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置換人工水晶體 眼睛防曬不可少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專題報導】 「天然ㄟ尚好!」國內每年有9萬人因白內障等疾病接受人工水晶體手術,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與研究團隊針對人工水晶體材質進行分析,發現其抗紫外線功能不如人體水晶體。也就是說,白內障患者開完刀後,雖然恢復視力,但若眼睛沒有做好防曬功課,讓紫外線長驅直入抵達眼底,這些患者術後平均5到10年可能發生黃斑部病變,嚴重者有失明之虞。該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外期刊「LifeScience」。洪啟庭指出,市面上人工水晶體的功能與種類繁多,他與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教授黃宣瑜、成功大學光電所教授李佳榮合作研究,兩年來在光學實驗室進行實驗,發現國內各類型人工水晶體都具有一定的阻隔藍光功效,卻無法百分百阻擋容易傷及視網膜的紫外線。硬式PMMA 傳統手術傷口大以軟式人工水晶體為例,矽膠(silicon)材質抗紫外線功能平均僅30%,壓克力(acrylate)材質更僅有20%。至於傳統的PMMA(聚酸甲酯)的硬式人工水晶體,雖可接近百分百阻擋紫外線,但因植入時須有較大切口,傷口須比使用軟式人工水晶體多縫合1至5針,目前已較少醫師使用。洪啟庭說,有70%的白內障案例,都是長期暴露在紫外線,造成水晶體老化混濁,但不少患者開完刀後「以為換了一顆新眼球」,還是不防曬;他曾碰過71歲的男性患者,在東港捕魚為生,接受白內障手術後恢復視力,但他照常在烈日下打漁,3年後左眼視力又模糊,眼底出現黃斑部病變,治療後視力僅剩0.2。洪啟庭表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曾進行6千人的大規模研究,發現白內障術後5到10年,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趨勢增加;也有其他實驗證實,白內障手術後10年,發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機會較一般人高出四倍;甚至有報告指出,術後半年至一年內,就有三成患者出現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開過白內障 太陽眼鏡必備洪啟庭推測,人工水晶體抵擋紫外線功能有限,紫外線直接射入眼底,會導致視網膜感光細胞病變,他呼籲開完刀的白內障患者術後出門,一定得將太陽眼鏡列為標準配備,才能阻擋紫外線,延長白內障手術帶來的清楚視力。高雄市上明眼科院長潘志勤則表示,人工水晶體自1949年問世,70年代經美國FDA認可,有數十年發展歷史,可說是相當成熟的產品。對於有醫師研究發現人工水晶體抗紫外線功效不夠,他表示,可能是測量方法不同,還要進一步了解研究內容。不過潘志勤強調,白內障患者置換人工水晶體,只是更新眼球一小部分器官,視網膜卻是受損了也無法替換,不管人工水晶體能不能抗紫外線,都得配戴墨鏡防曬,「防護工作一點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