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3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大腦
共找到
2179
筆 文章
-
-
2021-01-22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飲食預防/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國人10大癌症的大腸癌、肝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消化系統就占了大宗,就連10大死因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也與腸胃脫離不了關係。台語說,呷ㄟ落、睏ㄟ去,放ㄟ出就是健康。你健康了嗎?老一輩彼此見面時常說:「吃飽沒?」「吃」是每天的大事,更是人生要事,所謂養生之道,飲食為要。 據估計,每10人當中就有1人有腸胃不適的毛病,此外,每3人中就有1人長期受腸胃疾病所苦。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暨台大醫學院副院長吳明賢表示,廣義的腸胃科而言,泛指消化內科之胃、腸、肝、膽、胰等器官。 沒減肥體重卻掉5% 可能有大問題 腸胃不舒服,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暗藏著大大學問。吳明賢進一步說明,常見的上腹部疼痛,有可能是單純的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但也可能是膽結石,甚至胃癌、肝癌、胰臟癌等惡性腫瘤。 有時甚至吃些腸胃藥也能緩解,他提醒,若合併出現飲食行為(如吞嚥困難、疼痛)或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等警示症狀,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切勿自行診斷(編註:過去6∼12個月,無刻意節食,體重卻減少5%,則是有臨床意義的體重減輕)。 一般而言,就醫後醫師會給予身體檢查,有時會做抽血檢查,確認是否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肝臟疾病,必要時會再針對胃腸或肝膽胰等問題,安排腸胃鏡或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如此就能大致釐清哪個器官出現毛病。 吳明賢表示,消化系統疾病的病因扣除感染如病毒性肝炎、幽門螺旋桿菌外,與飲食最為相關,如有一餐沒一餐、一餐當兩餐吃,喜歡低纖、高脂、高醣飲食,甚至菸、酒、檳榔等,都是極為典型的「病從口入」! 腸道是第2大腦 帕金森氏症與失衡也有關 腸道是人體最強大的免疫器官,人體淋巴有70%以上分布在腸道,除了淋巴球外,腸道內的菌數更高達100兆,相當於人體細胞總數目的10 倍。 吳明賢說:「這些腸道菌不僅與營養、代謝相關,也影響著免疫功能,腸道還有第2個大腦之稱呢!」如今,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腸道菌若沒維持在平衡的狀態,慢性發炎將一觸即發,他以幽門螺旋桿菌和胃潰瘍為例,就是細菌導致疾病最典型的例子。 此外,帕金森氏症、自閉症等也和腸道菌失衡有關,或許你無法理解腸道與大腦的關聯?吳明賢解釋,腸道內的神經會經過「腦腸軸線」(gut-brain axis)與大腦相互聯絡。當腸道菌失衡後,會透過 腸道的迷走神經影響到中樞神經的免疫機轉,腸道菌叢製造的短鏈脂肪酸也會誘發腦部疾病。 他提醒,便秘、腹瀉是腸道菌失衡或飲食失衡的一個基礎表徵!但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腸道症狀都會造成遠端器官傷害,得進一步評估失衡的嚴重度。 從便便看健康 形狀、顏色都是線索 想知道腸子是否健康,每天解便後可別急著沖馬桶,你可以從大便中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況。 吳明賢說,在醫學上將大便的形狀依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分為7類: 第1型: 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 第2型: 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第3型: 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 第4型: 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第5型: 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 第6型: 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第7型: 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一般來說,第1型和第2型表示有「便秘」狀況;第3型和第4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4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至於,第5至第7型則有「腹瀉」的可能。 除了形狀外,顏色也是判斷腸道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正常的大便因為含有膽汁所轉化來的色素,呈現黃色或金黃色。「若糞便呈現其他顏色, 就表示健康出現警訊了。」吳明賢提醒。 飲食6字訣 翻轉3高1低 俗話說,好的腸胃比好的大腦重要。該如何保養?吳明賢認為,就疾病而言,扣除傳染病, 絕大多數的病症如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都與經年累月的生活習慣有關。 飲食就是影響生活習慣最大因素。現代飲食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 吳明賢語重心長地說,飲食最重要 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身體活動所需 的能量及維護細胞的新陳代謝,因此進出得平衡。 但現代人生活形態偏 靜,卻又經常採取「3高1低」飲食法,即高熱量、高脂肪、高醣、低纖維,都大大影響腸胃健康。 他以「腸漏症」為例,長期低纖飲食,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平衡,間接造成腸道受損,食物便會透過受損的腸道壁的上皮黏膜,滲漏到血液、淋巴,引起體內免疫球蛋白G的慢性過敏反應及遠端器官的慢性發炎反應! 另一大問題是飲食失序,進食必須依照生物時鐘,早餐吃得好,晚餐吃得少,現代人卻愛吃早午餐、晚餐又特別豐盛,以至於胃食道逆流、肥胖,處處耳聞。 吳明賢提醒,現代人習慣把藥物(如保健品)當食物吃,而不是把食物當藥物吃,但藥物畢竟還是化學品,人們應該重新學會將食物當藥物吃,而不是想用藥物來取代食物。 藉由透過好的飲食可以保護腸胃道,甚至全身性的健康。 他進一步提出飲食4大原則──高纖、低脂、低醣、熱量則要適當,6種重要的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用心安排,總結而言,「多樣、均衡、節制」的飲食外,也要與工作形態結合,例如勞動者需要較高的熱量、蛋白質,而靜態工作者熱量就要相對的少。 另外,生活要規律,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 菸、酒、檳榔、熬夜都要禁止。 心情好壞可以透過大腦、內分泌和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副交感神經而改變腸胃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學會利用聽音樂、看書、腹式呼吸、冥想、伸展運動、旅遊等,隨時為自己解壓,讓大腦放鬆。 少食、慢食、樂食、感恩食 1.減少每餐食量: 搭配平衡食譜,尤其晚上最好避免吃到飽的場合,以免大量進食增加消化道負擔。 2.餐後不要躺下或趴睡: 臨睡前不要再吃東西。 3.避免多吃脂肪或油膩食品: 胃腸最適合的是溫和食物,太過辛辣、冰、燙的食物最好敬而遠之。 4.少吃不易消化的問題食品: 有人吃糯米會腹脹,有人吃蔥椒會不舒服,吳明賢提醒,請根據自己的經驗法則盡量避免。此外,盛夏時, 食物容易腐敗,不熟的生冷食物若無法確認新鮮度,最好不要食用。 5.多吃新鮮蔬果: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亦可多喝優酪乳,特別是便秘型大腸激躁症或有大腸疾病家族史者更應如此。 6.放鬆心情用餐: 吃慢一點,細嚼慢嚥才能讓食物更易消化。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從「我以為」來的!要讓自己變得更可愛,多些體貼、少點自以為.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熟齡媽媽:我不圖子女養我,只求他們以後過得比我好【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1-21 養生.聰明飲食
吃豬腦補腦、吃魚眼補眼…以形補形食療是真智慧還是以訛傳訛?
● 「以形補形」食療,營養是否到位是關鍵● 核桃護腦、番茄護心、魚眼補眼、薑顧胃● 豬腦補腦、大骨湯助高,比較沒營養邏輯冬天是國人進補旺季,坊間流傳「以形補形」作為養生保健的食療方法,即食物外觀只要長得像某個器官,就對這個器官有益。從現代營養科學觀點來看,哪些是真智慧?哪些是以訛傳訛的謠言?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外觀並非決定食物是否有益健康的要素,「營養是否到位」才是判斷標準。核桃防失智 不可吃過量 最常見以形「可以」補形的食物,首推「核桃」,張斯蘭說,核桃像極了人體大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6營養素,對集中注意力很有幫助;吃對脂肪對大腦運作也相當重要,大腦內有60%的脂肪,核桃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護腦的重要成分,因此核桃是預防失智的聖品。不過,堅果類不可吃過量,以免發胖,張斯蘭建議,可按照衛福部國健署的健康餐盤指引,每天攝取免洗湯匙一匙分量即可。吃魚眼補眼 因含豐富DHA另一個以形可補形的食物是「番茄」,番茄切開後,像多個腔室的心臟,張斯蘭認為,番茄之所以可以保護心臟,其實是因為含有豐富的茄紅素,這個營養素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降低血壓,甚至可以預防攝護腺癌。「吃魚眼補眼」、「吃薑顧胃」,張斯蘭也相當認同,主要是魚眼含有豐富的DHA,是視網膜構造成分之一;薑有薑辣素,可暖胃促進血液循環,但吃太多會刺激胃酸分泌,攝取的分量上要小心。豬腦補腦 小心膽固醇 「豬腦補腦」、「熬大骨湯助高」等食療也很常見,張斯蘭認為,這比較沒有營養邏輯。以豬腦來說,豬腦內有相當高的膽固醇,不可吃過量,以免造成血管塞住;豬大骨的含鈣成分其實不高,一碗250cc的豬骨湯只能喝到5毫克的鈣,「不如喝一杯250cc的牛奶,就能攝取50毫克的鈣質。」除了以形補形的說法,還有「以色補色」之說,例如,黑芝麻含有豐富礦物質鐵和鋅,都跟頭髮黑色素生成相關,是有營養道理可循。防貧血 可吃紅肉、深綠蔬菜至於「喝紅酒可補血」,張斯蘭並不認同,紅酒的酒精成分其實會消耗很多維生素B群,影響血紅素的生成,紅酒主要成分雖是葡萄,但以成人女性建議每天攝取20毫克的鐵質來說,葡萄每一百公克才含0.1毫克的鐵,「水果其實不是鐵質主要來源。」不過,葡萄含有抗氧化的花青素,因此適量飲用紅酒,可預防冠心病。如果想要提升血紅素預防貧血,張斯蘭建議,可以多吃紅肉、豬肝、紅莧菜、深綠色蔬菜等食物。聯合報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1-01-21 該看哪科.兒科
三歲前的重要營養素 2步驟養出最強寶寶
影片重點整理🔎0:59 解析寶寶大腦黃金關鍵期 🔎2:42「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真的嗎? 🔎4:05 3C產品「帶小孩」會影響學習力? 🔎7:02 提升學習力的關鍵營養素 🔎8:12 4方法全面提升學習力俗話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奉勸孩童多讀書、或用手機3C產品帶小孩,有助培養學習力?醫師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建立良好的體適能力,孩童反而會愈動愈聰明;使用手機3C應慎選具學習目的,有助提升親子關係的影音內容。●3歲前是學習關鍵 充足營養+運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主任張璽表示,兒童的大腦如同海綿,0到6歲是吸收力最好、發育最快的階段,3歲前腦部會完成80%的發育,是培養學習力的黃金關鍵時期,透過學習建立全面性的發展,包含大動作、微細動作、社交及語言功能。張璽形容,鞏固學習力就像在蓋房子,從打地基開始補充足夠的營養素,攝取海鮮、魚類、肉類、蔬菜和乳製品等,補充DHA、葉黃素、神經鞘磷脂、肝素、牛磺酸等營養素,協助大腦神經連結的建立。穩固地基的同時,以後天環境的刺激,建立房屋骨架,張璽表示,不少家長擔心孩童輸在起跑點,鼓勵多讀書,「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俗語深植人心,卻是個迷思,建議父母多陪孩童運動,反而能建立更多刺激。●運動助記憶強化 愈動愈聰明 諸多研究報告顯示,運動可刺激大腦神經樹突增長,從根本強化大腦功能,兒時的體適能力表現愈好,長大後的認知能力及社交情緒能力也會愈好,以打球為例,打球的人必須眼明手快、高度專注、決策迅速,還要分析對手,絕對可以愈動愈聰明。此外,適當的運動有助肌肉放鬆,肌肉不僅是功能器官,也是內分泌器官,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釋放化學物質,穩定睡眠,幫助夜晚記憶力的重整,強化記憶。●手機3C慎選內容 首重互動培養親子關係不過,不少父母為了讓孩童保持安靜,以手機3C帶小孩,張璽表示,孩童長期暴露於手機3C豐富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不利於專注力的養成,往後一旦周遭出現吸引人的聲光影像,注意力會馬上被轉移,從書本上移開,礙於3C螢幕的藍光可能傷眼,2歲前也不適宜讓兒童接觸。反之,3C影像的選擇,若能朝向具有高互動性、有學習目的,益於親子關係建立的內容,例如,互動式電子書,家長能與孩童「共讀」,教導辨識顏色、聆聽與感受聽故事的音調起伏、動動身體等,培養親子間的良好互動,也能透過刺激兒童的五官,包含視覺、聽覺、互動、眼神接觸等,建立大腦神經連結。「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張璽說,學習慢並非不好,有些兒童搭高鐵、有些搭自強號,如最終能抵達終點、趕上進度,家長毋須過於擔心。更多訊息加入LINE@搜尋《友愛寶貝大無畏》張璽小檔案現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部主任兼專任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主治專長:一般兒科兒童預防保健新生兒照護小兒神經疾病一般兒科醫學小兒神經醫學學經歷:日本鹿兒島大學醫學士日本京都大學醫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iPS幹細胞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日本京都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日本三菱京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
