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喉嚨痛該怎麼辦?讓紅綠燈號告訴你
因此,2016年11月23日英國《每日郵報》請到兩位專家--史迪爾曼(Paul Stillman) 一般內科醫師與麥斯(Alasdair Mace)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針對一般民眾如果出現喉嚨痛的情況時,使用類似交通號誌紅綠燈的警示方式,讓大家了解,當出現哪些症狀時是應該立刻去看醫生—綠燈,甚麼時候根本不需要去看醫生—紅燈,潘老師覺得雖然在台灣看病非常方便,並不像英國那樣困難,但因為教導民眾認識喉嚨痛也是健康教育重要的一環,所以特別把它們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造成喉嚨痛的可能原因:
1.扁桃腺發炎:
導致扁桃腺炎的病菌相當多,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少部分是細菌感染,而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是鏈球菌,要注意的是,鏈球菌也可能侵犯身體其他部位,造成嚴重的風濕性心臟病或是腎絲球腎炎,若為細菌感染,必須用抗生素。而冠狀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EB病毒等,則是常見造成扁桃腺炎的病毒,病毒感染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扁桃腺如果化膿,通常還會伴隨發燒、全身倦怠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這是小孩喉嚨痛最常見的原因。2.空氣太乾燥或太髒、抽煙、喝酒、過敏原:
會造成喉嚨痛,但這時不會有其他感冒的症狀,也不會發燒。3.胃食道逆流:
因為喉嚨痛去看診的病人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胃食道逆流所導致的慢性咽喉炎,所以若是慢性喉嚨痛(症狀持續很久,常常清喉嚨,也沒有發燒),加上有異物感或聲音沙啞,最好是進一步到腸胃科檢查,如果確定是胃食道逆流,除了要戒菸、戒酒,少碰油炸食物及甜食外,也要遵從醫囑,正確用藥和改變生活方式。4.喉嚨使用太多或使用不當,造成口腔津液損耗:
會造成喉嚨痛,但如果是感冒的前兆,透過密切觀察幾天,就會真相大白。5.鼻涕倒流:
長期鼻涕倒流會刺激喉嚨造成發炎,也會出現常常清喉嚨的動作,也常會咳嗽,一般來說,咳嗽持續超過七個星期以上的慢性咳嗽,鼻涕倒流是最常見的原因,其次依序是氣喘以及胃食道逆流。6.甲狀腺發炎:
如果喉嚨痛持續多天,但是沒有其他感冒症狀,又同時有發燒、疲倦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心悸、睡不著)時,就要及早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的門診確認,有可能是甲狀腺發炎導致的喉嚨痛。7.腮腺炎:
通常是病毒感染,初期覺得疲倦,食慾不振,接下來是腮腺腫大(俗稱豬頭皮)、發燒、喉嚨痛,麻煩的是20%~30%的男性會造成睪丸炎,通常是單側,若為雙側,則可能不孕,也有可能併發腦炎(雖然機率很低1/6000)。了解可能造成喉嚨痛的原因後,就可以來進一步了解史迪爾曼與麥斯醫師的紅綠燈號的指示:
紅燈,先冷靜下來好好想一下,不需要立即去看醫生:
症狀:覺得喉嚨乾澀、喉嚨痛,但還沒有出現其他感冒症狀(發燒、急性咳嗽、全身酸痛),也沒有吞嚥困難、呼吸困難的情形。
問自己:喉嚨痛是不是因為打鼾、過敏、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或是話講太多、喉嚨使用不當所造成的。
解決之道:史迪爾曼醫師建議小口、小口的喝溫開水,並且確保吃得夠營養,大多不舒服的症狀,幾天後就會消失。麥斯醫師補充表示,可以吸入溫的蒸氣(steam inhalations),如果擔心有病菌感染的情形,就用溫鹽水漱口,作法是將6茶匙(30公克)的鹽加到約500ml的溫水裡,每天用溫鹽水漱口數次,如此可藉由滲透原理,殺滅部分導致喉嚨發炎的細菌,但要注意,不要把它吞下去,因為太鹹。
黃燈,謹慎處理,嚴密觀察,看病情有無加重,若加重,就要去看醫生:
症狀:喉嚨乾、喉嚨刺痛、聲音沙啞,並伴隨感冒或流感的症狀(急性咳嗽、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可能有點輕微發熱及/或吞嚥不舒服等症狀,但沒有呼吸困難,發高燒到39度以上,也沒有臉部腫脹、淋巴腫脹。
問自己:這些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多久了?嚴重程度?如果超過一星期沒有減輕,就要去看醫生。
解決之道:大多數的喉嚨發炎,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所以服用抗生素根本無效,喉嚨裡原本就可能有50種左右不同種類的細菌存在,雖然這些細菌有時可能會在抵抗力差的時候,導致伺機性細菌感染,但是對一般健康的人機率並不大。
