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廖靜清
共找到
580
筆 文章
-
-
2023-05-24 養生.聰明飲食
吃對鹽激盪精彩食滋味!健康加一「碘」 營養均衡補充礦物質
現代人講究健康,飲食強調少鹽少油,但是再鮮美的食材,烹煮過程若總是清燙、少了加鹽提味,吃起來感覺平淡無奇!過度減鹽,可能引起缺鈉、缺碘問題,碘是有助於維持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及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神經肌肉的功能。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已提出建議,不同年齡階段應各有每日適當攝取,補充身體所需的碘量。不加鹽就健康? 小心隱藏的「缺碘」危機不吃鹽比較健康嗎?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還有碘、鉀、鎂等礦物質,不僅提升食物的風味,維持正常的基礎代謝,食用過多過少都不好。WHO建議每日攝取鹽量低於5公克,坊間所推廣的「低鈉飲食」,即以減鈉為目標,除了減鹽、少鹽,其實可以用低鈉鹽取代一般食鹽,烹調風味不減。不少人在家做菜時,以為只要少放點鹽就夠了,但是其他調味品也可能含有看不見的鹽或鈉,再加上民眾三餐外食、外送比例漸高,容易吃進過量的精緻加工食品,包括罐頭、香腸、火腿、醃漬品等,隱藏的鈉含量都不低!減少鹽分攝取是養生保健之道,台塩生技的「減鈉含碘鹽」降低約50%鈉,並以鉀取代部分鈉,減少鈉攝取與補充鉀的不足。另一款「氟碘鹽」可補充食物中攝取不足的氟量,保護學齡孩童牙齒,幫助牙齒健康。食鹽裡加氟 透過飲食來預防蛀牙什麼是「氟碘鹽」呢?在食鹽中添加含有一定比例的氟化物和碘即稱為氟碘鹽;當氟化物攝入人體,經由代謝後,氟化物會被傳送到牙齒及唾液中,在牙齒表面產生保護作用。根據統計,國內5-6歲幼童蛀牙盛行率為79.3%,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目標10%,衛福部除了目前採兒童塗氟及大臼齒窩溝封填外,亦開放市售食鹽添加氟化物供民眾選購。一般食物的含氟量大多是微量,食鹽裡加氟可藉此補充不足的氟量,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每天適度補充氟鹽。碘為有助維持正常基礎代謝與生長的重要營養素,市售鹽品種類眾多,部份未加碘,除需限碘的族群以外,長期吃無碘鹽可能會導致碘攝取不足。做為國內精製食鹽的產製者,臺鹽從傳統日曬法產鹽優化轉型為引用海水經由電透析濃縮再蒸發結晶,採用物理方式提煉並濾除雜質及重金屬取鹽,臺鹽的食用鹽產品供應平穩,精鹽銷售佔整體市場約8成,可稱之「鹽老大」,一系列含碘海鹽、氟碘鹽、美味含碘鹽、減鈉含碘鹽等產品,讓身體輕鬆無負擔。聰明飲食,就從吃對調味品開始,選購食鹽時,注意看是否有碘、氟等成分標示,為健康調味多一「碘」。
-
2023-05-22 失智.大腦健康
家中長輩患有失智症,該不該做基因檢測?早發性失智症5症狀一次看
【本文重點】漫威英雄「雷神索爾」克里斯漢斯沃擔心遺傳父母的「ApoE4基因」會造成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此宣布暫時息影。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大多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但有少數患者是早發性失智症,與基因變異有關。家族病史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如果有家族成員超過2位以上失智者,可以考慮做基因檢測的評估。檢測出異常時,應提前做好預防,並且要及早規畫財務與生活安排,降低失智纏身的風險。--by ChatGPT漫威英雄「雷神索爾」克里斯漢斯沃宣布暫時息影,因為健康檢查赫然發現遺傳父母的「ApoE4基因」,擔心未來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先暫緩演藝工作。也有不少人擔憂:家中長輩患有失智症,該不該做基因檢測呢?檢測出異常 做好預防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說,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大多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少數患者為基因變異而在65歲以下發病,又稱「早發性失智症」。失智症確實具有部分遺傳性,但9成以上的阿茲海默症為散發性,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外,年齡、腦部創傷、慢性發炎、心血管疾病、不良生活習慣等亦是發病、惡化的主因,諸多因素導致大腦堆積沉澱大量的β類澱粉蛋白,損傷腦細胞。家人失智,該不該做基因檢測?陳亮宇表示,家族成員超過2位以上失智者,可做檢測的評估效益。目前會遺傳的阿茲海默症,只有小於5%是因基因而發病,大部分還是多重因子所引起,因此,一旦檢測出異常時,應提前做好預防,從飲食、運動、健康管理做起。然而,檢測正常也不保證一定沒事,長期處於壓力、睡眠品質不良、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容易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尤其熬夜傷身又傷腦,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大腦把有毒物質排出。財務與生活 及早安排如果帶有失智基因的人,能否先進行治療呢?陳亮宇解釋說,基因治療有限尚待突破,也許改變天生上的障礙,但也可能產生其他強烈副作用。檢驗結果僅供罹病機率參考,無法作為診斷的生物標記。不論有沒有失智基因,預防失智趨吉避凶都要做!陳亮宇指出,有相關基因或家族病史,更要及早規畫財務與生活安排,包括積極參加活動及社會參與,要多強化各類人際社交,降低失智纏身的風險,也有助於延緩失智病情。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更不是老人的專利!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的發病年齡愈低,跟家族遺傳有較高關聯。陳亮宇提醒,早發性失智症常被忽略而延誤診斷,且病程進展較快,當發現親友人格明顯改變或行為異常,一定要進一步就醫。若40、50歲發病,後續還有30年餘命,應該跟家人討論日常照顧、臨終選擇等,並且盡可能維持原來的工作,或跟公司協調工作複雜度,避免因為人生職涯中斷而陷入負面情緒,導致認知衰退更嚴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嗎?出現哪些徵兆該注意?你覺得居住的城市失智友善嗎?元氣網舉辦「失智症識能與友善環境滿意度大調查」,邀你一起來看我們與失智友善的距離。基因檢測前 先做測驗經常忘東忘西是健忘還是失智?3分鐘小測驗教你分辨健忘與失智。
-
2023-05-15 焦點.長期照護
中風該準備什麼輔具?不依行動力選輔具 只看病名可能用錯
● 輔具補助,最高3年4萬元● 挑對輔具,提升長輩自理功能● 錯用輔具易受傷,增加復健困難度「我爸爸中風了,該準備什麼輔具呢?」「家人的失智病徵明顯衰退,有哪些適用輔具?」「長輩腿力愈來愈差,手杖、助行器哪個好?」輔具主要是輔助失能者生活自理、減輕照顧者的身心負擔,但卻常見民眾以「病名」選擇輔具,反而忽略了患者的身體功能狀況。專人評估 符合個人化需求台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副秘書長、輔具家ATHome營運長劉旻宜說,輔具挑選應依使用者的「行動力等級」作為標準,而非「聽說這一款比較好」、「這個功能齊全」作為選擇參考。一旦用錯輔具,可能會讓長輩行動力退化,或增加復健困難度,選購前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各縣市有設置「輔具資源中心」,可提供諮詢、評估、維修、二手輔具回收及租借等服務,包括專業人員協助評估個案的生理功能,在寄發核定函後,才能洽詢相關廠商購買。劉旻宜提醒,除了核准通過才能用補助款購買輔具,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由專業人員評估個案狀況後,會再另撰寫報告書,記錄詳細規格、輔具數據參數等,建議民眾不要只拿著核定函購買輔具,而是帶上報告書到門市選購,才能更符合個人化需求。目前政府的輔具補助有兩種,分別為「失能老人輔具補助」、「身心障礙者輔具補助」,失能老人符合長照2.0,身心障礙者需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補助方式各有不同。善用補助 民眾省下大開銷民眾最常需要使用的輔具,以個人行動的輪椅為大宗,其次是電動床、減壓座墊和預防褥瘡的氣墊,以長照身分、身障身分來說,政府分別給予不同的補助額度,核准的費用並不相同。長照輔具補助總金額為最高3年4萬元,身心障礙者輔具補助總金額不限,但是有品項上限,每二年度補助不超過四項;另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一般戶也有不同的部分補助比率。補助額度分配學問大,善用政府提供的輔具補助,可省下一筆開銷,也能協助年長者和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立。劉旻宜強調,輔具有助於簡化照顧人力、體力,選擇適合的輔具才能避免二度傷害,並讓有復健潛力的患者減少臥床、倚賴輔具的站坐時間。輔具也可以租借,各縣市的輔具資源中心有提供免費的二手輔具借用,是經濟實惠的另一種選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3 焦點.長期照護
巴氏量表怎麼拿!? 分數「夠低」才符合申請外籍看護
近日三軍總醫院發生醫療暴力,因神經科醫師評估後拒絕開立「巴氏量表」,遭到病患家屬出拳毆打,引發各界議論。元氣網透過臉書發文調查,許多民眾表示,自評家人需要申請外籍看護,但是就醫評估卻未符合開立標準,長期照顧真的好累!快喘不過氣來了;沒有「巴氏量表」就沒辦法申請外籍看護,沒有看護幫忙照護,自己恐怕要先倒了。也有人提出「巴氏量表」評比太過嚴格,中壯族群要上班、失能長輩又需要有人照顧,希望廢除這項規定。何謂巴氏量表?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又稱ADLs,原名為「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是一種日常生活功能的評估量表,主要用來測量病患的治療效果及退化的情形。巴氏量表有其疾病項目,各標準、年齡限制也有所差異。申請健保的【居家護理】時,除了醫師開立居家照護醫囑單外,醫療人員會以巴氏量表的分數來進行評估,以確認是否符合收案標準,此外,申請外籍看護、【十年長期照護計畫】服務時,都需要有巴氏量表。量表評估的分數愈低,則代表患者自主能力愈不足,分數要夠低才符合申請資格。根據規定,申請巴氏量表要患者本人親自到醫院進行評估,對於失能、失智的長輩,甚至臥床、行動不便的病患而言,舟車勞頓真是一大難題。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民眾家裡有需要被照護的患者或長輩時,多數希望能請外籍看護分攤照顧工作,常會以自身考量請求醫師開立巴氏量表,但按規定,醫師一定要依照個案實際狀況進行評估,才能決定是否開立,曾有醫師因通融、體諒家屬而開立巴氏量表,卻面臨「偽造文書」官司爭議。延伸閱讀/為何我的家人無法申請巴氏量表?一文搞懂巴氏量表評估項目和詳細申請流程拿到量表文件 申請外籍看護等待時間冗長此外,另一個衍生的問題是,政府基於保障台灣籍看護工作的權利,對於申請外籍看護設下多項監管措施,這或許是一項美意,但也造成有照護需求,但經濟能力有限的家屬冗長等待。民眾抱怨申請流程太過複雜,光是文件來往就要數個月,就算拿到量表文件,也要花3至6個月以上才能找到外籍看護,對於正值中壯年、需要上班的家屬,等待期間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謝嘉娟表示,有些患者在就診評估時,因還在急性期住院期間,病情尚未穩定,需要追蹤時間,並非刁難拒絕開立巴氏量表。2010年也已開辦「聘雇外勞到宅評估評鑑定」服務,重癱、身體失能無法至醫院進行巴氏量表評估的民眾,都可請醫師與醫事人員進行在宅鑑定。謝嘉娟強調,若個案身體狀況嚴重,不一定要等6個月才開立巴氏量表,民眾與醫護人員應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讓家屬理解當下無法開立量表的原因。若巴氏量表分數無法申請外籍看護,可利用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定,接受長照2.0服務資源。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8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腦部老化 營養師教你把握3原則養成有益大腦健康飲食習慣
