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名稱: 胃食道逆流
- 英文名稱: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 別名:火燒心
胃食道逆流

- 審稿: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院長鄭乃源醫師
- 更新時間:2022-06-17
胃食道逆流有哪些症狀?
- 溢酸
- 打嗝
- 噁心
- 胸痛
- 胸部灼熱感
- 心口灼熱感
- 胸悶
- 嘔酸水
- 咳嗽
- 腹脹
- 咽喉痛
- 聲音沙啞
- 喉部異物感
- 呼吸困難
- 氣喘
- 口臭
- 耳痛
胃食道逆流該如何預防?
- 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用餐宜七分飽,餐後不宜立刻趴睡或平躺,避免胃部的食物逆流至食道。睡前兩個小時應避免飲食,戒掉吃宵夜的習慣,才能讓食物充分消化。
- 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 禁酒及戒煙。
- 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胃酸分泌過多。
- 睡覺時可把頭部位置墊高,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
- 體重過重者宜減輕體重,並養成運動習慣,幫忙消化。
- 消化性潰瘍患者,應定期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 女性應避免穿過緊的衣物,增加腹部壓力,導致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有哪些併發症?
- 食道糜爛
- 食道潰瘍
- 食道炎
- 咽喉炎
- 氣管炎
- 巴雷特氏食道
- 瀰漫性食道痙攣
- 食道癌
- 消化性潰瘍
哪些人容易得到胃食道逆流?
- 45~60歲的人。
- 肥胖者。
- 消化性潰瘍患者。
- 懷孕的婦女。
- 長期酗酒者。
- 精神、工作壓力大者。
胃食道逆流的成因是什麼?
- 胃與食道交界處有一肌肉結構為「下食道括約肌」,若下食道括約肌不正常的開啟時,胃的內容物就會倒流進入食道、咽喉、口腔或呼吸道等部位。
- 藥物因素:一些慢性病常使用的藥物可能降低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導致胃食道逆流。例如:抗副交感神經製劑、鈣離子拮抗劑、鎮靜劑、黃體素、氣喘藥、高血壓藥物等。
- 食物因素: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茶、咖啡、酸的水果、洋蔥、辛辣食物等)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酸逆流入食道內。飲酒過量也會造成胃食道逆流。
- 肥胖:體重過重者,會壓迫胃和食道,使下食道括約肌鬆開,造成胃酸逆流入食道內。
- 其他較常見的原因,有食道疝氣、懷孕、氣喘、糖尿病患者,或是消化性潰瘍患者,較易罹患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要看哪一科?
- 胃腸肝膽科
胃食道逆流主要的發生部位?
- 胃
- 食道

