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0:19:14 健康知識+
楊柳來襲…菜價飆今年第三高 北農推699元免運費13樣蔬菜
中度颱風楊柳暴風圈已於今晨6時許觸陸,中南部恐受影響,菜價也會勢必跟著波動。北農表示,今日蔬菜到貨量下降,但每公斤批發價...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8-13 10:19:14 健康知識+
中度颱風楊柳暴風圈已於今晨6時許觸陸,中南部恐受影響,菜價也會勢必跟著波動。北農表示,今日蔬菜到貨量下降,但每公斤批發價...
2025-08-13 09:37:13 健康知識+
今年夏天高溫潮濕,大家紛紛開冷氣避暑,但常因室內與戶外的溫差太大,導致人體無法調適而引發「冷氣病」症狀。中醫師賴睿昕指出...
2025-08-12 11:26:29 健康知識+
許多人白天上班、上課時使用廁所的頻率十分正常,卻發現睡覺時半夜總是頻頻起床上廁所,這種「夜間頻尿」的現象困擾著不少人。泌尿科醫師金光俊行指出,睡眠期間若起床排尿超過兩次,恐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存活率,提醒民眾不可輕忽夜間頻尿問題。他並分析夜間頻尿主要有三大成因,教你怎麼辨別與對症下藥。
2025-08-11 15:06:41 健康知識+
手指腫脹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除了與天氣炎熱、飲食習慣有關,有些情況則是身體正在發出某些警訊,例如關節炎、慢性疾病等,《Prevention》就列出12個手指腫脹常見的原因與解決方法,讓醫師告訴大家什麼時候應該盡快就醫。
2025-08-08 19:59:06 健康知識+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身處都市叢林,連帶使身心也亮起紅燈。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只要花15分鐘待在戶外,就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的風險,不只能夠減少焦慮、憂鬱心情,甚至還能消除疲勞。
2025-08-08 15:36:35 健康知識+
許多人都有半夜醒來、輾轉難眠的困擾。近日,一名美國創作者分享了一個簡單又奇特的「眼球運動法」,聲稱能在幾秒內重新入睡,引發網路熱議,影片累積超過 260 萬次觀看,不少人嘗試後直呼「被救了」。
2025-08-08 11:13:13 健康知識+
某些家庭有「上小號不每次沖水」的習慣,特別是在家人專用的廁所中。然而這種做法在網路上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支持者認為是節省用水的聰明之舉,反對者則直指不衛生、感覺有害健康。事實上,這個看似簡單的節水方法,背後也潛藏著意想不到的風險。
2025-08-07 10:58:00 健康知識+
不升血糖、熱量低的代糖,雖然滿足了「吃甜甜」的口慾,最新的研究發現有可能反而會誘發食慾。
2025-08-06 09:19:35 健康知識+
父親節將至,關懷男性朋友的健康,不妨從40歲開始做健康檢查,為健康多一份保障!北醫附醫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說,男性過了3...
2025-08-06 08:25:00 健康知識+
值夜班也不怕失眠!英國一名醫師分享他的私藏睡眠技巧,靠「字母聯想法」幫助自己在幾分鐘內入睡,對於難以入眠、經常腦袋轉個不停的人來說,或許是一項值得嘗試的方法。
2025-08-06 00:08:00 健康知識+
每個人都有腰痛的經驗,腰痛的原因有很多,但何種情況的腰痛該掛急診?
2025-08-05 15:27:05 健康知識+
許多人以為老化是60歲以後才開始的事,但最新研究指出,其實早在30歲,人體就已經出現明顯變化,而到了50歲,更會進入老化的加速期。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透過分析人體器官樣本,首次揭示了「身體真正開始老化的年齡」,並點出關鍵器官與影響蛋白質,對健康老化提供全新觀點。
2025-08-04 09:12:39 健康知識+
旅遊是令人期待開心的事,然而出門在外若遇到身體不適,多少會打壞興致。旅遊中常見的生理症狀包括便秘腹瀉、疲憊感或莫名的不舒服。營養專家皮考克(Gabriela Peacock)提供一系列實用建議,幫助旅行中維持健康不掃興。
2025-08-01 09:06:10 健康知識+
別以為打鼾不是件大事,推估台灣約45%以上成年人會打鼾,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等風險高於一般人...
2025-08-01 08:42:26 健康知識+
我們從食物中獲取能量與營養,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被列為人體必需的「五大營養素」,扮演著維持生理機能的重要角色。但你知道,除了這五種營養素之外,還有「第六大營養素」嗎?
