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1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孤獨感
共找到
95
筆 文章
-
-
2021-10-08 寵物.寵物長照
寵物知識+/貓咪活到30歲的未來…老人養貓將面臨的3個考驗
隨著現代醫學進步,加上寵物飼養科學化,讓貓咪的壽命大幅延長。根據日本寵糧協會的調查,貓的壽命比起30年前延長了10歲,達到平均壽命15.45歲。加上日本學者致力於開發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藥物,未來貓很可能活到30歲以上。這時就衍生出飼主年齡是否跟得上的議題,如果是老年人養貓,貓咪的壽命大幅延長,就會出現以下的問題:1.飼主的健康年齡能比貓長嗎?主人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照料寵物,老年人是否能維持健康照顧貓咪終老,成為隱憂。2.老貓百病纏身,醫藥費驚人,老年人負擔得起嗎?貓咪老化後容易罹患癌症、慢性腎病等,醫藥費相當龐大,已無主動收入的老年人養老金夠用嗎?3.若貓咪生病,飼主能及早發現並安排妥善治療嗎?老年人在生理和認知上都逐漸退化,未必能觀察出寵物的異狀,很可能導致錯過黃金時間延誤治療。然而這並不代表老年人不適合養貓,事實上銀髮族飼養寵物也會有以下幾個優點:1.作息規律為了給貓準備食物、清潔排泄物等,必須早起,容易維持規律的生活。2.減輕孤獨感兒女和其他家人未必能時時刻刻隨侍在側,養一隻貓陪伴能大幅減少孤獨感。3.增加話題老年人生活圈變窄,常常不知道可以跟人聊什麼,養寵物就能開啟「貓狗經」的話題。4.增加社交為了給貓採購寵糧、生活用品必須出門,能增加與人社交的機會。5.更注重健康為了能好好照顧貓,陪伴牠更長時間,會更注重維持自身的健康。隨著貓咪的壽命可能延展到超過老人可承擔的長度,最理想的情況是由後代接手飼養。畢竟貓咪邁入中老年後進入體弱多病的年紀,要找到願意接納的新飼主不容易,若是家裡長輩在養貓時,兒孫就已做好未來接手的準備,一旦老人因故無法繼續照料,貓咪也不會面臨無人飼養甚至慘遭拋棄的窘境。
-
2021-09-3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美研究:孤獨的長者 少活3至5年
新冠疫情家庭團聚被迫減少,年長者在防疫規範下,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孤獨與壽命有關,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研究指出,與同齡的年長者相較,經常感到孤獨者的平均壽命,比起未感孤獨者,最多少活了5年之久。這項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日本大學科學家及其合作者進行的研究,總計有3449名新加坡60歲以上長者參與。結果顯示,受試者在60、70和80歲時,有時或大部分時間「感到孤獨者」的總預期、健康預期和活躍預期壽命較短,與不感到孤獨者相較,健康、自理能力受限比例更高。進一步分析發現,認為自己有時或大部分時間「感到孤獨」的60歲老人,比起從不感到孤獨的同齡者,平均少活3至5年;在70和80歲的老人中,感到孤獨者比沒有感到孤獨者,分別少活3至4年,以及2至3年壽命。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孤獨」是個人內在的感受,往往與身心症狀息息相關。身邊沒有人陪伴不一定會感到孤獨,而當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感或友誼,但實際與預期有落差時,就可能產生孤獨感。面對孤獨的長輩,賴德仁說,可先了解他們感到孤獨的原因,像是生理疾病、憂鬱傾向、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建議邁入中年的民眾,及早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像是參與社區鄰里活動、志工服務等,提早為老年生活做準備,也有助於預防失智。避免因孤獨影響身心健康,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長者可透過三個方式改善。1.感覺有被關心:晚輩無法滿足問候的期待,可試著理解期待落空的可能原因,體諒對方並知道自己是被關心的。2.主動營造喜歡的感覺:將期待化為行動,主動為親友、晚輩做一些利他的事情。3.計畫性的預防孤獨:安排每天的日常生活、每周的例行計畫,與每月的目標。新冠肺炎期間,使年長者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葉雅馨建議,親友可鼓勵長輩接觸3C產品,教導如何透過手機、平板進行視訊,以解思親之情,但若觀察到他們茶不思飯不想,已有憂鬱或失智症狀,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2021-09-28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長者經常感到孤獨恐減壽 美研究:最多少活5年
新冠疫情家庭團聚被迫減少,年長者在防疫規範下,比往常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民眾可用電話多表達關心之意。孤獨與壽命有關,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今年7月的一項研究指出,與同齡的年長者相較,經常感到孤獨者的平均壽命,比起未感孤獨者,最多少活了5年之久。這項研究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日本大學科學家及其合作者進行,總計有3449名新加坡60歲以上長者參與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在60、70和80歲時,有時/大部分時間「感到孤獨者」的總預期、健康預期和活躍預期壽命較短,與不感到孤獨者相較,健康、自理能力受限比例更高。進一步分析發現,認為自己有時/大部分時間「感到孤獨」的60歲老人,比起從不感到孤獨的同齡者,平均少活3至5年;在70和80歲的老人中,感到孤獨者比沒有感到孤獨者,分別少了3至4年,以及2至3年壽命。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孤獨」是個人內在的感受,而不是由外界來定義,身邊沒有人陪伴不一定會感到孤獨,而當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感或友誼,但實際與預期有落差,這時就可能產生孤獨感,而孤獨往往與身心症狀息息相關。至於面對孤獨的長輩,賴德仁說,可先了解他們感到孤獨的原因,像是生理疾病、憂鬱傾向、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建議邁入中年的民眾,從現在就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像是參與社區鄰里活動、志工服務等,提早為老年生活做準備也有助於預防失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長者可透過三個方式,避免因孤獨影響身心健康,首先嘗試「感覺有被關心」,希望被拜訪或問候,但晚輩無法滿足期待,可試著理解期待落空的可能原因,體諒對方並知道自己是被關心的;其次,「主動營造喜歡的感覺」將期待化為行動,主動為親友、晚輩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最後則是「計畫性的預防孤獨」,葉雅馨說,安排每天的日常生活、每周的例行計畫,與每月的目標。然而,新冠肺炎期間使年長者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建議親友可鼓勵長輩接觸3C產品,教導如何透過手機、平板進行視訊,以解思親之情,但若觀察到他們茶不思飯不想,已有憂鬱或失智症狀,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2021-07-11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夢想之地》 談成人尿床
十多年前,我和太太帶著兩大箱行李到美國紐約,展開一年多的進修生活。剛抵達時,美景、美食、音樂劇,五光十色的紐約,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沒幾天,才發現在陌生都市要租到理想房子並不容易。生活中的瑣事:申請水電、瓦斯、申辦手機、買車、考駕照……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都是壓力。最沉重的是:人在異鄉舉目無親的漂泊和孤獨感。遠離故鄉,移民另一個國家,容易嗎?「夢想之地」(英語:Minari,韓語直譯:水芹)是2021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改編自導演鄭李爍80年代一家人懷著「美國夢」移居美國的真實故事,獲得今年(2021)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什麼是「夢想之地」?是如聖經所說的「流奶與蜜之地」? 影片一開始,男主角開租來的卡車,帶著家當搬到阿肯色州鄉下,迎接他們的是一片荒蕪。沒有水,需辛苦掘井;沒有房子,只能住在裝有四個輪子的貨櫃車。車屋沒有地基,龍捲風警報來時心驚膽戰。男主角懷抱夢想:在這土地種植韓國蔬菜,有一天能行銷全美。但夢想非一蹴可幾,困窘的物質生活,加上照顧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子大衛,夫妻感情瀕臨破裂。他們從韓國接來母親照顧外孫,由於文化差距,一開始祖孫格格不入。大衛有尿床困擾,外婆戲稱他「小鳥壞掉了」。有一天,大衛醒來發現床鋪濕了,自己的褲子卻是乾的,才知道同睡的外婆因中風而尿床。尿床在兒童相當常見,不過成年人也可能尿床。研究指出:大約1%到2%的成年人尿床。因為許多人覺得難以啟齒不願就醫,因此實際發生的比率可能遠高於這個數字。成人尿床可能的原因:1.夜間尿液產生過多:抗利尿激素(ADH)會在睡覺時減慢腎臟產生尿液。當ADH分泌量不足,導致夜間尿液過多而尿床。2.糖尿病:如果控制不佳,可能造成夜間尿液過多而尿床3.膀胱容量較小:例如膀胱過動症,神經性疾病(如腦中風)等導致容量變小,會導致尿床。4.泌尿系統疾病:例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和膀胱癌。5.藥物和飲食:某些失眠藥物或精神治療藥物之副作用。酒精和咖啡因也會導致夜間尿液增加,膀胱不穩定而尿床。尿床的治療包括:行為治療:限制下午和晚上的液體攝入量。避開咖啡因和酒精。增加膀胱容量:以膀胱訓練配合藥物治療,增加膀胱容量。設置鬧鐘:在尿床發生之前起床解尿。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尿液產生。要同時減少入睡前水分攝取,才會有較好效果。什麼是夢想之地?絕不是遍地黃金,財富唾手可得的樂園,而是要懷抱夢想,用血汗耕築的一片天地。「夢想之地」電影原名「Minari,水芹」的意象或許最能反映這種精神:「水芹美味,能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就跟野草一樣。」台灣在60、70年代有許多留學生赴美。筆者當年到美國及歐洲吸取新知,收穫良多。今日我也鼓勵年輕人出國進修,拓展視野,不要為夢想設限。那「夢想之地」不一定在某個國家、某個地方,可能就在你我心中。
-
2021-07-01 新聞.長期照護
不能出門像斷線 長輩更脆弱
