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養生.保健食品瘋
即便知道毫無益處仍會吃 知名醫師揭自身服用營養補充劑原因
▌維生素多多益善?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說法,這筆錢最好花在維生素的真實來源上,如水果、蔬菜、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和乳製品等。2013年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鑑》發表了一篇社論,標題為〈適可而止:別再浪費錢購買維生素和礦物質補給品〉,文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回顧了三項特定研究的驚人數據。首先,研究人員針對一項涉及四十五萬人的研究進行分析,發現綜合維生素無助於降低罹患癌症或心臟病的風險。另一項研究追蹤了五千九百四十七名男性,在十二年間使用綜合維生素的情況及其心智功能,結果發現綜合維生素並未減低思考緩慢或記憶力衰退等心智衰弱的風險。第三項研究主要針對一千七百零八名心臟病發的倖存者,他們被隨機分為兩組,長達五年期間,一組服用高劑量的綜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病人、負責照護的醫師及研究人員,皆不曉得服用安慰劑或綜合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病人是哪些人。)後來發現,兩組人在心臟病發、心臟手術和死亡的發生率結果類似。此外,另有兩項1995年完成的著名研究,橫跨十多年追蹤了數十萬人,結果顯示:補充β- 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對人體尤其有害,會大幅提高罹癌風險。其中的研究引發了後來深具里程碑意義的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該研究原先以為補充β-胡蘿蔔素有助於防癌,後來研究人員發現:服用過多的β-胡蘿蔔素,與癌症相關的死亡人數大幅增加有關,因而必須提早結束。上述所有研究在媒體報導上時有所聞,但似乎並未改變大眾服用營養補品的習慣,甚至連我都動搖不了。我每天服用綜合維生素和維生素C。如果感冒了,還會狂吞兩顆維生素C;心情好時,我還會多補充維生素D和鈣片。我丈夫既是醫師又是研究人員,同樣也會服用營養補給品;還有,我的孩子每天早上都會吃兒童綜合維生素軟糖,直到牙醫懇請我們停止為止。我之所以服用維生素,主要原因在於安慰劑作用。正如第9章〈輔助性另類療法〉中會進一步解釋,若人認為某項事物有所幫助,便確實會產生助益。服用維生素讓我感覺「更健康」;若我的孩子某天吃了口味很重的炸物而沒吃青豆,我感覺他們可能得從維生素補充一些必須的營養。但是,我從不服用任何特大劑量的營養補給品(雙倍劑量、三倍劑量、或甚至高達一千毫克的維生素C,統統毫無用處,但若不常服用,就無安全疑慮),而且我從不仰賴維生素補給品來提供真正的營養和健康。加在飲料中的強化維生素粉,其實是浪費時間和金錢,但有危險嗎?或許不會。是否有證據顯示它們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並沒有!我與科學界及醫學界一群受過高等教育、且十分注重健康的護理師和醫師共事,他們定期運動,並經常在鍛煉後,補充高劑量的蛋白質奶昔和富含維生素強化的果汁。這些飲品有助於肌肉增長嗎?不會。這些強化飲料會危害他們的健康嗎?也不會。他們的肌肉之所以壯大,是因為做重訓、游泳或跑步。但是,我又再次吃了這一套。身為一名忙碌不堪的外科醫師,我的當月主打午餐經常就是蛋白棒。我常定期對醫務人員(包括外科醫師、護理師、住院醫師和醫師助理)進行完全未經科學驗證、但是趣味十足的民意測驗,調查大家的維生素攝取情況。我的問題很簡單:「您有在補充維生素嗎?」結果獲得了各異奇趣且截然不同的答案:「我沒有,但應該要。」「沒有,我該這麼做嗎?」「沒有,但我母親是藥師,經常從亞馬遜會員網站訂購鈣片寄給我。」「我吃完了,所以就停止服用綜合維生素了。」「我會經常補充維生素E、C、D、B12、綜合維生素、葡萄糖胺、鈣片和魚油。」「不太會,為什麼問我?好吧,不,我沒有。」「每天都吃。」「沒有,但我的孩子有。」關於維生素和其他營養補給品的使用,爭辯永無休止,通常話題還會延伸至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強化食品和飲品。冰沙加入高劑量維生素C等免疫強化營養品,是否有任何科學根據?上飛機前能否服用什麼補品,以避免在機上髒汙且重複循環的空氣中感冒?鋸棕櫚(saw palmetto)真的有益前列腺健康嗎?回答這些問題時,涉及了服用維生素和營養補給品的心理。本人便是絕佳範例:我知道所有科學研究都說這些營養補給品並無益處,但我依然會服用。原因為何?為什麼比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的藥物,一般人更信賴維生素公司呢?無論是傳統維生素、還是順勢療法的草本補給品,關於營養含量的規定極少,因此難以確定內容物的實際含量。2012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建議食品藥物管理局新增更多關於營養補給品含量的規定。儘管如此,食品藥物管理局依舊未做控管。2015年一項針對連鎖藥局沃爾格林(Walgreens)和塔吉特(Target)等幾家大型零售商店的調查發現,銀杏和鋸棕櫚等草本補給品的內容物根本不含這些成分。大約同一期間,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Labs.com)網路公司分析了數種主要維生素的實際維生素含量,發現每種維生素的實際含量與標示所聲稱相比,差距甚遠。因此,我們除了煩惱是否該補充維生素、礦物質或順勢療法草本補品外,還必須質疑吃下肚的營養補給品是否真如所想的那般營養?※ 本文摘自《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作者:妮娜‧夏皮羅 , 克莉絲汀‧羅伯格 譯者:張嘉倫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