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14:33:28 攝護腺癌
下肢無力 竟是攝護腺癌作祟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新店報導】 雙腳無力甚至癱瘓,小心攝護腺癌上身!79歲張老先生日前因雙側下肢無力到新店耕莘醫院就診,經核磁共振攝影檢查發現胸椎處有腫瘤壓迫神經,致下肢無法行動,經切片檢查證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14:33:28 攝護腺癌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新店報導】 雙腳無力甚至癱瘓,小心攝護腺癌上身!79歲張老先生日前因雙側下肢無力到新店耕莘醫院就診,經核磁共振攝影檢查發現胸椎處有腫瘤壓迫神經,致下肢無法行動,經切片檢查證
2014-09-23 14:33:28 攝護腺癌
【聯合報╱記者林宛諭/彰化縣報導】 彰化縣57歲男子背部、下肢痠痛,以為脊椎退化,到署立彰化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攝護腺癌第四期,已轉移到淋巴和脊椎。泌尿科醫師林易霆說,攝護腺癌初期大多難以察覺,5
2014-09-23 14:33:27 攝護腺癌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治療男性攝護腺癌又有新方法,奇美醫院兩年多來以電腦刀治療約100例的病患,效果可與傳統方法相比擬,且大幅降低傳統治療可能引發的副作用,包括尿失禁及性功能
2014-09-23 14:33:25 攝護腺癌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攝護腺癌不是50歲以上中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40出頭的年輕人也出現;社團法人台灣攝護腺癌防治協會理事長黃清祥說,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有其必要性與價值。 新
2014-09-23 14:33:24 胃癌
【健康醫療網/鄭人豪整理報導】 多發生在胃腸部位的胃腸道基質瘤,在過去屬於無法分類的罕見疾病,但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界對於腫瘤的分類更加清楚,現在已有明確的定義,並因為有了療效顯著的標靶藥物,讓此
2014-09-23 14:33:21 攝護腺癌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攝護腺癌是熟男健康殺手,但五、六十歲患者更擔心治療後造成不舉。國內引進微創治療,利用超音波破壞腫瘤組織,避開掌管勃起的神經血管,讓患者術後三個月仍可以順利「開
2014-09-23 14:33:13 攝護腺癌
【聯合晚報╱陳麗婷】 攝護腺癌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太清楚,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認為,攝護腺癌可能與家族遺傳、生活飲食習慣、工作、抽菸等有關。由於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有症狀出現,多半已轉移至其
2014-09-23 14:33:12 飲食與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胰臟癌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容易被民眾忽略掉。 胰臟分頭、體、尾三部分,為一個柔軟長形的腺體,主要用來分泌胰島素,以便調控血糖,以及分泌消化性酵素,以
2014-09-23 14:33:10 皮膚癌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 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澳洲影星休傑克曼(Hugh Jackman)罹患皮膚癌,他自曝罹患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並在網路上發布一張
2014-09-23 14:33:10 皮膚癌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 紫外線是皮膚最大殺手,它不只會造成老化,還會引發皮膚癌。皮膚癌中,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的惡性程度高,可能轉移。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表示,皮膚癌以
2014-09-23 14:33:09 淋巴癌
【聯合報╱陳苓萍/國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數月前,61歲的郭女士洗澡時發現右側頸部深處有個小瘤子,起先不在意,但瘤子卻愈長愈大、愈長愈多。 同時間郭女士陸續出現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盜汗情
2014-09-23 14:33:09 皮膚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 黑色素細胞癌是從我們人體皮膚的黑色素細胞產生惡性變化而來,可以發生在全身任何一塊皮膚,有如黑痣一般。東方人常長於腳掌或是指甲下面,由於黑色素細胞癌不痛不癢,大部
2014-09-23 14:33:09 皮膚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根據100年癌症登記資料,皮膚癌為國人常見前十大癌症,平均約每3小時就有一人皮膚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表示,民眾可藉由簡單「5不辨識法」自我
2014-09-23 14:32:38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成大副教授王應然研究團隊實驗發現,柑橘所含的5-OH-HxMF成分,具有抗發炎與抗腫瘤生成的特性,多吃柑橘類水果可預防皮膚癌。 王應然昨天表示,這
