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動脈硬化
共找到
426
筆 文章
-
-
2021-12-0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全台3-5%的人因天氣感到憂鬱! 常按「5穴位」紓解壓力、安神定志
小雪時節 心情保持平和不躁動 冬季萬物生機減少,易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在這段時間情緒惡化。特別是在小雪節氣後,氣溫繼續下降,此時心情易受影響,變得情緒低落或感覺煩躁。 因為日照時間變短,體內血清素含量不足,容易讓人感覺到沮喪和情緒低落。根據統計,全台約有3至5%的人,會因為天氣感到憂鬱。從中醫角度來說,抑鬱發生多由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激所致,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因此冬天在精神上就該順應「冬藏」特性,心情上盡量保持平和、不躁動生氣,讓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建議可以按壓太衝、合谷、內關、百會、耳神門等穴位,達到紓解壓力、身心平靜的功效,讓身體能順應冬季時節,安神定志、精神內守以養五臟。 1.太衝穴:腳的大拇趾和第2趾縫間,往上1個拇指寬處,有助於疏理肝氣、清熱明目。 2.合谷穴:手的大拇指和第2指縫間,虎口凹窩處,有助於和胃通腸、疏風止痛。 3.內關穴:手腕橫紋中間往上3指寬處,可寧心安神,有助於緩解心悸、心慌。 4.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處,有助於安神定志、調整自律神經。 5.耳神門穴:於耳朵三角窩內尖端處,有助於鎮靜安神、改善焦慮失眠。 加強保暖 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 小雪之後,要特別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瞿瑞瑩提醒,有氣喘病史的民眾與小孩也要多留意季節變化,避免毛料等過敏材質,嚴重氣喘者也要記得隨身攜帶相關藥品。 衣著上著重保暖透氣、不要太緊,建議可採洋蔥式穿法,內層透氣排汗、中層保暖舒適、外層防風防水,或可搭配帽子、圍巾、手套加強保暖。室內如需使用暖爐、暖氣,建議時間不要過長,也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水,保持空氣濕潤,避免身體水分流失、造成皮膚乾癢。 因為冬天比較不容易流汗,天氣如果太過寒冷也建議家中長輩可以不用天天洗澡,簡單梳洗即可;建議太陽下山前先洗澡,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水溫避免過燙、洗後塗抹乳液,減少冬季皮膚癢的發生。 冬天因為天氣冷、溫差大容易使血管收縮,是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好發季節,提醒心血管疾病和三高患者要注意保暖、控制三高、起身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中醫認為黑色食物入腎經,適合冬天服用,建議可多吃黑豆、黑木耳、海帶等黑色食物;且黑豆種皮含花青素,有助於保護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黑木耳和海帶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增加排便,對腸胃蠕動差的民眾相當適合,並且減少糖分和油脂吸收,穩定血糖和血脂肪。(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當憂鬱症患者告訴你想輕生,該怎麼辦? 4句話千萬不要脫口而出 ·心悸、胃痛竟是自律神經失調? 醫揭「7高危險群」小心變憂鬱症
-
2021-11-2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8旬嬤腎臟梗塞急速萎縮 醫查竟是因心房顫動沒治療
80歲阿嬤長期有高血壓及心律不整的問題,一次腹痛送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是右側腎臟梗塞,範圍已擴及整個腎臟,以抗凝血劑治療後,經過4個月做超音波追蹤,右側腎臟由原本正常的9.3公分萎縮至6.8公分,一年半後電腦斷層顯示已萎縮至6.0公分。麻豆新樓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蔡昊澐診斷出阿嬤是因「心房顫動」一直未做治療,再加上一些危險因子的多重共病,如心衰竭、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周邊動脈硬化等,若發生在女性、老年人身上就更容易造成血栓。蔡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正常生理狀況下,心房收縮後會將血液灌壓至心室,心室再將血液送至肺臟或全身做氣體交換;當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功能就像是故障的抽水馬達,無法正常收縮來運送血液,於是部分血液留滯於心房中,這就像洋流流經暗礁受阻後產生局部渦流,當血液不流暢再加上局部渦流,就特別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如同體內藏了一把無聲的散彈槍,打到哪裡、哪裡就遭殃,一旦打到腎臟就會造成腎臟梗塞,一旦打到腦部就會造成腦中風,後果不容小覷。蔡醫師指出,心房顫動導致腎臟梗塞的案例其實並不常見,症狀表現上有腰痛、發燒、血尿等,大多數都是非典型症狀以至於在診斷上更加困難,患者也都不自覺,許多是在注射顯影劑做電腦斷層檢查時才意外發現;治療上除了使用抗凝血劑外,也可接受緊急血管攝影及血管成形術來打通血栓,但成效因人而異,需視栓塞時間長短及程度而定,情況嚴重時可能導致腎臟完全萎縮,就像這位阿嬤一樣。蔡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平時在家自行測量脈搏或血壓,若發現心跳忽快忽慢、或健檢被告知有心律不整時,都應立即就醫做心電圖檢查;若被診斷為心房顫動時,則可透過抗心律不整藥物以減少心悸及併發症發生,對於亞洲人而言,比起傳統抗凝血劑(Warfarin),新型抗凝血劑口服藥(NOACs)不但可大幅降低腦梗塞中風機率,也可減少出血機會,應盡速尋求心臟科醫師專業診療。
-
2021-11-26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肉比鮮肉健康?營養師解析兩者差異:小心隱藏的2大陷阱
你所吃下去的肉不是動物肉做的? 近期聽到未來肉、植物肉、超越肉、人造肉,這些所指的都是在說這種藉由人工技術從植物(黃豆或豌豆)萃取植物蛋白組合而成的肉品,除了吃起來的口感、味道讓人分不出真假肉差別,最令人驚奇的是在煎煮過程,因有添加甜菜萃取物還可有如肉汁般的溢出的效果!未來肉是什麼? 影響人體健康與否?從製造成份來看,以豌豆、甜菜根、椰子油等食材研發製成,外加又有名人背書,標榜健康、環保又加上彈性素食的飲食風潮,這也是為何未來肉在歐美引起熱潮。但這種經由人工技術方式組合成肉,乍聽之下是加工食品,難免會令人感覺較不健康,這樣的食物吃下去對人體是否健康?膳食纖維豐富 添加鐵質防貧血、疲倦營養師潘富子從成分分析,從圖表上可看出未來肉品因使用豌豆植物蛋白來製作,其成分不含動物激素、無膽固醇、無反式脂肪,可直接避免讓人體吸收部分較不好的營養;膳食纖維含量較鮮肉高,也還比半碗煮熟的高麗菜高 ,膳食纖維可增加餐後飽足感和幫助腸胃蠕動刺激消化。另外,添加了鐵質,鐵含量也較新鮮瘦肉高,鐵質能協助製造紅血球,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導致的頭暈、發冷和疲倦等症狀。(推薦閱讀:貧血分3種類型!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小心吃到肝硬化)飽和脂肪及鈉含量高 攝取過量恐致健康風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未來肉的飽和脂肪及鈉含量較高,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飽和脂肪的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0%,長期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容易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衛福部建議成年人每天鈉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2400毫克。(推薦閱讀: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 「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潘富子指出,未來肉目前所推出的產品以漢堡排、肉腸、絞肉型態無法直接生食,在料理過程及食用時就要記得避免再添加過多調味劑;長期攝取過多的鈉,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有正相關性。整體來說,未來肉可作為素食者一項不錯的選擇;但對葷食者而言,若想吃肉還是建議以原型肉品做為優先考量會較為健康。延伸閱讀: ·肉片出現金綠光還能吃嗎? 食藥署授「簡易分辨是否變質」:3異狀快丟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
2021-11-16 失智.像極了失智
肥胖也會提高失智風險!飲食學會「這7招」脂肪攝取不過量
近年來,以預防的觀點研究發現,失智症與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生活習慣會導致疾病間的因果關係,尤其上了年紀後,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罹患失智症,但若能實踐減少危險因子的生活方式,還是有機會可以預防。「避免過食」以預防慢性病的元凶─肥胖構成我們人類身體的細胞,在血液輸送過來的氧氣和養分支持下,能維持一定的功能,腦神經細胞也不例外,因此若缺少血液輸送過來的氧氣和養分,就無法發揮作用。一旦血液因故停止流動,導致腦神經細胞死亡,就會引發失智症。會造成血流變差的原因,就是血管老化,也就是動脈硬化,而促進動脈硬化的最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脂質異常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要預防及改善這些慢性病,就一定要預防及改善「肥胖」。當平常所攝取的熱量,遠遠超過消耗的熱量時,就會被囤積起來,引發肥胖。所以要改善肥胖的情形,就必須適度運動,以增加消耗的熱量,同時改掉「過食」的習慣,以減少攝取的熱量。有過食習慣的人,往往不容易察覺自己吃太多,所以不妨確認一次自己的飲食內容看看。通常有過食傾向的人,會出現「吃很快」、「集中一次大吃」、「邊做事邊吃」、「不吃早餐」等特徵。或許一般人會認為,要擺脫長年培養下來的飲食習慣並非容易的事,但只要掌握下圖的訣竅,就能有效預防過食。👉🏻預防過食的7大訣竅1、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2、不要一邊看報紙或看電視一邊吃飯,也就是不要「邊做事邊吃」。3、在家裡吃飯時,限定自己只在某個固定位子上吃。4、一天3餐,盡量在固定時間裡吃。5、留下一口配菜。6、想再吃一碗飯時,先強迫自己等5分鐘看看。7、每一餐都不能大吃特吃(集中一次大吃)。「適度運動」也能有效預防慢性病及失智症不論如何努力在注意飲食生活,若不運動身體,就無法增加熱量的消耗,導致多餘的熱量一直囤積在體內,引發肥胖和慢性病。所以要有效預防慢性病及失智症,除了必須改善飲食生活外,仍需「適度運動」。要預防慢性病所需的運動,並不需要具有競賽性或提升技巧性的運動,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先刻意多活動身體即可。例如減少搭電梯和手扶梯的次數,增加爬樓梯的機會;要買東西時,就走路到附近的市場或商店街等處購買,不要開車到遠處的購物中心去。只要多下點工夫,都能成為不錯的運動。等開始習慣活動自己的身體後,就每星期撥出三天的時間來,每天做30分鐘的輕度運動。只要以此為目標,就能養成運動的習慣。這裡要推薦的運動方式,就是人人都能輕易辦到的「走路運動」走路運動,並不需要為了讓自己大量流汗而快步健走,實際上要預防慢性病,最有效的運動強度,應該是有些出汗的程度,所以不妨以一邊走路還能一邊交談的速度來走即可。走路運動是一項不需要選擇場地,又能安全進行的運動,所以不必想得太困難,只要先從到附近散步的感覺開始做起即可,不過一定要記得穿運動鞋出去走路,不要穿皮鞋或馬靴等鞋子走路,否則很容易受傷或出意外。👉🏻開始跟著一起走路運動吧!1、視線看向正前方,同時收下巴。2、抬頭挺胸,並伸直背脊。3、手肘要彎成直角,並大大地往前後擺動。4、步伐盡量拉大一點。5、往前踏出的腳,腳踝應彎成直角,就能自然地以腳跟著地。6、位在後面的腳,應伸直膝蓋,並用力踩踏在地面上,彷彿要將腳尖拉起來般。---------------------------------------👉🏻進行走路運動時的也跟需要跟著注意補充水分及其他事項● 以容易活動、具有透氣性、吸水性的服裝為主。● 一定要帶毛巾和水(開水或運動飲料)。● 開始走路之前,先喝一杯水,走路過程中,也要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開始走路之前,重新綁好鞋帶。● 必要物品全部放進腰包裡,以空出雙手。
-
2021-11-12 養生.聰明飲食
天氣冷颼颼 醫師提醒吃火鍋暖身要留意食材食量防痛風
