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在「減重」已蔚為全民運動的風潮下,許多連喝水都會發胖的人,總是對那些怎麼吃都不會胖的人羨慕不已。然而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著這樣的差異,並非「胖子」懶惰、愛吃又缺乏意志力,或是瘦的人特別自律,根本原因其實是因為某些人的基因具有先天優勢,幫助他們無論怎麼吃,還是一樣的苗條。
2019年1月24日由英國劍橋大學代謝與生化研究中心的法魯奇(Sadaf Farooqi)教授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期刊上的研究報告就指出,早期的科學研究大多集中在人類是否帶有肥胖基因,而這篇研究則是期望找出某些人是否帶有身材苗條的基因。
法魯奇教授採集受試者的唾液樣本,進行基因定序分析,共有1,471名瘦且健康者被納入,這些參與者年齡多為40歲左右,且必須一輩子都保持在瘦子的狀態,不是只有現在瘦而已,這種人才叫做有基因優勢。另外也包含1,456名從兒童時期即嚴重肥胖者(BMI>40)與6,460名體重範圍正常者(BMI介於19~30之間)作為對照組。
在去除掉生活方式的影響因素(那些一星期非常努力運動達3次以上者會被排除在外,因為此研究必須是天生就是瘦子)後,法魯奇教授找到了他們在基因方面的幾點特殊性。例如:那些瘦且健康受試者中,有2/3的人,承認對食物具有抵抗力,縱使美食當前也無法誘惑他;另外也有40%的人表示他們也很愛吃,但無論怎麼吃也不會發胖。最後,在這些瘦子家族中的人,約74%也都不胖。這次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4個與身材苗條有關的新基因,之前在亞洲人身上已經發現其它2個苗條基因,之後在歐洲人身上也同時被發現,沒有人種差異。
英國超過6成的人口有肥胖問題,有鑑於肥胖對國民造成健康的嚴重威脅,英國政府於2018年4月6日起針對含糖飲料開徵「糖稅」,希望藉此打擊肥胖問題。除了課徵糖稅外,英國也計劃在2020年之前,針對九大類受孩童歡迎的甜食進行「減糖20%」的計畫,包括早餐穀物、優格、餅乾、蛋糕、糖果、布丁、冰淇淋、巧克力以及各式抹醬。
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London)於2019年1月特別提出呼籲,要求政府將肥胖定為慢性疾病,同時不該對肥胖者貼標籤,定為疾病後,有利於醫界動用資源治療肥胖病患,而肥胖的人也才可以得到專業醫療照護及健保給付,這樣不但能協助擬定健保政策,增進照護和同理心,更能進而推展預防肥胖的措施。
這些苗條基因被發現後,科學家會進一步做更多的動物及人體試驗,來瞭解這些基因在體內的作用,日後也可以用來幫助減重。
在肥胖基因方面,科學家發現擁有MC4R基因變異者,會比其他人更偏愛吃高脂肪食物,也就是說,人們對於飲食的偏好,可能有部分是天生基因已注定。法魯奇教授於2016年10月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報告,研究團隊共調查分析54位受測者,包含14名帶有罕見MC4R基因變異者(平均BMI=38.8)的食物偏好,並與其他沒有這種基因變異的20位瘦子(平均BMI=23.1)及20位胖子(平均BMI=34.1)來做比較。
參與者可享用吃到飽的咖哩雞肉,咖哩雞肉分為3道,差別只在脂肪比例,受測者只能在20%脂肪、40%脂肪、60%脂肪3種中選1種,3道料理都做成外觀一模一樣,受測者完全不知道3道菜有何不同。結果發現,有MC4R基因變異者吃進高脂肪料理的比例,較瘦子高了95%,也比沒有MC4R基因變異的胖子高了65%。所以有MC4R基因缺陷者,可能因此偏好高脂肪食物而不自知,以至於容易攝入過多熱量造成肥胖。
2019年2月7日英國劍橋大學Agatha A. van der Klaauw博士等人,發表在知名科學期刊《細胞》(Cell)的研究報告,收集573名還不到10歲就嚴重肥胖的兒童,與4,449名健康對照組進行基因分析比對,結果發現Semaphorin 3(Sema 3)基因產生變異後,這個信號蛋白的訊號就會傳不出去,結果,人就會變胖。科學家還利用斑馬魚來驗證Sema3信號蛋白基因對體重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當Sema3的基因被剔除後,斑馬魚就會變胖。研究中也瞭解到Sema 3和身體耗氧量、活動力及能量消耗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此外,1997年時,巴基斯坦有一對嚴重肥胖的表兄妹--8歲的女孩體重86公斤,另外一位10歲的男孩體重為115公斤,他們無論怎麼吃,都覺得吃不飽。於是由劍橋大學歐拉希里(Stephen O'Rahilly)教授及法魯奇教授給他們做了臨床血液分析,結果發現這兩個孩子都缺乏瘦素(leptin),瘦素是由脂肪細胞所分泌,是一種由肥胖基因(ob gene)編碼的蛋白質,也是人體第一種被發現的脂肪細胞因子。瘦素會與下丘腦區溝通,被認為是一種飽食信號,它可以透過刺激飽食中樞讓人覺得吃飽了,進而調節攝食量。這對表兄妹因為基因變異,造成永遠吃不飽,當然導致肥胖。
醫學界目前已經知道人類的胖或瘦至少和三種因素有關,第一就是今天這篇文章所說-基因,而基因又分為肥胖基因和苗條基因兩種,如果只有肥胖基因而沒有苗條基因,那這個人就會胖,也就是說,胖是這個人的基因遺傳特徵。第二個因素,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和腸道菌有關,曾有一位極度肥胖者,由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系趙立平教授所發現,當時這位患者BMI為58.8,經腸道菌種分析,陰溝腸桿菌佔據患者35%的腸道。經過6個月飲食控制與復健,體重下降50多公斤,再測腸道菌時,陰溝腸桿菌已經找不到了。所以,有良好腸道菌的人,比較容易瘦。
此外,潘老師之前在東森57健康同學會節目中也曾提及一篇2013年9月發表在《科學》 (Science) 期刊上,證實腸道菌與肥胖相關的文獻報告,此研究是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葛登博士(Jeffrey I. Gordon) 邀集4對雙胞胎參與研究,每對雙胞胎其中一位的BMI都超過30(肥胖),和另一位雙胞胎姐妹的BMI至少相差5.5以上數年,研究人員從她們的糞便中培養各自的腸道菌。接著,將無菌小鼠分成兩組後,將胖雙胞胎及瘦雙胞胎的腸道菌分別植入小鼠體內,結果發現,有胖雙胞胎腸道菌的小鼠變胖了,而有瘦雙胞胎腸道菌的小鼠則是維持標準的體型。
第三個因素則是跟「致胖環境」(obesogenic environment)有關,包括工作型態(久坐不動),以及食物品質惡劣(如含糖量高的食物及精緻食物),因此透過政府法令的規定以及稅制的導引,就可以去除此種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歐洲要定義肥胖為疾病的主要理由,政府才能出手干預。
最後,潘懷宗老師仍然要提醒大家,不論天生基因如何,都應該要均衡飲食,定期運動,戒菸限酒,並有充足睡眠,才是王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