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名人.精華區
搜尋
孤獨感
共找到
94
筆 文章
-
-
2023-05-28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超難搞先生》 談高齡獨居者養寵物的好處
「醫師,不好意思,原先和您約好的手術,必須取消。」說話的是一位70多歲男性,在手術前一天來到門診提出要求。我有些為難,開刀房資源寶貴,臨時取消,造成醫療作業不小的困擾。「什麼原因呢?」我問。「是這樣的,我沒有結婚,就自己一個人,還有一隻狗。狗狗老了,又有心臟病,原先答應我在手術住院期間照顧狗的老友突然也病了……因此,真的很抱歉,我必須把狗安頓好了才能接受手術。」好一個有情有義的主人! 我說:「沒問題,把狗狗安頓好後再安排手術吧。」這位患者獨居,狗兒就是家人。寵物與獨居者的情感,在2022年湯姆漢克主演的電影《超難搞先生》(英語:A Man Called Otto)也有非常生動的描述。電影敘述一位60多歲男性,沒有子女,在摯愛妻子離開人世後,人生已無可眷戀。他坐在愛妻墳前緬懷過去,當沮喪來襲,他決心結束一切,然而一次又一次的陰錯陽差讓他屢試不成。隔壁搬來一個移民家庭,女主人的熱情好客與孩子的天真影響了他,一隻聰慧的流浪貓更成為生活的伴侶。就在好友、鄰居及寵物的陪伴下,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意義,不僅沒有尋短,更發光發熱。台灣已經進入高齡社會,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全台高齡獨居住宅數有57萬多戶,與10年前相比增幅將近100%。台灣年輕人不婚不生、少子化嚴重,未來「高齡獨居」人口將大幅上升。年輕時或許不覺得獨居是個問題,但是進入高齡,除了有健康的顧慮,心靈的孤獨更是一大隱憂。如果有寵物的陪伴,會有一定的幫助。以下是可能的好處:1.減少孤獨感:有動物夥伴的獨居老年人感到孤獨的可能性降低了36%。2.賦予使命感:老年人可能已失去工作目標。子女已經長大(或沒有子女),而有「不再被需要」的感覺。擁有一隻寵物,滿足牠的日常所需(如定時餵食)能恢復使命感。3.增加社區參與:遛狗可提高社交能力,寵物是很好的聊天主題,可以認識新朋友。4.保持健康:照顧寵物能增加高齡者的肢體活動。養狗對保持身體健康尤其有好處,因為狗需要定期散步。研究發現,當有輕度高血壓的人領養狗後,五個月內血壓顯著下降。飼主的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水平比沒有寵物的人低。5.改善抑鬱症狀:照顧動物夥伴能減少憂鬱情緒。和狗、貓玩耍可以提高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有助於冷靜和放鬆。《超難搞先生》中,湯姆漢克飾演的男主角超級難搞。失去心愛的妻子後,陪伴他的只有妻子的遺物還有回憶,虛無與孤獨啃噬他的心靈,逐漸成為他人眼中的「超難搞先生」。直到熱情且需要幫助的鄰居出現、一隻流浪貓進入他的生命,人生又恢復了價值。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與寵物的互動,不正是如此嗎?貓咪、狗狗不只是寵物,也是我們的家人,請善待動物夥伴。當身邊出現「超難搞」人物,別急著批判,試著了解對方,並適時給予幫助。這是我看了《超難搞先生》後深刻的感觸。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0 退休力.自在獨立
不婚不生獨居養毛小孩變多!寵物取代新生兒陪伴主人紓壓填補寂寞
台灣不婚單身人數愈來愈多,一個人生活已成普遍社會現象,一個人與毛小孩的組合也是愈來愈常見的日常寫照。內政部及農委會資料顯示,二○二一年全台犬貓數已達二九五萬隻,十四歲以下人口數為二八九萬,寵物數量首度超過幼年人口。內政部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統計,去年全國累積貓狗寵物登記數量為廿四萬一四八八隻,遠高於出生數十三萬九千多人。財政部統計,寵物相關產業去年銷售額達三八七點三億元,近四年增加四成六。種種數據顯示,毛小孩取代新生兒,養寵物的人變多,台北市獸醫師公會前理事長楊靜宇指出,飼養寵物者中,未婚比率最高,占了近七成,這與不婚族、多元成家變多等因素有關。找伴侶困難 感情寄託貓狗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觀察近年社會現象,貓狗已成許多人的生活重心、感情寄託,可以沒有另一半,但一定飼養毛小孩。許多不婚、獨居的中年男女,或單身同志朋友們的臉書主角並非自己,而是家裡的胖菊貓、賓士貓,或是笑到眼睛、耳朵瞇成一直線的柴犬,走路扭著屁股的短腿柯基。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早在十年前,國際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就預測,未來世界中,貓狗等寵物數量將高於小孩,二○一五年日本全國貓狗數量已超過新生幼兒,現階段台灣也是如此,意味不婚不生,選擇與寵物度過餘生的民眾變多了。陳亮恭分析,想要找到對的人、好的伴侶,難度愈來愈高,因此,許多人年輕時選擇「一個人生活」,邁入年老時,則「必須」一個人過日子,因害怕寂寞、孤獨,而養毛小孩作伴。行政院政務委員、知名社會學者林萬億表示,台灣單身晚年人口確實愈來愈多,如何降低生活孤獨感,成為人生的重要課題,有些人選擇接近大自然,蒔花弄草,有人延續年輕時的興趣,如攝影、畫畫等,有些則是透過宗教信仰,與人群互動,成為遊覽車進香團一員。相較之下,與寵物作伴,情感回饋更為直接,不少獨居中老年人飼養毛小孩,找到生活中的歸屬感,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結婚和育兒的壓力沉重,如有房貸,負擔更重,飼養寵物顯得輕鬆,不用承擔多的責任,就能感受到愛與陪伴,填補孤獨與寂寞。毛小孩作伴 提高生活質量研究證實,毛小孩陪伴,可提高單身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其快樂和滿足,減少孤單感和憂鬱傾向。陳亮恭表示,對於許多人來說,毛小孩不是寵物而是家人,除了陪伴,還能讓飼主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就感,進而紓解生活壓力、降低孤獨感,「相信常對著貓狗說話的人,一定會愈來愈多。」不過,林萬億提醒,養寵物的成本比想像中還要高,除了飲食及洗澡美容等,還需支付昂貴的醫療支出,如想藉由與毛小孩的親密互動,排除生活上的孤單寂寞,應該做好心理準備,並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才能開心愉悅地與貓狗一起變老。●來測退休力: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延伸閱讀:.室友花數萬買狗不顧,何宗勳接手養出感情甘做狗爸.失婚背債千萬,游筑棊打拚20年活出自我!愛貓相伴療癒獨居的她.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8 焦點.長期照護
獨自就醫成趨勢 網嘆:一個人就醫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沒錢
不分年齡,一個人就醫情況日益普遍,但年長者獨自就醫的情景不免令人感到悲涼。本報昨專題報導「一個人就醫/獨居增 一個人就醫變多」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網友表示,「看護費一天3500元,一般人實在也撐不了太久」,甚至認為應該公投通過安樂死;不過,也有網友說,「人生,有時學著獨立也好,終究還是一個人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博樺表示,獨自就醫、住院的患者變多,從弘道對高齡者提供的服務觀察,整體來說,六成老人都有家人陪同就醫、一成左右有對應的服務社工陪同,自己一個人就醫者約占兩成,且愈來愈多。乳癌權威專家侯明鋒也說,許多四五十歲乳癌患者,最近幾年來,獨自門診就醫、癌症化療、住院動刀的「超孤獨」情形變多。在詢問病人「有沒有家人或親友陪同」時,須小心翼翼,就遇過癌症病友當場嚎啕大哭,場面尷尬,讓人不忍。對此,網友也對於這樣「一個人的議題」感到共鳴,紛紛在留言分享,「多數醫院要求自備陪護,但要請醫院的看護,1天至少2800元起,自己找的也要2500元起跳,還要算伙食費跟一些雜支,3000元跑不掉」、「看護費一天3500元,一般人實在也撐不了太久」、「獨自一個人就醫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沒錢」。甚至有網友感嘆,一個人就醫「這就是我的未來」,甚至表示「公投立法安樂死」;不過,也有討論者表示,「我覺得孤獨感是現今大部分人的功課」、「人生有時學著獨立也好,終究還是一個人走」,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人說,「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最好是心肌梗塞,不要為家人製造麻煩,如果真的老了,也要一個人過得精采」。雖說獨自住院開刀的人成為一項社會趨勢,但也有人並不感覺孤寂或無助,其中關鍵在於,事先充分理解手術本身及術後恢復、理性面對醫療風險、善用通訊軟體與家人連結感情,有朋友可託付重要物品和事項。★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16 焦點.健康知識+
孤獨最高等級「一個人動手術」!一個人住院需要準備哪些?5撇步把自己照顧好
隨著社會變遷,「一個人」的比率愈來愈高,獨自一人就醫、甚至住院開刀,開完刀回家自己照顧自己,將逐漸成為愈來愈普遍的經歷。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照顧生病的自己有些悲涼,其實不然,及早準備、調整心態,自己也能照顧自己。如何克服獨自住院時的孤獨感?當被推進手術房前看著白色天花板上寫著的打氣字句,想到自己獨自一人,醒來後還要面對麻醉未退、怎麼去浴廁等問題。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覺得好像很淒涼,其實醫院不乏一個人住院的患者,有人選擇花錢請看護,如果實在需要協助,醫院可幫忙排解困難和連結社福資源。如何克服獨自住院時的孤獨感?國泰醫院社會服務室組長林麗玲表示,在身體健康時,就著手建立起強大的心理素質,學著一個人在外用餐、看電影,甚至出國,等到住院,就當成一次短途旅行;另外,身邊一定要有閨密、好友,在住院時有人探視、打氣,心情會好許多。另外,可以主動與社工、護理師聊天,主動說出需求,林麗玲說,曾協助一名獨自住在安寧病房的退伍老兵圓夢,因為他小時候住在大陸沿海的小村落,希望在死前到海邊走一走,看看海景,在社工、護理師等協助下,一行人來到宜蘭海邊,在海邊待半個多小時,「到現在都還記得伯伯滿足的神情。」一個人住院 留意3件事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資深護理師李蓉臻表示,一個人看病,如果遇到問題,不知道去哪做檢驗、批價、領藥,還有志工從旁協助,但如果住院、開刀,可能連洗澡、換衣服都成問題。一個人時你應該主動說出需求、要有人際連結、存夠錢才能請得起看護。「想要一個人好好過生活,前提是存夠錢」李蓉臻說,即使克服了手術前後的孤獨感,還必須擁有一定經濟能力,例如,請人幫忙洗澡,就得花好幾百元,如果找看護,每天三千元,可不是每個人都花得起這筆費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督導曾郁心表示,面對一個人住院的病患,通常護理師會特別注意,但畢竟護理師的工作不是照顧單一病患,因此也會請社工協助,詢問病患是否需要請看護,或使用衛福部推動的「住院友善照顧共聘模式」,由醫院聘請照顧輔佐員來協助術後照料。「孤獨等級表」一個人手術最孤單網路流傳「孤獨等級表」,級別最高的是「一個人手術」,但有些獨自住院開刀的人並不感覺孤寂或無助,關鍵在於事先充分理解手術本身及術後恢復、理性面對醫療風險、善用通訊軟體與家人連結感情,有朋友可託付重要物品和事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4 養生.人生智慧
面相透露一切?耳朵小不圓、鼻子挺拔是人生成功的關鍵?看懂面相不再妒羨成功人士
我常被很多人問到,學會看面相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我認為就是不嫉妒別人;新創科技圈的國師,也是專業命理看相風水師簡少年出版《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因為當我們看著別人的時候,就能夠看見他的完美與不完美。耳朵小不圓,小時候遭受苦痛的可能性高教大家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一個人耳朵比較小,或是耳朵不圓,就能知道這個人小的時候,大概是一至十五歲,過得非常非常辛苦;他甚至可能在那段期間就嘗盡人間所有苦頭。他的父母可能也都在忙,沒辦法關注到他,導致他一生都非常勞碌,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導致他內心孤獨感很重,同時也非常地焦慮,即使他今天看起來雍容華貴,獲得許多外在亮麗的評價或事業上的成就,也都是他在小時候一路吃苦走來的。鼻子挺拔四十大爆發,興趣是成功的累積過程還有一種人,講好聽是每天過得很愜意,說直白一點就是整天一事無成,懶懶散散的。這類型的人之中,有些可能喜歡畫畫,有些喜歡寫書,看似做這些事賺不到錢,看不出有什麼意義,但看到他的面相就能發現,他的鼻子很挺拔。鼻子挺拔的人,通常會在四十歲開始大爆發,屆時就會知道,原來他現在做這些看似沒有意義的事,都是一種累積的過程,只要等到了四十歲,一切都會開始走上坡。看懂面相不再妒羨成功人士,因他們走過了不同的艱辛之路所以有些人現在水深火熱,過著痛苦不堪的生活,其實都只是在塑造美好未來的過程。依照同樣邏輯,你再去看看身邊有些四十多歲成功人士,可以發現他們的眉毛既濃又黑、眼睛大,然後額頭很窄,這樣的面相代表他在四十歲前可說是非常艱辛刻苦,一路跌跌撞撞才走到這裡。當你學會看面相,就不再會去羨慕他們,因為前面吃了多少的苦痛,都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也才明白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是每個人的生命歷程走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光。不需放大自己不好之處,紫微斗數世界裡好壞都是公平的有段美國流傳的短詩,就寫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區,你並沒有太快也沒有太慢,不需要拿自己的時區與他人相比,要相信生命中的一切都有美好的安排,在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是準時的。」接受現在當下的自己,才真正有完美的人生。很多宗教在探討怎麼樣能夠得到喜樂,其實都是一種一元化的邏輯。好與不好,都是透過對比而來的,所謂的完美,就是已經沒有可以對比的,就停在這裡,它就是一個好的狀態。當永遠都只有好的時候,無時無刻你都覺得自己處在非常好的狀態中,才有可能達到所謂的「完美」。沒有人是真的完美的,學著接受當下的自己才有美好人生所以一旦你能走向這過程,生活就能真正達到永遠的快樂,以佛教的語言來說,就是大家常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其實是一元化的認知。以道教的邏輯來看也是相同的,回到道的層面,你讓自己看待永遠只有一元、永遠只有「樂」這個狀態,也是達到真正的完美。希望大家能體悟一元完美的過程,常常練習及理解沒有人是完美的,換個角度看世界,生活才會變得更好。本文節錄:《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一書
-
2023-02-22 醫療.腦部.神經
邊緣人注意! 外國研究:「孤獨」傷腦又傷心,長期會導致大腦的4種影響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需要透過與他人互動來滿足各種生活所需。像是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渴望一個安心的擁抱,或者在漫長的一天之後找人傾訴。若長期孤獨的生活,可能會為我們帶來痛苦的感受,國外專家研究指出,孤獨會導致大腦變化的4種情況,而這些變化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感知和幸福感。孤獨會影響健康嗎?綜觀人類歷史,我們不得不依賴他人才能生存,無論是為了免受人身威脅,還是我們需要一種社區意識。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Julianne Holt-Lunstad博士解釋說,當我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時,我們已經適應了感覺更安全、更有保障的感覺。根據美國心理學會 (APA) 的定義,孤獨是當我們對親密和陪伴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所感到的情緒困擾,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緒不適或不安感。在過去時,短暫的孤獨是一種我們在某個時刻遇到的感覺,但當孤獨是慢性或嚴重時,長期下來可能對健康非常不利。Holt-Lunstad博士表示,當我們感到孤獨時,大腦會時刻保持警覺,我們處於一種身體受到威脅的狀態,這會干擾我們的思維和感知。孤獨導致大腦變化的4種影響以下是孤獨導致大腦變化的四種主要影響,這些變化會影響思維、感知和幸福感。1.孤獨會導致對陪伴的渴望,像飢餓或口渴一樣強烈研究表明,孤獨會觸發大腦中的神經反應,類似於人們在飢餓和想要食物時看到的活動。在2021年1月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中,神經科學家讓40名健康參與者隔離10小時,然後禁食10小時。在每個10小時的區塊後,神經科學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來測量大腦活動,並將其與參與者的基線fMRI掃描進行比較。英國劍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Livia Tomova博士表示,「一個飢餓的人看著食物,一個孤立的人感到孤獨——他們在這兩種狀態之間共享相同的神經特徵」。其他研究表明,當我們感到孤獨和被拒絕時,與不確定、沉思和壓力感相關的大腦區域會亮起。2.孤獨使我們更加敵對和悲觀感到孤獨可能會使我們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某種情況下的消極方面。專家表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因為孤獨的人通常沒有人照顧他們,所以最終會對潛在的威脅保持高度警惕,而這種想法會變成惡性循環。根據2020 年 3 月發表在《心理學與衰老》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在回答調查問題的7,500名老年人樣本中,該數據顯示,孤獨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到所愛之人的傷害或辛苦,退出他們的關係,甚至表現「憤世嫉俗的敵意」。雖然研究人員認為敵意是孤獨的人使用的一種防禦機制,因為他們害怕進一步拒絕,但它仍然會導致人們(以及他們渴望的陪伴)離得更遠。在2017年發表在《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稱這是一個“自我強化循環”,參與者感到孤獨,批評他們的友誼,並將自己與他人隔離開來。3.感到孤獨會降低我們對他人的信任孤獨的人對周圍的潛在威脅更加警覺,這可能導致對他人的不信任程度更高。發表在2021年11月Advanced 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招募了42名沒有被診斷出患有嚴重心理健康狀況,且患有嚴重、持續性孤獨症的人,以及一個人數相同的對照組。對於一項任務,參與者會得到假想的錢,並被問及他們是想全部保留還是與其他參與者分享。如果他們分享現金,貨幣價值將增加三倍,與他們分享的人可以返還部分資金;參與者可以在實驗中賺取更多現金,但前提是他們有機會信任其他玩家。與不孤獨的參與者相比,孤獨的參與者與他人分享的更少。功能性磁共振掃描顯示,孤獨的參與者大腦中與信任形成相關的部分活動也較少。麻省總醫院精神病學顧問、醫學博士Jacqueline Olds說,這是孤獨感中更令人擔憂的跡象之一:當你偏執地認為你甚至不認識的人都在找你的麻煩,而這是您獨處時間過長的跡象。4.孤獨導致認知能力下降英國劍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Livia Tomova 博士表示,我們還需要社交以保持大腦活躍,社交互動本身就是對群居動物的主要獎勵,它激活大腦獎賞機制,進而刺激多巴胺分泌,讓我們有愉快的感覺。研究指出,當人們應對高於平均水平的孤獨感時,大腦會發生變化。2019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追蹤了在南極洲孤獨生活了14個月的九名極地探險者的健康軌跡。研究人員發現,極地探險者大腦的一部分——齒狀回——縮小了約7%(齒狀回負責將信息輸入海馬體以幫助學習和記憶)。極地探險者甚至降低了一種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蛋白質的血液水平,這種蛋白質在壓力調節和記憶中發揮作用;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減少與齒狀回體積的減少顯著相關。總體而言,極地探險者在記憶和空間處理測試中表現較差。人們不需要在南極與世隔絕也能體驗到這種效果,在2019年發表在《老年學雜誌》上的一項對 11,000 多人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高度社會孤立的人在記憶回憶測試中的認知功能下降。參考資料:How Does Loneliness Affect the Brain?
