,不單是短期記憶力降低,各項辨別力和操作能力都會下降,亦會造成身體不同器官如腦、心臟、腸胃道、內分泌或泌尿道疾病的產生,其中影響最直接的是泌尿系統。楊景偉指出,長者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常見合併譫妄症的發生。脫水影響 認知出現障礙楊景偉說,銀髮族脫水,不只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腎功能下降、泌尿道感染,還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有時還發生譫妄情況,可能會一下意識相當清楚,一下又出現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且認知功能常會出現障礙,無法正確辨識時間、地點、人,無法與他人正常交談,白天昏睡不起,日夜不分。現今台灣中南部水庫缺水,許多地區已開始採取輪流限水的措施,楊景偉建議,長者年紀大,常伴隨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一般來說,人體一天所需的水分約為2500cc至3000cc,正常一天的排汗量約為300cc;如果有劇烈活動或炎熱天氣,排汗量更可高達2000cc,可能就需5000cc至6000cc的水分才夠。喝多少?「體重×30㏄」隨體重增加,人體所需水量亦增加,各種食物中所含的水分並不相同,一般來說約有22%的水分是從食物中獲得,有個簡單的公式可來計算人體所需的水分,扣除食物中所含的水分,人體所需水分「體重×30㏄」估計。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水1800㏄,視工作運動、天氣炎熱所排出的汗量,再適量增加水分的攝取。若是裝設心導管、有心臟衰竭、腎功能不佳的長者,需另至腎臟科、心臟科,請醫師評估限水量。由於有些人一次喝太多水,身體會來不及吸收,楊景偉建議,飲水需養成「少量多次」的習慣。
-
2021-05-03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長者精神恍惚、日夜顛倒竟是水喝太少 醫建議這樣做
年長者水分攝取不足,恐致泌尿道感染,甚至自言自語、精神恍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名80幾歲的老先生有輕微失智,常常忘記喝水,直到家人發現他自言自語、語句不連貫,還會搞混自己的講話對象,至醫院就診後,才發現是「脫水」惹禍。振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景偉指出,長者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每日飲水毫升量以「體重乘30」,還要「少量多次」,早上攝取三分之二,下午至晚上攝取三分之一;「睡前2小時少喝水」,以減少夜尿產生,避免引發健康危機。人在乾渴的情況下,不單是短期記憶力降低,還有各項辨別力和操作能力都會下降,亦會造成身體不同器官如腦、心臟、腸胃道、內分泌或是泌尿道疾病的產生,其中影響最直接的是泌尿系統。楊景偉指出,水分攝取不足,而導致泌尿道感染、合併膽妄症的長者,在門診中很普遍。之前門診收治一名80幾歲的老先生,因為有輕微失智,常常忘記喝水,後來家人發現他的作息日夜顛倒、講話邏輯不清、常常搞錯對談對象,甚至還會自言自語,才至醫院求診,發現已經泌尿道感染,合併「瞻妄」症狀。楊景偉說,銀髮族脫水,不只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腎功能下降、泌尿道感染,還會致認知功能下降,有時還發生「瞻妄」症狀,可能會一下意識相當清楚,一下又出現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且認知功能常會出現障礙,會無法正確辨識時間、地點、人,無法與他人正常交談,白天昏睡不起,日夜不分。如今台灣中南部水庫缺水,許多地區已開始採取輪流限水的措施,楊景偉建議,長者年紀大,常伴隨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以人體所需水分(體重x30毫升)估計,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水1800毫升,視工作運動、天氣炎熱所排出的汗量,再適量增加水份攝取;裝設心導管、有心臟衰竭、腎功能不佳的長者,需另至腎臟科、心臟科,請醫師評估限水量。由於有些人一次喝太多水,身體會來不及吸收,楊景偉建議,飲水需養成「少量多次」的習慣,每日喝水時間分配,以早上攝取三分之二,下午至晚上攝取三分之一;為避免發生頻尿和夜尿,睡前2小時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夜尿產生。
-
2021-04-2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八旬婦不「開心」 北榮瓣中瓣術無痛搶救心臟二度狹窄
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是主動脈,隨著老化,80歲後狹窄盛行率約2至3%,嚴重恐會心臟衰竭致死。曾置換主動脈瓣膜的病人,再置換率仍有5%,傳統手術卻因易沾黏及嚴重出血,風險不小,台北榮總透過「瓣中瓣」手術,病患不需全身麻醉插管,就可以讓原本瓣膜正常運作,三年來併發症機率僅0.9%,是老人家不用「開心」的低風險選擇。北榮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表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是治療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低侵入性手術,而瓣中瓣就是運用TAVI手術,在原本的瓣膜再裝一個支架瓣膜,宛如TAVI的2.0升級版,可讓年紀大的長者迅速恢復健康,降低二次手術風險。現年80歲的唐媽媽,72歲時罹患主動脈瓣膜狹窄合併升主動脈瘤,以傳統開心手術置換主動脈瓣膜,但近期卻因走路爬樓梯會喘再度就醫,發現第一次置換植入的豬瓣膜已退化造成二度狹窄,需再次手術。張效煌說,考量唐媽媽已屆高齡,這次以「瓣中瓣」解決問題,術後三天就出院返家。值得注意的是,TAVI手術一般經由股動脈(腹股溝處)輸送導管到心臟,透過導管植入支架瓣膜,再把瓣膜狹窄的部位撐開,但有些病人可能會因為置放的位置比較深,容易壓迫到心臟的「電傳導系統」,導致心跳過慢,甚至造成心跳停止,需放置心律調節器治療,北榮107年迄今,接受TAVI手術的110位病人,成功率達百分之百,且無任何病人於手術中死亡、中風或其他合併症產生,僅有0.9%患者需置入永久性心律調節器。張效煌指出,TAVI醫材已於今年2月納入健保給付,只要80歲以上患者、曾接受心臟手術,經由二位心臟專科醫師判定開刀危險性過高的患者皆可適用,給付也包含瓣中瓣手術,是瓣膜置換手術治療新選擇。
-
2021-04-24 新聞.科普好健康
呼吸困難要當心! 醫:4類疾病為常見症狀,重則有生命威脅
呼吸是重要的生理功能,藉由呼吸,人體可以吸收氧氣,排除二氧化碳,維持人體功能的恆定。當有呼吸功能障礙時,輕則胸部不適,影響日常活動,重則有生命威脅,必須謹慎因應,給予適當的診斷與治療,不可輕忽。呼吸困難是4大類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發生呼吸困難時,應該盡速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診斷及治療。呼吸道疾病:氣喘、肺阻塞呼吸道疾病包括氣喘、肺阻塞及支氣管擴張等,常伴隨咳嗽,特別是氣喘,好發於夜間及清晨,影響睡眠。台灣氣喘的盛行率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很多慢性咳嗽或常感冒的病人,經詳細問診及檢查,才知道過去一直困擾的症狀是來自氣喘。目前氣喘的藥物治療進步,以吸入型的藥物為主,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嚴重氣喘患者,也有許多生物製劑可以選擇,除有效減少急性發作、改善症狀,大部分嚴重氣喘的病人可以避免或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及其伴隨的副作用。肺阻塞(過去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因為吸菸所造成的疾病,建議40歲以上,曾每天抽菸一包超過10年以上的病人,如果有慢性咳嗽、有痰或會喘的現象,應找專業醫師,給予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同樣是以吸入型藥物治療為主,方便且療效良好。這類呼吸道疾病的診斷,除病史外,都需要肺功能檢查加以確認,並作為未來監測診療的重要工具。肺纖維化:菜瓜布肺肺纖維化是一個診斷困難且不容易治療的疾病,主要症狀包含咳嗽與呼吸困難,部分病人會有體重降低的現象。造成肺纖維化的原因很複雜,包括藥物、環境因素及自體免疫疾病等,需從病史、身體、影像及肺功能檢查等綜合評估,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接受切片檢查以確診。這當中有一部分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菜瓜布肺」,病人在臨床及高解析度斷層掃描影像上有特殊的表現,但沒有明確的誘發因素,通常預後不好。近年來抗纖維化的藥物有長足的進步,可以改善肺部纖維化的病程,協助病人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其他肺病:肺炎、肺結核肺炎及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常以咳嗽有痰為主要的臨床表現,但也會造成呼吸困難等症狀,不可輕忽。此外,罕見疾病如肺動脈高壓、肺栓塞及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LAM)也多以呼吸困難為主要的症狀表現,都需要專業醫師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心臟及其他疾病心臟衰竭病人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狀況,常會有肺水腫,必須仔細調控水分的攝取。這部分則需仰賴心臟科專家協助診療。此外,精神焦慮也常造成換氣過度,因呼吸困難到門診或急診尋求醫師協助。
-
2021-04-23 養生.聰明飲食
減碳飲食愛地球 國健署推植物性飲食高鈣、鐵、鋅菜單