2021-01-21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張媽媽原本是家庭主婦,專心在家裡照顧家人的生活起居,無奈經濟不景氣影響了張家的生計,她於是重回職場工作。家庭、工作蠟燭兩頭燒的日子過了不久,她開始覺得胸口悶悶痛痛的,呼吸時常感覺吸不到空氣,於是到醫院求診,經診斷為「二尖瓣脫垂」。醫師判斷這些不舒服的症狀是壓力太大所致,建議她學習好好釋放壓力、處理負面的情緒,同時施予適當藥物治療後,症狀才逐漸獲得改善。二尖瓣脫垂是先天疾病 女性發生率是男性2倍 根據統計,在台灣,二尖瓣脫垂的盛行率是2~7%,而女性的普遍率竟高達10%,其中常好發的族群為20~30歲的年輕女性及媽媽,是男性的2倍,至於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別,目前醫界尚未有定論。心臟內科醫師張書軒表示, 造成二尖瓣脫垂的原因與患者本身的心臟結構有關,是先天性的疾病,也因此沒有預防的方法。 不過,也不需要必太過憂慮。張書軒指出,9成5以上的患者終其一生維持在輕微的二尖瓣脫垂,會有些症狀上的不適,但並不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只需要每 3年回診追蹤一次,而比較嚴重一點的患者會伴隨血液逆流的狀況,則大約1~2年回診一次。 此外,脫垂及逆流情形嚴重的患者,則有心臟擴大、衰竭的危機,甚至會合併其他疾病,譬如結締組織疾病、多囊症、肌肉異常疾病、甲狀腺病或心房中膈缺損等,此時就需要動手術,開刀修補脫垂的瓣膜。 胸痛、胸悶、呼吸不順暢是常見症狀 易合併自律神經失調 張書軒說明,二尖瓣脫垂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胸悶、感覺 呼吸不順暢、稍微運動就容易喘,有些人還有心律不整、心悸甚至失眠的情形產生,也會合併自律神經失調的身心症狀,例如會使人變得容易緊張、焦慮,甚至有突如其來的害怕,心臟跳動不舒服,睡不著,個性神經質、敏感的病患,在壓力大、熬夜、飲用刺激性飲料、生理期或過度疲勞時,尤其容易突然發作。 為什麼心臟結構異常會導致身心症狀?醫界目前尚未找到兩者的關聯,不過從文獻上發現,大多數患有二尖瓣脫垂的病人合併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例如胸痛伴隨呼吸不順或失眠才求醫而被發現。 治療二尖瓣脫垂藥物為主 視個別狀況對症下藥 二尖瓣脫垂不嚴重的患者,醫師會針對其身心狀況給予治療或生活型態改變的建議。張書軒提及,治療的藥物通常有兩類,一為使用抑制心悸症狀的乙型阻斷器,主要機制為作用於心臟的乙型交感神經之接受體,減少因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心悸、心律不整的症狀,由於此類藥品會誘發心臟衰弱及支氣管攣縮氣喘,所以患者有心臟衰弱或氣喘的病人應避免使用;另一類是低劑量的抗焦慮藥物,端視患者出現的身心狀況為何而開藥。 調整生活型態可改善 多吃情緒食物幫大忙 二尖瓣脫垂患者也可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減輕症狀,張書軒分享,均衡的飲食營養充足是維持大腦及神經功能正常的基本條件;另外,也可多吃維持情緒的食物: ●早餐:雜糧麵包、五穀饅頭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壓力大時,人體的維生素B群消耗量會增加,增加疲累感,因此適當補充能保持精力,或喝杯含鈣的牛奶能安撫興奮的神經。 ●午、晚餐:菜色愈多樣愈好,抗氧化的甜椒、蘆筍、南瓜能身體增加對抗自由基的能力。深綠色蔬菜,如綠花椰菜則是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也是不錯的選擇。 餐後水果不妨選擇含色胺酸的香蕉,能增加大腦血清素,安定情緒。芒果、番茄、芭樂、柑橘、奇異果等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C、E,也有對抗壓力的效用。 ●下午茶點心:各類堅果如杏仁、南瓜子都含有大量色胺酸,並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茶、油炸食 物,因為會刺激交感神經,加重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此外,適度的運動可以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提升副交感神經的反應性,而且運動促進身體代謝功能,也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讓身心舒暢。因此,不論散步、健走、騎單車、打球、游泳或是跳舞,只要是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就盡量持續去做;至於運動的頻率跟長度,可以依據「333」原則,每星期至少運動3天,每天至少 做30分鐘、運動時心跳達到130下。 張書軒補充,腦內啡有「快樂嗎啡」之稱,讓人產生幸福及愉悅感,血清素掌管「滿意」,含量不足,人們 會情緒低落。許多抗憂鬱藥物都是增加血清素含量,幫助憂鬱症提升快樂感。 另外,適當紓壓、保持樂觀心情 當壓力鋪天蓋地湧來,一定要找出自己最能釋 放壓力的情緒出口,不論靜坐、聽音樂、閱讀、 找人「倒垃圾」、接近大自然、泡澡等,都是不錯的方法。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編輯部 責任編輯/Mei
-
2021-01-17 失智.名人專家
鍾孟修/3技巧+3密碼 助長輩開心動起來
運動好處多,能幫助肌肉生長、預防癌症、減緩大腦退化,還能使心情愉悅,重點是成本很低,可說是促進身心健康的最佳良藥。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創辦人、職能治療師鍾孟修提醒,要達到好的運動效益,必須夠喘且夠痠才行。把握每周531原則鍾孟修對長輩的運動建議是「531」:一周運動5天,每一次運動30分鐘。此外,每周也要做2次肌力運動,每次執行約30分鐘。但要建立起運動習慣,很多人不是說做就能做得到,更何況是長期不習慣運動的長輩。如何讓長輩開心且自主地做運動呢?鍾孟修說,只要適當靠著三大元素——「人」、「環境」、「活動」,就有機會提升長輩投入運動的動機,愈動愈快樂。找回以前愛的運動鍾孟修解釋,「人」的元素指的是找到長輩過去喜歡從事的運動,並配合適當的稱讚或獎勵,才有較大的動機去執行。這對失智症長輩也具懷舊治療的作用。但長輩隨年齡增長,適合運動的強度也不同。鍾孟修舉例,若長輩以前愛打籃球,現在則可鼓勵學打桌球或羽球,強度較低,也可增加新鮮感。公園運動優於客廳「環境」的元素則是指適合運動的場所,例如公園優於客廳,客廳優於臥室。鍾孟修解釋,公園能曬到陽光,可以增加神經生長素分泌並改善情緒;若戶外天氣不好,比起用來休息的臥室,在客廳運動更佳。而「環境」的元素也包含家屬或照顧者的參與。鍾孟修說,有些家屬或照顧者規定長輩運動,卻只在旁邊「動嘴」沒跟著動起來,建議陪伴長輩一起運動。兼顧有氧肌力伸展至於「活動」的元素則是指有氧、肌力、平衡、伸展等運動都要做,盡可能不偏廢。鍾孟修說,許多長輩只做伸展運動,但這運動量很有限。若能加入有氧、上下肢肌力和平衡運動,並漸進性增加運動強度,不只運動選項多元,不會無聊,也較無挫折感,還有助提升長輩的生活功能,預防跌倒及肌少症,優點多多。邊唱邊動訓練大腦不少家屬煩惱,若長輩行動不便,例如因中風而身體偏癱,是否就得放棄運動?鍾孟修可不這麼認為。他建議用「邊動邊說」的技巧做大腦體操(Cognicise),例如用手指比出一連串數字,同時配合嘴巴數數,可喊一樣或不一樣的數字,帶領運動的人可靈活變化規則,不僅有趣也能刺激大腦,「長輩慢半拍沒關係,願意動就不錯。」大腦體操適合團體運動,且有很多種訓練方式,一邊運動一邊唱歌也算是一種,因為大腦必須回想歌詞。「若不善唱歌,一邊運動一邊聊天也行。」如果長輩抗拒運動怎麼辦?鍾孟修建議,技巧性地問出長輩拒絕運動的原因,有時換個環境或搭配口頭鼓勵,還是有幫助的。他提醒,運動時要適時補充水分,長輩少了口乾舌燥,運動配合度也會跟著提升。更多照護技巧請至udn x WaCare:https://bit.ly/39cC5qW
-
2021-01-16 科別.心臟血管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根據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inization)之資料指出,腦中風在全球死因排第二位,也是致殘的主因,每人一生中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發生中風,而2020年預期有1450萬人罹患腦中風,其中550萬位患者將致死;整體數據而言,全球有8千萬人曾罹患腦中風倖存下來。腦中風是高死亡率、致殘率 缺血性是最常見類型世界中風組織表示,腦中風是高死亡率與致殘率的疾病,但幾乎所有的腦中風是可以避免的。由於腦中風常留下許多後遺症,而成為台灣國人慢性殘障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將造成終身殘廢,三分之一中度殘廢,生活部分需仰賴他人照顧,剩餘三分之一則為輕度功能障礙,即使可以回歸社會和自我生活照顧,身體動作已大不如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李宗海醫師表示,腦血管疾病,俗稱腦中風,是指腦內某區的血管突發性地發生破裂或阻塞,使得腦內受壓迫、腦細胞因缺血而死亡損傷,而缺血性腦中風是最常見的中風類型,如腦血栓、腦栓塞、暫時性腦缺血,占70至80%。父系罹患中風風險高 後天危險因子可改變台灣在1982年前腦中風高居十大死因首位,但在2016以後位居第四,顯見台灣群體對腦中風病識的提升,但李宗海指出,55歲以上患者,每增加10年,與健康人士相較,中風的發病風險將會提升50%;先前曾中風,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提高2至3倍,再次復發的機率更是正常人的9倍;而家族史中如父系罹患中風,風險是2.4倍,母系罹患則是1.4倍。年齡、性別、種族、腦中風病史與家族史中有腦血管及心血管疾病病史,都是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但抽菸、飲食、生活習慣、肥胖、酒精及藥物濫用、三高、高尿酸、糖尿病、心律不整、頸動脈病變都是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腦部不同部位 急性腦中風常見症狀‧右大腦中風:忽略患側肢體、左側肢體無力或麻痺、左側視野障礙、眼球偏向右邊‧左大腦中風:失語症、右側肢體無力或麻痺、右側視野障礙、眼球偏向左邊‧腦幹或小腦中風:意識障礙、步態不穩、暈眩頭昏、複視、眼球震顫、吞嚥困難、口齒不清 大腦腦中風治療黃金期約為8小時 小腦、腦幹為24小時李宗海提及,大腦腦中風治療黃金期約為8小時,小腦、腦幹為24小時,儘速就醫請專業醫師提供評估與治療方式是關鍵,不同部位的中風,在治療時間窗與方式可能都不盡相同。急性中風的處理方式,在3小時內經醫師評估後投放靜脈血栓溶解劑、3至6小時則是使用動脈血栓溶解劑或機械性溶栓治療(衛生署未核准),超過6小時則以抗血小板劑、抗凝血劑或肝素進行治療;李宗海補充,過往多以時間來評估處置方式,但靜脈血栓溶劑臨床有腦出血風險。 延伸閱讀: 腦中風瞬間致殘! 急救應把握黃金180分鐘,「1機警動作」人人都會 抗凝血劑忘記吃最忌自行補吃! 蛋黃、菠菜、豆類都可能影響藥效,出現這些異常症狀快就醫
-
2021-01-14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接下來介紹的是,受到遊走症狀困擾的家庭,為減輕遊走症狀所嘗試的照護方式。對家屬而言,遊走是失智症照護最困難的症狀之一。由於周遭環境與病人性格等諸多因素影響,從沒出現一個方法,敢說絕對能減輕症狀,想想還真令人遺憾。 因此,製作小組採訪了許多醫療與照護專家,試著將實用的照顧原則歸納成以下六項要點。由於症狀各自不同,不敢說一定能減輕症狀,但值得參考,請您抱著觸類旁通的心情繼續閱讀吧。▎重點一:調整日夜節律、善用長照保險服務 半夜遊走是最令照護家屬苦惱的問題之一。 對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人來說,由於掌握自己身在何處的定向能力減弱,一旦身處昏暗環境,無法看到周圍景物,很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歸途。為了阻止夜間外出,照顧者常常夜不成眠,搞到疲累不堪。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是好?熊本大學的池田學教授,是研究遊走等失智症行為與精神症狀首屈一指的學者,他認為應該重視晝夜顛倒的現象。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重建晝夜節律。如果是白天,身處熟悉的環境,多半能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但在光線昏暗的夜裡,有時連健康的人都有困難。然而,即便是白天,失智患者認不出路,發生走失仍比比皆是,因此,我也會針對白天的種種狀況,試著列舉對策。」為了建立正常晝夜節律的家庭環境,可以嘗試下列方法:.上午出去曬曬太陽。.睡覺的時候,適度調整室溫及亮度。.白天小睡,以不超過二十分鐘為度。.適度運動。 此外,池田教授建議善用照護服務的短期留院(short stay),所謂短期留院,就是預先和養護機構講定,入住個一星期。 「由專業照護人員完全照顧,將白天睡眠時間減到最低,並適度消耗體力,夜裡自然容易入眠。以重建晝夜節律作為短期留院目標,同時讓家屬和個案管理師,向負責照顧的醫師等團隊人員,學習調整日夜節律的正確知識及照顧技巧。」 當然也有人經過短期留院,白天照樣睡覺、半夜起來踱方步,回家後當然一點兒改變也沒有。 家屬尋找照護機構協助時,一定要清楚告訴照顧團隊,這次短期留院的目的是為了調整長者的日夜作息,拜託照護機構著力於調整作息。 池田教授認為,「應該倡導使用治療導向的照護服務。讓患者待在安全的機構,為了通盤了解患者的症狀,改由專業人員提供照護。雖然,提供照護的家屬,由於充分了解被照顧者的生活型態與喜好,多半能發展出不錯的對應模式。不過,當家屬遇到無法搞定的狀況,卻不願找專業照顧者幫忙,還是叫人遺憾。」 善用長照保險提供的服務,也可以用來處理棘手的「黃昏症候群」。當夕陽西下,天還沒完全暗下來的時候,常有病人丟下一句「不回家準備晚餐不行」或是「該去上班了」,便頭也不回離開家門,因而走失。 遇到這種狀況,可以善用日間照護中心的延長服務,或是小規模多功能的居家養護服務。 一般的日間照護中心,會讓使用者在下午五點以前回到家,也就是下午三、四點左右離開照護中心。因此黃昏症候群好發時間,正好落在家屬接手照顧的時候。如果申請延長服務,讓長者在日間中心留到晚上七點左右,換言之,最混亂的時段,將由專業照護者守護。 近來,以照護事業所為根據地的小規模多功能的居家養護服務,既提供居家照顧,也提供住宿,由於照顧模式極有彈性頗受好評,各地陸續增加當中。這類服務機構,能夠針對個案狀況,彈性變更照護使用時數,也較能因應黃昏症候群。 想要利用這些照護服務,可以事先預約,也可以到住家附近的事業所諮詢,要是患者和個案管理師關係緊密,直接請他安排即可。▎重點二:房間和廁所加標示,夜間照明充足 當遊走症狀加劇,不只是外頭,連在家裡也會找不到路。年紀漸長,半夜上廁所次數增加,常搞得昏頭轉向,甚至無法成眠,最後變成日夜顛倒。照顧者不跟著起床不放心,不少人搞到精疲力竭,白天就跟著睡覺。 為了防止演變成這種狀況,房間和廁所門口可以貼上醒目、容易辨識的標示,減少在家中遊走的可能。用黑色麥克筆在A4大小的白紙上,寫下「廁所」等場所標示,再以膠帶黏貼門上,就算是大功告成。