-
2022-11-06 養生.心理學解密
一個人會感到寂寞?越是討厭孤獨,就越會陷入孤獨的泥淖
隨著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各地開始興起「崇尚單獨行動」的新生活方式。不管是購物、散步,還是外食,原則上都是一個人行動。除了避免出入人多混雜的場所,每天都過著盡可能不與他人接觸的生活。或許也因為如此,「孤獨」正成為一種熱潮。而年輕人之間流行的「孤身」和「獨活」也是典型的例子。孤獨可以區分為「不情願的孤獨(消極的孤獨)」以及「心甘情願的孤獨(積極的孤獨)」。不情願的孤獨是指對孤獨抱持否定的態度,並且認為「被迫過著這種自主管理的自肅生活,導致減少與人相處的機會,不僅因此感到寂寞,也失去活力」。相反的,心甘情願的孤獨是對孤獨抱持正面的態度,認為「雖然無法跟別人見面會有點寂寞,卻也相對獲得自由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許不少人對孤獨的想法是一個人會感到寂寞。但很多時候我們並非「因為獨處所以寂寞」,而是對於「就算身邊有很多人,仍然覺得彼此之間存在距離」這件事感到更加寂寞。不過,請各位仔細想想:無論擁有父母、子女,或者擁有伴侶、朋友,我們最終都將會是獨自一人。大家都是一個人出生,一個人死去。就算夫妻倆共同生活,總有一天也一定會有一個人先離世。人生的尾聲是一場「個人賽」,這就是孤獨的本質。即便擁有家庭,也無法治癒人類根本上的孤獨。如今,我們更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得以有機會重新審視這個被視若無睹的嚴肅事實。你越是討厭孤獨,就越會陷入孤獨的泥淖。但是如果你能享受孤獨,就不會被周圍的雜音所迷惑,如此便能重新審視自己原本的樣貌,以「我想成為這樣的人」、「我想要這麼做」這類的意念,進而萌生出「新的自我」。像這樣「精神上的自立」,我將其稱之為「獨身自立」。能好好獨活 就會有好事發生「擁抱孤獨、珍惜獨處時間、試著不要去麻煩別人。成為一個能夠獨活的人,人生的立足點也會變得更加開闊美妙。」當我們能好好地獨活,強烈地意識到「別人是別人,我是我」,並成為一個能夠獨身自立之人的話,就會有許許多多的好事發生:1. 提升自主性。不再過度察言觀色,擁有能夠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之力量。2. 能夠更確立自我的價值觀,同時具有更強大的自我認同感。3. 漸漸減少被社會壓迫的感覺。有些人在社會上,或者是與親屬相處時會感覺到壓力,但是如果能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度過孤獨時光,就會逐漸產生排解這種壓迫感的力量。4. 能夠湧現不受他人影響的獨特觀點。若能從此發展新的技能或興趣,生活方式就可以變得更加與眾不同。也有人是因為學會獨身自立,才使得人生走向成功。因為不會一昧地模仿他人,而是以自己的行事風格生活,偶爾也可能遭遇失敗。但即便如此,也能夠理解且服氣。5. 獨活能提升集中力。與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吃飯的時刻,是很美好的時光;但是一個人吃飯的時候,也能專注於品味食物本身的味道。和他人一起看電影,是很不錯的時間;不過對於喜歡電影的我來說,一個人看電影是無以言表的幸福。如果要我形容一個人在滑雪場上滑雪是什麼感覺,我會說那是什麼也代替不了、至高無上的幸福。倘若往後再也不能獨自從三公里長的坡道上颯爽地乘著雪滑降下來,那麼我何時死去都無所謂。我就是如此熱愛獨處時光。6. 會發覺真實的自我。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孤獨時,人會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也就是說,透過孤獨的時間,人能夠領悟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7. 因為能領會孤獨,才能更加明白應該珍惜他人,也學會怎麼去愛別人。美國新聞記者彼得.漢密爾(Pete Hamill)曾說過:「我認為,無法自己度過孤獨時光的人,沒有資格去愛別人。只有從可以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開始,才能不壓迫別人地愛一個人。」擁抱孤獨、珍惜獨處的時間、試著在做某些事的時候不要去麻煩別人──如果像這樣成為一個能夠獨活的人,人生的立足點也會變得更加開闊美妙。這就是獨身自立。不用在乎他人的目光,心志要堅定不移。也不必想得太複雜,先試著在日常生活中以積極正向的心態度過獨處的時間吧。獨身自立就從這裡開始。
-
2022-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抗體?何美鄉分析提升疫苗反應的6個祕訣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光有意願是不夠的,還要有所行動。—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嗎?答案是,有的。疫苗再好,還是會有少數接種者對疫苗反應不良,而導致所謂的「初級疫苗失敗」(primary vaccine failure)。意思就是接種了疫苗,卻沒產生足夠具保護性的抗體。在現代疫苗學的發展歷史上,B 型肝炎疫苗問世之際,此類「原發性疫苗失敗」的案例,特別引人注意。約5%的B 肝疫苗接種者,體內沒有產生抗體。這種無反應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具有遺傳易感性(因特定環境條件、生活習慣影響,促發某種遺傳性健康問題)。不過更傳統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向來都有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對疫苗反應不佳的現象。年齡與疫苗反應的關係一直都是存在的,如在嬰兒期,也會因為免疫系統還未成熟,導致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對麻疹疫苗反應普遍不足的困境。在成年人族群,導致疫苗反應不佳的原因,是疫苗研究者長期以來非常感興趣的議題。至於老年人,特別容易受到缺乏運動的影響,因為缺乏運動的特徵與自然衰老的結果似乎是重疊的,如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肌少症和認知障礙等傾向。不僅如此,免疫功能也與年齡息息相關。免疫功能的喪失或免疫老化,是指人體中最基本的免疫資源逐漸退化或耗盡,而免疫老化與上述常見的老人疾病相關。免疫老化主要是受低度慢性發炎所驅動,而適度的身體活動,已證明有可能透過調節全身低度發炎來增強免疫系統,且可以降低與年紀相關的併發疾病的風險。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總是要試著找到可改變的風險因子,介入並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態。要怎麼做,才能讓疫苗反應更好?效力更強?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某些可介入的因子了。身體動一動,疫苗反應好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時候若加上本章開頭歌德的那句名言,就再恰當不過了。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加以運用、採取行動;知識對腦袋有好處,運動則會為身體帶來多面向的裨益。眾人耳熟能詳的俗諺,或許要添上一筆:「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有個非常有趣的臨床實驗【1】這麼告訴我們。針對若干不同性別的受試者,科學家要他們在接種疫苗前六小時,針對接種的那隻非慣用手臂,進行三角肌、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結果發現,經過重量訓練後,女性對疫苗的抗體反應有所增加,而男性的細胞免疫增強的干擾素-γ反應(細胞在病毒感染後所分泌的觸發免疫系統作用的特異性醣蛋白)也更加提升。無獨有偶,另一項研究【2】,對象為年齡約70 歲且長期不運動的長者,他們對於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反應都有不佳的紀錄。科學家將老人們隨機分組,A 組給予10 個月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B 組則只有接受柔軟度與平衡訓練。10 個月後,A、B 兩組分別接種了季節性流感疫苗, 兩相比較之下,接受心肺運動訓練的A 組受試者,有較高的流感病毒抗體反應。此外,新加坡的一個研究【3】,針對華人社區中接種流感疫苗的56 名年長婦女,給予運動手環,用以監測每日身體的活動程度。結果發現,行走更多的人,她們平常那些抗衡發炎的指標(如IP-10 和Eotaxin)會較低,且與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相關的基因表現是上調的。在接種疫苗後,施打部位周邊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和漿母細胞的擴增更大。研究發現,單核細胞反應和接種H1N1後的抗體效價之間存有正相關;在行走較多的年長婦女身上,發現18 個月後的第二次疫苗接種,顯示出更高的B 型流感抗體誘導。要知道,B 型流感疫苗普遍抗體反應都比較差。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與活動較少的年長女性相比,身體活躍程度較高的年長婦女,在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反應較佳。而且我們相信對男性也會有類似的正面效果。以下是另一個有趣的實例。【備註】* 單核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細胞,也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單核細胞產生於骨髓,在血管內為單核細胞,血管外就變成巨噬細胞,能吞噬、清除受傷和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一項針對65 歲以上的長者所進行的疫苗反應研究【4】,顯示有長期運動習慣的長者,對流感疫苗有明顯較佳的抗體反應。而且,只要有運動,不論劇烈或和緩,都可以讓接種流感疫苗後的抗體效價達到保護性的標準(≥ 40)(如下圖)。 上圖分別代表不運動的老年人、有緩和運動的老年人、有劇烈運動的老年人,對於B 型流感病毒、A 型流感H3N2、A 型流感H1N1 等疫苗的抗體效價反應。可以看到,沒有運動的老年人抗體效價始終不如有運動的老年人(不分劇烈緩和);劇烈運動與緩和運動的差異不是很大,顯示只要有運動就能幫助身體產生抗體雖然年長者對流感疫苗反應不良,一直是疫苗產業界亟欲改善的問題。但從科學實據來看,其實只要稍微改變個人行動,也可以替自己增加疫苗反應強度。不僅老人可以受惠於運動後疫苗抗體增加,運動對中壯年人同樣有用。另一篇文獻薈萃的分析,發現定期運動對多種疫苗的接種者,都有增加抗體的效果,同時減低了31%社區感染疾病的發生率,以及37%感染後死亡的機率【5】。從研究報告亦可以知道,即便是在接種疫苗前只進行單次相對劇烈運動,也被認為是增加對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反應的有效策略【6】。年紀是疫苗反應的剋星,但有解套方法人類對流感疫苗的臨床經驗,已有約80 年的歷史。年長者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免疫反應普遍不如年輕人。而流感疫苗的抗體效價,是可直接推算保護力的。也就是說,疫苗對於年長者的保護力較低。但年長體弱,真的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嗎?除上述運動外,還有其他辦法嗎?於1999 年5 月至11 月進行的一項隨機、雙盲、實驗/安慰劑對照的研究【7】,將19 名年齡65 歲或以上,且BMI 指數≤ 25 的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A 組10 人給予營養補充劑†,九名給予安慰劑。九個月後,兩組人接種了流感疫苗,研究發現,有給營養補充劑的A 組,對流感疫苗的反應很明顯比安慰劑組好。研究證明,年長者維持充足的人體必需營養素,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抗體效價。這項證據告訴我們,確保老人家營養不失調的重要性,尤其長輩可能食量不大,那就更需要注意食物中的營養素是足夠的,必要時還是可以外加補給。這也是提高抗體效價的一大重要策略。【備註】† 補充劑含有30% 至160% 的美國建議每日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抗氧化劑水平提高,每天兩次250 kcal 能量,持續七個月。每100 毫升補充劑包括100 大卡、3.5 克蛋白質、4.5克脂肪、11.4 克碳水化合物、1.8 克纖維、32 毫克鈉、220 毫克鉀、16 毫克氯、160 毫克鈣、160 毫克磷、40 毫克鎂、3.6 毫克鐵、7.2 毫克鋅、1.2 毫克銅、1.6 毫克錳、0.3 毫克氟、16 微克鉬、34 微克硒、14 微克鉻、60 微克碘、96 微克維生素A、1.2 毫克類胡蘿蔔素、100 毫克維生素C、5.2 微克維生素D、28 毫克-α-TE 維生素E、32 微克維生素K、0.75 毫克維生素B1、0.75 毫克維生素B2、5.6 毫克NE 菸酸、1.8 毫克泛酸、1 毫克維生素B6、192 微克葉酸、2.1 微克維生素B12、28 微克生物素、1.2 毫克輔酶Q10 和7.6 毫克黃酮類化合物。睡得好,疫苗反應好一個鼓勵大眾接種疫苗的電視公益廣告,我們的國民阿嬤陳淑芳說:「打疫苗前要吃飽、睡飽⋯⋯」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後確實有科學根據。不過只有打疫苗前要睡飽嗎?看看以下的資料,打疫苗後的睡眠可能更重要。科學家針對一群沒有感染過A型肝炎的受試者,研究施打疫苗初始免疫反應是否因睡眠受到剝奪而影響【8】。在接種A型肝炎疫苗後,某些人被要求36 小時內不能睡覺,一個月後他們的抗體反應,比起可正常睡眠的人低了約一半。與睡眠剝奪相比,接種疫苗後的睡眠,使得對於抗原具特異性的Th 細胞數目增加了一倍,並增加了該群人中產生Th1 刺激激素細胞的比例。同時,睡眠也顯著增加了具抗原特異性的IgG1。抗體反應與正常睡眠呈正相關,也與接種疫苗後夜晚和白天的免疫刺激激素釋放相關,且正常睡眠的人有較低的壓力荷爾蒙。同樣的研究也顯示睡眠不足會影響疫苗的細胞免疫反應。一年後測試,這兩組人當中,受到睡眠剝奪的人細胞免疫力仍然較低,顯示充裕的睡眠有助於促進免疫記憶【9】。睡得多與睡得少,對於免疫反應有著不小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睡眠品質的重要性。科學家透過記錄並客觀測量成人施打疫苗前三晚和後三晚的平均睡眠品質與時數,結果發現較短的睡眠時間會降低對B 型肝炎疫苗的反應,還對各種細胞免疫造成了長久的缺陷。回到新冠疫苗,針對希臘醫護人員所做的一篇研究指出,受試者在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的睡眠品質,與疫苗反應抗體高低確實是有關係的【10】:抗體效價與年齡、不好的睡眠質量和失眠成反比。自古以來,睡眠一直被視為身體健康的象徵。現在透過研究更證實,睡眠攸關人體抗疫武器(疫苗反應)的強度與有效性。同時佐證了「睡得好,人不老」的先人智慧。壓力小,疫苗反應好心理壓力是當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顯示,短期壓力會增強免疫系統,但慢性長期壓力最終會透過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進而導致疾病的出現。比如透過提高抑制性T 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免疫系統,接著就會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等【11】。