長期吃菜、少吃肉會營養不良?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多攝取「植物性食物」的人,相較於食用較少的族群,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及心臟衰竭的機率較低,即使不吃肉,也可以補充鋅、鐵、鈣,讓飲食減碳又兼顧營養。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了鼓勵民眾一起減碳,國健署用「植物性食物」入菜,設計健康食譜,邀請營養師、料理達人現場分享「適合每個年齡層食用的健康減碳一日菜單」,減少碳排放,打破少吃肉就會營養不良的迷思。賈淑麗表示,多攝取植物性食物的人,相較於食用較少的族群,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16%、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32%;且肥胖問題和33%的癌症有關,如今民眾仍以肉類飲食為主,預計今年年中推出以蔬食為主的飲食指南,協助民眾調整為健康飲食型態。國健署社區營養組組長羅素英表示,「植物性食物為主飲食」(Plant-Based Diet,PBD)是一種大部分由植物類食物組成,再加入少量魚、瘦肉和乳製品的均衡飲食型態;估計6歲以下國人,每人每天用豆製品取代一掌心的肉類,一年約能減少約430萬公噸碳排量,約等於70萬輛1600cc汽車繞行地球一圈所產生的碳排量。這次一日三餐的菜單設計,選用當令在地食材,設計三款食譜,主題有高鈣、高鐵、高鋅,補充國人常缺乏的營養素,許瓊月表示,缺乏鈣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精神緊張等,但全民都最缺乏鈣,這次設計的黑芝麻香蕉豆漿中,黑芝麻的含鈣量高,搭配黃豆豆漿的營養素,不需擔心鈣質攝取不足。高鋅菜單部分,許瓊月指出,芋香珍穀飯含有芋頭與南瓜,補充鋅與膳食纖維,相當健康;竹筍排骨湯中,竹筍的鋅含量也很高;女生普遍缺乏鐵質,蒜炒菠菜鐵質含量高。●國健署減碳選食3原則:1.當令在地少加工:多選擇當令在地之未精製食材,不但價格低廉、營養價值高,更減少因加工、儲存、運送所耗費的能源與碳排放。2.善用豆>魚>蛋>肉的選擇順序:豆魚蛋肉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其中黃豆及黃豆製品產生的碳排放量低,加上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可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風險。3.堅果種子不可少,食材種類要多元:蔬菜、水果及堅果都屬於低碳食材,且皆富含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所以應照「我的餐盤」建議量,每天攝取多種食材。
-
2021-04-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你常常會聽到「高血壓」這個病名。即使現在高血壓的盛行率很高,但更多患者並不習慣規則控制血壓,只要一量到血壓變高,就會說:「啊,剛剛可能太匆忙了」或「現在剛好比較緊張」等等解釋血壓變高的情境,總認為自己「血壓高只是暫時性的」,而沒把高血壓當成是需要注意的長期狀況。今天我們就來回歸最原始的情景,了解什麼是高血壓,以及為什麼大家需要注意血壓。血壓首先,什麼是血壓呢?古代常有戰爭,想要在戰爭中打敗騎兵隊,對手會將長矛指向奔跑的馬,企圖撂倒壯碩的馬。當馬兒倒下,隨後再補上一刀,拔出後人們注意到,血整個像噴泉般往上噴的好高。這時,人們就想到:「哇!血在體內流動,是有很大的力量的。」這就是大家注意到「血壓」的開始。簡單來說,我們的血管裡有血液流動著,流動的血液對血管管壁就會產生壓力,而這個壓力就被稱為血壓。高血壓講到血壓,你可能會有印象大家會講到137/86 mmHg這樣的數字,還會聽到兩個名詞:「舒張壓」和「收縮壓」。究竟137代表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呢?收縮壓,就是代表「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而舒張壓是「心臟放鬆」時血管承受的壓力。因此,心臟收縮出力時,血管承受的壓力會比較大,因此收縮壓的數值是寫在前面,比較高的那個,所以137/86的血壓是指:收縮壓137毫米汞柱,後面那個數字則代表舒張壓86毫米汞柱。目前認為正常的收縮壓是小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寫在一起,紀錄為120/80毫米汞柱,是目前認為健康的血壓值。若是「高血壓」,就代表著血管承受著比平常人還要來的高的壓力。過去較多的高血壓標準設定在140/90mmHg,然而現在多數共識會將高血壓的標準下修到130/80mmHg。也就是說,血壓量起來超過130/80mmHg時,就算高血壓。被誤解的高血壓通常患者偶爾到醫院測量到超過130/80mmHg的血壓後,會說:「真的嗎?我怎麼不知道?」或「可是我都沒有什麼不舒服?高血壓不是會讓人頭痛嗎?」嗯,這真的是個很常見的誤解。第一,高血壓通常不會讓人有什麼樣的症狀,如果沒有測量,很少人會知道自己血壓高。第二,頭痛雖然是可能是高血壓造成的,但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會造成頭痛,不一定是血壓高。第三,許多人都以為血壓高的時候應該出現頭痛、頭暈、肩頸痠痛等症狀,不過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通常沒什麼感覺,高血壓就像悄悄蟄伏的「寧靜殺手」,一旦出事,病人往往非死即殘。如果沒有控制血壓,會怎麼樣?多數患者剛開始被診斷為高血壓時,會傾向拒絕承認高血壓是個問題,也拒絕改變生活型態來改善血壓,因此我們最好要先問問,萬一沒有控制血壓,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嗎?想想看,所有的器官都需要血流經過才能運轉,但血流經過時若是帶有極高的壓力,那對器官是有好處的嗎?不會。就會像電壓過高會傷害電器,水壓過高會傷害管路那般,血壓過高就是會讓器官損傷,因此被忽略的高血壓會持續傷害身體各個器官,最終導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中風、視力變差、腎臟衰竭。所以,若問:「為什麼需要控制血壓?」大家請務必記得,長期失控的血壓會導致身體多重器官受損,最後容易死在相關併發症。現代人才有高血壓嗎?許多人會以為「高血壓是現代醫學的騙局」,或問:「以前的人沒有高血壓嗎?」嗯,應該這麼說,以前的人也會血壓高,只是過去大家還不懂高血壓會帶來一堆問題,因此沒有控制血壓的概念。怎麼證實以前人也會血壓高呢?我們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美國「小羅斯福」總統留下的血壓變化紀錄一窺究竟。小羅斯福第2次參選總統時是54歲,血壓162/98毫米汞柱;第3次任期時血壓為188/105毫米汞柱;到了第4度參選,小羅斯福的收縮壓已經衝破200毫米汞柱大關,大約都是維持200到240毫米汞柱之間,後來突然倒下時,收縮血壓衝破300毫米汞柱,是大片的腦出血中風,昏迷兩個多小時後死亡,身亡時63歲。你可能會想:「這個血壓也太誇張了!竟然收縮壓平時都超過200毫米汞柱!身為美國總統竟然都不用控制血壓嗎?」其實,那時候的醫學觀念不一樣,大家以為高血壓是「自然的回饋機制」,身體老化後血壓就「必須」變得這麼高。因此在1940年代,許多人在40出頭血壓就極高,平時雖然沒有什麼症狀,但漸漸會因為心絞痛、心臟衰竭、中風、腎衰竭而住院,旋即喪命。小羅斯福即使是總統,仍舊走上這條因失控的高血壓而中風、器官衰竭的路。直到後來,醫學臨床發現患者在血壓降下來之後,能大幅改善血尿、頭痛等症狀,大家才漸漸明白高血壓對於心臟、肝臟、腎臟、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的負面影響,才發現我們需要好好控制血壓,減少因為血管疾病死亡或傷殘的機會。(沒不舒服要吃高血壓藥?會不會吃一輩子?)預防高血壓生活中許多不健康的型態會讓人血壓變高,像是喜歡吃大魚大肉、油膩速食、或吃重鹹、醬料不停加。身體活動很少,經常久坐,或本身肥胖,血壓也會比較高。另外,抽菸、使用菸草、與過量飲酒都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因此,想要預防高血壓,最好每周選個五天做運動,每天運動個30分鐘。平時採取健康飲食,盡量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少調味的新鮮原型食物,要限制鹽分和酒精的攝取量,不要抽菸,減少生活的壓力。在改變生活型態後,血壓下降的程度若無法盡如人意,需要考慮用藥物控制血壓。平時務必定期監測血壓,才能知道自己的血壓狀況。可以看「高血壓的診斷和第一線治療用藥」與「診斷出高血壓,就得終身服藥嗎?」了解更多。原文:
-
2021-04-18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每天一杯咖啡 降低心臟衰竭風險
近期一項科學論文研究顯示,每天一杯咖啡,可以讓心臟衰竭的長期風險降低12%。大量證據顯示,咖啡確實對健康有益處,前提是咖啡不過量,且不加糖與奶。研究人員針對美國過去三項大規模研究進行分析,分別為弗雷明漢心臟研究(FHS)、心血管心臟研究(CHS)和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ARIC)。這些研究追蹤期至少10年,超過2萬1000名美國成年人參與。研究人員將咖啡攝取量分為不喝咖啡、每天一杯、每天兩杯和每天三杯。在FHS與CHS取得的數據中發現,與每天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一杯咖啡的人,心臟衰竭的風險降低5%~12%;而在ARIC的數據中,每天喝一杯咖啡的人,心臟衰竭風險並未出現變化,每天至少兩杯咖啡的人,心臟衰竭風險則降低30%。研究團隊也發現,即使咖啡因是從其他食物中獲得,也有同樣效果。研究人員認為,咖啡中的抗氧化劑可能有助於減輕炎症和預防疾病。不過他們也提醒,該研究僅發現關聯性,尚未證實其因果關係,目前仍不宜將喝咖啡做為降低心臟衰竭風險的主要手段,戒菸、控制體重、運動仍是最重要的方式。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1-04-17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不健康,自己煮最健康?醫師提醒,多了這一味,心肌梗塞恐上門!
