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青光眼藥水 會讓睫毛變長,真的嗎?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採訪整理】正解:青光眼藥水內含前列腺素刺激物,能使毛囊細胞增生,刺激毛根變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以增長睫毛為適應症的處方藥。點了青光眼藥水,睫毛雖變長,長出來的方向卻不固定,同時可能出現眼睛紅、眼睛癢、眼眶變黑、熊貓眼等副作用。未經醫師處方,切勿自行使用青光眼藥水。 諮詢/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耀立、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採訪整理】正解:青光眼藥水內含前列腺素刺激物,能使毛囊細胞增生,刺激毛根變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以增長睫毛為適應症的處方藥。點了青光眼藥水,睫毛雖變長,長出來的方向卻不固定,同時可能出現眼睛紅、眼睛癢、眼眶變黑、熊貓眼等副作用。未經醫師處方,切勿自行使用青光眼藥水。 諮詢/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耀立、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陳祐瑲/新竹縣麗明眼科主治醫師】邱先生(化名)34歲,5年前被公司調派到上海,半年才能回台一趟 。這次回國檢查,右眼眼壓高達28毫米汞柱,視神經萎縮八成以上,視野已嚴重缺損。邱先生說,3年前即在台灣被診斷出青光眼,但他不以為意,每次在台領了降眼壓藥水,回到對岸點完就算了,每半年只點一瓶藥水,眼壓當然降不下來。我向他解釋,隅角開放性青光眼是長期高眼壓造成視神經傷害,導致視覺損失的慢性疾病,必須嚴格控制眼壓在正常範圍(20米汞柱以下),否則將逐漸出現視野缺損,甚至失明。他聽了大吃一驚:「早知道青光眼那麼可怕,我一定會乖乖定時點藥。」再三叮嚀之下,為了保存一線光明,他說往後不會再漏點任何一滴降眼壓的藥水。像邱先生這樣旅居境外的青光眼患者不在少數,因海外就醫環境不若台灣方便,尤其國人普遍對大陸醫療水準缺乏信心,寧可拖著病痛回台,才敢看醫師。但嚴格控制眼壓是治療青光眼的先決條件,若一天捕魚、三天曬網,長期不點藥,放任眼壓飆高失控,付出代價就是損失視覺,令人感到可惜。其實,只要依醫師處方用藥,多數患者眼壓可以控制,短期出國患者可憑機票憑證,向健保多申請一份用藥,長期出國者最好能在僑居地尋找合適眼科醫療院所,持續追蹤領藥,或在台灣自購足量藥物,以免中斷眼壓控制。患者亦可考慮由眼科醫師以青光眼小樑雷射手術輔助眼壓控制,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一名80多歲婦人因頭疼、血壓高、腹瀉,被送至住家附近醫院急診室,醫師找不出原因,讓她在急診室躺了三天,家屬發現不對勁,轉送至三軍總醫院,結果發現,該婦人罹患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因多天眼壓偏高,而喪失了視力。16萬患者未受治療 三總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國內目前正接受治療的青光眼患者約有25萬人,另有16多萬人尚未接受治療,甚至不知自身罹患眼疾。他提醒民眾,如果突然頭痛、腹瀉、血壓增高,就應提高警覺,進一步檢查是否為青光眼。至於青光眼為何會引發頭痛、腹瀉等症狀?呂大文解釋,青光眼發作時,眼壓會從原本正常的20,飆升至50、60,此時,影響了交感神經的運作,以致出現一些類似腸胃炎等症狀呂大文指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好發族群為60歲以上女性、身高小於160公分、遠視100至400度等,符合這些條件的人都應留心,一有頭痛、腹瀉、視力變差等症狀,最好至大型醫院急診室就醫。冬天是青光眼的好發季節,患者應妥善控制眼壓。無防腐劑眼藥更安心 在治療青光眼方面,目前以點眼藥水為主,以控制眼壓。