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醫療.呼吸胸腔
霾害/臥室勿堆雜物 床單常清洗
【聯合報╱整理/記者張嘉芳】霾害會加重鼻過敏發炎反應,甚至造成氣喘及睡眠障礙,若平時能控制鼻過敏發作,可減少霾害引起的一連串過敏症狀。台灣氣溫高溫潮濕、有利塵蟎生長,國內九成過敏患者的過敏原都是塵蟎,建議臥室勿堆雜物,且需經常清洗床被單;家中最好別養寵物,或將寵物養在室外;平時多運動、曬太陽,可有效降低鼻過敏發作機率。諮詢/江秉穎醫師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醫療.呼吸胸腔
【聯合報╱整理/記者張嘉芳】霾害會加重鼻過敏發炎反應,甚至造成氣喘及睡眠障礙,若平時能控制鼻過敏發作,可減少霾害引起的一連串過敏症狀。台灣氣溫高溫潮濕、有利塵蟎生長,國內九成過敏患者的過敏原都是塵蟎,建議臥室勿堆雜物,且需經常清洗床被單;家中最好別養寵物,或將寵物養在室外;平時多運動、曬太陽,可有效降低鼻過敏發作機率。諮詢/江秉穎醫師
2014-09-23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有民眾為了省錢,想說將口罩清洗後經陽光曝曬後會有殺菌效果,而將醫療用的口罩清洗過後再利用。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耳鼻喉科醫師詹益智表示,醫療用的口罩在清洗過後,會使濾孔變粗、變大,而失去防護作用。詹醫師表示,一般醫療口罩使用6至8小時就要更換,而布口罩則建議戴一至兩天後需清洗一次(以一天戴八小時而論)。醫師也強調,活性碳口罩是不能防病菌、細菌的。若發現口罩有起毛球或是棉絮時則不要再使用,詹醫師表示,這代表該口罩已經使用過度,也易使細菌、病菌入侵到呼吸道。而對與鼻子有過敏情形或氣喘患者而言,則不建議戴上已起毛球或有棉絮的口罩。【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元氣周報/諮詢對象/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楊振昌】偏方說:灑尿在叮咬患部可解毒?醫師說:尿尿治蜂螫,也有人在患部抹口水或抹鹽巴,都屬於希望酸鹼中和的概念;蜂毒成分大多為蛋白質及酵素,而蛋白質是弱酸,用尿液等弱鹼去中和,看起來似乎有用,事實上沒什麼治療效果。一旦被蜂螫,傷勢輕微時,要先把毒針取出,可用清水清洗患部,或冰敷紓解腫脹,之後擦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膏,嚴重時再送醫。偏方說:農田常見的白芋頭莖梗,折斷後抹在蜂螫處,可改善腫脹與疼痛;姑婆芋、野芋,也一樣可拿來抹在患部。(楊姓讀者提供)醫師說:這也是民間偏方,因姑婆芋或白芋頭含草酸,蜂螫患部為弱酸,用莖梗汁液塗在蜂螫處,沒有作用。而且,姑婆芋的草酸會刺激皮膚,塗太多有可能導致皮膚發炎;過去也有一說,用氨水塗蜂螫處,但有人塗的濃度太高,反而破皮。網路說:曾被蜜蜂咬過的人,下次被咬即可免疫,即使被咬也不用怕有症狀?醫師說:這是錯誤觀念。過去有報告指出,先前有被蜂螫到的紀錄,下次再被蜂螫,會有35%至60%的機會造成過敏性休克。也就是說,曾被蜂咬,下次過敏反應會來得更快、更急,主要是過敏時會釋放免疫球蛋白,它屬於記憶細胞,所以當下次身體再遭毒素攻擊,過敏反應會更快出現。【2009/10/18 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簡慧珍/連線報導】台南職訓中心一名有過敏體質的學員昨天遭紅螞蟻叮咬後昏倒,送醫後無礙,但嚇壞其他學員,職訓中心啟動「滅蟻計畫」。 「當時感覺就像被針刺到般痠痛」,被紅螞蟻叮昏的廿七歲劉順維說,打掃時突遭牆上的紅螞蟻攻擊,左手肘出現四個包。當時一陣刺痛,覺得胸悶、心悸等,隨後眼前一陣黑、昏過去。同伴轉述說,劉順維昏倒後約五分鐘後甦醒,剛好救護車也到達,送他到柳營奇美醫院觀察。醫師幫他吊點滴補充水分和消炎藥,昨天中午已經出院。劉順維說,他十年前也被紅螞蟻咬過,但只有紅腫。柳營奇美醫院急診科醫師林宏嶽表示,曾遭紅螞蟻叮咬者,若再度被攻擊,會因免疫細胞的「記憶」效果,產生更強烈的過敏反應,幸好這類案例不多。新樓醫院麻豆分院小兒科主任黃士修表示,民眾一旦被螞蟻咬到,可以用氨水擦拭患部,若持續不適,應馬上就醫。
2014-09-23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許多13歲以下的孩子都有挑食的習慣,但對於美國紐約這名9歲男孩約書亞而言,食物不是選擇,而是攸關生死的致命關鍵。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約書亞罹患一種罕見疾病「嗜伊紅性食道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對幾乎所有的食物都過敏,不但不能吃,連聞到食物的味道都可能要了他的小命。約書亞不能吃比薩、熱狗、花生醬、果醬三明治及任何9歲小孩愛吃的零食,他的過敏反應包括嘔吐、腹瀉,甚至過敏性休克。由於食物的味道也可能要了約書亞的小命,約書亞的家人不得已必須在陽台煮飯、用餐。約書亞的父親布蘭特說:「最痛苦的事是,約書亞不能享用我們吃的食物。」約書亞唯一能吃的食物是嬰兒食品,其餘營養則靠醫師調配的配方,透過輸送管送進他的胃中。由於這種特殊體質,約書亞只能在家自學。他的母親卡拉說:「約書亞每天6點45分,聽見校車的聲音便會自動起床。他有時候會看著窗外的校車哭泣,因為他不可能搭上車,也無法和其他小孩一樣上學。這種罕見疾病沒有藥醫,他每活一天都是奇蹟,我分分秒秒都在擔心。」※延伸閱讀》‧美罕病童 對所有食物都過敏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有人因乳糖不耐症,改喝豆漿或米漿,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豆漿中的鈣和鉀含量遠不足牛奶,米漿中的鈣和鉀含量更少,且牛奶等奶製品的胺基酸較完整,利用率也比較好,她建議:「除非每次喝牛奶都要跑廁所,或更年期婦女需補充較多的大豆異黃酮,才建議改喝豆漿」。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表示,東方人及黑人較易出現乳糖不耐症,這是由於體內缺乏可分解乳糖的酵素,以致吃了含有乳糖的牛乳或乳製品後,發生腹部絞痛、腹瀉、脹氣等症狀,建議可先少量食用乳製品,逐漸提高對乳糖的耐受性,或食用經由發酵且含有活菌之優酪乳(發酵乳),降低腹瀉頻率。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民眾常將乳糖不耐和對牛奶過敏兩者混淆。張斯蘭說,對牛奶過敏的人,喝牛奶以後雖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但主要是對牛奶中的蛋白過敏,這類患者往往併有其他過敏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一旦確定對牛奶過敏,最好避免接觸任何奶製品,至於小嬰兒,最好餵食母奶。※延伸閱讀》‧一喝奶就腹瀉 要從哪裡補鈣? ‧補充鈣質 該喝牛奶嗎?