● 遵循國健署建議,吃出健康大腦● 多攝取蔬果雜糧,增加腸道蠕動● 細嚼慢嚥助消化,把握「均衡、適量、規律」原則現代人生活忙碌,幾乎天天吃外食當「老外」,長期下來營養不均衡,免疫力變差又易發胖,甚至可能影響腦部健康。想要補腦、預防大腦退化,不能靠單一營養素,例如過分攝取「超級食物」,雖然有特別高的抗氧化物、維生素,但飲食應把握「均衡、適量、規律」原則,才不會適得其反。養成有益大腦健康的飲食習慣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均衡飲食有益腦部發展,最簡單方式為遵照國健署推廣的「我的餐盤」,記住6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控制分量和少油炸,外食族也能吃得健康。陳姿吟強調,盡量避免睡前2小時進食,以免增加腸胃負擔。患有三高、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民眾,建議向營養師諮詢微調「我的餐盤」內容,且注意飲食規律,依每個人的生理時鐘定時定量。多吃天然原型食物 避慢性發炎要促進大腦健康,陳姿吟建議,多吃蔬果、五穀雜糧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尤其是吃原型的天然食物,不僅增加腸道蠕動、加速消化吸收,更能促進大腦運作。腸道被譽為「第二大腦」,除了消化功能,腸道中的微生物群也對身心健康產生影響。日常生活少不了加工食品,飲食應避開加了太多糖、鹽、脂肪的泡麵和培根,多吃原型食物幫助身體抗發炎,遠離老化、肥胖。天然的原型食物搭配健康烹調方式,能保留最多營養價值,陳姿吟特別推薦私房紓壓料理,透過備料和手作過程釋放積累的壓力。【三色肉丸】(4人份)材料:瘦絞肉200克、板豆腐80克、金針菇100克、玉米粒50克、馬鈴薯50克、毛豆仁50克號、太白粉1碗作法:1.將瘦絞肉加入五香粉、胡椒粉、米酒、鹽拌勻,在大鍋中以同一方向甩打至具有黏性。2.加入切成細末的金針菇,並將板豆腐壓碎,一起絞打入味。3.將毛豆仁的種皮去除,馬鈴薯及毛豆仁切成粗粒狀。4.肉泥分成12等分,滾成圓球狀,表面沾上一層薄太白粉。5.分別沾黏滾附玉米粒、馬鈴薯粒、毛豆仁碎粒,用手幫忙壓緊。6.電鍋蒸10-15分鐘,以細竹籤插入肉丸中心檢查,沒有任何沾黏即可。【番茄海鮮燉飯】(4人份)材料:白米或糙米280克、大番茄1顆、鴻喜菇150克、雪白菇150克、蝦仁90克、花枝120克、毛豆120克、起司片4片作法:1.花枝切片、蝦仁去腸泥,用薑片、米酒、少許鹽醃漬去腥備用。2.將米洗好後放入電鍋內鍋,並將整顆番茄去蒂頭、底部劃上十字刀。3.所有食材與2匙橄欖油、黑胡椒、羅勒葉、少許鹽放入電鍋內鍋中,番茄放正中央,起司片切半均勻鋪在最上方。4.內鍋加水1.5杯、外鍋加水1.5杯。5.電鍋跳起後,再多悶15分鐘。6.將番茄攪碎,與起司均勻拌入飯裡即可。想知道更多請看【免費線上課程】營養師的3堂料理課:感受融入生活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紓壓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1 醫療.精神.身心
身體疼痛查不出病因 原來是老年憂鬱!注意8大警訊,一表助檢測
● 老年憂鬱常誤認為老化,是難察覺的心病● 不及時治療,老年憂鬱易失能、失智● 適當生理、心理治療,憂鬱病況可改善年逾七旬的張媽媽,幾個月前一直抱怨這裡痛、那邊痛,晚上睡不好,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愛吃的食物也興趣缺缺,食欲明顯下降,體重掉了好幾公斤。家人以為是「上了年紀的老化現象」,直到張媽媽脾氣變得暴躁、記憶力和語言能力的退化,就醫診斷為老年憂鬱,透過藥物、心理治療,才慢慢減輕低潮的情緒。拒看身心科 易錯過治療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退休後若無妥善安排生活,或慢病纏身、伴侶離世、家庭疏離、失去社會連結,常會感到自身無存在價值。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憂鬱情緒,容易與老化、初期失智搞混,加上患者病識感低,認為只是身體不舒服而抗拒看身心科,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從輕度惡化成中重度,甚至有輕生念頭。憂鬱症最常見失眠及食欲不振症狀,伴隨悲觀、失落、不安、妄想,老年憂鬱則常抱怨身體不適,家屬疲累奔波醫院各科陪伴看病,卻檢查不出任何異常,最後下結論:「應該是自然老化吧!」謝嘉娟提醒,可從8個面向觀察家中長輩是否有憂鬱症,或利用老年憂鬱症量表(GDS-15)自我檢測,若超過標準,建議及早就醫診斷,視憂鬱程度給予藥物、非藥物治療。注意8大老年憂鬱警訊1.失眠:出現入睡困難、淺眠、整晚睡眠斷斷續續。2.妄想:疑神疑鬼,常說出「大家都討厭我」言論。3.胃口變差:食欲減退導致體重明顯減輕,容易便祕。4.興趣缺缺:本來喜歡的事情提不起勁,做什麼都嫌煩。5.身體不適:頻繁喊身體痠痛不舒服,檢查卻無大礙。6.不想說話:對親友的問話有一搭沒一搭,反應遲鈍。7.情緒暴怒:常心情不好,表現出煩躁、生氣。8.記憶衰退:因為注意力散漫,常被誤解為失智。傾聽陪伴 老年憂鬱可逆轉老年憂鬱很多臨床表現跟失智相似,又稱為「假性失智」,透過飲食、運動、藥物、人際支持等,有助於預防及逆轉。謝嘉娟表示,老年憂鬱症主要危險因子是身體疾病,尤其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互相影響,久病容易對生命感到絕望與無助;其次是伴侶離世深陷抑鬱,以及親友相繼過世的哀傷,缺乏社交互動,漸漸地會自我封閉。謝嘉娟強調,一旦發現家中長輩有憂鬱傾向,應多傾聽與陪伴,鼓勵走出戶外運動、曬太陽,日常飲食多攝取維他命B、葉酸放鬆心情。除了日常抽空陪伴長輩聊天,可善用老人免費健康檢查服務,包含憂鬱症篩檢及認知功能評估,提早揪出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以便轉介至身心科、老年醫學科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你還在把馬桶當洗澡椅嗎?「3行為」千萬別繼續!恐增浴室跌倒風險
你有檢視過自己的沐浴習慣嗎?你知道家中長輩都是站著還是坐著洗澡嗎?上了年紀之後,腿部肌力逐漸退化,濕滑的浴室更增加跌倒風險。幫家人準備一張專業洗澡椅,可以預防潛藏的危機,別讓私人沐浴放鬆時光變成不慎滑倒憾事!LagoonXudn元氣網關心浴室防滑對策,舉辦線上「洗澡習慣大調查」,258位問卷總人數中,97位長輩是坐著洗澡、134位站著洗澡,27位沒有固定坐姿或站姿。使用洗澡椅的原因主要是長輩行動不便,其次是受傷、腳無力,部分民眾有安全預防觀念,自己先買來使用,加強浴室防滑措施。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衛浴設計強調友善、無障礙,打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除了利用現有空間加裝設備提升安全性,若能加上一張洗澡椅輔助盥洗,將讓衛浴空間成為高齡友善的安全場域。一名60歲的婦女做了乳癌切除手術,術後恢復期間身體很虛弱,只能輕輕邁開腳步移動,轉身或坐著起身都感到頭暈。因家中衛浴設備沒有安裝乾濕分離,家人非常擔心媽媽滑倒受傷,除了叮嚀洗澡要特別小心之外,另購置一把塑膠椅輔助支撐。浴室放置椅子,方便坐在洗臉盆前洗頭,胸前傷口也不會碰到水,不用久站舒服了很多!不過這把銜接出院而臨時購買的椅子沒有底部防滑設計,要靠身體的平衡力避免歪斜,雖然坐著很安全,但使用一陣子感到腰背有些痠痛。家人又另購買了有靠背、有扶手的洗澡椅,小幅度的改裝提升生活品質。5要點挑選適合長輩的沐浴輔具隨著年紀增加,家中長輩逐漸老化或是肢體活動能力下降,需要輔具來協助行動功能、維持生活品質。不少民眾因為「高齡友善」而改造居家空間,其中,浴室除了美學設計,更要融入安全元素,保持通風乾爽避免高溫潮濕造成滑倒意外。台灣氣候潮濕,浴室容易累積濕氣,重再加上使用後的水蒸氣及濺出的水花,讓地板更加濕滑易跌倒,許多人會加裝通風扇、貼止滑條、使用止滑劑、防滑磁磚、防滑墊等,另再放置洗澡椅提升多重安全。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 林立峯副教授,同時也是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分享挑選洗澡椅的重點,根據個案身體狀況及需求選購,挑到最合適的產品,減輕沐浴清洗的負擔。大方向可分為5要點:1、扶手:可協助使用者在沐浴過程扶著,身體更放鬆舒適;站立時可當作支撐點,維持身體平衡,降低跌倒風險。2、靠背:避免洗澡時重心不穩往後跌落,給腰部更貼合的支撐,適合肌耐力差、難長時間穩定挺直背脊的長者使用。3、防滑:洗澡椅的最重要功能!椅子的底座特別加裝防滑腳墊,在濕滑的空間提供更佳的防滑性。4、高度:高度要適宜,避免椅子太低造成坐下起身不方便,易增加膝蓋負荷;若太高坐上去會腳懸空,且容易失去平衡重心。5、載重:載重跟材質、安全結構有關,用料堅固不易壞、不易變形,具強大的抗衝擊性。浴室無法裝修怎麼辦? 以動線流暢為原則許多人都有浴室無法裝修的困擾,林立峯表示,可改善動線確保活動順暢。首先是「門」,可將向內開或向外開的門改為橫推門;其次是「門檻」,以不超過2公分方便長輩進出,即使是推輪椅也不易卡住。再來是「扶手」,提供站立淋浴或坐著洗澡的行動支撐,輔助扶手要留意止滑功能,安心抓握不失手。近年來,洗澡椅漸漸受到重視!高齡長輩大多有下肢肌力減少的問題,導致站姿洗澡耐力不足,加上難以彎腰清洗腳底,單腳站立更會不穩跌倒。洗澡椅可以解決濕滑空間造成的困擾,融合居家設計外觀造型不會馬上聯想到病人,可降低長輩抗拒使用的意願。林立峯提醒,挑選適合的輔具是一大學問,照顧長者生活需求的全齡宅愈來愈重要,生活輔具也適用其他家人。常見的洗澡安全NG行為❌把馬桶當洗澡椅:因為空間不足而不想多增添椅子,直接坐在馬桶上,沒有扶手、陶瓷材質濕滑,反而更危險。❌隨意使用塑膠椅:最常見流水席的紅色塑膠椅,沒有扶手且輕量塑膠材質無法負重,因不穩固而容易翻倒。❌把毛巾架當扶手:直接抓握毛巾架,不銹鋼材質缺乏防滑度;細長毛巾架的螺絲承受力很低,可能整個架子都抓下來而跌倒。【洽購請至Lagoon及LANEW全國門市】了解更多Lagoon洗澡椅資訊>>https://bit.ly/40iBTiQ
-
2023-04-24 醫療.新陳代謝
罹患糖尿病一定會產生併發症嗎?醫盤點糖尿病可能造成的影響