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讓醫學生接種B 型肝炎疫苗標準系列(三劑疫苗在六個月施打完畢),每次都是安排在為期三天考試的第三天接種【12】。施打第一劑後,25%的學生體內已經產生B 型肝炎的抗體,他們算是較早反應的人。有趣的是,這25%的較早反應者,他們自述壓力和焦慮感都比疫苗反應較遲緩的人低。換句話說,75%需要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之後才會有反應的學生,他們的壓力與焦慮是較高的。一項文獻回顧與薈萃分析的文章,也下了結論:心理壓力可能會降低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反應【11】。這表示已有多項研究佐證壓力與疫苗反應的關係。另一個疫苗反應與心理壓力相關的研究【13】,是以B 型肝炎疫苗接種者為對象。參與者在第一次注射B 型肝炎疫苗後兩個月和六個月,完成了兩次關於日常生活的困境、精神或神經相關的主訴、應對方式和孤獨感等的問卷調查。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七個月的抗體反應高低,與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第二個月的壓力指數評分成負相關,短期如學術考試的壓力,和長期壓力如經年累月照顧體弱家人,都會削弱疫苗效力與免疫反應。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適當放鬆心情,或是避免在高壓的時候施打疫苗,皆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效力。體重和性別影響疫苗反應?如果你的體重過重,打了疫苗後發現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許不是代表你非天選之人,而是你的「體重」背叛了你。科學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後,肥胖的人儘管血清學反應良好,然而接種疫苗後12 個月,肥胖者的流感抗體濃度下降的速度較快。而肥胖者的CD8+T 細胞活化降低,功能蛋白表達降低,顯示細胞免疫不足12。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肥胖者罹患流感或類流感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者的兩倍。接下來,是性別這個因素。討論性別差異,可能比討論年齡差異更傷感情【14】。研究指出,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確實在某個階段較男性具優勢,通常是在育齡(18 到49 歲)的成年女性最為明顯。或許該研究反映了女性獨特的妊娠狀態,但這同時也是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流感病毒感染在小動物模型的研究,顯示發炎免疫反應在性別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可能影響感染的結果。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產生更高的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反應,同時也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所以,所有育齡婦女,如果沒有特殊醫療相關原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比較好的選擇。從不同條件的人對於不同病毒的疫苗反應,科學家們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研究,雖然不是新冠疫苗的研究,但免疫反應絕對有其參考價值。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可以說是監測免疫力的一個好的工具指標。而事實上,擁有固定的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攝取均衡營養、有足夠且品質良好的睡眠,及適當的紓壓管道,不也都是健康人生應該具備的元素?以上知識都要付諸行動才有用。你被說服了沒?要行動了嗎?【參考資料】1. Edwards. Et al., Eccentric exercise as an adjuvant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07, 21, 209-217.2. Woods, et al. Cardiovascular exercise training extends influenza vaccine seroprotection in sedentary older adults: the immune function intervention trial. J Am Geriatr Soc. 2009;57:2183-91.3. Wong, et al. Hallmarks of improve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the vaccination of more physically active elderly females. Exerc. Immunol. Rev. 2019, 25, 20-33.4. de Araújo et al., Elderly men with moderate and intense training lifestyle present sustained higher antibody responses to influenza vaccine. AGE (2015) 37: 105.5. Chastin, et al., Effects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Immune System, Vaccination and Risk of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 2021, 51, 1673-1686.6. Pascoe,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vaccination responses: A review of chronic and acute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14, 39, 33–41.7. Wouters-Wesseling et al., Effect of a complete nutritional supplement on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e in elderly peopl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2 Sep;57(9):M563-6.8. Lange. et al., Sleep enhances the human antibody response to hepatitis A vaccination. Psychosom Med. 2003 Sep-Oct;65(5):831-5.9. Lange. et. al. Sleep after vaccination boosts immunological memory. J Immunol. 2011 Jul 1;187(1):283-90.10. Athanasiou.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immunological response after vaccination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infection. J Sleep Res. 2022 Jun 7:e13656.11. Salleh MR. Life event, stress and illness. Malays J Med Sci. 2008 Oct;15(4):9-18.12. Pedersen, et al.,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A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 Immun. 2009, 23, 427-433.13. Sheridan. et al.,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humans. Int J Obes (Lond). 2012 Aug;36(8):1072-7.14. Klein et al., Mechanisms of sex disparities in influenza pathogenesis. J Leukoc Biol. 2012 Jul;92(1):67-73.(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
2022-10-16 養生.人生智慧
帶90歲老爸老媽一起旅行!Denny:父母的老去不等人,別等到在病床前才陪伴
編按:「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許多50世代心中的遺憾。今(2022)年63歲的Denny有感於高齡90歲父母逐漸年邁、健康狀況也不如以往,決定提前退休、陪著爸媽一起去旅行,把握還能相伴的珍貴時光。他說,如果醫師是治病、家人就是療心,而旅行就是最好的陪伴與回憶。「其實我做的不只是旅行,而是像粉絲頁名稱一樣,希望因為我的陪伴、彼此相處,能在他們的生活中留下一段愉快的時光。」成立「帶著老爸老媽一起Funlife」粉絲專頁的Denny,在臉書上分享了許多他們在台灣各地一起旅行的模樣。Denny的父親今(2022)年93歲、多年前曾經做過心臟的繞道手術,85歲的母親則是在5年前罹患卵巢癌,目前仍在持續追蹤階段。有感於父母的健康不能等,他決定在不到60歲時就提前退休,以換取更多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多陪著老人家到處走走,除了可以適度活動身體、也能減少他們的孤獨感,醫生可以治療疾病、但有家人的愛,是心情上的療癒。」Denny說。帶行動不便的長者出遊,食衣住行有哪些方面要注意?眼看父母漸老 人生無常不想有遺憾時間跳轉回7年前。當時56歲的Denny,在還沒有退休以前,和爸媽的相處機會,大多就是逢年過節、生日時的例行聚餐或聚會,連平時碰面的機會都不多,更不要說是一起旅行了。然而,步入中年後,Denny逐漸開始經歷身邊一些親朋好友、職場同事的離世,「以我的岳母來說,她在70幾歲開始逐漸失智,往後的日子就是要在護理之家度過了。人生會發生什麼事無法預料,人愈到老、愈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年可以健康地活。」「當時長官、同事其實都希望我至少做到60歲,但我認為自己很難在同時工作的狀態下好好地陪伴爸媽,我不希望等到退休以後,只能在病床邊陪伴他們,而是可以在他們還健康的時候一起創造回憶;對我自己來說,也想開始早點過第三人生。」很多事情沒辦法等,爸媽的健康與彼此之間的緣分更是如此。「表達對父母的愛,一定要及時、要趁早。所以我決定提早離開職場、轉職成『愛的志工』。」Denny笑說。帶行動不便長者出遊 食衣住行安排有秘訣Denny說,父母親在剛退休、身體狀況還不錯的時候,也喜歡到國內外各地旅行,閒來沒事時,他們也會到附近的郊外、登山步道走走,算是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但差不多到了近10年、爸媽陸續過了70歲的時候,就逐漸發現他們的活動力、身體狀況不如以往。特別在我退休之後,因為相處時間多了,那感受更強烈,老人家的身體一旦開始走下坡,衰老的速度其實真的很快。」除了罹癌之外,Denny的母親因為有脊椎脫垂的症狀,無法久站、走路超過5分鐘,大多時候在外行動必須要靠輪椅;父親則是耳朵、視力有些退化的現象,走路也不太穩。帶著2位行動不甚方便的長輩,該如何安排旅行?他歸納出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則和注意事項:1. 行程規劃以一日遊或半日遊即可重點是讓長輩有「出門走走」的感覺,安排太多景點或是路程太遙遠,反而可能是體力的負荷。2. 中途要有可如廁、暫停的休息點若是行程所需的車程稍長,記得適時停靠可以讓長輩下車活動活動筋骨、上個廁所的地方,最多不超過一個半小時就要讓長輩稍作休息。3. 備妥個人藥物、用品和備用衣物長輩多數有慢性病需服藥的問題,除了平常固定在吃的藥一定要帶足分量,也要隨身攜帶白開水作為服藥和補充水分用。衣服以方便穿脫、行動即可,並準備保暖用的外套以免天氣溫度變化著涼。4. 安排用餐要定時定量長輩可能有血糖不穩的問題,不像年輕人可以有一餐沒一餐,除了要預先規劃用餐時間和餐廳名單,也要隨身準備一些應急用的點心,需要時可先墊墊胃,外食的口味選擇也不宜太過重油重鹹。在移動的時候,Denny會適度讓父親負責推母親的輪椅。「這不是說我們不孝順虐待老人家,而是因為老爸平常也大都是扶著助行器走路,推著輪椅剛好能有輔助的效果。」「我在安排景點的時候,會特別注意安全、方便和衛生這3個條件。像是腳下路途不好走的、設施或服務不完善,或是吃東西感覺不太乾淨的,可能就不太適合。」為使旅途更完善圓滿,Denny習慣會在實際出發前先到現場勘查過一遍,也了解沿途有些什麼景點、餐廳、商店等休息點可利用。為了方便攜帶個人用品,以及隨時保留行程的彈性,Denny習慣開著車帶兩老出門,「但如果長輩的健康和行動狀況許可,其實大眾運輸也沒問題。」重溫回憶的旅行更有感 讓老爸老媽重拾童心至於長輩們喜歡去什麼地方?Denny說,除了一些季節性的自然美景、像是春夏時節的各種花季、秋季賞楓,其實長輩們很喜歡「自己曾經有過回憶」的地點。像是小時候住過的左營眷村、年輕時曾經工作、居住,或是某次印象深刻出遊的地點。舊地重遊勾起他們的過往記憶,就會自然地講起年輕時的事,「我這才知道很多以前從沒聽過的,爸媽的小秘密。」像是某次一行人開車經過某個風景區,Denny的母親就突然指著路邊的站牌,一臉懷念地說:「有次我和你爸來這邊玩,結果錯過巴士,我們就在這裡等了一個多小時。」他也觀察到,旅行中的父母親,有時幾乎像是回到孩子般的天真,會隨著街頭藝人的演奏哼起歌,有次父親還開玩笑地推著母親的輪椅追著路邊的鴿子玩。「你可以感覺到他們是真的很開心、很享受,我就覺得什麼辛苦都值得了。」只要跳脫日常生活 隨時隨地都有旅行感「對我來說,帶著老爸老媽一起出門其實不在目的地,而是享受那個過程。」有時候老人家甚至不需要真的長途跋涉到哪裡「旅行」,即使只是隨意走走,也會很滿足。近來Denny就會在帶著兩老去醫院看病、回診後,順道去吃一頓下午茶,或是就近到市郊、公園散散步。「就像小孩子吃完藥之後給他一顆糖,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討厭去醫院,反而會有期待感。」而帶著長輩旅行,除了有助於調劑心情,也讓他們更在乎自己的健康。特別是經歷過照顧罹癌母親的2個多月後,他們就成為「配合度很高」的長輩,「因為他們很清楚要身體健康,才有體力出門玩。」作為父母的主要照顧者,Denny說,當然也會有疲累、倦怠的時候。「如果感覺到自己在體力或心情上狀態不是很好,我會選擇暫時休息一兩天,如果擺著一張臭臉或是人在心不在,那真的不如不要給自己和對方壓力。畢竟陪伴爸媽的初衷,是為了要讓他們開心。」不過唯有一件事情是不變的:即使是沒有出門旅行的日子,Denny也養成每天晚上9點會和媽媽視訊電話的習慣。除了聊聊這天的日常瑣事,也順道確認兩老的狀況是否都還安好。「現在每多做一點,未來就少一分遺憾。」抱持著這樣的心情,Denny和老爸老媽持續一起旅行、生活,一點一滴累積愛與回憶。原文:帶90歲老爸老媽一起旅行!Denny:父母的老去不等人,別等到在病床前才陪伴
-
2022-09-14 焦點.長期照護
桃園榮家找辣妹熱舞蹭阿公,該不該?網友意見幾乎一面倒!
