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罹患老花眼後,視力可能變好 真的嗎?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整理】正解:老花眼患者感覺視力變好,有可能是白內障前兆。老花眼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加深,若視力突然回復,可能與白內障、青光眼或是黃斑部病變有關,應及早就醫診斷。諮詢: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整理】正解:老花眼患者感覺視力變好,有可能是白內障前兆。老花眼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加深,若視力突然回復,可能與白內障、青光眼或是黃斑部病變有關,應及早就醫診斷。諮詢: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3C產品大量進入現代人的生活,造成高度近視患者暴增,成為罹患青光眼的一大隱憂。眼科醫師建議,青光眼患者要把握「輕食、好睡、緩動」原則,不要過度憂慮,注意正確睡姿,才能控制病情。眼科名醫蔡瑞芳表示,LED螢幕非常亮,且有細微的閃爍,眼睛盯著看時常忘了眨眼睛。正常人3 、4秒就需要眨一次眼睛,但持續盯著螢幕時,常15至20秒才眨一次眼睛,眼睛容易疲勞乾澀。另外,平常要避免熬夜,也不要在暗處長期用眼,否則眼壓上升,容易造成眼睛傷害。蔡瑞芳建議,用眼20分鐘後,應抬頭看6公尺外的距離20秒,可讓眼睛獲得短暫的放鬆與休息。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則建議,多吃清淡食物,平時若吃得太過「rich 」 (營養),高油、高糖、高脂肪,都會使得眼睛血液循環不佳,容易得眼疾;建議可多吃玉米、藍莓、花椰菜、南瓜等抗氧化食物,減少自由基使視神經凋亡,還可預防青光眼與白內障。另外,青光眼患者睡覺時應該將頭抬高30公分,避免趴睡與朝向狀況差的一邊眼睛側睡,這樣會使眼壓升高,眼睛壞得更快。平常要避免彎腰低頭與用力過猛,並可做和緩運動,幫助促進新陳代謝、控制眼壓。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為維持眼球一定形狀,保持眼睛光學功能與新陳代謝,睫狀體會分泌房水,通常產生與排出量會維持平衡。一旦房水製造過多或排出阻塞恐致眼壓升高,眼睛壓力大於眼睛可容忍的範圍,即為青光眼,如果沒積極治療,恐致視神經凹陷破壞,造成視野縮小缺損。有家族史 罹病風險倍增一般而言,正常眼壓為12至21毫米汞柱,呂大文說,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目前全球有670萬人因青光眼失明,患者約6千萬人,未來可能增加至8千萬人,尤其直系血親有人罹病,日後得到青光眼的機會是一般人的4到9倍。「年紀愈大得到青光眼機會愈高。」呂大文說,通常40歲罹患青光眼機率1.5%,70歲達10%,基本上,青光眼視力破壞主要從周邊到中央,但眼睛有互補作用,患者初期僅單眼周邊視力輕微模糊;中期走路常碰撞,視野變小缺損;晚期只剩中心一點視力,患者不易發覺罹病。8萬人罹病 就診率只有7%據統計,8年前國內有5萬多名青光眼患者,目前已逾8萬人,呂大文說,估計仍有25萬人無自覺症狀而未就醫,或感覺不對勁但不知是青光眼,門診統計顯示,20%患者初診已有嚴重青光眼。量眼壓、視神經、視野及隅角鏡檢查,即檢測角膜與虹膜間的夾角,皆是青光眼常見篩檢工具。台北長庚醫院眼科主任陳賢立說,青光眼可分不同類型,過去亞洲人得到青光眼,70%是隅角閉鎖型,它對視神經的破壞急又快;但隨著國人身高變高、體重增加、高度近視者遽增,造成眼軸拉長,隅角空間變大,使得近年隅角開放型青光眼患者有增多趨勢,這些人的視神經變形、較脆弱,眼壓雖不高,但視神經持續凹陷缺損,若未積極治療,視力傷害恐無法回復。開放型如偷竊 閉鎖型是強取隅角開放青光眼:呂大文將隅角開放青光眼比喻為「小偷型」,每天家裡被偷點東西,不易發現失竊,歐美95%患者都屬此類,房水排出途徑阻塞,造成眼壓慢慢上升,多數患者因末期視力模糊受損就醫,但視神經已受損。隅角閉鎖青光眼:為「強盜型」青光眼,患者易出現急性症狀,如頭痛、腹痛、惡心、突然視力模糊、血壓飆升,患者常傍晚發作,不少人誤以為中風,若未及時處理恐會失明。●高風險族群:1.中年女性2.身高160公分以下3.遠視100至300度呂大文說,青光眼治療主要以雷射為主、藥物為輔,若用藥及雷射無效,或病人對藥物副作用大,才建議手術,目前最常用的是小梁網切除,占手術的80%;引流管手術適合頑強青光眼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青光眼的好發族群以身高160公分以下、遠視100至300度的中年女性為主,不過,呂大文說,若兩眼度數相差超過400度,也需考慮是否為遲發型青光眼。