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飲食西化也愛生吃蔬菜,現在流行輕食,市面上還出現各式各樣蔬果混合的「沙拉罐」,不過,營養師認為,常見的蔬菜包括胡蘿蔔、紅番茄和洋蔥經過加油烹煮,其中營養成分更能被帶出,營養加倍。
衛福部署立彰化醫院營養師施璐筠說,胡蘿蔔廣泛運用在飲食料理中,但不少人認為生吃可攝取更完整的營養成分,但胡蘿蔔當中的β-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維他命,須藉由油脂和加溫當媒介,才能增加人體吸收β-胡蘿蔔素的量,建議胡蘿蔔烹煮後再吃。
紅番茄營養價值高,常被當成水果一樣生吃,紅番茄中有維生素C、茄紅素和β-胡蘿蔔素,三種物質性質不同,施璐筠表示,茄紅素和β-胡蘿蔔素用油烹調後更易吸收,但當中維生素C「怕熱」,煮過後的番茄維生素降低,民眾可以有時生吃涼拌有時烹煮,吸收所有營養成分。
蘆筍煮過後的的抗氧化多酚增加,是很不錯的抗氧化食材,而洋蔥有抗氧化物類黃酮,經烹飪可以使類黃酮總量增加,但煮太久維生素B、C也容易流失,建議小火烹煮或用少量油煎縮短烹飪時間。至於菠菜就不建議生吃,因當中大量草酸阻礙身體裡鐵和鈣吸收,經烹煮可降低草酸量,對人體較好。
施璐筠說,雖說脂溶性維他命需經烹調帶出營養成分,但應避免蔬菜太過高溫烹煮或悶煮太久,以免營養素不斷受熱流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