【本文重點】糖尿病常見併發症是視網膜病變,可能因高血糖危機導致眼部血管受損並增加血管壁脆弱,具有發生出血風險。此外,胃腸道症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問題,如避免過度用力排便避免讓小血管破裂引發玻璃體出血。糖尿病與失智症的關聯密切,主要是血管性失智症的高風險因素,高血糖會導致大腦功能受損與認知衰退,需要積極控制三高並定期檢測糖尿病病況。--by ChatGPT一名中年男性因眼睛微血管破裂就醫,檢查發現罹患糖尿病的他,未做好血糖控制而造成視網膜病變,原本沒有不舒服症狀,近期卻出現腹脹、便祕,在猛用體力後,視力被血塊遮住,模糊看不清楚。高血糖危機 讓視網膜產生病變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治醫師康祐銓說,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跟全身血管、神經、組織、器官都有關係,最常見併發症是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三分之一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血糖過高,有些人是因視力變差、看東西有黑點,眼底檢查異常才發現罹病。糖尿病對健康的影響甚鉅,康祐銓指出,血糖不穩會加速血管發炎、受損;隨著病情嚴重,眼睛長出不正常的新血管,且血管壁十分脆弱,咳嗽、揉眼睛、腹部過度用力,都可能造成破裂。糖尿病患者發生胃腸道不適比率很高,因為神經末梢病變影響胃腸道功能,常見蠕動變差、排便不順暢。因此糖尿病人連「大便」也要小心,用力過度會讓小血管爆掉,導致玻璃體出血。康祐銓分享,有位患者平日作息混亂,主訴看東西中間好像有一點扭曲歪斜,以為是熬夜睡不飽讓視力變模糊,經常大魚大肉少吃蔬果,也有便祕問題,在一次排便比較用力的過程當中,一隻眼睛突然完全看不見,結果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不正常血管增生所致。失智風險高 起因大腦功能受損康祐銓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有便祕問題,要多吃高纖蔬果補充膳食纖維,排便時切記拿捏力道,避免小血管擴張、破裂,傷害視力。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失智12大危險因子」中,糖尿病是其一,高血糖會損傷大腦功能與認知衰退,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出一般長輩1.5至2.5倍。糖尿病與失智症關聯密切,主要是大小血管的病變,易引發血管性失智症,包括腦中風、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腦細胞壞死而使智力減退。罹患糖尿病一定會產生併發症嗎?主要關鍵是患病時間與控制程度,只要罹病時間長,身體就像一直泡在高濃度糖水中,後續併發症的風險相對增加。已經知道自己是高危險群或確診者,建議至少每年做一次視網膜檢查,按照疾病程度不同,每三個月至半年檢查一次,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有腦中風、腦外傷也要小心併發血管性失智症,積極控制三高、定期健檢追蹤糖尿病病況,或透過「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自我檢測。想知道更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防與治療,請上元氣網【遠離視力無感陷阱】線上影音課程:http://bit.ly/3y65WxN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3 養生.營養食譜
傳味、傳承、傳家爺爺的私房菜 串起世代交流
俗話說:「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廚房是阿嬤、媽媽為家人付出愛心的基地,也是家族味道傳承的場域。不過,舌尖上的記憶也有許多出自家中男性之手,以扎實手藝加上愛料理的心,烹煮出私房好味道,遊子即使離鄉逐夢,雋永家鄉菜令人魂牽夢縈。餐桌不只是吃飯的地方,也乘載著屬於每個家的故事與記憶,透過三餐飲食、節慶文化進行情感的交流,食物除了填飽肚子的功能,也讓人得到修復與滿足。你心中是否有念念不忘的家常菜呢?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簡稱老盟)為了再現長者的價值,推出「爺爺的傳家味」徵件活動,特別以家族男性長輩為主角,鼓勵代間互動一起記錄難忘的佳餚。食物搭築跨代橋梁,跨越性別、凝聚家庭關係。老盟副理事長陳宏材表示,大家常把廚房跟女性畫上等號,爸爸跟阿公好像總是坐在客廳等吃飯,男性會做的菜餚也只有泡麵。「爺爺的傳家味」活動想顛覆這些刻板印象,邀請年輕族群分享家中男性長輩的私房佳餚與動人故事,同時推動代間教育,將祖孫參與過程轉化為世代價值。記錄成冊的食譜書不僅蒐羅了各家美味傳承的料理筆記,也描述每道料理背後的趣事和難忘的生命經驗,這本書蘊含了對「食育」的思考,在做菜與吃飯的過程中傳達健康飲食觀念。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李麗芬分享,看到《爺爺的傳家味》食譜書,想起家人一起備料做菜的情景,逢年過節全家族圍坐在三合院前,阿公帶著大家做紅龜粿、搓湯圓,叔伯阿姨忙碌穿梭廚房和廣場,菜刀鍋鏟聲此起彼落,宅院內外瀰漫著香氣。李麗芬認同活動主軸:翻轉性別歧視與偏見。為迎接高齡化時代,政府擬訂「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自2023至2026年期間投入逾1200億元,揭示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發展願景,鼓勵年長者走出家門,並提升不同的世代共融。下廚是凝聚家庭成員的時刻!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爺爺的傳家味》徵件的精神為發揚高齡人才再運用,即使退休也能繼續維持社會參與;其次是跨越性別主流,去除性別刻板印象與偏見,達成性別平等的目標。「青銀共創」是因應高齡社會的解方之一,這次透過記錄傳家味,橋接青年與長輩,合力完成獨一無二的作品,家人團聚的溫馨時光更顯珍貴。《爺爺的傳家味》是貼近一般家庭需求的食譜書,活動增進爺孫、叔姪輩的互動機會,促成了世代傳承與分享。全國72道好滋味,蔥明煎包、高分煎餃奪冠。來自全國共72件的投稿作品中,有乘載著親情的溫馨故事,也有帶著遺憾復刻菜餚的苦澀心情,幾位高齡長輩患有失智,家人用味道幫忙找回記憶。《爺爺的傳家味》共收錄10道勝出經典菜餚,包括蔥明煎包&高分煎餃、如意醉雞捲、東坡肉拌長壽麵線、阿公的梅干扣肉、祖傳香Q滷豬腳、石榴炒蝦鬆、記憶中的味道客家小炒、年年有魚、好彩頭好滋味、紅燒魚。每一道傳家味背後都意涵著對家的嚮往,或是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傳達滿滿的感恩、懷念與傳承。獲得徵件首獎的蔥明煎包&高分煎餃,飽滿內餡是陳天水對家人的愛!孫女陳以沛形容:「冷颼颼的天氣裡,煎包、煎餃都變成我的暖暖包。」多年來,陳天水定期從高雄寄來台北的美食,心靈與胃都滿足了,每次聽到媽媽熱鍋子的滋滋聲,就會想起遠方的阿公。陳以沛笑說要把這個味道學起來,當成傳家味食譜,以食傳愛,未來也要親手做給親朋好友品嘗。高分煎餃(以下材料約可做150顆)食材:1.5斤高麗菜、1.5斤瘦豬肉、0.5斤肥豬肉、水餃皮調味料:16公克鹽、30公克糖、7公克白胡椒粉、50公克香油、30公克蠔油、40公克薑泥作法:1.先將1.5斤的高麗菜切細,加少許鹽巴,用力擠壓以瀝出水分。2.把1.5斤瘦豬肉、0.5斤肥豬肉、16公克鹽、30公克糖、7公克白胡椒粉、50公克香油、30公克蠔油、40公克薑泥加入事先準備好的高麗菜,全部攪拌均勻。3.用水餃皮包入餡料,捏出一顆顆飽滿的餃子。4.在鍋裡放油、放入煎餃,另事先準備少許的麵粉加水攪拌均勻,倒入麵粉水並蓋上鍋蓋,大約等5分鐘,麵粉水收乾即可起鍋。● 阿公小撇步:1.攪拌好的餡料要先放在冰箱1.5小時,會比較好包。2.蓋上鍋蓋,注意聽水滾的聲音;水滾後,可掀蓋淋入少許油再蓋起來,把火轉小一些,避免煎過頭。
-
2023-04-23 醫療.腦部.神經
搶救腦中風!跟時間賽跑 桃竹苗形成區域聯防
專家小叮嚀Q:一名50歲中年男性加班回到家已將近半夜,洗去一身疲憊後待在客廳休息,家人特別叮嚀回房睡小心著涼感冒,隔天一早發現竟還躺臥在沙發上,走近叫喊名字都沒回應,才發現他已經失去意識,這時趕緊撥打119之外,還可以做什麼?A:桃園在地最常見的急性腦中風案件,大多是清晨報案,家人表示患者不對勁,呈現肢體無力、眼神呆滯或無法言語、明顯單側偏癱。通報119之後,緊急救護員在現場評估做G-FAST(凝視測試加上辛辛那提中風指標),關鍵是詢問最後一次看到患者正常活動的時間點,通常都是前一晚睡覺前都還正常,這類患者往往已超過3小時黃金救治時間。民眾應該做的是,清楚回報「腦中風急性發作的時間點」,也就是最後一次看見患者正常的時間點,若是在睡覺時發現中風徵兆,時間應該要往前推至睡前,記錄所有時間點交由醫師判斷。另一項要點是詳述病史,避免其他慢性病藥物影響治療效果。2022年,桃園市政府消防局救護出勤近12萬件,當中近2成(約1.6萬件)有執行辛辛那提測試評估,其中陽性辨識率約10%,以疾病別來說占比相對高,顯示疑似中風的患者非少數。目前桃園市政府消防局與每個責任醫院都有建立聯絡群組,電子化作業亦能提升流程效率;另,全市救護車也配有12導程心電圖機,以利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季節更迭、氣候變化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尤其日夜溫差超過10度以上,患有三高及慢性病民眾更要小心因氣溫變化而誘發腦中風。聯新國際醫院助理副院長暨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陳右緯表示,「時間」是救治急性腦中風的關鍵,第一時間的正確辨識、通報119與醫院,在最快時間送達醫院,並做最迅速適切的處置,愈能降低中風造成的失能後遺症和死亡風險。無縫接軌送醫流程,讓治療快一步、失能少一些。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四位,如果患者失能無法自理生活,付出的醫療及社會成本龐大,家人更身負照顧重擔。為了搶快救治急性腦中風病患,衛福部健保署北區業務組推動雁行計畫,成立急重症聯防合作團隊急性腦中風聯防專案小組,由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擔任主責醫院,透過單一窗口、資源整合與跨院溝通,建立緊急轉診的快速通道,盼能大幅縮短患者就醫流程與時間,降低腦中風造成的功能障礙。陳右緯強調,民眾若發現疑似中風徵兆,應第一時間撥打119,協請緊急救護員進行到院前評估,送到具處理腦中風的急救責任醫院。醫院方面在接獲消防同仁的通知後,即召集相關醫療團隊於急診室待命,提前了解患者狀況,同時完成檢查與治療器械的整備,為做出快又準的診斷與治療,讓治療快一步,失能少一些!加強醫院間合作關係,減少轉院聯繫。陳右緯分享聯新國際醫院推動「急性腦中風區域聯防」現況,目前已與25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成立綠色通道,守護桃竹苗地區急性腦中風的患者。今年初過年期間,醫院共收治了10位轉送的患者,兩院的救護與醫護同仁透過專屬社群平臺與綠色通道,即時更新患者狀況,醫療團隊則在患者到院前做好準備,加快到院後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或進行動脈血栓移除術的治療時間,以提升治療的效率與效果。他提到,有一位從苗栗緊急轉送來的急性腦中風患者,家人備妥平常服用的藥袋,幫助醫院了解患者的用藥病史,提供資訊愈完整,愈有助於加速到院後的治療評估,後續恢復狀況也更好。陳右緯提醒,降低腦中風的發生機率,要從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做起,除了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戒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也很重要。民眾亦可用中風辨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評估,是否有臉歪嘴斜、單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或失語等症狀,有機會更快警覺並求援。
-
2023-04-18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12大危險因子,空汙榜上有名!居家做這幾件事改善空品