但幾乎每一種青光眼藥物都含有防腐劑(BAK),長期使用,恐會引起發炎反應、降低淚膜穩定性、影響淚液分泌,進而損壞眼表功能。呂大文強調,青光眼病患大都需要長期用藥,平均用藥時間長達15年以上,每天點藥,就好像將眼睛表面泡在防腐劑中。臨床顯示,使用這類青光眼藥物,還會影響日後術後成功率,患者應使用不含防腐劑的眼藥水。 【2011/12/26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林來瘋」累了,主動向教練要求多休息;不少瘋迷林書豪的年輕人,眼睛,也該休息了!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說,近兩周來,因眼睛痠痛就診的病患,約比平常增三成,不少是因為長時間盯著電視或智慧手機小螢幕,看「豪小子」打球。陳瑩山說,1名20多歲男學生,前天因眼睛刺痛到醫院急診,學生答說,最近熬夜看NBA林書豪球賽,又連續幾天看重播,還上網尋找林書豪相關影像與文字,眼睛突然刺痛,視力下降,才緊張就醫。陳瑩山檢測發現,這名學生是因眼睛過度集中某處,造成睫狀肌使用過度,經點散瞳劑等藥水,休息後已無大礙。陳瑩山說,新竹地區多科技人,平日使用電腦多,下班又玩線上遊戲,眼睛出現痠、麻、痛比例較其他地方多,最近林來瘋風靡全球,很多學生白天上課,晚上看NBA重播球賽,再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易出現視力下降,伴隨眼睛刺痛。他說,睫狀肌使用過度,就像年輕人愛比腕力,比賽時手腕看似不動,其實,賽後痠痛不已。他說,眼睛出現痠、麻、澀、痛等情況,有可能是眼睛過度使用,也可能青光眼導致睫狀肌變異,臨床上可藉「睫狀肌偵測儀」來檢測,了解是因近距離工作造成睫狀肌收縮?或因過度使用造成僵硬?再做適當處理。他建議民眾不管辦公或看電視、上網,眼睛專注目視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才不至於造成眼睛過度疲勞,影響健康。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蘭君報導】根據醫學統計,乾眼症在總人口中,盛行率約為15-20%,其大多有眼睛乾澀、灼熱感、流淚、搔癢、異物感、疲勞、畏光和視力模糊等症狀,依此推估,國內約有四百萬人為乾眼症所苦。許多患者認為乾眼症只是小毛病,常自行至坊間購眼藥水解決,殊不知乾眼症嚴重有可能導致失明!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嬷,因視力減退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全身性風濕免疫疾病引起的乾眼症,角膜溶解、穿孔嚴重影響視力。台北馬偕醫院眼科資深主治醫師鄭惠川表示,引起乾眼症的原因相當多,國人乾眼症以淚液分泌不足造成的乾眼症較多,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如長期配戴隱形眼鏡者或更年期的女性。而長時間看書、打電腦、看電視、開車,或是長期處在空調系統中,都會導致乾眼症的症狀更明顯。臨床上偶而會看到,眼瞼腺炎及紅斑性狼瘡、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因為淚液分泌不足引起乾眼症;藥物也可能是乾眼症的凶手。鄭惠川分析,乾眼症也跟男性荷爾蒙的缺少有關,通常女性比男性乾眼症的比例來的高上許多,停經婦女隨著年紀增長淚腺功能退化,因此很容易有乾眼症,所以停經婦女有相當高的比例出現乾眼的症狀。過去此類患者會以類固醇等抗發炎藥治療,副作用是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青光眼或白內障等眼部疾病。新一代的眼用乳劑,含抗發炎成份cyclosporine(環孢靈素),於2006年已獲衛生署核淮上市,是美國FDA通過所有乾眼症藥物中唯一證實對淚液分泌量有增加效果的藥物,同時可以減少角膜的上皮病變,改善視力模糊的症狀及減少人工淚液的使用,自100年8月1日健保局亦開始給付於第四級嚴重患者使用。鄭惠川表示,引起乾眼症的原因相當多,避免乾眼上身,平常應少熬夜、補充Omaga-3,養成生活規律才是正確之道,如有必要,則需加入藥物治療。