新冠疫情讓人與人的交流,從實體轉為線上,對許多長者就像斷了鏈,憂鬱、焦慮、孤獨感大增,身心每況愈下,對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台灣社會,是一項重大警訊。專家建議替長者安排替代性活動,或以數位設備協助他們與親友交流,增加疫情中的安定感。印度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疫情下八成六的長者會明顯情緒低落,八成三的長者難以找到生活意義。台中市前副市長、伯拉罕共生照顧合作社主席林依瑩透露,一位達觀部落八十二歲長輩,平常身體狀況雖不好,但可自我行走、到共生基地參加活動,但疫情下無法外出後,身體明顯變差,過幾天就住進加護病房走了。林依瑩說,最近長照群組內回報長者睡不好、這裡痛、那裡痛的訊息,較以往更頻繁。研究老人福利與照護的輔大社工系助理教授王潔媛說,很多長者的規律生活被打亂,不能像以前定時起床爬山、運動、搭遊覽車出遊,慢性病更嚴重後,造成人際孤立感與無用感。「長輩需要延續生活的一致性與穩定性,若不確定性太高,他們會很害怕,加上長者的脆弱性與不可逆性高,少了實體社交活動與人際連結,可能一退化就失智了。」宜蘭縣礁溪鄉德陽社區的藝術家姚玟設計「美學防疫盒」,讓長者在家手作就是一種方式。王潔媛建議長輩的同住家人,可陪他們做簡單運動,或每天「專注地」陪長輩聊天。林依瑩則說,政府可透過電視或廣播開設直播節目,讓長者call-in唱歌,「政府得思考,居家防疫若成生活常態,如何關心長者身心健康就成重要課題。」
-
2021-06-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痊癒患者小心後遺症 日本醫生整理出5大症狀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每天約有300名以上新增病例,累積個案數即將突破萬人,日本早台灣約1年爆發疫情,已經有許多新冠患者康復,但追蹤發現新冠患者常見5個後遺症,包含倦怠感、呼吸喘、掉髮、嗅味覺障礙、不安等,就算解隔離也要有皮膚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等各專科,協同後續治療。後遺症1:孤獨感與身體症狀 疲倦感由然而生日本岡山大學醫院副院長大塚文男表示,治療新冠肺癌後,長期有長期後遺症不少,多數治癒患者都有治療需要,倦怠感就相當常見,感染新冠費延後,必須長期對抗疾病,疾病初期需要被隔離而感到孤獨感,身心都會感覺到疲倦,甲狀腺與糖皮質類固醇分泌異常,貧血、肝臟、腎臟障礙也容易有倦怠感。後遺症2:肺部傷害呼吸容易喘 小心再次出現肺炎大塚文男持續說明,新冠肺炎容易導致長時間肺與支氣管發炎,肺與支氣管因受傷,容易再次引起其他類型肺炎與支氣管炎,導致呼吸困難,一旦再次發現自己呼吸不太過來,一定要到醫院檢查,利用X光、電子斷層掃瞄、血氧檢查,確認是否有肺炎發生,確診後利用藥物治療。後遺症3:新冠病毒恐刺激皮膚導致掉髮 也要考慮是不是壓力性落髮大塚文男也說,經常有回診病患說,浴缸排水口都會有很多掉髮,如果掉髮很厲害,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對皮膚可能有直接影響,但也要考慮是不是壓力性落髮,如果新冠痊癒患者發現頭髮異常脫落,可能要會診皮膚科使用相關藥物。後遺症4:嗅味覺異常 導致味覺難分辨大塚文男提醒,新冠肺炎可能對鼻黏膜有傷害,導致味覺難分辨,必須考慮長期性影響,味覺異常可能因缺乏鋅導致,嗅味覺異常是否讓飲食不均衡,必須要特別注意。後遺症5:周遭異樣眼光 心理壓力遽增大塚文男補充,新冠肺炎許多人都在注目,確診者周遭親友可能投射異常眼光,讓人感到不安,心理狀況不佳憂鬱也能視為後遺症,需要精神科醫師協助。★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5-1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鍛鍊退休力/當志工能學習、利他 成就感多 孤獨感少
社會參與有助於老後心靈健康,當志工是社會參與的好方法之一。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從事志工讓生活較規律、有重心,也能增進社交生活、保持年輕心態、不與社會脫節,延緩失智,還能預防憂鬱症。志工工作多元,還能結合專長興趣,感覺自己被需要。調查顯示,有從事志工的經驗或門路、管道者僅有三成。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認為,比率偏低可能與部分民眾認為很空閒的人才去當志工有關,其實志工的工作具多樣性,還可以跟專長、興趣結合,有助社會參與。再者,擔任志工需要接受訓練,學習的內容本身就是收穫,蔡佳芬說,有的志工學習CPR,傳遞所學,感受到助人的歡悅,增加成就感,也感覺到自己被他人需要,降低孤獨感。蔡佳芬說,當志工能夠活動身體或腦力、促進社會人際互動,有抗憂鬱、提升幸福感之用,當志工就能有效降低10%的失智症危險因子,相當可觀。疫情嚴峻、志工停擺,可選擇遠距工作,對高齡更友善。這一年多來努力防疫,蔡佳芬在臨床看到一位80多歲老先生,之前一周有五天都當志工,有規律的生活步調及生活重心,但疫情爆發後,因為工作的單位屬於高風險區域,請老先生暫停志工活動,老先生居然體重暴瘦,心情鬱悶、總是感覺沒精神,看了腸胃科、精神科後,均未好轉,轉診至老年精神科門診,才發現已罹患憂鬱症。然如今疫情嚴峻,擔任志工的機會減少,蔡佳芬說,可以選擇「遠距」性質的志工服務,如提供接電話諮詢或陪伴聊天等,一來可避免染疫風險,二來工作內容超越距離、時間及體力,對高齡長者更友善,較不會有門檻限制,「就算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人,但有感受到被需要,就有降低孤獨感的作用。」當志工管道多,可找政府認證單位,專業也安全。另外,當志工的管道很多,蔡佳芬建議可選擇有被認證的志工服務單位,除了會提供完整志工管理與教育外,也會有訓練時數證明。她舉例,「政府立案的社會福利團體」、「縣市政府社會局」就是很好尋找志工服務的管道,有專業度,也有安全保障,讓家人可以放心。袁瑋則指出,不同年齡面對不同的任務與使命,而調查發現,75歲以上只有20.5%從事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這可能受到「成就感的定義」影響,許多長者幫子女帶小孩,生活有重心,能幫助子女,卻不覺得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因此影響填答的判斷。鼓勵長者再就業,青銀共居也是利他好選擇。蔡佳芬說,除了當志工,也鼓勵長者再就業及青銀共居,人有利他的天性,幫助他人、被他人需要,能抵抗孤獨感。她指出,再就業不一定是為了錢,而是與社會連結、對他人有貢獻,還可以彌補部分勞動力不足,政府應擬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來鼓勵。另外,國外已有許多長者出租家庭空間給年輕人,打造青銀共居的生活模式,雙方住在一起,互相關心,國內也可以多多鼓勵。調查分析從事有成就感的事 占比43%社會參與有助於自我認同、自尊建立與歸屬感。「退休準備指標」主張,社會參與的能力包括「持續累積某項知識、能力或技能」、「從事能讓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擔任某個領域的專家、顧問,分享自身經驗」或是「有從事志工的經驗或門路、管道。」「2020退休力大調查」顯示,「有從事能讓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比率最高,達43%;「擔任某個領域的專家、顧問,分享自身經驗」的比率最低,僅有15%;「持續累積某項知識、能力或技能」的比率僅有33%;「有從事志工的經驗或門路、管道」為31%。另外,接近四成認為自己沒有累積特定的知識及能力,沒有什麼事讓自己有成就感,也沒有專業經驗可和他人分享。調查也顯示,年齡愈大,上述社會參與的比率愈低。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5-1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鍛鍊退休力/被需要感隨年齡降低 關係營造 別等退休後
「調查結果相當符合目前社會實情。」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說,對一般人來說,「被需要的關係」建立在「工作」或「家庭」,以60歲為界,愈年長的人愈認為自己不再被需要,主要還是與生命歷程有關,現在60歲以上多已退休,卸下職務,於是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研究證實,孤獨感與老人憂鬱、失智有關。此外,在家庭關係裡,孩子漸漸長大,不再需要父母殷殷照顧,再加上現在家庭規模變小、少子化,60歲以上的民眾「帶孫子」的機會也變少,在在被剝奪許多「被需要感」。蔡佳芬說,近年老年精神醫學熱門題目是「孤獨」,許多研究證實,孤獨與老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有關,若希望老年人健康、有幸福感,就要促進長者社交互動,減少孤獨。而新冠肺炎爆發一年多,長者與他人接觸次數大幅減少,蔡佳芬預估,此時長者擁有「被需要的關係」比率恐再下降。家人是親密伙伴,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指出,退休後與親朋好友的關係是之前的延伸,若希望退休後能有良好的支持系統,「營造關係不能等退休才做。」老夫老妻相伴需要智慧,最好各自保有社交圈。許多夫妻平時相處沒有大問題,但退休後兩個人相處時間拉長,成為關係的考驗。袁瑋說,很多男性或許在外工作職位高,妻子也有工作,但家務主要由妻子負責,不但將家裡打理得好、生活獨立,與老公相處也沒有問題。但退休之後,夫妻相處時間變長,若先生將之前在外工作的狀態帶回家中,矛盾可能一觸即發。「夫妻老了要相伴,很需要智慧。」袁瑋說,除了雙方相處要放鬆,也不能太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好保有自己的社交圈。袁瑋說,女性的社交互動普遍多於男性,老年生活的豐富程度與幸福感也較高,她鼓勵男性適度調整自己,多與他人交朋友,離開職場後的生活品質有機會因此提升。手足相處關鍵在「尊重」,不比較不抱怨,做好照護分工。至於手足,能否相互扶持,關鍵在「尊重」,不要比較收入、職業,也不要比較彼此的小孩或抱怨對方的伴侶等,這樣的關係才會是舒服的;而年齡漸長之後,會遇到照護年邁父母的責任分攤問題,兄弟姊妹間經常會面臨衝突。袁瑋說明,每個家庭狀況不同,出力和出錢,彼此可以協調,若平日無法協助照顧父母起居,假日便可讓平日不方便者輪替照顧,或是以協助事項區分,有的人可以協助帶長者看病,有的可以帶家人外出遊玩等,手足間照護分工應明確並早點定案,才能營造良性家庭氛圍。常聽到人說「老頑固」,指人愈老愈難相處,袁瑋說;有同理心、不堅持己見是與人相處的基石,雖然每個人個性不同,但應該讓自己有調整的空間。建議在退休之前發展多元人際關係,多多與他人相處,了解不同的觀點,也可以透過閱讀、聽演講等,開闊自己的視野。調查分析退休五力中 「社會連結」得分最低根據「2020退休力大調查」,國人社會連結僅51.7分,在退休五力中得分最低。在「退休準備指標」中,社會連結分為社會關係與社會參與,社會關係包括與相互扶持、緊密社交和彼此需要的關係,發展關係的對象可以是家人、朋友甚至寵物。但調查發現,各項關係的建立以60歲為分水嶺,60歲之後普遍下降。在相互扶持的關係方面,20歲30有八成認為自己擁有可相互扶持的對象,但到了60歲降至六成五;社交關係幫助我們獲得支持,建立自信,60歲以下認為自己有緊密的社交關係者達七成,但70歲以上僅有六成。至於被需要的關係,在各年齡層回答的比率普遍都較低,但50歲下回答有被需要的關係者達成五成以上,到了75歲卻僅有二成,顯示年紀愈大,認為自己被需要的比率愈低。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3-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中年長期感到孤獨 患阿茲海默機率增加