受到大陸沙塵暴影響,中國十餘個省市的天空呈現橘紅色,也波及鄰近國家,空氣汙染物順著季風移入,台灣中部沿海縣市的空氣品質持續惡化。沙塵暴由微小的懸浮顆粒組成,其中夾雜著細懸浮微粒(PM2.5),這些極微小粒子可深入人體、滲入血液,導致血管內側細胞的功能衰竭,慢慢讓血液循環變差。根據研究,空氣汙染不只會誘發呼吸道疾病,長期處在不良空氣品質中,還會加劇過敏、引發身體發炎反應,甚至損害腦神經,增加罹患失智症、巴金森病的風險。失智症大腦功能漸失 大部分後天環境造成人人聞之色變的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而是大腦功能漸漸喪失的腦部疾病,部分是天生因素,但大部分是後天環境造成。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失智12大危險因子」,空汙就列入其中,值得關注與預防。許多研究團隊的資料顯示,受PM2.5影響的汙染大城,民眾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斑塊增加,「β類澱粉蛋白」是失智症發病、惡化的主因,遠離空汙傷害是自我防護要點。失智12大危險因子1.早年教育水準不足2.聽力退化3.腦外傷4.高血壓5.缺乏運動6.糖尿病7.心血管風險8.過度飲酒9.肥胖10.抽菸11.憂鬱症12.空氣汙染改善空品也能改善認知功能 居家保持通風研究證實,改善空氣品質也能改善認知功能!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台大環境與職業科學研究所教授蘇大成表示,「有毒空氣」易導致呼吸道、高血壓、高血糖、肥胖、神經病變、眼睛疾病等問題,應改善居家通風問題。首先是裝設對外的抽風扇,讓空氣保持流通;外出時可以關窗,回到家中開窗再搭配電風扇或空氣清淨機。種植盆栽也是不錯的方式,綠化居家環境,同時過濾室內不良的空氣分子。在外出方面,雖然口罩禁令規定已經鬆綁,室內、戶外、大眾交通都免戴口罩,但是戶外戴口罩可以防空汙,減少吸入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自我防護要點還包括強個人衛生觀念,進入室內多個洗手、洗臉、清潔鼻腔的步驟,清除附著在身上的PM2.5。長輩外出運動或到據點參加健康促進活動時,叮囑後疫情時代仍要做好防疫保護自己,在人潮稀少或空曠處才脫下口罩通風。空汙傷害身心健康1.呼吸道:容易誘發咳嗽、氣喘、呼吸道感染等,影響肺部功能,甚至造成肺癌。2.心血管:PM2.5使血液循環變差,氧氣無法順利輸送全身,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3.糖尿病:髒空氣會傷害細胞、器官,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胰島素阻抗性增加。4.腦部病變:空氣汙染物會引發神經發炎、神經損害,增加罹患巴金森病、失智症風險。(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7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控制差,眼部病變恐失明!3徵兆立即就醫
●糖尿病不可怕,併發症才是失能、致命元凶●血糖控制是唯一能減緩神經病變的方法●定期眼底檢查,勿等到視力模糊才就診「醫師,我最近眼睛疲勞、視線模糊,是老花眼嚴重了嗎?有時眼前出現小黑點或小黑影晃動,會不會失明啊?」診間常有糖尿病患述說眼睛問題,主要原因都是控糖不穩,血糖數值超乎標準,造成視網膜微血管管壁損壞,嚴重傷害視力。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治醫師康祐銓說,糖尿病是影響全身的代謝性疾病,當血糖控制不佳,易併發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足部病變等,導致中風、失明、洗腎、截肢。疾病本身並不可怕,棘手的併發症才是失能、致命元凶。糖尿病初期無明顯病徵糖尿病初期沒有特別明顯病徵,很多糖友直到健檢或視力模糊才發現罹病,若未能及時控制血糖,身體像泡在糖水裡,慢慢侵襲破壞各個器官。康祐銓指出,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常被忽略,尤其容易與白內障、老花眼、黃斑部病變混淆;年輕人用眼過度,也不易察覺看手機霧茫茫、追劇眼睛乾澀等,其實是糖尿病引發的眼疾。康祐銓表示,糖尿病眼睛病變並非罹病才開始,現代人高糖飲食早就使身體處於慢性發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保住視力的重要關鍵,若視力突然變差、白內障惡化,很有可能是血糖大幅波動,加速水晶體混濁。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大多沒有自覺症狀,康祐銓指出,診斷只能靠定期檢查,每3至6個月回診追蹤,等到視力不好再檢查,往往為時已晚。不少民眾透過眼底檢查,才驚覺原來有糖尿病、三高等慢性病。阿姆斯勒方格表測視力康祐銓強調,「沒有異常症狀不代表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的表現就是無症狀,併發症以慢慢侵襲的方式產生病變。除了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可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測,把量表放在眼前30公分平線位置,一手遮蓋一眼,另一眼凝視方格表的中心黑點,若有單眼視物扭曲變形、視野出現模糊暗影、方格形狀大小不一致等,務必至眼科進行詳細檢查及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失明的重要原因,如何預防及治療?康祐銓說,出現以下3徵兆應立即就醫:1.眼前出現黑影晃動或漂浮物,可能是視網膜產生裂孔、出血,甚至剝離。2.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因為血糖過高讓水晶體變得腫大、混濁,影響清晰程度。3.影像扭曲變形,因血糖破壞微血管組織,眼睛接收的影像失去立體空間的連續性。》想知道更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防與治療,請上元氣網【遠離視力無感陷阱】線上影音課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1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血糖藥吃多會洗腎? 醫:糖尿病控制不好,血糖失控才會
「我的血糖都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可以不要再吃藥了嗎?」診間常聽到糖友的擔憂,害怕長期吃藥傷身,甚至步上洗腎不歸路!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偉輔對此事闢謠說,吃藥不是可怕的事,血糖藥除了可降低血糖,有的血糖藥亦不會造成器官負擔,但部分藥物確實會造成腎臟負擔,若沒有控制好血糖,也可能引起腎臟等器官的病變。Brad是一名年輕糖友,由於工作導致生活作息不正常,27歲確診糖尿病,但他卻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全家都有糖尿病,所以早有心理準備。Brad分享罹病6年,會主動與醫師討論病情變化,進而找到合適的用藥方式,並調整生活作息,血糖更穩定。他說,平時可以做功課,但不要隨意聽信迷思,應向醫師求證,遵從專業建議很重要。>>【延伸閱讀】年紀輕就確診糖尿病,讓Brad提早重視健康問題,聽聽他怎麼說…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為糖友設計糖尿病衛教系列影音課程,邀請專家破解迷思,並收集糖友課後的真實提問,一起看專家來解答!Q1. 糖友陳先生:為了避免洗腎,如果血糖穩定,糖尿病的藥可以少吃幾顆嗎?黃偉輔說,很多糖友不願意吃藥的原因,是擔心藥物殘留影響肝臟代謝,會增加洗腎的風險。其實,許多民眾肝腎功能惡化的原因,是因自行服用消炎藥、打止痛針,但糖尿病引起的腎病變則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並非長期使用血糖藥所致。糖尿病藥物選擇很多,藥物在上市前都經過嚴格把關,降血糖同時保護肝腎、心血管等器官,平穩控糖,也能避免發生低血糖。黃偉輔提醒,糖友應學習與疾病和平共處,定期服藥、生活作息規律,身體數值平穩後,便能減少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服藥的原則是「聽從醫囑」,血糖穩定是因為藥物發揮作用,自行停藥或更改用量則會讓血糖震盪,造成血管和神經的傷害。Q2. 糖友王小姐: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可以做的我都做了,為什麼血糖還是不穩定?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和按時服藥是控糖金三角。不少糖友認為吃飯是禁忌,只吃蔬菜和肉類,黃偉輔表示,人體需要攝取碳水化合物,如果少吃米飯,反而容易吃進太多其它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或陷入含糖食物的陷阱。以台南牛肉湯為例,吃起來鮮甜美味,牛肉富含蛋白質,而湯頭的甜融入了蔬果熬煮的糖,整碗喝下去絕對爆表!許多糖友表示,已經很努力注意飲食、執行運動計畫,為什麼效果還是有限?黃偉輔說,患者的「認真」不一定跟醫護同步,公園散步的運動量就有限;現在很流行的低GI食物,纖維含量雖豐富,但不代表低熱量,更不能多吃。【更多糖尿病衛教影音】影音1:糖尿病飲食怎麼吃?影音2:糖尿病可以不吃藥嗎?>>【延伸閱讀】糖友易共病,如何正確飲食用藥?>>【延伸閱讀】糖友健檢紅字心慌 是藥物出問題?【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4-11 養生.生活智慧王
老人家雙腳無力,洗澡怎麼辦?這樣做可預防洗澡摔倒
原本健步如飛的陳先生,才剛過65歲生日沒多久,某天在浴室滑了一跤,幸好只是皮肉輕傷,沒有大礙。二周之後,瘀傷雖然退了,卻感到體力大不如前,容易疲勞、也無法久站,子女擔心父親在家獨自洗澡的安危,特別放置一張「浴室專用椅」,降低跌倒碰撞風險。陳先生習慣站立淋浴,能快速從頭洗到腳,但是跌倒後動作不再靈活,連轉動身體拿沐浴用品都要放慢速度,改為坐著洗澡後,雙腳得到舒緩。其他家人也跟著嘗試變換坐姿,結果得到好評:像洗溫泉浴一樣放鬆!沒想到一張洗澡椅受到全家歡迎,且大幅提高安全性。浴室是家中最常發生跌倒意外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地板潮濕,其次是肌力變差,來不及反應轉換動作。職能治療師黃上育說,30歲是人體多數器官衰老的起點,包括肌肉開始慢慢流失,如果不好好保養、運動,小心肌少症提早來報到。骨質和肌肉會隨著年紀逐漸流失,日常表現無感,只會感覺到體力下降、運動表現差,等到不慎跌倒骨折才發現事情嚴重性!養成肌力訓練習慣 提升骨質健康黃上育分享,肌力訓練已經被證實可以帶來許多好處,例如增肌、改變體態、緩解疼痛、預防慢性病,還能延緩衰老、抗憂鬱。在所有的訓練項目中,深蹲被喻為動作之王,混和了舉重及下半身的基礎動作,有助於提升平衡感、強化大腦和手腳的協調性。深蹲沒有年齡限制,但姿勢要蹲好蹲對才不會傷膝蓋,掌握以下原則,熟齡長輩也能練出好腿力。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外八約15度,雙手交握在胸前。2、想像有張椅子慢慢吸氣往後坐下,膝蓋不超過腳尖。3、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的位置,注意上半身不要太過前傾。4、頸椎、背部、臀部保持正常弧度,不要過於仰頭或低頭。5、重心放在腳跟,雙腳平貼在地上,避免踮腳尖。6、深蹲約20秒起身,過程保持上半身挺胸。黃上育建議,一組深蹲做15下,每天2-3組、每周最少2次肌力訓練,以不受傷為原則,依自身健康狀況逐步增加運動次數,以及運用壺鈴訓練全身協調性。另外,也可以手扶桌子邊緣進行單腳深蹲,兩腳分開來練,以弓箭跨步方式練腿力。改善浴室環境 減少長輩跌倒傷害長者防跌策略除了加強肌力運動,也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保持動線淨空、改善空間乾燥防滑,以及養成器材輔助的習慣。居家最常發生跌倒的浴室,如果沐浴用品沒收好、磁磚地板防滑沒做好,很容易在轉換動作時重心不穩而滑倒。黃上育強調,長輩身體機能退化、反應能力較差,放一張洗澡椅有助於安穩地坐著沖洗,尤其是防範姿勢性低血壓、血糖控制不佳頭暈,先準備好居家安全環境。安全沐浴學問大!有些人會使用矮凳、木頭椅坐著洗澡,但是塑膠矮凳沒有止滑功能,且高度不夠、沒有穩定上半身的效果,需要再站起來拿取洗髮精、沐浴乳和蓮蓬頭時,長輩的肌力不足和平衡力不穩時,容易滑倒受傷。木頭椅子受潮後,會造成木料斷裂,肉眼一時看不出,時間一久,難保在某次坐下時歪斜垮掉,整個人跌坐在地上。目前市售的洗澡椅愈來愈多元,可視個人需求選購,黃上育呼籲掌握四大要點:高度、靠背、扶手、防滑,正確使用才能減少跌倒風險。1、高度:高於膝窩、低於大腿一半的高度,起身坐下不費力,坐得更舒適。2、靠背:保護脊椎並貼合腰部曲線,承托力較大,可以完整支撐上半身。3、扶手:有抓扶的支撐點,雙手不懸空,保持平衡的傾仰角度。4、防滑:椅腳採用防滑材質,有良好的抓地力,是穩固安全的重點。【洽購請至Lagoon及LANEW全國門市】了解更多Lagoon洗澡椅資訊>>https://bit.ly/3FJAcmC
