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 性愛.性福教戰
搜尋
塑膠
共找到
590
筆 文章
-
-
2024-05-13 養生.聰明飲食
別用塑膠袋或保鮮膜包裝 專家教你改用一招延長芹菜新鮮爽脆
買芹菜時,最好選擇顏色淡綠、鮮嫩爽脆、莖部緊緊束在一起的;可以檢查葉片是否看起來很新鮮?莖部是否出現傷痕或變色?烹飪網站Simply Recipes報導稱,如果沒有足夠的濕度讓這種高含水量的蔬菜保持脆嫩,芹菜很快就會變質。營養師普瑞斯特(Melissa Prest)指出,當芹菜過了保存期限後,會發現原本硬挺的綠色莖部顏色發白、變軟、易彎曲。她說,如果芹菜外表黏糊糊的,說明已過了保鮮期,就該扔掉它。別將芹菜與會釋放乙烯的蔬果放一起適當的儲存是保持芹菜最佳口感的關鍵,切忌將芹菜與蘋果、酪梨、梨或其他會釋放乙烯的蔬菜或水果放在一起,這種氣體會讓它們加速成熟。此外,不要用塑膠袋或保鮮膜來包裝、保存芹菜,因為會吸附芹菜釋放的乙烯氣體,導致莖部更快變質。Simply Recipes專欄作者迪洛娜多(Mary Jo DiLonardo)學到一個可延長芹菜保鮮期的簡便方法:用鋁箔紙包裹。普瑞斯特表示,最好把芹菜放在冰箱可調節濕度的蔬果抽屜(crisper drawer)裡,這樣可以保存長達兩周時間;在儲存前,去掉塑膠包裝,用一張鋁箔紙包好再放入冰箱。可用鋁箔紙保持芹菜莖部水分鋁箔紙有助於芹菜莖部保持水分,如果有時間並想在食品保鮮上多下功夫,還有一種更細緻的芹菜保鮮法。維吉尼亞州營養師湯瑪森(Caroline Thomason)表示,為達到最佳效果,可將芹菜先切好,垂直放入淺水中,這樣便能在冰箱裡保存更長時間。她說,芹菜莖部吸收了這些水分,保鮮期會更長。不過,只要芹菜沒有黏糊糊、發霉或變色,仍然可以放心使用。普瑞斯特說,用快過了保存期限的芹菜與其他蔬菜作為蔬菜湯或高湯的基底,是減少食物浪費的好方法。為了讓變軟的芹菜重新「振作」,她建議將芹菜洗淨,切成條狀,然後在冰水中浸泡約30分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換掉塑膠砧板、不沾鍋 科學家教你簡單7招避免吃進塑膠微粒
近年許多研究都顯示,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正影響人類健康。事實上,它不只存在海洋,從廚房用具到居家用品,甚至兒童玩具,塑膠微粒無所不在。這些人造的微小碎片甚至已進入食物、水和空氣中。科學家曾做過研究,一般人每周可能吃進5克的塑膠,相當於吃掉一張信用卡。研究指出,塑膠微粒與癌症、心臟病、失智症與生育問題相關,但長期的影響仍是個謎。既然它無所不在,在家中如何避免吸入(吃進)塑膠微粒?以下是專家的建議。1.做好居家清潔、除塵即使是縫隙中的灰塵,也可能含有塑膠微粒。2019年,科學家估計,每小時約有16顆塑膠微粒進入我們的呼吸道。不可避免的是,其中一部分來自居家環境,定期除塵有助於減少吸入過多塑膠微粒。【延伸閱讀:避免塑膠微粒傷害 新研究揭一方法有助去除水中90%的微塑膠】2.避免使用人造海綿、超細纖維布做好居家清潔很重要,但要注意的是,慎選清潔工具,以免讓問題變得更嚴重。由人造纖維製成的海棉、超細纖維布和刷具等清潔用品,在使用時會有塑膠脫落。專家建議使用天然纖維製成的產品,例如棉和亞麻。伯明罕大學生態水文學和生物地球化學專家Stefan Krause教授說,纖維種類繁多,有合成的聚合物纖維和天然纖維,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創造出盡可能減少顆粒脫落的產品。3.不要使用塑膠砧板雖然塑膠砧板方便又容易清潔,但卻可能在切碎食物的過程,讓塑膠微粒進入食物,從砧板上的切痕就可證明所言不假。美國化學會2023年一項研究發現,塑膠砧板是人類食物中塑膠微粒的重要來源。科學家測試以菜刀反覆敲擊砧板,然後檢測其釋出的塑膠片含量,他們比較了五個人在塑膠砧板上切胡蘿蔔的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在切菜過程中,每年可能從塑膠砧板產生1400-7100萬件某種塑膠微粒,以及7900萬件的另一種塑膠微粒。Krause教授建議人們改用木頭砧板。4.最好別用不沾鍋不沾鍋除了與危險化學物質有關連,也可能讓烹調的食物沾上數千種塑膠微粒。根據2022年的研究,只是一個鐵氟龍不沾鍋上小小的刮痕,就可能導致超過9000個塑膠微粒脫落。澳洲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演算法,計算日常使用時,這些看不見的小刮痕釋放了多少塑膠微粒。結果估算出如果不沾塗層破裂,烹飪時可能會釋放出多達230萬個微小塑膠碎片。專家建議改用不鏽鋼鍋、鑄鐵鍋或陶瓷鍋。5.過濾飲用水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9年的分析,在歐洲,約72%的自來水樣本含有塑膠微粒;美國的情況更糟,達到95%。把水煮沸或者過濾,是從飲用水中去除大部分塑膠微粒的方法之一。中國暨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將水煮沸,然後用咖啡過濾器過濾,可以去除將近90%與癌症和生殖障礙有關的塑膠微粒。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使用的是硬水或富含礦物質的水時,將其煮沸特別能有效去除塑膠微粒。因為在高溫下,水垢會變成固體,有效地「包裹」塑膠微粒,使它們更容易透過過濾器去除。在這項研究中,使用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159個自來水樣本,其中的129個都含有塑膠微粒。6.少買塑膠商品、化纖衣物日常家庭用品,從衣服到坐墊、窗簾、地毯甚至兒童的絨毛玩具,都含有塑膠材質。雖然人造纖維比天然纖維便宜,但它可能會進入我們我們的呼吸道。普利茅斯大學環境汙染專家Fay Couceiro教授說,接觸高濃度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出現類似氣喘、組織損傷和纖維化症狀,但在製造塑料的環境才可能發生,一般家庭環境不會達到這樣的毒素水平。但他建議,適度換掉家中的塑料商品,可以減少塑膠微粒進入體內。例如,地毯與家中空氣塑膠微粒增加有關,建議換成非塑料地毯或不用地毯。「我們穿的許多衣服也是塑膠,避免穿聚酯纖維和尼龍材質的衣服,也能減少接觸塑膠微粒。」7.避免用一次性包裝生活在現代社會,飲食中幾乎難以避免塑膠,水果、蔬菜、肉類多用塑膠包裝。但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裝,如瓶裝水和即食食品,可能有助減少吃進塑膠微粒的量。既然食物本身所含塑膠微粒難以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吃塑膠包裝食品、少用塑料烹飪器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0 養生.聰明飲食
馬鈴薯放室溫、玉米進冰箱…10種根莖類及廚房常見食材保存訣竅
很多人習慣把什麼東西都塞進冰箱保存,但其實不是什麼食物都適合放冰箱。食物放對地方,可以延長保鮮及保存時間。《元氣網》整理農糧署、家事達人、營養師等,告訴你十種根莖類及廚房常見食材保存的訣竅。十種根莖類及廚房常見食材保存訣竅一般而言,常溫狀態下,大部份根莖類如蘿蔔、洋蔥、馬鈴薯、地瓜、牛蒡、薑等,只需放置於「通風、涼爽、乾燥」的環境中保存,可視作物種類及料理頻率,挑選最適合方式貯藏保鮮、減緩發芽。而其他廚房常見食材,如辣椒、薑、大蒜等辛香料,最好買一周能用完的分量,放置陰涼處,或以網袋壁掛保持通風良好。還有如乾香菇等乾貨,如果是真空包裝或未開封,只要儲存在乾燥陰涼處,並建議這類乾貨少量購買夠吃就好。1.甘藷 (番薯)地瓜放室溫陰涼處即可。或用紙巾包裹、裝入塑膠袋冷藏。或洗淨蒸/烤熟後,放進保鮮袋(盒)冷凍。2.馬鈴薯馬鈴薯以常溫保存為原則,注意避免光照,降低呼吸速率,減緩發芽。放冷藏環境易因潮濕變質影響口感;並會導致糖分提升,烹調時也容易變黑。可煮熟後再放保鮮袋(盒)冷凍,方便後續料理。3.山藥未切的山藥也是放陰涼處即可。或將山藥洗淨削皮後,依用途切成塊狀、片狀或條狀。接著依每次用量分裝成小袋、放入冷凍,可保存1-3個月之久。4.芋頭放在陰涼通風處可保存3至5天。削皮後切成角塊狀,以熱水汆燙數分鐘、或是過油油炸後封裝冷凍,可延長保存期限。5.洋蔥整顆洋蔥裝入網袋中懸掛於室溫通風處。可洗淨去皮後切丁或切絲,放入保鮮盒(袋)中冷藏,盡量於3天內食用完畢。6.南瓜南瓜放在乾燥陰涼通風處,能夠保存最久。但如果切開後用不完,去除內部的籽後再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7.蘿蔔白蘿蔔、紅蘿蔔等,用絲襪或網袋包好,放在室內陰涼處即可。如果還是想將蘿蔔放冰箱,冷藏前須先將菜葉切除再放進去,避免葉子吸收掉養分。8.玉米剛摘下來的玉米現煮現吃滋味最好,若有多餘則不要像水果一樣留在廚房檯面。除非妥善保存,甜玉米摘取之後就開始失去味道,連同葉子一起放進冰箱可以讓甜玉米保存較久並維持甜度。9.竹筍竹筍回家後,回家後要立即帶殼煮熟,並且冷藏保存最好,這也是所謂的殺菁處理。如果真沒時間先煮熟,可先把綠竹筍底部較老的地方削掉一點,塗上少許鹽巴,用濕餐巾紙將底部包起來,用保鮮膜包好放進冰箱冷藏保存,這樣可以幫助竹筍保持水分,但仍建議要儘早在3天內吃完。10.穀米類如果是真空包裝或未開封的穀米,不用冰,只要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部農業主題館.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如何減少食物浪費?專家教你進賣場這樣採購
購物車裝滿了各種我們認為需要的物品,但到頭來卻只是占用冰箱空間,不少東西最終都落到垃圾桶內。根據聯合國最近一份報告,光是在2022年,全球就有10億份餐點被丟棄,其中有60%是來自家庭。根據聯邦環保署數據,美國垃圾掩埋場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垃圾是食物垃圾。而垃圾掩埋場廢棄物釋放的甲烷(fugitive methane),佔全美排放量一半以上;甲烷排放是溫室氣體中最毒的一種氣體。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首席氣象學家兼首席氣候記者澤伊(Ginger Zee)指出:「食物垃圾不僅是對地球有害,我們每年每個家庭都扔掉了約1000元的食物垃圾。」為確保環境永續,專家教你該如何買菜,才能減少食物浪費。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Teachers College)營養與教育學副教授科赫(Pam Koch)告訴澤伊:「我們要做的,是不要過度購買,尤其是易腐爛的產品。減少所購買的動物蛋白數量,並減少購買產品塑膠包裝的數量。」有個重點是少買包裝好的蔬果產品。澤伊指出,購買像是馬鈴薯和番茄等蔬果農產品時,不要選擇預先包裝好的產品,而是改用可重複使用的農產品袋,並在散裝區,購買你所需要的量就好。這樣做不但能減少塑膠垃圾,也可以避免購買過多的食物。科赫指出,牛奶等乳製品有時過期了仍可繼續使用;科赫解釋,因為牛奶是已經經過高溫殺菌,開封後放回冰箱保存,只要沒有變質變酸,就都仍可食用。科赫指出,雞柳等已經事先幫你處理過的產品,通常價格會比較高。科赫解釋,購買加工處理度較低的肉類,雖然事後比較不方便,自己多花點工夫來處理肉類,可以讓你用較低的價格買到像是有機或散養等品質更佳的肉類,而且對個人和地球健康也更好。減少食物浪費3招1.不要過度購買,尤其是易腐爛的產品。減少購買動物蛋白數量。2.選擇加工處理度較低的肉類。3.減少購買產品塑膠包裝的數量。例如少買包裝好的蔬果產品。(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5-07 焦點.健康知識+
