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莉/生個聰明健康寶寶從孕婦適當運動開始
懷孕是可以運動
答案是可以的,運動對孕期血糖控制有明顯的幫助!運動可以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15-20分鐘的運動可以幫忙降20~40mg/dl的血糖,還能控制體重、維持或提高體能、紓壓助眠、減少背痛、便秘和腹脹;研究發現孕動還能提升胎兒的血管彈性,降低心血管風險唷。
不過就算是運動員或有長期持續運動習慣的孕媽咪,只要屬於運動禁忌的族群就不宜運動哦;此外倘若在運動前就出現呼吸急促,或運動時出現警視症狀(圖),也必須停止當下的運動,盡快聯繫您的醫療專業人員,根據專業建議處理。
運動需循序漸進
如果沒在懷孕前就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也沒關係,只要不是醫師叮囑的孕動禁忌群,都可以在懷孕三個月後胎兒較穩定之後,開始漸進式運動。
從每天5-10分鐘,每周逐步增加5-10分鐘,由第一周的5~10分鐘,第二周增加為10~20分鐘,每天原則上不超過60分鐘,每周達到150分鐘,做到可以說話無法唱歌之中等強度運動量。
散步、快走、水中運動、游泳、健身腳踏車、飛輪、團體有氧課程、孕婦瑜珈、皮拉提斯等在專業教練指導的健身運動,都是適合懷孕期間的運動。
運動前注意事項
開始運動前,首先要監測血糖,確認有無血糖異常狀況(血糖<60或>200mg/dl)要先處理;也要穿著合適的衣著,尤其能提供支撐給日漸增長的乳房與腹部,增加保護以減輕不適為佳。此外,準備足夠的水分,在運動前中後期間隨時補充,避免脫水。
「喔,原來是這樣,那我原本懷孕前每天都有散步30分鐘,每週都會去一次的瑜珈課,可以放心的再去上課了。聽說運動血液循環變好,寶寶會更聰明,生產更順利!」這是很正確的觀念,運動對媽媽跟寶寶都有相當的好處。不過,如果孕婦已經有好幾個月沒運動了,假使運動時出現不適症狀,需先確認不是其他問題引起的,記得遵循每天5-10分鐘、每週增加5-10分鐘之規則,重新養成運動習慣,別操之過及!
備註:2015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妊娠性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空腹≦95mg/dl、飯後一小時≦140mg/dl、飯後兩小時≦120mg/dl
(糖老師小叮嚀)
•醫師囑咐孕動禁忌群:子癇前症或妊娠高血壓、多胞胎妊娠併有早產風險、前置胎盤(懷孕26週以上)、子宮頸閉鎖不全或子宮頸環紮術、早產或早期破水、子宮內生長遲滯、持續出血(懷孕12週以上)。
•孕婦要盡量避免從事高風險的運動項目:像是需要快速移動或可能衝擊腹部的運動,例如:拳擊、球類競技,還有高壓或過熱的運動環境,像是水肺潛水、熱瑜珈、熱皮拉提斯。

林靜莉
振興醫院門診糖尿病衛教師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專長為糖尿病衛教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我急救的手,正製造一個活死人?那年聖誕節…我也曾心碎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