2014-09-23 14:32:34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近年來在健康飲食風潮下,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因為防癌效果大行其道,其中包括外皮黑紫色的「黑金剛」花生在內。農委會台南農改場新育成「南改系183號」黑皮花
2014-09-23 14:32:07 飲食與癌症
癌病或慢性病患者常因進食量不足,採鼻胃管餵食,家屬常選用藥妝店、藥局常見的「管灌配方」,以為營養夠了,其實,不同病患需求不同,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癌症中心營養師鄭竹芸提醒大眾,灌食內容需經醫師與營養師評估,避免危險。<
2014-09-23 14:32:05 皮膚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運動加上攝取咖啡因或可幫助對抗皮膚癌,並預防肥胖引起的發炎、癌症病變。 美國羅格斯大學爾納斯特‧瑪瑞歐藥學院生物化學副教授盧耀平
2014-09-23 14:32:04 飲食與癌症
喜歡吃紅肉,小心短命!哈佛大學針對12萬名男女長期飲食習慣追蹤發現,每天攝取85克的未加工紅肉,因心臟病早死的機率提高18%,因癌症死亡的風險也提高10%。營養師指出,紅肉加工食品少吃為妙,應多多食用高營養密度蔬果。
2014-09-23 14:32:04 飲食與癌症
癌症病患確診後通常是加強營養和鍛鍊,專家如今說,有確切證據顯示,健身與營養可能有助防止癌症復發。艾莫利大學(Emory University)腫瘤科醫師庫柯克,研究營養對攝護腺癌影響,但他說,多數醫師重視手術、化療或其他治療方式,「最後才讓病患注意飲食和健身」。
2014-09-23 14:31:58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大林報導】 癌症患者因食慾不佳,常無法兼顧好吃又營養,讓家屬很困擾,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陳雅雯昨分享照顧淋巴癌父親的經驗,只要多花一點巧思,就能幫助癌患度過副作用期。
2014-09-23 14:31:57 飲食與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生機飲食、斷食療法、海洋鹼性深層水…,國內健保已提供不少給付,但不少癌症病患卻捨棄不用,選擇「要命」偏方。台北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提醒,不少偏方背後可
2014-09-23 14:31:57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不少癌症病人以為不能吃太好,否則會養大癌細胞。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長葉光揚昨天表示,有肝癌病人採「斷食療法」,以為能「餓死」癌細胞,結果兩個月內體重掉了十多公斤,
2014-09-23 14:31:57 卵巢.子宮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 一名34歲未婚女子子宮持續異常出血,月經變成「日經」,日前出血過多昏倒,被送到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治療,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復發,治療後病情獲控制,院方提醒婦女陰道異
2014-09-23 14:31:57 頭頸癌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根據統計,全世界有一半的口腔癌患者集中在亞洲地區,其中又以台灣發生率全球最高,平均每10萬名男性就有28.48人罹患口腔癌,推估原因,應與檳榔高度相關,8、9成
2014-09-23 14:31:54 飲食與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 /台北報導】 免疫力是身體健康的關鍵,不論是抵抗外界病菌與病毒的入侵,或著是消滅身體內病變的癌細胞,讓身體免於病痛的苦處,但是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像如同身體御林軍裁軍大半,
2014-09-23 14:31:54 皮膚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別以為皮膚癌只找上老年人。梅約醫學中心醫學教授詹姆士·萊溫表示,愈來愈多年輕人被診斷出皮膚癌,一生中只要曬傷5次,發生皮膚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
2014-09-23 14:31:50 飲食與癌症
【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抗癌就像減肥》;作者/顏榮郎;天下雜誌出版】 抗發炎或抗癌的飲食 如果要執行抗發炎或抗癌的飲食,除了有正確的知識,最好能向這方面的醫療專家諮詢;他們可以提供比較正
2014-09-23 14:31:49 飲食與癌症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常讓癌症病患苦不堪言,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的新發現,十字花科蔬菜成分的防護功效或許可在放射治療過程保護正常細胞、減輕病患不適...
2014-09-23 14:31:48 飲食與癌症
許多人認為多喝茶有益健康,可幫助防癌,不過喝茶時如果水溫過高,反而會適得其反。伊朗研究人員在二OO九年曾發表研究指出,每天喝一杯熱茶,容易會增加食道癌風險。
2014-09-23 14:31:47 飲食與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降低料理肉類的溫度,可減少毒性物質產生。美國營養師崔西卡‧威廉斯表示,避免高溫料理食物,有助改善健康,尤其能減少致癌物的暴露。 營養師表示,料理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