2014-09-23 健康百科.感染科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胸部出現腫塊懷疑得肺癌,檢查才發現竟然是黴菌惹禍。一名女性健康檢查發現腫瘤標記飆高,經電腦斷層發現肺部右側有2到3公分腫塊,在醫師建議下開刀,化驗結果肺部腫塊竟非癌細胞,而是整團黴菌。 這名患者自認家中每天都打掃很乾淨,訝異肺部怎麼可能被黴菌「入侵」。但後來仔細大掃除,掀開床墊竟然看到床墊下方布滿白白、綠綠黴菌,研判可能是長期因潮濕造成床墊發黴,睡在黴菌孳生的床墊上而感染。也讓她驚訝自己每天與黴菌為伍卻不自知,趕緊將床墊換掉。這名患者是到診所進行健檢時,發現自己的腫瘤標記偏高,肺部疑似有腫塊。當她看到檢查報告,一度難過懷疑:自己根本不抽菸,怎會罹癌。後來她到其他醫院就醫,在醫師建議下開刀,肺部切除三分之一,進一步化驗才發現,原以為的腫瘤病灶,竟是整團黴菌。醫師判斷,患者應該是慢性黴菌感染,健檢時之所以出現腫瘤標記飆高,研判可能是黴菌感染身體發炎,指數才會變高。健檢醫師轉述,這名患者經過居家環境清潔、提升免疫力,加上住家黴菌消失,身體已恢復健康。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臨床上確實看過有患者肺部感染黴菌,但人體內出現一整團黴菌比較少見,可能是黴菌侵入人體後,免疫系統「吃」不掉它,只好把黴菌圍成一團。他說,家中環境若有黴菌很可能造成過敏或感染,通常黴菌侵入人體造成感染後,人體正常免疫系統會自動將其清除。但有些人免疫不全或免疫力較低時,黴菌就有可能停留在身體某處。徐世達提醒民眾,若發現異常,建議做全身檢查,找出身體免疫力哪裡出問題,才能對症治療。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醫師邱宗傑表示,電腦斷層發現胸部異常,除了可能是腫瘤,臨床切片也曾發現過結核菌肉牙瘤、黴菌菌絲或其他細菌引發。不過,以目前國人癌症發生率高,通常會先懷疑肺癌。若是黴菌感染,有些人會出現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胸部X片檢查也可看到有結節。但有些患者會忽略胸痛等症狀,建議若有不適或檢查發現有異狀,一定要找出疾病加以治療,並一併檢查身體是否有其他免疫功能問題。
2014-09-23 健康百科.腦部.神經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大部分人吃藥不會有副作用,但少數人因為體質,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輕者皮膚紅疹,嚴重者會造成肝、腎衰竭,甚至引起像燒燙傷一樣致命的皮膚黏膜潰爛。長庚醫院與陽明大學發現,吃抗癲癇老藥「癲能停Phenytoin」和代謝不好有關,當代謝不好,引起過敏副作用的比率是一般人的12倍。癲能停是目前唯一預防腦部手術後癲癇發作的藥物,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服用此藥,台灣一年約有4萬名新使用者,其中約1%會引起過敏反應,嚴重者會引起致命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或「毒性表皮溶解症」,長庚醫院過去6年就有8人使用此藥死亡案例。長庚醫院與陽明大學組成的跨國藥物過敏研究團隊,在國科會補助下進行研究,發現引起過敏反應和代謝有高度相關性,若患者體內有代謝不好的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簡稱CYP),出現過敏的機率將達60%。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洪舜郁指出,日本和馬來西亞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結果,未來只要對服用者進行基因檢測,確定患者沒有CYP基因,就能安心使用癲能停,可大幅降低過敏的危險性。【2014/08/07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風溼過敏免疫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17歲的林小弟自2歲開始皮膚搔癢、頭皮長膿包,鼻竇炎、中耳炎及肺部感染反覆發作,平均2到3個月就需要住院,12歲時確診為「賈伯斯症候群(Job's syndrome)」。這裡的「賈伯斯」不是已故蘋果電腦創辦人,而是聖經人物。賈伯斯症候群的命名來自聖經,描述信徒賈伯斯從頭到腳反覆長膿,後發現疾病因先天基因變異造成免疫缺損,8至10%的患者可能罹患淋巴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30至50倍。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李文益表示,賈伯斯症候群也被稱為高過敏抗體反覆性感染症狀群,屬於罕見疾病,每10萬人有2.14人患病,台灣僅500位患者,但常隱身在過敏疾病,沒被診斷出來,每5位賈伯斯症候群患者,就有1位過敏兒。李文益分析,林小弟與一般過敏兒不同處有三,一是反覆性皮膚感染,如頭皮每兩個月就出現一次膿包;二是嚴重呼吸道感染,如鼻竇炎、中耳炎、肺炎;最後是過敏指數過高,IgE抗體大於2000IU/ml,這都是賈伯斯症候群的表徵。另外,李文益表示,顯性基因突變的賈伯斯症候群患者,臉部常有「戽斗」的尖下巴、臉皮較粗、乳牙未落但恆齒已長出等特徵。林口長庚兒童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說,賈伯斯症候群的治療與過敏不同,過敏治療通常給予抗組織胺及類固醇等,很少使用抗生素,但賈柏斯症候群患者需要每天服用預防抗生素,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念珠菌,但只能盡量控制感染。葉國偉建議,若有過敏久治不癒,並伴隨嚴重感染,可至醫院做基因檢驗,評估是否為先天性免疫缺陷。一旦基因診斷確立,應及早接受治療。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徐湘生/北市大安】我73歲了,每日快步走一小時,或騎自行車馳騁30、40公里,生活規律,健康堪稱良好。