此外,部分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外傷、眼球發炎、糖尿病眼球出血等,皆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他建議,40歲以上民眾若直系血親有青光眼,或出現夜間視力變差、虹彩、不明原因視力變化、偏頭痛、血壓偏低、三高控制不佳,遠視合併白內障、高度近視者,應接受眼睛檢查。部分青光眼藥物雖有副作用,呂大文說,患者可與醫師討論用藥,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適度運動有助全身血液循環。【青光眼患者注意事項】1、工作:隅角閉鎖青光眼患者需避免長時間在暗室工作,以免青光眼急性發作。2、衣著:平時別穿太緊衣服。3、飲水:每次飲水勿超過200cc,最忌一次牛飲500cc,以免眼壓突然上升6毫米汞柱以上。4、運動:青光眼視野縮小,患者最好別從事迴力球、跳水、潛水等運動,較適合慢跑或洗三溫暖。5、藥物:平時勿任意停藥或服用類固醇、抗組織胺等藥物。6、就醫:接受胃鏡檢查要事先告知醫師有青光眼病史,以免某些藥物含副交感神經阻斷劑,導致眼壓驟升、視神經惡化。 ※延伸閱讀》‧青光眼初期無痛 視野缺損會逐漸惡化‧青光眼發作 多已中晚期‧兩類青光眼 手術等一等‧預防青光眼 謹記三撇步‧青光眼 為什麼會失明?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亞洲青光眼患者有三到五成為閉鎖性青光眼,一旦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未盡速治療,數日內可能失明。三軍總醫院研究首度證實,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眼前房會呈酸性,且酸化與視神經受損有關,引起國際重視。三軍眼科主任呂大文蒐集43位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患者,其中22位接受前房穿刺治療,另21位接受傳統藥物治療,觀察治療前15分鐘及治療後1小時的眼壓變化。結果發現,眼壓上升程度愈高,眼內房水pH值則愈低,也就是較酸;且眼壓上升時間持續愈久,pH值也愈低。呂大文說,研究證實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前房為酸性,且眼部因眼壓上升造成的酸化,此可能與青光眼視神經變化有關。研究成果被刊登在「葛費氏眼科臨床及研究雜誌」(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網路版上。一般而言,亞洲青光眼患者有三到五成是閉鎖性青光眼,這類患者會突然眼壓升高,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急診就醫時,常被誤以為是高血壓。如果發作幾天未治療,恐會失明。此外,研究也發現,前房穿刺是治療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呂大文說,研究證明前房穿刺能迅速降低患者眼壓,從原來近60,降至20,眼壓接近正常值,患者可迅速恢復視力,讓後續雷射治療可較早完成。呂大文說,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好發於55歲以上、身高小於160公分女性,且遠視100度到400度的人。他提醒,如果眼壓突然升高,一定要立即就醫,別以為睡一覺就好,以免失明。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30多歲的國中英文女老師有高度近視,度數1千度,多年前接受雷射矯正手術,術後視力正常。但前陣子女老師突然覺得眼前有黑點,散瞳檢查發現已有黃斑部出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不少高度近視民眾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以為視力矯正後,就不會有高度近視常見的視網膜剝離或視網膜變薄等問題。不過,相較未近視民眾,高度近視者的眼軸長度較長,雷射手術只是降低近視度數,並無法改變眼睛結構,眼軸長度仍較一般人長。如果以房子做比喻,雷射矯正只是拉長房子外皮、改變內部管線,但整體房屋結構沒改變,因此高度近視的人較容易出現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等眼睛疾病,其罹病機率並無降低。