鄭醫師的「乾眼症」預防小叮嚀:1. 正當的生活型態,睡眠充足,不熬夜。2. 均衡的飲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A、C、 E的水果及食物。3. 改變用眼習慣,定時休息,建議每隔50分鐘,休息5~10分鐘,注意眨眼的次數及幅度。4. 注重眼部清潔,並減少隱形眼鏡的配戴時間,若有需要,可養成熱敷的習慣。5. 勿亂口服藥物,尤其是安眠藥及鎮靜劑,如有需要服用需與專科醫師討論,儘量減低劑量。6. 眼球表面的疾病,如角膜、結膜及眼瞼有發炎、敏感、受傷或病變需要與眼科醫師合作積極治療。想知道更多?請至『健康醫療網』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專題報導】不少女性嫌睫毛不夠濃長捲翹,戴假睫毛、刷睫毛膏,甚至接睫毛,只為打造迷人雙眸。衛生署近來首度核准刺激睫毛生長藥物,其實就是治青光眼的前列腺素類藥物,睫毛增長原是它的副作用之一。用藥增長睫毛 副作用別輕忽 用藥雖可增長睫毛,但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說,還是要小心副作用,如可能讓眼睛變紅、眼周膚色暗沉,且衛生署藥證上註明,不建議18歲以下使用。他解釋,年紀愈小,皮膚愈細薄,色素沉澱機率相對愈高。呂大文說,有青光眼患者使用前列腺素類藥物,睫毛增長三、四倍,甚至長到可碰觸眼鏡鏡片,眼睛眨呀眨,睫毛就在鏡片上上下下刷著,有患者不敢自己動手,專程到門診剪睫毛;還有動過眼袋手術的女性,因為睫毛稀稀落落,自己買藥來擦。他提醒,睫毛雖然會因用藥而變長,卻也可能亂長,出現睫毛倒插,停藥後隨著睫毛新陳代謝,3個月到半年左右,睫毛就會慢慢恢復原來的長度。而個人體質不同,睫毛回復原樣後,眼周皮膚還是可能變黑,呂大文說,若不想出現「卸不掉的煙熏妝」,千萬不要亂買青光眼藥水來擦。呂大文說,治療青光眼,用藥是必須的,而眼袋手術後患者,術後也可以利用此藥物刺激睫毛生長,改善睫毛稀疏景況,但不建議單純只為愛美的人用藥。眼睛慢性發炎患者、容易過敏的人及虹彩炎患者,都應避免使用,以免惡化。有趣的是,呂大文說,此藥成分、濃度與該藥廠原本生產的青光眼治療用藥一樣,差別在於多了60支刷子,價格卻貴3到4倍;怕民眾買青光眼藥水「DIY」,影響銷路,藥廠改推濃度只有三分之一的青光眼藥水。呂大文認為,濃度降低後應也有睫毛增長效果,只是程度不一。開業藥師柯明道說,目前同類型前列腺素製劑大約有4種,都是處方用藥。他也提醒,民眾愛美之餘,還是要注意此藥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眼睛紅、眼睛癢、眼皮色素沉澱、虹膜色素沉積等。 假睫毛重複用 過敏腫出金魚眼打造深邃動人雙眼,假睫毛是必備眼妝行頭之一,但稍有不慎,美麗背後也可能隱藏風險。皮膚科醫師提醒,眼皮皮膚既薄又敏感,長期黏貼假睫毛可能過敏,建議特殊或重要場合再使用。有女性心疼日拋假睫毛,荷包失血太多,盡可能延長假睫毛使用壽命;還有一些假睫毛,標榜材質好、能重複使用。不少年輕美眉在網路上討論,假睫毛究竟可重複使用多少次,還分享如何替假睫毛「卸妝」,才能徹底清除殘膠及灰塵髒汙,又不會損壞假睫毛。「因為不易完全卸乾淨,最好不要重複使用。」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近日才診治兩名患者,都是因為重複用假睫毛而過敏。其中一名模特兒因工作需要,長時間配戴假睫毛,到門診時,雙眼紅腫有如「金魚泡泡眼」。這兩人過去不曾出現假睫毛或膠水過敏,他研判,應是沒洗乾淨,膠水附著在睫毛根部所致。就算沒重複使用假睫毛,趙昭明門診裡,膠水過敏案例也不少。有些人直接把膠水塗在眼皮上,也有人為讓睫毛更濃密,一黏就是兩、三層,貼的時間又長,長時間膠水刺激,加上卸除時的拉扯,對薄又敏感的眼皮肌膚是很沉重的負擔,甚至出現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雙眼紅又腫。趙昭明說,最好不要每天使用假睫毛,還要避免長時間配戴,建議重要或特殊場合時再貼。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台南報導】台南市一名六十九歲婦人日前因頭暈、不斷嘔吐超過兩天,以為腸胃炎到內科就醫,後因眼睛脹痛難忍,到眼科求助,才發現是罹患急性青光眼,險些失明。