但鼻子敏感是我最大困擾,無論冬夏寒暑,晨起後,輕則鼻水不止,重則噴嚏連連,待運動熱身後,才會消失。偶爾沒有快走,噴嚏、鼻涕齊發,幾不可終日,擾人至深。雖曾就醫服藥,但效果有限,在吃藥與健身提高免疫力間,我選擇後者。因此鼻子敏感的困擾,始終如影隨形。由於喜歡運動,蓄平頭多年;去歲秋涼後,為免頭頂冷颼颼,遂用自行車騎士的魔術巾當頭巾保暖,氣溫低至10來度時,甚至戴著頭巾睡覺,未料頭部保暖後,打噴嚏、流鼻涕狀況也隨之消失。正納悶鼻子敏感驟然消失,是否與魔術巾24小時不離頭相關,友人以網路傳來「頭部保暖」的益處,印證個人經驗,頭部保暖確實可以遏抑鼻子敏感。因氣候與環境影響,台灣為鼻子過敏煩惱不已者,大有人在。如果頭部保暖確實是改善甚至根除筆者多年鼻病的良因,願能與眾多鼻子敏感者分享經驗,以提升生活品質,增添健康幸福。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 20歲的小瞳,每天早上常醒不過來,即使前一晚早睡,睡足8小時,隔天仍精神不佳。這問題困擾小瞳10多年,她前陣子接受睡眠檢測,發現原來是睡眠環境不佳所致,她床上有一堆絨毛玩偶,塵蟎造成鼻子嚴重過敏,呼吸品質差,干擾睡眠品質、愈睡愈累。 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表示,環境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重要因素,若有過敏體質,臥室最好別使用地毯及布家具,床上勿放置絨毛玩偶,以免影響睡眠品質。溫度會影響睡眠。林嘉謨表示,雖然每個人對溫度耐受力不同,但基本上,從炙熱環境進入室內涼爽場所,體表溫度突然下降,大腦中樞神經會出現想睡訊號。他解釋,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不少人睡前習慣洗熱水澡,因為洗完身體自然散熱,體溫下降,比較容易入睡。相反地,若從冷氣房走出戶外,身體感受溫度從低溫至高溫,不會出現想睡的感覺,是因為體溫變高,又會流汗,不容易入睡。陽明大學精神科教授蘇東平說,睡覺時體溫也會變化。入睡時為正常溫度,進入睡眠後,體溫逐漸下降,清晨3、4時,體溫又會慢慢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晚上睡覺喜歡將冷氣調到極低溫度,林嘉謨說,若溫度低於攝氏23度,人體將啟動保護機轉、自動調節體溫,即使入睡,肌肉張力無法完全放鬆,身體會透過顫抖等活動產生熱能,就不易進入深睡期,反而會影響睡眠品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說,日夜周期節律、身體恆定系統及覺醒機制皆是影響睡眠關鍵的要素。日夜周期節律是指生理習慣,人在白天的頭腦較清醒,晚上精神較差;不少女性在生理期時較疲勞,常想睡覺。恆定系統是指疲勞會累積,若撐太久沒睡,睡眠剝奪反而讓人更想睡;覺醒系統會受到心理與生理壓力雙重影響,如考前壓力大,不少考生前一晚常睡不著;至於疼痛會形成生理壓力,睡眠品質也會打折扣。李信謙說,由此可知,考生若想有好表現,應避免日夜顛倒及考試壓力等干擾睡眠質量因素。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有些人一到季節轉換之際,就會出現過敏反應。美國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壓力越大,過敏症狀可能就會越嚴重。 研究人員追蹤一百七十九名花粉過敏患者,持續十二星期,其中有百分之三十九的患者過敏症發作次數微一次以上,且症狀多半較為嚴重、過敏症發作時間也會拖得比較長。進一步分析發現,與過敏症沒有發作者相比,這些人往往承受較大心理壓力。 研究數據顯示,壓力較大的人在兩個十四天周期當中,有百分之六十四的人過敏症發作次數超過四次以上。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四月號的「過敏、氣喘與免疫學年刊」(The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研究人員表示,出現壓力與過敏症發作時間不一定會在同一天。不過研究中有不少人指出,在日常壓力增加幾天內,很容易就會過敏症發作。 研究作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安柏‧帕特森博士解釋,壓力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些負面影響,導致患者出現更多過敏症狀。研究也發現,過敏症發作較頻繁的人大多有些負面情緒,可能是負面情緒誘發過敏症發作。 帕特森博士認為,打噴嚏、流鼻水、眼睛老是淚汪汪等過敏症狀很容易讓過敏症患者壓力更大,對於有些人來說,過敏症甚至可能就是壓力之源。減輕壓力雖然不會讓過敏症痊癒,但卻能幫助減少過敏發作頻率,讓症狀不會那麼嚴重。像冥想、深呼吸、找時間放鬆一下、擁有充足睡眠、吃對食物、求助家人等都能幫助減輕一點壓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婦科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儘管月事杯的愛用者大力相挺,但不少沒用過的婦女懷疑一堆,包括會不會孳生細菌、要怎麼塞進陰道、怎麼拿出裝經血的杯杯、如何不外漏?更有人問,「沒有性經驗,能使用月事杯嗎?」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建玫,使用月事杯已近兩年,她說,從婦科醫師角度,女性使用月事杯可更清楚掌握自己每月的月經量,尤其是門診主訴經血過多、超過八十西西的患者,如此可據此告知醫師較切實的經血。此外,雖然衛生棉條吸收力好,卻也可能造成陰道環境過於乾燥、黏膜受傷,且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造成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SS)之虞,推廣者OREO也說,國外相關討論認為,月事杯以盛裝、非吸收的方式,比起棉條較不會對陰道黏膜造成損傷或過乾。台灣環境資訊中心常務理事許心欣說,月事杯沒有衛生棉因漂白劑、除味劑所引發的過敏問題,經血不與空氣接觸,因此少了異味,在經期可以照常騎單車及從事游泳等水上活動,更適合長途旅行使用。目前在歐洲工作的部落客EM說,第一次見到月事杯,「感覺很恐怖」,她建議初學者應放慢腳步,等有時間、心情和這個杯子培養感情,才有好的開始。也有使用者建議,一開始如果還不清楚拿出杯子的方法、或是什麼時候該拿出,不妨在經血量較少時,取出沖洗,若還是擔心外露,則用衛生護墊,畢竟熟能生巧。至於沒有性經驗者使用月事杯,張建玫認為「沒有問題」,但由於產品的仿單註明「不能保證會否傷害處女膜」,因此若相當在意者、仍要多留意。她並提醒,如果對乳膠或矽膠過敏者,較不適合月事杯。 延伸閱讀衛生棉 有翅膀好?有香味好?環保省錢 阿媽的布衛生棉竄起布衛生棉》勤更換重清潔…任何材質都好布衛生棉怎洗? 沖冷水→泡小蘇打【2009/03/22 聯合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婦科