「孤獨感」嚴重中年成人心理健康,甚至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最新研究表明,中年成人的「孤獨感」若無法有效紓解,可能會導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甚至提前罹患。專家建議,中年成人無論是否單身,都應該適度調整心理狀態,若感到孤獨、孤立,應勇於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孤獨感成隱形殺手精神科學新聞報導,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指出,孤獨感是現今中年人的健康隱形殺手,若持續感到孤獨、憂鬱,可能會影響精神健康,甚至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統計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痴呆症形式,在美國影響了超過600萬人,雖然阿茲海默症的病因仍有多種說法,但缺乏社交、壓力過大,都是造成長期孤獨憂鬱,進而變成痴呆症前兆的主因。根據研究綜合總共十八年的數據,發現45歲到64歲之間的中年成人,若長期處於憂鬱和孤獨的心理狀態,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更高,但研究者指出,短暫的孤獨感若能有效調解,反而可以使人的心智更強壯,整體更有活力,因此鼓勵中年成人一旦感到心情低落、孤獨,都要勇於求助心理諮商師。疫情加重憂鬱傾向Study Finds報導,該研究團隊使用弗萊明漢心血管疾病風險評分中,大腦健康的成年人數據,大膽預測長期孤獨和觸發阿茲海默症有關。分析總共18年的數據量後,有長期孤獨感問題的人,比短暫感受過孤獨的人,更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主導研究的邱文迪教授表示,尤其疫情間,社交活動被迫取消,人更容易感到孤獨,且疫情不是一時半刻消失的狀況,因此人們更容易陷入長期的孤獨感。邱文迪指出,偶爾的孤獨感很正常,人生中任何階段都有可能出現,若個體能有效排解(可透過運動、聽音樂等休閒活動),反而能促進心理健康。但是長期不間斷的孤獨感,儘管沒有明顯的臨床疾病狀態,但長期的孤獨感會引發負面影響,影響生理健康,甚至會演變成抑鬱症、焦慮症,也可能觸發糖尿病和癌症。【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1-03-15 失智.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社交處方箋 台博館將出參考書幫忙治失智
到醫院看病,醫生開的治療處方是「參觀博物館」?你沒看錯,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博館)前年起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合辦「失智友善博物館處方箋」,醫院對失智患者開出的處方箋之一便是「上台博館」。台博館最近公告「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免費提供下載,預計半年後蒐集完各方建議修正後,將出版台灣首份「博物館處方箋」參考書。台博館教育推廣組長黃星達說,該手冊歸納「博物館處方箋」的實踐原則、國外案例討論;以及台博館推動的經驗,包括文物展示標準、活動範例與準則等,盼讓更多博物館成為治療失智、憂鬱等疾病的重要場所。人口高齡化與醫療費用上漲的雙重壓力,英、美、紐、加等國開始推動非醫療性的治療方式。英國衛生部二○一八年率先提出「社會處方箋」,醫生針對患者的身心狀況開出藝術治療或音樂治療等處方。以台博館與北市聯醫合作的處方箋為例,醫師須先前往台博館完成參觀體驗,之後依個案需求開立處方箋,一人一張,處方內容包括參觀台博館或參加館內相關活動。患者與照顧者持處方箋至台博館服務窗口換門票、書面參觀指引,完成治療後必須回診,帶著博物館參觀紀錄與醫生討論。黃星達表示,台博館目前約有超過七十位志工與導覽人員受過失智症培訓課程,輪流在不同時段提供服務。黃星達說,「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也可譯為「社交處方箋」,因為社交、社會互動被認為是減少孤獨感、避免長者罹患失智症的關鍵原因。研究顯示,高齡者多參與藝文活動,能刺激認知功能、強化身心健康,減輕照顧者壓力。博物館非正式診療空間,可讓患者感到與他人與社會的連結,也能讓患者不會因疾病被隔離,是藝術治療的絕佳場所。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任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時,曾與華山基金會合作,邀長者運用博物館典藏的懷舊藏品重溫童年記憶,藉此活化腦力。王長華說,參觀博物館對獨居長者是珍貴的社交經驗;博物館成為社會處方箋,證明「博物館是為了社會而存在,不是為了典藏而存在」。
-
2021-01-01 科別.精神.身心
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2020年即將結束,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美國研究指出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2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孤獨感網路成癮是徵兆 一昧禁止易有反效果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從好處來看這是1個警訊、1個徵兆,他提醒,當發現小朋友已經有點依賴網路時,父母跟老師應該要提高警覺,觀察及了解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問題或壓力,越早發現並協助其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越容易恢復正常,若僅是一昧的禁止,容易造成反效果。3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 改善現實的不愉快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這個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第1步「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第2步「自我增強」: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第3步「回歸真實」: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10 科別.精神.身心
常使用社群媒體,小心愈滑愈自卑! 專家示警8個該休息的行徑
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它可以帶來積極和正面影響,也可能成為抑鬱、孤獨、焦慮和自卑的背後推手。對部份人來說,社群媒體儼然變成了與他人比較的平台,有時不小心受到過量的刺激,反而帶來了更多身心的傷害。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行為健康治療師Jane Pernotto Ehrman教你如何與社群媒體保持健康的關係,有8個跡象表明您可能需要休息一下了。社群媒體時間減少 可增強幸福感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每天將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限制在30分鐘以下可以增強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這似乎是難以達成的目標,但參與這項研究的受試者說,「當減少使用社交媒體上時,確實減少抑鬱和孤獨感。」不可否認的是,社交媒體可以帶來積極和正面影響,但也可能成為抑鬱、孤獨、焦慮和自卑的背後推手,如何與社交媒體保持健康的關係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陷入虛擬比較世界 建立界限稍作休息Ehrman專家說,「當我們正在對網上資訊內容進行評斷和比較時,人們可能很難看清世界的真貌,因此沒有辦法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虛擬世界。」Ehrman對此表示,遠離社交媒體是一種幫助了解現實的好方法,當你練習建立社群媒體界限時,不代表要永遠冷漠,你可以自行定義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長短和內容,比如想離開社群媒體平台一個月,或只想每天減少30分鐘使用手機時間,甚至是更有確切目的擅用社群媒體,都可以充電恢復身心健康。8個需要休息的跡象 保持身心健康 1. 不能停止與他人比較,也許該休息一下了2. 不能意識到自己沉迷於社群媒體,表明已經過於專心3. 不能對看到的內容心平氣和,容易感到憤怒或壓力4. 不用社群媒體感到非常焦慮5. 不能停止滑手機6. 不能在餐與活動過程放下手機,除非發布有關手機的圖片7. 不能不碰手機,起床睡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檢查手機8. 不再認為社群媒體有趣快樂了,不妨可以決定離開參考資料:8 Signs You Need to Take a Break From Social Media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滑手機也會滑出雙下巴! 「這個動作」就是脂肪堆積主因 說的就是你! 愛滑手機、高度近視、三高都是白內障高危險群
-
2020-10-29 科別.精神.身心
高齡化社會 臨床心理師建議留意家中長者3大層面
現今邁入高齡化社會,孩子常在外工作、沒有很多時間可以陪伴家中長者,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師鍾秀華指出,即便時間不夠也要關心家中長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況,她建議,每年可規畫1至2次家族旅遊,讓長輩對生活有所目標與期待。臨床心理師鍾秀華表示,從多年高齡服務經驗裡,發現許多長者展現無限的潛能,並沒有倚老賣老的傳統刻板印象,反而因願意多元學習,注重生活保健、持續地社會參與,使得長者逐漸開啟生命的第二春。進入高齡社會後,如何能成功老化、樂活慢活?鍾秀華說,每個人都該注意生理、心理及社會這3個層面,更建議年輕世代,即便雖然不常回家也要關心家中長者。鍾秀華點出,生理層面要注意均衡營養、固定時間運動、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另外也要注意環境安全、留意身體訊息,維持健康及身體機能運作,不僅如此,接觸適量陽光也相當重要。心理層面方面,鍾秀華說,要認識負面情緒的身心訊號,例如疲累、身體病痛會帶動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會陷入鑽牛角尖,並惡化負向身心感受,建議可透過休閒活動、腹式呼吸、正念觀呼吸來放鬆筋骨、調節情緒。鍾秀華表示,社會層面需多練習表達愛和關心的正向情感,學習接納和不批判的方式互動,多參與社會活動,以建立支持網絡、減少孤獨感,建議年輕世代要多陪伴家中長者,聚餐、聊天,規畫1至2次家族旅遊,讓長輩對生活有所目標與期待。
-