不要將塑膠袋放進冰箱?塑膠包裝統統不能進微波爐?毒物科專家詳解各種塑膠材質使用方式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有顏色的塑膠袋是用「苯丙芘」當著色劑,但專家表示,苯丙芘是一種芳烴類,與塑膠袋的著色劑無關,傳言說法錯誤。 (2)傳言提到塑膠袋的物質會滲透到食物中,根據中國網路上的說法、應是指「塑化劑」,但塑化劑是 3 號塑膠 PVC,會用於保鮮膜、但不是塑膠袋,傳言沒說清楚是哪種物質、易生誤導。 (3)傳言說不要用塑膠袋裝熱食、放微波爐加熱,但不同塑膠材質有不同耐熱溫度、合法的使用範圍,使用前先認明材質、才能正確使用,傳言並未說清楚不同材質的耐熱差異問題,一概而論、易生誤導。網傳「塑料袋千萬不要放冰箱」等各種版本不同、但內容類似的影片,提及塑膠物質會滲透到食物中、直接裝熱食或放進微波爐會產生大量的有害化學物質,甚至有的影片提到有顏色的塑膠袋是用苯丙芘當著色劑。但專家表示,有塑化劑的是 3 號塑膠 PVC,會用在保鮮膜產品,但塑膠袋的材質多是低密度 PE 的4號、高密度 PE 的2號、以及 PP 的 5 號。而苯丙芘是燒烤烤肉時油脂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種芳烴類、與色素無關。用塑膠袋裝熱食或放進微波爐加熱之前,應先認明塑膠袋、塑膠包裝的材質編號、材質名稱,不同材質有不同的耐熱溫度,正確使用才能避免錯誤使用而產生危害。 塑膠袋不要放冰箱?原始謠傳版本: 塑料袋千萬不要放冰箱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各種版本: 查證解釋:(1)傳言易誤導 塑化劑其實是 3 號 PVC 傳言提到「超市的塑膠袋基本上都是聚乙烯或是聚丙烯」、「塑膠袋長期存放冰箱,塑膠物質就可能會滲透到食物當中」。MyGoPen 致電諮詢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表示根據食藥署公告的塑膠代號及材質、特性、耐熱溫度,聚乙烯 PE 是 2 號和 4 號塑膠,2 號叫做「高密度聚乙烯」HDPE、4 號叫「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臺灣來講,大部分的塑膠袋都是以 4 號為主,但可能也有2號,而傳言說的「聚丙烯」PP 則是 5 號,在臺灣較常見的樣式是白色半透明的平口塑膠袋、通常直接用來裝食物。 顏宗海強調,傳言提到「塑膠物質就可能會滲透到食物中」,但是沒有明確說出是哪種物質。MyGoPen查詢中國網路,發現相關的說法有很多版本在中國流傳,當地生活類網媒壹讀曾於 2023 年 3 月登載「裝菜的塑膠袋放進冰箱,不僅有毒還致癌?一組實驗告訴你真相」,該文指稱「關於塑膠袋的傳聞,主要是圍繞著兩個物質苯丙芘、增塑劑」。顏宗海表示,增塑劑應該就是臺灣所說的「塑化劑」,含有塑化劑的是 3 號「聚氯乙烯」PVC,與接觸食物比較有關的就是 PVC 保鮮膜,但 3 號材質並不會拿來做塑膠袋,傳言的說法講的不清楚,很容易造成誤導、讓人以為會從塑膠袋滲透到食物的是塑化劑。 (2)塑膠代號不同、耐熱不同 應正確使用 傳言提到「用塑膠袋裝熱食,或是直接放進微波爐加熱,大量的有害化學物質會危害還在生長發育的孩子健康」,而 MyGoPen 於 2022 年曾進行「【查證】千萬別用PVC保鮮膜?加熱會溶出塑化劑?醫:皆不建議和食物一起加熱,文中提到保鮮膜分為 4 種材質、而「PVC 保鮮膜製程會添加塑化劑,如果和食物一起加熱或是包覆油脂食物,確實可能會溶出塑化劑」。 MyGoPen 上網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當年為環保署、現已升格為環境部曾公告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限制含聚氯乙烯的產品,包括容器,例如:PVC 罐 / 蓋等,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免洗餐具,包括杯、碗、盤、托盤、碟、餐盒及其餐盒內盛裝食物之內盤與上蓋等,還有刀、叉、湯匙等,但不包括 PVC 吸管。 但傳言提到的是用塑膠袋加熱,比較則常見於小吃店裝熱食、或是便利店用微波爐加熱袋裝食物,根據衛福部公告的使用原則: (a) 4 號低密度聚乙烯 LDPE 塑膠袋:耐熱為 70 到 90 度,避免盛裝高溫、高油脂、高酸的食物。 (b)5 號塑膠餐盒:塑膠的容器多為 5 號「聚丙烯」 PP,耐熱溫度約 100 到 140度,上蓋多為 6 號「聚苯乙烯」 PS,耐熱溫度約 70 到 90 度,食藥署呼籲業者用微波加熱時,應將上蓋打開,避免高溫造成塑膠材質變形,提醒業者及民眾,應注意塑膠的材質及特性、正確使用各種塑膠。(3)苯丙芘常見於燒烤、烤肉 與塑膠袋染色劑無關 傳言提到「彩色的塑膠袋使用了著色劑,著色劑會附著到食品上面」,另外的版本則是說「有顏色的塑料袋大部分都使用了著色劑,而著色劑是『苯丙芘』」。 顏宗海表示,「苯丙芘」是一種多環芳香烴,是油脂在 300 到 600 度之間不完全燃燒的高溫狀態時所產生,但塑膠袋用的染色劑是工業染料、與苯丙芘無關,以毒物科的角度、並不建議以有色的塑膠袋裝食物,不管是生肉或是蔬果都儘量不要,最好的做法還是用透明的無色塑膠袋,顏宗海建議,即使在菜市場老闆用有色塑膠袋裝,民眾回到家之後最好還是換成玻璃等容器裝肉、或是透明塑膠袋裝蔬果,顏宗海強調,雖然有色塑膠袋比較不好、但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把塑膠袋的染色劑說成苯丙芘,傳言說法「應該是弄錯了」。結論 傳言提到買東西之後,不要直接將塑膠袋放進冰箱,否則「塑膠物質就可能會滲透到食物當中」但卻未明確提到是什麼物質,中國網媒認為是「塑化劑」和「苯丙芘」。苯丙芘的部分,臺灣的毒物科專家表示,苯丙芘是燒烤烤肉時,油脂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一種芳烴類、不是工業用色素。 而塑化劑的部分,塑膠袋的材質多為 4 號 LDPE、2 號 HDPE、5 號 PP,塑膠 3 號 PVC 才含有塑化劑,PVC常用於保鮮膜、吸管,去年起台灣環境部限塑政策中,已禁用於餐盒、免洗餐具、餐盒上蓋等,但 PVC 吸管、PVC 保鮮膜並未在列。 此外,傳言提到「用塑膠袋裝熱食,或是直接放進微波爐加熱」會有大量有害化學物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告、不同塑膠材質各有耐熱溫度,每一種的特性和常見產品也不同,應「注意材質」、「正確使用」,傳言說法並未明確講出塑膠材質或編號、也沒講出溫度,易生誤導。資料來源: 衛福部食藥署 - 常見塑膠材質、特性、常見產品及耐熱溫度、不可不問的塑膠類100問 諮詢專家: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 - 顏宗海 延伸閱讀: 【假影片】不要把裝菜的塑料袋放進冰箱?內容農場塑膠袋謠言(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4/pe-pvc.html)
-
2024-05-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大地震帶來焦慮與悲慟——需要生命的韌性與智慧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胡海國教授看法→資深精神科醫師意見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花蓮這一次大地震,全省都明顯感受到持續很久的劇烈搖晃,尤其之後的大大小小不斷的餘震更是讓人害怕。雖然這次地震的震央不是在陸地,帶來人員的傷亡,跟建築物的毀混,並沒有921地震那麼的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餘悸猶存。我有幾個焦慮症的病人,原來病情都好多了,甚至幾個月都沒用藥,這一次地震又讓他們極度擔心、緊張、心悸、睡不好,趕快回來就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這一類的病人族群,本來就容易對壓力事件過度反應,也最容易受地震影響。甚至天天都覺得地面在搖晃,不時暈暈的;也有病人出現強迫思考、畏懼症,害怕路上被磁磚砸到,乾脆不出門。原則一:地震是可預期的,事先在心理上、生活上做好準備,會大幅降低過度焦慮,也有助應付災變很多時候,我們事後的慌張、害怕,是來自大家的「居安不思危」。台灣及其四周臨海,都有許多的板塊跟斷層,又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大型地震不管在地質學上、歷史上來看,都是早晚的問題,其機率應該遠高過百年一遇的大流感,只是不知發生的確切時間與地點。這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瞭,但是有多少人放在心上,事先做一些準備呢?根據心理學研究,人性往往偏向過度樂觀,只有在輕微至中度憂鬱時,反而判斷才跟現實一致。以自己做例子,在幾年前我就思考過大地震的應對方法,因為很清楚有生之年很高機率會遇到。我檢查了家裡的手電筒,發現電池都壞了,裡面的溶液外洩甚至把手電筒也弄壞。當機立斷,全部改成LED充電式的手電筒,而且可以有收音機,還附有作為手機備用電源的功能。家裡除了兩個30公升,裝滿水的塑膠桶子,也有卡式瓦斯爐,被困在家中1個禮拜,吃喝應該也沒有問題。還有就是身邊放點現金,斷電時所有電子支付、信用卡都是沒用的。那天地震來時我正要起床,心裡並不感覺驚惶,因為知道自己有所準備,只是伸手扶住旁邊的架子,避免被物體掉落擊中。「有備」不只可以「減災」,更以減少事發當下與過後的過度焦慮,對焦慮性疾患的病人來說,過度焦慮的結果可以讓病情惡化、複雜化,慢性化。原則二:情緒的「心理韌性」很重要「心理韌性」英文是resilience,這個字最近常常在兩岸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科技對峙中經常被提及。根據美國心理師學會的網頁,「心理韌性」是指 -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困難或挑戰的時候,可以成功的調適、回復的過程與結果。而這個成功主要是經過心智(理性思考)的、情緒的,以及行動上的彈性作為,可以好好地對應外在及內在的需求。當然社會資源的提供是這其中重要的環節,其實受災戶很多人都會過度悲傷跟擔心,忽略了這一塊。另外是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比如說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擔心生命的終結(貪生)並沒有甚麼意義,平常的安全準則更重要。像「危地不居」,等紅綠燈時站在柱子後面,而不是馬路邊;門的旁邊不要堆東西,以免地震火災阻礙通路。這些危機意識,進而轉化成對生命更有積極意義的追求,是「心理韌性」的來源。原則三:及時的藥物與心理治療很重要 最常見的急性創傷後症候群不可等閒視之,很多人忍很久才來就醫,但是這樣徒增腦部的傷害跟治療的難度。臨床經驗中,第一要睡得好,很多急性創傷後症候群經常會做惡夢,那應該是創傷太嚴重,在睡眠中依然在影響腦部,所以適當藥物的選擇很重要。另外是反覆地想起當下的內容,焦慮害怕,這時除了抗焦慮藥物之外,抗憂鬱藥物往往也是必須的。比較後期的、可以持續很久的是「病態悲慟」Pathological Grief,哀傷長達一年,經常活在思念中、難以處理遺物,難以正常過生活,快樂不起來。其實真的等到一年才來診斷跟治療太慢了,假如持續三個月有憂鬱的症狀,沒有好轉甚至更惡化,或持續伴隨輕生的意念,就應該尋求幫忙了。抗憂鬱藥物之外,心理治療往往是必要的,甚至比藥物更重要。沉溺於哀傷,要體會那不僅只是個人的問題,周遭愛你、關心你的人也會活在你的地獄裡。延伸閱讀:4/29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5/1 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1 養生.生活智慧王
運動一定要穿運動鞋嗎?資深物理治療師給答案!選鞋8注意事項,1重點是最高原則