佳里奇美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蕭景星說,婦人到院求助時,表示頭痛欲裂,「那種痛比生孩子還痛」,且不斷嘔吐已兩天;診治時發現眼壓飆高,右眼視力只剩下零點零五幾近失明,判斷是得了急性青光眼。「症狀傻傻搞不清,會讓人看錯醫生延誤治療。」蕭景星指出,婦人得的是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早期可能沒有症狀,臨床上有些病人沒有眼疾,突然頭暈、嘔吐,如果未注意視力模糊、看燈有光暈、眼睛發紅脹痛等情形,可能被誤診為腸胃炎或高血壓。蕭景星說,青光眼發生原因與個人眼睛結構有關,婦人經靜脈注射降眼壓藥物,並施以虹膜雷射治療後,症狀改善,視力已恢復到零點九。他提醒急性青光眼若延誤治療,可能導致視神經受損、瞳孔變形,一周內就有可能失明;老年人、家族有青光眼病史、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使用類固醇者或深度近視,都是高危險族群,要定期做眼睛檢查。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喝太多咖啡,小心視力受損。美國最新研究提醒,每天喝三杯以上含咖啡因咖啡,可能增加罹患剝落性青光眼的風險,青光眼病情惡化時,甚至會導致視力喪失、失明,因此建議民眾最好控制一下咖啡攝取量,以免眼睛視力受到損害。上述研究報告已發表於「眼科與視覺科學調查」期刊。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錢寧網絡醫學部研究人員姜在熹(Jae Hee Kang,音譯)為研究作者。姜在熹指出,北歐是全世界剝落症候群、青光眼發生頻率最高的地區,北歐也是全世界咖啡攝取量最高的地方。研究團隊過去曾發現,攝取越多咖啡,越容易罹患隅角開放性青光眼。而這是首次研究探討咖啡與剝落性青光眼之間的關聯性。這項研究共包含兩個部分,一項為「護理師健康研究」報告(NHS),有七萬八千九百七十七名女性參與研究計畫,另一項則是「健康專業人員追蹤研究」報告(HPFS),涵括四萬一千兩百零二名男性。這些民眾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研究剛開始的時候都曾接受過眼睛檢查,也都沒有罹患青光眼。研究人員以問卷調查他們喝飲料、吃東西的習慣,並追蹤這些人是否罹患剝落性青光眼。結果發現。若每天喝三杯以上含咖啡因咖啡,得剝落性青光眼的機率就會上升。但如果食用的是可樂、茶、巧克力等其他含咖啡因飲料、食物,或沒有含咖啡因的咖啡,則不會出現這種現象。研究也發現,女性若有青光眼家族史,也會增加青光眼罹病機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整理】正解:老花眼患者感覺視力變好,有可能是白內障前兆。老花眼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加深,若視力突然回復,可能與白內障、青光眼或是黃斑部病變有關,應及早就醫診斷。諮詢: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3C產品大量進入現代人的生活,造成高度近視患者暴增,成為罹患青光眼的一大隱憂。眼科醫師建議,青光眼患者要把握「輕食、好睡、緩動」原則,不要過度憂慮,注意正確睡姿,才能控制病情。眼科名醫蔡瑞芳表示,LED螢幕非常亮,且有細微的閃爍,眼睛盯著看時常忘了眨眼睛。正常人3 、4秒就需要眨一次眼睛,但持續盯著螢幕時,常15至20秒才眨一次眼睛,眼睛容易疲勞乾澀。另外,平常要避免熬夜,也不要在暗處長期用眼,否則眼壓上升,容易造成眼睛傷害。蔡瑞芳建議,用眼20分鐘後,應抬頭看6公尺外的距離20秒,可讓眼睛獲得短暫的放鬆與休息。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則建議,多吃清淡食物,平時若吃得太過「rich 」 (營養),高油、高糖、高脂肪,都會使得眼睛血液循環不佳,容易得眼疾;建議可多吃玉米、藍莓、花椰菜、南瓜等抗氧化食物,減少自由基使視神經凋亡,還可預防青光眼與白內障。