雖然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600以上,但開業眼科醫師張正忠說,其實近視超過400、500度,視網膜就可能產生變化、開始變薄,瞬間劇烈動作恐會拉扯視網膜,導致眼前出現閃光,即使天氣晴朗,卻感覺閃電打雷一樣。如果拉扯的力量太大,則會造成視網膜血管破裂出血、出現飛蚊症狀;一旦拉扯力道過猛,嚴重者還會發生全網膜剝離、眼前整片黑。基隆長庚眼科主任、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孫啟欽曾收治不少高度近視者,假日到遊樂園玩雲霄飛車,卻出現飛蚊症或視力模糊情形,檢查發現視網膜受傷。他建議,民眾不論近視度數深或淺,皆應避免突然劇烈動作,如甩頭、高空彈跳、高爾夫球揮桿或羽球殺球等;同時也要小心眼睛外傷,一旦發現短時間看到飛蚊症狀的頻率遽增,或出現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等情形,應立即就醫。蔡景耀也建議高度近視者,每年至少定期做散瞳、眼壓及視網膜檢查,若出現眼睛不適症狀,最好馬上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高度近視、年增百度 最好每半年檢查‧東西怎扭曲?小心黃斑部病變‧維生素C、E、鋅 預防黃斑部病變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呂大文/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台灣青光眼醫學會會長】青光眼是一個逐漸讓人失明的疾病,排名全球失明成因的第二位,病因是眼壓高於眼睛可容忍範圍,造成眼神經破壞,進而影響視野。眼壓高低影響青光眼患者的預後,目前在台灣治療的15萬名青光眼病患中,很多病患都對眼壓起伏不定感到憂心,大家都擔心青光眼會導致失明,無不希望控制眼壓,但眼壓要如何控制?目前歐洲中國熱盛行,古代中國智慧常被醫學專家引用。幾個月前,歐洲青光眼醫學會主席瑞典歐姆大學眼科教授海爾,接受台灣青光眼學會邀請來台演講時,特別對大禹治水故事有興趣。他想把這個故事用在他的青光眼治療新書上,海爾教授對於大禹在數千年前治水時,就了解到導引分流重於圍堵,感到十分驚奇與佩服。眼壓高低與前房房水液的產生量相關,海爾教授表示,目前青光眼藥物依其種類,有使前房房水液容易排除與減少房水液分泌的藥物,而青光眼手術也有使前房房水液容易排除及減少房水分泌的手術。若大禹治水的觀念是對的,似乎增加房水液排除比較有效,他以減少房水液分泌的手術為例,有相當數目患者治療後,眼球可能萎縮,而增加房水液排除的手術,完全不會造成眼球萎縮,因此大禹治水觀念在青光眼手術來說,是完全相通的。至於青光眼藥物,目前最有效的降眼壓藥物為前列腺素,作用亦是增加房水液排除,而減少房水液分泌的乙型阻斷劑,效果愈用愈有限,尚有一些全身性副作用,目前雖仍常被使用,但已逐漸被前列腺素取代。海爾教授認為,不論藥物或手術,增加引流似乎都略勝一籌,應是青光眼治療的主流原則,至於選擇手術或藥物治療,則依疾病種類、嚴重程度及病人意願而定。我與海爾教授討論時也指出,亞洲地區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盛行率仍然很高,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治療的基本原則為先雷射後藥物,亦即在虹膜上作穿孔術,改善眼球結構造成的眼壓上升,若眼壓仍高,再加上藥物。虹膜雷射穿孔在某個程度上,也是增加引流,但這個引流是加強眼內引流,而非眼內至眼外的引流,與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不同,但基本上皆與大禹治水的觀念相符。健保規範減少房水分泌的乙型阻斷劑為第一線用藥,前列腺素是第二線。聽到海爾教授一席話,覺得中國古代智慧能運用於現代醫師對疾病治療的考量之一,不得不令人莞爾。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呂大文/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台灣青光眼學會會長】 每年3月的第2周是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是可能致盲的嚴重眼疾,根據健保局資料推估,台灣約有42萬人罹患青光眼,且年輕患者較10年前增加兩成。避免更多國人因青光眼失明,除了及時發現與就醫,另一關鍵就是協助患者瞭解日常生活保健原則、遵從醫囑,降低病情嚴重度。大部分青光眼屬於慢性疾病,也就是說,控制眼壓防止視神經及視野持續惡化,是患者終身課題。