在運動過程中,雙腳必須承受相當的強度、衝擊以及反作用力,如果沒有做好保護,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所以,運動時最好能穿專用運動鞋。如果不行,至少要選一雙具備好的吸震性、包覆性、穩固性和韌性的鞋子,除了達到舒適性外,也能避免傷害發生。 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運動鞋是運動時足部很重要的一個保護罩,尤其在戶外運動時,例如運動場上的運動,衝擊力都非常強,一定要有好的運動鞋,即便只是在室內跑跑跳跳,也要穿運動鞋。 若在室內練習瑜伽,做些伸展動作,著力點、衝擊力不大,就不需要太講究,或是在沙地、草地上走路,由於腳步幅度不大,受傷的機會也比較低。在運動量、衝擊力都較少的情況下,不穿運動鞋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走健康步道,最好還是要穿運動鞋,不建議赤腳進行。 一定要穿運動鞋的原因●避免關節受傷:不穿運動鞋,容易因為衝擊力過大而增加關節的負擔,嚴重的話,甚至會受傷,所以不管跑或跳,都需要穿具有吸震效果的運動鞋。●避免碰撞受傷:隨便穿雙涼鞋就去運動,很容易因為足部缺少包覆,稍為一碰撞就會扭傷,或是很容易被利物割傷。●穩固性差容易造成意外:如果只穿拖鞋做運動,過程中會一直擔心鞋子脫落,而且要花更大的力氣去固定鞋子,如果「人鞋一體」就沒有這些顧慮。●韌性差容易受傷:運動時身體會扭轉,唯有韌性好的運動鞋,才能讓足部得到保護,一般的布鞋或工務鞋,韌性就很差,不適合運動的時候穿。 不一定要買專業功能運動鞋因此,千萬不能隨便穿雙鞋子就進行運動,一定要穿運動鞋,而且要兼具吸震性、包覆性、穩固性以及韌性等功能的鞋子,才能降低運動傷害。像是很薄的五趾鞋,就像只穿著襪子在運動,無論吸震性、保護性都很差,運動時應避免穿這類鞋款,並且要注意一個原則,運動時對足部衝擊力越大,所穿的鞋子就得具備越高的保護力。 至於是否要穿各種運動專用鞋?簡文仁表示,專用鞋是依照不同運動需要所設計的鞋款,例如打籃球穿的運動鞋,必須有很好的包覆性,才能將腳踝保護周全;打棒球、慢跑比較強調吸震的效果;若是打乒乓球,運動範圍主要在球桌旁,鞋子一定要有很好的止滑功能,柔軟度也要好,才能達到保護的功效。 不過一般人並非專業運動員,不一定會特別講究不同運動而選擇不同的專用鞋,多會挑一雙萬用運動鞋。其實,只要吸震性、包覆性、韌性、穩固性不錯,就可應付大部分的運動,不見得要分得很細,而購買很多種類的運動鞋。選鞋8注意事項,1重點是最高原則 千萬不能隨便穿雙鞋子就進行運動,一定要穿運動鞋,而且要兼具吸震性、包覆性、穩固性以及韌性等功能的鞋子,才能降低運動傷害。那麼運動鞋要怎挑選呢?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建議如下: 鞋後要硬要有良好的吸震性,鞋後跟必須具有吸震力,才能保護腳踝,所以,挑選時按一按鞋後跟的硬度夠不夠,以判斷吸震的效果。鞋中要韌拿起鞋子扭轉一下,看韌性是否足夠,運動時腳扭動幅度大,或要因應地面凹凸不平,所以,鞋子中間的韌性一定要夠。鞋前要軟折一折看看鞋前軟度是否足夠,鞋前如果太硬,當腳尖要離地時,會覺得卡卡的,不管走路或是跑步,都很不順暢。鞋頭夠寬大鞋子的楦頭要夠寬,讓腳趾頭能在鞋內很輕鬆的「跳舞」,才不會被綁死而影響運動進行。大小適中太大的鞋穩固性不好,走路會有隨時要掉的感覺,但穿上鞋子也必須覺得不會綁腳才行。綁鞋帶的鞋跑步運動時建議選擇有鞋帶的運動鞋,因為穩固性比較好,使用魔鬼氈也可以,但是要符合穩定性的概念。底面面積要稍大鞋子底面面積如果比較小,穩固性就會比較差,現在很多鞋從鞋上緣到鞋底會越來越大,就是要讓穩定性更好。重量輕,透氣性佳重量輕的鞋,比較能夠「人鞋一體」,如果很重,跑一趟路下來,會感到特別費力。而透氣性好的鞋,即使穿一整天也不覺悶,如果是塑膠鞋就很不透氣。 人鞋一體是選鞋最高原則試穿時要看自己的習慣,若習慣穿厚襪,建議穿厚襪去試穿,試穿時要動一動、走一走,不覺得綁腳,也不覺得鬆垮。買鞋時間最好在傍晚,較能確保合腳,最重要還是要強調「人鞋一體」,當穿上這雙鞋不覺得有鞋的存在,就是一雙好鞋。【延伸閱讀】。夾腳拖、高跟鞋、運動鞋...你的鞋子合腳嗎? 穿不對很傷腳!足病醫生傳授4穿鞋指南 。買鞋還得看時間! 日夜差異大,注意這幾點才合腳
-
2024-04-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酪梨阻飯後血糖升!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切開的酪梨2招保存防褐變
酪梨有許多被證實的健康益處,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吃酪梨除了讓人感到飽腹感,還可以防止飯後血糖迅速升高,有助降低女性的糖尿病風險。根據一項發表在《營養與飲食學會雜誌》上的研究調查指出,每天吃大約30-38克酪梨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的幾率明顯較低,但該研究在男性中並沒有觀察到顯著的關聯。這項研究是以墨西哥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中28,000多名不同年齡的成年人為樣本,研究人員發現,與不食用酪梨的女性相比,食用酪梨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酪梨3利多降低糖尿病風險《healthline》訪問營養師Wendy Bazilian分析,酪梨為降低糖尿病風險提供了3大利多。1.酪梨富含纖維,當纖維通過消化系統時,它會減慢消化速度,除了讓人感到飽腹感,還可以防止飯後血糖迅速升高。這對於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很重要。2.酪梨的不飽和脂肪含量很高。像纖維一樣,脂肪會減慢消化速度,有助於促進血糖管理和飽腹感。3.酪梨雖然是水果,但它70%以上的成分都是油脂,因此也被歸類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但無論它是水果或油脂,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健康飲食模式,包括水果和蔬菜,都有助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而把酪梨當水果時,它又與大多數其他水果不同,因它不含天然存在的糖分,不會影響血糖反應。酪梨一次不能吃太多!沒吃完的酪梨2方法法保存有「森林的奶油」、「窮人的奶油」美譽的酪梨,富含維生素E、葉黃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充足的葉酸、食物纖維,維生素B2、B6,維生素C、鎂、鐵、鉀離子等,營養密度高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營養的水果。但因其油脂含量高,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吃太多會有變胖的危險。怎麼吃最營養?其實就是「生吃」!如果不習慣直接吃,將其用作塗抹醬、調味品或冰沙成分,就可以增加飲食中酪梨的含量。也因為一次最多只能吃半顆,那另外半顆就得先留著!亞東醫院營養師陳煌其曾受訪提醒,沒吃完的酪梨應注意保存方式,因酪梨切開後會漸漸氧化發黑,導致營養價值降低、產生自由基。陳煌其建議在酪梨表面塗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讓空氣無法接觸到酪梨果肉,再用保鮮膜包裹住放入冰箱冷藏,就比較不容易氧化發黑。農業部農業主題館也介紹另一個方法,於切面灑上檸檬汁,也可防褐變。不過仍提醒已經切開的酪梨仍要盡快吃完。如何判斷酪梨熟了沒?吃酪梨另一困擾是,常不知道它到底熟了沒,可以吃了嗎?有些人以為是看外皮顏色,根據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資料指出,酪梨果實成熟度無法單由外皮顏色辨別,除了少數品種完熟後果皮會從黃綠色轉成紫色、紫紅色或黑色,多數品種果皮不轉色仍呈綠色。以下幾個小方法可幫助判斷酪梨是否成熟。先從外觀看:1.果柄由綠轉黃。2.果實外皮由光滑明亮轉為粗糙,面較無光澤。3.有些品種成熟時,果皮會出現紫色或紫黑色斑紋。實際摸摸看:以拇指壓果實,如感覺可以繼續壓入不會彈起,就是已經可以吃了。酪梨置放於室溫下,通常約4-7天可後熟變軟。而如果發現已經成熟但還沒要吃,記得先裝進塑膠袋內放到冰箱冷藏,3-4天內需吃掉。或將果肉挖出放到冷凍,可放上幾個月。【參考資料】.《healthline》Eating Avocado May Lower Diabetes Risk, Especially for Females .農業部農業主題館.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28 名人.好食課
只吃毛豆、豆腐、豆干夠嗎?一圖看懂吃素要如何補足一天所需蛋白質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除了隨手關燈、減少塑膠袋使用外,不少人也會選擇吃素來愛地球!今天就讓好食課Christina楊婷貽營養師教你吃素要如何補足一天的蛋白質!一天要吃多少蛋白質?一般的上班族(低活動量)每天每公斤體重建議吃1.1克蛋白質,如:50公斤成人要吃55克蛋白質。一份蛋白質有多少 = ?許多人都知道,一顆雞蛋大約即是一份蛋白質(7克),或是1/3掌心的肉塊大小,而蔬食則大約是…….黑豆:一湯匙(25克)。.毛豆:3湯匙(50克)。.傳統豆腐:2格(80克),或是市售盒裝約1/4-1/5盒。.嫩豆腐:市售半盒嫩豆腐(140克)。.三角油豆腐:2小塊(55克)。.生豆包:市售生豆包一片大約55克,一份蛋白質約是半片生豆包(30克)。.干絲:半碗干絲(40克)。.黑豆干:1/3片(35克)。.五香豆乾:4/5塊(35克)。.小方豆干:1又1/4片(40克)。.豆漿:4/5杯(190毫升)。.麵腸:1/3條(35克)。.烤麩:1.5塊(35克)。.素雞:市售素雞一根大約100克,接近半根(40克)大約是一份蛋白質。.素香鬆:4湯匙(25克)。【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愛地球吃蔬食!一圖教你吃素怎麼補蛋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8 養生.聰明飲食
菇類買回家放冰箱就好?專家教「6種菇挑選保存秘訣」更耐放 ,金針菇包裝冒1情況別買
你是不是買了菇菇回家但不知道怎麼保存,每次都是放進塑膠袋或保鮮盒裡面就冰到冰箱呢?其實不同的菇菇有不同的保存技巧,農業部一次告訴你香菇、金針菇、杏鮑菇、木耳、秀珍菇、洋菇的保存挑選方式!1、香菇.保存:清除香菇表面水分並放置於4°C 冰箱中,可以擦手紙包覆菇體,並避免塑膠袋沾附於菇體表面,約可保存7-10天。.挑選:菇體圓整、菇傘肥厚、菇傘表面可見絨毛。若表面已無法看見絨毛,表示菇體水分較高,因此要注意保鮮;此外,菇柄處若經修剪可能會有褐變現象,此時可將褐變處切除即可。2、金針菇.保存:由於屬於低溫栽培,因此若是購買袋裝金針菇,只要將其放置於4°C冰箱中即可。.挑選:菇體白淨、菌傘無異色凹陷。若金針菇包裝出現破裂,則會有外包裝腫脹之情形,購買時應避免此種情形。3、木耳.保存:如果是以紙盒包裝,在冰箱中的保存時間可以長達1個月。如果買到泡水木耳可以放在通風處風乾半天左右,等水分乾一點再放入冰箱冷藏。.挑選:正常的木耳可以分成背面和腹面,背面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看到密生的短絨毛,腹面則在25°C的溫度下,會呈現暗紅色。在夏天超過28°C以上的木耳,耳片較薄,顏色也較淺,呈淡橘色。4、秀珍菇.保存:能以報紙或廚房紙巾先包裹住菇體,再以保鮮膜或塑膠袋封存置入冰箱,可避免生成游離態水,減少細菌孳生。.挑選:色澤未變黃、菇柄橫切面邊緣整齊、菇柄及斷面色澤均勻潔白。菇體有黃變者則屬劣變,菇體表面沾染異色雜菌亦屬劣質品。 5、洋菇.保存:冷藏:如果將菇體表面以紙巾擦乾,並置於紙袋中吸附菇體散發的水蒸氣,洋菇可在冰箱冷藏中為期七天左右的保鮮期冷凍:洋菇可以在殺青後冷凍或直接冷凍,約可維持數個月的保鮮期。.挑選:外觀完整、無變形、無褐化傷痕、無異味。雖然洋菇為少數可以生食的菇類,但因栽培過程中,會接觸到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建議消費者還是經過清洗或殺青後再食用。6、杏鮑菇.保存:冷藏保存,不建議在冰箱時間超過2週,但如果已有黏液或變黃,建議就不要食用了。.挑選:外觀完整、大小適中(約10-15公分長度)、菇柄肥厚具乳白色、輕輕按壓起來有彈性、無酸敗味而有菇類的清香。不要購買水浸狀的杏鮑菇。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7 焦點.食安拉警報
身體每天都在接觸毒素,如何減少中毒機率?顏宗海分享個人排毒秘方
寶林茶室的邦克列酸(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在台灣是第一次驗出,毒素可危害性命,不少民眾聞之色變。林口長庚醫院臨床病毒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台灣沒有發生過邦克列酸引起食物中毒,但曾在印尼、中國、東非國家造成民眾致死案。邦克列酸在國內相當罕見,是從唐菖蒲伯克氏菌分泌出的毒素,在特殊環境下才會產生,包括溫度攝氏22-33度、中性pH值環境、食鹽濃度小於2%、高濃度油脂。顏宗海於廣播NEWS 98分享「食物中毒頻傳 吃個東西心驚驚」議題,提到一連串的食安事件,強調食物保存的重要性,若沒有在安全時間內適當冷藏,細菌可能悄悄滋長。避開食物危險溫度帶 便當1個小時內吃完微生物最喜愛在7-60度的溫度,這也是食物危險溫度帶,所以夏天是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峰期,午餐便當最好一個小時內要吃完,調製過的食物也建議不要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冷藏與冷凍雖然能抑制或降低微生物生長,但冰箱的功能不是殺菌,一定要再充分加熱後食用。微波注意加熱不均勻 保鮮膜要拆掉微波加熱要注意加熱不均勻,例如體積較大的肉類,可能呈現「外熱內冷」,不妨多加個盤子或空碗覆蓋,有助於集中熱能,或是改用電鍋充分複熱。有些人習慣使用保鮮膜加熱或微波,顏宗海建議,熟食外層的保鮮膜最好都拆掉,在家烹調食材也不要用保鮮膜包覆,特別是高油脂食物,可能會因高溫而溶出塑化劑。市售保鮮膜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CDC)、聚甲基戊烯(PMP)材質,耐熱程度都不同,不超過耐熱溫度並不代表安全,因材質是塑膠單體組成,遇熱就會產生結構破壞。除了食物保存與加熱注意事項,顏宗海提醒,少吃加工食品,過去國內就曾有「蘇丹紅」工業染劑混進鴨飼料的事件,今年查獲國外進口的辣椒粉原料含有蘇丹紅,被製成各種調味粉料及零食。蘇丹紅吃下肚,會被身體代謝為胺類化合物,增加膀胱癌風險;吃過量也會讓肝腎功能受損、引起過敏反應。顏宗海分享個人排毒秘方身體每天都在接觸毒素,顏宗海分享個人排毒秘方:多吃高纖蔬菜水果,尤其是深綠色蔬菜,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排出體內累積的廢物。