在家中自己煮的料理會比外食新鮮、健康?醫師提醒,要小心,別為了讓料理更加美味,而選擇重油、重鹹的調味。如果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未改,就算是自家烹調的料理,也會有損健康。62歲的謝太太,工作上是丈夫的好幫手,在家中也是稱職的好太太、好媽媽。她主訴,結婚數十年來,再忙碌也會抽出時間煮上一桌好菜,與家人共享,並認為「吃家裡自己煮的卡健康」!因為這樣的飲食觀念,她一直覺得自己身體狀況,除了有高血壓問題,其他都挺不錯的。近日,在女兒的安排下到醫院健康檢查,才發現,由於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恐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因此,聽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的建議,安排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檢查,結果指數竟達199分,代表心臟血管已有中度粥樣硬化斑塊,且有高度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錢政平建議,立即安排心臟冠狀動脈攝影(CTA) 進一步檢查,透過檢查影像可清楚看到謝太太的3條冠狀動脈竟有2條已發生阻塞,其中右冠狀動前降枝已造成中度(50%)血管狹窄。 經醫師詢問她的日常飲食情況,赫然發現,謝太太認為家裡煮料理較健康,但為了好吃、下飯,料理總是重油、重鹹。錢政平提醒,為了全家人的健康,應立即改善飲食習慣,採取少油、少鹽、高纖維的健康飲食,並培養運動習慣。錢政平表示,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長期若控制不佳,高血壓會使心臟肥厚,進而引起心肌病變及心臟衰竭。根據統計,有高血壓的人,將來罹患心臟病機率增加2.5倍。提醒有三高的人,不能只關注血液檢驗報告中各項的數值,還要當心三高控制不佳後續會引起併發症,如心臟疾病(冠狀動脈硬化、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腦血管堵塞(腦動脈瘤、腦中風)的問題。而近年來有不少年輕人因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驟世,錢政平指出,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外,千萬不能輕忽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因高血壓不會有明顯不適症狀,使許多人患有高血壓而不自知,而耽誤就醫。 他呼籲,除了日常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缺一不可,也應該定期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進而及早治療與控制。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分析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 錢政平
-
2021-04-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CRT治療 幫心臟節奏跳動 避免衰竭
70歲的陳先生,五年前被診斷出心臟衰竭,長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踨治療。最近他走路很喘、爬樓梯變得不耐受而就醫,經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他的心室收縮功能很差,從60%下降到25%,心電圖檢查發現,左傳導支束阻斷,因此病患接受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治療後,他的收縮功能上升至50%,臨床症狀也得以改善。何謂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是一種幫助心臟以正確的節奏跳動的治療方法。它使用節律器來恢復心跳的正常節律傳導模式。CRT節律器協調心房和心室的傳導、兩心室之間的時間差,使心臟跳動變得比較協調和同步。當你的心臟幫浦功能變弱時,有可能會產生心臟衰竭的現象,當心臟衰竭嚴重到一定程度,肺部和腿部就會積聚液體,產生腳腫和呼吸困難等症狀。而當心臟的兩個心室跳動不同步存在時間差時,便會加重心臟衰竭的嚴重程度。心臟衰竭是一種預後不良的疾病,5年的存活率只有50%。當心臟收縮上述的時間差,CRT可以校正這種異常。CRT治療需經小手術將節律器置於皮膚下,導線連接到心臟兩側的心室,由該裝置向心室發送電信號,使心室以應有的方式一起跳動,這種類型的電刺激稱為「雙心室起搏」。約有70%的心臟衰竭病例經由CRT療法有反應作用,CRT可以改善一部分心臟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心臟功能和生活品質,它還能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受能力。若有中度到重度心衰竭的症狀,左右心室沒有協同做出同步幫浦功能,加上心臟開始變大,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無法控制心衰竭時,醫師可能會建議採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裝置前需做的準備1.手術前需要空腹一段時間。如果早上要吃藥,可詢問醫師是否可以喝一口水服用。2.手術前幾天可能要停止服用任何稀釋血液的藥物,如阿斯匹靈。如正服用糖尿病用藥,空腹前應由醫師調節劑量。3.讓醫師知道正在服用的所有處方藥物、非處方藥或補品,尤其是阿斯匹靈。病患的過敏史、麻醉病史及最近有沒有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狀。CRT的置放手術約3至5小時。CRT是一種針對中晚期心臟衰竭的治療方式,在某些特定族群中會有顯著的效果。
-
2021-04-10 新聞.科普好健康
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健保有條件全額給付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會引起心臟衰竭和死亡,老年人是好發族群。對於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需置換人工瓣膜的長者來說,可選擇不用切開胸骨和心臟、傷口小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治療,但須自費新台幣100多萬元,常讓患者裹足不前。適用逾80歲、曾開過心者衛福部健保署從今年2月1日起,有條件的開放全額給付,核准80歲以上以及80歲以下但曾開過心臟手術的高風險病患,可透過事前審查,進行TAVI手術,全額由健保給付,預估每年有300至500人受惠。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一種退化的疾病,因為年老瓣膜鈣化後,開口變小、閉合不良,造成從心臟壓縮出去的阻力變大,心臟要用更大的力氣收縮,久了會造成心肌肥厚與缺氧,症狀包括心絞痛、胸悶、喘不過氣等,甚至可能猝死。出現胸悶、胸痛 應即就醫根據統計,患者如果出現胸悶、胸痛症狀,平均存活約5年,有昏厥症狀存活約3年,出現心衰竭症狀則約2年,發生猝死的機會也非常高。因此一旦出現症狀,應馬上接受治療,尤其符合健保給付資格者,建議可就近諮詢住家所在地的醫學中心。台灣首位取得TAVI國際教師資格,且指導全台多家醫院手術並核發完訓證明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移植及人工心臟中心主任張效煌表示,國內目前有20家醫院、近40位醫師可執行TAVI手術。從鼠蹊部進入 傷口0.5公分他解釋,傳統心臟手術必須開胸,即使是微創手術也都得接上心肺機,讓心臟停止,對於年老患者來說風險極高。TAVI手術不必開胸,只要從鼠蹊部開個約0.5公分大小的開口,在X光顯影設備導引下,將心導管從動脈導入到瓣膜狹窄位置,之後同樣利用導管,把新的支架瓣膜放置到適當位置,撐開後固定住,醫師在X光下可清楚看到新的瓣膜置放在舊有的瓣膜上,取代原來病變的瓣膜。在手術過程中,醫師會進行造影、心電圖觀察心臟功能,並確保置入的瓣膜運作正常,完成後再縫合股動脈穿刺點。比起傳統手術15至20公分的傷口、80歲以上病患平均22%的死亡率,TAVI傷口只有0.5公分、死亡率2至3%,可減少中風、肺炎等併發症,並大幅降低傷口感染機率。北榮累計300多例 成功率高張效煌強調,這項手術需整個團隊包括心臟內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任務,減少併發症。北榮是全台最早施行TAVI手術的醫學中心,11年來累計300多例,是國內手術成功率最高的醫院,因此獲頒國家獎章。
-
2021-04-1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血壓正常卻很喘 主動脈瓣膜狹窄不到1公分
按時服用高血壓藥,血壓控制穩定,怎麼會喘到不行又胸悶?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如果輕忽沒治療,容易進展為重度狹窄,有猝死的風險。一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長達20年,經規律用藥後血壓逐漸正常,近半年來常常走一下就喘吁吁,甚至胸悶、呼吸困難,以為是正常老化,直到突然昏倒送醫,才發現心臟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已剩不到一公分,檢查確診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再不處理恐引發狹心症、心臟衰竭,甚至有猝死可能。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主動脈瓣膜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主動脈瓣膜狹窄,除了天生結構異常外,會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心臟能輸出的血液就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一般來說,70歲後就要注意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老化問題,80歲之後的發生率約3%至5%。黃啟宏指出,有三高問題的老年人,可能會加速主動脈瓣膜狹窄惡化。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並沒有異狀,隨著狹窄愈來愈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症狀,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根據國際標準,這位老太太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剩不到1公分,已經屬於重度狹窄。黃啟宏表示,她的血壓曾高達160至170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未料,近半年來走路不到50公尺很喘,這就不大對勁,「昏倒」即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的警訊,一旦錯過治療時間,會大幅縮短餘命,甚至猝死。老太太接受免開心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手術順利,一周後即出院,術後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可外出輕鬆步行200至300公尺。黃啟宏說,TAVI適合高風險患者,例如高齡、合併症多,接受手術的風險太高。但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年輕人來說,手術還是最完整的治療方法。
-
2021-04-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高血壓越控制越喘?8旬嬤主瓣膜狹窄剩不到1公分險喪命
