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12:32:47 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早期乳癌防復發 定期追蹤淋巴結感染情形
乳癌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每年新增約一萬五千名患者,早期患者佔八成;而患者最多的荷爾蒙陽性(HR+/HER2-)癌患,是治療預後較好的一群病人,但仍有二到三成復發的可能,尤其有淋巴結感染及細胞分化程度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3-28 12:32:47 癌症防治
乳癌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每年新增約一萬五千名患者,早期患者佔八成;而患者最多的荷爾蒙陽性(HR+/HER2-)癌患,是治療預後較好的一群病人,但仍有二到三成復發的可能,尤其有淋巴結感染及細胞分化程度
2023-03-28 12:23:40 癌症防治
「黃醫師,我那麼年輕就得乳癌,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骨骼,我好不甘心,我好想活下去….」 在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的門診當中,一名年約30歲的輕熟女因為癌細胞轉移而沮喪不已。她是三
2023-03-28 10:46:49 癌症防治
醫療科技進展迅速,全癌別五年存活率已突破六成。患者存活時間延長,癌友生活品質、身心健康與社會連結等層面漸受重視。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不僅投入資源研究治癌藥物、開發癌前病變分析工具,亦
2023-03-28 10:08:18 癌症防治
當血液變濃稠、中風、頭痛,一般人多會認為是三高問題引起,或是壓力太大造成,事實上,有一種很特殊的罕見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
2023-03-27 12:37:25 癌症防治
不少癌友會在常規治療之外,服用營養品、健康食品等。癌症病團調查,國內超過8成患者曾在罹癌後使用保健食品。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呼籲,癌友服用保健食品需注意劑量與均
2023-03-27 11:19:08 癌症防治
過去癌症照護主要關注治療層面,近年因癌症患者存活期延長,癌友心理健康漸受重視,然而癌症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卻鮮少被提及。台灣癌症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史莊敬指出,癌症照顧者長時間「以被照顧者為中心」生活,生
2023-03-27 10:52:34 癌症防治
「醫師,我是三陰性乳癌,聽說三陰性乳癌很難治,我還有沒有治療的希望?」在台大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的診間,有時會出現病患因確診三陰性乳癌而焦慮、徬徨的場景,此時,郭文宏醫師會謹慎分析、說明,希望減
2023-03-23 16:57:30 癌症防治
兩年半是多長的一段歲月?原本剛出生的小嬰兒,成長兩年半,已經可以到處趴趴走。可是對多數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稱急性淋巴性血癌)的病友來說,兩年半,代表的是化療的煎熬與許多不確定性。 最折磨的是,即
2023-03-23 09:55:06 癌症防治
「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就像算命與改運。」黃柏翔表示,進行精準醫療前,要先做基因檢測,才能根據檢測結果對症下藥。在這過程中,基因檢測像算命,醫師可透過基因檢測算出特定基因訊息,並深入了解病患的疾病是否容易惡化?病患對藥物反應如何?等資訊,進而幫助病患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這就像「改運」,藉由精準化、個人化醫療來扭轉病患的命運。
2023-03-22 14:49:03 癌症防治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個好發在老年人的血液癌症,平均發病年紀約65歲左右,以往治療效果不佳,病人平存活期約2到3年,但隨著藥物的進步,平均存活率已提高到5年。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的
2023-03-22 12:41:18 癌症防治
人類乳突病毒(HPV)已被證實與子宮頸癌、陰莖癌、肛門癌、外陰癌及頭頸癌中的口咽癌有極大關係,最近台灣一份2,560名男女健康成人口咽帶有HPV陽性率的報告出爐,發現健康男女約有2%到3%的比例是陽性
2023-03-22 10:58:38 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時代來臨,讓癌症治療有慢性病化的機會,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洪逸平指出,精準醫療最新的趨勢,是利用次世代基因檢測找出突變基因,進行跨癌別治療,讓相對棘手的癌症也有被治療的機
2023-03-22 09:10:31 癌症防治
「我在醫學研討會分享這位阿嬤病例時,大家聽到她91歲接受治療,都非常訝異!」在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科主任王銘崇的臨床...
2023-03-21 23:02:13 癌症防治
「癌症病人等不到新藥給付,付不起高昂藥費,造成生命流逝已成常態。」為解決國內癌友等不到、用不起的治療困境,台灣癌症基金會...