-
2024-04-13 醫聲.癌症防治
凱特王妃罹癌震驚各界,世界研究指出罹癌青壯年近30年增79%!了解什麼是預防性化療
英國凱特王妃2024年3月發布影片宣布罹癌,表示在先前腹部手術後的檢測發現癌症,醫療團隊建議進行「預防性化療」,她也正在該治療的早期階段,但並未進一步透露治療細節。尤其她年僅四十二歲,癌症患者雖大多為年長者,但近期研究發現,全球未滿50歲罹癌的病例,近30年來激增約八成。學者對此趨勢原因未有定論,從菸酒、肥胖到加工食品都有嫌疑。多留意身體警訊、及早篩檢為對抗青壯年罹癌的可行方式。凱特王妃治療團隊所指的預防性化療是指什麼?在癌症治療中扮演何種功能?未滿50歲癌症死亡數 增近28%法新社報導,英國醫學期刊「腫瘤學」去年刊登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1990年~2019年間,全球每年未滿50歲確診29種常見癌症任一種的患者總數,大增將近八成,原因無人能確定。這項全球性研究發現,1990年,全球不滿五十歲的癌症確診病例為182萬例,到了2019年增加到326萬例,增幅達79%。研究人員還預測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未滿五十歲的癌症新病例數還會再增加三成,經濟富裕國家將尤為顯著。青壯年罹癌人數增加,和全球人口增長有關。不過,過去半世紀各年齡罹癌者存活率已幾乎翻倍,但未滿五十歲癌症死者數在過去30年來卻仍增加近28%。英國伯明罕大學癌症學者西瓦庫瑪說,罹癌青壯年增加的趨勢可謂一種「流行病」。自從凱特王妃2024年一月歷經腹部手術、3月22日宣布罹癌後,西瓦庫瑪等醫師均發聲,指出在診間看到的青壯年癌症病患越來越多。乳癌最常見 消化道癌症受關注青壯年癌症患者中,乳癌最為常見,但研究人員特別憂心結腸癌、胰臟癌、肝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相關癌症。美國癌症學會指出,以未滿五十歲的美國男性癌逝者來說,結腸癌如今是頭號殺手,在女性癌逝者中也僅次於乳癌。參演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的影星查維克博斯曼二○二○年就是因結腸癌病逝,年僅四十三歲。台灣常將發生在結腸、直腸的惡性腫瘤通稱大腸癌。針對青壯年癌症病例增加,西瓦庫瑪坦言尚未有證據能確定其原因,可能是多項因素綜合導致。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癌症流行病學教授柯爾曼說,潛在解釋有二:★其一,當前四十幾歲青壯年比上一輩更早暴露於菸、酒、肥胖等致癌因子。她指出,流行病式的肥胖問題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西瓦庫瑪也認為,肥胖起碼是部分原因,但有些青壯年患者既非肥胖,也沒有遺傳具罹癌風險的基因。★其二,青壯年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問題,疑似禍首包括若干化學物、新藥物甚至塑膠微粒,但未獲證實。★也有人歸咎於高度加工食品,但亦無足夠資料佐證。★另有理論指向食物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但柯爾曼的研究雖顯示癌症會改變微生物群,卻難定論微生物群的改變會致癌。開設年輕癌症病患特別門診的伯明罕大學教授貝格斯說,青壯年罹癌數增加的原因不少,包括醫界越來越善於在早期發現癌症;年輕人對自身健康的覺察度也比上一輩敏銳,更願意在相關症狀剛出現時就尋求幫助。英國觀察家報引述貝格斯指出,其他因素還有部分癌症風險因子可能透過家族基因遺傳;隨著帶有癌症風險基因的人比以往壽命更長且能生育更多小孩,這類基因於是在人口中累加。年輕人罹癌 化療劑量耐受度高為了應對青壯年結腸直腸癌病患數增加,美國2021年將建議篩檢年齡下修到45歲。好消息是,年輕罹癌者對化療劑量的耐受度比年長患者高,可用更強效治療方式。英國華威大學醫學教授楊恩說,較年輕罹癌者存活率一般較高;像凱特這樣手術中意外發現癌症,多半是還沒有明顯症狀的早期癌症,化療更有效。學者希望凱特的經驗能提醒民眾,一旦察覺任何身體異狀就應諮詢醫師。西瓦庫瑪說,人們對自己身體狀況多半有自知之明,「如果你真的覺得哪裡不對勁,不要拖延,就去做檢查」。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澳洲非營利媒體網站「對話」解釋,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在癌症治療上,「預防」指涉在癌症移除後,透過化療來防止癌症復發。要真正預防癌症,專家建議可就飲食、運動、防曬等方面的生活型態進行調整。另外,一種荷爾蒙療法藥物「泰莫西芬」可用來降低部分乳癌高風險患者罹癌風險,阿斯匹靈則可以用於腸癌等癌症的高風險患者。放射線治療 局部移除癌細胞癌症發生後,如果癌細胞限於身體局部,而未發現轉移到遠處部位的證據,手術、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能移除所有癌細胞。但如果癌症已擴散到身體各處才診斷出來,醫師會使用化療(抗癌藥物)、荷爾蒙或免疫治療等療法,循環至身體各處發揮作用。化療也可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前後使用,來防止原發癌復發。雖然手術可能已治好癌症,但部分案例中,難以偵測的微小細胞可能已擴散至血管,被帶到體內遠處的部位,這將導致癌症在數個月或數年後復發。在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比較只接受手術的癌症患者以及手術後再接受追加化療的患者,發現後續化療能防止癌症復發,延長患者壽命。化療副作用 造血功能暫受損許多化療藥物是透過擾亂癌細胞中心的遺傳物質DNA來阻止其分裂;為了增加效果,在身體不同部位生效的多種藥物會混合使用。不過化療不只針對癌細胞作用,也會殺死分裂中的正常細胞,但由於癌症病灶裡分裂中細胞的占比較高,每次化療殺死的癌細胞比率會高於正常細胞。化療通常每隔3-4周進行一次,正常細胞可在間隔時間恢復。化療副作用通常可逆轉,且常發生在細胞汰換率較高的部位。例如血細胞的製造會暫時被打亂;如果白血球數量低,感染風險會增加。化療用的特定藥物也可能導致手腳麻木等。預防性化療是在局部手術後,沒有癌症殘留的證據後開始實施,因此患者通常可在化療結束後數周內恢復正常活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2 養生.聰明飲食
梅子是梅花果實,但梅花不只一種!青梅和黃梅適合哪些料理?
脆梅的鹹酸甜滋味深受許多人喜愛,脆梅的原料為梅子,其果實外皮有短柔毛,為薔薇科桃李屬植物,不過鮮果滋味苦澀,所以大都加工製成食品。不過,你知道梅子就是梅花的果實嗎?賞花和食用的梅一樣嗎?梅花其實分為兩種,通常用以生產果實的稱為果梅,一般果梅皆開白色的單瓣花。而用來觀賞的稱為花梅,花梅的顏色、造形變化非常多,顏色有白色、粉紅、緋紅。要分辨花梅、果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花色」和「花瓣」。.果梅:花色為白色的單瓣花。.花梅:花色有白色、粉紅或及緋紅的重瓣花。青梅和黃梅都是梅子嗎?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梅子的產期。前期主要採收五、六分熟的青梅,此時顏色翠綠、味道苦澀,適合用來做成脆梅、烏梅,或是梅精。等清明節過後,梅子八、九分熟了,果色轉黃,就很適合做成紫蘇梅、梅酒、梅醋。.青梅:為梅子初熟時,外觀呈現青色,熟度為5至6分,其果實組織較為堅實,口感酸而清脆,適合製成脆梅、醃梅。.黃梅:為梅子完熟時,外觀變為黃色,熟度為8至9分,其熟度較高組織鬆軟,口感微酸甜軟,較適合製成蜜梅、Q梅、陳年梅、紫蘇梅、釀酒等。值得注意的是,梅子加工品的存放方式要特別留意,如果要長期保存,最好用陶瓷或玻璃容器,不要用塑膠製品。取用梅子要用乾燥的筷子或夾子,不要沾到水分與油分以免發霉。四道梅子料理一次看梅子主要成分包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磷、鈣、鐵、有機酸等營養素,建議挑選果實完整飽滿,表面沒有瘀傷或病斑,而且果實愈大的品質愈好。以下為常見梅子料理:糖漬梅子材料:七、八分熟的青梅1kg調味料:冰糖800g、水2大杯作法:1.將梅子洗淨,用牙籤將梅子上的蒂去除,並在上面戳幾個洞。2.將水煮沸,梅子放入燙煮,去除苦澀味道。3.取出燙煮去澀的梅子,將煮過的水倒掉;將梅子和冰糖、水放入鍋中,以小火煮40分鐘。4.等到糖水有泡沫且呈透明狀,即可關火。5.放涼,即可裝瓶放置冰箱保存。脆梅材料:六分熟的青梅600g調味料:糖1000g、鹽600g、粗鹽少許作法:1.青梅去除蒂頭,加入粗鹽搓揉10-15分鐘,至果皮顏色變深排出澀水。2.用木槌或菜刀敲裂梅子表皮。3.沉浸6~8小時,期間可攪動梅子2-3次,使鹽分均勻。鹽和冷開水比例約1:10。4.以流動水清洗2小時。5.將梅子用洗衣袋裝好,脫水約3分鐘。6.熬煮糖水放涼,第一、二次冷藏浸泡一天,將糖水倒掉,梅子脫水3分鐘,再浸泡新的糖水,第三次浸泡10天後即可食用。TIPS:第一、二次糖水比例為250g糖:750g水,第三次為500g糖:600g水。梅酒材料:七、八分熟的青梅1kg調味料:鹽5大匙、38度白酒1.8公升、細砂糖1kg作法:1.梅子洗淨,加鹽拌勻;每兩小時需翻攪一次;醃漬1天後取出,用牙籤將梅子上的蒂去除;之後再醃1天後濾去水分,洗淨瀝乾備用。2.取容器清洗乾淨,並先以日曬消毒殺菌。3.將梅子以「一層細砂糖、一層梅子」的放置方式放入容器中,如此分次重複放完。4.放入白酒。5.密封置於陰涼處,約三個月即可飲用。TIPS:隔年風味最佳。梅酒燉肉材料:豬五花500g、梅酒1杯、醃漬梅3-5顆調味料:日式醬油2小匙作法:1.煮一鍋沸水,豬五花過水汆燙。2.汆燙後的豬五花切塊備用。3.切塊豬五花放入鍋中,加入梅酒與水,必須蓋過豬五花;開中小火燉煮。4.燉煮過程須撈起浮渣,若水變少即補充水至蓋過豬肉高度。5.加入醃漬梅、日式醬油,燉煮一小時完成。梅子茶材料:糖漬梅子3-5顆、紅茶茶包1包、熱開水500c.c.作法:1.將糖漬梅子和茶包放在茶壺中。2.沖入熱開水靜置3-5分鐘即可飲用。【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農業兒童網:冬賞梅夏嘗鮮 DIY梅果美味健康.農業兒童網:賞花品果 梅好知識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4-12 焦點.食安拉警報
黴菌毒、化學毒…生活5大隱藏毒物!洪永祥教5招自保,多吃這些高抗氧化食物排毒
