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恭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陳亮恭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議論許久的長照2.0終於上路,然而許多服務與問題並沒有一覺睡醒而改變。長照2.0的政策中帶有許多的創新規畫與政策目標,自然也非一蹴可幾,然而政府確實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希望能穩健的邁向正確的方向。
許多人在長照2.0規畫過程中論述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角色,也談及民間產業的發展,以目前的規畫來看,很清楚的架構是:中央籌措預算與規畫制度、地方規畫服務與整合平台,民間是實體服務執行。長照的本質是社區在地化服務,中央政府僅需提供穩定財源與整體規畫,對於服務的輸送著實無須過度著墨,畢竟各個社區之間均具有差異。
比較關鍵的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必須要建立醫療與照顧整合的服務平台,創造一個以民眾為中心的服務體系,讓社區中各類型的長照服務提供者能充分合作;而民間團體在穩定的經費與政策架構下,全心針對社區中每個失能個案提供優質服務。
長照2.0創造了些新名詞,ABC是大家琅琅上口卻一直搞不太清楚的。我個人認為不必過度執著於ABC,而是回頭檢視長照服務法當中的規範,將長照服務單位依照服務內容分類即可。長照2.0一共要推動17項服務,坦白說,民眾期待的應該是社區當中可以完整取得這些服務,對於服務由ABC哪一層取得應該不太關心。
可以預期社區中的長照服務提供單位將依照他們的發展量能擴充,最理想的狀況是社區中完整具備各項服務,民眾可以很方便的取得所需的服務,在這個狀況之下,ABC單位之間的界線勢必模糊化,但這才是民眾之福。
政府冒著爭議,辛苦籌措了300億元投入這個不准失敗的政策,除了建立成社會安全體系,民間也期待長照產業發展的可能性。但坦白說,這種支付條件與經營成本透明的服務體系,以及具有高度公共化的政策架構,不易形成產業規模。
民間業者應換個角度詮釋這個現象,長照2.0的17項服務是政府承諾民眾的基本生活安全保障,但在這17項之外仍有許多服務能提升民眾生活品質,而這便是壽險公司推動商業長照險與民眾自費的可能市場,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應在這部分,而非政府支付的17項服務。
長照2.0終於跨出第一步,這一步跨出前雖然紛紛擾擾,卻是現況下可以端出的最好菜色。政府作為一個好廚師,可不能只靠這一道菜,後續的挑戰才是關鍵。
國外經驗指出,穩定的財源才能有效帶動業者投入,而支付條件設計更攸關成敗。政府與民間若能以產業思維來思考長照服務,提供從業人員具有職涯未來的工作環境,不是單純的保障薪資至某個水準,明確以職涯未來作為吸引人才誘因,讓更多的優秀人才持續,才是全民之福。另外,長照2.0的創新服務仍有部分欠缺操作方式,也與既有政府服務重疊,後續整合也是重要工程。
(本文作者陳亮恭為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健康名人堂邀請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