桃園市中壢25歲蔡先生與友人聚餐大啖螃蟹火鍋配啤酒,半夜右手指關節突然紅腫抽痛,到醫院檢查是痛風發作,難以置信自己年紀輕輕竟然痛風上身。痛風的元兇是長期尿酸過高聯新國際醫院腎臟科醫師林盈光指出,每到冬天,不少人痛風發作,經常發生在大吃大喝之後,但飲食只是導火線,真正元兇是長期尿酸過高。冬天末梢循環變差,如果水喝不夠、排尿少,尿酸較易產生結晶;如果又吃進大量海鮮、肉類和酒精,則加速尿酸瞬間飆高而誘發痛風。林盈光表示,尿酸是身體代謝過程的廢物,溶於血液進到腎臟再隨尿液排出,當尿酸含量過高,將與鈉結合成尿酸鹽結晶沉積體內,常見於手指和腳部的末端關節,一旦出現紅腫熱痛症狀,就是痛風發作。痛風主要和肥胖、飲食、生活型態有關痛風主要風險族群是40歲以上中年男性,林盈光說,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主要和肥胖、飲食、生活型態有關;女性更年期停經後缺乏女性荷爾蒙保護也應提高警覺。個案蔡先生體重破百,飲食不節制,又愛含糖飲料,平時不運動,造成年紀輕就痛風發作。林盈光說明尿酸過高有9成是尿酸的排泄出問題,1成是身體產生過多尿酸來不及排出。高尿酸血症幾乎沒有不適症狀,卻是健康的不定時炸彈,即使未發生痛風,尿酸鹽結晶也可能隨機沉積在心臟、血管、腎臟等處,增加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腎結石、腎臟纖維化的風險;一旦發生痛風且反反覆覆未妥善治療,日積月累將導致腎功能下降、慢性腎衰竭而面臨洗腎。林盈光醫師強調,「高尿酸、痛風、腎病變」是洗腎的三部曲,只要及早介入做好控制,阻斷尿酸增加,控制痛風不發作,是可以不必走到洗腎的地步。他曾收治腎臟病變第5期即將洗腎的病人,經聯新國際醫院西醫、中醫、營養團隊的整合照護,透過飲食與衛教,10多年來嚴格控制尿酸,病人不僅沒有再惡化,腎功能幾乎回復到正常。如何避免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林盈光醫師建議多喝水、多排尿,控制高普林食物的攝取,例如海鮮、紅肉、動物內臟,長得快的蔬菜如豆芽菜、蘆筍、香菇、醃漬類及加工食品、酒類特別是啤酒及烈酒;多吃蔬果、多攝取檸檬、醋和低脂牛奶,少油炸食物、少喝含糖飲料,持之以恆保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與腰圍,就有機會延緩惡化甚至逆轉改善。
-
2021-11-08 該看哪科.婦科
停經後10年內或60歲前 補充荷爾蒙利大於弊
許多荷爾蒙補充的研究發現,停經後的10年之內或是60歲之前開始補充荷爾蒙(HRT),好處遠大於壞處,有些學者將這段期間稱為「機會之窗(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60歲以前開始HRT,可以減少死亡率、糖尿病、認知障礙、骨質疏鬆、心臟病以及更年期的症狀;壞處是中風或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但是,如果60歲以後才開始HRT,所獲得的好處較少,疾病風險會增加。研究發現,在血管健康或是稍微有一點斑塊沉積的時候,補充雌激素可以維持血管的健康,不但彈性較好,也減緩斑塊的形成或繼續惡化;停經後缺乏雌激素,血管的健康狀況就開始惡化。流行病學報告也顯示,年輕女性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遠低於同年齡的男性,但停經後,因缺乏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快速增加;到了75歲左右,男女性的風險就差不多一樣了。當血管的健康狀況惡化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血管已失去彈性,血管壁上也有厚厚的斑塊時,這時HRT可能使血管壁上面的斑塊變得不穩定甚至破裂、崩解,觸發一連串的反應,造成栓塞或出血。大部分研究報告認為,停經後早一點開始HRT,可降低冠狀動脈硬化風險,比較晚才開始HRT,風險就會增加。建議停經的更年期婦女,就讓妳的荷爾蒙「無縫接軌」,維持在一個合適的狀況。但每個人都須考慮自己的狀況,做最好的選擇。•補充荷爾蒙 常見2大問題Q1 60歲以前開始HRT,到了60歲就該停用?建議病人每年由專科醫師評估,如果沒有不能使用HRT的狀況,就繼續用。據丹麥2012年研究,使用HRT長達11年後,預防慢性疾病的好處,遠高於可能的負面作用,反而是停HRT5年後,好處漸消失。Q2 根據機會之窗的假說,是不是60歲後就不能使用HRT?沒有那麼絕對,HRT的劑型有多種,作用也不盡然相同。經醫師評估及彼此詳細討論後,還是可以使用適當的HRT來改善停經所帶來不舒服症狀。
-
2021-11-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耐斯總裁死於急性肌梗塞 醫師提醒:控制動脈粥狀硬化
日前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死於急性心肌梗塞,家人來不及叫救護車,天氣變化大,如何預防隱形殺手「心肌梗塞」受關注;嘉義長庚心臟內科系重症醫療科主治醫師曾宥翔說,心肌梗塞是動脈粥狀硬化結果(極小部份不是),預防最有效做法是控制動脈粥狀硬化。藝人戎祥、海角七號茂伯林宗仁、親民黨前副秘書長立委劉文雄、國史館前館長謝炎憲、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也因心肌梗塞過世;2020年全台10大死因,心臟疾病佔第二位,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是死亡主因。心肌梗塞是動脈粥狀硬化嚴重併發症之一。冠狀動脈為三條供應心臟肌肉血管,動脈粥狀硬化逐漸惡化,血管管腔逐漸狹窄阻礙血流供應,引發心肌缺血症狀,即為心絞痛。當誘發因子使動脈硬化斑塊剝落,會促進血管產生血栓阻塞血管,血流大幅減少甚至停止導致心肌缺血壞死,這個情形稱為心肌梗塞。心絞痛症狀持續超過20分鐘或強度嚴重,需高度懷疑心肌梗塞,要立即急診避免致命;五成病患在第一次心肌梗塞發生前沒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約五成病人會在到醫院前心跳停止,大部分併發惡性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臟衰竭引發肺水腫。預防最有效做法是控制動脈粥狀硬化。除年紀增加、性別 (男性)、種族、家族冠狀動脈疾病史、家族高膽固醇血症、慢性腎臟病等無法控制危險因子,戒菸,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非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三高),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過度肥胖減重,規律運動、停止靜態生活型態都可改善動脈硬化。有冠狀動脈疾病或有較多心血管風險,須當心誘發因子,包括寒冷、氣候變化、清晨時段、情緒激動、強烈用力、過度疲勞等。入冬多注意保暖,可穿襪子睡覺,有夜尿或睡眠不佳半夜起床要穿暖和,早上起床動作放慢,可先喝一杯溫開水稀釋半夜濃縮變稠血液,適當補充水分蔬果纖維質,不要過勞或熬夜,保持運動習慣等,都可減少心肌梗塞發生。
-
2021-10-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整合照護/糖化血色素超過7.5 須進階治療
糖尿病患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發全身器官病變,甚至失智,但糖尿病患只控制血糖是不夠的。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治療觀念轉變,強調「控糖與保護器官合而為一」,目前國際及國內治療指引皆認為糖化血色素超過七點五就應考慮進階治療,加入保護器官的觀念,減少心血管、洗腎的併發症。根據最新美國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治療糖尿病患時,心臟、腎臟、共病都需要納入考量,先評估患者是不是有動脈硬化和慢性腎病變,或心臟衰竭。也就是說,糖尿病的治療方向,已開始以減少併發症為目的。黃建寧指出,現在的糖尿病藥物有多種不同作用機轉,包括減少心血管疾病及腎病變的藥物,在用藥選擇時,應優先使用,治療可盡快跟國際接軌,降低併發症威脅及減少共病的醫療負擔,有些健保給付用藥門檻較高,希望可以放寬給付。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也呼籲,降血糖藥和器官保護新藥輩出,但治療團隊、病人參與,尤其病人生活型態改變更是重要,糖尿病患應該注意七大面向,做好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運用監測、規律用藥、解決問題、心理調適、防範風險等。此外,落實醫護團隊聯合運作、促進病友賦能和積極參與、執行醫病共享決策,也是管理和治療糖尿病的共同基石。
-
2021-10-24 養生.聰明飲食
天氣轉涼要多吃!6種天然血液稀釋劑防心血管疾病
通常醫師都會開立血液稀釋藥物,給有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心臟病,或是有心臟病發作、中風經驗的病患。根據Healthline報導指出,許多維生素、食物、草藥和香料,其實都可作為天然的血液稀釋劑,這些天然替代品可用於降低凝血風險,或是和處方藥一起使用。然而,必須特別注意某些草藥和補充劑會干擾處方的抗凝血劑,例如口服抗凝血藥華法林 (Coumadin),因此在攝取前可以先詢問醫師的意見。 以下為Healthline報導顯示,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6種食物:1.薑黃:這種金色、芳香氣味的香料,含有活性成分薑黃素,具有抗炎和稀釋血液的特性。2012年發表的1項研究表示,每天服用1劑薑黃香料,可能有助於人們保持血液的抗凝血狀態。2.薑:這種抗發炎的香料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它含有水楊酸鹽,是阿司匹靈的活性成分,也是1種有效的血液稀釋劑。3.辣椒粉:辣椒的水楊酸鹽含量很高,可以作為強大的血液稀釋劑,也被證明可以降低血壓和減輕疼痛。4.維生素E:根據WebMD報導,Harvard醫學院醫學教授Robert J. Glynn表示,維生素E有預防高危險患者出現潛在致命血液凝塊的功效,這些患者沒有服用華法林等處方血液稀釋劑,雖然華法林非常有效,但它有很多副作用,必須在服用時密切監測。另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膳食補充劑辦公室建議,服用血液稀釋藥物的人應避免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 E;然而根據《今日醫學新聞》報導,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E,可能比從補充劑中獲取更加安全,含有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杏仁、紅花油、葵花籽油、葵花籽、小麥胚芽油以及全穀類食物。5.大蒜:服用大蒜,例如陳年大蒜萃取物,有助於減少血栓形成。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臟病專家 Matthew Budoff 博士表示,服用大蒜萃取物補充劑還可以逆轉動脈斑塊的形成,進而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德國科學家撰寫的研究論文也指出,大蒜萃取物可以透過保持動脈的柔韌性,以及提高一氧化氮的可用性來預防動脈硬化,進而放鬆血管,並減少罹患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6.肉桂:這種廣受歡迎的香料含有香豆素,是一種強效的血液稀釋劑。根據《今日醫學新聞》報導顯示,華法林是最常用的血液稀釋藥物,來自於香豆素,然而長期服用富含香豆素的肉桂會導致肝損傷,務必少量服用。(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天冷早晨、夜晚皮膚特別癢? 「5種洗澡習慣」做了恐陷惡性循環 ·天冷為什麼特別容易便秘? 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
2021-10-09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血糖高無不適還要控制血糖? 你應該知道的糖尿病恐怖併發症
藝人龍劭華的逝世,引起社會上一陣譁然,在許多藝人甚至民眾的哀悼與祝福下,也提醒民眾在台灣不少高血糖甚至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狀況,面對過高的血糖沒有警覺,認為沒有不舒服不需要就診,而當身體出現狀況時才趕緊看醫生,這時卻發現血糖值已經超標一倍以上,大樹藥局呂維人藥師表示高血糖甚至進入到糖尿病進程的患者,初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一切的生理狀態可能都與一般健康的人沒有差別,但隨著時間推移,血糖不斷飆升,糖尿病症狀與併發症開始出現時,通常都已經到嚴重的地步。糖尿病的恐怖併發症長時間的血糖過高,就像讓身體的臟器都泡在糖水裡,遲早都會出大問題,呂維人藥師說明一般民眾最常聽到的併發症應該是腎臟病變,主要原因來自於血液中過多的血糖需要透過腎臟排出,而這些血糖會傷害腎臟內的血管,增加腎臟過濾血液的負荷,進而導致腎臟病變,甚至出現尿毒症,而這個病程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變化也較緩慢,因此容易被忽略。糖尿病也會引發眼部的病變,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眼底出血等,因為血糖過高會破壞細小的微血管與小動脈,而眼底這些細小動脈、微血管密度與血流是全身最密集的地方,因此容易被破壞,而形成各種眼部的併發症,最後甚至會導致失明。除了細小血管容易受到過多血糖的傷害以外,大血管也可能因此而病變,像足部、心臟、大腦等部位的動脈也都會受到影響,出現動脈硬化的狀況,而大血管的病變通常是比較致命的,像是腦中風、心肌梗塞及週邊血管阻塞,還有足部的血液供應減少,容易出現間歇性跛行、感染、傷口癒合速度變慢等,也因為血糖的關係,一旦出現傷口較容易潰爛,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而還有一類麻煩的併發症,就是神經病變,除了週邊神經容易損傷引起許多異樣的痛感、火燒感、針刺感等,神經病變也可能引起心悸、腹漲、便秘或腹瀉、小便困難或失禁、姿態性低血壓,甚至性功能障礙。 雖然看起來直接致命的併發症並不多,但許多的併發症卻可能引起身體的連鎖反應,大樹藥局呂維人藥師提醒,隨著併發症的出現,表示身體許多部位已經受到血糖過大的危害,對身體的負荷與傷害是一種疊加的反應,而且有些併發症雖然看起來不致命但卻可能提高意外的發生率,例如視神經病變導致青光眼引起視力缺損甚至失明等,傷口難以復原且容易潰爛引發的傷口感染等等,不斷的疊加下,都可能使病況進一步惡化,呂維人藥師提醒自己或家人有血糖控制問題,建議尋求專業協助,積極控制才能避免不可挽回的遺憾!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呂維人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10-07 養生.聰明飲食
