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08:07:00 器官捐贈移植
陳建州揹妹上樓,曝妹妹正等待器官移植!最困難的移植手術,4種情況需要肺移植
對於器官捐贈的流程,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指出,器官捐贈的過程中,會先確認捐贈者的腦神經反射,並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確認捐贈意願後,移植團隊會進行兩次腦死判定,才能摘取器官。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6-01 08:07:00 器官捐贈移植
對於器官捐贈的流程,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指出,器官捐贈的過程中,會先確認捐贈者的腦神經反射,並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確認捐贈意願後,移植團隊會進行兩次腦死判定,才能摘取器官。
2023-05-31 11:28:41 用藥停看聽
我在2019-1-7發表抗焦慮藥物會造成失智嗎,讀者Jerry在2023-5-7留言:「實際上,我母親目前正服用一種抗焦慮的藥物 (Sepirone) 作為對抗失智的藥物組合之一;假使我沒記錯,當初醫
2023-05-31 08:00:09 杏林.診間
陳志金醫師關心醫療爭議的時代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
2023-05-30 18:09:03 生死議題
生離死別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近日就有一名老奶奶在辭世前,要求家人找人「幫她洗澡」,未料洗完澡當天晚上,奶奶就在睡夢中安然離世,許多網友都看哭了。
2023-05-29 17:04:07 健康知識+
事實上,細菌存在於由「壞的」寄生菌和「好的」互利共生菌兩個極端所構成的連續光譜之間。有些微生物會依據菌株以及它們宿主的種類,而從「寄生菌-互利共生菌」光譜的一端分布到另一端,例如沃爾巴克氏菌。但也有許
2023-05-29 16:57:32 健康知識+
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高雄市常玉皮膚科診所林工凱醫師分享病例,一女性患者因肩膀部位疼痛持續十天就醫,醫師發現她的肩膀上有一個贅肉,再仔細看上面有條黑色的絲線,用鑷子一夾竟夾出一隻蜱蟲,原來患者是遭蜱
2023-05-27 13:50:00 健康知識+
隨著國人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況,健康檢查逐漸成為民眾們關注的議題,而健康檢查的項目眾多,其中包含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肝腎功能檢查,以及腫瘤癌症篩檢等,究竟檢測後的檢查報告要如何判讀呢?就讓我們一起來
2023-05-27 11:35:04 元氣新聞
音樂人李坤城今年4月因大腸癌病逝,享壽67歲。他生前與小40歲老婆林靖恩的「爺孫戀」一度成話題,最近又因他病逝再被提起關注,而今(27日)李坤城兒子疑透過父親生前臉書帳號發文,控訴「林小姐」偽造文書...
2023-05-26 17:08:13 健康知識+
天氣逐漸炎熱,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或工作,暴露於高溫環境的頻率或時間增加,衛福部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熱傷害6大高風險族群包括: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及體重過重者,應注意避
2023-05-25 17:28:57 食安拉警報
蘋菓西打接連出問題 生產線全面停工 桃園市衛生局今天中午表示,5月18日依據新北市政府通報市售蘋菓西打330、600ml(毫升)小瓶裝飲料也有白色不明沈澱物,桃園衛生局19日前往該公司平鎮稽查,因生
2023-05-25 16:06:14 元氣新聞
今年有6次補班,創史上最多,引起民怨。行政院人事總處蒐集各方意見後研擬5種方案,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在院會聽取人總報告「1...
2023-05-25 15:40:04 生死議題
當親愛的家人走到生命終點,許多人總面臨該盡全力搶救或讓對方沒有痛苦離世的兩難。知名主持人利菁在日前發文,自責為了留住病母,讓醫師為媽媽插上鼻胃管延命,更為了不讓媽媽拔掉管子而綁住她的手,人生最後3年不
2023-05-25 09:49:59 元氣新聞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搖滾界女王級別的歌手蒂娜特納(Tina Turner)於24日在瑞士的家中去世。據報導,蒂娜近年深受癌症、中風和腎衰竭等健康問題受苦,蒂娜的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蒂娜特納在歷經長年病
2023-05-22 09:43:10 健康知識+
讀者Johnny Wu在2023-4-20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好,想請問一下,最近有看一本書,是日本的兩位醫師,本間良子和本間龍介的著作,孩子怎樣也講不聽?原因竟然是腎上腺素疲勞,想請
2023-05-21 23:11:11 元氣新聞