-
2023-04-11 養生.聰明飲食
喝出橄欖油滋味 地中海飲食的關鍵
地中海料理被譽為「全球最佳飲食法」,大量使用全穀根莖類、深色蔬菜、水果、豆類、堅果、海鮮、乳製品等,顏色繽紛多彩豐富,主張簡單烹調、少高溫油炸,以堅果和橄欖油為主要油脂來源。油脂是人體重要的營養元素,提供所需熱能和必需脂肪酸,補充好的油脂非常重要。高階品油師陳采岑說,高品質的橄欖油有三大要求:新鮮早摘果實、2小時內完成榨取的嚴苛製程、18℃冷藏控溫倉儲運送,從生產到餐桌,全程鎖鮮減少營養流失。近年來,品油課程興起,利用眼睛觀察、鼻子嗅聞與入喉品評等方式,辨別橄欖油的品質與好壞。聽到「喝油」,不少人會詫異能喝嗎?該怎麼喝?其實有愈來愈多人直接飲用橄欖油,每天攝取一小湯匙改善腸道問題,同時強化身體循環系統。市面上的橄欖油琳瑯滿目,陳采岑分享,要稱之為「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製油過程只經過萃取,沒經過提煉,且需通過國際認證與檢驗。好的初榨橄欖油一喝就知道!品油之前先喝水,不碰菸、酒、咖啡破壞味蕾,接著使用深色的品油杯,避免油的顏色影響主觀性,陳采岑強調,油的好壞跟顏色沒有關係,不同品種的橄欖所生產的油,黃色深淺各異,產地的氣候、土壤也是油品顏色因素之一。接著以25℃的掌溫醒油,一邊細聞是否有青草味、果香,各種氣味在鼻腔散開。慢慢啜飲油的味道,苦苦刺刺的口感代表抗氧化的橄欖多酚,也是新鮮橄欖油的細緻表現,是人工油品絕對模仿不來。陳采岑說,學習用鼻腔、口舌分辨油的差異,頂級橄欖油在生飲時才會有苦刺微嗆,入喉之後帶點甜、苦和辣味等餘韻,只要煎炒烹飪、涼拌入菜、沾佐麵包都會變成溫潤口感,轉為吃不膩的簡單原味,滋味清爽不膩口。
-
2023-04-10 醫療.骨科.復健
增肌最佳方式就2件事!留意肌少症5徵兆:2招增肌運動防體衰
【本文重點】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速度會加快,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如出現走路遲緩、握力下降、起身困難、容易跌倒、體重減輕等,即是肌少症5大警訊。阻力訓練是減緩肌肉和骨質流失的有效方式。居家可使用啞鈴、彈力繩和彈力帶進行訓練,將專注力放在手臂、大腿前側,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更有力量,增加站立及行走的能力。--by ChatGPT一名60歲女性已屆退休年齡,準備規畫出國旅遊行程,想安排嚮往已久的海外朝聖之路健行,卻發現雙腿在上下樓梯時有點無力,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肌少症?年輕時人人稱羨的一雙「鳥仔腳」,好像又變得更細了。老了更要動 留意肌少症5大徵兆當身體逐漸老化,新陳代謝也會減慢,加快肌肉流失速度,不少長輩用肉眼就能看出小腿肌肉減少。運動專家何宏胤說,年過50之後,肌肉量每年以1至2%速度流失,肌肉強度則以1.5至3%速率下降。很多人認為老了,所以不能運動,其實老了更要運動,除了促進骨骼與肌肉健康,也預防肌少症找上身。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質量,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肌少症,何宏胤強調,增肌的最佳方式,就是營養均衡,並搭配有效能的運動。若出現走路遲緩、握力下降、起身困難、容易跌倒、體重減輕等,即是肌少症5大警訊。居家如何篩檢診斷是否罹患肌少症呢?何宏胤表示,最簡單的自我檢測為「小腿圍量測」,將雙手食指與拇指圍成一圈,放在小腿肚位置,圈起來有空隙就表示高機率罹患肌少症;若用皮尺測量小腿圍,女性小於32公分、男性小於34公分,都要小心肌肉流失造成質量不足。阻力訓練 能減緩肌肉和骨質流失運動是抗老良藥,尤其是阻力訓練,採漸進式增加阻力負荷來改善身體功能,可減緩肌肉與骨質密度流失。何宏胤建議,在家可使用啞鈴、彈力繩和彈力帶進行阻力訓練,把專注力放在手臂、大腿前側,訓練到胸肌與手臂後側肌群,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更有力量,膝蓋才不吃力,增加站立及行走的能力。更多肌力課程、心肺有氧運動,請上元氣網【健康聚樂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4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糖友健檢紅字心慌 是藥物出問題?
「糖尿病控制10年了,最近腎臟檢查出現異常,心情沮喪,藥物該調整嗎?」許多糖友罹病後積極控糖,以為糖尿病的併發症永遠不會出現,其實還是存在風險。當健檢出現紅字,擔憂腎臟出了問題該怎麼辦?新竹台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范綱志說,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以及個人病史、肥胖指數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是否調整劑量或換藥,但別看到健檢異常就慌了,應與醫護團隊討論個人身體及生活狀態。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為糖友設計糖尿病衛教系列影音課程,邀請專家破解迷思,並收集糖友課後的真實提問,一起看專家來解答!Q1. 糖友劉先生:我的腎臟檢查報告有紅字,是不是糖尿病的藥吃多會傷腎?范綱志表示,藥物調整視病人情況和生活習慣而定,當糖友發現其他慢性病指數有異常時,建議主動於回診時提出,一起找出原因,再決定藥物是否需調整。一般來說,當糖尿病合併腎臟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時,醫師在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時也都會謹慎全面評估,現行糖尿病藥物選擇多,且不會對肝腎產生負擔,患者不必過度擔憂「吃太多藥會傷肝洗腎」,血糖控制不佳才是傷身關鍵。Q2. 糖友林先生:我已經很努力運動了,糖尿病的藥真的不能減少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並且遵從醫囑服藥,都是控制血糖、延緩病程的關鍵。尤其是快走、散步、慢跑、游泳等耐力運動,有助於胰島素在體內發揮作用。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想靠運動達到血糖控制,建議運動強度需達中高強度,民眾可能會無法定義怎樣算中高強度,他形容當你在運動時「可以講話,但唱不了歌」那就對了。有些糖友同時有腎臟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擔心自己不適合運動,提醒糖友遵守漸進量力原則,不要過度勉強。>>【延伸閱讀】簡文仁親自示範輕、中、重型運動有哪些?歡迎糖友跟著做做看!Q3. 糖友李小姐:運動時偶爾會發生低血糖,我該怎麼做?范綱志建議,糖友在運動前、後都應該測血糖,預防出現心悸、手抖、冒冷汗、四肢無力等低血糖的症狀,運動中若有任何不適,也應立即停止動作做血糖監測,避免危險。低血糖的定義為低於70 mg/dL以下,運動前血糖小於100 mg/dL,先補充15g的碳水化合物比較不會發生低血糖,切忌空腹或劇烈運動。另外,定期健康檢查愈發重要,年齡、家族史、三高、肥胖、缺乏運動都是自我風險評估因子,透過檢視自己的身體數值,擬定適合自己、有效的治療計畫。Q4. 糖友張小姐:糖尿病除了眼睛之外,還可能影響哪些器官?糖尿病影響到眼睛是屬於糖尿病小血管病變的一種。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有大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與足部病變,其中,大血管病變會影響到心臟血管、腦部血管、及下肢血管;而小血管病變除了眼睛之外,還會影響到腎臟,病人初期在臨床上可能會出現蛋白尿的狀況。因此,糖友們如果能做好飲食控管、持續保持運動習慣、定期服藥,配合醫療團隊控管好血糖、血壓、血脂,並接受各種糖尿病併發症之篩檢,就能把罹患併發症風險降至最低。【更多糖尿病衛教影音】影音1:糖尿病飲食怎麼吃?影音2:糖尿病可以不吃藥嗎?>>【延伸閱讀】糖友易共病,如何正確飲食用藥?>>【延伸閱讀】血糖藥吃多會洗腎?醫:血糖失控才會【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4-03 醫療.骨科.復健
改善骨鬆及更年期症狀 專家教你從天然食物補充鈣質及雌激素
【本文重點】熟齡女性進入更年期,容易出現身心折磨的症狀,如失眠、盜汗和憂鬱,醫護團隊建議改變飲食,多吃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黃豆、全穀雜糧、牛蒡和山藥,補充鈣質,搭配阻力運動強壯肌肉,以改善骨質疏鬆和減少跌倒風險。此外,家人也應多關心和照顧更年期女性,一起調整生活步調。--by ChatGPT一名七旬婦人自50歲開始,不時發生上臂、手腕骨折而經常就醫治療。看診醫師每次看到她都說:「阿嬤,你怎麼又來了!」原來阿嬤不喜歡乳製品,不愛吃蔬菜,停經後也知道有骨質疏鬆問題,但沒有積極處理,有時一個用手撐住身體的動作就造成骨折。在醫護團隊建議下,她的飲食要補鈣,減少骨質流失速度,搭配運動增肌,改善平衡能力,以降低跌倒風險。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女性大約在45至55歲之間進入更年期,隨著荷爾蒙分泌減少,容易出現緊張、易怒、憂鬱等情緒,生理方面則會有失眠、盜汗、心悸、熱潮紅等症狀,統稱「更年期症候群」症狀。很多熟齡女性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默默承受沉重壓力,卻忽略了自身感受與健康;面對更年期的各種身心折磨,家人應多點關心,一起調整生活步調。想要緩解更年期的困擾,徐佳靖建議,首先從飲食下手,多補充富含天然雌激素的食物。保護心血管 黃豆、牛蒡補充雌激素徐佳靖表示,被喻為「大豆三兄弟」的黃豆、黑豆、毛豆富含大豆異黃酮,具平衡、調節雌激素的作用,能舒緩更年期不適、預防骨質疏鬆。大豆營養價值相當高,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可多喝豆漿、多吃豆類製品,也可以保護停經後婦女的心血管健康。全穀雜糧、牛蒡、山藥也含有植物雌激素,尤其鈣、鎂、鋅等微量元素能幫助穩定情緒。徐佳靖指出,吃牛蒡對女性非常有益,日本人喜歡在味噌湯裡加牛蒡,味噌是黃豆製品,蛋白質發酵後轉成各種胺基酸,能促進分泌血清素,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味噌湯加上牛蒡的食物加乘效應,可補充雌激素,促進整體代謝功能。進入更年期,女性最害怕骨質疏鬆。徐佳靖說,停經後雌激素急遽減少,加速骨質流失,建議多補充牛奶、優格、豆類製品、深綠色蔬菜等高鈣食物。綠色蔬菜還含維生素K能轉化鈣離子,增加骨骼和鈣的結合,作用就像「水泥」,穩固房子的鋼筋結構;維生素D則增加腸道對鈣質的吸收,不妨多曬太陽、多吃菇類及豆類。拯救骨密度 每周至少3次阻力運動研究指出,運動能強化肌肉、改善平衡能力、減少骨質流失,徐佳靖強調,每周至少做3次阻力運動,例如負重深蹲、啞鈴、槓鈴、彈力帶等,能改善骨質密度,同時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如果有中度以上的骨質疏鬆問題,慢跑、游泳、太極拳、韻律舞等,也都對增加骨質密度或減緩骨質流失有幫助。骨質疏鬆NG飲食1.咖啡因:適量飲用咖啡,1天不超過300毫克,否則易流失鈣質2.高鹽食物:加工培根、貢丸、火鍋料等,不利鈣質吸收3.高脂肪食物:紅肉、甜食,增加心血管負擔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30 養生.聰明飲食