高血壓藥明明乖乖吃,控制也越來越穩,怎麼還喘到不行又胸悶?一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問題長達20年,經規律用藥後血壓逐漸正常,近半年來卻常常走一下下就喘吁吁,原以為是正常老化,直到一次突然昏倒送醫,才發現心臟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已剩不到一公分,再不處理恐引發狹心症、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可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主動脈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與常聽到的主動脈剝離多因血壓突然急速竄高的成因不同,主瓣膜狹窄除了天生結構外,一般是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就像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開口愈來愈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就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一般來說,70歲後就開始要注意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老化問題,80歲之後的發生率約3%至5%,黃啟宏表示,有三高症狀的老年人可能會加速狹窄其惡化,按照國際標準按程度不同,老太太狹窄程度不到1公分,已屬於重度。黃啟宏表示,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並沒有異狀,隨著狹窄越來越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個案中的老太太,血壓曾高達160-170 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下來,藥越吃卻越喘,這已就不大對勁,「昏倒」就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相當嚴重的警訊,一錯過治療時間,會大幅縮短餘命甚至猝死。術後的老太太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可外出輕鬆步行200-300公尺,黃啟宏說,若發現家中有高血壓病人血壓逐漸正常,卻出現很喘、胸悶痛、呼吸困難、頭昏、暈厥等症狀時,請提高警覺就醫,只需透過心臟超音波就能研判主動脈結構性的嚴重程度提早做出預防。
-
2021-04-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長出果凍瘤全身亂竄 22歲女突腦中風栓塞北榮搶命
撲通撲通的心臟不但會長出腫瘤,更要小心一種像果凍狀的黏液瘤,會甩來甩去隨著血液竄到身體各處,若跑進腦部引發猝死。一名22歲的陳小姐,就因為這顆不定時炸彈,某天凌晨突然腦中風、雙腿下肢缺血、脾、腎等多處野栓塞,所幸經北榮團隊在24小時內成功搶回一命,還得以保留所有器官,免於截肢風險。北榮心臟外科醫師郭姿廷表示,陳小姐是去年11月2日凌晨5點半,右半邊突然無法動彈被送來急診,發現他右手連輕微擺動、抓握都沒力氣時,即使才22歲,仍研判為急性缺血腦中風,會診放射科馬上取出血栓,以侵入方式將腦部塞住的血栓拉出讓血管疏通。但沒想到患者後來又出現蒼白、疼痛、冰冷、麻痺,下肢雙腳竟然沒有脈搏,趕緊透過電腦斷層查看全身血管,看到少數腫瘤塞住下肢造成血液阻斷,過了膝蓋以下就沒有血流,個案在如此短暫時間出現多種症狀,非常不尋常,團隊進一步透過心臟超音波終於找到凶手,陳小姐左心房內竟有一個質地鬆散的腫瘤正隨著心跳甩來甩去,有點像果凍狀,其中的小碎片甩得非常厲害時,就隨血流漂到身體四處引發栓塞。心臟黏液瘤因為像果凍般的,質地非常鬆散,郭姿廷醫師研判陳小姐的黏液瘤約6-7公分大,常出現在左右心房中間隔板,還會像葡萄一樣有個蒂頭,一定要切除減少復發風險,粗估復發率5-10%。郭姿廷說,心臟黏液瘤雖是良性,卻是心臟最常見的腫瘤,國內好發率0.03%-0.1%,女大於男,常見30-60歲,到目前為止,心臟黏液瘤仍沒有辦法用基因檢測也無危險因子得以控制,就是一個突發性的狀況,大部分病人都是以不典型症狀被找到這顆不定時炸彈,常出現在左心房,腫瘤越大多伴隨心悸、倦怠、喘、發燒,嚴重則有肺水腫或心臟衰竭,若發現太晚,小碎片跑進腦部也有猝死可能。郭姿廷並說,因心臟黏液瘤導致周邊動脈栓塞的發生率30%,像陳小姐這樣身體多處栓塞的狀況相當罕見,運氣更不好的是,當下肢動脈阻塞手術順利完成,雙腳血流恢復紅潤後,卻出現「再灌流症侯群」,雙腳轉為腫脹,造成腔室症侯群壓迫動脈血流,所幸會診整形快科進行筋膜切開術釋放雙腿壓力,經數周換藥、復健已能行走自如。北榮急診部醫師李怡姿說,一般的中風主要分為腦梗塞以及腦出血,但小於45歲,特別是小於30歲的年輕型腦中風,要特別注意罕見問題造成,如主動脈剝離、自體免疫疾病,或像陳小姐這種心臟黏液瘤,其中,心臟引發的缺血性腦中風來源佔了15-35%。北榮神經放射科主任羅兆寶則提醒,不同器官對於栓塞造成的缺血忍受度不同,但當家中有人出現急性缺血性中風,以腦部時間最短來看,一定要在三小時內就醫,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遺症。
-
2021-04-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每個人不分性別、種族、階級都需要睡眠,然而全球卻有20億人口有睡眠障礙。睡覺打呼不只擾人清夢,還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睡覺時氧氣吸入不足,血氧量太低會造成白天精神不佳,睡不飽脾氣暴躁、專注力下降、反應變慢,長期還會造成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疾病,睡不好很可能會引發致命危機。頸圍過粗、打呼、肥胖 都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時打呼的問題很普遍,許多人都以為習慣就好,事實上極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40歲以上、BMI>27、鼻息肉、鼻中膈彎曲、下巴後縮、扁桃腺肥大者,楊聰財醫師提醒,肥胖者因呼吸道狹窄,更容易打呼,民眾可以測量自己頸圍,男性>43公分、女性>38公分都為高危險群。睡眠檢查不用非到大醫院 身心科、耳鼻喉科診所也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覺時會發生上呼吸道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需要費力,也就是打呼,嚴重恐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引發窒息致命危機。一般人面對打呼,想到的多半是需要至大醫院的睡眠中心過夜,才能得到種種數據,多半會覺得麻煩而選擇不去治療。楊聰財醫師表示,其實可先至住家附近診所檢查,不一定非要到大醫院。由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造成睡眠障礙,睡不飽更容易有情緒問題,如焦慮、注意力下降、情緒低落暴躁、判斷力變差,因此很多人在未察覺病因前也會至身心科就醫。楊醫師說明,除了精神症狀之外,男性患者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還會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胃食道逆流、性功能障礙等,應就醫妥善治療。打呼問題先測柏林問卷 輕度患者側睡枕可解套輕度患者可使用側睡枕、並保持側躺,避免呼吸道往後塌陷,就能明顯改善打呼;中度患者一般會使用非侵入性治療,佩戴陽壓呼吸器,若是重度患者,則必須至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甚至開刀。但楊聰財醫師提醒,開刀手術屬於侵入式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民眾或枕邊人若有打呼問題,可以先做「柏林問卷」,總得分大於2分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建議盡速治療。畢竟睡眠為人類健康的基礎,不要過度依賴藥物、提神飲品,楊聰財醫師建議睡好覺、避百病。(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睡覺會打呼是5大疾病高危險群! 中年男性、更年期後女性要注意 ·每5個人就有1人會失眠! 4常見原因你是哪一種?
-
2021-03-29 癌症.乳癌
乳癌研究引起美國學者關注 路透社採訪羅東博愛團隊
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為乳癌病人量身打造治療計畫,適合特定病人的治療方法,其研究結果罕見獲得國際媒體和美國權威學者關注。腫瘤醫學中心主任吳思遠醫師表示,研究證實乳癌病人在手術前進行「前導性化學治療」優於「前導性荷爾蒙治療」,可提高乳癌病人存活率。56歲陳太太是乳癌病人,左側乳房有一超過5公分腫瘤,且腋下淋巴結有轉移,根據乳癌治療指引,陳太太的狀況適合接受「前導性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切除,並且可保留乳房,但因陳太太有先天性心臟衰竭與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病況,讓她對化療的副作用與存活率感到憂心,腫瘤團隊為安定病人與家屬的心,汲取近期博愛團隊發表於國際期刊研究結果,為陳太太量身打造讓她安心的治療方案。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吳思遠表示,乳癌治療因為每位病人的腫瘤亞型、遺傳標記、癌症分期、病況及意願不相同,因此治療方式也各不相同。臨床上以陳太太的狀況,一般會直接施以「前導性化學治療」,只是當遇到多數病人為荷爾蒙接受器(ER, PR)為強陽性表現,且沒有人類上皮因子接受體第2蛋白的表現(Her-2陰性)時,腫瘤團隊對於以副作用較低的「前導性荷爾蒙治療」取代「前導性化學治療」雖想嘗試,仍存有疑慮,因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使用化療或使用荷爾蒙治療,哪一種對病人比較好。吳思遠主任與一般外科醫師呂長運特別針對符合上述情況的乳癌病人進行研究,發現乳癌病人在手術前進行「前導性化學治療」優於「前導性荷爾蒙治療」,並可提高乳癌病人的總體存活率。該研究發表後,獲得國際媒體與權威學者的關注,不僅獲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子期刊JAMA Network Open刊登、美國路透社致電採訪,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血液腫瘤學教授艾米·蒂爾斯滕博士(Dr. Amy Tiersten)也給予正面肯定。吳主任與呂醫師表示,分析640名與陳太太相同屬性的乳癌病人接受「前導性荷爾蒙治療」(23%)與「前導性化學治療」(77%)研究數據,目前這是全球首次針對前導性化療和前導性荷爾蒙治療,在特定荷爾蒙接受器強陽性和Her-2陰性的乳癌病人的研究,證實「前導性化學治療」對該類病人有更好的存活率,未來可做為臨床上治療參考。
-
2021-03-19 科別.耳鼻喉
睡眠呼吸中止症工程師開車撞收費亭 醫:6症狀勿延誤就醫