另外,青光眼患者睡覺時應該將頭抬高30公分,避免趴睡與朝向狀況差的一邊眼睛側睡,這樣會使眼壓升高,眼睛壞得更快。平常要避免彎腰低頭與用力過猛,並可做和緩運動,幫助促進新陳代謝、控制眼壓。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為維持眼球一定形狀,保持眼睛光學功能與新陳代謝,睫狀體會分泌房水,通常產生與排出量會維持平衡。一旦房水製造過多或排出阻塞恐致眼壓升高,眼睛壓力大於眼睛可容忍的範圍,即為青光眼,如果沒積極治療,恐致視神經凹陷破壞,造成視野縮小缺損。有家族史 罹病風險倍增一般而言,正常眼壓為12至21毫米汞柱,呂大文說,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目前全球有670萬人因青光眼失明,患者約6千萬人,未來可能增加至8千萬人,尤其直系血親有人罹病,日後得到青光眼的機會是一般人的4到9倍。「年紀愈大得到青光眼機會愈高。」呂大文說,通常40歲罹患青光眼機率1.5%,70歲達10%,基本上,青光眼視力破壞主要從周邊到中央,但眼睛有互補作用,患者初期僅單眼周邊視力輕微模糊;中期走路常碰撞,視野變小缺損;晚期只剩中心一點視力,患者不易發覺罹病。8萬人罹病 就診率只有7%據統計,8年前國內有5萬多名青光眼患者,目前已逾8萬人,呂大文說,估計仍有25萬人無自覺症狀而未就醫,或感覺不對勁但不知是青光眼,門診統計顯示,20%患者初診已有嚴重青光眼。量眼壓、視神經、視野及隅角鏡檢查,即檢測角膜與虹膜間的夾角,皆是青光眼常見篩檢工具。台北長庚醫院眼科主任陳賢立說,青光眼可分不同類型,過去亞洲人得到青光眼,70%是隅角閉鎖型,它對視神經的破壞急又快;但隨著國人身高變高、體重增加、高度近視者遽增,造成眼軸拉長,隅角空間變大,使得近年隅角開放型青光眼患者有增多趨勢,這些人的視神經變形、較脆弱,眼壓雖不高,但視神經持續凹陷缺損,若未積極治療,視力傷害恐無法回復。開放型如偷竊 閉鎖型是強取隅角開放青光眼:呂大文將隅角開放青光眼比喻為「小偷型」,每天家裡被偷點東西,不易發現失竊,歐美95%患者都屬此類,房水排出途徑阻塞,造成眼壓慢慢上升,多數患者因末期視力模糊受損就醫,但視神經已受損。隅角閉鎖青光眼:為「強盜型」青光眼,患者易出現急性症狀,如頭痛、腹痛、惡心、突然視力模糊、血壓飆升,患者常傍晚發作,不少人誤以為中風,若未及時處理恐會失明。●高風險族群:1.中年女性2.身高160公分以下3.遠視100至300度呂大文說,青光眼治療主要以雷射為主、藥物為輔,若用藥及雷射無效,或病人對藥物副作用大,才建議手術,目前最常用的是小梁網切除,占手術的80%;引流管手術適合頑強青光眼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青光眼的好發族群以身高160公分以下、遠視100至300度的中年女性為主,不過,呂大文說,若兩眼度數相差超過400度,也需考慮是否為遲發型青光眼。此外,部分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外傷、眼球發炎、糖尿病眼球出血等,皆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他建議,40歲以上民眾若直系血親有青光眼,或出現夜間視力變差、虹彩、不明原因視力變化、偏頭痛、血壓偏低、三高控制不佳,遠視合併白內障、高度近視者,應接受眼睛檢查。部分青光眼藥物雖有副作用,呂大文說,患者可與醫師討論用藥,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適度運動有助全身血液循環。【青光眼患者注意事項】1、工作:隅角閉鎖青光眼患者需避免長時間在暗室工作,以免青光眼急性發作。2、衣著:平時別穿太緊衣服。3、飲水:每次飲水勿超過200cc,最忌一次牛飲500cc,以免眼壓突然上升6毫米汞柱以上。4、運動:青光眼視野縮小,患者最好別從事迴力球、跳水、潛水等運動,較適合慢跑或洗三溫暖。5、藥物:平時勿任意停藥或服用類固醇、抗組織胺等藥物。6、就醫:接受胃鏡檢查要事先告知醫師有青光眼病史,以免某些藥物含副交感神經阻斷劑,導致眼壓驟升、視神經惡化。 ※延伸閱讀》‧青光眼初期無痛 視野缺損會逐漸惡化‧青光眼發作 多已中晚期‧兩類青光眼 手術等一等‧預防青光眼 謹記三撇步‧青光眼 為什麼會失明?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亞洲青光眼患者有三到五成為閉鎖性青光眼,一旦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未盡速治療,數日內可能失明。三軍總醫院研究首度證實,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眼前房會呈酸性,且酸化與視神經受損有關,引起國際重視。三軍眼科主任呂大文蒐集43位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患者,其中22位接受前房穿刺治療,另21位接受傳統藥物治療,觀察治療前15分鐘及治療後1小時的眼壓變化。結果發現,眼壓上升程度愈高,眼內房水pH值則愈低,也就是較酸;且眼壓上升時間持續愈久,pH值也愈低。呂大文說,研究證實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前房為酸性,且眼部因眼壓上升造成的酸化,此可能與青光眼視神經變化有關。研究成果被刊登在「葛費氏眼科臨床及研究雜誌」(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網路版上。一般而言,亞洲青光眼患者有三到五成是閉鎖性青光眼,這類患者會突然眼壓升高,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急診就醫時,常被誤以為是高血壓。如果發作幾天未治療,恐會失明。此外,研究也發現,前房穿刺是治療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呂大文說,研究證明前房穿刺能迅速降低患者眼壓,從原來近60,降至20,眼壓接近正常值,患者可迅速恢復視力,讓後續雷射治療可較早完成。呂大文說,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好發於55歲以上、身高小於160公分女性,且遠視100度到400度的人。他提醒,如果眼壓突然升高,一定要立即就醫,別以為睡一覺就好,以免失明。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30多歲的國中英文女老師有高度近視,度數1千度,多年前接受雷射矯正手術,術後視力正常。但前陣子女老師突然覺得眼前有黑點,散瞳檢查發現已有黃斑部出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不少高度近視民眾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以為視力矯正後,就不會有高度近視常見的視網膜剝離或視網膜變薄等問題。不過,相較未近視民眾,高度近視者的眼軸長度較長,雷射手術只是降低近視度數,並無法改變眼睛結構,眼軸長度仍較一般人長。如果以房子做比喻,雷射矯正只是拉長房子外皮、改變內部管線,但整體房屋結構沒改變,因此高度近視的人較容易出現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等眼睛疾病,其罹病機率並無降低。雖然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600以上,但開業眼科醫師張正忠說,其實近視超過400、500度,視網膜就可能產生變化、開始變薄,瞬間劇烈動作恐會拉扯視網膜,導致眼前出現閃光,即使天氣晴朗,卻感覺閃電打雷一樣。如果拉扯的力量太大,則會造成視網膜血管破裂出血、出現飛蚊症狀;一旦拉扯力道過猛,嚴重者還會發生全網膜剝離、眼前整片黑。基隆長庚眼科主任、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孫啟欽曾收治不少高度近視者,假日到遊樂園玩雲霄飛車,卻出現飛蚊症或視力模糊情形,檢查發現視網膜受傷。他建議,民眾不論近視度數深或淺,皆應避免突然劇烈動作,如甩頭、高空彈跳、高爾夫球揮桿或羽球殺球等;同時也要小心眼睛外傷,一旦發現短時間看到飛蚊症狀的頻率遽增,或出現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等情形,應立即就醫。