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潮宗/身體的累、心理的累都是「過勞」 6生活習慣助改善
據最新2018年公布去年全球工時排名,我國總工時為2035小時,不但未減少,還較前年多1小時,和全球近40個主要國家相較高居第4。在浪漫的法國其工時規定每天為七小時「每週工時35小時」制度,相較之下台灣的「每週40工時」其勞工福利仍有一段差距。
俗稱「過勞」(burn-out)我稱之為「燒肝」,在醫學上稱之為「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指的是某工作型態,部分勞工有長時間勞動並在高工作壓力之下,以致遭遇健康異常事件;短期工作負荷過重及長期工作負荷過重,而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其成因相當複雜,多數的研究認為過勞是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的結果。過勞可同時出現多樣化症狀,若自覺常感到疲倦健忘、肩頸部僵直、失眠、易煩躁生氣易發生不和、頭痛胸悶、有三高病史、心電圖不正常、體重變化大、運動也不流汗等均是過勞徵兆。
而當長期處於高度、超負荷的心理壓力之下的身心耗弱狀態,則使得血壓、心跳、腎上腺素升高,讓心臟、血管加速運轉,在長期的累積性傷害,再加上沒有及時的恢復和補充足夠的營養,進而導致細胞快速老化,當這種老化超過一定限度也會爆發造成過勞而死;我認識一位打牌成癮喜歡恣意玩樂放縱熬夜的醫師朋友,就是兩天兩夜不下牌桌結果累死在牌桌上,當時還上過電視成社會新聞,這也是過勞的一種型態。
《證治要訣》:「五勞者,五臟之勞也。」過勞而臟腑功能失調,自然損及精氣則足以致病;《黃帝內經》:「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指出長時間讓形體及神志過度勞倦而產生各身體部位的傷害。從中醫觀點,起因於長時間焦慮勞神、耗傷精氣,因此當「精氣奪則虛」整個人體表現為非常虛弱或有諸多不適感,其實過度虛耗精氣後本應充分休息,但現代人多喝咖啡等提神飲料,來獲取精神百倍的假象,其實是一再預支能量,身體長久處於激躁狀態,使得細胞的免疫功能紊亂,易發生自體免疫疾病,提高罹癌風險,有的更嚴重則工作中時發生猝死。其實,並不是只有長時間工作才會導致過勞死,若通宵達旦的打牌、打電動等玩樂在長時間累積疲勞下,一樣會導致過勞死。
針對過勞,有以下幾個改善建議:
1、晚間十一點到凌晨三點務必上床睡覺,養成良好的睡眠品質,因此時辰氣血循環行走在肝膽經,若持續熬夜工作或通宵達旦作樂,將造成肝臟代謝的嚴重負荷。
2、從奶蛋魚肉、水果、蔬菜及穀類中均衡攝取營養,多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以促進腸胃健康。從食物中適時的補充維他命 C 及綜合維他命 B,以減輕疲勞、促進機體恢復及幫助代謝等功能,有助於緩解處於壓力情境中。
3、限制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 (如可樂、茶、咖啡等)。
4、限制菸、酒,因會增加失眠及壓力的產生。
5、避免加工醃製品、碳水化合物食物(如餅乾、蛋糕、甜點、巧克力等),雖然這些食物能夠快速補充能量,但也會使自己處於敏感易怒、情緒不穩及壓力增加的狀態。
6、平時若要得到真正的休息,需養成遠離3C產品的習慣。
緩解疲勞的穴位
1.百會
穴位:位於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功效:提神醒腦、升提陽氣。
2.風池
穴位:位於後頸部的後頭骨下,兩條大筋的外緣陷凹處
功效:減輕壓力帶來的頭、頸痠痛,舒緩眼睛疲勞。
3.內關
穴位:腕關節下方約2吋處的兩條筋中間
功效:改善胸悶、腹脹與疲勞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在穴位上施加壓力,按壓時最好能感受到酸脹感。每次壓20秒,停下來休息5秒,再繼續施壓,這樣重複幾次即可,按摩時並配合深呼吸讓緊張焦慮的神經及肌肉暫時得以鬆緩。

陳潮宗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中原大學副教授
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專長中醫藥、針灸、減重、轉骨、中醫美容等,著有《一整年都有用跟著24節氣吃不生病》、《轉大人》等20餘本書。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潮宗/三伏貼初伏7月12日 裡應外合效果最佳
陳潮宗/春眠睡不著?7招讓你春天好眠
陳潮宗/熱的都不能喝了嗎?中醫教你這樣預防食道癌
陳潮宗/帕金森氏症不是阿茲海默症 3穴6法減緩病情惡化
陳潮宗/心血管猝死防不勝防?中醫教你六招日常保養
陳潮宗/漏尿好困擾 中醫教8招3穴改善
陳潮宗/症狀多樣 更年期婦從心臟科、胃腸科看到精神科無解
陳潮宗/泡完後別馬上開車…冬天泡湯遵循七原則
陳潮宗/等到腰背痛,骨鬆已嚴重!維持骨骼健康這樣做
陳潮宗/「皮蛇」神經痛到輾轉難眠? 試試針灸止痛
陳潮宗/沒膽還會有結石?問題出在…
陳潮宗/碎碎念、忘東忘西…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陳潮宗/柯建銘的眼睛青了 眼針針灸紅了
陳潮宗/手術易復發! 過敏性鼻炎6大保健法
陳潮宗/內外找病因 6招對付「冬季癢」
陳潮宗/保護攝護腺 做這5件事
陳潮宗/忘東忘西失智了? 中醫教你這樣改善!
陳潮宗/中丹毒!黃連解毒茶讓你傷口更快好
陳潮宗/慢性疲勞無解藥 你的人生過勞了!
陳潮宗/中醫說,失眠問題在於「心」
陳潮宗/保養膝關節 你有做到這些嗎…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會得癌?醫揭健康靜默殺手:喝越多越早死
飯店最髒的地方在哪裡?研究揭曉:你一定會碰到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被丈夫死前呼吸嚇出病來 你想像的死亡場景和現實差很大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蔬菜水果吃多不一定更好 研究曝長壽飲食最佳份量
男女誰的錢包較髒?研究揭易滋生細菌的錢包材質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癌友別輕忽!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困擾的癌因性疲憊
睡眠時間多久才足夠?張金堅教你怎麼睡出健康
楊定一/簡化人生 單純活在瞬間
王正旭/健保部分負擔調整 應前瞻改革
許金川/人工做腹超 醫師判讀很重要
林思偕/探病
許金川/胃口缺缺人消瘦 輕忽出大事
即便有洗手!你的手機仍可能被前面人的糞便污染
許金川/胃痛未必是胃痛 小心是肝癌
不只運動員會斷腳筋!醫:尤其運動時易抽筋的人
何之行/死者健保資料再利用 釐清個資疑慮
潘懷宗/百花齊放花粉熱 2因素加劇爆發
許金川/B肝患者定期追蹤 預防癌變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傅志遠/急診不治「心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