【聯合報╱記者蔡育如/新竹報導】新竹市去年首次為國1女生免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2千多名學生中有5百多名學生拒打,原因大半是家長擔憂副作用,也有部分學生因自己怕痛所以選擇不打。新竹市一國中某班級16個女生中,有6個人拒打。家長說,是因疫苗上市還不久,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加上之前流感疫苗好像也有學生有不良反應,「總覺得怕怕的」。「媽媽不同意,其實我自己有點想打」,去年拒打的曾姓女同學說,爸媽一開始同意接種,但後來聽到親戚說疫苗可能有副作用,加上自己本身是過敏體質,所以最後就放棄接種,但覺得滿後悔的,未來也可能自費去接種。也拒打的彭姓同學是因怕痛,她說「媽媽讓我自己決定」,本來已經確定要打了,結果排隊到她的時候,覺得看起來很痛,還是放棄,雖然老師也覺得很可惜,有勸她接種,不過她還是決定放棄。已施打的學生則認為「總比以後生病好!」蔡姓學生說,剛好遇到第1次免費接種,覺得很幸運,因為自費要1萬多塊,專家也說這個年紀最有效,讓自己身體多一層保護力,總比以後生病好!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諮詢/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余光輝】問:早上醒來,會感覺到手指頭緊緊脹脹的,若壓手指第二節關節時會有點痛。另外,手指第一節關節彎曲可看到結塊,這些症狀可能是什麼病症?建議要掛哪一科檢查?(湯小姐)答:手指緊緊脹脹、壓關節時會疼痛,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或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要看不適的位置來作判斷。從靠近指甲的關節算起,依序是遠端關節、近端關節、掌指關節、跟手腕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遠端跟近端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則較常出現於近端、掌指跟手腕關節,而且需有五個部位以上。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有一個特點,是會有晨僵現象,早上起床後,會有15分鐘到半小時特別僵硬。如果是於近端關節發作,有時會比較難辨認,可能需要抽血看看是否有發炎反應。另外有些患者則是在韌帶、關節、肌腱處發炎,造成局部疼痛,建議還是要找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詳細依疼痛、腫脹位置以及觸診來診斷,才能進一步治療。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很可能造成關節扭曲變形等嚴重的併發症,最好盡快就醫診斷。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傳統中醫治療進行性指掌角皮症,主要以調整體質為主。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林威全表示,容易手腳冰冷或發作較為嚴重的患者,通常代表患處的汗分泌較差、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像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黃耆五物湯、當歸四逆湯等處方。林醫師指出,若患者體質虛寒的現象更明顯,適合搭配四逆湯;若是患者屬於體質偏向燥熱、夏天嚴重發作者,可考慮使用桂枝茯苓丸等加減方,除了清熱外,也應考慮活血的必要性。林威全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有「脾主四肢」的說法,所以手腳方面產生疾病,也應考慮到腸胃功能方面的問題,因此,若患者兼有消化不良、容易腹瀉或腹脹等症狀,可使用四君子等處方來加以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保健也是重要的一環。林威全醫師指出,建議患者盡量少碰水或是刺激性物質,包括酒精、洗髮精、油漆、水泥等,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帶上手套;手套應以內部含棉裡襯且具吸汗性材料的比較好,因為受到汗水浸潤、皮膚直接接觸橡膠手套等都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每晚睡覺前,可用塗上一層護手膏,再戴上棉紗手套入睡,這樣有助於利用晚上睡覺的時間,幫助手部皮膚加強保濕能力與潤滑效果;塗抹護手膏的目的是補充被清洗掉的油脂,但少數人對護手膏內的添加物也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專題報導】 均衡飲食,不僅能維持好身材,也能緩解痠痛。專家提醒,欲減少痠痛困擾,最好少食精緻食物,多攝取全穀、蔬菜、水果、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根據93至97年度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9歲以上成人,維生素B1不足者達10.5%,維生素B2不足者有7.1%。