2025-07-31 08:19:00 健康知識+
「除了睡眠,還有其他休養方式?」這是許多人在看到TED Ideas的一篇文章〈每個人都需要的七種休養(The 7 types of rest that every person needs)〉時,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疑問。 但事實上,根據內科醫師達頓史密斯(Dr. Saundra Dalton-Smith)指出,真正的「休養」不僅只是「睡一覺那麼簡單」,而是涵蓋多層面的恢復與滋養。她整理出七種現代人必備的休養類型,提醒大家從日常中找到真正能修復身心的方式。
2025-07-30 11:51:21 健康知識+
「你當我塑膠做的喔!」不只是一句表達心情的話,也可能是一記健康警訊。醫師提醒,隨著全球一次性塑膠製品大量使用,不論是塑膠...
2025-07-30 08:22:00 健康知識+
當寒流來襲時,氣象局與醫療單位多會提醒民眾記得保暖,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不過除了低溫要注意以外,「氣溫驟變」更需提高警覺。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大規模氣候健康研究首度發現,「兩日內」氣溫的急劇變化,會使中風風險升高2倍!
2025-07-29 14:25:00 健康知識+
如果爬幾階樓梯便氣喘吁吁,大多數人第一個反應會覺得是自己缺乏運動或是上了年紀的關係,不過日本醫師甲斐沼孟也提醒,這種體力衰退的現象也可能是疾病的症狀。
2025-07-28 10:15:45 健康知識+
疫苗像是一把保護傘,接種後使人體產生抗體、產生記憶效應,當遇到病原時就能迅速反應、減輕病情。隨生物技術發展,目前主要可分...
2025-07-28 08:54:11 健康知識+
有些人為了解決睡眠困擾會就醫或依賴安眠藥,事實上,問題可能出在枕頭的高度。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顯示,「枕頭太高」竟可能導致年輕人腦中風,甚至危及性命。專家更指出這種現象被稱為「大爺枕症候群」(殿様枕症候群),與椎骨動脈解離的病變有密切關聯。
2025-07-26 10:44:20 健康知識+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許多科學研究已指出,睡眠時間與睡眠品質除了影響白天的精神與注意力,還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日本精神科醫師保坂隆,就在《精神科醫生教你老年如何睡好覺》一書中,教大家如何簡單測試自己是否有「睡眠債」,以及一覺好眠的日常技巧。
2025-07-25 09:39:55 健康知識+
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智慧型手機,卻可能成為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松井孝嘉在著作《不調の9割は「スマホ首」が原因》(九成不舒服的原因是手機頸)指出,不適當使用手機所引發的「智慧型手機頸」,已成為多數人身體不適的元凶」。看似小事的「低頭」習慣,究竟如何悄悄瓦解我們的健康。
2025-07-24 11:16:24 健康知識+
想要延緩身體退化、保持活力,其實不必花大錢上健身房。日本知名醫師、作家鎌田實在新書《醫師的我花了50年才總結出的長壽體操》中分享五大實用「生活化健康法」,透過日常買菜、泡茶、咀嚼與小動作,就能提升肌力、腦力與免疫力,打造不靠藥物的健康人生。
2025-07-24 10:46:04 健康知識+
不少人或許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剛起床卻覺得疲憊」、「一想到要去上班上學就感到憂鬱」,這些身心不適的背後,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知名自律神經專家小林弘幸在著作《每天都能讓身體變好的一本書:50個簡單但有效的方法》提出調整自律神經的方法,其中關鍵在晚餐後的三小時黃金時間。
2025-07-23 19:21:05 健康知識+
民眾常有腰酸背痛、筋骨損傷等問題,而尋求中醫傷科治療。但不具名醫師指出,部分醫院、診所在治療患者時,針灸及藥物是分開給予...
2025-07-23 11:51:28 健康知識+
屈公病(chikungunya)近日襲捲中國大陸華南地區,廣東省佛山市截至21日已累計確診病例2659例。與此同時,這波...
2025-07-22 10:02:12 健康知識+
夏季各種花卉盛開,同時也是蜜蜂活耀的季節,一般來說,蜜蜂不會主動攻擊人,但若不小心騷擾到牠們,或是發現蜜蜂圍繞就要特別留意。以下整理蜜蜂螫人的相關問題,究竟蜜蜂為什麼會叮人?被蜜蜂叮有那些症狀?被蜜蜂
2025-07-21 13:47:23 健康知識+
40歲以後,腸胃不適和相關疾病逐漸增多,若未能及早察覺病徵,可能會讓病情惡化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其實只要每天在「上廁所」時多留意一件事,就能提高早期發現疾病的機會。日本藥膳護理師惠子(けいこ)教你如何透過打造合適的廁所環境來守護健康與生命。
2025-07-17 10:36:00 健康知識+
相信許多人都有在白天通勤時感到昏昏欲睡的經驗,在車上補眠除了要小心睡過站之外,日本睡眠學會專家也提醒,這樣的習慣還可能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