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08:25:07 頭頸癌
假牙鬆動磨破皮 老翁竟變口腔癌
92歲蘇姓老翁去年活動假牙鬆動,口腔磨破,形成約3公分的潰瘍,不菸不酒的他,檢查罹患口腔癌,雖手術與化療改善,但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醫師許博智建議,老年人長期佩戴假牙,最好每半年回診,發現不合或鬆動,應及時修正或更換,以免惡化變成口腔癌。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5-06-11 08:25:07 頭頸癌
92歲蘇姓老翁去年活動假牙鬆動,口腔磨破,形成約3公分的潰瘍,不菸不酒的他,檢查罹患口腔癌,雖手術與化療改善,但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醫師許博智建議,老年人長期佩戴假牙,最好每半年回診,發現不合或鬆動,應及時修正或更換,以免惡化變成口腔癌。
2015-06-11 03:00:28 癌友故事
您敢光著頭出門嗎?大學三年級的邱薏帆、陳沛蓁,與即將上大學的徐婉淳,五月中以特效化妝、光頭造型,去打工、上學、搭捷運,體驗沒有頭髮的癌友感受。歷經一整天頂上無毛的生活,三人了解頭髮帶來自信,呼籲民眾踴躍捐髮捐錢,幫助癌友。
2015-06-10 14:32:54 癌友故事
三名年輕女學生參與拍攝癌症希望基金會「希望從頭開始」影片,扮演光頭,體驗癌症患者掉髮後心情。癌症希望基金會今天啟動「希望從頭開始-1000頂假髮助癌友募集計畫」,要為癌症病友募集千頂假髮。
2015-06-10 14:30:50 頭頸癌
54歲邱先生抽菸喝酒吃檳榔等惡習超過30年,去年底因口腔潰瘍至醫院耳鼻喉科求診,發現罹患中期口腔癌,內視鏡檢查又發現中期食道癌及下咽癌,一人同時罹患三種癌症。
2015-06-07 09:42:16 攝護腺癌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慶祝五十八周年院慶,昨舉辦「微創手術學術研討會」,其中尤以達文西機械手臂治療的領域愈來愈廣,特別是出血量多的心臟、肝臟、胰臟手術,或是切除深層部位的組織病灶,達文西手術比起內視鏡手術要佳。
2015-06-07 09:39:44 卵巢.子宮
近年來子宮內膜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分析臨床個案發現,罹癌者多是體型肥胖的未婚胖妹。
2015-06-05 12:02:14 攝護腺癌
【記者黃筱雅/台北報導】 癌症晚期,骨髓是最常轉移的部位,讓患者疼痛、骨骼脆裂、脊髓壓迫、便秘、反胃等。但由於藥物不易進入骨髓,且藥物多用於殺死分裂中的癌細胞,骨髓中的癌細胞不會分裂,導致化療效果不
2015-06-04 08:41:21 攝護腺癌
癌症預防期刊2日公布研究顯示,如果吃以紅肉、乳酪和白麵包為主的典型西餐,攝護腺癌患者的病情更可能復發甚至死亡。與吃健康飲食的病患相比,他們更可能因犯其他疾病而喪命,因為西餐可加劇患癌症、心臟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情。
2015-06-03 08:28:08 肝癌
藝人安鈞璨驚傳肝癌過世,年僅31歲,肝癌是否有年輕化趨勢受注目,醫師表示其實「國病」肝癌已逐年減少,但年輕人體內癌細胞較凶猛,且因發現得晚不易治療造成死亡率高,籲年輕人20歲前要進行B肝、C肝帶原篩檢。
2015-06-02 09:45:51 肝癌
註:IE8(含)以下版本瀏覽器可能不支援此頁功能!