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說,榖物、種子外皮富含維生素B1、B2、B6,但現代人愛吃白米、白麵或糕點等精緻食物,若又少吃蔬果,便可能維生素B群不足,容易疲勞、精神不佳或肌肉痠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洪啟宗說,飲酒過量、不當減肥者,也可能因營養不均衡,易出現痠痛困擾,如在餐廳促銷酒類的工作者,由於體瘦,加上工作時未正常進食,喝酒加速代謝體內營養素,不少人年紀輕輕就受痠痛之苦。想要緩解痠痛,何一成建議,均衡飲食,且最好多吃全穀、堅果類以及深色蔬菜、水果,能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還有豐富的鈣、鎂等礦物質。不過,維生素B12的主要來源為肉類、海產,素食者應從發酵豆製品、海帶、紫菜等藻類等攝取。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也大力推薦全穀類,富含維生素B群,也有助緩解經痛等。另外,少數特殊體質者,可能對食物過敏,也容易出現痠痛等症狀。王進崑說,常見過敏原依序為乳製品、巧克力、柑橘類、蛋、肉、玉米、洋蔥等。若懷疑自己食物過敏,建議多以蔬菜、水果、豆類及全穀為主食,每隔兩天依序加入常見過敏原食物,透過身體感知,找出造成自己過敏的食物。至於要不要補充額外的營養品?何一成建議,若有需求,可依照每日建議量補充,若懷疑自己某種營養素嚴重不足,想要大量攝取,最好還是進一步檢查,聽從醫師建議食用。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線上企劃/受訪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留美萍醫師、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陳國書醫師】關節對稱一起「熱.腫.痛」 勿輕忽!「好痛啊!」晨醒時,身體僵硬這個「老症頭」開始變本加厲,46歲的A小姐(化名)現在還得忍受關節紅腫疼痛,「摸起來還熱熱的!」「若有對稱性的關節疼痛,就要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國書醫師提醒,不少病患往往不清楚身體發出的「警訊」而耽誤就醫時機,像晨醒後四肢僵硬,經常超過一小時,甚至痛到中午才舒緩,不適部位常出現在手指、手腕、腳趾、膝關節等,「這就是很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應盡速就醫,不能拖!」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持續治療更助病情緩解!陳國書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如果發現得早,及早治療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目前治療的藥物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藥與生物製劑等,「早日發現,醫師都能對症下藥,避免關節永久的破壞及變形。」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醫師則表示,不只要接受治療,更要持續治療,不少病患常覺得自己症狀好轉而中斷治療,這是很危險的。「就像是火燒厝,就算火變小,一旦停止治療,星星之火又會燒起來!還越燒越旺!」留美萍曾經遇過明明病情算是輕度的病患,但吃藥卻斷斷續續,時吃時停,導致關節持續變形,最後腳變形走路不便,手變形連碗筷都拿不了,「這都是太輕忽病情,沒有持續治療的後果!」輕忽病情恐損傷關節功能!留美萍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若過度輕忽會造成全身器官受侵犯,造成永久性傷害;一般輕度患者口服藥物即可獲得控制,中重度患者則是可以考慮透過生物製劑做治療。留美萍也提醒,若曾經罹患肺結核或B肝、C肝等潛伏病患,較可能有副作用,治療前建議告知醫師自身的病史進行風險評估。「只要在關節變形前確診,及早開始治療便能有效控制。」陳國書補充,目前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元,注射方式也有傳統針劑及新式注射筆可選擇;每種生物製劑的注射週期也不相同,代謝速度、副作用也不盡相同,每位病患適用條件不同,可與醫師討論使用。兩位醫師不約而同提醒,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要透過早期治療,且治療不間斷,幾乎可以完全緩解,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和身體機能,別輕易灰心。
2014-09-23 健康百科.牙科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台中市西區報導】45歲李小姐定居海外,提早回台過年,順便去植牙,手術後吃了止痛藥,卻發生過敏性休克,呼吸急促、血壓驟降,緊急送醫才挽回一命。醫師表示,藥物引起的嚴重過敏症狀不常見,但只要發生過,就不能再碰該藥物。署立台中醫院藥師侯芳敏說,這名患者過去曾吃止痛藥過敏,卻不記得引起過敏的藥物,幸好及時送醫。院方表示,患者到院後先給予抗過敏藥物,再搭配輸液加速代謝,住院3天已出院。急診室主任陳世雄說,藥物過敏與體質有關,輕微的皮膚會發癢、起疹子,嚴重的會造成血管擴張、黏膜腫脹,造成血壓降低、呼吸急促等,甚至可能致死。侯芳敏說,藥品名稱不容易記,但有藥物過敏史的人,一定要把過敏藥物寫下來,免得再度誤吞,引發生命危險。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元氣周報/記者項貽斐/台北報導】東明相小檔案現齡31歲:10個月大時,疑因過敏體質注射預防針,造成高燒所致。3歲起戴助聽器與外界溝通方式:戴內道型助聽器給聽損朋友一句話:堅持下去是最重要的給有聲朋友一句話:請給聽損朋友一些鼓勵電影「練習曲」裡,聽力受損的東明相戴著助聽器卻被誤認是超酷的新型耳機;現實生活裡,他不僅戴助聽器,還經常掛著一副耳機,他說,「因為有聲音就不會覺得孤獨。」