2020-10-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期間 我逾5成維持健身運動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人類生活巨變,連健身都變得奢侈。封鎖期間,全球只有26%的民眾可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但令人驚喜的是,台灣有高達51%的人可維持健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的研究團隊,以今年3月參與德國波茨坦大學橫跨101國的大型研究為基礎,針對台灣疫情與民眾健身運動及心理健康進行分析,台灣首次提供全球疫情、健身運動、心理健康在當前與未來因應。張育愷說,研究團隊發現在未來類似疫情中,不僅超過56%台灣民眾可保持原來健身運動頻率,15%至27%民眾可能增加頻率。民眾可利用新媒體平台結合社群力量,獲得即時且多元面向的訊息;也可藉由網路、電視提供的健身教學影音及各項科技設施,持續保持健身運動習慣。該研究發現,疫情前運動頻率每周2天以上者,能有好心情;反之,疫情中減少運動頻率的民眾,更容易產生心情低落現象。研究進一步指出,維持健身運動習慣,可減少居家檢疫及隔離時的孤獨感與孤立感;在疫情中維持健身運動行為,更可協助民眾在疫情中保持心情穩定。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請民眾持續落實樂活防疫,正確勤洗手、維持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外出活動時,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戴口罩。到餐廳或攤販用餐時,建議挑選有適當用餐距離、隔板、提供套餐的店家享受美食,並配合業者執行實聯制、體溫監測等防疫作業;生病不適者,盡量在家休息,只要將防疫基本功內化為生活習慣,就能保護自己及他人健康。
-
2020-10-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球七成四健身族告別鍛鍊 研究:台逾五成繼續練肌肌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人類生活巨變,連健身都變得奢侈心願,封鎖期間,全球只有26%的民眾可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但台灣卻高達51%可維持健身,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分享其研究團隊,以今年3月參與德國波茨坦大學橫跨101國的大型研究為基礎,針對台灣疫情與民眾健身運動及心理健康進行分析,台灣首次提供全球疫情、健身運動、心理健康在當前與未來因應。張育愷說,研究團隊發現在未來類似疫情中,不僅超過56%臺灣民眾可保持原來健身運動頻率,15至27%民眾可能增加頻率。民眾可利用新媒體平台結合社群力量,獲得即時且多元面向的訊息;同時,可藉由網路、電視提供的健身教學影音及各項科技設施,持續保持健身運動習慣。該研究發現,疫情前運動頻率每周2天以上者能有好心情;反之,疫情中減少運動頻率民眾更容易產生心情低落現象。研究進一步指出,維持健身運動習慣可減少居家檢疫/隔離時的孤獨感與孤立感;在疫情中維持健身運動行為,更可協助國民在疫情中保持心情穩定。指揮中心呼籲,請民眾持續落實樂活防疫,正確勤洗手、維持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外出活動時,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佩戴口罩。至餐廳或攤販用餐時,可挑選有適當用餐距離、隔板、提供套餐的店家享受美食,並配合業者執行實聯制、體溫監測等防疫作業;生病不適者盡量在家休息,只要將防疫基本功內化為生活習慣,就能保護自己及他人健康。
-
2020-08-19 失智.非藥物治療
音樂治療/唱出爸爸回憶的歌,用陪伴開啟長者復健之路
85 歲的王伯伯坐著輪椅,女兒推他進到診間。 他的個子非常高挑但是瘦削,看起來之前應該就是個山東大漢。 女兒證實了我的想法: 「爸爸是軍人退休, 身體一直非常的好,也持續養生運動 。可是半年前開始有失智的症狀, 對人事物也越來越不清楚, 更糟的是,他都不愛動了! 整天坐著,肌肉萎縮,現在也沒辦法帶他起身走路了!」王伯伯雙眼微閉,看起來對於外界的回應也不佳。我告訴女兒,放任這樣下去, 只會越來越差,是沒有機會的! 要改變這一切,需要開始帶領父親做一些復健運動了。「但是如何讓他有動機呢?」 我問女兒,「你的印象中有沒有爸爸喜歡的歌?」女兒說: 「爸爸是軍人很嚴肅。他不會唱歌的! 」我看著王伯伯,突然靈光一閃,對他哼起「小小羊兒要回家」「 火紅的太陽下山啦…」 他有了回應,眼睛睜大了, 眼裡閃爍著光芒。我用這首歌讓他手上拿著小球,開始做起上肢的運動及坐姿的平衡訓練。 女兒在一旁眼眶濕潤了,她說: 「我怎麼忘了! 小時候我睡覺前,爸爸都會唱這首歌給我聽。」我知道,當家人這樣溫馨的陪伴開始啟動之後,失智的長者透過運動,是有機會越來越好的。復健運動對於失智患者非常重要:1.維持活動度,防止肢體退化:許多失智患者主動活動大量減少,有時甚至坐著一整天都不動, 慢慢的不僅是腦部功能的退化 ,肢體也開始關節僵硬, 肌肉無力萎縮,骨質疏鬆,整體身體機能退化就更快了。 這些都會影響之後生活自理 能力,甚至平衡變差容易跌倒, 增加骨折的機會。2.改善情緒:初期的失智症患者,對於無法清楚表達以及自感認知功能退化,常深感懊惱, 易伴隨憂鬱情緒。 透過復健運動建立自我形象與自信,有助於改善情緒狀態。3.改善睡眠:許多家人常抱怨失智的長者白天坐著就打瞌睡,卻整晚不睡吵家人。如同之前常用的「鋰電池」,白天適度的活動把電池耗盡後,晚上長者們才有機會好好入眠,「重新充電」。 對照顧者而言,也才有真正休息的機會!4.增進認知功能:許多的復健運動,可以適當加入認知功能訓練的元素,讓長者不過度受挫的情況下,透過好玩有趣的運動方式,來維持記憶能力及增進認知功能,也有許多研究證實這樣的觀點。5.增進與人互動:失智者逐步喪失的是與人溝通的能力, 也是最讓照顧者感到難過不捨的地方。透過復健運動來增加與人互動的機會, 減少孤獨感,也可以重拾失智者與照顧者的笑容。「 讓他自己來」(教學影音版) 這本書是示範清楚、容易遵循、預防長者失能的居家復健運動。家人或陪伴者可以評估長者的功能分級,依照適當的能力,做套餐復健運動。同時,其中許多涵蓋認知功能的訓練,透過陪伴者與長者輕鬆有趣的互動, 提昇長者功能、延緩退化、 維持自我照顧能力, 在「失智旅人」的路上依然擁有生命的尊嚴!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10 橘世代.健康橘
「我的室友小我50歲!」-兩代女子的共居故事
「青銀共居」最早起源於荷蘭,顧名思義就是開放青年與年長者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間,相互幫助,也相互陪伴,除期望藉此解決居住空間問題,也加強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凝聚。文化大學二年級的湯采陵,與73歲的謝安娜奶奶因台北市青銀共居計畫結識,也在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建立起跨越世代的友誼。安娜奶奶的台北閒情安娜奶奶說自己當年任職於文化大學,從以前就居住在陽明山,曾搬至外縣市的她,最終還是忍不住搬回來,她說台北不但隨處有美食可吃,交通也便利,目前已入住陽明老人公寓5年。「我一直覺得我應該要獨立自主,以前在陽明山這麼久,都不知道有這個地方。發現這裡之後,我就搬過來。」「來,多吃點,這對眼睛很好,你們年輕人用眼多……」話剛說完,安娜奶奶就親切地將茶杯放到桌前,熱情地招呼,並拿出一包紅棗塞到采陵手上。安娜奶奶個性活潑且多才多藝,她從20年前開始創作風格獨特的復活節彩蛋,近年並在共居大學生協助編輯和整理下,出版了《安娜的復活蛋》專書。少女采陵的體驗進行式一旁的湯采陵是文化大學國樂系學生,總是滿臉笑容地聽著安娜奶奶說話。湯采陵說,當初參與青銀共居,主要是想了解長者的生活。「我是在學校網站上看到這個消息。青銀共居是學校、公寓跟社會局三方合作的,我覺得還不錯,於是就來報名。」采陵話才剛說完,樓下就傳來一陣陣悠揚歌聲,安娜奶奶解釋,這是每週固定舉行的音樂輔療活動,邀請爺爺奶奶以歌聲活絡心靈。聽著長輩們的歌聲,采陵溫柔地說,「我平常也會參加那個活動,幫忙布置和翻譜,也準備一些可以敲打的小樂器讓爺爺奶奶一起玩,有點像助教的角色。」像是讚美自己的孫女一樣,安娜奶奶笑著說:「采陵在這裡很出名的!只要她有活動,我們都很踴躍參加。」這裡的學生住戶常負責舉辦不同活動,如烹飪、歌唱等,也會和爺爺奶奶玩桌遊,這也是采陵和安娜都喜歡的活動之一,特別常玩的是以色列麻將,采陵總是熱心地教大家規則。安娜奶奶打趣地說:「他們這些年輕人常被我們追著要玩遊戲。」問起誰的桌遊玩得好?采陵笑說:「那就不一定囉!」言下之意,薑還是老的辣。安娜奶奶則謙虛地說:「不過年輕人還是對玩法比較清楚啦。」兩人對視,頗有默契地微笑著。除了和爺爺奶奶一起玩桌遊、協助音樂輔療,在學校參加戲劇社的采陵也會舉辦讀書會、讀劇會,邀請爺爺奶奶一起參加,之前讀過《雲上的阿里》、《直視死亡的勇氣》與《回憶我的七〇年代》等與生命歷程、生命議題相關的作品,選擇的書籍也會與社工討論過。采陵認為,生死議題是所有人都會面臨到的,學習如何面對與經歷是非常重要的事。兩代女子風格大不同聊起台北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女子,采陵笑著說,覺得台北女生有很多不同的風格。「可能台北受較多國外流行文化影響,所以台北的女生都各有特色。我自己比較偏日系,同學有歐美系、韓系的,也有走復古風的。」身為國樂系學生的她也認為,台北步調快速、便利性極高,而且籌備演出時,也總能一下子就找到好場地。而問到安娜奶奶覺得自己屬於什麼風格?她的回答可說是驚豔全場,她說自己喜歡歐美路線,因為一直生活在台北,年輕時可是很懂潮流的!不僅喜歡穿著短褲,騎上偉士牌去看海、看夜景,也時常出國旅行。她很欣賞歐美女性的自然大方,也時常鼓勵年輕人多出去看看。走入有愛的台北共居生活陽明老人公寓由於靠近學區,學生美食眾多,牛肉拌麵、愛瘋牛排、輔大豬排文化店等,安娜奶奶與采陵兩人談起食物顯得興致勃勃。而問到跟長輩共居的生活會不會不習慣,采陵表示雖然跟在外面住有很多不一樣,生活習慣上也需要相互配合,但她認為:「爺爺奶奶人都很好,很像是自己家裡面的阿公阿嬤。久了也會很想念自己的阿公阿嬤,提醒自己要常常和他們聯絡。」安娜奶奶則說,「學生們很有活力,總是感染我。他們搬進來之後,這裡的氣氛的確年輕多了。我很常注意這些孩子的變化,大一到大四都不一樣。一年級的孩子比較生澀,規規矩矩的。二年級就開始懂得享受生活了。」她笑稱孩子們講話「滑里滑氣」的,「所以玩笑就多起來了,這樣要老人家不調皮也很難。」接著兩人一搭一唱,一邊喝茶、一邊聊起化妝和期末考,「這幾天準備考試很累吧?」安娜奶奶慈祥地問著,聽起來十分疼愛,而采陵也認真地解說起國樂系大二的課程安排,在這對青銀共居的女子身上,似乎有一種溫暖的情懷,穿越兩代的年齡隔閡,一直在流動著。本文摘自《台北畫刊》。延伸/別把老年生命窄化了,「好老伴」不一定就是配偶。延伸/孤獨感暴增近4倍!全台銀光孤獨排行榜:雲林縣、台東縣、澎湖縣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8 橘世代.健康橘
孤獨感暴增近4倍!全台銀光孤獨排行榜:雲林縣、台東縣、澎湖縣