「糖上癮」不只增加體重 營養師揭4大健康問題
●吃甜食,讓人感到幸福愉悅●糖吃過量,恐「糖上癮」●當心血管阻塞、認知功能受損吃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吃下糖後,人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及血清素,讓人感到愉悅,但是這種短暫的幸福感並不是好事,因為身體會漸漸習慣,要求更多的糖分,才能得到更多的愉悅感,讓人不知不覺會愈吃愈多,出現「糖上癮」。吃太多糖,除了體重增加外,身體還易發生4大健康問題,因此平常飲食應該避免過量攝取精緻糖。1.加速皮膚老化、冒痘痘「糖吃過量」會讓人皮膚老化,出現臉色黯淡、毛孔粗大、長痘痘、頭皮出油、髮量減少問題。攝取過量的精緻糖,會使血液中的糖附著在蛋白質,產生糖化終産物(AGEs),不僅破壞維持肌膚緊緻的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讓人提早出現皺紋,皮膚易出油、長痘痘、防護力下降,招架不住紫外線等的外部侵害。2.增加血管壓力附著在血管的糖化終産物,會使血管發炎、生成斑塊阻塞血管壁,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當血管愈來愈窄,心臟需要更大的力氣才可以推動血流,於是血壓跟著高起來,形成高血壓;更讓人擔心的是,一旦斑塊堆積狹窄的血管,還可能造成心腦血管問題,引起中風、猝死的可能。3.讓人沒精神甜食雖然可以讓人感到幸福,但研究發現,這種愉悅感只能維持30分鐘,高糖飲食卻會造成氧化傷害,誘發身體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引起慢性發炎。尤其人在消化醣類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幫忙,而B群是掌管能量產生、維持精神的重要營養素,因此,當身體大量耗用B群、又得加班忙著代謝發炎物質,人就容易攝糖過量,進而常會感到倦怠、無力。4.影響認知與情緒研究發現,汽水喝越多的孩童,越易出現攻擊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另一份研究則發現,每天都吃甜食的孩子,在34歲時成為暴力犯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三倍;且大量的游離糖,也會抑制大腦神經的突觸發展,造成認知功能的受損,尤其是海馬迴,進而妨礙學習和記憶能力,甚至進展成失智症。
-
2021-10-07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手腳冰冷怎麼辦?中醫分2類型,4招有助改善!
手腳冰冷對於不少人來說,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問題,不單單僅限於冬天,就連夏天也會。澄明中醫師診所郭祐睿院長從中醫觀點指出2種容易出現手腳冰冷情況的族群,並提供相關改善建議。 手腳冰冷分2類型,改善方法不盡相同。 郭祐睿院長表示,會出現手腳冰冷,主要是因為「陽虛」,促成陽虛的誘發因素包含了「陽虛體質」和「氣機鬱滯」兩種。 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如陽氣不足、體力衰弱,或是因為年紀大、貧血、不當節食等造成體溫過低,出現沒辦法溫暖身體的情況,患者容易因手腳末梢血循不佳,出現怕冷、畏寒、手腳冰冷等情形,改善需調理身體、溫補陽氣。 氣機鬱滯: 氣機鬱滯如血氣不通,或因生活壓力、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心情煩躁、無法紓壓等因素造成的肝氣鬱結,患者也容易出現手足不溫的情形,不過再心情恢復後可改善,因此改善方事也會以放鬆身心為主要方向。 手腳冰冷別亂補,中醫教4招有助改善! 陽虛體質: 在改善方面,郭祐睿院長建議,陽虛體質的患者,可透過有氧運動來調整身體,例如走路、快走、慢跑等,也可以透過搓揉脖子、背部、腰部等部位改善血液循環,藉此改善。生活及飲食上應留意均衡,可適度的吃些溫性、熱性食材,例如薑、蒜、熱湯等,並且避免過勞及睡眠不足。 氣機鬱滯: 至於氣機鬱滯型,郭祐睿院長則建議調整作息,早睡早起,十二點前就寢,睡眠時間以六至七小時為佳,並攝取鈣質等礦物質,也可以適度的多吃些肉桂、芹菜等香味較為強烈的食材,以助安定神經。另外也建議慎選食物,此類型的患者常見脾胃失衡的情況,飲食若太過刺激,反而可能使症狀加劇,例如辛辣、烤物、過度補養的食材就較為不利,相較之下建議可吃些溫和的食物,例如櫻桃、枸杞、秋刀魚、鮭魚、紅莧菜等食物,可以促進代謝、增強循環。 兩者通用,細微不同: 除了上述改善方法,郭祐睿醫師也表示,兩種手腳冰冷的族群皆可都過泡腳、泡澡搭配按摩的方式進行改善,可促進血液循環,同時紓解壓力及放鬆肌肉。水溫建議皆應低於40度以免燙傷,並浸泡小腿或全身15分鐘。穴位按摩則隨兩種族群有所不同。 陽虛體質的患者,建議在泡腳、泡澡時可按壓雙腳的三陰交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血海穴補陰,足三里穴補陽,一起按壓可達溫補陰陽的效果。而氣機鬱滯者則除了前述這三個穴位外,再按壓合谷穴,增加理氣的功用。 手腳冰冷亦可能為警訊,2種情況盡早檢查! 手腳冰冷雖通常無傷大雅,但也可能是較為嚴重的健康警訊,郭祐睿院長提醒有手腳冰冷問題的民眾,如有出現2種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包括了末端迅速變白或是變成紫黑色,以及手腳冰冷合併肌肉痠痛麻木。 末端迅速變白、紫黑色: 郭祐睿院長解釋,手腳冰冷合併末端迅速變白或變成紫色,這很有可能是「雷諾氏症」所引起,患者常因太冷或情緒劇烈變化之端出現缺血、發冷、發麻的情況,包括對稱位置的手指及腳趾。雖之後會恢復血色,但假若時間過久組織可能壞死、甚至截肢。 合併肌肉痠痛麻木: 而手腳冰冷合併肌肉痠痛麻木,則有可能是周邊血管疾病所引起,此類型的族群常見於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抽菸族群等,患者也容易出現傷口不易癒合、運動後下肢痠痛、指甲變厚變白等跡象,若再加上天冷使血管冷縮,血液循環會變得更差,使得情況加劇。 提醒民眾,若有長期手腳冰冷的問題,建議可先就醫檢查是否有健康問題,並做相關的調整生活、溫補調養、症狀改善,也多觀察是否有其他合併症狀出現,如有察覺不對更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利對症治療。 《延伸閱讀》 .手抖是疾病的警訊?醫:通常無傷大雅,4大情況盡早就醫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醫教按摩、生薑泡腳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 腎臟科醫師曝高血脂危害
四十多歲的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多年的糖尿病讓他的腎臟功能變得比較差,而且高血脂的問題也讓他相當在意。「醫師,我的三酸甘油脂TG之前都很高,吃藥一段時間後,三酸甘油脂已經漸漸達標」李先生拿著一疊抽血報告,憂心地問:「可是,最近驗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卻越爬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啊?」「這個現象叫做翹翹板效應,臨床上還蠻常見的。」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指出,「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不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要達標,也同時要考慮到病人更常會合併高三酸甘油脂以及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來控制混合型高血脂的問題,不過,控制三酸甘油脂TG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經常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若是超標,對心血管相當不利,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來說,偏高的三酸甘油脂更是反映出這些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顆粒比較小,楊智超醫師說,顆粒越小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用地溝油來比喻,因為更容易會造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plaque)。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幫助患者改善血脂肪的質與量,以免顧此失彼。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高血脂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常用的指標包括三酸甘油脂(TG,triglycerides)、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楊智超醫師解釋,僅膽固醇過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症」;僅三酸甘油脂過高,稱為「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若是兩者皆超標,稱為「混合型高血脂症」。有些膽固醇高得很離譜的患者,皮膚上會出現「黃色瘤」,一顆顆像米粒大小,黃色或橘黃色的丘疹,楊智超醫師提醒,大多數患者在血脂超標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需要抽血檢驗才能察覺,千萬不能因為沒有症狀而輕忽高血脂的危險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好膽固醇,至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三酸甘油脂TG超標時,可能產生粥狀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阻塞,使心臟、腎臟、腦部等各個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慢性腎臟病或者接受透析的病人,大概50%都有糖尿病,是最高心血管風險的病人,歐美心臟學會所發佈的治療指引都認為對這一個高風險的族群,治療要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解釋,腎臟病患者還有一個較特別的現象「高血磷」,可能進一步讓血管鈣化。因為腎臟功能不好,無法排除體內的磷,當血中的磷升高,會刺激副甲狀腺素分泌,副甲狀腺素上升則讓骨頭釋放出鈣和磷。除了導致骨質疏鬆,多餘的鈣和磷會沉積在血管壁,使血管鈣化。地溝油的存在也會進一步的促進這樣的血管硬化和骨質疏鬆的現象。「腎臟不好,骨頭會越來越軟,血管則會越來越硬!」楊智超醫師說,高血磷將衍生骨質疏鬆、骨折、血管鈣化等多種併發症,都會影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預後及死亡率。大家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都很熟悉,因為是不好的,所以可以叫它為回鍋油,不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其實還可以分為大顆粒、中顆粒、小顆粒,楊智超醫師用淺顯易懂的比喻解釋,「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常見於慢性腎衰竭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病人身上,就像是地溝油,地溝油相較回鍋油更加劣質,對身體造成更壞的影響,也就是說當sdLDL-C在血液中滯留更長的時間時,更容易被巨噬細胞吞下去形成泡沫細胞,就會對心血管造成危害。因此,在治療高血脂時,除了關心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希望可以降低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積極治療,預防翹翹板效應根據治療指引,對於高血脂的建議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說,針對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的患者,便建議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到70 mg/dL以下;針對慢性腎臟病第四期進入透析、心血管風險更高的患者,甚至建議降到55 mg/dL以下。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積極控制高血脂對患者有保護效果,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臨床上常見到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達標,但是三酸甘油酯TG依舊比較高,楊智超醫師說,我們都會積極處理,以降低相關風險。