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專題報導】
醫師指出,人類的角膜與水晶體可阻擋、吸收紫外線達99%,但隨著年齡增長和紫外線累積傷害,水晶體逐漸混濁,眼部病變無法避免,尤其視網膜一旦損壞,無法回復。呼籲民眾外出配戴太陽眼鏡防曬,使用資訊產品則配戴抗藍光眼鏡,才是延長眼睛壽命的王道。
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指出,人類水晶體隨老化混濁,七成以上是紫外線引起,罹患白內障只是時間早晚。根據澳洲學者的統計,年齡大於55歲者,35%有輕至中度的白內障。
洪啟庭表示,眼睛對於紫外線的威脅有許多防護機制,加上角膜和水晶體吸收波長290nm以下的強光會皺眉、瞇眼、眨眼,虹膜遇光也會收縮,接受到紫外線及370nm以下時,能到達視網膜的紫外線只剩2%,只是經年累月暴露在陽光下,仍會造成視網膜感光細胞損傷。
白內障初期視力模糊或雙重影像,或覺得有層毛玻璃擋在眼前。有人在光線照射時,覺得刺眼或畏光,尤其日正當中或晚上開車時,也有對比敏感度降低、眩光、所見物體顏色失真等現象。洪啟庭警告,年輕人長時間沉溺於3C產品,罹患白內障比率增加,值得注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