56789年齡實驗室今(17)日公布「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此次調查借鑒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MIT AGE LAB)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孤獨行為題組和心理量表,透過專家座談會議後核定符合台灣社會實際情境的六項指標題目,用以測量國內銀光族群的孤獨感。透過行為面向分析,三成以上銀光族無人慶生也無人協助傾倒垃圾,平日自己獨自吃晚餐的比率有14.5%,更有9.4%銀光族是無人陪伴去動手術。從銀光族的自我心理評估來看,近八成銀光族渴望陪伴,超過五成中高齡者自認孤單。無論從行為或心理層面分析,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都相當令人憂心。56789年齡實驗室以六項指標衡量全國22縣市的銀光孤獨感,調查發現雲林縣的孤獨指數最高,台東縣居次,澎湖縣排序第三;相較之下,花蓮縣、彰化縣及基隆市則是全台最不孤獨的前三名縣市。進一步分析孤獨者的人口特徵發現,年齡落在65-74歲、國中以下學歷、月收入低於6萬元、無伴侶/配偶、男性的孤獨感最為強烈。就此,56789社會企業執行長黃采緹呼籲,各縣市首長除關注地方的弱勢長照外,更應注意到銀光族日常行為及心理內在的孤獨浪潮。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高發會)就此次調查對照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與2017年衛福部的老人狀況調查相比,55-64歲族群孤獨感於三年內驟升47.9%(增3.9倍),65歲以上族群亦大幅提升26.2%(增1.3倍)。與2019年英國ageUK及加拿大Angus Reid Institute的孤獨感調查作比較,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皆高出2成以上,落差超過1倍。受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影響,各國政府為防範疫情作出不少侷限個人自由的措施。美國芝加哥大學(NORC)的新冠肺炎追蹤調查便指出,2020年美國人感到孤單的比例較2018年上升27.0%(增1.2倍)。將此次調查與疫情前期發布的遠見2020孤寂大調查數據比對發現,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亦有暴增態勢,其中51-60歲者孤獨感遽升31.8%(增0.9倍),71-80歲者孤獨感亦遽增31.0%(增1.7倍)。高發會執行長陳雪慧認為,台灣防疫受國際肯定且成效有目共睹,現更進入經濟振興階段,建議政府正視銀光孤獨感驟升趨勢,提出相應政策措施。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莊雅萌兼任教授指出,56789年齡實驗室的調查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針對中高齡者應有更多元的研究,而非過去從傳統思維去設計題目。後續年齡實驗室可透過「飲食安排」、「自主生活」、「身心健康」、「親密關係」、「育樂學習」以及「心靈想望」六個面向深入了解銀髮需求,讓調查成為「一趟體驗的旅程」,才能更有效的了解銀髮族的想法與需求,解決銀髮族困境。資深媒體人蘭萱於會中談到,這次調查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請銀光族自行評估孤獨感,與其他調查僅用行為去界定不同。孤獨感來自個人內在,而不是社會或傳統價值觀帶給你的框架。蘭萱以自身經驗提出建議,每個人都應超前佈署未來銀髮人生,無論是培養興趣或是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伴侶,都不該是等到退休才開始動作的。高發會創會理事長楊志良提醒,新冠疫情影響的時間不是三五個月或一年,未來人們勢必與病毒長期共存。因疫情導致的銀光孤獨感能否隨社會活動漸增後得以紓解,或是未來國際相互解封後疫情再起,銀光族的孤獨感是否更加深;這些都是政府必須關注的問題。況且,光是2017年至2020年短短三年中高齡孤獨感暴增3.9倍的現象,猶如一頭房間裡的大象,政府和社會是否有勇氣去看見?楊志良強調,對中高齡的族群來說,心理健康絕對直接影響生理健康。與其投注龐大資源於解決弱勢長照,更該撥出資源促進能自理生活的銀光族提升心理健康。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係於109年06月18日至06月21日與7月9日進行訪問。此次成功訪問1,256位50歲以上民眾。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77%。調查以臺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並採電話號碼尾數2碼隨機方式進行。此次調查依據內政部公佈之109年5月底人口統計資料,針對戶籍、年齡及性別進行統計加權處理,且原始樣本不足30份之縣市追加補足,以確保全台22縣市之個別樣本數達30份以上。。延伸/人生重開機!「退休那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延伸/妹妹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
-
2020-06-10 橘世代.健康橘
「不要一直傳長輩圖啦!」晚輩先別煩,長輩圖好處多
登登,手機發出聲響,有訊息LINE進來。益宏正跟著老總,與客戶端開會,也同時用LINE和同仁保持即時聯繫,方便獲得補充資料的支援。益宏整個人神經緊繃,以為有重要內容進來,他迅速地瞄了手機螢幕一眼。糟,是張花花綠綠的貼圖。原來是老媽傳來「早安 幸福滿滿 快樂每一天」。益宏看了看時間,大概是老媽已經把早晨的家事都做完了,開始坐在沙發上滑手機。登登,登登,登登,老媽使出慣用的「三連LINE」。益宏一看,又是兩張問候圖「輕輕的問候最貼心 朋友的關心最感人」、「人生有福 健康是福 糊塗是福 奉獻是福」,再搭配一則健康衛教「吃彩色食物,遠離失智與心肌梗塞」。會議緊鑼密鼓地進行,手機又發出聲響,益宏的心中焦躁了起來。吼,偏偏在這個時候,益宏不方便打電話請老媽先別傳,於是他打字告訴老媽,現在時機不對,別傳LINE,老媽也沒在看。益宏的手機依然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長輩圖怎麼來的?拜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上網路吃到飽的費用親民化之賜,老年人使用社群相關科技的門檻下降,過往不熟悉網路生態的長輩,成了網民大草原的新興族群。許多長輩雖然對傳統的桌上型或是筆記型電腦不擅長,如今就直接跳階,熱衷於學習如何使用手機或是平板來上網。使用手寫輸入,長輩們不需要學習中文輸入法,也無須背鍵盤。如今更是有了語音辨識輸入的功能,這對於視力退化的族群,是一大福音。在台灣,社區開始為了銀髮族,推出各種長青課程,打著活到老,學到老,與孫子一起有話聊的招牌,長青電腦製圖班、老人學銀髮科技……都成了廣受歡迎的課程,而這裡,就是多數「長輩圖與它們的產地」。教導銀髮族時,總是要考慮難易度,所以長輩圖的基本素材,通常會先是選擇一張風景照或是生活照,接著挑選喜歡的字句,將內容打字上去,再進行簡易的美術編輯,就能成為一張色彩繽紛的長輩圖。門檻不高,耗時不久,又能有不錯的成就感,於是長輩圖就這樣源源不絕地被製造出來了。長輩圖的內容長輩在製圖,或是接收這些轉發圖片時,多傾向於選擇「正向」、「簡單直覺」的內容,例如山水、風景、花卉,或是可愛的圖片。他們也很喜歡那種寒暄問候語,例如「早安!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天氣濕冷,記得加件衣服。」其實這很像過去社會在鄰里鄉間遇到時,彼此的相互問候,這或許也能讓長輩們消弭現在社會疏離,或是與家人分居所帶來的孤獨感。「呷飯未」、「愛穿衫哦」,這種平常且帶著善意的問候語,其實是他們對你的關心,他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人際間的連結與歸屬感。長輩們的另一種喜好則是類似格言佳句,例如「簡單中擁有,才最心安」、「平淡中相守才最珍貴」,除了也是一種關心之外,也可能會讓他們有種當了良師益友的「成就感」,以及「分享的是智慧」的價值感。我LINE,所以我存在對長輩來說,世界進步快速,其實會帶來一種自己可能會落伍的焦慮感,而科技演變快速,更是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遠遠地拋在後頭。智慧型手機的發明,充滿直覺的使用方式、以AI來輔助人性的設計,讓他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許多以前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儘管你覺得他們只是發發圖、轉分享,但是對長輩來說,這讓他們覺得自己跟得上時代的腳步,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潮」,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沒有那麼老。最重要的是,能夠傳訊息給他們關心的人,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存在還有一些意義感。他們在乎的不一定是你的回應,而是一種還能跟你,或者是與世界連結的歸屬感。在發送成功的那一瞬間,長輩其實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回饋。如果他們還得到親友的回應或讚許,那是錦上添花,他們會更加開心。但若是沒有回應,他們多半也不會像年輕人一般,對「已讀不回」那麼耿耿於懷,通常他們還是照發不誤。於是,定期發送LINE貼圖,就成了一種習慣。你甚至可以從長輩發文的時間與頻率,推測他是否身體安好、有沒有出門,還是手機沒電……為什麼是LINE?既然長輩圖都做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要能實地應用。在人人都上網,處處都有社群的世代,長輩們希望自己不只是袖手旁觀,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參一腳」。利用電子郵件將圖片寄出去,所需的步驟與過程較為複雜,不但得申請電子郵件、帳號,還得記得住密碼。若是運用臉書或IG來分享,也得先擁有一個臉書或IG帳號,然後學習上傳照片,而有些長輩並不習慣讓許多人同時看到他所分享的訊息,而利用LINE傳長輩圖,不但執行的步驟很簡單,也很即時,而且製造出來的新圖片,馬上就能與親友分享,甚至當其他人也回以圖片時,很容易就能轉傳。對長輩們來說,他們平常接觸的人際關係網絡中,最多的就是家人與親戚,所以長輩圖的第一線接收者,也就是長輩們的親友。年輕人為何不愛長輩圖?長輩圖會讓你心煩,有幾種可能。一、發得太多睡醒發,等公車發,等看醫生也發,有事發,沒事也發,可以說是至少照三餐發。這部分,我想就算是年輕人發給你,就算不是發送長輩圖,當有人一直不停地傳訊息來,你也可能會覺得很煩。只是因為長輩退休後,空閒時間比較多,因而發送訊息的次數與頻率可能更高。我建議將收到通知的訊息音關閉,以減少困擾。另外,也不需要立即回覆,只要有空時再回應即可。對於愛發長輩圖的家人,我建議要提醒對方,若是緊急的事,就要直接打電話或是以其他的方法聯絡,以免重要的消息淹沒在茫茫圖海中。二、圖片太醜,不符合年輕人美學長輩圖在年輕人的世界裡,變成一個戲謔的詞彙,因為世代的美學喜好不同,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字體。年輕人覺得標楷體太過普通,可是長輩卻最喜歡用標楷體。其實那是因為已灌好的中文字型就是那些,而長輩不太會為此去上電腦課、花錢買字型。再者,當一個人老化時,對於清晰度較差的字型,會讓大腦覺得辨識不清,於是選來選去,就還是回到那幾款。另外,長輩圖很常被拿出來Kuso的還有顏色。長輩最喜歡將五顏六色統統放上去,除了是因為色彩繽紛,覺得很「夠本」、很「澎湃」之外,他們也認為這樣比較「吉利」。其實,鮮豔且對比的顏色,比較能刺激大腦,因此容易獲得長輩的注意而受到選擇,其實兒童也有相同的狀況,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得替長輩們說幾句話。其實美醜只是世代觀念不同,我們喜愛聽的流行歌曲,或許哪天也會被下一代嫌棄也說不定。三、內容錯誤不實最令年輕人難以忍受的,大概就是這種類型的長輩圖了。除了容易引起爭戰的政治問題之外,最常見的錯誤內容,其實是與健康觀念有關的長輩圖,「保健新知」類的長輩圖可以說是歷久不衰的排行榜常勝軍,畢竟這是銀髮族最關心的議題之一。舉凡吃什麼可以改善骨頭,哪些東西有毒,不能吃,如果這樣、那樣就會罹癌,種種偽科學充斥在LINE群組中。其實這也是醫師最頭痛的內容。每當有病友或是家屬又在門診詢問我哪些東西是否有效,人家說什麼什麼、對不對時,我幾乎就可以猜到最近的「流行」。只要時間允許,我會不厭其煩地回答。只是等到說明到我喉嚨沙啞、疼痛時,我心中也不免吶喊,誰來幫我也發張長輩圖澄清一下啊。