「使用降三酸甘油酯TG的藥物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會代償性上升,像翹翹板一樣,」楊智超醫師解釋,「翹翹板效應跟身體的膽固醇生成路徑有關係,你阻斷了一個,另外一個會代償性的上升。如果想要將三酸甘油酯TG壓的越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上升情形也會更加顯著,這是經常遇到、較為困擾的狀況。」「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三酸甘油酯TG都高到300至400 mg/dL,甚至大於500 mg/dL。三酸甘油酯TG很高時,急性胰臟炎的風險會上升,必須積極控制。在降低三酸甘油酯TG的過程中,若沒有考慮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的話,便會有一點顧此失彼。」,楊智超醫師說,「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合併有混合型血脂異常,要預防翹翹板效應,又希望可以改善血脂的質與量,就得運用不同機轉的藥物。例如含有Niacin成份的複方降血脂藥物,除了藥錠本身有statin,可以有效降低LDL,Niacin不會造成TG的反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能更有協同藥效的加乘性,讓血脂治療上更有效果。」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可以發揮互補的效果,讓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更容易達標,而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也可以提升,對改善混合型血脂異常相當有幫助。另外Niacin 還有其他的益處,除了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外,還可以抑制腸胃道對磷的吸收,這種降低血磷的效果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特別受用。預防高血脂,日常保養重點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型態調整也對改善高血脂非常重要。規律運動、減重、戒菸等皆有助於改善高血脂,楊智超醫師說,「運動方面不能只有散步,要做阻力運動,才能維持肌力。」飲食方面要少喝糖飲、少吃加工食品,增加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多注意油脂的質與量,請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不要使用反式脂肪。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一般成年人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若是腎功能較差,則會限制蛋白質攝取量,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蛋白質;進入透析治療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攝取足夠的高生物效價蛋白質與熱量,才能避免蛋白質-能量損耗(protein-energy wasting),而導致更多併發症。楊智超醫師補充,請勿聽信偏方或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以免讓病情雪上加霜。貼心小提醒血脂過高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能發現,但是日積月累下來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而對心臟、腎臟、腦部造成傷害。楊智超醫師叮嚀,不管是胖、還是瘦,只要血脂異常,包括混合型和單純型,都需要積極介入,透過生活型態調整及規則用藥,將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達標,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原文:
-
2021-09-02 癌症.頭頸癌
影/電療後…他1天暈3次倒垃圾人也倒 中榮推健康護照
60歲黃姓男子今天現身說法,他三年前因口咽癌接受放療及化療,不菸不酒且勤於血糖控制,但頸動脈狹窄卻悄悄找上他,去年底開始出現暈眩情形,甚至一天三次,連倒垃圾昏倒在路上,嚇得不敢出門,妻子更是隨時注意他的動靜,提心吊膽,就醫發現是頸動脈70%中高度狹窄,且斑塊增厚速度較其他患者還快,在今年8月頸動脈裝支架,後他恢復良好。黃姓病患說,他現在定期追蹤,夫妻倆終於可以放輕鬆過日子。台中榮總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分享,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常見的頭頸癌治療方式,頭頸癌電療患者面對不易被察覺、十分嚴重的併發症為頸動脈狹窄,接受支架手術;另有5%患者嚴重到腦中風,就醫發現頸動脈100%阻塞,無法裝支架,僅能靠藥物治療,台中榮總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定期門診追蹤、預防。崔源生說明,電療副作用包括唾液腺分泌減少口乾感,頸部肌肉纖維化緊繃感等,另外一項併發症為電療引起血管病變導致動脈硬化,隨著電療時間拉長,三至五年後頸動脈狹窄發生率大幅提高,可能出現腦部供血不足,甚至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崔源生指出,台中榮總過去十年600例頸動脈支架案例中,約50例為頭頸癌電療患者,較心血管危險因子罹頸動脈狹窄的族群要年輕許多。另外,頭頸癌電療患者也有較高比例在發生第一次腦中風症狀時,頸動脈已經100%完全阻塞,也沒有辦法再施行支架手術了。崔源生說明,台中榮總醫師團隊整合癌症中心、放射腫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腦血管科的醫師,擬好頭頸癌電療後的定期門診追蹤計畫,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提醒病友追蹤時間與項目,方便隨時記錄與查詢個人的健康資料,也提供衛教資訊連結。
-
2021-09-01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最多吃半顆!營養師教你怎麼吃酪梨降膽固醇
酪梨沒吃完,保存方法沒做好,恐吃進「自由基」。天氣炎熱時,在家打1杯酪梨牛奶是解暑又營養的健康好選擇,亞東醫院營養師陳煌其提醒,沒吃完的酪梨,為防止氧化,降低營養價值、產生自由基,應於酪梨的剖面抹上薄薄一層油脂,並用保鮮膜包裹,再放入冰箱。酪梨是營養密度很高的食物。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酪梨是油脂,不是水果,油脂來源以好的油脂為主,含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預防動脈硬化等相關心血管疾病。酪梨還含有維生素A、C、E、B群、鉀和鎂等營養素,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幫助排便,保持腸道通暢,是控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減肥或健身族群很好的食物選擇。「盡管酪梨營養價值豐富,但因油脂含量高,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吃太多小心變胖。」陳煌其表示,沒吃完的酪梨應注意保存方式,否則可能沒吃到健康,反而吃進自由基。陳煌其說,切開酪梨後,應盡速吃完,若未食用完畢,常會氧化發黑,營養價值降低、產生自由基,建議在酪梨表面塗上橄欖油,讓空氣無法接觸到酪梨果肉,再用保鮮膜包裹住,放入冰箱冷藏,就不易氧化發黑。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後死亡增7人 高端3例
國內昨日新增三例本土確診案例、一例境外移入、一例死亡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日前確診機師(案一六O六六)為突破性感染,採檢接觸者廿六人,全數陰性,對社區影響不大。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不良接種後死亡解剖個案新增七人,分別為接種二例AZ疫苗、二例莫德納疫苗及三例高端疫苗。接種高端後死因包含二例主動脈剝離(桃園陸姓作家及基隆女性),另一例為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合併心肌梗塞。二例接種AZ疫苗後死因為氣管咽塞、支氣管肺炎,接種莫德納後死因為心肌病變及主動脈剝離。台中市衛生局統計,本土確診個案死亡人數累計五例,但疑注射疫苗後死亡人數卻達一○一人,是確診死亡人數廿倍,雖多數是年長者、慢性病患者,但也不乏健康無虞的年輕人。衛生局指出,這些疑注射疫苗後死亡者雖已提出藥害救濟,但至今仍無一人獲得賠償。國內新增三例本土病例,均非居家隔離期間陽性者,二男、一女,個案分布為新北市二例、台北市一例,其中二例關聯不明,一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解剖7例死因出爐!打高端者驗出主動脈剝離、心梗塞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87例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有49例非嚴重事件,其他38例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其中38例中又有2例死亡,分別為一名66歲男子接種AZ疫苗後65天死亡,另一例為56歲男子,接種莫德納疫苗後33日死亡。另外3例接種高端後死亡者已經解剖。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全國統計已接剖個案新增7人,分別為接種2例AZ疫苗、2例莫德納疫苗及3例高端疫苗。接種高端後死因包含2例主動脈剝離,為桃園陸姓作家及基隆女,另有1例狀動脈硬化心臟病和併心肌梗塞。接種AZ疫苗後死因為氣管咽塞、支氣管肺炎,接種莫德納後死因為心肌病變及主動脈剝離。指揮中心統計,截至8月30日累計接種1092萬8720劑疫苗,其中AZ接種655萬6653劑,莫德納接種372萬3389劑,高端接種64萬8678劑。有關施打疫苗後死亡解剖部分,累計已解剖156例,其中95例與慢性病相關。
-
2021-08-29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蜂蜜有助預防動脈硬化、對抗代謝症候群
香甜的蜂蜜不管做為飲品或當作調味,都很受歡迎,也是相對健康的天然糖分,在國外,蜂蜜甚至被稱為「液態黃金」。現在,你有更多理由「嘗蜜」,一些研究表明蜂蜜具有重大的健康益處。●有助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牛津大學研究人員檢視了之前發表的14項研究,關於蜂蜜緩解上呼吸道感染(URI)的效力。他們發現與常規治療方式(例如非處方藥物和抗生素)相比,蜂蜜確實能改善咳嗽頻率和嚴重程度,可以作為抗生素的廉價替代品。該研究得出的結論,仍需要進一步對照組的試驗。該分析主要是出於對抗生素抗藥性的擔憂,其中一部分與上呼吸道感染過度使用抗生素有關。2017年另一項研究中,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蜜蜂製造的一種抗菌化合物,可能成為新抗生素的基礎。●有助對抗代謝症候群2018年發表在《營養學(Nutrients)》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回顧了蜂蜜對代謝症候群(包括腰圍大、高血壓、高血糖、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等)的保護作用。蜂蜜的升糖指數較低,不會引發血糖飆升,且有助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蜂蜜還被證實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同時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防止體重過重並改善脂質代謝。蜂蜜的抗氧化特性,也有助於減少身體的氧化反應,避免自由基生成。研究人員認為蜂蜜在預防和治療代謝症候群方面有很大的潛力。●有助預防動脈硬化2019年發表在《營養學》期刊的一篇論文,探討蜂蜜對抗動脈硬化的能力。蜂蜜含有180多種物質,包含天然糖分、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蜂蜜中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物質,也是保護血管的關鍵因素。更早的研究發現,食用蜂蜜確實會提高血液中抗氧化水平,用蜂蜜替代加工糖,可能有助於增強健康成年人的抗氧化防禦力。●支持健康的腸道發表在《Integrative Medicine Insights》期刊上的一篇評論指出,蜂蜜具有益生元特性,益生元有助腸道益菌生長,包括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小提醒任何種類的蜂蜜都不應給 12個月以下的兒童服用,因為存在肉毒桿菌孢子的風險,肉毒桿菌孢子會在嬰兒未成熟的消化系統中繁殖並導致嚴重疾病。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8-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釀主動脈剝離?醫:注意症狀!致死率每分鐘上升1%!