一波波食安風暴來襲,從毒辣椒粉的蘇丹紅、毒性猛烈的米酵菌酸(正名為:邦克列酸)到傷腎的紅麴,讓人恐慌到底該怎麼吃才安全呢?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指出,五大隱藏毒物:吸入毒、霉菌毒、清潔化學毒、加熱容器毒、經皮毒,危害你我的健康。日常中,潛藏著各種「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每個人因體質而有不同的抗毒體質與解毒能力,再加上暴露毒物的時間與劑量,同樣的中毒對每個人的傷害都不一樣。洪永祥分享抗毒五招,聰明面對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降低從口食入、從鼻吸入、經皮膚接觸吸收的毒性物質。抗毒第一招:減少外食、吃垃圾食物,學會自己烹飪食安問題首要是「自己把關」,不應該把問題丟給外面的廚師及食品加工廠,建議學習採買新鮮當令食材,並學會健康的烹調方式,減少外食比例。外食除了中毒風險外,即使沒有中毒,也吃進許多含高油、高鹽、高糖、高熱量的垃圾食物。抗毒第二招:多喝水+膳食纖維如果避不掉毒物,要怎麼樣促進身體排毒?一定要攝取足夠的白開水、膳食纖維。足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道蠕動,把吃進去的生物毒物、化學毒物、油鹽糖包覆成有體積的大便,減少吸收進身體裡的比例。以燒烤為例,可能會吃到焦黑的致癌物,但是邊吃烤肉邊吃大量高纖蔬菜,可減少致癌物的吸收,建議每天攝取25-35公克的膳食纖維。若毒物已經進入身體,可多喝水增加代謝;建議喝足體重3%-4%的水分,讓身體平日就處在一個健康且代謝毒物快的狀態。抗毒第三招:攝取高抗氧化力食物,增加肝腎排毒能力平日好好保養二大排毒器官:肝臟與腎臟,若不幸急性食物中毒時,症狀會比較輕微。以腎絲球過濾率來說明,有些人100分、有些人只有20分,身體排出毒物的能力就不一樣。護腎食物推薦多吃魚油、藍莓、羽衣甘藍、黑木耳、豆芽菜、蘋果、橄欖油、大蒜、洋蔥、小黃瓜。護肝食物則可以選擇十字花科蔬菜、海菜類、健康脂肪、富含硫的食物等。1.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菜和白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類黃酮、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有益肝臟進行化學物質、殺蟲劑、藥物和致癌物質的中和作用。2.海菜類:海苔、昆布、洋菜、海帶等,可防止重金屬被人體吸收。3.健康脂肪:酪梨、魚油、亞麻籽、奇亞籽、橄欖油、苦茶油等,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護肝與抗發炎好食材。4.富含硫的食物:大蒜、洋蔥、青蔥、韭菜、舞茸、香菇和靈芝等;肝臟需要硫才能去除汞和某些食品添加物,以進行解毒。抗毒第四招:增強流汗排毒流汗對於排出重金屬與經皮毒非常有幫助,皮膚所排出的汗水和尿液中的物質很相像,例如都有尿素、乳酸等,但是身體大部分的脂溶性毒素、重金屬物質可藉由汗水排出。日本有一項研究發現,比較汗水與尿液中的重金屬含量,結果發現,汗水中的重金屬含量比尿液高出許多。推薦運動、泡澡、蒸氣浴等,不止增加代謝,也增強骨骼肌肉與心肺功能。抗毒第五招:知道生活毒物在哪,並且避開吸入毒:二手菸、廚房油煙、燒金紙、汽車香水、臥室香氛、煮沸的開水蒸氣、洗澡的水蒸氣、電子煙、傳統蚊香電蚊香、裝潢的甲醛。黴菌毒:浴廁黴斑、寵物皮屑霉菌、香港腳的襪子、潮濕劣質咖啡豆、開封久放的堅果花生、長黴斑的寢具。清潔化學毒:洗衣精、洗衣香氛球、洗碗劑、化學海綿、浴廁芳香劑、漂白水、除黴劑。加熱與容器毒:塑膠袋裝熱湯、使用不對的微波容器、燒烤油炸焦黑的食物。經皮毒:洗髮精、乳液、面膜、保養品、化妝品、酸痛貼布藥膏、提神精油、髮膠、染髮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一級致癌物「石綿」你可能有用過!美國竟然最近才宣布禁用
在世界衛生組織將石綿(Asbestos)界定為一級致癌物,以及,世界上超過50多個國家禁止這種致癌原料幾十年後,你相信嗎?世界排名第一的強權國家---美國,竟然在2024年3月份才宣布禁止使用或進口白石綿。事實上,美國環保署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想要禁止石棉,可惜沒有成功,美國人每年約有4萬人死於石綿所導致的各種疾病,3月19日英國廣播公司健康版記者馬特扎先生(Max Matza)做出了這項報導。「石棉」會導致石綿沉滯症和肺癌等致命疾病石棉(也可以寫成石綿) 是一種天然礦物,雖然因為有不同的來源和用途,所以會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外觀,但在顯微鏡下有一個明顯的共通特點---僵硬的針狀纖維。大自然中有6種石綿的矽酸鹽礦物質,最常見的三種是溫石綿(亦稱白石綿)、鐵石綿(亦稱褐石綿)和青石綿(亦稱藍石綿)。雖然它們看起來很脆弱,但這些細小的絲線並不容易被破壞——它們耐火燒、具有化學惰性,並且不能被細菌分解,正由於這些絕緣、絕熱、耐高溫、耐酸鹼、耐腐蝕和耐磨等諸多的優點,於是乎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曾經大放異彩,但後來發現其微小的石綿纖維會飛散到空氣中,藉由呼吸進入肺臟後,經過20~40年的潛伏期,就會導致石綿沉滯症和肺癌等致命的疾病,遂相繼被世界各國所禁止使用。世界各國相繼禁用石棉 美國卻遲遲沒有禁用當1991年,法國政府宣布禁止石綿進口時,還引起加拿大政府提起貿易訴訟,理由是只要正確使用,產品依然是安全的。加拿大當時是世界上第三大石綿生產國,開採的97%石綿都出口,是國家重要的經濟來源。2001年3月,世界貿易組織最後裁定,加拿大敗訴,認為只要是致癌物質,就不是所謂的「貿易壁壘」。在美國,琳達 (Linda Reinstein) 是過去20年來,一直持續反石棉的倡導者之一,她丈夫就是因為反覆接觸石棉而去世,在她聽到週一(2024年3月18日)美國官方對石綿的禁令後,激動得淚流滿面。她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多年來,在石棉問題上,一直沒有做出正確的決定,英國早在四分之一世紀前就通過了石棉禁令,但美國卻是唯一沒有完全禁止石棉的西方工業國家,相當糟糕。而這種致癌物質目前仍然存在於美國數百萬家庭的建築材料中,美國環保署署長邁克爾(Michael Regan)表示,該項禁令僅適用於白石棉,且對於目前仍在使用白石棉的行業,將會給予長達12年的時間逐步停止使用。顯然,週一的禁令並未包括其他幾種類型的石棉,琳達女士可能感動得太早,內華達大學醫學地質學巴克教授(Brenda Buck)就說道,這項禁令只是邁出美國消除所有石棉的「一小步」,各行業可能會轉向使用尚未被美國環保署禁止的其他5種形式的石棉,令人擔心。綜觀石綿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擁有廣泛的用途,像是: 國王身上的紡織品,魔術師宴會時的小道具以及知名哲學家的睡帽。甚至,如果你曾經去過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你就會發現在礦物畫廊中,有一個橡木展示櫃,裡面放著一個透明的小塑膠盒,上面貼著「危險」、「請勿打開」。盒子內就有一個用石棉做成的皮夾,而這個殘破的皮夾竟然曾經屬於美國國父班傑明·富蘭克林。回顧石棉的歷史時間拉回到1725 年,富蘭克林只有19 歲,口袋空空,且剛剛才被無良的雇主拋棄,滯留在倫敦,但勇敢的富蘭克林幸運地,在一家印刷店找到了一份新工作,雖然生活上的問題解決了,但他仍然需要籌集一些額外的資金,才能回到美國。於是,富蘭克林給收藏家兼博物學家斯隆先生(Hans Sloane)寫了一封信,說明了這個石棉皮夾,不但可以防火燒,而且當它變髒時,可以將其放入火焰中,讓它變乾淨,毫髮無損,於是勾起了斯隆的興趣和好奇心,他把富蘭克林叫到家中,展示了一下,這位小伙子就因為這件有毒物品得到了非常豐厚的報酬。石棉非凡的耐火性能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被古代人發現,公元一世紀,一位年長的羅馬作家---普林尼(Pliny)向大眾介紹了一種新型的亞麻布,當時被稱之為“活亞麻布”(Live Linen),用來製作許多奇特的產品,像是防火餐巾,髒了以後,不用洗,丟入火中,自動就變得像新的一樣。它也被用來製作君王的裹屍布,因為活亞麻布不會被燃燒掉,所以有助於最後將骨灰與柴堆灰燼加以分離。另外,從古希臘的記錄中,也述及了女神雅典娜的一盞金燈,竟然可以燃燒一整年而不熄滅,其燈芯是由“喀爾巴阡亞麻”(Carpathian Flax)製成,這也是石棉的另一個歷史名字。西元800年左右,查理曼大帝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他是一位很會請大家吃飯的專家,透過歡笑美味的飯局,贏得了許多外交上的成功。根據傳說,他在宴會場合上,常常表演把一片用石棉紡成的骯髒桌布,扔進火裡變成雪白的魔術把戲,驚艷眾人。除了生活用品和魔術道具以外,石綿甚至被用於戰爭,古代投石機是重要的攻城器具,採用木質結構,向敵方目標彈射燃燒的瀝青或焦油袋,當使用石棉織成的布,來包裹瀝青時,就可以阻止袋子在到達攻擊目標前被燒毀破損,而提前掉落四處。最後,石棉纖維也被添加到盔甲中,可以作為絕緣體,有助於士兵在冰天雪地中,保持體溫。古代,石棉價格昂貴,但到了19世紀末,加拿大和美國發現了大量的石綿礦,由於物多廉價,於是使用量呈現爆炸性成長,先是被用於發電廠和蒸汽機,但很快這種礦物就開始進入人們的家中,在需要防火、加固或隔熱的地方廣泛應用。1899年出現人類第一例與石綿直接相關的死亡確診病例1899年,一位英國醫生記錄了人類第一例與石綿直接相關的死亡確診病例--- 33歲的紡織工人,患有肺部纖維化,之後,病例愈來愈多,石綿有毒的證據也變得越來越明顯。於是在英國,所有石棉於1999年被全部禁止,但在此日期之前,石棉建材早已經存在於眾多的房子結構中,不去動它,沒有問題,但當建築物需要維修或拆除時,石綿纖維就會飄散出來,構成健康風險,所以必須擁有合格專業證照的技術工人,才能進行石綿的拆除工作,且必須運送至指定地點丟棄。由於各地反對石棉的運動愈演愈烈,出於對健康的擔憂,各地的學校開始將石棉從建築物中移除,美國當然也不能例外,約在1989年時,美國環保署就頒令禁止使用石棉,但卻在兩年後,被聯邦法院推翻了這項禁令,原因是: 環保署未能依照美國的《有毒物質管制法》的要求,替依賴石棉的公司找到「負擔最輕的替代方案」後,才能禁止。一直到了2016年,美國國會針對《有毒物質管制法》進行了修訂,刪除了「負擔最輕的替代方案」這項條文後,才為環保署宣布石綿禁令鋪平了道路。可是,當2017年川普當選總統後,美國禁止石棉的禁令卻遲遲沒有宣布。原因是: 川普一直以來是石綿的擁護者,記得在2005年,當時還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川普,在國會作證時就將石棉描述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防火材料」。在他出版的《捲土重來的藝術》一書中,他認為反對石綿的運動,根本是由黑手黨所主導的,因為通常是與黑幫相關的公司負責清除石棉的工作。甚至在2012年,他還在推特上表示,如果世貿中心「極其強大的阻燃石棉」沒有被清除掉的話,世貿中心就不會在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中被「燒毀」倒塌。因此在今年底(2024)的美國總統大選後,環保署會不會繼續維持石綿的這項禁令,恐怕將會是總統當選人才能做的決定吧!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0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夾鏈袋保鮮袋可重複使用嗎?品牌大廠提醒留意一重點
雖然Ziploc夾鏈袋很方便好用,能幫你輕鬆保存食物和其他非食品,同時讓你的冰箱保持整齊乾淨,但Ziploc夾鏈袋畢竟是塑膠製成,而烹飪網站Simply Recipes作者托蒂諾(Stella Totino)不喜歡利用這種不環保的方式來減少食物浪費,於是開始研究如何能夠重複使用夾鏈袋。為此,托蒂諾特地向保鮮容器品牌Ziploc詢問重複使用夾鏈袋須知,並向賓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系食品安全專家巴克納瓦奇(Martin Bucknavage)請教。托蒂諾指出,Ziploc員工告訴她Ziploc旗下所有種類的夾鏈袋,都可以安全重複使用,因為Ziploc夾鏈袋「使用優質材料製作,足夠堅固,可以重複使用」。夾鏈袋是否能重複使用看裝什麼食物雖然專家巴克納瓦奇表示,最好只重複使用裝過像是椒鹽捲餅(pretzel)和糖果等乾燥食物品的夾鏈袋,但是否能重複使用,重點其實是在於袋中裝的食物。Ziploc專家建議避免重複使用裝過生肉、魚、蛋或過敏誘因食品的袋子;巴克納瓦奇也同意這點,因為要徹底消除微生物很困難,尤其是在裝過生肉和魚類食品之後;他說:「眾所周知,這類食品攜帶病原體。」重複使用夾鏈袋需注意一重點巴克納瓦奇還強調成員會過敏的家庭,在重複使用袋子時需要格外注意過敏原,並建議「起司和農產品等含有腐敗微生物的易爛食品更是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如果這些食品出現一定程度的變質」。如果袋子不是用來裝生肉、魚或雞蛋,那在重複使用之前,還是應該需要用肥皂和溫水,仔細手洗袋子的內部和外部,並且在重複存放任何食物前,徹底從裡到外風乾夾鏈袋。Ziploc指出,若袋身出現破洞、撕裂或刺穿,那就不可以重複使用;裝過任何肉類產品或過敏原,就不該重複使用;若不確定,寧可丟棄袋子。(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3-22 醫療.指甲.足部
穿鞋不穿襪,腳臭也不以為意 小黃司機左腿竟變這樣