近日發生「蘇花遊覽車撞山事件」,引發外界關心交通公共安全事件,醫師指出,之前有一工程師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卻未察覺,直到開車不小心打盹,擦撞高速公路收費亭基座,才被妻子帶至門診檢查確診,經陽壓呼吸器治療,才改善白天精神;醫師呼籲,若有「打呼」、「中途呼吸停止」、「白天『閒暇時』精神不濟」等多種症狀者,恐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切莫因疫情而延誤至相關門診就醫。台灣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約5至10%,估計全台有數十到數百萬的患者 ,林口長庚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影響情緒、精神及專注力,甚至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增加罹患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臟衰竭、高血壓及腦中風的機率,疾病好發於中年肥胖男性,但女性仍需注意,以免白天精神不濟,發生交通意外致死的憾事。然疫情爆發,許多民眾敬「醫院」而遠之,莊立邦說,近日有一名台商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受疫情影響而返台工作,除停止使用陽壓呼吸器,還因擔心染疫,不敢進醫院回診,導致每晚因呼吸中止驚醒多次,即便晚上很早就寢,白天仍感昏昏欲睡、無法集中精神,連帶影響日常工作表現,才至睡眠門診就診,改善日常生活品質。莊立邦說,去年疫情緊繃期,林口長庚睡眠門診就診人數最多約下降3至4成;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也表示,疫情爆發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也接到許多民眾因擔心院內感染而取消預約的情況,人數最多下降6至7成。劉文德強調,切莫低估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性,除患者應照醫師醫囑控制疾病,一般民眾當有「打呼」、「中途呼吸停止」、「白天『閒暇時』精神不濟」、「起床覺得喉嚨乾」、「失眠」及「夜尿」等多種症狀者,可合理懷疑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至睡眠門診相關醫療院所就診詢問,若擔心頻繁出入醫院恐增染疫風險,可選擇居家睡眠檢測(HSAT),若檢測結果出現異常,應盡快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
2021-03-14 科別.心臟血管
再現團長死於高膽固醇血症 醫師曝光好發年齡
「再現劇團」團長黃民安昨天參與草草戲劇節病逝,檢察官今天相驗確認死因「高膽固醇血症」,造成心因性休克死亡。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蔡翰林指出,此病常見於「三高」族群,若患者出現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等,要趕緊就醫。台中仁愛醫院官網指出,根據美國成人處理指引,血中總膽固醇濃度超過每分公升240毫克(mg/dL),為高膽固醇血症,長期膽固醇過高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血壓升高,增加動脈阻塞的風險;若心臟的冠狀動脈血流不足甚至阻塞,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發生在腦部可能腦中風,在四肢動脈則容易造成肢體末端疼痛、組織缺氧壞死而截肢的狀況。蔡翰林表示,高膽固醇血症常見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族群,較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也可能是家族性遺傳,更屬高危險群,好發年齡層在男性45歲、女性55歲以上。蔡翰林提醒,這類患者往往沒什麼徵兆,不過氣候變化、過度勞累都可能造成心血管病變,所以若感覺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的情形,就要趕緊去就醫;平時預防方法,包括控制三高、戒菸、正常飲食、適當的休息、維持正常體重、適量的運動等,並留意氣溫變化。▌延伸推薦:41歲再現劇團團長死因出爐 草草戲劇節將設紀念牆
-
2021-02-27 新聞.長期照護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前總統李登輝因喝牛奶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辭世。該次事件提醒國人別忽視吞嚥這件日常小事,應準備適合食材,避免長輩發生嗆咳危機。可苡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張文馨說,65歲以上長輩的吞嚥功能障礙發生率高,約每十位高齡者就有一人有輕度吞嚥功能障礙問題。而吞嚥功能障礙造成的嗆咳現象也很普遍,約二成的長輩會因為進食,每周發生2到3次的嗆咳事件。輕忽嗆咳 嚴重引發肺炎「千萬別忽視長輩嗆到這件事。」張文馨說,長輩嚴重可能會發生吸入性肺炎,發燒住院。若長期因吞嚥困難吃不下東西,則可能會營養不良,使得身心健康退化得更嚴重。由此可知,長輩進食除了要避免發生嗆咳,也應均衡攝取食物的營養。營養均衡 避免纖維過粗衛福部近年針對長輩的進食問題,制定「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參考長者的咀嚼情況,將六大類食物依質地分成七級。例如吞嚥能力最差的長輩,該指引的飲食建議為「均質化糊狀食」,譬如長輩可吃紅蘿蔔糊或火龍果糊。「其實大原則就是吞嚥愈差,食物顆粒就要愈少,濃稠度則要調得愈高。」張文馨舉例,有的長輩連喝白開水都會嗆到,那麼開水中就應加入一些增稠劑,避免太稀,好讓水喝進喉嚨時可延緩速度,降低嗆咳發生。在食材的準備上,張文馨建議青菜可選絲瓜、大黃瓜等瓜果類食材,避免纖維過粗。想替食物增稠,則可用藥局販售的商業配方,或可用太白粉、玉米粉等天然食材。熱量營養 糊餐不能馬虎重要的是,糊餐也要提升整體的熱量和營養密度。張文馨說,全穀雜糧類、豆蛋魚肉類都是很好的熱量、蛋白質等營養來源,例如古早味麵茶或有勾芡的濃湯可增加熱量,豆腐、雞蛋、魚肉或雞胸肉則可提供優質蛋白質。只是,長期吃攪打的糊餐不只容易吃膩,外觀看起來也不好吃,難勾起長輩的食欲。張文馨表示,日本為此發展介護食品,將每一項食材分別加熱、烹調、增稠,再製作裝模,把食物弄得像一般料理,有助增加長輩的食欲,攝取更多營養。若長輩持續拒食,就可能是情緒問題,建議家屬或照顧者先安撫長輩的情緒。若長輩只是牙齒不好、難以咀嚼,但吞嚥功能尚可,則可提供蔬果汁、豆漿、鮮奶等,比較容易吸收。張文馨提醒,有關長輩的咀嚼與吞嚥問題,都應該先諮詢醫師、牙醫師、營養師、語言治療師等的建議,再遵照專家囑咐備餐,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
2021-02-2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長期以來,大家只知道白色脂肪,也就是和很多代謝性疾病有關聯的脂肪,但事實上,脂肪與人類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的單純枯燥,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人類有三種不同類型的脂肪細胞:白色、米色和棕色。而顏色的差異,主要是來自於脂肪細胞裡面有沒有粒線體(細胞的發電廠),因為粒線體內含有細胞色素,所以會在顯微鏡底下呈現出米棕色,故而得其名。但也有人把米色脂肪細胞直接歸類在棕色細胞裡面,稱其為非典型棕色細胞。相較於白色脂肪可以儲存能量,讓我們在飢荒和疾病時渡過難關,棕色脂肪更能利用線粒體來燃燒脂質,並在人體溫度下降時產生熱能,防止失溫現象發生,顯然扮演著更加積極的角色。從身體上分布的位置來看,過多的白色脂肪除了包覆內臟外,也會沿著腹部和臀部聚集,而棕色脂肪則是傾向於體內較深處,像是頸部、上背部和脊髓周圍,這使得研究棕色脂肪變得比較困難。甚至到了2009年時,科學家們都還不確定成年人身上是否仍然會保留著棕色脂肪,因此,對於更進一步,棕色脂肪的功能,其與環境因素以及遺傳基因之間的詳細關係,就根本瞭解更少了。之後,隨著醫學顯像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才能夠開始著手研究棕色脂肪,以及其在降低代謝性疾病中的可能作用。2021年1月4日洛克菲勒大學的科學家科恩醫師(Paul Cohen)在《自然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由於產熱的棕色脂肪在動物(小鼠)模型中已經證實會顯著改善葡萄糖和脂質異常的現象,但對於棕色脂肪會不會也影響人類的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則尚不清楚。所以科恩醫師針對52,487名患者,蒐集了134,529次的18F-氟脫氧葡萄糖之正子斷層掃描圖像,互相比對患者的健康情形。結果顯示,擁有棕色脂肪的人,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較低。同時,棕色脂肪的存在也與第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充血性心臟衰竭和高血壓的患病機率較低有關。這些發現引起了媒體界的注意,美國科學家雜誌健康版記者海特小姐(Amanda Heidt)於是在1月12日專訪科恩醫師,利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讓大家了解棕色脂肪和疾病之間的關係,潘老師覺得很有用,特別翻譯後,加以整理,並加入材料後讓大家一次搞清楚什麼是棕色脂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都認為棕色脂肪是用來保護小型哺乳動物和新生兒,因為棕色脂肪可以直接產熱,避免身體失溫。可是當嬰兒年齡增長後,棕色脂肪就會跟著逐漸萎縮,直到消失。但2009年的一系列論文卻發現,成年人身上仍然存在有棕色脂肪,並且可以在寒冷環境下,被誘導增多,當利用放射性標記的葡萄糖,並使用正子斷層掃描成像後觀察,也確定棕色脂肪可以使用葡萄糖產熱。這些論文確實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但由於放射性標記的葡萄糖具有放射性,不可以大量使用在毫無醫療目的,僅僅只是為了研究的受試者身上,所以至今無法對人類進行大規模掃瞄,並深入研究棕色脂肪與身體代謝性疾病之間的關係。無巧不巧,由於柯恩醫師服務的醫院是一家專科的癌症醫院(斯隆-凱特琳),在醫院內為了治療病人,必須進行成千上萬次的正子斷層掃描,因為這些掃描通常用於診斷或跟踪癌症的進展。當院內許多主治醫師看到病人的影像時,總是評論成人體內棕色脂肪確實存在,因為這些棕色脂肪可以像癌細胞一樣,吸收放射性標記的葡萄糖當燃料,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癌細胞,但其實不是。而柯恩醫師的做法則是,按照規定,經病人同意向醫院索取影像資料來分析,這樣一來,柯恩醫師就得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棕色脂肪數據庫,可以用來研究棕色脂肪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係。棕色脂肪可以降低代謝性疾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柯恩醫師提出了三種假設。第一是棕色脂肪的存在或數量會直接影響白色脂肪的分佈情況,例如使內臟脂肪或腹部脂肪(致病性較高)比例變少,而皮下脂肪(有害程度較低)比例變多,但全身脂肪總量不變。第二是由於棕色脂肪內的粒腺體可以進行燃燒並消耗能量,因此,許多可能有毒的燃燒後代謝物,就可以被留置在棕色細胞內,不會跑出去致病。最後,第三種可能性是棕色脂肪具有內分泌的功能,就像白色脂肪會分泌瘦素(Leptin)和脂聯素(adiponectin)一樣,而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表明棕色脂肪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藉由內分泌信號調節疾病的發生率,是非常合理的。目前已知可以增加棕色脂肪的方法,有所謂的冷暴露(潘懷宗/寒冷真的能減重!發抖10分燃燒運動1小時熱量),但當置身於寒冷環境時,很多人覺得不舒服也不願意。於是,科學家們試圖發掘更多可以調節或激發棕色脂肪的其他生化途徑,以便研發藥物。目前臨床上使用於膀胱過動症的一款藥物,叫做米拉貝隆(Mirabegron),就已經有研究顯示,服用米拉貝隆後的患者可以增加棕色脂肪。另一方面,如果事實證明棕色脂肪的好處主要是來自於棕色脂肪所釋放的內分泌激素的話,也可以把該激素找出來,並專門研究該激素在體內的功能。當然,甚麼事都可以牽扯到基因,每個人身上棕色脂肪的多寡,可以和遺傳有關,毋庸置疑,也可以和一些環境因素的誘導有關,例如年齡、性別、體重、居住緯度等等。柯恩醫師的團隊正在採取多種不同的方法,看看是否可以找出與棕色脂肪相關的遺傳基因。如果確定了這些基因,也可以藉由調控這些基因來增加棕色脂肪,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喔!