高端疫苗開打後陸續傳出死亡消息,其中最讓人注目的包括陸姓作家的死因,目前據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研判為「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包填塞」,是否與疫苗有關尚待釐清。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釗監提醒,主動脈剝離是極具危險性的急性心臟疾病,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主動脈剝離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 主動脈可試想成「三層包在一起的水管」,當最內層的水管出現裂孔,水便會流向內、中層的縫隙,使得內層和中層逐漸分離,更進一步導致剝離。 張釗監醫師表示,主動脈在健康狀況良好時,是呈現非常具有韌性的狀態,因各種風險因素導致脆弱後,就有可能形成裂縫,使得原本在內膜運輸的血液流至中膜,更進一步撕裂內膜及中膜形成剝離,最終引起所謂的「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上下有別 上主動脈致死率極高! 主動脈外表呈現拐狀的形狀,依上、下分成升主動脈和降主動脈,視剝離的位置不同,對生命的威脅也會有所不同。於下的降主動脈,可能影響到各個器官或身體部位,例如影響到腎臟將引起急性腎衰竭,腸道則為急性腸缺血,下肢則形成癱瘓。而於上的升主動脈剝離,危險程度非常高,有很高的機率將直接影響心臟,例如心包膜填塞,或是壓迫到血管造成心肌梗塞,頭部則會形成腦中風。 怕高端釀主動脈剝離?醫:真正風險才更要注意! 主動脈剝離最主要的風險因素,包括了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肥胖也容易引起慢性病,也是需注意的族群之一。抽菸習慣則也容易使得動脈硬化導致脆弱。其它也包括了結締組織疾病等。因此防範的方法,也就包括了積極控制慢性病及結締組織疾病、體重、戒菸等。 近日民眾所關注的,在施打高端疫苗後猝死的陸姓作家,據了解身有高血壓,雖施打前健康狀況良好,在施打後猝死,但主動脈剝離是急性疾病,誘發因素形成就會發生,因此張釗監醫師認為和疫苗較無相關性,可能僅為時間上的巧合。 不過張釗監醫師也提醒,雖然目前以醫學的角度來看兩者關連性不高,但前述所提到的風險族群,還是時時都應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並注意任何相關的身體不適徵兆。施打疫苗利大於弊,但打疫苗前更要與醫師討論是否合宜、有哪些需要注意。其它像是正在接受治療者、用藥者也是同樣的道理,以避免憾事發生。 主動脈剝離症狀要注意,致死率每分鐘提升1%! 張釗監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的症狀有別於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主要為胸口悶痛,以及肩、頸、背、手臂等處的延伸性疼痛,較不明顯,主動脈剝離的疼痛則會有相當明顯的撕裂疼痛,且也會有背部疼痛的感覺,延伸性疼痛則很少出現。據了解,陸姓作家在生前就曾和朋友反映有胸痛、背痛的情況出現,遺憾的是未緊急就醫。 張釗監醫師指出,如同前述所提,主動脈剝離視發生位置危險程度會有所不同,若為升主動脈影響心臟則分秒必爭,致死率約每分鐘提升1%,時間拖越久對患者越不利。 因此再三提醒風險族群,如有發生任何身體不適都應提高警覺,特別是發生在胸腔的症狀往往急具危險性,應盡速就醫急診,不宜繼續觀察,以避免誤判。這情況不論是否施打疫苗都應注意,施打疫苗後更應留心,一般民眾也不能大意。 《延伸閱讀》 .不喝水、久站久坐比AZ更易血栓!心臟醫:留意生活地雷更有助防範! .心肌炎不是打疫苗才會有!醫指3風險,胸痛、喘、累等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解剖有2例心包填塞猝死 醫提醒「血壓高」先別打
高端接種後死亡通報中,累計接種後四例死亡案例,其中有二例經解剖初步判斷有主動脈剝離,且破裂致心包膜,引起心包膜積血填塞。心臟內科醫師指出,若發生主動脈剝離的死亡率極高,通常發生前會有胸悶、胸痛等徵兆,提醒血壓高、動脈硬化等民眾小心,若有民眾在施打疫苗前過於緊張,都會造成血管壁壓力增加,建議回家休息後隔日再打。高端疫苗接種後死亡案例,其中首例為住桃園的陸姓作家,其解剖結果於今日出爐。今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該例為主動脈根處出現剝離,並破裂進心包膜,引起心包填塞,導致血壓降低,最後不幸因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因性休克而過世。基隆市也有一位40多歲女性,也曾接種高端疫苗,施打完無明顯不適,但就醫前出現胸悶、頭暈、手腳麻、出汗等,就醫後於診間猝死。台大醫師及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該名女病患也有主動脈剝離,破裂致心包膜處導致積血,最後死亡。由於接種高端後死亡的四例中,有兩例死因皆為主動脈剝離引起心包積血填塞,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這兩案除了首例陸姓作家已經接剖,之後也要由法醫判定,至於基隆女性為臨床經臨床性診斷,後續也要進一步解剖,並經法醫判定。林口成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謝宜璋指出,主動脈是人類最大的血管,一但剝離破裂往外破裂,血管失去血液,短時間就會猝死休克,當除藝人黃鴻升也是因主動脈剝離喪命。如果剝離處是往內破裂,沿著血管裂到心包膜,則會導致積血,導致心臟失去收縮及舒張時,導致心包填塞也會喪命。他表示,通常發生前沒有什麼徵兆,但是部分民眾會有會胸悶、胸痛,或者撕裂性的痛感、背痛等,至於主動脈剝離破裂的程度,跟每個人的血管閉大小、血管壁結構有關。「主動脈剝離相較心肌梗塞少,但致死率高,發到身亡非常快速,很多馬路邊倒下的案例就是如此,如果沒有結剖,可能也不會發現。」即便送醫後,緊急手術的死亡率也高。謝宜璋提醒,要注意的族群包括年紀大,有動脈硬化風險及高血壓患者,都可能因血管壓力忽高忽低,造成血液從血管壁的微弱處破裂,宣洩壓力,另外年輕族群也可能有危險,如「馬凡氏症」者,因先天性心臟結構有問題,也可能會有主動脈剝離風險。他強調,這些族群施打疫苗時要特別小心,因為主動脈剝離很難事前偵測出來,除了回歸血壓控制外,若施打疫苗太緊張,導致血壓飆高,也會造成血管壁壓力大增,形成猝死風險。謝宜璋提醒,打疫苗盡量放輕鬆,若經量測後發現血壓太高,先回家休息,改天再打疫苗才為上策。
-
2021-08-23 養生.聰明飲食
酪梨沒保存好恐吃進自由基 營養師:沒吃完要做這一步
酪梨沒吃完,保存方法沒做好,恐吃進「自由基」。炎炎夏日,少喝含糖飲料,在家打1杯酪梨牛奶是解暑又營養的健康好選擇,但許多人常常沒有使用完整顆酪梨,需要冷藏保存,對此,亞東醫院營養師陳煌其提醒,為防止酪梨氧化,降低營養價值、產生自由基,應於酪梨的剖面抹上薄薄一層油脂,並用保鮮膜包裹,再放入冰箱。酪梨是營養密度很高的食物。營養師高敏敏指出,「要把酪梨當成油脂,不是水果唷!」,酪梨油脂來源以好的油脂為主,含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預防動脈硬化等相關心血管疾病。還有維生素 A、C、E、B 群及鉀和鎂等營養素,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幫助排便,保持腸道通暢,是控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減肥或健身族群很好的食物選擇。「儘管酪梨營養價值豐富,但因為油脂含量高,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吃半顆,吃太多小心變胖」,陳煌其表示,沒吃完的酪梨應注意保存方式,不然,恐沒吃到健康,反而吃進自由基。陳煌其指出,切開酪梨後,應儘速吃完,若未盡快食用完畢,常常會氧化發黑,導致營養價值降低、產生自由基,建議在酪梨表面塗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讓空氣無法接觸到酪梨果肉,再用保鮮膜包裹住,放入冰箱冷藏,就較不易氧化發黑。
-
2021-08-22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 醫師:不需停藥
新冠疫苗陸續抵台,不過,許多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因長期服用預防血栓藥物,擔心打疫苗前後是否需要停藥?醫師表示,即使打疫苗,服用中的藥物也千萬不能停,但罹患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在施打疫苗前,則建議先經過醫師評估再施打疫苗。生活大小事都有風險,對疫苗不需過度恐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劉崇祥表示,他的門診患者超過半數為75歲以上長者,到底能不能打疫苗成為患者必問的問題之一。面對患者從電視上看到疫苗副作用、擔心疫苗安全,他經常以出門、睡覺都有死亡風險為例,告知他們出門、睡覺甚至大於打疫苗的風險。他建議打疫苗前,停止看電視一周,避免不必要的擔憂,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然後放心的施打疫苗。劉崇祥也舉例,該院設有深層靜脈血栓的24小時待命團隊,但在1000病例中僅出現1例靜脈血栓,且並非疫苗造成,是患者本身的疾病所引發,疫苗血栓沒有那麼常發生,呼籲民眾不需恐慌。慢性病不需停藥,可找醫師諮詢,復健仍要持續。他也認為,面對疫情威脅,身為醫師必須以更權威的方式提醒患者「一定要打疫苗」。至於中風、三高等慢性病患者,擔心打疫苗該不該停藥,他則建議不需要停藥,不過,有任何疑慮都可以找醫師評估。此外,國內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中風患者無法如期進行復健治療,劉崇祥也提醒,運動復健仍要持續,例如手部癱瘓的患者,可透過簡易的抓積木遊戲,訓練手指的精細度,及手部抬高等動作,漸漸的擴展到全身系統性的動作,最終目的是希望能恢復到自理生活。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也提供中風患者在家復健方法,可透過按壓後溪穴、中渚穴、合谷穴等處,並使用較大的筆頭輕輕按壓,且每天以熱毛巾熱敷穴位,不但對中風患者的肌肉活化有幫助,一般上班族也可緩解肩頸痠痛。染新冠的血栓風險 遠高於接種疫苗新冠肺炎威脅全球,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不過,不少年長者擔心疫苗副作用而持觀望態度,例如有案例接種AZ疫苗後產生血栓。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統計,罹患新冠肺炎導致血栓的風險,遠比施打AZ疫苗所引發的血栓風險高出8到10倍,因此慢性疾病患者不必太擔心疫苗安全,經醫師評估後,該接種疫苗就去接種,才能降低感染風險。光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柯麗櫻表示,不管施打哪一種疫苗,多少會有副作用,例如莫德納較易引發頭痛及發燒、AZ在國外則有引發血栓等。由於本身有三高、中風等患者,對於血栓問題較為擔憂,她也進一步解釋,腦中風所引起的血栓屬於動脈血栓,與AZ可能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的靜脈血栓機轉並不相同。柯麗櫻強調,感染新冠肺炎引發血栓的機率,遠比接種疫苗後引發血栓機率高。根據國外資料顯示,AZ引起血栓的比率約為每百萬人口中大約10人,但染疫後引發血栓的風險卻是打疫苗的8~10倍。打疫苗可降低感染機率,即使感染後也能減少重症發生,因此,慢性病患者應盡快施打疫苗。不少原本有三高或服用抗血栓藥物的患者,相當擔心接種疫苗是否需停藥,她以抗血小板藥物為例,主要用於急性冠心症、動脈硬化疾病、心臟置放支架,以及腦中風患者預防再次中風等,有服用這類藥物的患者,打針處的局部皮膚可能會有較大面積的瘀青,但不至於流血不止,建議施打後,可較長時間按壓,至少按壓兩分鐘,避免皮膚局部出血,不必因此停藥。穴位按摩日常按壓三穴位,中風患者可活化肌肉,一般人可緩解肩頸痠痛。● 合谷穴虎口併攏,在肌肉突起的最高處● 後溪穴手握成拳,在小指尺側,第5掌骨小頭後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 中渚穴握拳,位於手背部小指無名指關節之間,第四、五掌骨間凹陷處資料來源╱張家蓓醫師MAT-TW-2100966-1.0-07/2021
-
2021-08-12 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之後出現這種“困倦”,小心是中風先兆! 別再用「秋乏」糊弄自己
大白天就呵欠連天時,不少人會覺得這是「秋乏」搞的鬼。確實偶爾的犯困無傷大雅,但是如果同時伴隨這些症狀,那就要小心中風了。立秋之後,首防「中風」雖然立秋了,可有時候天氣還是很熱,大家出汗也比較多,血容量就相對較低,換句話說,就是血液比較黏稠,血濃縮後,容易堵塞血管。而中風發生的原因,一個是血管本身的彈性,以及血管的收縮能力等出現問題,另一個則是血液本身,如血液濃度大比較黏稠,也容易堵塞血管。更何況,現如今大家都很喜歡開空調對付“秋老虎”,當室內外溫差過大時,進出房間的溫差同樣會導致我們的血管快速收縮或舒張,這也是導致中風的一個因素。這種「秋乏」很危險對於健康人來說,一到中午就哈欠連天可能是正常現象,而有“三高”病史的人,若出現打盹、乏力或是頻繁打呵欠時,就需要引起重視。根據臨床觀察,約有70%以上的中風患者發病前5~10天內會出現頻繁打盹現象,這是大腦嚴重缺氧發出的求救信號。尤其是若伴有下列症狀,請第一時間就醫:◎突然拿不穩手中拿著的東西忽然落地,並不一定是老了沒有力氣,有可能是由於腦部血栓形成後影響到手的功能。◎出現步態異常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可能是發生中風的前兆信號。這種步態異常可能表現為下肢突然無力;與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下肢無力時伴有的麻木感、疼痛感不同,中風前兆引起的腿發軟,無明顯疼痛。◎舌頭歪腦供血不足時,可能出現被壓迫的舌神經功能消失,導致舌尖偏向左側或右側,說話、吹口哨漏風。◎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都可能是出現中風的先兆。◎有話說不出當血栓阻塞在“語言表達區”時,也會出現語言障礙。可能表現為口齒不清或難以把話說出來,但卻“心裡明白”,或是很難理解別人所說的話。◎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中風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視力出問題如果血栓堵塞視神經和視皮層供血血管,會突然出現短暫性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等“一過性”視力障礙。一般視力問題通常出現在單側,也有可能兩隻眼都無法向左(或右)看。3個口訣幫你識別中風三高人群、抽菸者、長期喝酒者、肥胖者,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建議自查一下。看:看看臉的兩邊是否不對稱,出現口角歪斜。查:雙手平舉,檢查兩隻手臂是否單側無力、不能抬起。聽:請患者說話,聽聽他是否口齒不清,說不明白。