台中40歲黃姓司機為圖涼快,穿鞋沒穿襪,鞋子濕掉也沒弄乾,日前左小腿紅腫、惡化忍了三天,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的腳趾有香港腳(足癬),小腿明顯紅腫痛及發熱,研判是蜂窩性組織炎惹禍,經抗生素治療後,症狀顯著改善。穿鞋不穿襪 香港腳變蜂窩性組織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鄭孟瑜說,蜂窩性組織炎指皮膚軟組織受到感染,初期狀況輕微,以局部紅腫熱痛表現,若情況惡化,嚴重者甚至截肢才能保命,因此,及早診斷治療,是避免嚴重併發症的關鍵。鄭孟瑜舉例,黃姓運因工作長時間坐在車內,為了圖個涼快,幾乎都沒有穿襪子,即使鞋子濕掉也可能沒空弄乾,經年累月下,足底出現臭味,但他依舊不以為意,導致汗水與黴菌長期都悶在鞋子裡,黃姓運匠因為香港腳問題出現破口,才導致小腿紅腫熱痛。蜂窩性組織炎常見徵兆 皮膚紅腫熱痛範圍漸大鄭孟瑜提醒,蜂窩性組織炎的高風險群,主要是有開放性傷口、靜脈回流差、淋巴回流不佳以及曾罹患過蜂窩性組織炎者居多,最常見的徵兆就是遭感染皮膚附近出現紅腫熱痛,之後範圍會逐步擴大,伴隨發燒、淋巴腺腫、形成水泡,嚴重時可能往組織筋膜層感染,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嚴重可能造成敗血性休克等等症狀。鄭孟瑜也呼籲,早期發現使用抗生素會有不錯的療效,搭配傷口照護清潔可加速改善,另外,抬高患部也能避免腫脹加速消腫,但若蜂窩性組織炎出現膿瘍,就得考慮做切開引流手術,若仍無法控制,甚至演變成至壞死性筋膜炎,就得安排筋膜切開術,嚴重的狀況甚至需要截肢,因此一旦有紅腫痛熱症狀,建議盡快就醫治療。香港腳(足癬)如何預防?1.經常保持足部清潔乾爽,出汗的腳要盡量想辦法保持通風、透氣。2.洗澡時,應仔細清洗趾縫。洗完澡後,記得把腳完全擦乾,特別留意趾間。3.平日穿著,選擇適當材質的襪子:純棉或純羊毛的襪子比較容易吸汗;也盡量避免長時間穿著排汗不佳的褲襪。4.穿透氣良好的鞋;尤其是已罹患香港腳者,合成皮或塑膠、橡膠成分的鞋類應盡量避免,如果能穿涼鞋最好。5.勤換鞋襪,避免每天穿同一雙鞋,鞋墊也要定期更換。天生趾縫緊密的人,可適時用衛生紙夾在趾間以利吸汗。6.避免使用他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7.少去公用澡堂或泳池、按摩池,減少被傳染的機會。8.家中如果有人已患有足癬,最好能夠隔開彼此的鞋子、襪子、毛巾等,避免共用衛生器具和寢具。資料來源/疾病百科/香港腳(足癬)
-
2024-03-17 養生.營養食譜
鴻時代/重遊礁溪老社區文化之美
旅行台灣,不管大城或小鎮,獨特文化底蘊總在後巷小院呈現,是生活版的「裡台灣」,也是串起城鎭的美感地圖。此次重新體驗宜蘭社區文化發展之旅,令人驚艷不已。建築界的安徒生,重建礁溪教會融入社區。「教會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教會,更像是社區中心,也是心靈的便利商店,很多社區鄰里活動都可以在這裡產生。」廖偉立老師帶我們導覽解說,他除了是建築師、藝術家,也是內心柔軟、敬天愛地的福音傳道人,懂得慈悲與智慧並重。我看見住在廖老師身體裏的那個男孩,是他作品中充滿想力與信望愛的動力來源。礁溪教會為舊址重建,周邊多為低矮建物,規畫設計以「重新定義教會並且因地制宜」為原則。基地地形東西向有一米半高低差,因此將一樓空間挑高,設計四個方形量體撐起二樓主堂結構,也符合聖經描述「上帝的殿建在高處」的精神。通透的虛體空間設計,能讓風流通,半戶外空間提供多種交誼休閒活動,附近居民與教友能自在地走進教會,串連起鄰里、巷弄和綠帶。主堂內皮層形塑出木格架蛋形空間,象徵孕育生命的母體子宮,光線從兩側及屋頂的格柵穿透,猶如「在樹林、曠野地裡禱告和敬拜」。極簡溫泉旅宿,感受緩慢生活情調。通過雪隧,陽光嘩地撲灑下來,山的那一邊藏著蘭陽的山色、豐饒的田野。「ONSENSE Villa礁溪人文旅宿」坐落於田野之間,有多面向的景觀,建築開闊留白,是獨特清新的寧謐之境。南陽在地人親切的靚口音,悠閒自在的緩步慢生活情調,吸引旅人驅車前來,沿途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裡早期是用溫泉養鰻的所在地,臨近沒有同業競爭,自湧溫泉水質穩定,建築由知名設計師黃志成規畫,室內外以低調極簡風融入當代藝術與設計美學,結合溫泉文化和溫泉荷塘景觀,讓駐足停留的人打開五感。騎著單車,晃遊田野,賞鴨群、水鳥,來一趟深度礁溪鄉野之旅。到老街徒步只要五分鐘,小吃琳瑯滿目,體驗白天夜晚最接地氣的生活機能。老街人氣包子,排隊人龍等開鍋。到了礁溪不能錯過中山路老街,更方便體驗附近的人文風情。宜蘭縣礁溪鄉中山路一段218號,這家無招牌的「礁溪包子饅頭專賣店」是礁溪必須踩點的人文老店,快開鍋的時間總是大排長龍,客人自動乖乖排隊坐在排列整齊的塑膠椅子上,耐心等待相當可愛。店裡只有賣兩種品項:肉包和饅頭,一人最多限購一套,一套就是五顆肉包、兩顆饅頭,肉包多汁蔥香十足價錢公道,雖然不是眷村時期用老麵做的山東饅頭,一樣嚼勁十足、淡中有味、越嚼越香。烏金蛋、乾拌麵,舞蹈家許芳宜大推。這家店名叫「火車頭小吃店」,位置剛好在礁溪鄉公所正對面,低調陪伴在地鄉親走過了一甲子歲月。根據黃志成老師的長期觀察,宜蘭礁溪老街或許是因為假日生意太好,過度商業化,有很多美食像八寶冬粉、蔥油餅、桶仔雞等同質性的店出現在一個商圈,老味道已不復以往。唯有這家被從小在礁溪長大的舞蹈家許芳宜極力推薦的烏金蛋、乾拌麵,一直用慢生活態度營生備受尊敬。「烏金蛋」滷得香又入味,剖開一看,滷汁漸層暈開像藝術品,口感有點像鐵蛋,蛋黃不會太乾,來自「撈起來晾乾、一滷再滷」的複雜工序。乾拌麵看似平凡簡單,醬汁拌勻之後,香醋跟油蔥均勻地裹上麵條,入口的香,帶有醇厚感。建議把半顆蛋黃跟醬汁混在一起,拌在麵體上,入口媲美撒上巧達起司的義大利麵。店家自製魚丸把大量的油蔥酥放入魚肉上漿,擠出來的魚丸沒有太多修飾澱粉;餛飩內餡用的溫體前腿肉,加了油蔥提味也是極鮮,撒上少許韭菜末,湯頭清透但不寡淡。宜蘭的土壤含有豐富的水分與營養,加上第一道的冷風過境造成早晚溫差大,孕育出無數的生命奇蹟,值得深入一探再探。
-
2024-03-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浴廁大掃除必看》只用小蘇打不夠...廚房紙巾、保鮮膜竟是除黴神器!對付黴菌、水垢、磁磚的全攻略
家中最潮濕的就是「浴廁」,尤其台灣氣候更為濕熱,清潔起來特別痛苦。而且廁所通常較不通風、沒有光照,容易滋生細菌,蓮蓬頭、馬桶、磁磚和天花板都容易長出黴菌,一點一點黑色的霉斑非常惱人,長期暴露於這樣的環境下也可能會罹患過敏症、氣喘之類的呼吸道疾病或感染;除此之外,洗手台檯面、淋浴間拉門和浴缸也很容易累積水垢和皂垢。不過只要掌握各種髒污的特性就能有效率的清除黴菌和污垢,跟著家事達人和專家的教學,趁著過年前大掃除解決黴菌和水垢,找回換然一新的浴廁吧!浴廁萬用清潔劑有效溫和又便宜,在家就能自己做將肥皂刨成絲置於空瓶,再倒入氧系漂白水(一般可用於花色衣物的漂白水)蓋過肥皂絲,靜置約半天溶解後即是環保的「萬用去污膏」,除了做為衣物清潔劑,也可以用來刷洗流理台、水槽、洗臉盆、浴廁地板細縫等處。因為成分溫和,所以若遇到比較頑強的黴菌時,塗抹後最好靜置一下效果才會明顯。除了去污膏,也可以用3:1的蘇打粉加水製成「蘇打糊」,敷在黴菌處靜置半小時以上,就可以用舊牙刷清除。除黴神器在廚房:大掃除必備「紙巾」、保鮮膜!1. 矽膠(矽利康):洗手台或者浴缸周圍的矽利康邊條最容易發霉,可以把廚房紙巾捲成條狀並用彩色漂白水或酒精沾濕,直接敷在矽利康的發霉處,蓋上保鮮膜五至十分鐘,避免蒸發讓效果打折扣,並依據狀況延長保鮮覆蓋時間。等矽利康恢復原本的白色時,就可以將廚房紙巾取下並沖乾淨。如果發霉嚴重時,可以靜置一夜,隔天早上再洗淨。2. 磁磚:用牙刷沾取萬用去污膏或蘇打糊去除磁磚縫隙的黴菌,等到水氣完全乾燥後,再塗上粉筆、蠟筆或蠟燭。因其成份不溶於水,可以形成一層鍍膜,防止再度發霉。3. 浴室天花板:把拖把黏上乾抹布擦掉天花板上的水氣,不時將抹布擰乾來回多擦幾次。等水氣消失後,再將廚房紙巾(或另一條乾抹布)黏在拖把上擦拭天花板,接著噴灑消毒用酒精,再一次擦拭天花板。平常用完浴室,拿長柄的橡皮刮水器或超細纖維拖把去除天花板的水滴。4. 蓮蓬頭:若出水孔堵塞或是長出黑色黴菌,可以將醋或檸檬酸加水倒入塑膠袋,綁在蓮蓬頭上靜置一段時間,分解蓮蓬頭的污垢。水垢、水漬、皂垢怎麼清?皂垢的成分是碳酸鎂或碳酸鈣,使用酸性清潔劑(檸檬酸或醋)加水煮沸為萬用就能有效溶解。但要注意的是,大理石最忌酸類清潔劑,碰到就會腐蝕。1. 浴缸:先將小蘇打粉倒入乾燥的浴缸,倒入檸檬酸+水的1:1調和液體煮沸(小蘇打粉與檸檬酸、水的比例為1:1:1),這時浴缸會起泡泡,等到泡泡消退後就可以用海綿或菜瓜布刷洗,最後再用清水沖乾淨。2. 淋浴間拉門、水龍頭、洗手台:一樣將檸檬酸和水以1:1調和煮沸,大量噴在水垢上,用廚房紙巾或保鮮膜蓋住,等幾個小時或一晚再撕掉,馬上用清水沖洗或用泡綿輕輕刷洗就乾淨了。另外可製作平常使用的清潔液,把檸檬酸:水以1:5調和,洗完澡後噴在門上再用刮刀刮掉,隨手養成習慣比定期做清潔會輕鬆許多。水龍頭出水口的濾頭也別忘記用牙刷沾取萬用去污膏或蘇打糊清潔喔!3. 鏡面:一樣使用上述1:1的檸檬酸調和液清潔,之後可以用肥皂或牙膏抹在鏡面上,並用報紙或乾抹布擦拭,鏡面就不容易起霧。4. 馬桶:把牙刷前端凹彎,沾上萬用去污膏或蘇打糊刷除汙漬。如果是頑強的尿垢,推薦自製更強力的馬桶清潔劑——只要混和小蘇打粉和無水檸檬酸,兩者產生的泡沫會讓污垢浮出好清除,更能除臭。另外,馬桶的清潔順序建議從內部開始,再到座墊內部、馬桶座、外部縫隙和外部底座,而內緣的出水口處最容易藏污納垢,也別忘記清潔。延伸閱讀:浴室地板的皂垢要怎麼去除?用這個,不傷瓷磚又超好用!最後提醒,打掃順序的大原則是「由上至下」、「由內而外」更高效,所以浴室廁所的清潔順序就是:天花板→牆面→鏡面→洗手台、水龍頭→馬桶→地板→排水孔。平常隨手做這三件事,預防浴室黴菌滋生等到大掃除一次清潔不僅累得要命,長期暴露於黴菌環境中也可能導致過敏性肺炎。其實平常如果能做到這三件事,就能輕鬆降低黴菌滋生的機會。1. 冷水沖洗牆面:20~30℃是黴菌活動力最旺盛的溫度,洗澡後使用冷水沖洗牆面浴室周遭可降低溫度,避免滋生黴菌。2. 沖乾淨衛浴水皂垢:因為水垢跟皂垢都是黴菌的營養來源,沐浴後也記得要把殘留的皂垢沖乾淨。3. 平日保持浴室通風:排除濕氣保持乾燥,盡可能不要將衣物和毛巾掛在浴室晾曬,濕度70%也是黴菌最愛的溫床。延伸閱讀:不想浴室長霉,為何用「冷水」比電風扇好?跟譚敦慈學:讓浴室不長霉的「5大訣竅」資料來源:輕鬆搞定過年大掃除:打掃浴廁就用這7招!除霉只要3分鐘!浴缸、馬桶、面盆都適用!責任編輯:洪婉恬核稿編輯:呂宇真延伸閱讀: 長期讓血糖像雲霄飛車會短命!日本管理營養師:早餐沒食慾,不妨試試這兩種食物 她靠「走路」7個月重度脂肪肝痊癒還瘦8公斤!達人教你這個時間走路,治病效果最佳
-
2024-03-13 失智.名人專家
王文華/最遙遠的七公分
歲月,把最遠的變成最近,把最近的變成最遠。一位老師九十多歲了,身體一向硬朗,一支拐杖行走四方。過年前寒流,小中風。女兒從美國趕回。長年分隔兩地,如今睡在隔壁。行動不便後,廁所必須讓輪椅方便進出。原本有個十一公分的門檻,裡面的地板高度是七公分。女兒請了水泥工,把門檻打成七公分,與廁所內地板等高。但這七公分,輪椅怎麼跨過呢?我幫老師上網找斜坡板,高度從三到十九公分都有,室內戶外都適用,上面還寫著「出入平安」。只不過寬度都只有五十公分,而輪椅、洗澡椅寬度,都是六十。「買兩個,另一個鋸掉?」女兒建議。「但兩個無法固定在一起,輪椅碾過,短的那個一定會滑開。」我說。於是我找木匠訂做。「要三天,」木匠說。「能趕工嗎?」我懇求。看著店內堆滿其他趕工的東西,我雖不忍催促,但還是說,「長輩已經好幾天不能洗澡了,剛好過年後又特別熱。」不到三天,晚上我繞到他店外,赫然看到斜坡板已經放在桌上!「時間晚了,就沒打給你,」他說。我當然不介意,歡喜取件。尺寸精準,做工精細,卻沒料到,廁所門前其實有一堵牆,輪椅無法從正面進去,必須從側面斜著進去。這樣,一個斜坡板還是不夠。「不好意思,」女兒抱歉沒提醒我,而我抱歉見樹不見林。她說:「先用洗衣板將就吧。」靠著斜坡板和滑動的塑膠洗衣板,輪椅顛簸地進入廁所。老師生病後第一次,在洗手台前好好洗了個頭。洗手台,過年前這麼近,過年後卻變得這麼遠。洗手台,變成許願池,完成了女兒的一個心願。我回去找木匠,買一塊能替代洗衣板的木板。要從側面與原來的斜坡板完全銜接很難,只求穩重,輪椅輪子碾過時不要滑動。「復建」路漫長,難免顛簸。七公分能補足多少算多少,只要輪椅上門檻時能平順一點點,都是賺到。第二塊木板送到後,老師終於進浴室洗了個澡。歲月,是瞬間翻臉的朋友。他跟我們交往多年,慢慢給我們腦力、人脈、錢,去解決問題,卻可以在一夕間剝奪掉我們所有的能力。他讓我們上山下海去了那麼多地方,最後,用七公分的高度,擋住洗頭、洗澡這些最基本的需求。我站在木匠店的外面,拿著一塊尺寸不合的木板,想起年輕時的老師,和小時的自己。四十年,只是一瞬間。我雖然已經很久沒有跟他聊天,卻感覺與他如此親近。親近到,只有七公分的距離。(作者為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
2024-03-13 焦點.健康知識+