蔡景耀也建議高度近視者,每年至少定期做散瞳、眼壓及視網膜檢查,若出現眼睛不適症狀,最好馬上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高度近視、年增百度 最好每半年檢查‧東西怎扭曲?小心黃斑部病變‧維生素C、E、鋅 預防黃斑部病變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呂大文/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台灣青光眼醫學會會長】青光眼是一個逐漸讓人失明的疾病,排名全球失明成因的第二位,病因是眼壓高於眼睛可容忍範圍,造成眼神經破壞,進而影響視野。眼壓高低影響青光眼患者的預後,目前在台灣治療的15萬名青光眼病患中,很多病患都對眼壓起伏不定感到憂心,大家都擔心青光眼會導致失明,無不希望控制眼壓,但眼壓要如何控制?目前歐洲中國熱盛行,古代中國智慧常被醫學專家引用。幾個月前,歐洲青光眼醫學會主席瑞典歐姆大學眼科教授海爾,接受台灣青光眼學會邀請來台演講時,特別對大禹治水故事有興趣。他想把這個故事用在他的青光眼治療新書上,海爾教授對於大禹在數千年前治水時,就了解到導引分流重於圍堵,感到十分驚奇與佩服。眼壓高低與前房房水液的產生量相關,海爾教授表示,目前青光眼藥物依其種類,有使前房房水液容易排除與減少房水液分泌的藥物,而青光眼手術也有使前房房水液容易排除及減少房水分泌的手術。若大禹治水的觀念是對的,似乎增加房水液排除比較有效,他以減少房水液分泌的手術為例,有相當數目患者治療後,眼球可能萎縮,而增加房水液排除的手術,完全不會造成眼球萎縮,因此大禹治水觀念在青光眼手術來說,是完全相通的。至於青光眼藥物,目前最有效的降眼壓藥物為前列腺素,作用亦是增加房水液排除,而減少房水液分泌的乙型阻斷劑,效果愈用愈有限,尚有一些全身性副作用,目前雖仍常被使用,但已逐漸被前列腺素取代。海爾教授認為,不論藥物或手術,增加引流似乎都略勝一籌,應是青光眼治療的主流原則,至於選擇手術或藥物治療,則依疾病種類、嚴重程度及病人意願而定。我與海爾教授討論時也指出,亞洲地區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盛行率仍然很高,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治療的基本原則為先雷射後藥物,亦即在虹膜上作穿孔術,改善眼球結構造成的眼壓上升,若眼壓仍高,再加上藥物。虹膜雷射穿孔在某個程度上,也是增加引流,但這個引流是加強眼內引流,而非眼內至眼外的引流,與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不同,但基本上皆與大禹治水的觀念相符。健保規範減少房水分泌的乙型阻斷劑為第一線用藥,前列腺素是第二線。聽到海爾教授一席話,覺得中國古代智慧能運用於現代醫師對疾病治療的考量之一,不得不令人莞爾。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呂大文/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台灣青光眼學會會長】 每年3月的第2周是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是可能致盲的嚴重眼疾,根據健保局資料推估,台灣約有42萬人罹患青光眼,且年輕患者較10年前增加兩成。避免更多國人因青光眼失明,除了及時發現與就醫,另一關鍵就是協助患者瞭解日常生活保健原則、遵從醫囑,降低病情嚴重度。大部分青光眼屬於慢性疾病,也就是說,控制眼壓防止視神經及視野持續惡化,是患者終身課題。許多人聽到被診斷為青光眼,有如晴天霹靂,好像被判無期徒刑。事實上,青光眼類型極多,用藥或加上雷射,有時就有很好的療效。青光眼日常生活保健原則,一般通則如維持正常作息,注重均衡飲食等,對全身有益,對眼睛也有好處。同時,患有甲狀腺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更要好好控制病情,否則容易加速青光眼惡化。