皇室級冷壓初榨橄欖油 高多酚含量抗炎抗氧化
【本文重點】近年來,地中海飲食盛行,是現代營養學備受推崇的飲食方式,其中優質的橄欖油被譽為料理靈魂,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K、β-胡蘿蔔素和抗氧化劑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如何挑選特級初榨橄欖油也很重要。西班牙王室唯一指定御用的Oro Bailen皇嘉橄欖油被譽為世界最高等級之一,其特色為:特早摘綠橄欖果實、極速封存最新鮮的Extra Virgin、運送全程18℃冷藏保鮮,深受國外五星級酒店、米其林主廚等各界名流的喜愛。--by ChatGPT近年來,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盛行,水果、蔬菜、豆類、堅果加上魚肉、海鮮、乳製品、白肉,最後淋上橄欖油,是現代營養學備受推崇的飲食方式,其原則為高鈣、高纖、抗氧化。地中海飲食烹調簡單,吃起來清爽並富含營養,優質的橄欖油被譽為料理靈魂!自古以來,地中海沿岸居民的生活都離不開橄欖油,從食物、烹飪到保養、醫藥,小小一顆橄欖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K、β-胡蘿蔔素、抗氧化劑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食安風暴不斷發生,橄欖油漸漸受到大家關注,藉由參加品油會、產品說明、料理課程等,學習如何挑選特級初榨橄欖油。西班牙一直是全球最大橄欖油生產國,其西班牙王室唯一指定御用的Oro Bailen皇嘉橄欖油,在疫情之後特地來台舉辦首場品油會,攜手文華東方酒店以「皇室橄欖風味&新鮮早摘青果」為主題,一邊品嘗Bencotto餐廳主廚的創意料理,一邊感受橄欖油新鮮高雅的自然滋味。品油會除了有高階品油師Kelly分享品油四步驟:溫熱、聞嗅、味覺、入喉,細細感受到橄欖油帶來的香氣與味道,更邀請西班牙Oro Bailen莊園主人Jose Galves出席。Jose Galves表示,莊園致力追求純淨的環境、細心的照料、嚴謹的製程,橄欖油競賽冠軍是一種肯定,也代表對消費者的承諾,希望更多人品嘗到這款西班牙皇室喜愛的油。文華東方酒店Bencotto餐廳的主廚Iacopo Frassi來自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曾在義大利與法國米其林餐廳歷練,這場盛宴特別使用皇嘉頂級初榨橄欖油,融入擅長的菜廚藝詮釋創意菜餚。巧巴達麵包沾橄欖油與巴薩米克醋、布拉塔乳酪佐有機番茄、義大利海鮮燉飯等,每一道菜、包括甜點都散發草香清新。高階品油師Kelly說,Oro Bailen皇嘉橄欖油是世界最高等級的橄欖油之一!除了有西班牙皇室御用的殊榮,年年參與各種國際評鑑大賽皆獲得大獎,尤其連續15年得獎Flos Olei指南的最高榮譽。皇嘉所產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擁有三鮮特色:特早摘綠橄欖果實、極速封存最新鮮的Extra Virgin、運送全程18℃冷藏保鮮,擄獲國外五星級酒店、米其林主廚等各界名流的心。疫情後,莊園主人Jose Galves首次出國參與品油活動,首站選擇來到台灣,期待藉自身分享、高階品油師的引導,讓更多人認識新鮮橄欖油風味。
-
2023-03-29 活動.精彩回顧
爺爺的傳家味 重溫舌尖上的記憶
每次放學回家,桌上總是會出現熱騰騰的煎餅點心;年節回外婆家,少不了被餵食澎湃大餐,這些童年的滋味不一定出自阿嬤,多才的阿公也是家中的總鋪大廚師!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簡稱老盟)舉辦「爺爺的傳家味」徵件活動,邀請年輕世代分享家族男性長輩的拿手食譜,藉由青銀共創傳家味,紀錄料理的幸福氛圍。老盟長期以來關注老人議題,倡導關懷老人的身心健康,並增進社會大眾與長輩互動交流。透過「爺爺的傳家味」徵件活動找到能讓長者發揮的價值,充滿溫度的廚房和餐桌是串起世代交流最適合的場域,因此邀請年輕族群分享各家拿手料理,以家族中男性長輩為主角,寫下型男主廚們的精彩回憶。投稿收件至111年12月30日,投稿內容包含一道菜的菜名、食譜內容以及傳家味故事,許多民眾分享家中爺孫、叔公、伯公、舅公的私房菜,一道道傳承古早滋味的料理讓人念念難忘。活動特別邀請三位青銀專家及專業廚師評選出10位得獎作品,將於4月8日公布得獎名單,看高達7萬3千元的獎金獎落誰家。活動以家傳菜料理為焦點,民眾不藏私分享家中的私房佳餚,除了公布頒獎得獎作品,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將評選出的私房料理彙整成冊,當天獻上美食秀,10道傳家菜依序出場,現場邀請青銀世代自然交流。現場布置美食展示區,融入長者生命故事產生感動與連結,除了緊密相連人生的重要「食」刻,也是無法被AI取代的感官饗宴。《爺爺的傳家味》新書發表暨私廚聚會活動時間112年4月8日(六)13:30-16:00活動議程活動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一樓中庭(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
2023-03-27 養生.聰明飲食
睡不好代謝差又升血糖 營養師教補充4種營養從吃對抗失眠問題
【本文重點】失眠是現代人文明病,睡前使用手機、壓力、環境、疾病等都會造成睡眠品質下降。台灣慢性失眠患者至少超過200萬人,年齡愈高失眠比例更高。慢性失眠會影響生理健康,而缺乏睡眠會提高血糖數值,容易增胖升血糖,也會增加失智風險。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鈣和鎂能改善失眠,例如吃肉類、魚類搭配碳水化合物、牛奶、豆干、海帶、腰果、花生、小魚乾、綠色蔬菜等。建議每天睡足7至9小時、固定起床時間、不賴床、保持適當溫度與光線、避免烹調重口味和喝酒助眠。--by ChatGPT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生活失衡,包含壓力、飲食、環境、藥物、疾病等,睡前滑手機更是造成睡眠品質下降的一大主因,螢幕藍光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導致生理時鐘混亂。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全台至少超過200萬人有慢性失眠困擾,隨著年齡愈高,失眠比率也愈高。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慢性失眠的定義為每周三天以上睡不好,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等症狀,影響學習或工作,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睡眠不足有害身體健康,大腦交感神經沒有獲得充分休息,不僅免疫系統失衡,還會使代謝降低,有三高問題的民眾更無法好好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睡不好代謝差 易增胖又升血糖許多研究顯示,缺乏睡眠會使血糖數值上升,因為修復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易增胖又升血糖。睡不飽也會增加失智風險!臨床研究證實,睡眠能幫助大腦清除β類澱粉蛋白,當身體代謝作用變差,就容易累積成高濃度的β類澱粉蛋白,造成掌管學習和記憶的海馬迴皺縮,經年累月逐漸瀰漫全腦。想要預防或延緩失智症,應調整生活型態,每天睡足7至9小時,固定就寢與起床時間、不在假日賴床補眠、寢室保持適當溫度與光線,戒掉睡前滑手機的壞習慣,並且可藉由規律運動和均衡飲食改善睡眠品質。色胺酸安穩睡眠 鈣鎂放鬆肌肉「吃對食物」也可以改善失眠,徐佳靖表示,藉由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進入大腦合成血清素,能安穩睡眠。首要掌握均衡飲食原則,可參考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吃足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其中肉類、魚類所含的色胺酸較多,搭配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能更順利吸收。鈣和鎂可穩定神經、放鬆肌肉,徐佳靖建議,可多吃牛奶、豆干、海帶、腰果、花生、小魚乾、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B有助於安定情緒,可食用糙米、燕麥、動物肝臟、小麥胚芽等食物。徐佳靖提醒,睡前4小時要避免吃太飽,烹調要清淡,重口味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導致夜咳或氣喘。民眾還有「喝酒助眠」的迷思,酒精的確讓人想睡,但會造成深睡期易醒不連續,破壞睡眠結構。元氣網推出「你放心,我們照顧你」單元,推出一系列飲食保健、居家運動、肌力訓練、失智照護等課程,免費線上觀看https://pse.is/4uva2a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2 焦點.元氣新聞
普發6000元來了 怎麼領?怎麼花?「這用途」舒緩壓力