媽媽堅信 他能開口說東明相小時候因過敏體質,每次打預防針就發高燒,10個月大時,媽媽發現他似乎對聲音沒反應,懷疑他聽力出問題。5歲時,媽媽接受他聽損的事實,開始安排他上課學習說話。二十多年前,台灣聽損兒童教育的資源與資訊都很有限,但東明相的媽媽不惜為他請老師到家裡上課。土法煉鋼的老師以湯匙、漱口、觸摸等方式,讓學齡前的他體會舌頭運用與發聲方式,從ㄅㄆㄇㄈ一個音、一個音,反覆練習。儘管當時多數聽障者都學手語,但東明相的母親認為他可以開口,堅持要他戴助聽器、說國語,連只會說台語的奶奶都為了和他溝通去學國語。轉普通班 曾退縮自閉原本就讀啟聰班的東明相在國小三年級時,第一次遭受與聽人(聾人稱聽覺正常的人為「聽人」)同儕相處的衝擊。他得重讀三年級,還得面臨課業落後、同學笑他「啞巴」、「外星人」的嘲弄。東明相坦承,成長階段曾因聽力問題一度退縮自閉,但後來都以打球、抽菸、甚至打架和朋友打成一片,直到大學畢業求職挫敗才變得自卑孤僻。畢業後東明相住在永和不到一坪半的小房間,四處找工作,但對方一知道他是聽損就拒絕。毛遂自薦 走上伸展台有天家人拿著聽障模特兒王曉書的報導鼓勵他嘗試,東明相鼓起勇氣向模特兒經紀公司毛遂自薦,終於跨出封閉的世界。「如果別人給你鑰匙,你自己要開這扇門才能看到裡面是什麼。」東明相還記得三歲時第一次戴助聽器,耳內響起的高分貝尖刺音,他慶幸沒被這聲音嚇跑,才能及早學說話。東明相說,他天天聽音樂、常自言自語,因為聲音是一種安全感,只有主動開口先說,才能聽到別人的回應。【2009/09/06 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聯合報/林釗尚/台中林釗尚小兒科診所院長】 一名小女孩逛夜市時突叫耳朵好痛,求醫發現,小女孩耳道非常乾淨,但耳膜已被蟲咬流血,耳膜上躲著一隻約半公分的黑黑東西。醫師趕緊滴進甘油,幾分鐘後,那一隻「蟲」開始移動,醫師再打開燈朝耳道方向照,那蟲便朝著光往外爬出,才解決小女孩的痛苦。明天就是中秋節,雖有風姐來擾,還是有許多民眾計畫出外,夜晚蟲多,到郊外時,被蟲爬入耳朵的機率高。很多人直接反應,就是拿棉花棒或手指挖耳朵,試圖將蟲掏出來,反而常挖到外耳道流血,甚至將耳膜挖破洞,蟲蟲卻依然在耳內鑽動。因為基於動物本能反應,當蟲蟲感覺到東西靠近時,必驚慌地往內逃,讓人耳朵更痛。所以切莫用棉棒挖,應立即找醫師處理;若無法立即找到醫師,可依下列步驟處理:拿著手電筒往耳朵裡照!因為蟲會往有光方向爬。若耳膜沒破洞,可將家中的嬰兒油、甚至沙拉油慢慢倒入耳內,倒滿整個耳朵溢出也沒關係。因為這些油可有效隔絕空氣,可以讓蟲蟲淹死,阻止蟲子繼續往內咬傷耳朵,也有機會順便讓蟲流出來。若蟲還是不出來,就要請醫師幫忙了。要預防小蟲入侵,保留一些耳垢是有益的,因為耳垢除可提供耳內皮膚適當溼度,減少耳朵癢外,還可阻擋小蟲爬入。所以除非耳垢已將整個外耳道堵塞,影響聽力,或是為了詳細檢查耳朵,醫師才會適度清除耳垢,平常還是不要常挖耳朵較好。 我的小秘方:蜂咬塗口水?陳石玉坤/北市小時候住偏遠山區,每天攀爬山路打水砍柴,曾有被蜜蜂及虎頭蜂叮咬經驗,當時科技未興,又身無它物,只好就地取材,用唾液勤擦於傷口上,結果傷口消了,回到家就沒事了!另外,我也曾被紅火蟻、蜈蚣咬了一個包,當時都只能用口水反覆塗抹,終解決問題!因為口水裡含酵素,可殺菌。當然下回外出或爬山前,還是務必準備好備戰藥品再出門較好。 專業觀點:先冰敷 不要塗口水張宜菁/北醫附醫皮膚科醫師令人聞之色變的紅火蟻與虎頭蜂,大部分人若只是被叮咬幾口,經冰敷、外用類固醇藥膏、口服的抗阻織胺藥物,避免傷口感染,就會痊癒。但是,少數人體質對紅火蟻與虎頭蜂的毒液會嚴重過敏,即使只被叮咬一下,也可能休克、危及性命。這樣的過敏反應通常發生在被攻擊的一個小時內,而且來勢洶洶、迅速惡化。症狀包括了心跳加快、血壓下降、腹絞痛、關節疼痛、呼吸困難、臉腫嘴唇腫、頭暈、嘔吐、意識模糊等等。所以,被叮咬後都應立即就醫觀察與治療!人的唾液沒有辦法對抗紅火蟻與虎頭蜂毒液裡的致敏蛋白,因此有奪命危險的毒蟲攻擊,讀者所提秘方,並不建議大家採用。荒郊野外,除了應該避免穿著黑色衣物與噴香水外,應備好蚊蟲咬傷藥膏,若不幸被叮咬,手邊又沒任何藥物,可用溫度低的水冰敷,以緩解症狀。但還是需儘速就醫。 【2009/10/02 聯合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整理;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陳永綺】 正解:不對,輕微鼻過敏未治療,影響不大,但鼻塞、鼻癢等,若未適度治療,易致無法集中注意力、影響情緒、工作及生活品質,特別是小孩學習能力易受影響,更易引發併發症,如鼻竇炎、中耳炎等。鼻過敏治療關鍵在「自己」,配合醫師指示服藥、避免日常生活中的過敏原,做好防範措施等,也就不會延誤病情或緩解時間。【2009/12/15 聯合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整理;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陳永綺】 正解:各有優缺點,西醫可驗血找出過敏原,以儀器檢查、診斷、處置。中醫辨證論治,依體質、症狀調理用藥。建議患者用西醫找過敏原、發炎位置。長期困擾或西醫無效者,可嘗試中醫藥方、針灸或穴道按摩等,在一些研究報告中,確有助益。【2009/12/17 聯合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諮詢/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問:我有鼻子過敏,尤其早上起床就會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症狀很嚴重,已經三年了。耳鼻喉科診所的醫師說,我的鼻息肉肥大,建議我到大醫院耳鼻喉科做鼻雷射,去除鼻息肉。請問何謂鼻雷射,流程大致如何?雷射後的鼻塞暢通度會改善多少?能維持多少年不會復發,真的可以解決我的困擾嗎?答:鼻雷射是一種門診手術,先以帶有麻藥的棉條塞入鼻腔局部麻醉後,再以雷射光照射鼻息肉,治療時間短,患者不需住院,原則上健保也有給付,可以去除鼻黏膜肥厚,因此可以改善鼻塞,讓鼻子比較暢通。