或許是其他醫師也出現了類似的想法,因此,有神人網友寫出反謠言的LINE程式「美玉姨」。只要加入群組中,就能自動搜尋是否為假新聞或是訛言,進而闢謠。不煩,不煩,長輩圖功用多第一個好處:增加社交已經有許許多多的研究強調,孤獨對於老年人的身、心皆有不利的影響,但是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對於性格內向,不習慣直接面對面或是通電話的長輩來說,社群軟體的興起,提供了一種較為間接、緩和的溝通方式,反而能讓他們增加彼此的互動。換個角度來想,當長輩們想要抒發自己的想法或價值觀,但又不想被後輩抱怨這樣很嘮叨時,長輩圖或轉發訊息就是個很好的媒介。能夠把意見帶到,又避免了直接面對的壓力。第二個好處:抗憂鬱之前我曾讀過一篇外國的醫學文獻。針對老年人使用手機發簡訊、使用電子郵件,或是使用具備視訊功能的社群軟體等工具進行調查,並且篩檢長輩的憂鬱情緒。結果發現,時常使用具備視訊功能的社群軟體的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是未使用者的一半。研究學者認為,鼓勵長輩使用這些社交軟體,讓長輩們有了更容易與親友聯繫情感、表達關心、建立連結的管道,對於他們的精神心理健康大有幫助。第三個好處:防失智站在預防失智、抗老化的立場,我鼓勵長輩多多參與動腦的課程,學習新知。隨著環境的變化或生存的需要去學習新的技能,對大腦是大有助益的。在練習做長輩圖的過程中,會運用到文字、圖形、色彩、空間的組合搭配……的確具備活化腦部功能的基本元素。每日收取他人傳來的圖片,檢查哪一個回了,哪一個沒回,這也是種動腦的樂趣。我想,重要的不是長輩們傳了什麼長輩圖給你,重要的是,在長輩的名單中,有你一個。這一份看不見的心意,比看得見的意義,更值得你珍惜。更重要的是,這讓長輩LINE出「存在感」、LINE出「價值感」。無論你喜不喜歡長輩圖,都沒關係,就像長輩也不懂年輕人為什麼喜歡上IG,吃飯老是要先自拍、打卡,或是說話愛用PTT鄉民哏一樣。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方法,盡量尊重,巧妙善用,就能讓煩惱變成彼此相處的助力。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2020/04/09 出版【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帕金森爺爺跟孫出門逛新北!山林秘境陶冶身心。長輩自嘲「老了沒用」?要注意可能患上孤獨症候群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02 橘世代.健康橘
養毛小孩忘憂 長輩付出愛也得到愛
「媽,我今天提早下班,要不要出門去逛逛?我去接妳。」關爸爸年初過世後,唯一的女兒善思也已出嫁。善思發覺母親獨居在老家,整日足不出戶,心情也悶悶不樂。善思抓住空檔時間,想去探望母親。「啊,那個,我不在家。」電話那頭的關媽媽,小小聲地回應。「什麼?妳在哪裡啊?」善思沒想到母親竟然自行出門了。自從父親過世後,這種情況幾乎沒發生過,讓善思有點小小的激動。「我帶皮皮出來散步啊,我們在便利商店附近的一個公園裡。」善思在心中大叫,皮皮真的太棒了!那是一隻擁有純白毛色的小小犬。善思的朋友建議她,替媽媽找隻寵物,增添生活的趣味。她想起年幼時家中也曾養過寵物犬,媽媽對於養狗經驗不錯,在她的鼓吹下,老媽領養了皮皮。「哦哦,好ㄟ,我知道那裡,那我也過去,馬上到。」善思掛掉電話,想著要給皮皮買台推車,這樣老媽就能推著小狗,四處逛逛了。動物陪伴 健腦也化解焦慮有許多研究都顯示,在友善的動物陪伴下,可以降低人內心的緊張與焦慮。純粹的情感,讓人比較不寂寞。根據研究,養寵物有以下優點:1.增進身體健康養狗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比不養狗的人還低,尤其是養大型犬類,推論養大型寵物由於要出門遛狗,活動量較多。2.促進大腦功能照顧寵物的過程,就是腦部認知功能的訓練,需要記住步驟、時間,並且親自動手做。寵物帶來的互動,可以給予長輩即時回饋。3.抗憂鬱憂鬱症的治療中,讓寵物介入可增加治療成效。撫摸寵物帶來溫暖與幸福的感覺,學者發現人們在與寵物講話時,心跳較為和緩。4.抗孤獨原本互不相識的路人,聊起狗狗經,立刻拉近彼此距離。獨居長者,平日生活有寵物陪伴,甚至晚上有寵物陪伴入眠,也可以減少孤獨感。事先評估 體力認知都需要雖然養寵物好處多,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認養寵物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安全性的評估長輩的體力是否能負荷?過去有許多前例,都是為了追趕精力旺盛的寵物,長輩因此跌倒。體力較差或是身形瘦小的長輩,不建議飼養大型犬,可考慮小型犬或貓咪。2.長輩的認知功能是否適合飼養寵物長輩若是飼養方式的判斷失當,或是反應能力不佳,可能會被寵物咬傷。例如即使是已被豢養許久的寵物,還是保有某種程度的野性,倘若餵食又突然伸手靠近,可能會激起寵物攻擊性。3.長輩是否有其他不適宜飼養寵物的疾病例如對寵物的毛髮過敏,或是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等,在飼養寵物前,先檢查過敏原再做決定。4.要考慮後援部隊別把寵物的照顧責任全丟給長輩。要想想,倘若老人家生病,寵物有沒有人能接手幫忙。漸進飼養 讓長輩慢慢習慣許多專家建議,可以採取「漸進式」飼養法。讓原本沒有養寵物習慣的長輩,漸漸地認為家中有寵物。可由子女或孫子女,透過領養狗狗或是貓咪,帶回家中給長輩,等寵物被當作家中的一分子後,再鼓勵長輩接手飼養。接手前,也要了解長輩的個性及好惡。有些人非常懼怕寵物,或是不願意面對寵物帶來的生離死別。自認為對他們好,說不定反而造成他們的負擔。養寵物比較適合常常「窩」在家的長輩,因為有個能驅使他們走出去,強身健體的理由,並增強心理的慰藉,但若沒辦法配合,也不要勉強。找尋最合適長輩的方式,才是最佳的選擇。(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出版)看更多報導:《橘世代》【更多「新家人」關係↘↘↘】。從怕到愛 陳亞蘭多了「新家人」 甘願當毛孩奴。「10年緣分,我的生命禮物」忘不了毛小孩天使。愛上喵星人 上天給的禮物。毛小孩多過孩童的時代來了「新家人」關係正彼此呼喚著。毛寶貝的紅牽繩 止不住思念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29 橘世代.健康橘
長輩自嘲「老了沒用」?要注意可能患上孤獨症候群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有越來越多長輩獨居或僅有老夫妻同住,與社會缺乏連結,若又長期無人關心,「銀髮族孤獨症候群」就有可能找上門。70歲的王奶奶住在南部,半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在竹科上班的長子因擔心年紀大的王奶奶一個人住,且又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為方便就近照顧,便將她接到新竹一起住。由於兒子與媳婦白天都要工作,孫子也去學校上課,王奶奶總是一個人在家,除了看電視也沒什麼事可做,不像在老家時可以去左鄰右舍串門子聊天。一個月前王奶奶突然感覺身體微恙,除失眠外,總覺得身體不舒服,到醫院就診卻也找不出原因,甚至開始出現「自己沒有用」、「等死就好」等負面想法,兒子趕緊帶她到身心科求助,才發現王奶奶罹患了老年憂鬱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銀髮族孤獨症候群」並不是真正的疾病,主要是主觀感覺,長輩隨著年齡增長,在社會上角色改變,從生產者變成被照顧者,因沒有工作與社會沒有連結,此時又缺乏關愛,就容易產生被拋棄感、孤獨感,開始懷疑生存價值。周伯翰說,尤其是在都市居住的長輩特別容易發生「銀髮族孤獨症候群」,以新竹地區來說,就有3到4成的長輩,告知子女身體不舒服,請子女協助就醫,但卻找不出身體病痛原因,最後被診斷為老年憂鬱症,詢問過生活模式後,發現與上述的案例非常相似,包括離開原本熟悉的居住環境、沒有生活重心等。而長輩有「銀髮族孤獨症候群」時,可能會想引起子女注意、獲得關心,頻繁稱身體不舒服,久了子女也會疲乏照顧,容易引起家庭不和諧,甚至就算真的生病了,也會消極治療,抱持「反正活著也沒價值」的負面想法,心理狀態影響身體復原速度。周伯翰表示,治療方面除了先用藥物改善失眠等症狀,最主要的還是要從生活環境,提升長輩個人價值感,子女可安排簡單家務,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也鼓勵長輩回想年輕時有什麼興趣,追求第二人生。長輩也可多參加社區、長照機構的活動,多交朋友,或是當志工、義工,回饋感與自我成就感高,若是有些長輩個性較內向,不善社交活動,周伯翰建議可以種種花草,最重要的是要讓長輩找到生活重心,而周末子女也可帶全家人出遊,但要注意出遊地點千萬不要只選擇年輕人、小孩子想去的地方,要考量長輩的體力及喜好,才能讓長輩好好享受天倫之樂。【更多關於「共老」精選專輯↘↘↘】。「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于美人預想生命退場 不用孝道勒索兒女。退休教授自組「共老圈」 鄰居全是老朋友!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27 科別.精神.身心
紓壓五字訣 正能量防疫
新冠病毒傳染遍及全球。社交活動、休閒娛樂、交通運輸、上班上課等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幾乎所有人一輩子生活都未曾經歷如此廣泛的壓力。面對疫情蔓延,人們出現恐慌、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是在所難免的,在壓力源未能快速解除的情況下,心理調適是相當重要的。防疫應該從「心」做起,尤其面對疫情壓力,建議可以依照國際災難創傷專家Steven Hobfoll等人提出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來紓解壓力:一、安:促進安全面對新型態的傳染疾病,建議可適度蒐集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及疫情資訊,增進了解。但須留意訊息的正確性,亦不要過度關切,以免引發更多恐懼及不安感。二、靜:促進平靜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有不安及失控感,除了恐慌、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也可能出現失眠、頭痛、胃痛等身心症狀,為了平衡身心狀態,應盡可能從事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平靜或安定的活動,有助平定心情。三、能:促進效能對於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感到有失控感,此時應該要增加自我效能感。例如,近日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分享自製餐點的文章,就是一種重拾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四、繫:促進聯繫隨確診人數增加,人們逐漸減少外出及參與聚會,然而仍可以利用網路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聯繫,互相表達內心感受與想法,彼此支持、鼓勵,藉此減少孤獨感。五、望:灌輸希望當防護工作均適當執行,且配合政府防疫相關政策外,也要多強化正向心理,時時灌注希望感。可常常告訴自己疫情將會逐漸減緩,抱持「全民合作,戰勝疫情」的正向能量,可有助提升面對疫情的韌性。
-
2020-04-26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長者居家隔離怎麼辦?
