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追念護理前輩 ── 陳翠玉女士
【編者按】這星期的第一篇文章是介紹一位台灣護理教育史非常重要,但卻少為人知的護理前輩陳翠玉老師,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歷史報導。過去「醫病平台」向來是以每星期由不同背景的三位作者分別寫出對一個主題的各種看法,但我們一時之間也不易找到有關台灣護理史上重要人物的來稿,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因此邀請她與讀者分享其他和國內護理工作有關的議題。很難得的是蔡司長竟已寫好兩篇文章——由目前全國防疫工作中所看到的「護理社會力」,以及照顧偏鄉小鎮不容忽視的「助產師」培訓。這是「醫病平台」首次由同一作者撰寫三篇文章,謝謝她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主掌全國護理工作的領頭羊,瞭解她所關心的議題。不一樣的護師節今年5月12日國際護師節,受胡文郁主任邀請,出席了一場很不一樣的國際護師節活動:「台灣的南丁格爾──陳翠玉女性文化地標」揭幕觀禮。欣賞陳翠玉前輩雕像神情及影片簡介。因為真的很有感,所以想動動筆分享,邀請您ㄧ起認識台灣的南丁格爾──陳翠玉女士。Do good anyway 關於陳前輩的介紹,大家可參考2003年前衛出版、李錦容著作的「台灣女英雄陳翠玉」一書。陳翠玉女士於1917年出生於彰化,1988年病逝台大醫院;是戰前第一位接受日本護理教育、戰後第一位到北美護理研究所深造、第一位獲得WHO獎學金及第一位受聘WHO顧問的台灣護理人員,她在國際知名,在台灣,即使是護理界,卻很少人知。讓我想起Mother Teresa的話語之一:「即使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都被遺忘,但無論如何,你仍然要做善事(The good you do today maybe forgotten tomorrow. Do good anyway.)。」和「護理加冠、傳光」對話陳前輩創辦台大護校、籌備台大護理系,對護理教育用心且嚴謹,畢業生回憶說:那時如能順利畢業都感受非常榮耀,陳前輩為護生加冠典禮的慎重態度,讓他們有成長的喜悅及被賦予神聖使命的感動。護理傳統儀式的「加冠」、「傳光」一直都在,我開始好奇每年參加活動的護理學生或護理人員的感受是什麼呢?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這儀式對護理人的影響力又會是什麼?陳前輩也是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更是首位建立護理部制度、護理輪班實施三班制的人,強調應把護理人員的時間還給護理人員執行病患照護工作,所以成立供應室支援非直接照護工作;為避免護理身體的職業傷害,調高病床床腳位置;首創護理人員薦送出國進修等等,「以護理人為本的護理領導」,她做了最前瞻的詮釋與引領。自由護理,護理不怕因為勇於改革,陳前輩背負沉重莫須有罪名,因對當時台灣大環境的失望,故於1959年離開台灣,接受WHO中南美洲護理教育及顧問工作,她也籌組婦女台灣民主運動,稱「WMDIT」(Women Movement for Democracy in Taiwan,穩得),推動「民主從家庭開始」的理念,鼓勵婦女尊重子女,並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原來,「勇敢」的意涵並非「不害怕」,而是雖然害怕,但堅持做對的事,願意與害怕同行前進。我感受陳前輩對「護理自由與自主」的嚮往,台灣護理應有本土覺察,護理可以自由不害怕,護理值得被疼惜與尊重。雖然我不認識陳翠玉女士,但我從心靈深處被她感動,我想說:「謝謝台灣南丁格爾──陳翠玉女士。護理人,應該認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