與心臟病、中風和過早死亡有關 研究首次揭露微塑膠對人體的可能危害
塑膠幾乎在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舉凡食品包裝、衣物、飲用水管或輪胎等,都可以見到塑膠的蹤跡,而它們釋放出的微小顆粒最終會進入環境,並可能進到人體內。然而,人們對這些塑膠微粒(或稱微塑膠)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危害不甚清楚。日前一項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首次揭露了這些微塑膠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聯。【延伸閱讀:避免塑膠微粒傷害 新研究揭一方法有助去除水中90%的微塑膠】在此一針對200多名接受手術的人進行的研究發現,近60%的人的主動脈中存在微塑膠甚至更小的奈米塑膠。研究也發現,那些接受手術的人在手術後大約34個月內發生心臟病、中風或死亡的可能性是那些動脈沒有塑膠汙染的人的4.5倍。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微塑膠可從多種來源被吸入和攝取,並進入循環系統和組織。他們的研究表明,特別是奈米塑膠可能會聚集在動脈粥狀硬化的地方。在此之前,其他研究已經顯示出塑膠微粒在肝臟、胎盤、母乳、尿液和血液中的證據。該研究主要作者Raffaele Marfella博士指出,斑塊中發現的奈米塑膠令人驚訝,而且它對心血管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也令人擔憂。他說,這些發現可能解釋了醫師所說「殘餘心血管風險(residual cardiovascular risk)」,即已經接受過常見風險因素治療的20%至30%患者,例如高血壓和糖尿病,仍然會發生心臟病和中風。不過研究人員提醒,該項研究並未表明這些微小碎片會直接導致健康狀況不佳,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確認塑膠汙染是否會導致中風和心臟病。他們還指出,研究人員並未納入其他因素,例如社會經濟地位可能會導致健康不良,而不是塑膠本身。到底什麼是奈米塑膠?微塑膠或塑膠微粒是塑膠聚合物碎片,尺寸範圍從小於5毫米到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任何比微塑膠更小的東西都是奈米塑膠,以十億分之一米為單位進行測量。專家表示,奈米塑膠是對人類健康最令人擔憂的塑膠。這些微小的碎片只有人類頭髮平均寬度的千分之一,可以透過消化道或肺部的組織遷移到血液中。奈米塑膠可以從那裡侵入主要器官的單一細胞和組織,可能會中斷細胞過程,並沉積內分泌干擾物質,例如雙酚、鄰苯二甲酸鹽(或稱塑化劑)、阻燃劑、重金屬以及全氟和多氟物質(PFAS)。【資料來源】.Microplastics Linked to Heart Attack, Stroke and Death.Plastic Debris Found in Carotid Plaque Linked to More Adverse CV Events.Nanoplastics linked to heart attack, stroke and early death, study finds.Microscopic plastics could raise risk of stroke and heart attack, study says
-
2024-03-05 焦點.健康知識+
避免塑膠微粒傷害 新研究揭一方法有助去除水中90%的微塑膠
日前一項研究指出,人們用瓶裝水解渴時,可能會吞下數十萬個塑膠微粒。除了瓶裝水之外,研究人員甚至在自來水中發現奈米塑膠和微塑膠的蹤跡,也就是直徑小至千分之一毫米的塑膠碎片。許多人擔心這些塑膠微粒是否人體產生傷害,不過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煮沸和過濾自來水可能會大大降低你飲用到微塑膠的數量。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塑膠會在體內積聚並引發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意即氧化自由基的生成和抗氧化劑防禦二者失衡的結果)、發炎、胰島素阻抗和肝臟問題。根據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快報》(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的研究指出,煮沸水可能是一種安全、簡單的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淨化家庭自來水。為什麼自來水中會發現微塑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微塑膠常見於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主要來自廢水和降雨後的地表逕流。現階段對微塑膠可能帶來的長期健康風險所知甚少,目前已有研究證明微塑膠的短期影響是腸道微生物群,這可能會導致腸道問題,而微塑膠已被發現汙染了大多數飲用水源。煮沸水如何幫助去除微塑膠?研究人員發現,把自來水煮沸是簡單去除水中微塑膠的第一步。研究人員從中國廣州收集了多個自來水樣本,並用不同含量的微塑膠汙染這些樣本。接著,將每個樣品煮沸五分鐘,然後冷卻十分鐘。研究發現,煮沸富含鈣或鎂等礦物質的硬水會產生水垢,或稱為碳酸鈣的殘留物,它可以捕捉微塑膠。不過,後續需要使用過濾器從水中分離和去除這種殘留物,從而去除微塑膠。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在硬水中去除微塑膠的效果最好,例如在含有300毫克碳酸鈣的水質樣本中,近90%的微塑膠被移除。而在碳酸鈣含量低於60毫克的軟水樣本中,就只有約25%的微塑膠被去除。儘管如此,硬水作為自來水飲用其口感往往不甚理想,許多家庭可能有軟化水中礦物質的過濾系統,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人們是否以及何時應該煮沸自來水。如何遠離微塑膠?專家建議,任何想要煮水的人都應該在玻璃或不銹鋼鍋中煮水,將水煮沸約五分鐘後,讓它冷卻且不要攪拌,讓微塑膠與鈣結合並落到鍋底,以便過濾或舀出。值得注意的是,煮沸水並不是一個神奇的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可能經常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其他含有微塑膠的來源。因此,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包括瓶裝水,不使用塑膠器皿和烹飪產品,也不要將塑膠容器放入洗碗機或微波爐中,才能從源頭阻絕誤食微塑膠的機會。【資料來源】.Want fewer microplastics in your tap water? Try boiling it first.Boiling Water May Help Remove Up to 90% of Microplastics.WHO: Microplastics in drinking-water.科技大觀園:氧化壓力的因應之道
-
2024-03-03 養生.健康瘦身
為何有些人變瘦後看起來顯老?減肥怎麼運動能達到最佳效果?
想要減下過年時增加的腰圍,醫師和營養師都認為,飲食和運動仍是減重不二法門,甚至略為改變生活方式,也能產生減重的效果。長安醫院家醫科醫師彭馨儀說,最簡單的方式,是先增加身體活動,像是逛街、整理家務,甚至是滑手機時從躺著改成坐著都算。營養師張育胥也說,增加身體活動度,如搭車者可提前1至2站下車走路回家、爬樓梯取代搭電梯等,以此增加平時活動量,並在休假日時至住家附近的公園、河堤快走30分鐘,都可以增加熱量的消耗以達減重效果。Q:減肥中的人建議怎麼做運動,能達到最佳效果?彭馨儀說,如果身體狀態適合較強度的訓練,飲食又調整良好,「高強度間歇運動」是個好選擇。也就是藉由超短時間,例如單次8秒,共8分鐘的方式,提升心跳的技巧,不僅讓運動的心理障礙減低,減脂效果還比40分鐘的傳統中強度有氧更好,適合生活緊湊、時間零碎的現代人。根據大型研究,高強度間歇運動不只減少全身體脂肪,還能顯著減少腹部脂肪量,包含內臟脂肪,以及更難透過飲食調整改善的皮下脂肪。Q:如果想瘦肚子,多做腹部運動,就可以達到局部瘦身效果?有些人腹肌運動做了半天,卻不見效果。彭馨儀說,肌肉與脂肪是不同組織,不會互相轉換。如果想瘦肚子,透過飲食改變,達成全身性的減脂,會比運動更有效,有句話說「腹肌是在廚房練成的」,就是這個意思。Q:為什麼有些人變瘦之後,看起來「顯老」?有些人瘦身之後,看起來皺紋變多顯得老態,如何成功減重不顯老?彭馨儀說,有些減重法標榜快速瘦身,但往往導致肌肉與水分流失過多。失去肌肉支撐的皮膚,容易產生皺紋和鬆弛,缺少水分的皮膚會變得乾燥,進而失去光澤感。建議瘦身要循序漸進,保持營養均衡,勿採用激烈、快速的方式減重。Q:減重如何不減掉肌肉,以及女生最在意的胸圍?很多女生擔心開始減重後,胸部可能會縮水,其實只要在飲食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尤其像乳製品、豆製品、牡蠣等蛋白質,並且適量補充像無糖豆漿或山藥等富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及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同時加入「胸推」等訓練胸肌的重量訓練,除了胸部不縮水,還能更挺立漂亮。他說,把重訓加入平日的運動中,可以增強肌肉、幫助脂肪燃燒、促進葡萄糖代謝及運用以穩定血糖、增加基礎代謝率。每周做2至3次的重量訓練,重訓結束後再做30至60分鐘快走或跑步等有氧運動,可以延長脂肪燃燒時間,增加熱量消耗。Q:常有人說自己是喝水也會胖的「易胖體質」,真的有所謂的易胖體質嗎?彭馨儀說,影響體態的因素包含疾病、藥物、基因、環境等。如果覺得自己很難瘦下來,可以找醫師評估是否有甲狀腺低下等內分泌疾病,或是有使用特定藥物。張育胥也說,某些減重方法,例如特殊飲食、保健食品和藥物,對特定族群會有危害。如果希望自主減重,參考國健署的成人肥胖指引,是個安全的選擇。營養師教你吃:211餐盤法 容易執行瘦得健康● 食物分配:減肥的人可以使用211餐盤法,也就是將餐盤分成4等份,其中2份是蔬菜,1份是蛋白質,另1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包含豆製品、蛋、魚及肉類,碳水化合物則包括全穀雜糧類,並且以原型食物為主。● 進食順序:建議先吃蔬菜及蛋白質以增加飽足感,後吃碳水化合物以減少醣類攝取。● 烹調方式:首選清蒸、水煮、清炒或清燉等少油方式,減少醣醋、醬燒、醬烤或油炸等高糖高油的烹調方式,以減少額外熱量的攝取。● 肚子餓時:若餐間仍會餓,可以喝無糖豆漿、吃1個小拳頭的水果,或1份未加糖的乳製品、1個免洗塑膠湯匙的無調味堅果當點心,以減少飢餓感。● 水分攝取:不要忘記多喝水,一般正常人每天每公斤體重要喝30c.c.的水,以60公斤的正常成人來說,每天需要1800c.c.的水,約等於3瓶礦泉水,而且不要等到口渴才牛飲,應該要小口多次補充。資料來源╱張育胥
-
2024-03-01 活動.活動最前線
2024癌症論壇啟動!媽媽癌友心願藏洋蔥,與兒子約定 「握三下就是我愛你」
「我在術前跟孩子一直抱抱,並約定暗號,手握對方三下,就是我愛你,在隔離時,我們就用約定的三下來說愛。」在聯合報2024年癌症論壇「一起來許願」活動網頁中,一名媽媽癌友訴說著她的心情。她說,當醫師宣判罹患癌症時,她的心情很平靜,那時是在疫情隔離期間,唯一的擔心是孩子以及父母,她怕孩子找不到媽媽,會讓自己父母「不好帶」。媽媽癌友與孩子的約定 「握三下就是我愛你」在隔離病房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這位癌友的孩子因找不到媽媽而用塑膠椅把自己罩起來,並大聲嚷著:「媽媽不要我了!」當這位癌友聽到消息,滿心不捨,也不斷流淚,後來在手術前,她就和孩子有了約定,當無法言語時,就手握對方三下,代表「我愛你!」在許願留言板當中,這位癌友的每句留言,都藏滿了洋蔥,也藏滿了癌友對孩子、父母深深的掛念與依戀。除了這位癌友,在許願留言板上,也有其他癌友希望癌症不再復發、今年能順利使用四腳助行器走路,也希望順利找到工作,「讓職場友善一點,雇主不要聽到癌症就拒絕錄用」,這些願望正反映許多癌友、癌友家人的心聲。在2024年癌症論壇「一起來許願」專區,還有許多癌友的真摯心聲,傳達對友善抗癌環境的最深盼望。2024癌症論壇「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聯合報已連續6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為癌症防治相關政策倡議、癌友福祉發聲,目前已是全台規模最大癌症論壇盛會,今年2024癌症論壇「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將在4月13、14日於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隆重登場。此外,即日起至4月14日,無論是癌友、照顧者,都可以將自己心願寫成短信,並在「一起來許願」專區寫下短信內容,之後還可以參加抽獎活動,希望大家踴躍參加,一起加油!延伸閱讀: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health_2024cancer-126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8 養生.生活智慧王