近日桃園榮民之家榮家辦理中秋聯歡豔舞助興影片引起熱烈討論(>>看詳細新聞),舞者於熱舞過程中動作大膽,影片傳出引發各方爭議,但網友意見幾乎一面倒,「讓阿伯開心,總比坐在那兒打瞌睡好」、「我可以預約卅年後住進來嗎?」,連醫師和長照專家也說,從需求面來看,成年及老年人很重要的基本需求應該被尊重。《元氣網》為大家整理事件經過及各方意見,提供長照更多想像與可能。 桃園榮家:傳遞溫暖打破長者的孤獨感桃園榮民之家為緩解長輩過節「孤獨感」,今年中秋節前夕相隔兩年舉辦晚會,找來勁歌熱舞團,但因舞者動作火辣大膽,甚至讓長者摸胸,尺度相當大,影片傳出後引發爭議。桃園榮家解釋,節慶活動因應長輩需求舉辦,因舞者熱情引發輿論討論,將會檢討。但桃園榮家表示,「孤寂是行動不便或是年邁長者普遍的心理特徵。」今年中秋晚會是相隔兩年首度舉辦實體活動,長輩相當期待及興奮,因應長輩需求,過去常舉辦唱跳活動,藉歡樂氣氛讓舞者與長者親切握手互動,傳遞溫暖打破長者的疏離感,期間還有長者太過感動而落淚,甚至從輪椅上站起來。贊成網友:最重要的是老人家開心網友留言:「其中有阿公感動,從輪椅站起來….不就證明這是成功的活動嗎⋯⋯」、「老人家開心就好。酸民是在靠背什麼啊」、還有人很氣憤「是應該要檢討(怒)!應該也要辦老奶奶的!」、「難道辦古箏表演,會對阿公比較好嗎?」、「最重要的是老人家開心,你看他們多開心啊!」反對網友: 太刺激對長輩不好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這種活動是在製造需求,而不是滿足需求。」還有人擔心太刺激對長輩不好,「老人家若興奮過度,容易有高血壓和心臟問題,該正視並維護年長者安全。」主張應有醫師及護理人員在場,救護車也要待命。榮家的安排獲得不少醫師支持。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認為,舞者和榮家都值得讚許,但下次該注意,改請猛男舞者,讓長輩換換口味。沈政男:脫衣舞搬進安養院,國外早有先例沈政男說,把脫衣舞搬進安養院表演,國外早有先例。2014年,美國就有安養院上演猛男秀,看得老人家心花怒放,不過家屬卻告到法院,稱這對老人家不妥。但他認為,「任何可以引發老人家興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而以其從醫以來觀察及經驗,帶失智老人家做活動,最困難就是引發他們的興趣,很多時候準備了半天,以為長輩反應會很熱烈,未料卻是睡成一片,表演者就像對著一堵牆在自言自語,而感到挫折。反觀,清涼熱舞有很大的功效,因為感官刺激相當強烈,保證阿公阿嬤不會睡著;此外,這類表演也是一種滿足性慾的管道,而老人家跟年輕人一樣,也會有情慾需求。因此這樣的活動,沒什麼不好,安養院的用心,其實值得讚許。沈政男甚至認為,脫衣舞與其他色情表演,在台灣社會無法正當存在,是退步的象徵。還好民間的活力仍然存在,還有人願意抵抗異樣眼光,繼續從事這樣的表演。而他也給榮家建議,下次該注意的是,改成請一團猛男舞者,讓阿公阿嬤換換口味。姜冠宇:長照不應該被限制想像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桃園榮民之家什麼狀況他不清楚,但長照本身不應該被限制想像,試想,如果畫面是金盞花大酒店,是西裝筆挺健康老爺爺,他大方花錢買這些表演,外界還會怒罵不像話嗎?這個活動真正失職的是不夠平權,沒有顧及到阿嬤也有看猛男跳舞、與猛男互動的權利。姜冠宇說,如果有什麼事情讓長者心情好,可刺激他們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食慾和運動耐受度,這也是漸進增加長者的免疫力;表演者注意感控措施,不會擴大養護機構的感染;活動細節沒有侵犯他人、觸犯法律、犯罪意圖的問題,也不會對身體真的造成危害,如造成腦血管破裂的狀況就好,剩下的外界加諸他人的道德觀感問題而已。專家:滿足長輩需求 社會應正面檢視也有專家表示,機構對長者來說就是「家」,但礙於失能等因素,無法自由行動,近年機構舉辦活動多希望滿足住民需求,評鑑也特別強調「住民滿意度」,不少活動因應長輩建議而舉辦,如一個月一次的「快樂餐」,讓長輩吃他們想吃的食物,如炸雞等,勁歌熱舞某種程度也是為了滿足長輩需求,社會應正面檢視。另外,性仍人之大欲,但大家普遍對老後性需求避而不談。醫師指出,相較年輕時,老後需求轉往身心層面,像是觸摸皮膚、牽手、親吻等,或尋找第二春,也能滿足心靈需求。新竹榮家設立「榮莒室」 有需提出申請新竹榮民之家今年七月設立「榮莒室」,提供衛浴、冷氣、電視等設備媲美旅館,藉以解決榮民生理性需求,只要是榮家住民或夫妻檔有性需求都可申請使用。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指出,雖然隨年紀增長、荷爾蒙變化,老年人仍希望有親吻、擁抱等肢體接觸,滿足身體與心靈;喪偶或單身長者會透過社團活動認識其他單身男性或女性,近一步交往或第二春,家中後輩應以開放心態對待。手天使服務 滿足老人及身心障礙者 一名不具名照顧服務專家表示,曾有照服員協助長者代購飛機杯等情趣用品,或鼓勵長者尋求第二春,多認識其他新朋友。國內外為滿足老人家或身心障礙者性需求,則有「手天使」提供相關服務,協助安撫情緒。但謝嘉娟提醒,若長者突然性情大變或出現嚴重情緒變化等精神症狀,也要警覺是否有內科疾病。先前一名伯伯本來彬彬有禮,有天開始亂脫衣服、裸奔,原因是內科疾病導致瞻望所引起;也有長者突然會摸護理師屁股、牽別人手;還有一位病人突然脾氣暴躁,經過電腦斷層發現長腦瘤,都必須要注意。謝嘉娟說,老年男性若因性功能障礙而服藥,需注意藥物來源,避免買到偽藥,若老人家同時有心血管疾病,正使用含有硝化甘油成分的藥物,也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應與泌尿科醫師討論。
-
2022-09-12 焦點.長期照護
中秋晚會跳艷舞乳貼阿公 醫曝「能增加免疫力」
桃園榮民之家為紓解長輩過節孤獨感,相隔2年舉辦中秋晚會,找來勁歌熱舞團,舞者在熱舞過程中動作大膽,乳貼阿公跳艷舞,影片傳出引發各界爭議,桃園榮家事後解釋是因應長輩需求舉辦,舞者引發輿論將檢討;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表示,長照本身不該被限制想像,若是能刺激長者腦部血液循環、增加食慾和運動耐受度,也可漸進增加長者的免疫力。姜冠宇表示,雖然桃園榮民之家是什麼狀況他不清楚,但長照本身不應該被限制想像,試想,如果畫面是金盞花大酒店,是西裝比體健康老爺爺,他大方花錢買這些表演,外界還會怒罵不像話嗎?今天只是功能差一點、經濟背景差的,就要被認為他們沒這權利嗎?姜冠宇表示,這個活動真正失職的是不夠平權,沒有顧及到阿嬤也有看猛男跳舞、與猛男互動的權利。姜冠宇說,平時去機構訪視或遠距視訊,這些長者不理就是不理,反應一天天越來越遲鈍、越來越懶得動,甚至懶得吞嚥,還有憂鬱交加、身心惡行循環等狀況,護理師講什麼溫暖化都跟屁話一樣。姜冠宇說,如果有什麼事情讓長者心情好,可刺激他們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食慾和運動耐受度,這也是漸進增加長者的免疫力;表驗者注意感控措施,不會擴大養護機構的感染;活動細節沒有侵犯他人、觸犯法律、犯罪意圖的問題,也不會對身體真的造成危害,如造成腦血管破裂的狀況就好,剩下的外界加諸他人的道德觀感問題而已。姜冠宇表示,就當作是一個創意,曲終人散,如此而已,機構是阿公阿嬤的,要走夜店風也是他們的喜好,最後推薦「老人Z」這部老到不行的先知動畫,看那個年代對於長者科技的恐懼,然而現在新創早就滿天飛,就會知道其實都是大家給予自己的限制罷了。
-
2022-09-11 焦點.長期照護
打造幸福獨居 用社區連結對抗孤獨老
台灣邁向高齡化、少子化,有愈來愈多長者孤單生活、孤獨老去,長者退休後若失去與社會的連結,很容易加快衰老速度。「孤獨老」是趨勢,也是需要解決的社會議題,如何讓老後生活有品質,需要建立良好的厝邊關係。即使沒老伴、沒孩子,也要透過自助、互助與共助的在地社區模式,融入「幸福獨居好朋友生活圈」。保持正向樂觀生活態度有些長者因公寓環境或生理障礙而走不出家門,在地單位不應只在據點等老人出來,而是把社區志工升級為「幸福好朋友」,主動出擊深入拜訪、提供更多在宅關懷活動。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提出「打造幸福獨居」計畫,從新北到屏東,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藉由培力社區健康的中高齡與高齡者發揮其所能,開創精彩的第三人生。獨居不一定不好,如何安全獨居又幸福?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向樂觀的生活態度。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除了家人外,最好的社交就是近鄰,建立與他人有連結、有關係的情感,可以補充家人支持的不足。幸福獨居的解方還包括預防性關懷、健康自主管理、長輩的專長運用,用社區力量培力共好生活圈,除了緩解孤獨,更能重現長輩價值。連結自己的好朋友生活圈「幸福獨居好朋友」是以「新家人」角色開發服務模組,有系統地、長期陪伴孤獨感特別深的長輩。在互動的過程中,發掘社區內的高齡人才,持續學習新事物,或許能成為社區很好的緩解孤獨助力。漸漸地,在住家附近形成自己的「幸福獨居好朋友生活圈」,不但可以強化社會連結,也能豐富自己的生命。住在熟悉的環境、有尊嚴地終老,是每個人的夢想,獨居但不孤單,可以靠創新社會處方箋來實踐。老後獨居是一種獨立自主的象徵,但也不要忽略定期走出家門增加人際互動,用社區連結對抗孤獨老,「作夥」找回興趣、關懷、互助及尊嚴,讓人產生參與感及歸屬感,悠然自在生活著。
-
2022-08-15 退休力.自在獨立
想聊多久就聊多久,荷蘭超市推「聊天結帳」!購物還能交朋友,終結一個人的孤單
現代人追求速度與效率,「無人超商」、「機器自助結帳」等應用越見廣泛,就是想讓民眾節省排隊結帳的等待時間。然而在荷蘭,卻有一家連鎖超市Jumbo反其道而行,不但設立「聊天結帳」櫃檯,更堂皇擺上「不是趕時間而是想聊天」的標語,讓顧客想跟店員聊多久就聊多久。 這項服務的設立並非嘩眾取寵或商業上的反向操作,而是因應荷蘭嚴重人口老化問題所設計。據統計,2019年荷蘭75歲以上人口已達130萬人,預計在2030年將突破210萬人。 隨著子女自立離家、喪偶,老人獨居在家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官方調查發現,荷蘭65歲以上長者有逾3成「覺得寂寞」,部分甚至已有憂鬱傾向。對此,荷蘭政府針對人口老化制定「打擊孤單(One Against Loneliness)」計畫,Jumbo超市推出的「聊天結帳」櫃檯,正是為了配合政策推出的服務之一。 Jumbo創辦人Colette Cloosterman-Van Eerd表示,超市是許多民眾聚集的場所,作為家族企業與連鎖超市,他們希望能為減少孤獨感發揮作用,「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在數位化且愈來愈快的世界中卻非常有價值。」 而自家收銀員也很挺這項政策,非常樂意坐在「聊天結帳」的櫃臺,協助民眾與顧客進行實體交流。」 Jumbo這項服務始於2019年,最初僅在一家分店測試,顧客只要在這道櫃檯結帳,就可以盡情和店員聊天,不必趕時間、或擔心後面排隊的消費者不耐煩催促,服務一推出,便廣受顧客好評。 去年9月底,Jumbo宣布將在1年內將「聊天結帳」櫃檯推展到全荷200家分店,至今年4月已成功設立45個聊天結帳櫃臺。 除此之外,Jumbo也在店內一角設置咖啡交流區,讓顧客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自由聊天、互動,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若是長者害羞、不敢與人攀談也沒關係,Jumbo與當地公益組織合作,發動志工在交流區陪長者聊天,希望將這方小小咖啡交流區,打造為鄰里交流的好去處,讓長者們不再感覺孤單,豐富他們的生活日常。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退休旅行時常被人稱羨?老黑: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專注在適合自己的步調才是最好的 .參加完小孩幼兒園活動後,我確診肺癌末期!49歲母:想陪孩子長大、和先生一起退休享受我們的世界.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
-
2022-08-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社交能力高者也感受強烈 國內研究揭5條件使長者疫情後更孤獨
新冠病毒疫情除致病,還可能讓人產生孤獨感。國內學者透過調查,盤點社區獨居老人需求及現況,發現社區老人中包括男性、孤獨感較高、孤獨識能較差、平日社交能力較高、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在疫情後都可能增加孤獨感。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徐慧娟今出席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社區共好 幸福獨居好朋友」分享會中,透露社區老人孤獨傾向評估計畫啟動,是為提供社區內孤獨長者給予陪伴和協助,先盤點社區內可能的孤獨長者,再發展出「孤獨處方箋建議」社區方案建議。徐慧娟表示,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也包括社會性孤獨、情緒性孤獨,孤獨會造成壓力,經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影響身心健康。國外研究發現,孤獨與較差的認知功能、較多的憂鬱症狀及較差的健康狀況皆有關。針對孤獨相關因子,徐慧娟提及,社區老年人經濟滿意度較低、身體功能困難較高、孤獨識能較低、沒有參加社會團體、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孤獨程度越高;居住在護理之家的機構老人,若自評健康較差、時常以情緒表達者,其孤獨程度越高。新冠疫情後孤獨增加因子,徐慧娟表示,社區老人中的男性、孤獨感較高、孤獨識能較差、家人支持滿意度較低者,疫情後都可能增加孤獨感,甚至平日社交能力較高的老人,因為疫情無法參與活動,孤獨感也相當高;住機構的老人有配偶但因疫情無法探視,因此孤獨感更高。調查計畫共訪談國內8個社區,每社區100名65歲以上,且為獨居、僅與配偶同住、或雖有家人但實質無往來之長者,排除無法清楚表達等。並依照人口資料、健康狀況、衰弱與憂鬱症狀、孤獨感受、社會支持滿意度等進行分析。徐慧娟說,調查中發現有92.6%的人有子女,但只有26.4%的人每周1次或以上往來,有25.7%與子女無見面或沒聯絡。健康狀況中,超過8成的人有1種以上慢性疾病,35.7%的人睡眠品質不佳,23.1%自認記憶力不好,28.7%有憂鬱傾向,都是成為失能、失智的風險。徐慧娟透露,研究發現,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的2個時刻,除了獨處時想念家人,以及需要幫忙時卻無人可幫,特別容易感到孤獨。因此徐慧娟建議,「孤獨處方箋」可強健個人身心,如解決人生課題、轉念改變情緒性孤獨,或透過身體活動、認知功能訓練降低孤獨感。並培養心理韌性與壓力調適,並與社區志工或在地人士建立社會連結,補足家人支持的不足,「有意義的社會關係,勝過無意義的來往」。今分享會中老盟政策倡導委員會召集人黃松林談孤獨老人的工作新模式,並邀請合作社區與輔導專家分享實作經驗,期望藉由探討偏鄉社區所面對的長者難題與解方,建立社區互助、共好的幸福獨居生活。
-
2022-07-16 養生.人生智慧
徒步環島累積生活體驗! 簡文仁:走路是最好的防疫運動,教你養成走路3個好習慣