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狀突然發生,就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患者應平躺或側臥,頭部歪向一邊,避免嘔吐物堵住呼吸道,不要隨便吃藥,更不要運動鍛煉,應安靜等待救援。腦中風的“幕後推手”懶:現代人偏懶,經常懶得運動以及懶得喝水,這都是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素。長期不運動不僅會使血液循環減慢,還容易導致大腦、心臟的供血不足,增加血液粘稠度,易產生血栓,加速腦梗;不愛喝水,會加速血粘稠,產生血栓。貪:現代人偏愛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醃製類,貪吃這些食物很容易誘發血壓問題,甚至是中風。熬:不光是肉體煎熬,心靈煎熬也同樣會促進中風的發生,尤其是情緒過於激動或者壓抑時,會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劇烈收縮,會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發作。預防腦中風,多做5件事1.管住嘴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鹽。這些食物易導致膽固醇等附著於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導致血管不暢通。2.不熬夜長期熬夜,會使身體內激素分泌週期出現紊亂,或會增加心腦血管系統負擔。3.拒絕吸煙和二手煙煙草中有害物質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和動脈粥樣硬化,以致形成血栓。4.多做有氧運動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瑜伽、打太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使是最簡單的健步走,持之以恆都會使血管的彈力增強。5.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態必不可少。(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8-07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整天提不起精神,是「濕氣重」還是「氣虛」?中醫師提醒7大關鍵:排除體內濕氣,這樣流汗才有用
提不起精神有可能是氣虛,也有可能是濕氣重,必須再看看其他伴隨的症狀才可以判定。編按: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癒。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楊淑媚醫師建議,除了可以吃芒果、鳳梨等酸性水果,及4款去濕茶飲改善外,你也該知道濕氣常見7大問題:Q1.濕氣重的人都比較胖?有的人覺得自己的體重莫名其妙就增加很多,明明沒有吃很多,體重卻一直上升,甚至感覺連喝水都會胖。其實身體大約70%都是水做的,所以有時候體重是水液的代謝出現問題,輕則造成體重增加,重則會形成水腫。身體痰濕重會使水液運行速度減慢,所以較容易形成易胖體質。人體內脾主運化水濕,是津液代謝的樞紐,一旦脾虛不運化,就會產生痰濕,脾虛的人因此容易浮腫,顯得肥胖。但是也有例外的,有些脾虛的人由於消化能力較差,所以營養吸收不良,反而造成手腳瘦瘦的,只有肚子脹脹的。Q2.身體濕氣重的人不能喝太多水?有的人認為身體濕氣重是因為喝太多水造成的,其實不然,如果喝太多冰飲是會造成身體代謝變慢,但如果喝溫飲就不一樣了。想要「排濕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溫水,讓水分稀釋並加強循環代謝,如此一來,體內的代謝廢物、食物殘渣、多餘水分等,就可以透過流汗、大小便等方式排出體外,濕氣再也不殘留。「喝溫水」是促進體內代謝循環的最簡單方法,溫開水可以活化內臟,當內臟溫度升高1℃,基礎代謝率也跟著提高10%∼12%,燃燒脂肪的效率更佳;攝取充足水分也能促進體內循環,幫助消水腫、排廢物、促進排便。Q3.冬天因為天氣乾燥,所以濕氣會自動改善?夏天外界酷熱,在這個季節本應該出出汗,將體內的毒素以及廢棄物代謝出來。但我們往往選擇吹空調冷氣,這一吹,體內的廢棄物被堵在體內出不來了,另外,屋內吹冷氣,一旦到了屋外太陽又太大,忽冷忽熱的環境更容易使濕氣趁虛而入。夏季潮濕悶熱,容易導致人體濕熱,又由於環境的因素,海島型的氣候容易侵入人體,這是所謂的「外濕」,在夏天濕氣重的症狀的確較容易發生,如濕疹或香港腳。但是還有一種濕氣是「內濕」,可能是自己代謝濕的能力較弱,有可能是脾虛,脾虛的人由於消化能力較差,代謝水液的能力也較差,所以會形成濕性體質,這種人就不侷限在夏天才表現出症狀,冬天天氣乾燥,濕氣重的人在冬天症狀有可能會比較不明顯,但是濕氣還是存在體內,所以很容易又會被誘發出來。Q4.整天都提不起精神到底是「濕氣重」還是「氣虛」?氣虛體質的人是「虛證」,症狀有呼吸氣短,神疲乏力,懶得講話,講話的聲音比較小聲,臉色白沒有光澤,東西吃得少且消化差,容易流汗。痰濕體質的人是「實證」,症狀有全身無力,肥胖,易胖體質,兩腿很重,小腿腫脹感,口水多,不口渴,痰多,大便粘馬桶,皮膚濕疹,婦女白帶多,健康檢查有脂肪肝,或高脂血症的問題,舌苔很厚。所以提不起精神有可能是氣虛,也有可能是濕氣重,必須再看看其他伴隨的症狀才可以判定。也有些人他是「本虛標實」,那是因為脾氣虛而導致濕氣產生,這時就兩者兼具了。由於體質的判定有時很複雜,必須尋求專業的中醫師來判斷,有時必須結合舌診與脈診才可以判斷準確。Q5.哪些食物可以幫助排濕?●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濕。中醫角度來說,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 大蒜:大蒜能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 金針花:對降低膽固醇有幫助。● 黃瓜:1. 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轉化為脂肪,因而可以減肥。2. 所含的纖維能促進腸道對有害物質的排泄,抑制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因此有降低血液中脂質和膽固醇的作用,有利於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綠豆芽:對膽固醇過高有幫助。● 茄子:1. 含有皂草甙、葫蘆巴鹼、水蘇鹼、茄素及紫色的多酚,對降低膽固醇有幫助。2. 熱量低、不含澱粉、含有大量水分,能有飽腹感,適合欲瘦身者食用。● 香菇:含核酸類物質、豐富的胺基酸及礦物質,可降低膽固醇,預防血管硬化。● 蘑菇:對降低血脂有幫助。● 杏鮑菇:改善高血脂、高膽固醇。● 金針菇:對降低膽固醇及預防高血壓有幫助。● 黑木耳:為膠質菇類,能吸附油脂,刺激腸道蠕動,對於降低膽固醇及肥胖症極有幫助。● 海帶:海帶的褐藻酸對降低膽固醇有幫助。● 紫菜:對高血壓、高血脂及冠心病有幫助。● 竹笙:1.常食竹笙對消除腹壁多餘的油脂有幫助。2.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幫助。● 蘆筍:1.可利尿。糖尿病、肥胖症者可食用。2.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的患者適合吃。● 油菜:適合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及肥胖症者食用。● 洋蔥:可降脂、降血糖,能減輕糖尿病人的不適症狀,如口渴、尿多等症。●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及豐富的纖維等特性,能降低體內對油脂的吸收,因此成為想要瘦身的人最好的選擇。● 地瓜:可抑制高膽固醇,保持血管的彈性。● 白蘿蔔:可促進脂肪代謝,避免肥胖,防止膽結石形成。● 冬瓜:1.可利水消腫,對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浮腫、肥胖有幫助。2.冬瓜不含脂肪,且含有丙醇二酸成分,可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能防止人體的脂肪堆積。● 苦瓜:氣味苦、無毒、性寒,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降壓降糖、利尿涼血、解勞清心、益氣之功效。由於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症。此外,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臟等作用,多吃無妨。● 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Q6.有「除濕機」身體就不會濕氣重了?天氣乾燥及陽光普照時多開窗,使空氣流通。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地板濕了,立即拖乾,免得濕氣滯留。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可以打開風扇、空調、除濕機,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除濕機可以改善外來的濕氣讓體表乾爽,的確對身體有幫助,但濕氣有「外濕」和「內濕」,單單處理了外濕,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內濕也要一併處理才可獲得改善。身體的內濕和飲食不節制,喜歡吃冰冷食物、重口味或油炸食物,坐鬱過久,運動量不足,及睡眠不正常有關。唯有外濕和內濕都解決了,才能改善身體濕氣重的問題。Q7.流汗可以排濕?流汗的確可以幫助排濕,不過流汗是微微汗出,不可大汗淋漓,不要以為排愈多汗就對身體愈好。像是夏季烈日酷暑,毛細孔開洩,汗液外洩,而「汗為心之液」,心氣最易耗傷,而且「心主神志」,從而會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症狀,如心煩、譫語、神昏等等。毛細孔開而多汗,汗出過多,此為傷津,傷津會見到口渴、唇乾口燥、大便乾硬、尿黃、心煩、躁亂等症。流汗太過,則傷津進一步發展,必然將耗傷元氣,此時會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的症狀。另外要注意的是,流汗後不可以喝冰飲,只能喝溫水,否則冰飲入體內,又會讓身體排濕的功能下降了。書籍介紹飲食決定去濕力:去濕中藥茶湯,補脾不生病作者:楊淑媚、蔡昆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1/06/30作者簡介楊淑媚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講師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雲林縣社區大學講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蔡昆道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內科醫療部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部定副教授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醫學碩士中正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中華民國內科專科指導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職業醫學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延伸閱讀: 高端疫苗是最落後的技術?AZ可能致癌?「4大疫苗傳言」專家一次解析
-
2021-08-07 該看哪科.牙科
65歲以上長者仍保有24顆牙齒,僅有約4成! 不好好刷牙當心中風失智
過去無論是政府政策宣導或牙醫師訓練都著重在兒童的牙齒保健,但在全球人口老化情況嚴重下,老年牙醫學已是近年全球牙醫研究的主要趨勢,熟齡長者的口腔保健,帶來對健康的影響恐怕更需要重視。長者保有24顆牙齒僅約4成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1年提出8020計畫,希望80歲的長者至少要能保存20顆以上的自然牙齒;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曾做過統計,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口內牙齒數仍保有24顆牙齒的僅有約4成左右,全口無牙的盛行率則有2成5以上。缺牙所造成的傷害比你想像的更大,不僅會導致咬合型態改變,讓咀嚼功能出現障礙,進而影響日常飲食與營養吸收,也會讓長者的自尊心受損,影響身心健康。萬芳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祁力行指出,長者常見的口腔問題如牙周病與蛀牙,最終都可能造成缺牙。而口腔黏膜灼熱疼痛的問題,更會造成長者心理壓力(擔心是癌症),以及進食困擾。◎牙周病牙周病是成人最常見的口腔疾病,成因多半為口腔清潔不夠確實,導致食物殘渣或細菌停留在齒縫時間過長,牙菌斑與牙結石堆積在牙齦周圍,若沒有定期看牙醫檢查牙齒,久而久之就形成口臭、牙齦發炎、齒槽骨病變等,這也是許多長輩出現牙縫變大的主因。等到齒槽骨流失加上牙齦萎縮後,即使沒有蛀牙也會脫落。◎蛀牙蛀牙成因與牙周病類似,需要被長期照顧的失能長者,蛀牙與牙周病的情況會更為嚴重。不好好刷牙當心中風失智祁力行說,這些常見的口腔問題都對健康造成程度不一的傷害,好比說,牙周病與蛀牙的細菌,會導致急性細菌感染,甚至可能出現臉部、頸部的蜂窩性組織炎;此外,這些細菌也會在體內形成慢性發炎反應,進而破壞心血管內膜,這是造成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腦血管栓塞的兇手之一,還可能引發糖尿病,「這些重大的慢性疾病,也是造成日後失能的原因。」這也是一直被提及:「不好好刷牙,當心日後中風失智」的緣由。另一方面,若是因為蛀牙導致牙齒變得尖銳、牙周病嚴重令牙齒搖晃時,都可能傷害舌頭、口腔黏膜。長期以往,即使不抽菸、不喝酒也沒有嚼檳榔,也可能形成口腔黏膜病變,例如口腔癌等。此外,對於原本就疾病纏身的長輩,在使用某些治療骨質疏鬆或癌轉移如雙磷酸鹽類藥物時,更要加強對蛀牙與牙周病的防治。因為研究與臨床案例都顯示,台灣的牙周病患者(未控制),在長期使用該類藥物(兩年以上),導致顎骨壞死的機會,是遠高於西方世界的公共衛生統計。老年族群牙周病問題嚴重,國民健康署已於2010年舉辦「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針對全口牙周炎患者,擴及齒數達16顆以上的成人(需拔除者不計入數量),只要有6顆牙齒的牙周囊袋深度超過5mm,即可獲得三階段治療補助。口腔問題要及早發現治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關係委員會主席兼發言人江錫仁特別提醒,牙周病必須及早預防不能輕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降低日後對健康的傷害。並建議長輩可善用政府所推行的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以確保牙周維持健康,提升生活品質。