不過並非做了手術,就不必再吃藥; 如果不吃藥,仍無法緩解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因為這些屬於過敏體質的問題,還是得搭配服藥、減少過敏原刺激等方式。而且,患者要注意鼻雷射的效果也因人而異,並非做了手術就一勞永逸,手術也很難有根治效果。一般而言,患者一到兩年後可能又會面臨鼻息肉肥大的問題。要避免鼻息肉肥大,游泳等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另外,有些人擔心自己過敏,常換床單、窗簾,家中一塵不染;但其實要防止過敏,最好不要在家當宅男、吹冷氣,應多到戶外活動,因為運動可以讓鼻子保持暢通、增加肺活量,長期建立運動習慣,也可以增加抵抗力,減緩過敏症狀。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2010/05/10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近年研究發現,近30%慢性咳嗽是由過敏性咳嗽引起,臨床往往誤以為支氣管炎、反覆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氣道異物等,導致誤診、漏診及誤治,影響兒童健康和發育。中醫師吳嘉興醫師表示,慢性咳嗽或過敏氣喘發病機理主要在於久伏的痰飲觸遇誘因,發作之時痰隨氣升、相互搏結、阻塞氣道,因而影響了肺氣宣降失常,出現呼吸困難、氣息喘促等現象。影響哮喘的發病原因很多,先天的因素多與家族的遺傳、出生時的體質不良有關,後天的因素則與日常調養失衡,反復地感受外邪(例如感染、過敏原)有關。種種因素最終造成的結果是中醫的肺、脾、腎三臟的功能低下,化生痰飲,導致形成「痰飲內伏」的過敏或咳嗽哮喘體質。所以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因應氣候的轉變所作的相關保暖措施等。兼具西醫學位的吳嘉興認為,中醫的治療過敏咳嗽或哮喘重點在緩解期,要用時間換取空間,除治療了疾病,病患個別性體質的差異會決定發病狀況及癒後,因此中醫主張從病患體質角度來著手調理,於緩解期間用藥扶正固本,來降低患者氣喘發作的次數。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聯合報╱藍淑馨/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不少年輕學子攜伴前往各商圈打耳洞,從皮膚科醫師角度來看,建議別穿耳洞,以免自找苦吃。有人穿耳洞引發蟹足腫,蟹足腫的產生與個人體質有關,即使特別跑到醫院穿耳洞,消毒乾淨一樣可能長出蟹足腫,看看很多人手臂打疫苗或身上開刀後長出蟹足腫,就可以理解了。有蟹足腫體質的人,建議別穿耳洞以免造成傷口。學生時代愛美常逛街買耳環,當時並未穿耳洞,夾式耳環夾久了好痛,太鬆戴不牢又常掉落遺失,看著滿抽屜形單影隻的耳環心疼不已。心生一計,穿耳洞的耳環不容易鬆脫,為求一勞永逸,央求家母帶我去穿耳洞,並赴銀樓選購首飾。從此,耳環遺失機率降低,戴再久也不必咬牙忍痛,大樂並大肆採購。奇怪的是,耳朵卻愈來愈癢,嚴重時還有滲出液,耳朵變成了不折不扣的試金石,只能戴純金,K金及鍍金產品完全不能碰,許多號稱不過敏的金屬飾品照樣過敏,銀樓成了唯一選擇首飾的場所。荷包失血不說,老氣橫秋或貴氣十足的樣式愈看愈膩,最終只好放棄戴耳環,但過敏性皮膚炎卻從此如影隨形,眼鏡、手錶、項鍊、耳環、腰鍊、涼鞋、皮包上扣環等,處處布滿地雷,接觸到過敏原一周內保證發病。低價產品完全不能碰,成了十足拜「金」女郎,悔不當初。當了皮膚科醫師後,由於切膚之痛開始找尋過敏禍首,金屬中最容易造成過敏的就屬鎳(nickel),再來是鉻(chrome)及鈷(cobalt),至於金銀銅鐵,鉑(白金)、鈦發生過敏機率則較低。研究顯示,95%對鎳過敏的婦女都有穿耳洞,強烈懷疑與早年穿耳洞有關。尤其夏天接觸金屬類飾品,成分為合金(含鎳、鈷),或穿皮鞋(皮革含鉻),皮膚接觸處出汗,材質中過敏原釋放出來,進而發生過敏,金屬製品包括髮夾、耳環、拉鍊、項鍊、眼鏡架、手錶、皮帶扣環、扣子、剪刀、鎳幣等。藥物雖可一時控制症狀,但並未改變體質,一旦過敏終身難逃,醫師都會建議,發現自己過敏原後,最簡單方式就是遠離它,對男人容易,但對女人而言,叫她別戴飾品,比過敏更痛苦。努力鑽研金屬首飾知識,皇天不負苦心人,找到時髦、平價又不會過敏的耳環,分享給大家。純白金、純金、925以上純銀、純鈦較不會過敏,不鏽鋼製品次之,價錢依次遞減;有些標榜純銀的飾品會造成過敏,是因純度不高,鍍金最好別選擇。根據經驗,求助店員不如求己,選購飾品最好認得材質的英文,在國外可要求nickel free(意指不含鎳)產品。建議可選購白金、24K金、純銀、純鈦產品,其他為次要選擇。但勸你別花錢找罪受,更不要去穿耳洞了!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過敏性咳嗽與感染性咳嗽,兩者如何分辨?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林兆啟昨(二十八)日指出,單就咳嗽症狀來看,兩者的確不好區分,惟屬感染引起的咳嗽,臨床還會合併發燒、喉嚨痛、流濃鼻涕與出現黃色痰等其他不適狀況。至於過敏性咳嗽為碰到過敏原引起,狀況好好壞壞,症狀僅咳嗽、流透明鼻水,較為單純。民眾該如何初步辨別自己是屬過敏性咳嗽,還是有感染?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林兆啟指出,感染引起的咳嗽,不適症狀過一陣子就會好,但如為過敏引起的咳嗽,則因為是碰到過敏原引起,舉凡環境中的冷空氣、塵埃、花粉等過敏原,因有碰到過敏原才會發作,因此狀況時好時壞。診所家醫科醫師林兆啟補充,過敏性咳嗽與感染性咳嗽,兩者單就在咳嗽症狀上,確實不好分辨,惟感染造成的咳嗽,除了咳嗽,還可能併發發燒、喉嚨痛、流濃鼻涕,與黃色痰等其他症狀。至於過敏性咳嗽,症狀較為單純,除咳嗽,僅有流鼻涕,且鼻涕為透明無色。家庭醫學科醫師林兆啟指出,一般來說,民眾若出現過敏症狀,如在可忍耐範圍,若不就醫看醫師仍無妨,但若出現發燒、黃鼻涕,則建議快就醫。不過,家醫科醫師林兆啟也提醒,由於大人會表達,出現這些症狀都還不用太擔心,要擔心的是小小孩,因為不會表達,比較需要留心。