疫情所致的紛亂與動盪感,加上網路社群媒體加速的孤獨感,使得過好日常生活這件事變得奢侈,但偏偏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式是回歸生活的根本,把走路、睡覺、吃飯這些平凡且理所當然的事用心做好。疫情期間如何找回內心的安定與身體的健康?就從好好走路、好好睡覺、好好吃飯開始吧!採訪約在早上9點、台北市的虎山溪步道登山口碰面,67歲簡文仁邊走山路邊受訪,一路健步如飛,說話中氣十足,拍照時臉不紅氣不喘在單槓上輕鬆翻轉,身手矯捷如一個6、7歲孩童。登山者幾乎都彼此認識,擦肩而過的人跟簡文仁打招呼,問他今天怎麼那麼晚,才知道他清晨已經走了一圈下山。走路是簡文仁日常,他在4點半起床,做養生操,5點左右出門,走虎山溪步道一圈,5點50分在山上和一群朋友大吼十聲後下山,6點20分到家吃早餐看報紙才開啟一天。這兩年退休後,例行工作少了,簡文仁能走路就不搭車,到家附近的運動中心、圖書館幾乎都是走路,傍晚又在公園散步,平均每天走1.7萬步。簡文仁是知名的物理治療師,以推廣運動保健為己任,每年農曆年前在醫院大廳笑咪咪示範自編「如意生肖操」的影片應該很多人看過。他強調只要正確的運動、均衡的飲食、愉快的心情、優質的睡眠、規律的作息、良好的習慣,健康是可逆轉的,他自己50歲之後因為落實以上健康生活方針,身體的靈活度、肌肉柔軟度及心肺功能都比年輕時更好。走路放鬆 享受獨處 也愛揪人一起走「走路是疫情期間最好的運動」,簡文仁建議疫情期間多走路,他解釋,激烈運動會讓交感神經亢奮,反而對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是副交感神經優勢,當人在放鬆、睡眠、休息、曬太陽時,副交感神經會比較好,抗病毒能力也會提高。走路溫和、容易入門、動到全身,是適合推廣的防疫運動。只要姿勢正確,步距、頻率都可依自身調整;只要願意走,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好處。簡文仁很多生命重要時刻都與走路有關。來自萬里鄉下的簡文仁,從小就走路幫礦工爸爸送便當、幫忙操勞家務的媽媽買東西,偶爾去石門山上阿嬤家,搭公車後也得走一個多小時。小小的他赤腳在鄉間行走,踩到尖銳碎石時哇哇大叫、夏日馬路太燙時就跑到路旁水溝泡水;腳用具體的感受幫他留下了童年點滴。每天行走是簡文仁珍愛的獨處時光,他多數什麼都不想,夏天有蝸牛時就數路邊蝸牛,幾年下來,觀察力變敏銳。也有些時候,腳動起來想法就開始流動,許多運動操的口訣、動作都是在走路時形成的。他不只自己走,也愛揪人一起走,對他來說,走路是「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一群朋友走得久」的運動。例如走虎山溪步道,簡文仁有時發懶不想出門,但想到有一群山友約好要登頂大吼,就升起一股力量把自己推出家門。走上玉山 走路環島 人生三願完成兩項2016年他走路環島,兩年半利用周末和朋友走了46天,以縣道、小路為主,經常開車的他這次踏上許多耳熟能詳卻未曾到訪的土地—屏東九鵬基地、阿朗壹、萬金天主堂、石岡水壩、牡丹水庫、滿州鄉港口、台灣最南端…「我喜歡耍帥,拍了很多照片。」簡文仁開心拿出手機滑開那些風景,全是活力滿滿的照片。走路也成為他和家人累積生活體驗、彼此陪伴的方式。簡文仁的太太不像他愛走路,但喜歡到各地傳統市場尋寶。他們會在周末開著車,到竹東、宜蘭、金山、關西、基隆等地逛市場,他在市場裡邊走邊看,享受走路的愉悅、聽太太分享不同市場的特色與驚喜。「徒步環島、登玉山、夜宿嘉明湖,現在剩下嘉明湖抽籤還未抽中。」簡文仁說起他的人生三大願,已經走上玉山、走遍全台灣的他,總有一天也會走到嘉明湖畔,興高采烈拍一張耍帥照。走路養成習慣 3個提醒簡文仁說,一般人1分鐘走100~120步,但他強調,盡力而為即可,走路之所以對身體有益,重點不是強度,是養成習慣。可以快步走,可以大步走,也可以散步走,還可以慢步走,只有自己知道當下的需求是什麼。●走路: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走。●走山路:上階用腳掌(踩穩)、下階用腳尖、下坡用腳跟。●熱身:爬山前要記得熱身,以弓箭步(前弓後箭)拉筋,暖身時間大概3至5分鐘。居隔簡易運動 3招健身居家隔離時也要記得活動身體,簡文仁建議,以深呼吸、擴胸及伸展放鬆身體,並搭配以下三個簡易運動:●踏步:原地踏步10分鐘大約1000~1200步,每天踏5、6次,運動效果與走路相同。●站起坐下:在平時坐的椅子,放慢動作站起、坐下,反覆約20次。可鍛鍊肌肉,動作愈慢肌肉收縮愈明顯,效果愈好。●踮腳尖: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小腿肌力。每次做20~30次,每天可做4~5次。
-
2022-06-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目前在宜蘭診所執業的和信醫院胸腔及加護內科兼任主治醫師李國賢,在接連接觸五、六位新冠確診病人後,今年五月廿五日出現體溫發熱、胸口癢、鼻炎等症狀,廿六日全程配戴N95口罩看診,直到下班後仍覺得鼻子狀況未改善,快篩後陽性確診。作為一個有十四年經驗的胸腔科醫師,肺炎是很常碰到的疾病,李國賢從以前就不斷和太太、病人說,當新冠肺炎進來台灣後,「我們都要有得病的準備」,因此目睹快篩兩條線的當下,心情並不意外,倒是急著取消診所內的門診、疫苗施打期程,並和太太討論該如何保護正在念國小的孩子們。第一時間,李國賢打給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旺枝,詢問如何處理染疫後診所的相關事宜,「因為病人還是有就診的需求」,加上居家隔離地點在診所二樓休息室,無須更動診察場所,最後決定停止實體門診,以視訊診療進行居家關懷及線上門診,並在合作藥局配合下,順利在居隔期間內維持診所的基本醫療運作。「我算蠻幸運的,只有輕症,僅有一點點咳嗽、鼻炎及聲音沙啞。」李國賢說, 確診後第三到五天是最不舒服的,經過服用鼻炎、咳嗽藥物、普拿疼及抗病毒藥物後,症狀才逐漸緩解。但令他痛苦的是,喉嚨乾的嚴重,一天就算喝五、六公升的水,仍會覺得口乾,因此他認為「Omicron這隻病毒還是比想像中強!」不能當作流感看待。居隔中的物資、食物有賴太太及家人準備,讓李國賢得以衣食無虞,但隔離久了,難免會想念人群,有種說不出口的孤獨感,好在遇到的病人都相當窩心,總是給予他正向的回饋與關懷,提醒他要多喝水、休息。盡管視訊看診時,有時病人在咳,自己也在咳,但大家反而會互相交流確診心得、經驗,他認為,當大眾對這個疾病越來越熟悉後,恐懼度似乎已越來越少,好像沒有所謂的標籤化。「醫護人員都認為這是一場必須打的仗!」在確診者藥物取得方面,李國賢認為,只要民眾跟院所接上端,不論醫院得來速或視訊診療,大部分藥物取得都不是問題,醫師也都會想盡辦法送藥,包括請求藥師或附近診所協助送藥等。「坦白說這賺不了什麼錢,但就是我們的責任,應該把這場仗扛起來!」李國賢說,目前在做居家關懷時,發現仍有很多民眾不懂確診後下一步該怎辦?他建議媒體跟指揮中心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向民眾宣導,例如:如何照顧自己、該尋求怎樣的協助等對確診者有用的資訊,相信對確診者及家屬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染疫後的李國賢,更懂得病人心情,也能有同理心對待確診病人,他表示,現在自己對Omicron這個疾病更加敬畏,絕對沒有如外界所說的,像流感那麼簡單,並不會把它當作普通疾病看待,即使認為自己防護做得再好,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仍會時刻提醒自己要格外小心,同時很慶幸自己只是輕症,才能快速地再重回崗位幫助病人。李國賢提醒民眾,染疫後一定會緊張,但只要試著尋求家屬、醫療院所或是一九九九、一九二二專線等資源,應循正當醫療管道,基本上染疫其實並不可怕。● 醫師小檔案姓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胸腔及加護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國賢確診時間:5月26日如何感染:可能接觸到確診病人症狀:咳嗽、口乾、鼻塞、鼻涕倒流治療方式:服用緩解症狀藥物、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給確診者一句話:染疫當下可能會覺得緊張、無助,記得要尋求家人幫忙或任何醫療協助,不論是打1999專線、上網找可以視訊或諮詢的診療院所,我想都會有所幫助。
-
2022-06-19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20專家 教你安頓身心面對老後生活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65歲以上,「登大人」過程中大家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昨天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廿位專家討論高齡未來的身心靈安頓方法。高齡中心未來將以研究為基礎,做出長照3.0、失智友善、平價照顧體系、疾病年報等提出建言。👇🏻👇🏻👇🏻看論壇精彩回顧👇🏻👇🏻👇🏻首個國家級高齡研究機構 國衛院、台大共組高齡中心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說,為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國衛院與台大共同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作為國家高齡研究的最核心機關,協助推動長照3.0,以完善長照產業的服務面向及永續發展,提供高齡醫療照顧與社會福利的相關實證,作為施政參考。也將整合國內研究量能與資源,組織大規模、全國性的的研究工作。高齡海嘯將至 延長健康餘命是關鍵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說,避免臥床和失能,平均健康餘命延長才有意義,台大幾年前就開始提出高齡化研究,目前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未來包括輔具使用、智能應用並結合臨床,將提供更好的照顧。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則表示,面對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面對長照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衝擊;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式微,也設法減輕家庭照顧者負荷,如政府與民間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二○二二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指出,聯合報關心熟齡及高齡,從倡議活躍老化、關心照顧者、長照帳單到退休力,請大家早準備,才能身手矯健、心理強大,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相關報導請看七月十日元氣周報。
-
2022-06-19 醫聲.數位健康
2022高齡論壇/高齡心理健康專家解惑 失智、憂鬱、失眠都有解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在高齡化海嘯席捲的今天,「如何打造樂齡友善理想國?」、「樂齡族如何擁有幸福、美好生活?」,備受關注。今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線上直播活動中,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研究,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除了生理健康外,影響程度最大者為心理健康,其次是社會健康、靈性健康。長者自殺率居首位 憂鬱、失智、睡眠皆須重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台灣長者自殺死亡率雖有下降,去年仍有超過1千位長者自殺身亡,4千餘長者有自殺行為。而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多數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因此高齡族群要快樂,須從家庭、心理、社會各面向,達到生活品質的提升。一旦長者罹患失智症,無論是自身或對家人、照顧者,身心健康與幸福感都會受影響。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事實上,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有別於年輕人的憂鬱,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失眠等;照顧者除了覺察長輩心理狀態、給予陪伴外,也應鼓勵就醫,同時注意自身身心狀態避免照顧者浩劫。研究顯示,台灣失眠人口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說,許多高齡長輩常有失眠問題,而睡眠由大腦所管理、是腦功能的表徵,隨年齡增長,睡眠越淺、越容易受干擾,越是步入高齡者,越應該重視睡眠。人老、心不老 調適心態面對老後生活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長楊政達說,老化可能會影響生理,如動作遲緩、失智、睡眠等問題,而須進一步思考老化對心理、社會、大腦等健康層面的重大影響。至於要如何維持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並從年輕人的角度思考,要如何幫助家中長輩?讓長輩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治勳說,其實人在老的過程,一定會遇到退化及失去,但「老」對不同人來說,應是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老」,因此,最重的是「心不老」,充滿彈性面對及調整生活,比去學習年輕人的東西更重要,每個人應採用智慧、慈愛,老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以最美好的方式面對老化。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則提醒,孤獨與孤立感可能對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傷害。他解釋,孤獨是一種因與社會缺乏連結等因素,個人主觀產生不愉悅內在感受,而社會孤立是指個人真實地斷絕於社會連結與人際關係之外,這兩項常常容易一起被提出討論。經統計,已開發國家社區60歲以上高齡民眾近3成感覺孤單,而在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約6成感覺孤單。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指出,隨著老化過程,大腦應要成為「抗老腦」,從全生命觀點了解過去是否被約束,應該調整一下,讓生活轉變為一種用腦設計過的生活,並以學習腦逐步成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則以自身為例表示,在疫情期間,晚輩可以多打電話或以視訊方式與長輩互動,讓長輩感覺備受關注,身心健康自然就會有所提升。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認為,人與人的連結是互相影響,有些人是正面想法,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有些的想法是比較負面,這樣的連結就會讓人非常疲憊。智慧手機助功 數位足跡預測認知功能至於手機到底對長輩能發揮什麼樣的功能,是好還是壞,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以前在醫院進行認知功能檢查時,得到醫院排檢查,時間過久,問題也不符合實際狀況,但現今利用智能化的手機,可以紀錄使用者的數位使用軌跡,就能推測個人的認知行為。此外,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事,談到在最後一哩路時到底要怎麼善終呢?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表示,安寧緩和是提供末期病人身心靈最好的照顧,是一種樂活積極並非等死,也不是浪時間的醫療行為。👇🏻👇🏻👇🏻看論壇精彩回顧👇🏻👇🏻👇🏻打造老後幸福感 樂齡族食、宿都要顧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主任蔡熙文表示,對於樂齡族而言,飲食健康、居住品質與照護系統等,都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與幸福感覺。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認為,台灣家庭結構從過去的核心家庭,轉變成現在以小家庭、單親家庭、空巢家庭居多,因此民眾的備餐習慣也有所調整,特別是疫情時刻,冷凍食品的使用量明顯增加,許多家庭會搭配生鮮食品使用,而飲食對於樂齡族的幸福感可帶來深刻影響,當冷凍食品的營養價值更符合樂齡族健康需求,而味道又非常美味,兒女、照顧者就會更安心,與長輩的關係也會更圓滿、融洽。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則以「三本」祝福所有樂齡族群,他認為,樂齡族要幸福,除了本人要健康,也必須要有本事、本錢,本事是指興趣、娛樂,本錢則是財務基礎,當「三本」都充足,生活自然幸福、美好。庇卡任意門行銷總監鄭凱文表示,樂齡族退休後的生活若要幸福、健康,可以多學習、多探險,也可以多探索,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退休生活也可以有更多樂趣。