許多人聽到被診斷為青光眼,有如晴天霹靂,好像被判無期徒刑。事實上,青光眼類型極多,用藥或加上雷射,有時就有很好的療效。青光眼日常生活保健原則,一般通則如維持正常作息,注重均衡飲食等,對全身有益,對眼睛也有好處。同時,患有甲狀腺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更要好好控制病情,否則容易加速青光眼惡化。另外,研究顯示,憂傷、心情低落會使患者不規律用藥,且情緒起伏可能導致眼壓升高,反使病情惡化。青光眼患者平時應避免情緒太大波動,調整情緒,保持開朗。建議把握「輕食」、「好睡」、「緩動」3個原則:1.輕食:平日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蔬果,避免高油、高糖、高脂肪,多食用藍莓、南瓜、玉米等護眼食材。水或飲料,只要不牛飲(一次超過500cc),都不致使眼壓升高太快,患者還是可以淺酌咖啡、茶。抽菸與癌症及動脈硬化有關,眼科疾病如視網膜血管阻塞、黃斑部病變也被認為與吸菸有關,青光眼患者也應避免吸菸。2.好睡:眼球中房水液產生量,夜晚為白天的60%,如果熬夜,房水生成量日夜相同,累積過多房水在眼球內,增加眼壓,因此,好睡、不熬夜,是患者睡眠原則。另外,也要避免趴睡,建議選擇其他睡姿,如墊高頭部30度;如果雙眼都患有青光眼,側睡時要避免朝視力較差的患側。很多患者以為要盡量保留狀況好的眼睛,側睡時往狀況差的眼睛睡,這樣反而使較差的眼睛眼壓升高,壞得更快。 3.緩動:和緩運動有助控制眼壓,如散步、慢跑、騎單車等。青光眼患者應避免需要低頭彎腰、用力過猛、憋氣用力的運動,舉重、倒立、仰臥起坐都不適合;視野喪失較多的患者,則要注意球類運動時被球擊中的危險。青光眼病人保養原則包括依醫師指示按時點藥或服藥,定期復查眼壓(眼壓穩定時,1個月測1次)和視野檢查(眼壓與視野穩定時,可半年或1年測1次)。我常告訴慢性青光眼病人,按時用藥、日常規律,生活和一般人沒有兩樣,不需要有特別禁忌。隨時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情,相信對病情更有幫助。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聯合報╱呂大文╱台灣青光眼學會長、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定義上,青光眼是指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萎縮的疾病,但這個眼壓,指的是一天中哪個時間的眼壓?一般來說,大部分人的眼壓介於8至20毫米汞柱,一天中不同時段會有起伏,以往學者認為,夜間睡眠時眼壓最低,而早上起床到十時的眼壓,為一天最高點,因此評估青光眼藥物的降壓效果,主要測量白天點眼藥後的眼壓變化,並以此為標準,檢視患者用藥狀態。最近美國聖地牙哥大學眼科教授劉約翰來青光眼學會演講時指出,這個觀念不正確。他說,如果不考慮病人測量眼壓的姿勢,亦即清醒時坐著量眼壓,睡眠時躺著量眼壓,眼壓最高時間是在夜間睡眠時,而非早晨,而且正常人及青光眼患者皆相同。因此,他認為光量白天的眼壓去判斷患者眼壓是否控制良好,並不夠,因為很多人夜晚眼壓反而非常高,他舉了幾個典型的病例,都屬白天眼壓在15毫米汞柱以下,但睡眠時眼壓大於25毫米汞柱。劉約翰認為,許多患者在藥物治療後,表面上看來白天眼壓很好,但視野與視神經仍繼續變差,這些患者很可能就是夜間眼壓控制不好。他也指出,聖地牙哥大學眼科睡眠研究中心可測量睡眠時眼壓,請到患者來睡眠中心測量夜間眼壓,才發現這個與以往認知不同的現象。針對劉教授論點,許多台灣眼科醫師提到,也許對青光眼患者較好的睡姿,是將頭墊高15度,如此可能使睡眠時眼壓不要上升那麼多。劉約翰指出,確實如此。他也建議,視野與視神經病變較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睡眠時略將頭墊高。許多青光眼藥物對夜間眼壓降低無明顯效果,而眼內的血流灌注壓(眼內營養來源)等於網膜動脈壓減掉眼壓。劉約翰也建議,夜間不需把血壓降的太低,可能對青光眼患者有幫助。另外,青光眼手術對於24小時眼壓控制也有幫助,部分患者可考慮手術。綜合來說,青光眼患者在門診追蹤時,不單要考慮白天眼壓,夜間睡眠時的眼壓變化也要考量,而表面上看來眼壓控制很好,但青光眼仍惡化,睡眠時眼壓控制可能就是原因之一,此時該考慮手術的必要性。另外,若能發展有效的夜間睡眠時眼壓測量方式,對24小時眼壓測量也有幫助,臨床上已有瑞士製造的含晶片軟式隱形眼鏡可以測量,國內幾所大學也在研究相關產品,希望最近能有突破,將是青光眼患者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