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運動天地
輕裝登郊山 該如何減少登山傷害?
【元氣周報/記者黃文彥/報導】案例故事:從小油坑通往七星山的途中,穿過一片箭竹林,隱約在山嵐中,可見到苔痕斑斑的人造巨石,據說這是凱達格蘭文明的遺跡。七星山,一直深受登山者喜愛,除了傳說中的遠古遺跡外,它的高度與坡度,相較其他峻嶺,顯得平易近人;但,別被它的平易近人迷惑。陳小姐過年前登七星山,享受山頭的快哉此風,竟讓她付出慘痛代價。肌力不足 跌出一片瘀青陳小姐與朋友臨時起意,只穿著簡單運動上衣、牛仔褲,以及一雙休閒鞋,憑著20多歲的年輕力壯,向這座高1,120公尺的山頭下挑戰書。或許是陽明山對台北人實在太過親切,讓人幾乎忘記它的主峰,其實有兩座台北101這麼高。陳小姐沒有看到傳說中的凱達格蘭遺跡,早在攻克山頭前,就已被七星山征服─—右腳第五蹠骨骨折,她敗興而歸。「回家脫了鞋後,我看到右腳掌一片瘀青。」陳小姐當晚馬上到中醫診所求援,醫師開給她幾帖舒筋活血藥方,再搭配消炎貼布,要她好好靜養。陳小姐說,右膝本來就曾受傷,加上久沒運動肌力不足,才會在爬山過程中,「腳一軟,跌坐在登山步道。」腳掌骨裂 石膏得打六周登山步道平均坡度11度,全長約6公里,走完全程至少約需3小時。陳小姐表示,還好坡度不陡,只傷到右腳,但已經無法走路,是在朋友協助下,自己一跛一跛下山。三天後,陳小姐右腳腫痛仍未消失,她轉而向西醫尋求協助,醫師替她右腳包覆上一層厚厚石膏,並留下一句話:「六星期以後才可以拆。」陳小姐萬萬沒想到只是去一趟陽明山,代價卻是石膏與拐杖陪伴六星期。她表示,所幸只有腳掌骨頭裂開,不需手術,但醫師評估至少要半年才會完全康復。舒適美觀 改用足踝支架 由於石膏將右腳固定在一定姿勢,這段期間陳小姐走路極為不便,長期固定雖有助傷口癒合,但代價是不舒服與彆扭。在她的要求下,醫師後來以足踝支架取代石膏。這是一雙類似半筒靴的支架,除了固定傷口外,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穿脫。另外,與臃腫的白色石膏相較,陳小姐表示,支架看起來像雪靴,也方便穿搭。經過六周靜養,陳小姐現在已揮別鐵拐與支架,她的右腳重新接觸熟悉的土地,接下來是長達五周的足部復健課程。平時就熱愛運動的她,這次爬山雖然傷了筋骨,但她說絕無損她熱愛運動與自然的初衷。▇ 醫師怎麼說…輕裝登郊山 最怕大意失荊州登山,多數人聯想的是標高3,000公尺以上的台灣百岳。陽明山最高峰七星主峰僅1,120公尺,甚至還有大眾運輸協助登山,讓人誤以為登山鞋、登山衣褲都不需準備,就直接朝山頭跑。包覆好鞋 減少登山傷害事實上,登山所需要利用的能量與肌群,與在平地運動不相上下。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爬山是一種肌肉向心收縮運動,下山則是一種肌肉離心運動,登山一趟不僅訓練心肺功能,連下肢肌肉都能一併訓練。既然登山是運動,暖身、裝備自然缺一不可。就像慢跑需要跑鞋,登山也不是穿休閒鞋就能保護雙腳,更遑論穿著牛仔褲爬山,只會妨礙腿部肌肉伸展。山區道路多半是泥路與石路,簡文仁表示,平底鞋避震效果差,穿錯鞋登山,只會提高受傷風險。他說,登山應注意選擇包覆性佳、避震效果好、穩定性高的運動鞋或登山鞋。登山扭傷 首要固定傷處 如果登山不幸扭傷,應以固定傷處為優先考量。像陳小姐傷到的第五蹠骨位於腳外側,雖然骨折位移可能性低,但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江鴻生表示,骨折樣態很多種,理論上骨頭位移低,不代表就是輕傷,況且骨頭本來就比較難癒合。處理骨折,骨科醫師最常以石膏來固定患處,通常固定四到六周是必經過程。江鴻生表示,如果傷處不嚴重,確實可以足踝支架(foot and ankle braces)來取代石膏,讓患者比較舒服。簡文仁表示,支架具有護具與輔具的雙重效果,也較美觀。簡文仁表示,打上石膏或穿上支架後,雙腳可能長時間無法接觸地面,因此後續必須投入不少時間復健與恢復肌力。但他也表示,雖然傷處固定,不代表不能自我復健,「石膏裡的腳趾頭動一動,也是一種自我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