一場新冠肺炎大流行,攪得全世界的生活節奏全亂了。台灣雖然防疫有成,但因維持社交距離的規範,公共空間戴口罩的規定以及勸導減少出遊的宣傳,大家因而減少外出機會,也造成百業蕭條,很多老店因此結束營業。雖然我們並未如其他疫情嚴重國家頒布「封城」禁令,但這樣的氛圍,還是壓抑了大家出門的衝動。年輕人宅在家只要有網路,無論是要追劇、購物或網路訂餐都不成問題,上FB或用LINE聊天,總可以找到情緒出口。但是,對於獨居高齡者或居住在長照機構的長者而言,若疫情持續蔓延,因為親人探視的機會變少了,在與人減少互動的狀況下,可能會對其身心產生不良影響。高齡者因免疫力較弱,本就是染疫高危險群,加上許多高齡者有慢性病,一旦染疫則致死率高出許多。高齡長者若鎮日宅在家,運動量減少,也有身體機能退化、肌肉流失的隱憂。另外,很多長者被要求待在家中,在心理上容易產生孤獨感,離群索居的結果,不僅發生問題時無人知曉,也有可能造成認知功能的進一步退化。這些可能都是在我們防疫的過程中,很容易輕忽的狀況。不過隨著銀髮產業的發展,針對高齡者居家自我隔離,其實已有一些產品及服務可以預防或避免上述問題進一步惡化。以隔離期間的備餐而言,若擔心外送餐食不合口味、不營養或不方便牙口不好的長者進食,樂齡網最近引進一系列日本進口的介護餐食即食包。針對吞嚥及咀嚼能力退化的長者,該食品以光滑的慕斯形狀呈現,同時保留了食物原始的外觀顏色和味道,長者用舌頭即可壓碎食物、方便進食。不僅口感極佳、營養也兼顧,而且採便攜式容器包裝,常溫即可食用,最近因為疫情關係,才剛上市就熱銷。另外,為防止長輩長時間待在家中缺乏運動而退化,目前有很多居家運動用品推出,只是這些用品大部分是為年輕人而設計,沒有考量到長輩的體能狀況,不一定適合長者居家使用。推薦大家去找一些手足運動的健身車,體積不大、可放在客廳,長輩在家看電視時即可採踏運動,像在踩腳踏車一樣,可設定不同的速度。若長者剛開始腳沒什麼力,也可開啟被動模式,讓踏板自動帶動腳的活動,達到運動效果。若擔心長輩一個人在家危險,市面上也有智慧居家照護的套組,可透過科技偵測長者在家的狀況,並且可以看到影像,與長者雙向溝通。當長輩感到身體不適或需要援助時,可主動按下求救按鈕,相關人員會馬上在手機裡收到推播通知,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進階版還可整合用藥提醒、跌倒偵測等功能,雖然家人不在身邊,也能適時給長者關懷。最後,考慮到長者心理的孤獨感如何排解,除了家人要經常電話或視訊探視外,亦希望社區可以扮演一定的關懷角色,定期問安,甚或代買物品,讓長輩仍能與社區產生連結。不過,總有長輩必需獨處的時光,有些長輩有寵物陪伴,若沒有養寵物,現在日本也有療癒系玩具,如電子寵物或電子孫子等,輕撫玩具的不同部位,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此類電子寵物不用洗澡、處理大小便或餵食,卻能達到與真實寵物一樣的心理撫慰效果。台灣在此次防疫作戰中已成功防堵病毒在社區擴散,不過接下來可能更要超前部署疫後的復原工作。而這工作不應只是側重經濟上或失業人口的復職,更要考慮到長者身心的修復工作,支持他們盡速回復到原來的生活品質,而不會成為疫後的負擔,如此防疫工作才算真的圓滿。
-
2020-04-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長照禁探令加深老人孤獨感?視訊電話多管齊下防範
三月底,桃園市一家長照機構護理師確診新冠肺炎,各縣市提高警戒,紛紛下令護理之家、養護中心等住宿型長照機構,四月底前禁止家屬探視,改以視訊或電話聯繫。疫情嚴峻的當下,防疫為先,且老人屬於高風險群族,這些都是風險控管的一環,但是如何讓老人不因跟親友見面被受限,孤獨感引發心理健康危機,也值得重視。台北市私立愛愛院護理長高麗閑表示,現在鼓勵用視訊的方式,解決雙方思念的問題。但是也有一些問題浮現,像是院內的陳太太,雖然能靠視訊與兒女互動,但一些生活上的需求,例如想要新的衣服,只能靠社工來跟外界聯繫,內部生活雖然如常,但仍有許多細節需要護理師跟社工,以及家屬多方重視。預防長者因為減少與親人面對面的親密相處,而產生的孤寂感,愛愛院規畫每天固定的活動時間,不管是戶外簡易運動,還是老人家的自由聚會,皆是透過一些陪伴降低阿公阿嬤的孤獨。但是讓長者走出房間活動,也得「分艙分流」,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照協會理事長施定宏表示,如果能把原本200多人的群體,依老人家居住的樓層分為約20人一單位的活動,就能大幅降低風險。
-
2020-04-10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亞太高齡線上論壇開講 新北防疫經驗受國際肯定
新北市衛生局昨〈8〉日受新加坡社會企業Ageing Asia邀請,參與亞太地區首次舉辦的線上論壇,會議主題為Covid-19對亞太地區高齡長照部門之影響。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擔任第一場論壇主講人,以台灣社區照顧防疫策略進行線上專題報告,與來自亞太地區50位政府代表、銀髮產業、學者專家一同分享新北的防疫經驗,成功完成防疫外交,獲得與會專家肯定。陳潤秋以新北防疫6P新策略為主軸,從超前佈署(Proact)、策略規劃(Plan)、防疫整備(Prepare)、保護市民(Protect)、整合創新(Package)到防疫演練(Pratice),有策略、有系統、有節奏的防疫新思維,引起與會專家熱烈討論,特別對於侯友宜市長以長者健康安全優先、超前部署的行動力、第一時間提供高齡長照設施防疫物資、臨場感十足的大規模社區防疫演習與各項創新作為印象深刻。陳潤秋分享新北市對高齡長輩在防疫上的核心價值「保護,而非隔離」,盡可能讓長者保持在社區自主生活,透過多元形式的社會參與,如戶外動健康、透過有線電視提供教育方案等,針對弱視獨居的長輩,更是主動出擊,從送餐、電話問安、代購物品等,讓長者也能保有生活品質、不被孤立。這些措施也呼應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呼籲,支持社區生活的長輩。會議中,許多國家皆提及失智者在社區隔離情境下所面臨的照顧困境,同時也正在思考該如何提供更妥適的協助,疫情嚴峻帶給高齡長者的衝擊,多數專家指向遠距服務與科技應用的挑戰、高齡者社會孤立的問題。當高齡長照服務無法進入案家或在社區舉行時,年長者要轉換使用遠距服務,但最大障礙就是資訊能力。新北市嘗試以有線電視提供長者運動等課程,因為長者十分熟悉使用電視遙控器而非智慧型手機。此外,會議也討論,當服務無法進入案家時,長者容易有孤獨感,因此相關單位也開始提供電話關懷,在特定情況下,讓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團隊提供緊急協助。本次線上會議主辦單位、多次造訪台灣的新加坡社會企業Ageing Asia創辦人Janice Chia表示,連續兩年邀請新北市於亞太高齡長照創新高峰會分享新北高齡長照政策,新北經驗已經和高齡創新劃上等號,許多國家紛紛表示希望能向新北市取經。昨日專題演講後參與線上討論的專家,包括香港老年醫學專家許鷗思醫師、新加坡衛理公會福利服務社區長者關懷部門總監Jamie Phang博士、澳大利Rayman Health Care區域經理Eileen Kielty等人,還有來自澳洲、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超過50位進行線上國際交流。
-
2020-03-21 科別.精神.身心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王女士是一名泛焦慮症病人,原本長期在精神科就醫,病情穩定。自武漢肺炎疫情出現後,病情明顯惡化。除了擔心口罩及酒精不夠使用,也購買拋棄式手套以便出門時使用。2個月前剛從日本旅遊回國,最近只要輕微咳嗽就害怕自己是否染病,頻頻要求醫師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篩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詹仁輝表示,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相關新聞幾乎攻占各類媒體版面。因病毒傳染力極強,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重症及死亡風險,為了避免被傳染,許多人都取消了旅遊行程,也減少親友間的聚會,外出也會戴上口罩,形成少見的景象。各國政府及團體紛紛宣布防疫政策,除了生活上的限制,人們的心理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例如:1. 不安及恐懼:手機上及社交媒體每天都能看到疫情相關新聞,令人恐慌,有人因此瘋狂購買口罩、酒精,深怕自己防護不足而染病,甚至也擔心家人出門的安全。2. 對未知的無助及挫折感:武漢肺炎疫情至今沒有緩和跡象,各行各業的營業額下滑,伴隨而來的股市及經濟震盪,也令投資人不知所措。3. 被隔絕及孤獨感:一般民眾減少了外出及聚會,接受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的人也被限制了活動處所,都會令人出現失去自由、孤獨感及被社會隔絕的感受。4.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染病後的病人及其家屬或照顧的醫療人員,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注意力不集中、作惡夢、逃避、疏離人群等症狀。5. 醫護人員的壓力:醫護人員如臨大敵,除了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院內感染,也要應付因防疫而增加的臨床工作、會議及行政工作。