-
2022-06-18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國衛院高齡中心初登場 4大主題打造幸福老後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為65歲以上族群,在「登大人」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今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論壇邀請超過20位專家分享邁入退休生活後,要如何過的幸福。專家表示,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論壇為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以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同時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不僅是進入退休進行式的「橘世代」關注,中壯年族群更應超前部署。論壇分為4大主題,「高齡幸福加油站」、「高齡心靈成長班」、「高齡社會面面觀」、「高齡健康防疫所」。今天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庇卡任意門、桂冠營養研究室協辦。國衛院成立高齡中心 提供高齡政策建言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了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帶來衝擊,在行政院與衛福部指示與託付下,國衛院與台大合作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今天論壇是研究中心成立後的首場公眾演講活動,感謝聯合報共襄盛舉,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幫助民眾了解未來將面臨的種種重要課題,未雨綢繆,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也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面對高齡社會,梁賡義分享兩個重要觀念,第一,把所有長者當成同一族群看待,並不公平,也並非所有長者都是年老體衰、經濟弱勢,每位長者境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如有些長者喜歡擔任志工或二度就業,對台灣生產力有所貢獻,所以面對不同境遇長者,在政策、策略擬定,自然要有所因應、調整。第二,邁入年長階段,體力難免下降,但可以享受健康老化、活躍老化生活,對邁入年長階段,希望民眾不要懼怕,坦然面對。最後,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團隊將廣邀學者一起努力,提供更多實證研究證據,提供政府政策作參考,讓政策更符合長者真實需求。高齡中心與台大醫院合作 館址座落雲林照顧偏鄉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指出,高齡社會不可避免,如果平均健康餘命長,不要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是更加有意義,台大醫院幾年前開始向政府提出高齡化的研究,政府也相當重視,因此行政院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由國衛院成立高齡研究中心,兩方的合作是很有意義的。張上淳說,研究中心設在台大雲林分院虎尾院區,因虎尾及斗六老年人口占比非常高,當地也是照顧缺乏地區,台大雲林分院18年來服務偏鄉民眾,更照顧當地民眾健康,一直想要如何提供高齡者更好的照顧。張表示,高齡研究中心希望可以成為全國性的試範例子,包括輔助使用、智能應用及結合臨床,找出最適合高齡者照護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推動到全國。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國衛院與台灣大學長期不遺餘力推動「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籌備工作,去年5月成立籌備辦公室後,積極投入高齡醫學、長照健康相關議題等研究,並研議及監測國家相關數據進行資料分析提供政策建言,而大樓工程已於今年4月決標,期待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前完工,建立台灣高齡社會的里程碑。此外,對於家庭照顧者的照顧負荷也透過系統性跨網絡合作篩選,透過政府與民間跨體系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作為,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勢微。👇🏻👇🏻👇🏻看論壇精彩回顧👇🏻👇🏻👇🏻關注高齡趨勢 聯合報曾推照顧殺人專題祝健芳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長期關心高齡議題,透過媒體宣傳及報導,讓民眾認識、了解如何面對老化、失能、失智、衰弱等相關議題,並建構友善高齡環境,面對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擘畫長照服務等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的衝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說,聯合報是國內最資深媒體,也最關心熟齡及高齡媒體,從十多年開始,願景工程室開始倡議,面對老化最重要的觀念是「活躍老化」,並同時關心照顧者議題,包括照顧帳單及「照顧殺人」議題,盼全國共同關心照顧者面對的壓力。洪淑惠說,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即將成立,期待透過此場論壇,大家可以身手矯健、心理強大,有魅力的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
-
2022-06-12 癌症.癌友故事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中真的需要幾位可以為你不計代價「付出」的好朋友,無論你有多艱苦,他們都願意幫助你!而我就是這麼幸運的擁有。好友與家人輪班照顧,體會患難見真情。患難見真情,並不是作文裡的一句話而已,當你真正困在籠子裡,等著脫困時有人拿著鑰匙把門打開,然後你的心靈就自由了。我真正有好幾位這樣的好朋友、好同學、好同事,好到他們願意與家人排班來照顧我,甚至想要到家裡打掃,即使在疫情當下也不卻步。得知罹癌後為了整合就醫資源,與幾位朋友談論過自己的病情,我的態度並沒有低調到不讓任何人知道,相反的,資訊傳播的年代,有些朋友默默得知後,為了不打擾我,而選擇傳訊息鼓勵加油,我非常感激親友們的貼心。曾經看過一位罹癌台大醫師的自傳,裡頭提到她的妹妹為了照顧她,累死了,整天不斷有同事、同學、學生,一團接一團,剛坐下來又站起來,沒幾天,妹妹就想「辭職」不幹了。親友的探視都是關懷,但愈來愈多的人也認為,給患者多點時間休息及空間想想未來是有必要。住院期間剛好遇到疫情開始悶燒,探病被禁止,只剩一天兩次,到後來只剩一次,甚至還得事先預約,最後就只剩陪伴者可以出入。由於家庭人口簡單,幫手並不太多,此時就非常需要朋友的幫忙,還好有一位好友,就住在台大醫院附近,剛好可以輪替辛苦的老公回家休息,對於朋友們的幫忙真的很感動。生病過程的孤獨感、惡夢,黑夜常讓人喘不過氣。治療前,曾經罹癌的同事說,「生病的過程很難熬,化療的過程不是很舒服,整個過程即使有人陪伴,但孤獨、寂寞還是不斷出現,曾經參加過病友會,但年長的病友們説『自己活夠了,已了無遺憾』,但我還年輕,我還要活下去……最終還是得靠自己。」起初,還不覺得自己真的有這麼「弱」嗎?有家人、朋友陪伴真的「孤獨寂寞」嗎?但隨著治療開始起跑,每隔一段時間的化療,我終於有所體會。其實,早在開刀住院期間,恐懼害怕就不斷在夢裡出現,住院期間大概有一半的夜晚都是在惡夢中驚醒,有坐上失速列車航向斷崖;有帶著孩子出遊孩子卻失蹤,自己找不到旅館的位置;連工作的場景都曾入夢……這些惡夢掐住了脖子,讓我心跳加速到失控,潛意識裡不斷喚醒自己別再睡了,再睡就醒不來,強迫自己醒來後又恐慌到不知所以。我開始害怕睡覺,醫師開立的安眠藥,也只能讓自己睡個三、四個小時,但半夜醒來後就不敢再睡,黑壓壓的房裡只能望著天花板,想著有沒有明天的未來。我沒有任何信仰,但朋友們會幫我祈福,禱告、拜媽祖,老公也特地拿了佛像到床邊。當黑夜讓自己快要窒息喘不過氣時,會聽佛經、摸著佛像轉移注意力,這就像快要溺水的人只要抓住任何浮木都行,只要讓自己心靜下來一切就能好轉。心理支持很重要,允許自己悲傷,也適時向外求助。正當猶豫該不該照會身心科醫師時,情緒就慢慢地平穩下來,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一小部份的問題,但在化療期間還是求助心理師。或許很多人認為,癌症治療為優先,心理支持是往後的事,但罹癌至今一年,仍覺得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患者會不斷的在沮喪、無助、孤獨之間徘徊。心理師告訴我,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只是不甘心的念頭仍存在,我還無法像有些癌友認為,罹癌是個「幸運」,可以反省自己的過往人生,至今仍走不到這個境界。在化療期間副作用常讓人孤獨沮喪,疾病的苦與痛他人無法代勞代受,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天空會放任自己掉淚,當我狂奔至廁所嘔吐或拉肚子時,也會氣到飆髒話。我允許自己悲傷,但當快撐不住時就會對外求救,打電話跟好友訴苦,你要相信你不是一個人,是有人可以陪你,一定可以走出來。
-
2022-06-07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5/孤獨與孤立襲來 銀髮族準備好了?
●每五位老人家有一人會感到孤獨與孤立●把握黃金反應期,社會關係別丟掉●疫情中,善用網路、電話、電視等到退休那一天,快樂似神仙的日子即將開展了嗎?疫情中,老人家只要在家中躲好躲滿就可以安然度過嗎?國內高齡醫學權威、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現今高齡者中,約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感到孤獨與社會孤立感,新冠疫情延燒已邁入第三年,眾多高齡者驟然與原有人際關係分離,對於心理健康衝擊仍無法得知,如何強化心理韌度成為一大課題。社會連結力 普遍都不足聯合報自2020年起展開國民退休準備工程,與陳亮恭等專家合作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去年基於三萬人填答基礎,首度以人工智慧解讀,推出「六種動物來測你的退休力」。同時發現,「健康」是退休準備的「粽子頭」,健康力使整體退休能力也升,但社會連結能力普遍不足。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隔離在家成為新日常,因疫情而驟然與原本的人際關係斷裂,也埋下孤獨與孤立的隱憂。過去,很多研究著重於高齡者的憂鬱問題,陳亮恭指出,近來的高齡研究出現熱門的新名詞,包括「孤獨感(Loneliness)」和「社會孤立感(Social isolation)」,看來相似的兩個詞彙,孤獨描繪的是一種主觀上孤單寂寞的感覺,孤立則是因為社會連結減少所造成,是不太一樣的層面。疫情斷聯繫 網絡需重建這樣孤獨或孤立的感覺,絕不只僅僅是「覺得孤單、覺得冷」,根據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分析,孤寂、孤立在高齡族群的盛行率高達二成,也就是每五位長者有一人會感到孤獨與孤立,進而會造成他們認知功能衰退、衰弱、失能,罹患心血管疾病、影響自律神經、引起發炎反應,嚴重會發生血栓。而孤獨與孤立者因為還不是憂鬱症患者,因此多數不會就醫。此外,陳亮恭說,疫情導致的隔離措施,傳統的人際往來被切斷,社區據點、共餐服務等暫停,高齡者的孤獨感與孤立感進入急性期,因此協助重建社會網絡是首要課題,以強化高齡者在疫情下的心靈韌度。科技助互動 方式更多元過去,曾有研究發現,當人或動物被突然切斷社會連結,會有一個正向反應的時間,人會更積極的去尋求關係,在此黃金時期,親友應該支持老人家,給予正面的回饋,而社會服務則要提供正面回饋的管道,若長久不給予回應,高齡者就會愈來愈退縮孤立。科技成為突破疫情的服務方式,陳亮恭說,為了減緩孤獨與孤立,目前多採用3C遠距視訊,老人家上網看健身操、與親友視訊,或是傳統的電話聯絡,以及透過電視機的即時互動體感線上課程。他強調,雖然不能與真實的人際互動相比,「疫情下,只要感覺開心的互動方式,都值得採納。」或許未來的高齡者獲取社會支持的方式將更為多元。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4-09 性愛.愛情診療室
「渣」不分男女,有這些共通人格特質!心理師不藏私分享「渣渣辨識法」
「渣是不分男女的」,很多人的在感情中沒有慧眼,總是「愛到了不該愛的人」,但是往往「愛到卡慘死」,明知對方是錯的人,卻難以割捨。現實生活中,渣男、恐怖情人事件層出不窮,例如這陣子關注度極高的李靚蕾PO出長文痛訴王力宏多年在外的不忠舉動;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到林秉樞施暴的事件,甚至在我們生活周遭一定也聽過親友淚訴遇到「渣渣」的經驗,然而這些人外表老實,完全看不出來私生活的狀態,而這樣的行為也並非男生的專利,諮商心理師張顯蓓坦言,現代社會也有不少男性遭到暴力對待。「渣是不分男女的」,很多人在感情中沒有慧眼,總是「愛到了不該愛的人」,但是往往「愛到卡慘死」,明知對方是錯的人,卻難以割捨,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快觀察對方有沒有這些行為? 很有「渣」的可能張顯蓓在過往的臨床經驗中,發現渣男/女,都有一些共通的人格特質,在現代的人格理論中,可以將人類區分三大人格群:A型人格、B型人格與C型人格。其中B型人格,當中有四種屬性,分為「戲劇性人格」、「自我中心人格」、「反社會人格」、「邊緣性人格」,這些都是渣男/女最常見的人格特質。張顯蓓解釋,渣渣通常很自我中心,但是內心極度空虛,伴有強烈的寂寞、孤獨感。在他們的內心裡,無法承受任何孤獨的狀態,也因此控制慾很大,非常擅於「操縱關係、操縱人,把人『工具化』」,張顯蓓強調,「人」對渣渣來說,就是要從中得到利益,得到實質上的性愛、金錢、社會地位、名聲,他們並不注重關係,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愛」,只想著什麼才是對我有實際的「利用價值」。為何面對渣男(女) 總是難分難捨?常常看見許多人長期被恐怖情人家暴,或是對方不斷劈腿,闖禍了還傻傻地幫忙收爛攤子,多方親友苦勸分手卻難分難捨、放不下,這種「愛到卡慘死」的行為,令人匪夷所思。張顯蓓表示,大多數都是女生會發現有這樣的情形。這是因為這些女孩子內在的自尊心低落、允許被他人操縱。尤其渣男很容易辨認出自尊感低的女性,進而靠近她、利用她。張顯蓓接著說明,B型人格的外在表現通常是很有魅力的,他們通常擅長打扮、擁有很有利的人脈,因為他們會想很多方法經營自己的人際魅力,但探究他的感情世界卻是亂七八糟,正因他們沒能力建立親密關係。正巧,就像磁鐵一樣,自尊心低、沒自信的女孩子,很容易被這些人吸引,一上勾,就等著被渣渣操縱。張顯蓓鼓勵,自尊感低落、自卑的女孩,要懂得「找回自己」,渣渣總覺得這些女孩很乖巧、很好使喚,也願意傻傻的給他們鼓鼓掌,正好符合渣渣總是需要觀眾捧他的「戲劇性人格」,而這些女性就是渣渣的「忠實觀眾」。女孩要把自己找回來、看見自己的價值,以致於在關係中畫出「健康的界線」。例如今天要出去玩,渣男說想去找你就去找你,根本不尊重你的時間規劃;一個男人索求性愛照、影片,這是非常侵犯人權、隱私權的,張顯蓓強調,這樣的人可以開除了。若今天是有自我價值的女性,會堅定自己的安排,會維護自己的界線、安全、尊嚴與權益,不會允許對方說怎樣就屈服,練習拒絕、不被控制,自然會「看清看明」,並且等到「對的人」,且高自尊的人能夠尊重人我之間的差異,不會犧牲他人和自己的主體性,願意藉由溝通找出你我都舒適的相處方式。華人社會教育文化 不慎養出各種渣男(女)張顯蓓更感嘆,在華人社會的教育體制下,尤其對教養男生,都是以「功能化」取向,例如:「你今天要能光宗耀祖才有存在的價值,有些父母親很虛榮,常把小孩子拿來當炫耀工具。」萬一孩子沒有達到成績標準、沒有符合父母的期待,就會被打、被罵,導致很多童年創傷,長大以後,養成了B型人格,同樣對待周圍的人,只有交換、圖利、利誘,沒有能力與人建立「真實的關係」。渣男/女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偏差的嗎?張顯蓓以經驗分享,通常他們會覺得自己很痛苦,但他們從來沒有深深看見這是從小的人格養成,所以,這些人也會伴隨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其實也是很可憐的。張顯蓓奉勸,不應硬逼小孩子達成父母心中沒有滿足的願望,小孩子一出生,就應看待成「獨立的生命個體」,孩子也是活生生的人,要真心關心他們的內在。張顯蓓坦言,很多時候我們忙著生存、為五斗米折腰,卻沒有好好感受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其實父母親為了養兒育女、賺錢養家是很辛苦的,也同樣生存在焦慮當中,但孩子畢竟還是活生生的「生命體」,並非為求生存的工具。
