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我生病時,我希望找到是怎麼樣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老人生病時,如何選擇能夠幫忙他們的醫師」,這是我們探究這主題的第一個系列。這次邀請三位醫界功成身退的佼佼者,以本身行醫多年的經驗,當自己年老生病時,怎麼選醫師、醫院。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對自己的病痛有專長的醫師」、「能夠關心病人、容易溝通的醫師」、「大醫院、名醫並不見得就是最能幫忙病人的地方」。他們各自以流暢幽默的文筆分享一些獨到的就醫經驗、尤其難能可貴,在此深表感佩。我們期待有更多不同背景的醫療團隊成員與社會大眾在這主題分享他們的經驗,更希望這些「回饋」可以引發醫療團隊更深的反省。罹患病痛,尤其是長期的、比較嚴重的疾患時,我們必然會期望有人能幫我們解答疑惑、逢凶化吉,或至少減少疾病對個人與其家人的衝擊。這樣的人,怎麼找呢?身為醫事人員,隨著年歲的增長,這些年來,我也累積了不少作為病人的體驗。這次的邀稿,正好讓我有機會回顧這些經歷,以下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其一,我相信在醫療資源相對普及的地方,包括台灣,醫師的學歷、經歷,都有一定的水準,資料也相當透明。生病時,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問題有專長的醫師,而不是要上山下海,「拼命」去找「最高明」或最有名氣的人。一旦有了合適的醫師,就要對他充分信任,切忌三心兩意、道聽塗說,幻想另外找到「身懷絕技」的高人。其二,相對於學識技術,更重要的是我的醫師需要能讓我感覺可以充分溝通、互相瞭解與尊重。隨著現代醫學的日新月異、突飛猛進,醫師太容易只看到病,忽略了面前活生生的人。一旦出現了鴻溝,我不知道我的醫師為什麼做這樣那樣的決定,醫師也不見得知道我真正最擔心的是什麼,我對疾病的進程、治療的效果與副作用又有怎樣的瞭解與誤解。這些說起來都像常識,但是在複雜繁忙的醫療環境裡,卻正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面向。其三,我希望我的醫師不要過分努力,不一定為了急於去除所有的症狀,而嚐試種種不見得需要、甚或有其危險性的治療方式,有時危害病人更甚於疾病本身。同樣的道理,有時醫師太執著於追根究底,甚或為了圖名圖利,而做一些也許無益、無必要的診斷方法,例如全身斷層掃描及穿刺活檢等,不但浪費醫療資源,更有可能導致意外、徒增風險。其四,好醫師不應是「全知全能」的醫師。古人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一方面要對自己的專長、能力有充足的信心,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的的局限在那裡,需要轉診時就盡快轉診。好醫師也需要體認醫療的不確定性及醫學並非萬能的事實,需要時坦然與患者共同面對限制與無奈。即使一時「藥石罔效」,醫師的身影與關懷永遠是患者與家屬的定心丸。在這種不免失望的時候,知道你所信任的醫者還是持續地關心你,瞭解你的困難,幫你適應症狀與功能的缺損,會是患者繼續前行的重要動力。其五,我希望我的醫師一方面固然要與時俱進,熟知現行的診斷標準及臨床指南,同時也要時時切記「人心(身)不同,各如其面。」現代醫學百多年來之所以能如此地突飛猛進,一大部分原因是現代醫學為權宜計,把人當成機器來探究、瞭解。但是人終究不是機器。同樣的症狀,不等同於於同樣的病因;同樣的藥物,有時是仙丹,有時是毒物。醫師需要的是活用拜百年來的發展所賜的學識與技術,而不被它們限制、誤導。最後,我更希望我的醫師一方面固然要全心投入,與芸芸眾生共同想方設法,濟難解圍,同時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把自己拖垮。良醫難求,我希望我的醫師是一位有品味、有樂趣、充滿好奇、能動能靜,在生活與事業兩方面都能找到平衡點的人。這樣的話,我也就不必常常為尋找新醫師而煩惱。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