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台北訊】
單純的白內障可以藉由植入一般人工水晶體矯正,術後即可恢復正常視力,但是對於合併有散光度數者,以往得在術後配戴散光鏡片矯正或角膜切削。最新技術是植入具有矯正散光度數的人工水晶體,對於需要矯正散光度數者,提供一項解決方案。
新泰醫院眼科主任余正虹醫師表示,以往對於這類患者,多半是術後戴上散光鏡片改善散光,達到矯正散光度數的目的。
最新研發矯正散光的黃色人工水晶體,例如Toric,就是藉由將散光鏡片整合在人工水晶體內,再植入眼睛,用來取代原本的水晶體,透過「精準定位」設計,將人工水晶體精準固定於眼內,達到矯正散光的效果,讓患者術後影像更集中,減少對散光眼鏡的依賴,術後可以同時解決散光與白內障問題,讓患者擁有更好的視力與生活品質。
余正虹強調,如果散光度數在100度以上,建議植入這種散光片,但若是度數太高,可以再輔以角膜切削,達到更佳的術後視力要求。
由於並非有散光的患者都可以植入這類人工水晶體,余正虹建議術前與眼科醫師充分溝通,視自身視力需求做最佳的矯正治療。
他表示,這款AcrySof Toric與其黃鑽家族系列人工水晶體均符合國際選用標準,包括採用厭水性壓克力軟式材質,以及一體成型的單片型設計,發揮置中不偏斜的效果,提供民眾視力矯正的選擇。
(王慰祖)
【2010-07-14/經濟日報/A22版/醫藥保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