-
2021-08-03 養生.聰明飲食
不吃早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早餐是最重要一餐嗎
讀者Daniel Lin 2021-7-2在不吃早餐=屯肥油!大崩壞!的回應欄裡留言:根據目前心臟科排名第一的期刊JACC(影響指數高達20)2019年刊出的研究[註1],長期來看(針對研究對象17-23年的追蹤),不吃早餐的人比每天吃早餐的人,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1.19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更是1.87倍。而2017年JACC另一篇研究[註2]也指出不吃早餐的人,比早餐佔每天熱量較高的人比較起來,整體的動脈硬化多達2.57倍。因此早餐應該可以說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應是合理的結論。首先,我是在兩年前發表不吃早餐=屯肥油!大崩壞!,而目的是要駁斥一篇發表在《健康雲》的文章。該篇文章的標題是〈不吃早餐=屯肥油!營養師列「5大崩壞現象」:小心便秘→大腸癌〉。我指出,台灣有一本書叫做「我,不吃早餐」,而它是翻譯自一本原名為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的書。此書的作者Terence Kealey曾是英國白金漢大學的生化學教授及副校長。從這本書的英文原名就可看出,這位教授/副校長認為早餐是危險的一餐。我也指出,《中時電子報》有發表早餐最危險? 醫師證實:最重要一餐竟是「宵夜」,而這位「證實」的醫師是郭育祥。他竟然說宵夜才是最重要的一餐,而早餐非但不重要,反而是危險。由此可見,有所謂的專家說早餐很重要,也有所謂的專家說早餐很危險。那,到底該相信誰呢?讀者Daniel Lin寄來的兩篇文章分別是:2017年:The Importance of Breakfast in Atherosclerosis Disease: Insights From the PESA Study(早餐在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中的重要性:PESA 研究的見解)2019年:Association of Skipping Breakfast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不吃早餐與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的關聯)這兩篇論文的確認為不吃早餐的人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風險。但是,請注意,它們只是比較「有吃早餐」和「不吃早餐」之間的差別,而不是比較「不吃早餐」,「不吃中餐」,「不吃晚餐」之間的差別,所以,讀者Daniel Lin所說的「早餐應該可以說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應是合理的結論」並非正確的解讀。事實上,這種錯誤的解讀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真正有做「不吃早餐」,「不吃中餐」,「不吃晚餐」比較的論文是少之又少,而今年剛發表的一篇更是出乎意料,請看Associations of Skipping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with Weight Gain and Overweight/Obesit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大學生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與體重增加和超重/肥胖的關聯: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它的結論是:不論是男大學生或女大學生,不吃晚餐是一個體重增加的重要預測因素,而不吃早餐或午餐則無此關聯性。 同樣地,在男大學生和女大學生中,不吃晚餐是與超重/肥胖有關聯性,而不吃早餐或午餐則無關聯性。還有,請注意,雖然有很多論文的結論是「不吃早餐的人會比較肥胖」,但它們的研究都是觀察性的,而所得到的結果也就只是關聯性。真正實驗性的研究是要讓一組人吃早餐,而另一組人不吃早餐,然後在幾個月後測量這兩組人體重的變化。這類型研究的結果是,「吃早餐」這一組人並不會比較瘦,而「不吃早餐」這一組人也不會比較胖。詳情請看今年發表的Association between Breakfast Skipping and Body Weigh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ies(不吃早餐與體重的關聯——觀察性縱向研究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這篇論文還提到有很多研究認為間歇性斷食(包括不吃早餐)可以減肥。所以,不吃早餐到底是會變胖,還是會變瘦,到現在還是各說各話,南轅北轍。讀者Daniel Lin寄來的那兩篇論文也是屬於觀察性的研究,也就是說,它們只是分析數據庫的資料,而不是有做真正的實驗。所以,它們所得到的結論在證據力度上是相當薄弱。總之,目前還是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支持「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這個說法,而「早餐是危險」這個論調又差得更遠了。所以,吃或不吃,您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原文:不吃早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
2021-08-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眼球偏向一邊、說話不清楚 大血管阻塞型中風危險性高
Q:阿公與兒女同住,這幾天阿公常喊手沒力、頭有點脹,家人以為只是高血壓影響不以為意,某天早上阿公無法從床上起身、話講不清楚,兒女已經出門上班了,現場剩老伴和外籍看護也無法分辨是什麼症狀,這時該怎麼辦?腦中風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四名,民眾未及時警覺腦中風徵兆,可能錯失黃金救援時間。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李均祈表示,除了因民眾警覺性不足延誤送醫的情況外,救護員也常碰到長輩誤把偏方當急救,反讓患者更不適。他曾遇過一名70歲阿嬤急性腦中風,阿公竟拿針扎阿嬤手指「放血」;或是有擦綠油精、按摩人中、亂餵心臟病或降血糖藥物等錯誤行為,既無助於急救處置,還可能引發感染風險,增加救護員現場評估難度。聯合報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共同合作急性腦中風教育課程,由神經科專科醫師至消防分隊分享,提供救護員更快速判斷腦中風祕訣。李均祈說目前使用的評量表為FAST辛辛那提,課程中醫師提供更多項到院前腦中風評量表,針對急性腦中風,較容易失能的大血管阻塞特性加以說明,包括半側肢體或面部嚴重癱瘓、眼球偏向一邊、失語症等,因為治療大血管中風有特定的治療醫院,若救護員有機會盡速辨識出來,就能提高送往正確醫院的機會。李均祈說,不少民眾曾出現小中風,沒有及早發現、健康檢查追蹤,都是到二次中風才不得已送醫,他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注意身體異狀、提高警覺,排除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教官小叮嚀】李均祈/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曾出現頭部腫脹、肢體無力等情況,民眾需自我警覺,可能有小中風危機,應定期健檢追蹤。若長輩有異常身體不適,家人應盡快撥打119,把握黃金救援時間。【醫師開講】身體異狀、提高警覺 留意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大血管阻塞腦中風,拖延1小時老3.6歲。國軍桃園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明華說,中風患者中以缺血性腦中風佔大宗,其中屬大血管阻塞最危險。致病原因區分二類,血管粥狀動脈硬化血栓栓塞及他處血栓栓塞(常見為心房顫動導致),根據國外學者研究,大血管阻塞若未及時處理,1分鐘將有190萬神經元壞死、12公里長神經纖維受損,拖延1小時相當於老3.6歲。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浩則表示,大血管阻塞有特定的送醫治療醫院,若能於第一時間辨識出可能的中風型態,可以多爭取治療的時間。另外,中風患者有時症狀不典型,透過神經功能評估,如喊叫病患、觀察眼睛位置、嘴型是否歪斜,捏手腳是否有反應,是否有口齒不清,異常喉音或吞嚥困難等,亦可作為救護員到院前評估。他也提醒,民眾要多注意俗稱的中風前兆(暫時性腦缺血),也會出現突發性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或麻木,也有可能暈眩、步態不穩,但發生時間較短且較輕微,容易被民眾忽略,錯失及早治療避免惡化的機會。眼球偏一邊為大血管阻塞特性,需考慮取栓手術。尹居浩課程中說明,第一線救護員多使用FAST量表評估,若碰到病患如四肢無力、頭暈等不典型症狀,較難精準判別。他說,針對非典型症狀,可透過另一種評量表BEFAST評估,增加B(平衡)身體步態平衡和E(眼睛)視野缺損、複視或眼球偏向一邊等徵兆,有助於救護員二次理學檢查。陳明華說明據統計,FAST可篩出85%腦中風病患,BEFAST可增加到95%,提高急性腦中風篩選通報率。及時於黃金3-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有三成病患會有良好預後,如符合GFAST(眼睛邊斜一側+FAST)大血管阻塞特性,除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外,應接續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可再額外增加三成病患可回復至良好預後。年長者條件允許,還是可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陳明華曾收治一個案,高齡97歲的余奶奶有高血壓、心房顫動及巴金森病,平時有輕微姿勢性頭暈症狀,但仍可自行走路不需攙扶,當日與家人外出散步時,突然頭暈發作、手腳無力難站立,家人警覺心高立刻送醫,經診斷為急性後腦循環腦梗塞,到院1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入住加護病房2天後轉到普通病房後續復健治療,現在已能站立、步行到廁所,住院僅12天順利出院。他表示,余奶奶能成功救治原因是及時於發病黃金3小時內送至醫院,醫療團隊在1小時內給予治療,減少失能,大幅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陳明華強調1次中風就會增加10倍二次中風風險,民眾應保持警覺,有中風徵兆就立刻就醫,及時治療減少中風失能。透過課程,讓緊急救護員於第一時間,更能熟悉運用中風評估量表如FAST、BEFAST、GAST辨識出急性腦中風,快速通報可處置醫院,縮短就醫處置時間,及時搶救患者,減少中風失能程度,減少個人、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
-
2021-08-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別擔心降血壓藥「要吃一輩子」 血壓是控制心血管疾病關鍵
疫情下,爸爸疏於照顧自己身體,心血管相關疾病隨時可能成為健康的未爆彈。建議體貼的家人陪伴父親到醫院作抽血檢查,確認相關數值有無異常。每個月量1次體重,並提醒父親「規則服藥」的重要,就算不敢至醫院回診,也可利用線上診療資源,減少染疫風險,兼顧健康。近一年心梗患者併發症增加,顯示延誤治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下,診間不乏心血管病人發作的案例。一名60多歲的高血壓男性患者,自本土疫情爆發後,心想症狀緩和,並未規則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佳,發生腦中風,右手不靈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還有一名40幾歲男性,未依時間回診追蹤,竟突然胸悶送急診,經檢查發現有2條血管堵塞,緊急做心導管支架。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指出,近一年心肌梗塞患者有心臟破裂等併發症的發生率提高2到3倍,顯示治療時間延誤,且最近一年需要緊急開刀的狀況也變多。擔心染疫而不回診,恐致嚴重後果。王宗道表示,再怎麼希望避免染疫,也不可延誤就醫時間,只要完成疫苗接種或是就診時配戴口罩,就有一定的防護效果,「該來回診就要來」,或是選擇視訊診療,降低染疫風險。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很多,有三高(血壓、血脂、血糖)、肥胖及抽菸等,危險因子愈多,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因此,平時應養成監測上述數值的習慣。做好血壓管理,是控制心血管疾病關鍵。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要想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首要穩定血管的狀態,做好血壓管理是關鍵,應規則服藥、定期量測血壓,以穩定病況。居家血壓量測「722原則」可協助監測自身血壓,7代表連續7天量測血壓,每天量測2回 (早晚),每回2次,每次間隔1分鐘,再各取早上、晚上數值的中間值。按時服藥非常重要,別擔心「要吃一輩子」。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近期因為疫情關係,規則服藥的患者比率降低,通常每3個月要回醫院拿藥,但防疫警戒2個月,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沒有至醫院領藥。除非患者自行至診所拿藥,否則沒有按時服藥,一旦血壓控制不好,容易冠心病復發,甚至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為何許多患者服藥配合度不佳?王宗道表示,「因為沒有釐清吃藥的目的。」服用降血壓藥物,是要觀察有無控制好血壓,吃藥並非要吃一輩子,當體重下降,有機會減少劑量。他並提醒,除了謹遵醫囑,自己也要掌握身體的狀況,隨時提醒自己要認真服藥。兩個月活動量減少、體重增加,出門防跌跤。為避免延誤治療時間,需留意心血管疾病徵兆。王宗道表示,心臟疾病的症狀不只會胸痛,還會容易喘、胸悶、胸口有壓迫感、身體變重、會累、後頸部難受,甚至會冒冷汗,出現上述症狀應趕緊就醫。隨著天氣愈趨炎熱,葉宏一提醒,有心血管疾病者要多喝水,避免血液濃稠。王宗道則指出,飲食部分應少吃加工食品,多吃自然食物,以均衡健康為原則。
-
2021-07-23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你的「濕氣」重不重?一張表自我檢測!口水多、舌苔厚...中醫師:有超過6項,你就是重度濕氣!