此時最重要的仍是保持體內水分充足和舒緩症狀,要儘量小口、小口的喝溫開水,不但可以保持粘膜濕潤、有效對抗病菌和刺激物,還能加速排除體內被免疫系統消滅的病菌及廢物等。
史迪爾曼醫師建議,也可以用含有速效麻醉成分苯佐卡因(benzocaine) 的超氯殺菌咽喉噴霧劑(Ultra Chloraseptic throat spray),讓喉嚨疼痛的情形在數秒內得到緩解,且這種噴霧劑不像布洛芬(ibuprofen),阿司匹林(aspirin)和撲熱息痛(paracetamol)類的止痛劑,會壓制免疫系統,造成感冒比較慢好。
如果你服用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類的第一線止痛劑(兒童只能用此類,不可用其他類止痛劑,除非醫師開立)來治療頭痛、全身酸痛或發燒等感冒症狀時,每次成人劑量不要超過500毫克(兒童劑量請詢問藥師),一天最多可服用四次,但是要注意不要與其他非處方藥(over-the-counter)合併使用,因為很多成藥裡面,可能就已經含有類似的成分,要避免服用過量的危險性,且絕對不能喝酒,連酒精飲料都不行,因為會造成急性肝衰竭而猝死。
此外,麥斯醫師建議,如果你有聲音沙啞的情形,儘量少說話,讓聲帶休息,如果非說話不可,就降低音量、小聲說,因為話越多,聲音沙啞的情形會越嚴重。
綠燈,不要遲疑,儘速至各醫療院所看診:
症狀:喉嚨痛伴隨有高燒、吞嚥或呼吸困難、心悸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問自己:對著鏡子,將嘴張到最大,能看到位於喉嚨深處兩側的扁桃腺體嗎?它們屬於淋巴組織,就位在舌頭的後面,是否有紅腫或白色的膿斑?這些症狀(發高燒、喉嚨痛、心悸、吞嚥或呼吸困難、臉部浮腫),一旦發生,立刻就診。
解決之道:麥斯醫師提醒大家,當出現上述症狀就不要再遲疑,必須立刻就醫。因為扁桃腺體一旦出現黃色或白色膿斑,很可能是繼發性細菌感染的徵兆。
最後,在喉嚨疼痛的期間,菸、酒、辣等刺激性的物品都不要碰。還要注意調控室內的濕度,才不會因為鼻塞、用嘴巴呼吸而導致口腔乾燥,造成喉嚨更加不適。

潘懷宗
文字工作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真的是這樣嗎?
潘懷宗/老藥新用!抗憂鬱症藥竟可治療攝護腺癌,副作用大減
潘懷宗/逾半塑膠微粒來自5號聚丙烯!而這些日常用品都是聚丙烯做出來的
潘懷宗/心臟病人常因等不到換心就走了!研究找出可望修復心肌損傷的方式
潘懷宗/吃骨鬆藥卻仍骨折?科學家:忽略這個重要因素,骨頭應變力變弱了
潘懷宗/發病前20年就有跡象 抽血檢測阿茲海默症可望成真
潘懷宗/別人有1、2種好菌,它卻有10幾種!神奇的「克菲爾」如何在家DIY
潘懷宗/6個不尋常的新冠肺炎症状
潘懷宗/為何新冠肺炎輕症多、重症少?看細胞激素風暴、免疫系統、病毒的三角關係
潘懷宗/在家煮飯該用什麼油?為何專家不推薦黃豆油?
潘懷宗/得新冠肺炎會不會死,免疫力決定!具體5招提升你的免疫力
潘懷宗/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到底有沒有藥醫?
潘懷宗/癌症治療時補充保健品 是助力還是阻力?
潘懷宗/內視鏡十二指腸黏膜更新術 有效改善第二型糖尿病
潘懷宗/全球唯一減緩且逆轉阿茲海默症新藥 最快後年上市
潘懷宗/令人恐慌的致癌物 是將藥吞下肚才大量產生的?
潘懷宗/塑膠微粒汙染嚴重,北極下起「塑膠雪」!個人減塑先從喝水做起
潘懷宗/餓死癌細胞?實驗證實純素真能抑制腫瘤成長
潘懷宗/害怕飽和脂肪而不吃這些食物 反損失重要營養
潘懷宗/糞便能治病 糞便做成的藥物甚至能治癒癌症?
潘懷宗/「交叉四重奏」氧化壓力、老化、睡眠、疾病如何摧殘你的健康
潘懷宗/不把打疫苗當一回事?「疫苗猶豫」列全球十大健康威脅
潘懷宗/胖瘦天註定?科學證實「基因」真的具先天優勢!
潘懷宗/按醫囑乖乖吃藥竟變憂鬱?致鬱副作用的9大類藥品
潘懷宗/比馬桶水更髒!不潔蓮蓬頭恐害你染嚴重肺病
潘懷宗/吃餅乾可測易胖體質!10個在家簡單自我健檢方法
潘懷宗/4大「食物九宮格」 助你每日營養攝取達標!
潘懷宗/每天吃進澱粉的比例 可危及你的壽命長短!
潘懷宗/白色色素導致糖尿病 牙膏、奶精、沙拉醬都中槍?
猜你喜歡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嚴震生/巴納德第一步,被振興醫院發揚光大
許金川/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打掃做家事其實很幸福?醫:別懷疑,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林思偕/查房
許金川/好心不一定好肝 一定要超一下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施昇輝/電影系的奇幻旅程:我不是白髮翁,我是少年郎
許金川/喝酒傷肝 別等肚子大了吐血才後悔!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許金川/全民超起來 人人好心肝
黃美涓╱不能出國度假 沒有年貨大街 今年的新年怎麼過?
黃達夫/美國人平均壽命下降 跟萊牛萊豬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