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王慰祖╱撰稿】
由於超過50%的白內障患者,手術前的「散光」度數就有100度,如果只是單純換上一般人工水晶體,到了夜晚,視力就會較不精準。反之,這類患者若植入同時矯正白內障與散光的「非球面散光矯正黃色人工水晶體」,就能將術後的散光度數控制在50度以內,裸視的視力可以達到1.0左右,兩者真的「差很大」。
瑞光眼科院長黃維仁醫師指出,以往常有病人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仍出現視力模糊不清的情形,嚴重者甚至有視力反而感覺更差的抱怨,很多是因為散光問題所導致。他表示,同樣是100度的散光度數,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散光是不一樣的,因為年輕人的散光軸度是近乎0度,老年人的散光軸度則是接近垂直90度,100度的散光對於老年人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是老年性散光在100度以上,若沒有植入散光型人工水晶體,術後的裸視只有0.6至0.7之間。但是如果植入散光型人工水晶體,術後的裸視就好非常多。
黃維仁說,其實很多人在罹患白內障之前就有散光,只是自己不知道,患者在夜間活動,對於看遠距離物體的判別以及解析度影響很大。根據資料顯示,50%的白內障患者術前散光度數就有100度以上,20%患者術前散光度數在150度以上,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老年性散光度數與白內障均會提高。黃維仁強調,如果術前存在的散光度數愈高,植入散光型人工水晶體對患者術後視力幫助愈高,平均來說,30至40%白內障患者適合植入這種散光型人工水晶體,而且能夠一併解決白內障,以及術前的散光度數,又能矯正球面像差。他指出,自從去年一種經過FDA及衛生署核准的「全效散光矯正非球面黃色人工水晶體」引進國內後,提供白內障患者同時矯正散光的解決方案。
這種新型的人工水晶體加入模擬年輕人天然水晶體的「非球面設計」,術後讓患者在光線較暗的環境,視力品質提升很多,特別是開車族,非球面的設計可以提高看遠的視力品質。此外,這種新型「全效散光矯正非球面黃色人工水晶體」同時具有一體成型設計,以及生物相容等特性,加上黃片的設計,可以阻絕有害光線的傷害,是患者解決白內障與散光度數的選擇之一。
【2012-04-21/經濟日報/A12版/醫療專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