當然,用假花裝飾,或以其他視覺記號加以提醒,也能達到類似功效。 池田教授表示,「失智症患者因為時間和空間的辨識能力發生障礙,有時會無法理解一般的標示,在原地來回踱步,稍不留神,就會走失。不論是搞不清空間位置,還是大腦辨識能力下降,如果能適當加以提醒輔助,許多場合便不會出問題。」 因此,夜裡走廊和廁所的燈不能關,光線明亮比較容易辨識方位。就連一般人在明亮的環境裡行走,也比較不會跌倒。▎重點三:留心疼痛、想上廁所等不快的生理狀況,以及炎熱或寒冷的環境 由於失智者可能因為疼痛、搔癢等感覺引發遊走,故留心其身體狀況,並尋求改善也很重要。 愛知縣名古屋市的上飯田第一綜合醫院老人精神科主任鵜飼克行,在其合著的BPSD(失智症行為與精神症狀)初期因應策略專書提到,「當身體發癢、疼痛時,普通人也會變得焦躁不安。特別是失智症患者,有時無法溝通,如此一來,便會以行動的方式,也就是遊走症狀表現不安。」 肚子餓、想上廁所,或是有其他生理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況,會引發遊走。再者,不舒適的環境同樣有可能,故須多加留意,像是房間會不會忽冷忽熱?會不會太嘈雜? 光線太刺眼? 或是有不好的氣味?當環境引發嗅覺、聽覺等五感上不快的感受,也可能誘發遊走。 遇到這種情形,必須仔細觀察當事人的表情與姿態,考慮可能發生的狀況。究竟是牙痛、長疹子,還是身體搔癢,狀況能越早搞清楚越好。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環境,身為最了解當事者的家屬能替長輩好好想想,將產生極大助益。 鵜飼先生的總結是,「當本人不瞭解周遭環境,一定會為了達成什麼目的而有所行動,必須預見其目的。身體狀況加上周遭環境的影響,會讓本人感到不安,進而發生遊走症狀。有時,就為了尋找同住的妻子為何不在家而走失。如何體察當事者內在意向,儘管困難,卻很重要。」▎重點四:花時間對話,試著了解其目的與理由 出聲叫喚像在遊走的當事者,並試著和他聊聊,去理解他真正的想法,就能找到解決方法。提出這種做法的是失智症照護研究訓練仙台中心的研究團隊,他們是個透過大學建教合作,著重於開發高齡失智患者實用照護方式的團隊。 以研究訓練部門主任阿部哲也為首的研究團隊,針對一千四百多家照護事業所進行問卷調查,歸納分析所有成功因應遊走症狀的案例,在二○一四年發行了實務因應方法的解說集,其主要讀者是缺乏失智症照護經驗,以及剛開始從事照護工作的人。 阿部先生談到書的宗旨,「蒐集專業照護人員在第一線施行有效的做法,成為一本照護知識的集結。符合當事人個性的照護固然重要,如果將實際對應方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照顧家屬看了,一定會產生觸類旁通的效果。」 解說集強調「對話」的方法與重要性,在當事人狀況許可,且不搞砸心情的前提下,提出類似「怎麼會這麼做」的詢問,試著找出行為背後的目的與理由,將有助於理解遊走發生的原因。 能確實防止遊走的對話,絕不是塘塞些藉口,必須找出遊走的根源,才能設定處置目標。例如,當詢問「為什麼想回去」,當事者若回答「這裡不是我家,我要回去」的時候,千萬不能劈頭加以阻止,而是鄭重探詢他的理由,運用身體語言等方式,顯示自己關心他的想法,試圖展開對話。持續以平和的態度對話,也能讓處於激動狀態的當事人漸漸接收到,自己正在家裡的訊息。 還有個重要技巧,就是適度使用感謝與讚賞的話語,像是「一直都很感謝你」「爸爸您能待在這裡,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等。讓當事人感到自己在這個地方是被需要的,也可以減少他們的遊走行為。 秋田谷一先生是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現任青森縣失智症照護督導,有超過十五年的第一線照護經驗,他認為「思索遊走行為這類問題,絕不能無視當事者的情緒。為什麼想到外頭,為什麼轉來轉去踱方步,一定要順著當事人的心情和理由去應對,才能讓他定下心來,自然而然減少遊走行為。因此,順著當事人心理去思考問題是很重要的。」接下來的對話技巧,很多場合都適用:.說明目前狀況,並預告即將發生的事情。.和當事人對話的時候,講話速度要不疾不徐。.不要站在正對面,擺出一副阻擋去路的對決姿態,可以站斜前方,不要讓對方有壓迫感。 秋田谷先生指出,「失智症患者的記憶殘缺不全,才會對所處環境感到不安,不斷以溫和的語氣與之交談,讓患者安心,時時都有待在自家的心情。」▎重點五:營造熟悉的環境和能定下心的場所 接著再介紹一項失智症照護研究訓練仙台中心的團隊推廣的理念,強調「熟悉的環境」和「能定下心的場所」的重要性。 失智症患者一旦遇到生病住院,或搬家改變環境,由於內心突然失去安定的感覺,往往會加重遊走症狀。這是對時間和環境的辨識能力下降,無法確定自己身在何處所致;一旦對環境失去熟悉感,就容易引起遊走。換言說,要是能待在熟悉的環境和能定得下心的場所,就能減少遊走的發生。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保坂昌之先生,是北海道社團福祉法人「安友會」所屬的老人特別養護之家主任,他表示,「失智患者不容易適應創新設計的生活用品。因此,詳細觀察當事者,再根據他的生活型態與日常行為,營造一個能讓他安心的空間,是很重要的。」接下來列舉實際做法:.平常使用的家具與日用品,不要隨意變更擺設。.喜愛觀葉植物的人,可以將室內布置成適合種植盆栽的環境。.沙發擺定後,在視線所及處懸掛闔家照,營造安定的氣氛。 該怎麼改造目前住家的環境,使之散發出熟稔的氣氛,營造成能定下心的場所?研究團隊把防止遊走和其他症狀的照護技巧,寫在名為「續篇:開始照顧失智患者(遊走、暴力與激動,想回老家)」的解說集裡,並公布在網路上。雖然是為了讓機構的照護人員建立正確觀念而寫,但通篇讀來幾乎沒有專門術語,且解說文字簡明易懂,自行在家照顧的家屬也容易理解。▎重點六:協助吃飯、換衣服與上廁所等日常起居,有助於情緒穩定 當失智者聚焦在日常生活困擾他的事情時,協助他解決困擾,同樣能減少遊走的發生。 這是神奈川縣三浦市的老人護理養護之家「油菜花苑」的松浦美知代護理長的臨床觀察小結。老人護理養護之家的設置,是為了幫助病人返家,因而提供了大量的復健醫療與照護服務;而「油菜花苑」是全國專門提供失智症照護的機構之一。二○一四年,能夠離開機構,重新回家生活的「在宅復歸率」,高達八五%。受病人遊走等行為與精神症狀所苦的家屬,因而對「油菜花苑」趨之若鶩。 松浦女士認為,「遊走行為有時是因生活不便而生。舉例來說,失智患者想一個人去廁所,因為找不著迷了路。反正,為了任何不做不行的事情動了起來,就有可能走失。如果照顧者只會罵人,讓當事人有被逼到走投無路的不好感覺,那發生遊走,也就不足為奇。」 因此,最具體的照護,就是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進食」、「換衣服」和「上廁所」等行為發生困難時,即時給予支援,當事者得到幫助,情緒隨之安定,出現遊走症狀的機會,便大大減少。例如:.吃飯:可以嘗試在沒開動前,將餐具放置在視線內;吃到一半要是停住了,就把一些配菜放到主食上頭,促進食欲。.換衣服:搞不清楚穿脫順序時,可以先解開一個扣子,讓他跟著做,或是把脫下來的上衣拿到本人看不見的地方擺著,免得穿脫時弄得一團亂。.上廁所:找不到廁所發生失禁的人,會起身在走廊上走來走去,或將手擺在褲子前方擋著,若看到這些徵兆,可以試著引導當事人到廁所。 但是,只是傾聽,卻不去思索當事者的理由和遊走的連結原因,無法直接減少遊走的發生,一定要找出對策才有效。松浦女士接下來說了一段話,像是回答旁人的疑問。 「其實,我們單位的工作人員,過去曾主動糾集,一起在機構裡散步。這類自發性活動有不少好處,我們也因而改變提供當事者生活支援照顧的方式,想不到吵著要衝出大門到外頭去的人,真的減少很多。照顧者並非代替當事人打理進食、換衣服和上廁所等日常生活步驟,而是視當事人的能力予以協助。善用環境的改變,促使當事人發揮本身的能力。」 松浦女士再次強調,不要從照顧者的觀點,一昧地制止造成困擾的行為,必須從失智者的角度,思索其日常生活需要哪些協助。 「會不會是想上廁所?還是要換衣服?或是肚子餓了想找東西吃?我認為這些生活上的困難,都可能以遊走這樣的外顯行為表現出來。要是家屬什麼都不讓他做,也不給予協助,只是限制行動,我覺得將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是惡性循環的開始。」 遊走等行為與精神症狀,是許多原因交互影響的結果。如果能從生活中需要協助的行為著手,通常能收到極為正向的結果。 當內心出現「藥物治療沒效了嗎?」的疑問時,不妨以上述六個要點,作為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現有藥物針對失智症引發遊走等具體症狀,至今仍無法證明有確切療效。 熊本大學的池田教授認為,「逼不得已而處方安眠藥等藥物,引起步態不穩等副作用,反而承擔了更多風險。」 關於藥物使用,基本原則就是儘可能不用。不過,藥物治療亦非毫無可取。目前臨床第一線就用了不少抗精神病藥等藥物,部份失智症患者的特定症狀,也確實獲得改善。 不過,用藥後狀況反而更加惡化的個案確實存在,必須高度留意。為此,日本在二○一三年制定藥物使用指引,呼籲相關醫師謹慎使用。因此,一旦考慮藥物治療,最好能由專治失智症的專科醫師確診,適度掌握疾病與症狀成因,再慎重考慮投藥。 還有兩個未定論的觀念,在此一併提出。 首先,遊走症狀不會持續發生。雖不會完全消失,高峰期大約半年至一年。隨著失智症病程發展,接著會出現對事物的興趣降低,趴趴走的衝動也會跟著下降,原先擔心的照護問題就不存在了。 另一個提醒是,一開始就要考慮有沒有可能出現遊走症狀。近來,失智症早期就醫的患者漸漸增加,建議預先請教醫師,未來可能出現哪些症狀。在還沒發生最令人苦惱的夜間遊走前,就和個案管理師談談可以採取哪些對策。大家一起預先設想,照護患者時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安心感也將油然而生。 再次強調,至今仍沒有任何對策,可以讓遊走症狀不再發生,但也不須過度絕望而直接放棄。雖然針對失智症的核心,也就是腦細胞發生退化引起記憶障礙等症狀,尚未發現根本治療的方法,但是遊走等行為與精神症狀,仍能針對個別狀況找到不錯的因應方式,換言之,是可以治療的。 雖未獲得嚴謹的臨床研究證實療效,確實有些被歸類為非藥物治療的方法是有效的。只不過,目前多在醫療院所和養護機構實施,並未推廣至居家照護,故無法在此詳述。 例如,一種稱為腦鍛練的電玩遊戲,針對認知功能中的記憶力進行操練,可視為某種形式的認知復健;又如透過美術及音樂活化腦部的藝術治療,這些非藥物療法都能豐富患者本人的生活,值得一試。 因為照護病人感到苦惱的家屬,不妨多方嘗試可行的策略。除了在家獨自努力,也可以諮詢醫院及長照機構的專業人員,必要時,積極活用長照服務的短期留院。如此一來,不但家屬負擔減輕,對失智患者本人,也將產生正面的影響。
-
2021-01-14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照護應進階訓練 實作認證
專家談失智照護國人聞失智色變,照顧失智者常為家人帶來挫折與痛苦,進而虧欠內疚。國際失智症照顧專家指出說,不論家屬還是專業照顧者,若沒有獲得足夠的失智照護教育,猶如醫師在手術中缺乏工具。衛福部長照司與國健署表示,將加強失智照顧者教育訓練,並考慮合作推出課程。每位失智者 需求不一樣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失智症預防及照護因應策略」專家會議,邀請加拿大認知悠能(DementiAbility)諮商公司創辦人、麥克馬斯特大學老齡化及心理健康前教授Gail M. Elliot,與衛福部長照司、國健署、立法委員吳玉琴及第一線工作者交流台灣失智症照顧經驗。Elliot指出,全球失智老人照護每年花費八千一百八十億美元,用於家屬與社會照顧占比達八成五,顯示失智照顧成本遠高於醫療。她將蒙特梭利模式導入失智照護,她認為,每一位失智患者在食衣住行生活起居上的各種能力和需求都不一樣,失智症照顧須依據跨領域的研究基礎、瞭解大腦與行為的關係,建立專屬於個人化的照護方法,而政府在擬定延緩失智照護政策時,扮演重要角色。知識須整合 教給第一線衛福部在全台設立七十三處失智共照中心,作為民眾諮詢疾病與轉介資源平台,並輔導轄區內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新北市亞東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負責人甄瑞興指出,許多據點雖申請到經費,卻不知如何運作。他認為,台灣並非缺乏好的照護模式,但知識必須整合,並系統地教給第一線照顧人員。課程要實作 機構不拒收台灣第一線照顧人員接受的訓練屬「初階」,並未針對失智症有專屬的認證,甄瑞興提議政府參考加拿大、香港做法,給予失智照護人員進階訓練,並納入認證。社會對失智照護的認知度越普遍,未來不會再出現機構拒收有精神症狀的失智症患者。國健署與長照司都提出正在規畫教育訓練課程,表示可考慮納入蒙特梭利認知悠能的觀念。曾任老盟秘書長的立委吳玉琴指出,目前失智照顧課程光有理論、缺乏實作演練,「衛福部務必須訓練人、訓練種子師資,否則家屬不敢送,機構也不敢收」。吳玉琴建議,衛福部長照司應與醫事司溝通,強化醫師對失智症的辨識,國健署應推動失智友善認證,邀請企業響應,並加強對家屬的支持。推友善社區 減詐騙風險衛福部長照司簡任技正吳希文表示,明年起將要求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為專業工作者開設課程,包括失智照顧的理論與情境演練。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說,國健署今年起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參與試辦的北市中正區銀行開設課程提升行員知能,減少失智者遭詐騙的風險。
-
2021-0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68歲阿嬤戰勝失智,環遊世界!不想老了認知衰退,請改掉11個習慣
