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5 11:34:19 周邊故事
第一線抗疫卻常被病人遺忘 「新冠戰神」張厚台:重症病房醫護的宿命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日前在臉書跪謝「台姐」團隊,台姐何許人也,正是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亞東醫院在本...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7-25 11:34:19 周邊故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日前在臉書跪謝「台姐」團隊,台姐何許人也,正是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亞東醫院在本...
2021-07-25 11:20:58 自體免疫
類固醇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經常使用的藥物之一,但一提及「類固醇」,患者都想到它的嚴重副作用,水牛肩、月亮臉等。甚至有些患者...
2021-07-25 11:14:57 洪惠風
大學同學送我一支電動牙刷,看起來高貴實用,我沒看說明書就用起了這支電動牙刷,但用著用著,卻發現這支牙刷跟以前的電動牙刷不...
2021-07-25 10:40:17 林靜芸
最近因三級警戒不准聚餐,讓我想念起參加過的晚宴。
2021-07-25 09:42:31 抗老養生
我想好好吃飯,但沒時間;我也想好好運動,但沒時間。關於照顧自己的健康,我們總覺得是一件耗時的事,不管是自煮三餐還是到健身...
2021-07-25 09:20:36 抗老養生
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盛行,全球愈來愈多人成為百歲人瑞。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
2021-07-25 08:58:12 慢病防治
有糖尿病的74歲婦人,血糖控制不佳,右臀出現小傷口,家屬貼膏藥治療,傷口卻日益惡化,經醫師採用最新負壓抽吸輔助治療,縮短...
2021-07-24 15:47:41 防疫懶人包
在國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國內疫情持續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逐步調降防疫管制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全國三級警戒自7月27日起至8月9日調降為二級警戒,各項指引也放寬,不過外出仍
2021-07-24 14:52:38 防疫懶人包
全國自7月27起降級為二級警戒,指揮中心宣布室內用餐指引規定,民眾吃飯需不同桌,桌與桌距離1.5公尺,可裝設屏風隔板,增加物理性組隔,同桌可採花座。指揮官陳時中說,民眾在一定的要求下可以內用。 醫療
2021-07-24 14:45:00 預防自保
文/洪素卿 自從疫苗預約平台啟動、18歲以上都能預約疫苗接種後,民眾間最夯的熱話題就是--「你預約疫苗了嗎?」 而且,很多人預約疫苗的同時,也會順便買個「疫苗險」、保平安。 但究竟該怎麼買疫苗險?疫苗
2021-07-24 14:06:18 疫情數字
0724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4 13:47:10 專家觀點
本土疫情逐步趨緩,指揮中心昨宣佈7月27日至8月9日全國降二級警戒,開放幼兒園、托嬰中心等,及使用圖書館、籃球場、潛水等...
2021-07-24 09:46:37 許金川
甲:「疫情警戒在月底有可能由三級降為二級,你會高興嗎?」
2021-07-24 09:21:33 領袖開講
從年輕時就保有運動習慣的鄭舜平,擅長運動傷害的治療。現代人生活忙碌,運動量大多不足,建議應利用零碎時間運動,例如搭電梯改...
2021-07-24 09:18:40 領袖開講
衛福部台北醫院院長鄭舜平去年8月上任,他不僅是運動醫學醫師,同時擁有中央與地方的醫療行政經歷,讓他在不同的崗位上,能清楚...
2021-07-24 09:11:15 耳鼻喉
許多人吃飯一定要有辣,從小辣、中辣、到大辣步步上升,然而辣度太強很容易刺激食道與腸胃外,胃酸逆流也容易發生腐蝕灼傷,聲帶健康恐怕也會受影響,讓聲音聽起來沙啞或低沉,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主治醫師張智
2021-07-24 00:52:00 周邊故事
她如何用短短一個周末,募得近億資金,買下三百多台救命神器? 賈永婕是德杰集團少東王兆杰的太太、是明星御用婚紗店C.H WEDDING的老闆娘,也是近期因捐出三百多台「救命呼吸神器」,而
2021-07-23 16:50:05 預防自保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27日起至8月9日全國將降為二級警戒,公布大原則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實聯制、保持社交安...
2021-07-23 16:16:28 愛情診療室
提到汽車旅館,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關於「人與人的連結」的事。外型甜美的血管外科女醫師吳欣岱,在臉書自稱「我是一個很常去汽車旅館的人」,粉絲紛紛歪樓,她說出真實原因,是希望能「沒有外在干擾地和自己對話」,網友大讚她「有智慧」。
2021-07-23 14:23:41 預防自保
台灣本土疫情升溫,自5月19日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疫情警戒升為「三級警戒」,並四度延後到7月26日;面對近期國內本土疫情趨緩,讓民眾相當期待降級的到來。對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
2021-07-23 14:16:26 照顧指南
鑒於特殊寵物的照顧和疾病相關資訊大家比較陌生,本院方治閎獸醫師為大家分享一些鳥龜鼠兔等特殊寵物的相關知識,希望能提供一些照顧及飼養上的幫助。
2021-07-23 14:09:10 疫情數字
0723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3 10:21:00 眼部
烟花颱風逼近台灣,可能帶來致災性豪大雨,醫師提醒民眾,除了做好防颱準備,也須注意個人衛生及防護措施,像是雨水噴到眼睛,千...
2021-07-23 10:15:01 頭頸癌
「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59歲,發病年齡較年輕,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病患因疫情...
2021-07-23 09:50:11 預防自保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防疫三級警戒可望降級,依目前情況看來,除了嚴格境外管制外,有關家戶及公共場域,如何做適當規範,使民...
2021-07-23 09:08:24 生活智慧王
洗衣機是每戶人家必備的家電,然而洗衣機的樣式不同,功能也大不相同。如何瞭解不同種類的洗衣機功能,挑對適合家庭需求的洗衣機,就能讓衣服清潔的效率事半功倍。
2021-07-23 00:41:00 癌友故事
說到吃,我會那麼喜歡當美食節目主持人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一家人都是愛吃鬼,從小到大最開心的事就是吃,爸爸還總是那個帶頭的,領著我們從包餃子到燉牛尾,天南地北地做各式料理的人,家裡大小開心的事都是圍繞著
2021-07-22 18:53:32 專家觀點
國內新冠疫情未解,統計至22日為止,本土確診人數累計14205例。針對感染新冠肺炎後的個案狀況,醫師蘇一峰表示,許多患者幸運痊癒,但卻仍出現「肺纖維化」的後遺症,除了可能大幅縮短剩餘壽命之外,相關治療藥物價格不菲,讓他擔心部分患者恐怕「吃不起藥」。
2021-07-22 16:06:12 大腦健康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啥、什麼?」聊天互動常發出聽不清楚的問號,不斷需要對方重複,小心聽力正不知不覺中退化中!研究顯示,聽力損失與罹患失智症有因果關係,避開
2021-07-22 16:03:37 大腦健康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防疫期間待在家,減少運動量造成脂肪上身,各專家提醒,運動能提高肌力、活化大腦、健全免疫系統,對熟齡長輩來說,更是預防失智改善認知功能的妙方,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