等了好幾個月,國人引頸期盼的普發6000元終於要落實,3月22日起開放登記,共有五種方式: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偏鄉造冊發放,針對弱勢或特殊族群也另增發放管道,不用先登記即可直接入帳6000元。這筆意外的「紅包」掀起許多討論,從民生消費到娛樂休閒,祭出各種高CP值組合優惠,飯店、餐飲餐飲和網購平台各推方案。呼應疫情解封重新開放國門,不少民眾已經預訂國外行程,迫不及待規劃海外旅遊。也有另一群走務實派路線的民眾把6000元拿來普貼家用,包括購買雞蛋、家庭聚餐、繳納稅收、投資理財等,稍稍減輕生活壓力,近期「費用率低ETF」登上熱門關鍵字搜尋。每年4月開始,稽徵處陸續寄發牌照稅、所得稅、燃料稅、房屋稅、地價稅等,民眾荷包大失血,普發6000元補不足這些扣繳憑單。如何把6000元花到極致?網友分享,請心儀的女孩吃飯,好感度增加100;參加課程投資自己,找回人生主控權;報名旅遊行程,讓自己充電放空。不論什麼用法,「最大化運用」可以讓價值增倍!元氣網和「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線上與民眾互動,了解家庭照顧者如何使用6000元,包括補貼輔具花費、聘請短期看護讓自己喘息放鬆、裝潢改善居家動線提高安全度。除了用在照顧上,不少照顧者也表示想趁這個機會預約按摩、SPA、運動健身,留點時間做些感興趣的事,暫時從低落的情緒中抽離。除了這筆意外之財,平常仍有一些相關資源可以用,例如長照四錢包,而失智症患者則可善用團體家屋、失智共同照顧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等。至3月31日,國內壽險公司提供的「三年單一借款利率、最高10萬」保單紓困貸款截止申請,另外還有癌友家庭大專子女獎助學金、壽險業者提供非保戶提供獎助學金,也補助至3月底止,符合資格的民眾可申請此服務,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另外,衛福部針對身心障礙者、失能老人的「輔具補助」也可多加利用,6000元加上購買輔具補助,自付額減輕許多。政府普發的6000元現金,人人期待、人人都能登記,要特別注意的是,不少詐騙集團動歪腦筋,註冊偽冒網站、發簡訊通知領取。家中有失智長輩要特別注意預防詐騙,手機接獲不明簡訊切記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由家人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即時查證。財政部不斷提醒,不會寄簡訊提醒,也不要點擊來源不明連結。官網網址為「https://6000.gov.tw」,小心魚目混珠的6ooo.com或6000govtw.com;五種領取方式中,除了登記入帳,其他管道都不需線上登記填寫資料。●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 元氣網:https://zh-tw.facebook.com/healthudn/
-
2023-03-20 失智.像極了失智
健忘到什麼程度是異常?一表檢測早期失智 高於2分快就醫
● 失智症是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病程約8至10年● 失智跟老化不同,記憶衰退影響生活● 懷疑失智,使用量表自行檢查或就醫一名72歲退休教師,平時個性溫和有禮,最近家人發現父親容易發怒,會忘記前幾分鐘才講的事情,連跟朋友的約會都沒印象。使用「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評估後,8道題目中了2項,到記憶門診做詳細檢查,發現是失智症初期,聽從醫囑追蹤治療,家人也收集失智照顧資源,減輕未來的照顧重擔。個性行為 「感覺跟以前不一樣」上了年紀,忘東忘西好像很正常,但如果記憶力衰退到影響生活就要小心。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說,失智症患者的健忘是完全忘記原本要做的事,即使旁人提醒也會否認,或重複講述過去的事、從沒發生過的事。導致異常行為的主因是大腦功能退化,記憶力、思考力、判斷力都處於混亂,造成認知功能障礙。根據統計,失智症從輕度進入中度、重度、末期,平均病程約8至10年,早期發現並給予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可以延長到15年左右。民眾帶長輩就醫第一句話多是「感覺跟以前不一樣」,包括個性、記憶、行為、習慣等,不少患者到院診斷已是失智症輕度或中度。但諸多症狀容易跟老化搞混,民眾在家該如何自我篩檢呢?陳亮宇強調,任何的不一樣都可能是失智症前兆,可填寫「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檢測,8道題目只要2題以上答案為「是」,強烈建議就醫接受進階評估,包括抽血、認知功能檢查。一經確診,再安排腦部影像檢查診斷屬於哪一種失智症類型,以及對應照顧方式。及早發現治療 延緩病情惡化失智症的臨床表現多變,每個人的病情發展隨著腦部退化損傷而不同,妄想、判斷障礙、忘記事情、生活功能不順都是常見的失智表現,有些患者會出現焦慮、情緒挫折、失眠狀況變嚴重等。除了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也可利用簡易認知功能評估表(SPMSQ)綜合結果,陳亮宇提醒,自己篩檢的分數落差大,應由家屬填答,並依照「過去與現在改變的狀況」為評分標準。許多失智症患者都是身邊親友先發現,熟知早期症狀,可以及早發現治療、及早延緩病情惡化。65歲長者、有慢性疾病、身體狀況差者都是罹患失智症的高風險族群,家人應多觀察生活習慣是否有異常;若有了明確診斷,特定認知症類型其實有藥物能減緩認知功能衰退。陳亮宇表示,平常應從三高控制、規律運動、戒菸戒酒、人際互動等方面著手,預防勝於治療,年輕時就應好好為健康存本。Untitled chartInfogram(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浴室跌倒意外多! 3關鍵改善浴室空間、預防跌倒
一名女性輕度中風患者施小姐,住院時的大小事有醫護人員協助指導,出院返家後仍持續復健治療,每到洗澡時間總是顯露焦慮,因為身處狹小的浴室,加上地板濕滑,沖洗過程要非常專注、小心滑倒,又不好意思請家人幫忙。雖然行走能力已無大礙,但是站著洗不到小腿肚,也不敢單腳站立搓洗腳底,尤其拿取沐浴乳、洗髮精時,要做出改變身體重心的動作更是小心翼翼,幾乎無法放鬆享受沐浴時光。家人放置一張洗澡椅後,不耐久站的情況改善許多,坐著沐浴,可以確保穩定性,減輕腰部和雙腿、膝蓋壓力,避免在洗澡時不慎跌倒,更重要的是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施小姐用坐姿取代站姿後,降低跌倒機率與傷害,洗澡也不再戰戰兢兢!對生病患者或年長者,洗澡時需要更謹慎俗話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相反的,最安全的地方也可能讓人失去戒心,忽略潛藏的風險。洗去一天疲憊、放鬆沉澱自己的浴室,如果沒有用心規劃和收納,就會變成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長輩經不起跌,一旦滑倒、摔倒,很高機率會造成髖關節骨折、壓迫性骨折與頭部創傷,後續害怕再次跌倒而減少活動,結果肌肉流失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對身體不便、中風患者來說,浴室如果設計不佳,就成了最危險的空間!確保家中浴室安全性 教你3方向檢測盤點浴室安全死角,一般常見地板潮濕滑倒、動線不良撞傷、如廁起身沒站穩跌倒等狀況,要如何加強防止意外的裝潢細節呢?友善全齡住宅生活記錄者林黛羚說,可從地板、門檻、動線三大方向來檢視,如果預算有限,也有許多改善的小撇步可以學習。【檢查地面、地板】浴室選對地板超重要!易乾、防滑、耐磨材質是第一首選,尤其是止滑效果,帶有防滑處理的磁磚可增加表面摩擦係數。老舊浴室因使用久了,磁磚隙縫易長霉苔,有時肉眼看不太到,當腳踩到積水的角落就會滑倒。慎選材質之外,記得定期刷洗浴室地板,把霉苔和水垢清光光。【檢查門檻】浴室門口進出的地方,設有門檻防止水流溢出,簡單的抬腳跨越動作對長輩可能已經很吃力,或是因為視差、手腳不協調而絆倒。乾濕分離也會裝設門檻,如此一來,浴室至少會有二個高低差的問題,在狹小空間隨時都要抬腳踩進踩出,成為跌倒的潛在危險因子。可改為溝槽取代門檻,或是使用浴簾防止水花飛濺,也能達到乾濕分離。【檢查動線】浴室動線設計不良時,不少人會加裝層架或直接在地上堆放物品,行走或挪動身體易造成碰撞跌倒的風險。尤其是瓶瓶罐罐的沐浴用品放置地上,不僅阻礙地板乾燥,有些液體滴漏出來,讓地板更加濕滑。把握一個原則:置物架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才不會因為走動拿取物品而把浴室弄得到處濕答答。一把洗澡椅幫助預防滑倒和暈眩林黛羚分享,要解決浴室潮濕問題,洗完澡後要打開抽風或吹風設備,若沒有對外窗,要勤著使用刮水、吸水工具去除水分加速地面乾燥。防止滑到的部分,可貼止滑條或塗抹磁磚防滑劑,以及選用防滑能力較佳的磁磚;在浴室放一張洗澡椅也是不錯的選擇,坐著淋浴避免滑倒或暈眩摔跤。天冷洗澡不能輕忽,急著脫衣、沖熱水的連續步驟,會讓血管放鬆、血壓下降而頭暈,林黛羚建議先讓浴室空氣流通,也可以補強暖風機。洗澡過程,有一張椅子輔助,提供坐起身和轉移位的穩定性,安全又舒服,洗頭、洗腳、洗身體都不怕重心跑掉。坐著洗澡輔助雙腳,不用再練「金雞獨立」,告別久站腿痠頭暈!挑選洗澡椅的要點1.高度:符合人體工學設計。2.扶手:增加起身安全,穩定身體平衡。3.止滑:椅腳有止滑腳墊,使用時穩固不移動。4.靠背:舒適靠背及寬敞椅面,姿勢久坐舒服。5.方便:容易取得沐浴用品、蓮蓬頭。6.造型:外型美觀,色系溫暖提升浴室明亮度。7.清潔:椅身一體成型設計,防水抗菌清潔容易。【洽購請至Lagoon及LANEW全國門市】了解更多Lagoon洗澡椅資訊>>https://bit.ly/3T5dqeq
-
2023-03-13 焦點.長期照護
協助長輩移位易施力過度閃到腰 治療師教2原則防照顧者腰扭傷
【本文重點】照顧者在協助長輩轉移位時,往往因使用錯誤姿勢或方式而受傷,也容易讓長輩感到不舒服。職能治療師建議照顧者要掌握正確的轉移位技巧,如直腰、彎膝、開腳等,並善用輔具減少負擔,選擇適合的輔具,如移位腰帶或移位板等。此外,每一次轉移位也可以提供復健機會,增加長輩的活動量,刺激認知、訓練肌肉和緩和情緒等。照顧者也應該使用護腰減輕脊椎壓力,千萬不要硬抱、硬搬。--by ChatGPT一名45歲女性照顧者在協助家人下床、起身移動到輪椅時,因彎腰施力不當,不小心失去了重心,但為了保護行動不便的長輩,不僅自己閃到腰,兩個人也一起摔倒受傷。協助移動長輩好吃力,每天都要重複從床上起身坐到輪椅上、移到廁所或餐桌、客廳沙發,甚至是坐上車出門,一連串從躺到走的動作稱為「轉移位」。職能治療師黃上育說,常見照顧者用「徒手搬運」直接抱起,這樣的方式非常耗費力氣,拉扯搬抬也很容易使雙方都受傷,使用正確技巧,才能讓長輩感到舒適,並刺激四肢活動。別用蠻力 要讓被照顧者感到舒適正確的轉移位技巧除了掌握腰要直、膝要彎、腳要開三大要素,善用輔具更能事半功倍,一方面減輕照顧者負擔,一方面增加被照顧者的安全。黃上育分享,看過太多傳統徒手使力法,結果雙雙慘跌的個案;還有照顧者習慣兩手拉抬對方褲頭或尿布,長輩覺得不舒服而抗拒起身。長期臥床、久坐不活動,肌肉就會快速減少,伴隨生活功能的退化,導致臥床、失能更嚴重。黃上育強調,每一次轉移位都是復健機會,可增加長輩的活動量,包括刺激認知、訓練肌肉、緩和情緒等,即使是腳尖輕踩在地上,也能提供腳底不同的觸覺感知。除了脊髓損傷者、腳無力的年長者、腦中風病患、巴金森病友,失智病人的定向感受損,都可能連帶發生跌倒的危險,有時明明是前方很近的距離卻移動不了,照顧者應學習適當的轉移位技巧,避免因錯誤姿勢受傷。告別腰痛 選擇適合的輔具轉移位錯誤的轉移位方式常會造成照顧者手部肌腱拉傷、腰椎受傷,以及長輩一起跌倒的立即性傷害,選擇適合的輔具可以安全又省力進行移位。轉移位技巧也要針對長輩身體能力,例如尚有行走能力或下肢支撐能力較差者,可穿戴移位腰帶,照顧者用手扶持提把,提供穩定與舒適性。偏癱者可使用移位板,「搬滑」至其他位置,力氣小的女性也能輕鬆完成。黃上育提醒,照顧者也應該使用護腰減輕脊椎壓力,千萬不要硬抱、硬搬,如果不小心閃到腰或扭傷,可以冰敷舒緩急性期發炎反應,等到紅、腫、熱、痛的症狀減輕後再熱敷。在操作轉移位前,也要先做簡單的暖身動作,拉伸背部、腰部肌肉以及扭轉關節,預防拉傷、扭傷,同時保護膝蓋。
-
2023-03-12 寵物.寵物疾病
季節交替皮膚癢癢癢 做好4件事讓毛小孩遠離皮膚病