克莉絲汀有自殺傾向。好多年前,她絕望地看著她的母親逐漸失智,連家人都不認得,更不用說自理生活,最後不得不進入養老院。克莉絲汀與她母親備受煎熬,她母親在62歲那年罹患阿茲海默症,被病折磨了18年,最後受苦的只有克莉絲汀。因為她的母親已經沒有知覺了。克莉絲汀65歲時,發覺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她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迷路,甚至在熟悉的路線上也記不得匝道的位置;她沒辦法分析數據,也不能及時整理和準備報告,但這些事又對她的工作十分重要;由於無法記住數字,她連短短的四位數都得寫下,更不用說電話號碼了;她讀過的東西記不住,每一頁讀到最後一句,又得回頭重讀這一頁。克莉絲汀不情願地準備辭職。她的錯誤變得越來越頻繁,還叫錯寵物的名字,連自己家裡的電燈開關都要找,即使她已經住好幾年了。 克莉絲汀跟許多人一樣,想要忽視這些症狀,但這些症狀卻越來越糟。2年來她的認知退化不斷惡化,她諮詢了醫生,醫生告訴她,她正步上她母親的後塵,而且醫生對克莉絲汀的狀況也束手無策,他在病歷上寫下了「記憶問題」,因此克莉絲汀無法獲得長期護理保險。她接受了視網膜掃描,結果顯示出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乙型類澱粉蛋白。克莉絲汀的腦海裡浮現了她母親的慘狀,又想到了她的失智症會持續惡化,因此無法獲得長期護理保險,也沒有有效療法,所以她決定自殺。她打電話給自己最好的朋友芭芭拉說:「我親眼見過母親逐漸喪失心智的過程,我絕對不會讓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聽了克莉絲汀這番話,芭芭拉嚇壞了。但是芭芭拉有了個想法,她告訴克莉絲汀:先不要輕生,她聽說有新的研究,克莉絲汀可以前往數千里之外、位於舊金山北部的巴克老化研究協會求助。於是在2012年,我見到了克莉絲汀。3個月後某個週六,克莉絲汀從家裡打電話給我,說她簡直不敢相信她的心智狀態會改善。她再度展開全職工作,開車也不再迷路,且能毫不費力記住電話號碼,感覺比過去好多了。我掛掉電話時,想起了幾十年來的研究、與實驗室同僚在白板上討論的時光,以及相關理論和治療方法裡每個細節的自我檢討⋯⋯這一切都沒有白費!這些研究指出了正確的研究方向。克莉絲汀現年73歲,已經接受ReCODE治療(編按:作者戴爾・布萊迪森醫生所設計的治療失智症的療程)5年,依舊全職工作,環遊世界,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此外,由於各種原因,她曾經中止了這個療法,雖然只是短暫停止了4次:一個輕微的病毒疾病、一些藥用完了、出門旅行等等,而每次只要中止這個療法,她的認知能力就開始下降。但只要恢復使用ReCODE療法,她的認知就又恢復了正常。個人生活史/生活方式的種種因素在實驗室中,我們會檢測基因排列與生物化學因素,來尋找造成認知衰退的重要關鍵;同樣的,透過了解病患的個人生活史,我們也能夠找到導致認知衰退的重要線索。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你過去或現在是否曾遇到下列幾種狀況:• 曾有腦部創傷(曾被打昏、出車禍或從事需要劇烈肢體接觸的運動)。• 曾接受全身麻醉(如果有,幾次)。全身麻醉將麻醉劑的毒性與不好的氧化作用結合起來,會對大腦機能造成負面影響。• 是否曾經補過牙?這可能會讓你接觸到無機汞。• 是否食用汞含量高的魚類?這可能使你接觸到無機汞。• 使用特定的藥物,尤其是影響腦部的,例如煩寧(valium)等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抗憂鬱劑、血壓藥物、史達汀、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或者抗組織胺。• 使用過街邊販售的毒品、非法藥物。• 喝酒(如果有,喝多少)。• 抽菸。• 口腔衛生。如果沒有做好口腔衛生保健,很可能會引發發炎的症狀。• 體內是否有醫療填充物(例如:人工髖關節或乳房植體)。• 患有肝臟、肺部或心臟等器官的疾病• 打呼。這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證據。 • 食用熱榨油(例如:棕櫚油)。這些熱榨油在熱榨的過程中,會流失一些維生素E含量,所以可能導致腦部的損傷。• 攝取反式脂肪、簡單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這兩者會造成許多影響,例如血管損害及胰島素抗性。• 有慢性鼻竇炎的困擾。鼻竇炎的發生可能表示曾經接觸過黴菌及其相關的黴菌毒素。• 有胃腸問題,例如脹氣及經常性的腹瀉。這可能是罹患腸漏症的前兆。• 住家、車子或工作環境裡有黴菌。大多數人不知道黴菌也是造成認知衰退的風險因子之一。• 食用加工產品或非有機的食品。上述的食品通常會提高胰島素抗性,並容易接觸到毒素。• 曾被蝨蟲叮咬過。蝨蟲攜帶70種以上的病原體,例如萊姆病的病原體伯疏氏螺旋體,這種病原體所導致的慢性發炎也可能會導致認知衰退。• 為了治療胃食道逆流而攝取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用途是為了降低消化作用所需的胃酸,但同時也降低了鋅及維生素B12等養分的攝取。• 使用化妝品、髮妝品或止汗劑。這些產品都會讓你暴露在毒素之下。• 不太會流汗(人體可以透過排汗消除毒素)• 曾經便秘(排便能夠消除毒素)。• 飲用水攝取不足(排尿能夠消除毒素)。任何上述的因素都可能增加認知衰退的機率。延伸閱讀: 平衡自律神經第一步:這4種食物少碰為妙!消耗體內B群讓你「慢性發炎」●書籍介紹終結阿茲海默症:第一個實證可預防、逆轉認知退化的療程作者: 戴爾‧布萊迪森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09/27作者簡介戴爾・布萊迪森醫生(Dale E. Bredesen, MD)國際知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專家。他畢生的職志就是翻轉當今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他相信,阿茲海默症可以預防,可以逆轉。他是醫界神經研究的先鋒,率先發現ReCODE療程,現已獲全球許多醫生採用。 他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杜克大學醫學中心,並在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醫院擔任神經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他曾在諾貝爾獎得主史丹利・布魯希納(S.Prusiner)的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 他先後任教加州大學(舊金山、洛杉磯)與加州州立大學(聖地牙哥),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阿茲海默症伊斯頓研究中心主任、巴克老化研究所(Buck Institute)的董事長兼執行長。 布萊迪森醫師的實驗室主要研究神經退化過程的機轉,並致力將研究結果轉換為有效的阿茲海默症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治療方法。出版過超過230篇經過同儕審閱的論文。 2008年,他與瓦吉斯・約翰醫生(Varghese John MD)合作建立了「阿茲海默症用藥發展網絡(ADDN)」,從而找出全新的阿茲海默症分類療法,並且發展出全面性的新療程,也因此辨識出三種阿茲海默症亞型。同時,他們於2014、2016年發表「逆轉認知退化(ReCODE)」療程,紀錄到輕度認知障礙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患好轉。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新例,本書也成為家喻戶曉的紐約時報暢銷書。責任編輯:呂宇真核稿編輯:陳宛欣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1-0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談如何活得更聰明 多動腦多運動延緩老年失智症
台灣失智人口增加速度驚人,內政部去年4月宣告全台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4%,進入「高齡社會」;再過8年,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20%,成為「超高齡社會」。至2019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8萬人;估計13年後將倍增至46萬人,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名失智症患者。據衛福部統計,8成失智者住在家中,由家屬或外籍看護照顧。不少家屬為了照顧家人,不得不離開職場,即使工作也蠟燭兩頭燒,身心俱疲。失智老人的問題讓家屬及照顧者身心壓力 失智症是導致台灣社會的老年人自主能力下降,失去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給家屬及照顧者帶來重大的生活壓力、以及增加社會成本。所以我常說失智老人的問題不單只是個人的問題,其實也是家庭的問題,進而是社會及國家的問題。 我也有一位88高齡的母親,有血管性失智症,在近年照顧母親中,也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家屬照顧上的痛苦。在從醫三十多年中照顧過失智症病患以及家屬無數,並創建台灣第一個的失智症記憶特別整合門診。 過去二十多年全世界持續的在尋找如何治療失智症的方法,可惜已13年無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問世,英國倫敦大學於2017年在「刺胳針(Lancet)」期刊,發表「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A Call for Action」研究顯示,造成失智的危險因子中只有35%可以預防的,很訝異的是中年聽力缺損失智的風險達9%,比高血壓的2%和肥胖造成的1%風險還高。原來老年人的聽力及視力障礙會增加失智風險的主要原因其實減少了多動腦多運動的機會。 其實人出生到20歲後,腦細胞便以每年減少1克的速度淍零,腦功能逐年下降,到了老年,認知功能愈來愈差是不可逆的現象。舉例來說,大多數40歲的人記憶力比20歲差。60歲的人記憶力比40歲差,不用擔心,這可能只是因年紀相關的記憶減退(Age-related memory impairment),但是因年齡愈大而產生的認知功能減退應該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假若你的記憶減退有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時,便要注意是否患有失智症了。多動腦、多運動...等六大面向來延緩失智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2011年研究發現每日運動及動腦的長者,相較於只維持原本生活習慣者,不但沒有造成海馬迴體的萎縮,甚至增生增厚,改善及延緩腦部退化程度。並發現有氧運動可透過不同生物機轉,能促進腦部神經可塑性,改善腦部學習能力,並減少腦部灰質體積的衰減,降低認知功能減退的發生。 由於近年來發現阿茲海默症暫時已無藥可治,世界各國均在談論如何多動腦、多運動、增加日常生活社區網絡、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及減少壓力等六大面向來延緩失智,但是台灣一般民眾真的知道如何為自己或是為家中失智症長輩安排多動腦、多運動的日常生活活動嗎?本院2017年5月成立新北市第一家的失智共同照顧中心 亞東紀念醫院早在2017年11月便邀請澳洲運動生理學專業DirectorJam來院演講如何多運動來延緩失智,並在去年12月邀請加拿大Professor Gail 來談如何以「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顧模式來設計多動腦活動。認知悠能照顧模式重點在於失智者個人照顧,必須深入瞭解失智老人的過去與現在,並觀察失智者有什麼異常或特別行為,才能知道照顧治療方向。可說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非藥物治療,量身訂做安排活動,儘量讓患者發揮既有能力、維持生活尊嚴,有助改善認知功能及提高生活品質。 過去台灣的失智症照護大部分注重在減輕家屬的照顧壓的喘息服務為主,卻往往忽略了失智老人本身的感覺及尊嚴。經由「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顧模式,針對病患本身的需要,按照每個病患各自的能力、興趣以及長才安排適切的活動,讓他們仍保有的能力得以提升,讓他們擁有更快樂、更有自尊的生活。 多運動方面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活動,每週進行三至五天。以每週150分鐘為理想。如有需要可分成一天多次,但每次持續至少10分鐘,心跳要在110下以上,才能逹到標準。 隨著國民平均餘命超過80歲,到了老年出現失智的機會不小,你我都該趁年輕時多存「腦本」。為了老年生活安穩,經濟上要多儲存「老本」,老本固然重要;但在高齡化社會,存「腦本」也一樣重要。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像閱讀文章、寫作、打球或跳舞等必須花腦筋思考的活動,就是讓大腦隨時接受智能訓練。其次,不管幾歲,最好「活到老學到老」。這雖是老生常談,卻是避免失智提早發生的方法之一。運動對身體的好處,無庸置疑,就是維持規律運動,不管對減少失能的肌少症及延緩失智均是有意義的。 亞東紀念醫院致力於老人長期照顧多年,自2017年5月開始由林芳郁院長及張淑雯副院長帶領下成立新北市第一家的失智共同照顧中心至今已近三年,已照顧約2,000個失智者及家庭,任何民眾有關失智症的問題,均可打諮詢專線: (02)7728-2533失智共照中心。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1-01-12 科別.心臟血管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一名羅姓男子去年11月因急性心肌梗塞,停止呼吸、心跳近一個小時,過程中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醫護團隊不斷搶救,住院2周健康出院,恢復正常上班,病例相當少見,他彷彿重生,大千醫院今天為他辦理「慶生會」,縣府秘書長陳斌山等人,肯定羅男是苗栗急重症救護能力的最好見證人。苗栗縣鄉親殷殷期盼縣內醫療急重症救護品質,大千醫院前年底獲衛生福利部核定重度急救責任醫院,今天這場重生「慶生會」別具意義,縣府秘書長陳斌山、衛生局長張蕊仙等人都到場,羅男因上班,由太太蔣春花及親友代表參加,並感謝醫療團隊搶救,讓羅男重獲新生。羅男去年11月間在家中突感不適昏倒,緊急送到大千急救,到院前失去呼吸、心跳,檢查診斷急性心肌梗塞,歷經近1小時的心肺復甦術(CPR)及電擊,成功恢復心跳及血壓後,立即進行心導管治療,打通阻塞的血管,並接受48小時的低溫療法,住院2周後康復出院。大千心臟內科醫師江佳鴻指出,羅男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膽固醇過高的病史,且有抽菸的習慣,3個多月前曾因反復上腹痛到診所就醫毫無改善,急性心肌梗塞當天早上他覺得胸悶痛、冒冷汗,且突然暈倒,家人第一時間緊急CPR,並送醫持續搶救,成功恢復生命跡象。大千加護病房主任鄭恩宗表示,低溫療法可以減少大腦的電氣活動,同時下降全身代謝速率和氧氣消耗量,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可以有效改善心跳停止病人的存活率及神經學預後,羅男接受48小時的低溫療法後,第3天順利清醒,身體恢復如同正常人,臨床病例少之又少。
-
2021-01-11 科別.新陳代謝
矯正代謝力該怎麼做? 醫: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
