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3 14:29:53 食道癌
嗜甜 胃食道逆流易致癌
近十年來,食道癌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增幅之冠,肝膽腸胃科醫師認為,國內食道癌患者逐年增加,與胃食道逆流有關壓力沈重。不少人以吃甜食來放鬆心情,一名23歲實驗室助理因此長期胃食道逆流,就醫檢查發現,食道竟已癌前病變。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5-08-13 14:29:53 食道癌
近十年來,食道癌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增幅之冠,肝膽腸胃科醫師認為,國內食道癌患者逐年增加,與胃食道逆流有關壓力沈重。不少人以吃甜食來放鬆心情,一名23歲實驗室助理因此長期胃食道逆流,就醫檢查發現,食道竟已癌前病變。
2015-08-13 09:10:29 頭頸癌
「爸爸的香菸,隔絕了我們父女間的關係,只是沒想到也隔絕他的健康。」孫靖婷描寫父親罹患舌癌的經歷,獲得今年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徵文比賽二名。
2015-08-11 14:32:32 食道癌
喝酒會臉紅表示肝功能和代謝好是錯誤迷思,美國史丹福醫學院研究指出,喝酒會臉紅是因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酵素,無法將酒精的乙醛代謝掉,長期累積體內將提高致癌風險。調查發現,台灣人47%體內缺乏ALDH2酵素、全球最高。
2015-08-07 00:40:37 飲食與癌症
【文、圖/摘自大家健康雜誌《成功打造防癌力,調好體質不生病!》】 Q:龍鬚菜是防癌NO.1的蔬菜? 正解》 ■有此一說 龍鬚菜為佛手瓜植株莖蔓約15~20公分的幼苗,因外貌纖細捲曲
2015-08-06 09:52:16 癌友故事
80歲陳姓老翁10年來,陸續罹患攝護腺癌、大腸直腸癌、肝癌,但他樂觀抗癌,趁著治療空檔,每年3次樂當背包客,壯遊中國大陸、日本等地,如今他完成最後一次化療,體力逐漸恢復,滿心期待地說:「下一站,大阪!」
2015-08-06 08:11:14 肝癌
肝病被稱為台灣國病,對男性威脅尤高。醫界與公衛團體昨天公布全台肝癌防治地圖,C型肝炎仍為肝癌致病主因,但肥胖、酗酒等危險因子,恐成未來男性肝癌致病主因。
2015-08-06 00:40:28 飲食與癌症
【文、圖/摘自大家健康雜誌《成功打造防癌力,調好體質不生病!》】 Q:酸性體質容易慢性發炎? 正解》 陳俊旭博士表示,高油脂、高蛋白質類的酸性食物吃太多,較易發炎。 然而,江伯倫醫師表示,
2015-08-05 00:40:14 飲食與癌症
【文、圖/摘自大家健康雜誌《成功打造防癌力,調好體質不生病!》】 Q:喝汽水增食道癌機率? 國際間多個醫學研究單位最近提出報告,指喝太多碳酸飲料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危險。一組研究人員分析美
2015-08-03 08:31:02 攝護腺癌
六十七歲男子雙腿腫脹,家人以為太少運動,就診家醫科被認為營養不良。但症狀持續半年未改善,到泌尿科檢查才發現,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指數高達五千,已是攝護腺癌晚期。
2015-07-31 09:00:30 攝護腺癌
66歲陳先生因排尿不順,就醫發現有良性攝護腺肥大,去年接受雷射攝護腺手術後排尿問題改善,但追蹤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仍不正常,切片檢查才驚覺有異常細胞,罹患攝護腺癌,最後決定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一解多年來的焦慮。
2015-07-30 09:01:51 攝護腺癌
30歲爸爸和5歲兒子尿尿比賽,看誰尿得遠且尿量充沛,爸爸明顯勝出;30年後,一樣的尿尿比賽,60歲爸爸表現竟和當年5歲兒子一樣,醫師說,「這是每個男人都要面對的事。」
2015-07-28 09:07:50 癌友故事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確診罹患癌症當下,情緒都會相當不穩定,有可能延誤治療時機,因此患者與心理師必須要有良好互動,特別功能與顏面損傷患者,治療時所面臨的衝擊不小,震驚、憤怒
2015-07-28 02:55:56 頭頸癌
五十七歲的廚師莊建順多年來菸、檳榔不離口,嘴破近三年沒好轉,就醫才發現罹患口腔癌第二期。開刀治療後,莊建順繼續抽菸、嚼檳榔,四年後復發,醫師嚴肅地問他:「要菸還是要命?」他才決心戒除,八年來未再復發。
2015-07-23 09:33:08 飲食與癌症
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牛奶與乳癌的關聯性尚無定論,但紅肉確實增加罹癌機率,建議少吃燒烤紅肉、多運動並定期篩檢。
2015-07-23 08:29:35 飲食與癌症
癌症連續3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國外研究指出,每5位癌友就有1人因癌症惡病質使得體重過度下降而死亡。最新調查顯示,多達2/3的癌友有體重下降問題,近8成因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導致飲食困難,專家建議,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需特別注重營養補充。