【本文重點】梅雨季節交替,毛小孩常有皮膚搔癢、掉毛、皮屑等問題。飼主求診的主因是犬貓皮膚病,其中包括跳蚤引發的搔癢和異位性皮膚炎。良好衛生習慣和環境清潔可以減少過敏原,定期洗澡和梳毛除寄生蟲也有幫助。飼主要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掉毛,並使用藥物和補充食品治療皮膚病。--by ChatGPT季節交替之際,家中的毛小孩又開始出現皮膚搔癢、重複舔抓行為,接著就是不規則的掉毛、大量皮屑飄飛,連帶影響居家生活品質。台灣氣候潮濕,許多人飽受濕疹、皮膚炎所苦,貓狗也有一樣的問題。快來看狗爸媽經驗分享,以及獸醫師的專業治療建議。春雨綿綿,接下來又將迎接梅雨季,濕氣讓人感覺悶熱,黴菌、塵蟎也大量孳生,容易引起毛小孩皮膚過敏。根據統計,飼主求診的第一名病症為「犬貓皮膚病」,包括寄生蟲造成的搔癢狀況,還有環境引起的異位性皮膚炎。獸醫師殷碩韓說,跳蚤是常見元凶,當毛小孩有搔癢情形,第一時間先檢查跳蚤過敏的可能性。若是後背部、大腿後側起紅疹、搔癢脫毛,很大機率是遭跳蚤纏身,應口服投藥並搭配外用藥治療,日常也要做除蚤的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則是自體免疫性疾病,環境、食物及寄生蟲都會引發發紅、腫脹、丘疹等症狀,過度搔癢使皮膚反覆化膿、結痂、脫毛,一旦發病就難以痊癒,飼主要耐心透過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來改善。獸醫師蔡曼琳說,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並加強環境的清潔才有辦法減少過敏原,寵物掉毛是正常的新陳代謝,但飼主要分清生理性掉毛和病理性掉毛的差異,找到問題來源對症下藥,使用藥物之餘,也可以補充降低發炎反應的食品。預防皮膚病首要加強衛生:1.改善居家環境與清潔,尤其是通風問題。2.控制濕度,減少環境中可能誘發的過敏原。3.定期洗澡或美容,使用洗劑沖洗毛髮上的過敏原。4.經常梳毛除去打結的廢毛,同時檢查躲藏的寄生蟲。狗爸媽經驗談◎毛寶貝「脆丸」是從收容所帶回來的,剛開始有皮膚過敏的問題,甚至是掉毛,後來諮詢獸醫,挑選無麩質飼料並補充益生菌,皮膚問題漸漸改善,毛髮也比之前濃密、發亮。◎薯條4-5歲期間,耳朵經常發炎搔癢,有耳垢及異味,嚴重時甚至抓傷外耳脫毛流血。診斷為酵母菌感染,需使用耳藥治療,二年期間仍四度反覆發炎,醫師評估,狗狗可能已產生抗藥性,改換他種藥品使用才得以完全恢復。長耳型毛小孩耳道本就容易悶住不透氣,連續雨天期間,搭配除濕機更能有效降低毛小孩耳炎的機率。【延伸閱讀】.狗狗5個常見疾病大調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7 醫療.精神.身心
頻照鏡子檢查外表…口罩令鬆綁,「容貌焦慮」上身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為了讓民眾順利恢復正常生活,室內口罩於2月20日鬆綁,校園也在3月6日全面解除配戴規定。除了大眾公共運輸工具外,學生可自行決定在教室是否佩戴,不過,口罩令強制實施八百多天,民眾進出都還是習慣性戴著,一方面是自我防疫,一方面則是「容貌焦慮」。「容貌焦慮」 最常見於青少年不少人擔憂脫下口罩後,露出全臉真面貌沒有自信,害怕被品頭論足,極度沒有安全感。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說,「容貌焦慮」的現象最常見於青少年,因為在校內外都是戴著口罩初接觸其他同學、認識新朋友,現在要以真面目示人反而覺得彆扭。這樣的焦慮心態也會出現在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身上,若發現身邊親友、同事過度整理儀容或是頻繁照鏡子檢查外表,要小心是否因為抑鬱心理而影響到社交、人際關係。口罩令鬆綁後,民眾應做好心理準備與調適,一起面對口罩解禁的過渡期,若覺得戴口罩比較自在,應予以尊重。不少人長期戴口罩,表情和情緒隱藏在背後,出現了社交退縮的狀況,張自強提醒,一個習慣的調整需要循序漸進及尊重自主的方式,降低不戴口罩的壓力。若有情緒低落或反抗心理,可適時諮商心理師尋求協助,學習自我肯定、用更平衡的方式看待自己,在工作能力和專長表現上建立自信。口罩戴與不戴 尊重失智長者意願另外,失智症患者也是因防疫政策而大幅改變生活的族群,防疫期間,許多家屬備受「失智者不願戴口罩」所苦,因為失智長者不太容易管控自己的衛生,也可能很難配合和理解戴口罩的意義。只能不斷用失智者聽得懂、簡單的方式重複說明,多多提醒正確配戴口罩,再加上家中環境清潔消毒,減少感染的機會。防疫時期,努力維持親友互動,藉此減少失智長輩的焦慮,也避免因無法外出或到據點所導致的退化。隨著疫情解封、口罩令鬆綁,又要再一次跟失智長輩解說新的政策,建議溝通問題可交由請患者信賴的醫師、護理師,或是最疼愛的兒孫輩來提醒。口罩戴與不戴,一樣尊重失智長者的意願,最重要的是持續做好洗手、環境清潔等防疫工作,同時增加提升自我免疫力,陪伴失智者一起走下去。(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6 醫療.新陳代謝
霧茫茫看不清 小心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
【本文重點】糖尿病患者易發生視網膜病變,但初期患者可能無特別不適症狀,且血糖數值控制良好也不代表不會有眼睛病變。長期高血糖導致微血管受損而阻塞或滲漏,增生許多新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患者應定期追蹤檢查治療,如視網膜病變侵入到黃斑部,會出現模糊、失明等症狀。控制血糖只是將病變發生的時間延後,無法預防病變產生。民眾應提早進行早期檢查及治療,以預防併發症。--by ChatGPT● 糖尿病常見引起眼睛問題等併發症● 視網膜細微血管的變化是視力下降主因● 視力好壞不等於眼睛病變程度,務必定期檢測一名60歲男性因視力模糊就醫,原本以為是老花眼,經過檢查診斷竟是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患者主訴平常沒有特別不適症狀,血糖數值也在控制範圍內,沒想到併發黃斑部水腫,還合併輕微的白內障。微血管糖化受損 影響視力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治醫師康祐銓說,糖尿病病史愈久,一定會有視網膜病變的問題。糖尿病被喻為百病根源,因為身體血糖過高,神經、血管和器官就像泡在糖水裡,時間一久,容易造成各系統病變。民眾最擔心的眼睛病變,常見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等,嚴重惡化會導致失明。「我的血糖明明都有好好控制,為什麼還會併發視網膜病變?」康祐銓表示,其實在罹患糖尿病前,糖就已經開始傷害身體,許多人置身眼疾危機而不自知;確診後,服藥治療、控制血糖只是將病變發生的時間延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機轉,跟長期高血糖相關,微小血管受損而阻塞或滲漏,增生許多新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初期,患者常沒有感覺,因為中央視力還未受到影響,等到損傷程度嚴重、侵入到黃斑部,看東西就會模糊不清,甚至眼前的直線扭曲變形、中央視野變黑。隨著糖尿病人口增加,應透過早期檢查及治療,才能遠離眼睛危害,減慢惡化的速度,以及預防併發視網膜剝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致盲風險。血糖控制佳 不代表根絕病灶罹患糖尿病,血糖控制是首要目標,但是控制良好就不會有眼睛病變的危險嗎?康祐銓強調,血糖控制是穩定病情,但無法預防病變的產生,因為微血管已經有糖化反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終身的疾病且不可逆。務必定期追蹤檢查,隨著年齡和病史愈長,約每3至6個月檢查治療,另視病況縮短追蹤時間,同時聽從醫囑掌握最佳黃金治療期。為了協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各醫療院所成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透過團隊專業照護進行個人化血糖管理、生活飲食指導。康祐銓提醒,追蹤血糖、控制病情時,也要注意高血脂和高血壓,多管齊下抑制身體發炎反應。患者一定要準時服藥、用餐規律,切勿讓血糖因為中斷用藥、延遲用餐而忽高忽低。想知道更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防與治療,請上元氣網【遠離視力無感陷阱】線上影音課程:http://bit.ly/3y65WxN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5 寵物.照顧指南
狗狗1歲不等於人類7歲?獸醫教你新的科學換算公式
【本文重點】2022年的寵物登記認養數已超過出生人數,毛小孩飼養風潮愈來愈興盛。狗的年齡不應直接乘上7,應根據品種、體型來計算,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發表新的狗年齡計算方法,1歲等於人類31歲,10歲的狗相當於人類68歲、20歲的狗相當於人類79歲。老化速度越來越慢,故照護也應隨之調整,要注意狗的老年徵兆,如肌肉量變少、運動表現不佳、進食量變小等。--by ChatGPT受到少子化、單身化影響,毛小孩飼養風潮愈來愈興盛,根據內政部及農委會統計資料,2022年的寵物登記認養數已超過出生人數。寵物的長照問題也逐漸受到關注,飼主應加強疾病預防、照顧,並善用政府資源分擔壓力。「你家的狗15歲啦,那等於是狗界的百歲人瑞了!」聽到狗的年齡,總是直接乘上7來換算,但其實應該根據品種、體型來精算,才能調整照顧型態。一般小型犬的壽命普遍較大型犬長,而且狗在1歲前成長速度超快,等體型穩定後,衰老速度會放慢。學會換算狗的年齡,才能因應牠們在生命中每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包括飼料更換、好發疾病、老年徵兆等。樂膚莉動物醫院院長蔡曼琳破除毛小孩年齡都市傳說,狗的1歲等於人類的7歲,算法太籠統,不少被主人照顧良好的狗活到20歲,算換成140歲實在太不科學!她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發表的研究說明,團隊發現在特定的基因列序裡有「甲基化」,主要控制基因表現,會隨著時間改變外觀。了解年齡算法與身體狀態,給予各年齡適當照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發表了新的狗年齡計算方法,把人類和犬隻的DNA變化列入,更符合實際生命歷程。狗長大速度很快,帶入公式換算,1歲就等於人類31歲、2歲等於42歲,之後老化速度漸漸趨緩變慢,10歲的狗相當於人類68歲、20歲的狗相當於人類79歲。人類年齡=16 x ln(狗的年齡)+31註:ln為自然對數研究人員以拉不拉多幼犬及成犬為採集資料,蔡曼琳強調,計算公式不適用所有狗隻,品種、體型也有關係,還包含了狗的生活環境與習慣(飲食、運動、睡眠)。有些狗的毛色潤澤、步伐輕盈,看不太出真實年齡,跟主人的照顧方式有關,每日攝取的「營養」是關鍵。算出狗狗年齡,也要了解老化狀況。狗在1歲左右進入成犬階段,大約7、8歲步入高齡犬,當狗出現以下行為或症狀時,要注意老年徵兆,接下來就要靠主人耐心的陪伴與照護!● 肌肉量變少● 運動表現不耐、容易疲倦● 食量變小、進食速度慢● 容易長腫瘤、皮脂增生● 抵抗力變差、容易生病● 出現認知障礙:不認得自己名字、睡眠時間混亂、原地繞圈圈蔡曼琳提醒,成犬後每年做一次健檢,高齡犬則每半年檢查一次,發現異狀可即早治療,不妨請教獸醫師給予健檢方案的建議。毛小孩也有長照資源寵物長照認證機構 新北已有136間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毛小孩長照」也漸夯,動物醫院、特定寵物業者在取得認證後,即可提供飼主多元照護,讓步入老年的犬貓得到更全面的照顧。高齡犬貓除了慢性疾病,也會跟人一樣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即失智症。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新北市動保處)關注毛小孩晚年需求,於109年4月15日推行「新北市動物長期照護服務機構認證及輔導暫行辦法」,目前全市設有136間特定寵物長照醫療、照護機構,協助飼主守護寶貝安度終老。動保處長楊淑方說,為提升動物福祉以及減輕飼主照顧的壓力,寵物長照機構審查嚴格,在取得認證之後,仍會持續對特定寵物長照機構進行查核,確保長期傷殘、罹患慢性疾病及高齡犬貓獲得妥善照護。當民眾工作出差、犬貓受傷緊急狀況,以及白天上班需要托老,即可帶到取得動物長照認證的機構。新北市獸醫師公會擬定了開業醫院診療收費標準,均在飼主可負擔的範圍,務必尋找合格的機構。寵物長照機構跟一般貓狗旅館不同,專責長照人員具專業技巧,例如餵食、擠尿,甚至有針灸、電療、雷射等治療儀器。寵物長照政策可安撫飼主心情,遇失智、受傷殘疾等問題,可先送至合格機構住一陣子或白天日托,給飼主喘息時間。【延伸閱讀】.狗狗5個常見疾病大調查(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