減醣這樣做才對,飲食策略穩妥當! 矯正代謝力的「代謝技術」,裡頭有兩大主要作用――降低胰島素,以及調整血糖,最終目的都是要「逆轉」或「消除」胰島素風暴。胰島素風暴跟血糖的調控,兩者關係密不可分,所以,代謝技術也朝著降低血中胰島素與調控血糖兩大目標設計,不僅可以用於矯正代謝,也是非常優秀的糖尿病輔助治療配方。你還在「糖」、「醣」不分嗎?但是我們可能還搞不清楚如何真正控制血糖,加上經常還「糖」、「醣」傻傻分不清!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注意「ㄊㄤ」類的攝取,才可以控制血糖,但到底是「醣」還是「糖」,只會得到一張茫然的臉。簡單來說,醣類就是碳水化合物,血糖是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依照分子結構可以分為單醣、雙醣、寡醣和多醣。分子結構簡單的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醣(蔗糖、乳糖、麥芽糖)就是我們熟知的「精緻糖」,舌頭一接觸就會感受到甜味,除了可以提供熱量之外,幾乎不含任何營養,甚至會引起蛀牙、肥胖等問題;而寡醣與多醣則嚐起來不一定具有甜味,例如飯、麵等主食。許多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醣」類的攝取,才可以穩定血糖,所以會避免去吃含有「醣」的食物,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反而造成血糖過低的危險。雖然醣類是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但攝取過量的醣類,卻會造成反效果,身體產生大量的胰島素,久而久之,就會轉變成「容易累積脂肪」的體質,增加肥胖、慢性病,以及蛀牙的風險。醣的分類:血糖狂飆?這樣做就對了!近幾年來,經常出現「減醣」、「控醣」、「低醣」等關鍵字,但這三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身體來說,真的有比較好嗎?我們平常吃的食物――麵食、飯類、水果,以及奶類都含有「醣」類,這些食物在體內經過一段消化過程後,會產生大量的葡萄糖,因此血糖也會隨之上升,若是沒有特別注意「醣」類的攝取,就會導致肥胖。「減醣」絕對是這幾年最熱門的減重關鍵字,所謂的減醣並不是不吃澱粉,而是減少精緻糖,以及加工去除麩皮、種皮的精緻澱粉攝取量。精緻糖和精緻澱粉對身體沒有任何幫助,因為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造成血糖飆升,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促使脂肪代謝力變差,造成容易發胖的體質,還會增加老化速度、蛀牙等負面影響,對我們來說,精緻糖跟澱粉根本百害無一利,快遠離它吧!「蕭院長,若是糖尿病的病人想要控制好血糖,可以怎麼做呢?」改變主食的類型,多吃低升糖的食物,像是利用全穀類、糙米取代白飯、用蕎麥麵條取代白麵條、用全麥麵包取代白麵包等,都是可以讓你吃得健康的方式。同時,也要多吃低澱粉的蔬菜,具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獲取天然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低澱粉蔬菜有花椰菜、菠菜、高麗菜、蘆筍、菇類、萵苣等,都是可以攝取的蔬菜類別!如果你是想要利用減醣來減重的話,蛋白質就非常重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增添我們的飽足感,就不會一直想要吃東西了。可以選擇魚類、雞肉、奶類、蛋類、無糖優格、豆類等優質蛋白質。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是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引發血糖值上升程度的指標。升糖指數越高,代表這類的食物吃進人體後,會快速釋放葡萄糖,導致血糖瞬間飆升。當血糖一高,胰島素就必須跟著大量分泌,長期攝取這類食物,就會讓血中的胰島素經常維持很高,進而引發高胰島素現象,啟動胰島素風暴!相反地,升糖指數越低,代表這類的食物吃進人體後,葡萄糖會緩慢釋放,血糖就不容易瞬間飆升,胰島素就不會大量分泌,血中的胰島素含量會很低;許多的健康書籍都已經建議多攝取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一般來說,精緻的碳水化合物或稱為精緻澱粉(或簡單醣),例如:白米飯、糯米飯、白糖都屬於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這類食物的升糖指數經常都高於七十;相對的,複合式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數較低,因為它們含有纖維,會讓葡萄糖釋放較為緩慢,血糖較不容易飆升。現代人的主食多為精緻澱粉,由於缺乏纖維,人體會快速吸收這些糖分,導致飯後血糖過高,間接也造成血中胰島素越來越高!所以如果要調降胰島素,首要建議就是「恢復粗糙主食」,把白米飯改成糙米飯或五穀飯,白麵粉做的麵包、包子、饅頭,改用全麥來製作,這是調降胰島素的第一步。選擇低升糖負荷食物,留意烹煮方式哈佛大學提出另一個理論稱為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 GL),升糖負荷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糖分密度的指標,糖分密度越高的食物會讓血糖持續性升高,影響更大。許多水果的升糖指數(GI值)雖然很高,但是升糖負荷(GL值)卻很低,幾乎都在十以下,代表糖分密度不高(水果含很多水分),不至於對血糖造成長時間的影響。相反地,蛋糕等甜點升糖負荷(GL值)高達二十,會造成血糖長時間居高不下,胰島素當然也居高不下。同樣食物採用不同烹調方式,升糖負荷(GL值)也會截然不同,例如:水煮的馬鈴薯升糖負荷(GL值)只有三,因為飽含水分的緣故,烤馬鈴薯的升糖負荷(GL值)則高達十三!升糖指數(GI)與升糖負荷指數(GL)參考表:如果希望降低血中胰島素,改善「高胰島素」現象,建議選擇升糖指數(GI值)五十五以下,升糖負荷( GL 值)十以下的食物最好,並且多以豆類、蔬菜、水果為主,這是調降胰島素的第二步。養成低卡飲食與有氧運動除了選擇低升糖指數(GI值)與低升糖負荷(GL值)飲食外,代謝疾病的專家都一致同意「低卡飲食與運動」,是改善胰島素阻抗與「高胰島素」現象最有效的辦法!其實低卡飲食的食物,相當於低升糖指數(GI值)與低升糖負荷(GL值)食物,避免高脂肪食物、大塊肉類。另外,建議早餐最好增加水果的份量,來取代早餐店的食物,下午茶、宵夜、零食也要避免。除了飲食調控之外,平常也該起身動一動,這是調降胰島素的臨門一腳。別老是坐在電腦前面,運動可以改善代謝,有助於調降胰島素,提升腦內啡,增加好的膽固醇,並降低血壓等。因此,有氧運動,慢跑、快走、爬山都是很好的選擇,把運動變成一種生活型態,肥胖的人運動最好循序漸進,否則心臟受不了,膝蓋也受不了!絕對不要勉強,否則會很容易受傷;難度太高的運動也會讓你很快放棄,一切都前功盡棄!有氧運動除了可以改善「高胰島素」現象,還可以燃燒熱量,增加心肺功能,對於身體的柔軟度、肌肉強度也都有所助益。於此之外,增加了身體的含氧量,就能避免慢性缺氧,當身體氧氣足夠,可以顯著提升組織修復能力,不僅可以讓身體的能量生成順暢,引導全身細胞的活化,對於延緩老化與種種慢性病的預防至關重要。增加身體的含氧量,是現代人處在缺氧環境下,非常重要的長壽養生之道!運動熱量消耗表:(本文摘自博思智庫《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書籍簡介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病爆發的前兆,罹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7倍,罹患腦心血管疾病是一般人的3倍!原來代謝失衡,是致病元凶!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肥胖者罹患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為何過重或肥胖者很容易產生健康問題?因為慢性病正是「胰島素風暴」一路不停傷害的結果。蕭院長認為,若是能夠找出代謝疾病的真正病因,也可以對於現今的醫療體系做出一點貢獻,讓大眾找回真正健康。希望藉由《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一書,作為民眾日常飲食與健康管理的提醒,讓有胰島素風暴的人們回到「健康的生活型態」,活出健康和美麗。
-
2021-01-11 新聞.生命智慧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編按:近年來,前體育主播傅達仁赴瑞士安樂死、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插管爭議等新聞,帶動了台灣社會關於善終議題的討論。儘管認同善終理念的人多,臨終時真能平靜離去的人卻有限。前臺中市立復健醫院院長畢柳鶯,在去(2020)年2月底,陪伴罹患小腦萎縮症的媽媽自主斷食,最後平靜離開人世。生命的最後,豁達說再見。2020年冬天,前臺中市立復健醫院院長畢柳鶯帶著厚重的行李,從台中自宅回到台北娘家。65歲的她,即將展開行醫30幾年來最奇幻的一趟旅程────陪伴83歲的媽媽斷食,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近年來,受前體育主播傅達仁赴瑞士安樂死、皇冠集團創辦人平鑫濤插管爭議等新聞影響,台灣社會出現了不少關於「生命自決權」的討論。儘管認同善終理念的人多,臨終時真能平靜離去的人卻有限。畢柳鶯回想,聽到媽媽宣布斷食,家人起初也感到非常不捨。老人家雖然活動能力退化,但意識還很清楚、精神頗佳,為什麼不願意活下去?故事得從畢媽媽的一生說起。人生75歲才自由 活著卻沒有尊嚴有何意義?在兒女的記憶中,畢媽媽是個聰明、善良,人生卻非常坎坷的女性。畢柳鶯指出,外公重男輕女,媽媽雖會念書但不擅做家事,常被斥責笨手笨腳。加上外婆早逝,嫂嫂為她準備的便當多半是韭菜拌醬油,同學和老師都看不起家境貧窮的她。儘管考上了師範學院,家裡卻不願意支持她就學。17歲時,畢媽媽就嫁給長她近20歲的國小老師。好不容易離開原生家庭,先生卻是個大男人。畢柳鶯形容,爸爸在世時,「我們家沒有人可以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孩子們長大後才知道,媽媽一直不快樂。因為爸爸和外公一樣,習慣性地罵她笨、更常對太太情緒勒索。例如,媽媽出門運動,沒有準時回家,爸爸就不停怪罪。「他說他愛媽媽,媽媽晚回家他會擔心。但我們都覺得那是種控制。」畢柳鶯說。長期活在父親和丈夫的陰影下,讓畢媽媽有很長一段時間毫無自信。她不敢照鏡子、習慣低著頭走路。直到先生過世,75歲的她才首次獲得精神上完全的自由。但此時她已經罹患小腦萎縮症11年,逐漸不良於行。畢柳鶯指出,小腦萎縮症的典型症狀是平衡感變差,起初走路不穩,後期影響手部動作,進而吞嚥困難、口齒不清。所幸發病時間愈晚,病情惡化愈慢。64歲確診小腦萎縮症後,畢媽媽非常積極地鍛練身體。她每天早晨在家做瑜珈1小時,下午到公園運動、晚上做氣功。不僅自行料理家事,還要照顧中風的先生。直到發病後期平衡感變差,才請外籍看護幫忙。原本,瑜珈和裁縫,是畢媽媽生活的兩大重心。她曾經靠著出色的裁縫手藝,拉拔家中3個孩子長大。即使手部協調功能退化,只要有人幫忙穿針引線,她還能自行縫紉。然而到了82歲時,畢媽媽先是無法做裁縫,接著不會走路,更後來連瑜珈也無法做了。不論體力或心情,都因此大受影響。瀟灑地走勝過痛苦的活 愛的極致是放手「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愈來愈少,身體的不適愈來愈嚴重。」畢柳鶯描述媽媽生前的最後半年:早上起床就打開電視看股市開盤、看三台重播的老八點檔,中午吃過飯,等股市收盤後睡午覺。起床後讀讀書、晚上看談話性節目,一天就這樣結束了。日子可以過,但沒有樂趣。最困擾畢媽媽的是吃東西容易嗆咳,咳起來像要窒息一樣。此外,病況惡化後,她連自行翻身都有困難。老人家睡眠品質本就不好,若夜裡沒有人幫忙定時翻身,長期維持同一姿勢的身體會非常不舒服。偏偏畢媽媽又不愛麻煩別人,總是撐到凌晨5、6點,才敢叫醒看護。「她睡不著只能一直看時鐘,覺得度日如年。她形容自己像廢物。」畢柳鶯不捨地說。2019年秋天,畢媽媽和家人們提起了斷食善終的念頭。眾人起初看她雖行動不便,但仍耳聰目明,也曾希望老人家回心轉意:「多出去走走心情會比較好」、「活下來看曾孫長大嘛!」但畢媽媽心意已決。她認為自己活到80多歲,此生責任已了。該做的都做了、該玩的也玩了,三個孩子都大了,心中已無牽掛。畢柳鶯記得,母親很早就表明,自己不要為活而活。30幾年前,她看到養姊罹患白血病,做化療後大量掉髮,又常噁心嘔吐。第一次治療成功後,短時間內又再度發病。雖然生命延長了3年,過程卻非常折騰。畢媽媽告訴兒女,若是自己得病,絕對不要受這樣的折磨。身為復健科醫師,畢柳鶯也知道,媽媽的病接下來只會持續惡化。她看過太多患者、身邊的長輩,接受良好的醫療照顧卻生不如死。像是她公公因為失智無法自主進食、排泄,被插上了鼻胃管和尿管,臥床長達12年。而婆婆日日隨侍在側,待公公離世時已經80幾歲了。「這麼長的臥床時間,犧牲的是照顧者的青春呀!」她感嘆。了解媽媽的決心,三姊弟不再勸母親打消念頭。妹妹常回娘家陪媽媽聊天,弟弟則買了許多書給媽媽讀。畢柳鶯開始蒐集斷食相關資料,也諮詢了安寧照護專家,準備陪媽媽完成人生最後一個願望。斷食3週在家人陪伴下遠行 為生命畫上圓滿句點性格獨立的畢媽媽,連告別世界的時間都是自己決定。她決定2月底過完83歲生日,就要正式展開斷食。先從一日三餐減到兩餐,過了1、2天後又減為日食一餐。接下來不吃食物,只喝蓮藕粉水和南瓜籽油。最後一週則是滴水不沾。有人好奇,不吃不喝,長輩是否會感到痛苦?畢柳鶯解釋,老人身體衰弱、消化能力變差,食慾本就會降低。日本臨終醫學名著《大往生》的作者中村仁一醫師曾提過,斷食、脫水以後,身體的營養耗盡,大腦會分泌嗎啡,使人進入昏迷狀態。最後呼吸變弱、血壓降低,安詳離世。採取漸進式斷食的前10幾天,畢媽媽吃得少,精神反而好。不只3個兒女天天在家,孫輩也輪流回家和她聊天。到了晚上,兒子還會陪她看恐怖片,母子倆又叫又笑。「我不敢看恐怖片,在書房念佛經。聽到他們的尖叫聲都覺得很超現實!」畢柳鶯笑說。在媽媽快要離世的一個晚上,家人們眼見她身體逐漸衰弱,決定舉辦一場生前告別式。儀式由畢柳鶯的長子主持,以一張張照片帶大家回顧阿嬤的一生:辛苦的童年、養育3個子女長大的堅毅、苦盡甘來後到世界各國旅遊……。家人們除了感謝,也不停讚美畢媽媽:「你很善良、節儉又環保」、「你超會做瑜珈」、「你買股票賺錢很厲害,而且都捐出去助人」。「我們覺得媽媽這樣走很有福報。家人有更多時間可以陪她、讓她說出遺憾,也療癒她一直以來的心結。」畢柳鶯提到,在告別式的最後,媽媽開心地說:「我很滿足。」家人的愛與關懷,她確實感受到了。畢柳鶯也提醒,人到生命末期若要採取斷食,應先向醫院或居家醫療診所的安寧照護團隊諮詢,才能為各種情況預做準備。例如,因為吃喝得少,斷食者容易便秘、排尿困難、口腔、皮膚則可能變乾燥,下肢也會水腫。斷食期間,畢柳鶯每日為媽媽活動關節、定期抬高下肢,用棉棒沾水濕潤嘴唇、清潔口腔。媽媽無法大小便時,則藉由按壓小腹、使用甘油球等方式協助她排尿和排便。若非專業醫療人員,也可請安寧照護團隊協助。生前告別式結束後,畢媽媽因為滴水不沾,身體急速衰弱。居家安寧療護團隊到家中,為媽媽施打鎮靜劑,讓她陷入長時間的昏睡。在斷食3週後的一天早上,畢柳鶯摸摸媽媽的脈搏,發現她已經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了。家人們齊聚一堂,畢柳鶯親了一下她的額頭,說:「媽媽,你要開開心心地跟佛陀走,阿嬤跟阿姨在等你喔。」平靜面對死亡 母親留給孩子的最後一份禮物畢媽媽過世後,子女們遵從她生前的意願:不入冰櫃、不發訃聞、不辦儀式、不燒香和金紙。媽媽離開後第3天,就完成火化、樹葬。家人們雖難免感傷,但沒有人哭泣。他們知道,捨不得的情感愈強,媽媽的靈魂愈不容易離開。畢柳鶯說,她最欣慰的是媽媽在最後的日子沒有罣礙。子女們也都能放手、尊重其意願。家族中的年輕一輩,更能藉此機會,學習如何平靜而認真的面對死亡。失去至親,是每個人一生必經的課題。畢柳鶯看過不少身邊的朋友,總要一年半載才能稍稍緩解喪親後的悲痛。朋友的爸爸罹癌後治療3個月在醫院過世,她長達半年的時間笑不出來。也有同學的媽媽,在游泳時意外身故。「之後那2、3年,她連跟我講電話的音調都不同了。」畢柳鶯感歎地說。喪禮過後,畢柳鶯夢到媽媽好幾次。每次在夢中,媽媽都很年輕、活動自如,快樂地和其他人聊天。有時,她會突然想起媽媽已經不在了。但又隨即意識到,如今媽媽不再受苦,而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她也相信總有一天,母女一定會再相見。「人的軀殼會毀壞,可是精神和靈魂永遠留在我們心裡。」畢柳鶯說。陪伴母親走過生命最後一段,3姊弟說好了,未來要支持彼此沒有痛苦地離開。於是,我們採訪的這天,看見畢家的桌子上放著幾張已經簽好名的預立醫療決定書。這是遠行的畢媽媽,留給孩子們的最後一份禮物。原文: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
