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新聞話題.健康知識+
黃麴毒素傷肝 列1級致癌物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將黃麴毒素列為第1級致癌物,嚴重傷害肝臟,花生、玉米、穀物相當容易受到污染,慢性肝炎患者接觸黃麴毒素,發生肝癌機率大幅增加;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食物保存環境相當重要,乾燥低溫能避免黴菌滋生,發現任何異狀就應停止食用。顏宗海表示,花生與相關食品一旦發霉,就會出現黃麴毒素,由於具有高度肝臟毒性,慢性肝炎與有酗酒習慣民眾,相當容易受到影響,提高肝癌發生機率,目前食藥署食品黃麴毒素不得超過15ppb,台灣屬於海島氣候,空氣濕度相當高,有利於黴菌滋生,一旦食物保存不當,就會有黃麴毒素威脅。不僅花生容易出現黃麴毒素,咖啡豆一旦受潮發霉,會出現赭麴毒素,由於具有腎臟毒性,人體長期大量接觸,可能增加泌尿道疾病風險;不論黃麴毒素或赭麴毒素,都相當不容易破壞,就算高溫加熱也會有身體傷害,絕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必須確認食物保存外,出現任何異狀都不應該繼續食用。顏宗海強調,低溫不利細菌與黴菌滋生,開封未能單次食用完的食物,最好封好擺放在冰箱中,以免傷害身體毒素出現,盡量不要單次購買大量食物,少量多次採買,最好選擇小包裝或真空包裝,減少食物擺放時間,降低黴菌滋生風險,當發現食物滋長黴菌,就算最少量,由於肉眼無法判定擴散範圍,最好直接丟棄。【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