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名人在線.潘懷宗
潘懷宗/湯罐頭易溶出有害人體的雙酚A
2016年6月28日史丹佛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共同發表於《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特定罐頭食品易溶出危害人體健康的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進而引發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生殖毒性等。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珍妮佛.哈特爾(Jennifer Hartle)博士,針對美國7,669名年齡超過6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進行了分析調查,藉以評估罐頭食品的攝入與尿中雙酚A濃度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天內食用一種罐頭食品與沒有食用過的參與者相比,尿中雙酚A濃度高出24%;吃進兩種或兩種以上罐頭食品的人其BPA濃度更是高出54%。研究人員也發現,如果是喝罐頭湯,尿中雙酚A的濃度與不喝罐頭湯者相較高出229%,其次是吃罐頭義大利麵食類的參與者較不吃者高出70%,而吃蔬菜罐頭及水果罐頭的參與者較不吃者則是僅高出41%。此數據顯示受試者尿液中雙酚A的濃度是和罐頭食品的種類息息相關。所以,會出現有人吃下三個桃子罐頭,而攝取到的雙酚A量卻不及另一個吃下一個奶油蘑菇湯罐頭者的攝取量這樣的結果,另外研究也發現,肉品罐頭和魚罐頭,與尿中的雙酚A濃度無關。但是究竟為什麼罐頭湯會導致尿液中雙酚A濃度較其他類食品為高呢?推測原因,一為罐頭湯品的加工過程必須完全加熱滅菌,罐頭湯中多半是固體和液體混合,如此一來,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加熱,才能使所有內容物達到無菌狀態。二是因為罐頭湯往往含有高量的脂肪,而罐頭食品內壁塗層內的雙酚A是脂溶性,以致溶出更多雙酚A。2016年3月份德州大學醫學院於醫學期刊《母體-胎兒與新生醫學》(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and Neonatal Medicine)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研究人員藉由分析母體血液和羊水中的雙酚A濃度,藉以得知雙酚A與早產間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孕婦體內的雙酚A濃度愈高,早產的風險就愈大。其實,早在2011年12月哈佛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系博士生珍妮‧卡威爾(Jenny Carwile),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報告即指出,除了部分寶特瓶盛裝的飲料,會提升體內雙酚A濃度外,根據其研究結果,罐頭食品內含的雙酚A隱憂可能更甚。研究人員將75名參與者分成兩組,連續吃五天,每天分別吃下約340克的新鮮素食湯或罐頭素食湯。結果顯示,喝新鮮湯品的一組,僅77%的人的尿液含有雙酚A,但喝罐頭湯的參與者尿液含有雙酚A的比例則高達100%。若是連續喝五天的罐頭湯,尿液中雙酚A的含量,比起喝新鮮湯品者更是高出將近20倍。部分罐頭食品會在內壁塗上一層含有雙酚A的薄膜,作為隔絕食物和鐵罐的內壁,具有防止鐵罐生鏽和氧化的功能。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規定每人每天接觸雙酚A的濃度為每公斤體重不應超過50微克,而目前我國雙酚 A 的每日容許攝取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比照美國標準亦為 50 µg/kg/day。歐盟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則是在2014年12月,重新評估後規範雙酚A每日容許攝取量由50 µg/kg/day下修至4 µg/kg/day,相較之下要嚴格許多。雙酚A(Bisphenol A, BPA)又稱為酚甲烷, 應用範圍相當廣泛與普遍,被用來製造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塑料、環氧樹脂(epoxy resins)與其他聚合性材料,也用於生產感熱紙。由於雙酚A的化學結構類似雌性激素,已被視為環境荷爾蒙的一種。雙酚A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國外動物實驗顯示,雙酚A長期高劑量暴露下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大腦功能異常並影響生育力等,如嬰幼兒長期接觸,甚至可能影響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生活中的雙酚A來源無所不在,讓潘老師來告訴你,到底該如何減少自身暴露於雙酚A的機會呢?1.避免將塑膠容器置於微波爐內加熱,使用微波爐,最好的容器為透明無色的玻璃及白色陶瓷。2.食物須要用火加熱時,最好使用不鏽鋼材質的容器,罐頭不得直接加熱,亦不可隔水加熱,否則會溶出雙酚A。3.減少保鮮膜使用量,或不用。4.少吃含雙酚A的罐頭類食品,特別是湯品。5.標示塑膠分類標誌7號的容器多為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 PC)材質,一旦遇熱或在陽光下曝曬,很容易釋出雙酚A,若運動水壺或水杯為PC材質,不要用來盛裝熱飲、酸性果汁等,但潘懷宗老師建議最好是換用其他材質水壺(玻璃或不鏽鋼)。6.當接觸過超商發票、停車場收據、銀行與醫院等候的號碼牌或刷卡簽單等熱感應紙後,記得要先洗手才能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