蔥買回家沒幾天就爛!專家授「3保存法」維持新鮮:最長可多放30天 ,要用時也超方便
青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且富含膳食纖維,是一種高纖維蔬菜。蔥的表皮細胞也含有大量具殺菌作用的蔥辣素、蘋果酸,還有微量元素「硒」,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幫助胃口提升,甚至可以舒緩喉嚨疼痛。青蔥搭配蛋白質烹調 增加人體對蛋白質吸收此外,青蔥還含有具刺激感的蒜素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汗及利尿,不過,也正因如此,多汗者、有狐臭的人,在夏季最好少吃。營養師宋明樺認為,青蔥適合搭配一些蛋白質食物進行烹調,因為蔥可增加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青蔥怕壞 這樣保存放更久不過,若是買太多蔥,或者吃不完,該如何保存?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超實用的「青蔥保存術」:第一招、包起來整把以廚房餐巾紙包裹,並將青蔥尾端折入塑膠袋內,可冷藏4-5天第二招、裝起來洗淨後吸乾水份,蔥綠蔥白切段,置於上下舖有餐巾紙的保鮮盒內,可冷藏約7天第三招、凍起來洗淨後吸乾水份,蔥綠蔥白切段,置於乾淨保鮮盒內保存,可冷凍30天以上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8 養生.營養食譜
高纖低卡的芹菜是減肥聖品 還能降血壓、顧腸道!1技巧讓你煮出來的芹菜口感更好
芹菜似乎常被當成配角,其實它是很營養的蔬菜。高纖低卡的芹菜,有降血壓、防止血管阻塞功效,低熱量、高水分也被視為減肥聖品。專家提醒,芹菜葉的營養成分比莖還高,烹調時葉子別丟。農糧署也教大家一個小技巧,讓你煮出來的芹菜口感更好。芹菜高纖低卡是減肥聖品 還能降血壓、助腸道健康高纖低卡的芹菜,含多種重要維生素與礦物質,如維生素B、鈣、磷、鐵、鉀、鈉等營養,可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常被當成低熱量、高水分的減肥聖品。也因芹菜是高纖食物,對於腸道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芹菜也有降血壓、防止血管阻塞功效,對於胃潰瘍、胃癌也有幫助。春、秋、冬季是國產芹菜的主要產期。芹菜品種多,外型口感略有差異,各具料理特色及風味,適合的料理種類也有所不同。而除了一般的芹菜,其實芹菜的種類還有很多,《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介紹以下5種常見的芹菜種類,挑對適合的料理起來更對味。5種常見芹菜種類●白梗芹菜最常見的一般芹菜,葉柄細長、香氣濃郁,適合直接熱炒或切碎增香。●芹菜管(青梗芹菜)」芹菜管葉柄中空,脆嫩多汁,適合搭配海鮮或肉類熱炒。●山芹菜(鴨兒芹)山芹菜帶有芹菜混合莞荽的香氣,但氣味不若芫荽濃郁,常用於煮湯、裹粉油炸或熱炒。●西洋芹西洋芹的葉柄肥大清脆、纖維較豐富,可做沙拉棒、蔬菜汁或湯底。●香芹菜(巴西里)是西式餐廳擺盤常見的配角,常用於搭配湯品或沙拉,也可加熱做青醬。芹菜葉比莖營養 烹調1招讓口感更好大部份人可能都習慣吃芹菜莖,將葉子部份丟棄,事實上芹菜葉的營養成分比莖還高。芹菜中所含的葉酸與記憶力相關,而葉酸多集中在葉子,建議食用時別把葉子摘除,煮湯、炒菜不妨加點芹菜葉,可增添香氣與營養素。而有些人不喜歡吃芹菜,是因為有的莖部比較粗硬。怎麼烹調能讓芹菜變得更好吃?農糧署也教大家一個小技巧。葉芹用來熱炒,先將芹菜折斷,把相連的纖維撕下來,除去較粗的纖維口感會更好。3方式保存 芹菜最長可保存1個月挑選時記得挑葉片不枯焦、無褐色斑點,葉梗及莖肥胖粗大,質地細嫩的。芹菜買回家後,則視使用頻率,透過以下3個方式保存,最長可保存1個月。冷凍後的芹菜不用退冰,拿出來直接下鍋烹調即可。1.水養常溫:放入裝水約2公分高的容器,每日換水2.冷藏:去除葉片後,以噴水後的餐巾紙包裹根部,放入塑膠袋中綁緊冷藏3.切丁冷凍:去除葉片及根部後,切成丁狀放入保鮮袋中冷凍【資料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2-24 焦點.健康知識+
身體出現8症狀等於毒素太多!胃痛、放臭屁、牙周病都算 專家教解毒12秘笈:白米少吃
如何知道該排毒了呢?可以從以下的症狀來判斷自己是不是累積太多的毒素在體內,是否該好好調養身子,力行排毒了。1、口腔內有黏膩感,並出現白粉狀的舌苔。2、尿液有混濁的現象。3、常有慢性便祕及下痢的狀況。4、經常性的胃痛或是嘔酸水。5、皮膚經常出疹子、長痘子。6、罹患牙周病。7、經常放臭屁,並且有強烈的口臭及體臭等現象。8、雖然飲食清淡,沒有太多油膩、高脂食物,但是排出的糞便感覺沉甸甸的。解毒12秘笈 養成良好習慣是根本想要解毒、排毒,除了人體自然的排毒過程之外,食療、中藥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但總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歸根究底,身體會累積毒素,跟生活習慣脫不了關係,因此,最根本的解毒祕笈,就是養成12個良好的生活方式:1、盡量攝取當季和本地的新鮮蔬果。2、盡量多吃白肉(如雞肉、魚肉),並減少吃紅肉(如牛肉)的次數。3、食物盡量以少油、少糖和少鹽的方式來烹煮。4、盡量少吃精製的食物,例如用糙米或全麥吐司取代白米和白吐司。5、每天盡量多喝水。6、少用傳統煎、煮、炒、炸的方式來煮菜,而是改以蒸、燙、清炒、涼拌等方式做菜。7、市場買來的蔬果大多有噴灑農藥,一定要用水清洗乾淨後再吃。8、烹煮食物使用鐵製、不鏽鋼或瓷製的廚具、餐具,不要使用鐵氟龍、保麗龍或是不耐熱的塑膠用品。9、每天定時定量、適度的做運動。10、每天的生活作息要規律,同時也要睡飽。11、盡量減少吃藥、抽菸和喝酒的機率。12、隨時隨地保持心情愉悅。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3 焦點.健康知識+
喝車上瓶裝水得乳癌?寶特瓶放車內不會溶出塑化劑,保鮮膜就會!一表搞懂各種塑膠製品
媒體報導,一位美國歌手在談話節目艾倫秀上稱,自己罹患乳癌是因為喝了放在車上的瓶裝水,因受熱產生戴奧辛釋放至水中,才導致罹癌。民眾也常被提醒,不要將寶特瓶放在車內。不過,毒物專家說明,市售PET材質寶特瓶,即使放在車內高溫,也不會溶出戴奧辛或塑化劑,導致健康危害,但因其化學結構不穩定,容易變形,仍建議民眾減少使用。PET寶特瓶不耐高溫 但並不會溶出戴奧辛或塑化劑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寶特瓶放在車內,飲用後就導致乳癌是錯誤訊息,並無學理根據,寶特瓶塑膠材質為PET,雖不耐高溫,但並不會溶出戴奧辛或塑化劑;惟將其放在車上恐會導致寶特瓶變形,民眾若把剛燒好的水倒入瓶中,也會導致變形,不過並不會產生有毒物質,若不慎喝下肚沒有直接健康危害,但仍建議民眾盡量不要使用寶特瓶。PC運動水壺 化學結構較穩定顏宗海說,民眾若有飲水需求,最好自備環保水壺、保溫杯,或以運動水壺代替寶特瓶;運動水壺塑膠材質為PC,化學結構相對穩定,不過萬一瓶身內部出現刮痕,如承裝熱水時,容易溶出雙酚A,建議民眾使用過久的運動水壺,應該更換。PVC保鮮膜 遇熱就易溶出塑化劑至於其他塑膠產品,顏宗海表示,民眾常使用PVC成分的保鮮膜,包覆隔夜飯菜,類似產品中常會添加塑化劑,經加熱後容易溶出塑化劑,隔天微波時應記得拆除;PVC成分製品也不適合燃燒,以焚化爐燃燒為例,瞬間溫度必須850度至1000度以上,才不會產生戴奧辛,若加熱溫度過低,會有產生戴奧辛的風險。PET、PVC、PC、PP...一表搞懂各種塑膠製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21 焦點.健康知識+
深坑大火恐釀「化骨水」!毒物醫警告:吸入嚴重恐肺衰竭,建議做6件事自保
深坑北深路三段一處鋰電池工廠,昨晚發生大火,惡臭擴散雙北,截至上午臭味仍未完全消散,造成民眾出入困擾。毒物科醫師警示,鋰電池燃燒後會產生「氟化氫」大量吸入最嚴重造成肺衰竭,而氟化氫一旦「碰到水」就會成為氫氟酸,具有腐蝕性也是俗稱的「化骨水」,建議民眾避免外出,外出最好配戴N95口罩。深坑大火塑膠惡臭飄雙北北深路三段東南科大旁連棟式倉庫在昨天下午2時許發生火警,火舌及濃煙不斷竄出,由於現場堆放許多紙箱及雜物,火勢猛烈還延燒至隔壁2間工廠;消防人員奮力灌救下火勢於晚間6時許撲滅,但除深坑滿滿惡臭,新北新店及永和、台北文山及大安都聞得到惡臭,引發民眾憂心。毒物專家顏宗海示警:吸入嚴重恐肺衰竭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工廠火災會產生嚴重空汙,很多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以及一氧化碳等等複雜的成分,若工廠內有塑膠,PVC燃燒不完全更會產生「戴奧辛」。「戴奧辛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第一級致癌物。」顏宗海表示,戴奧辛過往討論都是透過食物攝入人體後的危害,但透過空氣吸入的戴奧辛汙染,一樣會致癌,民眾短時間、高劑量暴露戴奧辛會產生皮膚病變、肝功能異常;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則增加罹癌風險。至於鋰電池工廠燃燒,這類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更加危險。顏宗海表示,鋰電池最擔心燃燒,一旦燃燒就會產生有毒氣體「氟化氫」,人體在密閉空間吸入後,會導致肺部傷害,輕則發炎,重則肺衰竭;氟化氫一旦碰到水更會成為「氫氟酸」,是具有腐蝕性的「化骨水」。附近居民建議做6件事自保顏宗海建議,大火附近居民,特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更得注意,近期儘量避免外出,日常生活則要注意幾項。1.減少外出2.早去早回3.在家緊閉門窗4.打開空氣清淨機5.外出配戴N95口罩,若無則配戴外科口罩6.不去公園運動顏宗海提醒,燒焦味道不見得就是戴奧辛,不過,雙北地區居民若在外有吸入惡臭氣體,近期一旦有出現胸悶、喘、呼吸不順等症狀時,千萬不要等,立即就醫檢查,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蔣萬安提出五點指示新北深坑火災使台北市部分地區空氣有異味,文山區首當其衝,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一早急加開行程至木柵國小關心學童上課情形,現場有不少里長在,有里長當面質問蔣萬安空氣中「到底有沒有毒?」呼籲市府應訂SOP讓大家能掌握狀況,蔣萬安坦言,第一時間對外說明確實可以做得更快,會檢討相關機制。蔣萬安也在臉書提出說明並提出五點指示:一、環保局要盡速釐清狀況,發佈新聞稿並在社群即時更新情形,讓市民了解狀況,並提出應變作為,不可怠慢拖延。二、雙北是共同生活圈,市民呼吸的空氣不會因為行政區而有所分別,台北市與新北市一定全力協作,釐清事實,並且進行應變處置。三、受影響的市民,你們辛苦了,若仍有異味影響,請暫時關閉門窗,在室內打開空調,外出也請戴口罩,以避免不適。四、感謝即時反映問題的市民、民意代表以及媒體朋友。也謝謝辛苦的基層同仁。五、環保局應檢視空氣品質的檢測項目、標準及方法,是否符合實際需要;也應該審視通報及應變機制,如果有需要檢討之處,直接向我回報。延伸閱讀:.住家大火!消防員列「防災必知守則」:3習慣、4對策、5不要.發票熱感紙也有毒! 專家:改變生活習慣才能避毒.為什麼90%火場命案死於5樓以下?消防員親授關鍵防災策略.發生呼吸衰竭為何需要立即進行急救?要不要插管使用呼吸器?如何根據患者病情做出合適的緊急治療選擇?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