-
2021-02-18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有問題,該做哪些檢查?專家完整解析8種方式
冬季為心臟、腦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在霸王寒流持續叩關下,驟降的氣溫導致因心肌梗塞死亡的人數大增。在冷空氣的刺激下,會使血管收縮速度加快,心臟負荷加劇,有心臟病史、三高等高危險族群,都應該注意心臟健康。 預防陷入生死一瞬間的心肌梗塞危機,除了做好低溫保健動作,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建議,應了解自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管理好自身健康,才能隨時做好防範。而預防心血管疾病又該做哪些檢查呢? 鄭乃源說,為了確實診斷心臟病種類,會進行不同的檢查。通常醫師會從最簡單、不具侵襲性、符合經濟安全效益的方式,循序漸進做診斷。除了先詢問症狀、病史、家族病史外,首先會先量血壓,並且聽診、量脈搏、理學檢查等。 聽診的目的,除了可辨識心跳節律是否正常,是否有心雜音等問題。除此之外,聽診也會檢視肺部、頸部、腹部,以判斷病人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大動脈疾病或者血管狹窄的問題。當然,一個完整的心臟評估,還需配合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甚至電腦斷層檢查等多項檢查才更完整。 靜態心電圖 心臟檢查最基本的是心電圖!鄭乃源表示,若有心悸、胸悶、胸痛等不適,可安排靜態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以瞭解心臟是否有心律問題、心臟肥大、瓣膜疾患、先天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問題。 心電圖就像是檢測「心臟發出的電流」,因為心臟心跳與節律,會形成電位傳導,透過四肢與胸前各方向的導極,收集心臟發出電波,繪成心跳搏動的波形圖,以判斷是否有心律不整、傳導障礙、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肌病變等問題。 他進一步說明,靜態心電圖僅記錄每10秒鐘心臟的狀態,有時會發生休息狀態進行檢查時可能無異常。但在走路、跑步時就會發生胸悶情況,此時就需要進一步做運動心電圖的檢查。 運動心電圖 鄭乃源指出,若有運動後產生的胸悶、胸痛等不適,或想發現潛在性的心臟問題,可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其原理是在運動狀態下偵測心臟狀態,瞭解當心臟負荷量逐漸增加,是否有心肌缺氧的情形發生,可以將潛藏的問題具體呈現。 心肌缺氧代表心臟的血流供應不足,但有些人的血管狹窄程度不大,在靜止狀態下測心電圖,看不出心肌缺氧。只有在給予心臟壓力時,例如,跑步增加耗氧量,才能看出來,因此,受檢者必須一邊跑步,一邊記錄心電圖變化。 但在進行運動心電圖前,醫師會先評估受檢者狀況,是否適合進行檢測;進行運動心電圖時,一旦感覺負荷不了,必須馬上告訴旁邊的專業人員,停止檢查,因為進行運動心電圖時,少數人會引起嚴重的心律不整。 24小時攜帶式心電圖紀錄 鄭乃源說,也可使用可攜式的心電圖裝置,持續紀錄受測者24小時內的心跳狀況,彌補單次十秒鐘的靜態心電圖所無法觀測到的偶發心律不整。根據受試者特殊狀況,也可能採用48或72小時的連續心電圖,可以幫助診斷陣發性心律不整、心肌缺氧及痙攣型心絞痛等疾病。 胸部X光 鄭乃源指出,胸部X光在評估和檢查心臟疾病時,仍是最基本重要的工具。可顯示心臟的大小和形狀。正常心臟的寬度,約佔正常胸腔寬度的1/2到1/3,如果超過1/2寬度,就是過大,而心臟擴大時,形狀也可能改變。 鄭乃源說,有時會在心臟有病變的瓣膜、硬化的冠狀動脈,或損傷的心肌中發現鈣沈積。在X光片上,鈣沈積看起來是光亮的小點,如果看到,會建議做進一步檢查。 心臟超音波 鄭乃源指出,心臟超音波可評估心臟腔室、瓣膜等的結構狀態、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以及血流方向等。可用於診斷瓣膜性疾患如閉鎖不全、缺血性心臟病、心肌肥大、先天性心臟異常等最基本的檢查項目。 完整心臟超音波檢查包括:M型超音波心圖、雙面超音波,能檢查心臟內管腔直徑大小、收縮、舒張的功能,以及心臟瓣膜移動情況;杜卜勒超音波、彩色杜卜勒超音波心圖,能測量血流型態、方向及速度,精確診斷多項心臟疾病。 心臟電腦斷層 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是檢查血管的利器之一,可分為不打顯影劑的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以及施打顯影劑的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可直接查看冠狀動脈血管管腔是否有狹窄,對於診斷冠心病有極佳助益。也能偵測冠狀動脈是否硬化、有斑塊,而硬化斑塊與冠心病的演進及急性發作有密切關係。 鄭乃源進一步說明,心臟電腦斷層可同時檢查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從沒有鈣化的0分至超過400分是重度鈣化,而鈣化指數與血管阻塞機率呈正相關。另外,也可同時檢視心臟功能、主動脈剝離、肺動脈栓塞、動靜脈瘻管等病變。 核子醫學檢查 核子醫學運用在心臟血管疾病診斷,鄭乃源說,原理是藉由追蹤、攝影注射入檢測者血管內的放射線同位素,來診斷心臟血流供應,是否有心肌缺氧狀況、亦可檢視心房、心室的功能是否有異常或瞭解心臟受損狀況。 他進一步說明,這種方式稱為「心肌灌流」檢查,能觀察血液流經心臟各處的情形,當遇到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時,影像即可呈現出缺氧心肌與正常心肌的區別,利於診斷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同時也可以評估心室功能等。 心導管攝影檢查 鄭乃源表示,這是所有心臟血管檢查中,具侵入性的檢查。但能精準的診斷冠狀動脈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對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心律不整也可評估其嚴重度;若心臟血管攝影發現冠狀血管有異常時,還能運用心導管治療技術,如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術、螺旋斑塊切除術等來進行治療。 心導管攝影檢查是利用特製不透光導管,經由腹股溝動脈或手腕血管,將導管伸入心臟的冠狀動脈內,然後注射顯影劑,再用X光來檢視心臟血管血流狀況、病變位置及嚴重程度,檢查時間約30分鐘至1小時。根據攝影檢查結果評估,執行所需的介入性治療。
-
2021-02-14 科別.心臟血管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短短20天腫了20公斤!單車運動好手無預警水腫增重,在鄰居催促下才就醫,哪知一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就住進加護病房!心臟內科醫師楊峯菁指出,這是嚴重心衰竭引起的水腫,再晚點發現,恐怕生命堪憂。54歲郭先生是自行車運動好手,1百公里騎3個多小時,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還曾經多次成功挑戰武嶺。來到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門診,是因為突然短短20天內明顯水腫,體重從75公斤暴增到95公斤,郭先生卻不覺得不舒服,親朋好友勸就醫都不以為意,直到想藉加強運動消腫,才稍微感覺心跳變快。楊峯菁醫師協助檢查後發現,郭先生竟是有生命危險的嚴重心衰竭,緊急安排住進加護病房。▲心臟衰竭分期。(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水腫是心衰竭的標準症狀 長期睡眠不足引心臟危機楊峯菁醫師說,一聽到水腫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腎臟問題,其實水腫也是心衰竭的標準症狀。他表示,造成心衰竭的主因和心肌炎、冠狀動脈阻塞有關,心肌之所以會感染而發炎,和喝酒、感冒、罹患糖尿病等有很大關聯,至於冠狀動脈阻塞則主要和高血壓、高血脂等原因有關。郭先生自述,罹病前1天只睡4、5個小時達1年之久,長期睡眠不足都為了追求更高的運動表現,雖然也曾感冒、發燒,但總選擇喝熱水、服用保健品度過不舒服。楊峯菁醫師認為,可能就是這樣導致病毒入侵,最後差點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結局。中壯年也可能得心衰竭 終生定期服藥才能避免憾事「10多年前心衰竭確診案例,治療結果和癌末病人差不多」楊峯菁醫師表示,幸好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目前心衰竭病人已經有很好的藥物,治療效果可以好到讓病人恢復常態,雖然「心肌已受損不可逆,但可回復心臟功能。」楊峯菁醫師強調,心衰竭不是老年人才會得,最近收治4位正值壯年病人,其中最年輕的1位才30歲,建議大眾應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並定期健檢。同時也叮嚀罹患心衰竭後必須遵守醫囑終身服藥,一旦停藥不僅會讓病情惡化,更可怕的是即使再恢復用藥,效果也不如之前那麼好。出現下肢水腫和呼吸喘 可能就是心衰竭症兆心衰竭明顯症狀包括:下肢水腫及呼吸喘,尤其是晚上喘得更厲害、無法平躺,再加上運動耐受度下降,就要懷疑心衰竭可能已悄然上身。郭先生在這次的經歷後也提醒運動同好,體能訓練循序漸進很重要,光靠意志力忘我的超越身體負荷最危險。(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心血管患者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增3至5倍! 專家曝「3個徵兆」藏不可逆下場 ·莫名覺得好累恐是心臟衰竭! 「3大嚴重警訊」你中了嗎?