氣溫回暖一天又要急凍,山區將再度降雪,高山醫學權威、醫者診所醫師王士豪提醒,國小以下學童至高地時,高山症發生率近五成,家長務必小心,開車載孩子賞雪時不要一步到位、直衝山頂,應先在中海拔過一晚,讓身體適應高山海拔,降低罹病風險。王士豪表示,幼童大腦比成人飽滿,對壓力變化較敏感,加上身體不舒服時大都以哭鬧為主,難以即時發現罹患高山症,因此上高山最好先在中海拔處過一晚,例如上合歡山可先在清境過夜,開車直衝高山若發現身體不適應「捨得放下美景」,否則一不小心可能引發腦水腫和肺水腫,甚至不幸死亡。三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目前可以服用丹木斯(Diamox)等藥物來預防高山症,但只有成人劑量;為了避免風險,最好不要帶小朋友登高山。祝年豐說,在高山上出現一陣陣頭痛 、呼吸急促、惡心等症狀可能就是高山症,最好就不要再往上爬,要趕快下山。除了高山症,有人為了賞雪而雙腳凍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台灣的降雪常是「雨夾雪」,溼、冷、冰,如果穿拖鞋或一般鞋子上山,可能出現凍傷或「戰壕足」,嚴重時腿部神經病變,甚至必須截肢。「戰壕足」大都是雙腳在濕冷水中泡太久,血管異常收縮造成缺氧,出現痛、癢、腫脹,甚至凍瘡。「戰壕足」不一定在攝氏零度以下才發生,末梢神經較差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是高風險族群。王士豪建議,登山賞雪或冬天至日本北海道旅遊,最好穿著防水登山鞋,裡面穿套雙毛襪才能保暖;最近上山看雪,至少要穿防水鞋或是雨鞋。
-
2021-01-10 科別.心臟血管
寒流瘋高山追雪 醫師籲穿雙防水鞋再上
這周的低溫全台多處高山飄雪,民眾也紛紛上山追雪,但卻也導致各種狀況頻傳。有三歲女童在合歡山區疑似高山症發作狂嘔不止,還有「神人」只穿拖鞋上陽明山,造成腳部凍傷。對此,高山醫學權威、醫者診所醫師王士豪表示,上高山前最好先給醫師評估,給予客製化的預防策略,且必須穿著防水保暖鞋子,才能安心上山。花蓮市李姓遊客一家三口日前上合歡山賞雪,三歲多的女童在海拔2374公尺關原加油站就出現嘔吐不止、站不穩等狀況用兩瓶氧氣瓶仍無法舒緩症狀而送醫。王士豪表示,根據研究,由於國小學童大腦較為飽滿,對壓力變化較為敏感,因此高山症的發生率約為四成五至五成,高於一般成人的三成。而學齡前幼童因處於語言發展階段,身體不舒服時不會表達,只能觀察其精神、活力、睡眠來判斷,因此若罹患高山症,風險又更高。王士豪說,上高山最好先在中海拔處過一晚,例如上合歡山可先在清境過夜;但追雪民眾常常趕著看雪而直上高山,如果發現身體不適,則要「捨得放下美景」,否則可能造成腦水腫和肺水腫進而死亡。但最好還是上山前,能先找醫師評估,給予客製化的預防策略。另外,台灣的降雪常常是「雨夾雪」,又溼又冷又冰,如果穿拖鞋或是一般鞋子上山,則可能出現凍傷或是「戰壕足」,造成腿部神經病變,而需要截肢。「這位年輕人是年輕血液循環好,如果老人家、糖尿病患者這樣上山,後果更不堪設想」。王士豪建議,最好穿著防水的登山鞋加裝冰爪,裡面套雙毛襪再上山。如果真沒有這些裝備,至少要穿防水鞋或是雨鞋再上山。
-
2021-01-09 科別.腦部.神經
常滑手機會讓記憶力衰退? 專家曝「驚人真相」
影像對大腦的影響你能夠明確回答,目前媒體最夯的「IoT是什麼」嗎?這是「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縮寫,也就是「物品網路」。不僅限於電腦、手機等資訊通信器材,所有「物品」都網路化,這個情形未來將使我們的生活及商業,從根本產生變化。由於IoT社會到來,我們每天接觸的不再是電視等大螢幕,而是智慧型手機這種小畫面傳送的各種資訊。我們因為這些影像牽動起歡喜、恐懼、悲傷種種情緒,而這些情緒則跟自律神經的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影像種類的不同,對大腦功能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或產生與自律神經有關的種種生理反應,必須要注意。 「寶可夢震撼」事件觀看影像對大腦的傷害,以1997年推出的電視動畫《神奇寶貝》(寶可夢)引發的夜晚痙攣最有名。當時全國的觀眾中,有超過650人因為痙攣被送醫治療。早在50年前,我們便知道感光性強的人,在受到閃光(flash)及點狀閃爍(flicker)的刺激時,會誘發偏頭痛、痙攣等症狀。1993年,英國播出「Pot Noodle」食品的廣告影片,也誘發觀眾出現3起痙攣事件,以及25人出現其他症狀的悲劇。當時這段影片的背景大多是黑白兩色,並快速覆蓋顏色變換的畫面。結果電視臺直接停止這段廣告影片的播放。負責規範、核可英國民間電視臺播出內容的「獨立電視委員會」(當時)制訂了標準,禁止使用一秒超過3次(3Hz)的點狀閃爍、背景畫面快速變化,以及占畫面相當面積的高反差的規則性變換。這種影像被日本電視界稱作「Pakapaka」,認為畫面效果好,因此經常使用。日本的電視界因不知英國有相關規則,才會引發寶可夢事件。當時厚生省很快組織調查小組,我因忝為其中一員,參與研究發生痙攣的原因。 從影像發現引起痙攣的真相那麼,誘發痙攣的《神奇寶貝》影像,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調查後發現,紅/藍畫面在一秒鐘互換了12次(12Hz)。而紅/綠畫面在12赫茲(12Hz)點狀閃爍後,顏色融合成為黃色。紅/藍畫面則交錯成為紅紫色。在新力公司協助下,製作出3赫茲(3Hz)、6赫茲(6Hz)藍/紅點狀閃爍格式,於是發現6赫茲會誘發癲癇。怪不得當初英國的電視委員規定,禁止播出超過3赫茲(3Hz)點狀閃爍,以及背景畫面快速變換。應是預見這個狀況吧。事實上,寶可夢震撼的受害者中,半數是原本便有癲癇症的小孩。其餘一半經調查,腦波並無異常,後來也沒有再發作過。由此可見,《神奇寶貝》的紅/藍畫面刺激非常強烈,連沒有癲癇症因子的小孩,也會誘發出現痙攣現象。 大腦和腦內視覺區的關係與痙攣發作的機制誘發沒有癲癇因子的孩童痙攣的機制,到底是什麼呢?人體眼睛的視網膜在視野五度,密密麻麻地排列著錐狀細胞。所謂視野五度,是指距離30公分,2.5公分大小的意思。智慧型手機畫面有5公分寬。錐狀細胞分紅、綠、藍三色,接收波長的刺激,隨時改變錐狀細胞的比例,以感知各種顏色。紅和綠的組合,會抑制腦中的視覺區細胞運作;另一方面,紅和藍的組合,則有興奮的作用。當紅和藍產生點狀閃爍時,大腦的神經細胞興奮,就容易引起痙攣。寶可夢事件之後,除了電視動畫影集,陸續有報導指出,孩子在玩電視遊樂器、電腦或攜帶型遊戲機時,觀看遊戲畫面也引起痙攣。另外還有不少案例顯示,在觀看虛擬環境媒體、立體電影、因手持相機晃動拍下的影片,或是在故意邊大幅轉動、邊觀看影片等情況時,很多觀眾看到一半會感覺噁心想吐,半途離席。IoT 社會代表多媒體時代來臨,伴隨大螢幕化與近距離的個人視聽環境,我擔心這種會傷害到腦部健康的情況,將日益增加。不管距離畫面多遠、光線多明亮,大腦仍受畫面的刺激,因此要有「時間」限制由於寶可夢事件的契機,後來往往會在電視機的螢幕打出「觀看電視時房間要明亮,離電視保持距離」等警告。不過,這一點是錯誤的。看電視時,最適當的距離是畫面縱長尺寸的3倍,以這個距離看電視最舒服。例如你家的電視機是37英寸(橫寬型),畫面的縱長尺寸約46公分,因此,跟電視距離140公分最洽當。140公分的距離,以視野五度計算,大概是12公分。相反地,若距離2倍,也就是280公分的話,就變成24公分了。就算距離遠,錐狀細胞仍會受到相當大的刺激。另外,錐狀細胞只要在有亮光的地方,就能辨識顏色。也就是說,哪怕只有燭光,錐狀細胞也可以認出顏色。通常液晶螢幕的亮度是五百根燭光,因此亮度是夠的。現在,各位可以明白螢幕上的警告字幕,例如要與螢幕保持3公尺以上的距離,或者室內要夠明亮,錐狀細胞才能檢知畫面的顏色和亮度,其實沒多大意義了吧。即使我們完全了解遺傳因子的作用,也可以從 iPS 細胞製作出只具某種目的的細胞,但恐怕除了神,人類仍無法做出如此精妙的大腦結構!我們要好好保護這份珍貴的禮物,換句話說,IoT 社會更加要重視、保護大腦的健康。在視野中心五度,對光和顏色的變化最敏感。為了不讓《神奇寶貝》之類影片過度刺激大腦,必須限制使用手機的時間。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飛松省三、本文出處/摘錄自遠流出版《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 延伸閱讀: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你我隨時都在碰! 「這樣東西」每天使用30分鐘就可能致癌
-
2021-01-08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不讓小孩吃巧克力? 營養師揭「健康元凶」...家長要注意
因為無法趕在五點前下班,珮君都必須拜託阿公去幫忙接孩子放學,為了讓孩子聽話順利回家,阿公總是會買小零食、小點心來哄騙小孩,即使千交代萬拜託只能買牛奶、優酪乳、優格,千萬不要買糖果、巧克力,下班到家總是會看到驚喜。阿公總是兩手一攤,「他要買這個我有什麼辦法?」面對剛上幼稚園的孩子,阿公也沒有耐心和體力跟他耗,讓珮君不好意思又苦惱。 純可可脂好處多 但市售巧克力精緻糖與添加物多孩子是否真的不能吃巧克力?營養師蘇妍臣表示,其實純的可可脂對身體的好處不少,如黑巧克力中的「甲基黃嘌呤」可改善認知功能、使心情愉快;咖啡因成份,能增加視覺處理的速度,黃烷醇也有助於增進視覺反應時間、空間記憶等。但市售的巧克力都是放入大量精緻糖(simple sugar)與添加物的濃純香巧克力。精緻糖使血糖飆高孩子過嗨 人工色素恐引發過動糖果、巧克力中的精緻糖、人工色素是危害兒童健康的元凶。當攝取過多精緻糖,在體內消化轉化成單醣,會讓兒童血糖太高、過於興奮,還會影響規律的睡眠模式,削弱兒童自我控制的能力。蘇妍臣營養師提到,研究發現人工色素中的檸檬黃(tartrazine)、酸性紅(carmoisine)、食用黃色5號(sunset yellow;日落黃)、食用藍色1號(brilliant blue;亮藍)、食用紅色色素6號(ponceau)等,只要食用超過一週以上,就可能引發兒童過動。另外,市售的空氣包零食,添加物也多於營養素,少吃為妙。開購買清單給長輩 避免激烈字眼引衝突因此建議家長不要將糖果作為獎勵,事實上對孩子健康並不是獎勵,可以水果、牛奶等有營養的食物當作獎勵。蘇妍臣營養師表示,若有長輩需用零食協助帶孩子的時候,直接開可以購買的清單給長輩,避免用"不要給"等字眼以造成衝突,如麥片牛奶、乾燥水果、添加物較少的餅乾等。同時告知可樂、茶類中含有咖啡因,會讓孩子長不高,通常攸關發育問題長輩比較能接受。兒童飲食應均衡,蘇妍臣營養師建議,選擇富含Omega-3必須脂肪酸的食物(如堅果類),可維持健康的腦部認知功能。挑選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可刺激腦部裡的血清素產生,與維持胰島素和血糖的正常含量。避免孩子攝取精緻醣類,可能會干擾兒童的正常睡眠和情緒控制。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綠色葉菜)、維生素C(如橙色、紅色水蔬果)、鎂(如豆類,綠葉蔬菜)和蛋白質(如瘦肉,黃豆及其製品類等)。 挑選好情緒 零食建議1. 零食可選擇無鹽堅果、新鮮水果等食物,來代替攝取垃圾食物。2. 避免酒精,會對大腦產生抑制效果,進而導致情緒不穏。3. 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如咖啡、茶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可樂),因為咖啡因會增加焦慮和躁動,還會影響睡眠情形。4. 帶孩子們出去走走動一動吧!可減少體壓力荷爾蒙、增加幸福感、改善睡眠,更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寶寶吃進「重金屬鎘」超標食品會怎麼樣? 專家曝恐怖下場 寶寶不喝奶怎麼辦? 厭奶期最長可達半年!護理長傳授妙招
-
2021-01-08 科別.新陳代謝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有一篇非常有價值的回溯性論文,二○○二年發表在美國醫學雜誌(JAMA May 8, 2002-Vol 287, No.18),這篇標題為「The glycemic index」的論文是由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他統計了六十幾篇自己的研究數據,加上其他研究者的相關研究結果,作出一項回溯性討論。他發現,攝取高GI飲食會引發「慢性飢餓效應」,前面提過攝取高GI飲食會導致飯後血糖迅速飆升,如此一來,迫使胰臟分泌大量胰島素來因應,造成血中胰島素過高;問題就出在人體的血糖調控,並非我們所想像得那麼精準。過高的胰島素,往往會把血糖壓過頭,導致通常在進食後的二至三小時,便會出現「生理性低血糖」現象,而且經常會比空腹的血糖值還要低。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由於人體的大腦只能使用血糖作為燃料來源,一旦發生血糖過低的現象,大腦便會立即發出「飢餓指令」,於是命令身體趕快進食,讓血糖恢復以維護大腦的正常運作。這種明明吃飽了,卻又覺得餓的現象,不自覺吃進更多食物,也讓人們的體重暴增。隨著每日的三餐,加上甜點以及甜飲料,無形中導致一天的血糖如同雲霄飛車一般,忽高忽低,同時造成身體經常處在一種莫名的飢餓狀態,就稱為「慢性飢餓效應」。從慢性飢餓效應可以充分解釋,為何血中胰島素過高,會引發食癮效應,加上胰島素屬於「儲存能量」的荷爾蒙,胰島素過高,本身就會驅動身體拼命攝取熱量。慢性飢餓效應,也同時可以解釋,為何胰島素過高,會傾向喜好高糖飲食?因身體經常處在低血糖狀態,身體自然會拼命補充糖分。另外,胰島素會加速身體的脂肪合成,胰島素會活化脂肪合成生化反應的每一個步驟。當身體脂肪合成反應旺盛,身體會自然傾向攝取高脂飲食,以補充脂肪合成所需的原料,例如:游離脂肪酸。歸納結論就是:當血中的胰島素過高,身體就會引發食癮效應,不僅喜歡暴飲暴食,還會傾向喜愛高糖、高脂、高熱量的三高飲食。這類型飲食通常也被營養師歸類為「最不健康的飲食」,這群受測者的胰島素值幾乎都在十以上,肥胖者的胰島素值甚至越高,經常高於二十以上,中年肥胖者(代謝症候群)的胰島素更高,甚至高到三十以上。由此得知,肥胖的人食慾,普遍比非肥胖者來得高。該研究的另一大發現是,胰島素只要降到五.○以下,食慾就會明顯下降,完全不容易有飢餓感覺。於此同時,也會自動轉而喜歡清淡的飲食,青菜、水果變成首選,吃得非常健康;對於那些油炸食物、甜食、甜飲料、點心、下午茶、宵夜、吃到飽餐廳,則開始敬謝不敏,一概拒絕!這類受測者大多有著削瘦的外型,身體沒有多餘脂肪,且喜好運動的族群,健康、長壽者多屬這種類型,但這類族群畢竟是少數。根據自身體驗,我的胰島素原本高達十二.八,當時體重高達八十公斤,食慾非常好,飲食習慣與一般民眾無異,但食量很大,也很喜歡「吃到飽餐廳」享受那股吃撐的滿足感。後來,當我覺察到健康危機,體重慢慢地減到六十八公斤,胰島素也跟著降到四.六,整體飲食習慣來個大逆轉,食量變得很小,吃一點就有飽足感,非常喜愛清淡飲食。其實,這樣的轉變根本不用營養師教導,當胰島素降下來,飲食機制就會自動轉變了!後來終於明瞭,自己原本的胰島素高達十二.八時,同時染患食癮現象,降到四.六以後,食癮現象自然消失無蹤。食癮社會,每個人都是高胰島素血症!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而且影響非常深遠!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的文獻,另外還討論到一項議題,他發現攝取高GI飲食後,飯後兩至三小時會引發「生理性低血糖」的失調現象,普遍發生在每個受測者的身上。於是,他給出了一個評語:這個現象看起來似乎是「正常狀態」,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而且根據之前的結論,代表著高胰島素血症的情況,幾乎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這項議題曾經也困擾自身許久,因為經合理推斷:現在有哪一位民眾不吃白米飯?或是不吃白麵粉做成的麵點、包子、饅頭、麵包、蛋糕?不喝奶茶?或是其他手搖飲、甜飲料?(相信有,但非常非常少數)這些食物根本就是標準的「國民飲食」,大家都是這樣吃的啊!當我自己的胰島素高達十二.八,這樣的飲食習慣與其他大眾根本沒有什麼差別。對照研究收集的胰島素數據,一般民眾(非明顯肥胖者)的胰島素值,大約落在十至二十之間,我所使用的檢驗方法,所標示的胰島素的正常值是二十五以下,所以,大家看起來似乎都處於「正常的」範圍。雖然在研究過程,當時的我已經警覺到民眾的胰島素值都太高了,導致普遍性的代謝失調,但在當時的時空下,要如何提出「每個人的代謝都失調了!」這麼大膽的議題?最後,終於有幸找到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的文獻,終於才能有所印證並確認「自己是對的!」