2015-07-22 15:07:29 飲食與癌症
喝牛奶、吃牛排,這些國人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可能潛藏致癌危險因子,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楚爾.豪森博士(Harald zur Hausen)利用全球大數據,發現食用牛奶與牛肉,與乳癌和大腸癌盛行率有關,他今天在中原大學表示,台灣是高危險的國家,吃牛排一定要全熟,牛奶消毒完全較沒問題。
2015-07-21 09:37:05 癌友故事
卅歲的徐賓鴻於六年前確診為腺泡狀軟組織惡性肉瘤第四期,差點要截肢,他列出人生清單,逐步實現夢想。抗癌六年,徐賓鴻寫了一本書、在醫院當志工,今年除了參加癌症希望基金會活動募款,還要挑戰紐西蘭攝影之旅。
2015-07-20 14:45:01 癌友故事
「住院化療,絕對不是件快樂的事,心境轉換後,將住院想成旅行,醫院當成飯店,健保卡就是房卡,心裡舒坦多了。」30歲的癌症病友「徐徐」六年前罹患惡性肉瘤後,但他轉化心境,成為樂觀的病人及醫院志工。
2015-07-16 09:03:13 攝護腺癌
【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不只一位自由車名將曾罹患睪丸癌,讓民眾懷疑常騎單車罹患睪丸癌風險較高。美國水牛城羅斯威爾公園癌症研究所副教授湯瑪仕史威布表示,研究顯示兩者無關,騎單車時重量並未直接衝擊
2015-07-14 09:04:07 卵巢.子宮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民眾千萬不要自行服用含雌激素藥品,或大量食用含雌激素食品,以免增加癌症風險。一名六十多歲女性聽信朋友說詞,以為多攝取雌激素可以凍齡,讓身體更年輕、更健
2015-07-13 09:08:37 飲食與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 隨著人口老化,不論國內外癌症罹患人數都不斷攀升,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統計,約3分之1癌症死因,能夠連結到飲食、體重、與活動量不足;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健康飲食不但能
2015-07-12 14:00:39 飲食與癌症
抗癌過程辛苦又漫長,病患接受化療,往往會產生惡心、嘔吐、嘴破等副作用,常有食欲不振問題。但若沒有攝取充足養分,不僅沒有體力對抗癌症,也可能會減緩手術後的身體復元,身體免疫力也跟著降低。
2015-07-12 14:00:39 飲食與癌症
良好的營養攝取,才能提供癌症患者體力對抗疾病。針對個別癌症,光田醫院營養室主任林淑雯、台中市蓮樺中醫診所中醫師王雅秀分別就營養學、中醫角度給予建議。
2015-07-12 13:30:43 飲食與癌症
╳罹患癌症體重減輕,是必然的現象。
2015-07-12 13:30:41 飲食與癌症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榜首33年,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平均每5分26秒、每233人就有一人確診癌症。當癌症成為全民大敵,如何照顧罹癌的家人、自己?除了積極接受醫療,維持癌患的營養需求,更是戰勝疾病的關鍵。
2015-06-20 05:23:05 癌友故事
【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擊退癌疲憊: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作者陳駿逸】 【抗癌實例】 有個乳癌病人,因為骨頭轉移,常常半夜醒來沒有辦法再入睡,覺得自己的癌症治療是沒有效果的,引發他對人生
2015-06-19 05:09:22 飲食與癌症
【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擊退癌疲憊: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作者陳駿逸】 如何補充抗氧化物質 抗氧化物質種類非常繁多,來源也非常複雜。根據不同的病況,每個癌症病患都有屬於自己最需要的抗氧化
2015-06-17 14:29:27 癌友故事
民歌手邰肇玫去年因連續四個月月經不正常出血,排出如手掌大血塊,檢查是子宮內膜癌第二期,她生性樂觀,克服化療後掉髮等副作用,將自己生病心情創作一首「藍色肩膀」,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拍攝紀錄片,分享自己面對癌症從不安到坦然接受過程。
2015-06-15 08:33:05 癌友故事
登上玉山,被許多癌友視為抗癌里程碑,台灣抗癌協會號召廿五位癌友及一位全盲視障者,預計明天攻頂玉山。
2015-06-11 14:38:31 癌友故事
國內癌症盛行率高,蟬聯多年十大死因榜首,一人罹癌往往全家生活都受影響。30歲未婚女性因母親診斷出癌症末期而心情憂鬱沮喪,半年來每天哭泣,家庭氣氛沉重,但在家人面前還要故作堅強,在男友面前也因無類似經驗無法同理而深受挫折,最後因焦慮失眠無法正常工作求診,經診斷罹患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