另外,研究顯示,憂傷、心情低落會使患者不規律用藥,且情緒起伏可能導致眼壓升高,反使病情惡化。青光眼患者平時應避免情緒太大波動,調整情緒,保持開朗。建議把握「輕食」、「好睡」、「緩動」3個原則:1.輕食:平日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蔬果,避免高油、高糖、高脂肪,多食用藍莓、南瓜、玉米等護眼食材。水或飲料,只要不牛飲(一次超過500cc),都不致使眼壓升高太快,患者還是可以淺酌咖啡、茶。抽菸與癌症及動脈硬化有關,眼科疾病如視網膜血管阻塞、黃斑部病變也被認為與吸菸有關,青光眼患者也應避免吸菸。2.好睡:眼球中房水液產生量,夜晚為白天的60%,如果熬夜,房水生成量日夜相同,累積過多房水在眼球內,增加眼壓,因此,好睡、不熬夜,是患者睡眠原則。另外,也要避免趴睡,建議選擇其他睡姿,如墊高頭部30度;如果雙眼都患有青光眼,側睡時要避免朝視力較差的患側。很多患者以為要盡量保留狀況好的眼睛,側睡時往狀況差的眼睛睡,這樣反而使較差的眼睛眼壓升高,壞得更快。 3.緩動:和緩運動有助控制眼壓,如散步、慢跑、騎單車等。青光眼患者應避免需要低頭彎腰、用力過猛、憋氣用力的運動,舉重、倒立、仰臥起坐都不適合;視野喪失較多的患者,則要注意球類運動時被球擊中的危險。青光眼病人保養原則包括依醫師指示按時點藥或服藥,定期復查眼壓(眼壓穩定時,1個月測1次)和視野檢查(眼壓與視野穩定時,可半年或1年測1次)。我常告訴慢性青光眼病人,按時用藥、日常規律,生活和一般人沒有兩樣,不需要有特別禁忌。隨時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情,相信對病情更有幫助。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呂大文╱台灣青光眼學會長、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定義上,青光眼是指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萎縮的疾病,但這個眼壓,指的是一天中哪個時間的眼壓?一般來說,大部分人的眼壓介於8至20毫米汞柱,一天中不同時段會有起伏,以往學者認為,夜間睡眠時眼壓最低,而早上起床到十時的眼壓,為一天最高點,因此評估青光眼藥物的降壓效果,主要測量白天點眼藥後的眼壓變化,並以此為標準,檢視患者用藥狀態。最近美國聖地牙哥大學眼科教授劉約翰來青光眼學會演講時指出,這個觀念不正確。他說,如果不考慮病人測量眼壓的姿勢,亦即清醒時坐著量眼壓,睡眠時躺著量眼壓,眼壓最高時間是在夜間睡眠時,而非早晨,而且正常人及青光眼患者皆相同。因此,他認為光量白天的眼壓去判斷患者眼壓是否控制良好,並不夠,因為很多人夜晚眼壓反而非常高,他舉了幾個典型的病例,都屬白天眼壓在15毫米汞柱以下,但睡眠時眼壓大於25毫米汞柱。劉約翰認為,許多患者在藥物治療後,表面上看來白天眼壓很好,但視野與視神經仍繼續變差,這些患者很可能就是夜間眼壓控制不好。他也指出,聖地牙哥大學眼科睡眠研究中心可測量睡眠時眼壓,請到患者來睡眠中心測量夜間眼壓,才發現這個與以往認知不同的現象。針對劉教授論點,許多台灣眼科醫師提到,也許對青光眼患者較好的睡姿,是將頭墊高15度,如此可能使睡眠時眼壓不要上升那麼多。劉約翰指出,確實如此。他也建議,視野與視神經病變較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睡眠時略將頭墊高。許多青光眼藥物對夜間眼壓降低無明顯效果,而眼內的血流灌注壓(眼內營養來源)等於網膜動脈壓減掉眼壓。劉約翰也建議,夜間不需把血壓降的太低,可能對青光眼患者有幫助。另外,青光眼手術對於24小時眼壓控制也有幫助,部分患者可考慮手術。綜合來說,青光眼患者在門診追蹤時,不單要考慮白天眼壓,夜間睡眠時的眼壓變化也要考量,而表面上看來眼壓控制很好,但青光眼仍惡化,睡眠時眼壓控制可能就是原因之一,此時該考慮手術的必要性。另外,若能發展有效的夜間睡眠時眼壓測量方式,對24小時眼壓測量也有幫助,臨床上已有瑞士製造的含晶片軟式隱形眼鏡可以測量,國內幾所大學也在研究相關產品,希望最近能有突破,將是青光眼患者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