為何要特別指出,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試想,當絕大部分的民眾都患有高胰島素血症,最新的研究報告已經一致認同:高胰島素血症是年輕肥胖、代謝症候群(中年腹部肥胖加三高)、第二型糖尿病、腦心血管疾病的巨大危險因子。正因這類病患的血中胰島素數值都相當高,加上對於現在代謝疾病的發生率與致死率大幅提升,無疑地更加坐實了這項研究報告,最後得到這樣可怕的結果,相信讀者也就不覺得奇怪了!此外,高胰島素血症所引發的食癮現象,大家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現代人不需要做過分粗重的勞動,但每個人的普遍食量都很大,而且偏好高糖、高脂、高熱量。試想:如果你是餐廳或小吃攤的老闆,你要賣哪種飲食?於是,我們也可以理解到,為何一些速食品牌和汽水飲料公司可以創造出天文數字的營業額?為何(珍珠)奶茶會成為台灣國飲,為何吃到飽餐廳老是人滿為患?為何健康飲食餐廳依然乏人問津?(所幸目前已有一群人開始改變飲食方式)放眼望去,當整個飲食環境幾乎全面朝三高飲食環境發展,就成為名符其實的「食癮社會」,代謝問題自然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更遑論即將相繼而來的症狀與疾病,實在不可不慎。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書籍簡介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病爆發的前兆,罹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7倍,罹患腦心血管疾病是一般人的3倍!原來代謝失衡,是致病元凶!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肥胖者罹患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為何過重或肥胖者很容易產生健康問題?因為慢性病正是「胰島素風暴」一路不停傷害的結果。蕭院長認為,若是能夠找出代謝疾病的真正病因,也可以對於現今的醫療體系做出一點貢獻,讓大眾找回真正健康。希望藉由《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一書,作為民眾日常飲食與健康管理的提醒,讓有胰島素風暴的人們回到「健康的生活型態」,活出健康和美麗。
-
2021-01-07 名人.黃軒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在台灣,天又冷了,大家又全身包緊保暖,但手腳常冷到動彈不得,唯獨你的眼睛不怕冷,完全沒有被凍到的感覺,這又是為什麼呢?那天,我真的被問:為何眼睛不怕冷?眼睛的構造眼睛,是由眼球、眼結膜和眼瞼,三個主要構造,共同構成的。1.神經而構成眼球的角膜、結膜、鞏膜上,有著非常豐富的觸覺和痛覺神經,卻很少有感受溫度變化的神經末梢,對冷熱變化感受遲鈍,也不會把有冷到了的感覺送到大腦,大腦下旨令禦寒行動。2.角膜和鞏膜尤其角膜和鞏膜,是一種缺少血管的透明組織,基本上也沒有散熱的功能,既不會把體內的熱量散失出去,同時也就不會將外部的寒冷傳到眼睛裡來。3.肌肉再加上,你的眼球,一直在看眼前的東西,一直滾動或移動不停,這是你眼球內置,眼球特殊的六條肌肉一直不停伸缩,也起到緩衝寒冷傳導的作用4.眼皮而我們最外,還有一層眼皮的保護,可以隨時保持眼球熱量,所以眼球,儘管一直露在外面,也不會怕冷。為什麼,你又會「冷風拂面」在流淚呢?我又被問:眼球神經對冷不敏感,那為什麽人會冷風拂面在流淚呢?這個,又得從眼晴週邊淚腺管路說起了...眼睛週邊,有一些完整直精緻淚腺管路。包括淚腺,淚小點,淚小管,淚囊中,還有鼻淚管這幾個部分。位於眼眶之上的主淚腺分泌的淚液,會留在眼球角膜和結膜上,能起到保濕的作用。而位於眼睛週邊淚小管和鼻淚管都十分細小,這些眼睛週邊,是有感受溫度變化的神經,也對冷熱變化會有感受。當冷風吹過時,使本來就細小的淚小管和鼻淚管,開始極力收縮,從而導致淚管阻塞,淚水沒有辦法從正常的途徑流出,只好奪眶而出...雖然我們的眼睛看上去不怕冷。但是我們的眼睛很容易就暴露在冷的天氣中,很多眼部疾病,尤其會在冷天病發...冷天常見眼部疾病1.急性青光眼急性青光眼,多發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入冬天後,晝短夜長,我們瞳孔放大的時間也變長,再加上,如果用來提供眼睛養分的鼻淚管孔洞被堵住,房水不能回流,眼壓會突然升高,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眼睛疼痛,眼睛紅腫,視力模糊,噁心,頭痛等症狀,一定要馬上去醫院進行治療。否則一兩天就會快速損傷視力。2.眼中風眼中風,其實又稱 視網膜血管阻塞,是由於天冷血管 收縮,造成阻塞出血。好發於高眼壓,糖尿病和三高的人。眼中風,是突發無痛感的,視力模糊甚至突然視力喪失,必須儘快到眼科醫生檢查,視情況進行治療。3.眼結膜下出血天冷,血壓高,血管彈性差,容易破裂。當眼睛突然充血,眼白會看到紅色血班,要小心是否得了結膜下出血。其實是結膜下出血,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結膜下出血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因為血液於7~14天內會自行吸收。 但有配戴隱形眼鏡者,應該停止配戴。並儘量避免揉眼睛、熬夜、突然用力等,因為你微血管彈性差,易再次破裂。4.過敏性結膜炎天氣變泠,眼睛變得敏感,容易紅,癢。過敏性結膜炎的典型症狀是眼癢!眼癢!眼癢!這種癢感往往非常強烈,難以忍受,所以醫學上稱為奇癢無比的雙眼。如果出現奇癢無比的雙眼,可以先用毛巾包裹冰塊冰敷雙眼,觀察是否有改善,若仍持續刺、癢等,應立即就醫,醫師會依病症情況給予適當藥水治療,包括局部血管收縮劑,局部抗組織胺,局部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劑或局部類固醇。5.乾眼症冬天,冷風一直吹,眼睛容易出現乾澀。我剛上面有寫 :位於眼眶之上的主淚腺分泌的淚液,會留在眼球角膜和結膜上,能起到保濕的作用。當淚腺所分泌的淚液,被冷風吹乾了,無法再適當滋潤眼球表面,因而形成眼球乾燥,稱之為乾眼症。年齡大者引起乾眼症主要原因是眼睛分泌油脂減少、代謝功能降低減少淚液分泌,又以更年期女性居多。别忘了,你隱形眼鏡戴太久、眼睛長時間一直盯著iPhone或iPad的小螢幕時,都會導致眼睛缺少淚液,容易引發乾眼現象。叮嚀提醒1.天冷了,早點休息。給眼睛休息,避免在黑暗中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進入冬天,瞳孔長時間放大,是造成眼部疾病的主要原因。看手機,合理時間是2~3小時休息一下。2.不要在寒流來時,還要一直戴上隱形眼鏡,給眼睛休息。尤其是冷風一直吹你的雙眼,容易乾燥無比。3.避免用力揉眼睛,相信我,有些人的細小血管,是易破裂的。4.冬季出門時可以戴護目鏡,請選擇質量高的太陽鏡可以有效過濾紫外線,保護眼睛視力。5.不要亂買眼藥水:有些人眼睛不舒服時,會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眼藥水點用,但這些眼藥水,通常含類固醇,雖然可以緩解過敏症狀,若使用不當,易導致眼睛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機會,也可能造成眼壓上升、青光眼等更大風險,因此建議民眾,若不適就應就診看眼科醫師,才正確。來源:https://www.eyemichigan.com/do-eyeballs-freezehttps://www.vspdirect.com/vision-hub/5-tips-for-dry-winter-eyeshttps://www.feelgoodcontacts.com/blog/how-does-the-weather-affect-my-eyes※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1-07 科別.消化系統
想讓大腦常保年輕 專家建議養腦先養「腸」
邁入新的一年,正是上班族布局新計畫的燒腦時節,專家提醒,由於腦會老是因為能夠保養神經元、幫助神經生長的蛋白質與激素不足,而大腦與腸道間可透過迷走神經與化學分子雙向溝通,想讓腦部常保年輕,養腦先養「腸」。陽明大學生化所蔡英傑教授表示,許多人常把腦袋不靈光歸咎年齡,這並不必然,他解釋,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只要體內的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多巴胺、血清素充足,就能讓腦部的神經元時時更新,而影響體內BDNF、多巴胺、血清素分泌的關鍵其實就在腸道。近年科學研究更發現,神經叢密集的腸道,是許多疾病的「第一現場」,腸道不健康不僅會引起腹瀉、腸胃不適、吸收不佳,更會透過腸道細密的神經元影響全身,間接造成情緒失調、憂鬱,讓人從裡到外都黯淡無光,思緒卡卡。如何健康養腸呢?楊英杰建議上班族請拒絕高糖份零食,而過度使用提神飲料,小心讓身體累積更多難以代謝的疲勞,此外,腸道除了消化吸收功能外,神經更受到分布腸道中千百種不同的好壞菌影響,適度讓腸道在充滿好菌的狀態,也有助腸道順暢與體質調整。
-
2021-01-07 科別.精神.身心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
不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免不了會碰到壓力來襲,適度的壓力可以讓自己表現得更好,但若長期處於高壓之下,就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焦慮、失眠等症狀,究竟自律神經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什麼?和壓力又有何關係?所謂的自律神經,它控制著體內的心、肺、腸、胃及其他內臟等器官,使其維持生命的基本機能,包括心跳、血壓、呼吸、胃腸蠕動和內分泌等。自律神經受到情緒、壓力影響而自律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當人在面對壓力時,交感神經會活絡起來,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緊繃、腸胃抑制蠕動,讓人提高警覺,保持專注力,以應付外來的刺激和挑戰;當人們處於休息狀態時,副交感神經就會活絡,讓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呼吸變慢、肌肉放鬆、腸胃加速蠕動,讓人放鬆休息,保持所需的體能。雖然自律神經不受大腦意志所控制,但很容易受到情緒、壓力所影響,若人們長期處於高壓之下,交感神經會一直處於活絡的狀態,讓身體持續緊繃,最後導致一連串的不適症狀,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運作失衡,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抗壓性差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章秉純表示,通常心思細膩、追求完美的人,較容易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這樣的族群並非抗壓性差,而是個性較認真、容易把壓力或事情攬在身上,長期下來使身體發出了警訊,加上社會變遷快速與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們無法預期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也容易感到恐慌、焦慮,讓自律神經失去平衡。章秉純進一步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時,通常會產生三大常見症狀,分別是「便祕或拉肚子」、「心悸恐慌」和「睡眠失調」,如果在看過很多醫生後,檢查報告依然很正常或找不出問題時,建議可至精神科就診,檢視自律神經是否出現狀況。此外,章秉純指出,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並非正式的疾病,而是一種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誘發其他問題,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焦慮、憂鬱、恐慌等,因此要把它視為正式的疾病來看待,並盡快就醫診斷。學會放鬆,讓心跳呼吸緩和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時,章秉純建議,可透過兩個方法舒緩放鬆,讓自律神經更容易調節,分別是「調整呼吸」與「睡前催眠」。「調整呼吸」指的是慢慢地吸氣、吐氣,讓心跳、呼吸緩和下來,使身體感受到放鬆,而「睡前催眠」是把睡眠環境佈置得輕鬆和諧,想像自己在溫暖的情境中,感受自己的辛勞與酸痛漸漸離去,不知不覺,身體就會慢慢進入休息狀態。章秉純表示,雖然生活中的壓力無可避免,但可以試著「活在當下」,把焦點放在感受「當下的時光」,不要過於擔憂未來,也不要一直檢討過去發生的事,這樣才能保持心緒的平靜,從不安的感覺中釋放自己,增強自律神經的復原力。諮詢專家/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 章秉純
-
2021-01-06 性愛.性福教戰
打手槍打到射出血,出大事了?手槍打太多會怎樣?中西醫告訴你!
常常聽到有人分享自己去看中醫,都怕被發現自己昨天有做什麼事,根據脈象是真的可能發現的喔!很神秘吧! 怎樣叫做打太多呢?其實每個人體質不同,標準也不相同。柴胡特地去採訪了泌尿科的專家—鳥醫師來看看他怎麼說吧! 西醫觀點鳥醫師:目前沒有研究可以佐證最佳的射精頻率是多少,也不認為打手槍和性行為的射精有任何不同。但研究認為性興奮和射精過程中,大腦會產生多巴胺(Dopamine)和催產素(Oxtyocin)。這兩種腦內激素都可以舒緩壓力、讓人感到愉悅與產生正面的情緒同時增進工作效率。所以說射精對於情緒和壓力的調節是有正面作用的。 中醫觀點柴胡:在中醫的觀點,有名的醫家孫思邈就曾說過,抑制性需求是違反養生的道理!所以有發洩是好事,但也要有所節制才行。他認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年六十者,閉精勿泄。」但現代人常熬夜、作息不正常,這樣的生活習慣已經成為了健康的最大殺手!這些現象也會讓中醫說你腎虛了!所以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狀況及現象來判斷喔! 手槍打太多會怎樣呢? 西醫觀點西醫代表—鳥醫師表示:「同樣的西醫不認為手槍打太多會造成任何長久的問題,當然我自己臨床經驗是有人因此而射出血來。通常這樣血精的問題都是攝護腺粘膜破損所造成的出血,其實只要停止射精一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恢復了。此外我也常常在門診被問到精蟲是否有射完的一天?其實人的睪丸一秒鐘可以產生1500隻精子,所以一天就可以產生五千四百萬隻精蟲,正常人是不可能全部都清光的。反面來說,如果久沒有射精的話這些精蟲會被睪丸吸收再做新的喔。」 中醫觀點:中醫代表—柴胡表示:以中醫的角度而言,射精太多就是所謂的縱慾過度,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徵兆1.腰痠 2. 疲勞 3.記憶變差因為射「精」的精,在中醫而言是和骨髓、腦髓相通的腎所收藏起來為了繁衍後代而留下的精華,如果過度耗損,會使腎氣虛而容易腰痠,腎精虧虛導致精神記憶變差。所以如果出現這幾個現象,代表你真的該讓子弟兵們休養生息啦!其實中西醫乍看之下理論可能有所不同,但總結的觀念還是一樣的:適量即可!以自己舒服的方式量力而為,追求的是品質而不是次數,若真的因為壓力而表現不好,可以適度的用運動機就醫來幫助自己的表現哦!