-
2021-02-10 新聞.元氣新聞
68歲吳孟達工作中突心臟病發 捂胸痛苦畫面流出
港星吳孟達參與演出電影「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日前網路流傳一個片段,是他在拍攝電影海報時突然感到心臟不適,最後還是忍住不適完成工作,還向在場工作人員致歉。68歲的吳孟達過往都是胖胖的身材,2014年他因為病毒感染導致心臟衰竭,緊急送醫治療,病癒後人也暴瘦了十幾公斤,近來網路上傳出的片段,是他在為新片拍攝海報時,突然感到心臟不適,只見他捂著胸口,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隨後坐在一旁休息的他,不斷說著「對不起」,並表示「歇個2分鐘、10分鐘沒用的」,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希望不要停繼續拍攝,於是忍著不適完成工作後,還鞠躬向在場人表示「不好意思」。
-
2021-02-08 科別.心臟血管
突然心悸、胸悶別輕忽!醫:心臟胡亂跳大幅增加中風危險
「哎呀!」正在散步的陳先生突然摀住胸口。「你怎麼了?」陳太太憂心地問。「有點胸悶,心臟突然跳很快。最近偶而會這樣,應該休息一下就會好…」話還沒說完,陳先生便感到頭暈、眼睛黑曚。看到先生坐倒在地,陳太太嚇壞了,連忙打電話求救。忽然心悸、頭暈、胸悶,別輕忽正常時候心臟會持續不斷地跳動,但是我們通常不會有明顯的感覺。倘若突然感到心臟快速跳動、或跳動不規則,很可能是出現心律不整。有的人會伴隨胸悶、胸痛、頭暈、無力等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會低血壓、肺水腫、休克、昏倒。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江承鴻醫師指出,心律不整有很多種,其中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有很多種原因可能導致心房顫動,不過江承鴻醫師直言:「最主要的原因是年紀!到65歲附近,有5%到7%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到75歲的話,則高達10%以上的人有心房顫動,根據統計男性罹患心房顫動的機會比女性高。因為心房顫動可能完全沒有症狀,所以部分患者可能毫不自覺。」平常有抽菸、酗酒習慣的人較容易出現心房顫動,而肥胖、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也與心房顫動的出現有關。心臟胡亂跳,中風跟著來心房顫動的併發症中,最受到重視的就是腦梗塞,也就是俗稱的中風。「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梗塞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江承鴻醫師強調,「因為當心房快速且不規則收縮時,便無法有效率地推動血液前進,流動緩慢、滯留的血液會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可能隨著心臟搏動進入血液循環,若血栓流向腦部,阻塞腦部血管便會造成腦中風。」心房顫動不但會大幅提高中風的機率,而且因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的患者其嚴重度和預後都會比沒有心房顫動的中風患者還要差。除了腦中風之外,血栓也可能塞住腎臟血管造成腎臟中風、塞住腸子的血管造成腸中風、塞住肢體的血管造成肢體中風。無論是腦中風、腸中風、肢體中風,皆是可能致命的急症,猝然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即使沒有中風,心房顫動也可能漸漸導致心臟衰竭,影響生活品質、增加住院機會及死亡風險。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心房顫動只是偶爾發作或沒有症狀就掉以輕心。心房顫動該吃什麼藥?了解心房顫動的嚴重性之後,患者都會很關心:「心房顫動該吃什麼藥?」「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有兩個重點目標,一個是預防腦梗塞中風,另一個是控制症狀。」江承鴻醫師表示,由於每位患者的年齡、體重、及各種身體狀況的不同,腦中風的機率並不一樣,臨床上醫師會用「中風之風險評估量表(CHA2DS2-VASc score)」來評估腦梗塞中風的危險性,得分愈高,代表患者因心房顫動而腦中風的機率愈高。目前建議得分大於或等於2分時,就要使用口服「抗凝血劑」,讓血液比較不會凝集,降低血栓形成、塞住血管的機會。江承鴻醫師解釋,如果要用藥物控制心房顫動帶來的心悸症狀,醫師會嘗試使用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毛地黃等藥物將心跳速率控制在理想範圍內。針對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還可以考慮使用改善心臟節律的藥物,讓心臟跳回正常心律。不過,控制心臟節律的藥物可能有些潛在副作用,包括誘發其他心律不整、低血壓、或者心搏過緩等。治療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江承鴻醫師說,根據2020年歐洲心臟協會心房顫動的治療指引,針對有症狀的心房顫動患者,無論是陣發性或持續性心房顫動,可以先嘗試以藥物控制心臟節律,也可以直接接受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另外近期發表在權威性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文章顯示,若陣發性心房顫動病人第一線接受冷凍球囊消融療法,與第一線接受藥物治療做比較,更能有效控制心房顫動,而副作用則是兩者沒有差異。針對使用藥物控制但效果不佳的患者,應該考慮接受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針對心房顫動合併收縮功能缺損的心臟衰竭病患,如果心臟衰竭的原因是因為心搏過速所導致,則應該接受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以改善症狀,增進存活率及降低住院的機會。江承鴻醫師解釋,「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的原理是減少異常電氣訊號影響心肌收縮,因為心房顫動導因於異常電氣訊號,若能隔絕這些異常電氣訊號,心房就不會紊亂收縮了。研究發現,大部分心房顫動的異常電氣訊號源自於肺靜脈,因此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的目標就是隔離肺靜脈與左心房之間的電氣活動。目前有兩種隔離心房顫動訊號的微創導管手術,一種是傳統的點對點熱能燒灼,另一種是環狀冷凍消融療法。醫師會從腹股溝處穿入導管,延伸至心臟。傳統熱能燒灼術是利用導管尖端在肺靜脈外圍一點、一點地進行電燒;冷凍球囊消融術是將冷凍消融球囊導管放入肺靜脈中,然後將液態氧化二氮(N2O)灌入球囊中,脹大的球囊便能接觸左心房與肺靜脈交界的組織,利用攝氏零下30到60度之間的低溫冷凍細胞,形成一圈連續性環狀疤痕組織,隔離異常電氣訊號。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可改善症狀、減少復發江承鴻醫師說,採用導管心房顫動消融術來治療心房顫動的效果,通常比藥物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一般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患者在接受一次導管消融術治療後,就有七成到八成的機會能維持正常的心跳節奏與頻率;經過兩次導管消融術治療後,則有九成機會維持在正常心律。整體而言,導管消融術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因心血管問題住院的機會,也能降低心臟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假使患者發作的時候較年輕,接受導管消融術的效益更大。江承鴻醫師指出,比較兩種隔絕異常電氣訊號方式的研究發現,以冷凍球囊消融術對比傳統點對點熱能消融術時,兩者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差不多,約在1%到2%之間,但冷凍球囊消融術的手術時間較短,可在2個小時內完成,而傳統點對點熱能燒灼術則需要4到6個小時才能完成。手術過程中,冷凍球囊消融術的疼痛感較低,熱能消融術的疼痛感較為明顯。相較於傳統熱能點對點熱能消融術,冷凍球囊消融術可以減少大約三分之一再次接受消融手術的機率,以及降低病患因心血管因素住院的機率。「曾經有個患者是遠洋漁業的船員,每次出海都要兩、三年後才能回到台灣。他在海上偶爾會突然發作陣發性心房顫動,卻難以就醫,對工作造成極大的困擾,」江承鴻醫師回憶:「他曾經嘗試過藥物治療,但成效不彰。後來經過討論後,決定用冷凍球囊消融術治療,術後症狀就明顯改善,經過一陣子的休息,又重新出海工作了。」貼心小提醒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沒有症狀,也可能自行恢復正常心律,然而心房顫動會大幅增加腦中風機會,也可能因為心肌快速、不規則收縮而漸漸導致心臟衰竭。江承鴻醫師叮嚀,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建議積極治療,才能減少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喔!原文:
-
2021-02-07 科別.泌尿腎臟
夜間多尿是警訊頻跑廁所難眠 潛藏疾病問題
