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骨鬆藥物用量減 醫師憂不利防治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健保骨質疏鬆藥物今年1月後給付標準變嚴格,加上有研究指出藥物有不良副作用,國內骨鬆學會醫師指出,已影響骨鬆藥物的使用量,平均下降2至4成,對防治骨質疏鬆相當不利。根據成大醫院骨科醫師楊俊佑研究,已發生骨折就診中、老年患者中,在1年內持續遵從醫囑,服用骨鬆治療藥物達8個月以上者,約占38%,未達8個月者則占62%,後者再發生骨折機率比前者高7成。骨鬆學會理事、成大家醫科醫師吳至行說,過去必須發生骨折才能健保給付,今年1月1日後給付更嚴格,不僅必須骨折,骨質密度也必須嚴重低下,許多患者必須自費。同時部分媒體報導,治療骨鬆主要用藥雙磷酸鹽,可能提高食道癌的風險,也使很多服藥的患者裹足不前。但英國研究指出食道癌增加的人數極少,美國的同項研究則認為並沒有增加食道癌風險,反而有研究指雙磷酸鹽能降低乳癌風險。吳至行表示,相關報導後接到不少患者的質疑,也有患者自行停藥。據他了解,今年以來骨鬆藥物的使用量,各家品牌都有下降,下降的比率約2至4成,應與前述有關。治療骨鬆藥物除雙磷酸鹽類外,還有選擇性雌激素、荷爾蒙、副甲狀素、鍶化合物等多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