-
2021-01-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疫苗引腦脊髓炎?指揮中心:目前歸類為不良事件
墨西哥一名32歲女醫師近期接種美國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共同研發的疫苗後出現痙攣、呼吸困難及皮膚起紅疹,墨西哥衛生部1日發布聲明:「初步的診斷是腦脊髓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須釐清是否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後續需要進一步評估。針對外界擔心該案是否與輝瑞疫苗恐有副作用有關,莊人祥表示,一般而言,是不是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要去評估是不是接種後偶發的情況,還是與疫苗直接相關。莊人祥表示,通常以大家對疫苗所知的副作用,主要是接種部位紅腫熱痛,或部分的人有過敏性休克,其他反應是不是疫苗造成,要進一步評估。如果同一批號疫苗接種後都有類似狀況或類似狀況較多,超出預期值,才會認為跟疫苗有關。報導指出墨西哥當局昨天表示,正在研究一名32歲女性醫師案例,她接種輝瑞疫苗後入院治療。墨西哥衛生部在1日發布的聲明中說:「初步的診斷是腦脊髓炎。」腦脊髓炎是大腦和脊髓發炎。這名女醫師有過敏反應史,並說從臨床試驗中沒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後會出現大腦發炎。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公司版對此事尚無評論。
-
2021-01-0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醫病天地/寒冬易過敏 可試三九貼
連續寒流日夜溫差大,加上冬季空汙影響,許多民眾最近過敏、噴嚏連連,感到不舒服;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說,冬季容易過敏的民眾不妨試一試「三九貼」,利用溫灸貼敷穴位,補充身體陽氣,可提升抗寒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與過敏症狀。在中醫概念,依照節氣從冬至後的9天稱為「一九」,每隔9天為一個階段,第二段的9天稱為「二九」,第三段稱「三九」共27日,稱之為「三九天」。顏素美說,三九天是1年中最冷的時候,人們常感到身體能量不足、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活動力下降,也易為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好發季,施行溫灸貼敷穴位,可改善體質。灸貼是以具辛溫走竄、通經、平喘藥物,通過對特定穴位溫熱刺激,補充身體陽氣、提高身體能量,達到防治呼吸道疾病;現代醫學也發現三九貼療法可促進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的調節反應,降低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對肥大細胞有保護作用,提高身體免疫機能。顏素美也提醒,感冒或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或孕婦、小於1歲以下幼兒、嚴重藥物過敏者,有些短時間敷貼即皮膚大量起泡患者,都不適合三九貼療法。
-
2021-01-04 新聞.健康知識+
休息不對,反而更累!腦神經學家:比放空、睡覺更有用的 4 種「大腦高效休息法」
結束忙碌的一天、腦袋昏昏沉沉回到家後,還在靠睡覺、放空讓大腦關機喘口氣?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倒頭呼呼大睡真的能讓大腦休息嗎?美國腦神經學家 Saundra Dalton-Smith 並不這麼想。她指出:「很多時候即使睡滿 8 小時,起床後還是覺得身心很疲累,這就是大腦沒有真正得到休息的現象 。」而以下 4 種才是她認為真正有效率、有益處的「大腦休息法」:1. 精神休息法很多人以為「放空」就是無所事事, 但其實當你什麼都不做時,腦袋可能更無法停止運轉。 你的思緒可能會喋喋不休,在一天結束回到家後,重複談論今天犯的錯誤、沒趕上的工作進度或是設想明天可能遇到的困難。但 Dalton-Smith 認為: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中,才算真正「清空大腦」。每天花點時間, 接觸藝術、音樂、運動、與人交談 等來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從複雜任務中抽離。你也可以透過 烹飪、撫摸寵物、書寫日記 等經科學證實有助紓壓的方法,讓精神真正休息。2. 情緒休息法忽視與壓抑情緒會損害腦部灰質,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記憶與學習力退化。所謂「讓情緒休息」指的是 承認、面對並處理你所有的感受,不讓超載的情緒壓垮自己 。當你需要舒緩情緒時,找到一些方法讓自己發笑;焦慮不安時,找到你信任、有同理心、不做主觀批判的人傾吐;在人際相處中感到被輕視、被誤解、不被尊重時,主動發起對話與溝通解決衝突,而不是選擇隱忍;面對新任務、新挑戰而時猶豫不決時,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感到恐懼。3. 社交休息法我們都需要被重視、被愛以及歸屬感, 在缺乏深度情感聯繫時,即使在很多人身邊,你也會感到孤獨 ,而孤獨也被科學證實與腦神經、心臟健康受損有關。Dalton-Smith 提倡的「社交休息法」指的是 遠離那些帶來負能量、在關係中只索求而無法給予情感回饋的人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主動對親近的人釋出善意與關心,並且對他們為自己的付出心懷感恩,「感激」與「被感激」都能刺激催產素的分泌 ,活化大腦並提升幸福感。4. 感官休息法視覺、聽覺、與嗅覺等感官疲勞對腦部神經元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 。你需要把電子產品放在一邊、關掉社交媒體通知與電視電腦螢幕,來維護視力健康;你可以讓自己沉浸喜歡的音樂中,或是撥通電話聽聽愛人的聲音。記得抽空到自然環境中活動,來獲取新鮮空氣;也可以使用芳香療法或烹飪來喚醒嗅覺。 愉悅的感官享受是絕佳的腦力補給品, 能夠強化大腦前額葉,提升判斷思考與問題決策力,並延緩腦部老化。※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休息不對,反而更累】腦神經學家:比放空、睡覺更有用的 4 種「大腦高效休息法」
-
2021-01-03 失智.大腦健康
認知訓練/健腦防失智 日醫學博士教你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五感練習
出門才發現忘了帶手機?見到老朋友卻叫不出名字?記憶是由感覺器官刺激大腦而成,活絡身體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刺激五種感官活性,享受健腦的小遊戲,健忘、失智自然不會找上門。五感訓練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眼、耳、舌、鼻、皮膚來感知外界的刺激。活動身體可以促進我們五感的活性。同時,適當的運動對預防失智和恢復認知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競速折衣建議訓練頻率:一日一次腦力難易度:★★★★★完成次數:正正正正正這個訓練同時要求計畫能力、手指活動能力,以及迅速執行能力等各項高度的能力。能夠順利完成較高難度的課題,除了訓練效果之外,還能獲得成就感。一旦喪失執行功能,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會逐漸衰退。雖然難易度較高,可以加油挑戰看看!1.檢視收進來的衣服,先思考何種順序折疊起來比較迅速,並設下完成目標時間。2 照著預想的順序儘速進行,並測量是否能在時間內完成。聽覺訓練五感之中,聽覺的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輕微的重聽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聽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險因子,因為聽力一旦衰退,與人溝通的機會會連帶大幅減少。當家人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長者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家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聆聽不同硬幣的聲音建議訓練頻率:一天五回腦力難易度:★★★★★完成次數:正正正正正這個訓練要求的是辨別聲音細微差別的能力。像十元和五元之間,就只有非常細微的不同,需要相當敏銳的聽覺辨別力。老化造成的聽力衰退會先從高音頻開始。硬幣掉落的聲音屬於高音頻的聲音,如果聽不清楚,可以早期發現自己聽覺的衰退。兩個人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更能增添樂趣。1.準備1 元、5 元、10 元、50 元硬幣各一個。請同伴逐一丟到桌上,試著聆聽並記住聲音的差別。2. 請同伴任選其中一枚丟到桌上,然後猜猜是哪一種硬幣。一人時也可以自己嘗試。觸覺訓練維持觸覺與預防失智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活動手指本身就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活化人類最基本的功能。靈活運用手指是人類這種雙腳站立的動物特有的「高層次功能」,一旦罹患失智症,這些高層次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健康的時候鼓勵長者多多活動手指、步行走動,有助於維持這些高層次功能。計算發票金額建議訓練頻率一天一次腦力難易度:★★★★★完成次數:正正正正正大腦先理解數字的意義,再活動手指敲打計算機鍵盤,兩件事同時進行給予大腦絕佳的刺激。若能嘗試運用非慣用的左手,效果更佳。使用算盤計算訓練效果倍增,對以前習慣使用算盤的長者來說,還能發揮懷舊療法的效果。使用算盤或計算機來計算收集一天份的發票,合計總支出並記錄下來。使用算盤或計算機是很好的手指運動。用非慣用手來計算用非慣用手的左手來運用算盤或計算機的效果倍增,可以刺激平常少用的神經,活化大腦功能。書名:明日的記憶,靠今天的練習作者:浦上克哉 譯者:盧怡慧出版社:天下生活
-
2021-01-03 科別.呼吸胸腔
久坐久站 當心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久坐、久站,又常在晚上吃大餐、睡前吃消夜,當心因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失眠。雙和醫院團隊分析國內上萬筆睡眠呼吸中止症資料,發現逾三分之一淺眠或失眠,其中大部分竟是因為長期久坐、久站,造成下肢水腫,平躺時水分回流,刺激上呼吸道引發,進而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不好。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指出,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是臨床最普遍的睡眠障礙,團隊為釐清兩者關係,進行為期四年的研究,發現因為失眠求診的患者中,有五成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中,逾三分之一淺眠或失眠。團隊透過穿戴裝置,監測頸腰圍、體脂肪、睡眠聲音等,分析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表現型。劉文德說,淺眠型患者多體脂肪及肌肉組織少,體較瘦,上呼吸道受到過敏或先天呼吸道狹窄等影響,大腦為維持呼吸暢通,睡眠時若氣流不順,刺激上呼吸道使肌肉緊繃,就會讓人因此被刺激而警醒。深眠型患者則同樣有呼吸道狹窄問題,但大腦在睡眠時使上呼吸道肌肉放鬆,所以患者可能因此吸氣不足,在偵測時,易出現憋氣後又大吸一口氣的狀況。劉文德表示,這類患者多數較肥胖,頸圍與腰圍較寬,睡眠缺氧情形嚴重。但上呼吸道沒有問題的人,若長期久站、久坐、不運動,體內循環不佳易滯留水分,平躺時,水分回流到上呼吸道,就會造成刺激,進而產生呼吸中止,被稱為水分滯留型,表現方式與淺眠患者類似。劉文德表示,常見晚上愛吃大餐、睡前吃消夜引起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劉文德表示,若因生活習慣導致水分滯留引發睡眠呼吸中止,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如晚上運動減少體內水分,治療胃食道逆流等,即有機會逆轉症狀。
-
2021-01-03 養生.心理學解密
獨處是最佳的充電時間!5 種你該嘗試的「獨處方式」
「孤獨殺死人。」我們可能都聽過這句話,研究顯示缺乏與他人交流、聯繫,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焦慮症、阿茲海默症等風險。但「獨處」和「孤獨」並不一樣,獨處是在保持與人的正向的連結之餘,擁有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步調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時間,從活動中你會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和需求,對自信的發展很有幫助。獨處對於內向特質的人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內向者在與人社交時會觸發大腦過度活躍的反應,因此精力比外向者更容易耗損,而獨處是他們最佳的充電時間。而以下五個活動特別適合獨處進行:1. 一個人用餐吃飯對很多人來說除了是例行公事,也是一種常見的社交活動,但一個人用餐有不一樣的樂趣,吃美食是很觸動感官的活動,食物的造型刺激視覺、食物的香氣刺激嗅覺、食物的滋味刺激味覺,在獨處用餐時,你能專注在這些感官上,對於熱愛美食的人來說,是非常滿足的一件事。2. 一個人看電影看電影是一個很容易遷就他人的活動,你想看的電影,未必剛好也是你朋友想看的,即使兩人去了影院,可能因為朋友要拿爆米花、問劇情等因素,讓你無法專注在電影上。一個人看電影最大的樂趣,就是你可以完全進入電影的世界,彷彿穿越到另一個時空一樣。如果你想看的電影剛好比較冷門,比較難找到同好和你一起看,一個人觀影也很不錯!3. 一個人欣賞喜歡的樂團表演和看電影一樣,如果你喜歡的是小眾樂團,要找到同好和你一起參與會比較困難,難免需要遷就,一個人去欣賞喜歡的樂團表演,其實並不會感到孤獨,因為台下都是和你有相同興趣的人,說不定還會因此交到新朋友呢!4. 一個人旅行安排一個可以親近大自然的旅行,除了有效紓壓,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美國體驗式教育協會》(AEE)的研究指出,一個人接近大自然,對於釐清自己的目標、強化與他人關係是有幫助的,此外,一個人旅行是件具有挑戰性的事,因此從過程中你也可以獲得成就感和自信。5. 一個人學習新事物在科技進步的時代,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除了報名現場課程,網路上也有不少線上課程、教學影片可利用,無論你想學煮菜、理財、寫程式、繪畫、剪輯、塔羅牌,你可以完全按造自己的喜好安排,自主地學習新事物能刺激大腦回饋系統,讓你感到由衷地開心和滿足。參考資料:1.《Verywell Mind》:Things To Do By Yourself2.《BuzzFeed》:15 Things To Do Alone If You Ever Get The Chanc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獨處是最佳的充電時間】5 種你該嘗試的「獨處方式」:除了紓解工作壓力,還能更有自信
-
2021-01-02 養生.心理學解密
如何幫助另一半面對悲傷?美國婚姻諮商師:別說「不要哭」
「悲傷」是一種令人身心理上都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而面對伴侶的悲傷,總是感到心疼不已,卻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最有效的幫助到他。美國婚姻諮商師艾琳·萊巴(Erin Leyba)認為,在伴侶悲傷的情況下有意地為其提供支持,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連結。艾琳·萊巴也提出了面對陷入悲傷情緒的伴侶時,經科學研究驗證可以有效給予幫助的 4 個 實際做法:1. 寫一張慰問卡給他你可以寫一張卡片給他,在卡片中敘述你們的美好的回憶,並表達你對他的關心與支持,這對你的伴侶會是很大的鼓勵。美國作家基利·查斯(Keely Chace) 認為,卡片最大的用意是「表達出自己的在乎」,並盡可能提供自己能力所及之幫助,因此我們要將這點明確地傳達給對方,例如:「我知道我無法讓你的痛苦消失,但我想讓你知道我在這裡,讓你依靠及傾訴。」另外,要注意的是,盡量避免在卡片中提到「我知道你的感受」以及「你應該 ⋯⋯」,因為每個人對悲傷的經歷和處理方式都不一樣。2. 讓他有一些放鬆的時間給予你的伴侶一些個人時間好好放鬆,可以的話,建議他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在大自然中漫步、在水療中心度過一個下午、或小睡一下。以神經科學家瑪莉·海倫·伊姆莫迪諾-楊(Mary Helen Immordino-Yang)為首的研究團隊 指出,當你的大腦有時間休息,處於靜止狀態時,你可以重新聚焦精神並整理心情,這有益於你的情感健康。3. 送他花花卉和綠色植物可以幫助減少壓力,使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減少煩躁、焦慮和沮喪,並增加了生活滿意度。此外,花還可以幫助我們獲得適當的睡眠、增強創造力、提高生產力、提高對疼痛的忍耐力,以及提升精神。研究大腦化學反應多年的加州大學名譽教授洛麗泰·布里寧(Loretta G. Breuning) 指出,欣賞花可以觸發令人快樂的大腦化學物質,例如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等,提升我們的正面情緒。4. 給他一個擁抱除了擁抱,也可以增加牽手的頻率,有時候身體接觸比言語更令人感到安慰。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 指出,「觸覺交流」可以傳達 12 種不同的情感,包括感激、同情與愛。給予對方一個溫暖的擁抱,能使對方感到溫暖及以及被愛,幫助他重拾快樂。不要害怕悲傷臨床心理學家麗莎·費爾斯通(Lisa Firestone) 認為,當我們過度抑制負面情緒時,我們會逐漸失去愛、熱情與溫暖,因而過著更加消沉的生活。因此比起告訴對方「不要哭」,陪伴他面對並克服悲傷會是更好的做法。情緒是最真實的反應,為我們提供了「自己正過得如何」的訊息,幫助我們調整自己並邁向更好的生活。正如同《小王子》作者安托萬·迪·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所說的:「悲傷是生活的證明之一。」(Sorrow is one of the vibrations that prove the fact of living.),學會感受悲傷,然後繼續生活,將會感受到更真實的與平衡的自我。(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7 Practical Ways to Support a Grieving Spouse〉、《Psychologytoday》:〈The Value of Sadness〉、《Psychologytoday》:〈Why Flowers Make Us Happy〉、《WIRED》:〈The science of touch: why physical contact can make you happier and more successful〉、Hallmark:〈Sympathy messages: what to write in a sympathy card〉)※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如何幫助另一半面對悲傷】美國婚姻諮商師建議一種「觸覺療癒」、別說「不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