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黏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癒。你的身體濕氣重?哪一些症狀代表你濕氣很重?身體濕氣檢測表1.全身無力常有人覺得自己全身提不起勁,頭整天昏昏沉沉的,腰好像背了一個大包袱,很沉重的感覺,兩條腿也好像綁了鉛條,上下樓梯都很困難。這些症狀和濕的關連很大,因為「濕性重著」,濕的特性會讓人覺得很有沉重的感覺,如果身體濕氣重,那可能是脾被濕給困住了,脾原本可以升發人體的清陽,一旦被濕困住了,清陽不升,人體就會產生全身乏力而且有沉重的感覺。有的人覺得自己明明睡很多,但是卻總是睡不飽,甚至愈睡愈累,這也是身體濕氣太重的緣故,濕容易讓人覺得困倦,睡更久反而會更累,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中醫講「濕重如裹」,這種被緊緊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下雨天被淋了個渾身濕透似的那麼難受。2.肥胖,易胖體質有的人覺得自己的體重莫名其妙就增加很多,肚子也變大了,平時飲食都有在注意,明明沒有吃很多,體重卻一直上升,甚至感覺連喝水都會胖。其實身體大約70%都是水做的,所以有時候體重的增加並不是脂肪的增加,而是水分的代謝出了問題,一旦水液的代謝出現問題,輕則造成體重增加,重則會形成水腫。中醫文獻有「肥人多痰」的論點,不是我們所認識的感冒咳嗽有痰的「痰」,這裡所指的「痰濕」更廣泛,包括痰、水、組織液,還包括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等。所以肥人多痰導致高血脂的基本原因,就是「痰濕中阻」,使血液運行速度減慢而造成,所以這種體質就容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病。中醫認為水液的代謝與肺脾腎這三個臟腑最有關係,其中脾的運化水濕出了問題,就會造成肥胖。人體內脾主運化水濕,是津液代謝的樞紐,一旦脾虛不運化,就會產生痰濕,因此,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3.兩腿很重,小腿腫脹感常常有人會覺得自已的兩條腿好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無比,但是按下去又沒有水腫的現象。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把毛巾弄濕掛起來,過了幾個小時,毛巾的上半部已經乾了,但是下半部卻還是濕的,這就是水往低處流的現象,在中醫來講就是「濕性趨下」的意思,人體也像毛巾一樣,當身體濕氣偏重時,白天站久了,水濕會往下,就會覺得兩條腿很累、很重。那如果是晚上,我們躺平睡覺,一到早上起床時,如果覺得腰背很酸重,那也有可能是濕在作怪,因為我們躺平的時候身體最下端的部位是腰,而不是兩條腿,所以濕氣重的人,才會一早睡醒就腰痠。若心臟、腎臟及其他檢查都正常,卻常常在下午過後水腫是什麼原因?一種可能是特發性(體質性)水腫,多發生在比較容易緊張的女性,下肢水腫早上不明顯,下午或晚上嚴重,上下午體重可相差一公斤以上,這時需限制鹽分及水分的攝取,穿彈性襪、常運動、抬高下肢,則可改善水腫情況。另一種是長時間坐或站立,例如長時間坐辦公桌,血液循環不良,體液較易滯留在下肢,造成水腫。中醫怎麼看水腫?水腫與中醫的肺、脾、腎三個臟腑最有關係。脾不僅可以運化水穀精微,也可以運化水液,把水液運輸到身體各處,供人體使用,也可以轉輸到肺和腎,再進一步排出體外。肺主通調水道,通調是輸通、調節的意思,水道是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宣發和肅降的功能,對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輸通和調節的作用。腎氣的蒸騰和氣化作用可主導水液的代謝運輸,人體多餘的水,可藉由腎化為尿液排除體外,腎這方面的功能與西醫泌尿系統的功能相似。所以水腫在中醫看來有可能是肺脾或腎的臟腑功能失常,需進一步辨證治療。4.口水多,不口渴人有五液,五液指的是五種液體,這包括淚液、汗液、口水、鼻涕、唾液(較黏稠的口水),這五液分別由肝、心、脾、肺、腎五臟來控管。五臟中的「脾」是在管理口水的,如果脾虛,濕邪過盛,就容易出現口水過多的現象,這時只要調理好脾的功能,讓脾可以好好運化水濕,就可以改善口水過多的問題了。口水多的人有的也會有不喜歡喝水的現象,這類濕氣重的人喝的水往往比較少,比較不容易覺得口渴。5.痰多有些人長期咳嗽有痰,被西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實痰多是和本身的體質有關係的,所以有時單純使用止咳化痰藥效果不佳,如果單純使用化痰藥無法解決慢性咳痰,就必須調理身體的痰濕狀況,才能獲得根本解決,這時就必須調理脾胃功能了。為什麼痰濕和脾有關係呢?因為在中醫的認知裡,認為「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急性期的咳嗽有痰,可以從肺來著手,慢性的咳嗽有痰,就必須從脾來下手了。唯有調理脾胃,健脾祛濕,才有辦法搞定棘手的咳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為COPD,COPD的人主要的表現是咳嗽,他們的咳嗽是慢性咳嗽,很難痊癒。追溯起來,大都有抽菸的病史,年輕的時候喜歡抽菸,一抽就是20年、30年、40年,抽煙時不覺得會怎樣,只是時間一久,幾年後才知道,抽菸其實對氣管及肺部的傷害很大。COPD的病人長期咳喘,嚴重者一走動就喘,有的人必須依賴氧氣來輔助呼吸。為避免呼吸道的傷害,吸菸者及早戒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6.大便粘馬桶每個人一天可以排便1∼2次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三天以上才排一次便,那就是便秘了。但是有的人的大便就是比較軟、不成形,甚至會很粘,容易粘馬桶。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廁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疾病也就離你不遠了。中醫的脾與消化功能有關,脾虛造成運化水穀的功能下降,這時水濕容易形成,一旦消化道較濕,排便就會較軟,較不成形,甚至會粘馬桶。另外,由於脾的運化水穀功能下降,造成消化能力變差,就算吃很少東西肚子也容易脹。7.濕疹濕疹發生的原因還不十分明確,它與皮膚過敏和遺傳有關。有少部分的人對奶類製品會過敏,也有人對羽毛、灰塵等物質敏感而引發濕疹。濕疹初起容易侵犯頭頸部及肘關節皮膚皺摺處,以群集的小水泡、丘疹皰為主,針尖到粟米大小。濕疹搔抓破皮,形成點狀的糜爛,滲出液體,乾燥後皮膚變成黃色的結痂斑片,若不治療容易反覆發作,範圍亦會逐漸擴大。濕疹在中醫與「脾」這個臟腑最有關係,由於脾主運化,脾可運化水穀亦可運化水液,一旦脾的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在皮膚上就可能有濕疹的產生。夏季氣候炎熱、暑氣重,容易形成濕熱環境,當體內的濕氣過多,無法排出體外,濕熱蒸於皮膚之間,就形成了濕疹,所以夏季是好發的季節。8.婦女白帶多由於陰道需要一些津液的滋潤,所以有白帶的產生。一般正常的生理性白帶量不多,質清無色無味,唯獨在排卵期或月經來潮前量會稍多。而不正常的白帶,其質、量、顏色及氣味會有所變化,多數患者會感到底褲濕濕,且有分泌物以及不乾爽之感,白帶的顏色或白或黃,呈水或黏稠狀,或有腥臭味,有時也會伴隨著外陰部搔癢的症狀。民間有一句俗話:「十女九帶。」這說明了白帶常見於婦女,也頗受其困擾。根據白帶的顏色或品質可推測疾病的成因,大部分是感染所引起。如泡沫狀白帶有可能感染滴蟲性陰道炎,豆腐渣樣白帶通常是黴菌陰道炎,而成黃白色黏稠乳酪狀可能是念珠菌感染,黃色白帶有帶膿則有可能是細菌感染,白帶帶紅色在排除月經即將來潮的可能性之後,則必須懷疑是否為惡性腫瘤。因此若有白帶不正常的現象,最好還是至婦產科尋求診治。白帶與中醫的「濕」是最有關係的,中醫的理論認為濕流下焦,影響帶脈(中醫的經脈,通常與婦女疾病有關),而致帶下。中醫的「濕」有纏綿不易去除的特質,導致白帶在治療上無法快速根治,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病患必須有恆心,並且設法改善體質因素,才可獲得療效。9.健康檢查有脂肪肝,或高脂血症的問題一般而言,大部分的高脂血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大多數的人是接受抽血檢驗後,才知道自己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高於正常標準。研究發現,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絕對的關係,還會引起繼發性的其他全身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而血脂肪主要指的是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其中膽固醇正常值為130∼200mg/dl,三酸甘油脂正常值為男性50∼200mg/dl、女性35∼165mg/dl,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家醫院或檢驗所的數值會有些微的差異,這是因為每家醫院用的試劑不同,如果數值在該家醫院的標準值內,就沒問題了。其實,人體血脂的增高,主要原因是攝取過多的含脂肪或含高膽固醇食物,或營養不均衡,都會讓血脂無法正常的代謝或排出。此外,高血壓、肥胖、嗜煙酒、糖尿病及有家族遺傳的人都是高脂血症的危險群。脂肪肝也是不正常的脂肪囤積在肝臟,造成肝臟無法正常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人就會容易疲勞倦怠。古代中醫並沒有「高脂血症」的名稱,中醫對高脂血症的看法屬於「痰濕」的範圍,認為是不正常的代謝產物沒有正常排出,囤積在身體,造成身體的負擔。10.舌苔厚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淨,乾濕適中,中醫會藉由舌診的判讀來觀察身體的狀態,舌苔指的是覆蓋在舌面上的一層薄垢,一般來說會是一層薄薄白色的舌苔,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如果舌苔變厚了,可能代表的是身體的濕氣很重。除濕穴道介紹:豐隆穴•穴位找法: 位於膝蓋外側與腳外踝連線正中間點處。•治療功效:健脾化濕、促進代謝,紓解腸胃脹氣、打嗝。書籍介紹飲食決定去濕力:去濕中藥茶湯,補脾不生病作者:楊淑媚、蔡昆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1/06/30延伸閱讀: 高端疫苗是最落後的技術?AZ可能致癌?「4大疫苗傳言」專家一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