2015-06-02 08:18:02 肝癌
藝人安鈞璨因肝癌引起併發症過世,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隨醫藥發達,肝病的平均死亡年齡是六十九歲,B、C型肝炎是肝病主因,定期追蹤、治療,大多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不過,臨床醫師提醒,肝臟沒有痛覺神經,不適症狀易遭忽略。
2015-05-31 09:43:49 癌友故事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有9成癌患想知道自己的實際病情;然而,很多家屬擔心病人得知病情後無法承受,請求醫護人員對病人隱瞞病情。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家屬應尊重病人的醫療自主權,讓病人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治療方式,減少無效醫療的傷害。
2015-05-26 14:51:56 卵巢.子宮
子宮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非常高,要提早發現子宮頸癌,除了子宮頸抹片,國內還有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甲基化基因檢測可彌補抹片的不足。醫師表示,抹片合併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準確度可達80%,若合併甲基化基因檢測準確度更可達93%,有性行為的婦女應定期檢測。
2015-05-21 08:38:15 攝護腺癌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男性經常射精可降低攝護腺癌風險。每月射精21次的男性和射精7次的人相比,前者罹患攝護腺癌風險少了22%。但研究人員沒有解釋原因為何。
2015-05-19 09:08:41 肝癌
肝癌被稱為國病,每46分鐘就有1人罹患肝癌,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機率更是非帶原者的30倍,台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檢測特殊基因核酸片段,可發現早期肝癌病變。
2015-05-19 09:05:28 卵巢.子宮
卵巢癌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不但可保有寶貴生命,還有懷孕生子的機會。
2015-05-18 14:42:51 肝癌
B肝帶原者的肝腫瘤檢測技術有新突破。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陳培哲帶領研究團隊,研發「血液核酸片段作為肝癌診斷生物標記」技術,預計三年後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偵測小於一公分腫瘤準確度盼達八到九成,最快四到五年後可檢測B型肝炎帶原者是否罹患早期肝癌,並確認肝癌腫瘤大小。
2015-05-17 11:39:46 肝癌
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每年近萬人死於肝癌和肝硬化。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表示,近年來換肝技術臻於成熟,過去許多換肝的禁忌症已大為縮減,只要有捐肝來源,醫師都會拚命為病患爭取一線生機。以高雄長庚進行成人的活體肝臟移植為例,過去15年共成長10倍,尤其近10年的換肝成人中,超過一半都是肝癌。
2015-05-14 09:19:40 肝癌
台灣有3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每年約有一萬人死於肝硬化及肝癌,專家提醒,研究發現,帶原者如果感染B肝病毒表面抗原發生基因缺損,罹患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250倍,建議帶原者可提早透過基因序列檢測,得知本身是否為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再思考後續治療或預防。
2015-05-14 08:59:46 卵巢.子宮
只要有性行為,就應做HPV DNA檢測!根據國內外臨床研究發現,25至29歲女性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風險,較中年婦女高。醫師強調,性行為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主要途徑,而持續感染恐造成子宮頸癌,建議性生活活躍的女性及產後婦女,盡快接受HPV DNA檢測。
2015-05-13 14:36:59 肝癌
驗出Pre-S蛋白 5年內罹癌率6成 一般人的250倍
2015-05-13 09:20:39 肝癌
糕餅師傅蔡先生62歲那年因持續不明腹痛就醫,發現已罹患末期肝癌,10公分腫瘤侵犯到肋膜無法開刀,研判僅剩數月生命,他接受高雄榮總醫師建議,進行肝動脈化療(HAIC),三次療程後腫瘤竟消失不見,至今蔡先生已82歲,肝癌19年未復發。
2015-05-12 15:05:10 卵巢.子宮
消基會今天指出,日、美、英等國近年頻傳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後出現副作用的案例,呼籲政府應參考日本政府作法啟動大規模調查,消除疑慮後再實施公費注射。
2015-05-12 15:05:10 卵巢.子宮
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科長王博譽指出,收到消基會提供的數據後,將評估是否召開安全委員會,子宮頸癌疫苗已知副作用為頭痛、發燒、噁心等,目前國內不良反應通報個案並不多。
2015-05-12 14:57:57 卵巢.子宮
國健署上午公布「民國102至103 年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國內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3.7%,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高血壓,粗估全國高血壓患者高達457萬人;與94年至97年調查相較,近八年來盛行率增加3.1%。
2015-05-08 14:34:06 卵巢.子宮
生越多,子宮頸癌風險越高,研究發現,生過孩子的女性感染致癌性HPV第16型病毒機率是未曾生育女性的六倍。台灣母胎醫學會建議產婦,生產後六個月內完全哺育,並施打子宮頸癌疫苗。
2015-05-07 08:58:33 癌友故事
在許多癌症病友當中,有不少人不只是自己罹癌,而是一家大小都罹患癌症。現年71歲的胡先生,一家八口裡,除了姊姊以外,其他七人都罹癌。昨天參加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的胡先生說,自己罹患皮膚癌及肺腺癌,在罹癌的這段時間裡,他認為想要平安活下去,有3成必須仰賴醫療協助,但有7成是靠自己的努力。
2015-05-07 08:56:24 癌友故事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1年新增約9萬多名罹癌個案。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簡稱全癌連)理事長林葳婕表示,目前全台有近50萬癌症人口、有80種癌別,但卻有8成癌友,無病友團體為其發聲,形同癌症孤兒。為此,全癌連的成立提供癌友各方面的幫助、並為其發聲。
2015-05-05 09:08:21 卵巢.子宮
台中一名60多歲的邱女士停經已逾十年,從去年開始,因陰道出血遂至地區診所就診,以藥物治療約半年卻未見改善,而且開始出現頭暈與心悸,收治邱女士的醫師建議應接受進一步檢查,但其不以為意,而且就因異常出血被送至急診。經檢查後發現邱女的腫瘤指數偏高,且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是罹患腸道癌的高危險群,最後確診為子宮頸癌第三期,需接受化療與放射線治療。
2015-05-03 11:34:29 食道癌
案例一:53歲的楊女士平常愛喝熱湯,又喜歡吃辛辣食物,坊間的麻辣鍋是她的最愛;近來由於吞嚥困難,連喝水也會嗆到,沒有食欲,體重在兩個月內掉了2公斤,在家人催促下,她到醫院接受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長了10公分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