2023-03-21 15:54:38 癌症防治
癌患易因治療帶來的身體疼痛、經濟壓力而產生輕生念頭,導致確診前3年自殺風險高於一般人、憂鬱症患者,且相較世界各國,台灣情況特別嚴重。對此,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
2023-03-21 15:29:17 癌症防治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急性血癌,常來勢洶洶,不治療的話,平均存活期只有3個月,加上病患多為年長者,常面臨三大關卡,讓病情急轉直下。 究竟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常面臨哪三大關卡? 臺大
2023-03-21 11:36:28 癌症防治
名主持人楊月娥的女兒、22歲星二代正妹盧妍蓁(小蓁)在17歲高三確診罹患急性骨髓細胞白血病(俗稱血癌),在八個多月的抗癌治療期,歷經四百四十小時的化療針劑注射、六次骨髓穿刺,還有上百次靜脈抽血插針,其
2023-03-21 09:54:35 癌症防治
「對於晚期乳癌病友,希望是永遠存在的!」台大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表示,目前乳癌病患即使進入晚期,且癌細胞已經轉移,病患還是有機會延續生命,以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陽性病患為例,因為標靶藥物推陳出新,因此讓病患存活期大為提升。
2023-03-20 14:13:16 癌症防治
去年7月,台大醫院為台灣首例CAR-T細胞治療治癒的血癌女童慶生,當時女童母親透露,為救愛女而賣房,才能負擔高達1000...
2023-03-17 12:11:32 癌症防治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許多長輩希望對社會、家庭有貢獻,但有些癌症專以長輩為攻擊目標,多發性骨髓瘤就是其一。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
2023-03-13 15:37:21 癌症防治
拿起麥克筆在畫紙上快速揮舞,不到幾分鐘,閉著眼睛的小孩、垂耳兔子等童趣插畫豐富了白紙,戴著頭套的眼球先生特別寫下一行「Have a nice day」,他說,每天都是唯一一天,是好是壞都要珍惜當下。現
2023-03-13 12:27:36 癌症防治
立法院攝位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上午審查「癌症防治法」草案,多位委員為癌友請命,希望儘速效仿英國,建立癌症藥品基金(Ca...
2023-02-17 15:32:47 癌症防治
「直腸肛門長度約從肛門口算起15公分,身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要知道自己的食指有多長。」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秀出比別人長的食指,這項「特長」成了診斷大腸直腸癌的第一步,行醫近30年的他,將臨床
2023-02-14 14:56:23 癌症防治
大腸直腸癌在衛福部公布的十大癌症排名中,佔據各項排行。大腸直腸癌在國內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居第3名,發生率長年居冠,50歲以上民眾罹癌機率達20%。不僅在年初帶走了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學研究所特聘
2023-01-12 15:25:39 癌症防治
當尿不順、尿變細,不少男性以為是老化或攝護腺肥大造成,事實上部分是攝護腺癌症狀,因此除了定期驗PSA,男性一有異常症狀,務必盡快就醫。 「最近尿變細,會不會是老化、膀胱無力、攝護腺肥大?和醫師講
2022-12-30 09:54:34 癌症防治
「我們真的是很無助的一群,如果藥物真的有幫助,卻因為經濟能力而無法使用,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很多癌友生活比我辛苦,他們該怎麼辦?」女星唐玲憶起抗癌過程的艱辛,泣不成聲。罹患胃癌至今已三年,她除了開刀切除
2022-11-22 18:06:35 癌症防治
「醫師,我這邊骨頭、那邊骨頭一直在痛,吃止痛藥也好不了,是不是退化?」一名年約七十歲的老先生,每天飽受骨頭痛之苦,個性堅毅的他以為是退化造成,想隱忍,但實在痛到受不了,只好四處求醫,無論去復健科或骨科
2022-10-19 10:09:59 癌症防治
「你可以認命,但不能認輸,生病後還是可以選擇未來的人生…」走過死亡幽谷的抗癌畫家阿布,在20歲時就罹患惡性的骨肉瘤,第一人生就此死去了。10年後,她精彩的站在自己想要的舞台上,最近她跟行動基因舉辦「希
2022-08-26 14:08:33 癌症防治
「新冠疫情累計死亡人數九千多人,然而去年在台灣,肺癌一年的死亡人數就已超過萬人。」肺癌連續十八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
2022-08-12 17:59:51 癌症防治
罹癌人數上升,不少年輕族群也罹癌。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天舉辦「青年健康論壇」,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指出,新藥新科技減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