「醫師,我常半夜起床上廁所,是不是身體哪裡出問題?」嘉義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何東儒說,不少民眾為夜間多尿症所苦而求診,夜間頻尿會影響睡眠品質,不僅隔天精神差,長期下來還會衍生健康問題。晚上尿量超過全天尿量三分之一,就稱「夜間多尿症」。何東儒指出,夜間多尿症是下泌尿道症候群的一種。下泌尿道症候群依症狀特性可以分兩大類,一是「阻塞型」,症狀是尿不太出來,排尿斷斷續續,尿流量少,或是要用力才尿得出;另一種「儲存不良型」,就是膀胱裝不多,白天或晚上頻尿,甚至會因尿急而漏尿。其中只要晚上尿量超過全天尿量三分之一,就可稱為「夜間多尿症」。攝護腺肥大指的是攝護腺大小大於30毫升,會造成膀胱出口阻塞,屬阻塞型症狀;夜間多尿多屬儲存不良型症狀,夜間睡覺時,腎臟產製尿量太多,使得膀胱提早裝滿,讓人不斷起身上廁所。還有種「夜間頻尿」有點不一樣,即使夜間腎臟產製尿量沒超過全天三分之一,還是可能起來上廁所很多次。老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等,都會導致夜尿。「為何會發生夜間多尿?」何東儒說,正常生理狀態,睡眠時人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平均每小時腎臟產製尿量會比白天少。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腎臟對抗利尿激素反應不佳,就會出現多尿症。其他原因還有失眠、水喝太多、膀胱出現儲存不良型的下泌尿道症狀等,須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夜間多尿症主要發生在年紀較大,或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深部靜脈栓塞下肢水腫的人。年紀大與內分泌素異常有關,除心臟排鈉肽產生太多,也跟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腎素及醛固酮功能不全有關。多尿型態,男性多見阻塞型,女性多屬儲存型。何東儒表示,性別不會直接影響夜間多尿症,但晚上起來上很多次廁所,有時是儲存不良型症狀的夜間頻尿,這就跟性別與下泌尿道結構有關。男性因尿道較長,攝護腺會隨年紀變大而發生阻塞,所以較常見阻塞症狀;女性尿道較短,膀胱儲尿功能容易失靈,主要出現儲存不良型症狀。「夜間多尿是警訊,可能代表有其他疾病問題。」何東儒舉例,心臟衰竭病人晚上躺下來後,會出現夜間多尿,主因是心臟輸出量不足,屬心臟衰竭早期症狀。另外,很多病人沒意識到自己有糖尿病,因尿糖造成夜間多尿,就醫才發現有嚴重糖尿病問題。夜間多尿原因多,要先找出原因,例如治療心臟衰竭、糖尿病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才能治本。頻頻跑廁所,跌倒骨折、死亡風險大增。除了疾病警訊,已有回溯性研究發現,如果晚上一直起身上廁所,可能導致失眠,造成隔日精神不佳,也可能在夜間跌倒骨折,是老人死亡率增加的原因。寫排尿日誌找出原因對症下藥「確定夜間多尿原因,才能找出治療方法。」何東儒說,通常會從詢問患者病史開始,加上身體檢查及生理生化數據,判定是疾病造成多尿問題,還是單純的失眠或喝水過量造成。通常會請病患作排尿日誌,記載每次喝水量、排尿量、排尿間隔,按照晚上睡8小時、白天活動16小時估算,確定晚上總尿量是否大於每天總量三分之一。身體檢查部分,如發現四肢水腫,可能是體內水分分布不均或心臟衰竭。生理生化及血液檢查,包括尿路動力學及尿液檢查,有時要以睡眠生理檢查,確定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若確定夜間總尿量過多,通常以抗利尿激素治療;夜間頻尿者,用下泌尿道症候群藥物治療;如果水分或電解質造成利尿,通常會在白天使用利尿劑。何東儒再次強調,發現夜間多尿警訊,要先治療根本問題,如糖尿病、心臟衰竭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才能有效解決多尿問題。
-
2021-02-05 名人.精華區
嚴震生/巴納德第一步,被振興醫院發揚光大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我是一個剛進中學、年僅十三歲的男孩,電視上看到南非醫生巴納德成功完成第一個人工心臟移植手術,儘管接受器捐者,僅活了十八天,就因排斥問題引發肺炎離世,但為醫學史創下紀錄。我依稀記得當時換心人醒過來時模樣。我當時唯一印象是,如果有這麼棒的手術,為何不是發生在先進的歐美國家,而是在南非?二千年台灣出現首次政黨輪替,當時回台灣在大學任教的我,獲邀到包括我母校在內的美國中西部各大學為此民主發展重要的里程碑作巡迴演講。當時的系主任也曾是研究生顧問的威爾遜教授,不僅安排政治系學生聆聽,也在演講後,邀請我與他用餐。由於我曾經修過威爾遜教授兩門課,後者也是我論文口試委員之一,因此除指導教授外,威爾遜教授應是我較為熟悉的師長。在席間禮貌性地問候老師近來如何,沒想到獲得答案竟然是他心臟衰竭,正等待器官移植。次年,我又有機會重返母校,特別想去威爾遜教授家中探望,當時他已因健康理由,卸任長達十三年的系主任,但師母僅說他狀況不好,婉拒了我的探視。幾個月後,就傳來他過世消息,威爾遜教授始終沒有等到他想要獲得心臟捐贈,無法進行移植手術。十多年後,或許是因為多年在非洲進行田野調查及參加學術活動,或許是因為冬季寒冷在國外被不明病毒攻擊,返台後因身體極端不適,住進加護病房,掛在床頭上面的病因是心肺衰竭。不過一個月後逐漸康復出院,但知道左心室的搏出率,為正常人的一半。醫生告訴我,僅能靠著藥物暫時維繫它的功能,不要太快惡化;兩年後,醫生建議我到振興醫院排隊掛號等心臟移植。魏崢院長團隊確實醫術高明,儘管當時身體極為不適,但還是安排所有器官移植當有的檢查,並讓我在一個月左右就復原出院。兩年後,因為連續昏厥多次,我再度入院,但這次情況嚴重,裝上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後,我的器官移植排序往前移動到最優先的等級。原本預計至少一至三個月等候時間,但卻在一星期後獲得善心人捐贈,順利完成移植手術,並經過多次切片確認沒有排斥後,已暫時返家休息。整個過程中,上帝派天使在我周圍紥營環繞,保守我的每一步,讓我原本破碎的生命完整起來。上帝的保守、教會弟兄姊妹們的代禱、家人特別是妻子的陪伴、親朋好友的關心,都是讓經歷過死陰幽谷的我,獲得重生。對我來說,五十多年前所關注的一則新聞,竟然會在自己身上發生,不僅難以想像,也讓我對神和對人滿有感恩的心,總覺得餘生一定要完成上帝所託付的工作,儘管我目前仍在摸索中,但相信一定會有異象的啟示。謝謝不知名的器官捐贈者和他的家屬,願意讓這顆心臟在另外一個身體中存活,也感謝振興醫院魏崢院長的團隊,不僅有豐富的學養,更有獨特的判斷能力,及無數的臨床經驗,才能完成了如此重大的手術。最後,我也要謝謝振興醫院及病房所有護理人員,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方向及新的異象。(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
2021-02-04 新聞.健康知識+
新年預防成人三疾病 醫籲:別讓流感、肺炎、皮蛇上身
新冠肺炎一週年,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型態,民眾也越來越注重自身保健。近期寒流接連來襲,氣溫變化極大的狀況下,民眾更應注意維持自身免疫力,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指出,秋冬是病毒及細菌活躍的季節,預防流感、肺炎、帶狀疱疹「成人三疾病」尤其重要,除了從作息、飲食、運動著手,更應該積極接種疫苗,以達到預防疾病的成效。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因應疾病衛教需求,更新成人三疾病衛教網站(https://adulthealth.com.tw ),除了疾病介紹外,更邀請名人如曾雅蘭、詹惟中及葉家妤共同呼籲大家提高警覺,一起遠離成人三疾病。其中曾雅蘭更分享二度罹患皮蛇的痛苦經驗,她直言「痛到像電擊,連穿衣服輕碰都不行。」秋冬嚴防 「流感、肺炎、皮蛇」上身黃信彰表示,成人三疾病包含流感、肺炎以及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等三種常見且可經由預防降低罹患機率的疾病。流感除了一般呼吸道感染造成不適之外,可能引發肺炎、腦炎或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肺炎初期以呼吸道症狀為主,並有咳嗽、胸痛、發燒、畏寒症狀,嚴重會引起呼吸急促、呼吸困難,造成肺炎最主要的菌種就是肺炎鏈球菌。老人、嬰幼兒以及有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患都是高危險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吳至行指出,帶狀疱疹會列入成人三疾病,是因為發生率高,卻常被忽略,很多人覺得離自己很遠,事實上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發生,尤其5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生機率超過50%,年紀越大風險越高。帶狀疱疹是潛藏在神經節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症狀表現為皮膚表層會出現紅疹、水泡,後續化膿、結痂等。要特別注意的是帶狀疱疹容易引發後神經痛,發生機率約每三個帶狀疱疹患者就有一位,這種疼痛常被形容像電擊、火燒般的痛,或風吹過便疼痛難耐,年紀大、慢性病患、免疫功能差,都容易因為無法抑制神經節裡面的病毒,而使帶狀疱疹再度發作。病毒活躍期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之一維持健康,預防成人三疾病,要從作息、運動、飲食做起,正確概念大家都有,卻總是做不到,若很難徹底執行,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之一。流感每年有不同的流行病毒株,所以需年年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分多醣體、結合型兩種,建議年長者及高危險群至少接種一劑。至於帶狀疱疹疫苗,則有很多證據證實疫苗能預防50%以上的發生機率,尤其針對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預防效果高達近七成,建議50歲以上成人至少一生接種一劑,也因帶狀疱疹發生率會隨年紀增長,因此吳至行呼籲民眾及早預防。尤其去年因COVID-19造成全球嚴重疫情,大家更了解疫苗的重要性,且因近期疫情升溫,為避免多次進出醫療院所,民眾可以依照醫師評估,同時接種適合的疫苗,做好防範,得到良好的保護。加強預防觀念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衛教網站提供完整資訊對於成人三疾病相關資訊,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成人三疾病衛教網站(https://adulthealth.com.tw )提供淺顯易懂的衛教資訊,搭配動畫影片呈現,並且邀請病友及藝人朋友分享罹病之痛,透過醫師的專業訪談,提醒如何防範,只要上官網或Google搜尋「成人三疾病」就能取得完整資訊,用健康的身體開啟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