詹仁輝進一步說明,近期的精神科門診,有許多原本就患有焦慮、憂鬱、恐慌、失眠的病人表示病情加重,看到新聞後心情更加沮喪,平時也不敢出門,擔心接觸到感染源,非不得已要到醫院,也擔心碰觸到的物品是否附著病毒,洗手多次仍無法心安。目前因為尚未研發出對抗武漢病毒的疫苗跟治療性藥物,個人的健康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到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鼻已經是常識,但對於疫情引起的不安跟焦慮,民眾該如何自處?詹仁輝建議,對武漢肺炎要有正確的認識,雖然傳染力強,致死率約在0.5%至2%,但多數感染者皆為輕症甚至無症狀,且死亡個案偏向抵抗力不佳的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故一般民眾只要確實做好防護措施,飲食均衡,生活作息正常,維持運動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無需太過焦慮。若發現自己出現焦慮、胸悶、心悸等症狀,可以先嘗試轉換心情,減少追蹤新聞及社群媒體,從事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飲食方面,可以多攝取深海魚類、堅果類、維他命B群、雞蛋、優格,對增強免疫力及預防焦慮也有幫助。若發現對未來感到悲觀及缺乏信心,則可設定生活或工作上可達成的短期目標,讓自己產生成功的感受,增強自我效能。若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可考慮就醫,詢問專業意見。原本就有精神疾患的病人,若發現症狀加重,請勿自行增加藥物用量,應回門診詢問主治醫師,評估病情的變化,討論藥物是否需要調整或安排心理治療。(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疫情釀心理焦慮? 專家教你幾招穩定情緒 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卻查無病因! 別再以為是心臟病,3特徵跟「恐慌症」有關 
-
2020-03-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延燒 醫師:小心集體歇斯底里
新冠肺炎流行病不僅對台灣與全世界造成公衛醫療與經濟上的衝擊,醫師說,對人民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出現「集體歇斯底里」。28歲陳小姐自從知道辦公桌前面的同事剛從大陸出差回來後,擔心自己會染病,開始覺得呼吸不順、胸悶,甚至緊張失眠,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科就醫,經胸部X光與抽血檢查排除感染後,被轉到身心科就診。醫師周伯翰經會談與自律神經檢查後,認為陳小姐的身體不適症狀是因為焦慮症引起。陳小姐表示,其他坐位周圍的同事也陸續出現和她相似的不適狀況,紛紛擔心自己受到感染而至醫院就醫;經過適當的心理支持與抗焦慮藥物後,陳小姐的焦慮症狀獲得改善。曾任哈佛大學創傷壓力(PTSD)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說,陳小姐與同事產生的身心症狀是心理學上的「集體歇斯底里」,是形容群體內部一部分或全部人爆發相同的身心失調狀態。周伯翰表示,導致集體歇斯底里主因是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充滿焦慮與高壓的環境裡,如同現在全國民眾都處在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安恐懼氛圍中。周伯翰說,新冠肺炎在創傷心理醫學上算是「生物災難」,未來即使疫情得到控制,造成的心理陰影,若沒有後續適當介入處理,日後可能會產生PTSD。周伯翰建議對受疫情衝擊的病人,家屬與社區進行給予適當心理支持,減少孤獨感;確切查證,減少假新聞的報導與傳播造成無謂恐慌,定期追蹤官方發布的訊息即可;要對政府的資訊有信心並且配合防疫相關措施,全國一心一起度過難關。
-
2020-03-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蔓延 醫生提醒當心集體歇斯底里
自今年1月21日台灣首例新冠病毒確診案起,至今已超過一個月,新冠肺炎流行病不僅對台灣與全世界造成公衛醫療與經濟上的衝擊,醫師也說,對人民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28歲陳小姐自從知道辦公桌前面的同事剛從大陸出差回來後,擔心自己會染病,開始覺得呼吸不順、胸悶,甚至緊張失眠,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科就醫,經胸部X光與抽血檢查排除感染後,被轉到身心科就診,醫師周伯翰經會談與自律神經檢查後,認為陳小姐的身體不適症狀是因為焦慮症引起。曾任哈佛大學創傷壓力(PTSD)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說,陳小姐與同事產生的身心症狀是心理學上的「集體歇斯底里」,是形容群體內部一部分或全部人爆發相同的身心失調狀態,周伯翰表示,導致集體歇斯底里主因是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充滿焦慮與高壓的環境裡,如同現在全國民眾都處在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安恐懼氛圍中。陳小姐表示,其他坐位周圍的同事也陸續出現和她相似的不適狀況,紛紛擔心自己受到感染而至醫院就醫,經過適當的心理支持與抗焦慮藥物後,陳小姐的焦慮症狀獲得改善。除了一般民眾,防疫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甚至病人本身也會承受重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在防疫作戰中,心理健康常常被忽略,像是不眠不休連續加班製作口罩的工作人員、隨時處在緊繃待命狀態的防疫與醫護人員、承擔被歧視排擠與指責的病人等,導致全體社會因這波疫情產生很高的情緒張力。周伯翰說,新冠肺炎在創傷心理醫學上算是「生物災難(biological disaster)」,未來即使疫情得到控制,造成的心理陰影,若沒有後續適當介入處理,日後可能會產生PTSD。這次疫情為何會發生「口罩事件」,很可能就是因為2003年SARS疫情導致群眾PTSD,而新冠肺炎讓社會大眾會回想起當時的恐怖情景,因而誘發的排隊搶口罩的群眾焦慮。周伯翰建議防疫工作人員應適時輪班及規律休息,定期監測人員的身心狀況;受疫情衝擊的病人,家屬與社區進行給予適當心理支持,減少孤獨感;確切查證,減少假新聞的報導與傳播造成無謂恐慌,定期追蹤官方發布的訊息即可;適當給予防疫災人員的肯定;要對政府的資訊有信心並且配合防疫相關措施,全國一心一起度過難關。
-
2020-02-19 橘世代.健康橘
另一半走了,被留下來的人怎麼辦?
當常伴身旁的另一半突然過世,相守一生的夫妻,終將面臨「誰先走?」「被留下來的人怎麼辦?」的課題。留下的一方會陷入震驚、不知所措甚至自責,身心靈都會出狀況。配偶過世,往往讓活著的一方哀痛欲絕,會想著不如跟對方一起走,尤其是中老年伴侶的風險更大。身心科醫師說,年紀較輕的人喪偶,心情調適能力較老年人好;年紀大者若不喜社交,又跟孩子不夠親近,喪偶的孤獨感更強烈,若外界沒有積極幫忙,常走不出悲傷,死亡比率更高。長輩喪偶後怕孩子或其他家人擔心,常常報喜不報憂,把自己的悲傷隱藏起來,長久下來會變成「慢性悲傷」。夢多睡不好,常常活在回憶中或心情低落,身體機能與免疫力也會漸漸下降,可能出現高血壓、心臟病或罹患憂鬱症,甚至有自殺意念。一般人以為配偶意外過世帶來的打擊比因慢性疾病過世還大,許多悲傷輔導學家提醒,長期臥病過世,照顧者承受的哀痛也不亞於配偶突然死亡,更要小心「慢性悲傷」。臨床醫師曾收治一名70多歲婦人,照顧中風的先生10多年,自我要求高,是個完美主義者。堅持不請外傭幫忙或送安養院,每天獨自將先生打理得乾淨體面,小孩學業工作也很傑出,頻獲外人稱讚。直到婦人的先生因肺炎感染過世,大家都認為該婦人解脫終於,可以好好享受人生,誇她「要好命了。」殊不知照顧先生是她10多年來的唯一生活目標,先生過世後卻頓失生活重心,認為自己不再被需要,時時哭泣晚上也睡不好,來身心科求診拿安眠藥助眠,但後續追蹤婦人並未回診。一段時間後,婦人女兒也前來求診,娓娓道出「媽媽自殺了」。原來婦人完美主義的個性,悲傷情緒不輕易透露,待人客氣周到,又擔心打擾兒女生活,在兒女家住一住就離開,有時叨念著無聊、生活沒有意義,最後甚至覺得自己活著會造成兒女負擔,乾脆自我了斷。母親過世後,女兒深感自責,也患上憂鬱症。喪偶之痛必須靠時間療癒,但悲傷總有時,悲傷輔導學家說,心理狀況會影響生理狀態,過度悲傷憂鬱會造成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常常眼睛乾澀、心悸、口舌乾苦、頭暈頭痛、肩膀痠痛等狀況。若是發現喪偶的長輩常喊身體不適,怎麼看醫師都不會好,要特別留意可能是「慢性悲傷」導致的病痛。慢性悲傷症狀以下症狀超過半年,恐是慢性悲傷。1失眠焦慮、食欲不振。2個性變得退縮,不愛出門社交。3對所有事都不感興趣。4常常想到與過世的另一半生活點滴。5常發呆,莫名其妙流淚。6身體小毛病不斷,常喊這裡痛那裡痠。7強烈自責或罪惡感。【生命教育系列閱讀】。迎接死亡的生命教育 如何讓孩子學會道別?。人生最後一哩路 選擇「被活著」還是帶著尊嚴離開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