-
2022-04-08 失智.新手照顧
外出旅遊/掌握出遊要點,帶失智長輩出門旅遊不再是難事
有多久沒帶爸媽出遊了呢?世界上最艱難的旅程,莫過於帶家人去旅行,被從頭嫌到尾心好累!其實只要掌握「主角是爸媽」,加入他們的喜好就搞定一大半。帶長輩出遊大不易,帶患有失智症的長輩,更要考慮身體狀況、精神行為、飲食安排以及順應各種需求與情緒,行前列好教戰守則才能玩得更盡興。規劃孝親小旅行 有哪些讓人頭痛的問題回憶小時候去過的遊樂園、風景區、森林遊樂區等景點,都是父母親悉心規劃、在一旁照顧陪伴,長大後想反饋帶爸媽出遊,為什麼變得好難?衛福部桃園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江俊宜分享經驗,成年人的想法主觀強烈,也因抱持著「美好幻想」忽略現實狀況,孝親之旅成了一路吵架的鬧劇。而爸媽若患有失智症,一起出遊須注意更多食衣住行要點,減少不適當的脫序行為。【帶失智長輩出遊的5大注意事項】・把握「慢」及「用心」原則,不趕行程、事先探勘・選擇高齡友善的景點,方便規劃串起無障礙行程・依天氣狀況準備出遊物品,因應雨天和氣溫變化・善加利用穿戴裝置,監測身體狀況並掌握行蹤・跟醫師討論用藥問題,開安神藥物幫助睡眠掌握出遊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古語有云,想成功完成一件事,要天時、地利、人和 才可發揮最大加乘作用,江俊宜說帶失智長輩出遊也是!首先是天氣佳,陰雨溼滑影響行動不便,灰濛濛的天色也容易讓人心情鬱悶,天一暗就開始焦躁不安、吵著要回家。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能力逐漸退化,很容易因為外在環境變化而情緒躁動,當天色昏暗或室內燈光不足,常出現「黃昏症候群」,增加照顧難度 。出遊若遇天氣不好,可考慮改換室內景點,例如博物館、美術館、觀光工廠等,寬敞動線和多元展品帶來溫馨感受,同時緩解照顧者的壓力。地利則是考慮長輩的體力和行動力 ,以「失智友善旅遊」為主軸,安排無障礙車輛、無障礙飯店,包括餐廳也要先查詢適合長輩牙口的菜色。面對豐盛的美食,長輩若是「看得到,吃不到」,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江俊宜提醒注意均衡飲食與充足水分,要定時引導上廁所,降低「因為忘記上廁所,不小心漏尿」的窘境。在人和方面,帶失智長輩出門要「輪流陪伴出遊」 ,家人相互支援、隨時有一人陪著,讓長輩感覺到關懷有愛,照顧者也不用獨自承擔情緒壓力而疲憊崩潰。如何更省事帶失智長輩出遊同行除了天時、地利、人和,江俊宜強調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面向規畫旅遊注意事項,大多數失智長者平日生活作息規律,外出要控制好「環境變動」因素,防止在不熟悉的環境中因緊張而情緒暴走或跌倒受傷。◎食:先預訂餐廳,詢問是否有適合熟齡長輩咀嚼吞嚥的料理,避免讓失智者自己吃糊食的孤獨感。◎衣:選擇穿脫方便的衣褲鞋襪,多準備一套衣服替換;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攜帶外套禦寒保暖。◎住:可搜尋符合「高齡友善旅館認證」的旅宿,提供防滑、防跌的貼心設備,多了安全防護。◎行:除了攜帶日常行動輔具,可租借電動輪椅讓長者保留體力玩樂,行程先從短程規劃開始。◎育:適度安排爸媽去過的景點或經典遊樂區,用懷舊治療幫助失智長輩的認知刺激,喚醒記憶。◎樂:安排景點宜少不宜多,縮短拉車時間多定點停留;4至6月、10至12月氣候宜人,最適合出遊。◎其他:記得多補充水分,同時要定時引導上廁所,江俊宜建議2小時一次,減少依賴尿布的羞恥心。「出門的意義比玩樂還要大!」江俊宜觀察經常走出戶外的失智長輩,精神症狀明顯降低,尤其家人陪伴出門曬太陽,有助於穩定情緒,也增加了與人交際的刺激,有機會減緩惡化。如何讓失智長輩玩得安心又開心,是照護一大課題,行前可和主治醫師討論,是否調整用藥或增加安定藥物,另做好旅途中的注意事項,一圓全家外出走走的美夢。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4-0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台灣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兒少生活滿意度再創新低
兒童節將至,但現在的孩子幸福嗎?兒童福利聯盟今公布2020年台灣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調查,發現五年級到九年級兒少的生活滿意度分數屢探新低,2017時還有79.2分,2020年平均只剩72.7分,下降6.5分。若以100分計算,生活滿意度60分以上者78%,與HBSC世界平均相差10個百分比。兒盟指出,台灣兒童的生活滿意度與國際數據相比,在飲食、運動、睡眠,家庭與同儕支持上都不足,孤單與疏離感也逐年加重,呼籲家長多陪伴孩子,家人支持越高,孩子的生活滿意度才會越高。兒盟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2年起針對兒童及少年進行跨國研究《學齡兒童健康行為調查》(HBSC survey),從家庭資源與結構、同儕關係、身心健康狀況等評估孩子們的生活滿意度。近年來兒盟也以同樣內容了解國內學童對生活的滿意度,結果發現,台灣學童2020年的主觀生活滿意度60分以上者僅占78.0%,與HBSC世界平均相差了10個百分比。調查同時也發現,學童主觀生活滿意度2020年平均為72.7分,相較於2017年的79.2分低6.5分。此外,年紀越大的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的平均分數越低,國小為78.8分,國中則是68.1分,二者相差10.7分之多。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說,從調查可看出,雖有49.5%的孩子天天吃早餐,但相較於英國的63.0%還是少了許多,另外,41.5%孩子平均每天至少吃一次甜食、48.8%孩子每天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但國際間比例卻只有25%、16%,台灣孩童嗜甜比例高於國外2、3倍。吃過多甜食,但運動量、睡眠時間卻不足,22.7%的孩子平均一周運動不到一天,平均睡眠時間則只有7.8小時,且年齡越大睡眠時間越少。本次調查也發現,2020年「我覺得孤單 (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比例比2019年高出3.3%,從13.5%增加至16.8%,此外,認同「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的兒少高達29.0%,與2019相較之下增加了5.8%,由此可見,兒少孤獨感與疏離感加重。兒盟調查也指出,台灣兒少跟國際兒少相比起來顯得相當不愛上學,2020年台灣愛上學的孩子只有14.3%,但英國有23.0%、HBSC的國際平均有28.0%。46%學童認為學校課業壓力大,與HBSC國際平均36%明顯高出許多,更不用說面臨基測的國中學生,有54.7%的國中生非常同意課業壓力很大,小學生也有34.2%自認課業壓力大。不過,在同儕支持度上,雖然有74.2%兒少自認同學相處愉快、66.8%覺得學校同學們接受自己,但進一步參考國際作法將同儕支持量表分數分為同儕支持度高低兩組,發現台灣同儕支持度高的兒少占41.1%,相較於國際平均60%,顯然同儕支持表現較差,此外值得關心的是和老師的關係上,調查發現有3成兒少感受不到老師的對自己的接受及信任感。家庭關係方面,每天跟家人共餐的兒少有43.8%,低於國際HBSC調查的50%;「覺得把煩惱告訴媽媽容易」有56.6%,「把煩惱告訴爸爸容易」降到43.6%,兩者更都遠低於國際平均的85%及73%。白麗芳說,這次調查嘗試進一步分析與兒少生活滿意度最相關的因子,結果發現,兒少同儕支持、家庭支持與其生活滿意度均呈現低度正向關。這表示兒少在生活中越得到支持和接納,兒少的生活滿意度愈高,其中家庭支持的相關係數高過同儕支持,即家庭支持比同儕支持更是提高兒少生活滿意度的重要關鍵。她強調,家人的陪伴互動與兒少的生活滿意度息息相關,家人給予的支持越高,孩子的生活滿意度也越高,家長專注的陪伴、良善的親子溝通、多一點正面的鼓勵和肯定,都可以讓孩子的幸福感倍加提昇。
-
2022-03-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可幫我抱抱爸爸嗎?不想讓他一人寂寞的走...」隔離病室的送行者,擁抱臨終患者化解家屬遺憾
「護理師,可以幫我抱抱爸爸嗎?」COVID-19疫情期間,隔離病室裡的生離死別從未停歇,護理師范紀萱化身送行者,在患者臨終前替家屬完成最後願望,化解見不了最後一面的遺憾。「回想起去年,真不知道是怎麼撐過去的。」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加護團隊護理師范紀萱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這麼說。去年4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從諾富特飯店一路升溫,後來更出現社區傳播疫情,各家醫院紛紛籌備專責病房,林口長庚醫院也從各單位徵調自願的護理師,籌組跨科照護團隊。原本就在胸腔加護團隊的范紀萱,對於肺炎照護再熟悉不過,2020年上半年也曾協助照顧COVID-19境外移入患者,面對護理長詢問,他二話不說就答應加入專責病房團隊。某天傍晚,他接到護理長的電話,一句「就是今晚」揭開他長達2個多月的抗疫生活。當晚6時,5名護理師集結在專責病房,忙著準備護理單張、轉入流程等基本工作,7時就收住第一名患者,隨後的每小時都有患者轉入,眼看隔離病室一間間開啟、病人不斷湧入,照護團隊的心情也沉重了起來。范紀萱說,送進專責病房的患者病情都相當嚴重,不是插著管進來,就是一進來便要立刻插管,為了在染疫風險極高的環境中照顧患者,他們必須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兩兩一組進入隔離病室替患者打點滴、給藥、拍背,時常一忙就是4小時,脫下隔離衣,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雙手也泡到皺巴巴。不過,在范紀萱看來,照護工作再辛苦也不及確診病人和家屬內心的煎熬。以往病人住院時,家人都能在旁陪伴、關懷,COVID-19病人卻得獨自一人在隔離病室裡對抗病魔,內心孤獨感非外人能想像。為了緩解病人、家屬的孤寂,范紀萱盡可能協助他們以視訊見面,也時刻緊盯監視器,一旦病人生命徵象有異就立刻通知醫師和家屬,也會用最快的速度穿上防護裝備,希望替家人把握最後道別的時機,不留遺憾,笑稱「我比他們的家人還要緊張」。令范紀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70多歲爺爺,當時,爺爺心電圖開始呈現不規則變化,他關掉監視器臨終警訊,握著爺爺的手說:「不要擔心,我已經幫你打給家人了。」此時視訊電話接通,螢幕上出現家屬焦急的臉,不斷對爺爺說著對不起。原來,爺爺的女兒為了探望家人特地從海外返國,卻意外將疾病傳染給爺爺,心情既自責又後悔。范紀萱引導家屬向爺爺道別、道愛、道謝、道歉,並詢問有沒有哪些願望,能夠透過他的手幫忙完成。「護理師,可以幫我抱抱爸爸嗎?我不想讓他一個人寂寞的走。」視訊那頭的女兒詢問,范紀萱張開雙手抱住爺爺,輕聲說:「阿公,家人都緊緊地抱著你喔。」就在這時,爺爺的心跳停止了,范紀萱用溫水幫爺爺擦臉,希望透過自己微薄之力,化解家屬見不了最後一面的遺憾。除了生離死別,病房裡也經歷許多溫馨時刻,范紀萱說,他曾遇過一名高齡80多歲的奶奶,染疫後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緊急裝上葉克膜才脫離險境,好不容易拔管,一開口不是關心自身病情,而是擔心有慢性病的女兒身體狀況是否安好,因為染疫,母女倆已2個多月沒有見面。醫療團隊透過視訊打電話給女兒,電話一接通,母女倆一句話都沒說就眼淚直掉,互相關心後,女兒一句「我們等妳回來一起吃飯」逼哭在場每一個人。范紀萱感嘆,這次疫情更讓他體會「護理」存在的價值,護理師就像病人在醫院裡的家人,一句溫暖的關懷就能帶來極大的支持。歷經近70天,專責病房總算在去年7月29日轉出最後一名病人,結束這段與病毒作戰的旅程。范紀萱說,為了避免把病毒帶回家,在專責病房期間他從未回家,如今疫情趨緩,團隊也一步步克服疫情以來的慌張和焦急,看著病房從滿床到清空,「我們真的做到了」。
-
2022-01-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一):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