醫師補充,環境中可能造成民眾出現咳嗽過敏的過敏原,舉凡地毯、花粉或新裝潢房子,因地毯有塵埃,至於新屋裝潢有化學物質亦可能造成過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元氣周報/記者張家樂/台北報導,諮詢/記南投市馬冠中診所 馬冠中醫師、草屯鎮宏昌中醫診所 廖振賢中醫師】▇ 為何半夜特別會咳,如何改善?西醫:提高室溫 能減緩夜咳若是過敏性的咳嗽,碰上冷空氣,體內和外面的空氣溫差太大,氣管的表皮細胞感受到,就容易引起咳嗽。這時可以使用電熱器,把室內的溫度調高,只要室溫和體溫不要相差太大,夜咳就可以改善。冬天多雨、門窗緊閉,室內濕氣加重,也易造成黴菌等過敏原孳生,加裝空氣清淨器,也能改善過敏咳。另一種是感冒或老菸槍的咳,大部分都是因平躺後,氣管裡的痰滑動,引發咳嗽。這時,可以把枕頭墊高,讓頭部和上半身呈15度抬高,體內的痰不會滑進咽喉,躺下較不易咳嗽。中醫:夜咳不停 先問有無痰半夜咳嗽,可以分成很多種。如果是乾咳、燥咳,可以朝潤肺的方向來治療,像麥門冬湯就很適合治療乾咳。如果半夜咳有痰,而咳出來是接近口水顏色的白痰,可使用二陳湯,讓痰漸減少。若是粘稠的黃痰很多,就要使用清氣化痰丸。中醫治療咳嗽,一定要細分到底是哪種咳。▇ 咳嗽時不能吃甜食嗎?西醫:吃後漱口 避免誘發咳嗽通常冷咳不能吃冰,熱咳不能吃油炸或辣味食品。但有時吃甜食,也感覺容易咳嗽。其實是因為吃過甜食,嘴巴和喉嚨會覺得好像粘著稠狀的東西,會想要咳嗽,如果食用後漱漱口,就沒有影響了。這就像很多人都有吃巧克力的經驗,吃過後,喉頭好像鋪著一層粘粘的東西,感覺不舒服,就會想咳。最好的方式是,吃過甜食後,喝幾口溫開水,把口腔清洗乾淨。中醫:甜食 乾咳無妨 有痰不宜甜食大都容易湧氣助熱,吃了常會生痰。若是乾咳,反正咳不出痰來,吃吃甜食倒也無妨;若是痰多的咳嗽,就不宜吃甜食,以免食用後,氣管一直有痰冒出來。▇ 聽說吃了鎮咳的藥,反而不易祛痰?西醫:有痰要咳出 不宜壓下來當病患的氣管、支氣管充滿了痰時,呼、吸氣都會受到影響,自體就會藉著咳嗽的方式,把體內的痰排出。因此,咳嗽常是必要的,若是服用鎮咳藥,把人需要驅痰的咳嗽硬壓下來,當然痰就出不來。但是,有的感冒鼻炎,引起咳嗽,若任其「自然咳」,有時會咳個不停,還會咳到抽筋,那也不行,還是要適量使用鎮咳藥。若是沒有痰的乾咳,使用鎮咳藥,也沒有祛痰的問題。中醫:紫苑與杏仁 止咳又祛痰所謂鎮咳就不易祛痰,應是西醫的說法。因為中藥裡面的紫苑、杏仁等,都同時具有止咳又祛痰的功能。▇ 過敏嚴重時,吃了抗組織胺的藥,反不利祛痰?西醫:過敏咳多無痰 無祛痰問題抗組織胺一般使用在抗過敏。常見的冷咳,通常是過敏咳,因患者多少都有過敏體質,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會合併使用抗組織胺,以改善咳嗽的症狀。過敏咳大都沒什麼痰,即使有痰也都是水水的,那是過敏所造成的滲出液,使用抗組織胺可以使這滲出液減少,這不會影響到祛痰的問題。▇咳個不停,碰到開會等場合,含喉糖有效嗎?西醫:喉糖能緩咳 但無療效喉糖涼涼的,含在嘴裡很舒服,具有潤喉爽聲的功能,像淺田錠、龍角散等,川貝枇杷膏現在也製成顆粒,方便使用。但它只是輔助性的角色,沒有任何止咳化痰的療效。站在醫師的立場,不反對使用,對長時間說話像老師、售貨員等,醫師還會鼓勵他們使用喉糖。中醫:中藥寧咳丸 也是喉糖把喉糖含在嘴裡,確有紓緩咳嗽的功能,但是沒有治療的效果。中藥的寧咳丸,吃起來涼涼地,也具有喉糖的功效。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元氣周報/記者張家樂/台北報導,諮詢/記南投市馬冠中診所 馬冠中醫師、草屯鎮宏昌中醫診所 廖振賢中醫師】西醫:過敏咳多無痰 無祛痰問題抗組織胺一般使用在抗過敏。常見的冷咳,通常是過敏咳,因患者多少都有過敏體質,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會合併使用抗組織胺,以改善咳嗽的症狀。過敏咳大都沒什麼痰,即使有痰也都是水水的,那是過敏所造成的滲出液,使用抗組織胺可以使這滲出液減少,這不會影響到祛痰的問題。※「咳不停怎麼辦」專題》‧咳嗽Q&A/別吃含果酸水果,真的嗎?‧咳嗽Q&A/金桔枇杷 止咳化痰良物?‧咳嗽Q&A/吃海鮮 當心咳死你?‧咳嗽Q&A/中西藥可併服嗎?‧咳嗽Q&A/為何半夜特別會咳,如何改善?‧咳嗽Q&A/聽說吃了鎮咳的藥,反而不易祛痰?‧咳嗽Q&A/過敏嚴重時,吃了抗組織胺的藥,反不利祛痰?‧咳嗽Q&A/咳個不停,碰到開會等場合,含喉糖有效嗎?【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耳鼻喉
【聯合報╱記者陳文星/二林報導】近日流感大發威,醫院門診量暴增三成左右,有鼻竇炎的患者更因合併感冒症狀,加劇演變成急性鼻竇炎,苦不堪言。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耳鼻喉科醫師林佳翰昨天說,急性鼻竇炎患者80%可用藥物解決,別放著不管,若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侵犯到腦部將危及生命。田中鎮蕭姓鎮民有鼻竇炎宿疾,最近鼻涕流個不停,昨天更嚴重鼻塞,鼻涕也擤不出來,只好用口呼吸,他耐不住痛苦才求助醫師,發現是感冒引發的急性鼻竇炎。林佳翰說,急性鼻竇炎通常伴隨著感冒時,會造成鼻黏膜腫脹,鼻涕排出困難,蓄積在鼻竇內形成黃稠狀的蓄膿,裡面充滿細菌;若不處理,會造成鼻黏膜病態增生,一旦侵犯到嗅覺神經,會永遠失去嗅覺,侵犯到腦部更會小命不保。林醫師說,耳鼻喉科有所謂的「過敏臉譜」,若看到臉上有嚴重黑眼圈、眼周時常紅腫、深邃法令紋、習慣性揉捏鼻子的人,幾乎都有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有鼻竇炎的患者更應該儘早處理。他說,急性鼻竇炎當務之急是先用抗生素殺死細菌,症狀改善之後,再解決慢性鼻炎的情況。採取傳統電燒方式治療鼻炎,會有較大的傷口及疼痛感,目前有一種半導體雷射,可單純處理病態黏膜,對於反覆性流鼻血、過敏性鼻炎、聲帶白斑效果不錯,效程一般可持續1年甚至3年左右。但醫師特別提醒患者,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習慣。首要就是戒菸(含二手菸),避免灰塵等過敏原。另外,養成運動習慣可提升免疫力也十分重要。天氣變冷、溫差大時,戴上口罩保持鼻黏膜濕潤也有助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