庫賈氏病發病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等類似失智症狀及步態不穩。隨著病程進展,除了上述症狀會逐漸惡化,患者的四肢與軀幹會有劇烈抽動、發生視力模糊、肢體無力、麻木感、癲癇等。末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痴呆;且此病在病發後,病程發展快速,大部分患者在一年內死亡,而不像老年失智症可以存活數年。
2023-05-21 10:00:00 健康知識+
讀者Johnny Wu在2023-4-20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好,想請問一下,最近有看一本書,是日本的兩位醫師,本間良子和本間龍介的著作,孩子怎樣也講不聽?原因竟然是腎上腺素疲勞,想請
2023-05-21 09:00:00 用藥停看聽
各藥物服用的時機大不同,有的是飯前;有的是飯中、飯後。容易霧煞煞、忘記吃,又擔心補服會吃過多劑量?為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服藥觀念,食藥署邀請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吳柏翰藥師來為民眾加以說明。
2023-05-21 08:00:00 食安拉警報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雙酚A(BPA)是一種常見於食器或食品包裝的化學物質,研究認為這種成份會對人體的生育力、內分泌和荷爾蒙系統帶來負面影響,也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基於健康與食安考量,歐洲食品安全局(E
2023-05-19 17:30:03 元氣新聞
媒體報導,台中市18歲賴姓男子今年5月初從10樓墜樓身亡,賴男母親出面指控,就讀高三的兒子與夏男登記結婚,未料2小時後兒子就墜樓,懷疑是謀財害命,讓賴母淚訴「無法接受」。律師分析指出,若能證明夏故意使
2023-05-18 17:44:20 健康知識+
新近的研究顯示,吃未加工的紅肉可能不會增加患心臟病或癌症的風險。人們每天應該吃多達10份水果和蔬菜,這可以降低認知能力下降、失智症、糖尿病等風險,而且種類越多越好。對於睡眠時間,每天七到八小時的睡眠可提高認知表現,睡眠不足會增加全因死亡率的風險。步行萬步為最佳步行量,超過這步數後效益會遞減,但步伐比步數重要。每天喝兩公升水並不基於科學建議,大部分的水份是從食物中攝取的,一般成年人飲水量在1公升到6公升之間。
2023-05-18 16:27:39 健康知識+
有人說生小孩是世界上最痛的痛,但許多經歷過疾病痛苦的人會說,其實「 ***病」才是最痛苦的。外媒就列出20種最痛苦的疾病的疼痛,像是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皮蛇)、痛風、叢發性頭痛…等,都入列,有些疼痛指數堪比女性自然產,或更甚。
2023-05-17 17:25:24 健康知識+
各項研究發現,久坐與各種疾病之間存在聯繫,每日總久坐時間越長,全因死亡率風險越高。久坐的問題可分為姿勢問題和心臟代謝問題,其中姿勢問題可以透過有針對性地伸展和訓練,或是坐在對關節更友好的位置緩解。改善坐姿和每15、30或60分鐘站起來一次是化解久坐帶來的危害的最佳方法。
2023-05-16 17:53:03 健康知識+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用不同的肥皂清洗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味特徵,使用含有印楝油或椰子油脂肪酸的肥皂,可能讓蚊子遠離你,而花香味的肥皂味則可能讓蚊子更愛你!
2023-05-16 16:50:58 健康知識+
「BLUE MONDAY」是絕大多數上班族的夢魘,該如何提升上班意願,歐美有部分企業投入實驗「週休三日」。根據英國上個月公布的實驗結果,總計有61間企業2900多名員工參與,實驗期間與往年同期相比,公
2023-05-16 16:05:00 杏林.診間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
2023-05-16 14:11:09 健康知識+
針對這些頸紋產生的原因,除了老化這種不可逆的原因之外,許多部分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像是保持正確姿勢,不要老是低頭滑手機,就可避免因長期低頭產生的紋路。 〈方法1〉選對枕頭 由於睡眠占日常生活中
2023-05-15 09:29:55 長期照護
「我爸爸中風了,該準備什麼輔具呢?」「家人的失智病徵明顯衰退,有哪些適用輔具?」「長輩腿力愈來愈差,手杖、助行器哪個好?」輔具主要是輔助失能者生活自理、減輕照顧者的身心負擔,但卻常見民眾以「病名」選擇輔具,反而忽略了患者的身體功能狀況。
2023-05-15 00:00:00 元氣新聞
50歲的林先生被診斷患有糖尿病,他聽其他病友說,糖尿病適合吃素,便開始了素食生活,三餐吃素不吃肉,沒想到糖尿病情況卻不如預期。其實,素食中有一些過度加工的仿肉食品,會讓糖友攝取過多糖、鹽、油脂和熱量,
2023-05-13 10:15:07 長期照護
近日三軍總醫院發生醫療暴力,因神經科醫師評估後拒絕開立「巴氏量表」,遭到病患家屬出拳毆打,引發各界議論。 元氣網透過臉書發文調查,許多民眾表示,自評家人需要申請外籍看護,但是就醫評估卻未符合開立
2023-05-13 09:39:00 元氣新聞
在5月10日,日本報紙有一則極為醒目的廣告,是UNIQLO的企劃的母親節宣傳,吸引了眾人目光。主角是小丸子與她媽媽,版面設計上極具巧思!道盡母女之間的微妙關係! 在5月10日這一天,日本報紙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