【編者按】本週登出的三篇文章是來自一位醫學院教授,與我們分享有關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生活保健對策的心得。他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的整理,分別由「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警戒期間的體重與運動」以及「警戒期間觀看螢幕與零食習慣的改變」三方面詳細討論在全球籠罩在這「21世紀的黑死病」時,我們可以如何減少傷亡,維持健康。非常感謝作者對全民呼籲生活保健的重要。前言2019年底出現首例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病患後,在中國大陸爆發許多案例,接著在2020年初,在國際間陸陸續續散播開來,包括歐洲意大利、英國、法國等,後來很快即造成世界各國的大流行,COVID-19肺炎的罹病和死亡人數遽增,包括醫護人員和名人也都被傳染,駭人聽聞,舉世恐慌;臺灣在去年也有境外移入的案例,但檢疫得宜,並未引起本土的流行,但2021年5月,也出現本土病例的流行,當時提高全國三級警戒,公共場所、醫院和大型集會都受到許多規範,經過大家的努力之後,目前已有改善,但每日仍有少數境外移入的確診和零星死亡案例,逐漸達到全國清零的目標。回想起2020年初,COVID-19肺炎起初尚未引起全世界的恐慌,許多國家並未採取全面戒慎的態度來防範疫情,歐美民眾連要不要戴口罩,都引起許多爭議。各位應該還記得去年日本醫學生開舞會群聚造成傳播,歐美許多聚餐罹病的案例,,但隨著疫情的快速散播,天文數字式的嚴重病例數和高死亡率,護理之家陸陸續續出現嚴重院內感染的報告,甚至於醫療專業人員都未能倖免,不少醫師因染疫而死亡,世界各國都先後被波及,始知事態嚴重,各行各業受到重大影響,文化活動和經濟活動幾乎停頓。在2020年3月11日,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多個月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定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世界各國共同聯合對抗這個「21世紀的黑死病」。2020年臺灣的COVID-19疫情得到適當控制,民眾受惠良多;但隨著世界各國病患人數增加,各項防疫措施鬆綁,在2021年5月初,從華航諾富特群聚案、萬華群聚等開始,逐漸成為本土案例的大流行,疫情逐漸吃緊,後來經過全國全面性的疫苗接種、推廣防疫措施、以及機場入境的檢疫隔離策略,目前在多方用心努力合作之下,已有相當的進步,但仍在嚴密監控中,期待短期內能有更良好成效。2020年初COVID-19來襲時,並未引起大家的警覺,民眾生活習慣已久,未落實基本保健觀念,許多其他國家的民眾反對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回想起當時歐美民眾反抗戴口罩、限制群聚規定的抗爭,造成新冠肺炎的快速散播,種下今日普世受疫情困擾的情境;隨著疫情快速惡化,後來大家都改變了,大家爭相搶購口罩,甚至於造成全世界的口罩荒,即使先進國家也無法獲得足夠口罩,臺灣當時送出許多口罩來援助他們,造福無數民眾,幾個月來,許多國家也贈送本國疫苗,做為回報當時的口罩情誼,令人倍感溫馨。本文謹簡要討論在這段疫情限制之下,生活型式發生改變的一些報導,尤其討論體重與疫情的關係,以及因應之道。對抗COVID-19疫情爆發的策略在策略上可分為醫療策略和公衛策略。醫療策略包括查驗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病毒的特性,結合現有醫療量能和發展新式藥物治療罹病者的症狀,發展新式檢驗試劑以及提早正確篩驗出病患,發展疫苗來阻止疫情的擴散。第二項策略為公衛策略,減少民眾的接觸,隔絕飛沫傳播鏈,例如人員分流、居家隔離,減少地表移動,戴上口罩和眼罩,匡列和隔離,穿上防護衣等,以有效隔絕病毒的傳播。嚴格落實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與面罩、限制旅行、隔絕各國旅遊等等,旅客需接受採檢和居家隔離等限制,許多防疫旅館應聲而起,防疫計程車和防疫設備短缺,包括口罩和民生必需品都需搶購等;尤其國外四級警戒時期,居家上學、上班、商業活動等,都發生重大改變,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使人類的經濟活動與文化受到重大衝擊;長時期的防疫規範限制,除網路業活絡之外,卻使許多民眾失業、商家關店、旅遊業蕭條等,嚴重打擊社會和國家的命脈,尤其在這段突然而來的限制居家中,從電視媒體上,只要你用心去觀察,就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和體認到,人與人之間的爭執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警戒、封城期間,家人之間的相處時間明顯增多,尤其是親子之間的互動增加,也是當代文明發展中,一種意外的收獲吧。目前已降為二級警戒,許多防疫規範較為鬆綁,公共場所也較開放,餐廳可以再度開放,人潮逐漸回流,景氣復甦,往日的榮景再現。新冠肺炎對運動和生活型式的改變與影響新冠肺炎來勢來勢洶洶,當真如晴天霹靂,許多民眾不知不覺間罹病、嚴重者住進加護病房、甚至死亡;尤其國外病患人數遽增,各國建置許多臨時的醫療帳篷或方艙醫院,許多大型場所被改用為臨床醫療之用,美國科技大廠也轉進生產呼吸器應急,即使如此,醫療量能不足和呼吸器短缺之下,甚至於呼籲輕症病患自行在家療養等;臺灣疫情幸而及早得以控制,因而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來因應第二年的本土疫情衝擊,但快速的疫情的確改變眾的生活和工作型式,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都發生重大的影響,當防疫警戒層級越高時,這些限制就越多越嚴格,茲簡述如下:食:市場分流、餐飲不可內用、外賣和外送增加、不得聚餐。衣:百貨公司和市場人流實名制管制;即使有網購路線,但在沒有聚會、教育、體育和文化活動之下,減少許多衣服的購買量。住:限制居家、旅遊管制、回國需接受隔離、防疫旅館等限制等。行:倡議減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陸海空運輸型態改戀,航運取代物資的運送,許多人採取步行和自用車,回國和出國須防疫計程車等。育:學校停止實體教學、採網路上課、取消國內外學會的實體研討會,代之以視訊會議,教育訓練課程、居家上網、考試型式改變等。樂:八大行業、遊樂中心、旅遊等,都需考量群聚的規定。其他:宗教活動、文化活動、婚喪喜慶、家聚活動、醫療、急救、防疫措施等,舉例而言,戶外需全程配戴口罩,有些民眾因取下口罩進食,而被處以罰款,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指出,運動有益健康,可增進體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的風險。隨著警戒層級增高,勒令商店停業、封鎖學校、宗教場所、文化中心、圖書館、博物館、和公園、健身運動中心、餐廳等公共場所,帶來許多生活活動的限制,也改變許多從事身體活動的規範,失去從事戶外或健身房的運動機會,在家並無相關設備,更難維持身體活動,因而民眾的靜態生活型式指數飆升,每天都整天坐著和看電視、電腦,未能從事適當運動後,先前研究指出,美國的橫斷式研究發現COVID-19肺炎封城期間,原先積極運動的成年人,活動量減少者達約32%。2021年6月的一項多國世代研究顯示,COVID-19封城期間,18-35歲年輕人和成年人的活動量減少達31.25%,36-65歲者減少26.05%,65歲以上者減少30.27%。在封城期間,年輕人的活動量受到最大的影響,這在世界各國都相似;雖然短期限制居家期間,未必造成嚴重體能減退、心肺功能、肌力和其他系統功能惡化,但改變生活習慣後,應審慎注意日後是否會增高罹病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第二型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甚至死亡率都會增高,若再加上飲食不當,必然雪上加霜。經過幾個月以來的觀察,臺灣的情形也相當類似,當初三級警戒期間,門診的病患減少,現在已逐漸增多,詢問之下,他們也都安住家中,很少從事戶外運動,即使發生骨折,也都採用保守的治療方式為主,即使有些病人的疾病嚴重,也對前來就醫多所顧慮。其次,心理問題是現代社會的常態疾病,疫情期間病患面對許多壓力,包括自身罹病的憂慮、親人罹病的風險、失業風險,且無法探視親人或相聚等,都可能會加重原先的心理壓力,估計全球約有近10億人口會出現或大或小的心理健康問題,最常見者包括憂鬱和焦慮症;病患就醫也增加難度,使病情較難改善,在對抗疫情的同時,更應注意這些潛在而又嚴重的情形,及早防範。 其中銀髮族較常合併衰弱、多種共病、肌少症等,這些起因於生理功能退化、心理層面和社交活動減少,老年人營養飲食和腸胃吸收功能變差,活動量減少後,更常出現衰弱現象,COVID-19的警戒、封城隔離策略,拉開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家庭互動會減少,增加老年人的孤獨感,並加重損害老年人健康,唯有及早注意維持足夠運動量,改善免疫功能,才能更有本錢對抗病毒。結語總之,COVID-19病情嚴峻,罹病後的傳染率和死亡率都高,令民眾聞之色變。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上,須落實基本的衛生保健和養生的基本要項,這是可以立即落實的項目,雖然引起諸多不便,但在等待疫苗的研發、接種覆蓋率和功效、新式特效藥的研發之前,還是最基本的功夫,有關運動可增強免疫功能的常識,乃是對抗疫情的重要防身武器,千萬要記得落實。
-
2022-01-01 養生.人生智慧
從為女兒煮三餐,到期待他們周末回家吃飯!作家番紅花:歷經空巢期、更年期 才懂媽媽的孤寂
說起家,你會憶起什麼味道?作家番紅花想起了媽媽的紅燒魚、抗癌教授韓柏檉說起了太太的蔬食料理、《鏡週刊》社長裴偉憶起兒時過年前父親慎重張羅食物。舌尖上的美味幫我們留下了生命難忘的回憶,關於家的味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答案,而你的「家之味」是什麼呢?餐桌除了吃飯,還會發生什麼事?在親子作家、家庭料理研究者番紅花的家裡,親子在此共食、討論白天趣事、當天新聞、晚餐食材來源;餐桌時光就是魔幻時刻,10年過去,這段日日相聚時光改變了母女三人的生命。番紅花本名王碧珠,原生家庭有五個孩子,媽媽是個職業婦女,在那個沒有外食的年代,身為長女番紅花,每天只要睜開眼就看見媽媽在煮飯:早餐的稀飯、中午的便當。「後來我就成為早起幫女兒做便當的媽媽。」番紅花成為母親的前10年忙於工作,卻堅持早上5點起床為兩個女兒做中午便當,並且在女兒五年級、三年級的時候,選擇辭職回家,成為為小孩煮三餐的母親。「吃」的話題 成為家的主旋律番紅花離職回家後,喜歡每天到不同的地方採買食材,每天都有不同預算,300、400、500,「我想知道餐桌的行情,例如一餐500元的餐桌長什麼樣子。」她的好奇與探索成為晚餐話題,孩子會知道,今天媽媽去哪個市場或農場跟誰買了什麼?一顆蛋、一條魚多少錢?不知不覺中,「吃」成為這個家的主旋律—回家做飯的心意,餵養了兩個對食物充滿熱情且身體健康的青少女;媽媽「買當季、吃在地」的社會關懷,讓孩子對食物的時令、來源、產地、價格等有概念,女孩從小就知道,又好又便宜的高CP值餐並不合理。因為重視「吃」,她們對每天發生的飲食新聞也很敏感,黑心食物報導、烘焙店餐飲業「蛋液長蛆」新聞、什麼是世大運選手村最受歡迎的台灣美食……都是餐桌話題。每天和孩子在餐桌聊每日新聞,是從兩個女孩還是小一時就建立起的習慣。餐桌上,孩子會分享在學校的趣事,而番紅花會聊聊當天一、兩則重要新聞。番紅花認為,不要小看每天一則,日積月累,小學六年下來也好幾千則,與其讓孩子無邊界瀏覽新聞,不如撥出固定時間透過新聞交流與互動。女兒上大學 一度無煮飯動力做飯的心意、對食物的關心,讓番紅花和兩個女兒擁有美好的親子時光,但女兒上大學後再也不需要帶便當了,轉身去探索新人生,「這件事沒有過渡期,就是戛然而止。」曾經熱鬧屋子變得安靜冷清,廚房的切菜聲與鑊氣也不再,「我突然失去了煮飯的對象,」番紅花如許多空巢期父母一樣,悵然失落有時掉淚,「我偷偷哭,她們不知道,我希望她們在外不用惦記媽媽、不用想著『我得趕快回家』,我希望她們自由、飛得很高很遠。」重新摸索後 更多時間做自己番紅花重新摸索如何和先生把兩個人的生活過好、把兩個人的菜燒好。她也多了更多時間探訪農場、食材產地、綠色餐廳,演講分享如何認識食材,為青少年開《菜市場的文學課》、《漁港的文學課》,還出版了與綠色餐廳有關的書。然後期待周末女孩回家吃飯的時光,她會請女兒點菜,為女兒熬一鍋雞湯、準備肉多多壽喜燒。在當職業婦女的那幾年,番紅花某次逛書店時升起一股沮喪:「我這輩子不可能當作家了。」兒時的她夢想成為作家,但她已經許久沒寫文章,而且工作家庭兩頭燒的生活更不允許她寫作。沒想到,為了成為「為孩子煮飯的媽媽」而離開職場,當初人生選了一條岔路,十幾年過去,番紅花這段為愛烹煮的時光成為魔幻時刻,不但養大兩個女孩,也開啟了她成為親子作家、飲食料理者的路,圓了兒時想當作家的夢想。歷經空巢期、更年期 才懂媽媽的孤寂「小時候我有段時間常常去翻戶口名簿,強烈懷疑我不是我媽親生的,」番紅花說著說著笑了出來:「但看不出什麼端倪。」在那個重男輕女是必然的年代裡,餐桌難得出現雞腿,一定是給爸爸或是弟弟吃。那時的父母忙於生計,孩子生得多,靠棍子教育孩子,不聽話就揍,番紅花每次被打就悲戚:「我一定不是媽媽生的!」番紅花一直到自己當了媽媽、經歷了空巢期、更年期,走過媽媽經歷的生命,才懂媽媽的感情。媽媽不容許自己把餐桌上稀有的雞腿夾給女兒,卻會在女兒高中念夜間部的那段日子,無論多晚都等女兒回家,並為女兒煮消夜。更年期的不適也讓番紅花驚覺自己不夠關心媽媽,在那個時候沒有醫生可看、沒網路資訊可查、兒女都已離開身邊的年紀裡,一個女人得獨自經歷更年期的盜汗、失眠、心情低落,「我很難過,為什麼我都不知道?她是怎麼熬過來的?怎麼都沒有告訴我?」在媽媽最需要關心時,她正在忙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50、60歲真是一個人最寂寞的時刻。」女兒離家後被孤獨感襲擊的番紅花,突然理解了當年媽媽的孤單。因此這兩年,番紅花更頻繁回家找媽媽吃飯,撒嬌說媽媽的紅燒魚很好吃,努力跟媽媽聊天,想了解以前的她。雖然當媽媽的時間少了,但當女兒的時間變多了。
-
2021-10-08 寵物.寵物長照
寵物知識+/貓咪活到30歲的未來…老人養貓將面臨的3個考驗
隨著現代醫學進步,加上寵物飼養科學化,讓貓咪的壽命大幅延長。根據日本寵糧協會的調查,貓的壽命比起30年前延長了10歲,達到平均壽命15.45歲。加上日本學者致力於開發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藥物,未來貓很可能活到30歲以上。這時就衍生出飼主年齡是否跟得上的議題,如果是老年人養貓,貓咪的壽命大幅延長,就會出現以下的問題:1.飼主的健康年齡能比貓長嗎?主人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照料寵物,老年人是否能維持健康照顧貓咪終老,成為隱憂。2.老貓百病纏身,醫藥費驚人,老年人負擔得起嗎?貓咪老化後容易罹患癌症、慢性腎病等,醫藥費相當龐大,已無主動收入的老年人養老金夠用嗎?3.若貓咪生病,飼主能及早發現並安排妥善治療嗎?老年人在生理和認知上都逐漸退化,未必能觀察出寵物的異狀,很可能導致錯過黃金時間延誤治療。然而這並不代表老年人不適合養貓,事實上銀髮族飼養寵物也會有以下幾個優點:1.作息規律為了給貓準備食物、清潔排泄物等,必須早起,容易維持規律的生活。2.減輕孤獨感兒女和其他家人未必能時時刻刻隨侍在側,養一隻貓陪伴能大幅減少孤獨感。3.增加話題老年人生活圈變窄,常常不知道可以跟人聊什麼,養寵物就能開啟「貓狗經」的話題。4.增加社交為了給貓採購寵糧、生活用品必須出門,能增加與人社交的機會。5.更注重健康為了能好好照顧貓,陪伴牠更長時間,會更注重維持自身的健康。隨著貓咪的壽命可能延展到超過老人可承擔的長度,最理想的情況是由後代接手飼養。畢竟貓咪邁入中老年後進入體弱多病的年紀,要找到願意接納的新飼主不容易,若是家裡長輩在養貓時,兒孫就已做好未來接手的準備,一旦老人因故無法繼續照料,貓咪也不會面臨無人飼養甚至慘遭拋棄的窘境。
-
2021-09-3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美研究:孤獨的長者 少活3至5年
新冠疫情家庭團聚被迫減少,年長者在防疫規範下,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孤獨與壽命有關,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研究指出,與同齡的年長者相較,經常感到孤獨者的平均壽命,比起未感孤獨者,最多少活了5年之久。這項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日本大學科學家及其合作者進行的研究,總計有3449名新加坡60歲以上長者參與。結果顯示,受試者在60、70和80歲時,有時或大部分時間「感到孤獨者」的總預期、健康預期和活躍預期壽命較短,與不感到孤獨者相較,健康、自理能力受限比例更高。進一步分析發現,認為自己有時或大部分時間「感到孤獨」的60歲老人,比起從不感到孤獨的同齡者,平均少活3至5年;在70和80歲的老人中,感到孤獨者比沒有感到孤獨者,分別少活3至4年,以及2至3年壽命。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孤獨」是個人內在的感受,往往與身心症狀息息相關。身邊沒有人陪伴不一定會感到孤獨,而當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感或友誼,但實際與預期有落差時,就可能產生孤獨感。面對孤獨的長輩,賴德仁說,可先了解他們感到孤獨的原因,像是生理疾病、憂鬱傾向、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建議邁入中年的民眾,及早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像是參與社區鄰里活動、志工服務等,提早為老年生活做準備,也有助於預防失智。避免因孤獨影響身心健康,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長者可透過三個方式改善。1.感覺有被關心:晚輩無法滿足問候的期待,可試著理解期待落空的可能原因,體諒對方並知道自己是被關心的。2.主動營造喜歡的感覺:將期待化為行動,主動為親友、晚輩做一些利他的事情。3.計畫性的預防孤獨:安排每天的日常生活、每周的例行計畫,與每月的目標。新冠肺炎期間,使年長者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葉雅馨建議,親友可鼓勵長輩接觸3C產品,教導如何透過手機、平板進行視訊,以解思親之情,但若觀察到他們茶不思飯不想,已有憂鬱或失智症狀,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